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科學教案【精華9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科學教案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科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綠色開花植物生長一般都要經歷一定的生命周期。
2、植物根、莖、葉的作用。
3、綠色開花植物有根、莖、葉、花、果實、種子。
過程與方法:
1、根據給出的謎語猜出謎底和說出有關的知識。
2、通過展示發現植物的生長規律。
3、小組活動復習這一單元的重要知識。
情感態度價值觀:
1、進一步體會生命的神奇,激發研究生命現象的興趣。
2、體會小組合作的重要,提高小組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植物的生長過程及植物的生命器官。
【教學難點】知識的綜合應用。
【教學準備】多媒體、試卷。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師:我知道我們三(1)班的小朋友特別喜歡猜謎語,今天老師帶來一個謎語想考考大家,想不想知道是什么謎語?
生:異口同聲想。
師:請看大屏幕這個謎語是:尖尖葉子,火紅小花,姑娘用它,染紅指甲。(打一植物)猜猜看這是什么?
生:鳳仙花。
師:對是鳳仙花,想一想鳳仙花還有哪些名字呢?
生1指甲花。
生2芨芨草。
生3急性子、別碰我。
師:關于鳳仙花你還知道哪些知識?
小組討論匯報。
師:剛才有同學說知道了鳳仙花的生長過程,;鳳仙花的生長過程是什么?出示媒體。
鳳仙花植株的各個組成部分是什么?投影出示。
學生跟著畫面說出相應的內容。
二、多種形式,回顧舊知
師:剛才同學們回答的很好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復習第一單元植物的生長變化,想一想這一單元我們主要學習了哪些知識?想不起來可以看書。(小組活動)
小組匯報。播種的方法,怎樣才能看到種子的變化過程,植物根、莖、葉的作用等等。
師:同學們學的怎么樣呢?咱們來個知識比賽好不好?
生:好!
師:第一項比賽是判斷題。
請看比賽要求:投影出示:溫馨提示:
1、試卷每人一份
2、老師說開始時才能答題
3、最先完成的交給老師
4、其他同學交給小組長
5、最先完成全對加上20分其他同學全對每人加上10分,分數最高的那組獲勝。
師:比賽要求看明白了嗎?請各組小組長來領試卷。
判斷:
1、植物的根向下生長。( )
2、植物都是用種子繁衍后代的。( )
3、綠色開花植物的生命是以種子開始的。( )
4、所有植物的`種子的形狀都是一樣的。( )
5、植物的根只是把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
6、植物的葉在莖上的分布有利接受更多陽光。( )
7、鳳仙花是一種常見的木本植物,( )
8、任何植物的莖上都有“節”,它是莖最本質的特征。( )
9、植物的莖能從上向下將根吸收的水分和礦物質運輸到植物體的各個部分。( )
10、1771年,英國科學家普里斯特利發現綠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氣。( )
師:好,開始!
學生獨立完成試卷。
師:我們來一起看看誰是第一回合的冠軍呢?展示第一個同學做的題。集體訂正。
指名說出錯題,學生幫忙解決。
師:剛才某某小組第一名大家不要灰心我們繼續比賽。第二項比賽是簡答題。
媒體顯示題目:
1、播種方法
2、植物的根的作用
3、植物葉的作用
4、植物莖的作用。
溫馨提示:
1、給你一會時間朗讀下面問題
2每組1號先背1號背完叫其他組的組員背
3、會背的給小組加上10分不會的請小組成員幫忙會背加上5分,小組成員不會其他組可以站起幫忙,會背的給她那組加上10分。最后分數最高的小組獲勝。
學生比賽。評出名次。
三、總結拓展,再激興趣
這節課我們復習了植物的生長變化這單元的有關知識,對學過的內容又加深了認識,這節課同學們表現的都很棒,老師為你們自豪。老師遇到了難題想請大家幫忙,大家愿意嗎?
出示:
1、植物體內的水為什么會向上輸送?
2、植物的種植方法有哪些?
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產生意圖:
小朋友每天起床都會聽到起床的鈴聲,但是不是每個小朋友都會注意這個現象,有一次小朋友告訴我所有小朋友都能聽到起床鈴的,但是他們不知道為什么。于是我想把聲音的產生和傳播一些原理告訴小朋友。
活動目標:
1、讓小朋友對身邊的現象產生興趣,關注周圍的事物。
2、聲音產生和轉播的原理,并有保護耳朵的意識。
準備材料:小股和鼓槌,小提琴,三角鐵,水槽,水,白紙,少許沙粒
活動過程:
在實驗之前對小朋友提出要求,請小朋友認真的聽,細心的看:
1、你看到什么?2、你聽到什么?
