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圓的面積》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數學《圓的面積》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數學《圓的面積》教案1
教學目標:
1、在初步認識圓柱的基礎上理解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的含義,掌握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會正確計算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
2、通過實踐操作,在學生理解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的含義的同時,能解決一些有關實際生活的問題。
教學重點,難點:
掌握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前一節課我們已經認識了一個新朋友——圓柱,誰能說說這位新朋友長什么樣子以及有什么特征嗎?
1.圓柱是由平面和曲面圍成的立體圖形。
2.圓柱各部分的名稱(兩個底面,側面,高)。
3.把圓柱的側面沿著它的一條高剪開得到一個長方形,這個長方形的長等于圓柱的底面周長、寬等于圓柱的高。
同學們對圓柱已經知道得這么多了,還想對它作進一步的了解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怎樣求圓柱的表面積。
二、探究新知:
以前我們學過正方體、長方體的表面積,觀察一個長方體,我們是怎么求這個長方體的表面積的呢?(六個面的面積和就是它的表面積)
同學們想一想我們要求圓柱的表面積,那么圓柱的表面積指的是什么?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結果:圓柱的側面積加上兩個底面的面積就是圓柱的表面積。
板書:(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側面積+兩個底面的面積)
1.圓柱的側面積
(1)圓柱的側面積,顧名思義,也就是圓柱側面的.面積。
(2)出示圓柱的展開圖:這個展開后的長方形的面積和圓柱的側面積有什么關系呢?
(學生觀察很容易看到這個長方形的面積等于圓柱的側面積)
(3)那么,圓柱的側面積應該怎樣計算呢?(引導學生根據展開后的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圓柱底面周長和高的關系,可以知道: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2.側面積練習:練習二第5題
學生審題,回答下面的問題:
這兩道題分別已知什么,求什么?
小結:要計算圓柱的側面積,必須知道圓柱底面周長和高這兩個條件,有時題里只給出直徑或半徑,底面周長這個條件可以通過計算得到,在解題前要注意看清題意再列式。
3.理解圓柱表面積的含義.
(1)讓學生把自己制作的圓柱模型展開,觀察一下,圓柱的表面由哪幾個部分組成?(通過操作,使學生認識到:圓柱的表面由上下兩個底面和側面組成。)
(2)圓柱的表面積是指圓柱表面的面積,也就是圓柱的側面積加上兩個底面的面積。
公式: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側面積+底面積×2
4.嘗試練習。
(1)求下面各圓柱的側面積。
①底面周長2.5分米,高0.6分米。
②底面直徑8厘米,高12厘米。
(2)求下面各圓柱的表面積。
①底面積是40平方厘米,側面積是25平方厘米。
②底面半徑是2分米,高是5分米。
5.小結:
在計算圓柱形的表面積時,要根據給定的數據計算各部分的面積。(如:有時候給出的是底面半徑,有時是底面直徑。)
三、鞏固練習。
1.做第14頁“做一做”。(求表面積包括哪些部分?)
2.練習二第6,7題。
四、課后思考。
同學們想一想是不是所有的圓柱在計算表面積時都可以用
公式: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側面積+底面積×2來計算呢?
小學數學《圓的面積》教案2
教學目標:
1、知道圓的面積的含義,理解和掌握圓的面積的計算公式,能夠正確計算圓的面積。
2、理解圓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感受轉化的數學思想。
3、根據圓的半徑、直徑或周長來計算圓的面積,解決簡單的有關圓的面積計算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和掌握圓面積的計算方法。
難點:圓面積公式的推導。
準備:圓形紙片
一. 創設情境。
S:同學們,請看這里?(展示課件動畫)
S:現在小馬有一個問題:我的這個活動范圍是一個什么形狀? X:是圓形。(板書:圓)
S:小馬還有一個問題,我的活動范圍占地多大?這個多大指的是圓
的什么量呢?
X:是圓的面積。
S:對了,就是圓的面積,我們現在就來一起學習:圓的面積。(板書課題)
二. 探索交流,學習新知。
1. 出示電子課本。
S:請大家請大家翻到課本67頁的`彩圖,有一個問題:這個圓形草坪的占地面積是多少平方米?怎樣計算一個圓的面積呢?你認為怎么做,大膽來說一說。
X1:公式。
X2:轉化成學過的圖形來計算。
S:(好,轉化成學過的圖形來計算,看來這位同學預習的非常好,一下子就抓住了問題的重點。)要轉化成學過的圖形,這個方法不錯,那咱們來回想一下,咱們以前學過哪些圖形的面積?(單擊課件)
X: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等等。
(單擊課件)
S:但是這么多學過的圖形,轉化成哪一個比較好呢?大家來選一選。 X: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
S:喔,這三個圖形比較簡單,所以我們應該盡量轉化成簡單的圖形來做。請大家看黑板上的電子課本(電子課本)
S讀:在硬紙上畫一個圓。。。。。大家附頁1中的圓都準備好了
嗎?
X:準備好了。
S:請大家舉起來展示一下。好的請放下,老師想問大家,通過剪紙拼圖,你發現了什么?
X:(學生自由回答)
S:同學們回答的都很好,現在我來演示一下,大家看看還有沒有新的發現。
(課件演示)
2. 講解課件。
4份時S問:這個像是咱們以前學過的圖形嗎?
X:不像。
S:不像沒關系,咱們繼續分,再分成8份,這次呢?
X:有點像平行四邊形了。
S:繼續分。(演示到32份)
S:這下更像一個平行四邊形了,但是,這還沒完,咱們來回顧一下剛才我們的拼圖過程。(單擊課件)
S:咱們從圓開始,先是4份,它完全是一個不規則的四不像,再分成8份,還是不像,然后依次16份,32份,還可以繼續往下分的份數越來越多。。。。。最后,它會無限地接近一個什么形狀呢? X:平行四邊形。
X:長方形。
S:到底是長方形還是平行四邊形。
S:啟發: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的區別在哪里?平行四邊形的這兩條邊是斜的,而長方形是豎的。大家從這個4份的圖開始看可以觀察到,這條邊的傾斜度越來越小,最后它就會變得無限接近于90度的豎線,而這個圖形也會近似的什么圖形?
X:長方形。
(板書:長方形)
S:它不是真正的長方形,而是一個無限接近于長方形的近似長方形。 正如課本68頁最上面的這句話。
3. 電子課本P68
S:如果分的。。。。。。長方形。同時我們的小精靈又給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拼成的。。。。。關系?
S:請大家注意看我的課件演示。(講解)
板書:長方形的面積= 長 *寬 圓的面積=圓周長的一半 * 半徑 =C*r 2
=2π
2r*r
=πr*r
2 =πr
2即 S=πr
S:從這條公式我們可以看出,要想求出圓的面積,只要知道什么就可以了?
X:半徑。
S:同學真聰明。好的,現在我們已經掌握了圓面積的計算公式了,要不要試一試這條公式好不好用?
S:來看一下咱們這節課剛開始看到的這個圓形花壇,原來它的直徑有20m,要想求出它的面積,先要求出什么來?
