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科學教案

時間:2023-12-16 11:29:37 其它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學教案8篇(經典)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科學教案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科學教案8篇(經典)

科學教案 篇1

  教學評價:

  本節課讓學生通過猜測、動手和親身經歷來研究身邊的科學,然后把學習到的科學知識拿到日常生活實際中尋找例子。整個過程順暢、自然,培養了學生的探究能力,提高了他們的科學素養。

  第十三課:樂聲與噪聲

  標準內容

  能區分樂音和噪聲,了解噪聲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教學目標

  1.能區分樂音和噪聲,了解樂音和噪聲對人們的影響

  2.通過觀察,知道防治噪聲的常用方法

  3.會用不同的材料做隔音效果的對比實驗

  4.懂得減少噪聲,應從我做起,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設計意圖

  第13課“樂音與噪聲”是“振動與聲音”這一單元的第三課。本課是在學習了“聲音的產生”和“聲音傳播”基礎上,認識樂音與噪聲,認識樂音與噪聲,本課先從你喜歡什么聲音入手,以學生對聲音的不同感受來引入樂音與噪聲的區別,引導學生用比較學習方式,不同探究樂音與噪聲的特點影響和防治。

  本課是區分樂音和噪聲,了解樂音和噪聲對人們的影響。主要包括觀察,比較樂音和噪聲特點,知道不同聲音對人們的影響,并采取一些方法防治噪聲。

  在“樂音與噪聲”一課中,教材并沒有直接給出樂音與噪聲的定義,而是從你喜歡什么聲音來引入,讓學生在說說自己喜歡和不喜歡聲音的原因,從而進一步討論區分樂音與噪聲的標準。

  教材一開始就打破了傳統的教法,沒有以下定義形式來得出樂音與噪聲的區別,而是以你喜歡什么聲音來讓學生說說自已喜歡的聲音和不喜歡的聲音及理由,從學生討論中區分樂音和噪聲的標準,教材以討論形式,引導學生交流有什么聲音使自己印象很深,讓學生在交流時,培養其對事物的表達能力,并知道不同聲音會給人們帶來不同的影響。

  活動2和活動3是在認識噪聲大防治的基礎上,學生通過觀察、調查、訪問、收集資料來了解噪聲的`防治和自己如何減少噪聲。而活動4制作隔音器,以制作形式探究不同材料的隔音效果,讓學生進行對比實驗,學會科學研究方法。

  在教材的驅動頁中,借卡通人物提出一個平常而又包含科學道理的問題小鳥的叫聲真悅耳”“工地上的聲音聽起來那么難受”同樣是聲音:為什么小鳥的叫聲喝工地上嘈雜的聲音不同的感受呢?由此,引導學生探究樂音和噪聲問題。

  教學流程

  討論——提問——實驗記錄——交流——運用。

  重點難點

  經歷討論、調查和記錄等的研究,區分樂音和噪聲,了解樂音和噪聲對人們的影響和知道防治噪聲的常用方法。

  教學準備

  有關樂音和噪聲的音頻,相關的圖片和作隔音器用的各種材料等。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導入 出示課本驅動頁的圖片。在森林里,大家覺得小鳥清脆的叫聲非常悅耳。這時,波波想到一個問題:為什么工地上嘈雜的聲音聽起來卻那么難受呢?

  問題 你能幫波波來解決這個問題?

  目的 創設問題情景,引導學生探究樂音和噪聲的問題。

  二、活動一:你喜歡什么聲音?

  導入 出示課本圖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說說自己喜歡哪種聲音,不喜歡哪種聲音?并說出原因。

  引導 從學生回答中引出噪聲和樂音的概念。

  媒體 播放“動物的鳴叫聲” 音頻。

  討論 各小組討論怎樣區分樂音和噪聲,舉出實例。

  小結 樂音和噪聲以悅耳和不悅耳作為區分。

  延伸 有沒有一些樂音在某些時候可以變成噪聲?

  三、活動二:噪聲的防治

  導入 我們知道,噪聲對人們有著巨大的危害。為了防治噪聲,人們想出了許多辦法。大家了解哪些辦法可以防治噪聲?

  引導 出示課本圖,說說圖中是怎樣防治噪聲?

  討論 課前布置學生調查防治噪聲的常用方法,讓學生在小組中根據各自的調查記錄進行交流和討論。

  匯報 小組匯報調查得來的各種防治噪聲的方法。

  延伸 讓學生調查家庭或學校附近的防治噪聲的設施。

  目的 培養學生的調查能力。

  四、活動三:減少噪聲,從我做起

  導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減少噪聲?

