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

時間:2023-01-13 15:06:06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推薦】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推薦】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經過三年級下學期的學習,學生的思維已經開始由具體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對周圍事物的認識較以前上升了一個層次,已經會用歸納概括的方法認識事物及解決問題,學生已經具備了初步的數學知識(兩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認識小數、年月日、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為學好本冊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個別學生知識基礎比較薄弱,表現在計算技能較差,對數學信息進行處理的能力弱。

  二、教材分析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大數的認識,三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認識,復式條形統計圖,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大數的認識,三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認識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在數與計算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大數的認識,三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在小學階段,本學期結束后,有關正整數的認識和計算的內容將全部教學完。本冊這些知識的學習,一方面使學生學會用較大的數進行表達和交流,掌握較大數范圍內的計算技能,進一步發展數感;另一方面通過十進制計數法的學習,對有關數學概念的各方面知識進行系統的整理和融會貫通,為學生形成科學、

  合理的數學認知結構奠定基礎;并為進一步系統學習小數、分數及小數、分數的四則運算做好鋪墊。因此,這部分知識仍然是小學生應該掌握和形成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在空間與圖形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兩個單元,這些都是本冊的重點教學內容。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豐富的數學活動,讓學生進一步認識直線、線段、射線、角、垂線、平行線、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學會一些簡單的作圖方法;同時獲得探究學習的經歷,體會各種圖形的特征及圖形之間的關系,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進一步發展。

  在統計知識方面,本冊教材安排了復式條形統計圖。教材介紹了縱向和橫向兩種不同形式的復式條形統計圖,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學會看懂這兩種統計圖并學習進行數據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統計的觀念。

  在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教材一方面結合乘法和除法兩個單元,教學用所學的乘、除法計算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另一方面,安排了“數學廣角”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初步體會的運籌的數學思想方法,感受數學的魅力。同時讓學生學習應用優化的思想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養他們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本冊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綜合應用數學的綜合應用──“1億有多大”和“你寄過賀卡嗎?”,讓學生

  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悅,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三、教學目標

  1.認識計數單位“十萬”“百萬”“千萬”“億”“十億”“百億”“千億”,認識自然數,掌握十進制計數法,會根據數級讀、寫億以內和億以上的數,會根據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體會和感受大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培養數感。

  2.會筆算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會進行相應的乘、除法估算和驗算。

  3.會口算兩位數乘一位數(積在100以內)或幾百幾十的數的口算方法。

  4.認識直線、射線和線段,知道它們的區別;認識常見的幾種角,會比較角的大小,會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數,能按指定度數畫角。

  5.認識垂線、平行線,會用直尺、三角板畫垂線和平行線;掌握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

  6.結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動學習圖形的有關知識,發展空間觀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8.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9.初步了解運籌的思想,培養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重難點

  第一單元:大數的認識

  1、教學重點:萬級數的讀、寫法。

  2、教學難點:把個級數的讀、寫推廣到萬級。

  第二單元:角的度量

  1、教學重點:用量角器量角、畫指定度數的角。

  2、教學難點:量角的方法,量角器刻度的認識。

  第三單元:三位數乘兩位數

  1、教學重點:口算、筆算的方法

  2、教學難點:積的變化規律

  第四單元: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1、教學重點: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

  2、教學難點:垂直線與平行線的畫法。

  第五單元: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

  1、教學重點:掌握兩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計算方法。

  2、教學難點:了解商的變化規律。

  第六單元:統計

  1、教學重點:認識兩種復式條形統計圖,根據統計圖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2、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實踐能力。

  第七單元:數學廣角

  1、教學重點: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形成尋找解決問題最優方案的意識。

  2、教學難點:使學生逐漸養成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第八單元:總復習

  1、教學重點:使學生對本學期所學的知識進行系統的整理和復習并鞏固和提高。

  2、教學難點:使學生養成系統整理知識的習慣。

  五、改進教學工作的措施:

  1、改變教學思想。

  具有新觀念、新思想、新體驗。改變原有的老師講、學生學的思想觀念,實施互動學習(師生合作、生生合作等),自主探究,老師給營造一個寬松、和諧,充滿愛、民主、喜悅的學習氛圍。由學生自主合作去探究、研討,老師作好參謀,作學生的服務員。

  2、注重生活與數學的密切聯系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2

  一、教學內容

  小學數學(新課標人教版)四年級上冊P112—P113第七單元《數學廣角》例1、例2

  二、設計理念

  “數學廣角”(第一課時)是義務教育課程實驗教科書人教版數學新增設的一個內容,和前面幾冊教材一樣,在本冊中也專門安排“數學廣角”一單元,向學生滲透一些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

  《標準》中指出:當學生“面對實際問題時,能主動嘗試著從數學的角度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本課時主要是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簡單事例,讓學生嘗試從優化的角度在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案中尋找的方案,初步體會運籌思想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以及對策論方法在解決問題中的運用。在日常生活中,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很容易找到,而且會找到解決問題的不同的策略,本課的關鍵是讓學生理解優化的思想,形成從多種方案中尋找方案的意識,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活動目標:

  1、知識目標:

  (1)使學生通過簡單的實例,初步體會運籌思想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2)使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形成尋找解決問題方案的意識。

  2、能力目標:

  (1)使學生理解優化的思想,形成從多種方案中尋找方案的意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2)使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積累從事數學活動的經驗,逐漸養成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3、情感目標: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卡通園片、紙片、、、等。

  五、活動設計過程:

  活動一:創設情景走進生活

  師:星期天的上午,小明家的門鈴響了,原來是王阿姨到小明家來了。(多媒體出示)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課件上的圖,你了解到了什么?誰來說給大家聽一聽。師:我們來看看小明沏茶都需要做哪些事?分別需要多長時間?(多媒體出示沏茶的各項工序圖)

  2、學生自主設計方案(小組合作學習)

  師:小明需要做這么多事,你幫小明想一想,他應該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怎樣才能讓客人盡快喝上茶?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設計一種能盡快讓客人喝到茶的方案。

  3、展示學生不同的方案

  小組的同學展示自己不同的方案,這里課堂生成的資源可能很多,教師要注意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想法和思維過程。展示出各小組不同的設計方案。(學生用的自己的方法表明整個過程)

  4、學生比較選擇并選出最合理的安排方法

  讓學生從不同的方案中,通過觀察比較,找出自己認為能讓客人盡快喝到茶的方案。

  5、小結:剛才的方法都是通過同時做幾件事才節省時間,那么我們在做一些事時,能同時做的事情越多所用的時間也就越短。

  (設計意圖:客人到了,先為客人沏杯茶,這是常見的招待客人的禮儀之一,也是孩子們熟悉的,因此我調整了教材的內容例1和例2的順序,濃郁的生活氣息把學生請進招待客人的具體環境中,然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講一下沏茶所要做的事情,再現熟悉的生活情景,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活動二:探究新知,研究問題1、出示例1,呈現研究問題:請王阿姨喝完茶,小明的媽媽準備用自己最拿手的烙餅招待她,(多媒體出示例1圖)

  (1)你從畫面上得到哪些數學信息?

  (2)想一想,如果只烙一張餅,需要多長時間?

  (3)如果要烙兩張餅,最快要用幾分鐘?

  (4)學生回答后并共同總結:我們烙兩張餅的時候,可以同時烙兩張餅的正面和反面,所用時間是6分鐘。(教師邊敘述,課件出示表格)

  (5)那如果烙4張、6張、8張、10張呢?

  自主設計方案(自主設計方案是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A、如果媽媽、王阿姨和小明每人各吃一張餅,一共需要烙幾張餅呢?

