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大班數學活動教案15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數學活動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班數學活動教案1
活動目標
1、敢于嘗試和探索,愿意與同伴分工合作。
2、學習通過圖表感知數量的多少。
3、初步了解制作柱式統計圖的方法,并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
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柱式統計圖的特點
難點:學習制作柱式統計圖
活動準備
集體準備:柱式統計圖3張、玩具若干
自行準備:幼兒用書、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老師:今天老師要開一家小小超市,請你們當超市統計員。來統計超市物品的數量。首先來統計玩具的數量,看看有些什么玩具?誰多誰少呢?
二)自由探索,嘗試統計
1、出示空白統計表,鼓勵幼兒想辦法來統計玩具的數量。
老師:這是一張統計圖,可以幫助我們來統計玩具的數量。你們能想想用什么辦法來表示玩具的數量呢?不能用數字寶寶哦,因為它們都回家休息了。
2、教師逐一用幼兒想的.辦法來統計數量。
3、交流統計結果
老師:你們覺得這些統計方法好不好?為什么不好?
它能不能讓我們一眼就看出誰多誰少?
三)觀察討論,認識柱式統計圖
1、引導幼兒感知柱式統計圖的統計方法
老師:老師有一個辦法就是涂格子來統計數量。請你們來看一看
2、比較幾種統計方法,了解條形統計圖的優點
老師:涂格子的方法來統計數量好不好?為什么好?
3、教師小結:這種記錄表叫做柱式統計圖,用它來統計數量不僅速度快,而且大家容易看清,并能一下子比出多少,十分方便。
四)操作體驗,學習制作柱式統計圖
1、請幼兒翻到《我的數學》第8、9頁并完成。
大班數學活動教案2
教學目標
1.通過游戲,讓幼兒感知形狀與空間的對應關系。發展幼兒空間知覺與組合構建的能力。
2.培養幼兒良好的操作習慣。
3.通過幼兒的自主學習活動,體驗成功的樂趣。
活動準備:各種大小的盒子·····
活動過程:
一.猜猜今天來了 多少位客人老師?
二.
1.師:今天和小朋友玩個闖關游戲,第一關:比一比,猜一猜(出示貨車教具)有一輛車到餅干廠去運餅干,像這樣的餅干箱這樣的貨車能裝下多少個?注意不能超過車廂的長也不能超過車廂的高。
你是怎么猜到的?(驗證)
2.又來了一輛大貨車,和第一輛車比一比,有什么區別?(更長了)能裝下多少個這樣的'餅干箱?
3.小結:車長了裝的東西也就多了。
三. 恭喜小朋友順利的闖過第一關,接下來是第二關:比賽游戲:看誰猜得準
比賽規則:1.猜出答案后不能大聲的說出來,不可以告訴別人。2.把猜出來的答案寫在紙片上貼在自己名字旁邊相應的格子里。
1. 第一題;請你猜一猜,1號盒子能裝下這樣的牛奶多少盒?你是怎么猜出來的?(總結驗證鼓勵好的方法)
2. 依次出示2號和3號盒子總結驗證:猜時可以拿牛奶和盒子比一比猜一猜,也可以拿盒子和盒子比一比猜一猜,盒子大了裝的東西也就多了。
四.接下來是第3關:猜一猜擺一擺
1.(出示示范的盒子):瞧這是第3關中要用到的寶貝,等會小朋友拿到盒子后像老師這樣先猜猜能放多少個這樣的糕點,把猜出來的數字寫在盒子后面,再到這邊拿糕點擺一擺,看自己猜對沒有,然后回到座位上。請得到一顆星的小朋友到一號桌,兩顆星的小朋友到2號桌,3顆星的小朋友到3號桌拿盒子。
2.反饋結果讓學生上臺講述是怎樣猜出來的。
五.結束語:
闖關游戲到此結束,老師看到有的小朋友非常順利的闖過了 3關,也有的小朋友在闖關中遇到了一點小困難,但都勇敢的走過來了。所以為自己的智慧和勇氣鼓鼓掌吧。老師還給小朋友準備了一道加賽題(出示教具)對比猜猜比剛才老師猜的盒子區別在哪?(高了) 這樣的盒子能放下多少盒?