  討論 平時的噪聲來自哪里?我們應該怎樣減少這些噪聲?小組對課本圖進行討論。

  目的 通過討論,讓學生認識到要自覺遵守和維護社會公德,培養學生討論與交流能力。

  五、活動四:制作“隔音器”

  導入 減少噪聲的辦法有很多,而用不同材料隔離聲音就是一種常用的辦法。

  問題 不同材料隔音效果一樣嗎?

  猜測 猜測什么樣的材料隔音的效果最好?

  討論 小組討論。哪些材料的隔音效果比較好?這與材料的什么特點有關?

  實驗 提供鬧鐘,讓學生利用各種材料制作隔音器。

  做實驗時,應當控制材料的大小、厚度等條件一致。

  目的 通過制作隔音器,讓學生進行比較實驗,培養學生進行實驗研究的能力。

  六、小結

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的:

  1、通過探索活動使知道哪些東西放在水里是沉的,哪些是浮的.

  2、初步學習簡單的記錄方法,

  3、激發對沉浮現象的興趣.

  活動準備:

  人手一份記錄表、彩色筆;兩人一份 (玻璃珠、鑰匙、塑料瓶、小石頭、小木塊、泡沫板)、一個塑料盆。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師直接引題“今天我們要來做個有趣的實驗”引題.

  2、教師介紹籃子里的準備一些材料,思考:這些材料放在水里會怎么樣?(浮上來、沉下去)

  今天,我為小朋友準備了一些東西,我們一起來做一個有趣的試驗,你們看看籃子里有什么?如果把這些東西放到水里,它們是沉下去還是浮上來呢?

  二、試驗:沉與浮

  1、教師示范.教師取一塊積木請來猜猜:這塊積木放在水里會怎么樣?把猜測的結果記錄在記錄表上,請把準備的材料進行猜測,把猜測的結果記錄在記錄紙上。

  你們猜木塊放在水里會怎樣?老師這里有一張記錄表,把猜測的結果這張記錄表上。木塊浮上來的,那就在在“?”這一列中,我們就在“?”這一列中,做一個“↑”,(一個條豎線,上面加一個小帽子)如果是沉下去,那我們就做一個“↓”(一個條豎線,下面加一個小帽子)。

  2、實驗,把實驗的結果記在記錄紙上。

  按意愿動手實踐,教師注意觀察記錄,針對性地指導;注意觀察的表現.

  鑰匙是浮上來還是沉下去呢?是不是這樣的,那其它的東西是不是和我們猜想的一樣呢?老師準備好水了,我們端上這些東西到那邊去試一試就知道了。試好后把實驗結果記錄在“小手”這一列中。

  3、根據記錄表對兩種結果進行對比,.大家集中交流最后結果。

  提問:“有沒有試驗結果和猜測結果不一樣的?”

  總結:(出示表格和實物并演示)通過實驗我們知道浮上來的東西有`````沉下去的東西有``````

  三、提升實驗操作:怎樣使沉下去的東西浮起來。

  (1)嘗試使原來沉在水底的東西浮起來?

  這里出現了一個問題:這些沉下去的東西不太高興了,它們也很想浮到水面上,你們能幫他們想出好辦法嗎?你們去試試看。

  (2)、自由操作,鼓勵嘗試不同的材料和方法..

  (3)、介紹自己的'操作過程。

  老師不斷總結。如:小石頭原來是沉下去的,誰幫他浮上來的?

  小結: 浮的東西可以幫助沉的東西浮起來。

  四、經驗遷移

  發大水時,我們人會沉到水里,請想辦法使自己不沉到水里而得救?

  誰有很多神奇的力量,但水太大了,也會給我們帶來危害,發大水的時候,我們周圍的東西都沉到水里,我們人也沉到水里。這個時候,我們想什么辦法可以使自己不沉下去而得救呢?(救生圈、腳盆、木頭、船等)

  五、結束

  下一節咱們探索怎樣把浮的東西可以沉下去?