  B、請你們幫小明媽媽想一想,她應該怎樣烙“才能讓大家盡快地吃上烙餅?”先用你們小組內準備好的卡通圓片,擺一擺,小組的同學說一說,然后把你們的設計方案填在表格里。

  C、展示學生不同的方案這里是學生思維過程的展示,生成的教學資源一定很多教師要注意傾聽,同時讓學生們也要注意傾聽其他小組的不同方案。

  D、學生比較并選擇最合理的安排方法

  E|教師演示,烙三張餅的方法和最短時間。

  F、拓展延伸:想一想,如果要烙5張餅,怎樣烙才能盡快吃上餅呢?7張呢?9張呢?這里讓同學先獨立思考,然后小組交流,最后集體交流。同時把表格填完整。

  3、小結:同學們,今天我們在數學廣角里遇到的問題,生活中也會經常遇到,我們只要合理的安排事情,可以節省時間,提高效率。

  活動三:結合生活,實踐應用

  1、同學們談談,生活中哪些事情可以通過合理的安排來節省時間提高效率?2、一個小女孩遇到一個問題,看我們能不能幫她解決?出示做一做2

  3、誰來告訴大家你按照怎樣的順序呢?(也可進行討論)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生活中學,到生活中用,在課堂中設置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四、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你有什么想說的嗎?(讓學生暢所欲言,把自己的想法都說出來。)

  五、生活回歸

  回家后,請你給媽媽燒壺水,給爸爸沏杯茶(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后反思:

  這一節課通過簡單化的問題向學生滲透優化思想,讓學生體會運籌思想在實際解決問題中的作用,來感受數學的趣味。其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靈活運用教材,促使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由于小學生比較常見熟悉的沏茶這一生活現象作為教材入手,調整了教材內容,精心設計了先為客人沏茶再為客人吃烙餅的生活情境。當畫面上呈現媽媽讓小明幫著給王阿姨沏茶這一數學信息時,沒有急于想去解決如何讓王阿姨盡快喝上茶,而是讓學生想想平時是怎么做的?特意激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學生處于主動思考積極動腦的狀態,有效地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

  2、給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相信學生,把學生推上學習的主體地位,課堂上以一個個具體事例讓學生觀察、操作、討論和交流等活動,使學生在解決具體問題中體會數學的方法及應用價值,學會優化思想,從課堂教學中不難看出多次為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從日常的沏茶的問題入手到探索烙餅的過程及方法,再到解決現實生活中常見的問題,都是學生在思考、探索是學生在操作實踐,使學生交流比較,始終處于主體地位,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3、發揮引導作用、促進學生的發展。體現了面向全體學生的基本教學理念,在教學中用不同的方式引導學生考慮不同的方法,幫助學生理清思路,提升認識。利用學生已有的探索交流的成果,集中再現烙3張餅的過程,讓學生清楚地理解烙3張餅的過程,驗證了學生的發現,提升了學生對烙3張餅的理解。最后讓學生烙多張餅的方法,在組織交流中師生相互又調整了教學的節奏,這些活動讓學生了解小伙伴的發現。學生在活動中經歷了發現過程,領悟了數學思想方法,體現了數學活動充滿探索與創新,還帶給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精神的啟迪。上述活動即是探索數學知識,又是運用數學知識的過程,也是學生對科學精神積極探索數學知識,又是運用數學知識的過程,也是學生對科學精神積極探索的前提,有利于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本節課也存在許多的不足,由于時間上的處理前段放長了一些,因此后面在小結時有些匆忙。沒有讓學生細心觀察表格發現每多烙一張餅就多用3分鐘這一問題,從而讓學生明白計算餅的張數只要乘3就是烙餅的最短時間的結論。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3

  三位數除以整十數的口算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師版)四年級上冊第100頁例1,課堂活動以及練習十九第1~4題。

  【教學目標】

  1.掌握整百數及幾百幾十的數除以整十數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口算。

  2.聯系已有知識經驗理解三位數除以整十數的口算方法。

  3.體驗整百數及幾百幾十的數除以整十數的口算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感受數學的價值。

  【教具學具準備】

  主題圖片、視頻展示臺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認知鋪墊

  出示主題圖:學校組織大家秋游,如果每輛車限乘40人,每2人乘坐一排,你知道每輛車有多少排座位嗎?

  1.口答列式:40÷2=

  2.說一說你是怎樣計算的`。

  抓兩個要點:(1)因為20×2=40,所以40÷2=20。

  (2)因為40里面有20個2,所以40÷2=20。

  3.小結:這是我們已經學習過的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的口算,今天我們繼續探討口算除法。

  (板書:口算)

  [點評:切實抓住學生已有知識經驗,找出知識的生長點和最近發展區。為本課的學生的自主學習做好充分的認知準備。]

  二、獨立嘗試、合作研究

  1.呈現主題圖。教師:如果將題目改為“有200名師生。”

  (出示主題圖)你可以提出什么問題?

  學生自主提出問題: (1)一共要坐多少輛車? (2)平均每人花車費多少元?

  2. 學生自主探索算法。

  (1)探索200÷40=教師:一共需要租多少輛車?該怎樣列式?學生獨立嘗試解決

  (板書:一共需要租多少輛車)。

  (2)交流:同桌交流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3)匯報:集體交流——分兩個層面。

  第一,為什么要這樣列式?(這是求200里有多少個40)

  第二,你是怎樣得出這個答案的?

  (借助學生已有知識基礎,抓兩個要點:①因為40×5=200,所以200÷40=5。②因為20÷5=4所以200÷40=5。)

  2.如果再增加一個條件“每輛車的租車費為840元”并將問題改為“平均每人需要車費多少元”你們能列式嗎?

  (1)解釋:為什么“÷40”?(這是將840元平均分成40份求每份是多少)

  (2)交流:同桌交流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3)匯報:集體交流——你是怎樣得出這個答案的?(借助學生已有基礎知識,抓兩個要點:①因為21×40=840,所以840÷40=21。②840÷4=210,840÷40=21。)

  方法二可利用生活實例進行解釋,把40人分成10組則每組有4人,他們一共需要交納840元,則每組為840÷10=84元,每人為84÷4=21元,練一練。先口算,再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600÷30=450÷90=640÷40= 都可以利用想乘法算除法來解釋,也都可以利用先“÷10”再除以一位數來進行計算。

  [點評:建構主義認為“在實際有意義的情境下進行學習,可以使學生利用自己已有的認知結構中的有關經驗,去同化和順應當前學習到的新知識。”本環節的教學問題與情境緊密結合,注重讓學生利用已有知識經驗去自主探索口算方法,凸現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三、練習鞏固、熟練口算

  1.教科書第100頁課堂活動,完成計算后說一說你發現了什么?

