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下冊跳繩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一年級下冊數學跳繩教案(精選12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一年級下冊數學跳繩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年級下冊數學跳繩教案 1
教學內容:
跳繩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進一步體會計算法多樣化。
2、發展初步的會算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探索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的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通過跳繩的活動,引入。
1、先引導學生看懂主題圖中的.統計表,然后讓學生提出總是也可以讓學生進行模擬表演,并記錄學生當時 跳繩的次數,讓學生提出數學問題。
2、學生可能會提出很多總是可以先引導學生先解決類似“小東比小紅跳幾下”這樣的問題
3、讓學生嘗試列出算式。
二、解決問題。
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法嘗試解決問題,并在小組和全班進行交流。
教科書上三種方法是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方法,不是要求每個學生都要掌握的。對一些有困難的學生要及時給幫助。
三、試一試。
讓學生根據統計表獨立列出算式,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
四、想一想。
100——48, 先讓學生估算,然后放手讓學生獨立試算。
五、練習反饋。
1、用豎式計算。
請4位學生板演,再集體校對,
2、買一個羽毛球拍多少錢?
先讓學生看懂圖意,再列式解答,交流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3、第3題中()+40的答案不唯一。可先讓學生進行猜測,如果是其它數,它就無家可歸了。
一年級下冊數學跳繩教案 2
一、教學目的要求:
1、使學生初步認識直角,會用三角板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會畫直角。
2、通過看一看,比一比、畫一畫等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判斷能力、實踐能力。
3、使學生知道直角在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教育學生學會尋找生活中的數學。
二、教材分析:
教材通過引導學生觀察手帕、練習本、黑板上的角,說明這些角是直角。再借助三角板來說明什么角是直角。然后讓學生通過折紙作直角,加深對直角的認識。最后讓學生學會用三角板畫角。
三、教學方法:
練習法、實踐法、引導法
四、教學過程
(一)預習:看書21-22頁。
(二)引入:
1、投影出示畫有角的圖片,這些圖形叫什么?請指出這些角的頂點和邊。
2、說一說周圍哪些物體的表面有角?有哪些角的形狀和復習題中第一個圖的形狀相同?(去掉投影圖中的銳角和鈍角,保留直角)
象這樣的角叫直角。(板書課題)
(三)講授:
(1)觀察物體表面的直角。
請同學們拿出教科書、練習本,他們的封面各有幾個角?看看這些角的形狀是不是相同?觀察桌面上的四個角,他們的形狀是不是也相同?
把教科書封面上的一個角和課桌面上的角比一比,大小相等嗎?
這些角都叫什么角?
我們周圍還有哪些物體的表面有直角?
(2)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三角板,找一找三角板中的哪一個角是直角。
用三角板中的直角,可以檢驗一個角是不是直角。
做“做一做”的第一題。
(3)學畫直角
教師邊示范邊講解:從一點起用三角板畫一條邊,將三角板中直角的頂點和這條邊的端點合在一起,使三角板的一條邊和這條邊合在一起,再從頂點起沿三角板的另一邊畫出角的另一邊,就畫出了一個直角。要畫上直角符號。
學生邊畫邊說。同桌相互評一下。
學生按操作畫,教師巡視。
(4)分組進行比賽,每組拿一個正方形盒子,數一數所有的面一共有多少個直角,評選出數的最快的.小組。
(四)課堂練習:
1、做練習的第二題,數出圖中的直角,想一想怎樣數才能數的又對又快。
2、練習第三題,在右邊的四邊形里加一條線段,把它分成一個長方形和一個三角形。
(五)課堂小結:
說一說,這堂課你認識了什么圖形?學會了什么本領?
(六)板書設計:直角
(七)課后作業:
在方格紙上畫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用三角板畫)
(八)后記及反饋:
本節課由于找三角板中的直角出現困難,所以課堂節奏有些慢,沒有完成預期的任務。直角與生活有密切的聯系,人們周圍許多的物體表面都有直角,引導學生從生活中認識直角,感受生活與數學的密切聯系,效果不錯。
一年級下冊數學跳繩教案 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的口算方法,正確計算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的'題目。
2、利用遷移規律培養學生的分析,比較的能力。
3、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兩位數減兩位數當個位不夠減時要從十位退一
教學難點:
掌握計算方法
教學用具:
投影,圖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口算:
10-713-5100-130-723-5100-250-733-5100-3
40-981-473-856-762-69+1285-1532-836+5
板演:
49-27
說計算過程:42-8
二、探究新知
1、出示圖畫,投影,學生觀察,敘述圖意
2、學生提出不同問題
3、重點解決:小東比小紅多跳幾下?