科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學生學會制定研究計劃。

  2、培養學生自主研究、合作研究的意識和能力。

  3、培養學生搜集資料和資料的能力。

  4、培養學生的交流能力。

  教學重點:

  1、學生學會制定研究計劃。

  2、培養學生搜集資料和資料的能力。

  教學難點:

  1、學生學會制定研究計劃。

  2、培養學生搜集資料和資料的能力。

  教學準備:研究計劃表、教師搜集相關知識并制成資料卡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教師結合學生上一節課的猜想談話導入:我們的猜想與事實相符嗎?這就需要我們開展研究進行驗證。

  板書:《追尋人類祖先的足跡》。

  二、計劃與組織。

  1、學生分組商議,制定研究計劃并填寫好“研究計劃表”。

  研究主題

  研究目的

  組員分工

  研究時間

  研究方法

  研究步驟

  活動要求

  2、集體交流評議,修改完善我們的研究計劃。

  教師強調研究過程中的.注意事項:重點是安全。

  三、事實與證據(課外探究)。

  1、教師引導學生了解搜集證據的方法與途徑。(采訪、上查詢、閱讀書籍……)

  2、學生根據研究計劃開展科學探究活動,搜集關于人類祖先生活的資料并制成資料卡。

  教師指導部分學生開展探究。

  3、學生寫好。

科學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古詩《西湖二首》

  教學目標:

  流利地朗讀背誦古詩,了解大明湖景觀。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搜集、處理資料的能力。

  教才學情分析:

  該詩對學生有一定的吸引力,該湖也很美誘引學生一睹為快,利于學生細細學習。

  教學難點重點:

  使學生體會到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

  教學方法:

  欣賞學習法、讀書指導法

  教具:

  光盤、資料卡、投影儀

  教學過程:

  1、教學“詩畫覽勝”部分,師生共同學習《西湖二首》古詩的詩意,領略古詩語言的魅力。重點講解“蓬瀛、桴、槎、曠蕩”等詞語。

  2、學生自學“溫馨點擊”部分,。

  (1)學生自讀,借助工具書學習。

  (2)教師幫助學生對景色特點產生一些理性的認識。

  3、學習“活動廣角”部分

  (1)教流學生對景點的認識,激發他們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搜集有關濟南大明湖的'資料,比一比,誰搜集的最多最豐富。

  4、總結評價階段

  (1)生自我總結,談自己的真實感受。

  (2)師表揚積極發言的優秀學生。

  板書設計:

  大明湖

  湖面平隨葦岸長,碧天埀影入晴光。一川風露荷花曉,六月蓬影燕坐凉。

  滄海桴浮成曠蕩,明河槎上更微茫。何須辛苦求人外,自有仙鄉在水鄉。

科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擺的擺動快慢與擺長有關,同一個擺,擺長越長擺動越慢,擺長越短擺動越快。

  過程與方法:在真實情境中研究擺長如何影響擺的快慢;在不斷嘗試中,調制出每分鐘擺動30次的鐘擺。情感、態度、價值觀:認識到細心觀察和準確測量的重要性;體會制作鐘擺的樂趣。

  【教學重點】在真實情境中研究擺長如何影響擺的快慢。

  【教學難點】調制出每分鐘擺動30次的鐘擺。

  【教學準備】學生自帶計時表(小組)、鐵架臺、棉線、一根寬1厘米長30厘米的木條、稍大金屬片。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復習上節課內容,擺的.快慢與什么因素有關?

  2、閱讀課本P62上圖和文字,并作出預測。師出示上節課的實驗單擺再次演示。

  3、小結:擺長不等同與繩長。

  二、擺長怎樣影響擺動次數:

  1、師出示金屬圓片,問:假如把它固定到木條上,這個擺的擺動快慢會變化嗎?為什么?

  2、學生小組實驗,把金屬片固定在底部,三次實驗記錄15秒內擺動的次數。記錄表見課本P62。

  3、反饋數據。

  4、思考:我們觀察到了什么變化?怎樣解釋這種變化呢?

  5、師問:金屬圓片在木條上固定的位置不同,對擺的快慢有影響嗎?

  6、小組三次實驗并記錄金屬片掛在上、中、下處時,15秒內擺動的次數。

  7、反饋數據。

  8、解釋變化原因并小結。

  三、做個鐘擺:

  1、提出要求:利用剛才的材料,我們能做一個每分鐘正好擺動30次的鐘擺嗎?

  2、板書課題:做一個鐘擺。

  3、小組嘗試調整制作。

  4、請成功的小組展示鐘擺。板書設計:

  做一個鐘擺擺的擺動快慢與擺長有關,長則慢,短則快。

  每分鐘擺動30次教學后記:

科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詞語。

  3. 體會課文通過幾個事例來寫人的方法,能自己搜集材料寫一個科

  學家專心研究的小故事。

  教學重點教學難點:體會文章的寫作方法。

  一、復習檢查

  指名分段讀課文

  二、細讀課文

  1. 指名讀課文第一自然段⑴出示思考題:①開文迪許的`“怪”表現在哪幾個方面?②他為什么有這些“怪”的表現?

