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小學三年級數學《什么是面積》教案

時間:2022-11-16 03:49:44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三年級數學《什么是面積》教案(精選10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三年級數學《什么是面積》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三年級數學《什么是面積》教案(精選10篇)

  小學三年級數學《什么是面積》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體驗面積的含義,初步學會比較物體表面和封閉圖形面積的大小。

  2、通過比較兩個圖形面積大小的過程,讓學生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同時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創設有目的的活動,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培養學生主動探索與團結協作的意識和能力,使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學具袋(正方形與長方形每生各一個,剪刀、固體膠、小紙片、硬幣等)

  2、學生準備:學具袋(正方形與長方形每生各一個,剪刀、固體膠、小紙片、硬幣等)

  【教學重點】

  理解面積的含義,體驗比較策略的多樣性。

  【教學難點】

  理解面積含義,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手掌面及數學書封面引出物體表面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板書:物體表面的大小——面積)

  2、以淘氣想加入到同學們當中來,出示課件引出: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板書:封閉圖形)

  二、初探面積的含義。

  1、感知:

  ①尋找身邊物體的面積,學生舉手回答。

  ②比較物體面積的大小,同桌互說并舉手回答。

  2、學生活動:比較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大小

  ①教師出示長方形與正方形。學生猜測圖形面積的大小。

  ②學生動手操作,利用學具袋中的學具想出多種方法比較兩個圖形的大小。師巡視指導。

  ③學生演示不同方法并由學生選擇測量面積比較準確的方法。

  ④師引出數格子的方法。

  三、應用。

  1、(課件出示)用數格子的方法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生觀察后舉手回答。

  2、出示兩個正方形,學生討論并判斷是否可以用數格子的方法。讓學生知道比較時格子的大小要一樣。

  3、書本40頁畫一畫。

  四、拓展(小小設計師)

  在方格紙中小組合作完成一個圖形貼畫。

  1、由智慧老人送禮物引出。

  2、教師提出活動具體要求。

  3、投影儀展示學生部分作品,并比較圖形面積大小。

  五、 總結

  在今天的學習中,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小學三年級數學《什么是面積》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參與畫圖活動,認識圖形面積的含義。

  2.經歷比較兩個圖形面積大小的過程,體驗比較策略的多樣性。

  3.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分析綜合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以及與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材分析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已經認識平面圖形,了解平面圖形的特征,并會計算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為了讓學生更直觀地理解面積的含義,教材安排了三個不同層次的實踐活動:一是結合四個具體實例,通過“比一比”初步感知面積的含義;二是通過比較兩個圖形面積大小的`實踐操作,體驗比較面積大小策略的多樣性;三是在方格紙上畫圖,進一步認識面積的含義,并體驗到面積相同的圖形,可以有不同的形狀。

  教學活動過程

  一、活動一:比一比,直觀感受面積的含義

  1.比較數學書和練習本

  質疑:數學書和練習本比,哪個大?你是怎樣比較的?比較它們哪一部分的大小呢?

  2.比較教師的手和學生的手

  教師與學生對掌相擊。

  質疑:你發現了什么?

  3.比較小正方形和大正方形誰大誰小?

  小結:大家剛才比較的這些面的大小在數學上有一個名字叫作面積。根據我們剛才比較的過程,誰來說說面積指的是什么呢?

  (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對面積的理解,教師幫助學生逐步理解和完善概念。)

  (板書后請學生說說自己怎么理解并記住這句話:物體表面或平面圖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

  二、活動二:比一比,體驗比較策略的多樣性

  (學生拿出附頁2中已剪好的圖5,觀察這兩個圖形的面積,猜猜哪個圖形的面積大。)

  提示:這還只是你們的猜測,如何準確地比較這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呢?你能想出什么好辦法?動手試試吧!可以借助你帶來的工具哦!

  (學生自己探索比較的方法,然后在小組和班級內交流自己比較的策略,如用硬幣擺、畫格子、剪拼等,并通過師生評價、生生評價,使學生從中學到比較的方法,得到解決問題的經驗,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養成辦事要想策略的好習慣。)

  三、活動三:創意大比拼,體驗面積相同的圖形可以有不同的形狀

  創作要求:在方格紙上畫3個面積等于7個方格的圖形,比一比,誰畫得準確而有創意。

  (作品展示,交流評價。)

  活動思考:通過這次活動,你發現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呢?

  (體驗面積相同的圖形,形狀各異。)

  四、小結

  1、安排圖形面積與周長的區別的問題討論,加強學生于對圖形面積的理解。

  2、通過學習,你對面積有了哪些認識?你還想知道哪些有關面積的知識?

