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六年級數學解比例教案(精選13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六年級數學解比例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六年級數學解比例教案 1
教學內容:
課本第69頁例2、3;練一練;《作業本》第31頁。
教學目標:
理解解比例的意義,掌握解比例的方法,能正確地解比例。
教學重點:
解比例的基本方法與依據。
教學難點:
解比例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什么叫比例?
2、什么是比例的基本性質?
3、怎樣檢查兩個比是否成比例?
二、新授:
1、先請學生心里想好一個比例(數目簡單些),如2:3=4:6,只告訴其他同學其中的三項,讓大家猜一猜還有一個數字是什么?
2、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如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項,就可以求出另一個未知項。
3、求比例中的未知項,叫做解比例。
4、例2解比例:
30∶12=45∶χ
解:30χ=12×45…………根據是什么?
χ=………不先求積,先約分比較簡便。
χ=18
5、例3解比例=
①請學生獨立嘗試;
②注意格式;
③反饋練習。
6、試一試。
三、鞏固練習:
1、解比例:(練一練第1題第一豎行)
2、練一練第2題
3、補充:χ∶0.8=3∶1.2
四、小結:
這節課學習了什么?
五、《作業本》第31頁。
小學六年級數學解比例教案 2
教學目的
1、通過復習,使學生能夠正確判斷出應用題中所涉及的相關聯的量成什么比例關系。
2、通過復習,能夠使學生利用正反比例的意義正確、熟練的解答應用題。
3、通過復習,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綜合能力以及判斷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
通過復習,使學生能夠利用正反比例的意義正確、熟練的解答應用題。
教學難點
通過復習,使學生能夠利用正反比例的`意義正確、熟練的解答應用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下面每題中的兩種量成什么比例關系?
(1)速度一定,路程和時間。
(2)總價一定,每件物品的價格和所買的數量。
(3)小朋友的年齡與身高。
(4)正方體每一個面的面積和正方體的表面積。
(5)被減數一定,減數和差。
談話引入:我們今天運用正反比例的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
(板書:用比例知識解應用題)
二、探討新知。
(一)教學例5(用比例解答下題)
修一條公路,總長12千米,開工3天修了1.5千米。照這樣計算,修完這條路還要多少天?
1、學生讀題,獨立解答。
2、學生反饋:
3、分析:
(1)為什么需要用正比例解答?
(2)12和要求的天數之間有什么關系?
4、小結:我們在做題時,根據注意題目中的數量關系,不僅需要判定運用什么比例方法,而且還要注意找準題目中的對應關系、
(二)反饋。
1、某車隊運送一批救災物品,原計劃每小時行60千米,6.5小時到達災區,實際每小時行了78千米。照這樣計算,行完全程需要多少小時?
2、大齒輪與小齒輪的齒數比為4∶3。大齒輪有36個齒,小齒輪有多少個齒?
三、鞏固反饋。
1、一張大紙,如果裁成長36厘米,寬26厘米的小紙張,可以裁成28張;如果裁成長18厘米,寬13厘米的小紙張,可以裁成多少張?
2、某車間有男工25人,女工20人。如果男工增加15人,要想使男工和女工人數的比不發生變化,女工應該增加多少人?
3、一項工程,10人去做24天可以完成;如果每人的工作效率不變,現在需要提前4天完成,需要多少人?
4、兩個底面半徑相等的圓柱體,第一個圓柱的高是第二個圓柱高的。第二個圓柱的體積是60立方米,第一個圓柱體的體積是多少立方米?
四、課堂總結。
通過這堂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六年級數學解比例教案 3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正、反比例的意義,弄清它們的聯系和區別,掌握它們的變化規律。
2、使學生能正確判斷正、反比例。
教學重點
正、反比例的聯系和區別。
教學難點
能正確判斷正、反比例。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判斷下面每題中兩種量成正比例還是成反比例。
1、單價一定,數量和總價。
2、路程一定,速度和時間。
3、正方形的'邊長和它的面積。
4、時間一定,工效和工作總量。
二、新授教學
(一)出示課題
教師明確:我們已經初步學習了判斷兩種量是不是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關系,這節課通過比較弄清它們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小學六年級數學解比例教案 4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35頁的第l一3題,練習九的第l一3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明確。比例”和“比”、“比值”等概念之間的聯系和區別。
2、使學生進一步提高對比例、正比例、反比例的意義和判斷的理解和掌握,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加深對比例尺的認識,會求比例尺、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
教具準備:投影儀、投影片、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復習;;比”和“比例”
1、復習整理。
教師:這一單元我們學習了比例的知識,請同學們舉例說一說什么叫做比?什么叫做比例?比和比例有什么區別?
