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五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時間:2023-02-02 12:10:28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五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精選15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五年級下冊數學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五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精選15篇)

五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的情景,自主探索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算法。

  2。學會進行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計算,并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1、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

  2、探索并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乘法計算。

  教學難點:

  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乘法并能熟練計算。

  教學理念:

  組織學生討論、交流,使學生體驗學習中通過合作交流帶來的方便和快樂。

  教學準備:

  課件。

  學生準備:

  預習課前知識。

  教學過程:

  一、實踐調查

  課前讓學生在匯景新城作實地調查,調查本小區住戶情況

  二、課內交流

  1、讓同學們根據調查所得的'數學信息編一道數學應用題。

  2、根據所編的題目獨立列式

  3、探討和交流如何解決問題。

  (1)嘗試通過估算結果解決問題。

  A、分組討論不同的計算過程

  B、師:根據以上的結果你能判斷“這棟樓能住150戶嗎?”

  (2)討論算法

  三、習題鞏固:

  1、試一試

  11×4324×1244×21

  2、練一練:

  第1、2題

  3、第3題,學生獨立思考,理解題意,再進行計算

  四、綜合應用:

  陳老師班上有42名同學,她為同學們購置書包和文具,一個書包24元,一個文具11元,買書包和文具各花了多少錢?一共花了多少錢?

  五、課堂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你學會了什么?

  六、板書設計:

五年級下冊數學教案2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青島版小學數學五年制五年級下冊108-109頁。

  教學目標:

  1.利用已有經驗認識和了解簡單的"排列",掌握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2.培養初步的觀察、分析及推理能力,能有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

  3.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4.在數學活動中養成與人合作的良好習慣,并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思維的有序性。

  教學難點:

  抽象概括計算規律。

  教學準備:

  計數器,答題紙。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

  師:同學們,數學王國里有十個數字,它們是……

  生:0、1、2、3、4、5、6、7、8、9。

  師:就是0-9,用這簡單的十個數字可以提出很多的數學問題。請看大屏幕。

  出示課件:例:用1、2、3三個數字可以組成多少個沒有重復數字的三位數呢?

  師:問題提出來了,敢不敢迎接挑戰?

  生:敢!

  師:誰來說說,你是怎么理解“沒有重復數字的三位數”的?

  生:舉個例子吧,221不行,因為十位上的`2和百位上的2重復了。

  師:看來“沒有重復數字的三位數”就是指百位、十位、個位三個數位上的數字不能相同。下面請同學們開動腦筋,把你的答案寫在練習本上,咱比一比,誰寫的又準確,速度又快。

  二、研究問題:

  1、解決問題:

  (學生嘗試解決問題)

  師:同學們寫完了,哪位同學愿意展示一下你的答案?

  生:(投影儀展示)123,321,213,132,321。

  師:還有其他的寫法嗎?

  生:(投影儀展示)123,132,213,231,312,321。

  師:兩種寫法,你認為哪一種更好?

  生:第二種更好。

  師:為什么?(學生茫然)同桌討論一下。

  生:第二種更好,因為第一種有遺漏,少了231,而第二名同學是有規律地寫的,不會重復也不會遺漏。

  師:觀察第二種寫法有重復或遺漏嗎?

  生:沒有!

  師:看來按規律寫是不會重復也不會遺漏。老師把這種寫法記錄下來。

五年級下冊數學教案3

  教學內容:

  教材第xx頁的內容及第xx頁練習的第x題。

  教學目標:

  1.理解兩個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意義。

  2.通過解決實際問題,初步了解兩個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

  3.培養學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兩個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

  自主探索并總結找最小公倍數的方法。

  教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生操作用長方形紙片(長3Cm,寬2Cm)與方格紙。

  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談話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生成問題:

  前面,我們通過研究兩個數的因數,掌握了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知識。今天,我們來研究兩個數的倍數。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在數軸上標出4、6的倍數所在的點

  拿出老師課前發的畫有兩條直線的紙。

  在第一條直線上找出4的倍數所在的點,畫上黑點。在第二條直線上找出6的倍數所在的點,圈上小圓圈。

  2.引入公倍數

  (1)學生匯報,多媒體課件出現兩條數軸,并根據學生報的數,仿效出現黑點和小圓圈。

  (2)觀察:從4和6的倍數中你發現了什么?

  (3)學生回答后,多媒體課件演示兩條數軸合并在一起,閃現12和21。

  (4)我們發現:有些數既是4的倍數,又是6的倍數,如果讓你給這些數起個名,把它們叫做4和6的`什么數呢?(板書:公倍數)

  說說看,什么叫兩個數的公倍數?

  3.用集合圖表示

  如果讓你把4的倍數、6的倍數、4和6的公倍數填在下面的圖中,你會填嗎?試試看。同桌兩人可以討論一下。

  4.引人最小公倍數

  學生匯報后問:

  (1)為什么三個部分里都要添上省略號?

  (2)4和6的公倍數還有哪些?有沒有最大公倍數?

  (3)有沒有最小公倍數?4和6的最小公倍數是幾?(板書:最小公倍數)

  4的倍數6的倍數

  4,8,

  16,20,

  12,24,

  4和6的公倍數:

五年級下冊數學教案4

  教學目標:

  1、知道容積的意義。

  2、掌握容積單位升和毫升的進率,及它們與體積單位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之間的關系。

  3、會計算物體的容積。

  教學重點:

  1、容積的概念。

  2、容積與體積的關系。

  教學難點:

  容積與體積的關系。

  教具:量筒和量杯、不同的飲料瓶、紙杯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說出長正方體體積計算公式。

  二、準備:

  把泥放入一個長方體的小木盒中(壓實,與上口平),然后扣出來,量一量泥塊的長、寬、高。計算泥塊的體積。這個長方體小木盒所能容納物體的體積是( )。

  三、新授:

  1、認識容積及容積單位:

  (1)箱子、油桶、倉庫等所能容納物體的體積,叫做它們的容積。

  通過上面的“做一做”,我們知道長方體小木盒所能容納物體的體積就是這個小木盒的'容積。

  (2)計量容積,一般就用體積單位。但是計量液體體積,如藥水、汽油等,常用容積單位升和毫升。

  (3)演示:體積單位與容積單位的關系。

  說一說,在生活中哪些物品上標有升或毫升。升和毫升有什么關系呢?教具演示。

  ①1升(L)=1000毫升(mL)

  將1升 的水倒入1立方分米的容器里。

  小結:1升(L)=1立方分米(dm3 )

  ②1升 = 1立方分米

  1000毫升 1000立方厘米

  1毫升(mL)=1立方厘米( cm3 )

  練一練:

  1.8L=( )mL 3500mL=( )L 15000cm3 =( )mL=( )L

  1.5dm3 =( )L

  (4)小組活動:(1)將一瓶礦泉水倒在紙杯中,看看可以倒滿幾杯?

