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學數學教案集錦15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于小學數學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關于小學數學教案1
教學目標:
1、鞏固如何判斷直線的互相平行與互相垂直。
2、通過練習鞏固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數,畫指定度數的角。
教學重難點:會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數,畫指定度數的角,會判斷直線的互相平行與互相垂直。
課前準備:實物投影,量角器,三角板,圓形紙,長方形紙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本單元的知識重點
1、直線、線段與射線的特點與讀法
2、平行、垂直的定義及平行線、垂線的畫法
3、角的度量及畫法
二、練一練
1、第一題下圖是北京城區地圖的一部分,請你找出兩組互相平行、兩組互相垂直的道路(讓學生說說判斷的方法)
2、第二題說一說,在你的學校附近,哪兩條道路是互相平行的?哪兩條道路是互相垂直的?可以讓學生畫個草圖
3、第三題先估計,再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數思考,角的'邊不夠長,不能指到量角器上的準確度數,該怎么辦?(把角的一邊延長)
4、第四題
(1)將一張圓形紙對折三次,得到的角是多少度?
A、學生試做,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B、引導學生發現,每對折一次,所得到的角是原來的一半。
C、攤開折過后的紙,在這張紙上你能找到哪些度數的角。
小組合作,可畫一畫。
(2)用長方形紙分別折出45°,135°的角可先讓學生獨立操作,再全班交流。
三、復習用量角器測量角的大小
練習二第3、4題:先讓學生估一估角的大小,再用量角器測。
四、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1、練習二第5題:
這是一道操作題,讓學生在操作的過程中發現規律,解決問題。這道題要放手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討論、發現規律、解決問題。
2、練習二第6題:
讓學生通過獨立地觀察找出圖中的直角、銳角、鈍角,然后與同學交流。
關于小學數學教案2
學習內容:
《圓的認識》(六年級上冊第57、58頁內容。)
學習目標:
1、知道圓各部分的名稱。
2、掌握圓的特征,理解半徑與直徑的關系。
3、學會用圓規畫圓。
學習重點:學會用圓規畫圓,掌握圓的特征。
學習難點:能熟練地畫出規定大小的圓。
學習準備:圓形紙片、圓規、米尺、鉛筆、彩筆。
課前
搜集信息:生活中哪里見到圓?
動手操作:剪好一個圓片。
課中
自主學習:
1、填空:
圓中心的一點叫做(),用字母( )表示。
連接( )和( )任意一點的()叫做半徑。
通過( )并且( )的( )叫做直徑。
2、用紅彩筆描出圓中的半徑,用藍彩筆描出圓中的直徑。
合作探究:
探究一:完成學習卡
探究二:
用圓規畫圓時,圓規兩腳叉開的距離等于( )的長度。
( )決定圓的位置,()決定圓的大小。
達標訓練:
(一)基礎題(必做)
1、判斷。
在同一個圓內只可以畫100條半徑。 () 直徑是半徑的.2倍。()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中,直徑最長。 ()任意兩條半徑都可以組成一條直徑。 ()
2、填表。
(二)拓展題(選做)
用圓規和尺子畫一自己喜歡的組合圖形。
綜合評價:自我評價、小組評價、教師評價。
課后
課外作業:課本練習十三
知識延伸:用圓規和尺子畫一個自己喜歡的圖形。
關于小學數學教案3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自學,了解我國的傳統計算工具——算盤,及其計算方法;使學生知道計算器上的各個功能鍵的作用,會使用計算器進行計算。
2、過程與方法:通過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習興趣,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二、教學重點:
認識算盤、計算器,計算器的使用
三、教學難點:
利用計算器進行計算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3分)
計算工具從古到今,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經過了漫長的發展過程。
(二)自主學習(5分)
1、學生自主學習教材23--24頁。
(1)了解計算工具的發展史。
(2)認識算盤。算盤上的每一檔代表一個數位。我們選定一檔作個位(做個記號),從這一檔起向左數,就是十位、百位、千位、萬位,這與整數的數位順序完全相同。算珠都靠框時,表示算盤上沒有數。計數時要撥主靠梁。一個下珠表示1,一個上珠表示5。在十位、百位、千位、萬位撥珠靠梁,就分別表示幾十、幾百、幾千、幾萬,“0”用空檔表示。
(3)計算器的認識。找學生說一說你知道計算器有哪些功能鍵?
2、學生自主學習教材26頁例1。
3、嘗試訓練:825-138=26×39=312÷8=
4、學生自主學習教材26頁例2。
5、學生匯報交流。
6、教師強調并小結。
(三)自主練習(8分)
師:通過剛才的自學,同學們已經初步掌握了本節課的知識,下面我們來進行自主練習,看誰把今天的.知識學的,最棒!
1、用計算器計算。
+7646=-8934=×23=
6908×37=÷9=+=
2、小組匯報。(抽簽匯報,可以選擇口頭展示或黑板展示等)
3、教師強調小結。
(四)當堂檢測(發試卷)
師:同學們,我們再接再厲,用的成績來結束今天的學習,好嗎?那下面我們進行課堂檢測,看誰完成的又快又正確!
(五)評價總結(4分)
1、教師面批3人左右,然后小組內交流答案,自批,統計正確率;
2、小組匯報完成情況。
3、教師總結錯題的類型,再次精講。
4、學生談收獲和自我評價。
關于小學數學教案4
教學內容:九年義務教育課本小學數學一年級(上海版)第一學期P30
認知目標:1、通過補充,會求缺少的加數。
2、會根據提供的情景,敘述有關補充情節,并解答。
能力目標:1、還缺幾個可以繼續往前數,也可以對和進行分拆。
2、培養學生看圖表述的能力和探究的精神。
情感目標:經歷數學知識的應用過程,感受自己身邊的數學知識,體會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知道通過補充求缺少的加數。
教學難點:根據提供的情景,敘述有關補充的情節,并解答。
教學準備:課件、學具等
教學設計思想:
新教材十分注重讓學生體驗學習數學的過程,讓學生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認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新數學課程給學生越來越充分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積極思考和時間操作的機會。現實的、有趣的和探索性的數學學習活動將成為數學課程內容的有機組成部分。為此在本課設計中,我盡量遵循二期課改理念,體現我校小班化教育的特點,從一下幾方面考慮:
1、基于學生經驗的基礎上進行數學教學。
學生學習新知,首先必須具備接納新知的原有知識基礎和認知水平。在學習新知前,要幫助學生整理原有的認知結構和已有經驗,為學新知作準備。因此課伊始,我設計了上超市的情景,讓學生在模擬的購物活動中做好學習的準備,并一次來激發學生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興趣。
2、在生動有趣的情景中進行教學。
關于小學數學教案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量角器,會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數.認識直角、平角、鈍角、銳角和周角.