隨著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如下表。
指出:比是表示兩個數相除的關系,有兩項;比例是一個等式,表示兩個比相等,有四項:
2、練習。
用小黑板出示下面的題讓學生完成。
(1)六年級一班有男生24人,女生20人。六年級一斑男生和女生人數的最簡單的整數比是( )。
(2)六年級一班男生和女生人數的'比是6:5。男生人數和全班人數的比是( ),女生人數和全班人數的比是( )。
(3)六年級一班男生和女生人數的比是6:5。男生有24入,女生有( )人。
二、復習解比例
1、完成第35頁的第2題。
指名回答什么叫解比例,解比例要根據什么性質。
接著以 : =l :x為例,復習解比例的過程,使學生進一步明確:在解比例時,如果有帶分數,要先把帶分數化成假分數,然后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質,把比例式變為含有未知數的等式來解。
然后讓學生完成第2題的其余習題。
三、復習正比例、反比例
用投影片逐一出示下面問題,讓學生回答。
1、什么叫成正比例的量和正比例關系?
2、什么叫成反比例的量和反比例關系?
3、正比例和反比例有什么聯系和區別?
學生回答,教師填寫小黑板上的表。
然后教師出示下面兩個表,讓學生根據表中兩種量中相對應的數的關系,判斷它們成什么比例,并說明理由。
使學生明確:要判斷兩個相關聯的量是成正比例還是反比例,要看相對應的兩個數的商或積是不是一定,如果積一定說明這兩個量成反比例,如果商一定說明這兩個量成正比例。如第二個表,通過計算,可以看出上、下兩個相對應的數的商一定,也就是說,這個三角形的高的 一定,因而高也一定,所以三角形的面積與底邊成正比 例。
四、課堂練習
完成練習九的第1—3題。
1、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在訂正第(4)小題時,可以先讓學生說說12的約數有哪?然后說出自己用選出的四個約數組成的比例是什么。教師把學生說出的比慎寫出來。訂正第(6)小題時,要注意檢查學生是否把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單位續一了。
2、第2題,除第(2)、(7)小題教師要提示外,其余各題由學生自己判斷,第(2)行駛的路程
小題,教師可以先說明 =周長,再讓學生判斷。第(7)小題,可以先讓幾個學生說說自己的體重和身高,教師把數據記下來,再讓學生判斷。使學生知道:人的體重和身高有一定的關系,一般人的體重是隨著身高而增加的,但體重和身高不成正比例關系。
3、第3題,教師向學生說明:這題要求圖上長方形的長、寬和地基的實際面積。
小學六年級數學解比例教案 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解比例的意義。
2、使學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會解比例。
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學會解比例。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將比例改寫成兩個內項積等于兩個外項積的形式,即已
學過的含有未知數的等式。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一)解下列簡易方程,并口述過程。
2 =8×9
(二)什么叫做比例?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質?
(三)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判斷下面哪一組中的兩個比可以組成比例?
6∶10和9∶15 20∶5和4∶1 5∶1和6∶2
(四)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將下列各比例改寫成其他等式。
3∶8=15∶40
二、新授教學
(一)揭示解比例的意義。
1、將上述兩題中的任意一項用 來代替(可任意改換一項),討論:如果已知任何三項,可不可以求出這個比例中的另外一個未知項?說明理由。
2、學生交流
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項,就可以把它改寫成內項積等于外項積的形式,通過解已學過的方程,就可以求出這個比例中的另外一個未知項。
3、教師明確: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項,就可以求出這個比例中的另一個未知項。求比例中的未知項,叫做解比例。
(二)教學例2。
例2、解比例 3∶8=15∶
1、討論:如何把這個比例式變為已學過的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并求出未知數的解。
2、組織學生交流并明確。
(1)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可以把比例改寫為:3 =8×15。
(2)改寫時,含有未知項的積一般要寫在等號的左邊,再根據以前學過的解簡易方程的方法求解。
(3)規范并板書解比例的過程。
解:3=8×15
=40
(三)教學例3
例3、解比例
1、組織學生獨立解答。
2、學生匯報
3、練習:解下面的比例。
= ∶ = ∶
三、全課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解比例。想一想,解比例的`關鍵是什么?(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將比例式轉化成已學過的簡易方程),然后再解簡易方程即可。
四、鞏固練習
(一)解下面的比例。
1、 2、 3、
(二)根據下面的條件列出比例,并且解比例。
1、5和8的比等于40與 的比。
2、 和 的比等于 和 的比。
3、等號左端的比是1.5∶等號右端比的前項和后項分別是3.6和4.8。
小學六年級數學解比例教案 6
教學目標:
使學生學會解比例的方法,進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質。
教學重點:
學會解比例。
教學難點:
掌握解比例的書寫格式。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
1、解下列簡易方程,并口述過程。
2、什么叫做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質是什么?