  五、作業:教材第44頁第1,2,3,4題。

  小學三年級數學《什么是面積》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實例和涂色活動,認識圖形面積的含義。

  2、經歷比較兩個圖形面積大小的過程,體驗比較策略的多樣性,學生在活動中懂得解決問題的方法不是的。

  3、讓學生在觀察、比較、操作的實踐活動中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結合具體實例和涂色活動,認識圖形面積的含義。

  教學難點:經歷比較兩個圖形面積大小的過程,體驗比較策略的多樣性。

  教學流程:

  一、周長和面積對比中感受面積的含義。

  1、請同學們拿出課前準備的一元和一角硬幣,請同學們沿著硬幣的輪廓畫一圈,想想畫出的是什么圖形呢?(圓形)請同學們來畫畫吧!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呢?(提示一定要沿著硬幣的輪廓的邊緣來畫)比一比,看誰畫得好!

  在這里感覺我設計的這個環節,學生缺少參與其中的熱情,我這個設計還要思考,要讓學生充滿熱情的去畫,在教師的引領下,產生積極的數學思考。

  2、學生動手畫

  3、如果我們畫的兩個圓是兩只小螞蟻的運動場,你能說說你的發現嗎?(這個情境我沒有在課的一開始設置。)

  A:大圓的周長長一些,小螞蟻跑的`路程多;小圓的周長短一些小螞蟻跑的路程少些。

  B:一個圓(面積)大些,一個圓(面積)小些

  …………

  這些答案都有可能,因為學生上學期學習周長的時候,描過樹葉的周長,所以學生說周長的可能性多一些,關于面積能提到我就順勢讓學生涂面積,不提到,我就讓學生幫助小螞蟻鋪草坪涂顏色。

  4、下面我們用彩筆涂上綠色,幫助小螞蟻把運動場鋪上草坪。

  A:涂完后,能從數學的角度去說說涂的感受嗎?

  B:哪個涂得快些,哪個涂得慢些?為什么?

  A、B兩個問題我到底怎么提好呢,還要結合課堂的生成,也想聽聽大家的意見。問題A給學生的思考空間更廣泛一些。問題B過于直白。

  (大圓面大涂得慢,小圓面小涂得快些。這里學生不一定能一下子說出面積這個詞語。)

  5、教師引導學生總結:(就象剛才的兩個圓形這樣的)平面圖形的大小叫做他們的面積

  6、我們來摸摸課桌的表面,說說你的感覺,這個桌面的大小叫做課桌的面積。

  看看,說說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面,你有什么感受?

  引導學生總結:桌面、課本封面及其它物體表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

  7、揭示課題:

  同學們在摸和涂色中知道了什么是面積(板課題:面積)。能否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什么是面積嗎?

  問題:這里我的初備是和一笑老師的的想法是相同的,先出示部分概念,這里我沒想好怎么揭示這個概念,呈現這樣兩種形式,還想聽聽網友的意見。

  8、揭示概念:

  教師板書:物體表面的或平面圖形的大小叫做他們的面積

  導入中,我采用的是比較簡單的形式,這個設計的靈感來源于自己的曾經的教學和前幾天房間里的一個老師的困惑-----學生對周長和面積的概念區分的不好。所以我在對概念的引入從周長入手。讓學生在具體的操作中感受,周長是是表示長度的。而在涂面的時候,感受面積的概念是和長度的含義是不同的。學生不一定能表述的很清楚。但是在這畫和涂的過程中,學生的內心已經能充分感受他們的區別。學生在涂平面圖形和摸實物的過程中自主建構了面積的概念。

  這里面對于周長和面積的區別我在教學中并沒有強調的很多。主要是讓學生經歷畫和涂的對比中去感受周長和面積的概念。

  一笑的教學設計我看了。她是從生活中物體的面積導入。更直接一些。我最欣賞一笑老師的二次設計中,給文具盒和橡皮做束身衣,這個部分,充分體現讓學生感受物體表面積的大小。我的設計雖然是從平面圖形引入,但是這個平面圖形也是從生活中的具體事物抽象出來的圖形,我想對于學生來說,可能并不是完全的抽象的。

  二、比較面積大小,體驗比較策略的多樣性。

  1、說說教室里一組物體的面,并比較一下他們面積的大小。

  2、有些圖形我們一目了然就能比較出它的大小,但是有些圖形我們就不能。出示書上39頁比一比

  (1)提問:猜一猜,哪個圖形面積大些?

  讓學生先進行直觀估測,和后面的驗證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數感。

  (2)找驗證策略:

  A、到底哪個結論是正確的?能不能結合學具袋里的學具想出辦法來驗證?

  B、個人嘗試(讓學生把學具袋里的學具都可以嘗試一下,可以用不同的方法驗證)

  C、小組同學交流,相互說一說。歸納小組的辦法。(這里面的交流重在體現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可以相互借鑒,相互學習)

  D、小組展示驗證,全班匯報,并說明理由或想法。

  至少可以呈現這樣四種方法:折疊、用圓形圖片擺、用小方塊擺、用透明膠片的格子比較

  引導學生學會欣賞、反思和評價

  (3)小結: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時。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但驗證過程必須科學、準確。

  三、鞏固練習

  (1)第一個層次的練習我安排了41頁的1、2題。讓學生及時鞏固新知并滲透數格子比大小是比較圖形面積大小的基本方法。其中第二題主要是培養學生的直觀估測能力,發展空間知覺。

  (2)第二個層次的練習我安排了40頁的畫一畫。這里我改了一下呈現順序。感覺這個題目更有難度一些,接著做41頁的3題。3題中的第二個圖形教師要讓學生充分的想辦法,把兩個三角行就可以合成一個小正方形。如果這個地方突破了,后面的4題就不成問題了。

  (3)第三層次的練習41頁的4題。是讓學生進一步鞏固面積的含義,同時拓寬學生的思維。

  四、全課總結:學習了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你還想知道哪些關于面積的知識?