2.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建立各種角的概念.
教學難點:正確地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演示課件角的度量導入
提問:這些角你能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給他們排一下隊嗎?
教師指出左端兩個大小比較接近的角
提問:你知道他們相差多少嗎?
2.教師談話:如果我們能夠度量出每個角的大小,以上問題就可以解決了.你們想不想知道他們究竟相差多少呢?(揭示課題角的度量和角的分類)
二、探索新知
(一)角的度量
1.出示圖片認識量角器
講解: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因為它的形狀是一個半圓,所以又叫關圓儀.角的計量單位是度,用符號表示,結合圖片,認識半圓儀中心,0刻度線和內外圓刻度.
2.(1)播放視頻1角的概念
(2)出示幾個不同的角,并估算角的度數.
(教師:要想知道所估算的是否準確,還要通過測量.)
3.量角的方法
(1)自學教材第123頁第一、二自然段.
(2)由學生匯報度量角的方法.結合黑板上的角,邊度量邊介紹.
(3)播放視頻量角方法
(4)嘗試測量角的度數(盡量使角的開口方向不同)巡視中注意了解學生掌握情況.
(5)教師舉出幾種學生常見的錯誤:
錯誤類型一:學生量角時,量角器中心點和角的頂點沒重合.
錯誤類型二:量角器0刻度線與邊沒對齊.
錯誤類型三:看錯了刻度,應看里圈,卻看外圈刻度了,或者應看外圈卻看里圈刻度了.
(6)討論:怎樣避免前面的錯誤,正確迅速地量出角的度數呢?
(0在哪個圈上,就在哪個圈上找角的另一邊所對的刻度)
(7)播放視頻角的大小比較
(播放前先請同學用估算的方法判斷,播放后教師進行總結)
(二)角的分類
1.自學教材第124頁《角的分類》.(可按書中內容邊學習邊操作)
2.小組討論:
(1)角可以分哪幾類?每類角的`特征是什么?
(2)直角、平角、周角之間有什么關系?
(3)平角和直線一樣嗎?
3.利用活動角,按老師要求擺角.
(直角、鈍角、平角、銳角......)
三、鞏固練習
1.量一量一副三角板中各個角的度數.
2.完成教材第126頁第7題.
說出每個鐘面上的時間,量出時針和分針所成的角度.
提問:不用度量你能知道每個時刻分針與時針的夾角嗎?
3.利用活動角的量角器擺出下面各角.
(1)直角(2)平角(3)120(4)30(5)77
四、質疑總結
1.這節課都學會了什么?
(角的度量和分類.量角時要對劉頂點和0刻度線,確定如看哪一圈刻度)
2.教師整理成順口溜助記
量角器量角很簡單,角可分為五大類.
中心重合角的頂點,直、平、周角最特殊,
一條邊對齊0刻度,銳角小于九十度,
角的度數看另一邊.鈍角介于直、平間.
3.鼓勵學生對所學知識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解題
五布置作業
完成第127頁第9題.
把下面的角的度數分別填在適當的圈里.
五、板書設計
角的度量和角的分類
關于小學數學教案6
教學內容:教材第48~49頁的24時計時法,例1、例2和練一練,練習十第1~5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認識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2、使學生初步認識時間和時刻的區別,學會計算簡單的求經過時間的問題,并培養學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學具:教具鐘面、學生準備學具鐘面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新
1、提問口答。我們學過哪些時間單位?1個世紀是多少年?一年是多少個月?1個月的天數有哪幾種情況?
2、引入新課。一天又叫做一日。一日是多少小時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24時計時法。
二、教學新課1、教學24時計時法。
(1)說明:1天就是1日,1日的時間就是一晝夜。在一日的時間里,鐘表上的時針正好走兩圈。想一想,一日共多少小時?
(2)演示:第一圈從夜里12時也就是0時起,夜里1時、2時、3時上午8時、9時、到中午12時,是12時。
提問:這是從夜里12時起走了幾圈?現在是什么時候的12時?經過了多少小時?
板書下面的直線圖:第二圈再從中午12時走,下午1時、2時、3時、晚上8時、9時、再到夜里12時,也就是第二天的0時,也是12小時。提問:第二圈是從中午12時到什么時候的12時?也就是經過了多少小時?板書直線圖:
提問:誰來說一說在一日里,鐘表上的時針走了怎樣的兩圈,共多少小時?
追問:一日等于多少小時?板書:1日=24小時
指出:從夜里12時起,走一圈正好是中午12時,是12小時;再走一圈到午夜12時又走了12小時,共24小時,所以1日等于24小時。
(3)認識24時計時法。說明:像上面這樣分上午幾時和下午幾時來記時的方法,通常叫做普通計時法。郵電、交通、廣播電視等部門為了記時方便,不使上午和下午時間混淆,一般都采用的是從0時到24時的記時方法。就是把時針走第二圈時,時針所指的鐘表上的數分別加上12:下午1時叫13時、下午2時教14時晚上12時叫幾時?24時也就是第二天的幾時?
指出:像這樣的'0時到24時的記時方法,通常叫做24時計時法。與普通計時法比,上午的時刻相同,下午的時刻要把普通計時法的時刻數加上12。中央電視臺每天19時播放新聞聯播節目,這里的19時就是下午幾時?
說明:在24時計時法里只要直接說幾時,比較方便,在普通計時法里,一定要說明是上午幾時或者是下午幾時。
(4)鞏固練習練一練第1題。指名板演,其余學生做在課本上。練習十第1題。小黑板出示,學生口答。練習十第2題。小黑板出示,指名板演,其余學生寫在作業本上。集體訂正。強調普通計時法要說明是上午還是下午。
2、教學求經過時間。
(1) 教學例1。出示例題,讀題。畫直線圖。
提問:題里用的是什么計時法?
這輛汽車從南京的開車時刻是什么時候?
到達上海的時刻是什么時候?要求什么?
說明:求路上用了多少小時,就是求14時30分到18時30分經過了多少時間?
追問:路上用了多少小時?你是怎樣想的?這里的14時30分、18時30分指的是什么?4小時指的是什么?