  ⑵學生帶著問題自讀第2---5自然段,①讀后討論:衣著不考究

  布置很特別珍愛圖書珍惜時間②理解“考究、特別、珍愛、珍惜”等詞語。理解重點詞句,指導朗讀理解“一般、過時”等詞。③指導朗讀第2自然段理解“家當”一詞比較句子:開文迪許家里的布置也很特別。

  開文迪許家里的布置很特別。

  指名讀句子,聯系課文說說哪句話表達的意思準確些,為什么這里要用上“也”。

  ④指名朗讀第3自然段出示:他自己從書架上拿走一本書也要辦理一下手續。自由讀上面的句子,說說“也要”在這里強調了什么?

  ⑤指導朗讀第4自然段

  ⑥自由練讀第5自然段,說說哪些詞句最能突出開文迪許的“怪”。

  ⑶指名讀第1、6自然段①說說這兩段告訴我們什么?②這兩段在第一部分起什么作用?2. 細讀第二段⑴出示思考題:為什么說這位“科學怪人”并不“怪”?

  ⑵帶著問題自讀課文。讀后討論,可聯系上下文舉例說明。⑶齊讀課文。⑷小結段意三、作業1. 說說下列詞語的意思珍愛 打擾 慕名來訪 遺著迫不得已 諸如此類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科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探究過程和方法:培養學生閱讀科學資料的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知識與技能:知道什么是信息指導學生通過閱讀、討論,了解傳遞和信息方法的發展過程,初步認識現代通信網。知道保存信息方法的變革,促進了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

  3、情感態度:培養學習科學的世界觀,正確、科學的探究方法激發學生對現代技術發展為人類生活帶來的便捷提出希望,并為此努力

  教學重難點及解決方法:

  人類信息的傳遞經過了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沖“鴻雁傳書”“狼煙滾滾”到現在的信息數字化,可以說人類的信息傳遞方式有了質的飛躍。特別是近幾十年來網絡的飛速發展使人類真正實現了溝通的零距離。本課正是在此基礎上,使學生通過對網絡的學習了解人類在信息傳遞方式上的飛速發展。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認識信息保存方法的變革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準備:

  相關錄象資料、掛圖、幾條新聞錄象、磁帶、磁盤、光盤、竹簡、木簡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在我們這個世界里經常有很多事情發生。就像美國對伊拉克動武這件事情,你是怎么知道的?

  你知道信息是怎樣傳遞和保存的嗎?我們一起來研究板書課題

  二、教授新課:

  1、介紹信息的傳遞方法

  (1)我們先來解決一個問題:什么是“信息”?你認為什么是“信息”?

  (新聞、消息、知識等)

  (2)信息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為了能看的遠、聽的遠,人們很早就渴望“千里眼、順風耳”,于是,人們想出了很多辦法來傳遞信息。

  (3)閱讀第一段

  2、討論保存信息的方法和變革給生活帶來的影響

  (1)隨著信息的傳遞向更快、更遠、更準的方向發展,人們保存信息的方法也發生了重大變革。從古到今,聰明的人類想出了什么方法呢?你能不能按照時間的順序排列出?

  (2)究竟你列出的順序對嗎?我們一起來揭示答案。

  (3)你知道它們是怎樣保存信息的嗎?

  (4)討論:這些方法的改變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了哪些影響?

  (5)保存信息方法的進步方便了人們的生產、生活

  比較:閱讀表格,說說哪些方面有了發展

  3、模擬發報:

  (1)在現代高科技通信前,電報在信息的快速傳遞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早期的電報是通過文字與電碼的轉換來進行通信的。

  (2)進行模擬發報的游戲

  由學生提供一段話,全班完成

  4、引導學生初步認識現代通信網

  (1)現代通信已不局限于電報、電話,現在的社會是信息的時代,隨著計算機、人造衛星、電纜、光纜、微波傳送等設施的發展,已經形成了四通八達、快捷、準確的現代通信網。

  (2)討論現代通信網有哪些優越性?

  借助現代通信網可以實現通信的方法多樣、操作方便、傳遞迅速

  5、引導學生預測未來的通信方式

  (1)現代通信網以及功能與家庭生活密切聯系,你有沒有使用過電話、電子郵件、收發過傳真?你是用哪些方法,把你的信息傳遞給對方的?

  (2)未來的通信方式會有哪些變化呢?