  全課的結束,我向學生拋出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你還想知道哪些關于面積的問題。(我就在想,學生會不會提出,我們學校操場的面積那么大,我們怎么能知道他是多大呢,課桌的面積的大小到底是多大呢?)

  小學三年級數學《什么是面積》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結合具體實例,認識圖形的面積的含義,經歷比較兩個圖形面積大小的過程,體驗比較策略的多樣性,為后面的面積單位做好鋪墊。

  (二)過程目標

  通過觀察、重疊、數格子的方法比較面積的大小,通過“拼一拼”、“擺一擺”、“畫一畫”,從實際生活中形成面積單位的表象。

  (三)情感目標

  學會自主學習、參與學習、合作學習。

  【教學重點】

  認識面積,知道面積的含義,建立面積的概念,能比較圖形面積的大小。

  【教學難點】

  理解面積的含義,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設境激趣,導入新課

  請兩個同學做一個涂樹葉比賽,看誰先涂完。哪位同學愿意參加?你會選哪片樹葉?為什么?

  二、操作探究,構建新知

  (一)初步認識面積。

  1.認識物體的表面的面積

  摸數學書的封面,再摸課桌面,這兩個面哪個大?哪個小?

  摸文具盒的上面,橡皮的`正面,哪個面大呢?

  引出:物體的表面就是它們的面積。

  看一看1元硬幣與1角硬幣的大小。

  2.認識封閉圖形的面積

  (課件抽象出面積)

  這些圖形都是封閉圖形,也就是說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板書:封閉圖形)

  (出示課件:缺角的長方形)

  師:這個圖形的面積在什么地方?它不是封閉圖形,沒有面積。

  (二)進一步認識面積(比較兩個圖形的大小)

  1.探密游戲

  這里有5個圖形,秘密就在其中的一個里面,想知道它在哪個圖形里嗎?老師給你一些提示,排除一些錯誤答案,請聽好:①它不在面積最大的圖形里,去掉誰?(提醒學生這是用觀察的方法。)②它不在面積最小的圖形里,去掉誰?③它不在圓里。④它在剩下的兩個圖形中面積較大的圖形里,猜一猜它在哪里?

  師:這兩個圖已經在桌面上了,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比較大小。打開信封,可以讓里面的學具幫助你,先思考后小組合作。比比哪個小組想的辦法多?

  2.小組合作探究、匯報。

  小組成員到投影前展示自己的方法。

  (課件出示)游戲的秘密

  原來是智慧老人,為我們帶來一個寶盒,猜猜里面裝著什么?學生猜。

  打開看看是什么?

  三、課堂總結,拓展延伸

  1.這節課已接近尾聲,談談自己這節課有什么收獲吧?

  2.課本第50頁“練一練”第5題(2)。

  “面積”是學生學習幾何形體的基礎,因此,教師需要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面積”概念。

  小學三年級數學《什么是面積》教案 篇5

  教學內容:

  認識面積

  教學目標:

  1、在操作活動中,經歷用不同的方法比較兩個物品表面、兩個圖形面積大小的過程。

  2、認識面積的含義,探索、研究面積比較的多種方法。

  3、積極參加觀察、比較、交流活動,愿意與他人交流自己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認識面積的含義,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

  教具、學具準備:長方形、正方形紙片、方格紙、硬幣、剪刀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師:游戲引入

  〔設計意圖:以談話的形式導入,調動了學生的興趣,為下面的學習作好準備〕

  二、動手實踐,感知面的概念

  1、物體表面

  師:同學們,剛才我們鼓掌時兩手掌接觸的地方就是手掌的面,請你摸摸手掌表面在哪了?

  師:誰來演示一下?好誰再來摸摸數學書的封面在哪了?

  (讓學生演示)

  師:好,現在請你摸一摸你鉛筆盒蓋的表面,再請你摸一摸你課桌的桌面在哪了?

  (讓學生充分的感受物體的表面)

  師:剛剛我們摸了這么多其實摸得都是什么?物體的表面。(板書:物體的表面)

  2、封閉圖形,理解大小

  師:好,老師給你們每個人都準備了一個圖形。請你用彩筆涂涂圖形的表面,男生給圖一涂色,女生給圖二涂色。現在開始!

  師:誰能展示一下你涂的圖形?

  (將男、女同學代表的圖形展示)

  師:老師剛剛看到女生普遍涂得比較快,這是為什么啊?

