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二年級數學下冊第五單元《混合運算》教案

時間:2024-06-17 11:13:26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二年級數學下冊第五單元《混合運算》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二年級數學下冊第五單元《混合運算》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二年級數學下冊第五單元《混合運算》教案

二年級數學下冊第五單元《混合運算》教案1

  【教學內容】

  教材第49頁例3以及“做一做”。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掌握有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夠進行正確運算。

  2.過程與方法:通過情境理解有括號的乘加的運算順序,通過知識遷移應用到有括號的除加或除減混合運算,學會解答有括號的兩部混合運算。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數學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掌握含有括號的兩步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知道有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練習本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口算,說說下列運算的順序。

  (1)出示:56-8+9= 49÷7×4=

  說說這兩題是什么樣的題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這兩題是同一級的運算,按從左到右的順序計算。)

  2.出示:7×7-5 77-42÷7 15-6×2

  說說這兩題是什么樣的題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含有兩級的混合運算,先算乘除,再算加減。)

  學生口算,說出得數。

  2.小敏更是個粗心的孩子,他在計算15-6×2的時候,得到的結果是18,你知道他在計算時犯了什么錯誤嗎?

  學生討論,指名回答。

  得出結論:15-6×2是既有乘又有減的兩級運算,應該先算乘法,再算減法,結果是3,小明得出的結果是18,說明他是先運算的減法,后運算的乘法,他的運算順序是錯誤的。

  追問:那么,15-6×2,如果要先算減法,有辦法嗎?怎么辦呢?

  預設:添上小括號。

  3.揭示課題: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

  二、互動新授——括號問題

  1.出示15-6×2

  師:小括號的作用可大了,算式里添上小括號,不管小括號里面是加減還是乘除,都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算式。

  教師填上小括號:(15-6)×2

  現在這道題,變成先算什么?(小括號里的15-6),再算什么?

  你能計算嗎?學生在練習本上計算。

  師生共同交流。

  (15-6)×2

  =9 × 2

  =18

  提問:如果小明解決的.是這道題,他算得對不對?(對)因此,我們再計算混合運算的時候,不要像小明一樣粗心,一定要先分析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以免計算錯誤。像這樣,算式里有小括號的,要先算括號里面的。

  2.教學例3.

  談話:7×7-5、77-42÷7,這兩道題,老師給他們加上小括號,7×(7-5)、(77-42)÷7,計算的順序有沒有變化,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出示例題,讓學生試著在自己的本子上做一做。教師巡視,指導有困難的學生,并尋找錯例。

  計算完,集體交流。

  交流時,請學生說是他們是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

  計算的對嗎?翻開課本第49頁,核對一下。

  同桌互相交流、校對。

  3.反饋練習。

  完成教材第49頁“做一做”第1題。

  學生拿出練習本,學生計算,劃出第一步先算什么,第二步再算什么。同桌互相交流。

  三、練習提升

  1.完成教材第49頁“做一做”第2題。

  說說每道題應先算什么,再計算。

  變式后和原題比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在計算順序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比一比每組兩題的得數,你能發現什么?

  2.完成教材第49頁“做一做”第3題。

  先填空,再列綜合算式。

  學生交流匯報自主學習成果。

  教師提示交流內容包括:問題是怎么解決的,每一步列式的含義,列綜合算式時因注意什么。

  教師適時評析錯例。

  教師強調并追問:說一說列出的綜合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和數量關系。這樣列式,第一步求出什么?

  四、課堂小結

  師:這節課我們學會了什么?算式里有小括號,我們應先算什么?

  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小結;這節課我們學會了計算算式里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算式里有小括號的,我們應該先算小括號里面的算式。

二年級數學下冊第五單元《混合運算》教案2

  課題名稱

  二年級下冊第五單元沒有括號的同級混合運算

  教學目標

  掌握運算順序,能正確地計算加、減、乘除混合算式。

  重難點分析

  重點分析

  運用脫式計算進行計算在前面的學習種沒有講過,這個知識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因此,要求學生不但要運用剛學過的知識,還要將新學知識與之緊密聯系在一起。

  難點分析

  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只是在一年級接觸了一些簡單的加減混合運算,且還沒有接觸過帶有乘除法的綜合算式,對脫式計算也是第一次接觸,比較陌生,因此在計算的過程中要運用幾種新學的知識去解決問題,難度相對較大。

  教學方法

  填寫示例

  1.通過復習勾起學生對學過知識的'回憶。

  2.根據學過的知識為乘除法混合運算知識的學習做鋪墊。

  3.通過練習進行鞏固。

  教學過程

  導入

  一、復習舊知

  說出各題的運算順序,再計算。

  16+9+8=

  35-20+10=

  知識講解(難點突破)

  一、學習脫式計算格式

  53-24+38

  =29+38

  =67

  計算時,一步一步的運算,并且一行只寫一步算式,等號上下對齊寫在算式的左下角,我們就把這樣的的計算叫脫式計算,也叫遞等式計算。

  通過復習回顧等發現:一道題中有加法和減法,要按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

  教師小結: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只有加法、減法運算時,要按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

  二、知識遷移

  我們知道了加減法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那下面這個綜合算式應該怎樣計算呢?

  15÷3×5(一道題中有乘法和除法,要按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 )

  課堂練習(難點鞏固)

  一、鞏固脫式計算格式,體會同級運算的順序

  48-8+17

  9×4÷6

  二、改錯題,下面的計算對嗎?如果不對,把它改正,寫出改正過程。

  5-26+4 56÷7×2

  =35 -30 = 8×2

  =5 =16

  小結

  在沒有小括號的算式里,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

二年級數學下冊第五單元《混合運算》教案3

  教學內容:教科書P48頁例2,練習十一第3~6題。

  教學目標

  1.借助解決問題的過程讓學生感受“先乘除后加減”的道理。

  2.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含有兩級運算(沒有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運用運算順序進行計算。

  3.培養學生養成先看運算順序,再進行計算的良好習慣,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

  教學重點:正確理解和運用含有兩級運算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理解規定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的必要性。

  教學準備:例2主題圖掛圖或者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教師用課件出示復習習題。(說出各題的運算順序,再計算)

  12+4+30 2×4×7 15+10—8 6÷3×2

  2、板書課題《乘除法和加減法混合運算》

  3、課件出示:學習目標

  二、創設情境,解決問題

  教師用課件出示例2的情境圖,引導學生仔細觀察。

  教師:從圖中你能讀到哪些信息?最后求什么?

  學生可能會獲得以下信息:蹺蹺板樂園場地內有3個蹺蹺板,每個蹺蹺板上有4個人,草坪上還有7個人。

  對于學生回答缺乏一定順序或者表述不完整的,教師要注重指導,幫助零散獲取信息的學生建立一定的順序,并逐步完整地進行表達。

  教師: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樣列式計算?

