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優秀10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體驗到吹泡和發現秘密的快樂、成功,獲得自信;
2、在操作活動中能認真觀察、積極探究,并能夠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3、通過實驗知道粗吸管容易吹出大泡,細吸管容易吹出小泡;尖的方的吹泡工具都會吹出圓圓的泡。
活動重點:
不同的吹泡工具吹出泡泡的不同點和相同點。
活動難點:
觀察并記錄,尖的方的吹泡工具會吹出什么樣的泡泡。
活動準備:
粗細吸管,圓的尖的方的自制吹泡工具,泡泡水,記錄單,抹布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1、入場,教師吹泡,幼兒玩泡進教室。教師示意幼兒坐好。
2、探究粗細不同的吸管吹出的泡泡有什么不一樣。
師:小朋友發現沒,老師剛才用什么工具吹的泡泡?(教師持有吸管的手背后)
幼:XX。(老師出示吸管驗證幼兒的`答案)
師:老師還有一根(出示備用細吸管)這兩根有什么不一樣?
幼:XX。
師:不同粗細的吸管,吹出的泡泡會有什么不一樣呢?請小朋友邊吹泡邊觀察。在椅子下面,輕輕拿出,泡泡水和吸管。
幼兒吹泡、觀察、討論。教師巡回指導。(教育幼兒,不要把泡泡水灑在地上,衣服上,更不能沾到嘴上。不要沖著伙伴的臉吹。安全、衛生、禮貌教育。)
師:請小朋友,把吸管收好和泡泡水放回原處。
師:你兩根吸管吹出的泡泡有什么不一樣?(示意幼兒舉手回答)
幼:XX。
師:誰還有不同發現?幼:XX。
師:原來,粗吸管容易吹出大泡,細吸管容易吹出小泡。
3、 探究尖的方的吹泡工具會吹出什么樣的泡泡。
師:老師還制作了不同樣子的吹泡工具,這是什么樣子的?幼:XX。師:圓圓的吹泡工具吹出了什么樣的泡泡?(教師用圓吹泡工具吹泡,幼兒觀察)
幼:XX。
師:尖尖的吹泡工具會吹出什么樣子的泡泡?(出示尖的吹泡工具)幼:XX。
師:方方的呢?(教師出示方的吹泡工具)幼:XX。
師:(出示記錄紙)老師把吹泡工具的樣子畫在這一列,請小朋友把,猜的泡泡的樣子,畫在他旁邊這一列。幼兒記錄。
師:請早記錄完的幼兒把筆收好,回去和小伙伴說說你是怎么記錄的。
師:請小朋友邊吹邊觀察,把尖的方的工具吹出泡泡的樣子,畫在后面格子里。在椅子后面輕輕取下工具袋。
幼兒吹泡,觀察。教師個別指導。引導幼兒收好工具,記錄。展示記錄結果,交流(和小伙伴說說你吹出了什么樣的泡泡,怎么記錄的。)
師:你是怎樣記錄的?
幼:XX。
師:誰還有不同發現?
如有異議,我們再一起觀察驗證,老師吹,幼兒觀察。
師:哦,原來尖的方的吹泡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圓圓的。
活動延伸:
師:快看,這么多漂亮的泡泡。(出示PPT)你會發現外面的泡泡更奇妙,來孩子們,我們去外面吹泡泡吧。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團”“搓”“揉”“捏”的手法表現花朵的造型。
2、幼兒通過欣賞圖片、遷移原有對花朵的表象經驗,進行花朵形態的表現和創造。
3、幼兒體驗欣賞美、表現美的愉悅感,產生對藝術活動的喜愛之情。
活動重點:學習運用“團”“搓”“揉”“捏”的手法表現花朵的造型。
活動難點:幼兒通過欣賞圖片、遷移原有對花朵的表象經驗,進行花朵形態的表現和創造。
活動準備:
常見的花卉、收集一些花的`圖片或照片 、各色泡泡泥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談話導人活動,引起幼兒的興趣。教師:一年四季都有花朵開放。你知道都有哪些花嗎?它們是什么樣子的?
二、基本部分:
1、欣賞生活中的花,觀察花朵的不同造型。
2、對比欣賞多朵花的畫面。教師:這幅畫上的花是什么樣子?花蕊是什么樣子的?花瓣是什么樣子?
