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五年級教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數學五年級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數學五年級教案1
教學目的:
1、培養學生從不同角觀察分析事物的能力。
2、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從形象構建抽象的.想象能力。
教具學具:
一個球體、一個圓柱體、正方體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對一個物體從不同角度進行了觀察,也發現了從中的奧秘和樂趣,今天我們將兩上物體從不同角度進行觀察,體驗從不同角度看世界。
二、新授課
1、師將一個球體和一個圓柱體按例2擺放在講臺上,抽生的小組為單位上臺觀察,燕記住從正面上面左面右面,觀察到的樣子記下來,再回到位置上把從四個面觀察到的畫出來,并同方交流。
師抽生把畫出的圖形展示出來,集體評議。
2、完成39頁例2及做一做(展示評議)
三:構建空間想象力
1、將兩個完全一樣的正方體并排放,要求生想象畫出以不同角度看到的樣子(強調左右面是重合,故只能看見一個正方形)。
2、將一個正方體和圓柱體并排放,要求生想象畫出從不同角度看到的樣子。
完成練習八第3題。
小學數學五年級教案2
教材分析:
該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約數和倍數的意義”、“質數和合數、分解質因數”、“公約數”等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既是對前面知識的綜合運用,同時又是學生學習“通分”所必不可少的知識基礎。因而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本冊教材的核心內容。本課的教學,對于學生的后續學習和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借鑒前面的學習方法學習后面的內容是本課設計中很重要的一個教學特色,這樣設計不僅使教學變得輕松,而且能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掌握一些學習方法,這些學習策略和方法的掌握,對于今后的學習是很有幫助的。
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更為豐富,動手欲較強,學生認識數的概念時更愿意自主參與,自己發現。再者,學生個人的解題能力有限,而小組合作則能更好地激發他們的數學思維,通過交流獲得數學信息。
教學目標:
(體現多維目標;體現學生思維能力培養)
1、讓學生通過具體的操作和交流活動,認識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會用列舉法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2、讓學生經歷探索和發現數學知識的過程,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3、滲透集合思想,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
公倍數與最小公倍數的概念建立。
教學難點:
運用“公倍數與最小公倍數”解決生活實際問題
教法學法:
為了實現教學目標,達到《標準》中的要求,也為了更好的解決教學重、難點,我將本節課設計成寓教于樂的形式,將教學內容融入一環環的.學生自主探索發現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動手、動腦、動口。
教學過程:
媒體運用
任務導學
明確任務
師:課前我們來做個報數游戲,看誰的反應最快。請兩大組的同學參加。
師:請報到3的倍數的同學起立,報到4的倍數的同學起立。你們發現了什么?他們為什么要起立兩次?(因為他們報到的號數既是3的倍數又是4的倍數)是嗎?咱們一起來驗證一下。(師板書:12、24)
師:像這些數既是3的倍數,又是4的倍數,我們就把這些數叫做3和4的公倍數。(板書:公倍數)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研究公倍數。
一、課堂探究,自主學習
1、出示例1
師:同學們,仔細讀要求,你們認為解決這個問題要注意什么?
生獨立思考,領會題意和要求。
課件出示
合作
探究
2、合作交流,動手操作
我們每一對同桌都準備了一張方格紙和一些長3厘米、寬2厘米的長方形,下面就用這些長方形來代替瓷磚在方格紙上來擺一擺、畫一畫或直接算一算。
3、匯報交流
師板書:2的倍數:2、4、6、8、10、12、14……
3的倍數:3、6、9、12、15、18……
2和3的公倍數:6、12、24……
二、交流展示
1、明確意義
師提出問題:為什么不能鋪成邊長是4厘米或9厘米的正方形?除了能鋪成邊長是6厘米的正方形之外,還可以鋪成邊長是多少厘米的正方形?最小是多少厘米?你發現能鋪成的正方形的邊長有什么特點?
(設計意圖:這幾個問題連環遞進,通過第一問使學生理解4只是2的倍數,9只是3的倍數,不論是邊長4厘米還是9厘米均不符合題意,從而使學生深刻理解"公"字的含義;通過第二、三問使學生發現能鋪成的正方形的邊長必須是2和3的公倍數,而只要符合這個條件的正方形是有無數個的,從而滲透了數形結合與極限思想。)
師:通過剛才的報數和鋪正方形的過程,現在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什么是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在韋恩圖上怎么表示?