A、嘗試列式:62-48=
B、小組活動,探究怎樣計算
C、匯報結果,集體訂正
D、重點講筆算豎式的算法:強調對齊數位,進行板演。
個位2減8不夠減,從十位退一,在個位加十再減。十位的6借走一個變成5
4、獨立解決其他問題
5、指導連續退位減100-48=52
100強調:個位0不夠減從十位
--48退一,十位是0繼續從百位退一。
-52借到十位有十個十給個位一個還剩9個十,個位相減得2,十位9減4得5,百位一退一得0。
三、鞏固:
1、列豎式計算:85-5844-2780-2564-978-29
2、改錯:見書64頁2
3、列式計算:63頁2
四、課堂:
今天我們學習了兩位數減兩位數的退位減法。計算時應注意些什么?
一年級下冊數學跳繩教案 4
教學內容分析:
得數有關“8”、“9”的加減法。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學習得數有關3、4、5、6、7加減法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8”、“9”的加減法,并按下去一課還有得數有關“8”、“9”的加減法的羅列,所以本節課不要求每個學生都能獨立地寫出所有算式,本節課安排了跳繩活動引出有關得數“8”的算式,安排畫一畫引出有關得數是“9”的算式,通過試一試,練一練3題進一步鞏固和加強,內容安排接進生活,容易調動學生的興趣。
教學目標:
學習有關得數是“8”、“9”的算式,能正確進行計算,發展學生觀察分類能力,感受生活數學之美。
教學方法:
講解法、討論法、練習法。
教學準備:
投影、每生一張1到8的.卡片(誡課前發給學生)。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平時玩過跳繩嗎?”
生答:結合生活激發興趣
師:“跳繩是一項很有趣的體育活動,看這些小朋友玩的多有趣!”
師:出示跳繩投影。
二、新授
1、跳繩
師:“一共有幾位小朋友在跳繩”。
生:“8位”
師:“你們看一看,能不能把這8個板書:4個男生和4個女生小朋友分成兩組,比如可以這樣分,1個小戴1個戴帽子的,7個不戴的朋友帽子,7個不戴帽子”。3個穿裙子的,5個穿褲子的。2個甩繩子的,6個跳繩的。
學生觀察、討論。
反饋:學生說,教師總結并板書。
師:“我們說把兩組合并在一起是用加法的,大家能不能根據剛才結果列成算式”。
學生算式、教師總結,在相應位置板書。供學生對答案,只要有其中一個。
2、畫一畫,同桌兩人一組。一人涂色,一人記錄算式,然后組織全班交流。
答案可以不同,但要能理解算式。
反饋:投影出示相應的涂色和算式。
學生自己檢查,只要有其中一個。
3、試一試,學生板演。
7+2=()6+3=()5+()=8
先收后放
其它學生獨立完成。
三、練習
第一題:教師講清圖意,第一幅求和。要把兩部份合并。第二幅是分開,可以把任意一份作為要求的問題。
第二題: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對答案。(學生的答案可以多樣化)
反饋、糾正。
第三題:全班游戲,找朋友(湊9)
第四題:數學故事,學生觀察。猜一猜八戒吃了幾塊西瓜,說說自己是怎么想的。
學生發言討論。
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初步學會從數學角度提出問題。
小結:討論“這節課,我們知道了什么?”
