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大班數學教案范文錦集十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欣賞歌曲,掌握數高樓的節奏,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特點。
2、通過視聽結合引導幼兒理解歌詞,感知各種各樣的樓房。
活動準備:歌曲MTV。
重點與難點:感知節奏和各種各樣的高樓。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活動。
1、師:你們看到過高樓嗎?在哪里看到的?它是怎么樣的?有幾層呢?
2、師:現在我們城市里的高樓是越造越多、越造越高、越造越漂亮了,今天有一群小朋友要去看高樓、數高樓,我們也一起去看看吧!
二、欣賞歌曲MTV。
1、第一次欣賞。
欣賞后提問:
(1)你們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2)你們喜歡聽這首歌嗎?為什么?(引導幼兒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特點)
2、第二次欣賞。
欣賞后提問:小朋友是怎樣數高樓的?(引導幼兒掌握數高樓的節奏)
3、第三次欣賞。
欣賞前交代任務:看一看、聽一聽里面的`高樓是怎么樣的?
欣賞后提問:
(1)小朋友們看到的高樓是怎么樣的?
(2)你喜歡里面的哪幢高樓?為什么?
三、跟唱歌曲。
在教師地帶領下輕聲跟唱歌曲數遍。
四、音樂游戲《跳房子》。
要求幼兒自由結伴邊唱邊游戲。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參與超市購買游戲,通過解決購買中“一共用去多少錢?”或“還剩下多少錢”的問題,掌握10以內的加減運算。
2、喜歡數學活動,體驗數學在生活中的用處。
活動準備:
1、課件《文具小超市》。
2、布置場景“文具小超市”,在架子上擺放各種文具,貼上1-10元的價格標簽。(標簽在課件“打印材料”中)
3、自制錢幣若干:1元、5元、10元.(課件“打印材料”中)
活動過程:
一、欣賞圖片。
1、教師播放課件【圖片欣賞】,請幼兒欣賞。
提問:畫面中有什么?這些文具都是用來做什么的.?
2、我們馬上就要成為小學生了,在上小學之前,我們要為自己準備一些文具。今天老師要請你們去文具小超市購買兩件自己喜歡的文具!
二、游戲:挑選文具,運用加法理解“一共用去多少錢”.
1、教師播放課件【挑選文具】,請幼兒參與課件游戲。
2、玩法:隨意挑選兩樣文具(加起來價格不超過10元),點擊“完成”按鈕并通過加法計算出“一共用去多少錢?”
3.教師小結:要知道“一共用了多少錢“,可以用加法,將兩件文具所需的金額數相加,所得的總數就是“一共用去的錢”。
4、教師播放課件【挑選文具】,請幼兒參與課件游戲。
5、玩法:隨意挑選兩樣文具(加起來價格不超過10元),點擊“完成”按鈕并通過加法計算出“一共用去多少錢?”