3、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判斷下面哪一組中的兩個比可以組成比例?
6∶10和9∶15 20∶5和4∶1 5∶1和6∶2
4、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將下列各比例改寫成其它等式。
二、教學新課
1、出示例5
(1)審題,幫助學生理解題意。提問:怎樣理解“把照片按比例放大”這句話?
(放大前后的相關線段的長度是可以組成比例的)。
(2)如果把放大后照片的寬設為X厘米,那么,你能寫出哪些比例?
引導學生寫出含有未知數的比例式。
告訴學生:“像上面這樣求比例中的未知項,叫做解比例。
(3)討論:怎樣解比例?根據是什么?
(4)思考:“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可以把比例變成什么形式?”
教師板書:6x=13.5×4。 “這變成了什么?”(方程。)
教師說明:這樣解比例就變成解方程了,利用以前學過的解方程的方法就可以求出未知數X的.值。因為解方程要寫“解:”,所以解比例也應寫“解:”。(在6x前加上“解:“)
(5)讓學生把解比例的過程完整地寫出來。指名板書。
2、總結解比例的過程。
提問:“剛才我們學習了解比例,大家回憶一下,解比例首先要做什么?再怎么做?” (先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把比例變成方程。再根據以前學過的解方程的方法求解。)
“從上面的過程可以看出,在解比例的過程中哪一步是新知識?”
(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把比例變成方程。)
3、補充練習:
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質,把下列比例改寫成含有未知數的等式。(投影出示,由學生獨立完成后匯報。)
三、全課小結:
1、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2、這節課我們學習了解比例。想一想,解比例的關鍵是什么?
(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將比例式轉化成已學過的簡易方程),然后再解簡易方程即可。
小學六年級數學解比例教案 7
教學內容:
教材第32頁例2、例3,練一練和試一試練習六第6-11題,練習六后的思考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認識解比例的意義,學會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解比例。
2、使學生進一步鞏固比和比例的意義,進一步認識比例的基本性質。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新
1、做第32頁復習題。
讓學生先思考可以怎樣想。根據思考的方法在括號里填上數。
2、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把下面的比改寫成積相等的式子。(日答)
4:3=2:1.5X:4=1:2
3、引入新課
在上面兩題里,第1題是求比例里的未知項。從第2題可以看出,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項,就可以求出這個比例里另外一個未知數,這種求比例里的未知項,就叫做解比例。
現在,我們就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來解比例。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2
提問:你能用比例的基本性質來解比例,求出未知項X嗎?自己先想一想,有沒有辦法做,再試著做做看。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2、教學例3
出示例題,讓學生用比例形式讀一讀。
讓學生解答在自己的練習本上。
指名口答解比例過程,老師板書。
3、教學試一試
出示例3,提問已知數都是怎樣的數。
讓學生自己解答。
4、小結方法。
三、鞏固練習。
1、做練一練
指名四人板演。
2、做練習六第8題。
讓學生做在課本上,指名口答。
3、做練習六第10題。
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4、做練習六第11題。
學生口答,老師板書,看能寫出多少個比例。
四、講解思考題。
提問:根據題意,兩個外項正好互為倒數,你想到什么?
兩個外項的積已知是1,你能求另一個內項嗎?
五、課堂小結
這堂課學習的什么內容?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怎樣解比例?