大班數學活動教案3
活動目標:
1、理解單雙數的含義,會區分10以內的單雙數。
2、主動參與操作活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3、能利用單雙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數學問題。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單、雙數物品圖片若干(一雙筷子、一把勺子、一雙手、一頂帽子、一雙襪子、一個杯子、一雙鞋子)。
紙面教具:單雙數車牌、奇奇妙妙車庫、單雙數門票。
環境準備:游戲場地布置。
活動過程:
出示物品圖片,引導幼兒理解單和雙的意義
小結:兩個在一起的是“雙”,只有一個就是“單”。
出示相關資源圖片,與幼兒共同探索區別單與雙數的方法
1、出示全家福、杯子及對應的數量,教師按照兩個兩個交朋友的方式劃圈。
2、出示1-10數字及對應圓點數量,請個別幼兒操作,將PPT中1-10按照兩個兩個交朋友的方式畫圈。
你發現了什么?哪些數字寶寶是能夠兩個兩個數完,哪些是數到最后還剩一的?
小結:兩個兩個地數,如果全數完就是雙,如果還剩余1個就是單。
教師組織幼兒進行實際操作,嘗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1、個別幼兒操作。
看樣子你們都已經認識了單雙數。奇奇和妙妙遇到了一個困難,想請你們幫幫他們。你們看,奇奇的車庫里的車掛的都是單數的車牌,已經有三輛車掛好了,還有兩輛空著,請你們幫助他掛上正確的`車牌號。妙妙的車庫里掛的都是雙數車牌的車,誰來幫幫她也掛上正確的車牌呢?
2、集體動手操作。
接下來,請你們坐到自己的位置上,每個人都來幫幫奇奇和妙妙,讓他們的新車掛上車牌好嗎?做完的小朋友可以和身邊的伙伴互相檢查一下,都做對了可以把任務表交到老師這里。
3、實際運用。
奇奇和妙妙為了感謝大家的幫忙,現在要請你們去游樂園做游戲呢。現在我給大家發門票,請你們根據門票上的數字,走對應的單雙數入口。游樂園門口還有檢票員,請你們將票遞給他,他會引導你們從正確的入口進去。
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在活動區中投放10以內的數字,以及若干花朵貼貼紙,供幼兒操作。
日;顒樱涸谌粘I钪,請幼兒以排隊、分組等形式嘗試分一分單數的號數和雙數的號數。
大班數學活動教案4
活動目標
1、學習5的組成,初步了解整體與部分,部分與部分數之間的關系。
2、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
3、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5的4種分解圖各一張,數字卡1—4各2張,掛圖1張,小雞圖片5張。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出示掛圖
1、草地上來了幾只小雞?數一數。
2、小雞找不到家,引導幼兒幫忙分在兩個房間里。怎么分?說明要求和記錄方式。
二、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請幼兒說一說自己找出了幾種方法,然后讓幼兒說一說是怎么分的,請幼兒到黑板上演示分法。
三、師幼共同總結。
5可以分成幾和幾?有幾種分法?(請幼兒說說自己是怎樣分的),教師用數字將幼兒的分法記錄在黑板上。
5 5 5 5
∧ ∧ ∧ ∧
1 4 4 1 2 3 3 2
四、引導幼兒再次討論。
1、按照那種順序分容易看得清,又不漏掉?(一邊的數字從1開始,依次越來越大,每次增加1,另一邊的數字依次越來越小,每次減少1)。
2、引導幼兒將5的4種分合方法記錄在紙上。
5
∧
1 4
2 3
3 2
4 1
五、游戲《拍手對數》。
如教師說:對5“我拍1”,幼兒:“我拍4”,1和4組成5;對5“我拍2”幼兒“我拍3”,2和3組成5;邊拍手,邊對數,游戲繼續進行。
活動反思
數的組成是生活中的一個數學活動,具有探索性。孩子們喜歡自己分點心、分玩具、分學習用品。設計5的`組成這節教學活動,要注意幼兒原有的經驗,充分發揮孩子的能動性,讓幼兒自主用不同學具進行探索、演練數的組成。在新要求與舊經驗中引領幼兒,讓幼兒學習、發現。
大班數學活動教案5
活動目標:
1、喜歡發現生活中有規律的事物,感受規的存在和美感
2、嘗試通過自己的排序活動,體驗操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項鏈一串、有規律的事物、幼兒在排序方面的生活經驗以及開放性的材料
活動過程:
一、感受規律的存在,發現生活中的規律。出示穿好的項鏈提問:
1、這條項鏈漂亮嗎?為什么?