一年級下冊數學跳繩教案 5
一、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62-63頁的內容。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探索并掌握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的計算方法,進一步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化。
2、能力目標:發展初步的估算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對知識遷移的能力,以及小組互相合作的意識。
三、教學重點:
掌握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的計算方法。
四、教學難點:
探索掌握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的計算方法。
五、教學關鍵:
發展初步的估算意識。
六、教具、學具的準備:
電腦多媒體。
七、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出示主題圖(小東、小紅和小亮在跳繩),并配上解說:今天,小東、小紅和小亮利用課間操的時間進行了一場跳繩比賽,老師把比賽結果制作成了一張統計表,請大家看看,說說你從統計表中得到了那些數學信息。
學生看表,并匯報:小東跳了62下,小紅跳了48下,小亮跳了70下。
(二)、探索新知,從問題情景中探索算法。
1、根據數學情景和信息,提出相關問題。
在小組中說說,從統計表中你可以向大家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學生匯報:小東比小紅多跳幾下?小亮比小紅多跳幾下?
小紅比小東少跳幾下?小紅比小亮少跳幾下?
或者提出小東和小紅共跳了幾下?小亮和小紅共跳了幾下?小東和小亮共跳了幾下?
學生根據這些問題,進行解決。
請學生說出是怎么想的?如何列式?
62-48=70-48=70-62=
62+48=48+70=62+70=
2、探索算法。
先請學生估計以下62-48=,可能等于幾,再請學生通過具體計算,進行驗證。
如果有困難可以在小組中交流,互相幫助。
匯報小組意見(允許學生使用各種算法)
(1)、我想62-40=22,22-8=14,我會計算兩位數減整十數,所以先把48看成40,減完40,還少減了8,所以再減去8等14。
(2)、我想62-50=12,12+2=14,把48看成50,減完50,還多減了2,所以再加上2等14。
(3)、我想各位上的2不夠減8,于是就向十位借十,就成了12-8=4,十位上的數被借走了十,所以就成了60-10-40=10,再把10+4=14。
用的是“滿十進一”的方法。
(4)、用豎式計算。
62十位上的6借走1還剩5,-485-4=1
方法是多樣的,只要正確即可。
3、比較幾種算法的簡便性。
請學生說說以上幾種算法,哪一種更為簡便,而且不容易出錯。
教師也可以發表自己的看法,如:老師認為“滿十進一”的計算方法比簡便,而且不容易出錯。
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掌握情況,選擇自己所接受的方法。
(三)、實際應用。
1、完成70-48=70-62=
集體反饋時,說說自己的算法。
2、教科書第62頁的“想一想”。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反饋時,說說自己的算法。
3、教科書第63頁的'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反饋時,小組之間互相檢查,并說說自己所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如:沒有進一,數位沒對齊等。
4、教科書第63頁的第2題。
先要讓學生看懂圖意,并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淘氣用50元買了一個羽毛球拍售貨員阿姨找了他29元,買一個羽毛球拍需要多少錢?
列式解答,最后組織學生進行交流,讓學生說說自己是怎么想的。
5、教科書第63頁的第3題。
明確題意,學生獨立完成,其中“()+40”的答案不唯一。可以讓學生進行猜測,“()”可能是0,也可能是4,如果“()”是其他數,它就無家可歸了。
(四)、總結。
有什么向對大家說的?有沒有什么意見要發表?
一年級下冊數學跳繩教案 6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的計算方法,進一步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化,初步發展估算意識。
2.鍛煉學生的觀察比較、口頭表達、交流參與和應變能力。
3.培養學生的自信心、競爭意識及團結合作精神。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讓學生初步掌握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的計算方法,教材著眼于“跳繩”這個游戲來教學新知識,既方便又實用,既適合城區學生又適合農村學生,特別適合像我校這樣由農村小學轉化而來半城半鄉的學生。教材根據兒童的認知特點,抓住所有兒童的天性――“好玩”來設計。取材于學生所熟悉喜愛的活動,讓學生感到親切、生動有趣。讓學生自己收集數據、自己比較,體現解決問題的策略多樣化。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本校屬區級學校,各項硬件設施都通過市區教育局的驗收并達標。1999年就實現多媒體電化教學,從2001年起進行課改實驗。本校雖屬城區,但確切地說是“城鄉結合部”,即“村小”的轉化。我任教的實驗班共36名學生,大多數學生來自“個體戶”及“菜農”家庭,他們除了“好玩、好勝”的天性外,個個愛說、敢想、樂問,接受能力強。
〖課堂實錄〗
(一)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跳繩嗎?(喜歡。)那么我們這節課就到室外去舉行一次跳繩比賽好嗎?
