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光和影》教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學《光和影》教案 ,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科學《光和影》教案 1
研究太陽、影子、日晷
活動反思:
“光和影”這個活動主要是教師從偶發的事件中抓住了幼兒的興趣點,在借鑒他人經驗的基礎上,創新了活動。通過教師敏銳地觀察,捕捉到了有價值的東西,決定了下一次活動的發展方向。整個活動都是通過教師有效地觀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使活動一步步向前推進。
不足之處:
教師的提問缺乏一定的深度和啟發性,只是表面性的提問,例如,“9點的影子在哪兒?”“10點的影子在哪兒?”同時,每小節活動之后及活動的最后教師沒有進行總結性的提升。
6、大班科學教案《乒乓球》含反思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通過操作、探索能夠想出把乒乓球移動到另一個盤子的各種方法。
2、讓幼兒在嘗試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3、嘗試用線條記錄實驗結果,并能用恰當的詞匯進行描述。
4、通過實際操作,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每人兩個紙盤,一個乒乓球。
2、每組一份材料:吸管、鉛筆、鏡子、硬紙板、勺子。
3、磁帶
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
1、(出示乒乓球)小朋友看,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你們玩過嗎?你都是怎樣玩的?(幼兒自由回答,打、拍、滾、扔)
今天老師給每個小朋友都準備了一個乒乓球,還有2個盤子,老師要請小朋友想想辦法不用任何工具把這個盤子里的乒乓球移動到另一個空盤子里。(幼兒想想、說說)
二、探索不借助任何工具移動乒乓球的方法
1、小朋友說了這么多,那現在請小朋友自己試試剛才想的辦法行不行,也可以試試別人說的辦法(幼兒進行操作)
2、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剛才用了什么方法移動乒乓球的?請幼兒演示
小結:剛才小朋友沒有用任何工具,想了這么多的辦法(用手拿、嘴巴咬、手指夾、嘴巴吹、鼻子推)把球移動到另一個盤子里,你們真棒,自己給自己鼓勵一下。
三、提供材料,讓幼兒探索不用手碰乒乓球,把球移動到另一個盤子的多種方法
1、小朋友這么聰明,現在老師要考考小朋友了,不用手碰球,用一些工具怎樣將它移動到空盤子里?老師給每組小朋友準備了一些工具,請你們自己動手試試,看看用什么工具怎樣把球移動到空盤子里,看誰的辦法多。(幼兒操作)
2、提問個別幼兒,你剛才用的什么工具,怎樣把球移動到空盤子的?(幼兒演示并說出)其他的小朋友也來試試,看看行不行?(全體幼兒操作)
3、師:小朋友剛才都用了哪幾種工具來移動乒乓球的?(吸管、鉛筆、筷子、勺子、硬紙片)它們能不能移動乒乓球呢?,你覺得這幾種工具中,用哪種工具最容易把球移動?為什么?用哪種工具最難,最慢?為什么?(幼兒自由說)
總結:今天,小朋友不僅學會了用許多工具來移動乒乓球的方法,還學會了不用任何工具來移動乒乓球的辦法,小朋友真棒!
4、那小朋友再想想,除了剛才用的那幾種工具盒辦法外,還有哪種工具可以移動乒乓球?(幼兒說說),小朋友回家可以找找,試試。
四、游戲
玩法:分4組玩,2組2組的玩,第一個小朋友用勺子將球傳給下一個小朋友,這樣依次傳,直至最后一個小朋友將球運到籃子里,當音樂停,運的最多的為獲勝者。
規則:1、必須將球一個一個的傳給下一個小朋友
2 、在傳球的過程中,球掉到地上,不能將球撿起來,撿起來的算犯規。
3、不能用手拿球,必須用勺子端。
五、活動結束
給獲勝的一組獎勵,并鼓勵其他的組。
反思:
我設計的活動符合本班孩子的年齡特征,在活動中孩子們都能積極的參加,想出許多移動乒乓球的辦法,在操作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只有個別的孩子因為動手能力差,不能用筷子很快的夾住球,所以顯得有點失落,變的不太主動。在以后的活動中會照顧到動手能力差的孩子,讓其也能體驗在操作過程中收獲的成功喜悅。
大班科學《光和影》教案 2
教學目的:
1、初步認識光和影的現象并運用于簡單的繪畫作業
2、發展學生立體感知能力,想象力,提高學生審美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光影現象的認識及其在繪畫中的初步運用
難點:光源方向的`區分和立體感的表現
教學準備:
照明器、蘋果實物、示范用紙,鉛筆、范圖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學生進教室前關燈,拉上窗簾。師生問好后燈亮,窗簾拉開,教室驟然明亮
師問:同學們,現在你們有什么不同的感覺?
引出光的概念,板書課題。
二、新授
1、再設懸念,引發好奇心
(出示蘋果實物)同學們,請仔細觀察這個蘋果有什么變化?
將蘋果放置照明器前,調節光的強弱,使學生認識光照產生的明暗及其深淺
板書;明——淺暗——深
蘋果固定,調節光源方向,讓學生通過觀察認識光源的重要性,同時認識受光部和背光部及投影
板書:受光部——背光部——投影
光源固定,轉動蘋果,認識調子深淺的變化。
2、教材欣賞分析,進一步了解明暗形成及其深淺變化
出示范圖,請學生指明光源的方向,加強對光影的認識
3、作業步驟
分析光源方向,區分受光部、背光部、投影——構圖——輪廓——明暗
4、學生作業,老師行間指導
5、作業講評,下課
大班科學《光和影》教案 3
[設計思路]
大自然是一本無字的書,豐富多彩的自然物,千變萬化的科學現象,是幼兒學習的最好內容。光隨處可見,幼兒隨時可以找影子,因此設計本活動,意在達到兩個目的:引導幼兒認識光和影子的關系,培養他們對科學現象的興趣;讓幼兒充分感受大自然帶給自己的快樂,促進探索精神的發展。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發現學習,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培養幼兒的探索精神。
2、通過各種探索影子的活動,使幼兒發現光和影子的關系。
3、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4、培養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活動準備]
準備電燈、手電筒、幻燈機、投影儀等。活動在晴天的戶外場地上進行。
[活動過程]
1、在戶外找影子:如樹影、房影、人影等。讓幼兒在陽光下和陰暗處分別跑一跑,看看自己的影子,對比了解陽光下有影子,陰暗處則沒影子。說說怎樣才能產生影子。
2、想一想,什么時候什么地方發現過影子?(在燈光、火光、月光、手電光照射下有影子);請幼兒分別在燈光、火光、手電光照射下觀察影子有什么不同,為什么?
3、畫影子:早晨中午、下午站在同一地點,兩人一組互相幫忙,把地上的影子畫下來。比一比,自己與他人的影子是否相同?在三個不同時期,自己的三個影子有什么變化?想一想影子為什么會變?