2、在項鏈上你還發現了什么?
3、它是按照什么規律串起來的`?
4、如果你來串,你會怎樣做?
二、引導幼兒聯想生活中有規律的事物,使幼兒感受到規律在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
1、除了我們的項鏈是有規律的外,在我們的生活中你還發現哪些東西是有規律的?
2、他們是按照什么規律排起來的呢?
三、幼兒嘗試利用多種材料排序,體驗創造與表現的樂趣
1、我們知道了生活中有這么多東西,都是按照一定規律進行排隊的,那我們今天也來玩一個排排隊的游戲好嗎?
2、一會兒大家可以在教室中任意選擇你喜歡的材料,為他們排排隊,可以你自己也可以和自己的好朋友合作完成這件事情。
但是在做之前大家要思考兩個問題:
1)你為什么要這樣排隊?
2)你是按照什么規律進行排隊的?
3、提示幼兒:如果你的排隊方法很多,怕記不住,可以自己取一張紙把你排隊的規律都記錄下來。
四、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五、相互交流
1、幼兒分兩組進行交流,一組幼兒坐在那里當講解員,另一組幼兒自由參觀,然后交換。
2、幼兒自由參觀,可以互相猜一猜他利用了幾種排隊的方法。
3、教師有目的的與幼兒一起參觀,有重點地進行多維度排序的講解與評價
六、活動延伸:
幼兒可以再活動區中進行多維度排序的嘗試,并進行相應紀錄。
大班數學活動教案6
活動目標:
學習區別寬窄、厚薄、長短并能正確用詞表達。
學習按照長短、寬窄、厚薄的差異進行排序。
活動準備:
教具:寬窄不同的紙條,厚薄不同的毛衣、紙、書。
學具若干。
活動過程:
集體活動:
區別寬窄。出示兩張寬窄不同的紙條。
“這是什么?有什么不用?”“哪個寬?哪個窄?你怎么知道的?”“找找活動室里哪些東西是寬的?哪些東西是窄的?想想還有哪些東西是寬的.?哪些東西是窄的?
區別厚薄“我這里有幾樣東西,請小朋友閉上眼睛摸一摸,它們有什么不同?”“哪個厚?哪個。肯胂脒有哪些東西是有厚有薄的?
小組活動:
第一組:按寬窄排序。
第二組:按厚薄排序。
第三組:按長短排序。
教后感:大部分幼兒都會從短到長,從長到短排序,在聽老師要求排序時,我發現有的幼兒不聽要求,我讓他從短到長,他就從長到短。這一點還有待與加強訓練。
大班數學活動教案7
活動目標:
1、正確比較5個以上物體的高矮,能按高矮排序。
2、在比較操作中體驗高和矮的相對性。
3、能大膽的嘗試比較,積極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
活動重點:
正確比較并排列5個物體的高矮。
活動難點:
體驗高和矮的相對性。
活動準備:
腳踩高蹺的貼絨娃娃5個;高矮不同的雪糕娃娃棒;小紅旗若干;
幼兒用書第3頁“雪糕娃娃棒卡”;第25頁《比較高矮》的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觀察貼絨娃娃,猜測娃娃的高矮。
1、猜猜誰最高誰最矮。
教師出示踩高蹺的貼絨娃娃的.圖卡,引導幼兒觀察。
教師:娃娃們在玩什么游戲?
教師:猜一猜穿什么顏色衣服的娃娃個子最高?穿什么顏色衣服的娃娃個子最矮?
。ㄕ堄變赫f出判斷的理由)比一比,找出正確的比較方法。
2、教師組織幼兒討論。
教師:用什么方法才能正確地比出最高和最矮的娃娃?
