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4-12-03 02:38:19 小學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熱門】小學數學教案合集六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門】小學數學教案合集六篇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詳細介紹:

  課題:有余數的除法應用題

  教學目標

  1.聯系有余數除法的含義,使學生學會解答有余數的除法應用題.

  2.在掌握平均分的兩種分法的基礎上,加深對除法兩種應用題的認識.

  教學重點

  有余數除法應用題的結構特征及解答方法.

  教學難點

  有余數除法兩種應用題余數的處理方法.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操作并解答.

  (1)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幾根?你是怎么分的?

  (2)拿出8很小棒,每4根放一堆,可以放幾堆?你是怎樣想的?

  2.列式、計算,指明口述解題思路.

  30個羽毛球,每6個放一盒,可以放幾盒?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3.

  (1)出示例37枝鉛筆,平均分給3個同學,每人分幾枝,還剩幾枝?(先分分看)

  (2)讀題后引導學生操作,用小棒代替鉛筆,大家共同操作后,請一名同學到前面演示.邊演示進口述分的`過程.

  教師提問:把7枝鉛筆,平均分給3個同學,是什么意思?(就是把7枝鉛筆平均分成3份.)分的結果怎樣?全分完了嗎?(每人分2枝,還剩1枝.)

  教師引導:聯系平均分的含義及以前我們學的知識,想想這道題應怎樣解答?(指名學生列式73=,并用豎式計算.)

  教師啟發:豎式中,除得的商是2,表示什么?(每人分得2枝.)余數1表示什么?(還剩1枝.)做應用題寫橫式等號后面的得數時,要寫單位名稱,請同學們討論一下,這道題商和余數后面的單位名稱是什么?應怎樣寫?

  學生討論后,指名回答寫出橫式等號后面的得數.73=2(枝)1(枝)

  教師提問:回答時應怎樣寫?(每人分2枝,還剩1枝)為什么這樣寫?(因為平均分后,沒有分完,還有剩余.)

  (3)對比、分析:今天我們解答的這道應用題與以前學過的除法應用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平均分,用除法計算.)有什么不同?(有余數,商和余數都寫單位名稱,回答時因有余數需答完整.)

  (4)教師小結:今天我們學習的是有余數的除法應用題.(板書課題:有余數的除法應用題)在解答時要注意橫式等號后面的余數及單位名稱不能丟掉,寫答話時要按題意回答完整.

  (5)反饋練習:

  把20張畫片平均分給7個同學,每人分得幾張,還剩幾張?

  教師巡視指導.訂正時,指名讓學生說解題過程,重點強調計算的結果及答話應該怎樣寫.

  2.教學例4.

  (1)出示例443個乒乓球,每袋裝5個,可以裝幾袋,還剩幾個?

  (2)讀題后,啟發學生聯系鋪墊孕伏中第2題(羽毛球分放入盒中)列出算式:435=,并用豎式計算.

  (3)討論:除得的商8表示什么?余數3表示什么?

  (4)根據討論的結果,聯系例3有余數除法計算結果及回答時的寫法,獨立解答課本第5頁例4.

  (5)訂正時,著重讓學生說清商8的單位名稱為什么是袋,余數3的單位名稱為什么是個.

  (6)反饋練習:

  有42棵菜,每筐裝8棵,可以裝幾筐,還剩幾棵菜?

  教師巡視指導.訂正時,重點強調平均分的第二種有余數的應用題計算,商與余數的單位名稱為什么不同.

  三、全課小結.

  1.讓學生觀察板書,總結出今天學了什么新知識.

  2.教師糾正,補充性地進行小結.重點強調根據題意正確書寫商和余數的單位名稱.完整寫出答話.

  隨堂練習1.看圖說題意,再寫算式.(投影出示)

  9□=□(個)□(個)9□=□(盤)□(個)

  (1)先引導學生看圖,分析數量關系,理解題意.

  提問:圖中一共有多少個蘋果,根據這個圖和算式(1),你能說說題意嗎?[根據計算結果的單位名稱,(個)(個),可以推斷是平均分的第一種方法.]

  類推:把圖和算式(2)聯系起來,你能理解題意嗎?【可討論,根據計算結果的單位名稱,(盤)(個),可以推斷是平均分的第二種方法.】

  比較、歸納:根據圖及兩個不完整的算式,指名說出兩個算式表示的意思.

