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六年級數學總復習《簡便運算》教案設計(通用13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六年級數學總復習《簡便運算》教案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六年級數學總復習《簡便運算》教案設計 1
一、教學目標
1. 讓學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換律、結合律,乘法交換律、結合律和分配律,能夠運用這些運算定律進行簡便運算。
2. 通過觀察、比較、分析、歸納等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 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數學的簡潔美,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合作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1. 重點
理解和掌握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
能靈活運用運算定律進行簡便運算。
2. 難點
理解運算定律的內涵及運用運算定律進行簡便運算的算理。
能根據算式的特點準確選擇合適的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
三、教學方法
1. 講授法:通過清晰的講解,向學生傳授運算定律的概念和原理。
2. 啟發式教學法: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 小組合作探究法: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和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4. 練習法:讓學生通過大量的練習,鞏固所學的知識和技能,提高運算能力和解題能力。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 出示一組簡單的計算題,如:25 + 36 =,36 + 25 =;12×5 =,5×12 =。
讓學生計算后,觀察這兩組算式有什么特點。
2. 引導學生發現:在加法中,兩個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在乘法中,兩個數相乘,交換因數的位置,積不變。
3. 引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些簡便運算的方法,這些方法都與我們剛才發現的規律有關。
(二)探究新知
1. 加法運算定律
加法交換律
讓學生再舉幾個類似的例子,如:18 + 27 = 27 + 18,50 + 30 = 30 + 50等。
引導學生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換律:a + b = b + a。
強調加法交換律只是交換了加數的位置,和不變。
加法結合律
出示算式:(18 + 27)+ 13和18 +(27 + 13)。
讓學生分別計算這兩個算式的結果,看看有什么發現。
學生計算后會發現兩個算式的結果相等。
再讓學生舉幾個類似的例子進行驗證。
引導學生用字母表示加法結合律:(a + b)+ c = a +(b + c)。
講解加法結合律的含義: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加,和不變。
2. 乘法運算定律
乘法交換律
讓學生回顧導入部分乘法算式的特點,再次強調乘法交換律:兩個數相乘,交換因數的位置,積不變。
用字母表示為:a×b = b×a。
乘法結合律
出示算式:(25×4)×5和25×(4×5)。
讓學生計算并比較結果。
引導學生發現乘法結合律:三個數相乘,先把前兩個數相乘,再和第三個數相乘,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乘,再和第一個數相乘,積不變。
用字母表示為:(a×b)×c = a×(b×c)。
乘法分配律
出示算式:(12 + 8)×5和12×5 + 8×5。
讓學生分別計算這兩個算式。
學生計算后會發現兩個算式的結果相等。
引導學生觀察算式的特點,思考為什么會相等。
通過實際例子,如:有兩個小組,每組分別有 12 人和 8 人,每人要發 5 本書,那么總共要發的書的數量可以用兩種方法計算,一種是先算出總人數再乘每人發的書的數量,即(12 + 8)×5;另一種是分別算出兩個小組要發的書的數量再相加,即12×5 + 8×5,從而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含義。
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a + b)×c = a×c + b×c。
(三)鞏固練習
1. 基礎練習
填空:
35 + 42 = 42 +( ),運用了( )律。
(28 + 36)+ 64 = 28 +( + ),運用了( )律。
125×8 =( )×125,運用了( )律。
(13×5)×2 = 13×( × ),運用了( )律。
(25 + 12)×4 = ×4 + ×4,運用了( )律。
簡便計算:
45 + 78 + 55
236 +(64 + 79)
25×37×4
8×(125×13)
15×(20 + 3)
38×17 + 62×17
2. 提高練習
簡便計算:
99×25 + 25
101×87 - 87
25×32×125
36×98
18×125 - 125×10 - 25×8
解決問題:
學校購買了 45 套桌椅,每套桌椅包括一張桌子和一把椅子。桌子每張 128 元,椅子每把 72 元。購買這些桌椅一共花了多少錢?
一個游泳池長 50 米,寬 25 米,深 2 米。如果要在游泳池的四周和底面貼上瓷磚,那么貼瓷磚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四)課堂小結
1. 讓學生回顧本節課所學的內容,包括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
2. 提問學生:你覺得在進行簡便運算時,最重要的是什么?
3. 引導學生總結簡便運算的方法和注意事項,如:要仔細觀察算式的特點,選擇合適的運算定律進行計算;在計算過程中要注意運算順序等。
(五)作業布置
1. 基礎作業:
用簡便方法計算下列各題:
32 + 95 + 68
158 +(42 + 97)
25×43×4
9×(125×81)
18×(30 - 5)
45×23 + 55×23
2. 拓展作業:
簡便計算:
56×102
78×99 + 78
36×11 - 36
25×(40 + 4)
125×32×25
解決問題:
一輛汽車從甲地開往乙地,每小時行 80 千米,行了 3 小時后,距離乙地還有 200 千米。甲、乙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一個果園里有蘋果樹和梨樹共 360 棵,蘋果樹的棵數是梨樹的 3 倍。蘋果樹和梨樹各有多少棵?(用兩種方法解答)
五、教學反思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通過讓學生觀察、計算、舉例等活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使學生較好地理解了運算定律的內涵和本質。在練習環節,通過設計不同層次的練習題,讓學生逐步掌握了簡便運算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了學生的運算能力和思維能力。但在教學過程中,也發現部分學生對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運用還存在一定的困難,在今后的教學中應加強這方面的練習和指導。同時,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個別小組的合作效果不太理想,應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
小學六年級數學總復習《簡便運算》教案設計 2
一、教學目標
1. 讓學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以及乘法分配律,能夠運用這些運算定律進行簡便運算。
2. 通過觀察、比較、分析、歸納等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3. 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數學的簡潔美,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1. 重點
理解和掌握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
能靈活運用運算定律進行簡便運算。
2. 難點
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運用。
能根據算式的特點選擇合適的運算定律進行簡便運算。
三、教學方法
講授法、討論法、練習法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 出示一組簡單的加法和乘法算式,讓學生直接計算。
25 + 36 =
36 + 25 =
12×5 =
5×12 =
2. 提問學生:觀察這兩組算式,你發現了什么?