3、引導幼兒實踐
如將高蹺部分向后折疊,將娃娃的下部對齊等。
從矮到高(或從高到矮)排序。
。ǔ鍪拘〖t旗,作為起始點)請個別幼兒在絨板上將娃娃在紅線上從矮到高(或從高到矮)的順序進行排列。
二、操作練習,鞏固對高矮,長短的感知。
雪糕娃娃排隊。
請幼兒比較雪糕娃娃(見幼兒用書第3頁的“雪糕娃娃圖卡”的高矮,并按從矮到高的順序為雪糕娃娃排隊,最后說一說雪糕娃娃是怎樣排隊的(最高的,矮一點的,再矮一點的……最矮的,最矮的、高一點的、再高一點的……最高的)。
三、幼兒練習:
1、插紅旗(幼兒用書第25頁)
教師:把最高的旗桿涂成紅色,最矮的旗桿涂成綠色,用什么辦法能找出最高和最矮的旗桿呢?(可以數一數每根旗桿上的竹節有多少)
教師:想一想,按從矮到高的順序插紅旗,每面紅旗應排在第幾個?請你在下面的圈圈里用數字記錄。
2、救救小動物。(幼兒用書第25頁)
教師:小動物們被困在屋頂上了,請你想個辦法救小動物吧。有什么好辦法呢?
大班數學活動教案8
活動目標:
1、能熟練掌握50以內2個2個數、5個5個數。
2、發展按群計數的能力和數群概念。
3、樂于參與數學活動,體驗不同計數方法的`樂趣。
活動準備:
洞洞板學具、白紙、顏料、清水、毛巾
活動過程:
一、幫小熊數氣球導入。
1、小熊過生日,爸爸送給它很多氣球,它怎么也數不清,我們來幫幫它吧!(教師出示棋子)
2、請1名幼兒數一數,“你是怎么數的?”
3、還有不一樣的方法嗎?(引導幼兒發現2個2個數)
4、教師演示,依次取出其中2個相同顏色的棋子擺在第一行!斑@是幾個?”(2個)。
5、再接著擺2個,“現在幾個了?”(4個)依次進行。
6、我們剛才每次都數了幾個氣球?(2個)
7、小結:我們一次數兩個,一次數兩個的方法就叫2個2個數。(一起練習)
二、動手操作。
1、聽指令擺棋子。
(1)、請幼兒擺出2個紅棋子,再擺2個黃棋子······
。2)、引導幼兒發現規律:“你發現這些數都是什么數?”“為什么這些數字正好都是雙數?“2個2個數的數字都是?”(雙數)
2、游戲“插棋子比賽”
。1)、聽音樂插棋子,音樂停,幼兒就停止,然后2個2個數,一共插了多少棋子?
。2)、可以反復游戲。
三、進行5個5個數。
1、除了2個2個數,你還會怎么數?(幼兒討論)
2、游戲“印手印”
。1)、請幾位幼兒在白紙上印手印。
(2)、請大家5個5個數,一共印了多少手指。
四、游戲“5個5報數送學具”
1、聽音樂,送學具的同時5個5個報數。
2、依次進行,結束。
大班數學活動教案9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看看、動動、玩玩中了解一星期的排列順序,并能正確應用昨天、今天和明天。
2、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活動準備
1、多媒體教具、課件。
2、幼兒操作材料:星期娃娃頭飾。
活動過程
1、創設情境來認識一周日及排列的順序--創設星期媽媽和星期寶寶角色:
。1)星期媽媽教師導語:星期媽媽有幾個寶寶,他們都叫什么名字?
。2)星期寶寶"星期寶寶們來了,我們一起來數數一共有幾個星期寶寶?"
2、通過情境來學習正確排列一周日:
師:星期寶寶可調皮了,他們老是排錯隊。小朋友,你們誰會幫他們排隊呢?誰排第一個?
幼兒之間進行討論老師講故事一周日的由來,講完故事老師問幼兒:你們知道哪一天應該排在第一天了嗎?接下來怎么安排呢?星期一排在第幾天?(幼兒講述)
小結:一星期有七天,第一天是星期日,第二天是星期一,第三天是星期二,第四天是星期三,......