3、引導幼兒通過教師的提問和自己的觀察,進行討論和交流。
4、通過教師的引導,拓展幼兒的思維。幼兒自由想象,大膽表述。
5、介紹操作材料,提出任務與要求。
三、結束部分:
將幼兒作品進行展示,幼兒互相欣賞學習。
中班教案 篇3
一、活動目的:
1、培養幼兒使用算盤時正確握筆的姿勢的習慣。
2、讓幼兒認讀算式題目,了解加、減、等號在其中的作用。
二、設計思路:
學習使用算盤的同時要掌握好幼兒握筆的姿勢,這個環節是很關鍵的一步,不能忽略,必須強化化幼兒記住。
三、活動準備:
1、每人一支鉛筆以及大手一個算盤;
2、已認識“ ”號、“—”號、“=”號。
四、活動流程:
課前準備:復習兒歌→學習握筆的姿勢→認讀算式題目→游戲:拔河。
五、活動過程:
調整、反思。
六、教學過程。
1、課前練習:復習兒歌。
課前可利用一些有趣的兒歌激發幼兒的興趣,穩定好幼兒情緒后復習《算盤歌》、《筆資歌》以及《小朋友,我向你幾顆上(下)珠表示幾》等等。
2、學習握筆的姿勢。
(1)教師跟小朋友講解打算盤時,需要用到筆寫字怎么辦?
(2)講解握筆的姿勢:伸出右手掌,打開呈上一下四的 樣子,再請小朋友將無名指和小指收回,變成上一下二的姿勢,將筆放在靠近大拇指虎口的位置,從手心下來筆芯夾在中指和無名指的'中間,然后中指夾住筆,就OK了。
(3)教師可檢查每個幼兒的握筆姿勢,如有不對的,應該立即糾正過來。
3、認讀算式題目。
教師在黑板上出示幾道豎著的算式,讓幼兒跟老師念出來,老師從中講解加、減、等號的含義和作用。
4、游戲:拔河。
(1)教師請剛才表現好的幼兒分組進行拔河比賽,老師為中間的繩子,游戲開始后老師被拔到哪一邊去,哪一組就為嬴家。
(2)活動延伸: 讓幼兒回家后多練習握筆的姿勢。
中班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能與同伴合作演奏,學會傾聽、評價別人的演奏。
2、能感受樂曲ABA的結構特點,能拍準樂曲的節奏,感受民族樂曲的特點和歡快的情緒。
3、能根據樂曲的節奏方式設計配器方案,并能使用樂器看圖譜、指揮演奏。
教學準備:
樂器鈴鼓、碰鈴、響板、沙錘每位幼兒一件;節奏圖譜;音樂磁帶;教學前引導幼兒感受音樂。
教學建議:
1、欣賞樂曲《小看戲》,感受民族樂曲的特點和歡快的情緒。
2、幼兒隨音樂用身體動作表示節奏。
3、看圖譜拍出節奏型,用身體動作表示。
4、幼兒根據節奏型選擇配器。
引導幼兒用試一試的方法配器,老師將樂器標記貼在圖譜上。
5、幼兒看圖譜,使用樂器演奏樂曲。
6、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樂器看指揮演奏。
每位幼兒每件樂器都演奏一次。引導幼兒注意樂器演奏聲音的諧調,演奏出優美的聲音。
7、請小朋友當指揮全體幼兒演奏樂曲。
討論:"我們怎樣才能演奏的好聽、統一,怎樣看指揮演奏?"8、表揚認真演奏的幼兒,使幼兒知道我們都是小演奏家了,增強幼兒的'自信心。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幼兒很感興趣,因為歡快的音樂對于幼兒有著特殊的吸引力,幼兒很是喜歡,而且本次活動又要讓幼兒進行打擊樂器演奏,各種各樣的打擊樂器讓從來沒見過的幼兒們目不暇接,興奮不已,恨不得馬上一展身手。
中班教案 篇5
一、設計意圖:
標志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對于成年人已經司空見慣,但幼兒并不完全了解其中的含義。《兔子先生去散步》是日本作家五味太郎的撕紙故事,故事由許多標志串聯而成。一方面幼兒在跟老師的交流溝通中語言能力得到提升,更重要在社會方面去認識各種各樣的標志,了解各種標志的意義,從而拓展幼兒的知識。也增加他們對標志物的興趣,在生活中會處處留心。
二、活動目標:
1、喜歡關注出現的不同標志,愿意猜測標志所代表的意義。
2、了解兔子先生散步時的各種經歷,知道外出時要注意安全。
3、感受標志的重要性,能按照標志的要求行動。
三、活動準備:
1、物質材料準備:兔子玩偶、大圖書、ppt、標志、背景音樂《humoresque》、《瓦麗莎的微笑》。
2、知識經驗準備:教師:熟悉故事情節。
幼兒:認識并知道常見的標志。
3、環境創設準備:布置各類標志的教室。
四、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1、介紹兔子先生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個非常好聽的故事,在故事里有一位有趣的兔子先生,讓我們先來認識一下他吧。(出示兔子先生)瞧!他來了,我們一起和兔子先生打聲招呼吧。
(二)觀察畫面
1、(出示大圖書)兔子先生的'家
師:這幾天兔子先生可高興了,因為他搬新了家。哦!那可是一幢非常漂亮的新房子,讓我們一起來找找兔子先生的新家吧。
(1)哪一幢會是兔子先生的家呢?