  第一個算式表示,把9個蘋果平均放在2個盤子里,每盤放4個,還剩1個.

  第二個算式表示.有9個蘋果,每盤放4個,可以放2盤,還剩1個.

  (2)讓學生在理解題意的基礎上,獨立完成寫好算式.

  (3)訂正,指名口述思維過程.

  2.填空.(投影出示)

  (1)144=32

  143=42

  (2)216=33

  布置作業

  有18個扣子,每件衣服釘5個,可以釘幾件衣服,還剩幾個?

  有37米白布,每5米布做一條被單,可以做幾條被單,還剩幾米布?

  板書設計

  有余數的除法應用題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一、 理念設計

  在教學中,應注重使學生探索現實世界中有關圖形的問題;應注重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認識簡單的圖形,應注重通過觀察物體、圖案等活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二、 教材、教學分析

  本課是在以前學過的基礎上進行新授的,并且本單元要學的圖形都是在學生已經直觀認識這些幾何圖形的基礎上學習的,所以在教學時,應注重把握好舊知向新知的引渡,使學生能自然而然激發自己的學習興趣。

  三、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射線,知道直線、射線和線段之間的聯系和區別。

  2、使學生認識角。

  四、 教學流程

  ㈠、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出示動物百米賽跑圖)你知道跑道是由什么圖形組成的嗎?

  生:線段。

  師:你會畫線段嗎?(指名板演)用什么畫的?為什么要用直尺畫呀?

  (此過程自然而然導入線段的特征,從而為后面要學的射線、直線作好準備)

  師:線段是直的,這是線段的什么呀?你還知道線段的哪些特征。

  生:有兩個端點,無限長(可以量出長度)

  師:如果將線段的一端延長(或兩端都延長)那會變成什么圖形呢?

  ㈡ 、認識射線、直線。

  1、 自學課本第109頁

  2、 比較線段、射線和直線,并從現實生活中舉事例。

  師:它們各叫什么名字呀?它們又與線段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呢?

  學生回答。

  師:你能應用這個知識解釋生活中或自然界中的射線嗎?看誰說的多。

  生:手電筒的光線。

  生:探照燈射出的線。

  (這一環節讓學生能把現實生活中的東西和數學知識聯系在一起,讓學生能應用數學知識了解社會,并使學生知道數學來自社會,也能用于社會。)

  3、 做練一練第1題。

  ㈢、建立角的概念。

  4、 出示一點,引出兩條射線,認識這個圖形

  5、 學生動手畫角,說出畫法。

  6、 揭示角的概念及角的'名稱。

  師:這個點叫做角的什么?這兩條射線呢?

  生:這個點叫做角的頂點,這兩條射線叫角的邊。

  7、 角的符號與比較。

  師:認識角的符號,它和我們學過的什么符號很相似呢?

  生:。

  師:一樣嗎?

  生:不一樣。

  說明不同的地方,并注意區別。

  8、 通過操作,,引導學生找出比較角的大小的方法。

  學生用準備的兩個硬紙條做成的活動角,按住一個紙條不動,轉動另一個紙條,可以出現各種形狀、大小不同的角。

  師:怎樣比較兩個角的大小呢?

  學生得出:先使兩個角的一邊重合,再看另一邊,哪個角的邊在外面,哪個角就大,如果另一條邊也重合,說明這兩個角相等。

  ㈣ 、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知識?你能說一說嗎?

  ㈤、綜合素質練習。

  9、 按要求畫一條射線。

  10、 過兩點畫一條直線。

  11、 過一點畫一角。

  12、 動手做一做,長方形剪一角,剩下幾個角?

  13、 數一數右圖中有幾條線段;幾條射線;幾條直線?

  14、 用三根小棒擺三個角。

  (以上綜合練習是通過學生的畫、做、數、擺等各個方面進行的,讓學生能培養各方面的能力。)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設計意圖:在設計的時候我想要引導學生學會看書,學會咬文嚼字,比如書上是這樣寫的:求兩個數的最大公約數,一般先用這兩個數公有的質因數連續去除,一直除到所得的商互質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數連乘起來。在品味這段話時,有些學生會注意到“一般”這兩個字,從而提出“為什么一般用這兩個數公有的質因數連續去除,不用質因數去除行不行?”,教師可以引導他們通過向別人求教、上網查資料等方式,自己得出答案,即不用公有的質因數去除也行,也可用公有的合數去除,不過習慣上用兩個數公有的質因數去除。解決這個問題之后,學生就會覺得數學語言是非常嚴謹的,一字一句均需斟酌。