六、課堂作業。
練習六第6題(1)-(4)題,第7題。
家庭作業:練習六第6題(5)、(6)題,第9題和思考題。
小學六年級數學解比例教案 8
教學要求:
1、使學生認識解比例的意義,學會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解比例。
2、使學生進一步鞏固比和比例的意義,進一步認識比例的基本性質。
教學重點:
認識解比例的意義。
教學難點:
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解比例。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新
1、做第32頁復習題。
出示復習題。讓學生先思考可以怎樣想。[可以用求已知比比值的方法來確定里的數;也可以用比的基本性質,把已知的一個比的前項、后項同時擴大。]讓學生根據思考的方法在括號里填上數。指名口答結果,老師板書括號里的數。
2、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把下面的`比例改寫成積相等的式子。(口答)
4:3=2:1、5=x:4=1:2
提問;根據積相等的式子,你能求出最后一題里的x嗎?
3、引入新課。
在上面兩題里,第1題是求比例里的未知項。(板書:求比例里的未知項)從第2題可以看出,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項、就可以求出這個比例里另外一個未知項、這種求比例里的未知項,就叫做解比例。(板書課題)現在,我們就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來解比例。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2。
出示例2。提問:你能用比例的基本性質來解比例,求出未知項x嗎?自己先想一想,有沒有辦法做。再試著做做看。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讓學生說說怎樣想的,第一步的根據是什么,并向學生說明解比例的書寫格式。
2、教學例3。
出示例題,讓學生用比例形式讀一讀。讓學生解答在自己的練習本上。指名口答解比例過程,老師板書。讓學生說一說解比例的方法。指出:解比例一般按比例的基本性質寫出積相等的式子,再求未知數x。
3、教學“試一試”。
提問已知數都是怎樣的數。讓學生自己解答。學生口答是怎樣做的,老師板書。
4、小結方法。
提問:你認為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要怎樣解比例?
三、鞏固練習
1、做“練一練”。
指名四人板演。其余學生分兩組,每組兩道題,做在練習本上。
2、做練習六第8題。
讓學生做在課本上,指名口答。
3、做練習六第l0題。
學生分兩組,每組一題,做在練習奉上。要求寫出檢驗過程。指名口答x的值和檢驗過程,老師板書檢驗過程。并說明檢驗時把x代入原來的比例,看兩邊比的比值是否相等。
4、做練習六第11題。
學生口答、老師板書,看能寫出多少個比例。
四、講解思考題
提問:根據題意,兩個外項正好互為倒數,你想到什么?(積是1)兩個外項的積已知是1,你能求另一個內項嗎?
五、課堂小結
這堂課學習的什么內容?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怎樣解比例,
六、布置作業
課堂作業:練習六第6題第(1)~(4)題,第7題。
家庭作業:練習六第6題第(5)、(6)題,第9題和思考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正確判應用題中涉及的量成什么比例關系。進一步熟練地判斷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對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
2、使學生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義正確解答應用題,鞏固和加深對所學的簡易方程的認識。
3、培養學生的判斷分析推理能力。
小學六年級數學解比例教案 9
教學重點:
比例尺的意義。
教學難點:
將線段比例尺改寫成數值比例尺。
教學過程:
一、引入
教師:前面我們學習了比例的知識,比例的知識在實際生活中有什么用途呢?
請同學們看一看我們教室有多大,它的長和寬大約是多少米。(長大約8米,寬大約6米。)如果我們要繪制教室的平面圖,若是按實際尺寸來繪制,需要多大的圖紙?可能嗎?如果要畫中國地圖呢?于是,人們就想出了一個聰明的辦法:在繪制地圖和其他平面圖的時候,把實際距離按一定的比例縮小,再畫在圖紙上,有時也把一些尺寸比例小的物體(如機器零件等)的實際距離擴大一定的倍數,再畫在圖紙上。不管是哪種情況,都需要確定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這就是比例的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一種應用。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方面的知識。
二、教學比例尺的意義。
1、什么是比例尺(自學書上內容,學生交流匯報)
出示圖例1
在繪制地圖和其它平面圖的時候,需要把實際距離按一定的比縮小(或擴大),再畫在圖紙上。這時,就要確定圖上距離和相對應的實際距離的比。一幅圖的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叫做這幅圖的比例尺。
2、介紹數值比例尺
讓學生看圖。
“我們經常在地圖上看到的比例尺有這兩種:1:100000000是數值比例尺,有時也可以寫成:1/100000000,表示圖上距離1厘米相當于實際距離100000000厘米。
3、介紹線段比例尺
還有一種是線段比例尺(看北京地圖),表示地圖上1厘米的距離相當于地面上50km的實際距離。”
4、介紹放大比例尺
出示圖例2
“在生產中,有時由于機器零件比較小,需要把實際距離擴大一定的倍數以后,再畫在圖紙上。下面就是一個彈簧零件的制作圖紙。“
學生看圖,“你知道比例‘2:1’表示什么意思嗎?這也是一個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是2:1
比較這個比例尺與上面的比例尺有什么相同點,什么不同點。
相同點:都表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
不同點:一種是圖上距離小于實際距離,另一種是圖上距離大于實際距離。
5、總結
比例尺書寫特征。
(1)觀察:比例尺1:100000000
比例尺1/5000000
比例尺2:1
(2)看一看,比例尺書寫形式有什么特征。
為了計算方便,通常把比例尺寫成前項或后項是1的比。
6、比例尺的化簡和轉化
“我們再看一下北京地圖上的這個線段比例尺,這里圖上距離:實際距離=1厘米:50千米,你會把這個線段比例尺轉化成數值比例尺嗎?”