6.教師小結:要知道“一共用了多少錢“,可以用加法,將兩件文具所需的金額數相加,所得的總數就是“一共用去的錢”。
三、第一次實物購買游戲,幫助幼兒掌握10以內的加法。
1、介紹課前布置好的“文具小超市”,出示若干商品,引導幼兒學會看價格牌(1-10元)。
(價格標簽在課前粘貼好,在課件“打印材料”中)
2、介紹玩法:請每個幼兒進入超市,自由選購兩件文具。
3、幼兒自主購買。
4、計算所需錢幣。
①每位小朋友都購買了自己喜歡的兩件文具,你們知道自己“一共用去了多少錢嗎”?請幼兒說說自己用了多少錢。收銀處結賬。可設立兩個收銀處,由兩位老師當“營業員”,給幼兒找錢。
2、幼兒自主購買。
3、計算剩下的錢
①你們都非常順利地買回來文具,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還剩多少錢”。
請幼兒自由講述購買和找錢的過程,看看手里還省下多少錢。
②請每個幼兒說說是怎樣運用減法計算自己“還剩多少錢”。
活動延伸:
1、將“文具超市”設置在班級區域,請幼兒在自發游戲中繼續游戲。
2、提供課件【加加減減】,請幼兒用手中的數字卡進行9和10 的加減法。
3、請幼兒與父母同去超市購買商品,可請家長規定購買金額,請幼兒自行挑選商品。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敢于嘗試和探索,學習分類和統計,能通過圖表感知數量的多少。
2.通過實踐活動,學會分類統計生活中物品的'數量,從中體驗數學的有趣及重要。
活動重點:了解簡單的統計方法,并能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活動難點:在實踐活動中,幼兒體驗數學的有趣及重要。
活動準備:課件、掛圖、記錄表、數字卡、各種水果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一、創設情境,激發幼兒探索欲望1.幼兒隨音樂《摘果子》進入活動室。
2.在進入教室時,每位幼兒從樹上摘一個自己喜歡的水果。
并回到座位上。
3.讓幼兒給水果分類,并排列在黑板上。
二、播放課件,幼兒學習分類統計1.出示課件,水果統計表。
2.教師講解統計概念。
3.學習條形統計,通過圖表感知數量多少。
三、游戲《猜拳》
游戲規則:男女小朋友各十人,教師出示統計表,找一名幼兒進行統計,其余幼兒猜拳游戲。
四、幼兒操作幫助小熊在超市物品進行分類并統計。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嘗試在操作過程中將一個物體等份成兩份,知道部分小于整體,整體大于部分。
2.鼓勵幼兒用(目測、計量、數數、折疊)等多種方法大膽去嘗試、探索二等份的多種分法。
3.引導幼兒大膽講述操作過程和結果。
活動材料:
教具:天線寶寶兩個、蛋糕一塊、二等份圖卡10張
學具:長方形紙、剪刀、尺、毛線、包裝紙;吸管、圓片、三角形、正方形;硬幣、蠶豆、雪花片、紐扣、小碗;量杯6個、天平、蛋糕、番茄、豆腐干、刀子、菜板、橡皮泥等。
活動過程:
1.幼兒將長方形紙進行二等份。
(1)班上請來了兩位小客人,看看是誰?它們還帶來了最喜歡吃的蛋糕,可是只有一塊蛋糕,兩人都想吃,怎么辦?
(2)請一位幼兒動手試一試,有什么辦法知道這兩塊一樣大呢?(重疊)
(3)教師小結:把蛋糕分成一樣大的兩份,這種方法叫二等份。想想蛋糕除了這樣分,還有不一樣的分法嗎?每位小朋友面前都有一張像蛋糕一樣的'長方形紙,請你想出和別人不同的方法進行二等份?
(4)幼兒動手操作,展示幼兒分法。(邊與邊對折、對角折)請幼兒比較一下,分出來的圖形和原來的圖形有什么變化?
(5)教師小結:小朋友用了對折、對角折對長方形紙進行了二等份,把它分成了兩份一樣大的圖形。
2.幼兒分組操作,嘗試用多種方法進行二等份。
(1)天線寶寶邀請你們到寶寶樂園去參觀,愿意嗎?參觀時小朋友應不推不擠,有秩序地參觀,看看樂園里有什么?教師介紹各種材料,請小朋友幫忙把里面的東西進行二等份。
(2)幼兒自由操作,教師重點指導天平秤量、實物分法等。
第一組: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剪刀、吸管。
第二組:毛線、彩帶、尺、剪刀。
第三組:硬幣、蠶豆、雪花片等。
第四組:量杯、水。
第五組:天平、橡皮泥、蛋糕、番茄、豆腐干、刀、菜板
3.幼兒講述操作過程、方法。
(1)小朋友分過很多東西,請你想一想你分了什么?怎樣分的?