4、教師和幼兒一塊玩踩影子游戲,使幼兒明白影子可以隨著物體的移動而移動。
5、出示幻燈機、投影儀,教師和幼兒一塊表演手影游戲,讓幼兒觀察影子隨著手形的變化而變化。
6、議一議:人利用光與影子的關系制造出什么產品?(幻燈機、電影機、攝像機等)
7、我們利用影子可以進行哪些活動?(夏天乘涼、踩影子游戲、進行手影和皮影活動)
8、通過活動形成對影子的'科學認識,培養幼兒不怕黑夜的勇敢精神,并喜歡影子的活動。
[活動延伸]
在科學活動區內繼續投放手電筒、投影儀等,引導幼兒繼續觀察光和影子的關系。
戶外活動時帶領幼兒觀察自己的影子,玩踩影子的游戲。
[效果評析]
為了讓幼兒認識光和影子的關系,我們為幼兒提供了充分的活動材料,而且在活動的過程中,不進行直接的指導,而是讓幼兒通過觀察,親身實踐去發現問題,找出其中關系。
另外,在活動中我們并不過分關注幼兒掌握過多的知識,而是注重激發幼兒對科學現象的興趣以及探索精神的培養。
活動反思:
1、本活動幼兒非常喜歡。結合幼兒的生活實際,幫助幼兒解決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問題,吸引幼兒的興趣。
2、通過實驗演示,讓幼兒容易掌握知識,不僅獲得的印象深刻牢固,還能引起幼兒對光的極大興趣。
3、將觀察和實驗結合教學,引導幼兒的觀察,擴大幼兒的視野,激發幼兒的探究欲望,發現問題的樂趣。
4、還有幼兒自己動手做“手影”“踩影子”游戲,吸引幼兒的學習趣味性,加深幼兒的體驗,保持幼兒積極探索的愿望,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40、大班科學教案《火山噴發》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對科學知識的興趣及勇于探索的精神。
2:了解火山噴發的原因、過程及火山活動對人類的影響。
3: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火山噴發的過程和火山活動對人類的影響。
難點:火山噴發的原因。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鉛筆、托盤。
2:氣球一個、火山模型、紅色色粉、蘇打粉、白醋、湯匙兩個、吸管一個。
3:教學課件、電腦、投影儀、音響。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談話導入
在大山的家族里,有一個脾氣特別暴躁的家伙名叫火山,你們看,他又發脾氣了……
二:基本部分
1:播放課件
2:提問:小朋友看見發生了什么事情?
3:提問:為什么火山會噴發呢?
幼兒自由發言
總結:地殼下的巖漿受到地球內部巨大壓力,當遇到地殼比較薄的地方就沖破地殼噴涌而出所以形成了火山噴發。(一邊講解一邊用氣球演示原理)
4:火山噴發的時候是什么樣的?(再次播放課件)
請幼兒舉手回答
老師小結:火山噴發時,首先噴發出的是瓦斯及有毒氣體,然后噴出大量的火山灰、巖石碎塊,緊接著巖漿噴出并沿火山口流下形成熔巖流,最后熔巖冷卻,火山漸漸平息。(出示四幅圖片)
5:請小朋友將四幅圖片按照火山噴發的先后順序進行排序。
6:提問:火山噴發對我們人類有什么影響呢?(出示圖片)請小朋友觀察并舉手回答。
7:小結:火山活動對人類有不好的影響也有好的影響。火山活動噴出的有毒氣體對人類及動植物健康造成不好的影響;火山灰會覆蓋大片的房屋莊稼,影響人們的生產生活;熾熱的熔巖會引發大火,威脅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火山活動會形成新的陸地;火山活動會促成鉆石等稀有礦產的形成。(邊出示圖片邊小結)
三:結束部分
請一位幼兒和老師一起演示火山噴發的實驗。
四:活動延伸
區角活動時,幼兒親自體驗火山噴發的實驗。
教學反思
這節課比較成功的地方在于課件的準備較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孩子們對這節課的內容比較感興趣。不足之處在于對課件的應用不夠熟練自如,火山模型的高度太低,導致后邊的幼兒看不清楚,還需改進,在語言引導的科學性上還要多加學習。
設計背景
因為孩子們通過電視了解到近期冰島火山噴發,相互之間談論的興趣很高,再結合本學期我班教材,設計了這樣一節課,通過一個小實驗深入淺出的向幼兒講解火山噴發這個復雜的問題,既滿足了幼兒的好奇心又學習了科學知識。
大班科學《光和影》教案 4
活動目標:
初步感知光和影子的關系,體驗探索發現的樂趣。
能根據需要自由地選擇繪畫材料進行作畫,體驗快樂的情感。
遵守游戲規則,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及控制性活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小動物若干、鞋盒、筐子、手電筒、剪刀、皮影戲道具、動物剪影、手影圖片、鉆筒2個、遮光布、記號筆、水彩筆、牙簽、鉛筆、回形針、打洞機等。
活動重點:
知道光照射在物體上,就會有影子出現。
活動難點:
了解物體有空隙,光就能穿過去。
活動反饋:
活動開始時,用影子動物城的.情節導入,幼兒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了。在第一次實驗時,老師在一邊仔細觀察,發現有些幼兒還沒有掌握找影子的方法。于是,就請沒找到影子的和已經找到影子的兩名幼兒上來演示,通過比較孩子們發現了找影子的主要方法。在第二個實驗時,孩子們一開始只有個別幼兒發現了其中的秘密,于是我請這個幼兒進行演示。通過演示讓其它孩子也發現找亮眼睛的方法,于是讓他們第二次進行操作探索。在這里,原先活動設計時只是一次探索,但是當老師發現孩子們都沒能掌握找亮眼睛的主要方法時,又給了孩子們一次探索的機會,讓孩子們能進行更充分的實驗。本次活動中老師為幼兒創設了各種游戲,因此幼兒的興趣很濃。而且也為幼兒準備了豐富的操作探索的材料和工具,幼兒能充分地探索和發現。整個活動過程也是比較緊湊的,效果較好,也獲得了現場觀摩的老師的好評!另外,我想如果能和生活中的影子結合的話,可能就會更棒了!
大班科學《光和影》教案 5
一、教材分析:
《光和影》是教科版科學五年級上冊“光”單元的第一課,知識體系屬于物質世界。《光和影》是本單元的起始課,從本課到第四課將指導學生認識光的傳播特點。認識光的傳播特點從觀察影子開始,因為影子的許多特點,比如說影子總是在背光的一面等現象,顯示了光的傳播是直線的。
二、教學目標:
科學知識目標:
1、學生要知道產生影子的條件:光源、遮擋物和屏。
2、明白判斷光源的標準:正在發光而且是自己發出的光。
3、物體影子的長短和光源照射的角度有關,影子的方向和光源的方向相反;物體影子的大小與遮擋物和光源之間的距離有關;物體影子的形狀和光源所照射的物體側面的形狀有關。
4、從不同側面照射得到的物體的影子叫做投影,投影在我們生活中很有用處。
過程與方法目標:
1、做光和影的實驗,并將觀察結果準確地進行記錄。
2、根據實驗結果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擋物、影之間的關系。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認識到事物之間的變化是有聯系的,也是有規律的。
2、在實驗觀察中養成嚴謹、細致、實事求是的態度
4、STSE目標:積極參與光資源和環境的保護,關注現代光技術的發展。
三、教學重點、難點:探究影子的特點。
四、教學材料準備:
教師用:有窗簾的教室
學生用:每組一個手電筒(自帶)、一張4開的白卡紙(屏)、一塊5厘米的小木塊,鉛筆、尺子各一。
五、教學教程:
(一)、活動引入
教師:今天我們學習一個新的單元——光。這節課我們學習第一課《光和影》。(板書課題)
(二)、探究影子的秘密
1、影子產生的條件
教師:利用光我們能做許多有趣的游戲,你們看------(播放手影游戲課件)
教師:這是什么游戲?同學們做過手影游戲嗎?