3. 引導學生發現兩個加數交換位置,和不變;兩個因數交換位置,積不變。
4. 引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些簡便運算的方法,這些方法都與我們剛才發現的規律有關。
(二)探究新知
1. 加法運算定律
加法交換律
出示例 1:李叔叔上午騎了 40 千米,下午騎了 56 千米,他今天一共騎了多少千米?
讓學生用兩種方法列式計算:
方法一:40 + 56 = 96(千米)
方法二:56 + 40 = 96(千米)
提問學生:這兩種方法的結果一樣嗎?你能再舉幾個這樣的例子嗎?
學生舉例后,引導學生觀察、比較這些例子,發現規律:兩個加數交換位置,和不變。
教師總結加法交換律:a + b = b + a。
加法結合律
出示例 2:李叔叔第一天騎了 88 千米,第二天騎了 104 千米,第三天騎了 96 千米,他這三天一共騎了多少千米?
讓學生用不同的方法列式計算:
方法一:(88 + 104) + 96
先算括號里的:88 + 104 = 192,再算192 + 96 = 288。
方法二:88 + (104 + 96)
先算括號里的:104 + 96 = 200,再算88 + 200 = 288。
提問學生:這兩種方法的結果一樣嗎?你能再舉幾個這樣的例子嗎?
學生舉例后,引導學生觀察、比較這些例子,發現規律: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加,和不變。
教師總結加法結合律:(a + b) + c = a + (b + c)。
2. 乘法運算定律
乘法交換律
出示例 3:負責挖坑、種樹的`一共有多少人?
已知每組有 4 人,一共有 25 組,求總人數,可列式為4×25 = 100(人)或25×4 = 100(人)。
提問學生:這兩個算式的結果一樣嗎?你能再舉幾個這樣的例子嗎?
學生舉例后,引導學生觀察、比較這些例子,發現規律:兩個因數交換位置,積不變。
教師總結乘法交換律:a×b = b×a。
乘法結合律
出示例 4:一共要澆多少桶水?
已知一共有 25 個小組,每組要種 5 棵樹,每棵樹要澆 2 桶水,求總共要澆的桶數,可列式為(25×5)×2或25×(5×2)。
先計算(25×5)×2 = 125×2 = 250(桶),再計算25×(5×2) = 25×10 = 250(桶)。
提問學生:這兩個算式的結果一樣嗎?你能再舉幾個這樣的例子嗎?
學生舉例后,引導學生觀察、比較這些例子,發現規律:三個數相乘,先把前兩個數相乘,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乘,積不變。
教師總結乘法結合律:(a×b)×c = a×(b×c)。
乘法分配律
出示例 5:一共有多少名同學參加了這次植樹活動?
已知每組有 4 人負責挖坑、種樹,2 人負責抬水、澆樹,一共有 25 組,求總人數。
方法一:分別算出挖坑、種樹的人數和抬水、澆樹的人數,再相加。
挖坑、種樹的人數:4×25 = 100(人)
抬水、澆樹的人數:2×25 = 50(人)
總人數:100 + 50 = 150(人)
方法二:先算出每組的總人數,再乘組數。
每組的總人數:4 + 2 = 6(人)
總人數:6×25 = 150(人)
提問學生:這兩種方法的結果一樣嗎?你能再舉幾個這樣的例子嗎?
學生舉例后,引導學生觀察、比較這些例子,發現規律: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先把它們與這個數分別相乘,再相加。
教師總結乘法分配律:(a + b)×c = a×c + b×c。
3. 簡便運算
出示一些算式,讓學生觀察算式的特點,思考可以運用哪些運算定律進行簡便運算。
例如:
25×44
觀察發現 44 可以拆分成4×11,然后運用乘法結合律進行計算。
原式= 25×4×11 = 100×11 = 1100。
125×88
觀察發現 88 可以拆分成8×11,然后運用乘法結合律進行計算。
原式= 125×8×11 = 1000×11 = 11000。
36×98
觀察發現 98 接近 100,可以把 98 寫成100 - 2,然后運用乘法分配律進行計算。
原式= 36×(100 - 2) = 36×100 - 36×2 = 3600 - 72 = 3528。
56×101
觀察發現 101 接近 100,可以把 101 寫成100 + 1,然后運用乘法分配律進行計算。
原式= 56×(100 + 1) = 56×100 + 56×1 = 5600 + 56 = 5656。
(三)鞏固練習
1. 完成課本上的相關練習題。
2. 下面各題,怎樣簡便就怎樣算。
175 + 201
46×12 + 54×12
99×38 + 38
25×32×125
3600÷25÷4
78×102 - 78×2
(四)課堂小結
1. 提問學生: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2. 引導學生回顧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以及如何運用這些定律進行簡便運算。
3. 強調在進行簡便運算時,要先觀察算式的特點,再選擇合適的運算定律進行計算,注意計算的準確性。
(五)作業布置
1. 完成課后練習冊上的相關作業。
2. 用簡便方法計算下面各題。
38×29 + 38
125×72
45×99
25×(4 + 8)
87×101 - 87
36×98 + 72
五、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學生對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能夠運用這些定律進行簡便運算。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分析、歸納等數學活動來發現規律,培養了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同時,通過練習,讓學生鞏固了所學知識,提高了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在教學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如部分學生對乘法分配律的理解還不夠透徹,在運用時容易出現錯誤。針對這些問題,在今后的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的輔導,讓學生多做一些練習題,加深對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掌握。
小學六年級數學總復習《簡便運算》教案設計 3
一、教學目標
1. 讓學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能夠用字母表示這些運算定律。
2. 使學生能運用加法運算定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3. 培養學生觀察、比較、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探究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1. 重點
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
能運用加法運算定律進行簡便運算。
2. 難點
對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的理解和抽象概括。
能靈活運用加法運算定律解決實際問題。
三、教學方法
講授法、討論法、練習法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 出示主題圖,引導學生觀察。
同學們,你們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嗎?看,這是我們學校的體育活動場景,從圖中你能獲得哪些數學信息?