(2)幼兒講述各種分法,教師引導幼兒聯系生活想想在什么時候用過目測、數數法
(3)教師小結:小朋友在樂園里用了目測法、折疊法、計量法、數數法等對樂園里的東西進行了二等份。
4.游戲“看誰說得對”
天線寶寶想和你們做游戲,請你看圖形說說它是不是二等份?比一比誰說得又對又快?
5.延伸活動
在生活中,除了進行過二等份,還可以分成幾份?以后我們還會繼續學習四等份、五等份
注意事項:
1.教師事先應將天平調試好,在幼兒操作天平稱量物體時,教師重點觀察、指導幼兒稱量物體時,要使天平保持平衡。
2.如果幼兒在操作中對樂園里的物品進行了四等份,教師可請該幼兒說說自己的分法,鼓勵幼兒的創新,自然引深到四等份。
知識背景的材料:
幼兒在園吃蘋果、蛋糕等點心時,有的幼兒常要求吃一半,我說:“怎樣才能分成一樣大的兩塊?”想想平時在生活中還對哪些東西進行過分塊?幼兒紛紛從家中找來了吸管、毛線、硬幣、紙、橡皮泥等多種材料,并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商討著具體的分割法,有時還爭論不休,看著孩子們有如此濃厚的興趣,便產生了二等份的課題。
大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球體和圓柱體的主要特征。
2.在探索、操作中,感知、發現球體與圓柱體的不同。
3.樂意與同伴交流、討論,能清楚講述自己的發現。
活動重點:
初步了解球體和圓柱體的重要特征及不同。
活動難點:
交流討論清楚講述自己的發現。
活動準備:
1.多種球體圓柱體的物品若干(乒乓球、網球、彈珠、罐子、圓柱體積木等)。
2.人手一個球體(乒乓球)一個圓柱體(圓柱體積木)。
3.數學操作紙p37認識球體和圓柱體,蠟筆。
活動過程:
一、操作探索,發現特征。
1.交代活動要求,師:桌上都有些什么物品?這些物品哪些是可以滾動的?請把這些可以滾動的物品找出來。
2.幼兒探索操作,尋找可以滾動的物體。
二、感知球體、圓柱體的特征。
1.請幼兒交流自己尋找到的可以滾動的物體,并通過演示證明這些物體是可以滾動的。
——師:這些能滾動的物體是哪些東西?它們的形狀一樣嗎?
2.請個別幼兒按物體的形狀進行分類。
3.師幼共同概括球體與圓柱體的.主要特征:這是什么?它是什么樣子的呢?(不管從哪邊看都是圓的,我們就叫它球體)這是什么?它是什么樣子的呢?(上下一樣粗,兩頭是圓的,而且上下兩個圓一樣大的物體,我們叫它圓柱體)
——師:球體和圓柱體都會滾,它們滾起來一樣嗎?
——幼兒人手一個球體和圓柱體進行滾動操作。教師引導幼兒嘗試從不同方向滾動,發現它們的不同之處,鼓勵幼兒相互間輕聲交流。
4.教師整理幼兒的交流結果并小結:球體放在地上可以向各個方向滾動,而圓柱體放在地方卻不是各個方向都能滾動的。
5.請幼兒說說周圍環境中哪些物體像球體,哪些物體像圓柱體?
三、操作練習與評價。
1.幼兒完成數學操作紙p37認識球體和圓柱體。
2.展示個別幼兒操作結果,集體檢查改正。
活動延伸:
1.拼搭圓柱體。
——師:那么多圓柱體能不能拼搭在一起,成為一些新的圓柱體呢?
2.理解圓柱體只要圓面大小相同,就可以一直拼搭起來,成為新的圓柱體。
大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能辨認出鐘表上的整點、半點。
2、知道時針、分針及其表示時間的關系。
3、幫助幼兒理解鐘表的功能,培養幼兒從小養成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樂趣卡:認識鐘表
2、聲音:鐘表的秒針
3、涂色:鐘表
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興趣教師壓低聲音:請小朋友安靜,仔細聽,這是什么聲音?