  生:因為圖形有大有小。(板書:圖形大小)

  師:那物體表面呢?請你看看你鉛筆盒蓋的表面和課桌的表面。你發現了什么?

  生:物體表面也有大有小。

  師:那如果老師把這條線去掉行嗎?你還能畫出這個圖形的面嗎?為什么?

  師:也就是說這些圖形都是封閉圖形(板書:封閉圖形)

  師:那好,我們把物體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這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要研究的內容什么是面積。

  (引出課題)

  三、動手實踐,學會比較面積的多種方法

  師:那么我們手掌表面的大小,其實就是手掌的什么?

  師:現在請大家伸出你的右手,和老師右手手掌的面積比一比。誰能告訴大家你發現了什么?

  生:老師手掌的面積大

  師:對了,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看出來的(板書:看)

  師:真棒!那如果你和同桌手掌面積比,你還看得出來嗎?

  (請兩位同學舉起手來演示)

  師:你們看得出來誰的手掌面積大嗎?

  生:看不出來

  師:那同桌之間想想辦法。

  師:誰來和大家說說你們是怎么比的?

  (讓學生上前演示)

  師:哦,他們是把手掌怎么樣?(板書:重疊)最后你們得到的結論是什么呢?

  師:好,老師現在手里有兩個圖形?一個是……?一個是……?你看得出來誰的面積大?誰的面積小嗎?那這樣重疊比呢?

  師:那好我們就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這兩個圖形哪個的面積大,哪個的面積小!你們可以用手里的工具,也可以想其他的方法。以小組為單位,現在開始討論。

  師:好,停!哪組同學向大家匯報一下你們組想到的.辦法?(學生上前演示)

  1、擺硬幣:你是用的什么來比的?大家看看他是用的硬幣的哪?

  好,這個正方形的面積大約相當于9個硬幣的面積之和。

  那么這個長方形的面積大約相當于10個硬幣的面積之和

  好,那你得出的結論是什么?(長方形的面積比正方形的面積大)

  2、拼擺法:用小正方形。

  總結:通過我們同學自己的思考想出了這么多比較面積大小的方法。真棒!那你現在知道什么是面積了嗎?你會不會比較面積的大小了呢?

  師:那好,我們現在就一起來看一道題。

  四、課堂練習,深化認知

  1、說一說那個圖形的面積大,那個圖形的面積小?

  2、下面方格中哪個圖形面積大?

  3、在下面的方格中畫3個不同的圖形,使他們的面積都等于7個方格那么大。

  我們畫的這三個圖形是面積相等,形狀不同的。

  總結:所以我們就知道面積只與面的大小有關,與形狀無關。

  4、哪個圖案的面積大?

  板書:

  什么是面積

  物體的表面1、觀察法

  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2、重疊法

  封閉圖形3、數格子法

  小學三年級數學《什么是面積》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分析和討論,推導出圓的面積公式。

  2、能夠利用公式進行簡單的面積計算。

  3、滲透轉化思想,初步了解極限思想,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難點:滲透轉化思想,初步了解極限思想,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過程

  一、嘗試轉化,推導公式

  1、確定“轉化”的策略。

  師:同學們,你們想一想,當我們還不會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的時候,是利用什么方法推導出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呢?

  引導學生明確:我們是用“割補法”將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的方法推導出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師:同學們再想想,我們又是怎樣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的呢?

  師:對了,我們將平行四邊形、三角形“轉化”成其它圖形的方法來推導出它們的面積計算公式。

  2、嘗試“轉化”。

  師:那么,怎樣才能把圓形轉化為我們已學過的其它圖形呢?(板書課題:圓的面積)

  請大家看屏幕(利用課件演示),老師先給大家一點提示。

  師:(教師配合課件演示作適當說明)如果我們把一個圓形平均分成16份(如圖三),其中的每一份(如圖四,課件閃爍其中1份)都是這個樣子的。同學們,你們覺得它像一個什么圖形呢?

  師:是的,其中的'每一份都是一個近似三角形。請同學們再想一想,這個近似三角形這一條邊(教師指示)跟圓形有什么關系呢?

  引導學生觀察,明確這個近似三角形的兩條邊其實都是圓的半徑。

  師:如果我們用這些近似三角形重新拼組,就可以將這個圓形“轉化”成其它圖形了。同學們,老師為你們每個小組都準備了一個已經等分好了的圓形,請你們動手拼一拼,把這個圓形“轉化”成我們已學過的其它圖形,開始吧!

  預設:學生利用這種近似三角形拼組圖形會有一定的難度,教師要加強巡視和有針對性的指導,既鼓勵學生拼出自己想象中的圖形,又要引導他們拼出最簡單、最容易計算面積的圖形。一般情況下,學生會拼出如下幾種圖形(如圖五、圖六、圖七)。

  3、探究聯系。

  師:同學們,“轉化”完了嗎?好,請大家來展示一下你們“轉化”后的圖形。

  預設:

  分組逐個展示,并將其中“轉化”成長方形的一組的作品貼在黑板上。如果有小組轉化成了不規則的圖形,教師應及時引導他們轉化為我們已學過的平面圖形。

  師:好,各個小組都不錯。現在請同學們思考一個問題:你們把一個圓形“轉化”成了現在的圖形之后,它們的面積有沒有改變?請小組內討論。

  師:誰來告訴大家,它們的面積有沒有改變?