   (2)估計一下,一紙杯水大約有多少毫升,幾紙杯水大約是1升。

  2、長方體或正方體容器容積的計算方法,跟體積的計算方法相同。但是要從容器的里面量長、寬、高。

  例一個小汽車上的油箱,里面長5分米,寬4分米,高2分米。這個油箱可以裝汽油多少升?

  5×4×2 =40(立方分米) 40立方分米=40升

  答:這個油箱可以裝汽油40升。

  做一做:一個正方體油箱,從里面量棱長是1.4米。這個油箱裝油有多少升?(訂正)

  小結:計算容積的步驟是什么?

  3、我們知道了計算規則物體的體積的方法,如計算長方體的體積是用長乘寬乘高,計算正方體的體積是棱長的3次方。那有些不規則的物體怎么計算它的體積呢?

  出示一個西紅柿,誰有辦法計算它的體積?小組設計方案:

  四、鞏固練習:

  1、生物小組買來一個長方體魚缸,從里面量長是6分米,寬是4分米,深2.5分米,它的容積是多少升?

  2、一個長方體油箱的容積是20升。這個油箱的底長25厘米,寬20厘米,油箱的深是多少厘米?

  3、有一個棱長是6分米的正方體水箱,裝滿水后,倒入一個長方體水箱內,量得水深3分米,這個長方體水箱得底面積是多少?

  4、提高題:p55、16

  五、作業:

五年級下冊數學教案5

  教學內容:觀察物體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觀察的過程,認識到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能辨認從正面、左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2.培養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分析事物的能力。

  3.培養學生構建簡單的`空間想象力。

  重點:幫助學生構建初步的空間想象力。

  難點:幫助學生構建初步的空間想象力。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

  請同學們猜謎語:“左一片、右一片,摸得著,看不見,是什么呢?”(耳朵)為什么能看見別人的耳朵,卻看不見自己的耳朵呢?因為我們觀察的角度不一樣,那么今天我們就一起來進一步研究觀察物體(板書)

  二、合作探究

  (一)整體觀察

  1.教師將一個對面涂有相同顏色的長方體舉起靜止不動,叫學生觀察并提問:

  你觀察到的正方體是什么樣的?

  在你的位置上觀察,你看到了哪幾個面?

  2.學生匯報交流。

  學生自由走動,觀察。匯報交流。

  3.解釋應用

  教師出示兩個正方體的立體圖,一個有虛線,另一個沒有。

  提問:誰能用剛學到的知識解釋一下正方體為什么這樣畫?

  學生解釋說明。

  (二)分別從三個面進行觀察(出示例1)

  1.教師提問:我們分別從幾個不同的方向去觀察這個圖形,看看它的正面、左面以及上面分別是什么形狀的圖形,把它們分別劃出來。

  學生離開座位自由觀察。

  2.小組之間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學生以組為單位在投影以上展示交流。

  總結學生的發言:從不同的方向觀察,所看到的形狀是不一樣的。

  三、拓展應用

  1.做教科書例2

  2.智力游戲:兩個同學為一組做游戲,一個同學畫,另一個同學猜,負責猜的同學要想辦法通過你提問的問題確定這個物體是什么,猜完后,在把物體拿出來驗證一下,看是否猜對了。

  學生玩游戲,教師指導。

  四、總結

  本節課你學會了什么?

  五、作業布置

  興趣探索,根據以下幾幅圖找出1的對面是幾,2的對面是幾,3的對面是幾。

  1.不同角度觀察一個物體,看到的面都是兩個或三個相鄰的面,不可能一次看到長方體或正方體相對的面。

  2.從一個面看到物體的形狀,可以有多種不同的擺放方式。

  3.知道從兩個面看到的物體的形狀,可以確定小立方體的個數范圍。

五年級下冊數學教案6

  【教學內容】

  認識因數和倍數(教材第5頁內容,以及第7頁練習二的第1題)。

  【教學目標】

  1.從操作活動中理解因數和倍數的意義,會判斷一個數是不是另一個數的因數或倍數。

  2.培養學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滲透事物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

  3.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探索意識,以及熱愛數學學習的情感。

  【重點難點】

  理解因數和倍數的含義。

  【復習導入】

  1. 教師用課件出示口算題。

  10÷5= 16÷2=

  12÷3= 100÷25=

  220÷4= 18×4=

  25×4= 24×3=

  150×4= 20×86=

  學生口算

  2. 導入:在乘法算式中,兩個因數相乘,得到的結果叫做它們的積。乘法算式表示的是一種相乘的關系,在除法算式中,兩個數相除,得到的結果叫做它們的商。除法算式表示的是一種相除的關系,在整數乘法和除法中還有另一種關系,這就是我們這一節課要學習探討的內容。

  (板書課題:因數和倍數(1)

  【新課講授】

  1.學習因數和倍數的概念

  (1)教師用課件出示教材第5頁例1,引導學生觀察圖上的算式,把這些算式分為兩類。

  學生說出自己的分類方法,商是整數的分為一類,商不是整數的分為一類。教師以商是整數的第一題為例,板書:12÷2=6。

  教師:在這道除法算式中,被除數和除數都是整數,商也是整數,這時我們就可以說12是2和6的倍數,2和6是12的因數。

  誰來說一說其他的式子?

  學生回答。

  教師板書:在整數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數而沒有余數,我們就說被除數是除數和商的倍數,除數和商是被除數的因數。

  (2)說一說第一類的算式中,誰是誰的因數?誰是誰的倍數?

  學生回答,如:在20÷10=2中,20是10和2的倍數,10和2是20的因數。或:20是10的倍數,20是2的倍數,10是20的因數,2是20的因數。(3)通過剛才同學們的回答,你發現了什么?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倍數與因數是相互依存的。

  2.舉例概括

  教師:請同學們注意,為了方便,我們在研究因數和倍數時,所說的數一般指的是自然數,而且其中不包括0。

  教師:在自然數中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我們每個同學都在心中想一個,想好了說給大家聽。學生舉例,并說出誰是誰的因數,誰是誰的倍數。

  教師同時板書。

  教師小結:像這樣的例子舉也舉不完,那能不能用比較簡潔的方式來敘述因數與倍數的關系呢?