2、找最小公倍數
師:是不是只有2和3才有公倍數呢?其你也舉個例子里找一找他們的公倍數,有一個要求:看誰能在規定的時間里找到的公倍數最多,用的方法最巧。
匯報交流
師:請找到最多的同學說一說,你有什么好方法介紹給大家。
3、發現特殊關系的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的特點
師讓學生舉例,然后將學生所舉的例子分成了3類。啟發學生:我是根據什么標準來分的?你所舉的例子屬于哪一類?咱們再來看一看,他們的最小公倍數有什么特點?(讓舉例的學生匯報最小公倍數)
得出規律:兩個數是互質關系的,它們的最小公倍數就是他們的乘積;
兩個數是倍數關系的,它們的最小公倍數就是較大的那個數。
如果以后讓你找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你會怎么做?
三、反饋拓展
1、拓展提升
13和2()1000和25()
18和6()8和9()
1和12()9和15()
2、師:運用公倍數的知識,可以解決許多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一天周老師和一位樂清的同學在溫州參加完同學會之后,第二天要趕回來上班,從溫州新南站我們了解到以下一些信息
師:為了能同時出發,你認為周老師該選擇哪些時間出發?
3、求三個數的公倍數
四、課堂總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五、評價檢測
練習十七2、3、4題
小學數學五年級教案3
教學內容:
書第54——55頁,有趣的測量及試一試第1、2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結合具體活動情境,經歷測量石頭的試驗過程,探索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測量方法。
2、過程與方法:在實踐與探究過程中,嘗試用多種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觀察、操作中,發展學生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用多種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探索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測量方法。
教學準備:
不規則石頭、長方體或正方體透明容器、水。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我們已經學會了如何計算長、正方體的體積。現在老師這里也有一個東西,你能幫我測量出它的體積嗎?
老師出示準備好的不規則石快。
師:這個石塊是什么形狀的?(不規則)
什么是石塊的體積?
你有什么困難?
二、教學新知
1、測量石塊的體積
(1)小組討論方案
師:我們不能直接用公式計算出石塊的體積,可以怎么辦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嗎?
(2)小組制定方案
(3)實際測量
方案一:找一個長方體形狀的容器,里面放一定的水,量出水面的高度后把石頭沉入水中再一次量出水面的高度。這時計算一下水面升高了幾厘米,用“底面積×高”計算出升高的體積。也可以分別計算放入石頭前的體積與放入石頭之后的總體積之差。
師:為什么升高的那部分水的`體積就是石塊的體積?
方案二:將石頭放入盛滿水的容器中,并將溢出的水倒入有刻度的量杯中,然后直接讀出的水的體積,就是石頭的體積。
師:為什么會有水溢出來?
這兩種方案實際上都是把不規則的石頭的體積轉化成了可測量計算的水的體積。讓學生說出“石塊所占空間的大小就是石塊的體積”。
1、實際應用
一個長方體容器,底面長2分米,寬1.5分米,放入一個土豆后水面上升了0.2分米,這個土豆的體積是多少?
(1)讀題,理解題意。
(2)分析:你是怎么想的?
(3)學生嘗試獨立解答。
(4)集體反饋,訂正。
讓學生運用在探索活動中得到測量的方法,即“升高的水的體積等于土豆的體積”,然后用“底面積×高”的方法計算。2×1.5×0.2=0.6(立方分米)
三、課堂小結
學習了這節課,同學們有什么感受和體會?有什么提高?
作業設計:
1、書第55頁第2題。
本題引導學生開展測量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活動。一粒黃豆比較,先測量100粒黃豆的體積,再計算出一粒黃豆的體積。
2、學生再找一些實物,測量出體積。
板書設計:
有趣的測量
方案一:
方案二:
“底面積×高”的方法計算。
2×1.5×0.2=0.6(立方分米)
小學數學五年級教案4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在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推導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采用合作探究的形式,概括出梯形面積計算公式。正確、較熟練地運用公式計算梯形面積,并能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通過自主探究,小組合作,在操作、觀察、比較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思考力,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滲透數學遷移、轉化思想,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自主探究梯形的面積公式。
教學難點:
理解并掌握梯形的面積公式,會計算梯形的面積。
教學準備:
師:多媒體、完全一樣的梯形若干個。
生:剪刀、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紙片(如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等)、練習本。
教學過程:
1.導入
上課!同學們好,同學們請坐,上課之前老師想請大家幫一個忙,學校安排老師給校車的車窗貼防曬膜,可是老師不知道買多少防曬膜合適,你們能幫幫我嗎?哪位同學能說一說?老師看到了你渴望的眼神,就請你來說一說吧。
你說通過觀察發現車玻璃的形狀是梯形,只需要算出來這個梯形車玻璃的面積是多少就能知道需要買多少防曬膜了。
那我們該怎么求出梯形的面積是多少呢?老師看到同學們露出了疑惑表情,沒關系,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梯形的面積。
2.新授
同學們,雖然我們不知道梯形的面積公式,但是之前咱們已經探究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還記得我們是如何探究的嗎?你來說,哦,你說我們是通過轉化為我們熟悉的長方形來進行探究的,真棒!那梯形能不能轉化成我們熟悉的圖形來探究它的面積呢?