  學生可能會出現不同的解題方法:一是分步列式,二是綜合算式。

  讓學生板演并說說自己的想法,引導學生充分說明和交流。

  (設計意圖:例2貼合學生生活實際,數量關系簡單,學生也有過學習乘加的經驗,給教師指導學生觀察和處理信息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因此這個素材是極好的學習資源,教學時進行了充分的運用。同時,有主題圖這個直觀媒介,學生大多也能比較清楚地闡述自己解決的思路,為后面探究含有兩級運算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作好了鋪墊。)

  教師讓學生根據黑板上不同的解題方法,充分地說一說每種方法先算的.是什么,再算的是什么。

  通過交流,學生會發現無論哪一種列式,第一步都是先算出3個蹺蹺板上一共有多少人,也就是要先算這一步。

  教師根據4×3+7這種列式方法,呈現7+4×3的綜合算式,同時給出數學的規定: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減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減法。

  引導學生比較4×3+7和7+4×3兩個綜合算式,讓學生體會后者的簡潔性,進而使學生體會到這樣規定的合理性:保證結果唯一,數學表達簡潔。

  讓學生獨立用綜合算式計算7+4×3,學生板演,教師注重巡視,關注脫式書寫規范的指導。

  (設計意圖:學生不同的解題方法為他們交流提供了依據,發現每種方法都是先算什么是為了讓學生理解規定先乘、除后加、減的運算順序的必要性,結合情境來理解運算順序更自然、深刻。運算順序揭示后的再思考讓學生意識到無需用小括號時就不必使用,體會數學表達的簡潔。)

  三、運用規定,進行運算

  教師:剛才我們計算的是乘法和加法的混合運算,并且我們也知道了數學上對運算順序的規定,大家有信心進行除法和加、減法的混合運算嗎?

  教師直接出示減除、除加的兩步運算式題(如下),讓學生獨立嘗試解決。

  20—8÷2 81÷9+2

  請學生板演,其余學生在練習本上計算。教師注意巡視,最后組織交流,并根據學情進行歸納指導。

  (設計意圖:含有兩級運算的運算順序表述較長,且二年級學生在理解和掌握時需要一個過程,所以在這里分兩步(乘和加、減混合,除和加、減混合)分別讓學生逐步理解和掌握,加深了學生的印象,同時也培養了學生類比、遷移的能力。)

  四、練習鞏固,應用實踐

  1.完成第48頁的“做一做”

  教師引導學生注意審題,明確只是將先算的那一步圈出來,加深對沒有括號的含有兩級運算的算式中先算乘、除法的運算順序的鞏固。

  2.送小動物回家

  教師引導學生注意審題,明確題意,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3.完成第50頁第3題(下面的計算對嗎?如果不對,把它改正過來)

  先讓學生獨立思考,舉手發言,把不對的改正過來。

  4.完成第51頁第6題

  教師用教具在黑板上進行動態展示,幫助學生理清運算順序,加強對列綜合算式的指導。

  (設計意圖:每個練習題的側重點有所不同,而且是一個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過程,旨在讓學生在掌握運算順序的基礎上,形成靈活運用的能力。單純的計算練習形式難免會使學生產生枯燥、疲倦和懈怠,所以適當采取競技形式激發學生練習的興趣。)

  五、課堂小結

  教師:說說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設計意圖:提綱挈領的小結,不僅引導學生掌握運算順序,還要學會根據情況正確選擇。)

  六、布置作業

  完成配套練習。

二年級數學下冊第五單元《混合運算》教案4

  教學內容

  教科書P48例2及“做一做”,完成P50~51“練習十一”第5、6題。

  教學目標

  1.借助解決問題的過程讓學生感受“先乘除后加減”的道理。

  2.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沒有括號的兩級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運用運算順序進行計算。

  3.培養學生養成先看運算順序,再進行計算的良好習慣,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

  教學重點

  正確理解和運用沒有括號的兩級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

  理解規定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的必要性。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課前三分鐘德育教育:愛是什么?(愛可以是一個擁抱;可以是一次感動;愛也可以是一件禮物;一聲問候;對于我們小孩子來說,最真真實實的愛,最看得見,摸得著的愛,愛還可以事一個動作,一句話語。

  一、復習導入

  課件出示練習題

  指名學生回答。

  師:同級運算的運算順序是什么呢?

  【學情預設】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同級運算按從左到右的順序計算。

  師:剛才這幾道題,我們都采用了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這節課我們學習新的內容。(板書課題:沒有括號的兩級混合運算)

  二、探究新知,掌握算法

  1.創設情境,發現問題。

  課件出示教科書P48例2主題圖。

  【學情預設】蹺蹺板樂園場地內有3個蹺蹺板,每個蹺蹺板上有4個人,場地內還有7個人。

  師: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你們能發現其中的數學問題嗎?誰來說一說?

  【學情預設】預設1:蹺蹺板樂園一共有多少人?

  預設2:坐蹺蹺板的比沒坐蹺蹺板的多多少人?

  預設3:沒坐蹺蹺板的比坐蹺蹺板的少多少人?

  2.解決問題。

  師:我們一起來解決下面這個問題。(出示課件)

  師:想一想,要求蹺蹺板樂園一共有多少人,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學情預設】先求坐蹺蹺板的有多少人,再把坐蹺蹺板的`人數和沒坐蹺蹺板的人數加起來。

  師:請列式解答。

  教師巡視,注意案例收集。

  【學情預設】

  預設1:3×4=12(人)12+7=19(人)

  預設2:3×4+7=19(人)

  預設3:7+3×4=19(人)

  預設4:7+(3×4)=19(人)

  教師指名學生回答,全班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要求學生說清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師:你能嘗試用遞等式來計算上面的綜合算式嗎?

  指名學生板演。

  在集體評析計算過程中,教師用下劃線和箭頭進一步標注運算順序。

  【學情預設】

  脫離情境后會有學生僅僅看算式,出現不同的答案的情況。作為錯誤案例,教師正好可以引用,追問:“這個解答先算的是什么?”“符合我們解題的要求嗎?”……從而引出規定運算順序的必要性。

  師:不同的綜合算式,有什么聯系?

  【學情預設】都要先算“坐蹺蹺板的一共有多少人”,再算“一共有多少人”。

  師:也就是不管乘法算式寫在哪里,和加法在一起的時候,都要先算乘法。如果沒有規定這樣的順序會出現什么樣的結果呢?

  【學情預設】一道題就有兩種結果。

  師:是的,這樣就不能保證計算結果的唯一性了,這不符合我們數學運算的要求。

  師:觀察7+4×3和7+(4×3),它們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學情預設】學生會發現運算順序相同,結果相同,但后一個算式給乘法加了小括號。

  師:這樣還有必要加小括號嗎?

  【學情預設】沒有,不加小括號更簡潔。

  師:所以,我們要注意數學表達的準確性和簡潔性。

  【設計意圖】例2貼近學生生活實際,不僅數量關系簡單,而且有情境圖作為直觀支撐,

  學生還有過學習乘加的經驗,給教師指導學生觀察和處理信息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學生在該階段會用綜合算式,但習慣用脫式的會比較少。從情境出發,首先讓學生明確在有加法、乘法的綜合算式中,不管乘法放在哪個位置都應該先算乘法。

  3.結合已有經驗,歸納兩級運算的運算順序。

  師:還記得上節課所學的關于同級運算的運算順序嗎?

  【學情預設】同級運算按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

  師:現在一個算式中有乘法,又有加法,不是同級的綜合運算,應該怎么計算呢?

  【學情預設】應該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師:也就是先算二級運算,再算一級運算。(引導學生說出)

  師:這節課學習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是什么?

  結合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減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減法。

  三、熟悉脫式計算的格式

  課件出示教科書P48“做一做”。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評析。

  教師組織學生從運算順序是否正確、格式是否規范、計算是否正確等方面評析學生的計算情況。

  師:誰能說一說,剛剛的脫式計算在格式上需要注意什么,跟以前有什么不一樣?

