【熱門】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
課題:
準備課——數一數
教學內容:
教材第2{16;5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初步經歷從場景圖中抽象出數的過程,初步認識按順序數數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初步經歷運用點子圖表示物體個數的過程,初步建立數感和一一對應的'思想。初步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事物,滲透應用意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他人的幫助下,初步體會學習數學的意義與樂趣。
教學重點:
初步掌握用點子圖表示數的方法。
教學難點:
初步體驗按順序數數的方法。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方法:
情境演示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談話:小朋友們都愛玩你們最想到哪兒去玩呢?
(學生交流)
這節課老師要帶我們班的小朋友到美麗校園去。
二、自主探索,維持興趣。
1、初步感知。
提問:在美麗校園里,你們看見了什么?分小組交流后集體交流。
學生描述:在燦爛的陽光下,綠樹
成蔭,鮮花怒放。鳥兒歡快地歌唱,蝴蝶快樂地飛舞,小朋友們玩得多開心呀!他們有的在騎木馬,有的在蕩秋千,有的在坐小飛機,有的在滑滑梯。
2、數數交流。
提問:美麗校園里有好多東西,你們能數出它們各有多少個嗎?
學生先自己數一數,再數給同桌聽。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選幾名學生做小老師,帶領其余小朋友按順序數數。
總結方法。
展開討論:怎樣數數才能又對又快?
生分小組討論后集體交流。
師小結并強調一個一個按順序數。
3、搶答練習。
①提問:1個——(學生接:1個滑梯〉;2架——(學生接:2架秋千)……
(課件演示,從主題場景圖中逐個抽取10幅片段圖)
②學生自己看圖說圖意。如:3架
木馬……
4、用點子圖表示數。
①我們可以用一些最簡單的符號表示物體個數,你們想用什么符號來表示?我們就用點子圖表示好嗎?1個滑梯用1個點子表示〔演示出1個點子〉。
②怎樣表示秋千的架數?為什么這樣表示?怎樣表示木馬、飛機的數量?你還有什么想法?
(讓學生暢所欲言)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2
單元教學目標:
1、初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以及學習數學的愉悅。
2、初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能正確地數出數量在10以內物體的個數、會讀、寫0-10各數。
4、掌握10以內數的順序和大小,初步體會基數與序數的含義。
教學重點:
1、 正確數出數量在1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理解10以內數的意義和順序。
2、能初步運用數學語言進行表達和交流。
3、能認識和理解0的產生和意義。
4、理解基數、序數的聯系和區別。
教學難點:
1、數數中手口一致,滲透綜合、對應統計等思想。
2、培養學生有序觀察思考的能力。
3、初步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培養學生認真思考、傾聽、提問、操作等良好學習品質。
5、教會學生美觀、漂亮地書寫數字。
課時安排:9課時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3
教學目標
1.會正確計算5以內的加法。
2.使學生初步體會用數的組成來計算5以內的加法是最簡便的方法。
3.通過觀察、操作、表述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活動,經歷加法的計算過程,獲得成功體驗,增強自信心。
4.初步培養學生用數學合作交流的意識。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4頁。
教具學具準備
小棒或圓片。
投影片(主題圖抽拉片),人物貼圖,開放題材料(紅花、綠葉、信封袋)。
教學設計
創新情境,導入新課
(投影出示主題圖抽拉片:從美麗的大森林外景到草地內景,再到陸續飛落草地吃食的小鳥。)
師:今天,老師帶大家到美麗的大森林里看看,請仔細觀察,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和組內小伙伴說一說。
△交流匯報:
生1:有4只小鳥在吃小米,又飛來1只,一共有5只小鳥吃小米
生2:我看到在大森林里有4只小鳥,又飛來1只,合在一起就是5只,列式就是:4+1=5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4+1=5
[數學情境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能力、發展心理品質的重要源泉,是勾通現實生活與數學學習的橋梁。賈老師把靜態的教材制成動態的投影片,使情境活動化,讓學生在眼看、腦想、口說的過程中,理解圖意,激發學習積極性。]
合作交流,探究發現
1.獨立思考,自主探索。
師:4加1等于5,你是怎樣算出的?可以利用學具擺一擺,也可以想一想,說一說。
2.小組交流,探討多種算法。(師參與討論。)
3.全班交流,代表匯報。
生1:我是看圖1、2、3、4、5數出來的。(數數法。)
(根據回答貼圖板書)
生2:我先數4只,接著再數1只,就是5只。(接著數。)
生3:我可以心算。
生4:我會數指頭或小棒來算。
生5:先有4只小鳥,又飛來5只小鳥,4和1就組成5,所以4+1=5(師給予高度評價。)
4.師生評價。
a.師:一道題,就有這么多算法,請小朋友們說一說,你最喜歡哪種算法?為什么?
(生評略。)
b.師介紹自己喜歡的方法,說明理由。
[此環節明顯地體現出教師的角色開始轉變,不再是純粹的知識灌輸者,而成為學生的引導者,引導學生參與計算過程,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教師尊重學生的想法,允許學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計算,尊重學生自己的選擇,很好地體現了《標準》的基本理念。]
分層練習,辨析算理
1.第24頁的做一做第1題。
a.仔細觀察、分析、說圖意。
b.全班交流,匯報算式。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3+2=5
2+3=5
c.說說你的計算方法。
d.仔細觀察這兩道題,發現了什么?
(讓學生初步感知:交換兩個加數的集團和不變規律)
2.第24頁的做一做第2題。
a.學生按要求擺一擺。
b.口頭列算式。
c.打開書第24頁填上書上。
寓練于樂,鞏固深化
分組進行紅花配綠葉活動。
a.要求:為綠葉上的算式,找到相應的紅花答案。
b.活動方式:小組合作,比一比哪個組找到的答案多,圖案設計最美。
c.生生互評:給優勝小組獎勵團結協作星、智慧星。
[賈老師設計了一個開放性習題,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合作的積極性,引發學生思維的積極性,通過計算、想象、拼擺,全面鞏固了所學內容,又遷移默化地滲透了美育。]
專家評析
本節課的設計體現了開放二字。
1.教學時,思維方式的開放。在探討4+1=5的計算方法時,變老師講學生聽的灌輸式的時空結構,為學生獨立思考,小組交流的開放情境。由于學生的差異性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采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樣的。賈老師尊重學生發現的想法和自己的選擇。
2.教學評價趨于開放。師生互評計算方法,生生互評小組的使用評價形式的開放,有效地確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3.練習題的開放。由于綠葉即(條件)有多余,所以學生要給花蕊里5、4、3等紅花配綠葉,就要經過觀察,口算等思維過程,結合小組同學的審美觀點,可以擺出多種多樣的圖案,同時,5以內加法的各種算術基本都口算一次。習題的開放,學生的開放,學生就有多種選擇的可能,這樣才能得到自己發展。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4
《數學》第一冊.
教學內容 準備課,數一數.
教學目的 初步了解學生的數數能力.培養兒童愛祖國,愛學校、愛老師、愛同學的思想感情,以及愛學習、守紀律的良好習慣.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小朋友們好!今天是我們開學的第一天,從今天起,你們就是一名一年級小學生了,高興嗎?哪位小朋友知道小學生在學校應該怎樣做呀?下面,龔老師領著你們到另一所小學,看一看那里的小學生在開學的第一天正在做什么,愿意嗎?
請小朋友們看投影.
二、講授新課
1.觀察畫面
提問:請小朋友們看一看圖上有什么?