  教學要求

  ①使學生理解公約數、最大公約數、互質數的概念。

  ②使學生初步掌握求兩個數最大公約數的一般方法。

  ③培養學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動手實際操作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公約數、最大公約數、互質數的概念。

  教學難點 理解并掌握求兩個數的最大公約數的一般方法。

  教學用具 投影儀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填空:①12÷3=4,所以12能被4( )。4能( )12,12是3的( ),3是12的( )。②把18和30分解質因數是 ,它們公有的質因數是( )。③10的約數有( )。

  二、揭示課題

  我們已經學會求一個數的約數,現在來看兩個數的.約數。

  三、探索研究

  1.小組合作學習

  (1)找出8、12的約數來。

  (2)觀察并回答。

  ①有無相同的約數?各是幾?

  ②1、2、4是8和12的什么?

  ③其中最大的一個是幾?知道叫什么嗎?

  (3)歸納并板書

  ①8和12公有的約數是:1、2、4,其中最大的一個是4。

  ②還可以用下圖來表示。

  8 1 3

  2 4 6 12

  8 和12 的公約數

  (4)抽象、概括。

  ①你能說說什么是公約數、最大公約數嗎?

  ②指導學生看教材第66頁里有關公約數、最大公約數的概念。

  (5)嘗試練習。

  做教材第67頁上面的“做一做”的第1題。

  2.學習互質數的概念

  (1)找出下列各組數的公約數來:5和7 8和9 12和25 1和9

  (2)這幾組數的公約數有什么特點?

  (3)這幾組數中的兩個數叫做什么?(看書67頁)

  (4)質數和互質數有什么不同?(使學生明確:質數是一個數,而互質數是兩個數的關系)

  3.學習例2

  (1)出示例2并說明:我們通常用分解質因數的方法來求兩個數的最大公約數。

  (2)復習的第2題,我們已將18和30分解質因數(如后) 18=2×3×3 30=2×3×5

  (3)觀察、分析。

  ①從18和30分解質因數的式子中,你能看出18和30各有哪些約數嗎?

  ②18和30的公約數就必須包含18和30公有的什么?

  ③18和30公有的質因數有哪些?

  ④18和30的公約數和最大公約數是哪些?(1、2、3、6(2×3))

  ⑤最大公約數6是怎樣得出來的?

  (4)歸納板書。

  18和30的最大公約數6是這兩個數全部公有質因數的乘積。

  (5)求最大公約數的一般書寫格式。

  為了簡便,我們把兩個短除式合并成一個如: 18 30

  讓學生分組討論合并后該怎樣做?

  ①每次用什么作除數去除?

  ②一直除到什么時候為止?

  ③再怎樣做就可以求出最大公約數?

  ④為什么不把商也連乘進去?

  (6)嘗試練習。

  做教材第68頁的“做一做”,學生獨立解答后點幾名學生講每步是怎樣做的,最后集體訂正。

  (7)抽象概括求最大公約數的方法。

  ①誰能說說求最大公約數的方法。

  ②引導學生看教材第68頁求兩個數的最大公約數的方法。

  四、課堂實踐

  做練習十四的1、2、3題。

  五、課堂小結

  學生總結今天學習的內容。

  六、課堂作業

  1.做練習十四的第4題。

  2.做練習十四的12*題。

  課后反思:教學"求最大公約數",課本共安排了三個例題及一個"做一做",教學時,當教師向學生介紹完用短除法求兩個數的最大公約數之后,讓學生討論質疑其它二例時,學生A就提出:"兩個數的最大公約數也就是這兩個數的差。"教師問:"有什么根據?"學生回答說:"按照課本的三個例題:12和18的最大公約數是6;90和72的最大公約數是18;24、36和48的最大公約數是12;做一做40,60和80的最大公約數是20。"還真是呀!學生們很驚訝,教師了解到學生錯誤結論的由來,但不急于指出學生的錯誤,首先肯定了學生善于觀察和思考的精神,接著又向學生指出:"是巧合呢,還是真有這樣的規律存在呢?"學生為了驗證,紛紛舉例演算,就連平時較少開動腦筋的學生,也算得很起勁。過了一會,小B第一個發現象36和28,90和68的最大公約數就不是它們的差。教師又及時把這一信息交給學生,學生的研究熱情被激發起來,課堂氣氛異常活躍。下課了,大家的討論還在繼續著,并且樂此不疲。他們為了探求"規律",愉快地做了幾十道求最大公約數的練習,牢固地掌握了知識。在教師創設的途徑中,學生品嘗到成功的喜悅,更激發了他們探求知識,孜孜以求,為學業成功更努力學習。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教學課題:

  簡單分數的加、減法

  教學目標:

  1、幫助學生進一步感受分數的實際意義;

  2、為學生提供獨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機會,鍛煉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能進行簡單的分數相加、相減。

  教學準備:

  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請大家拿出同樣大小的長方形紙,把它平均分成8份,想一想:每一份都是這張長方形紙的幾分只幾?

  2、再把它的3份涂上紅色,再想一想:涂紅色的部分是這張長方形紙的幾分之幾?

  3、再把它的2份涂上綠色,也請大家想一想:涂綠色的部分是這張長方形紙的幾分之幾?

  二、學習新知

  1、根據剛才前后兩次所涂的顏色,你能想到怎樣的數學問題?先在小組里說一說,再在班級里組織交流。

  2、學生可能會提到:兩次涂色部分一共是這個長方形紙的幾分之幾?學生也有可能會提出:紅色部分比綠色部分多的是這個長方形的幾分之幾?

  3、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這兩個數學問題。師作巡視。

  4、組織交流:要求兩次涂色部分一共是這個長方形的幾分之幾?可以怎樣列算式?如何算?要求紅色部分比綠色部分多的是這個長方形的幾分之幾?又應該怎樣列算式?如何算?

  5、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相應板書。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題。第1次大約喝了這杯水的五分之一,第二次大約喝了這杯水的'五分之二。兩次大約喝了這杯水的幾分之幾?學生先獨立完成,再組織交流。

  2.完成書上想想做做的第3題。小紅用一張紙的八分之五做紅花,小明用同樣大小的一張紙的八分之二做小旗。

  (1)兩人一共用去這張紙的幾分之幾?

  (2)小明比小紅少用的是這張紙的幾分之幾?學生先獨立完成在書上,再組織全班交流。

  3.完成書上想想做做的第4題。一塊地的五分之三種西紅柿,五分之一種茄子,根據這兩個條件,請同學提一些數學問題。學生可能會提:西紅柿和茄子一共種了這塊地的幾分之幾?西紅柿比茄子多種了這塊地的幾分之幾?(或茄子比西紅柿少種了這塊地的幾分之幾?)學生先自己解答提出的問題,再組織交流。

  4.學習思考題。先請學生同桌相互說一說,再填一填。然后組織交流。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有什么收獲?

  五、布置作業

  完成想想做做的第2、3題。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3頁的例3、例4,第3頁做一做,練習一第10~13題

  教學目的:

  使學生掌握確定積的小數位時,位數不夠會用0補足;

  使學生初步掌握“當乘數比1小時,積比被乘數小,當乘數比1大時,積比被乘數大”;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在積中點小數點時,位數不夠如何用“0”補充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7×0.84.2×0.31.3×0.5

  口算并說說怎樣想的?

  2、指名說說小數乘法的計算法則

  3、把下面各數縮小1000倍

  12.5256103

  二、進行新課

  1、教學例30.056×0.15

  (1)啟發提問:①怎樣列豎式?要不要小數點對齊?為什么?

  ②怎樣把0.056×0.15轉化成整數乘法?

  ③按整數乘法乘出來的`積,比原題的結果擴大了多少倍?

  ④要得到原來的積,該怎么辦?

  ⑤積的小數位數不夠時,怎么辦?

  (2)強調:計算小數乘法在點小數點時,乘得的積的小數位數不夠就要在小數的前面補零。

  注意:先點小數點,再去掉小數末尾的零

  (3)驗算:交換因數位置后讓學生說說0.056×0.15、

  0.15×0.056各求的是什么?然后進行檢驗。

  (4)練一練

  1.3×0.050.025×1.8

  2、教學例4

  (1)指名讀題

  (2)列出算式:這題該用什么方法計算?

  (3)說說18.5×2.4表示什么意義?

  (4)指出:以前表示兩個數的位數關系的都是整數,現在倍數關系也可以是比1大的小數,就象這里,18.5的2.4倍就是求18.5的2倍和18.5的十分之四合起來是多少?