  【學情預設】橫式的等號寫在式子的右邊,而脫式計算的等號寫在算式的下面,上下對齊,還要寫在式子的左邊;盡量做到數與數對齊,計算符號與計算符號對齊。

  【設計意圖】含有兩級運算的運算順序表述較長,且二年級學生在理解和掌握時需要一個過程,所以在這里分兩步(乘和加、減混合,除和加、減混合)分別讓學生逐步理解和掌握,加深學生的印象,同時也培養了學生類比、遷移的能力。

  四、鞏固練習

  1.完成教科書P50“練習十一”第5題。

  (1)學生獨立完成。

  (2)讓學生在練習本上先算出綜合算式的答案,再標記在算式的下面,最后進行比較。

  (3)指名學生匯報各題是怎樣算的,集體核對。2.完成教科書P51“練習十一”第6題。

  師:比較上面的樹形圖與綜合算式,你有什么發現?

  引導學生先從上往下觀察運算順序,再從左往右觀察書寫順序。

  【設計意圖】每個練習題的側重點有所不同,而且是一個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過程,這樣能化解難點,同時讓學生在掌握運算順序的基礎上,培養靈活運用的能力。

  五、課堂小結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的運算順序和昨天學習的有什么不同?你還有什么不懂之處?你知道在什么情況下該用今天學的運算順序?

  板書設計

  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減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減法。

二年級數學下冊第五單元《混合運算》教案5

  教學目標:

  1.充分體會小括號在混合運算中的作用,會計算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

  2.讓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新知,通過計算過程的教學,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意識,增強學生細心計算的意識,鍛煉學生準確計算的能力,規范脫式計算的格式。

  教學重難點:

  理解并掌握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規律。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識,喚醒已有經驗

  1.回顧沒有括號的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

  課件出示練習題。

  學生獨立計算,教師指名學生與全班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說出運算順序,并強調脫式計算的格式:橫式的等號寫在式子的右邊,而脫式計算的等號寫在下面,上下對齊,還要寫在式子的左邊。

  2.復習小括號的知識。

  師:你還記得58-(14+6)是按怎樣的順序計算的嗎?

  【學情預設】算式里有小括號,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

  師:你能進行脫式計算嗎?

  學生在進行脫式計算時,提醒學生注意,用橫線標出第一步的計算內容。沒參與運算的部分就照寫。

  師:這節課我們要學習的內容也與小括號有關。(板書課題:帶有小括號的兩步混合運算)

  【設計意圖】“溫故而知新”,讓學生獨立計算、集體交流,進一步梳理同級運算、兩級運算的運算順序,并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回顧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為下面的自主探究作鋪墊。

  二、自主探究,建構新知識

  1.自主嘗試進行脫式計算。

  課件出示教科書P49例3。

  師: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學情預設】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小括號外面的。

  學生獨立解答,請學生板演,教師巡視指導。

  【學情預設】大多數學生會結合脫式計算的格式和小括號的作用,寫出脫式計算的過程,但脫式計算的格式掌握得還不夠熟練,教師巡視時注意引導并收集相關的教學案例。

  【設計意圖】關于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學生并不是一無所知,他們已有這方面的學習經驗。所以通過獨立練習,了解學生真實的想法,為明確概念留下真實而寶貴的素材。

  根據學生板演,進行集體講解。

  2.總結運算規律。

  師:這兩道算式有什么相同之處?

  【學情預設】都有小括號;都是兩級運算;有乘除法,也有減法。

  師:兩道算式都含有小括號,有乘除法,也有減法,還沒學你們怎么就會做了呢?

  【學情預設】學生自由表達自己的想法。回顧舊知識來解決新的問題。

  師:誰能完整地說一說,含有括號的算式,是按怎樣的順序進行計算的呢?

  師小結:算式里有括號的,要先算括號里面的。(板書)

  【設計意圖】學生已有脫式計算的經驗,對小括號也有一定的認識,嘗試知識遷移,獨立計算,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在計算過程中理解算理。

  3.對比練習,發現小括號的作用。

  課件出示練習題。

  指名說說各題的運算順序,然后獨立完成,再指名板演,教師巡視進行個別指導。

  課件出示練習題。

  師:每列上下兩個算式有什么不同?

  【學情預設】預設1:上面的算式有括號,下面的沒有;

  預設2:第一列上面先算減法,再算乘法;下面先算乘法,再算減法。

  第二列上面先算減法,再算除法;下面先算除法,再算減法。

  預設3:結果不同。

  師:小括號在這里起到什么作用?

  【學情預設】小括號能改變運算的順序。

  【設計意圖】在喚起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讓學生遷移類推,自主學習,親身體會規定運算順序的合理性、必要性,理解并掌握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又在算式的比較中充分體會小括號在混合運算中的作用,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計算能力。

  三、練習提升

  1.完成教科書P49“做一做”第1題。

  師:這6道題有什么相同點?

  【學情預設】都是含有小括號的兩步運算。

  師:有小括號的算式,按怎樣的運算順序進行計算?

  【學情預設】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教師巡視指導,最后全班交流。

  2.完成教科書P49“做一做”第2題。

  指名學生說說每道題應先算什么,再進行計算。

  師:加小括號之前和之后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在計算順序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比一比每組兩題的得數,你能發現什么?

  【學情預設】每組算式都是兩級運算,每組算式中的數和運算符號都相同,但由于加了小括號,運算順序和結果都不同。

  【設計意圖】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小括號的作用--改變運算順序。

  3.完成教科書P49“做一做”第3題。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樹狀圖,說一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指導。

  【學情預設】大部分學生能很好地解決填空,但是列綜合算式會出現很多問題,例如:65-(5×6),21÷43-36。

  教師針對典型錯誤案例進行分析,讓學生理解,寫綜合算式時,要和樹狀圖的運算順序相同,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判斷是否要給算式添加小括號。

  師小結:根據樹狀圖寫綜合算式時,先找運算順序,再寫算式,最后看是否需要加小括號。需要改變算式的運算順序的,就要加小括號。

  4.課件出示練習題。

  師:說一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你是怎樣列綜合算式的?需不需要加小括號?

  【設計意圖】在掌握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的基礎上,設計有層次性的練習。在練習中不僅凸顯小括號的作用,而且訓練學生列綜合算式的能力。這樣既鞏固了新知,也為下一節課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課堂小結

  師: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

  【學情預設】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規律;小括號的作用;樹狀圖如何改寫成綜合算式。

  板書設計:

  算式里有括號的,要先算括號里面的。

  教學反思:

  在前面,學生已經學習了100以內數的加、減法,會計算帶小括號的同級混合運算。有此基礎,在今天的學習過程中,通過知識遷移,很容易發現含有小括號算式的運算規律,再次感受小括號的作用。但在將分步算式或樹狀圖改寫成綜合算式(小括號的應用)上困難很大。所以需要通過教師指導以及有針對性的練習來加深學生對其的熟練程度,以實現教學目標。

二年級數學下冊第五單元《混合運算》教案6

  教學內容:教材第49頁中的例3及相關內容。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運算順序的探索過程,明白“算式里有括號的,要先算括號里面的”的計算方法。

  2.理解并掌握含有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根據正確運算順序進行計算。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充分體會“小括號”在混合運算中的作用。

  4.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和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的能力。

  目標解析:

  在算式的比較中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讓學生經歷含有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的探索過程,并在計算、比較中體會“小括號”在混合運算中的作用。

  教學重點:掌握含有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體會小括號的作用,會列綜合算式來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課件自我評價紙口算紙答題紙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一)口算比賽

  1、師:課前老師就聽說我們二一班的同學們數學計算能力非常棒,今天老師先準備了1分鐘的口算題卡,想看看大家的計算能力到底怎么樣?我們先來比一比好嗎?

