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小班數學教案模板8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數學教案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班數學教案 篇1
認識圖形教學反思
這堂課的設計我遵循了學生認識幾何圖形的規律:立體— 平面。學生在這之前,通過“認識物體”一課已初步認識了“長方體、正方體、球和圓柱”這四種立體圖形。同時,學生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或多或少地了解一些,已有初步的感性認識。通過本節課的教學,要使學生在已有的基礎上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讓學生在具體有趣的情境中觀察、操作、思考、再創造,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和創新意識,積累基本的活動經驗,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學生的活動和經驗是他們學習空間與圖形的基礎。他們對幾何圖形的認知是通過操作、實驗而獲得的。本課的教學設計,能根據數學新課標的基本理念,精心設計學生的數學活動,努力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較好地體現了數學學習是“經驗”、“活動”、“思考”、“再創造”的特點。從而成為學會學習的學生。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我注意選擇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材料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獲得愉快的數學學習體驗。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整堂課的教學設計注意在“趣”字上下功夫。在課的導入時,創設情景,利用兒童歌曲雪地來了小畫家視頻,從動物在雪地上運動的動畫情景入手,巧妙地引導學生回顧前面學習的.立體圖形,自然地過渡到平面圖形的認識;在探索階段,讓學生在真實有趣的情景中,經歷認識新朋友,了解新朋友,給新朋友畫像、在生活中找朋友,擺一擺來
體驗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讓學生用摸一摸、找一找、畫一畫等方法,從物體上“分離”出面,研究面的形狀,形成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的表象,讓學生體會到“面”在“體”上。這樣安排既蘊含了面與體的關系,使學生在整體上直觀認識這幾種平面圖形,也符合了低年級兒童的認知規律,有利于他們主動地認識平面圖形。教材強調在活動中掌握知識,其設計的幾個具有開放性的活動,既可以將學生所需掌握的知識蘊含在活動中,又滿足不同特點學生的需要。通過學生親自動手操作,有利于學生培養空間觀念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課堂上學生始終樂此不疲,興趣盎然。整個數學學習活動充滿情趣,學生在趣中悟,樂中學。
二、動手操作,進行“創造”
在課堂教學中,我放手讓學生去探索、去發現、去交流,引導學生從物體中分離出面,再從物體的表面用多種方法抽象出平面圖形,整個課堂中,動手操作貫穿始終,注重讓學生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去體驗、感知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的特征,通過這樣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積極主動地獲取新知。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有意識地為學生提供具有充分創造的通道,激勵了學生進行創造的活動。設計了既富有童趣又富有挑戰性的問題,激發學生主動思考和創造的欲望。教師這樣設問:“這些新朋友的家在什么地方?我們到哪兒去找它們呢?”“你能從桌面的物體上找出長方形嗎?你能從桌面的物體上找出其他圖形嗎?” 看誰能想個好辦法,把你喜歡的圖形從立體圖上請出來等。學生積極、
自主地思考,有的孩子說:“可以把這些立體圖形放在紙上,用鉛筆沿著盒子周圍畫一圈。”也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學生的創造潛能是巨大的。這樣,為學生提供比較充足的探索與創造的空間,讓學生盡量釋放創造的潛能。這樣的教學策略促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進行“創造”,實現了真正的數學學習。
三、 課堂檢測,鞏固新知。
根據教學內容,抓住教學中的重難點設計課堂檢測,為突破難點,第一題設計了區別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的連一連,第二題強調面體上。三四題加深學生對平面圖形的認識。課堂練習的編排,由淺入深, 由易到難并體現題與題之間的內在聯系,體現練習的層次性。 不足之處:
在設計“面”由“體”得時我為學生準備了許多的材料,如剪刀、印泥等。也沒有引導學生說出得到平面圖形的多種方法,比如用印泥印、用剪刀剪下立體圖形的一個面。大部分學生直接用鉛筆沿著物體的面的輪廓畫。這樣的結果體現不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的多樣性,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來說是打了折扣。
小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并用對應的方法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具體感知物體的多少。
2、學習將一組物體并置對應擺放在另一組物體的下方或右方的技能。
重點:讓幼兒學習運用對應的方法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
難點:會自己動手將一組物體并置對應擺放在另一組物體的下方或右下方。
活動準備:
磁性教具小狗8只,貓7只,魚6只。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堂內容。
(1) 首先將8個小狗排列整齊。
教師:今天有許多的'小客人來到我們小二班作客,看看是誰來了呢?