(學生歡呼雀躍。)
師:到室外去之前,你們先估計一下自己一次能跳多少下?比誰跳得多,比誰跳得少?
生1:我平時一次能跳70多下,沒人超過我。
生2:我肯定比小紅多。
小紅:那不一定,我肯定比你跳得多。
(學生七嘴八舌……大多數都認為自己比別人跳得多。教室里的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了,學生躍躍欲試,想顯示一下自己比別人強。)
師:好,既然大家都不服氣,那么請每位同學數清自己一次跳的下數,再好好比一比,到底比誰多,比誰少,多多少,少多少,好嗎?
(二)探索新知
師:剛才同學們都顯示了自己跳繩的本領,都很棒,下面請同學們報數說出“多多少”或“少多少”。
生1:我跳了45下,小明跳了40下,我比他多5下。
生2:我跳了50下,小華跳了54下,我比她少4下。
……
教師邊聽邊有選擇地板書幾名學生的跳繩數。
師:請一位同學說說小東比小紅多跳多少下?
生:小東比小紅多……?(吱吱唔唔,摸著頭說不出來,很多學生都在說多……互相議論后有學生站起來。)
生1:小東比小紅多14下。
師:你算得真快,能說說算法嗎?
生1:我用62-40=22,22-8=14。(教師鼓掌,學生跟著鼓掌。)
生2:我也算出來了,是14下。
師:你能說說算法嗎?
生2:我是在48的基礎上數的,數一下打一點共14點,即14下。
師:這也是一種方法。
生3:這種方法太呆板,假如遇到幾百幾千的數,既費時又易出錯。
師:你有更簡單的方法嗎?
生3:(不好意思地笑一笑)還沒有。
生4:我也是數出來的,但不是一個一個地數。48數2下成為50,62-50=12,12+2=14。
師:這種數法不錯,運用了“湊十法”。(教師邊表揚邊板書。)
生5:跟前面一樣列豎式計算。
師:好,列列看。
(學生自由練習開始找這個、找那個比多比少,嘰嘰喳喳好不熱鬧。)
(三)鞏固練習
賣商品
1.師:利用今天學習的知識可以解決很多生活中的問題。今天小白兔想請大家幫個忙,小兔媽媽出遠門了,小白兔照看商店,幾位客人來買東西(電腦演示收的錢數及商品價格,輪換出示任一種商品),應找多少錢?
2.學生計算搶答。
(把所學的知識向實際生活延伸,體現學以致用的思想。)
(四)總結延伸
師: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自己認為自己表現得怎么樣?不服氣的,下課再比一比。
(讓學生有“課雖止,趣尤濃”之感。)
〖教學反思〗
本課在教學組織上充分利用學生愛動好玩的天性,抓住其心理特征,激發興趣,調動積極性,樹立自信心。為了讓學生在玩中學知識,巧妙地布置數跳繩的次數及誰多誰少,自然地引入本課內容。這樣學生興趣高,下面的教學自然就容易多了。
怎樣使學生想算理、找方法,充分發揮其潛能呢?出于這樣的考慮,我進行新的教學實驗,充分利用學生的天性――好動好玩的特性,讓他們根據自己收集的實際數據,在“玩”中來比多比少,然后教師收集與教學有關的數據,請他們幫忙算,以顯示其聰明才智,挖掘潛力,充分利用學生的“玩”來達到教學目的,起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學生在這種輕松自在的“玩”中互相探討,相互啟發,得出算理,掌握多種計算技巧。這樣,既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又培養他們的競爭意識,使他們的潛能被喚醒,內在的個性得到展示,發展了推理能力、想像能力。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智慧得到充分的展現,教室里有一種熱烈的交流氛圍,而這一切都與“比”有關。在“比”的過程中,面對生2的.“笨方法”,教師不武斷否決,而是讓其他同學在比較的基礎上讓他明白簡便方法。正是這樣,學生討論的氣氛高漲,個個都搶著說,急著找方法。整個過程教師不作過多干預,也不讓學生坐在凳子上沉思默想,而是他們自己“玩”、自己“比”,試想在這種“玩”中誰能說他們沒有“思考”呢?同時還盡可能讓學生發表自己不同的意見,把時間真正地還給學生。從側面還可以看出,學生的數學知識是通過自己主動建構起來的,而這一點恰恰是教師在引導學生“玩”的基礎上建立的,改變了以往的“教室安靜、學生坐好、教師講好”的教學模式,在這里學生是主體,他們自由地“比”“爭”。在這種熱烈的氛圍中,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為今后自編應用題或應用題補條件填問題的教學埋下很好的伏筆。因此,在“玩”中學數學,既能培養學生的個性,又能發展其思維,也充分體現學生自主探究合作的精神。我認為這是每個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教學方式。