3、其余幼兒為星期寶寶來正確排隊進行游戲,游戲"開火車"幼兒帶上"星期"頭飾。
玩法:請星期日寶寶當火車頭,然后去邀請其他的星期寶寶,最后按照一周日的順序排好成一列"火車"。
4、認識今天、昨天和明天。
師:誰來告訴大家,今天是星期幾?(幼兒講述)按順序排好的星期寶寶們"再請小朋友想一想,昨天是星期幾?明天是星期幾?"(多媒體演示--相應的星期寶寶會向前走出來)
小結:今天在中間,今天的前面一天是昨天,今天的后面一天是明天。
5、游戲"找朋友"玩法:幼兒帶上"星期"頭飾,先選出代表"今天"的星期寶寶,請他來找出自己的'兩個好朋友--昨天和明天。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教師以游戲的形式讓幼兒在看看、動動、玩玩中了解一星期的排列順序,知道星期媽媽有七個寶寶,幼兒通過活動,基本上都能正確的應用昨天、今天和明天。
不足:
有少數幼兒對今天、昨天、明天還不是很了解,需要老師和同伴的幫助才能進行時間的表達。
附:星期的由來西方國家七日一制的稱呼多帶宗教色彩。如基督教徒做禮拜這一天,叫"禮拜日",七天稱"一個禮拜",中國為什么把七日一周叫"一星期"呢?
光緒三十一年(1905),清廷宣布停止鄉試、會試,廢除延續了一千多年的科舉制度,成立"學部",袁嘉谷即奉命調入學部籌建編譯圖書局,后任該局首任局長。編譯圖書局下設編書課、譯書課,任務是研究編寫"統一國之用"的官定各種教材。各種教科書的編寫中自然會遇到一個"新名詞"該怎么處理的問題。1909年,編譯圖書局設立了一個新機構統一規范教科書中的名詞術語。袁嘉谷親自參加了這個館的工作,主持制定了很多統一的名稱。把七日一周制定為中國自己的"星期",就是在袁嘉谷主持下制定的。
我國古代歷法把二十八宿按日、月、火、水、木、金、土的次序排列,七日一周,周而復始,稱為"七曜";西洋歷法中的"七日為一周",跟我國的"七曜"暗合;日本的"七曜日"更是與其如出一轍。但袁嘉谷感到不順口,使用起來不方便,與同事們商量后,將一周稱一星期,以"星期日、星期一……星期六"依次指稱周內各日。
這就是既與國際"七日一周"制"接軌",又具中國特色的"星期"的由來。
評析:
1、創設的故事情境對這個等分的數學活動是很好的,既通過故事情境讓幼兒對這個活動產生了興趣,又能通過分蛋糕的形式體現出等分的思想;
2、活動過程中老師讓幼兒進行實際操作,通過操作過程中的體驗讓幼兒體會到等分的思想,這一點是很好的,是我們在今后的設計活動中值得借鑒的;
3、在操作過程中老師好像只是讓幼兒來操作圖形的等分,活動準備中提供的像豆子,紅棗,橡皮泥這些材料好像并沒有用到,這些材料我覺得可以用來像幼兒展示說明有些東西是不容易等分的。
大班數學活動教案10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統計在生活中的運用。
2、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飛機、汽車、火車圖片各一張,大統計圖一份,小統計圖若干,動物園情景圖,百花園情景圖。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出統計圖。
馬上就要過五一了,你想去旅游嗎?(想)今天老師就提前帶小朋友們去旅游一下!
1、那咱們怎么去呢,選擇哪種交通工具呢?(汽車,火車,飛機……)
2、那坐飛機、火車、汽車都需要買車票,我要各買多少張票呢?(100張,1000張)100張什么票呢?(飛機票)那做火車的小朋友怎么辦呢?