(2)教學例2。出示例2,指名讀題。提問:題里用的是什么計時法?在24時計時法里,這兩個時刻各是幾時?每天從8時到19時,營業了多少時間怎樣計算?老師板書。
關于小學數學教案7
一、教學目標:
通過學生自己調查生活中的睡眠時間,讓他們經歷收集數據、數據,用統計表、條形統計圖的方式呈現數據、分析數據的全過程。同時對學生進行“充足睡眠”的健康教育。
二、教學重難點:
1、讓學生經歷收集數據、數據,用統計表、條形統計圖的方式呈現數據、分析數據的全過程。
2、調查過程中遇到的“計算睡眠時間的`方法”。
三、教學準備:
1、每人1份統計表、統計圖。
2、每人1份記錄單。
3、教師準備“全班同學睡眠時間記錄單”。
三、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教師引導:老師知道,每個同學都希望自己有一個好的身體,那么怎樣才能有一個好的身體呢?
學生圍繞合理的飲食、適當的運動、充足的睡眠、講究衛生與預防疾病等多方面展開交流、討論。
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有關“睡眠時間”的問題。
(二)正確計算睡眠時間。
1、討論:你每天睡眠幾小時?是怎樣算出來的?
2、交流:
(1)以某某同學晚上9時睡覺,早上6時起床,午休1小時為例。
從晚上9時到12時是3時,從晚上12時到早上6時是6時。3+6+1=10(時)
(2)以某某同學晚上8:30開始睡覺,早上5:30起床,午休30分為例。
從晚上8:30到12:00是3十30分,從晚上12:00到早上5:30分是5時30分。3時30分+5時30分+30分=9時30分。
……
3、計算。
請學生按正確的方法重新計算自己每天的睡眠時間,并寫下來。
(三)收集數據,數據。
1、數學“分段時間記錄法”。
(1)時間段的規定可以是這樣的:11時以上,含11時;10—11時,含10時,不含11時;9—10時,含9時,不含10時。以此類推。
(2)可以自主選擇句路方法,即在相應時段內記上你喜歡的符號。
2、小組活動:在小組內調查,收集本組成員每天睡眠時間的數據,記錄好。小組長把結果填入本組的“睡眠時間記錄單”。
3、全班匯總。
教師出示“全班同學睡眠時間記錄單”,隨著各小組的匯報,依次記錄出相應時間段的人數,然后共同計算匯總出各時間段的總人數。
(四)呈現數據。
1、填寫統計表。
每位同學把統計的結果填入統計表中,并提示學生注意把班級和填表時間寫完整,然后集體展示交流。
2、繪制統計圖。
(1)出示空白統計圖,看清每格表示幾人。
(2)學生自主選擇涂色或陰影的形式繪圖。
(3)集體展示、交流。
(五)分析數據。
1、觀察統計表和條件圖,你發現了什么?
例如,可能會有以下發現。
(1)睡眠10—11時的人數最多。
(2)睡眠8時以下的人數最少。
(3)大部分同學每天睡眠時間是10時左右,全班共36人,有28人集中在10—11時和9—10時這兩個階段。
2、小組展開討論:你還有什么發現?或是有什么想法大膽提出來小組內交流交流?
(六)板書設計
小調查
收集數據
數據
每天睡眠保證10小時
呈現數據
分析數據
反思:
關于小學數學教案8
素質教育目標:
㈠知識教學點
1、在具體生活情境中,使學生初步形成質量的概念,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
2、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質量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3、使學生了解用秤稱物品的方法。
㈡能力訓練點
1、發展學生分析、比較、抽象、概括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自主選擇合適的秤稱物品。
3、在建立質量觀念的基礎上,培養學生估量物品質量的意識。
㈢情感教育點
1、引導學生關心生活,在生活中學習和運用數學。
2、使學生感悟數學知識內在聯系的邏輯之美,提高審美意識。
教具準備:
(教師用)多媒體課件、盤秤、有獎競猜的物品、一個1角硬幣
(學生用)六人一組:10個1角硬幣、10克、20克、30克、50克、100克的物品,2包500克的鹽、蘋果、餅干、石頭、米、花生米、果凍等......
重點: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難點:培養學生估測意識
教學步驟:
一、創設情境
師:今天森林里發生了一件大事,我們也去湊湊熱鬧好嗎?
生:好!
師:我們去看一看。
1、觀看課件演示:(熊貓森林超市開張情景)
咦,什么聲音,這么熱鬧?
噢,原來今天是熊貓森林超市開張的日子。
2、課件顯示(超市內部場景)
師:好,我們進去看一看,你看到了什么?
(生自由說出看到的商品名稱、質量、有數字、有克和千克...)
3、(出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認識克和千克。(板書課題)
4、請打開課本P86頁。
二、認識稱。
師:要知道物品的輕重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
生:用秤來稱。
師:那么你知道哪些稱呢?
生:(多媒體課件出示盤秤、臺秤、電子秤、天平、彈簧秤、磅秤。)
師:你在哪見過這些秤?
生1:我在超市賣食品的地方見過電子秤。
生2:賣水果的地方有盤秤。
生3:我見過夏天賣西瓜的用磅秤。......
師:大家真留意身邊的事物。
三、感覺體驗,形成質量觀念。
1、認識1克。
師:同學們請看這是什么?(1角硬幣)你猜一猜有多重呢?
生:1克......
師:我們用天平來稱一稱。請看屏幕。(播放錄像)
師:你們真棒,一枚1角的硬幣約重1克。請大家拿一枚1角硬幣放在手中掂一掂,好啦,感覺怎么樣?
生:很輕。
師:大家知道1克的重量了,現在找一找生活中有那些物品的重量大約是1克。
生:乒乓球、小發夾、藥片、小螺絲、紐扣、圖釘......
師:你們真利害能找到這么多大約1克的物品,那你還能找出10克、50克、100克的物品嗎?
生:......
師:大家真聰明,找到這么多以克為單位不同重量的物品。
師:請大家從籃子里找出100克的物品。看哪一組找得最快。準備開始。
師:大家都來感覺一下。
2、認識千克
師:剛才第二小組找100克的物品又快又好,現在我們再來找出1包500克的物品,準備開始!
師:找得好快啊!這是一包500克的鹽。(500克)
師:一袋鹽500克,那么兩袋呢?(生答師板書:1000克)
師:我們在驗證之前一齊來認識盤稱。我們一齊來觀察一下。(觀察盤稱認識盤稱)
生:(匯報)
師:現在我們把兩袋鹽放在一起,用盤秤稱一稱。那么大家知道有多重啊?(學生操作稱量)
生:1千克
師:1000克里面有幾個1克呢?(1000個)
師:那么1000克和1千克哪一個重呢?(相等)我們一齊來讀一讀。
師:老師想到超市買幾樣東西你能幫幫老師嗎?(能)
[要求:請各組合作幫忙稱出1千克的物品]
學生匯報:我們組稱了6個蘋果是1千克......