  引導學生根據“用字母表示數”的知識表述因數與倍數的關系。

  如:M÷N=P,M、N、P都是非0自然數,那么N和P是M的因數,M是N和P的倍數。

  A×B=C,A、B、C、都是非0自然數,那么A和B是C的因數,C是A和B的倍數。

  你能從這些數中挑出兩個數,說出誰是誰的因數,誰是誰的倍數嗎?

  3、9、15、21、36

  學生獨立思考并回答。

  【課堂作業】

  1.完成教材第5頁“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7頁練習二第1題。

  3.下面每一組數中,誰是誰的倍數,誰是誰的因數。16和24和2472和820和5

  4.下面的說法對嗎?說出理由。

  (1)48是6的倍數。

  (2)在13÷4=3……1中,13是4的倍數。

  (3)因為3×6=18,所以18是倍數,3和6是因數。

  【課堂小結】

  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這節課我們重點研究了一個什么問題?你有什么收獲呢?

  【課后作業】

  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練習。

  因數和倍數(1)

  在整數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數而沒有余數,我們就說被除數是除數和商的倍數,除數和商是被除數的因數。

  因數和倍數一般指的是自然數,而且其中不包括0。

  倍數與因數是相互依存的。

  本節課的重點是掌握因數和倍數的概念,理解因數和倍數是相互依存的,知識內容比較抽象,知識點比較少,教學中,我采取讓學生反復說,互相說的方式,讓學生加深理解,提高他們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因數和倍數(2)

  【教學內容】

  一個數因數的求法和一個數倍數的求法(教材第6頁例2、例3,教材第7~8頁練習二第2~8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找一個數的因數,倍數的`方法;

  2.學生能了解一個數的因數是有限的,倍數是無限的;

  3.能熟練地找一個數的因數和倍數;

  4.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思維的有序性、條理性,增強學生的探究意識和求索精神。

  【重點難點】

  掌握找一個數的因數和倍數的方法,能熟練地找一個數的因數和倍數。

  【復習導入】

  說出下列各式中誰是誰的因數?誰是誰的倍數?

  20÷4=5 6×3=18

  在上面的算式中,6和3都是18的因數,你知道還有哪些數是18的因數嗎?18是3的倍數, 你知道還有哪些數是3的倍數嗎?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如何找一個數的因數和倍數。

  (板書課題:因數和倍數(2))

  【新課講授】

  (一)找因數:

  1.出示例1:18的因數有哪幾個?

  一個數的因數還不止一個,我們一起找找18的因數有哪些?

  學生嘗試完成后匯報

  (18的因數有: 1,2,3,6,9,18)教師:說說看你是怎么找的?(生:用整除的方法,18÷1=18,18÷2=9,18÷3=6,18÷4=…;用乘法一對一對找,如1×18=18,2×9=18…)

  教師:18的因數中,最小的是幾?最大的是幾?我們在寫的時候一般都是從小到大排列的。

  2.用這樣的方法,請你再找一找36的因數有哪些?

  小組合作交流后匯報,36的因數有: 1,2,3,4,6,9,12,18,36

  教師:你是怎么找的?

  舉錯例(1,2,3,4,6,6,9,12,18,36)

  教師:這樣寫可以嗎?為什么?(不可以,因為重復的因數只要寫一個就可以了,所以不需要寫兩個6)

  仔細看看,36的因數中,最小的是幾,最大的是幾?

  教師板書:一個數的最小因數是1,最大因數是它本身。

  3.你還想找哪個數的因數?(18、5、42……)請你選擇其中的一個在自練本上寫一寫,然后匯報。

  4.其實寫一個數的因數除了這樣寫以外,還可以用集合表示:如18的因數。小結:我們找了這么多數的因數,你覺得怎樣找才不容易漏掉?

  從最小的自然數1找起,也就是從最小的因數找起,一直找到它的本身,找的過程中一對一對找,寫的時候從小到大寫。

  (二)找倍數:

  1.我們一起找到了18的因數,那2的倍數你能找出來嗎?

  小組合作交流后匯報,2的倍數有:2、4、6、8、10、16、……

  教師:為什么找不完?

  你是怎么找到這些倍數的? (生:只要用2去乘1、乘2、乘3、乘4、…)那么2的倍數最小是幾?最大的你能找到嗎?

  2.讓學生完成做一做1、2小題:找3和5的倍數。匯報

  3的倍數有:3,6,9,12

  教師:這樣寫可以嗎?為什么?應該怎么改呢?

  改寫成:3的倍數有:3,6,9,12,……

  你是怎么找的?(用3分別乘以1,2,3,……)

  5的倍數有:5,10,15,20,……

  教師:表示一個數的倍數情況,除了用這種文字敘述的方法外,還可以用集合來表示2的倍數,3的倍數,5的倍數。

  教師:我們知道一個數的因數的個數是有限的,那么一個數的倍數個數是怎么樣的呢?

  (一個數的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最小的倍數是它本身,沒有最大的倍數)【課堂作業】

  1.完成課本第7頁練習二第2~5題。

  2.完成教材第8頁練習二第6~8題。

  【課堂小結】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這節課我們重點研究了一個什么問題?你有什么收獲呢?

  【課后作業】

  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練習。

  因數和倍數(2)

  一個數的因數的個數是有限的,,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它本身.

  一個數的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最小的倍數是它本身,沒有最大的倍數.

  本節課是在學生認識因數和倍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在找一個數的因數時,如何做到既不重復又不遺漏,對于剛剛對因數和倍數有感性認識的學生來說有一定的困難,教學時充分發揮小組學習的優勢,在小組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對自己的方法進行反思,吸取同伴的好方法,很好的體現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教學理念。

五年級下冊數學教案7

  ●課程名稱

  五年級數學下冊

  ●課程類型

  小學必修

  ●教學材料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五年級數學下冊》

  ●授課時間

  65課時左右

  ●授課對象

  五年級學生

  ●課程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理解分數加減法的算理,掌握它們的計算法則,并能正確熟練地計算。

  (2)掌握長方體的特征,認識它們展開圖的形狀,理解掌握長方體的表面積含義并能正確計算。

  (3)結合具體情境,掌握分數乘法的計算法則,并能正確熟練地計算。

  (4)理解倒數的意義,掌握分數除法的計算法則,并能熟練地計算。

  (5)掌握分數乘法、除法的數量關系,并能運用這些知識和技能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

  (6)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認識列、行的含義,知道確定列、行的規則。能初步理解數對的含義,會用數對表示具體情境中物體的位置。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經歷由具體的座位圖抽象成用列、行表示的平面圖的過程,提高思維能力,發展空間觀念。