  師:是的,沒有改變,就是說:這個近似的長方形的面積=圓的面積。

  師:雖然我們現在拼成的是一個近似的長方形,但是如果把圓等分成32份、64份、128份、256份……一直這樣下去分成很多很多份,拼成的圖形就變為真正的長方形(課件演示,如圖八)。

  4、推導公式。

  師:現在我們就來看這個長方形。同學們,如果圓的半徑為r,你們知道這個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是多少嗎?現在請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討論。

  師:好,同學們,誰能首先告訴老師,這個長方形的寬是多少?

  預設: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演示課件,同時閃爍圓的半徑和長方形的寬,并標示字母r,如圖九。

  師:那這個長方形的長是多少呢?(教師邊演示課件邊說明)這個長方形是由兩個半圓展開后拼成的,請大家看屏幕,這個紅色的半圓展開后,其中這條黃色的線段就是長方形的長(如圖十),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課件繼續演示如圖十一,半圓展開后再還原,再展開,),這個長方形的長究竟與圓的什么有關?究竟是多少呢?

  預設:

  教師引導學生明白:這個長方形的長與圓的周長有關,并且是圓的周長的一半(如果學生有困難的話,教師利用課件演示,如圖十二)。并且讓學生通過計算得出長方形的長就是πr。

  師: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了這個長方形的長和寬(如圖十三),它的面積應該是多少?那圓的面積呢?

  預設:

  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相關的板書。

  師:你們真了不起,學會了“轉化”的方法推導出圓的面積計算公式。現在請大家讀一讀,記一記,寫一寫圓的面積計算公式。

  二、運用公式,解決問題

  1、教學例1。

  師:同學們,從這個公式我們可以看出,要求圓的面積,必須先知道什么?(出示例1)如果我們知道一個圓形花壇的直徑是20m,我們該怎樣求它的面積呢?請大家動筆算一算這個圓形花壇的面積吧!

  預設:

  教師應加強巡視,發現問題及時指導,并提醒學生注意公式、單位使用是否正確。

  2、完成做一做。

  師:真不錯!現在請同學們翻開數學課本第69頁,請大家獨立完成做一做的第1題。

  訂正。

  3、教學例2。

  師:(出示例2)這是一張光盤,這張光盤由內、外兩個圓構成。光盤的銀色部分是一個圓環。請同學們小聲地讀一讀題。開始!

  師:怎樣求這個圓環的面積呢?大家商量商量,想想辦法吧!

  師: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了嗎?

  師:好的,就按同學們想到的方法算一算這個圓環的面積吧!

  預設:

  教師繼續對學困生加強巡視,如果還有問題的學生并給予指導。

  交流,訂正。

  三、課堂作業。

  教材第70頁第2、3、4題。

  四、課堂小結

  師: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課后作業:完成數練第31頁。

  小學三年級數學《什么是面積》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經歷圓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掌握圓的面積計算公式。

  2、能正確運用圓面積的計算公式計算圓的面積。

  3、在探究圓面積的計算公式過程中,體會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初步感受極限的思想。

  教學重難點及學具準備

  教學重點和難點:圓面積的計算公式推導。

  教學準備:圓形紙片、剪刀、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

  聊一聊《曹沖稱象》的故事。

  (設計意圖:放松學生的緊張心情,為課堂教學做好了心理準備;另一方面,用《曹沖稱象》的故事,喚起學生已有的經驗。設計“怎么不直接稱大象的重量?”這一關鍵問題,抓住學生回答中的“用石頭代替大象”“石頭的重量和大象的重量相等”等要點,把學生經驗中的“轉化”思想激活,為新課的教學做好思想方法上的`準備。)

  教學過程:

  一、開門見山,揭示課題

  (出示一個圓)大家看,這是什么圖形?

  我們已經認識了圓,學習了圓的周長,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圓的面積。(板書課題:圓的面積)

  (設計題圖:采用開門見山的的引入方式,這樣設計簡潔明快,結構緊湊,能保證把過程性目標落實到位。)

  二、第一次探究,明確思路,體會“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

  請你想一想,什么是圓的面積呢?

  圓所占平面的大小就是圓的面積。那怎么求圓的面積呢?

  圓能不能轉化成我們學過的圖形呢?我們可以試一試。請大家利用手中的圓紙片和準備的工具在小組內研究研究。

  (設計意圖:在學生迷茫時指明了思考的方向和方法,又讓學生把“圓”這個看似特殊的圖形(用曲線圍成的圖形)與以前學過的圖形(用直線段圍成的圖形)有機地聯系起來,溝通知識之間的聯系,促成遷移。)

  怎樣讓扇形和三角形的面積接近一些?