  2.第102頁練習十九1~4題。

  (本案例由黃世魚提供)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4

  教材與學情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角的度量”,它是本冊教學幾何初步知識的第二節課。學生已經在二年級上冊的時候初步認識了角,知道了角是由哪幾個部分組成,也已經初步感知角的大小跟角的兩邊叉開的大小有關,跟角的邊長的長短無關。但是第一學段的學習主要是讓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進行感知,而四年級的學生正是從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的轉折點,所以本單元主要學習的是抽象出來角的各個特征。同時在這個單元的第一課時,學生也學習了直線、射線、知道了角是有兩條射線組成的。這節課是學生在此基礎上認識量角器,進一步學習角的測量,會用度數來表示角的大小,更進一步體會角的大小跟角的邊長的長短無關,跟角的兩邊張開的大小有關。同時這節課的學習是學生下節課學習畫精確的角的基礎,也是學生進行角的分類以及四年級下冊學習三角形內角和是180的基礎。因此,本節課的內容掌握對學生來說是很重要的。

  為使學生對平面圖形的最基本概念有比較清楚的認識。本節課內容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從直觀演示,舊知過渡,設疑引入,感受新知。通過師生的畫角操作,引出比較兩個角的大小,通過直接的'比較,學生初步理解角的大小與兩邊叉開的程度有關,為引入角的度量進行間接比較角的大小作了鋪墊。

  第二部分,認識量角器。讓學生觀察,初步認識量角器上的各部分名稱及作用,建立角的計量單位度和符號“°”

  第三部分,教學角的度量。在學生認識度量工具——量角器,及其單位、符號的基礎上,再介紹量角器的使用方法,最后通過實際測量說明:角的大小要看兩邊叉開的大小,與邊長無關。

  在教學中,我把重點放在了集中教學角的度量上,使學生在牢固掌握了角的度量方法,為下幾節課教學角的分類和角的畫法打好基礎。

  教學目標:

  1、通過自主學習,觀察,相互介紹來認識量角器各部分的名稱,了解角的計量單位。

  2、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匯報,自主歸納出角的測量方法,并能運用量角器進行角的測量,正確讀出角的度數。

  3、通過觀察、比較、動手測量,進一步體會角的大小跟角的兩邊叉開有關,而與邊長的長短無關。

  4、通過上面的一系列的操作和活動,逐步形成自主學習,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同時在交流匯報時,學會傾聽。

  教學重點:

  認識量角器、會用量角器進行測量角的大小,會正確讀出角的度數。

  教學難點:

  自主歸納出測量角的度數的方法,以及內外圈刻度線的認識。

  量角器是學生第一次接觸,也是本節課學習的重點。但對于量角器上面的內圈與外圈兩個刻度線學生很難區分開來。讀度數的時候不知道是看內圈還是外圈,因此我設定為本節課的難點。

  教學準備:

  為較好的完成本節教學任務,必須認真作好課前準備工作,要求學生帶好量角器、三角板等,教師準備好作業紙張(上面有兩個不同的角,就是情境中的角1和角2)。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5

  一、學術條件分析

  4 (2)年級有xx名學生,其中女生xx名,男生xx名。這些孩子上學期期末考試的平均分和及格率都不理想。很多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學習基礎薄弱。他們上課聽到的知識,課后不會用到,作業正確率低。有些學生拒絕及時完成作業,喜歡拖延。這學期的數學課,要求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要讓學生想得好,愿意思考,不怕錯誤,有問題意識,培養學生愉快學習數學的心態,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相信學生在各方面都會通過上一段樓梯。

  二、本教材的教學內容:

  本教材包括以下內容:大數理解、三位數乘兩位數、二位數除、測角、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理解、多重條形圖、廣角數學和教學實踐活動。

  三、本教材的教學目標:

  1.知道“十萬”、“百萬”、“十億”、“十億”、“千億”的計數單位,知道自然數,掌握十進制的計數方法,按幾級讀寫一億以內和一億以上的數字,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按要求求出一個數的近似值。體驗和感受大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培養數感。

  2.了解土地面積單位公頃和平方公里及其換算;

  3.知道直線、射線、線段,知道它們的區別;知道幾個常見的角度,你會比較角度,用量角器測量角度的度數,按照指定的度數畫出角度。。

  4.我會計算三位數乘以兩位數,再除以兩位數。我會相應地估計和檢查乘除運算。你可以用一位數(100以內)來數兩位數,用一位數來數幾百個十,用整個十除以整個十,再用整個十除以幾百個十。

  5.知道直線、射線、線段,知道它們的區別;知道幾個常見的角度,你會比較角度,用量角器測量角度的度數,按照指定的度數畫出角度。知道了垂直線和平行線,就會用尺子和三角形畫垂直線和平行線;掌握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點。

  6.了解不同形式的條形圖,學習簡單的數據分析,進一步了解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7.從現實生活中體驗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8.理解運籌學的思想,培養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意識,形成觀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9.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0.養成認真工作,書寫工整的好習慣。

  四、教學難點:

  1、1億以內的讀寫,培養學生的數感。

  2.讓學生掌握乘法的估計方法。

  3.讓學生理解豎平行線的概念,用直尺和三角尺畫出豎平行線。

  4.讓學生知道兩種復合條形圖。他們可以根據圖表提出和回答簡單的問題,查找信息,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

  5.通過簡單的例子,讓學生初步了解運籌學和博弈論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五、提高本學期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理解大數的教學突出數學的趣味,聯系生活資料,培養學生的數感;計算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靈活計算能力和發展學生的數字意識。

  2.教師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學習資源,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解決問題的有力工具,讓學生愿意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數學活動中。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滲透到數學教學中,用數學的魅力和學習的收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內在動力。

  (1)為培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提供豐富的素材。

  (2)注重體現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和數學的文化價值。

  (3)通過自我探索活動,學生可以獲得成功的學習經驗,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4.創新評價,鼓勵學生全面發展。

  節省對學生數學學習結果的關注,多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多關注學生掌握了什么,取得了什么進步,具備了什么能力。

  5.關注學生差異,因材施教,加強個體輔導。

  6.認真研讀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點和難點,靈活處理教材。

  7、掌握套路,確保教育教學任務的全面完成。

  我們要以教學為中心,加強管理,進一步規范教學行為,努力實現傳統與創新的有機結合,促進學生認真、勤奮、求真、求知的良好學風的形成。

  8、注意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良好習慣,強調“好好學習”,不允許任何人落后。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6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探索發現乘法分配率。

  2、初步學習用乘法分配率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

  教學重點:探索,發現乘法分配率。

  教具準備:課件,卡片。

  教學過程:

  1,創設情景,引入新課教師出示亂砍伐破壞環境的片段,讓學生說一說給人們帶來了什么嚴重的后果,提問學生到前邊說說,教師歸納,然后問學生們應該怎樣保護環境呢?學生回答植樹造林從我作起,從現在作起。

  教師出示主題圖和例3,讓學生分小組編一道完整的題。此題是,一共有25個小組,每組里4人負責挖坑,種樹,兩人負責抬水,澆樹。一共有多少名同學參加了這次植樹活動?

  2、探究新知

  師:參加植樹活動的有哪些人呢?

  生:挖坑,種樹的,抬水,澆樹的。

  師:你用什么方法算出一共有多少名同學參加了這次植樹活動?(分小組討論,用多種方法去解,比一比,誰聰明,每位同學把自己的'想法做法說給你的同學聽,教師巡視,參與小組討論)

  生1、我先算出每一組植樹的人數,就是一共植樹的人數。

  即:(4+2)×25=6×25=150(人)

  師:你為什么要將(4+2)打上括號呢?

  生1:只有打括號才能先算。(教師肯定,大家鼓掌鼓勵)

  生2:我分別算出25個小組挖坑,種樹的人數和25個小組挖坑種樹的人數加在一起,就是一共植樹的人數,即;

  4×25+2×25=100+50=150(人)

  師:孩子們,你們同意他的做法嗎?

  生:同意

  師:將生1、生2的兩種做法板書在黑板上

  (4+2)×254×25+2×25=6×25=100+50=15(人)=150(人)

  師:真奇怪,兩個不同的算式,得數怎么相同啊!大家再檢查一下他們做得對嗎?