  (7)找題中的等量關系,并根據等量關系列出方程。能比較熟練地解方程,進一步提高學生分析數量關系的能力。

  (8)使學生會看起始格與其他格代表的單位量不一致的條形統計圖,并能根據統計圖回答簡單的問題。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理解整數與分數乘法的意義,理解分數乘分數的意義及其計算方法。

  2、理解除數是分數的除法的意義,分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3、重點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找題中的.等量關系,并根據等量關系列出方程。

  5、了解長方體的幾何結構。掌握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1、整數與分數的乘法的兩種意義之間的聯系。

  2、把被除數的分數平均分成幾份,其中的每一份都是這個被除數的幾分之一,也是所求的商。要結合具體情境與操作來理解分數除以整數的意義。

  3、除數是分數的除法的意義,是從被除數中能夠分出多少個除數的角度來理解的感受1立方米、1立方厘米以及1升、1毫升的實際意義,能形象地描述這些體積單位實際有多大。

  ●課程內容與安排

  本冊教材共分八個單元、四個領域:

  本冊教材的教學內容有(按單元):分數加減法、長方體(一)分數乘法、長方體(二)、分數除法、確定位置、用方程解決問題、數據的表示和分析、總復習。

  (一)數與代數(按領域劃分)

  1、第一單元“分數加減法”。結合具體情境,理解分數加減法的算理,掌握它們的計算法則,并能正確熟練地計算。

  2、第三單元“分數乘法”學生將在這個單元的學習中,結合具體情境,在操作活動中,探索并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探索并掌握分數乘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能解決簡單的分數乘法的實際問題,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3、第五單元“分數除法”。學生將在這個單元的學習中,結合具體情境,借助操作活動,探索并理解分數除法的意義;借助圖形語言,探索分數除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了解倒數的含義,能求一個數的倒數;能應用方程解決有關的分數除法的實際問題,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二)空間與圖形

  1、第二單元“長方體(一)”。學生將在這個單元的學習中,通過觀察、操作等,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及其基本特征,知道長方體、正方體的展開圖;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掌握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并能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問題;經歷展開與折疊、尋找規律等活動,發展空間觀念和探索規律的能力。

  2、第四單元“長方體(二)”。學生將在這個單元的學習中,通過操作活動,了解體積(包括容積)的含義;認識體積(包括容積)單位(米、分米、厘米、升、毫升),會進行單位之間的換算,感受1米、1分米、1厘米以及1升、1毫升的實際意義;探索并掌握長方體、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并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探索某些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測量方法;在觀察、操作等活動中,發展動手操作能力和空間觀念。

  3、第六單元“確定位置”。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認識列、行的含義,知道確定列、行的規則。能初步理解數對的含義,會用數對表示具體情境中物體的位置。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經歷由具體的座位圖抽象成用列、行表示的平面圖的過程,提高思維能力,發展空間觀念。

  4、第八單元“數據的分析和分析”。使學生會看起始格與其他格代表的單位量不一致的條形統計圖,并能根據統計圖回答簡單的問題。

  (三)統計

  第八單元“數據的表示和分析”。學生將在這個單元的學習中,經歷收集數據、整理數據、分析數據的過程,體會統計的作用,發展統計觀念;通過實例,認識扇形統計圖,了解扇形統計圖的特點與作用;能根據需要,選擇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扇形統計圖直觀、有效地表示數據;通過實例,理解中位數、眾數的意義,會求一組數據的中位數、眾數,并解釋結果的實際意義;根據具體問題,能選擇適當的統計量表示一組數據的不同特征;能從報刊雜志等媒體中,有意識地獲得一些數據信息,并能讀懂簡單的統計圖表。

  (四)綜合應用

  本冊教材安排了兩個大的專題性的綜合應用,即“數學與生活”、“數學與購物”,旨在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某一生活領域的實際問題。同時,還在其他具體內容的學習中,安排了某些綜合運用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活動。學生在從事這些活動中,將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獲得一些初步的數學活動經驗和方法,發展解決問題和運用數學進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數學知識間的相互聯系,體會數學的作用;在與同伴合作和交流的過程中,發展數學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

  (五)整理與復習

  教材安排了兩個整理與復習。整理與復習改變單純做題的模式,注重發展學生自我反思的意識。每個整理與復習都分成三部分:對所學內容的整理,提出數學問題并嘗試解答和一些練習題目。

  “你學到了什么”這個欄目,目的是鼓勵學生對學過的知識進行回顧與反思,能運用列表或采用其他的形式對所學的主要內容進行簡單的梳理。“運用所學的知識提出相關的數學問題,并嘗試解決問題”,目的是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回顧在學習過程中自己的體會與進步。

  全冊教學內容及教時安排(以單元為單位)

  (1)分數加減法8課時

  (2)長方體(一)8課時

  (3)分數乘法9課時

  (4)長方體(二)10課時

  (5)分數除法8課時

  (6)確定位置2課時

  (7)用方程解決問題4課時

  (8)數學好玩3課時

  (9)數據的表示和分析6課時

  (10)總復習6課時

五年級下冊數學教案8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正方體和正方體的面、棱、頂點以及棱長的含義;

  2、掌握正方體的基本特征,體會正方體和長方體的聯系與區別;

  3、培養學生的觀察、概括能力。

  二、教學重點:

  掌握正方體的特征。

  三、教學難點:

  正方體與長方體的比較。

  五、教法學法。

  實踐法、討論法。

  六、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昨天,我們學習了長方體。請大家回顧一下:長方體有哪些特征?

  2、口答:說出每個圖形的長、寬、高各是多少。

  3、設疑:第4個圖形的長、寬、高相等,說明:這樣的物體叫作正方體。大家想不想研究它?這節課我們要研究它的有關知識。(揭示課題:正方體的認識)

  (二)概括特征。

  1、以小組為單位發學具。

  2、以小組為單位研究手中的正方體。建議:用看一看、摸一摸、數一數、量一量、比一比的方法來研究。

  3、自主探究。讓學生結合手中的實物進行探究,再讓他們小組交流自己的.發現。

  4、匯報交流。

  (1)讓生結合實物說說面有什么特點?你是怎樣驗證的?從中明確:正方體的6個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2)讓學生說說棱有什么特點?你是怎樣驗證的?從中明確:正方體的12條棱長度都相等。

  (3)讓生說說有幾個頂點?你是怎么驗證的?

  5、提問:誰能完整地說一說正方體有什么樣的特征?多指名幾個同學說特征。

  6、結合直觀圖小結:正方體6個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它有12條棱,每條棱的長度都相等。它還有8個頂點。

  7、提問:依據我們今天所學的知識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體的形狀是正方體?

