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小班數學教案范文10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數學教案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認識鞏固圓形、三角形和正方形。
2、感受新年到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PPT課件,1個摸袋,圖形盒子若干,"新年好"音樂
活動過程:
一、摸獎
【價值分析:通過觸摸初步感知圖形,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1、導入——師:新年到了,人們怎么慶祝新年的到來?
師:新年到了,人們用很多方式慶祝新年的到來,過新年真開心。今天,老師也要和小朋友一起來慶祝新年的到來。我們一起來玩"新年幸運大轉盤"的游戲,看看今年誰的運氣會比較好。
2、出示1個摸袋,
師:這是摸獎袋,在玩游戲之前,每個小朋友先摸一個圖形寶寶,摸好了,請你把你的圖形寶寶保管好。
3、請個別幼兒來摸一摸,猜一猜。
提問:"你們猜猜他摸到了什么圖形卡片?"
4、其他幼兒一起來摸獎,鼓勵幼兒和朋友說說自己摸到了什么圖形卡片。
二、抽獎
【價值分析:通過觀察認識鞏固圖形】
1、出示PPT,提問:這是新年幸運大轉盤,看看大轉盤上有什么?
小結:原來大轉盤上有圓形、三角形和正方形三種圖形。
2、要求:大轉盤轉轉轉,魔法棒指到的圖形和小朋友手中的圖形一樣,就中獎了,會有一份禮物送給你。
3、師:現在開始抽獎啦!大轉盤轉轉轉,看看誰的運氣好!(和老師一起說說)
4、提問:轉到了哪個圖形?
小結:大轉盤告訴我們這次是**圖形中獎了。
5、提問:哪些小朋友中獎了?數一數有幾位?
小結:恭喜這些中獎的小朋友,待會兒有一份禮物送給你們。
三、領獎
【價值分析:通過操作再次鞏固認識圖形,同時感受新年到來的'快樂】
1、導入—今年你們的運氣真不錯,每個人都中獎了,現在我們要領獎了,請小朋友找一找和自己手中的圖形一樣顏色、一樣形狀的盒子,禮物就躲在圖形盒子里面。
2、請個別幼兒來領獎,教師提問"應該找哪一個禮物盒子呢?
3、幼兒操作,教師觀察指導。——放背景音樂
4、提問:打開來看看,里面是什么禮物呀?(鼓勵幼兒說說自己得到了什么禮物,數數有多少?)
5、我們都得到了禮物,把你們得到的禮物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吧!(引導幼兒將禮物分給朋友或者老師)
小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掌握圖形間隔排序的規律。
2、會按一定的順序進行排序。
3、培養幼兒思維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小朋友已會按從大到小,從小到大排列。
2.材料準備:人手一份操作材料、粘紙。
重點難點:
1.在教師引導下找出圖形排序規律。
2.按一定順序排序。
活動過程:
一、紅黃椅子間隔排隊,引起幼兒活動興趣。
師:寶寶們,你們看,今天的小椅子也穿上了漂亮的衣服,有什么顏色呀?那我們一起來說一說,好不好呀?幼:紅色、黃色、紅色、黃色…….
師:黃椅子和紅椅子一個跟著一個排排隊,好看嗎?
師:圖形寶寶也想像它們這樣一個跟著一個交替排排隊.
二、圖形排隊,找出圖形排序規律。
1請小朋友找條小椅子輕輕地做下來,圖形寶寶來啦!
2哪個圖形寶寶來啦?出示圓形圖形.來了幾個.(1個)
3、教師邊放圓形邊說:圓形寶寶請你排在小花后面,圓形寶寶后面跟著誰?同時出示三角形圖片。三角形寶寶請你排在紅線上,三角形寶寶后面跟著…….出示圓形
4、圓形寶寶請你跟緊三角形哦夷,圓形后面會跟著誰呢?你們猜會是誰?(三角形)
5、圓形和三角形寶寶怎么排排隊的呀?(一個跟著一個)
6、一個跟著一個,誰跟著誰呀,三角形跟著誰呀,我們一起來說一說好嗎?(伸出小手說)
7、誰排在最前面呀,圓形后面跟著誰呀,教師指幼兒念完,教師繼續念空位的圖形,哎呀,糟了,還有兩個寶寶掉隊了,我得趕緊把它找回來。
8、手拿圓形和三角形,這兩個調皮的寶寶,一起跑出來了,誰能幫助它們呀,像前面的圓形寶寶這樣,一個跟著一個交替的.排。
9、請幼兒來操作,并集體檢查。
三、.游戲“什么圖形不見了”
1、記住它們怎么排排隊的嗎?小眼睛遮住,不許偷看哦,師將圓形藏入口袋。哎呀呀,哪個調皮的圖形寶寶藏起來了?
