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小括號》教案

時間:2023-01-07 16:04:40 詩婕 小學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小括號》教案范文(通用10篇)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小括號》教案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小括號》教案范文(通用10篇)

  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小括號》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教學點:認識小括號,初步了解帶小括號的加、減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正確計算帶小括號的加、減兩步式題。

  2、能力訓練點:能準確判斷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能準確地計算帶小括號的加、減兩步式題。加強數學語言訓練,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綜合判斷地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認識小括號及其作用。

  教具學具:

  投影片、口算卡。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

  1、直接說得數。

  15-6=17-8=5+4=8+4=5+6=11-4=

  2、說說14-8-3、8+6-7、15-7+5的計算順序。

  二、探究新知

  1、導入

  引導學生回憶加、減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是從左到右依次計算。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加、減兩步式題。

  2、教學例2。

  ⑴出示糖果投影圖

  從圖上看到了什么?

  ⑵同學們拿出圓片,代表五角星,在桌上擺一擺。

  想一想:怎樣算出還剩幾個呢?如何列算式呢?相互之間可以討論一下。

  ⑶引導學生說出不同的解題思路

  ① 從10個里面去掉2個,再去掉3個,剩下5個。

  ② 把2個和3個合起來一共是5個,再從10個里面一起去掉5個,還剩5個。

  ③ 樣列算式呢?板書:“10-2-3=”“10-(2+3)=”

  第一種算法:先算10減2,再減3。

  第二種算法:計算中要先計算2+3,但這一步在后面,這就需要改變運算順序,因此要在先計算的這一步加上一個小括號。板書課題:“小括號”

  師生共同根據小括號的作用,列出兩種算法的.算式。

  10-2-3= 10-(2+3)=

  ④ 引導學生計算。

  10-2-3= 先算10-2=8,再算8-3=5。(板書結果)

  10-(2+3)=先算2+3=5,再算10-5=5。(板書結果)

  三、全課小結

  今天你學到了什么?

  明確:我們學習了帶小括號的加減兩步式題的計算方法:“在一個算式里有括號的,先算括號里面的。”(板書)

  教師指出:這個括號與前面的填括號的題不同,如5+( )=11是要在括號里填一個數6,而10-(2+3)括號里給出了數和加號,是要先算2+3=5

  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小括號》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初步體會小數的意義,能認、讀、寫小數部分是一位的小數,知道小數各部分的名稱。

  2.通過觀察思考、比較分析、綜合概括,使學生經歷小數意義的探索過程,讓學生主動參與,學會討論交流、與人合作。

  3.通過了解小數的發展與應用,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學好數學的積極情感。

  教學重點:使學生初步體會小數的意義,感受小數的作用。

  教學難點:使學生初步體會小數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創設問題情境,引入新知學習

  1. 數體溫表,認識自然數、整數。

  學生數體溫表。揭示:像這樣表示物體個數的1、2、3等等的數是自然數,0也是自然數,它們也都是整數。

  2. 讀體溫表,引發認知沖突。

  課件演示體溫表上的溫度:①36℃ ②37℃ ③溫度上升不到1大格

  學生認讀體溫表上的溫度,發現:第三次的溫度不能用整數表示了。

  3. 自主設疑,指明學習方向。

  交流:你想從哪些方面學習小數?根據交流出示關鍵詞:讀寫、意義、作用等。

  明確研究方向:下面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開始學習。

  二、從人民幣入手,初步認識小數

  1. 小數的讀寫。

  播放錄音:買了一個書簽,用了0.1元。

  指名一個學生到黑板上寫0.1,指導寫法。

  全體學生在作業紙上寫0.1,并讀一讀。

  2. 畫圖表示小數。

  獨立思考:0.1元就是多少錢?如果用一個長方形代表1元,0.1元怎么表示?

  交流得出:1角是 元,也可以寫成0.1元。

  3. 舉一反三說小數。

  自主嘗試:仍然用長方形代表1元,隨意取幾份,再說出分數和小數。

  根據學生回答,出示相應的式子,如:2角= 元=0.2元。

  4. 歸納概括規律。

  引導學生自主發現:讀一讀這些式子,想一想有規律嗎?

  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得出:幾角是十分之幾元,也就是零點幾元。

  反過來,零點幾元也就表示十分之幾元。

  三、聯系長度單位,進一步認識小數

  1. 表示米尺上的小數。

  獨立思考:怎么找到米尺上的小數?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長?

  學生交流,得出:一份是1分米,也是1/10米,還可以寫成0.1米。

  2. 自主練習:填一填。

  我發現:幾分米就是( )米,也就是( )米。

  3. 概括交流規律。

  學生交流作業,得出:幾分米就是十分之幾米,也就是零點幾米。

  反過來,零點幾米也就表示十分之幾米。

  4. 測量中應用小數。 課件演示:用尺測量橡皮的長度。

  思考:一塊橡皮的長度不到1分米,怎么表示它的長度?

  交流得出:6厘米= 分米=0.6分米。

  四、脫離具體情境,揭示小數意義。

  1. 概括小數的意義。

  引導觀察:我們在人民幣、米尺中找到小數,并發現了一些規律。脫離原有單位,再讀一讀這些分數和小數,你又發現了什么?