通過初步觀察,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老師、愛勞動、愛護花草樹木和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好好學習,長大后為祖國做貢獻的教育.
2.引導學生按一定順序認真觀察畫面.了解他們的數數能力.同時注意使用方位詞語,使學生對上、下、左、右等方位有初步認識.
提問:
(1)請小朋友們看一看圖上有幾個老師?有幾面紅旗?有幾個足球?還有數目是1的物體嗎?
板書:1
(2)請小朋友們往下看,有幾個小朋友正在澆花?用手指一指,數一數.在這你還看到了什么?數目也是2的?
板書:2
(3)請小朋友們再看看圖的左邊,有幾個小朋友正在給教師敬禮?有幾個小朋友正在給老師鞠躬?一共有幾個小朋友?指一指,數數.
板書:3
(4)請小朋友們再往上看,圖上有幾個小朋友正在踢球?指一指,數一數.
板書:4
(5)小朋友們再看圖的左邊有幾棵向日葵?邊指邊數.
板書:5
(6)小朋友們再看一看向日葵的右邊一共有幾棵大樹?指一指、數一數.
板書:6
(7)小朋友再看圖的最下邊,有幾朵黃花?有幾朵紅花?一共有幾朵花?看誰找得最快?
板書:7
(8)咱們再往上看,牌上有幾個大字?誰認識這8個字?
板書:8
(9)數一數,圖上一共有幾個小朋友?
板書:9
(10)再數一數,圖上一共有幾個人?邊指邊數.
板書: 10
(11)小朋友們,你們看看圖上還有我們沒數過的東西嗎?
這所學校我們看完了,小朋友們說這所學校好嗎?喜歡我們自己的學校嗎?
下面,我們休息一會兒,請小朋友們聽一首歌兒,高興嗎?歌曲的名字是《美麗的校園》,請小朋友們和老師一起做動作.
3.小結.
剛才,小朋友們看圖數數非常認真,請小朋友們看一看黑板上的數,想一想,我們是按什么順序數的呀?
1 2 3 4 5 6 7 8 9 10
我們是按著從小到大的順序數的,這樣數不會數丟圖上的物體和人.今后小朋友們在數數時也應這樣按從小到大或者是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順序來數,你們想試一試嗎?
三、鞏固練習.
1.數一數教室里有幾張桌子?幾把椅子?一共有多少人?
2.請小朋友們數一數你的鉛筆盒里有幾支筆?你有幾個本?
四、布置作業.
這節數學課小朋友們做得非常好,看圖數數也很認真,小朋友們愿意上數學課嗎?請小朋友們回家數一數你們家里有幾張桌子、幾把椅子?好嗎?今天這節數學課就上到這兒,下課!
[評析:教師抓住畫面的各個部分,引導學生觀察,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愛學校、愛老師、愛同學的教育,與此同時教育學生從小養成愛學習、守紀律、愛勞動等好習慣.
在觀察的同時,教師采用看一看,數一數,找一找等方法,初步了解孩子的數數情況,在教學時除了數插圖里的事物,還引導同學數身邊的事物,為孩子創造更多的機會來表現自己,充分調動小朋友的積極性.]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5
教學內容:北京市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教材一年級上冊98101頁 學看整時。
教學目標:1、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學會看鐘表;會認讀整時。
2、結合學生生活中的作息時間,培養學生珍惜時間和遵守時間的良好習慣。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應用意識。
教學重難點:學會認讀整時,感受時間在人們生活中的應用。
學 具:自制鐘表模型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老師要求你們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制作一個鐘表的模型,經過老師的檢查,發現你們每個人都做得很漂亮!那老師還想問問,你們的家里有沒有真的鐘表?它有什么用啊?
2、生自由回答。(可能會說:看時間用)
3、師:在你的生活中,都什么時候需要看看時間啊?
4、生自由回答。(可能會說:上學時、看動畫片時等等)
5、師:除了在家里,你還在哪里見到過鐘表?
6、生自由回答。(電信局的樓頂上、火車站的大廳里等等)
7、師:看來鐘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很有用!今天我們就來《學看鐘表》。(揭示課題)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發散、聯想到哪些場所、什么場合用到時間,充分交流對時間的了解和認識,目的是使學生熟悉、感受人們的日常生活離不開時間,調動學生學習、探究的興趣。)
二、學看整時
1、認時鐘表面。
①、師:今天老師還請來了許多鐘表朋友來和我們一起上課。(課件演示各種鐘表圖片) 它們雖然穿的衣服都不一樣,但在它們身上有著許多共同的特點。(課件演示:鐘表面)
②、師:鐘面上都有什么?(生自由發言,可能會說:有12個數字、時針和分針,師隨著學生發言引導小結)
③、師:每個鐘面上都有12個數字,我們按著從小到大的順序數一數,好嗎?(生數)你們知道它們表示什么嗎?(生自由發言)
師:鐘面上的12個數字,每個數字都表示一個時刻。1代表1時,就是我們平時說的1點,1時是數學語言,在數學課上我們要用數學語言來表達。2呢、3、4、(師指鐘面說幾個數字)
④、師:鐘面上有兩個表針,短的是時針,長的是分針。(課件輔助演示)跟著老師再認一遍,短的是?長的是?
注:③④的引導順序要隨學生的發言調整。
2、學看整時。
①、師:那你能告訴老師現在鐘面上表示的時間嗎?(學生很可能會說出3時,師課件輔助演示)
師:為什么是3時?你是怎么想的?(生自由發言)
師:你的想法是對的!(或你真有想法!)時針指著3,分針指著12就表示3時。(要訓練孩子說完整話:時針指著幾,分針指著幾就是幾時)
②、師課件依次出示三個鐘面:7時、10時、8時
師:你能把話說完整嗎?
生1:時針指著7,分針指著12就是7時。
生2:時針指著10,分針指著12就是10時。
生3:時針指著8,分針指著12就是8時。
③、師課件同時出示三個鐘面:我們把3時、7時、8時、10時這樣的時刻叫做整時。(板書:3時 7時 8時 整時)
⑤、師:同學們,請你們認真觀察,這三個鐘面上的整時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自己想好了,可以和小組的同學說一說)
(設計意圖:整時的判定對于學生而言不是很難,通過對四個鐘面整時的判斷,加上日常生活中的積累,這里設置自主探究,小組合作交流,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合作的意識。)
⑥、小結:整時的時候分針總是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
3、試一試:(學生利用手中學具撥出整時)
①、活動要求:一組撥1時,二組撥2時,三組撥3時
②、生活動
③、反饋。(讓其他組的學生作判斷)
4、數字符號表示法:
①、(課件演示電子表、手機、電視屏幕上的時刻):你見過這樣的時間顯示嗎?(師指課件:這是幾時?)這也是一種時刻的表示方法。
②、(課件出示7時、10時、8時)7時還可以寫成7:00,也讀作七時
③、同樣的方法寫出10時、8時。
三、鞏固練習
1、快樂的一天:
①、師引:有一個小朋友也上一年級了,我們一起走進他的一天,看看他是怎么度過的,好嗎?
②、學生邊回答邊課件反饋。
2、過1小時是幾時?
3、為什么都是10時而小朋友做的事卻不一樣?
四、數學文化
古代計時工具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6
教學目的:
1.經歷觀察和操作等學習活動,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意義。
2.能正確計算得數是7的加法及相應的減法。
3.能應用所學的加減法知識解決簡單的 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正確計算得數是7的加法及相應的減法。
難點:能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教學吸盤7個 教學過程: 一 情境導入
師:同學們,老師知道很多孩子都很喜歡吃土豆,你們喜歡嗎?小老鼠也很喜歡吃土豆,你瞧!(讓學生觀察教材第36頁情景圖)
師:誰能把圖中的故事給大家講一講啊!