現在就請同學們前后桌四人為一小組,拿出老師課前分發給大家的各種各樣的梯形,來剪一剪,拼一拼,看看有什么發現吧,小組合作,現在開始!
老師給大家五分鐘的時間!
好了,時間到。大家都停下來吧,哪個小組代表來展示你們的結果?
第三小組代表,你來說。你說之前學過了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所以你把梯形剪成了一個三角形,一個平行四邊形。很好,說的請具體,還有哪個小組代表有不同的做法?
第一小組代表,你們是怎么做的?哦你說你們把梯形剪成了二個三角形。同學們各有各的方法,你們可真厲害。還有別的小組有不同的方法嗎?
哦,第二小組代表,你的手舉的最高,你來說。哦,你說你是用兩個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了一個平行四邊形!
真棒!同學們,請看大屏幕,老師在大屏幕出示了這種用兩個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的方法!
好了,我們現在已經得到了我們熟悉的圖形,該如何推導梯形的面積公式呢?我們以第三種方法一起來推導一下吧。同學們,請思考一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和梯形的面積有什么關系呢?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又與梯形的什么有關呢?
這個問題,請大家先獨立思考,再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開始吧。
你最先舉起了手,你來說。哦,你說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梯形的2倍!梯形的面積是平行四邊形的一半!真棒!還有誰再來補充一下呢?第二排戴眼鏡的女生,你來說,哦,你說平行四邊形的底就是梯形的上底+下底,高就是梯形的高!真是個了不起的發現!
同學們,我們知道,平行四邊形面積等于底乘高,所以梯形的面積就是(上底+下底)x高÷2!如果我們用a表示上底,b表示下底,高是h,梯形的面積公式是怎樣的呢?你已經迫不及待了,就請你來說吧,哦,你說梯形的面積等于(a+b)xh÷2!。思路很清晰說的很完整,請坐!所以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S=(a+b)xh/2!
同學們,我們用這種方法推導出了梯形的面積公式,那剛剛我們采用剪一剪的方法,得到了一個平行四邊形和一個三角形,也可以得到兩個三角形,這兩種方法能不能推導出梯形的面積公式呢?這個問題,就留給同學們課下探究吧!
3.鞏固
同學們,我們已經知道了梯形的面積公式,現在讓我們一起來解決校車防曬膜的問題,窗戶的上底長40里米,下底長50厘米,高30厘米,請你們在三分鐘的時間內獨立算出校車需要多少防曬膜。
時間到,同學們,請看大屏幕,老師已經出師了答案,你們的答案和老師的答案一樣嗎?
哦,都一樣啊,看來大家都掌握的不錯!