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計算的問題?
2. 學生提出問題,教師板書。
例如:參加跳繩的.有多少人?參加活動的一共有多少人?等等。
(二)探究新知
1. 教學加法交換律
解決問題:參加跳繩的有多少人?
列式計算:28 + 17 = 45(人)或 17 + 28 = 45(人)
觀察這兩個算式,你發現了什么?
引導學生發現:28 和 17 的位置交換了,但和不變。
你能再舉幾個這樣的例子嗎?
學生舉例后,教師提問:像這樣的例子你能舉完嗎?
小組討論:從這些例子中,你能發現什么規律?
匯報交流:兩個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
教師指出:這就是加法交換律。
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換律:a + b = b + a
2. 教學加法結合律
解決問題:參加活動的一共有多少人?
列式計算:(28 + 17)+ 23 = 68(人)或 28 +(17 + 23)= 68(人)
觀察這兩個算式,你又發現了什么?
引導學生發現: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加,和不變。
你能再舉幾個這樣的例子嗎?
學生舉例后,小組討論:從這些例子中,你能發現什么規律?
匯報交流: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加,和不變。
教師指出:這就是加法結合律。
用字母表示加法結合律:(a + b) + c = a +(b + c)
(三)鞏固練習
1. 下面的算式分別運用了什么運算定律?
34 + 78 = 78 + 34(加法交換律)
(25 + 73) + 27 = 25 +(73 + 27)(加法結合律)
125 +(75 + 36) =(125 + 75)+ 36(加法結合律)
45 + 82 + 18 = 45 +(82 + 18)(加法結合律)
2. 計算下面各題,怎樣簡便就怎樣計算。
425 + 14 + 186
=(425 + 186)+ 14
= 611 + 14
= 625
75 + 168 + 25
=(75 + 25)+ 168
= 100 + 168
= 268
245 + 180 + 20 + 155
=(245 + 155)+(180 + 20)
= 400 + 200
= 600
67 + 25 + 33 + 75
=(67 + 33)+(25 + 75)
= 100 + 100
= 200
(四)課堂小結
1.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
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
2. 你有什么收獲?
引導學生從知識、方法、情感等方面進行總結。
(五)布置作業
1. 完成課本練習五的第 1、2、3 題。
2. 思考:減法和除法有沒有類似的運算定律?
五、教學反思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通過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探究出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舉例、討論等活動,自主發現規律,并用字母表示出來。同時,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讓學生鞏固所學知識,提高計算能力。在今后的教學中,還應加強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學會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小學六年級數學總復習《簡便運算》教案設計 4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學生能夠理解并掌握多種簡便運算的方法,包括利用運算律(如加法交換律、結合律,乘法分配律等)簡化計算過程,提高計算效率。
2.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比較、分析和實踐,培養學生發現數學規律的能力,學會在運算中靈活運用簡便方法。
3. 情感態度價值觀: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增強解決問題的自信心,培養耐心細致的學習態度。
教學重點:
運算律的應用
識別并構造便于簡便運算的形式
教學難點:
靈活運用運算律解決復雜問題
在實際問題中準確識別可簡化的計算步驟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展示運算律示例及練習題
實物教具(如卡片、小棒等),用于直觀演示
簡便運算技巧手冊,供學生參考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情境引入:講述一個生活小故事,如購物結算時如何快速算出總價,引出簡便運算的重要性。
提問討論:讓學生分享自己遇到的復雜計算經歷,討論如何能讓計算變得更簡單。
二、新知講授
1. 介紹運算律
逐一介紹加法交換律、結合律,乘法分配律等,結合實例說明其含義。
使用多媒體展示,直觀展示運算律在簡化計算中的應用。
2. 示范例題
選擇幾個典型例題,如“99×87+87”,“25×(40+4)”等,逐步演示如何利用運算律簡化計算過程。
強調解題步驟:觀察算式特征→選擇適當運算律→簡化計算。
三、實踐操作
1. 分組練習
學生分成小組,每組發放練習題卡,題目涉及不同類型的簡便運算。
小組內討論解題思路,共同完成任務,教師巡回指導,解答疑惑。
2. 分享交流
每組選派代表分享解題過程及發現的簡便方法,鼓勵不同解法展示。
教師點評,強調解題思路的多樣性和正確性。
四、鞏固提升
挑戰題:設計幾道稍有難度的.題目,要求學生獨立思考或小組合作解決,進一步檢驗學生對簡便運算的掌握程度。
思維拓展:引導學生思考簡便運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如快速估算、合理安排時間等。
五、總結反思
回顧知識點:師生共同總結簡便運算的主要方法和技巧。
自我評價:鼓勵學生反思本節課的學習收獲,分享自己的進步點和待改進之處。
作業布置:設計適量練習題,要求學生課后完成,鞏固課堂所學。
六、課外延伸
推薦數學趣味讀物或在線資源,鼓勵學生探索更多簡便運算技巧和數學奧秘。
提議建立數學學習小組,定期分享學習心得,互相促進提高。
小學六年級數學總復習《簡便運算》教案設計 5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能夠識別和應用加法、減法、乘法、除法中的簡便運算方法,提高計算速度和準確性。
2. 過程與方法:通過具體例子,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數學規律,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 情感態度價值觀: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培養耐心細致的學習態度,體驗數學運算的樂趣。
教學重點:
掌握加法交換律、結合律,乘法交換律、結合律及分配律在簡便運算中的應用。
學會識別和利用數字特點(如零、一、接近整十整百的數)進行簡便計算。
教學難點:
靈活運用簡便運算規則解決復雜問題。
培養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問題的習慣,選擇最優解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包含簡便運算的示例、動畫演示。
實物教具,如卡片、小棒等,用于直觀展示數學規律。
練習題卡,包含不同難度層次的簡便運算題目。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故事引入:講述一個關于小動物們比賽計算速度的故事,引出簡便運算的重要性,激發學生好奇心。
復習舊知:簡要回顧加、減、乘、除的基本法則,為學習簡便運算打基礎。
二、新知講授
1. 加法簡便運算
展示例題:如25+37+75,引導學生發現可以先加25和75得到整百數,再與37相加。
引入概念:講解加法交換律(a+b=b+a)和結合律((a+b)+c=a+(b+c)),并舉例說明。
2. 乘法簡便運算
實例分析:如25×48,引導學生利用乘法分配律,將48拆分為40+8,再分別與25相乘后相加。
深化理解:講解乘法交換律(a×b=b×a)、結合律((a×b)×c=a×(b×c))和分配律(a×(b+c)=a×b+a×c),通過實例加深印象。
3. 特殊數字的運用
強調技巧:介紹如何利用0、1、10、100等特殊數字進行快速計算,如任何數與0相乘結果仍為0,任何數與1相乘結果不變等。
實踐操作:分組讓學生嘗試找出并應用特殊數字簡化計算。
三、鞏固練習
分組練習:學生分為小組,每組分發練習題卡,包含不同類型的簡便運算題目,鼓勵討論交流,共同尋找最佳解法。
上臺展示:每組選派代表分享解題思路,教師點評,強調簡便運算的'多樣性和靈活性。
四、拓展提升
思維挑戰:提供一些稍復雜的題目,如含有括號、分數的簡便運算,鼓勵學生嘗試解決,培養邏輯思維和創新能力。
生活應用:引導學生思考簡便運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場景,如購物計算總價、時間管理等,增強數學學習的實際意義。
五、總結反饋
總結回顧:師生共同總結本節課學習的簡便運算方法和技巧,強調靈活運用的重要性。
自我評價:請學生談談本節課的學習收獲,有哪些地方感覺困難,需要如何改進。
教師寄語:鼓勵學生保持好奇心,不斷探索數學的奧秘,享受簡便運算帶來的樂趣。
作業布置:
完成配套練習冊上的簡便運算題目,鼓勵嘗試一題多解。
觀察并記錄生活中遇到的可以用簡便運算解決的問題,下次課分享。
小學六年級數學總復習《簡便運算》教案設計 6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學生能夠理解并掌握幾種常見的簡便運算方法,如加法交換律、結合律,乘法分配律等,并能在實際計算中靈活運用。
2.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討論和實踐,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邏輯思維和數學推理能力。
3. 情感態度價值觀: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培養耐心細致的學習態度和團隊合作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加法交換律、結合律,乘法分配律等簡便運算方法。
難點:能在具體情境中識別并選擇最合適的簡便運算策略。
教學準備:
教具:多媒體課件、數學卡片、實物投影儀。
學具:學生練習本、鉛筆、橡皮。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約一堂課的前半段)
1. 故事引入:講述一個關于小動物們比賽算題的故事,其中一只聰明的小狐貍利用簡便方法快速完成了計算,贏得了比賽。提問:同學們想知道小狐貍用了什么秘訣嗎?引出今天的學習主題——簡便運算。
2. 復習舊知:簡要回顧之前學過的加減法、乘除法的基本規則,為學習簡便運算打下基礎。
二、新知探索(持續進行)
1. 認識簡便運算:
加法交換律:通過多媒體展示幾個加法算式,引導學生觀察并發現“a+b=b+a”的規律,鼓勵學生嘗試自己舉例說明。
加法結合律:介紹“(a+b)+c=a+(b+c)”的概念,組織小組討論,尋找生活中的實例加深理解。
乘法分配律:通過實物投影儀展示實物分配的場景,引導學生理解“a×(b+c)=a×b+a×c”的原理,并嘗試動手操作驗證。
2. 實踐操作:
分組活動:學生分成小組,每組發放數學卡片,卡片上寫有不同類型的數學算式,要求小組合作,選擇最合適的簡便運算方法完成計算。
匯報分享:每組派代表上臺展示計算過程及結果,教師點評,強調簡便運算的關鍵在于觀察和分析。
三、鞏固練習(持續進行)
1. 課堂練習:設計一系列由易到難的'練習題,包括直接應用簡便運算規則的題目和需要判斷并選擇運算策略的題目,讓學生在練習本上獨立完成。
2. 游戲環節:“數學小偵探”游戲,教師出示一系列看似復雜的算式,學生需迅速判斷并指出能否應用簡便運算,最快且正確的小組獲得獎勵。
四、總結提升(約一堂課的后半段至結束)
1. 知識總結:師生共同回顧本節課學習的簡便運算方法,強調它們在日常生活中的實用價值。
2. 思維拓展:引導學生思考,除了今天學習的簡便運算方法,還有沒有其他方法可以簡化計算?鼓勵學生課外探索,培養創新思維。
3. 作業布置:設計幾道綜合運用簡便運算解決實際問題的作業,鼓勵學生嘗試用多種方法解題,并寫下解題思路。
五、板書設計
標題:簡便運算的奧秘
關鍵點:
加法交換律:a+b=b+a
加法結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示例與練習(根據學生課堂表現靈活調整)
教學反思:
課后,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學習反饋,反思教學過程中的亮點與不足,特別是學生對簡便運算方法的掌握程度及運用能力,以便在后續教學中做出相應調整,進一步提升教學效果。
小學六年級數學總復習《簡便運算》教案設計 7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夠運用運算定律和性質進行正確、合理、靈活的計算。
2、培養學生的辨析能力和良好審題習慣,提高學生計算能力。
3、使學生在學習中體會計算的樂趣,不斷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審題的良好學習習慣及正確的運用定律性質進行計算的能力。
教學難點:
靈活地運用運算定律和性質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一、引出新課(約5分鐘)
1、觀察3/10、7.4、8、125、5.4、7/10這六個數,你有什么發現?(預設:如學生說出下面的①,則教師就繼續說②;如學生直接說②,則教師就不再說①)
①這些數是整數、小數和分數。
②從計算的角度考慮這些數可以干什么?(湊整)
2、請你根據這六個數編出三道口算題。
7/10+3/10=7.4-5.4=8×125=
3、對三道口算題再加工,請你繼續計算。
3/10+7/10×20=7.4-5.4÷0.9=24÷8×125=
你想說點什么?(預設:不能為了湊整,而不顧運算順序,應該按運算順序做。)
這些題的運算順序是什么?