2、集體檢查,跟著幼兒找一找,邊指邊念。我們一起把它喊回來好嗎?圓形寶寶快回來?
3、小眼睛閉起來,請一幼兒將圖形寶寶藏好,哎呀,這次哪個調皮的圖形寶寶不見了?我們一起來找一找,把它喊回來,集體檢查。
小班數學教案 篇3
認識圖形教學反思
這堂課的設計我遵循了學生認識幾何圖形的規律:立體— 平面。學生在這之前,通過“認識物體”一課已初步認識了“長方體、正方體、球和圓柱”這四種立體圖形。同時,學生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或多或少地了解一些,已有初步的感性認識。通過本節課的教學,要使學生在已有的基礎上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讓學生在具體有趣的情境中觀察、操作、思考、再創造,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和創新意識,積累基本的活動經驗,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學生的活動和經驗是他們學習空間與圖形的基礎。他們對幾何圖形的認知是通過操作、實驗而獲得的。本課的教學設計,能根據數學新課標的基本理念,精心設計學生的數學活動,努力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較好地體現了數學學習是“經驗”、“活動”、“思考”、“再創造”的特點。從而成為學會學習的學生。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我注意選擇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材料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獲得愉快的數學學習體驗。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整堂課的教學設計注意在“趣”字上下功夫。在課的導入時,創設情景,利用兒童歌曲雪地來了小畫家視頻,從動物在雪地上運動的動畫情景入手,巧妙地引導學生回顧前面學習的立體圖形,自然地過渡到平面圖形的認識;在探索階段,讓學生在真實有趣的情景中,經歷認識新朋友,了解新朋友,給新朋友畫像、在生活中找朋友,擺一擺來
體驗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讓學生用摸一摸、找一找、畫一畫等方法,從物體上“分離”出面,研究面的形狀,形成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的表象,讓學生體會到“面”在“體”上。這樣安排既蘊含了面與體的關系,使學生在整體上直觀認識這幾種平面圖形,也符合了低年級兒童的認知規律,有利于他們主動地認識平面圖形。教材強調在活動中掌握知識,其設計的幾個具有開放性的活動,既可以將學生所需掌握的知識蘊含在活動中,又滿足不同特點學生的需要。通過學生親自動手操作,有利于學生培養空間觀念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課堂上學生始終樂此不疲,興趣盎然。整個數學學習活動充滿情趣,學生在趣中悟,樂中學。
二、動手操作,進行“創造”
在課堂教學中,我放手讓學生去探索、去發現、去交流,引導學生從物體中分離出面,再從物體的表面用多種方法抽象出平面圖形,整個課堂中,動手操作貫穿始終,注重讓學生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去體驗、感知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的特征,通過這樣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積極主動地獲取新知。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有意識地為學生提供具有充分創造的通道,激勵了學生進行創造的活動。設計了既富有童趣又富有挑戰性的問題,激發學生主動思考和創造的欲望。教師這樣設問:“這些新朋友的家在什么地方?我們到哪兒去找它們呢?”“你能從桌面的物體上找出長方形嗎?你能從桌面的物體上找出其他圖形嗎?” 看誰能想個好辦法,把你喜歡的圖形從立體圖上請出來等。學生積極、
自主地思考,有的孩子說:“可以把這些立體圖形放在紙上,用鉛筆沿著盒子周圍畫一圈。”也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學生的`創造潛能是巨大的。這樣,為學生提供比較充足的探索與創造的空間,讓學生盡量釋放創造的潛能。這樣的教學策略促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進行“創造”,實現了真正的數學學習。