師:通過稱量,你有什么發現?
生:我發現這六袋物品重量相同,都是1千克。
生:我發現1千克的石頭少,1千克的餅干多。
生:我發現雖然1千克的石頭少,1千克的餅干多,但是他們的重量是一樣的。
師:你們的發現可真多!謝謝大家的幫忙。
師:現在我們每人輪流掂一掂,試一試這1千克的感覺,各小組也可以交換物品試一試。
師:感覺怎么樣。
生:我覺得1千克很重。
生:我覺得1千克比1克重多了。
生:我覺得1克比1千克輕很多。
師:真的嗎?好了,我們拿出1克和1千克的物品比一比。
師:感覺怎么樣。
生:1克很輕,1千克很重。
生:1克比1千克輕很多。......
師:一般情況下,我們稱較重的物品用千克做單位,稱較輕的物品用克做單位。
師:請同學們打開書P86,還有不明白的地方嗎?
四、聯系生活,鞏固練習
同學們學了這么多知識,熊貓老板很想請大家去他的超市幫忙,你愿意嗎?聽聽熊貓老板的要求吧?(想成為我的職員可不容易,要經過三關的考驗。勇敢的小朋友請來吧!)你們有信心嗎?
第一關:1、書P88頁2。
2、書P89頁4。
3、書P89頁5。
第二關:判斷提。(學生用動作判斷)
(1)一個1角硬幣重1克,10個1角硬幣重1千克。()
(2)5千克比5000克要輕一些。()
(3)小明重25千克。()
(4)1千克鐵比1千克棉花重。()
第三關:亮亮去春游寫了一篇日記請小組合作找出不對的地方并改正。(課件出示)
亮亮今天春游啦!他為自己準備了可口的食物:有50千克重的兩個,150克重的一個...他們班游玩的地點是動物園,在那里亮亮看到了許多動物,他最喜歡重達3000克的、和脖子長達3克的。
五、有獎競猜活動
師:這節課同學們學得這么好,老師想送些禮物給大家。請看,想要嗎?
師:呵呵,都想要,不過,得先猜猜它有多重?哪個小組猜對了獎品就是你們組的!
(每組一分物品學生通過掂一掂,估一估說出重量。)
六、小結。
關于小學數學教案9
教學內容:教材第61頁練習十二第8~12題
教學要求:
1、 使學生進一步鞏固筆算加、減法的方法,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2、 使學生進一步理解相差關系三類應用題的數量關系,掌握各類應用題的分析、解題的思路,能正確地解答三類不同的應用題,進一步培養分析、綜合、推理、判斷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計算練習
做練習十二第8題后兩題(加和減)
1、 指名兩人板演,其余做在作業本上。
2、 集體訂正,讓學生重點說一說計算過程。
3、 提問:筆算加法和筆算減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加法計算個位滿十要怎么辦?減法計算個位不夠減怎么辦?
二、應用題練習
1、 看圖列式
(1) 示線段圖。(用線段圖分別表示藍墨水28瓶,紅墨水20瓶,求藍墨水比紅墨水多幾瓶)
請小朋友說說圖上是什么意思?
哪種墨水的瓶數多?怎樣列式?為什么用減法算?28-20表示什么意思?這道題的問題還可以怎樣提?為什么?
(2) 在圖上改變已知數和問題,成為求藍墨水瓶數的題。
讓學生說說現在圖里的意思? 怎樣列式?為什么要用加法算?
(3) 誰能改變和問題,成為求紅墨水瓶數的.題?(根據改變兩個條件和問題) 怎樣列式?
2、 針對性練習
現在,說說第一句中是哪種數量多,它可以分成哪兩部分。
(1) 小猴子比大猴子多幾只?
(2) 公雞比母雞少幾只?
(3) 松樹比楊樹少10棵。
(4) 紅金魚比黃金魚多5條。
師:我們分清了誰多、誰少,就可以根據題目的意思來分析數量關系,解答應用題。
3、 完成練習十二第9題
先做第一題,做完后提問:這個問題還可以怎樣提?
想一想,這道題里有哪三個數量?(張芳養17只,徐軍養26只,徐軍比張芳多養9只)
根據三個數量,還可以編成另外兩道應用題。
做第(2)(3)題
做完后指出:雖然每道題里的三個數量都一樣,但由于條件和問題不同,所以解答的方法和算式也不一樣。因此,解答應用題先要分清條件和問題,然后根據條件和問題的聯系,確定用什么方法算。
4、 做練習十二第10題
讓學生說明題意,明確和綠旗面數都是與哪種旗比的。為什么解題的方法一樣?
三、課堂作業
練習十二第8題前4道計算題,第11題、12題。
關于小學數學教案10
一、準備練習
(一)口算
3.8+1.2 2.54 1.58
1.50.3 0.64+0.16 7.6+0.24
5-1.8 1.2580 3.64
6.3+2.45+3.7 3.56-1.57-0.43
0.87125 (2.5+0.9)4
(1.5+0.25)4 0.64+1.44
(二)口答,在□里填上適當的數.(說出依據)
1.3.18□=1.2□
2.(2.5+3.5)□=□□○□4
3.□+4.3=□+0.86
4.(2.51.2)□=1.2(□□)
5.7.6-2.8-□=□-(□+3.2)
(三)小結引入
我們運用一些運算定律或者運算性質可以使計算簡便,在四則混合運算中,能不能運用這些運算定律和性質,使計算簡便呢?
二、講授新課
(一)教學例4
1.82.58+1.81.42
1.觀察算式特點
2.學生試做
方法一:1.82.58+1.81.42 方法二:1.82.58+1.81.42
=1.8(2.58+1.42) =4.644+2.556
=1.84 =7.2
=7.2
3.觀察比較:兩種方法哪一種計算起來比較簡便?
(第一種方法應用乘法分配律來計算,第二種方法只是根據一般的運算順序)
4.練習
1.82.58+1.81.42+0.5
=1.8(2.58+1.42)+0.5 (乘法分配律)
=1.84+0.5
=7.2+0.5
=7.7
5.小結
通過剛才的練習,你對簡算有什么新的認識?