二、出示統計圖,介紹統計圖。
老師呢有個好辦法,看,這是一張統計圖,上面這一行是種類,表示交通工具的種類,下面一行是數量,表示上面交通工具的'數量。
老師呢,只預訂了三種票,分別是飛機票、火車票和汽車票(分別將飛機、火車、汽車的圖片貼在統計圖中)現在呢,選擇坐飛機的小朋友站成一列,選擇坐汽車的小朋友站成一列,選擇坐火車的小朋友站成一列。(小朋友排隊站好)老師要定多少張火車票呢?讓我們一起來數一下吧。1、2、3……)那這個數字填到哪呢(下面)為什么要填到這里呢(因為要買火車票,只能寫在下面)小朋友說的太棒了!數字要寫在對應的交通方式下面。
小結:好了,老師看了這張統計圖一下子就知道了,要買× 張火車票,×張汽車票,×張飛機票,真方便! 那現在老師已經預訂上了,請小朋友坐上你選擇的交通工具,(教書示范動作)咱們出發吧!唱:交通工具快開跑,背上我的小書包,去郊游去郊游,我們出發了。嗚――叱,到站了,請小朋友下車。
三、分組操作統計。
第一組:記錄動物園里動物的數量。
第二組:觀察百花園內的花,從顏色,大小,花型進行分類統計。
第三組:采訪客人老師外出旅游時選擇的交通工具和所帶的物品。
教師巡回指導,幫助能力較弱的幼兒。
請三組小朋友派出代表,說說自己所記的統計圖。
四、結束旅程。
小結:統計圖很方便,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呢,許多地方都會用到它,比如;咱們幼兒園每天都會給小朋友分發午點,那要給多少個班,多少個小朋友分發多少個午點呢?這就需要我們做統計。
我們的旅途馬上就要結束了,我還不知道小朋友中有多少是女孩,多少是男孩呢?大家一起來統計一下吧(小朋友們排隊,進行統計)那現在咱們也去統計一下其他班有多少男孩多少女孩吧!收拾好自己的東西,回教室。
活動反思:
活動導入時,由于是比較貼近生活實際,孩子們一下子都很有興趣,當提出要乘坐交通工具時,孩子們說出了許多,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大多數孩子喜歡坐飛機。整個活動過程合理,最后的分組,是根據孩子的個別差異設計的,語言能力好的就適合第三組去采訪,有幾個孩子不善于表達,但是在有的孩子的帶動和老師的幫助下,記錄的客人老師所帶物品不是很多,但是已成功的邁出了一步,相信下次可以更出色。第二組中,孩子們可以根據顏色,大小,種類等進行分類統計,整體完成的很出色。第一組記錄的很清晰,明了。
大班數學活動教案11
活動目標
1、學習按一定特征給物體多次分類并統計、記錄。
2、能用恰當的語言表達分類的方法和結果。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兩種不同大小、顏色、形狀的樹葉模切卡片每人一套,分類記錄卡。
2、音樂《找朋友》。
3、幼兒學習資源3第20頁。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討論確定分類標準。
幼兒操作模切卡片,將樹葉摳下,仔細觀察,討論這些樹葉的大小、顏色、形狀有什么不同,如果把這些樹葉分成兩組,有幾種不同的分法。
2、清幼兒給樹葉分類,并記錄分類結果。
3、匯報交流,分享成果。
(1)請2~3名幼兒給大家講講是怎么分類的,分的結果如何。鼓勵幼兒大膽連貫講述,并進行集體驗證。
。2)引導幼兒知道同樣的樹葉可以有多種不同的分類方法,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
4、請幼兒閱讀幼兒學習資源3第20頁,分類并記錄,相互交流分類的方法及結果。
5、游戲:“我的朋友在哪里”。
。1)玩法:幼兒站成一圈,請出6位幼兒站到圈里找朋友!墩遗笥选芬魳烽_始,幼兒隨音樂節奏拍手,找朋友的幼兒邊拍手邊找和自己有相同特征的幼兒手拉手成為好朋友,音樂結束時請幼兒說一說找到的好朋友是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游戲可進行3次,教師提醒幼兒按衣著、性別、頭發等特征來找好朋友。
活動延伸
1、關注生活中的'分類現象,如家庭中櫥柜的物品、超市中各種物品的擺放等
2、活動結束時,請幼兒分類收整玩具和材料。
活動反思
設計本課時,我以主題內一個故事的內容激趣引入,幼兒興致很高,在探討分類的方法時,幼兒紛紛發言,在指名板演時欲欲躍試。在操作過程中,幼兒能通過協商的方法按某一特征把樹葉分類,掌握分類的方法,結束時,設計送樹葉回家這個游戲,既進一步強化了分類,又使幼兒認識“葉落歸根”的自然規律了,增長知識。整堂課,幼兒在游戲的情境中學習,掌握了分類的方法,發展了語言表達能力,學會了合作交流,享受了成功的樂趣。本課存在的不足是,對幼兒自主探索的重視不夠,如果一開始直接去撿樹葉回來就讓他們試一試分類,效果是否會更好呢?