說明:這兩個數量的單位不同,所以先要把它們化成相同單位,再化簡。
“是把厘米化作米,還是把米化作厘米?為什么?”(因為把米化作
“50千米等于多少厘米?”學生回答后,教師把50千米改寫成5000000厘米。
“現在單位統一了,是多少比多少,怎樣化簡?”
圖上距離:實際距離=1:5000000
教師出示比例尺不同的地圖給學生看,讓學生說出它們的比例尺各是多少,表示什么意思。
最后教師指出
①比例尺與一般的尺不同,這是一個比,不應帶計量單位。
②求比例尺時,前、后項的長度單位一定要化成同級單位。如10厘米:10米,要把后項的米化成
③為了計算簡便,通常把比例尺的前項化簡成“1”,如果寫成分數形式,分子也應化簡成“1”。
三、鞏固練習
1、做一做。
過程要求
(1)學生獨立完成。(要求寫出數值比例尺)
(2)同學之間互相交流。
(3)匯報交流結果。
2、完成課文練習八第1~3題。讓學生完成第48頁的“做一做”。教師可提醒學生注意把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單位化成同級單位。集體訂正時,要注意檢查學生求出的比例尺的前項是不是“1”。
四、課堂小結
(本課要點:1、比例尺的意義;2、線段比例尺和數值比例尺的互化;3、注意單位名稱的改寫,如把千米和厘米的換算就是擴大或縮小100000倍的關系。)
教學目標:
1、理解比例的意義,會根據比例的意義組成比例。
2、經歷引導學生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發現過程和運用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
3、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理解比例的意義。
教學方法:自主合作,討論交流。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目標展示。
1、上學期,我們學習了有關比的知識,你能說說什么是比嗎?舉例說明比各部分的名稱。
2、今天,我們要在比的基礎上學習一個新知識(板書:比例)。
3、看到這個數學新名詞——比例,你的腦子里產生出哪些問題?
【老師有選擇地板書如:什么是比例(或比例的意義),比例的組成及名稱,比和比例的區別等。】
4、同學們提的這些問題都很有價值。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這些問題。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教學比例的意義。
1、我們從學習數學開始,幾乎天天都用到等號,你能說出幾個含有等號的式子嗎?說說等號在式子中的作用是什么?(連接左右兩邊相等的兩部分)
2、自主探究,初步形成印象。
(1)兩個比相等可以用等號連接嗎?
(2)你能在練習本上寫出兩個可以有用等號連接的比嗎?
(3)和你小組內同學交流你寫出的式子,并說明理由。
(4)學生匯報。
3、形成概念。
(1)像黑板上我們所列出的這些式子叫做比例。
(2)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什么是比例嗎?
(3)老師小結: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4、深化概念,鞏固練習。
(1)你認為組成比例的關鍵是什么嗎?(兩個比的比值相等)
(2)你能抓住這個關鍵寫幾個比例式嗎?(2分鐘的時間看誰寫得多,并且和別人的不一樣。)
〈二〉教學比例各部分的名稱。
1、比例各部分有自己的名稱?你知道嗎?