  8、請同學們小組合作,運用手中的學具驗證一下我們今天學習的正方體的特征。然后找代表說一說。完成表格。

  (三)觀察比較,體會異同。

  1、提問:長方體和正方體有哪些相同點,有哪些不同點?

  2、讓學生結合長方體和正方體實物進行觀察、歸納,再同桌交流觀察的結果。

  3、匯報交流。相同點是:都有6個面、12條棱、8個頂點。

  4、根據比較結果,想一想正方體和長方體有什么關系?

  不同點:長方體每個面都是長方形,特殊情況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相對的面完全相同,正方體6個面都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長方體相對的棱長度相等,正方體每條棱的長度都相等。

  板書設計:

  正方體的認識

  6個面(完全相同,都是正方形)

  立體圖形→正方體12條棱(長度相等)

  8個頂點

五年級下冊數學教案9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2頁的例1以及相關的練習。

  【教學目標】

  1?理解分數的意義和單位“1”的含義,知道分母、分子的含義和分數各部分的名稱,知道生活中分數的廣泛用途,會用分數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2?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

  3?通過學生的主動探索,培養學生的成功體驗,堅定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和視頻展示臺。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師:中秋節到了,小華家買了很多月餅,分月餅的任務當然就落到小華的身上了。你看,小華一會兒就把這幾塊月餅分好了。你能用分數分別表示這些月餅的陰影部分占一個月餅的幾分之幾嗎? 多媒體課件展示:

  等學生完成后,抽學生的作業在視頻展示臺上展示,集體訂正。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1,理解單位“1”

  師:第二天,小華的爸爸又買回一盒月餅共8個,并且提出了一個新的分月餅的要求。 課件演示:爸爸對小華說:小華,你把這8個月餅平均分給4個人吧。

  師:同學們,你們能用小圓代替月餅,幫小華分一分嗎?

  等學生分好后,抽一個學生分的小圓在視頻展示臺上展示。

  師:這時,小華的爸爸又提出了問題。

  課件演示:爸爸對小華說:每個人得的月餅是這8個月餅的幾分之幾呢?

  引導學生理解把8個月餅平均分成了4份,每份是這8個月餅的14。

  師:老師也有個問題,剛才小華分出了1個月餅的1/4,這兒又分出了8個月餅的1/4,同學們看一看,這兩個1/4表示的月餅數量一樣嗎?

  多媒體課件演示下面的月餅圖:

  引導學生理解兩個1/4代表的數量不一樣。

  師: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呢?

  引導學生說出前一個1/4是1個月餅的1/4,而后一個1/4是8個月餅的1/4。課件中隨學生的回答在圖形下出現相應的文字。

  師:對。前一個1/4是以1個月餅為一個整體來平均分的,而后一個1/4是以8個月餅為一個整體來平均分的。平均分的整體不一樣,對分出來的每份數量有影響嗎?

  讓學生意識到,整體“1”的變化對每份的數量是有影響的。以1個月餅為整體“1”,每份就是1/4個月餅;以8個月餅為整體“1”,每份就是2個月餅。

  師:像這樣把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來平均分的分數還很多,請同學們看一看下面這幅圖。 課件出示第2頁的熊貓圖。

  師:這里是把多少只熊貓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了幾份?每份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幾?

  請分一分,并填空。

  課件出示單元主題圖,要求學生說一說圖中的每個分數分別是以什么作為一個整體來平均分的。 師:通過上面的研究,同學們有什么發現?

  引導學生說出這些分數都是以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來平均分的。

  師:像這樣由一個物體或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通常我們把它叫做單位“1”。

  板書單位“1”的含義。

  師:把12個學生看作一個整體,其中的`6個學生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幾?這里是把誰看作一個整體? 教師再舉兩個例子,深化學生對單位“1”的理解。

  2?理解并歸納分數的意義

  師:請同學們拿出一些小棒,把它們平均分成5份或6份,想一想,其中的1份是全部小棒的幾分之幾?其中的2份呢?其中的3份呢?

  學生操作后回答,如:我拿了10根小棒,把它平均分成了5份,每份有2根小棒,這2根小棒是10根小棒的1/5。2份有4根小棒,這4根小棒是10根小棒的2/5??

  師:想想自己操作的過程,你能說一說什么是分數嗎?

  學生討論后可能這樣表述:把單位“1”平均分成幾份,表示其中1份或幾份的數叫做分數。

  師:同學們歸納得很好,但是這句話中出現了兩個“幾份”,所以我們一般把前一個“幾份”說成是若干份。

  歸納并板書分數的意義,板書課題。

  試一試:涂色部分占整個圖形的幾分之幾?

  師:看看最后(五星圖)這個分數,請同學們說說這個分數的意義。

  生:這個分數表示把15顆五角星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3份占這個圖形的35。

  師:把15顆五角星平均分成了5份,其中的1份占這個圖形的幾分之幾?(生:1/5)其中的3份呢?(生:3/5)35是由多少個15組成的?(生:3個)所以,35的分數單位是1/5,35/里面有3個這樣的分數單位。 說一說:3/7的分數單位是多少?它有多少個這樣的分數單位?5/6,9/10呢??

  3?說生活中的分數

  師:分數在我們生活中應用得非常廣泛,書上第3頁課堂活動中的兩個小朋友正在說生活中的分數,你們能像他們這樣說一說生活中的分數嗎?

  學生說生活中的分數。

  三、課堂小結

  (略)

  四、課堂作業

  1?第4頁課堂活動第2題。

  2?練習一第1,2,3,4題。

  分數的意義

  師:在三年級的時候,我們初步認識了分數,你能在下面的括號里填上適當的分數嗎?

  課件出示如下的題目:

  (1)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是這個月餅的();

  (2)把一張手工紙

五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0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58頁綜合應用:設計長方體的包裝方案。

  【教學目標】

  1、通過設計長方體的包裝方案讓學生認識到在體積相同的情況下,表面積與它的長、寬、高的相差程度有關的道理。

  2、通過數學活動,運用所學知識,獲得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經驗、方法以及成功的體驗。

  3、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策略意識、實踐能力和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讓學生體驗到,在體積相等的情況下,要使表面積較小,長、寬、高應越接近的道理。

  【教具學具】

  為每組學生準備8個規格為16×8×4(單位:cm)的長方體紙學具盒,包裝紙,直尺,透明膠,剪刀等。

  【教學過程】

  一、課前引入

  師:觀察自己桌上的學具盒,你發現這些學具盒有什么特點?