  生:對。

  師:你們發現什么規律了嗎?分小組討論。

  生1:我發現(4+2)×25=4×25+2×25這兩個算式相等。

  師:為什么?

  生1:因為他們的結果相同,所以算式就相等。

  師:你們同意他的說法嗎?

  生:同意。

  師:你們還發現了什么?

  生2:我發現根據左邊的算式就能推出右邊的算式,既:

  (4+2)×25=4×25+2×25

  (教師讓學生到黑板上給大家演示。)

  師:你們同意他的說法嗎?

  生:同意。

  師:假如25×(4+2)你又能推出等號右邊的算式嗎?

  (凝視片刻,有同學舉手,還有私下說出做法的。)

  生3:25×(4+2)=25×4+25×2

  生:你們同意他的說法嗎?

  生:同意。

  師:舉例(3+4)×2643×(10+5)

  你們能推出右邊的算式嗎?(提問兩個同學上黑板推理,其他同學在練習本上做。)

  師:你能給你的同桌出兩道這樣的題嗎?(學生出題,同桌互算。)

  師:你能用符號或字母寫出他們的規律嗎?

  板書:

  (a+b)×c=×+×

  a×(b+c)=×+×

  (提問學生到黑板前做,其他同學在本子上做)

  師:你能用語言敘述這樣的公式規律嗎?分小組或同桌互相敘述,教師問,學生說,教師再歸納:

  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先把他們與這個數分別相乘,再相加。這叫做乘法分配率。

  (將乘法分配率讀三遍,理解其意。)

  3、鞏固提高

  (1)做一做,下面那個算式是對的,正確的畫√,錯的畫×。

  56(19+28)=56×19+28

  32×(7×3)=32×7+32×3

  64×64+36×64=(64+63)×64

  117×3+117×7=117×(3+7)

  24×(5+12)=24×17

  4×9+9×5=(4+5)×9

  36×(4×6)=36×6×4

  (教師以開火車的形式提問,學生回答以上問題,如果是錯的請說出原因。)

  1、師:學了這么多的運算定律,你能將它們區分開嗎?給你的同桌說一說什么是加法交換率和乘法交換率,什么是加法結合率和乘法結合率?什么是乘法分配率?可用語言描述,也可以列公式。

  2、說一說你學了這一單元或這節課有什么收獲?評一評本節課哪些同學哪些組表現的,掌聲鼓勵他(她)們

  課題:簡便運算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7

  教學內容:蘇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23頁例7和“練一練”,練習五第1-5題及自主練習1-3題。

  教學目標:

  使學生經歷探索商不變規律的過程,理解和掌握商不變的規律。

  使學生在參與學習活動的過程中,體驗探索和發現數學規律的一般過程,獲得一些探索數學規律的經驗,發展數學思維能力。

  使學生在發現數學規律的過程中,體驗數學活動的探索性與創造性,感受數學結論的嚴謹性與確定性,獲得學習成功的體驗,增強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和掌握商不變的規律。

  難點:體驗數學規律的探索過程,感受數學結論的嚴謹性與確定性。

  教學準備:

  作業紙、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練習導入:

  聽說我們正在學習《兩、三位數除以兩位數》,青蛙博士要來考考我們,你們敢接受它的挑戰嗎?請看屏幕:

  120÷40= 320÷80= 540÷90= 140÷70= 540÷60= 100÷20=

  (前面2道題找學生回答,看來很多同學都想接受挑戰,那么我們下面開啟搶答模式!最后一道一題搶答完畢,提問:以最后一道題為例你們是怎么這么快算出來的?生:因為10÷2=5,所以100÷20=5。為什么呢,哦,解釋不清是吧!不著急,今天這節課的過后,你就會明白了。)今天的學習之旅我們就從這道除法算式正式開始吧!

  探索規律:

  觀察發現、提出猜想

  多媒體出示例7空表格。我們先把剛才的除法算式填寫到這個表格中來。請同學們觀察表格。

  序號

  被除數

  除數

  除法算式

  商

  1

  100

  20

  100÷20

  5

  2

  100×2

  20×2

  3

  100×4

  20×4

  4

  100÷2

  20÷2

  5

  100÷4

  20÷4

  (1、先出示第一行,填入表格的同時復習除法各部分的名稱;2、出示第2行前兩空,從表格中你發現被除數和除數發生了什么變化?你能寫出除法算式和商嗎?指名回答完成;3、第3、4、5行,先讓學生說說被除數和除數發生了什么變化,再寫出除法算式和商。)

  比較每次算出的結果,你發現了什么有趣的現象?(商一直都是5)

  這其中有什么規律嗎?先仔細觀察表格1分鐘,再把自己的發現在小組內交流。教師巡視,并和學生一起討論。

  組織反饋, 結合學生的交流,引導如下:

  通過第2、3行發現,被除數和除數同時乘一個相同的數,商不變;

  通過第4、5行發現,被除數和除數同時除以一個相同的數,商不變。

  談話:能不能把這兩句話合并成一句,意思不變,怎樣表達?自己先試著在小組厘說一說。(被除數和除數同時乘或除以一個相同的數,商不變。)談話:數學要求我們用最簡潔的語言,表達最完整的意思。

  舉例驗證、發現規律

  談話:剛才我們總結的規律是從100÷20=5的變化中發現的,那么在別的除法算式中,被除數和除數同時乘或除以另外一個相同的數是否都成立呢?我們一起動手驗證一下吧!請大家參考例7自己再找一些例子,算一算,比一比,看商有沒有變化。學生舉例驗證,教師參與到學生的活動。

  讓學生在小組李分別介紹自己舉例驗證的結果。反饋展示(實物投影):你們所舉的.列子能說明上面的猜想是正確的嗎?如果不正確,你有什么要補充的?(學生提出并板書:0除外,為什么說清楚)(先展示幾個同學的作品,邊展示邊評價:他們的舉例有效地驗證了我們的總結是正確的。然后展示一名同學的反例,咦,這里出現了問題,他的舉例發現了另外一種我們一直忽略的現象0不成立。記錄下這可以載入史冊的名字和算式。正因為有他的縝密思考,才完善了我們的規律。掌聲向他表示感謝!)

  階段總結、提煉學法

  規律得到了,齊讀。誰能說一說我們剛才是怎樣發現、完善這一規律的?(觀察發現——提出猜想——舉例驗證——發現規律)

  數學家的故事(德國數學家哥德巴赫與中國數學家陳景潤)

  鞏固提升:

  (一)、規律的運用

  完成第23頁“練一練”。

  出示表格并提問:表中后面所列的這些算式和第一道算式有什么關系(被除數和除數同乘或者同除相同的數)?談話:請你根據第一題的結果,應用我們發現的規律很快地填出后面的題。請同學回答,并說一說得出商的思考過程(被除數和除數同時乘2,商不變……)

  “練一練”

  先說說被除數和除數分別是怎樣變化的,再直接填出商。

  被除數

  30

  30×3

  30×10

  30÷2

  30÷3

  除數

  6

  6×3

  6×10

  6÷2

  6÷3

  商

  5

  根據36÷12=3判斷對錯(說說如何改正)

  (1)、(36×2)÷(12÷2)=3 ( )

  (2)、(36×0)÷(12×5)=3 ( )

  (3)、(36÷4)÷(12÷4)=3 ( )

  通過本組題的判斷,你覺得我們在運用剛才總結的規律時,必須緊緊抓住哪些關鍵詞!(同乘、同除、相同的數、0除外)

  3、根據商不變的規律填空

  (1)、100÷25=(100×4)÷(25×□)=400÷100

  (2)、120÷24=(120÷□)÷(24÷6)=20÷4

  (3)、120÷30=(120÷10)÷(30÷□)=12÷3

  4、根據每組第1題的得數,直接寫出下面各題的商或者除數

  (1)、420÷20=21 840÷40= 210÷( )=21

  (2)、888÷24=37 444÷( )= 37 555÷15=

  (規律的逆運用,商不變,被除數和除數同時乘或除以一個相同的數;先除以同一個數再乘同一個數其實可以看成同乘一個相同的分數!!六年級我們會學到的。)

  5、下面是新明鄉3所小學購買計算器的數量和所付的錢數:

  星光小學

  東山小學

  李莊小學

  所付的錢/元

  900

  300

  600

  數量/個

  45

  15

  30

  他們所購買的計算器價格相同嗎?請口答并說明理由!