大班數學活動教案12
活動目標:
1、體驗交集處的物品具有兩個集合的特征,學習按交集的要求分類。
2、在觀察討論中感受、理解交集的意義,嘗試用符號表示交集的關系。
3、能積極思考,努力克服畏難情緒。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幼兒已有大小、顏色標記經驗及分類經驗;7以內數分合經驗。
2、物質準備:教具:白板課件《感知交集》,
學具:操作卡片人手一套;作業單三組;小夾子、勾線筆。
活動過程:
一、感受情境,根據特征標記一級分類。
1、出示花園頁面。
師:花園里有兩個大花壇,可是還沒種花。每個花壇種同一種特征的`花,看看花壇的標記,想一想該種什么花呢?請能干的小花匠幫幫忙吧。
2、幼兒按照標記進行一級分類。
二、觀察討論,理解交集并嘗試分類。
1、師:花壇真漂亮啊,我們給他拍張照片吧。
2、演示兩個集合的交集過程并進行比較。
師:現在花壇改建啦!看一看,他和原來的花壇有什么不一樣?
師:這個部分是怎么來的呢?表示什么意思呢?他屬于哪個花壇?為什么?
教師:這部分是這兩個花園共同擁有的地方,它既屬于大花壇,又屬于黃花壇。他既符合大花壇的特征,也符合黃花壇的特征。
3、嘗試按交集要求種花。
師:那現在這個花壇該怎么種花呢?這個交集的部分應該種具有什么特征的花?
鼓勵幼兒大膽嘗試按交集分類種花,并講述自己的理解。
4、交流結果,師生。
請幼兒將自己的操作展現在頁面上,并陳述理由。
師生共同:這兩個花園共同擁有的地方,所種的花既要符合大花壇的特征,又要符合黃花壇的特征。
三、小組活動。
第一組:幼兒操作材料《感知交集》
師:這邊有好多大大小小、不同顏色的氣球,請你把他們送回家吧,還要說一說,你為什么這么分。
第二組:數的分合(4、5、6、7)
第三組:7以內的加減法
大班數學活動教案13
一、設計意圖:
大班的孩子們即將上小學了,在老師給孩子們滲透幼小銜接的一些知識時,很多孩子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老師,一年是多久呀?幾個月是多長時間啊?有多少天呢?”幼兒對于“年、月、日”這樣抽象的要領掌握起來有很大難度,而數學教育能激發孩子多方面智能的發展,因此,我從孩子們的問題入手,積極設計了“年媽媽的一家”這個活動,將“年、月、日”人物化并帶入到故事中,設計十二座漂亮的月房子,以禮物的“形式”出現,以童話般的生動形象展示12個月、大月、小月、365個日娃娃,使原來抽象、復雜的概念變得具體、簡明、易于理解。
二、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間的關系;了解一年有12個月,一個月有30(31)天,一年共有365天。
2、通過游戲,知道掛歷等是記錄或查看日期的.工具;學習查看它們的方法。
3、培養幼兒觀察和想象能力。
三、活動準備:
1、字卡(年、月、日)各一份、房子圖卡1月—12月的月歷(大月、小月、2月房子大小有區分);日歷、臺歷和掛歷各一份;
2、小字卡(年、月、日)和數字卡片(12、28、30、31、365)、水彩筆人手一份;
3、2011年日歷表人手一張。
四、活動過程:
。ㄒ唬、以到朋友家做客的形式,引導幼兒觀察十二座“房子”,引起興趣。
1、說一說,你發現了什么?
2、哪幾座房子大,哪幾座房子小,最小的是哪一座房子?
。ǘ、以“年媽媽”贈禮物的方式,出示數學卡:12、28、30、31、365,猜猜與“房子”有什么聯系,明確探索任務。
1、幼兒擺弄數字卡并認讀。
2、你認為數字與房子有什么關系?(鼓勵幼兒大膽想象)
。ㄈ、講述故事,幫助幼兒理解年、月、日的概念,了解數字之間的關系。
1、教師利用大字卡(逐一出示)講述故事,在講述過程中,設置問題,引導幼兒發現大、小“房子”里日娃娃數量的差異和聯系。
2、幼兒操作小字卡、數字卡來回答問題:
——年媽媽的孩子叫什么名字?年媽媽共有多少個日娃娃?
——年媽媽為日娃娃蓋了多少座房子?年媽媽給房子起了什么名字?
——大月房子有哪幾座?為什么這些房子比較大?