4.小結
大家都是愛學習得好孩子,最后誰能來說一說通過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你說你學會了求梯形得面積,還有你來補充,哦你說梯形得面積公式是(上底+下底)x高÷2,你們說得都很好。
這節課我們主要通過動手操作得方式學習了梯形得面積,從而推導出梯形的面積公式,同時也學會了轉化的思想。
5.作業
馬上要下課了,現在老師來布置一下咱們的作業,請看大屏幕,請同學們課下完成課后習題1,2題,并利用所學得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吧。
板書設計
小學數學五年級教案5
教學目的:
本游戲活動以摸球作為載體。通過此數學游戲,目的是讓學生在活動中經歷實驗、猜想與驗證的過程。
教學過程:
1、師向學生交代清楚活動的操作順序:兩人一組,然后記錄顏色,再放回。記錄摸出的紅球、白球次數可用畫“正”字的方法。
2、組織活動:
(師給每組口袋內準備的白球與紅球數的比例應相同。)
學生兩人一組,一人摸球,一人記錄。
活動過程中,教師要及時進行巡視,以糾正學生可能出現的`不當操作。
3、匯報交流并猜想:
每組學生操作完畢后,組織全班進行匯報交流。并將匯報結果記錄在黑板上,以便學生進行猜想。也要請他們說說猜想的根據。
4、驗證猜想:
請學生打開各小組的口袋,驗證猜想的結果與實際結果是否相符。
5、小組討論:
投影出示討論的題目包括表格。然后出示問題。
注意:學生在具體討論時,也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猜想與推選的方法,對此,要讓學生說說自己的理由,特別要指導學生應考慮比賽外的各種因素。
6、課堂練習:
89頁第3題。
提示學生:由于任選的隨機性,故可能出現特例。對此,在解答時,不要求學生作統一的回答。
小學數學五年級教案6
課題一:
兩個數的
教學要求
①使學生理解公倍數、的概念。
②使學生初步掌握求兩個數的的方法。
③培養學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實際操作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公倍數、的概念。
教學難點
求兩個數的的方法。
教學用具
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口答:求下面每組數的最大公約數。
3和8 6和11 13和26 17和51
2、求30和42的最大公約數。
二、揭示課題。
前面我們已學過兩個數的約數和最大公約數,現在我們來研究兩個數的倍數。
三、探索研究
1.教學例1。
投影出示例1及畫好的數軸。
(1)學生口述4和6的倍數,投影顯示在數軸上。
(2)觀察并回答。
①4和6公有的倍數是哪幾個?
②其中最小的一個是多少?有無最大的?為什么?
(3)歸納并板書。
①4和6公有的倍數有:12、24、36
其中最小的一個是12。
②也可以用圖來表示。
4的倍數6的倍數
4 8 16 20 12 24 6 8 30
4和6的公倍數
(4)抽象、概括。
①什么是公倍數?(讓學生說)
②指導學生看教材第71頁有關公倍數、的'概念。
(5)嘗試練習。
做教材第73頁的做一做,先讓學生分別填寫出6和8的倍數,再讓學生說:兩個圈交叉部分應該填什么數?為什么不打省略號?填好后集體訂正。
2.教學例2。
(1)出示例2并說明:我們通常用分解質因數的方法來求幾個數的。
(2)把18和30分解質因數,寫出短除的豎式并指出它們公有的質因數是哪些?
2 18 2 30
3 9 3 15
3 5
18=233
30=235
(3)觀察、分析。
①18(或30)的倍數必須包含哪些質因數?
②如果233(或235)再乘以2或3或5得到36、54、90(或60、90、150)都是18(或30)的什么?
③18和30的公倍數必須包含哪些質因數?(2335)
(4)歸納:18和30的里,必須包含它們全部公有的質因數(1個2和1個3)以及各自獨有的質因數(3和5)就可以了,所以18和30的是:
2335=90
(5)教學求的一般方法。
為了簡便,我們通常用短除分解質因數的方法,寫成下面的形式,求,如:18 30并讓學生分組討論寫成這種形式后該怎樣做。
①每次用什么作除數去除?
②一直除到什么時候為止?
③再怎樣做就可以求出了?
(6)嘗試練習。
做教材第74頁上面的做一做,學生解答后,點幾名學生說說是怎樣做的,然后集體訂正。
(7)抽象、概括求的方法。
①誰能說說求的方法。
②指導學生看第74頁求兩個數的的方法。
四、課堂實踐
1.做練習十五的第1題,讓學生講講為什么?
2.做練習十五的第4題,先讓學生也按要求去做,再回答誰做得對,誰做錯了,錯在什么地方?
五、課堂小結
學生小結今天學習的內容及方法。
六、課堂作業
做練習十五的第2、3題。
小學數學五年級教案7
教學目標:
1.理解并掌握等式和方程的意義,體會方程與等式間的關系。會列方程表示事物之間簡單的數量關系。
2.在觀察、分析、比較、抽象、概括和操作交流中,經歷將現實問題抽象成等式與方程的過程,積累將現實問題數學化的活動經驗。
3.有機結合地方教育資源、我國在方程史上的貢獻等內容滲透健康生活方式,愛家鄉、愛祖國的數學文化等積極情感,增強民族認同感。
教學重點:
經歷從現實問題情境中抽象出方程的過程,理解方程的本質。
教學難點:
會用方程表示事物之間簡單的數量關系。
教學過程:
一、認識等式
1.談話: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朋友,它叫(天平)。
(結合課件演示)小明在天平的兩邊放上砝碼,天平(平衡了)。你能用式子表示天平左右兩邊物體的質量關系嗎?(50+50=100)
還可以怎樣表示?(50×2=100)
2.揭示:像這樣左右兩邊相等的式子,我們把它叫做等式。
提問:這兩個等式左邊表示的是什么?右邊呢?