  師:你們每個人的桌子上都有一張自我評價紙,老師會結合同學們的課上表現,獎勵給大家評價星星,這節課得到評價星多的同學老師會為你準備一份小禮物,希望同學們把自己最優秀的一面在這節課上展示出來。

  2、教師組織學生完成1組1分鐘口算。

  3、反饋計算結果。教師訂正,學生自己判,統計全對、錯3個及以下、錯5個及以下、錯5個以上學生數。

  師:整體來看大家的計算速度有很大的不同,我覺得有的同學有點緊張了,沒關系,老師不會通過這一次比試就對大家下定論,因為這節課上我們還有很多的機會來展示自己。請全對的同學在自我評價紙上畫2個星星,錯題在3個及以下的同學畫1顆星星。

  (二)計算(課件出示出示下面各題)

  75-36+24= 8×3÷4= 6×8-5=

  9×(6÷3)=7+(9-6)=

  師:這是我們學過的題目,分組完成。指名側板書。(教師提前寫好)

  反饋學生做題情況,板書同學給訂正,并總結我們學過的混合運算計算順序。指名4人側板書并訂正。

  學生自我評價。(作對的同學涂1顆星星)

  (三)導入新課,并板書課題

  課件出示例3:7×(7-5)(77-42)÷7

  師:大家看這兩個算式,比較一下,和我們剛才完成的算式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一個算式中既有加減法又有乘除法,而且有括號)

  師:這樣的混合運算該怎樣計算呢?今天這節課我們來繼續研究。板書(混合運算)

  【設計意圖】“溫故而知新”,讓學生獨立計算、集體交流,進一步梳理同級運算、兩級運算的.運算順序,并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回顧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為下面自主探究做好鋪墊。

  二、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師:以前我們學過了只有加減法、或者只有乘除法的混合運算中含有小括號的算式,我們要先算括號里的,再算括號外面的。(指示)像這樣加減乘除混合并有小括號的算式,老師告訴同學們我們也要先算括號里面的,后算括號外面的。我們一起來看看具體計算順序。

  1、播放課件。(展示運算順序)

  2、學生學習情況反饋:

  師:看了剛才的演示,結合以前的學習你能試著總結一下這樣的混合運算該怎樣計算嗎?

  (學生試總結,教師課件出示完整過程及運算順序,并板書)

  3、經歷完整運算過程,指名板書。

  (算式條貼:(14+7)÷7 5×(16—9)

  師:老師這有兩道題,你選擇其中一題,來試著算一算寫在答題紙上。

  (1)學生選擇試算,指名板書兩題。

  (2)學生口述運算順序并訂正。

  (3)學生自我評價。

  【設計意圖】在喚起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讓學生遷移類推,自主學習,親身體會規定運算順序的合理性、必要性,理解并掌握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又在算式的比較中充分體會“小括號”在混合運算中的作用,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計算能力。

  三、鞏固深化,綜合應用

  師:同學們又了解到了一種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同學們你們都得到多少顆評價星。隨機抽取學生問。選取得星多的同學到臺前教師送一個小禮物。

  師:同學們你們想得到驚喜嗎?那老師就再給大家制造一些機會,我們來做一些練習。同學們要加油了!

  師:下面的活動同學們要涉及到和小組同學合作。同學們還記得自己所在的學習小組嗎?(課前分好)

  (一)計算(課件出示教材第49頁“做一做”第1題)

  76-(12+25)(12-5)×3 48÷(8-2)

  34-(28-13)6×(7+2)(88-56)÷8

  1、學生任選一題說說運算順序。(全部說一遍)

  2、小組合作完成其中兩道題目。

  師:下面我們以小組為單位,每組任選2個算式,獨立完成,后小組完成訂正。反饋各組學習情況,教師巡視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

  師:剛才我們以各種形式對今天學習的內容進行了練習。從反饋情況看大家掌握的還不錯。看看自己的評價表,覺得自己的表現怎么樣?

  (二)(課件出示教材第49頁“做一做”第2題)

  4+5×7(72-18)÷9 24÷4+2

  (4+5)×7 72-18÷9 24÷(4+2)

  1、師:同學們觀察一下,每組中上、下兩題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同樣的運算因為有了小括號,就改變了原來算式的運算順序。看來小括號的作用還真是不小。說一說每道題的運算順序。

  2、學生兩人一組,自選一組題目完成并互相訂正完成,進行自我評價。

  師:同學們在合作學習的時候都非常認真,合作的也很好,尤其是****組,這組同學在自己的評價紙上再加一顆評價印章,希望其他組繼續努力。

  (三)先填空,再列綜合算式(課件出示教材第49頁“做一做”第3題)

  1.學生獨立完成在練習紙上,教師巡視指導。

  2.全班交流:教師強調:什么時候需要加“小括號”?

  (四)混合運算計時自選練習。(準備一組練習題)

  為學生準備一組混合運算練習題,學生自己選擇完成練習。遇到問題可以請同組同學幫忙,也可以請老師幫忙。老師會深入到同學們中間觀察大家的表現,對于表現好的同學老師會為你加上評價印章。

  (五)拓展練習:(課件出示)

  在數字間填寫適當的運算符號{+ — × ÷()}使等式成立

  2 2 2 = 2

  要求:1、獨立思考,看你能想到哪些填法?

  2、和小組同學交流自己的想法,記錄下本組想到所有填法。

  3、以小組為單位展示匯報。(發給各組1個紙條,便于各組記錄所有填法)

  四、課堂小結,梳理知識

  1、總結評價印章情況,頒發神秘驚喜。

  2、同學們談感受。

二年級數學下冊第五單元《混合運算》教案7

  教材理念:

  《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應該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給學生呈現“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材料,提供充分的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引導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獲得知識和技能,盡量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解釋與應用的過程。

  教材分析:

  “混合運算”是“數與代數”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在學生已經掌握100以內加減法,表內乘、除法及兩步加減混合運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部分內容是今后繼續學習四則混合運算和解決稍復雜問題的基礎。教材通過游戲情景,提出運用混合運算解決的問題,展開對簡單四則混合運算知識的學習。本節課的設計遵照以解決問題為框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理解混合運算的順序。這樣安排,一方面,可以利用現實的素材幫助學生理解運算順序。另一方面,有助于學生體會運算的價值。

  教學目標:

  1.借助解決問題的過程讓學生感受“先乘除后加減”的道理。

  2.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含有兩級運算(沒有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3.培養學生養成先想運算順序,再進行計算的良好習慣,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教學重點:

  正確理解和運用含有兩級運算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是本節課的重點,

  教學難點:

  理解規定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的必要性。

  教法學法:

  1.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具體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理解混合運算的順序。

  2.引導學生主動地探究。對知識和方法不是直接地揭示,而是靠學生在自己感知的基礎上探索獲得。教師要幫助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先算乘除、后算加減的道理,體驗運算順序的合理性,而不是把這個規定強行灌輸給學生。這樣的安排,既有利于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和探索的習慣,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使學習過程成為主動的、生動活潑的和有個性的過程。

  3.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培養學生計算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一些習題,激發學生探索和解決問題的熱情,引導學生探索解決問題的不同途徑和方法,并有目的地培養合作學習的意識。

  教學準備:

  一堂課要取得成功,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為此我做了以下準備工作:制作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激發興趣

  課堂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勝、愛表現的心理,對學生進行過關測試,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復習了舊知,為新課的學習起到了搭橋鋪路的作用。

  二、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情境的創設要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根據小學生好奇心強,喜歡玩的年齡特點,我是這樣導入新課的:知道老師今天要帶你們去哪兒嗎?學生激動地喊:想!隨即出示情境圖,讓學生認真觀察圖片,發現信息,并提出數學問題。帶入探究的氛圍。

  (數學課程標準在第一學段目標中明確指出,學生能在教師指導下,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并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

  三、自主探究,解決問題

  1.從學生提出的數學問題中篩選出“蹺蹺板樂園一共有多少人?”給學生足夠的時間思考這個問題怎樣解答。

  讓學生在練習本上試著列算式,并提示: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樣列式計算?