實驗一、聲音的產生
1、先請小朋友看清楚在老師沒有拉響小提琴的時候琴弦是怎樣,然后老師拉響小提琴的時候請小朋友注意聽到什么,看到什么?(如果小朋友回答不出來,可以提示觀察琴弦)。
2、把一些小物體,如豆粒放在鼓面上,然后敲鼓,請小朋友聽聲音,觀察鼓面的小豆顆粒有什么現象發生?(小豆都在跳動,原因是鼓面的振動引起小豆的跳動)
3、老師敲響三角鐵,然后請一兩個小朋友觸摸三角鐵,然后告訴小朋友們有什么感覺(有震動)在請小朋友用手摸之前說清楚要求:“請你摸摸三角鐵,有什么樣的感覺!比缓罄蠋熢偾庙懭氰F,請小朋友用力按住三角鐵,阻止它的振動,請小朋友聽還有沒有聲音?(沒有)告訴小朋友,聲音是因為震動而產生的,如果阻止物體振動聲音就馬上消失了。
實驗二、聲音的傳播
1、請小朋友所有把耳朵都趴在桌子上,然后用手撓桌底或者敲桌面,請問小朋友有什么發現?(聲音可以在桌子這樣的固體傳播)
2、老師在水中敲響三角鐵然后請一兩個小朋友把耳朵貼住水槽,然后問他能不能聽到聲音,請他把結果告訴所有小朋友;老師再在水中敲響三角鐵,請所有小朋友傾聽,能不能聽到聲音?(告訴小朋友聲音可以在水這樣的液體傳播)
3、老師播放一段音樂,請小朋友聽,能不能聽到聲音?(聲音可以在空氣中傳播)可以提示小朋友,我們周圍有什么是看不見的?(空氣)
4、引導小朋友思考聲音在空氣中是向什么方向傳播的――老師講話是不是只有前面或者后面的小朋友才能聽見?我們平時起床的鈴聲是不是在所有角落都能夠聽到啊?那么聲音是響什么方向傳播的呢?(四面八方)
實驗三、聲音怎樣在物體中的傳播
把一個小鼓立在桌面上,然后在鼓的右面(或者左面)立一個紙屏,在紙屏上吊一個小球,老師敲鼓的左面,請小朋友觀察紙屏和小球有什么現象發生?(告訴小朋友,當物體振動發聲時,會引起周圍空氣的'振動形成聲音的波浪,聲波從鼓的左面傳到右面引起鼓右面的振動,又傳到紙屏從而引起小求的振動,所以就看到這樣的現象了)。
最后,請小朋友注意保護我們的耳朵,因為聲音傳到我們的耳,我們才能聽到。
科學教案 篇3
運動著的世界
教學目標:
1、能夠提出三個以上自己感興趣的有關運動的問題。
2、能夠從提出的問題中選出自己認為最值得研究的問題,并能說明自己選擇的理由。
3、能夠通過多種途徑查閱到一只三角有關物體運動的信息,并且能制成資料卡片。
4、能夠感受到自然界中多種運動形式的奇妙。
教學重點難點: 能夠提出有關運動的問題,學習查閱資料制作卡片。
教具準備:反映各種物體在運動的圖片和錄像資料
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播放運動錄像
談話:風在吹、水在流動、人在走路、魚在游泳,我們生活在一個運動著的世界。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給學習《運動著的世界》。(板書課題)
評:通過錄像引起學生探究運動而你的興趣。
2、學習新課
指導學生認識自然界中的物體具有多種多樣的.運動形式
在生活中你們知道哪些物體在運動?他們是怎樣運動的?
學生討論,匯報討論結果。
你們還能舉出那些有關物體運動的例子?自然界的物體都在運動嗎?學生討論,匯報討論結果。
關于物體的運動,你們還想知道什么?把它們記錄下來,并且在自己最想研究的問題上作出標記。學生思考,并且記錄自己的問題。
學生匯報,幫助學生意識到關于運動有許多問題,也許我們今天還不能夠很好解決,但是隨著自己年齡的增大,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許多問題的答案將會被發現。
評:注意啟發學生的想象引導學生說出更多的物體的運動形式。
指導學生學習搜集有關運動資料的方法。
你想了解更多關于運動的知識嗎?那么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搜集有關運動的資料。你搜集資料嗎?你有什么好方法?