X:半徑。
學生先做題,再用課件演示答案。
三. 拓展練習。
1. 回答(盡量不要動筆)。
2. 計算(78.5 m2)
S= πr2
2 = 3.14×5
= 3.14×5×5
=3.14×25
=78.5 (m2)
四. 回顧總結。
誰愿意和大家分享你的學習成果?(學生自己總結)
老師補充:1.化圓為方。
2. S= πr2
3.計算圓面積的必要條件是什么(半徑)
板書:
1. 化圓為方。
小學數學《圓的面積》教案3
設計說明
1.利用圓內知識間的內在聯系,解決實際問題。
學生在掌握了圓的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之后,能夠利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教材中根據圓的周長求圓的面積,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學生要在已有的圓的周長知識的基礎上,求出圓的半徑,再利用公式求出圓的面積。讓學生體會到了知識間是環環相扣的,提高了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重視圖示的作用。
結合圖示來理解圓中量與量之間的關系,使抽象的條件直觀化,既降低了學習難度,又利于學生找到計算圓的面積所需要的條件,進而求出圓的面積。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生準備 圓片 剪刀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南湖公園的草坪上安裝了許多自動噴水頭,噴射的距離為3米,噴水頭轉動一周形成的是什么圖形?(圓)
師:噴水頭轉動一周可以澆灌多大的.面積呢?這個面積就是誰的面積?(圓的面積)
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圓的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研究圓的面積。利用圓的面積計算公式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板書:圓的面積(二)]
設計意圖: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在生活中發現問題,激發學生探究新知的興趣,為新知的學習做好鋪墊。
二、探究新知,建構模型
1.課件演示自動旋轉噴灌裝置在灌溉農田的生活情境,并引導學生討論“噴水頭轉動一周形成什么圖形?噴水頭轉動一周能澆灌多大面積的農田?圓的面積是指哪一部分?”,結合提出的幾個問題,引導學生區分圓的周長和面積。
師:怎么求出澆灌的面積呢?(生匯報:根據S=πr2得出3.14×32=3.14×9=28.26m2,強調要先算“平方”)
教師小結:已知圓的半徑求圓的面積時,可以直接利用圓的面積計算公式進行計算。
2.課件出示教材16頁例題,認真讀題,想一想題中給出的已知條件有哪些。(羊圈的形狀是圓、羊圈的周長是125.6m)
(1)想一想,要求羊圈的面積,首先要知道圓的哪一部分?(半徑)
(2)該如何求出圓的半徑呢?同桌說一說。(出示課堂活動卡) (學生反饋:根據圓的周長計算公式可知周長除以圓周率再除以2就可以求出圓的半徑)
(3)根據這個解題思路讓學生獨立完成。[全班反饋:半徑:125.6÷3.14÷2=20(m) 面積:3.14×202=1256(m2)]
3.探究推導圓的面積計算公式的其他方法。
(1)引導學生觀察所拼成的圖形,想一想拼成的三角形的底相當于圓的哪一部分,拼成的三角形的高相當于圓的哪一部分。(學生反饋:拼成的三角形的底相當于圓的周長,拼成的三角形的高相當于圓的半徑)
(2)茶杯墊片剪開后,雖然形狀變了,但剪開前后的面積并沒有改變。根據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推導出圓的面積計算公式。
圓的面積=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2πr×r÷2=πr2
設計意圖:學生在具體情境中了解圓的面積的含義,體會計算圓的面積的必要性,激發研究圓的面積的興趣。引導學生探究不同條件下求圓的面積的方法,發展學生的發散思維和積極探究的能力。用拼三角形的方法探究圓的面積計算公式,再一次體現了“化曲為直”的數學思想。
小學數學《圓的面積》教案4
教學內容:六年制小學數學教科書第十一冊第一單元《圓的面積》中的第一節課,數學 - 圓的面積(一)。
教學目的:
1.通過教學使學生建立圓面積的概念,理解圓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掌握圓面積的計算公式。
2.能正確地應用圓面積計算公式進行圓面積的計算,并能解答有關圓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理解和掌握圓面積的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難點:圓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 課件演示)用一根繩子把羊栓在木樁上,演示羊邊吃草邊走的'情景。(生看完提問題)
生:1羊走一圈有多長?2羊最多能吃到多少草?3羊能吃到草的最大面積是多少?
二、引導探究,構建模型
A:啟發猜想
師:羊吃到草的最大面積最大是圓形:1、這個圓的面積有多大猜猜看;2、試想圓的面積和哪些條件有關?3、怎樣推導圓的面積公式?(生試說)
B:分組實驗,發現模型
學生分小組將平均分成16等分、32等分的圓放在桌上自由拼擺,拼成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擺好后想一想:1、你擺的是什么圖形?2、你擺的圖形與圓的面積有什么關系?3、圖形各部分相當于圓的什么?4、你如何推導出圓的面積?
請小組長匯報拼擺的情況,鼓勵學生拼擺成不同的平面圖形(師課件展示動畫效果)可以拼擺成長方形、梯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四種情況,小學數學教案《數學 - 圓的面積(一)》。
三、 應用知識,拓展思維
1師:要求圓的面積必須知道什么?
2 運用公式計算面積
A完成羊吃草的面積
B完成課后“做一做”
C一個圓的直徑是10厘米,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D找出身邊的圓,同桌合作量一量半徑,算一算面積(完成實驗報告單)
測量物直徑(厘米)半徑(厘米)面積(平方厘米)
3應用知識解決身邊的實際問題(知識應用)
下面是一個體育場的平面圖,請你算一算跑道的周長是多少米?長方形體育場的占地面積是多少平方米?學校要請師傅給體育場鋪草皮,已知每平方米的草皮是2.4元,學校一共要付多少錢才能完成?
四 歸納總結,完善認知
今天學了什么,這些知識我們是用什么方法學來的,你懂得了什么?
小學數學《圓的面積》教案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操作、觀察、驗證和討論歸納等數學活動的過程,探索并掌握圓的面積公式,能正確計算圓的面積,并能應用公式解決相關的簡單實際問題。
2.使學生進一步體會轉化方法的價值,培養運用已學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發展空間觀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體會數學來自于生活實際的需要,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進一步產生對數學的好奇心和興趣。
教學重點:
探索并掌握圓的面積公式,能正確計算圓的面積。
教學難點:
理解圓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準備:
圓的面積公式的推導圖。
一、回顧舊知,引入新知
1.師:四年級時,我們學習了求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的方法,誰來說一說它們的面積的計算方法。
學生回答,教師予以肯定。
2.提問:圓的周長怎么計算?已知圓的周長,如何計算它的直徑或半徑?
3.引入:我們已經研究了圓的周長和直徑、半徑的計算方法,今天這節課我們來研究圓的面積是如何計算的。
(板書:圓的面積)
設計意圖 通過復習,促進學生對周長和已知周長求直徑或半徑的理解,喚起學生求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經驗,為新課的學習做好準備。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教學例7。
(l)初步猜想:圓的面積可能與什么有關?說說你猜想的依據。
(2)圓的`面積和半徑或直徑究竟有著怎樣的關系呢?我們可以做一個實驗。
(3)出示例7第一幅圖。思考:圖中正方形的邊長與圓的半徑有什么關系?圖中正方形的面積和圓的半徑有什么關系?