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講故事。
師:是啊,小老鼠找到了7個土豆,它高興極了,急忙裝在口袋里背上就跑,結果還丟了1個土豆。同學們發現了不少數學信息呢。這里面就有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問題。(板書課題:背土豆) 設計意圖:抓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從學生感興趣的小故事導入新課,在觀察情景圖的過程中,既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又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為新課的教學做好了準備工作。 二探究新知
1.“背土豆”中的'問題。
師:現在同學們仔細看看第一幅圖,看有哪些數學信息? 生:有兩堆土豆,一堆有5個,另一堆有2個。
師:那你想到了什么問題呢?
生:小老鼠一共可以背走幾個土豆呢?
師:這也是老師想知道的問題?根據我們以前解決問題的方法,你想該怎么解決呢?
生:左邊有5個,右邊有2個,一共有7個,就是把兩部分合在一起算,用加法,列式是5+2—7。
師:說得很好。但是小老鼠并沒有背走那么多。不信你仔細看第二幅圖,小老鼠的口袋上有一個大洞,口袋里掉出了1個土豆,還剩多少呢?你有什么辦法解決呢? 學生可能會這樣:
?擺出7顆棋子代表7個土豆,掉了1個,就去掉其中的1顆棋子,所以7—1—6,還剩6個土豆。
?可以畫7個圓表示7個土豆,掉了1個,就去掉其中的1個圓,所以7一I一6,也是還剩6個十百
2.口袋上的洞……
師:小老鼠的口袋里最初裝了7個土豆,外邊1個也沒有了,就是說外面有0個土豆(邊說邊板書算式記錄);當小老鼠的口袋里掉出了1個土豆的時候,里面有幾個土豆?用算式該怎么記錄?
生:里面還剩6個土豆,算式是7—1—6。
師:如果每次都從口袋里掉出1個土豆,你能用算式記錄下每一次的結果嗎?可以用你手里的棋子擺一擺,再寫算式記錄下來。
學生邊擺棋子邊記錄算式,教師巡視指導。
師:如果一直這樣漏下去,等小老鼠回到家的時候,口袋里就1個也沒有了。現在把你記錄的算式跟大家說說吧!
匯報交流后,填寫教材第36頁表格。
3.說一說。(觀察:教材第34頁“說一說”插圖)
師:看圖后你明白了什么?說一說。
在小組交流后,匯報。
生1:原來大魚缸里有5條小金魚,現在又放進2條,這樣魚缸里面一共有7條小金魚。
生2:原來有7個雞蛋,已經有2個雞蛋孵出了小雞,現在還剩5個雞蛋沒有孵出小雞。 設計意圖:在引導學生用棋子演示“背土豆”游戲活動過程中,引導學生學會記錄,使學生懂得數學算式是記錄活動的簡單符號,這樣不僅鍛煉了學生計算的能力,更讓學生明白了7的組成,進一步體會到加減法的互逆關系。
三、總結
師:同學們,能把前面學習加減法計算的方法應用到“得數是7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計算”中,這種舉一反三的能力是越來越棒了,希望今后能巧妙地加以運用,幫你解決更多的問題! 板書設計:
背土豆(得數7的加減法) 7 1 2 3 4 5 6 6 5 4 3 2 1
作業設計:
看圖列式計算。
o o o o o o o
口+口=口
口+口=口
口一口=口
口一口=口
(考查知識點:得數是7的加法計算和相應的減法計算;能力要求:學生能夠看圖計算得數是7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7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23頁例題及“做—做”,完成練習三的第1~3題。
【教學目標】
1.初步理解加法的意義,認識“+”號和“=”號,能正確讀出加法算式,能通過操作計算5以內數的加法。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看圖說數字。
2.示圖(幻燈片)
師:同學們認真觀察這幅畫,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了小熊在打鼓。
生2:我看到了5只小動物在跑步比賽,小兔跑在最前面。
生3:我還看到一只小鳥在喊。
師:這只小鳥說了些什么呢?
教師領讀,學生讀:一二三四五”……
[一幅生動活潑的畫面很快吸引了學生,打開“你看到了什么?”這一話題,學生像小鳥歸巢一樣嘰嘰喳喳說開了,想表現的欲望非常強。一組朗朗上口的順口溜不僅使學生掌握了舊知,而且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果這一幅圖制作成課件,配以動態展現,效果就更好了。
二、探究新知
1.引題。
師:請同學們注意觀察,這時的情況發生了什么變化?(老師反復操作活動片,如右圖)
生1:小狗和小貓趕上了小兔。
生2:現在小狗、小貓和小兔排在一起跑。
生3:原來小兔跑在最前面,現在小狗、小貓和小兔一起跑在最前面。
師: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 1只小兔和2只小狗、小貓跑在一起,就是合起來的意思 (老師一邊說一邊用手勢表示合起來)。
它們合起來有幾只?
生:它們合起來有3只。
師:你們知道這是用什么方法計算出來的嗎?
揭示課題:今天我們來認識它。
(板書:加法)
[通過演示,學生發現“1只小兔和2只小狗、小貓跑在一起”,引出“它們合起來有3只”,很自然地產生“用什么方法計算出來的”,不僅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而且使學生明白了加法原來就在身邊。]
2.直觀演示,感知含義。
師:1只小兔和2只小狗、小貓合起來用數字表示,就是幾和幾加起來?
生1:1和2加起來等于3。
師:×××同學真聰明!在數學上,1和2加起來,用“+”表示,等于3,用“=3”表示。
板書: 1 + 2 = 3
加號 等號
讀作:1加2等于3。
教師領讀,學生讀。
師:我們今天認識了兩個新朋友,你準備怎么記住它們?
生1:加號像一個+字架,等號像一雙筷子。
生2:我是這樣記的:原來就有一橫,后來又有一豎,它們合起來就成了加號啦,上下兩橫一樣長,是相等長的就是等號。
師:同學們的.想法形象又神奇。
[學生張開想像的翅膀,提出了那么多新穎別致的想法,有從形象上,也有從含義上的,這不僅對加號和等號有了進一步的理解,而且培養了學生豐富的想像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觀察畫面,體會含義。
讓學生看書上氣球圖。
師:誰來說說這幅圖的意思?
生:3只紅氣球,1只藍氣球,合起來有 4只氣球。
師:與同桌一邊說一邊用手勢表示,并且討論怎樣列式計算。
根據回答板書:3+1=4。
讓學生讀一遍算式。
[反思:我覺得這一環節處理得不恰當,教師一步一步牽著學生走,固定了學生思維的發展。學生對加法已有初步認識,完全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去討論、探究。]
4.發散聯想,理解含義。
讓學生列舉生活中的事例,并用加法算式表示。
生1:我媽媽給我買回1個本子,我爸爸又給我買回2個本子,我一共有3個本子,1+2=3。
生2:我們家有2個大人,1個小孩,一共有3個人,2+1=3。
生3:我們學校一年級有3個班在二樓,1個班在三樓,一年級一共有4個班,3+1=4。
生4:我們教室講臺上面有1盞燈,我們座位上面有4盞燈,一共有5盞燈,1+4=5。
[從學生的回答可以看出,學生學得主動積極,思路豐富多彩,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在這里體現得淋漓盡致。]
三、鞏固提高
1.動手操作。
(1)第23頁“做一做”。
學生一邊擺一邊說,然后一學生上臺在磁性黑板上演示。
(2)看算式,擺小棒。
2+1 1+1 2+2
教師出示口算卡,學生用小棒擺,同桌互相相檢查。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8
【教學內容】:教材第10頁及練習二。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動手操作,讓學生初步理解“左”、“右”的位置關系,體會其相對性。
2.聯系生活實際,能解決生活中有關的簡單問題。
3.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左”、“右”的位置關系,正確辨別“左”、“右”。
難點:初步確定“左”、“右”的相對性。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知
1.反動作游戲感知相對性。
師:我們前面認識了“上”、“下”,下面我們一起做個反動作練習的小游戲,游戲之前誰來說說什么是反動作?(學生回答,師生共同做反動作游戲。)
2.談話:在上課回答問題時,我們要舉手。大家舉起手來,比一比看誰舉得最好!