  現在,有兩種思路,一種是把圓折一折想轉化成三角形,還有一種是想通過剪拼把圓轉化成平行四邊形,你們發現這兩種方法的共同點了嗎?

  把圓這個新圖形轉化成已經學過的圖形求出面積。

  (設計意圖:“你們發現這兩種方法的共同點了嗎?”這一關鍵問題,旨在引導學生通過回顧反思,達到滲透“轉化”這一數學思想方法的目的。)

  三、第二次探究,明確方法,體驗“極限思想”

  我發現一個問題,不管是折成的三角形,還是剪拼成的平行四邊形都不是很像,怎么才能更像呢,這就是下面要研究的問題。請每個小組在兩種思路中選擇一種繼續研究。

  為什么要折這么多份?

  把圓分的份數越多,其中的一份越接近三角形。三角形的底可以看成這段弧,三角形的高可以看成是圓的半徑。你們會求三角形的面積嗎?三角形的面積會求了,能求出圓的面積嗎?

  把圓剪成更多份,能讓拼成的圖形更接近平行四邊形。

  (設計意圖:讓學生真切地看到“自己想象的過程”,充分地體驗“極限思想”。)

  四、第三次探究,深化思維,推導公式

  剛才同學們借助學具通過動手操作,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了。一種是把圓轉化成長方形求出面積;一種是把圓轉化成三角形,得到圓的面積。可是數學學習不僅需要動手操作,更需要借助數字、字母和符號等進行動腦思考和推理。現在,老師想給大家提個更高的要求:每個小組能不能還利用剛才選擇的方法,推導出圓的面積計算公式呢?

  (設計意圖:在第二次探究中,學生主要是借助學具進行動手操作,明晰求圓的面積的方法。操作對于小學生學習數學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和方法,但數學思維的特點是要進行邏輯思考和推理。

  第三次探究結果的交流,教師有意識地先讓學生交流將圓轉化成長方形求出圓的面積公式的方法,因為這種方法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容易,是要求每個學生都要掌握的方法。)

  五、解決問題

  1、現在你能求出黑板上這個圓形紙片的面積了吧?需要什么條件?這個圓的半徑是10厘米,面積是多少呢?請大家做在練習本上。(請一名學生到黑板上板演。)

  (教師組織交流。)

  2、知道圓的半徑可以求出圓的面積,那么,知道直徑和周長能不能求出圓的面積呢?教師出示直徑為6分米的圓和周長為12.56厘米的圓,學生思考后說出求面積的方法,即要求圓的面積必須先根據直徑或周長求出圓的半徑。

  (設計意圖:因為本節課的主要目標是引導學生去經歷探究圓的面積公式的過程,充分體驗“轉化”和“極限思想”,而有關求圓的面積的變式練習,以及利用圓的面積公式解決實際問題的練習都安排在下一節課中。因此,這節課只設計了幾個基本練習,目的是檢驗學生對圓的面積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小結

  小學三年級數學《什么是面積》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根據具體情境,靈活運用圓面積和長方形面積理解圓柱體的表面積。

  2.通過想象、動手操作等活動,理解圓柱側面展開圖是一個長方形,加深對圓柱特征的認識,發展空間觀念。

  3.探索圓柱側面積的計算方法,掌握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

  1.2過程與方法:

  講解圓柱體表面積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以及想象、概括能力。

  1.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立體圖形的平面化,感受數學探索活動本身的樂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讓同學們理解圓柱的表面積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能夠分清側面積和表面積的區別,合理應用到日常生活中.

  教學工具

  課件、多媒體設備等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同學們,在如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圓柱體,比如我手里面拿的水杯,你們知道他有哪些東西組成的嗎?

  生:同學們舉手進行回答。

  師:這個水杯有哪些面組成呢?

  生:上底面、下底面、側面

  師:多媒體出示動畫

  師:我們可以看出它有三部分組成。

  師:現在想一下這三部分都是什么圖形?

  生:上下底面(圓形),側面(長方形)

  師:把這三個面積加起來,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圓柱的表面積。

  生:舉手口述連線答案。

  師:課件出示答案

  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師:現在,我們來看一些數量關系:

  ①柱體上下底面面積相等;

  ②圓柱體側面長=底面圓周長

  ③圓柱體側面寬=圓柱體高

  二、探究新知

  (一)、側面積

  師:我們現在來看看圓柱體的側面積是怎樣計算的。

  學生:舉手發言

  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教師要用鼓勵性的語言激發學生探求知識的能力。

  師:多媒體出示答案

  圓柱側面積=長×寬=底面圓周長x高

  師:現在我們看看在實際應用中是如何計算的。(多媒體出示問題)

  1、已知圓柱體的底面圓半徑為50px,高為125px,求一下這個圓柱體的側面及時多少?

  生:舉手回答

  師:多媒體出示答案

  解:周長=2πr=2×2π=4π

  側面積=周長×高=4π×5=20πcm?