三、 課堂檢測,鞏固新知。
根據教學內容,抓住教學中的重難點設計課堂檢測,為突破難點,第一題設計了區別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的連一連,第二題強調面體上。三四題加深學生對平面圖形的認識。課堂練習的編排,由淺入深, 由易到難并體現題與題之間的內在聯系,體現練習的層次性。 不足之處:
在設計“面”由“體”得時我為學生準備了許多的材料,如剪刀、印泥等。也沒有引導學生說出得到平面圖形的多種方法,比如用印泥印、用剪刀剪下立體圖形的一個面。大部分學生直接用鉛筆沿著物體的面的輪廓畫。這樣的結果體現不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的多樣性,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來說是打了折扣。
小班數學教案 篇4
一、活動名稱:
《搓元宵》
二、活動設計理念及意圖:
根據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引導幼兒在愉快生活的過程中積極、主動地去探索事物,獲取知識和經驗,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根據本期幼兒學習發展的具體實際情況,設計了一堂名為《搓元宵》的數學活動,讓幼兒能夠以興趣為切入點,大膽、自主地參與操作活動,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并讓幼兒在體驗成功的過程中增強他們生活和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三、活動目標
1、能手口一致點數5以內的數,并按點卡上的'點子數匹配同樣多的物體。
2、積極參與活動,感受操作中學習數學的快樂。
重難點:目標①
四、活動準備
1、1~5的師用大點卡一套,幼兒用的小點卡若干套。大范畫一副(缺花朵花瓶),若干彩色花朵。
2、自制足量彩色面泥,小盤子若干(幼兒數+桌子張數),大盤子三個。
3、《搓元宵》韻律磁帶、錄音機。
4、邀請五名幼兒客人參加。
五、教學活動方法
觀察法、示范法、操作法
六、活動過程
1、點物匹配:根據數花瓶上的點子數匹配貼上同樣多的花朵。
2、物點匹配,等量匹配:
請出小客人,歡迎小客人。請5個小客人可以用點子是5的點卡表示,5位客人1人一個凳子,需要5個凳子。
3、幼兒操作實踐點物匹配。
搓元宵招待客人。幼兒自選點卡,根據點卡上的點子數,搓同樣多的元宵。
4、點數元宵數與點子數是否一樣多。
活動基本設計為四個環節。第1、2環節采用引導法、觀察法和個別示范法,第3、4環節采用操作法。希望通過本次活動,幼兒在手口一致點數5以內數及點物匹配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幼兒能力發展各不相同,幼兒在根據自己能力自主選擇點卡操作的同時,也在互相觀摩和學習中,得到全方面的發展。使他們在愉快的操作中自然而然得到知識和經驗的內化。
小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了解燃料和冒煙的顏色對應,并能根據顏色和數量標記嘗試5以內的數物對應。
2、初步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活動重點:
燃料和顏色對應
活動難點:
能根據顏色和數量標記嘗試5以內的數物對應。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紙制車廂12個、各種水果蔬菜剪紙若干(紅綠黃三色)
活動過程:
1、出示火車課件,引發幼兒對火車開到哪去的猜想
師:仔細聽,這是什么聲音?
火車開來了,你們覺得火車司機開著火車會到什么地方去呢?
小結:小司機就像你們說的那樣,想到中國的各個地方去。
2、幼兒欣賞故事,猜想火車為何停下
師:轟隆轟隆,小火車繼續向前開著,突然火車停了,火車為什么會停了呢?
那請火車司機快點給火車加燃料呀。
3、 幼兒進行添加燃料,了解燃料和冒煙的顏色對應
師:告訴你們哦,這可是一輛神奇的火車,加進去什么燃料,就會冒出什么顏色的煙。
看看火車司機給火車加了什么燃料呀?(蘋果和草莓)冒出了什么顏色的煙?
小結:火車轟隆轟隆冒出了紅彤彤的煙。
4、繼續欣賞故事
師:火車司機覺得好玩極了,開著開著火車又停下了他又給火車加上新的燃料。
他給火車加了什么燃料呀?
瞧,火車冒出什么煙?
小結:火車司機加了桔子和胡蘿卜以后,火車冒出了金燦燦的`煙。
5、繼續欣賞故事,根據冒出的煙猜想加的燃料
師:火車越開越快,停下后司機又加上了燃料,這回冒出的煙是什么顏色的呀?
猜猜司機給火車加什么燃料讓它冒出了綠色的煙?