二、進行復習(約30分鐘)
1、下面我們進行一次計算比賽,時間三分鐘,看誰做得又對又多。可以不按題號順序,有選擇地做。(課前下發習題紙。)
脫式計算下列各題:
2、三分鐘到!誰來說一說,你選擇的是哪些題目?其他同學呢?
3、思考:你們為什么選擇這些題?
4、我沒讓你們簡算,你們怎么知道這些題能夠直接簡算的?(預設:需要觀察數的特征,符號)簡算的依據是什么?(小組討論)
5、追問:是不是數字只要能湊整就能簡算呢?不能簡算,根據什么?能簡算根據什么?
6、現在研究簡算的題目,每人手里有一張表,自己先獨立填寫,填完后再小組交流。第一欄舉例,可以是做過的例子,也可再舉例。第二欄填簡算的依據是什么?第三欄注意(即易錯的地兒)是什么?把你們的研究成果,填在表里。(可把幾類全研究,也可感興趣的幾個題)(約8分鐘)
簡便運算的題目(舉例)
依據(定律或性質用字母表示)
注意(易錯或提醒同學的`地方)
7、學生匯報:(10分鐘)
(1)比如,依據加法、乘法的結合、交換律;乘法分配律;減法性質;商不變的性質;除法性質。師適時板書:定律和性質,并適時師生、生生間進行評價。
(2)在學生匯報的同時,說到什么定律或性質時,如學生之間能相互補充最好,否則教師則補充一些學生沒有易錯的題目,如:
(3)(意圖:分配律的正確運用。②避免分配律遷移到除法中去)。
(5)×19×17
(6)3÷2.53÷2.5÷4
8、訂正結果后改正錯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三、課堂總結:(2分鐘)
今天你想說點什么?
預設:審題重要,觀察特征、符號,依據定律、性質,湊整達到簡算目的。
今天的復習對于以前的學習,你有什么新的認識或想法?
小學六年級數學總復習《簡便運算》教案設計 8
教學內容:
P20:例3“做一做”。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用運算定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
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算法的意識與能力,發展思維的靈活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能運用運算定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
教具學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加法的兩個運算定律,你能說出是哪兩個嗎?你能舉出例子說說嗎?
2、導入新課(師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3。
課件出:題目中有哪些已知條件?求的問題是什么?
2、你能列出算式嗎?
3、你能很快算出此題的答案嗎?你是怎樣計算的?與同桌交流。
4、在此題中,你運用了加法的哪些運算定律?
115+132+118+85
=115+85 + 132+85 加法交換律
=(115+85)+(132+118) 加法結合律
=200+250
=450
5、計算下面各題,怎樣簡便就怎樣計算
425+14+186 75+168+25
6在運用加法運算定律進行計算時應注意什么?
三、鞏固練習
1、根據運算定律在下面的( )里填上適當的數。
46+( )=75+( ) ( )+38=( )+59 24+19=( )+( )
a+57=( )+( ) 要求學生說出根據什么運算定律填數。
2下面各式那些符合加法交換律。
140+250=260+130 20+70+30=70+30+20
260+450=460+250 a+400=400+a
3、P20做一做1、2
五、全課總結。
板書設計 加法的簡便運算
115+132+118+85
=115+85 + 132+85 加法交換律
=(115+85)+(132+118) 加法結合律
=200+250
=450
小學六年級數學總復習《簡便運算》教案設計 9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事例,經歷運用乘法運算定律計算并解答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
2.能靈活運用乘法的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體驗計算方法的多樣化。
3.在選擇合理的靈活的方法進行計算的過程中,體驗乘法運算定律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價值,將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系起來。
教學重點:
1.體驗算法的多樣性,并能選擇最簡捷最適合的解題方法。
2.體驗運用乘法運算定律解決實際問題的簡便性。
教學難點:
運用乘法運算定律解決簡單問題的過程。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以一首詩開啟今天的數學課堂,《錢塘湖春行》,教師配樂朗誦。
讀完此詩,你有沒有感受到春的氣息,春天青山綠水、鳥語花香,到處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春天也是郊游的季節。這個春天,我們去了科技館與人民公園,我們馬上還要去銀川研學旅行了,在去之前我們先解決一些隱藏在這次旅行中的數學問題,你有信心來解決嗎?
問題一:
1.出示例題:四年級有102名師生要去研學旅行,平均每人的費用25元,那么師生這次旅行共需要多少錢?
①指明學生讀題,明確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詢問怎么列式?為什么用乘法?②要求:學生獨立計算之后,再與四人小組交流算法。
③師巡視收集不同算法。(關注運用乘法運算定律進行計算的情況。)
2.展示交流算法。(算法預設如下)
A:筆算
1 0 2
× 2 5
5 1 0
2 0 4
2 5 5 0
B:口算
100×25=2500(元)
2×25=50(元)
2500+50=2550(元)
C:乘法結合律
25×102
=25×(2×51)
=25×2×51
=50×51
=2550(元)
D:乘法結合律
102×25
=102×(5×5)
=102×5×5
=510×5
=2550(元)
E:乘法分配律
102×25
=(100+2)×25
=100×25+2×25
=2500+50
=2550(元)
通過剛才咱們用多種方法求解102×25我們發現,哪種方法更簡便?為什么?(學生自由發言,闡明理由)
教師板書102×25
=(100+2)×25
=100×25+2×25
=2500+50
=2550(元)
答;師生這次旅行共需要2550元錢。
4.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用乘法簡便運算來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5.如果我把題中條件稍加改動,你還會不會算?