——小月房子有哪幾座?為什么這些房子比較小?
——最小的月是幾月?為什么二月房子是最小的?
(四)、學習查看年歷的方法。
1、認識日歷、臺歷和掛歷。
2、學習查看年歷的方法:認識年份、生肖、月份
3、幼兒嘗試在日歷上找節日和自己的生日(例如:五一、六一)。
大班數學活動教案14
活動目標:
1、學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感知物體的數量,并能用相應的詞匯“多、少、一樣多”。
2、樂于與同伴合作,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人手一套操作材料(瓶子和蓋子各不多于5個);幼兒計算用書.
活動過程:
(一)激趣引入
小朋友,今天老師想請你們和我玩個游戲.游戲的名字就叫"瓶子娃娃找帽子"
(二)幼兒操作,師幼討論
1、瓶子娃娃找帽子
現在,小朋友手上都有一些瓶子娃娃和帽子,那請你們先把自己的瓶子娃娃排好隊,再為瓶子娃娃戴上帽子。觀察一娃娃有沒有都找到帽子?
2、鼓勵幼兒與同伴交流討論
操作完的小朋友可以跟同伴說說你操作的結果?互相討論一下娃娃為什么找到,那帽子有沒有找到主人?
3、師幼共同探索
4、師小結
5、指導幼兒看計算用書并做練習
(三)活動延伸
請幼兒想一想有什么辦法使娃娃和帽子一樣多。
活動反思:
數學是一門比較枯燥、抽象的課程,特別是對幼兒園的幼兒來說,更是不容易理解、掌握的。《綱要》中也突出了數學與其他各領域及生活的聯系,指出應引導幼兒感受“周圍環境中的數、量、形、時間和空間等現象”數學不再是抽象的邏輯知識體系,而是貫穿于幼兒生活和游戲之中有待于抽象的事物。
大班數學活動教案15
活動目標:
1. 激發幼兒學習數的組成的興趣。
2. 初步理解分解組成的含義,認識分合號:”∧””∨”,初步理解部分數與整體數的關系,發現數分解方法。
3. 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4. 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5. 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認識分合號:”∧””∨”,初步理解部分數與整體數的關系,發現數分解方法。
活動難點:認識分合號:”∧””∨”,初步理解部分數與整體數的關系,發現數分解方法。
活動準備:
蘋果兩個、盤子兩個、雪花片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 講解示范:
把兩個蘋果分到二個果盤里,提問:2可以分成幾和幾?再把兩個果盤中的蘋果放到一起,提問:1和1和起來是幾?
用數字表示算式并講解算式:2整體數,∧分解號,1和1部分數。
二、 自身體驗:
幼兒自由結合2人一組,按老師的口令進行分合練習,如老師說:2可以分成1和1,兩人迅速分開,老師說:1和1合起來是2,兩人便迅速拉手站在一起。
三、 請幼兒自由嘗試:
充分利用操作雪花片進行組成分解練習,教師巡回指導,鼓勵他們發現數的組成方式。
四、用手勢口述游戲、”拍手對歌”進行鞏固。
如:練習2的分解,在胸前拍球2下,并同步口述:”1、1″,然后,兩手指尖相對,腕部分開,做出分解號∧”的樣子,口述:”分”表示分解,再分別在左右肩上方各手手一下,并同步口述:”1″”1″。
拍手對歌師:小朋友,我問你,2可以分成幾和幾?
幼兒:某老師,我告訴你,2可以分成1和1
五、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在生活中練習數的組成,如在家中分水果,在幼兒園分午點等。
活動反思:
數學是研究現實世界的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的科學。對幼兒來說,學數學算是他們成長與發展過程中的一種自身需要。從生活和游戲中感知事物的數量關系,數的組成是加減法運算的基礎,是幼兒數學教育內容之一,也是幼兒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必備知識。
【大班數學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數學活動教案01-01
大班數學活動《對稱》教案12-16
大班數學活動等分教案03-31
大班數學教學活動教案02-14
大班數學《的加減》活動教案02-23
幼兒大班數學活動排序教案06-07
大班數學活動教案(精選15篇)03-20
大班數學活動《認識球體》教案03-20
大班數學活動教案精選15篇03-22
大班數學活動《認識時鐘》教案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