生:結合生活經驗大膽猜一猜影子是怎么產生的?
教師:以上都是同學們的看法,是一種猜測。要知道,世界上許多偉大的發現都原于猜測。要想知道你們的猜測對不對,就要通過實驗才能驗證。
教師:請同學們看看你的實驗桌,老師為大家準備了一些實驗物品。你能想辦法用它們看到自己的手影嗎?我們看到了自己的手影了嗎,我們是怎樣做才看到自己的手影的,影子的產生需要什么條件。
生:開始實驗,教師巡視,小組匯報。
教師:通過實驗我們知道了影子的產生需要光、擋光的物體、屏。(板書)
教師:我們平時看見過哪些發光的物體?其中哪些是自己發光的呢?大家把見到的發光物體寫出來,然后在自己能發光的物體上做上記號。
生:小組活動。匯報、
總結:像電燈那樣自己能發光的物體叫做光源。
教師:不僅自己能發光,并且正在發光的物體叫做光源)
(課件):可以自己發光的物體叫做光源。)
2、探究影子的特點
(1)、“影子隨著光源位置的改變而改變”。
教師:在影子游戲這個活動中,我們除了知道影子產生的條件外,還有什么發現嗎?
生:光、擋光物體、屏是影子產生的條件,如果改變其中一個條件,影子會發生改變嗎?
生:從(改變光源的位置、改變遮擋物離光源的距離、等方面)猜測影響影子變化的因素。
師:這只是你們的猜測,你們能通過實驗來驗證嗎?
師:科學實驗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對比實驗,我們今天就設計對比實驗來驗證我們的猜測好嗎?
師:對比實驗需要注意的是什么?
生:說出對比實驗需要注意的變量控制。
小組設計實驗
師提示:改變光源的位置這個實驗需要注意的是光源位置的改變包括光線照射的角度和方向不包括遠近,當光源照射在物體的'上面時,要提高物體,使物體稍微離開桌面才能看到影子。現在老師來演示這個實驗,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你看到什么現象,有什么發現。
學生匯報。(師出示課件:改變光源的位置,影子的長短、方向也會發生改變。)
(2)、影子的大小與遮擋物與光源之間的距離的關系
師:第二個實驗由同學們利用桌子上的物品自己動手做好嗎?
注意屏最好垂直豎起來,屏和光源位置一定,只改變遮擋物離光源的距離。仔細觀察,看有什么發現?
學生分組實驗、匯報。
師(出示課件)總結:遮擋物離光源的距離越近,影子越大,離光
源的距離越遠,影子越小。
(3)、影子的形狀和光源照射物體側面的形狀有關系
師:照射物體的不同側面,又有什么新的發現哪?
生分組實驗:并把影子畫下來。匯報
師總結:像這樣,從不同側面照射得到的物體的影子叫做投影,需要說明的是并非所有的影子都是投影,只有光源垂直投射到一個面上的影子才叫投影。投影在我們生活中很有用處。比如街道上的交通標示牌,洗手間門口的標示牌等很多地方用到了投影畫,可以說這是一種簡單形象的標志,皮影戲也采用了投影技術,另外在我們的工業生產和設計中也大量采用了投影制圖。(教師出示課件)
(板書:從不同側面照射得到的物體的影子叫做投影。)
(三)、課堂總結、拓展延伸
教師:回顧一下我們學習了光的哪些知識?發現了什么規律?
我們再做一次影子游戲,驗證一下我們發現的這些規律:
1、改變光源的位置,影子發生了什么變化?
2、改變物體離光源的距離,影子發生了什么變化?
3、讓光源照射自己的手的不同側面,得到的影子有什么不同?
教師:在這節課上,老師發現我們班許多同學都能像科學家那樣去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積極動手操作實驗,如果我們能始終堅持這一良好的科學習慣,將來一定能成長為優秀的工作者。
師提問:無影燈為什么沒有影子?(學生根據所學的知識課下去探究。)
六、板書設計:
二單元1光和影
影子產生的條件:光、遮擋物、屏。
從不同側面照射得到的物體的影子叫做投影。
《光和影》教學反思
一、在備課的過程中,我考慮到學生自主實驗有一定的難度,所以以書上的圖例來介紹實驗步驟。通過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圖例,使學生明確實驗中我們要注意到哪些要點。同時通過直觀的看圖引導學生分析實驗中改變的條件,保持不變的條件,再提出注意點,這樣更能使學生明確實驗如何操作,更加直觀清晰。
二、在“影子隨著光源位置的改變而改變”這個實驗中學生通過觀察發現影子的變化,已經大致說出了“改變光源的位置,影子的長短、方向也會發生改變”的意思,可是我還一個勁的引導學生描述的更準確,我對于學生的回答比較苛刻,總是以自己的標準去要求他們,這樣導致課堂耽誤了很多時間,其實如果發現學生已經了解了要點,可以采取幫他描述的方法來進一步完善其說法,這樣一方面能節省時間,一方面也能給學生增加信心,使學生越來越善于發現、交流。
三、最后拓展部分的“影子游戲”,鞏固了學生學習的新知識,也讓學生進一步明確影子和光源的位置關系。這樣練習緊扣和服務于教學目標,對學生有意義、有價值,并且鼓勵學生參加實踐,讓學生動手動腦,回到生活中去,即從書本回到生活,從課堂回到現實。最后提出問題:無影燈為什么沒有影子?此項活動會引發學生課外調查的興趣,對本節課的知識進行拓展延伸。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我覺得要上好一堂科學課真的很不容易,要綜合教師多方面的能力,對知識重點的把握、對課時流程的安排、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等、在以后的漫漫長路上,我還應不斷學習,不斷反思,不斷充實自己!
大班科學《光和影》教案 6
活動由來及設計思路
戶外做操時,我忽然發現站在第二排的張煜程小朋友一會兒蹲下,一會兒站起來,雙手在胸前來回擺動,根本就不是在做操。我剛要提醒他,只見他又停了下來,一會兒看看地面,一會兒看看小手,原來他在玩影子。我沒有制止他,他一直專注地玩到做操結束。做完操,我把原來制定的十米往返跑,改為踩影子游戲。孩子們發現了許多有關影子的秘密,由此我們進行了一系列有關影子的主題活動。讓孩子們在玩中知道了光和影的形成條件,在探索中了解了物體、光源和反射面之間的關系。
下面這個案例只是其中之一,使幼兒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初步了解了影子形成的條件、影子變大變小、日晷等經驗),通過猜測、記錄上午9點下午3點之問,太陽與影子的變化規律,進一步探索太陽、人與影子之間的關系。
活動目標
1、進一步感知人與太陽位置的變化,與所產生影子大小之間的關系。
2、能準確地記錄人、太陽、影子之問的關系。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陽光充足的日子、戶外場地、記錄紙、自制的日晷、時(每隔一小時記錄一次)。
2、經驗準備:知道太陽光下能反射出人的影子;了解了影子是在物體、光源、反射面三個條件下形成的;通過鐘表與日晷對照,初步了解了日晷是利用太陽投影指示時問的工具等。
重點難點
重點:感知人與太陽位置的變化與所產生影子大小、位置之間的關系。
難點:引導幼兒對影子的變化進行猜想與驗證。
活動過程
1、激發幼兒探究的欲望。
活動前,教師在戶外選定地點,放置一個大鐘表和調置好的日晷。請幼兒猜測:假如上午9點,一個人面向太陽站立,他的影子會出現在哪兒?不同時問,太陽的位置會怎樣變化?影子會有什么變化?