師改題104人,,每人25元。學生口答,教師板書
6.總結:一個接近整百卻大于整百的數乘另一個數,我們可以把它看成整百數加一個數的和乘另一個數。再利用乘法分配律來計算,從而讓計算變得更加簡便。
問題二:
我們繼續往下研究。
1.在102人中有4位是教師,學生自由98人,這些學生應交多少錢?指名讀題列式。
要求:先獨立完成,再同桌交流算法。
展示交流算法。(算法預設)
98×25
=(100-2)×25
=100×25-2×25
=2500-50
=2450(元)
答;這些學生應交2450元錢。
3.如果我把題中條件稍加改動,你還會不會算?
99人是學生,每人28元,一共多少錢?學生口答,教師板書。
4.總結:一個接近整百卻小于整百的數乘另一個數,我們可以把它看成整百數減一個數的差乘另一個數。再利用乘法分配律來計算,從而讓計算變得更加簡便。
問題三:
繼續往下挑戰
1.去春游的學生中有36人是四年級(2)班的學生,四年級(2)班的學生應交多少錢?
要求:學生自由讀題,獨立完成。
2.集體交流展示算法。(算法預設)
A:36×25
=(4×9)×25
=9×(4×25)
=9×100
=900(元)
B:36×25
=(40-4)×25
=40×25-4×25
=1000-100
=900(元)
3.通過剛才咱們用多種方法求解36×25我們發現,哪種方法更簡便?為什么?(學生自由發言,闡明理由)教師板書
36×25
=(4×9)×25
=9×(4×25)
=9×100
=900(元)
答:四(1)班學生應900元錢。
4.總結:如果是特殊數25乘另一個數,可以把另一個數拆分成4乘幾的`形式,再利用乘法結合律來計算,從而讓計算變得更加簡便。
二、鞏固反思
通過剛才的學習,老師想知道大家為什么能算的又快又準確,有沒有什么技巧與方法,能跟老師分享一下嗎?
學生自由發言
總結:①兩個數相乘,如果一個因數是接近整十、整百或整千的數,可以將這個數寫成整十、整百或整千的數加或減一個數的形式,再運用乘法分配律進行計算,會使計算簡便。
②如果是特殊數25(或125等)乘另一個數,可以把另一個數拆分成4乘幾(或8乘幾)的形式,再運用乘法結合律進行計算,會使計算簡便。
一次簡單的出游,竟然隱含著這么多的數學問題,但都被我們的數學小能手們一一解決,大家說學好數學有沒有必要?學好數學可以解決我們生活中的很多問題。
三、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四、板書設計
乘法簡便運算
資源文件列表:
小學六年級數學總復習《簡便運算》教案設計 10
教學內容:
P21:例4“做一做”。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觀察、猜想、驗證、歸納,讓學生經歷探究發現減法的特殊規律并選擇運用進行簡算的過程。
過程與方法:讓學生從解決生活實際問題中體會到計算方法的多樣化。
情感態度價值觀: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理解一個數連續減去兩個數,可以寫成這個數減去后兩個數的和的道理。
教學難點:
靈活運用減法的性質進行簡便運算。
教具學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生疑
1、競賽
出示兩組題,分組計算,比賽看哪組同學即對又快?(幻燈)
第一組 第二組
72—6—4 72—(6+4)
85—8—2 85—(8+2)
126—70—30 126—(70+30)
根據比賽的結果提問:男同學輸了,服不服氣呀?你們就不想知道女同學為什么能算得又對又快嗎?
2、發現: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發現了什么?(學生說說自己的發現)
3、猜想:觀察三個等式,激勵學生大膽猜測:這里面有沒有什么規律呢?(學生發表自己的說法)
4、師板書:從一個數里連續減去兩個數可以寫成這個數減去后兩個數的和。
5、師提問:是不是從一個數里連續減去兩個數都可以寫成這個數減去后兩個數的.和呢?
6、舉例驗證
7、師小結:大家善于觀察,善于動腦,這是一種很好的學習習慣,剛才大家通過觀察發現了規律,利用這些規律使計算簡便。(板書:簡便)
二、自主探索,探究新知
(創設情景引出例題) 師:“同學們喜歡旅游嗎?(喜歡)如果讓你自己去旅行,你能行嗎?不要著急,李叔叔給大家介紹了一個旅行法寶——《自助旅行》指南。這本書可以告訴我們旅行時應做的準備和注意事項。”
1、出示情境圖
師:李叔叔在外出旅行前,他就仔細的查閱了這本書的資料。從圖上,你能了解到什么數學信息?
(數數學信息:李叔叔昨天看了66頁,今天又看了34頁。這本書一共有234頁。)
師:根據這些數學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2、嘗試各種算法 師:“還剩多少頁?”這個問題,你能解決嗎?
師:自己先列式算算看,計算好后把你的思路跟小組內的同學交流一下,看誰的算法最多。
3、全班匯報交流
師:你們都是怎么計算的?把你的思路跟大家分享一下。 指名上黑板板演算法: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234—66—34 234—(66+34) 234—34—66
=168—34 =234—100 =200—66
=134 =134 =134
思路1:從這本書的總頁數里先減去昨天看的66頁,再減去今天看的34頁,就算出還剩多少頁沒看。即234—66—34
思路2:先算出李叔叔昨天和今天一共看了多少頁,再從總頁數里減去看過的頁數,就是剩下的頁數,即234—(66+34)
思路3:總頁數里減去今天的頁數,再減去昨天的頁數,就是剩下的頁數,即2
小學六年級數學總復習《簡便運算》教案設計 11
教學內容: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 小數乘法簡便運算的練習。
教學目標:
1、 鞏固通過觀察數的特征, 運用運算定律進行小數乘法簡便運算的計算技能, 進一步培養簡算意識。
2、 能迅速地根據題目的具體數據特征和符號特征,準確地、靈活合理地進行 小數乘法簡便運算。
3、 通過計算、比較、歸納等學習活動,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概括的 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數感。
教學重、難點:
靈活運用計算策略進行簡便運算,提高學生計算思維能力。
教學過程:
課前游戲: 誰是我的好朋友?