學生討論搜集資料的方法,匯報討論結果。
鼓勵學生通過多種渠道和方式收集材料資料,教師可以結合自己查閱資料的經驗,把自己在報紙上說晚上和網絡上查閱資料的經驗與同學交流。比如,如何通過標題查閱資料,如何進行快速閱讀,教師要特別對學生如何在網上查閱資料、選擇信息進行指導,并要提醒學生及時將有用的信息記錄下來。
你知道怎樣記錄搜集來的資料嗎?你有什么方法?
評:知道學生在網上查閱資料的技巧。
教師指導:把自己才查閱到的資料記錄下來并制成卡片是科學研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請你參閱書中的資料卡片和自己設計一個資料卡片,同學之間可以互相討論,看看誰設計的資料卡片最好!
學生討論并設計資料卡片格式。
請你在下課后收集有關物體運動的資料,并且把它做成資料卡片,看看誰制作的資料卡片最好!誰的資料最完整、最準確!
評:引導學生經歷一個完整的資料卡片的設計和制作過程,讓學生體驗到獨立完成資料卡片制作的樂趣。
3、本課小節: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你學會了什么?
4、板書設計:
課后小記:
有了問題之后,還要讓學生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方法已經找到了,那么該如何來實施呢?小朋友被難住了。此時小小的挫折與剛獲得的成功體驗形成了一個小小的落差,促使學生要找到驗證假設的方法。這就很好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學習成為他們的一種內在需要,他們渴望教師給予幫助。教師在此時介入指導,對學生無疑是“雪中送炭”,他們會很珍惜這種幫助的,這比老師提前灌輸給他們要強得多。
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交流各自的記錄,感受天氣的變化。
2、學習根據觀察記錄表上的內容進行統計,積累有關統計的經驗。
活動準備:
1、幼兒分組進行為期一個月的觀察天氣的記錄。
2、白紙、記號筆。
3、材料包“晴雨表”。
活動過程:
一、觀察交流。
(1)提問:小朋友這個月每天早上都會看看自己小組的晴雨表,誰能告訴我,你從晴雨表里看出了什么呢?
小結:我們三月份是有21天的,每個星期有7天。
。2)提問:下面我們來看看每個組畫的晴雨表我們是不是都能看懂,看不懂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小結:因為晴雨表是用來告訴人們今天天氣是怎么樣的,所以在畫畫的過程中一定畫的清楚些,讓人們看了你的晴雨表以后,就馬上知道哦啊天氣的情況。
二、小組統計。
過渡:為了更好的知道我們3月份整個月的天氣情況,我們請小朋友們來進行一下“統計”,數一數3月份一共有幾個雨天、有幾個晴天。(將每組的記錄表放在全體幼兒前面,請各組的小朋友根據自己小組的記錄情況進行統計,組長最后進行書寫)
。1)提問:小組和小組之間的統計的結果是不樣的,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小結:記錄的時間可能是造成統計結果不一樣的原因,下次我們還可以讓每組的`小朋友同時進行記錄。
。2)提問:小朋友在統計的時候是用什么方法來數的呢?(一個一個數)還有沒跟著個方法不一樣的呢?
小結:我們在統計的過程中,出了一個一個數以外,還可以兩個兩數,也可以先數出晴天的天數,然后用減法推算出雨天的天數。
科學教案 篇5
目標
1.感知輪子的作用。
2.體驗輪子自豪的情感。
準備
1.環境中布置各種有輪物體的實物或圖片。
2.掛圖,故事磁帶。
3.從廢舊雜志上剪下的各種有輪和無輪物體的圖片。
過程
1.了解輪子的作用。
――蝸牛走路很慢,溜冰鞋來幫助它。烏龜走路很慢,滑板來幫助它。
――你們想一想,有了有輪子的溜冰鞋和滑板的幫助,蝸牛和烏龜的走路會怎么樣?
2.聽聽輪子的自述。
――大家都說,輪子可以幫助我們“走”得快。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聽聽輪子自己講的話,看看輪子會怎樣幫助我們。
――結合掛圖講述《了不起的輪子》。
――聽完后,請幼兒說說輪子是怎樣幫助我們的。
――你還知道哪些東西也有了不起的輪子?