提問:你們知道你回答問題時舉的是哪只手嗎?
學生回答:左手。
師:對了,回答問題時我們舉右手,那另一只手是?
學生回答:左手。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另外兩個方位——左、右。(板書課題:左、右)
二、探索新知
1.找自己身體的左右。
師:我們身體除了左右手,還有一些部分也分左右,你能找到并指出來嗎?學生個別展示、匯報。
(左右眼、左右耳、左右腿……)
2.認識左右。
(1)師:在日常生活中,你會用左手和右手分別做哪些事情呢?
學生個別匯報。
(2)師:看來我們的左右手平時要做的事情可真多呀!這樣,讓我們一起來運動一下吧。
完成課本第10頁“做一做”的第1題。
教師喊口令,學生做動作。
3.擺一擺,進一步認識左右。
(1)師:請大家將學具盒里的圓片、三角形片、正方形片和小棒各拿出一個。根據要求擺一擺:三角形片放在圓片的左邊,正方形片放在圓片的右邊,小棒放在三角形片的左邊。?
學生按要求動手操作。
師提出問題:擺在最右邊的是什么?最左邊的是什么?誰在誰的左邊?誰在誰的右邊?……
(2)師:把自己擺的打亂順序,每個人模仿老師剛才的問題,向同桌提三個問題,看誰回答得又快又準確。
學生同桌之間活動。
三、鞏固提高
1.完成教材第10頁“做一做”第2題。
師:說說你的前后左右分別是哪位同學。
學生觀察、匯報。
2.完成教材第11頁練習二的第2題。
學生觀察圖片,提出那個同學。
3.了解生活中的“左右”。(教材第13頁“生活中的數學”)
(1)出示少先隊員舉手的圖片(教材第13頁“生活中的數學”的右圖)
師:你知道少先隊員敬禮舉的是哪只手嗎?
學生個別匯報。
師講述:少先隊員在敬禮時舉的'是右手。
(2)出示標語牌“上下樓梯,請靠右行”。
教師:瞧,這是老師在學校樓梯旁的墻壁上拍到的照片,請大家一起念一念標語牌上的內容。
學生齊讀。
教師:你知道這標語牌上字的意思嗎?如果隨意走會有什么后果呢?
學生個別匯報。
教師:對了,大家在上下樓梯時要按照一定位置,全部靠右行走,就不會造成上下樓梯擁擠的結果了。
教師出示課本第13頁“生活中的數學”的左圖,提問:那么這個小朋友現在該走哪邊呢?誰能幫助她。
學生個別匯報。
四、課堂小結
師:今天我們學到了什么?
生:左、右。
師:對!在生活中,我們要分清“左”和“右”,特別是在行走時,我們要靠右行,這樣就比較安全了。
【板書筆記】:
左、右
在 的左邊
在 的左邊
【教學反思】:
“左、右”的教學內容是排在“上、下、前、后”之后。對于左、右,一年級的學生其實是有一定生活經驗的,但在描述上學生很容易將左右混淆。因此在教學中,首先要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愛動,以游戲形式融入教學環節中,不斷吸引學生注意力來感悟左右的相對性。在教學鞏固環節,發現少數學生對上下樓梯靠右行這一知識點還沒把握好,需要讓學生親自到樓梯上走一走,親身體驗一下才可能掌握得更好。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9
1教學目標
學會認讀寫10,并會用10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順序和位置,同時注意書寫的工整。
會比較10與1——9的大小,熟練掌握10的組成。
2學情分析
學生之前已學過了1~9的數的認識和數的組成,而10的認識對于學生學習數的組成和進位加法中的“湊十”特別重要。
3重點難點
重點:
掌握10的組成,熟練“湊十”
難點:
學會認讀寫10,并會用10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順序和位置,同時注意書寫的工整。
會比較10與1——9的大小,熟練掌握10的組成。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10的'認識
從1數到9.
出示課件,上面一共有幾個數從左數第4個數是幾,從右數它排第幾其中最小的數是幾,最大的數是幾
活動2【講授】學一學
(一)認識10.
1、看一看。觀察主題圖,你看到了什么說給同桌聽。
2、圖上有幾個學生用數字幾表示加上1個老師用幾表示圖上數量是10的事物還有什么
3、擺一擺用小棒表示10。出示小棒圖,9根小棒添上1是幾
4、認一認和同桌一起認一認直尺上的數字順序,看著尺子你都知道些什么
5、比一比你會比較9和10的大小嗎9○□10○□
(二)學習10的組成
1、分一分拿出10根小棒,分成兩堆,有幾種分法
2、說一說和小組內的同學說一說你的分法是怎樣的
3、填一填把自己的分法寫在60頁。
4、想一想看到自己寫的組成,你還能想到什么
(三)學習10的寫法看看10是由哪兩個數字組成的先看老師范寫10,再自己寫一寫。
活動3【練習】練一練
教材60頁“做一做”
活動4【測試】查一查
1、完成課件上連一連和填一填;
2、完成62頁練習十三1—3題。
活動5【活動】總結收獲
學習了本課你有什么收獲你會用幾和幾湊成十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0
教學目標:
1、掌握17,18 減幾的計算方法,能熟練地口算17,18 減幾的減法。
2、能積極參與合作學習,在探究計算方法的過程中,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實際意義,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意識。
3、能在數學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理解17,18 減幾的思考過程,并能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
溝通本單元知識的內在聯系。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導入新課。
1、口算
11-5=
11-8=
12-7=
14-6=
13-4=
15-8=
14-9=
16-8=
做完口算以后大家說一說怎么做的。
二、創設情景,探究新知
1、教學例1(實物投影儀出示第95 頁主題圖)
教師:同學們,學校校園里花壇里的新栽了一些小樹,你們喜歡嘛?我們要愛護這些小樹苗。今天有兩個小朋友在給這些小樹苗澆水,我們一起去看看吧!請仔細觀察圖,從圖上你獲取了哪些信息呢?
學生1:小紅說:我只澆了9 棵,剩下的`是小華澆的。
學生2:我數了數,一共有16 棵小樹。 教師:從兩位同學獲取的信息里,誰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
學生3:小華澆了幾棵?教師:這個問題提得好。誰能用一個算式來解答呢?
