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3-08-04 09:34:17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數學教案【必備7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數學教案【必備7篇】

小學數學教案 篇1

  課題:

  認識厘米 用厘米量 課型:新授 教學目標:

  1、 學生懂得測量物體的長度要用尺子,認識刻度尺。

  2、 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并對幾厘米的長度有感性的認識。

  3、 學生學會用厘米作單位估測或測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掌握測量物體的方法。

  4、 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和空間想象的能力,通過活動提高學生估測和測量的能力。 教學重點與難點:

  掌握1厘米的實際長度及初步學會用尺子量物體的方法.

  教學設想:

  本節課采用活動的方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在充分觀察、思考、交流的基礎上認識厘米。由于厘米這個數學概念比較抽象,因此,課中安排的看一看、說一說、比一比、量一量等活動可以幫助學生形成關于厘米的風豐富表象,建立1厘米的長度概念,從而讓學生更清楚地認識、理解1立尼究竟有多長。

  一、 學前導學

  1、前置作業:

  你看見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了尺子?準備一把尺子,觀察并了解尺子上都有些什么,各表示什么。

  2、揭示課題,介紹測量的工具

  在昨天的學習中,我們用不同的物體來測量長度,測量時有許多不方便,也不準確。在生活中,我們要用到統一的長度單位和測量工具——尺子,來測量。

  二、探究活動

  (一)獨立思考 解決問題

  一、認識直尺

  1、小組交流:你看見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了尺子?準備一把尺子,觀察并了解尺子上都有些什么,各表示什么。

  2、全班匯報

  二.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長度概念

  1.介紹1厘米:那么你知道1厘米是多長嗎?請你用直尺上表示出來。

  首先找到刻度“0”,從刻度0到1,這中間的長度就是1厘米。你認為還有從哪個數字到哪個數字之間是1厘米長?

  2.感知1厘米的實際長度:

  (1)把1厘米的長度畫在黑板上;

  (2)小組合作,找一找、比一比,我們身邊或我們身上哪些物品的長度是1厘米。

  (3)用手勢表示1厘米的長度。

  (4)想一想1厘米有多長。

  3.觀察自己的刻度尺:你知道從刻度“0”到哪兒是2厘米長嗎?(從0到2)從刻度“0”到哪兒是3厘米長嗎?(從0到3)也就是說,從刻度“0”到幾,就是幾厘米。那么你的刻度尺一共有多少厘米?

  (二)師生探究 合作交流

  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方法

  1.學生小組動手測量紙條長度

  (1)這有一張紙條,你知道它有多長嗎?小組討論、操作測量紙條的長度。

  (2)小組匯報:你們是怎么測量的?

  2.統一測量的方法

  介紹:量物體的'時候,把刻度尺的“0”刻度對準紙條的左端,再看紙條的右端對著幾,紙條就長幾厘米。

  現在紙條的右端正好對著“5”,說明紙條長5厘米。

  3.實際測量物體的長

  (1)測量同桌準備的紙條,看一看它們分別長多少厘米?量的結果寫在紙條上,同桌檢查。

  (2)量一量你帶來的新鉛筆長多少厘米。

  (3)量一量

  你的手掌寬度是( )厘米。(取整數)

  一拃:你的拇指和中指之間的距離是( )厘米。(取整數)

  三、自我檢測

  課本第6頁練習一1——3題。

  看練習一的1題中鉛筆的長度,筆尖不能靠近刻度尺的刻度,怎么量它的長度呢?利用三角板來卡一下量。

  四、變式練習

  1.如果有些東西兩頭都不能靠近尺子,那要怎么量出它的長度呢?例如花生的長度和1角硬幣的長度。

  2、拿出不同長度的物品,先估一估,再量一量。

  3、看圖填空

  五、本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六、課后反思:

小學數學教案 篇2

  教學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六冊第25-26頁。

  教學目的:

  1.記住求總價和總產量的數量關系。

  2.能正確運用數量關系解決實際問題。

  3.通過培養學生自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4.通過歸納揭示數量關系,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抽象、概括等能力。

  教具準備:投影儀、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認定目標

  1."小小售貨員"游戲。(讓學生從實際生活中感知乘法應用題的一些數量關系。)

  2.教師小結:從上面的游戲我們可以看出,乘法應用題與我們日常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那么同類型

  乘法應用題又有什么關系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問題(板書課題)。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要完成以下兩個任務(口頭展標l.2)。

  [評析:通過游戲把學生要學的知識與生活實際緊密結合,使學生產生學習的需要和強烈的學習興趣,為一節成功的課堂教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展標及時合理,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明確的目標和方向 ]

  二、導學達標

  1.求總價數量關系的教學。

  (1)出示例1。

  例1.解答下面各題(投影出示相應的圖)

  ①鉛筆每支8分,買3支用多少錢?

  ②籃球每個70元,買2個用多少錢?

  ③魚每千克9元,買4千克用多少錢?

  (以上三道題讓學生自己解答)

  (2)討論(出示討論題,四個小組討論)。

  ①例1中的三道題都說的是哪一方面的事?

  ②題里已知條件有什么共同點?

  ③要求的問題又有什么共同點?

  (3)單價、數量、總價含義的教學。

  根據學生討論回答的結果進一步說明:像這樣,每件商品的價錢或單位重量的`價錢;我們就把它們叫做單價(板書"單價"):買商品的件數或重量,我們就把它們叫作數量(板書"數量");買商品一共用多少錢叫做總價(板書"總價")。請你再舉出一些生活中的單價、數量、總價的實際例子來。

  (4)引導學生總結數量關系。

  根據例1的三道題的解題規律,請同學們總結出單價、數量、總價之間的關系。(學生總結,教師板書總結出的數量關系。)

  (5)看教材,勾畫重點句子。

  (6)做一做

  ①指出例l各題中的單價、數量、總價各是多少?

  ②舉出生活中像例1這種求總價的應用題。

  [評析:通過讓學生觀察、比較、分組討論和總結,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學習過程中,重視了學生知識的形成過程。創設情境,讓學生有成功的機會和產生成功的愉快感。

  2.自學求總產量數量關系。

  (1)按照老師教同學們求總價的方法,請你們帶著以下思考題自學例2

  出示例2(投影出示三個思考題)。

  例2.解答下面各題(投影出示相應的圖)。

  ①每棵蘋果樹平均收蘋果25千克,3棵蘋果樹收多少千克?

  ②菜園每畦地產萊150千克,4畦地產菜多少千克?

  思考題(四人小組討論)

  ①兩道題都說的什么問題,它們的條件和問題有什么共同點?

  ②什么叫單產量?什么叫數量?總產量?

  ③知道單產量和數量怎樣求總產量?

  (2)檢查自學情況(投影出示檢測題)。

  ①例2的兩道題都是求 的應用題。

  ②每棵樹收蘋果的重量或每哇地產菜的重量叫做 ,有多少棵樹或有多少波菜叫做 ,一共收多少菠菜叫做 。

  ③寫出求總產量的數量關系:

  ④例2中的單產量、數量、總產量各是多少?

  ⑤舉出生活中像例2這種求總產量的應用題。

  [評析:學生帶著思考題進行自學,教給了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生體驗到自己也會學習知識的快樂,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數學的興趣。

  3.小結。

  以上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的求總價和總產量的數量關系。知道單價和數量,用單價乘以數量就可以求總價;知道單產量和數量就可以求總產量。

  三、達標測評

  1.將題中已知條件和問題與相應的數量名稱連起來。

  (1)皮球每個35元,買4個皮球一共用多少錢?

  數量 總價 單價。

  (2)每只母雞平均每月下蛋20個,有5只母雞。每月共下多少蛋?