小結: 火車司機加了。火車冒出了綠色的煙。
6、解讀添加燃料標志
過渡:這真是一輛神奇的小火車,加了不同的燃料就能冒出不同顏色的煙。其他小火車也想要冒出好看的煙,你們愿不愿意幫它們加燃料呢師:這些小火車車廂上有一個小標記,這個標記可以告訴我們裝什么顏色的燃料,裝多少燃料,你能看懂嗎?
(解讀標志5這個標記表示需要5個綠色的燃料)
7、實際操作
師:那就讓我們一起來給小火車裝燃料吧。然后幫它們找到和車輪顏色一樣的車頭。(幼兒根據標記,選擇相應顏色和數量的蔬果圖片粘貼在火車車廂上)別忘了告訴小司機你給火車加了什么燃料?
8、交流糾錯
師:你是怎么加的?添了什么燃料?加了多少?
9、幼兒玩開火車游戲,愉快結束活動。
師:現在,讓我們一起乘上這列神奇的小火車到外面去玩吧!
(音樂響起,活動在音樂聲中結束)
小班數學教案 篇6
一、教育目標
通過讓孩子們結合對實物的認識,說出這些實物所表示的形狀,從而,引導孩子們認識這些形狀,以及這些形狀的特性,幫助孩子們在生活中更加準確地認識一個事物。
二、教育準備
不同形狀的實物
三、教育過程
1.老師給孩子們展示所帶的各種實物,并且,讓孩子們分別說出這些實物都是什么;
2.老師讓孩子根據對這個實物的認識,說出實物所表示的形狀;
3.通過孩子們的表述,老師給孩子們具體講述這些實物所表示的形狀;
4.老師給孩子們講述不同形狀的不同特性;
5.孩子們再說出生活中,其他這些形狀的實物;
6.老師總結課堂。
在上面的這個幼兒教案中,根據孩子們對于實物的.認識,去幫助孩子們認識形狀,對于孩子們來講,是一個最好的方法,可以讓孩子們的認識能力得到形象化的提升,對于孩子來講,是最大的幫助。
小班數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物體的重量,知道物體有輕重之分。
2、通過觀察、動手操作,感知并分辨物體輕重,并能大膽地用語言講述:xxx輕,xxx重。
3、學習整理操作材料,保持桌面整齊。
活動準備:
1、教具:玩具天平一個。實物:大小橡皮泥,棉花,積木,玻璃球。
2、學具,幼兒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
(1)觀察實物,感知輕重。
出示大小橡皮泥,引導幼兒觀察并猜猜:這是什么?有什么不同?哪個重,那個輕?請個別幼兒上來掂一掂,摸一摸,正確感知棉花和玻璃球的輕重。
(2)觀察天平器的變化,認識物體的輕重。
出示天平器,告訴幼兒天平器市衡量兩個物體輕重的一種工具。然后,在天平的兩邊分別放上大小不同的橡皮泥。讓幼兒觀察天平的 變化,并說說:天平器有什么變化?天平翹起的 一邊表示什么?天平沉下去的'一邊又表示什么?也可以先讓幼兒說一說誰重誰輕,再在天平器上演示驗證,從而幫助幼兒正確地認識物體的輕重。
出示棉花和積木,讓幼兒比較。
2、操作活動。
(1)引導幼兒觀察畫面,說說圖上有 什么?想一想:哪個重?哪個輕?你是怎么知道得?請你圈出重的動物。
(2)觀察天平和水果,想一想,連一連使天平的兩邊一個重,一個輕,以及一樣重。
(3)小熊和小老鼠要秤體重了,想一想,誰重誰輕,請你圈出重的小動物。
3、教師做總結。
小班數學教案 篇8
一、說教材
《感知“l”和“許多”》是選自小班上學期的數學活動。 “l”和“許多”是幼兒認識數活動的開始,也是學習數學的基礎。比較適合于3歲左右的孩子,根據孩子年齡小、好玩、好動、好游戲、有意注意時間短的身心特點,我設計了認知活動《感知“1”和“許多”》。如果單單的讓幼兒學習“1”和“許多”對他們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而言較抽象和枯燥。同時又考慮到現在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特別是小班幼兒年齡小,個個都“以自我為中心”,缺乏友愛互助的品質,所以我采用了幫助農民伯伯拔蘿卜的情景,讓幼兒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情景體驗中學習感知“l”和“許多”,并幫助他們初步理解“l”和“許多”之間的關系。在整個活動中所涉及的“拔蘿卜”的場景孩子們都很熟悉,而且其活動簡單。比較形象直觀,滿足幼兒思維具體形象的特性,讓幼兒在游戲中建立初淺的數概念。
二、說目標
在生活中孩子們也會常常接觸到“1”和“許多”等這樣的數現象,但孩子們對這些數現象模糊不清,沒有一個正確的概念指引,不能很準確地理解“l”和“許多”的含義,以及他們之間的關系,但正是有這樣的一種懵懂,讓幼兒產生一種向往,從而營造幼兒對活動的興趣感。通過情景親身體驗,使孩子們能夠進一步地掌握理解“1”和“許多”。特制定以下兩條目標:
1、初步感知“1”和“許多”的含義,知道“1”和“許多”。
2、能夠區分哪個是“1”?哪些是“許多”?