  2.反饋交流,總結混合運算的順序。

  教師指名學生匯報,并把算法板書在黑板上。(這樣設計的意圖是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思維的清晰條理性。)

  在此基礎上,向學生提問:這些同學的計算方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呢?

  學生獨立思考,全班交流。重點明確:這幾道算式都是先求3個組的人數,再加邊上等待的人數。也就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然后讓學生觀察,當算式里有加法和乘法時,應該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數學課程標準在第一學段的教學建議中提出:教師應提供適當的幫助和指導,善于選擇學生中有價值的問題或意見,引導學生開展討論,以尋找問題的答案。教師要讓學生獨立思考,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并與同伴進行交流)

  后再問:有乘法和加減法時要先算乘法,那么有除法和加減法時該怎么算?嘗試計算20-8÷2

  后再請學生觀察黑板上的這幾組算式,你能發現有什么共同點嗎?

  學生觀察后自由發言:算式里都含有兩級運算,在加減法和乘除法同時出現時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減法,并用課件出示。

  (這樣設計的意圖是:培養學生的歸納和推理能力,能有條理地、清晰地闡述自己的觀點。)

  在這個環節中,加法在前和減法在前是計算的一個難點,最容易出錯,我在這兒做了重點指導。比如:在算式下面第一行抄下沒有參加計算的數(7+),再寫出第一步計算的結果(12),在第二行寫出第二步計算的結果(19)。

  四、鞏固運用,自我提升

  1.基礎題:首先是說運算順序,并進行計算。這些題都是對學生計算方法的進一步鞏固。

  2.綜合應用題:判斷并改錯。使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學會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

  3.拔高題:練習十一第六題。進一步加深學生對運算順序的掌握,增強學生列綜合算式的能力。

  五、總結評價,知識梳理

  一節課的總結,對整節課起著提綱挈領的作用,也是對整節課的梳理。讓學生談收獲,說感受,充分關注學生的學習體驗。

  板書設計:

  含兩級運算的混合運算

  分步算式:4×3=12 12+7=19

  7+4×3

  =7+12

  =19

二年級數學下冊第五單元《混合運算》教案8

  教學內容:

  教材第47頁的例1及相應的“做一做”。

  教學目標:

  1.借助解決問題的過程讓學生明白“在同級的混合運算中,應從左往右依次計算”的道理。

  2.在經歷探索和交流的過程中,理解并掌握同級運算的運算順序,能正確運用運算順序進行計算,并能正確進行脫式計算的書寫。

  3.培養學生養成先看運算順序,再進行計算的良好習慣,同時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教學重、難點:

  理解并掌握同級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地進行脫式計算;掌握脫式計算的書寫格式。

  教學準備:

  課件、直尺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說出各題的運算順序,再計算。(課件出示)

  16+9+8=32-10-6=

  25+20-10=48-8+17=

  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減法,按照什么順序計算?

  小結: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只有加、減法,按照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

  二、創設情境,探究新知

  (一)仔細觀察,收集信息。

  課件出示第47頁例1:圖書閱覽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來了38人,閱覽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1.同學們做什么呢?(閱覽室閱讀)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他的這句話是鼓勵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多讀書,讀好書。閱讀不僅可以使我們開闊視野,增長知識,還可以培養良好的'自學能力和閱讀能力……)

  2.從圖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求閱覽室里下午有多少人,就是用()減去(),然后再加上()。(學生口答)

  3.該怎樣列算式?

  4.學生獨立列式并進行計算。

  (二)反饋交流解法。

  1.交流解法,初步感知。

  (1)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分步算式:

  53-24=29(人)

  29+38=67(人)

  綜合算式:

  53-24+38=67(人)

  (2)匯報交流:分步算式和綜合算式每步分別求的是什么?

  2.解釋概念。

  (1)什么樣的算式是綜合算式?(像53-24+38這樣的算式是綜合算式。)能說說你是按怎樣的運算順序進行計算的嗎?

  (2)給出規定: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只有加法、減法運算時,要按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

  3.運用規定,脫式計算。

  (1)課件出示:53-24+38,這道題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脫式計算:

  (2)講解脫式計算的書寫格式,示范板書:

  教師邊講解邊說明:先在“53-24”的下面畫上橫線,為了清楚地看出運算的順序和寫出每一步的計算結果,運用脫式計算。在算式的下面寫出第一步計算的結果(29),還沒有參加計算的數照抄下來(+38),在算式的下面再寫出第二步計算的結果(=67)。注意:等號上下要對齊、長短要一致。

  (3)梳理提問:在書寫時,我們應該注意什么?

  4.體會同級運算的運算順序。

  (1)課件出示:15÷3×5,指定學生說說運算順序。你能把這道題寫成脫式計算的格式嗎?15÷3×5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教師指出:加與減是一級運算、乘與除是二級運算。

  (3)學生嘗試計算,教師巡視指導。

  (4)歸納小結: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同級混合運算,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

  三、鞏固練習

  (一)計算。

  23+6-11 2×8÷4 72÷8÷3

  =□○□=□○□=□○□

  =□=□=□

  小結: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

  學生計算每道算式,教師巡視,巡視時關注學生書寫的規范性。

  (二)小法官。

  3×8÷4 34-17+3 18÷3×3=2

  =24÷4=34-20=18÷9

  =6(√)=14(×)=2(×)

  1.先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指定學生說明錯誤的理由。

  2.口答:這些綜合算式應按什么順序進行計算?

  五、知識梳理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1.掌握了脫式計算的書寫格式。

  2.同級運算的運算順序:

  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同級混合運算,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

二年級數學下冊第五單元《混合運算》教案9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自學、互學和教師講學等方式,引導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深刻理解兩步計算的混合運算在實際生活中的意義和應用,進一步加強學生對兩步計算的順序和方法的掌握。

  過程與方法:通過烤面包的情境,引導學生感受教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用教學的眼光觀察并解決生活中的教學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重視解題思路的獨立思考與深入有效的合作交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意識、交流習慣、探究精神。

  教學重點學會用混合運算解決實際問題,體會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加強學生對兩步計算的順序和方法的掌握。

  教學準備課件

  教法講授法

  學法自學、互學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前面我們學習了帶括號和不帶括號的混合運算,你還記得怎么算嗎?

  學生回答:有括號的先算括號里的;沒有括號的先算乘除后算加減;同一級運算從左往右依次計算。

  二、自主探究

  同學們在游樂園里玩得真開心,可不知不覺到了中午,我們肚子有點餓了。走!老師帶你們到面包房買面包去!

  1.出示教材第53頁例4情景圖。

  2.引導觀察,提出問題。

  師:你從這幅畫中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問題?誰能把這個問題說完整?

  生:面包房一共要烤90個面包,已經烤了36個,每次能烤9個,剩下的要烤幾次?

  知道了什么?

  面包房一共要烤90個面包,已經烤了36個,每次能烤9個。

  怎樣解答?