(2)你是怎么看出來這是兔子先生的家呢?
(3)那另外幾幢又會是誰的家呢?
小結:原來兔子先生還有許多好鄰居,看來有了門上的標志,我們就能很方便地找到兔子先生的家了。
2、周圍的環境
師:住進新房子,兔子先生可開心了,它整理好了東西決定出門去散步。它想看看周圍有些什么好玩的地方,熟悉一下這片美麗的小區,于是它高高興興地出門了。
(1)數一數,你看到了幾個標志?
(2)你認識這些標志嗎?猜猜看這些標志代表什么意思?
(3)你怎么知道這個標志的意思?
(三)理解故事
1、播放背景音樂《humoresque》,傾聽ppt故事。
2、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小結:看來認真觀察身邊的標志很重要,看懂這些標志就能減少許多麻煩,保護自己。
(四)游戲環節
1、找一找
師:今天呀,這個教室里也有許多的標志物,我想請你們去找一找好嗎?看一看哪里有標志?都有些什么標志?
(播放音樂《瓦麗莎的微笑》音樂結束回到座位)
2、講一講
師:你剛剛在哪里找到了什么標志物?
(五)離場
師:幼兒園里也有許多地方需要這些安全標志。我們一起去找找看好嗎。
中班教案 篇6
多彩的蝴蝶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視頻,了解蝴蝶的外形特征,感受蝴蝶色彩的鮮艷豐富、圖案的對稱美。
2.認識顏色的分類、區分顏色的冷暖,大膽想象并嘗試用多種顏色裝飾蝴蝶。能夠在生活中適當地運用冷暖色搭配。
3.充分體驗顏色帶來的美感,體驗創作之中的樂趣。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5.養成大膽用色、均勻涂色的良好習慣
活動重點:
認識顏色的基礎上學會用顏色冷暖的搭配來豐富蝴蝶活動難點:
初步的讓小朋友們感受對稱的美感,能夠在生活中適當地運用冷暖色搭配。
活動準備:
素描紙,馬克筆,油畫棒活動過程:
一、導入過程
(一)猜謎引題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猜謎語么?(學生回答)那老師說一個謎語你們猜猜看好不好,頭上有著兩根須,身上穿著花衣服,喜歡飛在花叢中,快快樂樂在跳舞。想一想答案是什么呢?有沒有小朋友知道?老師給你們一個提示,它是一個小動物,老師給你們點時間想一想,猜到了么?是什么呀?(學生回答)猜對了,小朋友們都這么聰明呀,都猜到老師說的.謎語答案是蝴蝶,那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穿著花衣服在花叢翩翩起舞的蝴蝶吧!(展示視頻,學生看完視頻后提出一些關于蝴蝶外形的問題,并且引導學生回答)
小結:蝴蝶身體很小,但是有大大的翅膀和長長的觸角對不對,大自然中的這些蝴蝶好看么?它們為什么這么好看你們知道嗎?(引導學生回答是因為顏色)沒錯,蝴蝶有豐富的色彩,大自然也是一樣的,正是有了顏色他們才變得這么漂亮吸引人,如果所有的東西都只有黑色和白色我們的生活是不是很無趣啊。(是)
二、教學過程
(一)、談話入主題教師提問:
你們喜歡穿什么顏色的衣服?(我喜歡穿藍色的、白色的、紅色的、黑色的……)
教師小結:看來小朋友們都很有個性,都有自己比較喜歡的顏色。
那你們為什么喜歡穿這種顏色的衣服呢?