一年級下冊數學跳繩教案 7
教學目的:
1.能根據提供的信息,列出不同的算式。
2.會正確計算 8和9的加減法。
養成教育訓練點:
逐步養成觀察、思考、動手操作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重點:會正確計算8和9的加減法。
難點:逐步養成觀察、思考的學習習慣。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跳繩嗎?知道跳繩有什么好處嗎?老師也喜歡跳繩,跳繩是一項鍛煉身體的運動,也是小朋友們課間活動的娛樂方式之一。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張跟跳繩照片。(課件出示)
師:大家看他們跳得多開心哪!仔細觀察這幅圖,你都發現了什么?
二、探究新知
1.計算8的.加減法。
師:大家觀察得真仔細,發現了這么多的數學信息。現在老師提出一個問題:一共有多少人?你會列式計算嗎?自己試一試。
學生嘗試自己解答。
師:我看許多同學都寫好了。誰來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師:剛才同學們說出圖中的不少信息,你還能提出其他數學問題嗎?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同桌討論一下。
2.分一分,填一填。
學生動手操作,擺花片,填寫表格;教師巡視指導,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3.說一說。
師:誰能說說3+5還可以表示什么?
4、鞏固練習。
教材第39頁試一試
根據學生情況適當教學9的加減法。
板書設計:
跳繩(8、9的加減法)
8 0 1 2 3 4 5 6 7 8
8 7 6 5 4 3 2 1 0
9 0 1 2 3 4 5 6 7 8 9
9 8 7 6 5 4 3 2 1 0
教學反思:
本節數學課,用跳繩比賽這一學生熟悉的活動情境引出學習內容,提出數學問題,使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實際,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道理。在教學過程中,我設計讓學生說一說、畫一畫、試一試等教學環節,給學生充分的學習自主權,讓學生在活動中探索新知,勇敢地試,從而培養學生主動探索新知的意識以及學習的能力。
一年級下冊數學跳繩教案 8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讓學生在具體有趣的情境中,學習有關“8”和“9”的加減法,并能正確計算。
2、過程與方法:通過看圖和涂色等活動,培養學生觀察、思考、動手實踐等良好習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能在教師的指導下,從情境圖中發現并提出問題,能運用所學的知識加以解決。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師:同學們,我們馬上就要舉行跳繩比賽了,你們想不想取得好成績?要想取得好成績,我們得怎么做呢?同學們
說得很對,要想取得好成績,就要加強練習。你們看,操場上的這些同學,他們練得多認真呀!
2、出示跳繩圖。
(1)師:仔細觀察這幅圖,你都看到了什么?根據你所看到的內容,你都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呢?
仔細看圖,自己小聲說一說。
指名匯報。(舉例)
①有2個同學掄繩,6個同學跳繩,一共有幾個同學呢?
2+6=8,6+2=8
②有4個女同學,4個男同學,一共有幾個同學呢?
4+4=8
③跳繩的同學中有3個人穿裙子,5個人穿褲子,一共有幾個同學呢?
3+5=8,
5+3=8。
學生說教師板書:
6+2=82+6=84+4=8
1+7=87+1=83+5=8
5+3=80+8=88+0=8
把上面的.加法算式讀一遍。
(2)師:你能提出減法問題嗎?試一試。
先在小組內小聲說一說,再指名匯報。例如:
a、操場上有8個同學在跳繩,有4個女同學,有幾個男同學?
b、操場上有8個同學,有2個同學在掄繩,有幾個同學正在跳?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減法算式。
二、畫一畫。
1、師:現在,老師想為你們引薦一位新朋友,你們愿意嗎?