它們之間是(相等的)關系。
3.提問:小明從天平的左邊拿走了一只砝碼,這時候還能用等式表示兩邊物體的質量關系嗎?那該怎樣表示左右兩邊物體的質量關系呢?
(50<100,100>50)
二、認識方程
1.用含用未知數的式子表示質量關系
猜想:為了讓天平達到平衡,小芳準備在天平的左邊放一個物體。如果把把這個物體放下來,可能會出現哪些情況呢?
怎樣用式子表示這里(指其中平衡的情況)左右兩邊物體的質量關系呢?
學生嘗試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指出:真不簡單!同學們能想到用字母來表示這個物體的質量。這些字母表示的數咱們事先不知道,這樣的數我們把它叫做未知數。
感悟:人類能夠將未知數用一定的字母表示,并且讓未知數平等地參與運算經歷了漫長的過程。
【課件演示,播放錄音:700多年前,我國數學家李冶發明了“天元術”,他用“天元”表示未知數。后來數學家們又用各種符號表示未知數。1637年,法國數學家笛卡爾最早用x表示未知數。這種表示方法逐漸成為人們的習慣。】
交流:三幅圖中,天平兩邊物體的質量關系就可以怎樣表示?另外兩幅圖呢?
(X +50=100 X +50<100 X +50>100)
到底是怎樣的一種情況呢?眼見為實!
這時候,咱們該用哪個式子表示天平兩邊物體的質量關系?(X +50>100)
表達:(放下物體后)為了使天平繼續達到平衡,小芳利用砝碼進行了各種調整,請你也用關系式表示天平兩邊物體的質量關系。
(X+50<200、X+50=150、2X=200)
2.分類、比較,揭示方程的意義
⑴討論分類依據
現在黑板上8個式子(50+50=100,50×2=100,50<100,100>50,X +50>100,X+50<200、X+50=150、2X=200),你能將這些式子分分類嗎?先自己想一想分類的`標準,再和同桌討論一下。
⑵動手操作
討論結束后,從信封里拿出8張寫著式子的紙條,按照你們的標準分一分。
⑶交流反饋
哪個小組愿意到黑板上來展示你的分法?告訴大家,你們是按照什么標準分類的?
展示學生的三種分法
a.按是不是等式分成兩類;
b.按有沒有未知數分成兩類
c.同時按是不是等式和有沒有未知數分成四類。
根據分類的標準咱們來看一看每一組式子有什么特征?
①沒有未知數也不是等式;
②有未知數但不是等式;
③沒有未知數但是等式;
④含有未知數而且是等式。
⑷揭示概念
揭示:像50〈100、100〉50 、50+50=100、50×2=100這些式子大家都比較熟悉,而X +50>100、X+50﹤200這類式子比較復雜,我們到初中會更深入地了解它。像X+50=150、2X=200這樣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
提問:黑板上另外三類是方程嗎?為什么?
3.判斷深化理解
出示“練一練”第1題。
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
6+x=1436-7=2960+23>708+x50÷2=25x+4<14y-28=355y=40
討論:等式和方程有什么關系呢?
4.描述生活
⑴說飲食(以圖的形式呈現)(看圖列方程)
①蘿卜——“如皋蘿卜賽雪梨”。
【圖示:三只蘿卜各x克,共重450克。(臺秤)
列方程:__________________ 】
②三香齋茶干——“只此一家”。
【圖示:每袋x元,共4袋。一共24元。
列方程:__________________ 】
③白蒲黃酒——“液體長壽面包”。
【圖示:一只杯子200毫升,另一只杯子x毫升,共500毫升的黃酒。
列方程:__________________ 】(先不出現數字)
提問:從圖中,你獲得了什么數學信息?
大杯的容量、小杯的容量與這瓶酒的凈含量有怎樣的關系呢?
給出信息后,提問:根據給出的信息,你會列方程嗎?
提問:如果把已知量和未知量變一變,你還會列方程嗎?(300+y=500)
如果再變一變呢?(z+1.5z=500)
追問:剛才,同學們都是根據什么來列方程的?