  求18.5的2倍用乘法,求18.5的十分之四用乘法,因而求

  18.5的2.4倍也用乘法。

  (5)算出得數(學生自練后填在書上)

  集體訂正

  3、觀察例3,例4,比較積和被乘數的大小

  (1)小組討論并填表:當積小于被乘數時,乘數有了什么特點?(與1比較是怎樣的關系)

  當積大于被乘數時,乘數有了什么特點?

  為什么有這種規律?

  (2)做一做

  先判斷一下,積比被乘數大還是小,再計算

  指名板演,其余自練

  集體訂正,說說怎樣算的

  三、鞏固練習

  1、P5第10題小組形式,小組長報題,組員搶答

  匯報情況,共同糾正易錯題,擇題說說口算步驟

  2、判斷下列各題是否正確,為什么?

  0.2812.2

  ×0.5×0.5

  ───────────

  0.014061.0

  3、P5第12題做在書上后集體訂正,指名說出每道題對錯的理由

  4、P5第13題自練后評講

  四、全課

  今天學習的小數乘法,在點小數點時碰到了什么問題?怎么解決的?乘數比1小時,積比被乘數大還是小?反過來呢?

  五、布置作業

  P5第11題

  六、板書

  一個數乘以小數

  例3注意點

  計算過程表格

  例4

  計算過程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5354頁上面的內容,練習十二的第16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在已學過的減法知識的基礎上,概括出減法的意義,減法的認識從感性上升到理性。

  2.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加減法之間的關系。

  教學重點:減法的意義

  教學難點:加減法之間的關系

  教具準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教學減法的意義

  1.減法的意義

  教師:我們在前三年已經學過減法的計算方法,現在來學習一些有關減法的規律性知識,首先學會減法的意義。

  教師出示第53頁上面的題:

  (1)一班有男生24人,女生有19人。24+19=43(人)

  全班共有多少人? 加數 + 加數 = 和

  (2)一班有43人,其中男生24人,43 + 24 = 19(人)

  女生有多少人? 和 - 加數 = 加數

  (3)一班有43人,其中女生19人。43 -19 = 2 4(人)

  男生有多少人? 和 - 加數 = 加數

  先做第(1)題,讓學生自己分析數量關系,進行解答,然后提問:

  這道題為什么用加法計算?

  誰能說出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學生回答后,教師在第(1)題的右邊板書出加法算式,并在算式下面寫出加數、加數、和(如右上)。

  接著學生解答第(2)、(3)題,然后回答:

  與第(1)題比較,第(2)、(3)題是已知什么,求什么?

  用什么方法計算?

  引導學生說出第(1)題是已知男生和女生人數,求全班人數用加法,第(2)、(3)題是已知全班學生人數和男生或女生人數,反過來求女生或男生人數,都用減法計算。教師板書出第(2)、(3)題的減法算式(如右上)。

  然后教師提問:

  如果撇開題里講的具體的事,每道題各是已知什么,求什么?

  啟發學生說出:第(1)題是已知兩個加數,求它們的和,用加法;第(2)、(3)題都是已知和與其中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用減法。

  學生回答后,教師在第(2)、(3)題的算式下面注出和、加數、加數(如右上。)然后啟發學生想:

  根據第(2)、(3)題的算式與第(1)題的算式的聯系,你能說一說減法是什么樣的運算嗎?

  學生回答后,教師進行總結:減法是已知兩個數的和與其中的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的運算。

  讓學生看書上第54頁,讀一讀書的結語。然后提問:

  在減去的已知數叫做什么?(被減數。)

  要減去的已知加數叫做什么?(減數。)

  要求的末知加數叫做什么?(差。)

  教師說明:在減法,已知的和叫做被減數,減去的已知加數叫做減數,求出的未知加數叫做差。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逆就是相反的意思,逆運算就是相反的運算。我們可以通過上面的例子來理解。第(1)題用加法計算,第(2)、(3)題都用減法計算,第(2)、(3)題與第(1)題比較,第(1)題的問題在第(2)、(3)題中變成了已知條件,第(1)題中的其中一個已知條件在第(2)、(3)題中變成問題。也就是說,減法中的已知條件和問題與加法中的已知條件和問題正好相反,在加法中已知的,在減法中變成了未知的,在加法中未知的,在減法中變成了已知的。所以減法是與加法相反的運算,通常叫做逆運算。

