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一年級趣味數學教案

時間:2024-09-07 12:19:59 宜歡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一年級趣味數學教案(精選15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一年級趣味數學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年級趣味數學教案(精選15篇)

  一年級趣味數學教案 1

  [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在學習了20以內數的認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100以內數的認識,是認數范圍的進一步擴展。它不僅是學習100以內數的計算的基礎,也是今后學習萬以內數及億以內數的基礎,對發展學生的數感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本單元的學習內容在整個小學階段具有重要意義。

  [教學目標]

  1、經歷從現實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能正確地數出100以內物體的個數。

  2、在數數的過程中,認識計數單位“百”,了解數位(個位、十位、百位)的意義及順序,能正確地讀、寫100以內的數,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及組成,會比較它們的大小。

  3、借助100以內數的組成,能口算整十數加減整十數、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的減法。

  4、能用100以內的數描述身邊的事物,進一步體會數與生活的聯系,并能進行簡單的估計,形成初步的估計意識,培養數感。

  [教學重、難點]

  理解數的意義,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能用多種方法計算整十數之間、整十數與一位數、兩位數的加減法。

  [教學目標]

  1、經歷從現實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能正確地數出100以內物體的個數,并能進行簡單的估計,形成初步的估計意識。

  2、在數數的過程中,認識計數單位“百”,了解數位(個位、十位、百位)的意義及順序,理解數的組成。

  [教學重、難點]

  初步理解“十”、“百”的`含義,知道數位和數位順序;初步理解百以內各數的含義,初步體會十進制計數法。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信息窗1、自主練習1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下面老師給大家猜一個謎語:一位先生在南極,不怕冰天和雪地,身穿黑色燕尾服,里面套著白襯衣。這位先生是誰呢?(企鵝)它生活在哪里?(南極)誰能為大家介紹一下南極?(學生介紹)大家愿不愿意多了解一些有關企鵝和南極的知識呢?那可要聽好了。(P19)

  現在,南極的小主人歡迎同學們到冰雪覆蓋的美麗的南極大陸上做客。(出示掛圖)你看到了什么?能告訴大家南極的小主人都有誰么?(板書企鵝、海豹、賊鷗)

  二、新授

  (一)教學紅點標示的內容

  1、數一數

  (1)仔細觀察圖,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企鵝、海豹、賊鷗各有多少只)

  (2)咱們先來看一下企鵝,這么多的企鵝,大約有多少只呢?同學們想怎樣來數呢?現在就用你喜歡的方式來數出企鵝的只數,一會兒匯報給大家。

  (3)剛才我們用了這么多的方法,一只一只地數,二只二只地數,五只五只地數,十只十只地數,這么多不同的方法,你喜歡哪種方法?為什么?

  (4)到底誰說得最接近呢?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多數同學喜歡用十只十只地數,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數較大宗物品時也可以用10個放在一起或圈一圈的方法來數一數。

  2、擺一擺

  (1)剛才我們用了數一數、估一估的方法,現在你能用你手里的學具擺一擺嗎?如果一根小棒代表一只企鵝,你能用小棒擺出100只企鵝來嗎?

  (2)你擺出了嗎?說說你是怎樣擺的?誰能想個好方法,讓其他同學可以一眼看出有100只。

  (3)10個一是10,1個十是10,2個十是20,……那么10個十是多少?引導學生說出10個十是100;100里面有10個十。

  3、撥一撥

  (1)你能否在計數器上撥出10么?誰能說一說你是怎樣撥的?你能否撥出50、70、100么?說一說你是怎樣撥出100的?

  (2)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就是說百位在十位的左面,我們說在百位上撥出一個珠子就是100。

  (二)教學綠點標示的內容

  1、剛才我們數了企鵝的數量,現在我們來數一下海豹和賊鷗的數量?怎樣用小棒表示它們的數量?用剛才我們學過的方法數出海豹和賊鷗的數量,然后用小棒表示,集體交流,交流時重點說一說怎樣用小棒表示它們的數量。

  2、能否在計數器上撥出它們的數量?說一說你是怎樣撥的?引導學生用數的組成的方式來進行撥珠子,十位上撥幾個珠子,個位上撥幾個珠子。

  (三)練習

  自主練習1:估一估,數一數,說一說。分別估出題目中物體的數量,再數一數,看看你估得準不準,最后在計數器上撥出來。

  三、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100以內數的認識,練習了估算,認識計數單位“百”,了解數位(個位、十位、百位)的意義及順序,理解了數的組成。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自主練習2—6

  [教學過程]

  1、自主練習2:我說你數

  一人說出一個數,另一個人接著數,既可以正著數,也可以倒著數;既可以1個1個地數,也可以2個2個地數或5個5個地數,等等。

  2、自主練習3:數一數,填一填

  根據圖意自己填空,集體糾正答案。

  3、自主練習4:看圖,說一說題目的要求

  你能試著連一連嗎?先讓學生說一說氣球上各數的組成,然后再進行連線,完成后集體訂正,訂正時,引導學生說一說為什么小猴不能連73,而連37?

  4、自主練習5:估一估,說一說

  2008年青島作為奧運會的一個比賽場所,將進行帆船的比賽,現在就有許多的選手來到這里參加訓練,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他們訓練的情況。啊!這么多的帆船,大約有多少條呢?誰能估一估?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5、自主練習6:小游戲

  (1)找一名同學一起做示范。

  (2)同桌兩人進行互相猜數游戲,學生體會數的大小。理解“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的含義,并正確使用。

  一年級趣味數學教案 2

  教學目標:

  1、通過估一估、量一量,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學會測量一些物體的長度,培養估測意識和動手操作能力。

  2、通過練習、討論,使學生會使用一定的長度單位表示物體的長度,在頭腦中建立較為準確的長度概念。

  3、為學生營造一個探究學習的環境,使學生在合作、探究中受到鍛煉,增強合作意識和探究意識。

  4、在各種游戲中使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進一步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通過練習、討論,使學生會使用一定的長度單位表示物體的長度,在頭腦中建立較為準確的長度概念。

  教學準備:

  尺

  教學過程:

  (一)活動一:創設情境,實際測量教室的物品

  師:今天,我們到學校新建的這個多媒體教室來上課,你感覺怎么樣呀

  師:這里的課桌、黑板、講臺的長、寬、高都和我們教室里的不一樣,那么,它們到底有多長、多寬、多高呢誰愿意來估計一下

  師:那我們就來量一量吧!我們以小組為單位,你們可以測量這個教室里的任何一樣東西。先在小組內討論決定你們組要測量什么,再估計一下有多長,然后說說準備怎么測量,最后把測量的結果記錄下來。

  (學生分頭測量。)

  師:現在,到了交流匯報的時間了,哪個小組的代表先說

  師:有沒有哪個組測量的也是黑板和他們組測量的結果一樣嗎

  師:能告訴我,這個一米三應該怎么寫嗎能讓我看看你們是怎么記錄的嗎

  (投影儀展示學生練習本上記錄的結果:1m3cm,1m30cm,1.3m)

  師:還有沒有哪個組測量的也是課桌的長

  師:來,把你們組記錄的結果也展示出來好嗎?