學生4:16-9=(教師板書)
探討計算方法。
教師:我們以前學會了怎樣算11,12,13,14,15 減幾,用這種方法能算16-9 嗎?請同學們自己先想想,說說應該怎樣算。
學生1:我是這樣算的:把16分成10和6,先算10-9=1,再算 1+6=7,16-9=7。
學生2:我是這樣算的:想9+7=16,所以16-9=7。
學生3:我是這樣算的:把9分成6和3,先算16-6=10,再算10-3=7,16-9=7。
教師小結學習情況。
指出: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方法進行計算就行了。注意不要算錯了。然后請學生獨立計算16-9。
2、教學例2
教師:剛才同學們從過去學的知識中找到了計算16減幾的方法,表現很好,老師真高興現在想考考你們,看看是不是真的會計算了。大家愿意嗎?
學生:愿意。
出示例2:算一算17-8=, 18-9=。看誰算得 又對又快。
教師:請同學們獨立計算后,再在全班交流:你是怎樣算的? 學生計算。
教師:請幾位同學說說你是怎樣算的?
學生甲:我是這樣算的:因為8+9=17,所以17-8=9,17-9=8。
教師:真不錯,算減法想加法,這是我們常用的方法。還有不同的算法嗎?
學生乙:我是這樣算的:17-8,先從17 里面拿出10,10-8=2,再把2+7=9,17-8=9。18-9,先從18 里面拿出10,10-9=1,再把 1+8=9,18-9=9。
教師:你真行。這也是好方法。還有不同的算法嗎?
學生丙:我和他們都不一樣,17-8,我把8分成7和1,先算17-7=10,再算10-1=9,所以17-8=9。18-9,我把9分成8和1,先算 18-8=10,再算10-1=9,18-9=9。
教師:看來你們的方法還真不少。還有不同的算法嗎?
學生丁:我是用數數的方法算的。17-8,我從17開始倒著數8個數:16,15,149,所以17-8=9。17-9,我從17開始倒著數9個數得到17-9=8。
教師:老師為你豎起大拇指!這個方法也不錯,但是算得慢,今后可以嘗試其他的計算方法。我相信你能行。
三、鞏固練習
同學們,你們真棒,學會了16,17,18 減幾的計算方法,并且每個人的計算方式都不一樣,今天表現得非常好,恰好今天有個小動物過生日,我們一起去看看好嘛?
師:今天喜洋洋過生日,總共邀請了16 個小朋友來參加聚會,我們來看看來了哪些小朋友呢?我們一起來數一數現在來了多少個小朋友呢?還差多少個小朋友沒來?
生1:來了7個小朋友。
生2:16-7=9,還有9個小朋友沒有來。
師:你是怎么算的呢?
生:
師:現在所有的小朋友都來了,喜洋洋為了歡迎大家,拿出了自己心愛的玩具和大家一起玩。我們一起看看是什么呢?
生:積木 師:對了,喜洋洋要給他的朋友一起玩積木,他一共拿出了17個積木,用積木來建兩座城堡。我們一起來看看喜洋洋是怎么建的城堡的,你們數一數第一座城堡用了多少個積木。喜洋洋用聲下的積木建了第二座城堡,你們能計算出喜洋洋建的第二座城堡用了多少個積木嘛?
生:17-8=9,第二座城堡用了9個積木。
師:你是怎么計算的呢?
生:
師:喜洋洋和小朋友玩積木游戲玩累了,好多小朋友都餓了,這時,美羊羊給喜洋洋送來了一個大的生日蛋糕來祝賀喜洋洋生日快樂,并且在生日蛋糕上插上了蠟燭,現在需要點燃蠟燭了。這個時候需要小朋友幫忙了,因為每只蠟燭下面都有一道數學算式題,只有把算式題答對了,蠟燭才會點亮。你們能行嘛?我們就來點燃蠟燭吧! 老師以抽問的形式解決這道題。
師:喜洋洋的生日過完了,喜洋洋最后告訴我們要好好學習,你們能做到嘛?我們來看看書上的練習題,好嘛?
師:請小朋友們完成第96頁練習二十第1,2 題。
四、課堂小結
1、請小朋友們說一說,今天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2、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嗎?
3、怎樣才能有規律地寫出16,17,18 減幾的算式,這個問題留在下節課研究。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1
教學內容
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使學生初步認識一一對應,知道同樣多的含義。
2.初步學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多少、知道多、少的含義。
(二)能力訓練點
1.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擺一擺,比一比,知道同樣多、多些、少些,培養動手能力。
2.進行比較,培養觀察和判斷能力。
3.用完整話說一說有關同樣多、多些、少些的道理,培養語言表達能力。
4.學會正確握筆方法,寫字的姿式及寫法,提高書寫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1.滲透一一對應的數學思想。
2.強調寫字的基本要求,培養良好地書寫習慣。
教學重點
1.通過連線初步認識一一對應。
2.知道同樣多、多些、少些的含義。
3.做寫字準備練習,強調寫字基本要求。
教學難點
1.一一對應,比較多些、少些。
2.寫字準備練習。
教具準備
1.實物圖或電腦軟件,4個蘿卜,4只白兔;2只小雞,1只小鴨圖;2個蘋果,3個桃的圖。
2.磁力板及10個○,7個△,5個□;小棒若干根。
3.畫有寫數字練習格的小黑板。
4.學生準備5個△,5個○,5個□。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教師在磁力板擺3個△、4個□、5個○,請學生按圖形種類分類。
要求:把同一類移動到一起,并用筆或金屬絲圈起來,再數一數每個圈里的圖形各有幾個?
2.請同學們把混在一起的學具分類,而后用手各畫一個圈。
二、探究新知
1.認識同樣多。
(1)認識一一對應,教學同樣多。
①教師在磁力板上無規則出示或電腦顯示4個蘿卜,4只白兔,請同學分類。
②指名將蘿卜和白兔按順序從上而下排成兩行并且圈起來,成5頁左上圖形狀。
③引導觀察,左邊有幾個蘿卜?右邊有幾只白兔?
一個蘿卜對著一只白兔(邊說邊在蘿卜和白兔之間放一根小棒或電腦顯示連線)蘿卜沒有多余的`,白兔也沒有多余的,我們就說:蘿卜和白兔同樣多。
④認識在什么情況下,蘿卜和白兔同樣多?
引導學生說:一個蘿卜對著一只白兔,蘿卜沒有多余的,白兔也沒有多余的,我們說:蘿卜和白兔同樣多。
指導學生用4個○代表4個蘿卜, 4個△代表4只白兔,邊擺邊說,邊動手連線。說明蘿卜、白兔同樣多。(板書:蘿卜和白兔同樣多)
⑤相互之間指著課本上的圖說一說。
(2)動手擺學具,理解同樣多。
①擺□,要和○同樣多。(5頁右上練習,指一名同學到前面擺,其它同樣在課桌上擺)
請按從上到下的順序擺2個○,再在右邊對著○擺□,要求擺的□和○同樣多。怎么擺,擺擺看。
請擺學具的同學說一說,怎么擺,擺幾個□,□和○同樣多。
②擺△,要和○同樣多。
請同學們按從左到右的順序擺4個○,在○下面一個對著一個擺△,△要和○同樣多,要邊擺邊說。(一個△對著一個○,擺4個△和○同樣多)
請一名同學說一說,是怎樣擺的。
(3)請同學們指著教室的人或物說一說,誰和誰同樣多。
2.利用一一對應,認識多些、少些。
(1)觀察比較,認識多些。
①磁力板出示或電腦顯示2只小雞的集合圖,再在右邊出示1只小鴨集合圖。
指圖問:不用數,怎樣知道小雞和小鴨是同樣多,還是哪個多些?