2、驗證9點影子的位置。
參加活動的幼兒每人負責畫一個時問段的影子,并在影子上記錄時間和自己的名字。上午9點開始,請一幼兒選定面向太陽的方向站立,便于觀察太陽位置的變化,再請一名幼兒把他的影子畫下來。引導幼兒觀察人、太陽、影子的位置,特別是人與影子的連接點。
3、根據9點的影子,再次猜測。
“10點影子會出現在哪兒,影子會有什么變化?”(影子逐漸變大)引起幼兒對問題的思考,然后進行驗證。
4、11點影子在哪兒。
同樣方法猜測、驗證。然后通過三次影子的記錄,引導幼兒觀察,太陽升得越來越高,影子越小,反之,與之相反。感知人與太陽位置的變化與所產生影子大小之間的關系。
5、12點的影子在哪兒。
做完11點影子的記錄后,引導幼兒猜測12點的影子會在哪兒。(人的正背后)。
6、猜測下午的影子在哪兒。
記錄12點影子的時候,請幼兒再次猜測推斷下午的影子會有什么變化?(影子又由小逐漸變大,而且左右影子對稱)然后逐一進行驗證。
7、根據記錄結果,幼兒自己規律。
記錄完影子后,教師引導幼兒觀察記錄結果,自己出太陽與影子的變化規律:太陽越低,影子越大;太陽越高,影子越小;太陽與人重疊時,影子最小。而且還發現了9點與15點的影子一樣大、10點與14點的影子一樣大、11點與13點的影子一樣大,左右對稱。
幼兒對此活動很感興趣,一整天談論的話題都是影子,總是提醒老師:“范老師,快到時間了,該上樓頂畫影子了。”中午午飯后,迫不及待地上樓畫影子,午睡時,為了等待畫影子,興奮地睡不著。輪到每人記錄時,都非常小心,怕把影子畫壞。
活動前,當教師提出“一個人面向太陽站立,他的影子會出現在哪里”時,9個人出現了7種答案,都說自己是正確的。正因為答案出現的分歧比較大,想實驗的愿望就越強烈,都想證明自己的答案是正確的。
9點影子出現時,大家都驚訝了,“啊!原來影子在這呀!”在猜測10點影子時,答案只有“左右”之后,大家都能推斷出下一個影子的位置了,不再有爭議。12點時,看到影子最短,然后猜測,“以后影子是什么樣?”有人說長,有人說短,王郡桐小朋友說:“1點時你不就知道了嗎”。中午1點我請沒睡的i名幼兒上樓畫了影子。起床后,周岐傷心地哭了,“老師,為什么不叫我?”當大家看到1點的影子后,一下推斷出以后每個時間段影子的位置了。
從上午9點到下午3點每隔一小時,孩子們就畫一次影子。記錄全過程后,不用老師做任何講解,孩子們自己就很清楚地得出了結論:上午9點影子最大,以后越來越小。中午12點,影子落在人正背后,影子最小。下午1點后影子逐漸變大。也就是說,隨著太陽(光源)位置的變化,影子也在變化著,太陽越低,影子越大,反之則相反。孩子們用自己的語言很清晰地表達了這一變化規律。
個人反思
1、活動中的優點:
教師的.觀察很重要,只有教師敏銳的觀察,才能捕捉到有價值的東西。做操時,教師觀察到了一名幼兒玩手影,從而生成了主題活動;玩踩影子游戲時,觀察到了每個幼兒發現的秘密,從而生成了多個探究點(大小影子、不同反射面的影子、兩個物體變成一個影子等);從畫影子中,觀察到了幼兒對太陽、人、影子的模糊認識,從而引發了下一個活動——太陽、人、影子及日晷,使幼兒清楚地了解了三者之間的關系;而后又發現了幼兒對影子大小的興趣,從而又引發了在實驗室探究影子變大變小的活動。總之,整個活動都是通過教師有效地觀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使活動一步步向前推進。
2、活動中的不足:
教師的提問缺乏一定的深度和啟發性,只是表面性的提問,例如,“9點的影子在哪兒?”“10點的影子在哪兒?”同時,每小節活動之后及活動的最后教師沒有進行性的提升。
主要內容:
1、“光和影”這個活動主要是教師從偶發的事件中抓住了幼兒的興趣點,并通過踩影子活動把個人的興趣點激發成全班幼兒的興趣點。在借鑒他人經驗的基礎上,創新了一系列活動,如日晷、彩色影子等。
2、通過教師敏銳地觀察,捕捉到了有價值的東西,決定了下一次活動的發展方向。活動的開始主要以幼兒的表現為依據,收集幼兒的信息如踩影子時,幼兒發現了重疊的影子、彎曲的影子等),然后逐一設計活動,進行更深一步的探索。
3、每次活動幼兒都能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但活動的最后,教師沒幼兒提升認知水平,不能使幼兒從經驗水平上升為概念水平。
綜合評析:
在人不變的前提下,隨著人與太陽位置的變化,影子的大小、位置會有什么變化?畫自己的“日晷”成為加深幼兒對此問題認識的一個很好的載體。當老師第一次讓幼兒猜“一個人面向太陽站立,他的影子會出現在哪里”時,9個人出現了7種答案,而且幼兒都認為自己正確;通過一次又一次的猜想與驗證,幼兒逐漸地發現了太陽位置與影子大小、位置的關系。
從幼兒的表現來看,一整天談論的話題就是影子;總是提醒教師快到時間了,該上樓頂畫影子了;中午午飯后,迫不及待地上樓畫影子;午睡時,為了等待畫影子,也興奮地睡不著;輪到每人記錄時,都非常小心,怕把影子畫壞;周岐因中午沒有叫他上樓畫影子,傷心地哭,看來幼兒確實喜歡這一活動。
在呈現個人反思與小組合作反思中,有一個問題沒有很好的解決:“光和影”是一個系列活動(主題活動),反思是呈現對其中一個活動有效性的反思,還是對系列活動之間關系邏輯性的反思?由于,經常在兩者之間搖擺不定,因此無論是個人反思還是小組合作反思都顯得有些雜亂。建議:對于這樣的系列活動,可以沿著活動的有效性與活動問的邏輯性(系統性)兩條線展開不同層面的反思,以幫助教師更清晰系列活動到底應該怎么搞。
大班科學《光和影》教案 7
活動目標:
1、在找一找、說一說、玩一玩中,感知光的直射、反射的傳播特征。
2、尋找方法逃脫“密室”,體驗與同伴合作“逃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幼兒知道光在空氣中沿直線傳播;用鏡子玩過光的反射。
2、物質準備:光線較暗的“密室”;PPT課件;手電筒5個,鐳射手電筒1個;玻璃鏡子(固定于架子上)6面;小鏡子鏡子16面;投影墻;兔子圖畫一幅;兔子玩偶一個。
活動過程:
一、傾聽規則,進入密室。
1.密室外引導,了解游戲的要求。
2.傾聽“密室主人”的敘述,熟悉周圍環境。
3、討論:要怎樣才能逃出去呢?