播放鐘表的聲音,請幼兒聽。
二、觀察活動
1、出示鐘表
(1)觀察一下鐘面上都有什么?
(2)鐘面上有多少數字?這12個數字是怎么排列的?
(3)比比看,兩根針什么地方不一樣?短短粗粗的這根針我們叫它時針,長長細細的這根針我們叫它分針。
三、實踐操作
1、教師演示課件,幼兒說出時間。3-65認識鐘表請幼兒觀察后說出是幾點。1點,4點,8點.課件:3-64認識鐘表4點,2點,7點,10點。
2、教師操作,讓幼兒理解并掌握分針、時針與數字的關系。
(1)觀察時間為12點鐘表請小朋友看一看鐘面上時針和分針都指在哪一個數字上?仔細看!把分針撥1圈,時針有什么變化?
(2)教師再次操作,讓幼兒觀察分針和時針的變化。
小結:當分針走1圈,時針走一個數字,這就是一小時。
四、認識整點、半點,尋找和發現他們之間的規律
1、看看12點、1點有沒有相同的地方?小結:當分針指向12時,時針指向幾,就是幾點整。
2、對比時間為12點半、1點半鐘表有沒有相同的地方?小結:當時針指在兩個數字中間,分針指在6上,就是半點。
3、課件:3-69認識鐘表進一步引導幼兒觀察總結出:分針指6,時針前面的數字是幾,就是幾點半。
五、幫助幼兒理解鐘表的功能,培養幼兒愛惜時間的好習慣。
1、你們家里有鐘表嗎?你還在什么地方看見過鐘表?為什么那么多的地方都要用到鐘表呢?
2、總結:鐘表是計時工具,它可以告訴人們,現在是什么時間了,應該干什么事情了;它可以幫助人們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小朋友認識了鐘,就可以按時起床,按時上幼兒園了。時間離開我們就不會回來了,小朋友,我們一定要珍惜時間、愛惜時間,你們記住了嗎?
活動反思:
活動中,為提高幼兒學習的興趣,我采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利用課件教學,知識的呈現與幼兒生活實際相結合,使幼兒在保持興趣的同時更直觀、更主動地掌握知識。
《綱要》中指出科學教育的目標是讓幼兒“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科學教學應該是從幼兒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向他們提供充分從事科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活動中,我首先用舒緩的音樂形成輕松的活動氣氛,在認識時鐘環節,我為幼兒準備足夠多的材料,并說明時鐘在日常生活中的多用性和普遍性,使幼兒充分感受時鐘就在身邊的生活中,認識時鐘對學習、生活有很大幫助,從而產生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
本次活動的不足在于,自己在環境創設方面有所忽略,在環境創設中,教師應投放一些可操作的玩具鐘表,或者一些FLASH游戲為幼兒創造良好的環境。無論是教師預設還是幼兒生成,任何活動都有一個目標,環境就是為了目標的順利實現而服務的,它潛移默化地促使幼兒根據其原有經驗做出判斷。為幼兒提供觀察、思考、發現、表達的機會。
在今后的教育活動中我會吸取更多的經驗和教訓,爭取做到讓幼兒在生活中學數學,在生活中逐漸建立良好的時間觀念。
大班數學教案 篇7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區別上下
活動目標
1、區分并說出以自身為中心的上、下方位。
2、能正確感知物體與物體之間的前后位置關系。
3、發展方位知覺,初步理解方位的相對性。
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上下(1-47)
2.毛絨玩具7-8件,分別放與教室內不同物品的的上下、前后位置上。活動過程
一、導入
教師:小朋友,今天我們來做一個很有趣的游戲,你們愿意做嗎?游戲的規則是你自己的身體為中心,聽老師的口令,做相應的動作。例如:上面拍拍手(在頭頂上面拍手)下面拍拍手(在膝蓋處拍手)
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表現適當增加難度,例如:上面拍3下,下面拍4下。
二、展開
1、教師講解:上、下
教師:剛才我們在玩游戲時,你是怎么理解上下的?