三、鞏固練習
(一)計算下面各題
1.561.7+0.441.7-0.7
11.72-7.85-(1.26+0.46)
(二)計算下面各題,能用簡便算法的用簡便算法
10.64+7.652.4+11.76
12.9〔14.66-(1.3+8.2)〕
9.83(3.8-2.3)+1.56.17
6.752-〔4.7(0.54-0.38)+2.8〕
15.4〔8(6.34-4.59)〕
(三)思考題:填同一個數
□-□+□+(□□□-□)=10
四、課堂小結
在四則混合運算中,有時雖然不能把整個題目簡便計算,但是應該隨時注意是不是有的步驟可以簡算,能簡算的',盡量使計算簡便,不能簡算的再按運算順序計算.
五、課后作業
(一)計算下面各題,能用簡便算法的用簡便算法.
1.10.64+7.652.4+11.76
2.12.75[14.6-(1.3+8.2)]
3.9.831.5+6.171.5
4.15.4[8(6.34-4.59)]
(二)新興煤礦七月份產煤4.85萬噸,八月份產煤5萬噸,九月份產煤5.65萬噸.平均每月產煤多少萬噸?
關于小學數學教案11
一、教學內容:
冀教版《數學》五年級上冊第40-41頁
二、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景,經歷用計算器計算、學習除數是一位小數除法計算方法的過程。
2、理解把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為除數是整數除法的道理,會計算除數是一位小數的除法。
3、在把已有知識遷移到新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感受知識間的聯系,增強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三、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師生進行小米價錢的談話,鼓勵學生課下調查,并引出本節課的問題。
(設計意圖:關于現實小米價錢的對話,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的數學,又自然引出要解決的問題。)
2、教師介紹教材上買小米的事情及有關數據信息,并做簡單板書。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愿望。
(設計意圖:口述問題的出處和由來,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問題來源于生活,調動學生解決問題的積極性。)
(二)解決問題
1、師生列出算式,讓學生觀察被除數和除數的特點,引出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發現“被除數和除數特征”引出課題,明確學習內容,既有利于知識的學習,也為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解決問題作好鋪墊。)
2、提出用計算器計算的要求,學生算完后,交流并板書出來。
(設計意圖:利用計算器計算既能滿足學生急于得到答案的愿望,也為計算作鋪墊。)
3、啟發學生把和元化成角用豎式計算。交流計算的過程和結果時說說是怎樣想的。教師板書出豎式。
(設計意圖:根據學生已有經驗解決問題,既使學生體會到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化,更為用豎式計算小數除法作準備。)
(三)豎式計算
1、教師板書出÷的豎式,提出:怎樣把它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
教師參與討論,使學生知道可以把被除數和除數擴大相同的倍數,使它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
(設計意圖:通過討論,使學生理解把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為整數除法的道理,促進知識的遷移。)
2、提出:“豎式計算怎么辦?”師生討論得出:在豎式直接畫去小數點后,按整數除法計算。最后,學生自己用豎式計算。
(設計意圖: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討論形成計算的方法,體會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與除數是整數的除法的聯系。)
(四)嘗試運用
1、提出“按每千克元計算,元能買多少千克小米”的要求。請一名學生板演。
(設計意圖:給學生創造綜合運用已有知識解決問題的空間。促進學生知識整合的能力。)
2、請板演的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重點關注商8以后是怎樣想的。
(設計意圖:在自主嘗試的基礎上,通過交流豐富計算知識,提高計算能力。)
3、提出“每千克小米元,30元能買多少千克小米”的問題,師生列出算式,先討論:把擴大10倍后,30怎么辦?再鼓勵學生自主計算,然后交流。
(設計意圖: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完善除數是一位小數的計算知識。讓學生經歷計算方式發展的過程。)
(五)課堂練習
學生獨立完成練習。
教學反思:
關于小學數學教案12
教學要求:
1、會根據統計的要求,收集、整理數據,并能制作統計表。
2、能根據統計表作出分析、預測或判斷和決策。
3、培養學生統計的意識,并能應用統計的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4、讓學生體驗統計的過程,感悟統計的方法。
重點:學會收集、整理數據,并學會制作簡單的統計表。
難點:怎樣去實際收集數據,能根據統計表作出預測或決策。
教學過程:
一、統計本班學生雙休日最喜歡的活動情況。
1、同學們,雙休日你最喜歡的活動是什么?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整理并板書:體育運動、玩電腦、學音樂、看書學習、出去旅游。
2、怎么知道大家雙休日最喜歡的活動是什么呢?(生:要進行調查和統計)
(板書課題:簡單的統計)
3、怎樣進行統計呢?(討論得出:可以劃正字,或舉手數一數等)
4、請小組統計員統計每種情況的人數。(各組當堂推選出統計員,要求進行統計)
5、師總結:剛才統計員通過舉手數出了每種情況的人數,這個過程叫收集數據,為了科學準確,要做到不重復,不遺漏。(板書:收集數據,不重復,不遺漏)
6、請大統計員把每種情況的人數進行分類整理,把各種情況的人數加起來(指定全班統計員整理并合計)。這個過程叫整理數據(板書:整理數據)
7、把統計出來的數據整理到一張表格里去,這張表格叫做統計表,叫什么統計表呢?(XX班星期天最喜歡做什么的情況統計表)。學生回答每種情況的人數,教師填好統計表,并填好合計人數。是什么時間制作的?(注上制表時間)。這個過程叫做制作統計表。
8、看了這張統計表,你發現什么?想到什么?
剛才我們對這張統計表進行了分析,并做出了判斷、預測和決策。(板書:進行分析,判斷、預測和決策)
9、 你統計了我們一個班的情況,得到的信息是否就很準確呢?還要統計什么?(還要統計其他班級的情況)。統計的數據越多,我們得到的情況就越準確。
【評析:統計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學生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教者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選取學生最感興趣的話題雙休日最喜歡的活動作為切入口,使學生感到統計就在自己的身邊,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通過對情況的真實分析,引發學生的真情流露,學生想說敢說,非常投入。教師注意把統計的過程隨教學過程充分展示出來,滲透自然,學生樂于接受。對統計表的分析注意了開放性,讓學生扮演統計員的角色,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參與性,學生經歷了知識的產生、形成、發展和再創造的過程,使課堂成了學生主動探究的樂園。】
二、統計聽課老師雙休日最喜歡的活動情況。
今天來了許多聽課老師,老師們在雙休日最喜歡的活動是什么?你打算怎樣知道聽課老師最喜歡的活動是什么?(統計)怎樣進行統計呢?