  生:形狀都是長方體,每個盒子的規格都是16×8×4(單位:cm),每組都有8個。

  師:如果我們要將這8個長方體盒子包裝成1盒,怎樣包裝更省包裝紙呢?今天我們就運用所學知識解決這個問題。(板書課題)

  二、設想與擺放

  1、設想與擺放

  設想:

  (1)要將這些長方體的盒子包裝起來,在包裝的過程中要考慮哪些問題呢?

  (2)要達到節省包裝紙的目的,應該考慮哪些問題?學生思考后發表意見:要想節約包裝紙,學具盒中間不能留空隙,表面要平整;擺法不同,所用的紙的大小不同;接頭處盡量不要浪費等等。

  (3)明確長方體盒子的擺法不同是造成包裝紙用量大小的主要原因。

  2、記錄與計算

  (1)你認為造成所需包裝紙大小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所需包裝紙的`面積=所擺的長方體的表面積+接頭部分用紙量(按2dm2計算)

  生:擺成的大長方體的表面積越大,所用的包裝紙越多,反之就少。

  (2)究竟哪種擺法會更節約包裝紙呢?

  師:你們可以先將幾個盒子擺一擺,量出所擺的長方體的長、寬、高,計算出擺成的不同長方體的表面積,從而算出所用包裝紙的面積,并將數據和計算過程記錄下來。

  (3)小組合作:記錄3種不同擺法下的包裝紙用量,并選擇一種用紙最少的方案。

  為什么這種方案的用紙量會最少?在全班進行交流。

  三、交流與比較

  比一比誰的方案用紙少,并分析出用紙量不同的原因。

  重點思考并討論:

  為什么同樣是將8個學具盒打捆包裝,表面積的大小會不相同?影響表面積大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將分析的原因記錄下來。

  四、發現與思考

  通過本次包裝設計,你有什么發現?

  1、物體重合的面積越大,表面積就越小,包裝用的紙也就越少。

  2、同樣的體積下,長方體的表面積與它的長、寬、高的長度有關,長、寬、高的長度越接近,表面積就越小,當長、寬、高相等時,它的表面積最小。

  五、知識拓展

  師:解決用料省的問題在生活中有什么意義?聯系實際談自己的想法。

  師:現在老師這里有20本數學書,想想看,怎樣擺表面積最小?為什么?

  六、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說一說。

五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1

  教學內容:

  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計算

  教學目標:

  1.通過講授,引導學生找出規律,總結出體積的公式。

  2.指導學生運用公式正確計算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

  3.培養學生積極思考、探索新知的思維品質。

  教學重點:

  長方體、正方體體積計算。

  教學難點:

  長方體、正方體體積計算

  教具運用:

  正方體木塊若干。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什么叫體積?計量物體的體積常用的單位有哪些?

  2.怎樣計算一個物體的體積呢?

  二、新課講授

  1.長方體體積的計算。

  教師課件出示一塊長方體積木,一塊蓋房用的大型磚板。

  (1)提問:它們的體積是多少?你是怎樣想的?

  引導學生回答:長方體積木的體積可以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去擺,有幾個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它的體積就是多少立方厘米,但是相對于大型磚板再用1cm3或1dm3去量就比較麻煩。

  教師:請同學們想一想,如果要知道較大物體的'體積,我們能不能用學過的數學知識來計算。

  (2)觀察操作,探究長方體的體積公式。

  小組合作,用準備好的24塊1cm3的小正方體木塊,任意擺出不同的長方體,然后把數據填入下表。

  學生拼擺,然后填表,集體匯報,老師把有代數性的數字寫在表中。

  說明學生拼擺長方體的樣式非常多,這里只列舉幾個。觀察:從這張表中,你發現了什么?

  學生獨立思考,然后小組內討論交流,得出結論。

  小結:長方體的體積等于長方體所含體積單位的數量,所含體積單位的數量正好等于長方體長、寬、高的乘積。

  板書: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講述:如果用字母V表示長方體的體積公式可以寫成:V=abh

  (3)質疑:求長方體的體積公式需要知道什么條件?

  2.探究正方體的體積公式。

  (1)啟發。根據正方體與長方體的關系,聯系長方體積公式,想一想正方體的體積應該怎樣計算。

  (2)引導學生明確。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板書)用字母表示:V=aaa=a3(a表示棱長)(a3讀作a的立方,表示3個a相乘)

  3.運用長方體的體積公式解決問題。

  (1)出示教材第30頁的例1。

  (2)學生看圖,理解題意。

  (3)說出題中所給信息,和所求問題。

  (4)指名說出長方體的體積公式。

  (5)指名學生上臺板演過程,其他同學判斷。

  (6)老師訂正書寫。V=abh=743=84(cm3)

  (7)看圖,學生獨立在練習本上完成。

  (8)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三、課堂作業

  完成課本第31頁做一做第1、2題。

  四、課堂小結

  1.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2.在計算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五、課后作業

  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練習。

  板書設計 :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

  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V=abh

  正方體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V=aaa=a3

五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2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教科書五年級下冊第84-85頁例3、例4及相關練習

  學情分析:

  《約分》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分數的基本性質和公因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約分作為分數基本性質的直接應用,它是化簡分數的常用方法。學習約分,不但可以提高對分數基本性質的的認識,還為分數的四則運算打下基礎。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目標:理解最簡分數和約分的意義,掌握約分的方法,能夠正確地進行約分,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和概括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學生自主探索理解最簡分數和約分的意義,經歷探究約分方法的過程,滲透恒等變換思想。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教學重難點:

  重點:最簡分數的意義和約分的方法;掌握約分的方法。

  難點:能準確的判斷約分的結果是不是最簡分數。

  教具、學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復習鋪墊。

  課件出示一起回答用列舉法找出24和30的公因數和公因數(為24

  /

  30約分做準備)

  1、24的因數有(),30的因數有(),24和30的公因數有(),它們的公因數是()。

  2、填空(說說為什么,什么是分數的基本性質)

  (教學方法:課件出示復習題,第1題學生在練習本上完成,第2題先默背,然后指名回答,集體訂正。)

  過渡:這是我們前面所學習的內容,這節課我們接著學習新內容,請看大屏幕。

  二、探究新知。

  (一)、猜測、驗證和比較,理解最簡分數的意義

  1、出示例3的教學情境圖,讓學生觀察。

  2、師:從情境圖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這是某所學校100米游泳比賽中,三個學生的對話,生1:一共要游100米,小明已經游了75米,生2:他已經游了全程的3

  /

  4,生3:75

  /

  100和3

  /

  4是一回事嗎?)