3.分類活動。
――請幼兒按有輪和無輪,將準備的`圖片分成兩類。
――請幼兒說說它們的不同,進一步感知輪子的作用。
――請幼兒添畫輪子。
建議
1.通過擬人化的輪子自述來了解輪子的作用,易被小班幼兒所接受。
2.可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讓幼兒重點說說什么東西上有輪子及輪子的作用。
附:了不起的輪子
我是了不起的輪子。你瞧,玩具汽車上有圓圓的輪子,溜冰鞋上有圓圓的輪子,自行車上有圓圓的輪子,摩托車上有圓圓的輪子。它們都因為有了我,而跑得很快很快!火車的輪子很多很多,“轟隆轟隆”地轉著,把大家帶到想去的地方。
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運用觀察、觸摸等方法比較常綠樹和落葉樹葉子的基本特征,能初步鑒別兩種樹。
2.感受樹的美好,感受詩歌的優美,激發幼兒對周圍事物的關注與熱愛。
活動準備:
1.各種常見樹種的圖片PPT。
2.常綠樹葉、落葉樹葉若干,幼兒人手一片常綠樹葉、一片落葉樹葉。
3.散文《樹真好》課件。
4.漢字“樹”、“常綠樹”、“落葉樹”、“樹真好”。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常綠樹和落葉樹
1.師:老師給你們看一個字,(把“樹”字貼到黑板上)認識嗎?
。ㄓ變海簶洌
2.師:我們的周圍哪里也有樹呢?
。ㄓ變海簩W校大院;我家院里;森林;馬路邊;花園里;學校周圍;植物園;廣場……)
3.師:你們觀察的真仔細,那么多的樹當中,你認識什么樹?
(幼兒:柳樹、桃樹、蘋果樹、槐樹、松樹、杏樹、楊樹、梨樹、柏樹、丁香樹……)
師:你們知道的樹真不少,比我知道的還要多,你們真厲害,老師也帶來了一些樹,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認一認吧。(給幼兒觀看PPT)
4.師:原來周圍有那么多樹,孩子們,這是什么樹?
(幼兒:柳樹)
師:夏天的時候滿樹都是綠綠的葉子,可是冬天它是什么樣子的?
。ㄈ~子全沒了)
5.師小結:孩子們,像柳樹這種春天的時候葉子會發芽,一到冬天葉子全掉落,只剩下光禿禿的樹干和樹枝的這種樹,我們叫它(出示“落葉樹”三個字并張貼到黑板上)看,認識嗎?
(幼兒讀出“落葉樹”)
師:那有沒有冬天不落葉的樹呢?除了這種樹,還有一種樹它到冬天的時候葉子還是在樹枝上的,而且葉子還是綠色的,那是常綠樹(出示“常綠樹”三個字并張貼到黑板上),認識嗎?
。ㄓ變鹤x出“常綠樹”)
二、比較常綠樹和落葉樹葉子的基本特征
1.師:常綠樹和落葉樹的葉子一樣嗎?
(幼兒:不一樣。)
師:看,老師在周圍的桌子上放了兩種樹葉,一種是落葉樹的葉子,一種是常綠樹的葉子,請你各拿一片(做出左手一片右手一片的動作語言),然后馬上回來坐下。開始吧。(幼兒到身后的桌上去拿樹葉,拿后回到原來的地方。)
2.師:請你摸一摸,看一看,它們有什么不一樣?
(幼兒:一片厚一點,一片薄一點)
師:除了薄厚不一樣,我們來看看它的顏色,有哪里不一樣?
(幼兒:一個顏色深,一個顏色淺)
師:還有哪里不一樣,我們再仔細觀察一下它的表面?
(幼兒:一片光滑,一片不光滑)
師:(教師在“落葉樹”葉子上畫上表示不光滑的`曲線)為什么常綠樹的葉子會亮呢?因為上面有蠟。
(幼兒:常綠樹葉子的正面顏色深,正面和反面顏色不一樣)
師小結:(指記錄)孩子們,仔細看看,其實,常綠樹和落葉樹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常綠樹的葉子表面非常光亮,葉子很厚,正面顏色深。我們在馬路上看到好多樹,即便我們不知道它的名字,但是我們可以通過看它的葉子知道它是常綠樹還是落葉樹。
三、閱讀活動:兒童散文詩《樹真好》
1.師:原來我們身邊有這么多樹,那樹在我們生活中有什么用處?