  (用投影儀展示與上組不同的記錄方法:130cm,1米3)

  師:有這么多種記錄的方法,誰能簡單評價一下嗎

  師:其實,在這幾種表示方法中,除了1m3cm是不正確的,其他的幾種表示方法都是可以的,在使用的時候你可以根據自己已經掌握的知識進行選擇。

  師:那我們一起再來測量一次,看這扇門究竟是多高!誰能出個主意,怎樣才能看清多出來的是多少厘米我們應該怎么測量

  (師生一起測量。)

  師:看來,你們估計得還比較準確,這扇門的高度是2m10cm。那我站在門的旁邊,請你們估計一下我有多高呢

  師:你真善于觀察,連我剛才測量的動作你都沒有放過。

  師:比較是估測時常用的一種方法,你以媽媽的身高為標準來判斷老師的身高,也是一種好辦法。

  師:剛才,我們在測量的時候,大家使用了米尺、軟尺、小尺子等測量工具,它們能幫助我們迅速知道一個物體的長度。

  (二)活動二:尋找并使用自身的測量工具

  師:當你需要測量一個物體的長度的時候,你的身邊沒有現成的測量工具,你準備怎么辦呢你知不知道在你的身上也藏有許多這樣的工具呢它們雖然沒有尺子測量得準確,但是在很多時候也能幫我們的忙呢!

  師:你身上還有別的.尺子嗎剛才那個同學把媽媽的身高作為標準來判斷老師的身高,就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其實,你自己的身高也是一個很好的尺子呀!下面,我們就來找一找我們自己身上的尺子好嗎

  師:現在我來布置任務,請你量出自己的身高、步長和雙手平伸時兩指尖的距離,可以自己量,也可以找同學合作。

  (學生自己量或互相合作,并將量的結果填在書上。)

  師:測量好了嗎下面我們就來試驗一下看你們的尺子管不管用。我請我們班的2位同學到前面來,請你估計他們的身高。

  (2名學生同時上臺。)

  師:再估計一下這2位同學的腰圍、頭圍是多少。知道什么是腰圍、頭圍嗎

  師:你能以自己身上的尺子為標準進行比較,說得挺有道理的,我感覺你估計得應該是比較準確的。現在我想知道你們的腰圍和頭圍的準確長度,要怎么測量呢誰有比較好的方法

  (學生測量。)

  師:你們測量的結果和你們剛才估計的結果比較一下,你能發現什么

  師:看來,我們身上的這些尺子還真管用。我們再來試一次。你知道了自己的步長,請你以這條線為起點,估計一下10米大約到哪里,自己做一個記號。

  師:再來走一走,看這10米你大約需要多少步看著這么長的距離,請你估計一下,需要多少個同學手拉手才夠10米誰想來試一試

  師:通過這些活動,使你想到了什么你會對物體的長度進行正確的估計嗎

  師:你們說得真是太好了,知識和能力就是這樣在日常生活中通過練習積累起來的。希望你們在日常生活中自覺地多做練習,做一個生活中的有心人。

  (三)活動三:練習

  師: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做一個有關這方面的小練習。請同學們打開書第19頁,看第3題,你能看懂嗎誰能說說看

  師:那就自己完成吧!

  (學生獨立完成。)

  (四)活動四:總結

  師:這節課,你們有什么收獲

  一年級趣味數學教案 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有一定的感性認識,知道這些圖形的名稱并能識別。

  2、培養學生初步觀察、想象和語言表達的能力。

  3、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主動探索的精神和與人合作的意識。

  教學準備:

  一些圖形紙制品、學具、多媒體課件、小剪刀等。

  教學方式:

  分小組活動,每四人為一小組,設立小組長。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導入: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幾位老朋友,你們認識它們嗎?

  1、認一認

  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讓學生認一認,并說出物體的名稱。(課件出示)

  2、選物體

  你們的學具盒里有這些物體嗎?請小朋友挑出自己喜歡的物體,挑好了嗎?

  3、初步感知(摸一摸描一描剪一剪貼一貼)

  師:請你選擇一個面摸一摸,你有什么感覺呢?

  那么,你想把摸到的面留在紙上嗎?誰能想個好辦法?請小朋友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把摸到的面留在紙上,并用小剪刀把它剪下來,我們要聽音樂來比一比,看哪個小朋友剪得又快又好。

  你們想把自己剪得圖形貼出來讓別的小朋友也看看嗎?(師生共同貼出剪得圖形)

  二、(揭示課題)

  小朋友們剪得圖形真漂亮,你們想看的.更清楚嗎?看!老師已經把你們剪得圖形移到了大屏幕上了。

  誰能給這些圖形取個好聽的名字?

  現在,大家看一看那些圖形長的比較像?

  比較長方體和正方體。

  過渡: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新知識《認識圖形》。

  三、(實踐操作)

  這四種圖形我們已經認識了,下面我們來動手圍一圍,擺一擺。

  1、用釘子板圍。

  2、用小棒擺。

  四、(課間活動)

  今天我們又認識了新的圖形,孩子們,你們高興嗎?下面就讓我們用歌聲來慶賀一下吧!(師生共同表演唱《幸福拍手歌》)

  五、(走向生活,提高能力)

  1、找一找(在生活中找有關的圖形)。

  師:剛才我們認識了這4種圖形,請大家仔細想想我們的生活中有嗎?(有)

  請你找出來,找到的小朋友請告訴你小朋友們!

  2、辨一辨。(教師出示一些實物,指著有關實物有表面搶答。)

  師:小朋友,你們都找了這么多有趣的圖形,老師也找了一些回來,你們想不想看看?下面進行搶答游戲,知道的小朋友馬上站起來說。這是什么?它的面是什么形狀的?(老師出示準備的幾個實物課件)

  3、數一數。

  看,數學多有意思,就連我們今天學的圖形也能組成一幅幅美麗的圖畫,孩子們,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數數這些有趣的圖形吧!(課件出示組合的圖形)

  4、認一認。(多媒體出示交通標志)

  小朋友,看!這是什么?(交通標志)這些交通標志表示什么?每個圖形里有哪些圖形?誰來說?(過馬路要走斑馬線)(進行交通安全教育:教育學生要認清交通標志,遵守交通規則,安全行駛。)

  一年級趣味數學教案 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算理,熟練進行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口算.

  2.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和概括能力,提高他們的口算技能.

  3.通過教學,培養學生的計算興趣和探索精神.

  教學重點

  理解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算理.

  教學難點

  正確熟練地進行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口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師:同學們,你們看,今天智慧老人也來到了我們的課堂.演示課件“智慧老人”他給我們帶來了一組題,你們想不想做?

  1、口算:3+2= 2+7= 6—3= 9—4=

  2、口答:30里面有( )個十,60里面有( )個十.4個十是( ),9個十是( ).

  師:智慧老人發現沒有難倒你們,他又出了一道比較難的題,你們想不想試一試?繼續演示課件“智慧老人”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1的加法

  (1)師:誰來讀一讀這道題?(板書:20+10=)

  師:20加10表示什么?(表示把20和10這兩部分合并起來.)你能用小棒分別擺出20和10嗎?下面就請你試著擺一擺、算一算.

  學生擺小棒算結果,并小組交流自己是怎么算的.

  (2)全班匯報:

  師:誰愿意到前面來匯報一下自己是怎么擺、怎么算的?誰和他的想法不一樣?

  (先擺兩捆小棒表示20,再擺一捆小棒表示10,把這兩部分合并起來是3捆小棒,也就是30,所以20加10等于30.)