  總產量 數量單 產量

  2.先說出數量關系,再解答。

  (1)學校買了4個排球,每個23元。一共用去多少元?

  (2)畜牧場平均每頭奶牛每天產奶15千克,20頭奶牛每天產奶多少千克?

  3.編一道已知單價和數量求總價的應用題。

  4.編一道已知單產量和數量求總產量的應用題。

  5.把下列應用題補充完整,并解答。

  (1)葡萄園每畦產葡萄200克,有3畦葡萄。 ?

  (2)每雙童襪2元, , 應付多少元?(補充不同的條件,用不同方法解答。)

  6.一個水果店運來150千克蘋果,平均放在6個筐里,每千克蘋果2元。每筐蘋果多少元?(用不同的方法解)

  [評析:測評題有密度,有梯度,既體現了基礎知識要求,又體現了對學生能力的要求,1、2題是檢查學生對今天所學內容是否都掌握;3、4題不僅要求學生要有這節課的基礎,而且還要會"選材"和"組裝";5題的第(2)題補充不同的條件,要求學生思路要廣,思維要靈活;6題要求學生用不同方法解答,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題,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創造思維的目的。]

  四、全課總結(略)。

小學數學教案 篇3

  教學內容:

  課本40-41頁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觀察,掌握利用連乘、連除列出綜合算式,解決實際問題。

  2. 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列式方法的多樣化,培養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動手實踐能力、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積累數學活動經驗。

  3.在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掌握分步列式或是利用綜合算式解決實際問題,并能正確熟練地計算。

  教學難點:

  理解并說出算列算式的含義。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課前口算

  41×20=答案61×30=答案11×80=答案12×40=答案50×20=答案640÷8=答案140÷7=答案280÷7=答案350÷7=答案120÷6=答案

  一、情境導入

  課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圖。

  師:同學們,我們來到了美麗的生態園,在這里,到處是五顏六色的花,仔細觀察,從圖中你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板書學生梳理出的數學信息)

  教師適時評價。

  師:根據這些數學信息,誰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

  學生可能提出

  1、三種顏色的花一共擺了多少盆?

  2、每個花架擺了多少盆花?

  <<<12>>>

  3、平均每個花架每層擺了多少盆花?

  ……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課件出示本節課要解決的問題。

  二、你說我講

  1.教學“三種顏色的花一共擺了多少盆?”

  (1)師:要解決三種顏色的花一共擺了多少盆?需要用到哪些數學信息啊?怎樣列式?

  學生列出算式,教師適時出示課件5×8=40(盆)、3×40=120(盆),追問:你能說一下你所列的`兩個算式的含義嗎?

  學生回答,教師提升:通過分步列式,先求出1組花有多少盆,再求出3組花一共有多少盆。

  教師利用課件演示分布計算的過程,并引導學生兩個算式所表達的含義。

  師:你能不能列出一個綜合算式?

  教師巡視,掌握學生操作的信息。

  組內交流,討論綜合算式的列法,并講解出該綜合算式的含義。

  教師引導學生分小組展示合作交流的成果,并及時給予恰當的評價,然后教師利用課件演示綜合算式的含義,加深學生的理解。

  2,教學“平均每個花架每層擺了多少盆花?”

  教師出示問題,引導學生再看情境圖,重新梳理信息,先引導學生列出分布算式。

  在學生自主學習、列式的基礎上,師:誰愿意到黑板上來展示一下自己所列的分布算式?

  學生板演自主學習成果:96÷2=48(盆),48÷4=12(盆)。教師適時引導學生質疑:96除以2表示什么?48為什么要除以4?

  學生:96÷2=48(盆),表示每個花架有多少盆花。48÷4=12(盆)表示一個花架有四層,每層有12盆。

  學生回答,教師提升:對,先算每個花架有多少盆花,再算每層花架有多少盆花。然后教師利用課件進行演示講解。

  師:誰能列出一個綜合算式?小組內可以進行合作交流。

  教師引導學生板演展示。

  學生板演:96÷2÷4。

  教師適時引導學生質疑:96除以2表示什么?為什么要除以4?