(4)學生獨立完成填空。
(5)猜測:圓的面積大約是正方形面積的幾倍?
學生回笞后,明確:圓的面積小于正方形面積的4倍,有可能是3倍多一些。
(6)出示例7后兩幅圖,按照同樣的方法進行計算并填表。
正方形的面積
圓的半徑
圓的面積
圓面積大約是正方形面積的幾倍
(精確到十分位)
2.交流歸納:觀察上面的表格,你有什么發現?
通過交流,明確
小學數學《圓的面積》教案6
圓是小學階段最后學的一個平面圖形,學生從學習直線圖形的認識,到學習曲線圖形的認識,不論是學習內容的本身,還是研究問題的方法,都有所變化,是學習上的一次飛躍。通過對圓的研究,使學生認識到研究曲線圖形的基本方法,同時滲透了曲線圖形與直線圖形的關系。這樣不僅擴展了學生的知識面,而且從空間觀念來說,進入了一個新的領域。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94頁圓面積公式的推導,第95頁的例3,練習二十四的第1~5題.
教學目的
使學生知道圓的面積的含義,理解和掌握圓的面積的計算公式,能夠正確地計算圓的.面積.
教具、學具準備
教師仿照教科書第94頁上的圖用木板制作教具,準備長方形、平行四邊形、梯形和圓形紙片各一個;學生把教科書第187頁上面的圖剪下來貼在紙板上,作為操作用的學具.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教師:什么叫做面積?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什么?
2.教師:請同學們回憶一下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想一想這些推導過程有什么共同點?
二、新課
1.教學圓面積的含義及計算公式.
教師依次拿出長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圖,邊演示(然后貼在黑板上)邊說:“我們已經學過這些圖形的面積,請同學們說一說這些圖形的面積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使學生明確:這些圖形的面積都是由邊所圍成的平面的大小.
教師再出示圓,提問:這是一個圓,誰能聯系前面這些圖形的面積說一說圓的面積是什么?讓大家討論.最后教師歸納出:圓所圍平面的大小叫做圓的面積.
教師:我們已經知道了什么是圓的面積,請同學們聯系前面一些圖形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想一想,怎樣能計算圓的面積呢?使學生初步領會到可以把圓轉化成一個已學過的圖形來推導圓面積的計算公式.
教師出示把圓平均分成16份的教具,讓學生想一想,能不能把這個圓拼成一個近似什么形狀的圖形.如果學生回答有困難,可提示學生看教科書第10頁上面的圖,并讓學生拿出學具,試著拼一拼,然后讓拼得正確的同學到前面演示一下拼的過程,再讓不會拼的同學拼一遍.
然后教師直接拿出把圓平均分成32份的教具拼成一個近似長方形,提問:“我們剛才把這個圓拼成了近似什么形狀的圖形?”(長方形.)請同學們觀察一下,把這個圓平均分的份數越多,這個圖形越怎么樣?(引導學生看出平均分的份數越多,這個圖形越近似于長方形.)拼成的近似長方形與原來的圓相比,什么變了?什么沒變?(使學生看出形狀變了,但面積沒有變,圓的面積等于近似長方形的面積.)
教師在拼成的近似長方形的右邊畫一個長方形,指出:如果平均分的份數越多,拼成的近似長方形就越接近長方形.提問:“請同學們觀察一下,這個長方形的長與寬和原來的圓的周長與半徑之間有什么關系?”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看出:這個近似長方形的長相當于圓的周長的一半,如果圓的半徑是r,即==πr;長方形的寬就是圓的半徑.接著提問: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這個圓的面積呢?
學生說,教師板書:圓的面積=πr×r=πr2
教師:如果用S表示圓的面積,那么圓的面積計算公式就是:S=πr2.
教師:我們現在已經知道了圓面積的計算公式,我們現在只要知道圓的什么就可以求出圓的面積?然后再讓學生說一說圓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2.教學例3.
教師出示例3,指名讀題,讓學生試著做,提醒學生不用寫公式,直接列算式就可以.
然后讓學生對照書上的解題過程,看自己做得對不對;如果錯了,錯在什么地方.教師要強調指出:列出算式后,要先算平方,再與π相乘.最后小結一下解題過程.
三、課堂練習
做練習二十四的第1~5題.
1.第1題,讓學生直接列式計算,指名板演,教師巡視,檢查學生有沒有把圓的面積公式寫成圓的周長公式來計算,書寫格式對不對,寫沒寫單位名稱.訂正時了解學生還存在什么問題,及時糾正.
2.第2題,讓學生獨立做,教師巡視,除了注意學生在做第1題時易犯的錯誤外,還要檢查學生有沒有把第(2)小題的直徑當半徑直接計算的,訂正時提醒學生做題時要認真審題.
3.第3題,讓學生自己做,集體訂正.
4.第4題,指名讀題,讓學生說一說這道題與第3題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能不能直接計算.使學生明確要先算出半徑,再計算.
5.第5題,讓學生讀題,看著右面的示意圖說一說題意,再讓學生做,集體訂正.
小學數學《圓的面積》教案7
教材分析
圓的面積是六年級上冊的內容,本單元是在學生掌握了直線圖形的周長和面積,并且對圓已有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從認識圓入手,到圓的周長和面積,與直線圖形的學習順序是一致的。但是,學習圓是從學習直線圖形到學習曲線圖形,無論是內容本身,還是研究問題的方法都有所變化。學生初步認識研究曲線圖形的基本方法——“化曲為直”、“化圓為方”,同時也滲透了曲線圖形與直線圖形的內在聯系,感受極限思想。在本單元中,本節內容安排在“認識圓,圓的周長”之后,這樣可以讓學生借鑒在學習圓周長時的經驗來研究圓的面積;有利于讓學生感悟學習平面圖形的規律和方法。學習本節內容后,為后面學習扇形統計圖、以及圓柱、圓錐打下基礎;同時,圓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也非常廣泛,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學情分析
學生對圓的'特征,多邊形面積的計算已基本掌握,但對于像圓這樣的曲線圖形的面積,學生是第一次接觸,如何把圓轉化成直線圖形具有一定的難度。學生對探究學習并不陌生,但在探究學習過程中,往往是盲目探究,因此,組織學習素材,讓學生形成合理猜想,進行有方向的探究也是教學中關注的問題。基于以上的思考,特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正確理解圓的面積的含義;理解和掌握圓的面積公式,會運用公式正確計算圓的面積。
2、經歷圓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體驗實驗操作,邏輯推理的學習方法。
3、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和極限思想。體驗發現新知識的快樂,增強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和能力,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運用公式正確計算圓的面積。
教學難點:圓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小學數學《圓的面積》教案8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07頁練習十九第2-5題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圓的面積公式,能正確計算圓的面積,并能應用公式解決相關的簡單實際問題。
2、進一步培養學生運用已有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體驗圓形與生活的聯系,感受平面圖形的學習價值,提高數學學習興趣和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進一步掌握圓的面積公式,能正確計算圓的面積
教學難點:能正確計算圓的面積,并能應用公式解決相關的簡單實際問題
教學流程:
一、基本練習:
1.計算下面各圓的面積。r=4分米d=10厘米r=6米d=14米
2、引入談話。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圓的面積計算。
二、綜合練習
1、完成練習十九第2題。要求:“鐵餅投擲圈的面積比鉛球投擲圈的面積大多少平方米?”首先要知道什么?根據直徑怎樣求出圓的面積?