  可以用下面的圖來進行分析。

  先算沒烤的面包有多少個,再用它除以每次能烤的個數,得到的就是還要烤幾次。列式為:

  先算沒烤的面包有多少個

  90-36=54(個)

  還要烤幾次

  54÷9=6(次)

  你會列綜合算式表示解答過程嗎?

  列式為:(90-36)÷9=6(次)

  師:你先算什么?

  生:我先算沒烤的面包有多少個。

  生:我的`方法是在90-36的前面和后面加上一個小括號,表示要先算90-36。列式為:(90-36)÷9=6(次)。

  算式中的小括號可以去掉嗎?

  根據題意,要先算剩下的,再算次數,所以必須得有小括號。

  解答正確嗎?

  每次烤9個,烤6次是54個。再加上已經烤好的36個,總共是90個。所以解答結果正確。

  小結:如果一個問題需要多個步驟才能解決,要想好先解答什么,再解答什么。

  三、嘗試練習。

  習題

  1.一本《科學故事》有90頁,小亮看了42頁,剩下的每天看8頁,還需要多少天才能看完?

  (1)小組討論,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列式解答,把先算的部分加上小括號。

  (90-42)÷8

  =48÷8

  =6(天)

  答:還需要6天才能看完。

  習題

  2.小明家養了27條金魚,送給同學7條,剩下的每5條放一個魚缸,需要多少個魚缸?

  (1)讓學生說明圖意。

  (2)明確計算的問題后,讓學生獨立列式解答。

  (3)然后請幾名學生說一說解決問題的方法,給有困難的學生以啟發。

  四.課堂小結

  板書設計:

  混合運算

  方法一:方法二:

  剩下的還要烤幾次?(90-36)÷9

  90-36=54(個)=54÷9

  54÷9=6(次)=6(次)

  作業布置:

  完成教材第56頁練習十二的第5.6.7.8題。

二年級數學下冊第五單元《混合運算》教案10

  課題名稱

  例1沒有括號的同級混合運算

  教學目標

  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加減、乘除混合運算順序,并能夠正確進行計算,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重點分析

  知識點本身內容不復雜:本課的重點是理解綜合算式的概念以及脫式計算的格式書寫。學生已經通過讀題知道了主要信息,可直接讓學生列式,在列式計算的`過程中學生就是在理解題意。展示分步算式的時候,中間的過程算出的是什么?可以出示一下“還剩下的人”,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算式的含義。書寫脫式計算時,學生會有困難,最好用綜合算式與脫式的對比,來發現書寫的格式。最后得出:計算順序不變,只是格式不一樣。

  難點分析

  還是學生理解能力較弱,導致部分孩子法則理解發生了歧義,給出了明確表達――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而有一部分學生理解為“先算加,再算減”或“先算乘,再算除”,不會算除了,可能就想到減了。

  教學方法

  1.通過課件直觀演示算理。

  2.通過分步與綜合算式的對比體驗運算順序。

  教學過程

  導入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練習背誦1~9的乘法口訣。

  2.這節課我們學習有關加減或乘除的一些運算方法。

  知識講解(難點突破)

  二、嘗試探究,明確算理。

  教學例1,出示教材第47頁情境圖。

  1.從這幅圖中我們獲得了哪些信息?需要解決什么問題?

  2.探索方法。

  (1)要解決這個問題,怎樣列式計算呢?

  53-24=29 29+38=67

  (2)還有更簡便的書寫方法嗎?

  53-24+38=67

  3.教師講解兩步綜合算式脫式計算的書寫格式。

  (1)邊出示邊闡述書寫格式規范。

  (2)鼓勵學生大膽總結運算順序。

  總結運算順序:一道題中有加法和減法,要按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

  4.計算15÷3×5。

  (1)說一說這道題的運算順序。

  (2)要求學生按脫式計算的格式書寫。

  (3)總結計算方法。

  教師總結:在沒有小括號的算式里,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

  課堂練習(難點鞏固)

  三、分層練習,鞏固提高。

  1.口算。

  6×9=54 30÷5=6

  4×7=28 31-7=24

  32÷4=8 45+8=53

  2.把下面各題中的兩道算式合并成一個綜合算式。

  (1)6×7=42

  42÷3=14

  (2)15+9=24

  24-8=16

  答:(1)6×7÷3=14

  (2)15+9-8=16

  3.下面的計算對嗎?如果不對,把它改正,寫出改正過程。

  (1)35-26+4

  =35-30

  =5 ×

  改:35-26+4

  =9+4

  =13

  (2)56÷7×2

  =8×2

  =16

  4.完成教材第47頁“做一做”。

  5.體育老師買了一條36米長的繩子,做長跳繩用去15米,做短跳繩,用去8米。還剩多少米?

  獨立完成,集體訂正。教學過程中老師的疑問:

  小結

  四、課堂總結

  1.總結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在沒有小括號的算式里,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

  2.布置作業。

二年級數學下冊第五單元《混合運算》教案11

  【教學內容】

  教材第47頁例1,以及練習十一第1~3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掌握同級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夠進行正確運算。

  過程與方法:通過情境理解加減混合的運算順序,通過知識遷移應用到加減或乘除混合運算,學會解答同級兩步混合運算。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數學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掌握含有同級的兩步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知道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練習本。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1.口算。

  23+5 32-6 7×6 72÷9 67-30

  38+5 28÷4 4×5 45-2 36÷9

  學生口算,說出得數。

  2.開火車連算。

  教師用卡片先出示前兩個數,再出示第三個數。

  4+5= 9-3= 15-7= 8+4=

  3×8= 24÷6= 36÷9= 4×8=

  54÷9= 6×2=

  3.算一算。

  58-14+6=

  交流:你還記得這道題是按怎樣的順序計算的嗎?(有加有減,從左往右的順序進行計算。)

  學生獨立計算。

  二、互動新授

  1.加減問題。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算式。

  53-24+38

  師:觀察這個算式應該怎樣計算呢?

  生:先算53-24=29(人)再加下午的38人,一共有67人。

  師:那老師想問問你們,像這樣有減法又有加法的綜合算式,我們應該先計算哪一步呢?

  教師總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在一個算式中如果有減法有加法,我們應該先算哪一步呢?

  學生:從左往右。

  2.乘除問題。

  你們真是好孩子,我們來看看小明遇到什么困難,他想請大家幫他算算,把你的想法寫在練習本上。

  15÷3×5

  師引導觀察這個算式,提問:你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嗎?

  學生:先算15÷3=5 ,再算3×5=15

  師:同學們你們真棒,這么快就幫小明解決了問題。想一想像這樣有乘法,又有除法的綜合算式,我們應該先記算哪一步呢?