  三種可能:(1)、計算;(2)、觀察比較發現;(3)、算式溝通聯系。

  全課總結

  經過今天這節課的探索,你發現了什么規律?是怎樣發現這個規律的?

  這節課我們研究的只有不變嗎?(還有變化)什么不變?什么改變?怎樣改變的?

  被除數÷除數=商……余數(被除數和除數發生變化 同乘或者同除相同的數(0除外),商不變)在變與不變中,數學展示了他獨特的魅力,引得無數人為他癡迷!

  3、今天這節課快要結束了,同學們,你們還有什么疑問嗎?

  在除法中,還有可能出現余數。那么在使用這一規律時,余數變不變呢?怎么變?

  帶著這個問題我們結束這節課的學習,課后大家積極探索,老師期待你們的精彩表現!

  2、根據36÷12=3判斷對錯(說說如何修改)

  (1)、(36×2)÷(12÷2)=3 ( )

  (2)、(36×0)÷(12×5)=3 ( )

  (3)、(36÷4)÷(12÷4)=3 ( )

  根據商不變的規律填空

  (1)、100÷25=(100×4)÷(25×□)

  (2)、120÷24=(120÷□)÷(24÷6)

  (3)、120÷30=120÷□

  4、根據每組第1題的得數,直接寫出下面各題的商或者除數

  (1)、420÷20=21 840÷40= 210÷( )=21

  (2)、888÷24=37 444÷( )= 37 555÷15=

  5、下面是新明鄉3所小學購買計算器的數量和所付的錢數:

  星光小學

  東山小學

  李莊小學

  所付的錢/元

  900

  300

  600

  數量/個

  45

  15

  30

  他們所購買的計算器價格相同嗎?口答并說明理由!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8

  四則混合運算沒有括號的四則混合運算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師版)四年級上冊第1~3頁例1、例2。

  【教學目標】

  1閉莆彰揮欣ê諾牧講交旌顯慫愕腦慫闥承潁能正確進行兩步計算的四則混合運算。2比醚生經歷探索四則混合運算計算方法的過程,理解兩步混合運算(兩級)與同級兩步運算之間的聯系與區別。

  3痹詡撲闃信嘌學生的計算能力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繃系生活實際,讓學生體會四則混合運算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體會四則混合運算的價值。

  【教學難點】

  含有兩級的兩步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學教程】

  一、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播放課件)同學們,商店的商品可多了,請看:都有哪些商品,它們的單價各是多少呢?學生觀察,并說出貨架上的商品名稱和價格。

  1苯淌Γ盒∶鰲⑿『旌托∏浚他們各買一個文具盒,一共需要多少錢呢?(文具盒每個7元)學生列式計算后,指名匯報,教師板書:7+7+7=21(元)或7×3=21(元)

  2崩罾鮮σ怖吹繳痰輳要為學校買4個籃球和1個足球,需要多少錢呢?還能用一步計算出來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兩步混合運算。(板書課題)

  二、引導探索,解決問題

  1毖生獨立列式解答。

  2幣導學生匯報

  教師板書:35×4=140(元)140+45=185(元)或35×4+45=140+45=185(元)教師:誰來說—說,他們是先算的什么呢?

  學生1:他們都是先算的買4個籃球要多少錢。

  學生2:他們都是先算的乘法,再算的加法。

  教師:兩位同學都說得很好。像這樣,在一個算式里,有加法又有乘法,在計算時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學生: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3.嘗試練習

  教師:你知道下面兩題分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嗎?90×11-900585÷9+15指名學生說,同桌互相說一說。

  教師:能正確算出答案嗎?

  學生獨立完成,然后集體訂正。

  4保繼續播放課件)小青他們要為班上買13個同樣的文具盒作為獎品,付給售貨員阿姨100元,應找回多少錢呢?

  教師:要解決這個問題,應先算什么呢?

  學生:先算出買13個同樣的`文具盒—共要多少錢。

  教師:你知道怎么算買13個文具盒的錢嗎?

  學生:7×13

  教師:能列出一個算式算出找回多少錢嗎?

  學生獨立列式計算,然后匯報。教師板書:100-7×13=100-91=9(元)教師:誰能說說這個算式,在計算時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學生:先算乘法,再算減法。

  教師:這兩道題又該先算什么呢?說給同桌聽一聽。52+12×4110-117÷9

  學生獨立完成后集體訂正。

  教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些算式里都有哪些運算?計算時是先算的什么?

  學生:有加法、減法,也有乘法、除法。先算的乘法和除法,再算的加法和減法。教師:誰能小結一下,像這樣的算式,它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請同桌相互說說。指名學生說。

  教師小結:在一個算式里,有加、減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減法。5苯淌Γ合胍幌耄說一說,這兩道題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725-43+21823×32÷8指名學生說說,然后計算出得數。

  教師:像這樣,算式里只有加法和減法,或者只有乘法和除法,運算順序應該是怎樣的呢?請同桌相互討論討論,并用自己的話說說。指名說說運算順序。小結如果在一個算式里只有加減法,或者只有乘除法,就從左到右依次計算。

  三、鞏固運用

  1鋇7頁,練習一,第1題。先說說運算順序,再計算,然后集體訂正。

  2鋇7頁,練習一,第3題。學生先獨立完成,再全班集體討論。

  3鋇7頁,練習一,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后,讓學生說說是怎么想的,先算的什么。

  四、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你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問題嗎?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9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學質量的高低和有效的教案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下面要為大家分享的就是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希望你會喜歡!

  一、教學內容

  兩種常見的數量關系P52——P53例4、例5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單價、數量、總價以及速度、時間、路程的含義,在具體生活情境中理解和掌握這兩組數量關系。

  [2.認識這些常見的數量關系中各種不同數量的求法,會應用這些常見的數量關系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3.初步培養學生運用數學術語的能力和綜合、抽象、概括的能力,滲透事物之間相互聯系的觀點。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使學生初步認識單價、數量、總價以及速度、時間、路程的含義,在具體生活情境中理解和掌握這兩組數量關系。]

  難點:初步培養學生運用數學術語的能力和綜合、抽象、概括的能力,滲透事物之間相互聯系的觀點。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授

  談話:同學們,這有一些物品的價格信息,請你來做售貨員,算一算要花多少錢?(出示教材P52 例4)

  (二)探索發現

  1、教學例4

  (1)籃球每個80元,買3個要多少錢?

  (2)魚每千克10元,買4千克要多少錢?

  學生嘗試列式解答,指名匯報并板書。

  [師:說一說,這兩道題的.條件有什么共同的特點?都是求什么的問題?