  師:同學們要認真觀察書寫步驟。

  (二)、表面積

  師:現在我們來看看圓柱體的表面積是怎么計算的。

  生:舉手回答問題

  師:多媒體出示答案

  圓柱表面積=側面積+底面積=側面積+上底面積+下底面積

  師:下面我們再來做一個練習吧!

  2、現在要制作一個底面半徑為2dm,高為10dm的圓柱形鐵桶,需要多少鐵皮?

  師:同學們可以先算出側面積和底面積,然后再算表面積。

  生:通過同學們互相競爭,增強了同學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解析:

  解:周長=2πr=2×2π=4π

  側面積=周長×高=4π×10=40π

  底面圓面積=πr?=4π

  圓柱表面積=側面積+2底面積=40π+2x4π=40π+8π=48π

  答:需要48πdm?鐵皮

  三、鞏固練習

  師:現在請大家看屏幕上面的這道題,能不能分小組解決問題。(課件出示題目)

  1、天氣冷了,農村學生就要生火了,煙囪使用鐵皮做的,一節煙囪長為2000px,煙囪的半徑為100px,求制作這樣的.煙囪一節需要多少鐵皮。

  師:要找出題目的關鍵,理清思路,細心解題。

  生:學生互相探討交流,完成整個題目,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解析:

  解:周長=2πr=2×4π=8π

  表面積=側面積=8π×10=80π

  答:制作這樣的煙囪一節需要80πcm?鐵皮

  師:接下來,再看一個題目,這次也要分組進行,看看哪個組做得又快又好。(課件出示題目)

  2.現在要砌一個圓柱形的水窖,預計水窖深3米,水窖底的底面直徑為1.5米,現在求一下整個水窖需要抹去多少平方米的混凝土。

  生:各小組在競爭中享受獲取知識的樂趣。

  解析:周長=πd=1.5π

  表面積=側面積+下底面積=1.5π×3+2.25π=6.75π

  答:整個水窖需要抹去6.75π平方米的混凝土

  師:現在大家獨立完成下面的題目(出示題目)。

  3、已知一個圓柱體的表面積是15700px?,其中圓柱體的底面半徑50px,求圓柱體的高。

  解:設圓柱體的高為h

  根據:表面積=側面積+2底面積

  628=2×2πh+2×π2?

  628=4πh+8π

  628=4×3.14h+8×3.14

  20=4h+8

  h=4

  答:圓柱體的高4米

  7作業布置

  師:在作業本上面完成下面的2個題目。

  1、一個圓柱體,如果底面半徑為5,圓柱體高為10,那么,求一下圓柱體的側面積和表面積?

  解:周長=2πr=2×5π=10π

  側面積=周長×高=10π×10=100π

  底面積=πr?=25π

  表面積=側面積+2底面積=100π+2×25π=150π

  2、現在要給一個圓柱形的紙質品涂上顏色,現在知道該藝術品的底面圓半徑為50px,圓柱體高為125px,請同學們求出圓柱體的表面積。

  解:周長=2πr=2×2π=4π

  側面積=周長×高=4π×5=20π

  底面積=πr?=4π

  表面積=側面積+2底面積=20π+4π=24π

  課后小結

  這堂課大家通過學習圓柱體的表面積,使同學們能用學過的知識去解決一些實際的圖形面積問題。主要為了讓同學們能夠建立豐富的想象,把立體圖形轉化為平面圖形的能力,在教學中涉及了學生互動,分組學習等教學模式,真正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尋找知識、體會知識,并通過練習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

  小學三年級數學《什么是面積》教案 篇9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五年級上冊第95頁主題圖、96頁例3、第96頁做一做,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觀察、猜想、操作等數學活動,推導出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發展空間觀念和推理能力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并能進一步體會利用轉化的方法解決問題

  2、過程與方法:能正確地應用公式計算梯形的面積,并能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勵,體驗成功,在不斷嘗試中激發求知欲,陶冶情操。培養學生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獲得數學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點:

  掌握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并會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理解梯形面積公式推導方法的多樣化,體會轉化的思想。

  考點分析:

  會用梯形面積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方法:

  游戲引入新知講授鞏固總結練習提高

  教學用具:

  課件、多組兩個完全相同的梯形。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課件出示教材第95頁的`主題圖)。

  教師:同學們在圖中發現了什么?

  教師:車窗玻璃的形狀是梯形。怎樣求出它的面積呢?

  二、通過舊知遷移引出新課。

  教師:同學們還記得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的面積怎么求嗎?

  1、指名能說出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及三角形面積公式。并能簡要說出面積公式推導過程。

  2、課件出示平行四邊形面積、及三角形面積公式推導的過程,教師揭示轉化方法:拼合法、割補法

  3、教師:前面我們學習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又學習了三角形的面積,請同學們想一想,我們能用學過的方法推導出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嗎?

  三、揭示課題;

  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出新課,梯形的面積。

  板書課題--梯形的面積。

  四、新知探究

  1、師:根據前面的學習,我們把要研究的圖形轉化成已學過的平面圖形,就能找到求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今天我們要研究的梯形面積,可以怎樣轉化呢?下面我們就來實踐操作一下吧。

  2、請同學們打開學具袋,看看里面的梯形有什么特點?