  交流小結:十分之幾就是零點幾,零點幾也就表示十分之幾。

  2. 鞏固小數的意義。

  學生看圖填寫分數和小數。

  五、探究整數部分不是0的小數,認識小數各部分名稱

  1. 用小數表示文具盒的長度。

  課件演示:用尺測量文具盒的長度。

  思考:文具盒的長度超過2分米,怎么表示?

  2. 自主練習:填一填。

  文具盒長( )分米( )厘米,也可以寫成( )分米。

  交流得出:2分米3厘米=2.3分米。

  進一步交流:2分米3厘米等于2.3分米,是怎么想的?

  小結:像這樣測量結果不是整數時,可以用小數表示。

  3. 認識小數各部分名稱。

  介紹小數各部分名稱,請學生到黑板上擺出小數各部分名稱,再一起說一說。

  六、多角度練習,感受小數的作用

  1. 結合具體情境了解小數。

  (1)丹頂鶴身長約1.5米。

  交流:1.5米是( )分米,又是( )厘米。

  學生認識到:同樣的'長度,單位較小時可以用整數表示,用更大的單位就需要小數。

  (2)珠穆朗瑪峰高約8844.4米。

  交流:8844.4是一個小數嗎?這個小數怎么樣?

  自主體會:小數并不一定小。

  (3)神舟九號與天宮一號首次載人交會對接,誤差必須保持在1.8分米范圍內。

  比劃交流:1.8分米有多長?1.8在哪兩個相鄰的整數之間?

  (4)世界讀書日紀念郵票面值1.2元。

  交流:1.2元是幾元幾角?

  2. 解決課開始時遇到的讀體溫表的問題。

  學以致用:學生運用今天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

  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小數是因為需要才產生的。

  3. 數軸上的小數。

  課件演示:標著0、1、2、3的數軸。

  討論交流:數軸上有哪些數?它們都是什么數?能找到小數嗎?

  七、暢談學習收獲,了解小數的發展

  1. 課堂小結。

  回顧總結:今天我們一起走進了小數的世界,關于小數,你心中的問題有答案了嗎?你知道了些什么?

  2. 介紹小數的發展。

  課件演示:

  在我國古代,人們用低一格擺算籌的方

  法表示小數。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小數表示方法。

  后來又出現了一些表示小數的方法。

  大約在400年前,有人用小圓點來分隔小數里的整數部分和小數部分,確定了現在這樣表示小數的形式。

  自主體會:小數最早是在我國開始使用的,這是中國人智慧的象征。

  3. 課外延伸。

  觀察發現:這個小數(46.32)和我們剛剛學的小數有什么不同?

  引發思考:兩位小數怎么讀?它們又表示什么?

  這些問題留待我們今后進一步學習、探索。

  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小括號》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 讓學生經歷由實物上的角抽象為幾何圖形的過程,通過觀察、實物操作,讓學生結合生活情景認識角,建立角的正確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2. 知道角有大小,初步感受角的大小和兩條邊叉開的程度有關,能夠比較出角的大小。

  3. 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都有角;在學習過程中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形象思維,積累認識圖形的經驗,增強動手操作的能力。

  教學重點: 初步認識角,形成角的正確表象,建立角的概念。

  教學難點: 知道角有大有小,并會比較角的大小。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知

  (出示主題圖)在這些物體的面上有哪些我們已經學過的圖形?

  這些圖形都是我們的老朋友了,其實這里還藏著一位新的圖形朋友,(課件抽象出角)誰知道它們叫什么?今天老師就和大家一起來認識角。(板書課題)

  二、自主探索、感悟新知

  (一)認識角

  1.摸一摸,直觀感知角特征

  (1)(出示三角尺)三角尺上有角嗎?在哪里?(學生可能會用手指尖指某一點)老師把這一點畫在黑板上,問:這是角嗎?(不是)那角是什么樣子呢?拿出你的三角尺,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

  先把你的小手放這里按一下,看手上留下什么?(一個小坑、一個小點。)是的,這兒有一個點。

  那我們從這一點往這邊摸,什么感受?(直直的)

  再從這個點往這邊摸呢?也是……?(直直的)

  同學們,我們摸到的就是角。

  (2)剛才我們已經用手摸到了角,現在請大家閉上眼睛回憶一下剛才你摸到的角的模樣。

  師:請睜開眼,屏幕上這幾個角以及剛才咱們所摸的角,他們有什么相同的特點?

  生:都有一個點和兩條直直的線(課件分別閃爍頂點、邊)。

  (3)同學們通過觀察發現了角的特點,下面老師就依據你們的發現把屏幕上的.角請到黑板上,小朋友們伸出手和老師一起畫。

  師示范:首先畫一個點,接著從這一點引出一條線,這條線怎么樣?(直直的)然后再從這一點往另外一個方向再畫一條直直的線。

  師:這就是我們數學上的角了,而且為了更清晰地表示一個角,通常我們還會用弧線來給角作上標記。

  2.學一學,角的各部分名稱

  很早以前,數學家們就給角的各個部分起了好聽的名字,我們一起到數學書上找找看,把你找到的答案告訴你周圍的小朋友。

  (學生匯報,教師板書:頂點、邊、邊)

  師: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

  師:由一個頂點引出兩條邊就組成了角。

  3.辨一辨,鞏固角的特征

  師:老師這兒還有幾個圖形,它們是不是角呢?