  學生回答,教師適時提升:對,96除以2表示96盆花放在2個花架上,每個花架上有多少盆花;再除以4,表示一個花架上的花分放在4層,每層有多少盆花。教師利用課件演示,講解。

  三、鞏固練習

  自主練習第1、2題,

  引導學生先仔細觀察畫面,找到已知信息和問題,明確數量間的關系,并獨立解決。

  教師提示:做一張這樣的畫需要多少個貝殼?

  引導學生先仔細觀察畫面,找到已知信息和問題,明確數量間的關系,并獨立解決。

  教師提示:每箱8個什么?每盒6個什么?

  四、課堂總結

  師:同學們,這節課馬上就要結束了,回想一下,你有什么收獲?(課件出示教材豐收園圖)

  學生可能回答:我會積極學習了。教師適時追問:你哪個環節最積極?學生可能說:擺一擺,操作方面。

  學生也可能回答:我學會提問了。教師適時追問:你都問什么問題了?(課件“會問”綠蘋果圖片飛出果籃,同時出示問題:你都問什么問題了?)

  ……

  師:讓我們滿載著收獲,下課休息一下吧。

  學生回答

  學生小組合作回答

  學生選擇學具,利用擺一擺,想一想,再列式的方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學生獨立操作,利用小紙板擺一擺,

  學生組內討論交流,小組內列出綜合算式。

  學生合作,解決問題

  小組交流,解決問題

小學數學教案 篇4

  一、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復習的內容是有關簡易方程的知識,通過復習要進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優點,會用字母表示常見的數量關系,進一步理解方程的意義,會解方程,會列方程解應用題。

  二、復習用字母表示數量關系,公式,運算定律

  1、 出示表: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

  名稱 用字母表示

  加法交換律 a+b=b+a

  加法結合律 (a+b)+c=a+(b+c)

  乘法交換律 ab=ba

  乘法結合律 (a×b)×c=a×(b×c)

  乘法分配律 (a+b)×c=ac+bc

  2、請學生說平面圖形面積計算公式和長方形、正方形周長公式。

  3、用字母還可以表示數量關系,a表示單價,b表示數量,c表示總價,說出分別求總價、單價及數量的字母公式。

  4、練習:期末復習第16題。

  5、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做期末復習第17題。

  (1)原來每月燒的煤用30c表示;現在每月燒的煤用30×(x-15)表示。

  (2)學生計算現在每月燒煤的千克數。

  三、復習方程的意義和解方程

  1、什么是方程?什么是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方程和等式關系是怎樣的?

  2、練習:做期末復習第18題。

  學生練習。講解第(3)題,在方程3x=y中y=21,先把y=21代人原方程成為3x=21再解方程。

  3、做期末復習第19題。

  請學生說一說解方程的方法。

  4、做期末復習第20題。

  學生列方程并解方程。

  四、復習列方程解應用題

  1、(1)列方程解應用題的.特征是什么?解題時關鍵是找什么?

  (2)請學生說一說列方程解應用題的一般步驟。

  2、做期末復習第21—23題。

  第21題:

  學生說數量關系式,列方程并解答,根據已列方程寫出另外兩個不同的方程。

  第22題:

  師畫線段圖表示題目的條件和問題,學生列方程解答。

  第23題:

  學生說數量關系式、列方程解答。

  五、全課總結

  這節課復習了什么內容。

  六、布置作業

小學數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了解容量概念和認識測量工具,以及認識“升”和“毫升”,知道“升”和“毫升”怎樣用字母表示;會讀量杯和量筒中液體的多少。

  過程和方法目標:在實際操作活動中了解容量的含義,認識“升”和“毫升”。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能積極參與“玩水”的實驗活動,獲得愉快的學習和數學活動經驗。 教學重點 :升和毫升的認識

  教學難點 :容量概念的形成和正確讀取量杯量筒液體的多少。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喝飲料嗎?