。ㄓ變海航o我們來帶新鮮的空氣)
2.師:樹真好,那我們一起來聽下關于樹的兒歌吧。(同時出現漢字)
(幼兒:蕩秋千,看書)
3.師:小朋友們聽得真認真,原來樹真好,那你喜歡在樹下干什么?這個散文詩真好聽,我們再來聽一遍了吧。
4.師:那我們要愛護樹,保護樹。
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能主動關心周圍生活中的自然環境并嘗試改善環境。
2、了解紙吸水后易變爛的特點,了解塑封機的方便。
3、在活動中主動思考,嘗試多途徑解決問題的方法,并體會同伴合作的樂趣。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塑封機、保鮮膜、保鮮袋、透明膠、蠟燭、蠟筆、剪刀、黑板、一盆水
2、幼兒自制各種不同含義的標簽;
3、幼兒已做過各種保護標簽的小實驗。
活動過程:
一、交流分享
1、“今天你們都帶來各種保護植物朋友的標簽,接下來老師要請你們來講講看!泵糠N方法均請一位幼兒代表講述介紹。在講述時要問清注意事項和細節。
2、“現在老師把你們用到的這些小工具也都請了出來,等會請你們去試試其他小朋友介紹的辦法,試的時候呢你可以去請教做過的小朋友,也可以請他跟你一起做,等會你再幫他一起做你試過的方法;像塑封機的話就比較危險要去請老師幫忙的。
現在先想好你想試剛剛誰介紹過的辦法,想好了老師給你們發標簽,然后去找他商量,商量好就可以去做了。
二、幼兒操作
幼兒操做,教師巡回指導。指導幼兒兩兩結伴,并耐心完成一項任務;引導幼兒在操作過程中善于觀察,主動思考解決問題。
三、講評
1、請小朋友來談一談你做了什么?和誰一起做的?怎樣做?需要注意些什么問題?
2、將幼兒的作品放在水中驗證一下看看你的`方法是否成功,為什么?
四、經驗提升
將各種不同材料制作的標簽放在黑板上展示,請幼兒講一講你最喜歡用哪種方法,引導幼兒發現塑封機制作的標簽既平整又清晰,是最好的辦法。“有時候我們到外面去玩,爸爸媽媽拍的照片也會請塑封機來塑封一下,這樣照片保存起來就不會變黃,而且歷久如新。塑封機真是一種非常方便的小工具。”
活動反思:
幼兒對科學經驗的吸取和積累、認知結構的建立、技能方法的學習,部不是在一次科學活動中就能完成的,而是通過點滴的逐漸積累。不同角度、多樣化的科學活動,將使幼兒科學概念的內涵不斷得到補充,外延不斷得到擴展,知識得以遷移和運用,能力和方法得到不斷鍛煉和發展。因此延伸部分的設計,教師采用留疑的方式,出示一個瓶蓋,給他們留下了一個想象、探索的空間,激發他們繼續進行科學探索的興趣。
科學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了解月球的基本情況。
2、了解人類探索月球的歷史和所取得的成果。
3、知道環形山的形成。
4、了解宇航員是怎樣在月球上開展科學探究的。
教學準備:
有關月球的圖片、文字及影像資料等,沙盤、大小不一的石子、記錄紙、牙簽、手電筒等。
教學過程:
一、引導學生認識月球的基本情況。
。1)教師講解:人們從古代起,就開始對月球發生了興趣,不斷對月球進行著觀察和探索,并幻想著能到月球上去。但是由于當時的科學技術還很不發達,所以人們就編造了不少關于月球的神話故事,例如,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等。直到17世紀,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才首次用望遠鏡觀察了月球,并發現月球表面是凹凸不平的。在這以后,人們對月球的觀察不斷深入,天文學家開始用更大的天文望遠鏡進行觀察,但仍只能停留在觀察月球向著地球的一面。
。2)提問:同學們在平時學習中,一定會知道不少有關月球的科學知識,誰能回答下面這些問題?
、僭虑螂x地球有多遠?
、谠虑虻拇笮≡鯓?
③月球上有什么?沒有什么?
④月球上溫度如何?
、菰虑蛏嫌幸?大小怎樣?