強調活動室的規則:聽清密室主人的每一句話;開動聰明的大腦;請光來幫忙。(提醒幼兒活動中注意保護自己的眼睛,避免光的直射。)
二、數字解密,尋找密碼。
1、出示密碼鎖,引導幼兒尋找密碼。
第一次探索:幼兒觀察周圍,尋找密碼。
第二次探索:請手電光幫忙,觀察5個數字及“投影墻”,嘗試獲得新密碼。(數字板上預留了數字小孔)
2、討論得到密碼的方法。
師:你們是如何得到密碼的?
小結:光從有空隙的地方直直地射到投影板上,形成了光斑。這些光斑組成
了數字。
3、輸入密碼,打開密碼鎖。
三、收集光線,點亮屏幕。
1.出示電池。引導幼兒將聚光燈的燈光收集到屏幕上的電池里,完成充電,點亮屏幕。
討論:光直直地射下來,怎么才能改變光的方向,讓它射到屏幕上去呢?
2、幼兒個別示范。
小結:將鏡面對準光源,找到反射出去的光斑,再調整鏡子的方向,使光斑
保持在電池格里,給電池充電。
3、集體操作。
幼兒操作手中的鏡子,將光斑射到屏幕上,完成“密室主人”的要求,給電池充足夠的電。
4、完成收集,點亮屏幕。
小結:利用鏡子,將其調整到一個合適的角度,就可以改變光原本的方向。
四、傳遞光線,找到鑰匙
1.最后一關:尋找鑰匙。
引導幼兒合作,利用鏡子傳遞鐳射光的方法找到隱藏鑰匙的地方。在遵守游戲規則的前提下,改變固定在架子上的鏡子的角度,完成多次光線的`傳遞,直至光線傳遞至6號鏡子(墻壁上)。
2.討論:光線射到哪里了?有什么秘密呢?
利用兔子圖畫的線索找到兔子手里的鑰匙。
五、逃出密室,結束活動。
帶領幼兒“逃出密室”,體驗成功的快樂,激發幼兒再探索的熱情。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一共分為2大環節。導入環節確定了整個活動的基調和氛圍,讓幼兒感知“密室逃脫”的基本規則,為后續的活動環節和解謎做好鋪墊。同時烘托活動的神秘氣氛為幼兒制造緊張感,激發幼兒積極逃出“密室”的情緒。
第二環節環節是游戲,有三個關卡等待孩子們去挑戰。第一關目的在于進一步鞏固幼兒的前期經驗:光線是直線傳播的。并通過失敗――嘗試――成功的過程,激發幼兒的成功感和自信心,為后續活動的進行做好情緒上的鋪墊。第二關讓幼兒在游戲過程中充分體驗和感受光線改變方向的過程。通過提供鏡子,讓幼兒嘗試改變光的方向,以提升幼兒關于光的反射的經驗。第三關是活動的高潮部分,通過改變固定架子上的6張鏡子的位置、角度來傳遞光線,完成解謎。經由“密室主人和教師的語言引導,提醒幼兒注意游戲規則,要通過合作才能完成任務。最后通過找到的兔子圖畫,找到鑰匙,最終完成逃離密室的任務。
活動符合大班下學期幼兒年齡特點,主要讓幼兒感受光的2大特性:直射和反射,而活動中出現的時鐘、規則要求等也可以培養幼兒良好的科學探究品質、規則意識和任務意識。
大班科學《光和影》教案 8
活動目標:
1、了解光的反射現象,會改變鏡子的角度,讓光往不同的方向反射。
2、能用語言表述自己的探索過程和發現。
3、體驗探索的樂趣,了解光的反射與我們生活的關系。
4、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5、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
(1)每人一面平面鏡(大小形狀各異)。
(2)能表現光的反射的動畫或圖片。
(3)若干可以反光的物品,如:調羹、茶杯、臉盆、光盤、手表等各種表面光亮的金屬或玻璃物品。若干不能反光的物品,如:書、粗糙的石頭、衣服等。
(4)我們生活中的光的反射的圖片。
2、時間安排:陽光燦爛的日子。
活動過程:
一、呈現光的反射現象,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1、請配班老師持鏡子從戶外反射陽光到室內,鼓勵幼兒尋找亮光,自然引出活動主題。
2、提問:亮光是從哪兒來的?它是怎么進來的?
二、引導幼兒探索鏡子反光的現象。
(一)請幼兒手持鏡子到戶外,自由探索如何將光反射進教室。
(二)引導幼兒交流討論:你是怎樣將太陽光反射到教室的?并做一做。
1、請做成功的小朋友演示一下是如何做的,成功的小朋友幫助沒成功的小朋友。
2、小結:只有鏡面對著陽光才會反光,沒有陽光照在鏡子上就不能形成光斑。
3、請幼兒交流:在反射光的過程中,還有什么發現,如反射進教室的光是怎樣的?它會不會移動?是怎樣移動的?你能把光照在你想照的地方嗎?你是怎樣做的?
4、小結:反射的光大小形狀是不一樣的,改變鏡子的角度,光會來回移動,它的方向也變了。
(三)請幼兒再次操作,并相互交流經驗。
操作要求:小朋友去調整一下鏡子的角度,讓光往不同的方向反射。
(四)借助動畫或圖片,明確引出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概念:光照到物體表面,被物體擋住,改變了原來傳播的方向,反回去了。這種現象叫做光的反射。
三、引導幼兒探索還有哪些東西能反射光?
(一)鼓勵幼兒結合生活經驗說一說,還有什么東西也可以象鏡子一樣在太陽光下能反射光?
(二)請幼兒選擇提供的其他材料,自由探索哪些東西也能反射光?
提示:你可以摸摸材料,試一試這些材料哪些能反光,哪些不能反射。
(三)鼓勵幼兒探索這些反射出的光有什么不同?
小結:能反射光的東西都是表面光亮平整的,不能反射光的東西是表面粗糙的;亮度強的物體,反射的光的亮度也強;小的東西反射出的光也小;不銹鋼茶杯、臉盆反射的光是一圈一圈的;有圖案或文字的鏡子反射出的光也有圖案或文字……
四、光的反射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一)光的`反射在生活中帶來的好處
1、提問:誰知道光的反射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什么方便?
2、小結:我們聰明的人類利用了光的反射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許多好處,比如我們有了有趣的玩具——萬花筒和觀景箱;太陽灶能煮飯;月亮能照亮黑夜(最大的光的反射)……
(二)光的反射也會給我們帶來不便
1、提問:那光的反射會不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不好的地方呢?誰知道?