分別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覺。師根據學生回答情況給予小結,邊板書“冷、暖”兩種感覺。
教師小結:色彩有有彩色和無色之分。除了黑、白、灰屬于無彩色外,其余的色彩屬于有彩色。
(二)、感受認識冷暖屏幕放映,看冷暖不同色調的作品,讓學生去親自感覺。
1、放映冷色調畫面《雪山》,問:這幅畫面里面有哪些顏色,給你什么感覺呢?(學生觀察后回答)給人冷的感覺。
2、放映暖色調的畫面《日出》,問:這幅畫面又有哪些顏色給你什么感覺?給人暖的感覺。
3、屏幕同時顯示這兩幅畫面,讓學生再次去體會感覺。
引導提問:這兩幅畫面為什么會給人以不同的感覺?看哪位同學觀察的仔細。(點名回答)師根據回答小結:那是因為它們有不同的顏色,通過觀察,我們看到不同顏色的畫面給人的冷暖感覺是不一樣的。比如在相同的房子里面,一個屋子涂成藍色,另一個屋子涂成紅色,兩間屋子給人的感覺就很大是不是呀。
4、聯系生活,體會色彩的冷與暖。
回憶一下我們剛才的圖片,再聯想一下在我們的身邊,有什么給我們冷和暖的感覺?看看哪位小朋友的想象力更豐富。
分別讓學生起來舉例,如:太陽、火焰給人暖的感覺;天空、大海給人冷的感覺。
師小結鼓勵學生:看來小朋友們平時是很注意觀察生活中身邊的事物的。只有經常去多注意觀察,才可以幫助我們感受顏色中的冷與暖。究竟什么顏色屬于冷色,什么顏色屬于暖色呢。那我們接下來看看蝴蝶身上的冷暖色是怎樣的,(展示蝴蝶的圖片,根據圖片提問小朋友們哪些是冷色哪些是暖色,提問看到的蝴蝶是什么樣子的,有哪些特點),那我們再看看面前的油畫棒,誰能說一說哪些顏色是冷色哪些顏色是暖色?(學生回答)小朋友們真棒!
三、教師示范,學生觀察我們認識了冷色和暖色并學會了怎么去區分它們,那接下來老師教你們怎么畫漂亮的蝴蝶好不好,認真看喲,一個圓圓的小腦袋,長長的身體立起來,一對翅膀左右開,別忘觸角頭上戴,是不是一只蝴蝶就畫出來呀,(再重復說一下畫的步驟,讓學生更好的掌握)四、學生操作,老師巡回指導五、教學分析總給學生在通過觀察對蝴蝶的外形,冷色、暖色有初步了解了,作畫就比較容易。在作畫時畫面表現的冷色調,暖色調相對明顯。
中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學習有感情地朗誦兒歌
2、能根據香蕉的外形特征,進行簡單的想象和表述
3、知道香蕉對身體有益,要多吃水果
4、認真傾聽并積極參與歌唱活動。
5、感知多媒體畫面的動感,體驗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香蕉實物,掛圖
2、幼兒知識
經驗準備:對香蕉的外形、味道有初步的了解
活動過程:
一、出示香蕉,激發興趣(導入活動中以實物香蕉引起幼兒的興趣采用的是直觀導入法)
二、感知兒歌的內容
1、觀察香蕉的外形特征,進行大膽的想象和表述
(1)師面帶微笑,輕輕地把香蕉呈現。(彎腰狀)啟發:這樣看,像什么?
(2)師面帶神奇色,輕輕把香蕉呈現。(躺狀)這樣看,又像什么?
(3)師面帶驚訝色,輕輕地把香蕉呈現。(垂狀)啟發:這樣子看,又像什么?
2、回憶經驗,說說感受提問:香蕉的味道怎么樣?吃到嘴里什么感覺?