2.完成練習十九第3題。根據圓的周長怎樣求出圓的半徑呢?
3、完成練習十九第4題。要求圓桌面面積必須知道什么?根據哪個求圓桌面的半徑?
4、完成練習十九的第5題。師追問:圓的'面積和周長是怎樣算的?分別指的是什么:
意義上有什么不同?
三、課堂總結
師:生活中有很多東西的形狀是圓形的,有時需要計算它的面積或周長,誰能說說在實際運用中需要注意什么?
小學數學《圓的面積》教案9
教學理念:
本課時是在學生掌握了直線圖形的面積計算的基礎上教學的,主要是對圓的面積計算公式進行推導,正確計算圓的面積。教學圓的面積時,教材首先通過圓形草坪的實際情境提出圓面積的概念,使學生在以前所學知識的基礎上理解“圓的面積就是它所占平面的大小”。
接著教材啟發學生尋找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回憶以前在研究多邊行的面積時,主要采用了割補、拼組等方法,將多邊行的面積轉化成更熟悉和更簡單的圖形來解決,那么,在這里也可以用轉化方法,讓學生嘗試運用以前曾多次采用過的“轉化”的數學思想,把圓的面積轉化為熟悉的直線圖形的面積來計算,引導學生推導圓面積的計算公式,再一次讓學生熟悉運用“轉化”這種數學思想方法來解決較復雜的問題的策略。教學時,還要讓學生認識到轉化是一種很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在解決日常問題以及在科學研究中,人們常常就是把復雜轉化為簡單,未知轉化為已知、抽象轉化為具體等方式來處理的。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認真觀察,讓學生經歷圓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理解掌握圓面積公式,并能正確計算圓的面積。
2、學生能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有關的問題,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3、利用已有知識遷移,類推,使學生感受數學知識間的聯系與區別。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質疑、概括的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4、通過學生小組合作交流,互相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提高動手實際和數學交流的能力,體驗數學探究的樂趣和成功。
教學重點:
運用圓的面積計算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理解把圓轉化為長方形推導出計算公式的過程。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及圓的分解教具,學生準備圓紙片和圓形物品。
教學過程:
一、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1、請同學們指出這些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并說說它們的區別。
2、你會計算它們的面積嗎?想一想,我們是怎樣推導出它們面積的計算公式的?(電腦課件演示)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出示圓:
(1)讓學生說出圓周長的概念,并指出來。
(2)想一想:圓的面積指什么?讓學生動手摸一摸。
(揭示:圓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圓的面積。)
(3)對比圓的周長和面積,讓學生感受他們的區別。
同時引出課題——圓的面積。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動手摸一摸,使學生能夠大膽地概括圓的面積,為開展學生想象力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另外,讓學生比較圓的周長和面積,讓學生充分感知圓面積的含義,為概括圓面積的意義打下良好的基礎。]
2、推導圓面積的計算公式。
(1)學生觀察書本P67主題圖,思考:這個圓形草坪的占地面積是多少平方米?也就是要求什么?怎樣計算一個圓的面積呢?
(2)剛才我們已經回顧了利用平移、割、補等方法推導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的方法,那能不能把圓也轉化成學過的圖形來計算?猜一猜,圓可以轉化成什么圖形來推導面積公式呢?你打算用什么方式進行轉化?
[設計意圖:通過提問,讓學生對圓的面積公式的推導先進行預測,引導學生大膽尋找求圓面積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提高學生的求知欲望與探究興趣。]
(3)請各小組先商量一下,你們想拼成什么圖形,打算怎么剪拼,然后動手操作。
①分小組動手操作,把圓平均分成若干(偶數)等份,剪開后,拼成其他圖形,看誰拼得又快又好?
②展示交流并介紹:小組代表給大家介紹一下你們組拼出來的圖形近似于什么?是用什么方法剪拼的?為什么只能說是“近似”?能不能把拼出的圖形的邊變直一點?
[設計意圖: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動手操作,放手讓學生自己動手把圓剪拼成各種圖形,鼓勵不同拼法,引導發揮聯想,讓學生通過比較得出沿半徑剪拼的方法是較為科學的。教學中注重對學生進行思維方法的指導,給學生提供了自行探究,創造性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獲取經驗,這一過程為學生提供了個體發展的空間,每個人有著不同的收獲和體驗。]
③當圓轉化成近似長方形時,你們發現它們之間有什么聯系?
課件演示:
師:現在,老師把圓平均分成16份,可以拼出這個近似長方形的圖。想象一下,如果平均分成64份、126份??又會是什么情形?
④小結:如果分的份數越多,每一份就會越小,拼成的圖形就會越接近于長方形。
[設計意圖:通過電腦課件演示,生動形象地展示了化圓為方,化曲為直的剪拼過程。使學生進一步明確拼成的長方形與圓之間的對應關系,有效地認識和理解圓轉化成長方形的演變過程。]
(4)以拼成的近似長方形為例,認真觀看課件,師生共同推導圓的面積計算公式。
①引導:當圓轉化成近似的長方形后,圓的面積與長方形面積有什么關系?并且指出拼出來的長方形的長和寬。
②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圓的.周長、半徑有什么關系?如果圓的半徑是r,這個近似長方形的長和寬各是多少?如何根據已經學過的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推導出所要研究的圓的面積公式?
③學生討論交流:長方形的長是圓周長的一半,即a=C/2=2πr/2=πr,寬是圓的半徑,即b=r。教師板書如下:
(5)小結:如果用S表示圓的面積,r表示圓的半徑,那么圓的面積計算公式就是。同學們通過大膽猜想和動手驗證,終于得到了圓面積的計算公式,老師祝賀大家取得成功!
(6)學生打開書本P68補充圓面積的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思考:計算圓的面積需要什么條件?
[設計意圖:在推導過程中給學生創設討論交流的學習機會,通過觀看電腦課件的演示,引導式提問、試寫推導過程等不同形式,來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了學生操作、觀察、分析、概括的能力。最后進行小結,鞏固學生對圓面積計算公式的認識。另外通過提出問題,強調學生計算圓面積時需要的條件。]
三、實踐運用,鞏固知識。
1、已知圓的半徑,求圓的面積。
判斷對錯:已知一個圓形花壇的半徑是5米,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3.14×5×2=31.4(米)
(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匯報交流,共同修改。)
強調:半徑的平方是指兩個半徑相乘。
2、已知圓的直徑,求圓的面積。(教學例1)
①師:把第一題的“半徑是5米”改成“直徑是20米”,那么這個圓形花壇的面積又怎樣算呢?(小組合作交流,探討計算方法。)
②學生匯報計算方法,要強調首先算什么?
③打開書本P68補充例1。
3、已知圓的周長,求圓的面積。(書本P70練習十六第3題)
小剛量得一棵樹干的周長是125.6cm。這棵樹干的橫截面的面積是多少?