  2.練習

  (1)做第54頁上的做一做。

  要讓學生根據減法的意義說明各題的得數是怎么得來的。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2)做練習十二的第1題。

  要讓學生應用減法的意義說明各題為什么用減法計算。在語言的敘述上,盡量緊扣減法的意義,逐步培養學生運用概念說理的能力。如第(1)題,可以啟發學生說出:因為已知小明和小紳的郵票張數的和,又知道小明的郵票張數,要求小強的郵票張數,就是已知和(小明和小強的郵票張數的和)與一個加數(小明的郵票張數),求另一個加數(小紳的郵票張數),所以用減法法算。

  二、教學0在減法中的特性

  提問:

  在加法中關于0的運算有幾種情況?(兩種)

  誰能舉例說明?(7+0=7,0+0=0。)

  根據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那么減法中關于0的運算有哪幾種情況?

  引導學生寫出下面三種情況:

  70=7,77=0,00=0

  然后引導學生歸納:

  我們先來看第一種情況:70=7,那么80等于幾?90呢?任意一個數減去0得多少?用一句話說就是。

  再來看第二、三種情況:77=0,00=0,任意一個數減去它自己等于多少?也就是當被減數時,差怎樣?

  最后,概括成兩條:

  1.一個減法去0,還得原數;

  2.被減數等于減數、差是0。

  三、教學加、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

  2. 加法各部分間的關系。

  提問:

  我們已經學過加、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你們還記得嗎?

  誰能說出加法各部分間的最基本的關系是什么?

  知道和與其中一個加數,如何求另一個加數?

  隨著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出加法各部分間的關系:

  2.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

  提問:

  減法中各部分間的最基本關系是什么?

  知道被減數和減數,怎樣求差?

  知道被減數和差,怎樣求減數??

  知道減數和差,怎樣求被減數??

  學生邊回答教師邊進行歸納,整理出下面的關系式:

  3.完成練習十二的`第2、3題。

  這兩道題,既可以根據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說明,也可以用減法的意義說明。例如,第2題,根據2100690=1405寫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減法算式。既可以把2100、695、1405分別看作被減數、減數、差,運用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來做,又可以把它們分別看作和、加數、加數,運用減法的意義來完成。

  4.加、減法各部分間關系的應用。

  教師:我們學過了這些關系,可以對加、減法的計算進行驗算。

  (1)加法的驗算。

  教師板書:1 2 3 4 驗算:2 0 7 9 2 0 7 9

  + 8 4 5 8 4 5 1 2 3 4

  2 0 7 9 1 2 3 4 8 4 5

  讓學生用以前學過的驗算方法進行驗算,并回答用加法驗算加法的方法的方法應用的是什么運算定律(加法交換律)。然后提問:

  還可以怎樣驗算?(用減法驗算加法。)讓學生板演(如上右)。

  應用的是什么知識?(加法中各部分間的關系:和 一個加數 = 另一個加數。)

  向學生說明:因為加數有兩個(845,1234),驗算時用和(20xx)減去哪一個加數都可以,因而用減法驗算加法可以任選一個加數作減數來進行驗算。

  (2)減法的驗算。

  教師板書:1 2 3 4 驗算: 2 4 7 1 2 3 4

  9 8 7 + 9 8 72 4 7

  2 4 7 1 2 3 4 9 8 7

  讓學生計算,并用學過的知識進行驗算。教師板書出驗算的豎式(如上右),讓學生說一說每種驗算方法應用了什么知識。

  然后教師指出:驗算減法,可以用減法中各部分間的關系。用算出的差和減數相加,看是不是等于被減數;或者從被減數里減去算出的差,看是不是等于減數,都可以用來驗算減法。

  四、鞏固練習

  完成練習十二的第56題。

  1.第5題,筆算時要求計算正確,并注意迅速;用珠算驗算時,要提醒學生注意定好個位,驗算的方法有些題可以由教師適當指定一種,其它的題由學生自己任意選用。

  2.第6題,先讓學生明確表中的a+b表示兩個數的和。學生填完后,先說一說是怎樣想的,然后讓還生觀察:每組數同第一組比較,哪個數變化了?加數變化后,和是怎么變化的?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最新小學數學教案 小學數學教案范文01-24

小學數學教案06-12

小學數學教案(經典)08-10

[經典]小學數學教案08-02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

小學數學教案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