  總結:兩道題都是講的買商品的價錢問題,題中籃球每個80元、魚每千克10元,這樣的每一件商品的價錢是單價(板書:單價),買3個、買4千克這樣買的件數是數量(板書:數量),求一共用的錢是總價(板書:總價)。]

  師:找一找,數學書的單價是多少?你還知道哪些物品的單價。

  師:說一說第(1)題中籃球的單價、數量、總價各是多少,怎樣求總價?(2)題呢?

  [從上兩題中你能發現單價、數量、總價之間的關系嗎?生概括并板書

  想一想如果知道總價、數量怎樣求單價呢?生匯報

  如果知道總價和單價又該怎樣求數量呢?生匯報

  總結:我們在識記這一組數量關系時,只要記住“單價×數量=總價”就可以根據乘法算式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就能想出“總價÷數量=單價”“總價÷單價=數量”]

  2、教學例5

  出示例題,獨立解答

  (1)一輛汽車每小時行70千米,4小時行多少千米?

  (2)一人騎自行車每分鐘行225米,10分鐘行多少米?

  學生嘗試列式解答,指名匯報并板書。

  師:說一說,這兩道題的條件有什么共同的特點?都是求什么的問題?

  [總結:兩道題都是講的行程問題,題中每小時行70千米、每分鐘行225米,這樣的在一個單位時間里行的路程,是速度(板書:速度),所用的4小時、10分鐘是行走的時間(板書:時間),求出的280千米、2250米,這樣的一共行的路是路程(板書:路程)。]

  師:說一說第(1)題中汽車的速度、時間、路程各是多少,怎樣求路程?(2)題呢?

  [從上兩題中你能發現速度、時間、路程之間的關系嗎?生概括并板書。

  想一想如果求速度,又該知道哪兩個條件呢?怎樣列式?生匯報

  如果求時間,又該知道哪兩個條件呢?怎樣列式?生匯報]

  總結:我們在識記這一組數量關系時,只要記住“速度×時間=路程”就可以根據乘法算式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就能想出“路程÷時間=速度”“路程÷速度=時間”

  (三)鞏固發散

  教材P52-P53 做一做,指名匯報

  (四)評價反饋

  說一說你有什么收獲。

  (五)板書設計

  兩種常見的數量關系

  單價×數量=總價 速度×時間=路程

  總價÷數量=單價 路程÷時間=速度

  總價÷單價=數量 路程÷速度=時間

  [教學反思]

  通過學習,學生初步認識單價、數量、總價以及速度、時間、路程的含義,并在具體生活情境中理解和掌握這兩組數量關系。認識了這些常見的數量關系中各種不同數量的求法,會靈活應用這些常見的數量關系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0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借助情景認識線段,射線,直線

  情感目標: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技能目標:在活動中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重點:認識直線、線段、射線

  難點:體會直線、射線、線段的區別與聯系。

  教學過程:

  談話引入

  同學們,看看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一根線)

  生活中,到處有線存在,你能否說說在哪里看到線的存在。

  (多媒體演示:各種線,引出有限和無限)

  創設情境,感知直線、射線、線段

  認識線段

  演示:將紅外線手電筒的光線射到墻壁上。

  問:墻壁上的亮點與燈泡之間的光線大約有多長?用手勢表示一下。

  請你們畫一畫這條線大約的長度。

  這個長度是固定的嗎?如何來表示這條線長度的固定性呢?

  小結:科學家想到要把這條線堵住,截住,就用兩個端點,把它固定住。像這樣的線就是我們已學過的線段。誰來說說線段的特點.

  認識射線

  演示:將手電筒的光線射向天空,你看到線了嗎?

  用手勢表示一下你看到的線?

  請你再一次畫一畫這條線。

  怎樣表示這條線是向一邊無限延長的呢?

  為什么不在另一邊畫端點?

  師:像這樣的.線叫射線。

  射線有什么特點?

  練習:把線段怎樣改變可以得到一條射線?

  (引出:一條線段,將它的一端無限的延長,所形成的圖形叫射線)

  能否在射線上找到一條線段?

  線段與射線有什么關系?

  認識直線

  剛才把一條線段額一端無限延長,可得到一條射線。如把線段的兩端無限延長,結果是什么?

  (引出將一條線段的兩端無限延長,所形成的圖形叫直線)

  1.說說直線有什么特點。

  練習:能否在直線上找到一條線段和射線?

  說說射線、線段和直線的關系?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認識了線段射線直線,他們有什么區別?

  長度(無限或有限)端點度量與直線的關系

  線段

  射線

  直線

  鞏固練習

  下面哪些線是線段、射線、直線

  2、判斷

  一條直線長5厘米。

  線段是直線的一部分。

  黑板的邊長是一條射線。

  線段有兩個端點,射線沒有端點。

  射線比直線短。

  數一數,下列共有幾條線段

  總結:今天學習后,對線你們有什么新的認識?

  板書

  長度(無限或有限)端點度量與直線的關系

  線段

  不可延長兩個端點可以度量是直線的一部分

  射線

  一端可無限延長一個端點不可度量是直線的一部分

  直線

  兩端可無限延長無端點不可度量是一條直線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1

  【教學內容】:教材第60頁例4。

  【教學目標】:

  掌握長方形的畫法,會畫一個長和寬已知的長方形。

  【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長方形的畫法。

  難點:應用垂直與平行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提問:

  (1)怎樣過直線上一點畫這條直線的垂線,如果這一點不在直線上,又怎樣畫呢?

  (2)怎樣過直線外一點畫這條直線的平行線?

  (3)什么叫做點到直線的距離?平行線間的垂直線段有什么關系?

  2.教師出示:

  長方形中,哪些線段是互相平行的?哪些線段是互相垂直的?

  組織學生在小組中議一議,說一說。

  怎樣畫一個長方形呢?因為長方形的對邊互相平行,相鄰的兩條邊互相垂直,我們可不可以用畫垂線的方法來畫呢?

  (板書課題:畫長方形)

  二、自主探究

  1.討論:怎樣畫一個長10厘米、寬8厘米的長方形?

  組織學生在小組中充分討論,相互發表意見。

  2.動手試著畫一畫,教師巡視指導。

  3.課件演示長方形的畫法步驟。

  (1)畫一條長2厘米的線段。

  (2)分別過線段的兩個端點在同一側畫兩條與線段互相垂直的1厘米線段。

  (3)把兩條垂線的.另一端點連接起來。

  4.學生根據課件的演示,完成作圖。

  5.教材第60頁“做一做”第2題。

  正方形怎樣畫呢?畫一個邊長5厘米的正方形。

  讓學生獨立畫圖,教師巡視,個別輔導。

  相互交流畫正方形的方法。

  三、實踐應用

  1.教材第60頁“做一做”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

  2.教材“練習十”第11題。

  先讓學生在小組中討論:怎樣修路最近?為什么?

  使學生理解:可以根據點到直線的距離來修這條路。

  3.教材“練習十”第12題。

  以已知的線段為邊,畫出完整的長方形或正方形,怎么畫?