  3 、猜一猜:75

  /

  100和3

  /

  4

  /

  是一回事嗎?

  4、驗證:讓學生同桌討論,把驗證過程寫在練習本上。

  5、學生匯報結果,教師課件演示。

  6、引導學生比較75

  /

  100和3

  /

  4兩個分數的異同,得出最簡分數的概念。

  相同點:分數的大小相等

  不同點:75

  /

  100分子和分母較大,含有公因數1、5、25;3

  /

  4分子和分母較小,只含有公因數1。分數的意義,分數單位都不同

  總結概念:分子和分母只含有公因數1,像這樣的分數叫做最簡分數。

  活動:請學生例舉最簡分數的例子。

  教師說學生判斷,

  學生說大家判斷

  學生說同桌判斷

  抓住關鍵:分子和分母只含有公因數1,看是否有公因數2、3、5

  8、課件出示練習:指出下面哪些分數是最簡分數?為什么?

  5

  /

  7 6

  /

  9 10

  /

  12 11

  /

  12 8

  /

  10 14

  /

  169

  /

  1624

  /

  25 21

  /

  24 13

  /

  17

  名回答,說明為什么。

  還是抓住關鍵:分子和分母只含有公因數1

  假如都是2或3或5等的倍數,就不只有公因數1。

  (二)、探究約分的意義和方法

  過渡:剛才,我們一起學習了最簡分數,在我們學過的分數中有很多都不是最簡分數,我們能不能把它化成最簡分數呢?

  課件出示例4.判斷24

  /

  30是不是最簡分數(不是,除了1外,還有公因數2、3、6)

  把24/30化簡成最簡分數

  師提出思考問題:

  (1)、化簡指什么?使分子分母的數字變小

  (2)、化簡后大小不能變,要運用什么性質?等式的基本性質

  (3)、等式的基本性質中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化簡時,是乘,還是除,用什么來除。除,用公因數來除

  (4)、化簡到什么時候為止?最簡分數,分子分母只有公因數1

  學生小組內討論交流,明確題目要求,為探究約分方法做準備。

  2、師:請同學們試著做一做,把24/30化簡成最簡分數。大小不能變。

  完成后小組內交流。

  巡視,指導。

  交流探究結果。

  小組匯報結果。

  (1)方法一: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數(1除外)依次去除。除到最簡分數為止

  24

  /

  30=24+30

  /

  30+2=12

  /

  152

  /

  15=12÷3

  /

  15÷3=4

  /

  5

  (2)方法二:直接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數去除。直接得到最簡分數。

  24

  /

  30=24+6

  /

  30+6=4

  /

  5

  /

  小結:教師用課件演示比較兩種約分方法,并總結約分的意義。

  約分的概念:

  師:約分還有一種書寫方法,請同學們看第85頁例4,

  并在練習本上寫一寫約分的這種寫法。

  6、教師課件直觀演示約分的另一種書寫格式。

  三、鞏固練習(課件演示)

  過渡:剛才我們一起學習到了最簡分數和約分的知識,老師發現大家學得很認真,但不知掌握的怎么樣?大家愿意接受挑戰嗎?

  1、判斷下面各等式,哪些是約分?為什么?

  2、錯題改正。

  3、指出下列分數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數。

  4、分蘋果。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板書課題:約分)

  五、板書設計

  約分

  方法一:

  24

  /

  30=24÷2

  /

  30÷2=12

  /

  15

  12

  /

  15=12÷3

  /

  15÷3=4

  /

  5

  方法二:

  24

  /

  30=24÷6

  /

  30÷6=4

  /

  5

  75

  /

  100= 3

  /

  4

  不同點:分子和分母較大分子和分母較小,

  含有公因數1、5、25只含有公因數1

  最簡分數

  教學反思

  1、為學生的數學思考搭梯子。

  課堂提問是學生進行數學思考的前提,問題過易就沒有思考探究的價值,但問題過難,學生又研討不出來也沒有實際意義。本節課的教學,我根據問題的難易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給學生學習搭梯子。

  如:在探究理解最簡分數意義這一環節的教學中,學生驗證出75

  /

  100和3

  /

  4相等以后,我提出了一個問題:75

  /

  100和3

  /

  4有什么區別?很多學生都能看出75

  /

  100分子分母較大,3

  /

  4分子分母較小,但沒有學生從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數上去比較。接著我給學生搭了個梯子:請同學們從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數上比較一下看它們有什么區別?很快學生就找出了75

  /

  100分子分母有公因數1、5、25,而3/4只有公因數1,然后我又在“只有”這個詞上加以強調,使學生深刻的理解了最簡分數的概念。

  又如探究“約分的意義和方法”這個環節,如果直接出示例4:24

  /

  30,然后讓學生自主探究約分的方法,相信很多學生會“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無從下手。在出示例4之后,我是這樣給學生搭梯子的。我要求學生不動手,先思考三個問題(①、化簡指什么?②、化簡要運用什么性質?③化簡到什么時候為止?),接著讓學生交流,明確題目要求,為探究約分方法做準備。通過這兩步搭梯子之后,學生也就知道了化簡就是把分子分母較大的分數化成分子分母較小的分數,化簡要運用分數的基本性質,化簡要化到最簡分數為止。第三步再讓學生自己去探究約分的方法。此時學生已胸中成竹,很自然的探究出了約分的方法,體驗了成功的喜悅,突破了本課的教學重點。

  2、為學生交流搭臺子。

  課堂是學生的舞臺,需要教師給學生搭臺子。只要有探究的地方,就需要交流,學生交流的過程就是在建構知識的過程。因此在理解最簡分數和探究約分方法的教學中,我都充分讓學生先同桌討論再全班交流,最后歸納總結形成知識點。我認為教師在教學時,應時刻記住把課堂還給學生,為學生的精彩交流喝彩。只有這樣,你的課堂才會因為學生的精彩交流而精彩。

  3、不動筆墨不讀書。

  數學學習是學生動腦、動口、動手的過程。學生在思考交流之后更應讓學生動手來寫,熟話說“讀十遍不如寫一遍”。我特別注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要求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在復習鋪墊中讓學生把練習題先寫在練習本上,再集體訂正;在驗證75/100和3/4是否相等的教學時,要求學生把驗證過程寫在練習本上;在探究約分的方法時,讓學生把化簡的過程寫在練習本上,再交流;在學生看書找約分的另一種書寫格式時,我始終要求學生練習寫一寫。

  4、教學環節過渡亦無痕。

  好的書法給人感覺“行云流水一氣呵成”,好的課堂也應是環環相扣,銜接自然的。本節課我注重教學各個環節的過渡,如:復習鋪墊后說:這是我們前面所學習的內容,這節課我們接著學習新內容,請看大屏幕(過渡到最簡分數的教學);在學習了最簡分數后說:剛才,我們一起學習了最簡分數,在我們學過的`分數中有很多都不是最簡分數,我們能不能把它化成最簡分數呢(過渡到約分的教學)?在學習了約分后說:我們一起學習了最簡分數和約分的知識,老師發現大家學得很認真,但不知掌握的怎么樣?大家愿意接受挑戰嗎(過渡到鞏固練習的教學)?