  (20是2個十,10是1個十,2個十加1個十是3個十,3個十就是30,所以20加10等于30.)

  2、教學例1的減法

  板書:30—10=

  (1)師:30—10表示什么?(表示從30里面去掉10)這樣的減法題你知道怎樣想嗎?請你試著做一做.

  學生獨立完成,可以擺小棒,也可以口算.

  (2)小組交流自己是怎樣想的`.

  (擺3捆小棒表示30,拿走1捆就是去掉了10,還剩2捆,2捆就是20,所以30減10等于20.)

  (30是3個十,10是1個十,3個十減1個十是2個十,2個十就是20,所以30減10等于20.)

  (想:10加20等于30,所以30減10等于20.)

  3、小結:

  剛才我們研究的題目有什么特點?(都是整十數相加減)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新知識.(板書課題:整十數加、減整十數)

  師:做這樣的加減法,怎樣想呢?(和10以內的加減法計算方法相似,只是計數單位不同,10以內的加、減法是幾個一加、減幾個一,得幾個一;而整十數加、減整十數是幾個十加、減幾個十,得幾個十.)

  智慧老人看到同學們這么會學習,非常高興,他獎給我們全班同學一顆智慧星,老師把它貼在黑板上,希望同學們在后面的學習中表現更出色.

  三、鞏固練習

  1、看圖列式計算

  出示圖片“做一做(1)”.(教材第48頁做一做的第1題)師:誰來說一說這幅圖的意思?(左邊有40瓶墨水,右邊有20瓶墨水,一共有多少瓶墨水?)

  誰會列式?(40+20=)為什么用加法計算?

  這幅圖還可以理解成什么意思?(兩邊一共有60瓶墨水,右邊有20瓶,左邊有多少瓶?)

  怎樣列式?(60—20=)為什么用減法計算?

  請你獨立計算出這兩道題的得數,把它寫在書上.

  2、口算:3+2=4+5=6—4=

  30+20= 40+50= 60—40=

  學生獨立完成做一做的第2題.

  訂正:每組題各有什么聯系和區別?

  (每組題相加或減的數相同,但計數單位不同.每組的第1題是幾個一加或減幾個一,還得幾個一;第2題是幾個十加或減幾個十,還得幾個十.)

  3、列式計算

  出示圖片“做一做(3)”.(教材第49頁做一做的第3題)

  師:要求一共有多少個珠子,怎樣列式?請你獨立完成這兩道題.訂正:比較一下,這兩道題有什么不同?計算時要注意什么?(第1題是40+3=43,第2題是40+30=70,注意只有相同單位的數才能直接相加.)

  4、對比算:40+3=60+2=7—5=

  40+30=20+60=70—50=

  同桌一組,各做一行,完成以后互相檢查,對比說不同.

  5、口算比賽:教材第50頁練習十一的第2題、第3題.學生獨立完成,比誰算得又對又快.(前五名同學發小紅旗)練習十一2.20+50= 60—20= 60+30=

  50—30= 40+10= 80—70=

  3.40+7= 30+60= 9+50=

  25—5= 90—30= 68—8=

  20+80= 6+70= 100—50=

  四、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一年級趣味數學教案 5

  教學理念:

  讓學生在廣泛的探究時空中,在明主平等、輕松愉悅的氛圍里,應用已有知識經驗,通過自主預習、質疑問難、釋疑解惑、合作交流,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義,知道等式和方程、方程的解與解方程之間的關系,并能進行辨析,學會用方程表示簡單情境中的等量關系,提高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初步建立分類的思想,進一步感受數學與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系。

  教學目標:

  1、借助天平明白等式的含義,并在分類的基礎上充分感受、認識什么是方程。

  2、會用方程表示數量關系。

  3、培養學生觀察、描述、分類、抽象、概括、應用等能力。

  4、感受方程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數學活動的探索性。

  重點:

  理解方程是含有未知數的等式;

  難點:

  方程的意義抽象的過程。

  課前談話:

  滲透平衡和等量(談體驗)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出示天平,(見過天平嗎?在那里見過?有什么作用啊?)根據天平的狀態列出不同的式子,(不平衡讓學生想辦法得出讓天平兩邊平衡)。

  二、探究新知:

  1、對不同的式子進行分類(不要有任何要求)讓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后小組合作交流自己的想法。

  2、小組匯報分類的想法。小組之間在傾聽的過程中逐漸完善自己本組的想法。讓小組的代表說說自己組是怎樣分類的?為什么這樣分類?

  3、教師根據各小組的分類進行小結:像這樣的用等號連接左右兩邊的'叫做等式。像這樣的這一類叫方程。板書課題。(在學生分類的基礎上)

  4、小組探究“什么是方程?”(先觀察式子,獨立思考,后小組交流)

  5、小組匯報各組的想法。在各組傾聽的基礎上逐漸完善自己的想法。

  6、教師在學生小組匯報的基礎上進行小結:像這樣,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方程。

  7、生舉例。

  8、師舉例,讓學生說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并說明理由。

  9、通過剛才的幾道算式,讓學生說說對方程又有了哪些新的認識?

  10、判斷兩句話: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所有的等式都是方程。

  11、畫圖表示方程與等式之間的關系。

  三、應用練習

  1、判斷下列式子是不是方程。

  2、看圖列方程。

  3、根據題意列方程。

  四、拓展延伸

  1、談談自己在知識和情感上的收獲。

  2、送給同學們一個方程:天才+—=成功。

  一年級趣味數學教案 6

  教學目標

  (一)初步了解學生數數的能力和認數情況。

  (二)使學生初步了解分類的含義,初步掌握分類的方法。

  (三)對學生進行愛學習、愛學校的教育。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了解學生數數的能力,初步掌握分類的方法。

  難點:學會分類方法。

  課前準備

  (一)教具:三幅教學圖及1~10數字卡片。

  (二)學具:10根小棒。

  教學過程設計

  (一)教師談話 同學們,我們今天開始上數學課。我們在數學課上會學到好多好多知識,比如:認識數字、認識圖形、會計算等等。現在請同學們看一幅圖。

  (二)學習新課

  1.初步建立方位概念。

  請同學們看看這幅圖上都有什么?

  圖的上面是什么?下面是什么?左邊是什么?

  右邊是什么?中間是什么?

  數一數:圖的上面有幾架飛機?下面有幾輛汽車?圖的左邊有幾個蘿卜?右邊有幾棵白菜?中間有幾只燈籠?

  小結同學們回答得都很好,不但能認真看圖,還能分清上、下、左、右。今后我們看圖、看書、做事都用得上這些知識。

  下面請同學們做認識新朋友的.游戲:說一說:你座位四周的同學都是誰?(要說清前面、后面、左面、右面是誰)

  2.學習數數:

  出示學校新學年開學圖。

  師說:這幅圖畫的是開學了,同學們高高興興地來到學校。開始新的學習生活。大家仔細看看圖上都畫了些什么。

  (1)引導學生按照一定順序進行數數:

  圖上有幾位老師?幾個同學?(一組一組地數)一共有幾個人?

  圖上面有幾朵向日葵?幾棵樹?幾只小鳥?(從左往右數)

  (2)數周圍的實物:

  數一數你們小組一共有多少人?

  數一數教室里有幾盞燈?幾扇門?幾扇窗戶?

  數一數自己的鉛筆盒里有幾支鉛筆?衣服上有幾個扣子?