  4.數一數,圖形中的角

  師:下面我們來變個魔術,請大家盯住第一個圖形,變!變成什么了?(三角形)三角形上有幾個角呢?我已經知道其中一個,另外兩個角在哪里?

  還有幾個圖形朋友也吵著要來上我們的數學課,他們都說自己的身體上也有角,咱們一起來找一找、數一數。

  師:三角形有3個角?四邊形有幾個角?五邊形有?追問:六邊形呢?十邊形呢?是的,幾邊形就有(幾個角)。

  5.找一找,生活中的角

  (出示主題圖)圖上還有哪些物體的面上有角呢?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面上也有角?

  6.做一做,創造角

  (出示材料:一根吸管、一根皮筋、一張圓形紙、2根小棒)

  思考一下,怎樣利用這些材料做出角。(學生活動,小組匯報)

  (二)比較角的大小

  1.感知角的大小

  老師也用小棒擺了兩個角(課件出示),角1和角2有什么不一樣?(一個大,一個小。)為什么角2大?

  師:老師這里有一個活動的角,怎樣讓它變得更大?(把角的兩邊張開)怎么讓角變得更小?(把角的兩邊合攏)

  小結:看來我們要使角變大,只要把角的兩邊張開,要使角變小,只要把角的邊合攏。

  2.比較角的大小(觀察法)

  老師又做了一個角(出示),請拿出你的活動角,做出一個比它大的角。你確信你這個角比它大嗎?為什么?

  做一個比它小的角,你確信你這個角比它小嗎?為什么?

  引導學生:角的兩邊張開的大,角就大;角的兩邊張開的小,角就小。

  師:我們用眼睛看就能比較出大小,這種觀察的方法在數學上經常用到。

  3.比較角的大小(重疊法)

  做好一個角同桌比比看,誰的角大?確信?有人不太確信(選大小近似的兩個角)。哪個更大呢?(不同意見)你有什么好辦法可以讓我們確信哪一個角大嗎?

  師:當我們用眼睛觀察,難以判斷大小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用重疊的方法,把這兩個角重疊在一起比一比。

  4.比較角的大小(邊的長度)

  這兒還有兩個角(出示紅、黃角),哪個角大?

  (1)老師要幫幫紅角(剪短黃角的邊),這樣紅角就比黃角大了嗎?為什么?

  (2)(拉長紅角的邊)這樣呢?

  師:看來角的大小和邊的長短有沒有關系?

  (3)(課件出示放大鏡)這樣紅角就比黃角大了嗎?

  (4)同學們,你們能幫幫它嗎?

  師:這說明角的大小其實只和什么有關系?

  5.比較角的大小(捉迷藏)

  辨別兩組角的大小,每組只露出角的一小部分,讓學生猜測哪個角大,并交流想法。

  三、欣賞總結,走進生活

  回顧本課,你有什么收獲?

  欣賞角(組圖)。

  師:關于角的奧秘還有很多,只要你們能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那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

  板書設計:

  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小括號》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 結合實際問題,使學生經歷用不同方式測量物體長度的過程,在測量活動中體會建立統一計量單位的必要性,形成相應的長度觀念。

  2. 使學生聯系具體情境認識厘米,建立初步的1厘米的實際長度表象,會用厘米作單位測量線段或物體的長度,能合理估計一些線段或物體的長度,會畫指定長度的線段(限整厘米),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3. 使學生在相關的學習活動中,進一步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好奇心,增強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意愿,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掌握1厘米的實際長度及初步學會用尺子量物體的方法。

  教學難點:

  建立1厘米的長度概念。

  教學準備:

  教具:Flash課件,刻度清晰的尺。

  學具:學生每人一張練習紙、一把學生尺,每兩人一個學具盒(內含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橡皮、方格紙、圖釘、回形針、卷尺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統一標準。

  1. (電腦顯示)故事情境:珠寶在哪里?

  出示黑貓警長圖,認識他嗎?黑貓警長是破案的高手,讓我們一起來跟隨黑貓警長破案。

  2. 為什么白貓戰士沒找到珠寶呢?小朋友來分析分析看。(學生分析原因。)

  3、說明:

  “白貓戰士”腳長,“一只耳”腳短,正是因為它們度量的標準不同,所以同樣走5個腳長,量出的長度是不一樣的。

  說明:在度量物體的長度時,我們得有一個統一的標準,這就是長度單位。

  二、統一標準,建立表象。

  1. 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就來認識其中的一個——厘米。厘米就藏在小朋友的尺子上。請小朋友拿起尺子,看一看,(實物投影學生尺)瞧,這樣的一段長度就是1厘米。(師剝下1厘米:0-1)

  請小朋友像老師這樣把1厘米的小棒模型請下來。看一看,1厘米有多長?

  2. 初步感知1厘米。

  (1)游戲:和1厘米交朋友。

  接下來,我們就和1厘米來交個朋友,看誰能很快地記住1厘米有多長。(學生操作)

  (在黑板上貼出1厘米)你覺得1厘米這個新朋友怎么樣?