⑵話運動
用方程表示數量關系(錄音配合圖片文字)
①播放錄音:“飯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張大爺每天早飯后忙完家務,就去休閑廣場散步。他每分走x米,經過5分,正好走完400米。
屏幕顯示文字:每分鐘走x米,經過5分鐘,正好走完400米。
列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
②散完步,張大爺就去打太極拳。老人們排著整齊的隊伍,每排x人,共6排。前面還有兩名教練示范,一共有62人。
屏幕顯示文字:每排x人,共6排,前面有兩名教練示范,共62人。
列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
③賞美景
用方程表示數量關系(圖文結合的形式呈現)
①護城河邊,有兩個著名的景點,它們的歷史可悠久了!
【顯示文字:水繪園有x年的歷史,定慧寺比水繪園的歷史長1000年,已有1400年歷史。
列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 】
②古城如皋有內、外兩條城河環繞,沿著護城河走,你會發現一座座各具特色的橋。
【顯示文字:內城河上有x座橋,外城河上有x+5座。一共有29座橋。
列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 】
③如皋的盆景久負盛名,屢獲大獎。
左邊這一盆叫(層云疊翠),右邊這一盆叫(蛟龍穿云)。它們都是名貴的盆景。
【顯示:“層云疊翠”盆景的價格是x元,“蛟龍穿云”的價格是它的2倍,一共360000元。
列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 】
④再帶你去一覽“天下第一大壽星”的風采。很高是吧!小明也正在這里游玩呢!你找到他了嗎?跟壽星像比怎么樣?
【顯示:小明高x米,壽星像總高度是小明身高的30倍還多1米,壽星像高49米。
列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
三、拓展應用
【課件播放達能佳鈣餅干廣告視頻】
提問:為了創意的需要,廣告中固然有夸張的成分。但據調查,關于餅干本身的一個重要信息卻是可靠的。你捕捉到了這條信息了嗎?(1包佳鈣餅干的鈣含量=3杯牛奶的鈣含量)
咱們消費者可得明明白白消費!關于這條模糊的信息,同學們還想進一步了解哪些更為詳細的信息?(根據學生提問揭示相關信息。)
根據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你能用方程表示三個數量之間的相等關系嗎?
小學數學五年級教案8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三節內容。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在實際情境中,認識計算梯形面積的必要性,能運用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解決相應的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學會發現知識之間的規律,加強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觀察能力,在小組合作探索的活動中,經歷推導梯形面積公式的過程。
情感態度價值觀:在探索梯形面積計算方法的過程中,獲得探索問題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點:
理解梯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正確計算梯形的面積。
教學難點:
梯形面積計算方法的推導過程。
教學準備:
給每個小組準備梯形若干個,剪刀一把;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創設情境。
師:同學們,我們在學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時,學到一種非常重要的學習方法,還記得是什么方法嗎?(轉化)
師:誰來說說平行四邊形式三角形的面積是怎樣推導出來的?
(根據學生所述,教師電腦演示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師:推導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面積公式時,我們都用到了轉化的方法,把我們要研究的圖形轉化成已經學過的圖形來發現他們之間的聯系,進而推導出面積計算的公式。
師:在生活中,我們能看到各種形狀的物體,(出示課件)這輛小汽車的車窗玻璃是什么圖形?還記得梯形各部分的名稱嗎?(出示課件)這是一大一小兩個梯形,你認為梯形面積的大小可能會與什么有關?它們之間到底有著怎樣的'關系呢,這節課我們就來探究梯形的面積計算。(板書課題)
二、猜測驗證,自主探究。
師:現在請大家想一想,你準備怎么出梯形的面積?看來“轉化”這種方法確實很重要,我們在解決很多問題的時候都是利用已有的知識去解決新問題,那么你們認為梯形可以轉化成我們以前學過的什么圖形呢?
1、生猜想。(平行四邊形、長方形、三角形……)
2、公式探究。
師:你們的這些想法是否正確呢?下面咱們一起來驗證一下。
先給同學們30秒的時間獨立思考,自己想辦法。
(30秒過后)
師:好了,下面的時間請同學們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組內先交流一下,然后選出一種的方法,利用你們手中的學具推導出梯形面積公式。
3、學生進行探究,師相機指導。
4、生匯報。
師:剛才老師在下面走的時候發現第x組的同學最先推導出了梯形的面積公式,下面請第x組的同學派代表到前面展示一下你們是怎么做的。
(生展臺展示)
組1:我們組用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拼成了一個平行四邊形,得出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梯形面積的2倍,平行四邊形的高與梯形的高相等,平行四邊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與下底之和,從而推導出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師隨機貼圖并板書)
師:其它組有沒有不同的拼擺方法?(讓生在座位上說)
請你說說你們組是怎么拼的,推導出的梯形面積公式是什么?