②學生回答:用連線方法,一只小雞對照一只小鴨,在小雞和小鴨之間連上一條線。
③指圖提問:小雞和小鴨都對上了嗎?有多余的小雞嗎?再看,小鴨和小雞都對上了嗎?有多余的小雞嗎?
④師生共同小結:一只小雞對著一只小鴨,小雞有多余的,小鴨沒有多余的,我們說:小雞比小鴨多。(板書:小雞比小鴨多)
⑤練習:課本5頁左下圖,學生擺完后,再說一說怎樣擺,△就比○多1個。(先一個△對著一個○,都對上以后再多擺一個△。)
(2)觀察比較,認識少些。
①用磁力板或電腦顯示:2個蘋果的集合圖和3個桃的集合圖。
提問:不用數,怎樣知道蘋果和桃誰多、誰少?
②同學們互相議論后,指名回答并連線。
③小結:一個蘋果對著一個桃;蘋果沒有多余的,我們說蘋果比桃少。(板書:蘋果比桃少)
④練習:課本5頁右下圖,學生自己動手擺完后,指著圖說一說怎樣擺。
3.反饋練習。
(1)擺學具,比多少。(按從左到右的順序擺)
①第一行擺3個○,第二行對著上面的○擺△,△和○同樣多。
②第一行擺4個○,第二行對著上面的○擺△,△比○多2個。
③第一行擺5個○,第二行對著上面的○擺△,△比○少1個。
(2)練習一、2.(打開書6頁,看第2題)
①讀題目要求。
②數一數每個□里的小動物只數,再與點子數同樣多的□連線。
(3)練習一、3.
①指導看圖,這題里畫了兩行什么?仔細看每行的后面還畫了什么?(一條線)
②讀題目要求。說明:這一題是要我們看一看哪一行圓多,就在哪一行后面的橫線上畫。
③那行圓多?你是怎么知道的?(數出來,連線)
發現:兩行圓排列都很均勻,而且兩行的第一個圓和最后一個圓也上下對齊,但兩行的○疏密不同,所以兩行的○個數也不同。擺的密的,○的個數多;擺的疏的,○就少,以后也可以用這種方法,直接判斷出那行多。
4.寫字準備練習。
(1)講述握筆方法和寫字基本要求。
①身體要坐正,胸離桌子一拳遠,眼離本子一尺遠(6寸尺),本子對著上衣中間扣線。
②用右手握筆,筆放在中指第一關節稍外一點,大姆指和食指捏緊筆桿,握筆處離筆尖約23厘米。
(2)指導寫字。
①教師在放大的練習格上邊示范邊說明:畫橫線要由左向右,橫要平;畫豎要由上到下,豎要直;彎兒要拐得圓一些。注意,起筆、落筆要用力,拐彎要穩,筆畫要勻。
②請同學們按要求先練筆順,再描完格里虛線的筆畫。
三、鞏固發展
1.把下面圖形分類,再用學具擺一擺,比較同樣多、多些、少些。
(1)○和△比( )
(2)○和☆比( )
(3)☆和△比( )
2.擺學具,比多少。(按從左到右的順序擺)
(1)第一行擺5個△,第二行擺○,○和△同樣多。
(2)第一行擺6個△,第二行擺○,○比△少2個。
(3)第一行擺5個△,第二行擺○,○比△多3個。
四、全課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什么是同樣多、多些、少些。)
五、布置作業
1.指著書上5頁同樣多、多些、少些的圖說同樣多、多些、少些的含義。
2.用學具邊擺邊讀,理解同樣多、多些、少些。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2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38頁的例題,第39頁想想做做的習題
[教材簡析]
5以內的加法一課是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首次接觸計算的問題,這節課的知識基礎是5以內數的分與合。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要能初步理解加法的含義,并能正確計算5以內的加法,在這個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初步的數學意識
本節課包括加法的初步認識和5以內的加法兩部分內容。加法的初步認識是選擇了學生熟悉的在校園中勞動的場景,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體會到把兩個數合起來要用加法計算。在此基礎上,通過進一步讓學生看看、擺擺、算算,學習5以內的其他加法算式,并初步學會用加法解決生活里簡單的實際問題
本節課的重點是初步認識和理解加法的含義,并學會5以內數的加法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義,并能正確計算5以內的加法
2、發展初步的觀察、理解和語言表達能力
3、初步學習用加法計算解決問題,樹立數學意識,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游戲:快速搶答
5可以分成2和( ) 1和3合成( )
( )可以分成2和2 1和( )合成2
3可以分成( )和2 4和1合成( )
二、認識加法,理解含義
1、談話:我們在學校里上學,不僅要學習,而且要勞動
看,一些小同學正在校園里干什么出示例1圖
總結:原來有3人澆化,又來了2人,一共有5人。
2 提問:你怎么知道有5人的?
提問:把3個人和2個人合起來,可以用加法算。(板書:3+2=5)
讀算式:3加2等于5。
提問:3表示什么意思?2呢?
+表示什么意思通過交流,明確是合起來的意思
=5表示什么意思?
小結:+的名字叫加號,它代表了一種計算方法加法。把兩部分合起來,求一共是多少,就要用加法算。
三、學會計算,掌握方法
1、連續出示例2的兩幅圖,讓學生說出圖意
2、引導學生根據圖意列出加法算式
提問:算式中的每個數代表什么意思在小組中互相交流
3、誰知道得數多少是怎樣想的
教師對學生合理的方法都加以肯定。
四、實際應用,深化新知
1、想想做做第1題。
談話:小動物們看到同學們學得這么好,紛紛把自己的寶寶帶來向大家學習。你們看,誰來了
(1)出示圖1(雞媽媽一家),學生說圖意,提問題,列算式計算。說說怎樣算出來的(可以用多種方法) 說說3+1=4這個算式中每個數表示的意思
(2)出示圖2(小兔一家)、圖3(青蛙一家),按圖1的要求完成。對算式的含義在小組中交流。 2、 想想做做第2題
談話:聰明的小青蛙,看到大家在學習,自己也想學加法,回家后,列了許多加法算式,得多少呢它正在用畫圓圈的方法計算呢!
同桌學生合作,看算式,先畫圓圈,再在書上填得數
集體訂正。糾正錯誤,對學生加以鼓勵
3、 想想做做第3題
(1)出示加法算式:4+1=□,
你能說出結果嗎把得數填在書上
(2)出示:2+1=□,1+2=□。引導學生用3的分與合來計算結果
4比較:剛才我們用數圖、畫圓圈、想分與合的方法來計算加法,你最喜歡哪種方法為什么
小結:這就是今天同學們學習的5以內的加法。(板書課題)
五、拓展應用,提高能力
1、想想做做第4題
講述:小白兔看到同學們學得這么好,正在準備禮物獎勵大家呢!
(1)出示圖1。學生列加法算式,說含義
(2)根據圖2、圖3的意思,學生在書上完成
(3)集體訂正
2 想想做做第5題
談話:下面我們來做一個送信的游戲,大家看到書上的信筒么?上面都有哪些數?
2+2這封信送到了4這個郵筒里,為什么?