2、出示大象圖。
1)這是誰?
師:大象伯伯正在裝修房子,他想把這九塊瓷磚涂上顏色,你們看它多辛苦呀,你們愿不愿意幫助大象伯伯呢?如果
由你們來替大象伯伯涂色,你們想怎么涂呢?請同學們拿出紙和一根油畫棒,自己動手畫一畫。同桌兩人一組,一人
涂色,一人列出算式,針對同桌涂色的情況,想一想你都能列出哪些加、減法算式呢?
3、組織全班交流。
三、試一試。
1、出示:
7+2=□9—4=□4+4=□
6+3=□8—5=□8+□=□
5+□=8□—4=5□=1+8
學生獨立完成。
2、全班訂正,針對重點題目進行指導。如:5+□=8□—4=5□=1+8
四、練一練(第35頁)
1、說一說,填一填。
看圖說說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然后列式。
全班訂正。
2、口算第35頁第2題。
學生都能算對。
3、數學游戲:湊成9。
每組準備1~8八張數字卡片,拿出卡片,找朋友,兩個數能湊成9的卡片放在一起為好朋友。
4、數學故事:八戒吃瓜。看圖講故事,根據故事情節列出相對應的算式。
一年級下冊數學跳繩教案 9
教學目標
1、探索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特別運用豎式計算的方法,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化。能正確地計算。
2、培養學生估算的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發展學生初步的分析、比較、推理的能力。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4、培養學生表達、傾聽、操作等方面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用豎式計算100以內的退位減法。
教學難點:
理解100減兩位數的算理。
教學過程
一、練習口算,喚起舊知,作好鋪墊。
1、出示口算卡片,請學生口算:
13-720-615-865-3
34-884-2097-3674-2466-14
2、在學生口算的同時,請學生上臺列豎式板演。
49-27、42-8這兩題要求學生說說計算過程。
二、創設情境,提出問題,培養估算能力。
1、(出示跳繩主題圖)剛才大家表現得都很棒,下面老師請大家去參加一次跳繩比賽,通過觀察,你收集到哪些數學信息。
(1)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對我們大家都很有挑戰性的數學問題?
(2)小東比小紅多跳幾下?小紅比小亮少跳幾下?小亮比小東多跳幾下?
(3)第一道題你們會列算式嗎?(板書算式)
2、62-48結果大約是多少呢?誰來估一估,并說說你估算的方法。
三、探索算法,理解算法,優化算法。
1、剛才大家估算的結果大致是10,那這道題的準確結果是多少呢?請小朋友自己算一算,也可以請學具幫幫忙。
2、你們愿意把自己的算法和小組的.其他同學說一說當別的小朋友說的時候你要認真聽,聽他說的方法是不是和自己的方法一樣,如果是,你還有什么補充。
3、剛才小朋友們交流的很不錯,誰愿意把自己的方法同全班同學一起分享。
4、小朋友們真了起,計算62-48想出了這么多種方法。你最喜歡哪一種,說說你喜歡的原因。
5、今天我們學習的100以內的減法和以前學習的減法有什么不一樣?
板書課題:100以內數的退位加法。
6、100以內數的退位減法還有一種很特殊的情況,(板書:100-48=)你看,這道題個位和十位一個也沒有,減48怎么辦呢?請小組內互相商量一下。
學生匯報,用計數器演示算理。
四、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1、剛才我們大家一起解決了黑板上的第一個問題,剩下的兩個問題你們能解決嗎?請完成在62頁試一試的方框里。
請生上臺板演,集體訂正,追問計算方法及計算過程。
2、獨立完成書上第63頁的1、3、4題。
教師巡回輔導,解疑釋惑,收集反饋信息及時彌補。
其中80-55,注意通過計數器幫助學生找到正確解答的方法。
五、拓展性練習。
引導學生理解練一練第2題的題意,理清數量關系。
六、全課。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你覺得應該注意哪些地方?