(1)請每小組打開信封,看一遍,要求我們干什么?
(2)請每個小組商量一下,怎樣合作統計?
(3)學生匯報打算怎樣調查。怎樣問老師?(提醒學生要有禮貌)
(4)學生到聽課教師中去調查統計,收集數據。
(5)填好手中的統計表,匯報統計情況,你得出什么預測?
(6)把同學們和老師們星期日里最喜歡做什么的兩張統計表能否合在一起。(教師把數據合在一張統計表中)你發現什么?
【評析:本環節教師注意讓學生親身體驗統計的過程,在統計活動中,感悟統計的價值。(1)讓學生把學到的統計方法應用到實際統計活動之中,隨學隨用,每個學生都興趣盎然地投入到活動中去,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數學就在自己身邊,做到了數學問題生活化,生活實際數學化。(2)以小組合作交流的形式探討統計的方法,學生暢所欲言。統計的辦法是學生想出來的,數據是學生自己動手收集出來的,發揮了學生的主動參與性,培養了合作意識和合作精神。(3)對學生雙休日活動情況統計表與教師雙休日活動統計表進行對比分析,并把二者合二為一,學生預測的準確、分析的透徹,培養了學生分析判斷和推理能力。】
三、實際上統計在日常生活中應用非常的多。(分別出示多張統計表)
i。南京造地鐵,選擇顏色一張調查統計表。你發現什么?
ii。第十四屆亞運會前四名獲金牌情況統計表。你發現什么,想到什么?
iii。選舉班長情況統計表,引導學生做出分析
iv。近幾年來南京旅游的人數情況統計表。
【評析:選取的幾個例子切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是剛剛發生的事情,是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情,學生分析的饒有興致,既具有開放性,培養了發散思維能力,又增強了學生的愛國精神、民主意識等。】
四、自學課本(100頁101頁)
a)出示思考提綱
i。原始數據表與數據統計表有什么不同?
ii。書上的三個小問題。
(1)觀察統計表,說出喜歡每種球類活動的各有多少人?
(2)估計一下,在這個班級里組織什么球類比賽最受歡迎?
(3)你還能想到什么?
iii。制作統計表要注意什么?
b)學生合作交流上述問題。
c)學生匯報并補充。
【評析:教學過程不是教教材,而是在用教材教,在這里得到了很好的'體現。教者不囿于教材,讓教材煥發出生命的活力,特別是對原始記錄表與統計表有什么不同這一問題的討論,鞏固了統計的過程,在比較原始記錄表與數據統計表有什么不同時,孕伏了任何兩種方法不存在對錯之分,各有各的優越性,我們在實際使用時誰的最方便就最好。】
五、統計公路上汽車通過情況。(電腦出示馬路過往車輛情況的場景)
i。這是車輛通過的情況,現在請大家進行統計,(學生統計失敗)為什么無法統計?你有什么感覺?(太快),
ii。如果要你統計車輛通過的情況,該怎么辦?
①需要去分類。(弄清要統計哪幾種車輛)。②怎樣收集數據?③怎樣整理數據。④怎樣畫統計表?⑤分析一下結果。
iii。討論一下怎樣才能很快的統計出來?(如何分工)
iv。匯報你們分工的情況。通過活動你有什么想法?
v。從統計表中想到什么?知道什么?(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注意空氣的污染情況等)
【評析:這一環節讓學生想辦法解決怎樣統計動態的物體的問題,又一次讓小組交流,發揮了團隊的力量。通過虛擬的道路交通場景,學生嘗試了統計的失敗,又在教師分小組交流一下的話語點撥下,尋求出解決問題的辦法,獲得了統計的成功。教學中,教師尊重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原有的認知水平,相信學生有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意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真正地發揮了參與者、組織者、引導者的作用。】
六、用統計的方法解決身邊的問題。
【評析:讓學生自己舉例,聯想到用學過的統計知識如何解決身邊的事情,學生發言踴躍,培養了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七、作業:完成101頁做一做,練習十二第1題。
【評析:在培養能力的同時,還重視了雙基的落實。】
【總評:本節課從學生的現實生活出發,極力選取學生身邊的事例,使生活素材貫串于整個教學的始終。注意將數學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連,遵循了數學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通過數學教學,實現了數學的應用價值。
一、從生活經驗導入新課,使數學問題生活化。
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習的內容與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貼近,學生自覺接納知識的程度就越高。課一開始,教師就從雙休日同學們最喜歡的活動是什么的話題導入新課,從怎樣知道每種活動有多少人最喜歡來切入主題。這樣做使學生感到所學的內容不再是簡單枯燥的數學,而是非常有趣、富有親近感,他們被濃厚的生活氣息所感動,興致勃勃投入到新課的學習之中。
二、讓學生親身體驗知識的形成和發展的過程。
小學生已經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因此教師設計了這樣的情節:怎樣知道星期日最喜歡做什么各有多少人呢?很自然的說出了要調查統計,那么怎樣調查和統計呢?接著讓統計員進行統計。教學過程環環相扣,整個統計的經歷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清晰、充分地展現出來。課堂氣氛活躍,雙基訓練扎實。
三、借助生活知識,讓學生主動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使學生感到數學的歸宿是應用,使數學問題生活化。
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把握數學問題的加工度,努力改造數學問題,增加數學的情境性、開放性,注重呈現方式的多樣化。為了鞏固剛學會的統計方法,教者讓學生去統計聽課老師最喜歡干什么這一實踐活動,首先讓學生討論教師人很多,怎樣去統計這一問題,組織學生交流想辦法,得出了一小組統計一排老師比較節省時間的方法,然后讓學生按照想出的辦法去統計。辦法是學生自己想出來的,統計的過程是學生親身經歷的,學生人人參與,爭論不斷,效果明顯。
四、引導學生分析討論,提高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統計一分鐘內車輛通過情況時,教師又一次讓大家合作交流,學生討論的結果是一小組有4人,1人負責記錄數據,另3人每人統計一種車輛的簡便方法。當學生把統計好的數據整理成統計表時,讓學生分析討論從統計的數據中你發現什么?想到什么?,這樣的設計頗具挑戰性和現實意義,挖掘出了許多促使人發展的因素,出現了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買摩托車、汽車的人很多、汽車多了,要注意安全,要注意保護環境等思想教育的話題,變關注知識為關注學生情感態度、思維等方面的進步和發展,使知識性目標和發展性目標得到了平衡與和諧的整合。
縱觀整節課,教者注意把數學與生活溝通,使數學教學貼近生活,使學生在知識的獲得中得到發展,在發展過程中習得知識,使課堂充滿生活氣息,生命的活力。
關于小學數學教案13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讓學生在操作活動中能正確辨別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知道在不同的位置上,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是不同的;能有序、全面地思考問題,正確地解決有關排列數和組合數的問題,滲透排列和組合的思想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能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現實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使學生能進一步體會到數學知識和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借助學生的操作活動,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能運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現實問題。
教學難點:能正確辨別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三、教學準備
課件、玩具汽車等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設,引入課題
1.情境中設問
(1)課件出示第100頁圖(四)的情境圖。
(2)指定學生說說和這學期學的什么知識有關?