老師說出一個數,你說出另一個數,我倆說出的數的積能湊成整十、整百或整千的數, 積各是多少。搶答:25、125、 99=?0.98=?10.2=?
(意圖:通過游戲提高對乘法簡算特殊積的關注,為小數乘法簡便運算的練習作好準備。) 剛才同學們說的數都有意圖與我的數湊整,今天我們進一步來練習小數乘法的簡便運算(出示課題:小數乘法的簡便運算)
一、 提供數據 編題復習
1、 出示一組特殊數據,選擇其中的一些數進行自由編題,要求:根據小數乘法的簡便運算
定律編出不同類型的題,越多越好。
課件出示:2.5、12.5、0.4、19.9、80、6.7、1.02、3.3
生自由編題,師巡視找出不同類型的.簡便運算題并做一定指導。
2、 反饋所編算式(板書),提問:你是依據乘法的什么運算定律編題的?
2.5×80×0.4
2.5×12.5×80
12.5×6.7+12.5×3.3
2.5×4.4
12.5×1.02
80×19.9
隨機復習三種運算定律及公式(板書)整數乘法的運算定律同樣適用于小數乘法。 依據:
乘法交換律: ab=ba
乘法結合律: (ab)c=a(bc)
乘法分配律: (a+b)c=ac+bc
還有不同情況的簡便運算嗎?一一反饋板書
剛才我發現還有很多同學編的題目很好,請你與同桌進行交流分享。
3、 解題后小結解題方法和注意事項:
解題方法:
(1)、審題:看清題目有什么特征,是否可以用簡便方法計算;
(2)、轉化:合理地把一個因數分成兩個數的積、和或差;
(3)、運算:正確應用乘法的運算定律進行簡便運算;
(4)、檢查:解題方法和結果是否正確。
觀察數字特征和式題結構特征,以正確判斷是否能運用運算定律。通過計算,回顧了小數簡便運算都是觀察數的特征,運用運算定律進行湊整,通過口算使計算簡便。
二、 魔術變身 加深理解
1、 在學生所編原始簡便運算的基礎上進行針對性改編,老師改編、指生改編,指生反饋。 隨機講解達成目標。(板書)
2.5×80×0.4
2.5×12.5×80 2.5×12.5×0.32
12.5×6.7+12.5×3.3 12.5×13-12.5×5 12.5×11-12.5
1.25×67+12.5×3.3
2.5×4.4 2.5×4×1.1 2.5×(4+0.4)
12.5×1.02 12.5×5.6 12.5×20.1
80×19.9
2、解題過程中隨機小結:
(1) 我們要找出能湊整的數時,要根據它不同的“藏”法,采用不同方法把它“找”出來。
(2)在不同的情況下“拆”的方法也會不同,但無論怎么拆都不能改變式子的大小。不同的拆法可能會用不同的定律進行計算,往往解決一道題的方法不是唯一的,從觀察中思考,選用優化的解題策略不但正確率高,而且能為我們節約許多時間。
(3) 利用積因變化規律進行變形,出現了相同因數再運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算。
在不同的情況下,要靈活地選用不同的技巧把數進行湊整,使計算簡便,但是萬變不離其中,方法始終一樣是利用簡便運算的定律。
三、 靈活運用 提高能力
1、 我來當當小醫生(典型錯誤情況)學生現場做題中來
2、 靈活運用大比拼(練習紙)
(一) 第一回合。(只需寫出關鍵步驟)
(1)3.5×13×2 (2)125×8.8
(3)2.8×3.7+ 2.8×6.3 (4)(2.5-0.25)×4
(5)7.3×0.99 (6) 4.5×10.2
(7)7.8×99+7.8 (8)2.5-2.5×0.6
(9)6.8×0.41+0.59×3.4×2 (10) 0.25×1.25×32
(意圖:綜合練習,檢測學生小數乘法簡便運算的熟練性和靈活性。)
(二) 第二回合。(提高題)
(1)3.6×4.7+36×0.53 (2)2.4×1.8-4.8×0.4 (3)0. 9999×1.3—0.1111×1.7
3、解決問題
甲乙兩車分別從兩地同時出發,相對開來,甲車每小時行45.2千米,乙車每小時行54.8千米,3小時后兩車還相距50千米,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四、暢談收獲,總結提升
通過這節課,和自己比你哪方面有了提高?