你能把其它的信也送一送么,用線連一連。
小結:大家用5以內的加法解決了這么多問題。
回家后,繼續觀察,看看還能解決生活中的哪些問題,好嗎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3
教學內容:
認識11~20各數
教材分析:
11~20各數是幫助學生建立數位概念的重要知識點之一,學生對數的認識不僅僅是單獨的一個個數,而是以十個為一體進行數數,這是建立十進制數位概念的重要階段。教材中所呈現的內容分為兩個部分:一是數一數,擺一擺,這是運用學生原有的經驗,建立十個一捆的觀念,進而幫助學生建立11~20各數的表象;擺一擺,想一想,這部分內容的側重點是把圖像與數結合起來,這也是學生過渡到抽象符號的重要環節。同時,學習本部分的內容,讓學生知道十幾的數分別是由1個十和幾個一組合成的。二是數的認識的拓展。為了讓學生較全面認識數,教材安排了在直尺上讀數。
學情分析:
10~20各數學生能數出來,但是對于它們的組成不了解。還有就是10根捆成一捆的簡便性更是一片空白,怎樣能讓學生感知10個的數的簡便性,是本節課的重點,讓學生通過操作活動來理解和建立數位的概念,但是一年級學生自我約束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怎樣實效地組織活動也是本節課所要考慮的重點。
教學目標:
1、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主動參與活動過程,初步認識11~20的各數,知道這些數是由1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大小。
2、經歷觀察、操作、思考等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3、培養學生積極參與生動、有趣的.數學活動,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好奇心和興趣。
教學重點:
認識11~20的各數,知道這些數是由1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教學難點:
建立初步的數位概念。
教具學具:
10根一捆的小棒和10根散開的小棒。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出示主題圖) 師:我們來做個游戲:火眼金睛,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圖中有什么?它們的數量各有多少?
生1:圖中有水果、小棒、正方體、圓球。
生2:水果有11個,小棒有10幾根,正方體也有10幾塊
師:說的真不錯,那到底它們的數量是多少呢?我們生活中常常會遇到物體的個數超過10的時候,今天老師就帶著大家一起學習11~20各數的認識。[板書:11~20各數的認識]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中學習數學,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通過讓學生數一數,讓老師明確學生對新知識的認知水平,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二、教學新知
1、認識計數單位十
師:張老師這里有一些鉛筆,請小朋友們猜一猜有多少根?
師:指名學生來數一數。 師:你猜對了嗎?
師:有什么好的方法讓大家一下子看出鉛筆有多少根?
集體交流,總結出好方法。
先數出10根,十個一是10;捆成一捆,一個十是10。因此,10個一就是1個十。
學生操作:自己先數出10根小棒,再捆成一捆。
設計意圖:通過猜測根數較好的培養學生的數感,通過圈10為以后學習20以內的進位加法湊10法作準備。
2、數的組成
(1)師:現在,您能不能一眼看出來老師手里的鉛筆有多少根?(11根)你是怎么知道的?(一捆是10根,還有1根,合起來就是11根),這是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2)如果現在讓你自己擺15根小棒,你會怎樣擺?誰來說一說? 學生自己開始擺小棒,并思考:有幾個十和幾個一?
(3)現在再添上1根小棒,是多少根?(16根)有幾個十和幾個一?
(4)現在擺出19根小棒,有幾個十和幾個一?說一說再添加1根有幾個十?是幾根?
設計意圖:老師給學生提供了直觀、形象的學習材料,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激發學生尋找好的方法,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數的順序
(1)補充上面沒有涉及到的11~20的各數,并齊讀一遍。
(2)看著直尺上的數,從0數到20,20倒數到0。再從7數到13,20倒數到11。
(3)13后面是多少?16的前面是多少?14在15的( )面,14小于15;15在14的( )面,15大于14。
(4)看著直尺上的數,你還發現了什么?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讀數,讓學生從多種角度去學習數,知道數與數之間的聯系和區別,通過學生把1~20各數連起來。既可以從大到小,也可以從小到大,為學生提供了探索空間。
三、練習延伸
1、數一數73頁的學具各有多少?
2、讀一讀。20 13 15 18 11
3、翻書游戲:比一比,看誰翻得快。找出數學書的第7頁、12頁、18頁、20頁。介紹好的方法,現在往前翻還是往后翻。數出10張,看看有多厚。數出20張,看看有多厚。
四、小結
我們今天學習的內容是 11~20各數的認識,在生活中你在哪里見到過這些數?你能用從這之間選一個數,說一句話嗎?你今天學會了什么?
五、布置作業
在生活中,你在哪里見過11~20以內的數?找一找。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4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一年級數學上冊第二單元“高矮”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認真觀察事物的良好習慣,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體會到高和矮也是相對的,進一步建立比較的意識。
教學準備:掛圖、三枝筆
教學過程:
一、 情境體驗、感知高矮
師:同學們,開學的第一天我們到學校來,都做了什么事,誰還記得 呢?
生1:發新書,大掃除。
生2:安排座位。
師:誰還記得當時我們是按怎樣的順序安排座位的嗎?
生:我們是按從矮到高的順序排。
師:高矮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板書課題。
請少武到前面來,你們說他是高還是矮呢?
生:有的說高的,有的認為矮的,有的說不出。
師:有的認為少武是高的,有的認為少武是矮的.,少武是高還是矮的呢?現在來比比看,請你找一個比你矮的同學上來。(學生去找)
師:你們比一比,誰高,誰矮?
生:少武高,寧輝矮。(請兩 個同學說)
師:請你再找一個比你高的同學上來。(學生去找)
師:你們比一比,誰高,誰矮?(請兩個同學說)
生:建東高,少武矮。(請兩個 同學說)
師:為什么少武一會兒高,一會兒矮呢?
生:因為少武和寧輝比,少武高;少武和建東比,少武就矮了。
師:說得好!誰來說一說,少武和他們兩 人比,少武比寧輝怎么樣,少武比建東怎么樣?
生:少武比寧輝高,少武比建東矮。
師:比高比矮至少要有兩 個人才能判斷。
(設計意圖:學生參加比高比矮的活動,不僅體會到高與矮是相對的,而且也初步學會比較高矮的方法。)
二、 積極參與,理解高矮
師:請同桌同學站起來比一下,誰高誰矮?(同桌同學比較)
同組同學互相交流,運用( )比( )高,( )比( )矮的互相說一說。
(全班同學交流反饋)
師:誰能說說在生活中看到什么比什么高,什么比什么矮嗎?
生1:爸爸長得比媽媽高。
生2:椅子比桌子矮。
生3:課桌比講臺矮。
……
(設計意圖:學生年紀小,語言滯后于思維,組織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說說高矮的比較,既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力,又訓練了語言口頭表達能力。)
三、 體驗相對、確定高矮
(教師手握三枝筆)
師:老師手里握著三枝筆,你們猜一猜,哪枝筆最長?
生:(隨便猜一枝)
師:(亮出謎底)要怎么比,才能道哪枝筆最長呢?(學生上臺比)
師:這個同學把三枝筆的一端都放平,也就是說:有幾樣東西比較長短,必須有一端對齊,或者說要站在同樣的高度才能比較。可是有時候碰到像這樣的情況怎么比呢?(出示課本“三只小兔比高矮”的掛圖)
(設計意圖:學生在游戲中,體驗到事物比長短或比高矮時,必須一端對齊的比較方法。隨后又引出,現實生活中無法達到一端對齊后再比較的特殊情況:領獎臺上小兔高矮的比較,從而讓學生進一步學習利用數量進行刻畫再比較的方法。)
四、 應用知識、開展探索
師:三只小兔比高矮,從這幅圖中,你發現了什么?
生:他們沒有站在同一高度上。
師:那該怎樣比呢?你能想出什么辦法來比一比三只小兔的高矮嗎?