教師:哦,原來是小狗呀!有多少小狗呢?(引導幼兒說出許多)
二、演示提問。
(1)將7只貓一一對應排列。
教師:今天小狗還請了許多的小貓去它們家做客,那我們一看小狗和小貓是不是一樣多?(引導幼兒說出不一樣多)
教師:我們一起來說一說“小狗和小貓不一樣多”。
(2) 啟發幼兒說出小狗多1個,貓少1只。
教師:請小朋友想一想,怎樣才能使小狗和貓變成一樣多呢?(添1只或減少1只小狗)。
(3) 啟發幼兒說出貓多1只,魚少1只,并想辦法使貓和魚的數量一樣多。
教師:小貓去小狗家做客,小狗端來了小貓最愛吃的小魚招待小貓。
師邊演示邊提問:我們一看小貓和小魚是不是一樣多呢?(貓多1只,魚少1只)
教師:我們一起來說一說“小狗和小貓不一樣多”。
教師:那小朋友們開動小腦筋仔細想一想,怎么樣才能使小貓和魚變成一樣多呢? (添1只魚或減少1只小貓)。
教師:我們這樣一一對應的排列物體就能很清楚的看出來兩組物體誰多誰少,并且給兩組數量不一樣的物體添一或者減一就能使兩組數量不一樣的物體變的一樣。
三、活動,收拾教具,結束活動。
教師:現在小朋友們學會了給兩種物體比較多少,回家以后也可以在家里給家里的東西比一比誰多誰少。
小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環節】
第一環節認識門牌,說說大家對門牌的認識與了解;
第二環節利用在逐一遞進的對房間號的認識與探索中,在送信的游戲活動,幫助幼兒能按指定的序數來找到相應的位置;
第三環節,運用六層的樓房增加樓層的層次與房間,激勵幼兒的挑戰。
【活動目標】
1、在理解4以內序數的基礎上,了解數字在序列中位置的不同意義。
2、在送信的游戲情境中,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3、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4、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數量。
【活動準備】
幼兒操作材料、報貼。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認識門牌號碼
1、你在哪里看見過這些數字?
2、它們有什么一樣的地方嗎?
3、門牌號有什么用呢?
小結:原來“幾零幾”的這些數字表示門牌號,方便大家知道家在哪一間。
二、給小動物送信——在送信的`情境中引導幼兒按指定的序數找到相應的位置。
1、這是一幢小動物住的樓房,誰來數一數有幾層?一樓在哪里?
(從下往上數樓層,鞏固幼兒在縱向方面序數的經驗。)
2、每一層有幾間房間?(從左到右數房間,鞏固幼兒在橫向方面的序數經驗。)
3、認識門牌號
從左往右,一樓的第一間是101,前面的1表示樓層,后面的1表示第一間房間。
聽明白了嗎?前面的1和后面的1個各表示什么?
小結:前面的1表示一樓,后面的1表示第1間房間,所以一樓的第一間就是101。
誰能幫我找找201在哪里?你是怎么找到的?
小結:原來門牌上的數字有秘密,第一個數字表示第幾層,第三個數字表示第幾個房間。
403先找什么?再找什么?
4、快速尋找:小老鼠住在X0X?
303是誰的家?
5、幼兒操作:給小動物們寄信
要求:看仔細,看清楚門牌號碼,請在規定的時間內,把信都送完,不要送錯哦!
6、分享交流:我們來看看信都送給動物朋友了么?
三、提升難度——高樓送信。
瞧,這里有一幢樓,比剛才小動物的家大多了,樓層高了,房間多了,你能把這么多的信都送對么?