①引導提問:要求樹干的橫截面積,必須先求出樹干的什么?你打算怎樣求樹干的半徑呢?
②根據圓的周長公式,師生間推導出求半徑的計算方法。
③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查給于適當的指導。另外請兩位學生上臺板演,共同訂正,并且指出計算中容易出現錯誤的地方。
4、一個圓形溜冰場,半徑30米。
(1)這個溜冰場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2)沿著溜冰場的四周圍上欄桿,欄桿長多少米?
提問:知道圓的半徑用什么方法求圓的面積?第(2)個問題求欄桿的長度也就是求這個圓形溜冰場的什么?用什么方法求圓的周長?
[設計意圖:學生已經推導出圓面積的計算公式,以上的四道題的作用是鞏固圓面積計算公式的運用,使學生對圓面積的計算方法有更深刻的理解。在練習時,大膽放手讓學生進行計算,同桌間合作探討,經過學生多次嘗試解答,使他們的觀察力、動手操作能力、想象力都能夠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從而促進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了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其中第3題通過周長求面積的計算和第4題知道圓的半徑求圓的面積和周長,讓學生體會到圓的周長和面積有著緊密的聯系和根本的區別,使新舊知識有更好的連接,并且讓學生感受到幾何圖形計算的靈活性。]
四、總結評價,拓展延伸。
1、今天我們學了什么知識?一起閉上眼睛回憶我們整節課的學習過程,你有什么感受啊?在計算圓的面積時有什么地方值得注意的?
2、在生活中還有很多關于圓面積的知識,老師出一個題目給同學們課后進行思考:有一個圓形花壇,中間建了一個圓形的噴水池,其他地方是草坪,求草坪的面積是多少?
小學數學《圓的面積》教案10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掌握圓的面積計算公式,并能利用公式正確解決簡單問題。
【過程與方法】
通過操作、觀察、比較等活動,自主探索圓的面積計算公式,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習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圓的面積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
圓的.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創設情境:呈現校園中的圓形草坪,提問學生如何求解圓形草坪的占地面積。引導學生通過已有認知,認識到解決這個問題實際就是求這個圓的面積,從而引出課題。
(二)講解新知
提出問題:之前的圖形面積公式是如何推導的?
學生通過回憶,討論,得到是通過轉換成學過的圖形來推導得到的。
追問:能否將圓的圖形轉換成之前的圖形?
組織學生動手操作、合作探究,四人為一小組,討論分享自己的思路與剪拼過程,然后請各組的代表進行全班交流。
預設1:將圓平均分成4份,剪切拼接之后,沒有得到之前圖形;
預設2:將圓平均分成8份,剪切拼接之后,得到一個近似平行四邊形;
預設3:將圓平均分成16份,剪切拼接之后,得到一個近似長方形。
老師在此基礎上進行展示:大屏幕展示將圓平均分為32份,64份,128份,256份……的動圖,讓學生觀察其特點。
學生能夠發現圓平均分的份數越多,拼成的圖形越接近于長方形。
進一步追問:觀察原來的圓和轉化后的這個近似長方形,發現他們之前有哪些等量關系?
預設1:長方形的面積等于圓的面積;
預設2:長方形的長近似等于圓周長的一半;
預設3:長方形的寬近似等于圓的半徑。
小學數學《圓的面積》教案11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設計了估算飛標板面積的活動。呈現了兩種估算方法:一是先估算每個小三角形的面積,再估算飛標板的面積;二是把飛標板剪開,拼成近似的長方形,然后利用長方形的面積公式計算出飛標板的面積。接著是,小組合作探索圓面積的計算公式,在試一試中,讓學生用剛推導出的面積公式計算飛標板的面積。教學中要給學生充分的觀察、動手操作和討論交流的空間,使學生學會轉化的數學方法,體會極限的思想。
學情分析:
在學習本課內容前,學生已經認識了圓,會求圓的周長,在學習長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圖形面積時,已學會了用割、補、移等方法,把把新知識轉化為舊知識,探究推導直線平面圖形的面積。因此教學本課時,可引導學生用以前學的“轉化”的數學思想來推導圓的面積公式,在推導學習中不僅擴大了學生的知識,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策略,空間觀念也得到進一步的發展,為以后學習圓柱、圓錐等知識打好良好基礎。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理解圓的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運用轉化的思考方法,推導出圓面積的計算公式。
2、初步運用圓面積計算公式進行圓面積的計算。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教師設置問題情境————學生猜想————小組合作————表達交流————歸納總結,引導學生通過多次不同的實驗,運用轉化方法,通過多媒體課件演示,把曲線平面圖形轉化為直線平面圖形,推導圓的。面積計算公式。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圓面的剪拼,境況學生操作、觀察、分析的能力,滲透極限思想。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圓面積公式的推導。
教學難點:極限思想的滲透與公式的推導。
教學方法和手段:
教學方法:通過直觀教具演示和課件展示,學生通過猜想然后再用合作學習法動手操作驗證猜想,得出結論。
教學手段:利用游戲、媒體等手段激發學生思維,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感受學習的樂趣。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一套、圓形紙片。
學具準備:
兩個完全一樣的`圓片、透明膠帶、刻度尺、量角器、剪刀、小刀。
一、復習引入
1、幻燈片出示復習題目。
2、激趣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請你們欣賞一幅圖。請看!(課件出示)在欣賞圖的同時,思考右面的問題。學生猜想牛最多吃多少草是什么的圖形?(課件出示)是一個圓形,要求牛吃多少草也就是求圓的面積,引出圓的面積(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過程的伊始就用這個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來導入新課的學習,既可以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又可以為后面面積的學習奠定基礎,更可以讓學生從課堂上涉獵生活中的數學問題,讓學生體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
二、合作探究,推導公式
1、圓面積定義
2、圓面積公式推導
那么怎樣計算圓的面積呢?我們知道圓有大有小,如果用面積單位直接
去度量,顯然是行不通的。請同學們回憶一下: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分別是怎樣計算的?
教師根據學生說的過程,通過課件演示出轉化的過程。
【設計意圖: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公式推導過程是學生遷移的基礎。這一環節的設計既為了勾起學生對已有知識的回憶,更是為了讓后進生能夠掌握新知打下良好的基礎。】
想一想:這些圖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有什么共同點?(學生回答)
下面請同學們小組合作,動手剪一剪、拼一拼,看可以把圓轉化成什么圖形?
(小組合作,探究交流。)
誰能告訴老師你們小組把圓轉化成了什么圖形?(小組匯報并展示所拼圖形)
小組1:我們平均分成了8份,拼成的圖形非常像平行四邊形。
小組2:我們把圓平均分成了16份,拼成的圖形也像個平行四邊形。
小組3:我們把圓平均分成了16份,拼成的圖形很像一個三角形。
小組4:我們拼的圖形像個梯形。
小組5:我們平均分成了4份,拼成的圖形像平行四邊形
大家真了不起!把圓轉化成了這么多近似的圖形,觀察所拼平行四邊形的三種情況,請看課件(展示課件),同時請同學們思考,如果把圓平均分的份數越多,拼成的圖形會怎樣呢?