  小學三年級數學《什么是面積》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操作、觀察、驗證和討論歸納等數學活動的過程,探索并掌握圓的面積公式,能正確計算圓的面積,并能應用公式解決相關的簡單實際問題。

  2、使學生進一步體會“轉化”方法的價值,培養運用已學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發展空間觀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體會數學來自于生活實際的需要,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進一步產生對數學的好奇心和興趣。

  教學重點:

  探索并掌握圓的面積公式,能正確計算圓的面積。

  教學難點:

  理解圓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準備:

  圓的面積公式的推導圖。

  一、回顧舊知,引入新知

  1、師:四年級時,我們學習了求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的方法,誰來說一說它們的面積的計算方法。

  學生回答,教師予以肯定。

  2、提問:圓的周長怎么計算?已知圓的周長,如何計算它的直徑或半徑?

  3、引入:我們已經研究了圓的周長和直徑、半徑的計算方法,今天這節課我們來研究圓的面積是如何計算的。

  (板書:圓的面積)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促進學生對周長和已知周長求直徑或半徑的理解,喚起學生求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經驗,為新課的學習做好準備。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教學例7。

  (l)初步猜想:圓的面積可能與什么有關?說說你猜想的依據。

  (2)圓的面積和半徑或直徑究竟有著怎樣的關系呢?我們可以做一個實驗。

  (3)出示例7第一幅圖。思考:圖中正方形的邊長與圓的半徑有什么關系?圖中正方形的面積和圓的半徑有什么關系?

  (4)學生獨立完成填空。

  (5)猜測:圓的面積大約是正方形面積的幾倍?

  學生回笞后,明確:圓的面積小于正方形面積的4倍,有可能是3倍多一些。

  (6)出示例7后兩幅圖,按照同樣的方法進行計算并填表。

  正方形的面積/

  圓的'半徑/

  圓的面積/

  圓面積大約是正方形面積的幾倍

  (精確到十分位)

  2、交流歸納:觀察上面的表格,你有什么發現?

  通過交流,明確

  (1)圓的面積是它的半徑平方的3倍多一些。

  (2)圓的面積可能是半徑平方的兀倍。

  3、教學例8。

  (l)談話:經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圓的面積大約是它半徑平方的3倍多一些,那么圓的面積究竟應該怎樣來計算呢?

  (2)操作體驗:教師演示把圓平均分成16份,并拼成一個近似的平行四邊形。

  (3)提問:拼成的圖形像什么圖形?追問:為什么說它像一個平行四邊形?

  初步想象:如果把圓平均分成32份,也用類似的方法拼一拼,想一想,拼成的圖形與前面的圖形相比有怎樣的變化?

  (4)進一步想象:如果將圓平均分成64份、128份,也用類似的方法拼一拼。閉上眼睛想一想,隨著份數的增加,拼成的圖形會越來越接近一個什么圖形?

  (5)交流后,教師出示推導圖。拼成的長方形與原來的圓有什么聯系?在小組中討論交流。

  (6)在集體交流中借助圖示小結:長方形的面積與圓的面積相等;長方形的寬是圓的半徑;長方形的長是圓周長的一半。

  (7)追問:如果圓的半徑是r,長方形的長和寬應該怎樣表示?根據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怎樣來計算圓的面積?

  (8)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

  長方形的面積一長×寬

  圓的面積=

  (9)追問:有了這樣一個公式,知道圓的什么條件,就可以計算圓的面積了?

  4、教學例9。

  (1)出示例9,提問:有沒有在生活中見過自動旋轉X器?

  (2)想象一下自動X器旋轉一周后噴灌的地方是什么圖形,X的最遠的距離是什么意思。

  (3)學生獨立完成計算。

  (4)集體交流。

  5、教學例10。

  (1)請同學讀題,解讀題意。

  (2)找出題中的已知條件。

  (3)分析解題過程。

  (4)明確各個量之間的轉化關系。

  三、鞏固練習,加深理解

  1、完成“練一練”。

  (1)學生獨立解答。

  (2)集體交流。

  2、完成練習十五第1題。

  (l)學生獨立解答。

  (2)集體交流。

  3、完成練習十五第3題。

  (1)學生列式后用計算器計算。

  (2)集體交流。

  4、完成練習十五第4題。

  (1)學生獨立解答。

  (2)集體交流,指出:已知周長求面積,先要根據周長求出半徑。

  5、作業:練習十五第2、5題。

  四、課堂小結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發言,教師點評。

  圓的面積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圓的面積

【小學三年級數學《什么是面積》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什么是面積》教案02-10

小學數學《什么是面積》教案(精選12篇)11-20

小學三年級數學《什么是面積》教案范文01-23

小學數學圓的面積的教案04-18

小學數學教案《面積》02-10

小學數學《圓的面積》教案02-23

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什么是面積03-16

小學數學《面積單位的換算》教案02-10

數學圓的面積教案02-14

數學面積單位教案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