  (1)小組交流。

  (2)獨立完成。

  4.教材“練習十”第13、14、15*題。

  (1)小組合作、討論、交流,發表自己的意見。

  (2)由代表匯報。

  (3)教師歸納并訂正。

  四、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2

  授課時目標

  1.在讀統計表、交流信息、自主計算的教學活動中,經歷進一步認識“平均數的”過程。

  2.通過具體實例,進一步了解“平均數”的意義,會解決求平均數的簡單問題。

  3.在用平均數描述具體事物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難點了解“平均數”的意義,會解決求平均數的簡單問題。

  教具學具兩個隊員身高的表格和兩次問題的小黑板。多媒體課件板書設計平均數教學程序教師指導學生活動一、問題情境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姚明嗎?他是干什么的?誰知道姚明的身高是多少?如果學生答不出,教師可以介紹:姚明的身高是米,并找個參照物比一比有多高,如和門比還高出半米多等。

  師:打籃球的運動員,身體都比較高。在20xx年,某市舉辦了一次小學生籃球友誼賽,我教學程序教師指導學生活動二、求平均身高們來看一下進入決賽的兩支球隊隊員身高和體重的情況。貼出兩個隊的身高表格。師:讀上面的統計表,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師:估計一下那個隊隊員的平均身高高一些?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教師巡視了解學生的計算情況。

  師:到底那個隊隊員的平均身高高一些呢?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實際計算一下吧!教師進行巡視,關注學生的計算過程是否正確。

  學生可能會從不同角度發現信息,除了教材上的信息,學生可能還會說出:

  ●兩隊人數相等,每隊都是9人;

  ●除李斌外,體重都在50千克左右;

  ●誰最高,誰最矮……學生可能有不同的估計思路和答案。如:

  ●銀河小學有一個隊員身高超過170厘米,這個隊隊員的平均身高可能會高一些。

  ●銀河小學隊有兩個隊員的身高是140厘米,這個隊隊員的平均身高可能低一些。

  ●紅星小學隊有一個隊員身高才138厘米,這個隊的平均身高可能低一些。

  教后感教學程序教師指導學生活動三、求平均體重師:誰愿意把你計算的方法和結果與同學們交流。

  對于第二種情況,教師要特別給與表揚,若學生沒有出現第二種情況,教師可作為參與者提出來。

  師:同學們,剛才我們計算出了每個隊隊員的平均升高。現在有兩個問題,請大家思考一下。

  出示教材第98頁議一議的內容。

  師:誰能就這兩個問題談談你的看法。

  師:剛才我們求出了兩個隊隊員的平均身高,那么兩個隊隊員的平均體重又是多少呢?請同學們自己算一算。

  師:誰來說說你是怎樣計算的?結果是多少?學生交流中,教師給予啟發交談。

  師:誰還有其他方法?師:剛才我們計算出兩個隊隊員的平均體重,現在我們再來討論兩個問題。

  出示教材說一說的兩個問題。給學生一點思考時間。

  學生可能會出現以下兩種情況:

  ●用身高和÷人數●身高后兩位數的和÷人數教學程序教師指導學生活動四.擴展應用師:就這兩個問題,誰來說一說你的看法。知道“本隊”意思嗎?師:先來說說第一個問題,你是怎樣考慮的?師:兩個隊的平均體重和平均身高有關系嗎?學生可能回答:

  第三種情況,學生沒有說到,教師可作為參與者指出。

  師:剛才,我們解決了兩個籃求隊隊員的平均身高、體重的問題,下面再來看新華小學四(1)班兩個小組同學的體重情況。(出示體重表)你了解到了什么?師:如果要比較那個組同學的平均體重重一些,該怎么辦?師:好!就按你們說的辦法,自己算一算吧!注意觀察學生求平均數的方法。

  生:就是自己的隊。

  學生可能回答:

  ●紅星小學隊最重的運動員是56kg,超過本隊平均體重6kg;

  最輕的是35kg,比本隊平均體重少15kg。

  ●銀河小學隊最重的運動員是58kg,超過本隊平均體重8千克;

  最輕的是40kg,比本隊平均體重少10kg。

  ●紅星小隊的身高是158cm,體重是50kg;

  銀河小隊的身高是157cm,體重是49kg。各相差1;

  ●紅星小隊的隊員平均身高要高一些,體重也重一些;

  ●一般情況下,平均身高越高,平均體重就越重……生1:五組有7個人,六組有8個人。

  生2:五組最重的同學有50千克……生:分別求出兩個組的平均體重,進行比較。

  教后感教學程序教師指導學生活動五、課堂練習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算的,結果是多少。

  讓學生展示不同方法。

  師:計算出的42千克和40千克分別表示什么呢?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出示練一練第1題師:“平均每個組”和“平均每個人”是什么意思?

  1.練一練第3題師:我們再來看第3題,擬從表中了解哪些信息?誰知道表中“售完”是什么意思?(學生回答)

  師:從表中的銷售情況看,你認為哪種書的銷量好?師:同學們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都有一定的道理,有沒有更科學的.方法來說明這個問題呢?生:求百科全書平均的銷售量。

  師:現在就請同學們自己提問題并解答,看誰提出的問題多。

  學生可能說出:

  ●42千克表示五年級7名同的平均體重;

  ●40千克是六組8名同學的平均體重;

  ●六組8名同學的平均體重是40千克。

  學生可能會說:

  ●平均每個組就是按6個組平均。

  ●就是用總棵樹÷6學生會有不同意見:

  ●百科全書銷量好,因為五天中,用4天都比童話世界賣的多;

  ●童話世界銷量好,從五天賣得總數看,比百科全書賣得多。

  教后感教學程序教師指導學生活動學生可能提出的關于平均數的問題有三個:

  師:同學們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都有一定的道理,有沒有更科學的方法來說明這個問題呢?師:現在就請同學們自己提問題并解答,看誰提出的問題多。3.練一練第2題,師:請同學們讀第2題,然后自己解答。

  生:求百科全書平均的銷售量。

  學生可能提出的關于平均數的問題有三個:

  (1)《童話世界》平均每天銷售多少冊?

  (2)《百科全書》平均每天銷售多少冊?

  (3)銷量最多的一天銷售的冊數超過平均每天銷售量多少冊?教后感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3

  【教學內容】

  內容:冀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51-52頁的《2和5的倍數的特征》

  本節內容位于冀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的第五單元第三個課時,這部分內容在掌握倍數概念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部分內容將為以后學習3的倍數打下基礎,同時它也是學習分解質因數、通分和約分的重要基礎知識。因此,掌握本節課的內容至關重要。

  【學情分析】

  從學生年齡特點看,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還比較弱。而本節課的內容比較抽象,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在講授這節課時,要鼓勵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問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自己去觀察自己去思考。

  【教學目標】

  1.經歷自主探索5和2的倍數的特征的過程。

  2.知道2和5的倍數的特征,會判斷一個自然數是否是2或5的倍數。

  3.積極參與探索活動,愿意與同學交流自己發現的結論,并嘗試用語言描述2和5的倍數的特征。

  【教學重點】

  歸納、概括2和5的倍數特征。

  【教學難點】

  通過探索2和5的倍數特征,判斷一個數是否是2、5的倍數。

  【教學準備】

  課件、數位表紙片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舊知鋪墊

  1.說出1到30以內2所有的倍數(點名讓學生回答)。

  2、4、6、8、10、12、14、16、18、20、22、24、26、28、30

  二、探索新知

  (一).2的倍數的特征。

  1.2、4、6、8、10、12、14、16、18、20、22、24、26、28、30(30以內的數)

  師:同學們,2的這些有倍數有哪些特征?(用紅顏色把個位上的數字強調出來,方便學生更清楚觀察出來)

  生:這些數的個位上是0、2、4、6、8。

  師:那同學們這些數都是什么數?

  生:這是數都是偶數。

  師:不是2的倍數的數是什么數?