  3.學習分類。

  (1)看書上圖提問:

  圖上畫的是什么?(鉛筆和球)

  為什么大球小球圈在一起?(大球小球都是球)

  師說:大球小球都是球,是同類物品,所以圈在一起。鉛筆是寫字用的,和球不是同類物品,所以不和球圈在一起。

  (2)出示圖片:

  請你們分一分,哪些是同類物品,學生回答后,教師圈上圈。

  (3)學生看書上圖:

  師問:圖上都畫了些什么?(書包、小雞、母雞、公雞和氣球)

  可以把哪些東西圈在一起?(可以把小雞、母雞、公雞圈在一起)為什么?

  師說:你們說得對!小雞、母雞、公雞都是雞,所以把它們圈在一起。請同學們自己動手圈一圈。

  4.了解學生認數的情況。

  (1)看圖回答問題:師問:每個圈里畫的是什么?有多少?它旁邊的數是幾?

  (2)指名幾名學生分別數出1~10實物的個數。

  (3)教師帶領學生打亂 1~10各數的順序數數。

  (三)鞏固反饋

  (1)看數擺小棒:

  教師出示卡片,學生擺出5根小棒。

  教師出示卡片,學生擺出7根小棒。

  (2)做拍手游戲:

  教師出示卡片,同學們拍手表示。

  教師出示卡片,同學們拍手表示。

  (3)做練習一第1題,把同類的圈起來。

  小結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數10以內的數。學會了把物品進行分類。這是為我們以后學習數學的一節準備課。(板書課題)

  一年級趣味數學教案 7

  一、預期效果

  1.應掌握的知識

  通過說一說、掂一掂、稱一稱的活動,使學生逐步加深對輕重的體驗與理解,學會一些比較的方法,體會輕重的相對性;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認識到光靠看一看、掂一掂不能準確地比出物體的輕重,從而認識到借助工具確定輕重的必要性和精確性。

  2.發展的能力

  鼓勵學生積極想辦法解決問題,初步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操作能力;初步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滲透等量代換的思想。

  3.應培養的情感

  培養學生認真仔細觀察的良好習慣;在實踐活動中體驗生活與數學的聯系。

  二、設計要旨

  1.課標解讀

  初步讓學生感知“輕”、“重”的含義;會用符號表示兩個數之間的大小關系。其中分為三個層面:第一層面是通過觀察、操作、嘗試體驗“輕”、“重”、“最輕”、“最重”的含義,使學生在實踐中認識知識,在探索中辯析易錯概念;第二個層面是練習,在練習中充分注意到問題的開放和答案的不惟一性,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2、內容分析

  教學重點是學會比較的方法;教學難點是滲透等量代換的思想。

  3.學情認識

  學生對比較輕重、高矮、長短雖然積累了一定的感性經驗,但對比較活動中的相對性認識不足,本單元就要通過觀察、比較、思考,使學生獲得比較多少、高矮、長短、大小、輕重的相對性的認識。

  直接比較兩個事物的大小、多少、高矮、輕重等學生并不困難,但對間接比較兩個事物的大小、多少等等需要通過一定的推理才能獲得,因而是教學中的難點。

  4. 經驗介紹

  “輕重”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比較大小、高矮、長短、厚薄等基礎上開展的又一次體驗活動。教科書在安排上體現了三個層次:說一說——掂一掂——稱一稱。 “說一說”這一環節通過兩個小動物玩蹺蹺板,使學生一眼看出誰輕誰重,認識到重量差別大的兩個物體可以通過看得出比較的結果;“掂一掂”這一環節通過淘氣和笑笑動手掂一掂,獲得對輕重的感性體驗,認識到用眼不能看出輕重的情況下可以用手掂一掂;“稱一稱”這一環節,通過開展實踐活動,使學生明確當看、掂都難以分辯物體輕重時,可以借助工具來比較,從而體會到借助工具確定輕重的必要性和精確性。最后通過一組練習來使學生獲得得間接比較輕重的方法,知道輕重和大小、高矮一樣是相對的,滲透等量代換的思想。

  三、實施要領

  1、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等

  2、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初步感知輕重

  創設情境,初步感知輕重

  1.師:星期天到了,小動物們都在公園里玩耍,它們玩得可高興了,我們一起去看一看,都有什么動物?它們在干什么?(出示主題圖)

  學生回答后,引導學生觀察:小熊和小猴在玩蹺蹺板,從這幅圖中,你知道了什么?(小熊重、小猴輕)你是怎么知道小熊重,小猴輕的?

  師:從這幅圖中你還能看出誰輕誰重?

  師小結:小朋友真能干,通過觀察可以看出誰輕誰重。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輕和重。

  (板書課題 輕 重)

  2.你還能說出你身邊的物體誰輕誰重嗎?

  學生觀察并回答問題,發現相關數學信息。

  生1:大象重、小狗輕;

  生2:大象重、小熊輕;

  生3:小猴重,小狗輕。

  根據低年紙兒童的年齡和心理特特征,創設生動的學習情景,由“要我學”變成“我要學”。并且由動物世界回到現實生活,體會“輕重”無處不在,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

  (二)、實踐操作,發展認知

  實踐操作,發展認知

  1.掂一掂

  (1)讓學生觀察講桌上的一本數學書和一個文具盒,說說數學書和文具盒誰輕誰重?

  (2)為什么同樣的書和文具盒,大家判斷的不一樣呢?有什么辦法可以證實一下誰說的對呢?請學生上來用手掂一掂,再把你發現的結果告訴大家。

  (3)請2~3名同學上臺掂一掂。

  (1) 教師把文具盒里的文具取出來,再請2~3名同學掂一掂,說出誰輕誰重?為什么?

  (5)你們想不想掂一掂,看看自己的文具盒和數學書誰輕誰重?與同桌的同學互相說一說,再交換東西掂一掂。

  (6)教師小結:文具盒和數學用眼睛看不能準確地判斷誰輕誰重,我們用掂一掂的方法能夠比出誰輕誰重。

  (7)小實踐:再選擇桌上的其他東西掂一掂,比一比,與同學交流一下。

  2.稱一稱

  (1)出示重量接近的一個蘋果和一個梨。

  (2)猜一猜:誰輕誰重?

  掂一掂:誰輕誰重?

  師:不管是猜一猜,還是掂一掂,小朋友的答案都不同,怎么辦呢?誰又能想出什么好辦法呢?

  (3)小結討論:你們能想出哪些辦法?

  (4)出示天平秤。介紹在天平上比較輕重的方法,教師把蘋果和梨分別放在天平的兩邊,讓學生觀察,現在你知道蘋果和梨誰輕誰重嗎?

  (5)分小組活動。

  拿出你們身邊的學習用品,選擇其中的兩樣,先猜一猜,再掂一掂,再后稱一稱,說說誰輕誰重。

  (2) 教師小結:從剛才的比較蘋果和梨誰輕誰重,我們發現要想準確地知道誰輕誰重,稱一稱是最好的辦法。

  (7)出示一大塊塑料泡沫和一小塊鐵。

  先說一說:誰輕誰重?為什么?