3、通過觀察、分析體驗學習的快樂。
三、說重難點:
活動重點:能夠區分那個是“1”?那些是“許多”?
活動難點:感知“1”和“許多”的含義。
突破難點的方法:合作探究,師幼互動,角色表演。
本次活動重、難點體現一個“區分”和“感知”的問題,也是根據幼兒的年齡需求,和思想上的一個認知,所以把認識“l”和“許多”作為整個活動的重點,通過認識感知“l”和“許多”之后再攻克難點,來正確的區分“1”和“許多”。
首先,活動的引導語是我們被農民伯伯邀請去拔蘿卜,通過課件展示讓幼兒觀察。然后通過圖片設計出一個場景地點,老師引導幼兒發現地里有許多的蘿卜。然后,就開始“拔蘿卜”,我拔了一個蘿卜!我們每一個小朋友都拔了一個蘿卜。拔蘿卜的過程是讓幼兒完整的感知“1”。通過親身體驗幫助農民伯伯的過程,讓小朋友人感知一和許多的關系。活動的`難點定位在感知“l”和“許多”兩個不同的量。因為在教育幼兒學習數的過程中,我們應該遵循一個由易到難的規律,在認識的基礎上再進行感知,體現了幼兒學習數的發展過程,這樣才具有一定的遞進性,讓幼兒知道1個1個和起來就是許多個,許多可以分成1個1個,增強了幼兒的數概念。“l”是自然的單位,“許多”是含有兩個以上元素的集合,它們之間有一個量的區別。在目標中還強調了讓幼兒用語言來表達“l”和“許多”兩個量.符合小班幼兒的思維發展要求,也促使幼兒在表達過程中理解“l”和“許多”兩個方面的意義。
四、 說學情
小班幼兒年齡在3-4歲左右,他們對數的初步概念都很不明確,但是他們有一種對游戲的酷愛心理,并且喜歡把自己想象成是某一角色的扮演者。但是自己又沒有很明確的想法,和一個正確的角色心理。只是常是在嘴上說說而已,做到實際中有意義的機會卻很少。所以,通過本節活動給幼兒提供一個可以親身體驗的機會,從中體驗到助人為樂的快樂,也達到了學習的目的。
五、說教法
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習者,同時開放多個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有效地掌握學習對象”。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情境教學法、角色游戲法、提問法等。
1、情境教學法:
我啟用了請小朋友幫助農民伯伯拔蘿卜的這樣一個場景,通過課件的展示讓幼兒置身于這樣有一個真實的環境中,蘿卜一個一個的拔出,清晰的顯示出“1”和“許多”的聯系。這樣許多不能理解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同時也是依據幼兒思維的發展需要,觀察體驗都在其中,教師再加以引導總結,明確出其正確的定義,讓幼兒對“1”和“許多”有一個清晰的概念認識。
2、角色游戲法:
角色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通過圖片操作,幼兒一個一個“拔蘿卜”特別是拔的時候,來感知1個,不僅起到了學習的作用,也深深的讓幼兒體驗到收獲的喜悅,和助人為樂的快樂。這樣大大增強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并且充分讓他們表現自我、大膽說話。因為三歲左右的孩子語言正處在一個發展期,這時候讓他們完整的表述也是為了能夠增強他們以后學習的完整性。
3、提問法:
通過課件讓幼兒觀察,老師提出相應的問題,目的是讓幼兒通過思考來解決問題,比如說:天上有1個月亮許多個星星,1個小朋友手里有許多個氣球。幼兒通過直觀的觀察思考作出回答,并且在體驗的過程中得到收獲。同時激發幼兒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和探索性。
六、 說學法
整個活動我以幼兒為主體,變過去的“要我學”為現在的“我要學”,讓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說說、玩玩的輕松氛圍中掌握活動的重點、難點。
1、游戲法:
幼兒在游戲中,邊游戲邊認識目標中的1和許多,正體現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提出 的“數學”能力是在運用過程中發展起來的。”
2、觀察法:
讓幼兒通過觀察感知“l”和“許多”,加強理解“l”和“許多”的概念及它們之間的關系,從中培養了孩子們的觀察力。
七、 說程序
結合幼兒年齡特點及活動目標,我設計了以下四個環節:
1、引出活動主線,激發幼兒興趣
興趣是幼兒主動參與的關鍵。開始部分我將自己收到邀請函
的事情告訴小朋友,請求他們的意見,并直接告訴他們現在我們就要去農民伯伯的地里看一看。小朋友們的興趣都很高,這樣我的目的就達到了。
2、 展示情景,引出目標
通過課件展示讓幼兒直觀的看到“1”和“許多”的關系。地里有許多的蘿卜,老爺爺一個一個拔蘿卜,放在了筐里面,最終地里的蘿卜拔完了,筐里有許多蘿卜。
3、通過拔蘿卜感知一和許多
這個環節是圖片操作過程也是整個活動的興趣點所在,教師準備的圖片數量是和幼兒的人數相符合的。共涉及三個環節。
(1)看蘿卜:通過看讓幼兒感知地里有許多蘿卜。
(2)拔蘿卜:通過幼兒拔蘿卜反復感知手里有“1”個蘿卜,和地里的“許多”蘿卜。(老師要根據課堂中的情況及時的做好即興的處理:比如說有個別幼兒不愿意去拔蘿卜,老師該怎么做?有的孩子沒有聽清老師的要求拔了兩個蘿卜,老師該怎么做?
(3)收蘿卜:將幼兒手里的蘿卜一個一個放到筐里感知“許多”,筐里有許多蘿卜。
4、體驗“1”和“許多”
這個環節是通過課件的展示讓幼兒充分的觀察,在觀察的基礎上用語言表達出“1“和’許多‘的關系。例如:1個老師許多小朋友,1條魚許多水草等等。通過幼兒的表達老師掌握幼兒的學習情況。
小班數學教案 篇9
設計意圖:
紙與幼兒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在與幼兒一起游戲的過程中,我發現幼兒對各種各樣色彩鮮艷的紙非常感興趣,總喜歡擺弄它們,撕揉它們。同時,小班幼兒的思維具體形象,他們的無意注意占絕對優勢。于是,我設計了“彩紙飄飄”這個活動,旨在通過一系列的游戲活動讓幼兒鞏固認識“紅、黃、藍、綠”四種顏色,并在探究活動中認識紙、了解紙,讓不太有目的的撕紙活動在游戲的情景中進行,在鍛煉幼兒小肌肉的同時,讓幼兒體驗游戲的樂趣。
活動目標:
1、學習撕紙,會按要求撕紙。
2、復習認識“紅、黃、藍、三 種顏色并會按顏色分類。
3、樂于參與活動,體驗成功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在生活中,讓幼兒對“紅、黃、藍、三種顏色有初步的認識。
2、“紅、黃、藍、”三色彩紙條若干;
3、小塑料盆,小手鐲一個;活動過程:
教學過程:
一、認識三種顏色:
1、教師:寶寶們,(出示彩紙條)老師給每位寶寶準備了一根彩紙條,拿出你的彩紙條看一看,誰來告訴我你拿到的是什么顏色的紙?
幼兒回答:紅,黃。藍小朋友們們看看,你們手上的手鐲是什么顏色的呢?