一年級下冊數學跳繩教案 10
【設計思路】
在運動會跳繩比賽的過程中,孩子們對跳繩計數的結果產生了分歧,原因在于跳繩計數方法不對,計數結果不準確,孩子們覺得不公平。《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提出:5-6歲幼兒已能發現生活中的許多問題都可以用數學方法來解決,并從中體驗解決問題的樂趣。為抓住幼兒生活中出現的"真"問題,并以此作為支持幼兒學習和發展的契機,我們設計了這次活動。
【活動目的】
1.初步感知生活中數學的有用和有趣。
2.嘗試運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跳繩計數,學習正確計數。
3.能與同伴分享合作,協商解決遇到的問題。
4.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5.引導幼兒對數字產生興趣。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來自幼兒真實生活的錄像片段--"跳繩比賽爭執瞬間",記錄紙和筆。
2.經驗準備:活動前請幼兒和家長一起搜集有關體育比賽的資料,觀察了解各種比賽的過程和名次確定的方法;幼兒已有跳繩和跳繩計數的經驗。
【重、難點分析】
1.重點:通過實踐,嘗試運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跳繩計數,在不斷增強計數興趣的過程中學習正確計數。準備運用實踐體驗法、討論法與游戲法突破這一重點。
2.難點:能夠發現生活中有許多問題都可以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準備運用啟發提問法、活動延伸法突破。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觀看錄像,進行討論。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段錄像,請你們看一看,錄像中發生了什么事情?
看完錄像后提問:
(1)錄像中的小朋友因為什么事情發生了爭執?
(2)為什么會出現跳繩計數不清的問題?
2.第二遍錄像(慢速播放),便于幼兒觀察跳繩速度與計數速度的對應關系,分析現場計數時出現的問題。
提問:
(1)為什么會出現跳繩計數不清?問題出在哪兒?
(2)如果是你,會怎樣為跳繩計數?
3.小組實踐,集體分享:如何使跳繩計數更準確。
(1)幼兒分組活動,每組取一根跳繩。幼兒可以邊實踐,邊商討計數方法,并通過圖畫標記等形式記錄跳繩計數的方法。
(2)集體分享
a.分享探索過程,如:
開始計數時你們遇到了哪些困難?
你們是怎樣想出解決辦法的?
b.分享計數方法,如:
看跳繩小朋友跳動的腳計數;
看跳繩小朋友起伏的頭計數;
看跳繩小朋友掄繩的雙臂計數。
這幾種方法中你最喜歡哪一種?為什么?
c.討論計數注意事項,如:
跳與數要對應上;
踩繩或一腳跳過另一腳沒跳過,不能計數;
記清楚小朋友跳過的數,再往下接著數,并說出最后計數結果。
4.分組學習跳繩計數,請小朋友根據自己的意愿嘗試跳繩記錄方法,還可以探索和發現新的方法。
5.討論:還有哪些運動項目是通過當場計數來統計結果的?
如:幼兒的拍球、投球、捉尾巴游戲;體育項目中的足球、排球比賽等。
6.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繼續運用計數方法解決體育比賽及生活中的問題,如值日生發碗筷、取午點等,并用繪畫、拍照等方式把自己的做法記錄下來,張貼到主題墻上,和同伴分享、交流。
【活動反思】
首先,本次活動將幼兒的學習與他們真實的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突出科學領域學習"情景化、過程化、活動化、經驗化"的特點。通過探索"跳繩計數方法"的活動,密切數學與現實世界的聯系,使幼兒從研究現實問題的.實踐活動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從而體會數學的真正價值及數學學習的無窮樂趣。
其次,活動過程符合《綱要》和《指南》的要求,即幼兒通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不斷積累經驗,并運用于新的學習活動中,有利于形成受益終身的學習品質。
第三,活動過程體現了《綱要》和《指南》倡導的以幼兒自主合作、探究為主的學習方式,而教師也更多地成為幼兒學習情境的創設者,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教師的作用由"教授"轉變為"支持"和"引導"。
一年級下冊數學跳繩教案 11
游戲目的:
加深對兩數比較的數量關系的分析和理解,能熟練地解答此類應用題。
游戲時間:
3~5分鐘左右。
游戲難度:
中級
適合年級:
低年級
適用于低年級的.“兩數比較應用題”。可根據需要安排在課始或課尾。如果安排在課始,則為教學的展開提供一組組真實數據;如果是在課尾,就是綜合應用。
全班游戲準備:
若干根跳繩。
游戲過程:
1、根據同學們在課外跳繩情況,選出男、女組最優秀的兩名同學進行跳繩比賽。得到甲、乙兩學生成績為A下和B下。請同學們根據剛才獲得的信息口頭編應用題,然后按學生編的應用題進行列式解答。教師根據學生回答寫板書,然后分類整理。
2、再請男女各一名同學來跳繩,先請同學們根據以前了解的信息估計一下他們兩個各能跳多少下。學生發言后,各組分別為選手加油,得到第二組跳繩成績。
師:現在有兩組4名同學的跳繩成績,你想說什么?