  說明: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可以用厘米作單位。

  (2)找一找: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

  找一找,在我們身邊有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先找一找,再用小棒比一比驗證一下。

  交流展示。根據學生回答,相機出示:圖釘的長大約1厘米;食指的寬度大約1厘米;方格的一條邊大約1厘米等。

  3. 用1厘米測量。

  橡皮的長度大約有幾個1厘米呢?請小朋友四人小組合作,用1厘米的小棒量量看。

  匯報交流,引出尺子。

  三、觀察尺子,認識厘米。

  1. 認識尺。

  尺是量長度的工具。對比你手中的尺子,它還少了什么?根據學生回答揭示:

  A. 數

  尺子上有哪些數呢?我們把他們請上來。

  B. 刻度

  這些長短不一的豎線就叫刻度。0所對的刻度就叫刻度0,1所對的刻度呢?

  C. cm

  一大格的`長度是1厘米,在尺子上一般用英文字母cm表示。

  2. 認識1厘米。

  (1)請小朋友拿出你的尺子,先仔細觀察,再用鉛筆尖指一指:從哪兒到哪兒是1厘米?(如:刻度0到刻度1之間的長度就是1厘米……)

  (2)說明:像這樣,每一大格的長度都是1厘米。

  3. 認識幾厘米。

  (1)1厘米我們會找了,2厘米你也能找一找嗎?

  (2)你還能在這把尺子上找到幾厘米呢?同桌指一指,說一說。

  (3)全班交流。

  說明:有幾個大格就是幾厘米。

  四、動手實踐,學會測量。

  活動情境:小蟋蟀跳遠比賽。

  1. 量幾厘米。

  (1)小蟋蟀們至少要跳過幾厘米才能過關呢?(學生動手測量)

  (2)展示交流:你從刻度幾量到刻度幾?(刻度0-3。)

  (3)想一想:測量物體的長度時要注意什么?

  2. 量大約幾厘米。

  (1)3只小蟋蟀分別跳了幾厘米呢?小朋友來量量看。

  (2)認識大約6厘米。

  說明:2號和3號的長度都不是正好6厘米,但是很接近6厘米,我們就可以說是“大約6厘米”。

  3. 畫幾厘米。

  (1)學生畫7厘米的線段。

  (2)交流:你從刻度幾畫到了刻度幾?

  (3)同桌互相檢驗。

  五、鞏固拓展,活化應用。

  1. 用斷尺量。

  小蟋蟀的尺子斷了,用它還能來量長度嗎?怎么量?

  2. 變式練習。

  寶盒里的項鏈有多長?你是怎么看的?

  3. 學習估測:奇妙的“身體尺”。

  六、回顧總結,拓展延伸。

  1. 回顧:小朋友,今天這節課咱們和誰交上了朋友?關于這個新朋友你了解了些什么?

  小結:我們知道了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可以用厘米作單位;在尺子上刻度0-刻度1的長度是1厘米;還知道有很多物體的長度是大約1厘米。

  2. 游戲:眼力大比拼。(學生動手操作)

  3. 拓展:在長度單位這個大家族里,厘米只是其中的一個成員,還有很多成員等著和你交朋友。其實10厘米的長度就是一個新的長度單位,把10個這樣的長度單位連起來,就又得到一個長度單位。這些長度單位叫什么名字呢?它們有多長呢?和我們今天認識的1厘米之間有什么關系呢?這些問題留到以后的數學課上再來研究。

  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小括號》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一副三角板中邊、角的一些奧秘。

  2.引領學生通過畫一畫、拼一拼、轉一轉等活動方式賞玩三角板,演繹圖形與幾何世界中的角、邊、面、體的相關知識。

  3. 讓學生在活動中發展數學思維能力,積累數學活動經驗,體會數學文化魅力,發現、領悟和欣賞數學的美,從而產生喜歡數學、熱愛數學的積極情感。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出示風箏,利用角度問題引出三角板,介紹一副三角板,揭示課題。

  二、畫一畫,探索三角板畫出確定度數角的規律。

  1. 用一副三角板能畫出哪些度數的角呢?

  學生畫角并匯報,交流畫角的不同方法。

  2. 仔細觀察這些角的度數,有什么發現?

  三、拼一拼,發現三角板中邊的.奧秘。

  1. 利用一副三角板拼著玩。

  2. 兩人合作,用兩塊同樣的三角板相同的邊重合拼圖形。

  A. 用兩個含30°角的三角板拼圖形。(六種拼法)

  B. 用兩個含45°角的三角板拼圖形。(三種拼法)

  比較思考:同樣是兩塊三角板,為什么拼出的種數不同呢?

  3. 欣賞資料,了解三角板的產生。

  4. 再拼一拼,揭開三角板中邊的奧秘。

  5. 四人合作,用四個同樣的三角板拼圖形或圖案。

  (1)出示合作要求,學生拼圖。

  (2)展示學生作品。

  A. 拼出熟悉的圖形有哪些?

  B. 點評有創意的圖案,解決相關數學問題。

  四、轉一轉,想象三角板旋轉后形成的立體圖形。

  (1)讓學生把三角板轉著玩,想象會形成什么立體圖形?