小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復習鞏固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半圓形的認識及兩種圖形的轉換關系。
2.培養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思維的靈活性。
3.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4.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彩色立體房子、紙制小路(上面鏤刻不同形狀、不同大小的圖形)。
2.兔子頭飾1個。請1名大班幼兒學會情境表演。
3.形狀、大小不同的幾何圖形多個,小塑料筐6個。
活動過程:
一、觀看情境表演
1.這是小兔的家。你們瞧,小兔出來了。
2.天氣真好,小兔想到外邊去玩。剛走出家門,就摔了一交,小兔只好一瘸一拐地回家了。
3.小兔為什么會摔倒呢?(因為地上有坑)這些坑是什么樣子的?(長方形、圓形……)
二、復習圖形
1.瞧,這里也有一些圖形。你們看,這是什么形?(長方形)長方形是什么樣子的?
2.正方形是什么樣的?正方形和長方形什么地方不一樣?
3.三角形有幾條邊、幾個角?
4.圓形有沒有角?
5.這是什么形?(半圓形)
6.你們看,這里有兩個一樣大的正方形。我只要說聲“變”,它們就會立刻變成另一種圖形。不信,你們瞧,它們現在變成什么形狀了?(長方形)這個長方形是怎么變出來的?(兩個一樣大的正方形拼在一起變出來的)
7.用同樣方法把兩個一樣大的半圓形變成圓形。
三、鋪路
1.小兔家門口的小路上有各種形狀的坑。誰能想出好辦法,讓小兔走在路上不摔倒?(把坑填平)
2.我們一起來鋪路吧,請你們把圓形材料放進圓形的坑里,把三角形材料放進三角形的坑里,把正方形材料放進正方形坑里……直到把坑全部填平(邊講解邊演示)。
3.幼兒操作。要求幼兒根據坑的形狀、大小尋找相對應的材料。引導幼兒思考當長方形、圓形材料較少時,怎樣做才能把坑填完。(分別用正方形和半圓形拼合而成)
四、游戲
1.小兔出來啦,小朋友快藏起來!(眾幼兒藏在椅子背后)
2.小兔從家中出來,見到坑坑洼洼的小路鋪平了,高興地說:“是誰幫我把路鋪平了?我去找找看。”
3.找到小朋友后,小兔向大家表示感謝。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用彩色紙、皺紙等材料把這條小路裝飾成一條五彩路。評析:教幼兒辯認平面幾何圖形是小班數學教育中的難點。原因是幾何圖形的'認識過程往往過于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此在這個活動中,我們以游戲情節貫穿始終,使幼兒的情感得到了滿足。首先,漂亮的房子、坑坑洼洼的小路以及主人公小兔的表演吸引了幼兒;其次,鋪路的游戲又使幼兒體驗到助人為樂的美好情感;最后,“捉迷藏”的游戲又使幼兒興味盎然,把整個活動推向了高潮。從活動材料的準備來講,我們用吹塑紙制成小路,并在上面挖出一些大小不一的幾何圖形作為坑,又以這些幾何圖形片作為鋪路的材料。這樣,既鞏固了幼兒對幾何圖形的認識,又便于幼兒發現并改正錯誤。圖形轉換的內容選取了幾種圖形轉換中較為簡單的部分,以適合小班幼兒的理解水平。這一內容的練習是在完成“鋪路”任務遇到困難時進行的,它不僅使幼兒再次明確了某些圖形的轉換關系,而且使他們在完成鋪路任務之后獲得成功感,提高自信心,這比單純的練習具有更大的教育價值。
小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復習對圓形、正方形、三角形的認識,初步學習根據形狀、顏色進行正確的配對和分類。
2、通過活動促進幼兒思維發展。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只小籃子,內有紅、黃、綠色的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圖形片共9片。
2、貼有標記的餅干盤每組12只。
3、教具同上1,另準備黃色正方形標記牌一張,綠色三角形標記牌一張,小貓頭飾3~5只。
4、將幼兒按能力強弱分為紅花組、綠花組、黃花組。
5、平時吃小點心的時候引導幼兒觀察過各種形狀的餅干。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自己的小籃子。
師:我們每個人都有一籃子餅干,我們一看有些什么樣的餅干。
請幼兒用語言來描述一下自己的餅干,注意對顏色和形狀的表述。
2、集體活動:分餅干。
(1)按顏色分。教師拿起一片餅干,讓幼兒說說應該放在哪個盤子里?為什么?然后幼兒往每個盤子里送一片餅干。
(教師巡回觀察指導,個別糾正。)
(2)按形狀分。收起分過的餅干盤,出現有形狀標記的餅干盤。請幼兒將剩下的餅干按標記都分掉,請一幼兒到前面同時分。分好后檢查一下是否分對,分錯的重新分。
3、游戲活動:買餅干。
(1)進入游戲情境:小貓開了一個餅干商店,正要進貨,我們幫它把餅干送過去好嗎?