2、小結:城市里很多高樓大廈外面裝修都是玻璃,整棟大廈都在進行光的反射,讓我們都睜不開眼,形成了光污染;夏天的時候,太陽照在地面上會刺激人的眼睛……所以我們要好好地利用光的反射,讓它為我們的生活提供更多幫助。
大班科學《光和影》教案 9
引言:
在幼兒園的科學教育中,光和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主題。通過光和影的實踐活動,幼兒可以感受到自然界中的神奇變化,培養觀察、探索和思考的能力。本文將通過對一堂大班科學活動《光和影》的教案進行反思,分析活動的目標、內容、方法和效果,總結經驗與不足,為今后的教學提供參考。
一、目標:
培養幼兒觀察、比較和歸納的能力
本次活動的目標是讓幼兒通過觀察和實踐,了解光和影的相關概念,培養他們的觀察、比較和歸納能力。通過親身參與和體驗,幫助幼兒從感性認識逐漸轉變為概念認識。
二、內容:
通過游戲和實踐活動加深理解
1、游戲環節:通過游戲《貓捉老鼠》引入光的概念。讓幼兒扮演貓和老鼠,讓貓使用手電筒來尋找老鼠,引導他們思考光如何幫助我們看到物體。
2、實踐環節:在黑暗的房間里,設置幾個物體,讓幼兒使用手電筒照射,觀察光照射到物體上產生的影子。通過觀察和比較,讓幼兒發現光照射不同物體的影子形狀和大小會有所不同。
三、方法:
激發幼兒的興趣和參與度
1、活動設計:根據幼兒的認知特點和興趣愛好,設計了簡單有趣的游戲和實踐活動。通過親身體驗和合作游戲,激發幼兒的參與積極性。
2、互動講解:在活動中,教師不僅起到引導的作用,還要與幼兒進行互動講解,鼓勵他們提出問題、思考和分享。通過與幼兒的親密交流,促進他們的理解和思考能力的`發展。
四、效果:
幼兒表現積極,理解深入
通過觀察和從實踐中發現問題,幼兒對光和影的認知有了較為明確的概念。在游戲和實踐環節中,幼兒積極參與,表現出對探索和發現的熱情。在互動講解中,幼兒提問和思考的能力得到了培養和提高。
五、經驗總結:
1、提前準備:在活動前,教師應事先準備好游戲和實踐活動所需的物品,確保活動的順利進行。
2、活動設計:活動要根據幼兒的興趣和認知特點進行設計,力求既有趣又能夠突出主題。
3、互動講解:在活動中,與幼兒進行互動講解,引導他們提出問題、思考和分享,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
六、不足與改進:
1、時間掌控:活動時間過長,導致有些幼兒在活動后顯得疲憊。下次可以適當縮短活動時間,以保持幼兒的專注度。
2、自主探究:本次活動教師占據主導地位,下次可以考慮設置更多的自主探究環節,讓幼兒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
結語:
通過本次大班科學活動《光和影》,幼兒們的觀察、比較和歸納能力得到了培養和提高。通過有趣的游戲和實踐活動,幼兒對光和影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教師在活動中起到了引導與講解的作用,激發了幼兒的興趣和主動性。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將進一步總結經驗與不足,不斷改進,提高教學質量。
大班科學《光和影》教案 10
一、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學生能從游戲中逐漸認識到影的產生需要光源、遮擋物和屏這三個條件
2、學生能從游戲中認識到影的大小變化是隨光源與遮擋物之間的距離改變而改變;影的形狀是隨遮擋物被照射面形狀改變而改變的
3、通過實驗探究知道影子的長短與方向變化隨光源照射的角度改變而改變
4、從不同側面照射得到的物體的影子被稱為投影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影子游戲觀察、思考,總結出影子產生的三要素以及影子的大小、形狀的改變隨光源到遮擋物的距離及遮擋物被照射面的改變而改變
2、通過實驗探究的方法更加科學、深入地探究影子的長短、方向與光源照射角度之間的關系
3、根據游戲及實驗分析、推理并歸納出光源、遮擋物與影之間的關系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認識到物體的投影是會變化的,并且這些變化是有規律可找的
2、在玩中學,在做中學,從在輕松的游戲中認知到嚴謹、細致的科學探究,體驗科學的魅力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物體的投影是會不斷變化的,并且這些變化是隨光源、遮擋物、屏之間的關系改變而改變,我們講從游戲和探究實驗中認識到影子變化的`規律
難點
影子的長短、方向與光源照射角度之間關系的探究實驗的過程,包括畫影子和如何控制實驗的變量來更加科學地完成探究實驗
三、教學準備
光影探究儀(自制教具)、手電筒、遮擋物、屏、探照燈、PPT
四、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
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姓顧,照顧的顧,來自北侖區大碶小學,很高興能給大家上課,今天我們面臨一個挑戰(稍等片刻)我們要來學習五年級的內容,你們愿意挑戰一下嗎?(預設:學生肯定說有)你們真厲害,敢于挑戰,那么誰先來挑戰一下,上來介紹一下自己。(在學生介紹的過程中,用手的影子與學生的影子做各種不同的造型:頭上長角、臉上長胡須等)
預設:1、下面的學生對臺上學生的影子有較明顯的反應。你們笑(哇)什么?(老師的影子好大。回頭看自己的影子然后問:誰想看看自己的影子?誰能展現自己不同的影子)
2、下面的學生對臺上學生的影子沒有明顯的反應。我們來做個影子的游戲吧。(用人體的影子表演出英文字母或數字。
直接揭題
1、剛才大家玩的很開心,我們用什么在玩?(板書:影)是的,我們今天就要來說一說影。
2、誰先說說剛才的游戲中你有什么發現?(暴露學生潛概念)
3、預設:影子產生的三個條件
影子的不同特點
物體要在光源、屏中間
影子與本體不一樣(學生可能出現的幾種類型的回答)
光和影的關系一
4、根據學生的回答順序進行教學
如果學生先說到影子產生三要素,則問:你覺得影子的產生需要什么條件?學生肯定先說到“光”,有了光就一定有影子嗎?(還需要物體)起什么作用?(遮擋一部分光)物體將一部分光遮住以后,影子出現在哪?那么你們覺得要出現影子需要什么條件?
如果學生先說到影子的大小、形狀等的不同,則借助探照燈直接進行影子與光源、遮擋物、屏之間關系的研究,解決影子的大小、形狀與光源、遮擋物、屏之間的關系研究。(將學生講到的影子的特點板書下來)然后提問:影子為什么變大變小了(學生會說到人離光近了或者離光遠了)追問,人離光遠近,也就是人和光之間的什么(距離,板書);同一個人的影子形狀為什么會改變呢?邊說邊進行演示(正面站和側面站)學生會說到人站的角度、人站的位置等,則追問,仔細觀察,我正面站和側面站有什么不同(被照亮的面不同)
如果學生說到其他方面的內容,則根據學生回答解決光和影的一些關系
光和影的關系二
1、我們已經發現,影子的大小與光源到遮擋物的距離有關,影子的形狀與被照射面的形狀有關,那么影子的長短又是因為什么而改變的呢?
2、學生說,讓他上來在探照燈處演示。學生可能會用離光源的遠近來解釋影子長短的變化,則追問:這里主要是影子的什么在改變?(大小)看來還不是很準確,那么影子會不會有長短的不同呢?(學生說,可能會說到正確的)那么我們就試試看(PPT出示要求:將屏平放在桌面,將遮擋物放在屏中間的十字位置,試著造出長短不同的2個影子,在屏上畫下這2個影子并記住你是怎么造的。
3、出示學生畫的影子,并讓他們匯報造的過程,(你上來說說你是怎么造的)
學生會展示他造的過程,問:什么在改變?除了影子的長短在改變,影子的什么也在變?(方向)
4、讓2到3個學生說了以后,追問:影子的長短、方向變化真的與光源照射的角度有關嗎?我們就要用實驗的方法更加科學地驗證一下(拿出光影探究儀,并出示PPT)
5、我們先來看一下,這個實驗中什么是不改變的(遮擋物、屏)(光源到遮擋物的距離學生可能比較難說出來,則用手比劃光源到遮擋物的距離,問:這個長度有沒有改變?)那么光源照射的角度有沒有改變?怎么改變的?