  5、思想方法滲透亦無形。

  數學知識和技能的教學是一條明線,數學思想的滲透是教學的一條暗線。數學的每一個知識點都會滲透著一種數學思想,《約分》這一知識點就滲透著恒等變換的數學思想。本課的教學中,恒等變換的數學思想在驗證75/100和3/4是否相等和化簡分數的教學時得到滲透,在鞏固練習中得到不斷的內化和深化。

  欠缺火候的地方:

  有智慧的教師往往能利用課堂即生資源進行教學,使課堂教學更具魅力。整觀這節課,本人撲捉學生課堂發言及練習中有用教育資源的能力不夠,課堂教學亮點不夠亮;其次本人對學生評價的語言還不能較大程度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三,學生傾聽和動筆的習慣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名師張齊華說:好課是從心靈深處流淌出來的。一堂成功的課往往不是教師教學技藝和技巧的簡單疊加與拼湊,而是其多年來學識、功底、經驗、技巧、智慧、個性乃至人生閱歷等在特定教育情境下的一種自然勃發與流淌。如練武之人,境界不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而是有深厚內力和“手中無劍,心中有劍”的氣魄。自知自己還有很多東西需要不斷學習,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五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3

  學習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21頁第8題、第22頁。

  學習目標:

  1、通過綜合練習,我能熟練掌握2、5、3的倍數的特征。

  2、我能運用2、5、3的倍數的特征解決問題。

  學習重點:

  熟練掌握2、5、3的倍數的特征。

  學習難點:

  運用2、5、3的倍數的特征解決綜合問題。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檢查獨學

  1、互動分享獨學部分的'完成情況。

  2、質疑探討。

  三、合作探究

  1、小組合作,完成課本第21頁第8題。

  (1)3個3的倍數的偶數

  (2)3個5的倍數的奇數

  討論:你能說出3個既是3的倍數又是5的倍數的偶數或奇數嗎?

  2、自主完成第22頁第10題,然后與同伴交流。

  3、小組合作,完成第11題,然后組內代表匯報。

  4、小組交流“生活中的數學”。

五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4

  一、知識梳理

  1、關于圓,你了解了哪些知識?

  (學生同桌互相說說,再指名說說0

  2、畫一個直徑6厘米的圓,并標注圓各部分的名稱。

  學生獨立畫圓,教師巡視。

  1、你會求出自己剛才畫得那個圓的周長和面積嗎?

  學生獨立練習,2人板演,講評。

  (教師根據學會的回答,整理板書)

  二、鞏固練習

  1、(1)書本117頁20題中的1

  學生獨立畫圓,教師巡視檢查。

  (2)書本117頁20題中的2

  學生讀題理解題意,動手操作,教師巡視。

  交流時說說數對是什么意義?

  (3)計算圓的周長和面積。

  2、書本117頁第21題

  (1)學生獨立填表,再和同桌說說你是怎么得到的?

  (2)全班交流,教師板書公式。

  3、書本117頁22題

  (1)學生讀題理解,說說要求鋼絲的.長,必須先求什么?

  (2)學生獨立完成。

  (3)集體講評

  4、書本117頁23題

  (1)學生讀題后問:“什么是廢料?”

  (2)那么要求剩下的廢料該如何計算呢?

  (3)交流時明確:用正方形的面積-圓的面積

  (4)圖2中的圓面積該怎么求?圖3呢?

  (5)學生獨立計算,教師輔導。

  (6)集體講評

  引導學生發現:由于正方形中圓的面積和是相等的,所以每張鐵皮剩下的廢料也是相等的。

  思考:你能像這樣在正方形中剪下一些同樣大小的圓,并能使剩下的面積相同嗎?

  學生嘗試練習。

  三、全課總結

  四、作業布置

五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5

  課題:簡單的土石方計算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事例,經歷認識“方”并解決土石方計算問題的過程。

  2、了解“方”的具體含義,能夠靈活運用體積計算公式解決一些簡單的現實問題。

  3、在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培養數學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

  熟練運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演變成“橫截面的面積乘長”。

  教學過程:

  一、巧設情境,激趣引思。

  同學們,前面幾節課我們學習了體積的有關內容,請大家思考以下問題。

  (1)什么是體積?體積的`單位有哪些?它們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2)怎樣求長方體的體積?正方體的體積,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計算的統一公式是什么?

  (3)學生分組討論,指名回答問題。

  這節課我們運用體積的有關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二、自主互動,探究新知。

  課件出示例題1:讓學生讀題,討論:挖出的土與地窖的體積有什么關系? 讓學生嘗試解決問題 交流計算的結果。

  教師介紹“方”,讓學生用方描述挖出的土。

  課件出示例題及攔河壩的和示意圖。

  讓學生觀察,問: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師幫助學生理解題意。

  怎樣計算攔河壩的體積?為什么這樣計算? 使學生知道:攔河壩的體積=底面積×高。

  讓學生嘗試解決問題,并交流計算的方法和結果。

  三、應用拓展,反思交流。

  1、應用:

  (1)試一試 幫助學生弄清圖意,然后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師生合作解決。

  (2)練一練 第1、2題,幫助學生理解題中的事物和信息,再獨立完成。

  第3、4題,讓學生先說一說,要解決問題,先要求出什么?

  2、拓展:

  練一練5 板書設計:

  簡單的土石方計算 2×1.6×1.5=4.8(立方米) 攔河壩的體積=橫截面面積×長 答:要挖出4.8立方米的土。

  橫截面的面積:(8+3)×4÷2=22(平方米) 土石體積:22×50=1100(立方米) 答:修這個攔河壩一共需要土石1100立方米。

【五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五年級下冊人教版數學教案01-12

五年級下冊數學教案04-04

小學五年級下冊數學教案01-03

五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熱】02-08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教案01-09

五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熱門】02-13

【精】五年級下冊數學教案02-02

五年級下冊數學教案:欣賞與設08-25

《分數的意義》五年級下冊數學教案03-08

五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5篇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