  生:不是2的倍數的數是奇數。

  2.師總結:(板書)

  2的倍數特征l個位上是0、2、4、6、8的數都是2的倍數。

  l2的倍數都是偶數,不是2的倍數就是奇數。

  3.課件出示數字卡片;

  例一:在1~100的自然數中,找出2的所有倍數,用黑筆圈出來

  師:不用計算,誰能快速說出來?并且向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方法(點名讓學生回答)

  生:(說出具體數字)我是根據2的倍數特征的得出來的。

  (二)5的倍數的特征:

  1.師:同學們學完2的倍數特征,我們再來一起探討一下5的倍數有哪些特征?請同學們拿出練習本,寫出50以內5所有的倍數。

  師(點名讓學生分享自己寫出的數)

  生:5、10、15、20、25、30、35、40、45、50

  師:這些數字有哪些規律?(把個位上的數字用紅顏色表示出來,方便學生觀察)

  生:這些數的末尾不是0就是5。

  2.教師總結:(板書)

  5的倍數特征個位數上是0或5的數都是5的倍數。

  3.課件出示數字表

  例二,在同一張數字表上(2的倍數已經在例一的時候圈出),圈出5的倍數

  師:提出要求,不計算,快速準確的圈出來,并且分享方法。

  生:根據5的倍數特征,快速準確的圈出來。

  4.師:同學們,在這張數字表上有哪些數比較特殊?為什么它們同時擁有兩個圈?

  生:因為它們既是2的倍數,同時又是5的倍數。

  (三)2和5共同的倍數特征:

  師:這些數有哪些特征?生:這些數的末尾是0.師總結:板書2和5共同的倍數特征:末尾是0。

  三、鞏固練習,學習課堂檢測。

  1.圈出2的倍數。

  3246938035772.圈出5的倍數9099651305212853.說出2和5共同的倍數。

  243567909915607510613052128

  四、進入游戲環節,此階段共分兩個游戲:

  第一個游戲:

  請四位同學上臺,每人拿一個數位,每人說出一個不大于9的自然數,讓其他同學判斷是不是2的倍數,或者是不是5的倍數。(此游戲主要是加深學生對于判斷是否是2和5的倍數時,個位的.重要意義。)

  第二個游戲:

  找三名同學,一名同學出題,一個同學答題,最后一名同學來判斷答題人答題是否正確,出題人考察的知識點。(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認識)

  【作業布置】

  課本“練一練”3、4題。

  【板書設計】

  2和5的倍數的特征

  1.2的倍數特征:

  1)個位上是0、2、4、6、8的數都是2的倍數。

  2)2的倍數都是偶數,不是2的倍數就是奇數。

  2.5的倍數特征:個位數上是0或5的數都是5的倍數

  3.個位上是0的數,既是2的倍數,又是5的倍數。

  【教學反思】

  通過整節課的觀察和實際,我發現大部分學生都能根據自己的觀察發現其中的規律,但是語言組織能力較弱,不能完全和準確的表達出來。對游戲環節的設計,深受學生的喜歡,調到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以后教學中要多增加此類環節。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4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圓,了解圓的基本特征。知道什么是圓心、半徑和直徑,以及半徑和直徑之間的關系。

  2、通過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3、感受圓之美,滲透數學文化。

  教學重點:知道什么是圓心、半徑和直徑,以及半徑和直徑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了解圓心、半徑和直徑,以及半徑和直徑之間的關系。

  教具、學具準備:圓形物體、簡易的畫圓工具、圓規、直尺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播放動畫:平靜的水面丟進小石子,泛起圓形的波紋。

  師:生活中,你還在哪兒見過圓?(生舉例)

  出示:在一切平面圖形中,圓最美。(圖片欣賞)

  2、了解圓與其他平面圖形的區別,感知圓的特征,并揭示課題。

  【通過感知生活中的圓,喚起學生相關的生活經驗,體會到圓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感知圓形的美。通過觀察圓與其他平面圖形的區別,初步感知圓的特征,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欲望。】

  二、新知學習

  (一)畫圓

  1、嘗試畫圓,初步感知圓的特征。

  學生可能出現的畫圓方法:

  (1)用圓形物體描圓;

  (2)利用老師制作的畫圓工具畫圓;

  (3)用圓規畫圓。

  2.學生第二次用圓規畫圓,深化認識。

  (集體學習,同伴互助學習用)

  板書:定點、定長、旋轉一周。

  師:你們有沒有見過體育老師在操場上是怎么畫圓的?(課件展示)

  老師也可以仿照體育老師的方法,利用繩子和粉筆在黑板上畫圓,你有什么要提醒老師的?

  【通過學生自主畫圓與教師的`示范畫圓,使學生的思維形成梯度,有利于學生對圓的本質的理解,并為下面進一步認識圓的特征做好鋪墊。】

  (二)認識圓心、半徑和直徑

  1、教師用圓規畫一個圓。

  2、揭示圓心及半徑,進而介紹各自的字母表示。

  3、思考:半徑有多少條?長度怎樣?你是怎么發現的?

  4、介紹墨子的發現

  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國古代思想家墨子在他的著作《墨經》中這樣寫道:“圓,一中同長也。”(媒體出示)

  你是如何理解所謂“一中”和“同長”的?

  5、由“同長”引出直徑,進而引導學生借助類比展開思考,發現直徑的特征,并提出同一圓中直徑與半徑的關系。

  【通過介紹中國古代思想家的研究成果,揭示出圓各部分的名稱及基本特征,同時讓學生感受圓所包含的文化內涵。】

  三、鞏固練習

  1、判斷

  (1)畫圓時,圓規兩腳間的距離是半徑的長度。()

  (2)半徑3厘米的圓比直徑6厘米的圓小。()

  (3)同一個圓中,所有的直徑都相等。()

  (4)兩條半徑一定能組成一條直徑。()

  (5)判斷下面兩幅圖,那幅圖在畫圓時體現出定點的作用,那幅圖體現出定長的作用。(出示圖片:奧運五環和射擊靶)

  2、出示古代的陰陽太極圖

  想知道這幅圖是怎么構成的嗎?原來它是用一個大圓和兩個同樣大的小圓組合而成的。現在,如果告訴你小圓的半徑是5厘米,你又能知道什么呢?

  【通過練習,鞏固所學的知識,體現數學學習的價值。】

  課堂小結。

  拓展提升,在比較中深化認識。(機動)

  1、體會正多邊形與圓之間的內在聯系

  【比較圓與正多邊形的關系,體會曲線圖形與直線圖形的內在聯系,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5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理解乘除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會計算乘除混和運算式題,能解決一些簡單應用問題。

  過程與方法

  經歷自主探索并嘗試將分步計算的兩個算式改成一個乘除混合算式的過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解決問題的`活動中感受混合運算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點:

  將分步計算的兩個算式改寫成一個乘除混合算式,會計算乘除混和運算式題,能解決一些簡單應用問題。

  教學難點:

  將分步計算的兩個算式改寫成一個乘除混合算式。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讀書嗎?有三個小朋友也特別喜歡讀書,咱們一起來看一看。

  二、探索新知

  1.出示情景圖。

  師:仔細觀察圖,從圖中你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要解決什么問題?試著解決一下。

  2.學生獨立解決問題。

  3.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說一說每步的算理。

  4.怎樣將兩個算式改寫成一個算式?說一說綜合算式中每步運算求的是什么?

  設計意圖:說綜合算式中每步的算理,進而使學生了解乘除混合運算的順序。

  三、試一試

  出示式題,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交流算法和結果。掌握在只有乘除法運算的算式里,運算順序是從左到右依次運算。

  四、本課小結

  本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哪些內容?同桌之間互相討論一下!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1-14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1-14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精】01-18

【推薦】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1-18

【精】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1-18

【薦】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01-18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熱】01-18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1-29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熱門】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