(教師帶領幼兒將餅干盤搬到矮柜上排好,作為商店。)
(2)請3~5位幼兒戴上小貓的頭飾做營業員:小貓餅干商店開張啦!歡迎小朋友們來買餅干!
①黃花組:出示黃色正方形標記牌,請黃花組的幼兒去買。買好后教師檢查一下是否正確,錯誤的'重買。
②綠花組:將綠色三角形標記牌出示兩秒鐘后藏起來,讓綠花組的幼兒去買。買好后請兩位能力強的幼兒去檢查。
③紅花組:請幼兒先講一講自己要買什么樣的餅干,買完后互相檢查,并說一說自己買的是什么樣的餅干。
4、結束活動。
請幼兒聞一聞、嘗一嘗餅干的味道。
延伸活動:
將活動材料加入區域游戲或數學角游戲,使幼兒的相關知識獲得練習和鞏固,同時鼓勵能力強的幼兒主動去幫助能力弱的幼兒。
小班數學教案 篇6
目的:
初步建立幼兒的序數概念,并能從不同的方位準確說出動物的位置。
材料:
5個小動物玩具:小兔、小狗、小貓、小鴨、小象,1塊蓋布。
玩法:
1.用可愛的`小動物來引起幼兒的興趣。家長用神秘的語言對孩子說:“今天有幾個小動物來我們家做客,你想知道它們是誰嗎?””——拿出小動物,散放在桌子上,讓孩子確認動物的名稱。
2.“今天小動物要和我們玩排隊的游戲,咱們來給小動物排好隊吧!””家長指導孩子把小動物排成一橫排。
3.家長分別從兩個不同的方向(左、右)引導孩子準確說出動物排在第幾位。然后;家長用手指著從左數起,并問孩子:“請你來告訴我,從這邊數,小兔排在第幾?”讓孩子回答并指出小兔所在位
置(如孩子回答對了;可用小兔來親親孩子的臉。)……讓孩子熟悉從左邊確定所有動物的位置。
4.換個方向(從右邊)讓孩子說出動物的位置。家長手指向右邊:“現在我們從這一邊數,排在第一的是誰?”“請你把排在第二的動物拿給我。”小狗排在第幾?”用不同的提問方式讓孩子學會從不同的方向確認動物的準確位置。
延伸活動:
1.可以將小動物擺成列的形式,再讓孩子確認動物的位置;能力強的孩子可結合數字卡來表示動物的位置。
2.待孩子記清動物的排列順序后,用蓋布將動物蓋住,問孩子:“小動物來和我們捉迷藏;從前邊數第一個動物是誰?”“從后邊數第一個動物是誰?”孩子回答后揭開布檢驗是否正確,鞏固孩子的序數概念。(完)
小班數學教案 篇7
活動內容:小魚游(認識三角形)
活動目標:
1、知道三角形的主要特征,即三角形有三條邊三個角。 2、根據三角形的特征在圖中找出形狀與三角形相似的小魚。 3、樂意動手操作,提高幼兒的觀察力和空間想象力。
活動重點、難點:
認識三角形的主要特征
知道三角形的主要特征是三角形由三條邊和三個角組成。
活動準備:
三角板、小黃兔2只、蘿卜1個、蘑菇1個、三角形、正方形、圓形若干、正方形紙每人一張、幼兒每人一個三角形積木
活動過程:
1.故事導入:小黃兔過生日
師:今天是小黃兔的生日,早晨小黃兔高高興興地從家里出來,它要去采蘑菇,走著走著它看到一個大蘿卜,小黃兔拔起大蘿卜繼續往前走,走到蘑菇地里采了一個大蘑菇高興的回家了。
2、觀察小黃兔的出行路線
請小朋友將路線用線連起來,觀察是什么圖形(三角形)
3、引導幼兒觀察比較圖形,幼兒每人一個三角形。
(1)通過自己數一數,試一試,感知圖形特征,充分讓幼兒表述,得出圖形的特征。
(2)教師小結:三角形有三條邊,三個角組成。三角形的特征:有三條邊,三個角
4、引導幼兒動手操作
幼兒每人一張正方形紙,通過自己對三角形的認識,用正方形的.紙折疊成三角形。
5、復習三角形的特征
(1)結合圖形寶寶找朋友,讓幼兒從眾多幾何卡片中找出三角形。并一一出示三角形,說說為什么?