  生:喜歡。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兩瓶飲料(出示飲料),你們知道哪個瓶子里的飲料多嗎?你是怎樣知道的?

  生:左手拿的.瓶子里飲料多,用眼直接看出來的。

  師:今天我們要一起來認識容量單位:“升和毫升”。學了今天的知識,你就可以用數來表示飲料的多少了。(板書課題)

  二、新課講授

  1、實驗,容量

  ⑴ 出示兩杯不同顏色的水(高度不一樣)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哪一杯水多呢?

  生:紅色(藍色)

  ⑵ 再出示兩個杯子。(大小不同)

  師:哪一杯裝水多?有什么好辦法?同桌互相討論一下。(出示課件)

  生:一樣多。 左邊的……

  ⑶ 提出小組合作實驗,在實驗中考慮有什么好的方法,讓學生積極配合,共同解決問題。 師:你們都想到了哪些方法?

  生1:可以把兩個杯子放在一起比一比。

  生2:可以把一個杯子裝滿水,再倒入另一個杯子里。

  生3:還可以把兩個杯子都倒滿水,然后再分別倒進兩個一樣大的杯子里。

  師:同學們真聰明,你們想出了這么多好辦法!(鼓勵的語氣)

  小結:哪個杯子裝水多,我們就說哪個杯子的容量大。(出示課件)

  2、實驗,認識升和毫升

  ⑴ 出示兩個高度一樣、裝著水的高度也一樣、但粗細不同的兩個瓶子。(用不同顏色區分) 師:老師這里還有兩個瓶子。比一比,哪個瓶子裝的水多?你是怎么比較的?現在以小組為單位相互討論。

  師生交流:

  生1:用一個大杯子,先把一個瓶子的水倒進去,做一個記號,然后倒出來。再把另一個瓶子的水倒進去,和剛才做的記號比較。

  生2:分別倒進兩個一樣大的杯子里,再比一比哪個多。

  生3:用量杯也可以測量出哪個瓶里的水多。

  師:同學們,你們真了不起,想出了許多好方法。那現在,我們就來按剛才的方法試一試吧。 實際操作:

  ⑵ 師:如果要精確的知道液體的容量,就要用到計量液體工具。(出示、認識量筒和量杯)計量液體,如汽油、飲料、藥水、等,用升或毫升做單位。

  師:升用字母“l”表示,毫升用字母“ml”表示。(出示課件并板書,學生讀一讀)

  師:生活中還有哪些液體用升或毫升來計量?

  生:油,牛奶,可樂,啤酒。

  ⑶ 用量杯測量兩個瓶子中液體的多少。師生一起進行實際操作。

  師:請同學們認真觀察,讀出兩個量杯中紅色液面和藍色液面所在的刻度。

  (學生匯報,老師在黑板上記錄)

  三、練一練

  1、讓學生獨立觀察并填空。然后全班交流。(教師出示課件)

  2、先請一位學生讀題。

  生:找三個大小不同的玻璃瓶,分別測量它們的容量。分小組進行實驗,完成后匯報結果。

  3、怎樣使兩個瓶子里的水一樣多?

  分小組進行。(鼓勵學生嘗試不同的方法,然后全班交流)

  生1:用量杯或者量筒,準確量出同樣多的水。

  生2:用兩個同樣大小的杯子,然后分別倒進水,使兩個杯子液面高度相同。

  4、根據你的生活經驗判斷:哪個杯子的容量大,哪個杯子容量小。(課件展示)

  四、課堂小結:同學們,這節課你學得愉快嗎?誰能說說你的收獲是什么?