幼兒回答:紅,黃,藍三種顏色。
2.教師:(挑2-3位寶寶說說)現在我的紙條寶寶來找朋友了,“我的朋友在哪里?”
3.教師:(是手舉一種顏色的紙條),你是我的.好朋友,我們來碰一碰,換一種顏色找朋友。
2. 老師:找到好朋友了高興嗎?
回答:找到了,在這里。
3老師:蝴蝶找花:(播放圖片三只蝴蝶的故事)
4. 老師:找到相同顏色的紙,請小朋友們放回去。
5.示范撕紙。
師:好了,回到座位上吧!
6.教師:寶寶們!彩紙條除了這樣玩還能怎么玩呢?
回答:可以拿到手上玩。
7.看老師還能這樣玩,“拇指食指碰碰,做把夾子夾住,前后“呲啦”老師撕下來了什么?(小紙片),放在籃子里,你們想玩嗎?我們一起來試一試,“拇指食指碰碰,做把夾子夾住,前后“呲啦”,放在籃子里。
總結
師:寶寶們,你們學會了嗎?那我們來比賽怎么樣?看誰撕得快,記住要把撕下來的小紙片放在自己的小籃子里。
8.老師:寶寶們,你們撕完了嗎?老師已經撕完啦。真高興啊!高興的時候我們可以做什么?
9.老師:(師拋紙片),喔!好高興呀!(你們想高興嗎?一起來高興一下吧!)
二、找顏色紙片
1.師:我們回到座位休息一下吧,呀!小紙片也要休息啦,他們應該在哪里休息呢?
2.老師:出示紅紙片籃子,這是什么顏色,對這就是紅紙片寶寶的家,紅紙片寶寶就應該在這里休息,寶寶們先把地上的紅紙片撿到你的籃子里,撿好了回去坐在你的位置上。
2.師:讓我看看寶寶們有沒有把紅紙片寶寶都撿起來了呢,師巡視。讓我們把紅色小紙片送到它的家里來吧。
3.老師:地上還躺著許多小紙片呢,他們也想回家了,看(出示貼有黃色紙片的籃子)這是誰的家?(出示貼有藍色紙片的籃子)這是誰的家呢?(出示貼有綠色紙片的籃子)這又是誰的家呢?小紙片的家你們都認識了嗎?你們能幫幫地上的小紙片找到家嗎?
4.師:我請寶寶說說你想送哪種顏色的小紙片寶寶回家?除了這種顏色你還想送哪種顏色的小紙片回家。要把它們送到自己的家喔!不然它們會哭的。
5.師:先把你想送的小紙片撿到你自己的籃子里面,撿完以后回座位。我請XX來送你撿的小紙片回家。
6. 師:小紙片都回家了,我們也一起回家吧。拿著你們的小籃子走!
小班數學教案 篇10
活動名稱
找找長的和短的
活動目標
1.能按物體的長短分類。
2.喜歡參加分類活動,能耐心按規則進行分類。
活動準備
班級的舊圖畫筆若干;高筆筒、矮筆筒(可用大號牙膏盒在2/3處一分為二)人手各一個。
活動過程
1.介紹活動內容及規則
出示舊圖畫筆及高矮筆筒,告訴幼兒:班級的圖畫筆需要整理,請小朋友來幫忙,把長的插在高筆筒內,短的插在矮筆筒內。
2.幼兒進行長短分類
請每個幼兒自己取一高一矮的.筆筒各一個,分別選長或短的圖畫筆插入相應的筆筒,直至插滿。
3.檢查分類結果
請幼兒相互檢查分類結果,看看長筆都有哪些顏色,以及短筆都有哪些顏色。
活動延伸
在進行本活動時,還可根據物體的大小、顏色進行分類。例如:讓幼兒對圖書、積木進行分類整理。整理畫筆、圖書、積木的活動可放在一個單位時間內進行,也可以分幾次按小組輪流操作的方式單獨進行。
【小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 | 小班數學教案:聰明的小兔08-24
小班數學教案(二)12-17
圖形的小班數學教案10-12
小班數學教案《分糖果》09-22
《切蛋糕》小班數學教案09-16
按量歸類小班數學教案09-14
買水果小班數學教案09-14
Boots玩球小班數學教案09-14
撿落葉小班數學教案08-20
鞋子的配對小班數學教案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