三、幼兒學習兒歌
1、教師有感情地朗讀兒歌邊出示掛圖邊示范朗誦,讓幼兒初步理解兒歌的比喻手法,提問;兒歌里說了什么?(理解作品的語言美)注意引導幼兒發準"香蕉""船""海""魚"等音。
2、引導幼兒有感情地朗讀兒歌(深入理解兒歌內容)啟發:當你讀到"真奇怪"時要用什么表情?語調是什么樣?當你讀到"真痛快"時要用什么表情?語調是什么樣?(用不同的語調、不同的表情來理解體驗兒歌的情感)
3、小結:香蕉不僅好吃,對人的身體健康也有益處活動延伸;幼兒以"香蕉"為主題自由繪畫《小香蕉》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內容是中班語言領域內容兒歌《小香蕉》,香蕉是幼兒再熟悉不過的水果了,我的引入是先出示實物香蕉,引導幼兒觀察香蕉的基本特征。當我問到"香蕉像什么?"大部分幼兒都能夠脫口而出說"像月亮和小魚",還像小船,但由于幼兒剛入園不久,所以大部分幼兒還不會用完整句:"彎彎的'香蕉像XX"來表達。這一點是我在以后的教學中會注重幼兒語言能力的獲得!接下來當幼兒已經知道香蕉的特征之后,我就用好看的動作和語言朗誦出兒歌,而且幼兒的注重力都在老師表演上面,一雙雙眼睛很興奮的看著,幼兒還會跟著學習,這就是我要達到的目的。在接下去的學習兒歌內容中,幼兒的學習積極性非常高,都有開口念兒歌,而且我運用了比賽念,這個比賽很有意義,可以調動孩子的積極性。
本次活動我收獲最深的是教師的教態非常重要,夸張的動作,豐富的表情,神秘的語言都可以調動起中班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因此,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將會運用更多的教學方法,這樣才可以和幼兒一起快樂的學習!
整個活動中,幼兒的表現是愉悅的、主動的。他們仔細地觀察著,積極地交流著,"快樂教育"的原則在這一節課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但是還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在幼兒語言發展方面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應該提出更高、更具體的要求,如將幼兒說的話編成一首優美的兒歌,這樣才會幫助幼兒更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小百科:香蕉喜濕熱氣候,在土層深、土質疏松、排水良好的地里生長旺盛。在類似牙買加南部的半干旱地區灌溉栽培也已成功。野生香蕉采用種子栽培,人工香蕉可用吸根和假鱗莖分株栽培;第一次收獲需10~15個月,之后幾乎連續采收。
中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體驗當爸爸、媽媽的感受,培養小朋友熱愛布娃娃的情感。
2.通過幫布娃娃穿衣、系扣,培養小朋友的生活自理能力及動作的協調能力。
重點:
培養小朋友熱愛布娃娃的情感。
難點:
幫布娃娃穿衣、梳頭。
活動準備:
活動前每人自帶一個布娃娃,自帶小時候的衣服,手絹人手一塊,梳子幾把。
活動過程:
1.夸夸自己的.布娃娃。
(1)請小朋友以爸爸或媽媽的身份,介紹自己布娃娃的名字、性別、優點等。
(2)同其他小朋友交換布娃娃,看一看、說一說。
2給布娃娃洗臉、梳頭、穿衣服。
(1)讓小朋友用毛巾輕輕地給布娃娃擦臉、探身體。有頭發的提醒給娃娃梳頭,告訴小朋友要輕輕地梳,不要把娃娃弄疼。
(2)給娃娃穿衣服:小朋友將自己小時候的衣服給布娃娃穿上,提醒小朋友要像媽媽給自己穿衣服一樣。然后將扣子系好。
3.小朋友抱著布娃娃自由選擇游戲,如:給娃娃講故事,幾個人合作玩娃娃家等。
4.活動結束時,讓小朋友唱著《搖籃曲》,輕拍娃娃睡覺,然后放到自己的小床上。
活動結束:
活動區活動:娃娃家、給娃娃畫像、幫娃娃做衣服等。
中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能較完整、連貫地講述小兔用冰塊做的窗戶在不同季節的變化,豐富相應的詞。
2、能有序地觀察掛圖,理解故事的情節發展。
3、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言,并積極思考。
4、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掛圖4幅
活動過程:
1、出示掛圖一、二、三,引導幼兒充分觀察,幫助幼兒了解圖片內容。
(1)小兔用什么蓋了一間房子?冬天到了,小兔住在房子里覺得怎樣?它是怎么想的?