6、小組實驗(那么我們就來驗證一下剛才的推測吧,請組長上來領取實驗材料)
7、匯報交流(誰能來說說你的實驗結果?還有沒有其他發現?)
總結
1、學了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2、你還有什么疑問?
五、板書設計
光和影粘貼學生造的影子
光源遮擋物屏
角度長短、方向
距離大小
被照射面形狀
遮擋物在光源和屏的中間
物體離光源越近影越大,離遮擋物越遠影越小
光源照射角度0和180度時影最長,90度時影最短
大班科學《光和影》教案 11
活動目標:
1、萌發幼兒探索科學的興趣及求知欲望。
2、樂于參加科學探究活動,了解光和影子的關系。
3、對身體的影子及其變化感興趣,體驗游戲的快樂。
4、通過實驗培養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5、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活動準備:
投影儀,操作音樂。
教師幼兒具備做各種手影的經驗、畫紙、蠟筆。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小朋友們,今天張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謎語,請大家認真聽,比比是誰第一個猜出謎底。我的謎面是:有個好朋友,天天跟我走,有時走在前,有時走在后,我和他說話,就是不開口。(是一種現象,有陽光的時候就會出現)(影子)
二、尋找屏幕上的影子,激發幼兒對影子的興趣師:孩子們,這兒有我們的影子,一起來看哪!師:揮揮手,搖搖頭,我們一起來和影子跳個舞吧! (評:孩子們興奮地在大屏幕前急切地尋找自己和同伴的影子,不停地和自己的`影子一起舞動,繼而產生了對影子的好奇。)
三、猜一猜手影并欣賞手影錄像,感知手影的神奇魅力
1、幼兒互相討論師:白色的屏幕上怎么會有影子的呢?
師(小結):光照在身上,身體擋住了光線,屏幕上就有了影子。
2、師生做手影、猜手影,感受影子的多樣性師:光照在我的手上,屏幕上就有了手的影子。我來表演幾個手影,你們來猜猜。師:看這是誰呢?(師分別用手變出小鳥、大灰狼、孔雀。)師:你們真厲害,都被你們猜到了。誰也會表演手影來考考大家?
分別請3—4個幼兒演示手影)師:那你們知道為什么會有這么多不同的影子呢? (幼兒自由討論。)師:你們真聰明,原來手的不同姿勢形成了不同的影子。
我這有一段小朋友們尋找影子的視頻,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好不好?那我們要帶著幾個任務去看:
第一個:你找到了那些影子?(在什么情況下找到的)第二個:我們去了什么地方影子就突然消失了,為什么?(幼兒觀看視頻資料)(引導幼兒思考回答之前提出的問題)小朋友們回答得真棒,我們表揚下自己。接下來,我們再通過一張圖片更進一步的了解光與影子的關系(出示圖片)(引導幼兒懂得在有光的情況下才會有影子,當光線被物體擋住后,物體后面光線照不到的地方就變黑了,這就是影子)(發現光和影子的關系)。
四、讓幼兒一起到外面陽光下去找找,有沒有影子呢?一起畫一畫影子。
五、欣賞作品
教學反思:
要上好科學活動,就要密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也要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究的對象,更要讓幼兒自我探究、自我發現、自我提高。
23、大班科學優秀教案《影子游戲》含反思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探索影子,獲取有關影子形成、變化的具體體驗。
2、發展幼兒的想象力、觀察力。
活動準備
1、一只燈或幻燈機等光源。(做手影游戲用)
2、材料紙“這些手影像什么”。
活動過程
1、激發幼兒對影子的注意。
“小朋友,你見過影子嗎?”“什么時候會有影子?”(太陽光,電燈光照著我們的時候就有影子)“還有什么東西有影子?”(樹、花、房子、動物等)“為什么會有影子呢?”(幼兒猜測并討論)用幻燈機做實驗,使幼兒知道因為物體擋住了光就有了影子。
2、引導幼兒觀察物體的影子及變化。
“請你到外面看看自己的影子是什么樣的?”“請你在找一找、看一看,還發現了哪些影子?他們是什么樣的?會不會變?怎么樣就使自己沒有影子了?”(我們把光的位置改變了,影子就會改變,躲到陰暗處,就沒有影子了。讓幼兒改變光照的位置觀察影子的變化)
3、引導幼兒閱讀材料紙,玩手影游戲。
“下面我們來玩手影游戲。老師用手做一個影子,讓你們猜這是什然后在跟老師學著做好嗎?”師生共同做手影游戲。“我們變了這么多手影,你們知道為什么會有這么多不同手影呢?”(手的不同姿勢形成了不同的影子)
活動建議
啟發幼兒注意晚上在馬路上,路燈照著自己的影子有什么變化。
活動延伸
1、玩踩影子游戲“怎樣使別人踩不到自己的影子”。
2、早晨在一個物體的影子上做記號,觀察整個上午它會有什么變化。
大班科學《光和影》教案 12
活動意圖:
在人不變的前提下,隨著人與太陽位置的變化,影子的大小、位置會有什么變化?根據幼兒年齡特點開展此次活動。讓孩子們在玩中知道光和影的形成條件,在探索中了解物體、光源和反射面之間的關系。
活動目標:
1、感知人與太陽位置的變化,與所產生影子大小之間的關系。
2、準確地記錄人、太陽、影子之問的關系。
3、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4、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現現象,并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象。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陽光充足的日子、戶外場地、記錄紙、自制的日晷、時(每隔一小時記錄一次)。
2、經驗準備:知道太陽光下能反射出人的影子;了解了影子是在物體、光源、反射面三個條件下形成的;通過鐘表與日晷對照,初步了解了日晷是利用太陽投影指示時問的工具等。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感知人與太陽位置的變化與所產生影子大小、位置之間的關系。
活動難點:
引導幼兒對影子的變化進行猜想與驗證。
活動過程:
1、激發幼兒探究的欲望。
活動前,教師在戶外選定地點,放置一個大鐘表和調置好的日晷。請幼兒猜測:假如上午9點,一個人面向太陽站立,他的影子會出現在哪兒?不同時問,太陽的位置會怎樣變化?影子會有什么變化?