  (2)交流匯報不同的旋轉方法,課件演示。

  五、課堂總結。

  設計意圖

  本課是一節數學實踐活動課,是根據蘇教版數學教材中有關知識,圍繞學生日常學習生活中常用的學習工具——三角板進行挖掘和開發的教學內容。通過賞玩三角板讓學生畫一畫、拼一拼、轉一轉,回顧過去學習中有關幾何圖形的知識,了解三角板的產生及自身有關特點,還力圖挖掘有關數學思考的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水平。同時根據2011版數學新課標的精神,著力讓學生感悟數學思想,積累數學活動經驗和體會數學文化,讓學生感受到身邊到處處有數學,從而產生喜歡數學、熱愛數學的積極情感。

  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小括號》教案 篇6

  設計說明

  小括號的意義學生很難理解,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為了突破這一教學難點,本節課的教學圍繞情境展開,化難為易。

  1.貼近學生生活,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

  由于一年級學生理解小括號的意義離不開情境的支撐,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充分結合學生熟知的現實生活情境進行教學,讓學生明確解題思路。

  2.把算理融入情境中,加深學生的理解,突破重難點。

  結合情境,讓學生理解算式“10-2+3”中“先加后減”的算理,從而改變學生已有的“從左往右算”的算法,使他們產生認知上的沖突,感受引入小括號的必要性,并在交流、比較的過程中理解小括號的意義,感受數學符號的簡潔性、統一性,培養學生初步的符號意識。

  3.在對比練習中,通過具體、真實的情境進行演繹,鞏固了小括號的意義。使學生對含有小括號的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有了比較清晰的認識,從而掌握運算順序,鞏固新知識。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學生準備小圓片

  教學過程

  ⊙鋪墊孕伏

  1分鐘口算比賽。(絕大多數學生能夠在1分鐘內完成)

  10-6+2=12+6-5=

  18-9-9=18+9-9=

  學生說出結果的同時還要著重說出運算順序。

  強調:像這樣的加減混合算式,計算時要從左往右算。

  設計意圖:上課初始開展1分鐘口算比賽,目的有二,其一是復習加減混合運算的舊知,為本節課的學習做好鋪墊;其二是采取比賽的方式轉移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從無意注意有效地轉移到有意注意中來,提高了學習效果。

  ⊙通過游戲揭示小括號的意義

  1.在游戲活動中滲透小括號的意義。

  (1)游戲探索一:先是左邊站3名同學,右邊站2名同學,接著5名同學靠攏站在一起。

  師:像這樣的游戲過程,我們一般用什么方法計算?這時一共有多少名同學?

  學生說算式,老師板書:3+2=5。

  預設

  這個游戲情境學生完全可以理解,能夠列出正確的算式,但老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將“靠攏”與加法建立聯系。

  設計意圖:通過情境引導,將“靠攏”與加法建立聯系,促使學生加深對兩數之和的理解,為學習一個數分別減去兩個數等于這個數減去這兩個數之和做了充分的知識準備。

  (2)游戲探索二:10名同學排成一隊。

  第一次演示:先有2名同學走出來,再有3名同學走出來。

  師:這時隊伍里還剩下多少名同學?

  學生說算式,老師板書:10-2-3=5。

  第二次演示:同樣是先有2名同學走出來,再有3名同學走出來,但是走出來的同學靠攏在一起。

  老師啟發:這時可以看作一共有幾名同學走了出來?隊伍里還剩下多少名同學?

  學生明白游戲活動的意義并說出可以先求兩數之和后,老師概括:從10人里面分別減去2人和3人,實際上也可以看作一共減去5人,可以先算“2+3”。

  老師板書“10-2+3”,并引導學生思考。

  預設

  通過游戲活動演示,絕大多數學生可以理解從10里面分別減去2和3,實際上也可以看作一共減去“2+3”之和的道理,但是,怎樣才能改變運算順序來先算加法是學生學習的難點。

  設計意圖:通過游戲活動形象地演繹一個數分別減去兩個數等于這個數減去這兩個數之和的抽象過程,使得抽象的數學問題具體化,從而為解決改變運算順序的教學難點作鋪墊。

  2.在交流活動中認識小括號的作用。

  (1)引發思考。

  師:“10-2+3”按照原來的運算順序是從左往右算,然而現在要先算算式右邊的加法,你能在“10-2+3”中添上適當的符號表示先算加法嗎?

  (2)同桌討論。

  師:你們想在“10-2+3”中添上什么符號?

  教師巡視,并參與到一些學困生的討論之中。

  (3)匯報交流。

  學生可能會出現多種情況,如有的可能在2+3的下面畫線,有的.可能畫框,有的可能畫圓,有的可能畫括號等。

  (4)抽象概括。

  將同學們所有表示的方法都在黑板上板書。

  教師在肯定大家想象力的同時,指出如果每個人一個符號,太亂了,而且不是自己說明,別人還不知道這個符號的作用,所以,數學家選定了“(  )”,這個符號叫“小括號”,它的作用就是改變算式中的運算順序。

  預設

  認識小括號的意義是學生學習的難點,但是他們在教師的引導下和同伴的交流中得到啟發,同時經過老師的抽象概括,大部分學生都能夠認識小括號的作用。

  設計意圖:為了突破在算式中加入小括號,改變運算順序這個難點,采取老師引導,小組合作以及全班匯報交流等方式,從而在相互促進和抽象概括之中,認識小括號的作用。

  3.在閱讀教材的過程中理解小括號的意義。

  師:帶著下面的問題閱讀教材,看誰回答得最好。

  (1)根據情境圖說說10-2-3=5表示什么意思,10-(2+3)=5表示什么意思。

  (2)10-2-3=5和10-(2+3)=5在計算時的區別是什么?不明白的同學也可以借助手中的小圓片擺一擺。(出示課堂活動卡)

  (3)例題中解決問題的思路與我們前面游戲中的思路一致嗎?如果一個算式里有括號,應該怎樣計算?