(3)課件出示兩件不同的上衣和兩條不同的褲子,問:看到這個圖,你想到這學期學的什么知識?
2.揭示課題
板書:觀察物體和搭配問題
【設計意圖】通過情境的創設及教師的設問,讓學生發現已學的數學知識,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教師引導,自主梳理
1.復習觀察物體
(1)課件出示小汽車的圖,同時將實物汽車擺放好。
①自主觀察,組內說說。
小組內的學生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觀察小汽車,組內說說自己所看到的小汽車的樣子。
②交流匯報,發現問題。
a.指定一組內的學生說說看到小汽車的樣子。
b.為什么他們看到的樣子會不同呢?小組內交流。
c.匯報交流,引導發現:從不同的位置觀察一個物體,看到的形狀可能不一樣。
③課件出示從前面、后面、側面看到小汽車的圖樣,指定學生進行連線,說說:你是怎樣判斷?
(2)及時練習
①練一練。(課件出示教材第102頁的第7題)
a.學生獨立在數學書上進行連線,小組內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b.匯報交流,重點交流:前面、后面是怎樣判斷的?
②說一說。
a.從任何方向看到都是正方形的立體圖形是什么?(正方體)
b.從任何方向看到都是圓形的立體圖形是什么?(球體)
③猜一猜。
看到我們學過的立體圖形的一個面是正方形,它可能是什么?(正方體、長方體、圓柱)
a.學生拿出準備好的立體圖形進行觀察。
b.匯報交流,學生匯報時教師適時出示立體圖形讓學生觀察。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觀察、交流、比較中,發現觀察一個物體從不同方向看到的圖形可能不一樣,并在不同形式的練習中加以鞏固、提高,從而經歷總結歸納知識的過程。
2.復習搭配問題
(1)課件再次出示兩件不同上衣和兩件不同褲子
①學生根據圖樣,提出數學問題。(一共有多少種不同的穿法?)
②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小組內交流想法,提示學生:可以利用畫圖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③匯報交流,重點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及解決問題時要有序。
(2)及時練習
①排列問題
課件出示:從8、2、4、1四個數字中選出兩個數字組成兩位數,每個兩位數的十位數和個位數不能一樣,能組成幾個兩位數?
a.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小組內交流想法。
b.匯報交流方法,重點說明:在組兩位數時一定有序地擺數。
②組合問題
課件出示:每兩人握一次手,6個人一共握手多少次?
a.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小組內交流想法。
b.匯報交流方法,重點說明:在握手時一定有序地握手,同時每兩人間只能算一次握手,不考慮順序問題。
(3)引導比較,發現問題
上面的組數問題和握手問題在解決時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穿衣服、組數、握手”等活動中掌握排列問題和組合問題的`解決方法,并在比較中發現兩類問題的相同點和不同點。讓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與過程,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搭配問題的認識與與理解,滲透搭配問題的思想方法。
(三)解決問題,鞏固提高
1.練一練
課件出示教材第105頁的第13題。
(1)學生獨立在數學書上進行連線,小組內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2)匯報交流,指定學生說說:你是怎樣判斷的?
2.組一組
課件出示:從5、9、0三個數字中選出兩個數字組成兩位數,每個兩位數的十位數和個位數不能一樣,能組成幾個兩位數?
(1)學生獨立完成,小組內交流組數的方法。
(2)匯報交流,重點說明:和0組數時,0不能擺在十位。
3.送一送
課件出示:元旦時,小明、小剛、小陽三人互相贈送一張賀卡,他們一共贈送多少張賀卡?
(1)學生獨立完成,提示學生:可以利用畫圖的方法來分析。
(2)匯報交流,指定學生說出思考的方法。
4.比一比
課件出示:六個小朋友進行乒乓球比賽,每兩個小朋友要比賽一場,一共要比賽多少場?
(1)學生獨立完成,提示學生:可以利用畫圖的方法來分析。
(2)匯報交流,指定學生說出思考的方法。
5.擺一擺
課件出示教材第105頁的第14題。
(1)學生動手用小棒擺一擺,然后小組內交流想法。
(2)匯報交流,指定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重點:讓想法不同的學生進行交流。
【設計意圖】通過不同形式的練習,鞏固了觀察物體和搭配問題的相關知識,同時又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思維的靈活性,滲透一定的數學思想方法。
(四)暢談收獲,全課小結
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復習,你又有什么收獲?以后在解決問題時應注意什么?
關于小學數學教案14
教學目標
1.理解比和比例的意義及性質.
2.理解比例尺的含義.
教學重點
整理比和比例、求比值及比例尺.
教學難點
正、反比例概念和判斷及應用.
教學步驟
一、基本訓練.
43-27
5.65+0.5 4.80.4 1.25 1001%
0.25402-
二、歸納整理.
(一)比和比例的意義及性質.
1.回憶所學知識,填寫表格【演示課件比和比例】
2.分組討論:
比和分數、除法有什么聯系?
比的基本性質有什么作用?比例的基本性質呢?
3.總結幾種比的化簡方法.【繼續演示課件比和比例】
比
前項
∶(比號)
后項
比值
除法
分數
(1)整數比化簡,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除以它們的最大公約數.
(2)小數比化簡,一般是把前項、后項的小數點向右移動相同的位數(位數不夠補零),使它成為整數比,再用第一種方法化簡.
(3)分數比化簡,一般先把比的前項、后項同時乘上分母的最小公倍數,使它成為整數比,再用第一種方法化簡.
(4)用求比值的方法化簡,求出比值后再寫成比的形式.
解比例:12 :x=8 :2
4.鞏固練習.
(1)李師傅昨天6小時做了72個零件,今天8小時做了96個零件.寫出李師傅昨天和今天所做零件個數的`比和所用時間的比.這兩個比能組成比例嗎?為什么?