學生可以在同一組男生或女生中比,可以在不同組男女生中比,也可以比總數等,比的方式多種多樣。教師可以根據這些材料指導,由于數據不一樣,學生練習的機會大大增加。
3、師:誰還想來跳繩?
指定學生跳繩后,老師提出一個問題:老師不知道他跳幾下,只知道他跳的比這幾位同學中最好的同學少11下,請你編題列式解答。
游戲提示:
把簡單的體育項目——跳繩放在數學課堂中,使體育游戲活動性、開放性、競爭性與數學的知識性、思維性、拓展性有機地結合在了一起,學生不僅學到了數學知識、方法,發展了思維,提高了技能,還放松了心情,減輕了學習的壓力。
課后思考:
應用題只有貼近生活,才能提升孩子的學習興趣,提升孩子的想象力。
一年級下冊數學跳繩教案 12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掌握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的計算方法,體會計算方法多樣化。
過程與方法:
利用知識的遷移規律培養學生分析、比較的能力。發展初步的估算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學習的樂趣,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探索掌握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連續退位減法的算理。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口算
48 -15= 91-3=
34-22= 23- 5=
56-34= 42-9=
47-27= 72-7=
2、交流:從每組中找一道題說一說你是怎么算的?
3、出示主題圖(小東、小紅和小亮在跳繩),并配上解說:今天,小東、小紅和小亮利用課間操的時間進行了一場跳繩比賽,老師把比賽結果制作成了一張統計表,請大家看看,說說你從統計表中得到了那些數學信息。學生看表。
二、探究新知
師:看統計表,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生1:小紅比小亮多跳幾下?
生2:小:亮比小東少跳幾下?
生3:小亮和小紅共跳了幾下?
1、合作探究小紅比小亮多跳幾下?
(1)學生獨立列式。(學生說算式,教師板書:40-28=)本節課我們繼續探究兩位數減法的計算方法。
(2)估計40-28的.得數大約是多少?
學生可能想法:
①把28看成30,40-30=10;
②把28看成20,40-20=20。
(3)上面哪些估算方法把差估計大了?哪些把差估計小了?你是怎么想的?
學生可能想法:
①把差估計小了,本來要減28,卻減了30,減去的多了,剩下的就少了。
②把差估計大了,本來要減28,卻減了20,少減了,剩下的就多了。
說明正確的結果應該比10大,比20小。
2、探究算理。
(1)嘗試計算“40-28”的得數是多少?
(2)交流算法。
①40-20=20,20-18=2;
②40-30=10,10+2=12。
③用豎式計算:
4 0- 2 8 1 2
讓學生一邊撥計數器一邊說理由。
三、運用新知,解決問題
1、獨立探究小亮比小東少跳多少下?
(1)個人試做。
(2)全班交流。
學生可能算法:
(1)32-20=12,12-8=4;
(2)32-30=2,2+2=4;
(3)30-28=4,2+2=4;
(4)28+( )=32;
(5)用豎式計算。
2、完成課本第78頁,“算一算,說一說”中的題目。
3、課本第79頁“練一練”第1題。
四、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可以跟同學們分享一下。
【一年級下冊數學跳繩教案】相關文章:
北師版一年級數學下冊跳繩教案01-11
數學下冊一年級教案02-03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10-26
一年級下冊的數學教案02-23
一年級下冊數學的教案03-08
數學一年級下冊教案02-04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01-06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02-06
數學一年級下冊教案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