(2)觀察圖形拼圖,找出三角形,數一數用了幾個三角形? (3)請幼兒在周圍環境中找出三角形物品。
(4)完成課本20頁《小魚游》找出小河里三角形的小魚,并把三角形的小魚圈出來。
活動延伸:
讓幼兒回家后和爸爸、媽媽一起運用各種材料制作一個三角形。 課后小結:本節課以《小黃兔過生日》的故事引入課題,通過連接小黃兔所走的路線游戲以及其它操作活動讓幼兒認識三角形的特征,知道三角形由三條邊三個角組成。
小班數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 體驗各種表情,觀察五官的變化。
2. 知道五官的準確位置,嘗試小組合作設計并拼擺面具。
活動準備:
1.課件“有趣的面具”。
2. 幼兒操作材料“有趣的面具”,包括面具范例以及五官的配件。
活動過程:
一、師幼共同玩“小手拍拍”的游戲,幫助幼兒熟悉臉上各器官的名稱和位置。 師:我們來玩“小手拍拍”游戲。老師說:小手拍拍,小手拍拍,手指伸出來(伸出左手食指),手指伸出來(伸出右手食指),眼睛在哪里?幼兒回答:眼睛在這里(趕快將雙手食指點到眼睛的位置)。比比,誰的動作又快又準確。
二、課件欣賞表情(笑、哭、生氣),感受五官的正確位置。
1. 出示課件,幼兒欣賞各種表情,感受五官的變化。
2. 從課件中感受五官的正確位置。
(1)出示“笑”的面具,提問:滑稽人的表情是什么樣子的?仔細看一看,他的眼睛是什么樣的?眉毛和嘴巴又是什么樣子的呢?
(2)老師把面具上眼睛、眉毛和嘴巴的方位調整為生氣時的表情。師:老師是怎么給滑稽人變臉的?幼兒回答。
(3)比較“笑”和“哭”時,眼睛、眉毛、嘴巴的不同。
(4)欣賞“生氣”、“憤怒”時的表情,幼兒觀察眼睛、眉毛、嘴巴的'變化。
三、嘗試用變化五官位置的方法來表現不同表情的人物面具。
(1)熟悉面具配件,討論各自的位置。
(2)幼兒小組合作,嘗試設計拼擺不同的表情面具。
(3)老師巡回觀察,適當給予幫助。
四、分享交流活動。
每組請一個代表向大家介紹自己的作品,說說自己的小組設計的滑稽人物的表情是什么樣子的?眼睛、鼻子、嘴巴等配件是怎么擺放的。
【小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 | 小班數學教案:聰明的小兔08-24
小班數學教案(二)12-17
圖形的小班數學教案10-12
小班數學教案圖形04-18
小班數學教案《拔蘿卜》10-01
小班數學教案《分糖果》09-22
小班數學教案(精選20篇)06-17
小班數學教案:幫幫小豬10-19
比長短小班數學教案11-09
小班數學教案:《大小分類》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