  教師要有目的地指導一些學困生。

  設計意圖:閱讀教材既有利于學生理解小括號的意義,又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這是“理解小括號的意義”的再次交流,不僅突出了教學重點,更重要的是體現“面向全體”的教學理念,讓一些學困生在充分的交流中真正理解小括號的意義。

  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小括號》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認識小括號,了解小括號的意義,能正確計算含有小括號的加減混合運算。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生經歷創造小括號的過程,初步嘗試用符號進行數學表達和數學思考的方法。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教學,讓學生感受到小括號的重要性,具有初步的符號意識。

  教學重難點

  一、重點

  能正確計算含有小括號的加、減混合運算。

  二、難點:

  理解小括號的意義。

  學情分析《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74頁例3。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基礎上學習的,并且學生具有一定計算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小括號的出現也可以改變式題的運算順序,提高學生的做題興趣,進一步掌握運算順序。教學方法情境法,小組合作探究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4+3+3=

  3+4+9=

  9-3-4=

  10+5-2=

  師:說一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找這四道題的運算規律。

  二、探究新知

  (一)學習導入

  采用直觀操作的形式,在白板上先出示10個五角星,先拿走2個,再拿走3個,讓學生觀察,積累經驗。

  (二)提出問題,引發思考

  師:你能根據剛才的情境提出一道題嗎?

  生:有10個五角星,先剪掉了2個,又剪掉了3個。還剩幾個五角星?

  【設計意圖:用富有童趣的剪紙導入,從連續剪五角星的情景引入,為學習新知識提供了豐富的素材,為理解運算順序積累感性經驗。】

  (三)動手操作,確定解題思路

  師:10個五角星先剪掉2個,又減掉3個?還剩幾個呢?你能用手中的小棒代替五角星擺一擺嗎?

  交流學生的作品,鞏固學生對問題的理解。

  師:要求“還剩多少個五角星”,你打算怎樣解決呢?誰能說一說自己的思路?

  思路1:先算出減去2個后還剩多少,再算從還剩的里面減去3個后還剩多少。

  思路2:也可以先算兩次一共剪掉幾個,再算最后還剩幾個。

  【設計意圖:從主題圖出發,提出問題,讓學生列式計算。學生呈現出兩種解決問題的思路:一種是學生熟悉的連減的方法,列出算式并標出計算過程,算出得數;另一種是先加后減的思路,想要先算加法,就需要改變運算順序,這時候就為自然的引出小括號做足了準備。】

  (四)感受小括號的必要性

  師:你能用算式表示自己的解題思路嗎?

  教師巡視,尋找兩種思路的學生。

  接下來我們來介紹算式所表示的意義,再說說計算順序。

  思路1:師隨學生的發言板書:10-2-3=5,然后講解。

  思路2:教師組織學生思考并討論:怎么可以先算2+3,然后再進一步計算。

  1.“創造”小括號,理解意義

  師:你能在算式“10-2+3”中添加適當的符號,用這個符號表示先算加法嗎?

  學生可能會有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2.引入小括號

  教師引入小括號,認識小括號,感受數學符號的統一性與簡潔性。

  3.使用小括號,明確運算順序

  含有小括號的的算式,要先計算小括號里面的。

  4.小結一個算式中含有小括號,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

  【設計意圖:為了表達自己的的想法,讓學生經歷“創造”小括號的過程,雖然小括號的寫法是一種規定,但是讓學生創造的過程也就是不斷滲透小括號的作用的過程,在不斷的重復先算“2+3”的時候,也就是需要一個符號的產生,讓這個符號保證優先計算“2+3”。從而小括號的'產生就有必要,含小括號的算式的運算順序就呼之欲出了。】

  三、鞏固練習

  (一)說一說下面各題應先算什么,再計算

  13-4+5=7+7-6=

  13-(4+5)=7+(7-6)=

  師:仔細觀察上、下兩個算式,找找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計算加減兩步式題,你想提醒同學們注意什么?

  (二)連一連

  師:小動物應該在哪節車廂上,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四、課堂小結

  師:這節課我們學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小結:在一個算式里有小括號,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

  五、布置作業

  練習十七1.2題

  教學反思

  本節課主要教學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順序。整堂課下來我發現有不足之處:

  1.我在提問時,提問的針對性不強。一些學生并不明白我提的問題的意思。我應該在設計的時候更多得去考慮怎樣的語言才是適合學生的,怎樣的問法學生能夠馬上就理解的。

  2.在講課整個過程中,白板與PPT切換不自如,比較浪費時間。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應該多加練習對白板的使用,以及白板和PPT兩者之間的切換應用。

  3.在整堂課中,對于本節課的重難點,我在白板上練習的比較少,導致孩子們的印象不深,未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學校提供優秀的教學條件,我們應該多加應用,不能白白浪費資源。

  4.我上課的親和力還不夠,肢體語言也不夠親和。以后應當多加注意。

  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小括號》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學習小括號的必要性,讓學生經歷“創造”小括號的過程,明確小括號的意義和作用。

  2、知道有小括號的算式的運算順序,會正確計算有小括號的算式。

  3、滲透符號意識,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初步運用數學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重點:

  明確小括號的意義和作用。

  教學難點:

  知道有小括號算式的運算順序。

  教學過程

  一、闖關游戲導入:

  1、第一關

  35+3=

  57-20=

  40+30=

  31+20=

  13-8=

  57-3=

  43+50=

  28-7=

  95-5=

  36-30=

  2、第二關

  4+3+3=

  9-3-4=

  10-3+7=

  10+5-2=

  預設:生答:4+3+3=10 師:你是怎樣計算的?(4加3再加3,先算...再算...)