  再掂一掂、稱一稱。

  明確:比較輕重,不能只看大小、大的不一定重、小的不一定輕,一定要實際掂一掂、稱一稱才能確定誰輕誰重。

  生1:文具盒輕、數學書重;

  生2:數學書輕、文具盒重;

  生3:文具盒和數學書一樣重。

  得出:講桌上的文具盒比數學書重。

  得出:現在文具盒比數學輕。

  如一本書和一個本子比,一本書和多個本子比,等等。

  學生猜測結果。

  小組討論方法,交流意見。

  匯報交流,充分聽取同學想出的不同方法,給予適當的評價。

  分小組進行猜一猜,再掂一掂,再后稱一稱,說說誰輕誰重。

  在“掂一掂”這個環節中,通過猜想、推測、實踐等探究活動,把教師的“教”變為學生的“探”,通過學生掂自己的物品,別人的物品,積累輕重的感性認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解決實際問題。)

  在“稱一稱”這個環節中,通過設疑——討論——操作——深化,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進一步領悟比較物體輕重的`方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想出辦法解決面臨的新問題,對學生而言是一種可貴的成功體驗。

  (三)、鞏固練習,深化認識

  鞏固練習,深化認識

  1.出示練一練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說說怎樣判斷的。

  2.第2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引導學生說出一個西瓜和兩個菠蘿一樣重,說明一個西瓜就比一個菠蘿重,如果學生不能理解,可用實物演示一下。

  3.第3題

  讓學生在小組內說說誰最輕?誰最重?為什么?

  4.第4題

  這道題具有一定的難度,不要求所有的學生都能獨立完成,可先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思考的過程,再引導學生分析。

  獨立判斷,并說一說判斷過程。

  練習設計分為三個層次:獨立完成的、合作討論的、指導完成的。通過三種練習形式,練習不同層次的題,難易結合,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對于較難的題目,通過討論交流,也能順利完成,達到數學目的。在練習中不限制學生的思路,讓學生盡情表達,促進了學生思維的發展。

  四、學業診斷

  1.比較輕重時,判斷天平稱翹起的那邊重。

  缺少實際生活經驗,不懂得天平稱的原理。

  2.( )比( )重,( )比( )輕矮,各個量填反。

  缺少觀察比較的技能和表達的方法。

  3.三種物體比較輕重,錯誤把數量多的判斷為最重的。

  缺少實際生活經驗,等量代換的思想理解有困難。

  2.診斷問題

  診斷1:( )比( )重?

  診斷目的:比較大小的方法以及表達方法。

  一年級趣味數學教案 8

  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使學生初步認識一一對應,知道同樣多的含義。

  2.初步學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多少、知道多、少的含義。

  (二)能力訓練點

  1.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擺一擺,比一比,知道同樣多、多些、少些,培養動手能力。

  2.進行比較,培養觀察和判斷能力。

  3.用完整話說一說有關同樣多、多些、少些的道理,培養語言表達能力。

  4.學會正確握筆方法,寫字的姿式及寫法,提高書寫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1.滲透一一對應的數學思想。

  2.強調寫字的基本要求,培養良好地書寫習慣。

  教學重點

  1.通過連線初步認識一一對應。

  2.知道同樣多、多些、少些的含義。

  3.做寫字準備練習,強調寫字基本要求。

  教學難點

  1.一一對應,比較多些、少些。

  2.寫字準備練習。

  教具準備

  1.實物圖或電腦軟件,4個蘿卜,4只白兔;2只小雞,1只小鴨圖;2個蘋果,3個桃的圖。

  2.磁力板及10個○,7個△,5個□;小棒若干根。

  3.畫有寫數字練習格的小黑板。

  4.學生準備5個△,5個○,5個□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教師在磁力板擺3個△、4個□、5個○,請學生按圖形種類分類。

  要求:把同一類移動到一起,并用筆或金屬絲圈起來,再數一數每個圈里的圖形各有幾個?

  2.請同學們把混在一起的學具分類,而后用手各畫一個圈。

  二、探究新知

  1.認識同樣多。

  (1)認識一一對應,教學同樣多。

  ①教師在磁力板上無規則出示或電腦顯示4個蘿卜,4只白兔,請同學分類。

  ②指名將蘿卜和白兔按順序從上而下排成兩行并且圈起來,成5頁左上圖形狀。

  ③引導觀察,左邊有幾個蘿卜?右邊有幾只白兔?

  一個蘿卜對著一只白兔(邊說邊在蘿卜和白兔之間放一根小棒或電腦顯示連線)蘿卜沒有多余的,白兔也沒有多余的,我們就說:蘿卜和白兔同樣多。

  ④認識在什么情況下,蘿卜和白兔同樣多?

  引導學生說:一個蘿卜對著一只白兔,蘿卜沒有多余的,白兔也沒有多余的,我們說:蘿卜和白兔同樣多。

  指導學生用4個○代表4個蘿卜, 4個△代表4只白兔,邊擺邊說,邊動手連線。說明蘿卜、白兔同樣多。(板書:蘿卜和白兔同樣多)

  ⑤相互之間指著課本上的圖說一說。

  (2)動手擺學具,理解同樣多。

  ①擺□,要和○同樣多。(5頁右上練習,指一名同學到前面擺,其它同樣在課桌上擺)

  請按從上到下的順序擺2個○,再在右邊對著○擺□,要求擺的□和○同樣多。怎么擺,擺擺看。

  請擺學具的同學說一說,怎么擺,擺幾個□,□和○同樣多。

  ②擺△,要和○同樣多。

  請同學們按從左到右的'順序擺4個○,在○下面一個對著一個擺△,△要和○同樣多,要邊擺邊說。(一個△對著一個○,擺4個△和○同樣多)

  請一名同學說一說,是怎樣擺的。

  (3)請同學們指著教室的人或物說一說,誰和誰同樣多。

  2.利用一一對應,認識多些、少些。

  (1)觀察比較,認識多些。

  ①磁力板出示或電腦顯示2只小雞的集合圖,再在右邊出示1只小鴨集合圖。

  指圖問:不用數,怎樣知道小雞和小鴨是同樣多,還是哪個多些?

  ②學生回答:用連線方法,一只小雞對照一只小鴨,在小雞和小鴨之間連上一條線。

  ③指圖提問:小雞和小鴨都對上了嗎?有多余的小雞嗎?再看,小鴨和小雞都對上了嗎?有多余的小雞嗎?

  ④師生共同小結:一只小雞對著一只小鴨,小雞有多余的,小鴨沒有多余的,我們說:小雞比小鴨多。(板書:小雞比小鴨多)

  ⑤練習:課本5頁左下圖,學生擺完后,再說一說怎樣擺,△就比○多1個。(先一個△對著一個○,都對上以后再多擺一個△。)

  (2)觀察比較,認識少些。

  ①用磁力板或電腦顯示:2個蘋果的集合圖和3個桃的集合圖。

  提問:不用數,怎樣知道蘋果和桃誰多、誰少?

  ②同學們互相議論后,指名回答并連線。

  ③小結:一個蘋果對著一個桃;蘋果沒有多余的,我們說蘋果比桃少。(板書:蘋果比桃少)

  ④練習:課本5頁右下圖,學生自己動手擺完后,指著圖說一說怎樣擺。

  3.反饋練習。

  (1)擺學具,比多少。(按從左到右的順序擺)

  ①第一行擺3個○,第二行對著上面的○擺△,△和○同樣多。

  ②第一行擺4個○,第二行對著上面的○擺△,△比○多2個。

  ③第一行擺5個○,第二行對著上面的○擺△,△比○少1個。

  (2)練習一、2.(打開書6頁,看第2題)

  ①讀題目要求。

  ②數一數每個□里的小動物只數,再與點子數同樣多的□連線。

  (3)練習一、3.