組2:我們用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梯形拼成了一個長方形,推導出梯形的面積公式是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師:老師在下面走的時候發現有一個組采用了割補的方法推導出了梯形的面積公式,是哪個小組?請到前面展示一下。
組3:我們選擇了一個梯形,沿著它的腰對折,然后剪開,再移到右邊拼成了一個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與梯形的面積相等,平行四邊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與下底的和,平行四邊形的高等于梯形高的一半,所以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師隨機貼圖)
師:哪個小組還有不同的方法?
組4:我們組把梯形剪成了兩個三角形,得出梯形的面積等于兩個三角形面積之和,這個小三角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高等于梯形的高,所以小三角形的面積=上底×高÷2,這個大三角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下底,高等于梯形的高,所以大三角形的面積=下底×高÷2,從而推導出梯形的面積=上底×高÷2+下底×高÷2(師隨機貼圖)
(注:師在生匯報的過程中要讓生到黑板上畫出小三角形也就是鈍角三角形的高在哪里,并引導生說明鈍角三角形的高為什么和梯形的高相等)
師:剛才同學們說出了這么多的方法,你們真了不起!老師也想出了一種方法,我們一起來看看。
(幻燈出示轉化過程)
師:誰能根據老師展出的這種方法推導出梯形的面積公式?
生口頭敘述。
師:你真聰明!其實推導梯形面積公式的方法還有很多很多,有興趣的同學可利用課下時間進一步探究。
師:好了,如果用s表示梯形的面積,用a、b和h分別表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那么梯形的面積公式用字母可以怎樣來表示?
生:s=(a+b)h÷2
(師板書)
師:請同學們觀察這個公式,想一想,要想求梯形的面積必須知道哪些條件?
由此看來梯形面積的大小與它的上、下底和高這三個因素有關,那么,在計算時應注意什么呢?
三、實踐運用,解決問題
接下來我們一起走進生活,來解決一個實際問題。
師:課件出示例題:
(這是我國長江三峽水電站大壩,它的橫截面的一部分是梯形,求它的面積。)
師:讓生以最快的速度在練習本上只列式不解答。老師算了一下這道題的結果,等于10530平方米,同學們可利用課下時間驗證一下老師算的到底對不對。
師:梯形的面積應用很廣泛,在很多物體中經常會看到梯形。下面我們來解決另一個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幻燈出示)
一輛汽車側面的兩塊玻璃是梯形(如下圖),它們的面積分別是多少?
師:好,剩下的時間我們來解決其他問題。
1.算出下面每個梯形的面積。(單位:厘米)90頁第3題
2.判斷題。
(1)兩個梯形都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2)兩個形狀一樣的梯形一定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3)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一定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4)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梯形面積的2倍。()
3選擇題
(1)梯形的上底是4米,下底是6米,高是5米,它的面積是()。
A.45平方米B.25平方米C.25米
(2)一個梯形上底是80厘米,下底是12分米。高是5分米,它的面積是()平方分米。
A50B.25C.230
4.90頁第3題
5、一條新挖的渠道,橫截面是梯形,渠口寬2.8米,渠底寬1.4米,渠深1.2米。橫截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四、小結。
師:這節課同學們在探索的過程中發揮了自己的聰明才智,利用轉化的思想創造出了多種推導梯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方法,并能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你們真了不起!今后我們將會利用這種方法來探究更多的有關圖形的知識。相信你們今后會有更加出色的表現。
小學數學五年級教案9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能直接在方格圖上,數出相關圖形的面積。
(2)能利用分割的方法,將較復雜的圖形轉化為簡單的圖形,并用較簡單的方法計算面積。
2、過程與方法
(1)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策略、方法的多樣性。
(2)學會與人交流思維過程與結果。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體驗數學活動充滿著探索、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
重點難點及處理問題的策略
1、重點是指導學生如何將圖形進行分割,從而讓學生體會到解決問題的多樣性和簡便性。難點是靈活運用方法。
2、借助圖形,讓學生動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揭示新課。
我要說班里每位同學都是優秀的設計師!因為大家都在設計著自己美好的將來,所以在很用功的學習。希望大家繼續努力,使自己美好的設計成為現實。下面我們來看一看,我們的同行——一位地毯圖案設計師,設計的圖案。
展示地毯上的圖形,讓學生仔細觀察圖形特點,說發現。
地毯是正方形,邊長為14米藍色部分圖形是對稱的,……
師:看這副地毯圖,請你提出數學問題。
根據學生的回答展示問題:“地毯上藍色部分的面積是多少?”