(2)小兔走在哪里?搬來了什么?做什么用?
(3)窗戶裝好了,現在小兔住在屋里感覺怎么樣?
2、引導幼兒講述一、二、三幅圖片的內容。
(1)幼兒自由結伴講述掛圖的內容,教師個別指導,豐富幼兒的詞匯。
(2)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講述掛圖內容,鼓勵幼兒較完整、連貫地講述。
(3)過度提問:春天到了,天氣怎么樣?小兔家的窗會怎么樣呢?
3、出示掛圖四,引導幼兒觀察講述。
4、幼兒較完整、連貫地講述四幅掛圖,教師進行指導小結。
繼續啟發幼兒積極思考。小兔還可以用什么做窗戶?鼓勵幼兒說出多種答案。
附兒童童話故事:小兔家的窗戶
冬天,天上飄著雪花,小動物家都很暖和,只有小兔的家不暖和。因為它家的窗戶沒有玻璃,它冷得直發抖,怎么辦呢?
小兔想到了好辦法。它穿好了保暖的衣服就往家邊的小河跑。原來它要到河里取一塊冰裝到窗戶上去。啊!這下暖和多了!
第二天,小貓請小兔到它家去拿些蘋果吃。小兔把蘋果拿回家的時候,發現"玻璃"不見了,只看見一灘水。
后來,是小狗告訴了它道理:"冰碰到熱的物體就要融化"。
最后小兔就去賣玻璃的店里買了一塊玻璃。從此,小兔不用再擔心"玻璃"會融化了。
活動反思:
孩子們對看圖講述已有一定的經驗和基礎,在講述活動中能較快地觀察到圖片的.主要內容,并能用較完整的語言較清楚地講述。對圖片的一些細致之處也能觀察的很仔細,只是不知道其代表的含義另外,但是只要教師稍加點撥,孩子們就能理解它們所代表的含義。但由于孩子的年齡特點導致幼兒對圖中角色的心理活動聯想較欠缺。
中班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中“烏龜由于不愿意說話而造成的麻煩”,并能根據圖譜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2.樂意用指偶進行表演,體驗其中的樂趣。
3.理解詩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4.引導幼兒在詩歌中學習,感悟生活。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烏龜動圖、圖譜、指偶人手一份、紙偶表演場景
活動過程:
1.情境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1)師:今天我們中一班來了一個動物朋友,瞧是誰呀?出示烏龜動圖
(2)教師引導幼兒同烏龜打招呼:“早上好烏龜”咦可能沒聽見,再次用好聽的聲音打招呼,“早上好烏龜”。
(3)這只烏龜怎么不理人啊,脾氣可真怪!——烏龜怪脾氣,見誰都不理!
2.結合指偶表演及圖譜,理解詩歌內容
(1)提問:你們覺得烏龜的怪脾氣好不好?為什么?(鼓勵幼兒進行初步的討論。)
(2)第一遍完整聽詩歌,初步理解詩歌內容。
師:告訴你們哦,烏龜這個怪脾氣,有一天在爬山時還遇到了一些好玩的事情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教師操作指偶夸張、形象地表演詩歌。
師:孩子們,聽完這首詩歌,你知道烏龜去爬山時天氣怎么樣?你能用詩歌中的句子回答嗎?(太陽紅艷艷,烏龜忙爬山)什么叫“紅艷艷”?(幫助幼兒重點理解“紅艷艷”)同時出示圖譜(太陽及烏龜爬山)
(3)第二遍完整聽詩歌,理解詩歌前半部分內容。
師:孩子們,烏龜在爬山的時候遇到了哪些動物朋友?這些動物朋友又對它說了什么?烏龜又是什么反應?這次請你帶著問題再來仔細的聽一聽。
教師第二遍操作紙偶,表演詩歌。
提問:烏龜遇到了哪個小動物,小動物又是怎么說的?烏龜又是怎么回答的?(蝸牛說:“山路陡”烏龜不理蝸牛。青蛙說:“山路滑”烏龜不理青蛙。)同時出示相應圖譜。
(4)第三遍完整聽詩歌,理解詩歌后半部分內容。
師:孩子們,烏龜不理這兩個小動物,那么它接下來又會發生什么事情呢?現在請你用小耳朵仔細認真的聽一聽。
提問:孩子們,詩歌的下半段講了什么? 根據幼兒回答,引導幼兒用詩歌中的語句完整回答問題同時出示相應的圖譜。烏龜繼續往上爬,爬到哪里摔下來了?它是怎么摔下來的?說了些什么?(烏龜爬到半山腰,四腳一滑喊:“不好”)山路好像大滑梯,一滑滑到哪里?(山谷底)烏龜摔得怎么樣?他還是怎么樣?(摔得頭昏眼又花,烏龜還是不說話)
提問:烏龜不說話,有沒有人來救他?為什么沒有?引導幼兒理解烏龜因為不停話、不說話導致沒有人來救它(烏龜不說話,有誰來救它?)