  ①指導看圖,這題里畫了兩行什么?仔細看每行的后面還畫了什么?(一條線)

  ②讀題目要求。說明:這一題是要我們看一看哪一行圓多,就在哪一行后面的橫線上畫。

  ③那行圓多?你是怎么知道的?(數出來,連線)

  發現:兩行圓排列都很均勻,而且兩行的第一個圓和最后一個圓也上下對齊,但兩行的○疏密不同,所以兩行的○個數也不同。擺的密的,○的個數多;擺的疏的,○就少,以后也可以用這種方法,直接判斷出那行多。

  4.寫字準備練習。

  (1)講述握筆方法和寫字基本要求。

  ①身體要坐正,胸離桌子一拳遠,眼離本子一尺遠(6寸尺),本子對著上衣中間扣線。

  ②用右手握筆,筆放在中指第一關節稍外一點,大姆指和食指捏緊筆桿,握筆處離筆尖約23厘米。

  (2)指導寫字。

  ①教師在放大的練習格上邊示范邊說明:畫橫線要由左向右,橫要平;畫豎要由上到下,豎要直;彎兒要拐得圓一些。注意,起筆、落筆要用力,拐彎要穩,筆畫要勻。

  ②請同學們按要求先練筆順,再描完格里虛線的筆畫。

  一年級趣味數學教案 9

  一、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景和教學活動中認識“10”的組成,并初步理解10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算式,進一步體驗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之間的關系;

  2、初步培養學生有條理地思考問題的能力及善于交流合作學習的能力。

  二、教學重點及難點:

  1、重點:能正確熟練地口算10的加減法;

  2、難點:經歷從實際問題抽象并整理出10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

  三、教學準備:

  1、教具:磁性蘋果、課件

  2、學具:蘋果圖片

  四、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1、情景導入:

  師:同學們喜歡吃蘋果嗎?今年蘋果大豐收,老師也摘了些回來。瞧,咱黑板上這一堆蘋果,你估計估計有多少個?我們一起數數吧!

  學生估計蘋果數量。

  1個、2個……10個。

  2、實踐操作:

  師:大家都想親手分蘋果吧?咱們按小組分蘋果吧!(板書:分蘋果)

  活動要求:4人一個小組,同學之間要合作,有想辦法的、有操作的、有記錄的,比比哪組合作的最默契,分的而且方法多。

  小組一邊動手分,一邊記錄。(附小組活動記錄表)

  3、匯報分蘋果情況:

  (1)師:10個蘋果分成兩堆,有幾種分法?

  (2)進一步理解分蘋果:課件再現學生分蘋果的情況,滲透整體與部分的思想。

  小組匯報,展示活動記錄表。

  10個蘋果被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 ),另一部分是( );……

  4、理解10的加減法

  師:蘋果分成1和9,你想到了什么算式?說一說你列的算式是什么意思?蘋果還可以怎樣分,你想到其它算式了嗎?

  1+9=109+1=10

  10-1=910-9=1……

  學生解釋算式的'意思。

  5、練習口算10的加減法:

  (1)師:數一數、連一連,哪兩盤合起來是10個?

  想要兩盤合起來是10個,還需要一盤有幾個的?

  (2)找規律填空。(附題目)

  學生連線,發現其中有一盤是5個的沒的連。

  還需要一盤有5個的。

  找規律,口算填空。

  6、數學活動:猜猜老師家的電話號碼

  10-4=( )10-8=( )10-1=( )10-2=( )

  10-10=( )4+5=( )10-9=( )10-3=( )

  學生口算得出號碼:

  62980917

  7、小結:

  師:把今天數學課上有趣的事告訴爸爸媽媽或同學,然后把自己家的電話號碼編成算式告訴給大家!

  課后編電話號碼,同學之間可以練習10以內的加減法。

  一年級趣味數學教案 10

  一、聯系生活、復習引入。

  1、同學們,我們已經學過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誰能說說在我們生活中那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

  2、從桌面上拿出自己喜歡的物體,并說說它們的的形狀。

  3、摸一摸手中的物體,有什么感受?與同學交流想法。

  4、引導學生說出有些物體的一面或幾面是平平的,揭示課題。

  二、動手操作,認識圖形。

  1、認識長方形。

  (1)讓學生動手找出長方形的面(生可以用摸),認識長方形并出示圖形。(電腦出示:從長方體中取下長方形。)

  (2)其余生也找找手中物體中的長方形的面,看一看,摸一摸。

  2、能不能從其他物體上找到其他的圖形呢?(學生獨立找、小組內找、與教師一起找)。

  3、匯報交流,認識正方形、三角形、圓。(電腦演示)

  4、請小朋友仔細觀察,今天我們認識的圖形和過去認識的物體有什么不同?(立體圖、平面圖)

  5、用自己的辦法把他們圖形畫下來。

  三、聯系實際、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1、出示教材中的.交通標志圖讓學生辨認,滲透交通安全教育。

  2、在生活中,你在哪兒見過這些平面圖形呢?請同組的同學相互說說。

  四、課堂活動。

  1、小明和同學們一樣也認識了這些圖形,這是小明利用今天認識的圖形拼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電腦演示)你們能從這幅美麗的圖畫中找出今天學的這些圖形嗎?

  2、下面請同學們小組互相合作,利用老師給你們的圖形拼出自己喜歡的漂亮的圖畫,要盡量和小明的不一樣。

  五、課堂小結

  下面請同學們閉上眼睛,在腦子里想想今天認識的圖形。

  六、布置作業

  在生活中我們到處都可以見到這些圖形,同學們回到家后仔細觀察家里的物體,看看能在哪些物體上找到這些圖形,把你的發現告訴爸爸和媽媽。

  一年級趣味數學教案 11

  教學目標:

  1、能夠借助具體物體正確地數出5以內物體的個數,理解5以內數的具體含義,知道5以內數的組成,會讀寫5以內各數。

  2、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及抽象概括能力。

  3、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

  教學要點分析:

  教學重點:理解1—5各數的含義。

  教學難點:寫1—5各數。

  教學關鍵:由于學生剛剛入學,所以教師的組織教學顯得尤為重要。

  教學準備:

  教師:帶領學生參觀學校的活動課,坦克等圖片,點子圖,田字格。

  學生:5根小棒或小正方體塊。

  過程設計:

  活動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昨天參觀活動課時,我們看到了大哥哥、大姐姐們在科技小組活動的情況,想不想知道朝陽小學一年級的小學生參加科技活動小組的情況呢?

  [設計意圖:由于學生剛剛入學,對科技小組的活動還不夠了解。通過課前的參觀活動,不但可以激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而且能夠提高學習本節內容的積極性,可謂一舉兩得。]

  活動二:教學1—5各數的意義。

  1、同學們在做什么?(指導學生有序進行觀察)

  小女孩提出了一個數學問題“坦克有幾輛?”誰來告訴她?

  誰能試著提出類似的問題?