師板書課題:地毯上的圖形面積
二、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如果每個小方格的面積表示1平方米,那么地毯上的圖形面積是多少呢?
1、學生獨立解決問題
要求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怎樣簡便就怎樣想,并把解決問題的方法記錄下來。
2、小組內交流、討論
3、班內反饋
請學生匯報藍色部分面積,重點匯報求藍色面積的方法。對于每一種方法,只要學生說得合理都給以肯定。
學生的答案也許有:
(1)直接一個一個地數,為了不重復,在圖上編號;(數方格法)
(2)因為這個圖形是對稱的,所以平均分成4份,先數出一份中藍色的面積,再乘4;(化整為零法)
(3)用總正方形面積減去白色部分的面積;(大減小法)
(4)將中間8個藍色小正方形轉移到四周蘭色重疊的地方,就變成4個3×6的長方形加上4個3×3的正方形。(轉移填補法)
4、學生總結求藍色部分面積的方法。
三、鞏固練習、拓展運用(課本第19頁練一練)
1、第1題
(1)學生獨立思考,求圖1的面積。
(2)說一說計算圖形面積的方法。引導學生了解“不滿一格的當作半格數”。
2、第2題
獨立解決后班內反饋。
3、第3題
(1)學生獨立填空。求出每組圖形的面積。學生完成后班內交流反饋答案。
(2)學生觀察結果,說發現。
第(1)題的4個圖形面積分別為1、2、3、4的.平方數;第(2)題與第(1)題進行比較,第(2)題的3個圖形的面積分別是前面一組題的前3個圖形面積的一半。
四、全課小結,課后拓展
今天我們進行了那些活動,你收獲了什么?
師:對于計算方格圖中規則圖形的面積,我們可以分割,可以直接數,可以“大減小”,還可以轉移填補。如果沒有方格圖,我們該怎樣解決一些圖形的面積呢?明天的數學課上我們將繼續學習。課后,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在空白方格紙上設計一些你喜歡的圖案,讓你的同桌幫你算一算圖案的面積。
小學數學五年級教案10
一、教學內容和復習
教材第101頁的內容。
二、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幫助學生梳理本單元的知識要點及知識間的聯系。
2.培養學生歸納、知識的能力,掌握和復習知識的方法。
3.培養學生自覺復習的習慣。
三、重點難點
歸納、本單元的知識點。
四、教具準備
投影。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分數的意義和性質這個單元的知識我們已經學習完了,今天這節課我們共同來復習一下這個單元的知識。
(二)教學實施
1、引導學生歸納、梳理知識點。
提問:回憶這個單元我們主要學習了哪幾部分知識?每部分又有哪些主要概念?這些概念之間有什么聯系?你能試著歸納出來嗎?
學生自己試著歸納,然后請學生匯報發言,集體補充。
老師隨著學生的匯報,進行板書。
板書如下
2.應用知識練習。
(1)完成教材第101頁的第1題。
先獨立完成填空,集體訂正。
然后討論:分數意義是什么?分數單位是什么?分數和除法有什么關系?
(2)完成教材第101頁的第2題。
讓學生先將這7個分數分類,再說一說分類的依據,每一類分別是什么分數,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
(3)完成教材第101頁的第3題。
學生先獨立完成,然后說說比較分數的大小有幾種情況,怎樣分別比較分數的大小。
(4)完成教材第101頁的`第4題。
先讓學生說一說分數化成小數和小數化成分數的方法,再完成題目給出的分數與小數的互化練習。
提問:互化時要注意什么?
(四)思維訓練
1、分數是真分數,而且可以化成有限小數,x最大是幾?
2.一個分數,分子和分母的和是43,如果分母加上17,這個分數就可以化簡成言,這個分數是()。
3.一個最簡分數,把它的分子擴大2倍,而分母縮小到原來的后,正好等于,這個分數原來是()。
(五)課堂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對分數的意義、真分數和假分數、分數的基本性質、約分、通分、分數和小數的互化等概念更加清楚。同時,進一步明確了這些概念之間的內在聯系,并能靈活應用這些概念解決問題。
【小學數學五年級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五年級教案12-13
五年級小學數學優秀教案12-11
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教案09-28
小學五年級數學的教案02-28
小學數學五年級教案【熱】01-28
【推薦】小學數學五年級教案01-31
【熱】小學數學五年級教案01-31
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02-08
【熱門】小學數學五年級教案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