(預設:學生如果不清楚的話,教師說明比例各部分的名稱)
2、找出黑板上這幾個比例的內、外項。
3、比可以寫成分數的形式,比例也可以寫成分數形式。
(1)把黑板上的這幾個比例式寫成分數形式。(先小組討論,再全班交流)
(2)找出它們的內、外項。
(3)你發現什么規律了嗎?
〈三〉比和比例的區別。
1、小組討論、交流。
2、全班交流。
3、小結:比例是由兩個相等的比組成的式子。比例有4項,比有2項。
三、鞏固練習。
1、填空。
(1)、表示()的式子叫做比例。
(2)、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要看它們的()是不是相等。
(3)、寫出比值是的兩個比():()和():(),寫成比例是()。
(4)、選取48的4個因數組成一個比例是()。
2、課本32頁國旗尺寸成比例嗎?
3、課本33頁“做一做”第2題。(用右圖中的4個數據可以組成多少個比例?)
(1)學生獨立思考后,小組交流。
(2)全班交流。
(3)教師引導:比例的變化有規律可循嗎?若有能用已學的知識解釋嗎?如不能解釋,課后請預習課本34頁。下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
小學六年級數學解比例教案 10
教學目標:
1、學會利用比例尺的知識求實際距離。
2、使學生體會數學在實際生活里的應用,提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3、從實際生活入手,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進一步認識比例尺。
教學難點:
設未知數時對長度單位的正確使用。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復備
一、創設情境,初步感知。
1、談話
上一節課我們一起認識了比例尺?誰還記得什么是比例尺?
2、教師提問
在生活中你在那些地方看到過“比例尺”?讓學生舉例,并說一說比例尺前項、后項的倍數關系和比例尺的實際含義。
【從生活中常見的'例子導入新課,能發現比在生活中的應用,從中培養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提出問題的意識。】
二、體驗合作,自主探究
1、出示信息窗2,學生觀看大屏幕。
提問:從屏幕中你獲得哪些數學信息?
(學生回答)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板書:雛鷹少年足球隊需要幾小時到達青島?
2、師:怎樣解決雛鷹少年足球隊從濟南到達青島時所用的時間?
生可能會答道:
(1)要用路程除以速度。
(2)需要先求從濟南到青島的實際距離。
(3)要求出實際距離,得先量出圖上距離。
師:同學們的想法很正確,下面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合作解決。(小組合作解答,教師巡視)
3、匯報交流。
師:哪個小組先說一說你們是怎樣解答的?
生:我們組先量出圖上距離是4厘米,再用列方程解比例的方法求出實際距離,然后用“路程÷速度”求出時間。解法如下:
解:設濟南到青島的實際距離為x厘米。
根據“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列方程為:
4/x=1/8000000
x=8000000×4
x=32000000
32000000厘米=320千米
320÷100=3.2(小時)
師:還有不同解法嗎?
可能會有學生這樣解答
4×8000000=32000000(厘米)=320(千米)
320÷100=3.2(小時)
師:說一說你們是怎樣想的?
教師對學生的精彩發言進行鼓勵性評價。結合學生的發言,師生再共同完整的分析這一思考過程。
教師在巡視時,注意挑選出完成較好學生的作品進行展示,其余學生在教師對同學進行評價的過程中找差距、修改、看齊。
4、師:想想上面的幾種解法,說說你喜歡哪種解法。為什么?
【通過學生自主探索,探究多種方法,使學生在解題時放開思路,加深對數量關系的理解,靈活解答。】
三、鞏固練習,拓展應用。
1、完成“自主練習”第1題
2、完成“自主練習”第2題
【利用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方法組織練習,使學生所學知識不僅得以鞏固,而且得以運用。】
四、全課總結
請同學們說一說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讓學生相互了解彼此的見解,同時不斷的反思自己的思考過程,體會學習的樂趣。】
板書設計:
求實際距離
雛鷹少年足球隊大約需要幾小時到達青島?根據“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列方程為:解:設濟南到青島的實際距離為x厘米。
1/8000000=4/x
x=4×8000000
x=32000000
32000000厘米=320千米
320÷100=3.2(小時)
答:大約需要3.2小時到達青島。
小學六年級數學解比例教案 11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5頁的例5,完成隨后的“練一練”和練習十的第5—8題。
教學目標:
使學生學會解比例的方法,進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質。
教學重點:
學會解比例。
教學難點:
掌握解比例的書寫格式。
教學過程:
一、導人新課
教師:前面我們學習了一些比例的.知識,誰能說一說什么叫做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質是什么?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可以做什么?這節課我們還要繼續學習有關比例的知識。
二、教學新課
1、出示例5
(1)審題,幫助學生理解題意。提問:怎樣理解“把照片按比例放大”這句話?(放大前后的相關線段的長度是可以組成比例的)
(2)如果把放大后照片的寬設為X厘米,那么,你能寫出哪些比例?引導學生寫出含有未知數的比例式。
告訴學生:“像上面這樣求比例中的未知項,叫做解比例。
(3)討論:怎樣解比例?根據是什么?