  誰能幫他解決?你是怎么知道的?注意對數數方法的指導。

  按順序板貼:火箭、坦克、汽車、機器人和飛機圖。

  2、小結:一輛坦克我們可以畫一個點子,用數字1表示;兩支火箭畫幾個點子,用數字幾表示?等等。(板書)

  3、拓展:我們身邊或生活中數量是1—5的物體有許多,誰能用上1—5中任意一個數字說一句話?

  [設計意圖:由于學生剛剛入學,提出有價值的數學問題的能力較差,教師通過讓學生提類似的問題,有效地進行引領。另外,注意組織學生交流數數的方法,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并通過小結,發展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滲透對應思想。]

  活動三:1—5各數的書寫

  1、剛才老師寫的數字漂亮嗎?你想不想寫寫看?

  教師在田字格中邊示范邊講解1—5各數的寫法,重點說明從哪里起筆,在哪里拐彎,在哪里停筆及在方格中的'布局。(有條件的可以利用課件動態演示講解,提高學生書寫的積極性)

  2、學生練習。

  3、師生評價同學書寫的情況,以便更好地進行書寫。

  [設計意圖:評價可以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在學生練習寫數后,教師組織學生進行互評,不但可以讓學生對于數字的書寫有更加清晰的認識,而且從中學會欣賞別人、尊重別人。]

  活動四:1—5各數的組成

  1、同學們愿意做分小棒的游戲嗎?把4根小棒分成兩堆,可以怎樣分?自己分分看,看誰能想出不同的分法?

  2、學生匯報,引導學生有序思考,師條理地進行板書。

  3、教學2、3、5的組成時,師提出問題后,先讓學生想,有困難的可以擺小棒。

  4、對口令游戲:

  (老師演示:某某同學我問你,5可以分成1和幾?

  或:5可以分成幾和3?或:2和3組成幾?)

  同桌游戲。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操作得出1—5各數的組成后,熟練識記也很重要。這里不是讓學生死記硬背,而是通過玩對口令游戲,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進行學習。]

  活動五:自主練習

  第1題:圖上畫了哪些文具?橡皮有3塊,連數字3;小刀、鉛筆、文具盒各有多少,用哪個數字表示呢,連一連。

  指導學生用直尺連線。

  第2題:把各種水果的數量在田字格中記下來,比一比,誰寫的漂亮。

  第3題:根據計數器珠子的變化,感受數的順序,并根據珠子的數量畫點子,再用數字表示出來。

  活動六:總結延伸

  這節課學得高興嗎?課下尋找數量是1—5的物體,比一比誰發現得多。

  [設計意圖:學習數學的目的之一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通過課下讓學生找數量是1—5的物體,既鞏固了本節課所學的知識,又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使他們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一年級趣味數學教案 12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4、25頁例題及做一做。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演示,使學生知道加法的含義;能正確讀出加法算式;使學生初步體會生活中有許多問題要用加法來解決。

  2、通過學生操作、表述,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學生初步的數學交流意識。

  3、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活動,獲得成功體驗,增強自信心。

  教學重點:

  知道加法的含義。

  教具準備:

  課件、實物投影、5個圓片、5根小棒。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美的引入

  背一背5以內數的合成與分成。

  二、美的發現

  1、引導觀察,感知加法的含義。

  (1)用電腦反復演示,讓學生感知到:把3只紅汽球與1只藍汽球放到一塊兒。

  (2)你能說說圖的意思嗎?

  教師引導學生同桌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3)教師說明: 3只紅汽球和1只藍汽球放到一塊兒就是合起來的意思。(教師邊說邊用手勢表示合起來)

  2、學習加法算式。

  (1)由汽球的數量抽象出數字3和1。

  (2)教師說明:把3和1合起來,在數學上我們用符號+來表示,教師板書+。

  (3)引導學生數一數合在一起是多少?用數字幾表示?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板書=,并在等號后面寫上4。

  (4)教師進一步說明:把3和1合起來,用加法計算。(板書:加法)

  (5)讀加法算式。

  教師范讀,同桌互讀,學生自己讀。

  3、看圖說算式的意思。

  觀察24頁做一做的三幅圖,說說這三個加法算式分別表示的意思。

  4、觀察25頁上圖,請學生說說圖意。

  原來有3只松鼠,又來了2只松鼠,現在有幾只了?把3只和2只合起來,用加法算式怎么寫?3+2。

  想想,合起來是多少?

  匯報:

  (1)數數的方法,1、2、3、4、5,共5只。

  從3接著數,4、5。

  (2)利用數的`組成,3和2組成了5。

  三、美的升華

  1、看圖,填得數。

  2、看圖擺一擺,填一填。

  投影出示25頁做一做的第2、3題,學生邊擺邊口述。進一步加強對加法含義的理解。

  3、聯系生活,豐富聯想。

  讓學生列舉生活中的事例,并用加法算式表示。

  (引導學生通過看算式,擺小棒,進一步理解加法含義。)

  四、小結

  你今天有什么收獲?

  一年級趣味數學教案 13

  一、指導思想

  數學是一個色彩繽紛的萬花筒,美麗而奇妙。數學是神奇的世界,肯定有不少學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為此,訓練學生的思維活動是重中之重。在數學教學中探求問題的思考、推理、論證的過程等一系列數學活動都是數學教學中實施思維訓練的理論依據之一。因此,趣味數學能更好的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發展。

  二、教材簡析

  一年級《趣味數學》教材課程,主要設計理念是:趣味性、實踐性。通過一系列數學活動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把數學與兒童生活實際聯系起來,讓學生看到生活中處處充滿數學,學生學起來也親切、自然,可以通過自己的認知活動,實現數學觀念的構建,促進知識結構的優化。學習內容以數學游戲、數學故事、數學實踐活動為主。

  三、目的`要求

  1、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愛好,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自信心。

  2、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學習技能。

  3、使學生獲得一些初步的數學實踐活動經驗,能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問題,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

  4、培養學生與人合作、與人交流的意識和能力。

  5、培養學生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敢于質疑、獨立思考、不怕困難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6、培養學生數學思考能力、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創新能力。

  四、 時間安排

  單周四下午3:40——4:40

  五、主要措施

  1、以新課程的理念和新課程綱要為指導思想,以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現有知識水平為依據,采用豐富多彩的形式,讓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愿意主動去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現象,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敢于質疑,樂于討論探究各種現象,喜歡和他人合作解決問題。

  2、逐步養成良好的數學思維習慣,培養和強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應用中感受數學創造的樂趣,增進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3、課前讓學生準備好學具,課上組織好每一個教學活動,把每一個教學設計都落實下去。

  六、 內容安排

  1、認數

  2、我的位置

  3、趣味拼圖

  4、折一折,比一比

  5、我會編故事

  6、猜一猜

  7、找規律

  8、生活中的數字

  9、巧擺火柴棒

  10、有趣的數學題

  一年級趣味數學教案 14

  教學要求:

  1、在觀察人民幣以及換幣、取幣等活動中認識1元以內的人民幣,知道元與角、角與分之間的進率。

  2、初步認識商品的價格,學會簡單的購物,培養思維的靈活性、與他人合作的態度以及學習數學的興趣。

  3、對學生進行愛護人民幣和勤儉節約的教育。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知道人民幣單位間的進率。

  教學難點:各種面值人民幣之間的簡單換算。

  教學過程:

  一、情境激趣

  1、出示例題第一幅圖,讓學生仔細觀察。

  2、提問:你們從圖中看到些什么?你們買過東西嗎?買東西要用什么?各個國家的錢都有不同的名稱,誰知道我們國家的錢叫什么?