學生回答。(教師應組織學生首先進行分組討論,然后再請學生回答以上問題。學生的答案,很可能不太確切,教師應認真去聽,并整理正確的答案,為下一步歸納小結做準備。)
二、討論環形山是怎樣形成的,做模擬環形山形成的實驗。
。1)組織學生討論環形山是怎樣形成的。
。2)組織學生做相關的試驗:①把沙子倒進沙盤,均勻地晃動,使沙子的表面盡量平坦。把牙簽垂直插進沙子的中心,牙簽的一頭要能碰到沙盤的.底部。在牙簽與沙面相接的地方用彩筆做個記號,這個牙簽就相當于標尺。②從不同的高度將大小不一的石子丟入沙盤中。用一根尺垂直立在沙盤的旁邊,用另一只手拿著石于到沙盤的上方,確定好高度后,松手丟開石子。③小心地拿走石子,盡量不要碰著沙子。石子在沙盤中砸下一個坑,把牙簽按照剛才插入沙盤的方向再次插進沙坑的中心,用另一種顏色的筆做個記號。④用小尺測量兩記號之間的距離,確定沙坑的深度。
(3)在獲得大量數據的基礎上,組織學生討論環形山的形成和什么因素有關。
(4)模擬實驗完成后,讓學生用手電筒照射沙盤上的坑,觀察影子的變化,討論什么時候看環形山效果最好。
三、引導學生了解人類登月工程。
。1)播放幻燈片,創設情境:美國人在1969年7月20日 第一次登上了月球,留下了他們的足跡。
。2)談話:同學們,你們想上月球嗎?老師這里有一個內部消息,我們中國馬上也能上月球了,而且以后我們國家要成立月球旅游公司,發展月球旅游業。月球旅游公司需要招聘一批對月球知識非常熟悉的人作為導游,如果同學們能成為導游,就能免費上月球啦!
(3)學生介紹已有的月球知識,討論自己最想了解什么內容。
教學反思:本課中有一個實驗,內容是模擬環行山的產生。實驗用細沙代替月球表面,用大小不等的石子代替流星與隕石,用石子撞擊細沙模擬流星與隕石對月球的撞擊,從而研究環行山的大小與隕石大小和撞擊速度的關系。實驗分兩步,第一步是用大小不同的石子從相同的高度落下,第二步是用相同的石子從不同的高度落下。
這是一個簡單的實驗,實驗前我讓學生自己閱讀實驗要求,然后學生自己動手實驗,然而在實驗中卻暴露了不少問題,有的撞擊點重合,有的撞擊點過多,難以觀察到實驗現象,有的對兩步的要求不明確,實驗混亂,沒有觀察價值。
科學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鳥的外貌特征。
2、利用不同素材進行活動,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興趣。
3、激發幼兒對鳥的興趣,并喜愛大自然。
4、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認識鳥的外貌特征。
教學難點:
能獨立完成葉子鳥的'制作。
活動準備:
1、各種鳥的圖卡
2、有關鳥叫的CD
3、各種樹葉若干
4、紙卡,膠水,彩筆
活動過程:
1、教師先播放鳥類的叫聲,讓幼兒欣賞。在請幼兒猜猜是什么動物的叫聲。
2、繼續播放音樂,讓幼兒欣賞各種鳥的圖卡并提問。
。1)請幼兒說說傾聽地感覺,模仿鳥叫聲。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說說小鳥的各種特征。
(3)讓幼兒假想自己是只小鳥,張開翅膀,來一段即興的,自在的律動仿真飛翔。
3、引導幼兒觀察各種葉子并引導幼兒思索,我們可以利用葉子做小鳥。
4、向幼兒介紹葉子鳥的做法。
。1)請幼兒將葉子拼貼在圖畫紙上。
(2)再利用添畫的方式在拼貼的葉子旁繪畫,完成一只葉子鳥。
。3)完成后,展示幼兒的葉子鳥,并互相欣賞。
教學反思:
本學期小班科學課程分4單元。第一單元主要介紹春天的植物—花草,為了更好地引出第二單元—鳥的認識,這節課主要起銜接作用。本班幼兒年齡差異較大,所以幼兒的認知理解能力水平不同,為了更好地達到教學目標,最后以手工課的基本要求設計本教學活動。 教學準備中,小班幼兒年齡較小,準備小鳥的圖卡應選擇生活中常見的具有外貌特征代表的幾種就可以了。
活動延伸:
1、可以讓幼兒想一想還可以用什么素材制作小鳥
2、讓幼兒多關注小鳥,小動物;愛護它們,保護環境,更好地做到情感遷移。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教案科學教案05-16
科學教案02-22
(經典)科學教案08-24
科學教案【經典】07-25
[經典]科學教案07-20
(精選)科學教案07-27
科學教案(精選)07-30
科學教案[精選]08-15
【經典】科學教案10-09
【精選】科學教案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