(4)思考:“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可以把比例變成什么形式?”
教師板書:6x=13.5×4。 “這變成了什么?”(方程。)
教師說明:這樣解比例就變成解方程了,利用以前學過的解方程的方法就可以求出未知數X的值。因為解方程要寫“解:”,所以解比例也應寫“解:”。(在6x前加上“解:“)
(5)讓學生把解比例的過程完整地寫出來。指名板書。
2、總結解比例的過程。
提問:
“剛才我們學習了解比例,大家回憶一下,解比例首先要做什么?再怎么做?”(先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把比例變成方程。再根據以前學過的解方程的方法求解。)
“從上面的過程可以看出,在解比例的過程中哪一步是新知識?”(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把比例變成方程。)
3、做“試一試”,學生獨立完成,再說說解題思路。
三、鞏固練習
1、做“練一練”
2、做練習十第6、7題。先說說按比例“縮小或放大“的含義。再列出相應的比例式并求解。
3、做練習十第8題
學生獨立審題并解題。講評時重點指導學生解決第(2)問。
四、全課小結。
五、布置作業 練習十第5題。
小學六年級數學解比例教案 12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學會解比例的方法,進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質。
2、通過合作交流、嘗試練習,提高學生運用比例的基本性質解比例的能力。
3、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的能力,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學會解比例。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將比例改寫成兩個內項的積等于兩個外項積的形式,即已學過的含有未知數的等式。
教學過程:
一、回顧舊知,復習鋪墊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一些比例的知識,誰能說一說什么叫做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質是什么?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可以做什么?
2、判斷下面每組中的兩個比是否能組成比例?為什么?
6:3和8:4
3、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有關比例的知識,學習解比例。(板書課題)
二、引導探索,學習新知
1、什么叫解比例?
我們知道比例共有四項,如果知道其中的任何三項,就可以求出這個比例中的另外一個未知項。求比例中的未知項,叫做解比例。解比例要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來解。
2、教學例2。
(1)把未知項設為X。解:設這座模型的高是X米。
(2)根據比例的意義列出比例:X:320=1:10
(3)讓學生指出這個比例的外項、內項,并說明知道哪三項,求哪一項。
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可以把它變成什么形式?3x=8×15。
這變成了什么?(方程。)
教師說明:這樣解比例就變成解方程了,利用以前學過的解方程的方法就可以求出未知數X的值。因為解方程要寫“解:”,所以解比例也應寫“解:”。
(4)學生說,教師板書解比例的過程。
教師:從剛才解比例的過程,可以看出,解比例可以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把比例變成方程,然后用解方程的'方法來求未知數x。
3、教學例3。
出示例3:解比例=
提問:“這個比例與例2有什么不同?”(這個比例是分數形式。)
這種分數形式的比例也能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變成方程來求解嗎?
學生回答后,教師說明在寫方程時,含有未知數的積通常寫在等號的左邊,然后板書:1.5X=2.5×6
讓學生在課本上填出求解過程。解答后,讓他們說一說是怎樣解的。
4、解比例的過程。
剛才我們學習了解比例,大家回憶一下,解比例首先要做什么?(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把比例變成方程。)
變成方程以后,再怎么做?(根據以前學過的解方程的方法求解。)
從上面的過程可以看出,在解比例的過程中哪一步是新知識?(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把比例變成方程。)
5、p35“做一做”。學生獨立解答,訂正時,讓學生說說是怎么做的。
三、鞏固深化,拓展思維
p37第7題。
四、全課,提高認識
什么叫解比例?解比例的根據是什么?解比例的書寫格式應注意什么?
五、課堂練習,輔助消化
p37~38第8~11題。
六、課外補充,拓展延伸
1、p38第12、13題。
2、4:8=12:24,如果將第二項減少1,要使比例成立,則第四項減少多少?