  3、揭示課題,齊讀課題。

  二、自主探究

  1、認識不同面值的`人民幣

  你們認識人民幣嗎?請你從盒子里找出認識的人民幣,介紹給本組的小朋友聽。分組活動。

  組匯報:讓學生在實物投影儀上逐一介紹面值不同的人民幣,教師隨機補充,并把不同面值的人民幣分別展示出來。

  認識人民幣單位間的進率。

  讓學生辨認不同面值的人民幣,對學生進行愛護人民幣和節約用錢的思想教育。

  提問:小朋友,你們能把這些人民幣分分類嗎?請學生拿出盒子里的人民幣,小組合作分類。

  學生匯報分類情況,并說說分類的依據。總結學生的回答,引出人民幣的種類有:硬幣、紙幣;人民幣的單位有:元、角、分。

  2、例題第二幅圖,要求學生仔細觀察。

  提問:圖中的小朋友想買什么?(手表)

  買手表該付多少錢?(1元)

  請學生從盒子里拿出1元錢,比一比誰的拿法多。

  學生匯報拿1元錢的不同方法。當出現拿一個1元的和10個1角的時候,引導學生建立“元”與“角”之間的進率關系:1元=10角

  提問:我們已經知道“1元=10角”,那么1角等于幾分呢?(1角=10分)

  完成填空:

  1元=( )角

  1角=( )分

  3、試一試:一張1元的人民幣可以換幾張5角的?幾張2角的可以換1張1元的?同桌互換。

  請學生說說互換的結果,以及為什么要這樣換。

  三、應用拓展

  1、連一連。(“想想做做”第1題)觀察并說說圖上畫了些什么?每種物品的價錢是多少?有幾種面值的人民幣?分別是多少?

  請學生把要買的物品和對應的人民幣連起來。

  2、填一填。(“想想做做”第2題)

  先讓學生說說每個題目的意思,再讓學生獨立完成,集體交流,說說是怎樣想的。

  拿一拿。

  (1)“想想做做”第3題。

  (2)“想想做做”第4題

  思考:用一種人民幣怎么拿?兩種呢?三種呢?

  游戲:購物。(“想想做做”第5題)

  出示貨架:橡皮(每塊4角),美工刀(每把9角5分),鉛筆(每枝4角),自動鉛筆(每枝7角),尺(每把3角)。

  請小朋友用1元錢購物,想一想,說一說,可以買哪幾樣東西?應找回多少錢?

  四、總結延伸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認識元角分)知道了什么?(人民幣有紙幣和硬幣、1元=10角、1角=10分)關于人民幣,小朋友們還知道什么呢?這些面值更大的人民幣,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一年級趣味數學教案 1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初步認識鐘面,會認讀整時、半點。

  2、在具體情境中,培養學生珍惜時間的觀念和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3、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能力,體驗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樂趣。

  教學重點:

  根據情境圖提出數學問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初步認識鐘面,會認讀整時、半時。

  教具準備:

  鐘模型、多媒體課件。

  一、猜謎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老師就給大家帶來了一個謎語,想猜嗎?

  “滴噠滴噠,滴噠滴噠,會說沒有嘴,會走沒有腿,它能告訴我們,什么時候睡,什么時候起”能告訴我謎底是什么嗎?

  生:鐘表

  答對了。這節課我們就共同來“認識鐘表”(板書課題)

  師: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新朋友,他的名字叫小明,和大家一樣,也上一年級了。他今天有一個問題想請教一下大家,大家愿不愿意幫助他呢?

  1、播放課件,提出問題。

  2、我們看看這個方法行不行呢,繼續看課件。

  有了這個鐘表,小明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們這節課就來了解一下“小明的一天”。

  二、合作交流,總結經驗

  1、認識鐘面

  ①師:生活中我們經常見到鐘表,那么鐘面上有什么呢?請大家認真觀察手中的學具鐘面,說一說你發現了什么。

  ②師小結:小老師們懂得真不少,有的不僅會看鐘面上的時間,還知道鐘面上(出示鐘面實物圖)有12個數,有3根指針,又短又粗的一根叫時針,長一些的這根叫分針,最長的這根叫秒針。

  (過渡:我們認識了時針和分針,你知道這些表的時間嗎?)

  2、觀察情境圖,交流經驗

  (1)認讀整時、半點

  ①屏幕出示“小明的一天”的生活情境。

  師:這是小明一天的生活安排,請小朋友們試著在小組里說一說小明什么時間在做什么,你是怎樣看鐘面上的時間的?

  師:誰來介紹小明在一天都做了些什么?

  師:介紹得真清楚。老師告訴你,幾點也可以說成幾時,例如6點起床,可以說成6時起床。

  (2)總結經驗,進一步加強對整時、半點的認識。

  師:小朋友們知道小明在一天里都做了些什么,那你能給小明活動的這6個時間分分類嗎?針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評價和鼓勵。

  師:按整時和半時來分,可以分成兩類,6時、8時、12時、下午4時是整時,7時半、8時半是半點。你們是怎樣認讀整時和半點的呢?利用自己的鐘表模型,小組內交流一下看法。交流時要注意聽別人是怎么說的,如果有不同意見,要等同學說完后再提出來。

  師:由此可以發現整時和半點有什么不同?

  師小結:整時分針總是指向12,時針指向幾就是幾時;半點時分針總指向6,比如說7時半,分針指向6,時針指向7和8的中間

  (3)良好作息時間的教育。

  師:通過小明的`一天,你對他有了哪些方面的了解?師小結:小明是一個有良好生活作息習慣的好孩子,希望同學們也像小明那樣能夠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作息時間。

  (4)用兩種方法表示時間

  (過渡:日常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表)

  1.認識電子鐘。

  課件出示生活中的電子表。

  學習同一時間用鐘表和電子表怎么表示。師板演7時,7:00,學生板演8時、3時、6時用電子表表示

  小結:小圓點后面是兩個零,前面是幾就是幾時。

  7時和7:00是一個時刻的兩種寫法,它們是一對好朋友。下面我們就來做一個找朋友的游戲好不好?

  2、完成書上97頁第2題連一連。

  三、應用新知,拓展練習

  1、認一認。播放課件

  讓學生獨立說一說第97頁“練一練”第1題圖中的小朋友在什么時間干什么。(用兩種方法表示,并說出幾時在干什么。)

  2、撥一撥。

  (1)讓學生利用手中的鐘表模型撥出下列時刻:一名學生在講臺上撥,其余學生在下面撥。

  1時9時半3時11時半5時半

  3、動腦筋。(過一小時是幾時)播放課件

  先讓學生理解題,“過一小時是幾時,就是用現在的時間+1。

  課堂小結: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作業設計:

  今天回家后,同學們也像小明一樣,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給自己制定一份合理作息時間表。

  板書設計:

  小明的一天

  時針短分針指著12,時針指幾讀幾時。

  分針長分針指著6,時針剛過幾就讀幾時半。

【一年級趣味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趣味數學教案02-13

趣味的數學教案02-25

一年級趣味數學教案(6篇)01-14

一年級趣味數學教案6篇01-14

小學趣味數學教案02-24

小學的趣味數學教案07-18

初中趣味數學教案02-02

小學趣味數學教案05-31

趣味數學教案(精選11篇)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