(5)再次探討,烏龜的怪脾氣 提問:孩子們,聽完整個詩歌,你覺得烏龜這個不說話,不聽話的怪脾氣好不好?為什么?如果烏龜沒有這個怪脾氣會怎么樣?
(6)結合圖譜,完整朗誦詩歌
現在請你看著圖譜完整的念念這首詩歌。
3.指偶表演,加深對詩歌的理解
(1)自由結伴角色表演
孩子們,你們的椅子下面都有一個指偶,請你選擇一個你喜歡的動物朋友,和你的同伴一起邊玩指偶邊念詩歌,注意哦要把表情語氣也演出來哦
(2)分角色指偶表演
現在我想請三個小朋友上來演一演,演之前先商量一下各自的角色以及說的話,同時如果選擇了烏龜,請你把它怪脾氣的樣子也演出來好嗎?還有邊演也要邊大聲地念詩歌,如果你忘記了可以看看電視上的圖片。其他小朋友也是有任務的哦,請你們當小小評委,仔細看他們的表演之后提出一些建議。
4.遷移延伸,由烏龜怪脾氣反思自己言行 提問:孩子們今天我們學習了一首好玩的詩歌《烏龜怪脾氣》,詩歌中的烏龜它有怎樣的怪脾氣啊?(不聽不說)那我們班級里有沒有這樣的'小朋友呢?你自己有時候也有這樣的怪脾氣嗎?應該怎么改正?
活動反思:
《烏龜怪脾氣》是一首有趣的詩歌,里面講述了怪脾氣的小烏龜由于不愛說話,不聽別人的勸說而造成麻煩。我希望通過本次活動讓幼兒理解詩歌內容并能根據圖片有感情地朗誦詩歌;樂意用紙偶進行表演,體驗其中的樂趣。整個活動組織下來,雖然孩子們能在我的引導下說說詩歌、玩玩紙偶,但是效果不是很好,我覺得存在以下幾方面的不足:
一、對教材內容的分析上
分析詩歌的內容是尤為重要的,尤其是預設詩歌的哪幾句話會成為幼兒學習的難點。整個活動下來我對教材的分析不夠透徹,沒有站在幼兒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如詩歌的第二句“太陽紅艷艷”我原本以為幼兒能過理解“紅艷艷”一詞,因此在這個問題上沒有過多停留,但是事實上卻不是如此,導致后面環節的每當念到“紅艷艷”一詞時有太多的停頓。 改進思考:考慮中班下學期幼兒的年齡特點,對詩歌中的難點部分進行梳理。如“紅艷艷”一詞,教師可以這樣提問“天氣好可以怎么說?”“我這里還有一個好聽的詞叫紅艷艷,它代表了天氣非常好。”
二、活動前教具的準備上
根據詩歌內容以及我原先的活動設計,在活動前我制作了ppt課件即符合詩歌內容的幾幅圖畫以及人手一份的紙偶,但是在活動組織中卻發現ppt課件沒有起到很好的作用,幼兒在朗誦詩歌時多是在我的引導下,而不是圖畫的引導下,ppt失去了它提示的功效。而在表演環節,缺少表演場景幼兒無法投入到表演中,沒有給予幼兒商議角色、話語的機會,幼兒沒能在活動中獲得相應的表演經驗的積累。 改進思考:完善課件,制作更詳盡的詩歌圖譜,如每句詩歌都有相應的提示圖譜,這樣更能幫助幼兒理解詩歌。提供一個表演的場景,幼兒可在場景中操作紙偶。給予幼兒商量角色話語的機會,其他幼兒在表演結束后提出自己的意見。
三、活動環節的設計上