學生回答:分的份數越多越接近長方形。
下面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分析拼成的長方形與圓的關系,小組討論并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1)圓的面積與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有什么關系?
(2)這個長方形的長與圓的周長有什么關系?
(3)這個長方形的寬與圓的半徑有什么關系?
(4)如果圓的半徑是r,這個長方形的長和寬各是多少?
(小組合作,探究交流,推導出面積公式)
小組內說一說圓面積計算公式推導過程,師板演。
小組合作推導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公式,并匯報交流,師演示課件。
【設計意圖:這節課的重點是圓的面積公式的推導,為了讓學生在大腦中烙下深深的印痕,這一環節的設計讓學生在課上多動手,去剪、去拼、去貼,多動腦,去思考圓的轉化方法,這樣學生在課上手腦并用,個個精神十足,根本不可能再出現課上走神的現象。】
小結:同學們通過大膽猜想和動手驗證,終于得到了圓面積的計算公式,老師祝賀大家取得成功!那么,求圓的面積需要什么條件呢?(半徑)
三、實踐運用,體驗生活
那么圓的面積公式到底有什么用呢?
現在我們會求牛最多吃多少草嗎?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學到了哪些知識?
五、課外思考。(幻燈片出示)
已知一個圓的周長,你能計算這個圓的面積嗎?
小學數學《圓的面積》教案12
一、教學目標:
1、首先帶動課堂氣氛
2、教會學生什么是面積。
3、學習圓柱體側面積和表面積的含義。
4、能夠求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的方法。
二、教學重點:
動手操作展開圓柱的側面積
三、教學難點:
圓柱側面展開圖的多樣性,并能夠將展開圖與圓柱體的各部分建立聯系,并推導出圓柱側面積、表面積的計算公式。
四、教具準備:
圓柱表面展開圖、紙質圓柱形茶葉罐、長方形紙、剪刀、圓柱體紙盒。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起興趣。
出示:牛奶盒,紙箱,可比克。
提問(1)這些東西我們很熟悉吧!誰來說說它們是什么形狀的呢?(指名說)
(2)制作這些包裝盒,至少需要多大面積的材料?(指名說)
師:誰能說說上一節課你學過圓柱體的哪些知識?
生:........
師:請同學們拿出你自制的圓柱體模型,動手摸一摸
生:動手摸圓柱體
師:誰能說一說你摸到的是哪些部分?
生:.......
師:你所摸到的圓柱體的表面,它的大小叫做表面積,我們這節課就要學習如何求圓柱體的表面積的大小。板書課題:圓柱的表面積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圓柱的側面積是一個曲面,那么怎樣才能把它變成我們熟悉的平面呢?(找學生回答問題)提問:請大家猜一猜,如果我們將圓柱體的`側面(也就是這個包裝紙)展開,會是什么形狀的呢?
研究圓柱側面積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將茶葉罐的包裝紙展開,看看得到一個什么圖形?先猜想,然后說說,再操作驗證。這個圖形各部分與圓柱體茶葉罐有什么關系?小組交流。(學生要說清楚展開的方法不同能得到什么不同的圖形)(展開的形狀可能是長方形、平行四邊形、正方形等)
1、獨立操作利用手中的材料(紙質小圓柱,長方形紙,剪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驗證剛才的猜想。
2.操作活動: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將茶葉罐的包裝紙展開,看看得到一個什么圖形?
(2)觀察這個圖形各部分與圓柱體茶葉罐有什么關系?獨立操作后,與小組里的同學交流
3.小組交流能用已有的知識計算它的面積嗎?
4、小組匯報。(選出一個學生已經展開的圖形貼到黑板上)
重點感受:圓柱體側面如果沿著高展開是一個長方形。(這里要強調沿著高剪)
這個長方形與圓柱體上的那個面有什么關系?(長方形的長是圓柱體底面周長、長方形的寬是圓柱體的高)
板書: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
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所以,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S側=C×h
如果已知底面半徑為r,圓柱的側面積公式也可以寫成:S側=2∏r×h
師:如果圓柱展開是平行四邊形,是否也適用呢?
學生動手操作,動筆驗證,得出了同樣適用的結論。
(因為剛才學生是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剪開的,所以可能已經出現了這種情況。此時可以讓已經得出平行四邊形的學生介紹一下他的剪法,然后大家拿出準備好的圓柱紙盒用此法展開)
(四)、練習
求圓柱的側面積(只列式不計算)
1。底面周長是1.6米,高是0.7米
2。底面直徑是2分米,高是45分米
3。底面半徑是3.2厘米,高是5分米
(五)研究圓柱表面積
1、現在請大家試著求出這個圓柱體茶葉罐用料多少。需要計算哪幾個面的面積?需要什么條件?(指名說)
2、動畫:圓柱體表面展開過程
3、圓柱體的表面積怎樣求呢?得出結論: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側面積+底面積×24.一個圓柱形茶葉筒的高是10厘米,底面半徑是3厘米,它的表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學生獨立完成后交流反饋)
(六),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比較有蓋,無蓋,一個蓋的圓柱物體的表面積計算的異同?多媒體出示:水管,水桶,糖盒提問:這些圓柱形物體在計算表面積時有什么不同?(指名說)
2、做一個沒有蓋的圓柱形水桶,底面半徑是10厘米,高是40厘米,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得數保留整百平方厘米)重點感受:沒有蓋,至少這兩個詞語。在實際中,使用的材料都要比計算得到的結果多一些。因此,要保留整百平方厘米,省略的十位上即使是4或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進1.這種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做進一法。
3.一個圓柱形水池,直徑是20米,深2米,在池內的側面和池底抹一層水泥,水泥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六、教學結束:
布置學生用本節課所學知識制作出一個筆筒,下節課帶來送給自己的朋友。
小學數學《圓的面積》教案13
教材說明
教材首先提出圓面積的概念,接著提出如何把圓轉化成已學過的圖形來計算面積的問題。把未知的問題轉化成已知的問題,是常用的數學思想和方法。學生在學習求直線圖形面積時,已經用過這種方法。因此,教材中采取直接提出問題,來引導學生推導圓面積的計算公式,又一次讓學生了解用這種數學思想和方法來解決新的較復雜的問題。教材采用實驗的方法,把圓分割成若干等份,再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形。使學生看到把圓分別分割成16、32等份,分割的份數越多,拼得的圖形就越接近于長方形。然后由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推導出圓面積的計算公式S=r2。這里涉及了數學中常用的逐步逼近的方法,就是采取某種方法,使一個近似的圖形(或式子)逐步逼近精確的圖形(或式子)。