(幼兒自由回答)
教師:上就是仰頭,下就是低頭,前是我們眼睛直接看到的'位置,后就是屁股后面的位置。教師:現在我們來看看我們的上面是什么?
(有燈、風扇、屋頂)
我們的下面是什么?(地面磚)
2、游戲:變變變
(1)請三個幼兒來前面站成一縱隊,請大家看看并說一說前面的是誰?后面的是誰?中間的又是誰?
(2)再請這三個小朋友往有圖有真相后轉身,再讓大家看看現在前面的是誰?后面的是誰?中間是誰?
幼兒三人一組,自由玩此游戲,相互說說方位關系的變化。
3、找一找
教師:今天我們教室里有許多的毛絨玩具,你們去找一找,它們都在哪里?在什么位置?(請若干個幼兒尋找,并說出玩具所在的位置)
教師指導幼兒將話說完整,例如:小貓在櫥子的上面。小狗在鋼琴的下面。
大班數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嘗試,操作學具,讓幼兒桿子將7分成兩份,有6種分法,并作記錄。
2、通過討論、分析,理解一個數分成兩個部分,如一個不風增加1,另一個部分就要減少1。
【活動準備】
塑料小鴨學具人手7只。
【活動過程】
一、復習6的組成。
玩“碰球游戲”,出現數卡。
師:這數是幾?答“6”。
師:今天玩碰游戲,教師與小朋友的數合起來是6。
師:我的1球碰幾球?答:你的`1球碰5球。
師:小朋友可集體回答,也可小組回答,也可個別回答。
二、集體嘗試活動。
出現小狗、小兔家的圖象。
師:今天小狗請幾只小鴨到它們家做客?(幼兒答:7只)小兔也請小鴨去做客,怎么辦呢?(幼兒答……)請小朋友在桌上拿7只小鴨,分成兩份,一部分到小狗家,一部分到小兔家,(小朋友操作)要求小朋友分的數與別人不一樣。(第一次嘗試)
教師請幼兒回答,你是怎么分的,幼兒回答,教師操作小鴨到小狗,小兔家,并列出分合式,幼兒回答一種,教師列出一種,功寫出6個分合式。
師:分成兩份,共有幾種分法?答:共有6種,集體朗讀7的分合式。
師:剛才小朋友每人分一種,但是7有6中分法,小朋友再試試你能否分出6種,幼兒操作“塑料計算小鴨”,教師把黑板上的分合式擦掉。(第二次嘗試)
師:現在我請某位小朋友來告訴大家,你是怎么分的,幼兒回答,教師在黑板上寫出7的分合式,如圖。
教師請幼兒回答時要注意請有代表性意見的,一是有重復的,實際沒有6種;二是雖有6種,但沒有按順序分;三是有順序地分清6種。請幼兒看看,這三種分法,誰的方法好,誰的對。幼兒通過討論,明確按順序分的方法好。
教師把黑板上的分合式全擦掉,請幼兒在作業紙上寫7的6種分合式。(第三次嘗試)
師:7可以分成,幼兒答:7可以分成1和6,
師:7可以分成,幼兒答:7可以分成2和5。
師:2比1,幼兒答:2比1多1。
師:5比6,幼兒答:5比6少1。
用這種方法講清7得6種順序奮發,最后得出結論:7分成兩份,這邊增加1,那邊就減少1。
大班數學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幼兒能說出要購買的物品與數量。
2、幼兒學習運用貨幣。
重點幼兒學習運用貨幣。
難點幼兒能說出要購買的物品與數量。
活動準備
玩具卡,教室中的小東西,價格牌,骰子,分類表。我的`數學操作材料,加減法操作材料,附加題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
--請幼兒三人一組。其中兩人各拿一張分類表。第三人開銀行,將錢幣擺在桌子中間。
--幼兒輪流擲骰子,按骰子上的點數拿出錢幣。
--請幼兒將自己的錢幣分類放在分類表上。
2、小組活動。
第一、二組:我的數學材料。
第三、四組:加減法材料。
第五、六組:附加題材料。
3、活動評價。
請幼兒口述作業單,師生共同評價。
鼓勵幼兒多參與操作活動,提高幼兒操作的能力。
大班數學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嘗試按照方位語言的指令行動。
2、體驗跳格子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泡沫墊子若干擺成8*9的格子、8個禮物(每個禮物盒上貼一個數字)、數字1—8三套、障礙物若干(可以是飛碟,飛碟上有數字)、小旗。
活動過程:
一、有趣的跳格子(價值分析:了解幼兒已有的方位經驗。)
-----這些格子有什么不一樣,玩過跳格子嗎,怎么玩的?