  三、鞏固總結:

  1、如果要你將小學的作文用比較安全、節省空間的方法長期保存起來,你會怎樣做?

  2、今天你知道了什么?

  板書設計:

  18、信息與網絡

  數據通信

  保存:竹簡木簡帛書

  磁帶磁盤光盤

  教學反思:

  通過學習學生了解了電腦與網絡的功能,能夠意識到網絡在信息傳遞的優勢,也能看到它的弊端。認識科學技術在人類的信息傳遞中所起到的作用。

科學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在學生學習了電和磁鐵的基礎上來認識電磁鐵,讓學生明確電磁鐵與電和磁之間的關系。電磁鐵在通電的狀態下具有了磁鐵的一些性質,其中所蘊涵的秘密將激發學生的研究興趣,研究電磁鐵對于學生來說是一種挑戰,但是在此研究過程中可以增強學生探究的意識和能力。本課從以下四個方面展開活動:

  1.制作電磁鐵。首先讓學生制作一個電磁鐵,這是研究電磁鐵的前提條件,一節電池、導線、大釘子可以組合成簡易的電磁鐵裝置。電磁鐵組裝完成后,接通電源測試磁性。學生組裝好電磁鐵以后馬上就想看到現象,去嘗試,可以讓學生對電磁鐵和永久磁鐵做一比較。

  2.研究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系。這個活動是本節課的重點,主要研究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與電流的強度、線圈纏繞的匝數有關系,學生在探究活動中仍采用“假設與搜集證據”、“控制變量”的科學研究方法來完成探究任務。在活動過程中強調的是現象的觀察和數據的記錄整理。在活動中一定要提醒學生細心,因為學生制作的電磁鐵的磁力大小有的時候變化是很小的,稍一疏忽就可能忽視了一個數據的記錄,從而導致驗證數據的不準確,結果就會有問題。

  3.探究電磁鐵的兩極。磁鐵有兩極,那電磁鐵是否也有兩極呢?學生會沿著這個思路研究下去,學生在研究中會發現電磁鐵也有兩極,關鍵是教師要引導學生去留心觀察周圍同學的電磁鐵兩極是否一樣。只要學生能找到不一樣的原因,那電磁鐵的磁極問題學生就能迎刃而解。他們在這個過程中將學會不斷地去反思自己的活動。

  4.電磁鐵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學習就是為生產、生活服務,主要可以采取讓學生交流、資料共享的方法,認識到電磁鐵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同時認識到電磁鐵為人們的工作帶來的巨大方便。有條件可以用學生天天接觸的電鈴做演示來說明電磁鐵的工作原理。

  5.電與磁相互轉換的活動。教科書的兩個活動均有一定的難度,教師可以根據情況,選其中的一個來做。活動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接觸到相互轉換的觀點。

  學情分析

  學生的知識基礎是五年級“磁鐵”以及上一課時“電和磁”相關知識。電磁鐵是用電流的`磁效應使鐵芯磁化而產生磁力的裝置。電磁鐵是電生磁的最直接應用,電磁鐵結構簡單、制作容易、呈現的現象有趣,可以開展適合學生水平的多種研究。主要有兩大活動:一、制作鐵釘電磁鐵;二、研究鐵釘電磁鐵的南北極。 “研究鐵釘電磁鐵的南北極”又有兩個主題活動:1、電磁鐵有沒有南北極?2、電磁鐵南北極與哪些因素有關?而 “電磁鐵南北極與哪些因素有關?”這個活動中,“線圈繞線方向、電池連接方法都與電磁鐵的南北極有關系”這一活動,,更適合學生進行自主探究。

  但在電磁鐵南北極的探究活動中,要受到“線圈繞線方向”、“電池連接方法”變量的影響。因此,引導學生控制好變量進行實驗探究,是幫助學生建立有關電磁鐵科學認識的關鍵。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與使用的電池數量有關:電池少則磁力小,電池多則磁力大。

  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與線圈與鐵芯的距離、鐵芯粗細長短等因素有關系。

  過程與方法:經歷一個完整的較深入的科學研究過程:提出問題、作出假設、設計實驗、進行檢驗、匯報交流、共享成果。

  教學重點和難點

  電磁鐵磁力的大小與使用的電池數量有關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教案科學教案05-16

科學教案02-22

(經典)科學教案08-24

科學教案【經典】07-25

[經典]科學教案07-20

(精選)科學教案07-27

科學教案(精選)07-30

科學教案[精選]08-15

【經典】科學教案10-09

【精選】科學教案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