這部分內容教材中安排了三道例題。例3是已知半徑求圓的面積。例4是已知圓的周長求圓的面積,要先求出半徑,再求圓的面積。例5是求環形的面積,教材通過插圖幫助學生理解求環形的面積是從大圓面積中減去小圓面積。然后再引導學生列綜合算式解答,找到簡便的算法為3.14(152-102)。做一做中的題目跟例題有差異,但思想方法仍是從一個大的圖形的面積中減去一個小的圖形的面積。由于環形問題比較復雜,教材中只通過一個例題向學生簡單介紹一下,不作更多的要求。在日常生活和工農業生產中經常要用到求圓的面積,練習中安排了已知半徑、直徑或圓的周長求圓面積的題目;還安排了一些求組合圖形的面積和實習作業,以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 教學建議
1.這部分內容可以用2課時進行教學,教學圓的面積公式的推導、例3、例4、例5,完成練習二十四。
2.教學圓的面積的含義時,可以先讓學生回憶已學過的圖形的面積的含義,并進行分析對比,使學生認識到它們的共同點。
3.教學圓面積的計算公式之前,先要引導學生回憶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并分析、對比各個公式推導過程的共同點,以及由于圖形不同而產生的不同點。使學生領會到將一個圖形轉化為已學過的圖形,從而推導出這個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一種基本的數學思想和方法,同時,不同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推導的過程和方法會有不同之處。
4.教學圓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時,可以讓學生預先準備好一些圓形做學具。
在教師指導下,讓學生按照教材上的圖,將圓16等分、剪開后,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形。(教師還可以用教具將圓分成24等份,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形。)然后,把每一份再2等分,剪開后,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形。教師可以直接用把圓分成32等分的教具拼成一個長方形。最后,把拼成的圖形加以比較,使學生看到,分的份數越多,每一份就會越細,拼成的圖形就會越近似于長方形。由于在拼接的過程中,圖形的面積沒有發生變化,也就是圓的面積等于這個拼成的近似長方形的`面積。接著,教師在拼成近似長方形的旁邊畫一個長方形,并指出如果份數分得越細,拼成的近似長方形就越接近長方形。教師引導學生分析、比較長方形的長與寬跟原來的圓的半徑與周長之間的關系,使學生能自己看出:這個近似長方形的長相當于圓的周長的一半,即C/2=2r/2=r,長方形的寬就是圓的半徑r。因此,長方形的面積=長寬=r,圓的面積等于長方形的面積,所以圓的面積=r=r2。
5.教學例3時,列成式子3.1442后,要向學生指出,必須先算平方,后算乘法。
6.教學例4時,要啟發學生想:計算圓的面積需要什么條件?題目中給了什么條件?怎樣將題目中的已知條件轉化成求圓面積所需要的條件?因為題目中給出的條件是圓的周長,要按照公式C=2r,先求出半徑r,列式為:18.843.142;再利用公式S=r2,讓學生自己求出圓的面積。運算中要注意單位名稱,r用長度單位,S用面積單位,防止混淆。
7.學生在學過圓的面積以后,往往容易把計算圓的面積與周長混淆。教學中除加強圓周長和圓面積這兩個不同概念的教學以外,可以在適當的時候,結合做一做引導學生進行辨別,分清以下幾點:
①圓的面積是指圓所圍平面部分的大小,而圓的周長是指圓一周的長度;
②求圓面積的公式是S=r2,求圓周長的公式是C=d或C=2r;
③計算圓面積用面積單位,計算圓周長用長度單位。
8.教學例5時,教師要根據題意準備實物或教具(一個圓中間可以取出一個同圓心的小圓),通過演示,使學生明確,求環形面積就是從大圓面積中減去小圓面積。因此,分步計算都是先分別求出大圓面積和小圓面積,再求出環形的面積。當要求列綜合算式時,就可以得到簡便算法為3.14(152-102)。例5后面做一做中的習題,跟例5基本類似。通過這道題的計算,要使學生進一步鞏固計算這類環形面積的方法,一般是從大圓的面積中減去小圓的面積。
9.關于練習二十四中一些習題的教學建議。
第2題中,有已知直徑求圓面積的題目。解答時,先求出半徑r,再計算圓面積。
第6題,是求一個數的平方的口算練習。掌握常用的平方計算,對提高計算圓面積的速度有幫助。教師還可以補充一些10以內數的平方練習。要著重指導學生練習整十數的平方,如402是4040=1600,而不是402。
第7、8題,是已知圓的周長求圓的面積,先要由圓的周長求出圓的半徑,再求圓的面積。
第9題,是實習作業,先讓學生討論測量的方法。測量時一般用繩子在齊胸脯處圍樹干一周,就是樹干橫截面的周長,取得數據后再計算橫截面的面積。
第14*題,借助圖形使學生直觀認識到,在一個正方形里,當直徑等于正方形的邊長時,畫的圓最大。具體到這道題,就是當要剪下的圓的直徑等于正方形鐵皮的邊長時,才能剪下一個最大的圓。因此,我們可以算出最大的圓的面積是: S圓=r2=25=78.5(平方厘米)而正方形的面積是:S正方形=1010=100(平方厘米)所以,剩下的鐵皮的面積是:100-78.5=21.5(平方厘米)從而可以得出:剩下的鐵皮的面積大約占原來正方形面積的1/5。
第15*題,是求組合圖形面積的練習。
教學時,要引導學生首先分析圖形的組合情況,判斷所求的圖形是由哪個圖形加上(或者減去)哪個圖形得到的,然后進行計算。如圖所示,該圖可以看作由1個正方形和4個1/4圓組成的,所以該圖形的面積是1個正方形的面積與1個整圓面積的和(這個圓的半徑等于正方形的邊長)。第16*題,要先求圓的半徑和正方形的邊長,再求出面積進行比較。這里包含一個數學性質,即在邊長相同的條件下,所圍成的圖形中圓的面積最大。
小學數學《圓的面積》教案14
教學內容:
六年制小學數學教科書第十一冊第一單元《圓的面積》中的第一節課,數學-圓的面積。
教學目的:
1、通過教學使學生建立圓面積的概念,理解圓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掌握圓面積的計算公式。
2、能正確地應用圓面積計算公式進行圓面積的計算,并能解答有關圓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理解和掌握圓面積的'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難點:
圓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課件演示)用一根繩子把羊栓在木樁上,演示羊邊吃草邊走的情景。(生看完提問題)
生:1羊走一圈有多長?
2羊最多能吃到多少草?
3羊能吃到草的最大面積是多少?
二、引導探究,構建模型
A:啟發猜想
師:羊吃到草的最大面積最大是圓形:
1、這個圓的面積有多大猜猜看;
2、試想圓的面積和哪些條件有關?
3、怎樣推導圓的面積公式?(生試說)
B:分組實驗,發現模型
學生分小組將平均分成16等分、32等分的圓放在桌上自由拼擺,拼成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擺好后想一想:
1、你擺的是什么圖形?
2、你擺的圖形與圓的面積有什么關系?
3、圖形各部分相當于圓的什么?
4、你如何推導出圓的面積?
請小組長匯報拼擺的情況,鼓勵學生拼擺成不同的平面圖形(師課件展示動畫效果)可以拼擺成長方形、梯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四種情況。
三、應用知識,拓展思維
1、師:要求圓的面積必須知道什么?