原本我設計了四個環節,環節一:情景導入,激發幼兒興趣。通過操作紙偶引導幼兒與烏龜打招呼但是烏龜不理人,引出烏龜的怪脾氣,但是在活動中卻發現孩子們糾結于烏龜是假的,如何讓它說話。而缺乏經驗的我,也嘗試反復引導幼兒烏龜有個不說話的怪脾氣。環節二:通過欣賞紙偶表演,理解詩歌內容。在這個環節中我一共讓幼兒欣賞了兩遍詩歌,第一遍欣賞完后,想讓幼兒說說烏龜遇到了什么麻煩,根據幼兒的回答,慢慢引出詩歌中的句子,同時適時加入第二遍欣賞,以此初步完整理解詩歌。但是在真正組織活動時,我只是片面的照顧到了個別幼兒的經驗,而忽略了集體幼兒的經驗,沒有把關注個別幼兒的差異落實到具體活動中去,從而導致在第三個環節根據圖片完整朗誦詩歌時,幼兒只能斷斷續續地說。環節四:紙偶表演加深對詩歌的理解。在這個環節中我給予了三次表演的機會,一是選擇一個喜歡的紙偶,分角色扮演;二是三個紙偶同時戴上扮演;三是個別幼兒上臺表演。組織實施時發現由于孩子們對詩歌沒有充分理解,同時缺乏表演經驗,整個表演環節沒能真正幫助孩子們去理解詩歌。
改進思考:環節一:改靜為動,將靜態的紙偶換成動態的烏龜動圖。充分考慮中班下學期幼兒的年齡特點。加入對烏龜怪脾氣的初步探討。環節二:改兩遍欣賞為三遍欣賞,同時問題的遞進性。第一遍完整聽詩歌,初步理解詩歌內容。第二遍完整聽詩歌,理解詩歌前半部分內容。第三遍完整聽詩歌,理解詩歌后半部分內容。加入對烏龜怪脾氣的第二次探討。環節三:改被動為主動。給予兩次表演機會,第一次自由結伴表演;第二次分角色表演,同時給予幼兒自由商討角色話語的機會,鼓勵其他幼兒參與評議,發揮幼兒的主動性。環節四:遷移延伸,引導幼兒由烏龜怪脾氣反思自己言行。
四、活動組織中提問的技巧上
在提問的技巧上一直是我的軟肋,在這次活動中也是如此,結合以上改進思考重點講講第二環節中一些提問方式,在第一遍欣賞時重點引導幼兒理解學會“紅艷艷”一詞,因而提問的重點放在“天氣怎么樣?”第二遍欣賞,讓幼兒帶著問題理解詩歌前半部分內容,如“小動物說了什么?烏龜又是什么反應?”第三遍欣賞將問題的重點放在“詩歌的下半部分講了什么?”
五、由集體活動到主題設計、實施的一點反思與感悟
《烏龜怪脾氣》來源于主題活動《我對你說》,以往實施主題活動,雖然考慮到區域角色材料的投放,主題墻的設計等,但是總覺得板塊與板塊之間是割裂的,孩子們在這個主題活動中獲得的發展不明顯,吳老師給了一些建議,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在實施主題時,首先要研究在這個主題背景下,可以發展孩子哪方面經驗,然后進行分解具體落實到幼兒的一日活動中,如考慮到集體教學活動的內容、順序,區域角色活動的材料,日常活動等等,將課程融入到幼兒的一日活動之中。 以往我們總是關注老師怎么教,如今在課程游戲化的背景下,更要關注孩子怎么學,做任何事情都是基于孩子的需求,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美術教案美術中班教案01-07
中班教案03-01
【精選】中班教案08-04
中班教案[精選]07-28
中班的教案01-08
中班教案(經典)09-04
中班教案【經典】10-06
中班教案(經典)10-06
中班教案[經典]10-08
中班教案【精選】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