  學生:從左往右。

  15÷3×5

  =5×5

  =25

  我們先算15÷3,得出5,再把這個商5與原來的算式中的“×5”寫在下一行。接著我們計算5×5,其結果為25,將其寫在第三行。25也是整個算式的結果。

  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板書)

  三、鞏固應用

  1.完成教材練習十一第1題。

  訂正時,讓學生說說每個人算式里面含有哪些運算,是按怎樣的順序進行計算的。

  2.完成教材練習十一第2題。

  學生獨立計算,小組交流,說說計算的方法。

  3.完成教材練習十一第3題。

  “哪張荷葉上的算式計算是對的?”學生判斷,說說判斷的方法,說說不對的地方在哪里,把它改正過來。

  集體交流。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師生共同總結本節課學習的內容,和應該注意的問題。

  教師小結:在沒有括號的算是里,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按從左往右的順序依次計算。

二年級數學下冊第五單元《混合運算》教案12

  教學目標:

  1.理解和掌握同級運算的運算順序,能正確按照運算順序進行脫式計算。

  2.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初步認識“同級混合運算,應從左往右依次計算”的道理。

  3.培養學生先看運算順序再進行計算的良好習慣,同時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教學重難點:

  1.能運用同級運算的運算順序進行脫式計算。

  2.理解同級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學過程:

  一、回顧舊知識,引入新課

  課件出示練習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請兩名學生板演,師生共同訂正。

  師:加減混合運算題目是按照什么運算順序計算的?怎樣進行脫式計算呢?我們今天就來研究這個問題。(板書課題:沒有括號的同級混合運算)

  二、探究新知識,掌握算法

  1.提出問題。

  課件出示教科書P47例1。

  2.找信息,分析問題。

  師:請同學們認真看大屏幕,說說你從圖中找到了哪些數學信息。

  【學情預設】知道了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來了38人。要求的問題是:閱覽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師:根據題目給出的信息,你能解答這個問題嗎?該如何解答呢?

  【學情預設】預設1:先用“53-24”算出中午閱覽室剩多少人,算得的人數再加上下午又來的38人,就是閱覽室下午的人數。

  預設2:圖書館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應該用53減去24,下午又來了38人,所以再加上38,就是閱覽室里下午的人數。

  預設3:先用“53+38”算出這天閱覽室共來了多少人,算得的人數再減去中午走了的24人,就是閱覽室下午的人數。

  先以第一種思路為例,進行分析。如果出現預設3,可作為按第一種思路解決完問題后的鞏固練習。

  師:同學們說的真是太好了!在這道題中要想計算出閱覽室里下午有多少人,必須先算出中午走了之后還剩多少人,再加下午來的人數就是下午閱覽室里的人數,那么你會列式計算嗎?

  多請幾位學生說一說,明確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再來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給學生具體的解決問題的情境,讓學生根據要求去解決問題,喚醒學生對以前學過的加減混合運算順序的回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明確有時候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有先算什么后算什么的需求,為后面學習脫式計算的算理作鋪墊。

  3.列式解決問題。

  師:下面請同學們自己在練習本上試著列式解答。

  【學情預設】預設1:53-24=29(人)29+38=67(人)答:閱覽室里下午有67人。

  教師尋找合適案例,引導學生分析。

  4.對比計算方法,明確脫式計算的優點。

  師:下面我們來比較一下這兩組算式(分步算式和綜合算式),這兩組算式有什么特點?你有什么發現?

  【學情預設】第一個是分步算式,第二個是綜合算式。綜合算式里既有加法,也有減法。

  師:像這樣的算式我們把它叫做綜合算式。既含有加法,又含有減法的綜合算式是加減混合算式,你記得它的運算順序嗎?

  【學情預設】從左往右算。

  師:同學們說得對極了。其實在數學上,為了更方便地看出每步的運算和計算結果,數學家們又發明了一種新的計算方法--脫式計算。

  教師邊講解邊板書,提醒學生注意脫式計算的書寫格式。

  先將等號寫在算式的下面,再寫出第一步計算的結果,不參加運算的符號和數字要落下來,然后在算式的`下面寫出第二步計算的結果。等號上下要對齊。

  【設計意圖】學生是首次接觸脫式計算,因此,教師加強板書示范,采用下劃線、標箭頭等方式來幫助學生掌握脫式計算的書寫過程,指導學生學會脫式計算的書寫格式。

  師:比較這四種書寫方法,你覺得脫式計算與其他幾種方法有什么不同呢?(出示課件)

  【學情預設】脫式計算的等號寫在了算式的下面,而且一個綜合算式有兩個等號,記錄了運算的全過程。

  師:請在小組內討論一下,這些計算方法有什么優缺點?

  【學情預設】分步算式和豎式計算太過復雜,相對來說綜合算式更簡潔。第二個綜合算式的計算過程不清晰。脫式計算能很清晰地看到每步計算的過程。

  【設計意圖】通過對比發現脫式計算的優點,加深印象。

  5.總結運算規律。

  師:從脫式計算中可以很明確地看出,第一步算的是“53-24”,第二步算的是“29+38”。

  師:你會用脫式計算的方法解決這道題嗎?(出示課件)

  學生獨立列式后計算,集體訂正結果。

  師小結:像這樣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只含有加、減法,要按照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

  6.探究乘除混合運算的運算規律。

  師:下面這個綜合算式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出示課件)

  學生回答后,教師完善之前出示的內容并板書: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

  師:同學們,在數學里,加法、減法、乘法、除法稱為四則運算,加、減法是一級運算,乘、除法是二級運算。加法和減法是同級運算,乘法和除法也是同級運算。像這樣含有同級運算的混合運算,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內容。

  教師指名兩位學生在黑板上完成課件所示的脫式計算,其余學生在練習本上完成。教師巡視,對有困難的學生給予個別指導。

  【設計意圖】由加、減法到乘、除法,教師充分依據學生的已有知識,順勢而為,完善學生對同級運算的運算順序的認識。

  三、鞏固練習,深化新知

  1.完成教科書P47“做一做”。

  讓學生先說一說先算哪一步,再按照運算順序進行計算。

  2.完成教科書P50“練習十一”第3題。

  學生思考后交流:哪些運算不對?錯在哪里?

  師:這些綜合算式應該按什么順序計算?

  【設計意圖】通過計算、改錯的練習,讓學生進一步鞏固同級運算的運算順序和脫式計算的書寫格式,同時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分析判斷能力。

  3.課件出示習題。把下面各題中的兩道算式寫成一道綜合算式。

  師:第一小題中,你能發現兩個算式有什么聯系嗎?

  【學情預設】第一小題中,第一個算式的得數等于第二個算式的被除數。

  師:也就是說要用9×4的積除以6,所以列成綜合算式時要先算9×4。那36會出現在綜合算式中嗎?

  【學情預設】不會。36是9×4的積,寫綜合算式不可能有等號,9×4后面應該接式子。

  師:所以我們可以用9×4代替36,再除以6,該怎樣列式呢?這樣列式對嗎?

  學生自主交流,教師指名學生回答。

  師:第二小題呢?兩個算式間有什么聯系?

  【學情預設】24是第一個算式的和,也是第二個算式的被減數。

  師:你能像第一小題一樣,把兩個算式寫成一個綜合算式嗎?

  學生自主交流,教師指名學生回答。

  【設計意圖】本環節的設計,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學生在理解了沒有小括號的同級運算的運算順序后,會反向思考。重點是要抓住兩個算式之間的聯系,然后找到運算順序。這要求學生不僅要理解和運用沒有小括號的同級運算的運算順序,更要求掌握該內容。

  四、課堂小結

  師: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學情預設】脫式計算的優點、沒有括號的同級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脫式計算的書寫格式。

  板書設計:

  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

  教學反思:

  本節課開始通過加法、減法、乘法、除法的練習為后面的學習作鋪墊。在教授新課時,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引出加減混合算式,提出如何進行運算的問題,鼓勵學生自主探索。本課教學達到很好的效果,加深了學生對新知識的印象和理解。在此基礎上,學生對后面乘、除法的學習和掌握將更加地游刃有余。

二年級數學下冊第五單元《混合運算》教案13

  【教學內容】

  教材第48頁例2,以及練習十一第4~6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掌握兩級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夠進行正確運算。

  過程與方法:通過情境理解乘加的運算順序,通過知識遷移應用到除加或除減混合運算,學會解答兩級兩部混合運算。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數學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掌握含有兩級的兩步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知道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學準備