(學生討論交流,再反饋)
師:同學們想了好多辦法,真棒!老師在這張圖上畫了一些格子,不知道這些格子能不能幫上你的忙?(出示第二張掛圖)我們看,大白兔的后面,有一格一格的格子,請大家邊看邊想一想,可以同組的同學說一說,你是怎么比的,誰最高誰最矮?
(討論交流,再反饋)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5
〖教學目標〗
1. 通過操作,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經驗自己得出計算8加幾的方法,體現算法多樣化,理解和掌握8加幾進位加法的思維過程和方法,并能正確地計算8加幾。
2. 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初步的觀察、比較能力。
3.能從日常生活和現實情境中發現并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并能應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方法解決問題,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學會與人合作,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教材分析〗
本教學內容是進位加法的第二節課,在此之前,學生已學習了11~20各數的認識,初步理解了加法的含義,掌握了10以內的加減以及簡單的10加幾的運算,并且有剛學習的9加幾做基礎。教材首先利用“有幾棵樹”引導學生思考學習8加幾的多種計算方法,然后安排了“試一試”與“練一練”,內容是關于 8加幾的用方塊擺擺算算與看蝴蝶蜻蜓圖列式、幫小螞蟻找家的連線題,目的是讓學生在興趣盎然中學習知識,發展思維。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我們學校是駐城實驗小學,師資力量雄厚,教學設施先進,已經實現了教育聯網,教師配備了計算機,學生有專門的微機教室。
全班學生40人,經過近兩個月的常規培養,大部分學生已經有較好的學習習慣,有合作學習的意識。近階段主要培養:積極動腦,大膽發言。課前我對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經驗進行調查,發現有近一半的學生只知道8加幾的答案,但基本上說不出怎樣算出來的。針對學生認知水平的不同,教學時各有側重。由于學生思維活躍、聰明、積極,經常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之處,所以對課的設計應根據學生的變化而變化,讓學生從自身的認識基礎出發,主動學習。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師:同學們,你們去過公園嗎?星期天,淘氣小朋友也高興地到公園玩了,在游玩時,他學到了很多的數學知識想和大家分享,下面我們就隨他一起去看看吧。(情境一:淘氣在公園的主路上先后看到工人師傅在為8棵、6棵樹涂防護漆的情境。)
師:根據小淘氣在路上數大樹棵數的情境,你能提出什么問題?(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選擇對本節學習有關系的出示。)
(示一共有幾棵樹?)
(評析新的教學理念是注重從學生的現實生活出發,此處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去公園游玩為情境提出問題,使學生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進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自主探究,解決問題
1. 學生獨立探究。
師:想一想,一共有幾棵樹,怎樣解決?(學生可能列式:8+6或6+8)
師:到底有多少棵樹呢?請先自己動腦筋想一想,如果需要,可以利用你手中的學具擺一擺、算一算。(留出充足的時間讓學生思考,或借助學具想一想、算一算。教師巡視,了解學生學習的情況。)
2. 組內交流方法。
師:你一定想出了自己的好方法,你能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組內說一說嗎?下面請小組長組織,先在組內商量計算的方法,再選出代表一會兒在全班交流。
(學生在組內討論的時候,可以選一名或幾名代表,教師深入到小組中,及時鼓勵學生,參與學生的討論。)
3.全班交流成果。
師:哪個小組愿意說說你們討論的情況?誰要補充?他的方法怎么樣?還有不同的方法嗎?
學生出現的情況有:
(1)從8接著數8,9,10,11,12,13,14;
(2)把6分成2和4,8加2得10,10加4得14;
(3)把8分成4和4,6加4得10,10加4得14;
(4)9加6得15,8比9少1,15減1得14;
(5)10加6得16,8比10少2,16減2得14;
……
(在學生匯報時,可以讓學生拿著手中的學具邊演示邊說,也可以直接口述。其他的同學可以補充,不明白的可以相互質疑。教師根據學生的情況簡單地板書其相應的思考過程,隨時對學生的學習成果加以肯定或適當獎勵,也可以適當地選擇其他同學加以評價。)
(評析在此環節中,允許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計算8加幾,充分尊重學生的選擇,體現課程標準中所提倡的“算法多樣化”的新理念。教師敢于放手,留出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利用多種感官學習,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分別在組內、全班交流,層次感強,有實效性。評價時,不僅肯定學生的解題方法,而且肯定學生的勞動成果,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4.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
師:小朋友們真了不起,想出那么多的方法來計算,我們利用不同的方法都算出了8加6得14,這些方法中,你最喜歡哪種計算方法?為什么?請把你的想法說給同桌聽聽。
(學生同桌相互交流。)
師:小淘氣就采用了其中“8加2得10,10加4得14”的計算方法,你們找到自己喜歡的方法了嗎?做題時,你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做。
(評析對多種方法的選擇與理解不加限制,鼓勵學生選擇自己的方式學習數學、理解知識,實現有個性化的學習。)
(三)實踐運用,拓展提高
1. 搭積木。
師:小淘氣知道同學們這么愛動腦筋,很愿意和大家交朋友,我們看看,他又會帶領我們到哪里去呢?
(示課件:對75頁的擺一擺、算一算加工動畫,小朋友們在公園游樂場的一角玩搭積木的游戲。)
師:我們也像公園里的小朋友那樣玩一玩、做一做吧。
(學生可以利用手中的方塊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擺擺算算8加5,加深對計算算理的理解。)
2. 百花園。
師:走出了游樂場,我們再一起到百花園里去看一看吧。(分別出示對75頁加工的課件:蝴蝶在花叢中飛舞,蜻蜓在草叢中飛來飛去。)
師:你看到了什么漂亮的景色?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學生共同理解圖意,計算8加7,并根據情況引導學生利用“8加4”計算“4加8”。學生做對后,課件示微風吹來,花園里的花開得更艷了,音樂響起,學生可以稍作休息。)
3.螞蟻搬家。
師:我們剛才只是看到了漂亮的花園上面的景物,其實在花叢的下面還有一群可愛的小動物在說悄悄話呢。他們是誰?在干什么呢?(示課件:加工的75頁第4題,小螞蟻在搬家并說明搬家的要求。)
師:我們怎樣做能幫小螞蟻找到自己的家呢?(學生回答后,教師點擊課件。)
師:同學們用學過的知識幫小螞蟻找到了自己的家,你們真是樂于助人的好孩子。
4.購買食品。
師:小淘氣和大家一起逛了一會兒公園,他想請大家一起到公園的小店里吃點東西,你能幫他選擇兩種食品并算出價錢嗎?(示課件:食品的價錢如下,糖果6元、面包3元、果汁4元、漢堡8元、巧克力7元、雞腿9元、可樂5元。)
(1)幫小淘氣選擇一個漢堡和另一種食品并計算價錢。(學生選擇后練習8加幾的計算。)
(2)自己任意選擇兩種食品并算出價錢。(學生自主選擇進行任意兩個數的計算。)
(評析練習題的設計生動、有趣,在愉悅的氣氛中,既使知識得到了鞏固,又提高學生的觀察、思考、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特別是購買食品這一練習的設計,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了不同的發展。)
5.課堂小結。
師:今天我們和小淘氣一起逛了公園,你都有什么收獲?我們生活中還有更多的知識值得我們去學習,老師相信你們會通過自己的觀察與努力,在成長的路上有更大的收獲。
【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數學小學一年級上冊教案01-06
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教案01-02
小學數學上冊教案01-29
小學數學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02-06
小學一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2-30
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教案【熱門】01-23
【薦】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教案01-23
【精】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教案01-23
【推薦】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教案01-23
數學小學一年級上冊《位置與順序》教案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