2、運用公式計算面積
A完成羊吃草的面積
B完成課后“做一做”
C一個圓的直徑是10厘米,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D找出身邊的圓,同桌合作量一量半徑,算一算面積(完成實驗報告單)
測量物直徑(厘米)半徑(厘米)面積(平方厘米)
3、應用知識解決身邊的實際問題(知識應用)
下面是一個體育場的平面圖,請你算一算跑道的周長是多少米?長方形體育場的占地面積是多少平方米?學校要請師傅給體育場鋪草皮,已知每平方米的草皮是2.4元,學校一共要付多少錢才能完成?
四、歸納總結,完善認知
今天學了什么,這些知識我們是用什么方法學來的,你懂得了什么?
小學數學《圓的面積》教案15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六年級上冊67—69頁。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理解圓面積的含義,讓學生經歷和體驗圓的面積公式推導過程,通過操作、觀察、引導學生推導并掌握圓面積的計算公式,解答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觀察、分析、類比、推理和概括的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并滲透極限、轉化,化曲為直等數學思想方法。
情感目標:
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動手實踐和數學交流的能力,體驗數學探究的樂趣和成功。
教學重點:
掌握并理解圓面積的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用多種方法推導概括圓面積公式。
教學準備:
圓紙片、剪刀、膠棒,實物投影,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出問題
課件演示:(牛吃草)看到這個畫面,你能獲得哪些數學信息?那牛吃到草的面積是多少你知道嗎?這節課我們大家就一起來探討圓的面積。)(板書課題)
二、回顧舊知,孕優新知
在研究圓面積前我們先來做個思維訓練,回顧以前學過的關于圓的知識。請同學們拿出圓紙片,找到你了解的知識,并用字母表示它們的名稱。(課件演示)
以前我們推導平面圖形面積公式時都用到一種數學方法---轉化法,就是讓新知識轉化為舊知識,利用已有的知識來研究新知識。
三、研究新知,加深理解
1、課本上就用這種轉化法來推導圓面積公式的。大家仔細閱讀一下課文,看看你們小組能學到什么,還有什么問題需要大家一起來幫你解決呢?(強調分成偶數等份)
出示自學提綱:
(1)什么叫圓的面積?
(2)書上是怎樣推導圓面積的?
(3)為什么是近似的平行四邊形?
2、小組合作學習:同學們已經有了自己的研究方法,可以利用一些學具開始探究。可以獨立研究,也可以和有相同想法的同學自由合作。研究的過程可能會有困難,老師相信你們,一定不怕困難勇于探索,遇到問題也可以向老師尋求幫助。
出示小組合作學習提綱:(指生讀)
(1)你擺的是什么圖形?
(2)你擺的圖形的面積與圓的面積有什么關系?
(3)所擺圖形的各部分相當于圓的什么?
(4)你是如何推導出圓的面積的?圓的面積公式是什么?
(5)你能不能轉化成其它圖形推導圓面積公式?
(你想把圓轉化成什么圖形)
3、哪個小組愿意把你們的研究成果給大家展示一下?
請大家關注同學們的發言,從中你一定會受到啟發或發現問題。
小組匯報:①分成4份。②分成8份③分成16份(學生敘述拼的過程,教師板書推導公式)
4、我們回憶一下圓的面積公式是怎樣推導出來的?(指生敘述)
如果給你一個圓,你能求出它的面積嗎?(舉起一個圓)誰能求出這個圓的面積?那如果給你具體數據,你們想要什么具體數呀?都要幾個?(你的貪心還不小呢!幸好沒要面積,那樣就不用計算了。如果讓你隨便挑,你要哪個數據?)能說說要半徑的理由嗎?(你還真會找捷徑)那如果老師只給你周長怎么辦啊?(根據周長公式求半徑)看來,求圓面積的關鍵條件是什么?(半徑)那我們再來讀一遍公式好嗎?
好,同學們還記得課前那頭正在吃草的小牛嗎?讓我們一起來算一算它最多能吃多少草好嗎?(課件演示)
(2)如果給出直徑你會算嗎?出示例1。(指生讀題)
四、鞏固深化,實際應用
(1)不錯,那老師要看看誰的反映最靈活計算能力最強(口答:給半徑、直徑求面積)。
(2)非常好,誰來給大家讀讀這道題(應用題:給周長求面積)
(3)拿出課前折疊的圓形紙片,自己動手測量所需的數據后計算圓的面積。互相說說計算圓面積的依據是什么?
(4)智力沖浪:假如這塊地真的送給你,你打算怎樣為自己設計一個美麗的家園?
五、發散思維,拓展知識
小組合作學習中還有一個問題是吧?好,哪個小組拼出了和大家不同的圖形?(可以拼出近似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將學生的研究結論貼在黑板上)真不錯,拼成的這些圖形同樣可以推導出圓面積的計算公式,這個問題我們留到數學活動課再去進一步探討好嗎?
六、總結反思,課外延伸
好了今天這節課我們就到這里,你覺得自己今天表現怎么樣?你覺得同學們的.表現怎么樣?你覺得老師表現怎么樣?課堂上你高興嗎?這么高興的一堂課你都有什么收獲啊?
圓面積教學反思:
圓的面積公式推導是學生掌握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面積公式推導后的探究。學生有了應用轉化的思想來推導面積公式的經驗。所以教學設計時,我注意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重視從學生已有知識出發進行教學設計,為學生的
自主探究創造條件。
1、讓學生回憶一下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的面積公式的推導方法,利用多媒體課件直觀再現推導過程,學生在回顧舊知識的過程中領悟到這些平面圖形面積的推導都是通過拼擺的方法,把要學的圖形轉化成已經學過的圖形來推導的,從而滲透轉化的思想,并為后面自主探究推導圓的面積作好鋪墊。
2、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通過合作拼擺,把圓轉化成學過的圖形,并且在操作過程中,學生要邊操作邊思考找出新圖形與拼擺成圖形之間的聯系,然后得出:圓的面積=圓周長的一半×半徑,當得出結論后,我沒有直接告訴學生用字母怎么表示圓的面積公式,而是引導學生自己逐步完善公式。在整個公式的推導過程中,學生始終參與到如何把圓轉化成其它圖形的探索活動中來,學生的思維空間被打開,想象被激活,每個學生的創造個性都得到了充分自由的發展,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體驗成功的喜悅。
3、數學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我利用一張丟失了圓形井蓋的圖片引入,創設情景,讓學生從中發現問題;當推導出圓面積的公式后,我又引導學生利用自己推導出的公式解決剛才的問題。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以這個情景組織教學。讓學生知道數學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整個學習過程不僅是一個主動學習的過程,更是一個“猜想——驗證”的過程,一個發現學習、創造學習的過程。學生在觀察、猜測、操作、驗證、歸納的過程中理解了一個數學問題是怎樣提出的,一個結論是怎樣猜測和探索的,學生學會的不僅僅是一個數學公式,更重要的是學生學會了合作、交流,學會了像科學家一樣進行思考、研究,學生的探索、創新精神得到了落實
【小學數學《圓的面積》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圓的面積的教案04-18
數學圓的面積教案02-14
小學數學《圓的面積》教案14篇02-24
小學數學圓的面積教案(精選11篇)06-15
圓的面積的數學教案01-21
數學圓的面積教案15篇02-14
圓的面積教案05-08
《圓的面積》教案12-17
圓的面積教案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