2、驗證9點影子的位置。
參加活動的幼兒每人負責畫一個時問段的影子,并在影子上記錄時間和自己的名字。上午9點開始,請一幼兒選定面向太陽的方向站立,便于觀察太陽位置的變化,再請一名幼兒把他的影子畫下來。引導幼兒觀察人、太陽、影子的位置,特別是人與影子的連接點。
3、根據9點的影子,再次猜測。
“10點影子會出現在哪兒,影子會有什么變化?”(影子逐漸變大)引起幼兒對問題的思考,然后進行驗證。
4、11點影子在哪兒。
同樣方法猜測、驗證。然后通過三次影子的記錄,引導幼兒觀察,太陽升得越來越高,影子越小,反之,與之相反。感知人與太陽位置的變化與所產生影子大小之間的關系。
5、12點的影子在哪兒。
做完11點影子的記錄后,引導幼兒猜測12點的影子會在哪兒。(人的正背后)。
6、猜測下午的影子在哪兒。
記錄12點影子的時候,請幼兒再次猜測推斷下午的影子會有什么變化?(影子又由小逐漸變大,而且左右影子對稱)然后逐一進行驗證。
7、根據記錄結果,幼兒自己總結規律。
記錄完影子后,教師引導幼兒觀察記錄結果,自己總結出太陽與影子的變化規律:太陽越低,影子越大;太陽越高,影子越小;太陽與人重疊時,影子最小。而且還發現了9點與15點的影子一樣大、10點與14點的'影子一樣大、11點與13點的影子一樣大,左右對稱。
幼兒對此活動很感興趣,一整天談論的話題都是影子,總是提醒老師:“范老師,快到時間了,該上樓頂畫影子了。”中午午飯后,迫不及待地上樓畫影子,午睡時,為了等待畫影子,興奮地睡不著。輪到每人記錄時,都非常小心,怕把影子畫壞。
活動前,當教師提出“一個人面向太陽站立,他的影子會出現在哪里”時,9個人出現了7種答案,都說自己是正確的。正因為答案出現的分歧比較大,想實驗的愿望就越強烈,都想證明自己的答案是正確的。
9點影子出現時,大家都驚訝了,“啊!原來影子在這呀!”在猜測10點影子時,答案只有“左右”之后,大家都能推斷出下一個影子的位置了,不再有爭議。12點時,看到影子最短,然后猜測,“以后影子是什么樣?”有人說長,有人說短,王郡桐小朋友說:“1點時你不就知道了嗎”。中午1點我請沒睡的i名幼兒上樓畫了影子。起床后,周岐傷心地哭了,“老師,為什么不叫我?”當大家看到1點的影子后,一下推斷出以后每個時間段影子的位置了。
從上午9點到下午3點每隔一小時,孩子們就畫一次影子。記錄全過程后,不用老師做任何講解,孩子們自己就很清楚地得出了結論:上午9點影子最大,以后越來越小。中午12點,影子落在人正背后,影子最小。下午1點后影子逐漸變大。也就是說,隨著太陽(光源)位置的變化,影子也在變化著,太陽越低,影子越大,反之則相反。孩子們用自己的語言很清晰地表達了這一變化規律。
太陽與影子觀察記錄表(一)
太陽與影子記錄表(二)
研究太陽、影子、日晷
活動反思:
“光和影”這個活動主要是教師從偶發的事件中抓住了幼兒的興趣點,在借鑒他人經驗的基礎上,創新了活動。通過教師敏銳地觀察,捕捉到了有價值的東西,決定了下一次活動的發展方向。整個活動都是通過教師有效地觀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使活動一步步向前推進。
不足之處:
教師的提問缺乏一定的深度和啟發性,只是表面性的提問,例如,“9點的影子在哪兒?”“10點的影子在哪兒?”同時,每小節活動之后及活動的最后教師沒有進行總結性的提升。
大班科學《光和影》教案 13
活動目標:
1、了解光的種類、光的特性及光的用途。
2、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判斷能力。
3、激發幼兒探索光的奧秘的興趣。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5、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象的探索和認知,樂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現的結果。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光的種類、光的特性及光的用途。
難點:能理解淺顯的光的特性原理。
活動準備:
1、水、玻璃杯、小鏡子、水盆、硬幣、手電筒
2、活動記錄表:(光的特性、光的用途)每位幼兒兩張
3、多媒體課件:各種照明燈、浴霸、歌廳里的燈光、裝飾的彩燈、港口和馬路上的信號燈。
活動過程:
一、了解光的種類:
1、設置場景(使室內變暗)師:提問:"小朋友,屋里為什么變暗了?幼兒:“沒有光了,所以屋里變暗了”(打開燈)提問:為什么屋里又亮了?幼兒:因為有燈光了,所以屋里變亮了。師:那么,你能說說你都見過那些光呢?
2、幼兒說出自己見過的那些光(太陽光、月光、星光、燈光、閃電光、x光、火光、激光、熒光棒、螢火蟲發出的光等等)。
教師小結:讓幼兒知道光有自然光和人造光兩種。
★自然光:像太陽光、月光、星光、火光、閃電光、螢火蟲的光是自然界產生的光叫自然光。
★人造光:像燈光、激光、x光、螢光棒的光是人們制造出的光叫人造光。
二、認識光的特性、探索光的特性:
師:下面我們來做幾個小實驗,看看光是怎樣走路的?
實驗(一)、將活動室窗戶遮住使室內變暗,打開手電筒,讓幼兒觀察手電筒的光是怎樣走路的?幼兒(手電筒的光是一直向前跑的)。
師小結:這是光的第一個特性:叫做光的直射性。生活中有很多光都是直接就射過去的,比如:太陽光、月光、手電筒的光、應急燈的光等等,因此,這種光的照射過程成直線的現象稱之為直射現象。
實驗(二)、讓幼兒在有陽光的地方玩小鏡子、水盆里的水。師:小朋友邊玩觀察光發生了哪些變化?幼兒(發現小鏡子反光,發現水盆里的水也反光、發現小鏡子讓光拐彎了)。
師小結:這叫光的第二個特性:光的反射性。
實驗(三)、把硬幣和筷子放到盛水的玻璃杯中,引導幼兒觀察硬幣和筷子的變化,幼兒(我發現筷子彎了、我發現硬幣從玻璃杯側面看變得很大,從玻璃杯的上面看沒變)。
師小結:這種現象叫光的折射,這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太陽光會照在地上,我們身上,也會穿過清水照進水里,可是水和空氣不一樣,光鉆進水里,走得慢了,也發生了一點變化,我們的眼睛看下去,水里的'筷子好像變彎了,其實是光在和我們做游戲呀!是光的第三個特性:光的折射
師與幼兒一起總結光的特性:光的直射性;光的反射性;光的折射性。并讓幼兒做記錄。
三、討論光的用途:
師:人們利用光的這些特性發明了許多有用的東西,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方便。
1、幼兒觀看多媒體課件了解光的一些用途:照明、取暖、娛樂、裝飾、用作信號等。
2、讓幼兒說說自己還知道光有哪些作用?作手影、幫助找東西。知道光的特殊用途:診療、美容、科考、照相、紅外線烤箱可以烤東西;紅外線還可以治病、紫外線可以消毒、殺菌。在醫院里,人們可以用激光進行光治療。
3、鼓勵幼兒長大后探索、發現更多的沒有被人類發現的光,或利用光的特性發明更多有用的東西,造福人類。
四、活動延伸
請幼兒將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光的用途畫到記錄紙上。
【大班科學《光和影》教案 】相關文章:
大班《光和影》科學教案03-30
光和影大班科學教案04-29
科學教案《光和影》03-07
光和影科學教案課程04-28
幼兒園大班科學光和影教案09-23
《光和影》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04-28
大班科學教案《光和影》(通用7篇)01-07
科學教案《光和影》6篇03-07
《光和影》教學反思04-20
《光和影》教學反思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