小學六年級數學總復習《簡便運算》教案設計 12
教學內容:
課本第9-10頁。
教學目的:
會把整數乘法的運算定律應用于小數的.計算,并會用乘法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2.5X4
1.25X0.8
32X25X4
0.5X
0.5X1.01
125X18X8
問:連乘的式題你是怎么算的X
在整數乘法中我們學過那些運算定律X
(主要從運算定律的內容、運算定律的字母表達式、舉例說明應用運算定律怎樣使計算簡便來說明)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aXb=bXa(aXb)Xc=aX(bXc)(a+b)Xc=aXc+bXc
2.用簡便方法計算。
25X46X4
47X8X125
48X99
54X61+61X46
3.分組計算下面各題。
0.7X1.2
1.2X0.7
(0.8X0.5)X0.4
0.8X(0.5X0.4)
(2.4+3.6)X0.5
2.4X0.5+3.6X0.5
左邊和右邊對應算式結果相同嗎X哪一種算法比較簡便X為什么X
4.:運用運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計算簡便,小數乘法也可以運用整數乘法的運算定律使一些計算簡便。(板書課題:小數乘法的簡便運算)
二、新授。
學生嘗試計算。
0.25X4.78X4
=0.25X4X4.78
=1X4.78
=4.78
0.65X
=0.65X(+1)
=0.65X+0.65X1
=130+0.65
=130.65
學生板演后,要講出簡算依據。
:運用定律計算,如果能設法使一個因數轉化為整百數或者兩個因數相乘的積為整百數就能使計算簡便。
三、鞏固練習。
1.用簡便方法計算。
0.25X0.125X4X8
3.2X1.25
0.5X0.46+0.5X0.54
2.5X99
2.課本第10頁做一做。
四、作業。
練習三第3、4、5題。
課后:
小學六年級數學總復習《簡便運算》教案設計 13
教學目的
使學生學會在加減接近整十整百的數時,可直接加上整十整百數,多加了就減去。多減了就要加上來。
教學過程
一個數加上或減去接近整十、整百、整千數的運算,在實際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即使在計算器已經普及的今天,這種口算仍被廣泛使用。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學生學習這部份內容卻困難較大,計算的正確率不高。針對這種情況,在教學中,我嘗試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一、創設問題情境,喚醒生活體驗
問題情境的創設必須要符合兒童的生活實際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形象直觀而又蘊涵一定的數學知識。加減法的一些簡便運算中的一個數加上或減去接近整十、整百、整千時,先把它看作整十、整百、整千數,多加了幾,減去幾,多減了幾,加上幾,這些話聽起來比較拗口,怎樣才能使學生容易懂呢?我首先出示了一幅圖(畫有日常生活用品及其它們的價格),提出了問題:從這幅圖中,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因為買東西是每個學生都經歷過的,有利于學生思考問題、提出問題,激活學生的內驅力。同時為引出下面的`知識做好了鋪墊,有利于學生的自主探索。在富有開放性的問題情境中,學生的思路開闊了,思維的火花閃現了,提出了許多問題:
(1)、買一雙旅游鞋和一套運動服需要多少錢?
(2)、買一臺電冰箱和一臺洗衣機需要多少錢?
(3)、如果有200元錢買一只書包還剩多少錢?
他們調動了自己的經驗和原有的知識結構去探究這個情境中所蘊涵的數學問題,并積極地從多角度去思考問題,發現問題,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二、巧用生活原型,探究運算規律
我們知道,數學本來就是從客觀世界的數量關系與空間形式中抽象、概括出來的。當學生從問題情境中,體會出一些數學思想時,教師應以引導者、鑒賞者的身份,即教師只是提供一些建議或信息,而不是代替學生做出判斷,同時鼓勵學生有創造的想法,使學生在最大的空間去學習、去思考、去探索。在教學加法時,可以分成了兩個步驟:
1、獨立探索階段。
我們知道,真正地數學學習不是對于所授知識地簡單積累,而是通過主體地主動建構。不同的學生由于不同的知識背景就有不同的思維過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充分注意各個學生的特殊性,放手讓學生自己決定自己的探索方向,選擇自己的方法,獨立地進行探索。
教師提出問題:營業員很快地算出買一套運動服(113元)和一個書包(59元)共需要172元,你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嗎?學生想出了很多計算方法:
113+59=113+60-1=172。
113+59=113+50+9=172。
113+59=112+(1+59)=172。
2、合作探討階段。
未來社會已越來越注重個人能否與他人共事、能否有效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和見解。在獨立探索地基礎上,組織學生合作和討論,可以使他們彼此交流,不斷反思自己的思考過程,做出全面地判斷。
①每一種方法為什么這樣做?請講講你的道理?
②這幾種方法哪一種比較簡便?為什么?
通過合作交流,學生各抒己見,這樣既達到了增強學生合作意識地目的,又培養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從而歸納出多加幾,減去幾;先湊整,再相加這兩種方法。
在教學減法時,可以讓學生運用原型來揭示算理,探究規律。小學數學的內容大都可以直接在客觀世界中找到它的原型。減數接近整十、整百、整千數時,把它看作整十、整百、整千數,多減幾,加上幾這個數學知識我們可以在生活中找到一個合適的原型收付錢款時常常發生地付整找零的活動,并且在課堂中展示這個活動:媽媽帶了165元,其中有一張百元紙幣,到商店買錢包花了97元,媽媽怎樣給錢呢?由老師扮媽媽,一名學生扮售貨員,媽媽拿出一百元錢給售貨員,售貨員找給媽媽3元。這里的道理明明白白,是學生所熟悉的常識。這個活動是原始的、最低層次的減法速算法,是學習數學的原型。再引導學生擺這個過程用算式表示出來:165-100+3,從而概括出速算的方法。這樣,由常識上升到了數學,學生的學習由低層次上升到了高層次。
三、拓展問題領域,重構知識體系
在主動探究、歸納總結的基礎上,讓學生運用所理解的知識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使學生進一步鞏固對新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同時和原有認知結構中的相關知識相互作用,把新知識納入到已有的認知結構中,以利于更好的遷移和運用。所以在學完了新知以后,我又設計了這樣的習題:
1、你能用幾種方法來計算下面的題目。
(1)198+197 299+98 =
(2)如果選擇了三種物品(錢包97元,旅游鞋198元,錄音機236元),要計算一共需要多少錢?你能用今天學到的知識來解決嗎?用500元錢去買錢包和旅游鞋,還剩多少錢?
2、判斷下列各題是否正確,為什么?應該怎樣改正?3+305=873+300-5
這樣的題目對學生來說是一種挑戰,能激發學生積極思考,同時讓學生體會到知識在日常生活的運用。
通過嘗試,使我體會到在教學中盡量體現現代教育的主動性、民主性、合作性和發展性有利于把學習數學的主動權教給學生,從而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創造能力。
【小學六年級數學總復習《簡便運算》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簡便運算復習》的教案設計04-30
《四則運算與簡便計算》總復習教學反思05-06
小學數學簡便運算的教案(精選23篇)01-16
“數的運算”總復習建議04-30
“數的運算”總復習建議 論文04-30
總復習數的運算教學反思04-29
小學數學第九單元總復習教案設計參考04-30
小學數學總復習教案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