3、把兩個比值都是的比組成比例,已知比例的兩個內項都是15,請分別求出這個比例的兩個外項,并寫出比例。
小學六年級數學解比例教案 13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7頁的第4~5題,練習六的第4~6題、
教學目的
1、進一步理解用比例知識解答應用題的方法,用比例的方法正確解答有關應用題、
2、溝通整數、分數、比和比例等知識的聯系,會用不同知識,從不同角度,多種方法解答有關應用題、
3、通過一題多解,培養學生思維的變通性和靈活性、
教具、學具準備
自制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復習用比例的知識解答應用題、
二、回憶
用比例解應用題,具體步驟有哪些呢?讓學生互相說一說,再指名說,最后教師總結如下:
(1)判斷、概括出題中兩種有關聯的量,找出題中隱蔽的定量,從而確定兩種相關聯的量成什么比例、
(2)設未知數x,列方程、如果成正比例關系,列式是:x∶y=x1∶y1;如果成反比例關系,列式是:xy=x1y1、
(3)解方程、
(4)驗算、
(5)答題、
三、分層練習
1、基本練習、
(1)判斷下面每題中的兩種量成什么比例、
①速度一定,所行的路程和時間、
②一本書的總字數一定,每行的`字數與行數、
③蘋果的單價一定,購買的數量和總價、
④工作總量一定,工作效率和魘奔洌?/P>
(2)實際運用、
①晶晶借了一本112頁的《安徒生童話》,她4天看了28頁、以這樣的速度,預計幾天可以看完?
學生獨立練習后,小組內交流思考的過程,教師巡視指導、
②用一批紙裝訂同樣大小的練習本,如果每本16張,可以裝訂300本、如果每本18張,可以裝訂多少本?
學生獨立練習后,小組內交流思考的過程,教師巡視指導、
③蚯蚓能消化許多垃圾,有人將7.5噸垃圾運到一個蚯蚓養殖廠,78天后,這些垃圾全部被消化了、這個養殖廠一年可以消化約多少噸垃圾呢?
學生獨立練習后,小組內交流思考的過程,教師巡視指導,此題有兩種答案、
2、綜合練習、
(1)一篇文章原稿每行30個字,共96行,如果改為每行32個字,一頁紙35行的版式,那么這篇文章需打印多少行?共需幾頁紙?
提醒學生理解題目的意思后再獨立解答,然后全班交流,教師評價、
解:設需打印x行、
30×96=32x
x=90
90÷35=2(頁)……20(行)
答:這篇文章需打印90行,共需3頁紙、
(2)揚揚騎車從家經過游樂場到少年宮,全程需1.5小時,如果她以同一速度從家騎車直接到少年宮,可以省多少時間?
學生獨立解答后,先在小組內交流思考的過程,再在全班交流,教師評價、
可能出現的答案有:
(1)解:設從家直接到少年宮,要x小時、 (2)解:設可以省x小時、
(11+7)∶1.5=15∶x (11+7)∶1.5=15∶(1.5-x)
18x=1.5×15 或 (11+7)∶1.5=(11+7-15)∶x
18x=22.5 解答過程略、
x=1.25
1.5-1.25=0.25(小時)
答:可以省0.25小時、
3、發展練習、
六(2)中隊少先隊員訂《少年科學》雜志,全中隊共交了792元,各小隊訂閱情況如下表,請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算出各小隊應交的錢數、
第一小隊 10本 ( )元
第二小隊 12本 ( )元
第三小隊 11本 ( )元
學生獨立用各種方法算,算完后互相交流各自的方法及思路,再在全班交流、
可能的方法有:
方法一:792÷(10+12+11)=24(元) 方法二:792×10/33=240(元)
24×10=240(元) 792×12/33=288(元)
24×12=288(元) 792×11/33=264(元)
24×11=264(元) 答(略)、
答(略)、
方法三:解:設第一小隊應交x元、
792∶(10+12+11)=x∶10
x=240
答(略)、
【小學六年級數學解比例教案】相關文章:
解比例教案04-24
《比和比例》數學教案 比與比例的教案02-20
小學《比例尺》數學教案01-23
小學《比例尺》數學教案05-24
小學六年級數學《正比例》教案05-07
小學六年級數學正比例教案02-04
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正比例教案04-11
數學反比例教案03-25
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反比例優秀教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