  生答:4+3=7 7+3=10 師:噢,4加3再加3,你是先算的4+3=7,再算7+3=10

  師:做這一類的算式的是按什么順序計算的?(從左往右依次計算)。

  師歸納:這些是我們學過的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的兩步計算,它們都是按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的,今天我們繼續學習這一類的知識。

  二、引導嘗試

  (一)問題情境轉換為數學問題

  1、師:咦,小明他們在干嘛呢?請仔細觀察,從圖上你知道了什么?(生說師板書)

  2、 師: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3、師:誰能把數學信息和問題完整的說一說。

  (二)解決問題

  1、師:要求還剩幾個五角星?這個問題怎么解答呢?

  2、師:誰來介紹一下自己的想法?

  可能出現兩種思路

  方法一:生:從10個里面去掉2個,再去掉3個,剩下5個

  師:誰和他的方法是一樣的?(指名學生)再說說。怎樣列式? 10-2-3=

  同桌之間互相討論:你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是按什么順序計算的?(從左到右)

  師強調:從左往右先算10減2,再減3。

  方法二:師:除了這種方法,還有其他的方法嗎?(指名學生說想法)

  (先用2+3算出一共剪掉5個,再從10個里面一起去掉5個,還剩5個)

  師:誰聽懂了他的方法?或誰的想法和他一樣?

  師:噢,我聽懂了你們的意思,你們就是把先剪掉的2個和后剪掉的3個先合起來,再從10個里面一起去掉。

  師:你們能把剛才的`方法用算式表示出來嗎?

  學生列式:2+3=5 10-5=5

  師追問:2+3=5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把先剪掉的2個和后剪掉的3個合起來一共是5個)

  師:指著圖說2+3表示兩次一共剪去的,10-5=5這個算式又表示什么? (從10個五角星一起去掉剪掉的5個,還剩5個五角星)

  師:這位同學是先用2+3算出兩次一共剪去多少,再從10個里面去掉一共剪掉的5個,你們能把這兩道算式像剛才一樣寫成一個算式嗎?

  生可能會出現10-2+3

  · 師:10-2+3=這道算式怎樣計算?

  生:10減2再加3,先算10減2等于8,再算8加3等于11。

  4、(慢慢說)不是要先算2+3嗎,你算的怎么跟我們的想法不一樣啊?在10-2+3這個算是里能先算2+3嗎?能不能想辦法在10-2+3這道算式里添一個符號讓大家一眼就明白要先算2+3,同學們想一想,準備添一個什么符號,在哪里添?

  生:用括號表示2+3先算。

  師:同學們真棒,我們統一采用這樣一個符號( )——小括號“,把2+3括起來,說明在這個算式里先算2+3。

  師:來,大家一起跟它打個招呼。(師引導學生書空寫小括號的寫法,邊寫邊念)

  添了小括號現在算式的讀法也不同了。

  師:同學們試著算算10-(2+3)?(學生試算)

  生交流,師引導說計算過程。

  師:誰能完整將計算過程說一說。(指名2名學生回答后,同桌相互說)

  看一看想一想這幾道題怎么算(只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18-(3+4) 11+(9-5)

  師:認真觀察,想一想計算有小括號的算式時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對比研究,交流發現

  師:請同學們完成74頁做一做

  12-5+4=

  14-9-3=

  12-(5+4)=

  14-(9-3)=

  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小括號》教案 篇9

  課題:小括號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小括號的意義,認識它的作用,掌握帶小括號的加減的運算順序,會計算帶小括號的加減兩步式題.

  2、初步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觀察、比較、概括的能力.

  3、通過教學,激發學生的計算興趣,培養他們良好的審題習慣.

  教學重點

  認識小括號的作用

  教學難點

  掌握帶小括號的加減兩步式題的計算過程.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口算(出示卡片)

  3+8= 4+5= 6+7= 12-7= 12+6=

  13-8= 18-7= 13-4= 15+2= 7-4=

  2、說出下面各題的計算過程

  5+2+8= 9-4-2= 4+6-7= 8-2+5=

  師:剛才我們做的加減兩步式題運算順序是怎樣的?(從左往右)

  同學們掌握得很好,你們愿意用自己學過的知識幫小明解決一個問題嗎?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2

  (1)設疑引出小括號

  師:星期天,小明和媽媽一起去看望姥姥,回來的時候,姥姥家的'小方姐姐送給小明一把糖果,小明把這些糖果按照顏色分了類,你們看都有什么顏色的呀?

  你能幫小明算一算:一共有多少塊糖嗎?

  學生自己算出糖果的數量以后,集體進行交流.

  問:誰來匯報一下,你是怎樣算的?如何列式?

  學生匯報,老師隨之板書或繼續演示課件“小括號”.