小學數學教案 篇6

  云鷹友好小學余志明

  一、班級情況分析:

  本學期一年級學生人,這些學生大部分是上過幼兒班,還有些學生是從外地轉入的。他們天真可愛,活潑調皮。據幼兒班老師介紹,這些學生各方面的差異較大。有的活潑開朗,還有個別學生智力低下,接受能力差。開學初,經過和學生初步接觸了解,這些學生由于常規訓練少,一些起碼的常規知識都不懂,他們還像在幼兒班一樣沒有任何約束,想來就來,要走就走,上課時亂走亂動。本學期施行的實驗教材,主要是開拓學生的思維,發揮學生的想象。因此,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注重對學生進行思維的開拓,創新能力的培養,使他們每一個人都成為一名優秀的學生。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準備課、位置、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11-20各數的認識、認識鐘表、20以內的進位加法,用數學,數學實踐活動。

  三、教學重、難點

  這一冊的重點教學內容是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這兩部分內容和20以內的退位減法(一般總稱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學生學習認數和計算的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同時它們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是小學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

  四、教學目標

  1、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會寫0-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系,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6、通過直觀演示和動手操作,認識“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義,會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7、初步認識鐘表,會認識整時和半時。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五、教學措施

  1、重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根據學生的已有經驗和知識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

  (1)注意注意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活動情境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概念,構建有關的數學知識。

  (2)盡量選擇、設計現實的、開放式的學習活動,讓學生通過活動,積極思考、相互交流,體會數學知識的含義。

  (3)讓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用數學的樂趣。

  (4)設計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

  (5)聯系兒童實際、根據學生特點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2、重視對數概念的理解,讓學生體會數可以用來表示和交流,建立數感。

  3、計算教學應體現算法多樣化,允許學生采用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

  4、根據兒童生活特點,從感必經驗出發直觀認識立體和平面圖形,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5、通過“用數學”的教學,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注意培養學生從生活中發現并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的能力。

  6、設計安排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實踐活動,注意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

  7、充分利用教材資源,教學方法應體現開放性和創造性。組織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盡量注意使創設的情境為探索數學問題提供豐富的素材或信息。

  8、教學中充分利用直觀教具和學具。

  六、教學進度安排(見附表)

  第一單元:準備課

  單元教學內容:第一單元(第1——4頁)

  單元教材分析:本單元的教學內容是第2——5頁的內容,第2、3頁是一幅美麗的畫面,圖中有教師、學生、鮮花、樹木、樓房,人和物的數目注意用到10以內的各數。新教材豐富的教學資源,不僅將數擴展到20,而且畫面中,每個數量出現了多種角度數的話,還會數出很多,這就給予學生創設了充分觀察、探究的空間。在教學中,注意采用多種形式,讓學生數畫中的事物,初步了解學生的數數的能力,并不要求都數到,只要教師心中有數,在學生數出以后能給及時正確的評價即可`。

  單元教學目標:

  1、在和諧愉悅的探討氛圍中,了解學生的數數和認數情況。

  2、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體驗與人合作交流的快樂。

  3、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生活,使學生感到數學來源于生活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4、充分利用材料資源,滲透思品教育。

  單元教學重、難點:

  1、學生數數的過程中,初步培養學生的的數感。

  2、用多種形式,激發學生愛數學的情感。

  3、引導組織好學生小組學習,使學生初步感知合作學習的快樂及要求。單元課時安排:約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第2——5頁(數一數)

  教學目標:

  1、在非常和諧愉悅的氛圍中,初步了解兒童認數、數數情況。

  2、通過觀察等探求活動,使學生初步建立數感,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3、合學生體驗與人合作、交流物快樂,初步培養學生的合作參與意識。

  4、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其對人對物的愛的情感,初步培養學生會聽、會說、會補充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初步建立數感,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及合作與參與的意識。

  教學準備:實物投影儀一臺。

  教學過程:

  a)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教師拿出一封一份禮物————金龜子的信,讓學生隨著美麗的畫面和動聽的音樂聽信:

  親愛的小朋友們,你們好,從今天開始,你們將成為一名真正的小學生了,在學校里,你們將會在老師的帶領下,學到許許多多有用的知識,學會許多的本領,會面為一個對社會有著巨大貢獻的人,你們高興嗎?數學書里都是一些有趣的游戲和活動,充滿了神奇,學好數學非常有用,它可以幫助你解決一些你生活中的困難,你們想學習數學嗎?那么,從現在開始,你們的數學陳老師將會把你們帶進數學的王國里,讓你們學好數學,用好數學,到那時,你們一定會成為一名出色的小學生的,你們有信心嗎?

  b)認真觀察,小組討論,了解數數情況

  用實物投影儀出示書中第2——3頁的畫面。

  1、這是什么地方?你認為它美麗嗎?

  2、請你說一說:這幅圖是什么意思?圖上的物體分別有多少?(先小組討論,互相說,教師深入到小組里了解情況,并且在個別組里探討數數規律,然后再請小朋友說)

  3、評價:你認為你們組有什么優點,別的組呢?

  三、繼續觀察,小組交流,了解認數情況

  用實物投影儀出示北師大版一年級教材第2——3頁的圖畫

  活動形式同第二個環節一樣:觀察——交流——匯報——評價,不苛求學生按怎樣的模式說,讓學生在相互啟迪中自我感知怎樣說好就怎樣說,怎樣說適合自己就怎樣說。

  四、操作感知,及時強化

  1、數周圍的實物(可帶領學生走出教室,數一數學校里的事物各有多少)

  2、數字卡片

  3、按方位數數

  4、開放性練習

  猜一猜,想一想、說一說,驗一驗

  手里最多能拿幾根粉筆?

小學數學教案 篇7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課本 6566頁內容。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會計算連續進位、退位的三位數的加減法。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探索連續進位、退位的三位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培養初步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在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源于生活,體驗解決數學問題成功的喜悅,增強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教學重點:

  掌握三位數連續進位、連續退位的`加減法的筆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

  理解連續進位與退位的算理。

  教學準備:

  課件、計數器等。

  教學過程:

  一、口算訓練

  見口算題卡

  二、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知道七星瓢蟲嗎?它可是田園的小衛士呢,想不想去看看他們的工作場面?

  2.仔細觀察畫面,你發現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一共有多少棵白菜?

  地里共有多少只瓢蟲?

  三、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1.一共有多少棵白菜?

  在小組內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算法。

  讓學生分別說一說,當出現豎式計算時,要板書豎式

  讓學生對照豎式再說一說算理及算法。

  2.地里共有多少只瓢蟲?

  剛才我們計算了一共有多少棵白菜的問題,現在你能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地里共有多少只瓢蟲這個問題嗎?

  3.小結:計算加法時,要注意什么?引導學生說一說在計算加法時要的問題。

  4.還有多少棵茄子沒檢查?

  你自己能解決嗎?自己試一試。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組內交流一下。

  哪個小組愿意把小組的想法說給同學們聽

  說到豎式時板書

  說算法:個位減起,5減6不夠減,從十位退1,15減6等于9,十位2減7不夠減,從百位退1,12減7等于5,百位3減2等于1,所以,435減276等于159。

  5.已檢查的茄子比已檢查的白菜多多少棵?

  用你喜歡的方法去做。全班交流自己的豎式算法。

  6.小結:計算減法時,要注意什么?

  引導學生歸納,從連續退位、細心計算兩方面進行交流。

  四、鞏固練習。

  列豎式計算

  192+58=答案

  432-153=答案

  646+354=答案

  542-169=答案

  學生獨立完成后,重點讓學生說說自己豎式計算的算法。

  五、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課后反思: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7-05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精選)07-06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6-12

小學數學教案07-08

小學數學教案07-08

小學數學教案07-06

小學數學教案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