(2)甲數除以乙數的商是1.4,甲數和乙數的比是多少?
(3)解比例: ∶ =8∶2
關于小學數學教案15
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使學生初步認識一一對應,知道同樣多的含義。
2.初步學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多少、知道多、少的含義。
(二)能力訓練點
1.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擺一擺,比一比,知道同樣多、多些、少些,培養動手能力。
2.進行比較,培養觀察和判斷能力。
3.用完整話說一說有關同樣多、多些、少些的道理,培養語言表達能力。
4.學會正確握筆方法,寫字的姿式及寫法,提高書寫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1.滲透一一對應的數學思想。
2.強調寫字的基本要求,培養良好地書寫習慣。
教學重點
1.通過連線初步認識一一對應。
2.知道同樣多、多些、少些的含義。
3.做寫字準備練習,強調寫字基本要求。
教學難點
1.一一對應,比較多些、少些。
2.寫字準備練習。
教具準備
1.實物圖或電腦軟件,4個蘿卜,4只白兔;2只小雞,1只小鴨圖;2個蘋果,3個桃的圖。
2.磁力板及10個○,7個△,5個□;小棒若干根。
3.畫有寫數字練習格的小黑板。
4.學生準備5個△,5個○,5個□。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教師在磁力板擺3個△、4個□、5個○,請學生按圖形種類分類。
要求:把同一類移動到一起,并用筆或金屬絲圈起來,再數一數每個圈里的.圖形各有幾個?
2.請同學們把混在一起的學具分類,而后用手各畫一個圈。
二、探究新知
1.認識同樣多。
(1)認識一一對應,教學同樣多。
①教師在磁力板上無規則出示或電腦顯示4個蘿卜,4只白兔,請同學分類。
②指名將蘿卜和白兔按順序從上而下排成兩行并且圈起來,成5頁左上圖形狀。
③引導觀察,左邊有幾個蘿卜?右邊有幾只白兔?
一個蘿卜對著一只白兔(邊說邊在蘿卜和白兔之間放一根小棒或電腦顯示連線)蘿卜沒有多余的,白兔也沒有多余的,我們就說:蘿卜和白兔同樣多。
④認識在什么情況下,蘿卜和白兔同樣多?
引導學生說:一個蘿卜對著一只白兔,蘿卜沒有多余的,白兔也沒有多余的,我們說:蘿卜和白兔同樣多。
指導學生用4個○代表4個蘿卜, 4個△代表4只白兔,邊擺邊說,邊動手連線。說明蘿卜、白兔同樣多。(板書:蘿卜和白兔同樣多)
⑤相互之間指著課本上的圖說一說。
(2)動手擺學具,理解同樣多。
①擺□,要和○同樣多。(5頁右上練習,指一名同學到前面擺,其它同樣在課桌上擺)
請按從上到下的順序擺2個○,再在右邊對著○擺□,要求擺的□和○同樣多。怎么擺,擺擺看。
請擺學具的同學說一說,怎么擺,擺幾個□,□和○同樣多。
②擺△,要和○同樣多。
請同學們按從左到右的順序擺4個○,在○下面一個對著一個擺△,△要和○同樣多,要邊擺邊說。(一個△對著一個○,擺4個△和○同樣多)
請一名同學說一說,是怎樣擺的。
(3)請同學們指著教室的人或物說一說,誰和誰同樣多。
2.利用一一對應,認識多些、少些。
(1)觀察比較,認識多些。
①磁力板出示或電腦顯示2只小雞的集合圖,再在右邊出示1只小鴨集合圖。
指圖問:不用數,怎樣知道小雞和小鴨是同樣多,還是哪個多些?
②學生回答:用連線方法,一只小雞對照一只小鴨,在小雞和小鴨之間連上一條線。
③指圖提問:小雞和小鴨都對上了嗎?有多余的小雞嗎?再看,小鴨和小雞都對上了嗎?有多余的小雞嗎?
④師生共同小結:一只小雞對著一只小鴨,小雞有多余的,小鴨沒有多余的,我們說:小雞比小鴨多。(板書:小雞比小鴨多)
⑤練習:課本5頁左下圖,學生擺完后,再說一說怎樣擺,△就比○多1個。(先一個△對著一個○,都對上以后再多擺一個△。)
(2)觀察比較,認識少些。
①用磁力板或電腦顯示:2個蘋果的集合圖和3個桃的集合圖。
提問:不用數,怎樣知道蘋果和桃誰多、誰少?
②同學們互相議論后,指名回答并連線。
③小結:一個蘋果對著一個桃;蘋果沒有多余的,我們說蘋果比桃少。(板書:蘋果比桃少)
④練習:課本5頁右下圖,學生自己動手擺完后,指著圖說一說怎樣擺。
3.反饋練習。
(1)擺學具,比多少。(按從左到右的順序擺)
①第一行擺3個○,第二行對著上面的○擺△,△和○同樣多。
②第一行擺4個○,第二行對著上面的○擺△,△比○多2個。
③第一行擺5個○,第二行對著上面的○擺△,△比○少1個。
(2)練習一、2.(打開書6頁,看第2題)
①讀題目要求。
②數一數每個□里的小動物只數,再與點子數同樣多的□連線。
(3)練習一、3.
①指導看圖,這題里畫了兩行什么?仔細看每行的后面還畫了什么?(一條線)
②讀題目要求。說明:這一題是要我們看一看哪一行圓多,就在哪一行后面的橫線上畫。
③那行圓多?你是怎么知道的?(數出來,連線)
發現:兩行圓排列都很均勻,而且兩行的第一個圓和最后一個圓也上下對齊,但兩行的○疏密不同,所以兩行的○個數也不同。擺的密的,○的個數多;擺的疏的,○就少,以后也可以用這種方法,直接判斷出那行多。
4.寫字準備練習。
(1)講述握筆方法和寫字基本要求。
①身體要坐正,胸離桌子一拳遠,眼離本子一尺遠(6寸尺),本子對著上衣中間扣線。
②用右手握筆,筆放在中指第一關節稍外一點,大姆指和食指捏緊筆桿,握筆處離筆尖約23厘米。
(2)指導寫字。
①教師在放大的練習格上邊示范邊說明:畫橫線要由左向右,橫要平;畫豎要由上到下,豎要直;彎兒要拐得圓一些。注意,起筆、落筆要用力,拐彎要穩,筆畫要勻。
②請同學們按要求先練筆順,再描完格里虛線的筆畫。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06-12
小學數學教案(經典)08-14
(經典)小學數學教案08-09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