  投影儀;練習本。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脫式計算。

  35-4+27 6×3÷2

  學生計算,說說計算的過程。

  2.談話:上節課我們知道了,在混合運算里加、減是同一級,乘、除是同一級,我們再計算一道算式里只有加減或只有乘除時,按從左到右的順序計算。那么,如果一道算式里既有加減法,又有乘除法,怎么辦呢?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混合運算。

  二、互動新授——乘加問題。

  1.出示例2。

  談話:看,這是蹺蹺板樂園,同學們玩的多開心呀!仔細觀察,每個翹翹板上有多少人?有幾個蹺蹺板?草坪上有多少人?(有3個蹺蹺板,每個蹺蹺板有4人,草坪上有7人。)

  提問:蹺蹺板樂園一共有多少人?怎樣計算?(學生自由回答。)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進行適時引導。

  方法一:分步計算,先算翹翹板上有多少人,再算一共有多少人。

  4×3=12(人)12+7=19(人)

  方法二:列綜合算式。

  4×3+7、7+4×3或7+(4×3)

  教師提問:觀察這幾個算式,你發現了什么?(這幾道算式里既有乘法,又有加法。)

  教師說明:像4×3+7、7+4×3這樣,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有乘法,又有加減法,要先算乘法,后算加減法,而不管乘法在前還是在后。

  2.談話:如果把乘法換成除法,應該怎么辦呢?

  出示:20-8÷2 81÷9-2

  師:乘、除法是同一級的,把乘法換成除法,計算時,也是先算除法運算,再算加減運算。

  學生計算,指名兩位學生寫在投影片上。集體訂正時,要提醒學生注意書寫格式。

  20 –8 ÷ 2 81 ÷ 9 + 2

  =20 – 4 =9 + 2

  =16 =11

  3.小結計算方法。

  談話:觀察黑板上的這四題,你能總結既有乘除法,又有加減法的混合運算的計算順序嗎?(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小結: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減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減法。

  4反饋練習。

  完成教材第48頁“做一做”的剩下兩小題。

  圈出第一步先算什么,并說說理由。

  三、鞏固應用。

  1.完成教材練習十一第4題。

  先讓學生說一說:有除法和加減法,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2.完成教材練習十一第5題。

  學生先計算出左邊的得數,再和右邊的數進行比較。

  學生獨立比較,集體交流,說說計算的方法。

  3.完成教材練習十一第6題。

  先填空,再列出綜合算式。

  讓學生先看懂樹葉上的數有哪些,再列式計算。

  學生計算,寫出計算的結果。

  四、課堂小結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自由發言。

  師生小結: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減法的,要先算乘法;有除法和加減法的,要先算除法。

  【板書設計】

  第2課時含有兩級的混合運算

  20 –8 ÷ 2 81 ÷ 9 + 2

  =20 – 4 =9 + 2

  =16 =11

  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減法的,要先算乘法;有除法和加減法的,要先算除法。

二年級數學下冊第五單元《混合運算》教案14

  教學目標

  1.充分體會小括號在混合運算中的作用,對含有小括號的兩級混合運算進行脫式計算。

  2.理解和掌握含有兩級運算(有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運用運算順序進行計算。

  3.引導學生養成先看運算順序,再進行計算的良好習慣,規范脫式計算的格式。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規律。

  教學難點

  運用運算規律進行脫式計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小括號的知識。

  你還記得58-(14+6)它的運算順序嗎?

  58-(14+6)

  =58-20

  =38

  學生在進行脫式計算時,提醒學生注意,用橫線標出第一步的計算內容。把不參與運算計算的部分落下來。這節課我們要學習的內容也與小括號有關。(含有小括號的兩步混合運算)

  二、探究新知

  (一)獨立嘗試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

  7×(7-5)(77-42)÷7

  (二)根據學生板演,進行集體講解。

  總結運算規律。

  這兩道算式有什么相同之處?

  1都有小括號;都是兩級運算;有乘除法,也有減法。

  2含有括號的算式,是按怎樣的順序進行計算的呢?

  算式里含有小括號的,我們一定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計算括號外面的。

  在脫式計算時要注意在算式下面第一行落下沒有參加計算的數和運算符號,在第二行寫出第二步計算的結果。等號要對齊。

  三、鞏固練習

  1.對比練習,發現小括號的作用。

  課件出示練習題。

  7×5-2 7×(5-2)

  =35-2 =7×3

  =33 =21

  (1):左、右兩題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2)小括號在這里起到什么作用?

  講解:左面的算式沒有括號先算乘法,再算減法;右面的算式有括號,先算小括號里面的減法,再算括號外面的乘法。

  小結算式里含有小括號的,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通過比較發現小括號的作用可以改變計算結果不同,小括號還能改變運算的順序。

  2、先填空,再列綜合算式。

  在掌握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的基礎上,設計有層次性的練習。在練習中不僅凸顯小括號的作用,而且訓練學生列綜合算式的能力。這樣既鞏固了新知,也為下一節課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年級數學下冊第五單元《混合運算》教案1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初步掌握沒有括號的兩級兩步運算式題的運算順序。

  2、過程與方法:進一步掌握脫式計算的書寫要求,并會正確地進行脫式計算。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及書寫規范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掌握沒有括號、含兩級運算的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

  能正確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2+4+30 15+13 - 5

  28÷4×4 6÷3×2

  訂正時,讓學生說說每個算式里含有哪些運算,是按怎樣的運算順序進行計算的

  教師小結: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運算.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2。

  (1)、觀察例2圖,提取數學信息。

  (2)、列式

  方法一:分步計算

  4×3=12 (人) 12+7=19(人)

  方法二:列綜合算式(教師指名列并引導)

  4×3+7=19 7+(4×3)=19 7+4×3=19

  (3)、提問:觀察這兩個算式4×3+7=19 、7+4×3=19,你有什么發現?

  教師說明: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減法,不管乘法在前在后,都要先算乘法,后算加減法。

  因此算式7+(4×3)和算式7+4×3是一樣的。所以這個括號可以去掉。

  (4)、學習運算方法(教師板書)

  a、 7+4×3 b、4×3+7

  =7+12 =12+7

  =19 (人) =19 (人)

  教師強調:沒有參加計算的數需要向抄下來。

  (5)脫式計算54÷6-7 7+54÷6

  a、教師引導 b、學生板書

  注意書寫格式

  教師說明: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除法和加、減法,不管除法在前在后,都要先算除法。

  2、小結

  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減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減法。

  三、鞏固練習

  1、教材第48頁做一做

  強調:計算兩步式題時,必須首先觀察,確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請你來當小醫生

  8×5-4 24÷6-2 8-2×3

  =8×1 = 24÷4 =6×3

  =8 =6 18

  32+16÷8 3×5+3 12÷6-2

  =48÷8 =3×8 =12÷4

  =6 =24 =3

  3、教材51頁第六題

  四、課堂小結(舉手發言)

  教師小結: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減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減法。

  五、布置作業:

  第50頁練習十一第4、5題。

【二年級數學下冊第五單元《混合運算》教案】相關文章:

學數學第十冊第五單元分數混合運算(一)教案04-25

小學數學《混合運算》教案01-16

二年級下冊數學混合運算教案03-05

上冊數學混合運算教案01-27

數學-分數混合運算課件及教案04-25

數學小數加減混合運算教案02-11

數學小數整數混合運算教案08-26

二年級下冊數學混合運算教案15篇03-05

二年級下冊數學混合運算教案(15篇)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