小結:跳格子有很多的玩法,有的單腳跳,有的雙腳跳,有的是向前跳,有的是向左跳,向左前格跳。
二、玩玩跳格子(價值分析:嘗試按照方位語言的指令行動)
● 幼兒第一次游戲
過渡:那我們來試試跳格子,這回我來我發指令,你們來跳格子。
要求:每個人站一個白格,聽清楚指令哦,看誰又快又準確。
● 幼兒第二次游戲
-----小紅旗表示終點,箭頭表示起點,從起點出發你有什么辦法,走什么路線能到達終點,每次只能走一格?
小結:從起點出發先是往……跳……格,再往……跳……格,然后往……跳……格。終于到達了終點。
三、跳格子尋寶(價值分析:能按照方位語言的指令行動并嘗試用方位語言描述簡單的路徑)
接下來游戲更有趣嘍,這里有許多裝有禮物的的盒子,每個禮物盒上都有數字,等會我們就來玩一個“跳格子尋寶”的比賽。
游戲玩法:小朋友分成兩隊玩游戲。兩隊輪流玩,玩這個游戲的時候需要一個發指令的人也需要一個尋寶的人。發指令的孩子要告訴同伴怎么走可以找到禮物,指路前先抽一張任務卡,(任務卡上會告訴你,你們隊要到達哪里找的是幾號禮物盒,但是不能告訴你的同伴哦),另一個孩子聽指令去尋寶。
游戲規則
——每隊游戲時需要一個孩子發指令,一個孩子尋寶;發指令的孩子先抽任務卡,不能告訴同伴,說出來犯規,取消一次尋寶的機會。尋寶的孩子聽清楚指令,這次可以走2格也可以走1格。
——白隊從白格出發只能走白格,紅隊從咖啡格出發只能走咖啡的格子;
——兩隊輪流進行,碰到椅子要繞道走,不能從椅子上走。
——哪隊得到的.禮物多,哪隊就獲勝。
小結:
發指令的孩子要說的清楚,尋寶的孩子要走的路線正確,才能找到寶物!
空間方位相對而言是比較抽象的一個概念,為了讓孩子能夠更加直觀的去感受,我們老師更多的是采取一種多媒體圖片的一種形式,讓孩子來積累相關的一些經驗。但是今天的活動當中沈英老師利用了一個孩子在平常經常玩的熟悉的民間游戲——跳格子順利的完成了教學活動,老師們不妨圍繞以下問題進行討論哦:
拋問:
1、本次“跳格子”活動可以促進兒童哪些方面的能力發展?
2、請說說日常生活中,可以采用哪些方式幫助幼兒形成正確的“左、右”概念?
【大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對稱數學教案04-02
大班快樂數學教案04-02
大班數學教案06-27
大班優秀數學教案02-13
大班幼師數學教案02-14
大班數學教案07-04
大班數學教案:小矮人上樓梯_大班數學教案07-08
大班數學教案加減01-02
優秀大班數學教案01-02
《圖形》大班數學教案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