  學生一:先把2塊黃色的和3塊綠色的糖加起來是5塊,再把5塊和7塊紅色的糖加起來就是12塊.(板書:2+3+7=12)

  問:誰和他的算法不同?

  學生二:先把2塊黃色的和7塊紅色的糖加起來是9塊,再把9塊和3塊綠色的糖加起來就是12塊.(板書:2+7+3=12)

  學生三:先把3塊綠色的和7塊紅色的糖加起來是10塊,再把2塊黃色的和10塊加起來就是12塊.(板書:3+7+2=12)

  師:這個算式的第二步還是2加10嗎?(不是,是10加2)

  怎樣列式才能表示第二步是2加10呢?(把2放在最前邊)

  修改板書:2+3+7=12

  問:連加式題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從左往右)

  這道題應該先算什么?和你們剛才說的計算過程還一樣嗎?(不一樣了)

  要按照你們剛才說的算法,又要和以前學習的加減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相符合,怎么辦?(學生產生疑惑)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請來了一位小客人,它能幫你們解決這個問題.

  這就是小括號(出示:( )).你記住它的樣子了嗎?請你隨老師一起寫一寫(學生書空小括號的寫法).

  (2)認識小括號的作用

  師:有了小括號,就可以改變原來算式的運算順序了,小括號的作用就是把先算的部分括起來.這道題我們要先算3加7,就把3+7用小括號括起來.(板書:在3+7處用紅筆畫上小括號)

  問:有了小括號,“2+(3+7)=”這道題要先算什么?(3加7等于10)再算什么?

  板書:

  2、教學例3

  師:我們知道了小括號的作用,如果遇到帶小括號的算式,你會算嗎?

  板書:15-(6+2)=

  學生試著算一算,然后進行交流.

  問:這道題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6加2等于8,再算15-8=7)

  3、總結運算順序

  師:今天,我們認識了小括號,那么帶小括號的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呢?它和我們以前學習的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有什么不同?請同學們在小組里互相說一說.

  師生共同總結出:一個算式里有括號,要先算括號里面的.

  三、鞏固新知

  1、教材第54頁的做一做

  12-5+4 = 14-9–3 =

  12-(5+4)= 14-(9-3)=

  學生獨立完成以后,集體訂正:說一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比較:每組的上下兩道題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小組討論后指名回答.

  強調:做計算題,一定要認真審題,看清運算符號.

  2、下列題中,哪題先算“3+4”?為什么?

  3+4-5 15-3+4 15-(3+4)

  3、給下面的算式添加運算符號,使算式成立.

  7○6○3=10 5○2○4=11

  14○2○8=4 9○5○3=7

  12○9○7=10 16○6○4=6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板書課題:小括號

  你知道了什么?還有什么想法嗎?(學生自由發言.)

  五、作業

  教材第55頁的練習十三1、2

  1. 13-4+5= 7+7-6=

  13-(4+5)= 7+(7-6)=

  2.6+(40+30)= 5+(46-6)= 20+50+9= 80-(50+20)=

  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小括號》教案 篇10

  教學內容:

  教材第49頁例3,第51頁練習十一第6~9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引導學生體會混合運算中小括號的作用,能正確計算帶有小括號的算式。

  2、過程與方法:使學生養成先看運算順序,后進行計算的習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理解和掌握帶有小括號的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

  根據分步算式列出對應的綜合算式。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答題

  (1)2+75,這道題里有( )法,又有( )法,要先算( ),再算( )。

  (2)40-364,這道題里有( )法,又有( )法,要先算( ),再算( )。

  2、計算

  32-88=答案

  20+164=答案

  30-4+5=答案

  二、教學教材第49頁例3

  1、計算58-(14+6)

  先說說這題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為什么要先算加法?

  2、用遞等式計算

  7(7-5)=答案

  (77-42)7=答案

  (1)讓學生說說這兩道題應該先算什么?為什么?

  算式里有括號的,要先算括號里面的。

  (2)按格式計算上面兩題。

  (3)說說7(7-5)與77-5一樣嗎?

  (77-42)7與77-427一樣嗎?

  3、練習

  (1)教材第49頁做一做第1題。

  注意每題的計算順序。

  (2)教材第49頁做一做第2題。

  注意每組中小括號的作用:改變計算順序。

  4、教材第49頁做一做第3題。

  (1)第1題

  ①應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先算乘法,再算減法。

  ②乘法的'積在減法算式中做被減數還是減數?

  ③如何列綜合算式?

  65-56 后面的乘法需要加小括號嗎?為什么?

  注意綜合算式列完后一定要檢查一下,所列算式是否符合題意。

  ④這題這樣列綜合算式:56-65,對嗎?為什么?

  (2)同法做第2 題,讓學生明白小括號在算式中的作用。

  在需要改變計算順序時要用到小括號。

  三、鞏固練習

  1、教材第51頁練習十一第6題。

  注意正解使用小括號。

  2、教材第51頁練習十一第8題。

  3、教材第51頁練習十一第9題表一。

  四、布置作業

  教材第51頁練習十一第7題。

【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小括號》教案】相關文章:

一年級下冊數學小括號教案01-28

小學一年級數學小括號教案01-19

小學一年級數學小括號教案3篇01-19

小學數學下冊教案11-15

小學一年級的數學下冊教案01-27

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02-02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案01-03

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優秀02-14

小學一年級的數學下冊教案15篇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