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大班科學教案范文合集十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科學教案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2.喜歡參與區(qū)分生蛋和熟蛋的探索活動,并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自己的探索結果。
3.感知蛋殼藝術美,并對蛋殼工藝感興趣。
教學重點
喜歡參與區(qū)分生蛋和熟蛋的探索活動,并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自己的探索結果。
教學難點
讓幼兒能夠利用不同的工具區(qū)分生蛋和熟蛋,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許多種。
活動準備
1.每組一個紙盒,里面有兩只玩具小雞,生、熟雞蛋每人一枚,盤子若干。
2.手電筒20個、放大鏡20個,每個小組一盆鹽水;小粘貼、彩筆若干、黑板、粉筆。
3.教師制作的蛋殼工藝品,如不倒翁、臉譜等。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律動:動物怎樣叫,師生問答
我愛我的小羊,小羊怎樣叫?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
我愛我的小貓,小貓怎樣叫?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
我愛我的小狗,小狗怎樣叫?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
引導創(chuàng)編:師:我愛我的小雞,小雞怎樣叫?
2.分組討論
教師出示小雞:“可愛的小雞嘰嘰嘰,小朋友可以觀察一下,再提出一個關于小雞的問題讓你旁邊的'小朋友回答好嗎?”
引導幼兒觀察并相互討論,回答對方的問題。
(二)組織活動
1.啟發(fā)思考
提問:小雞是從哪里來的?小雞的媽媽是誰?可愛的小雞是雞媽媽用雞蛋孵出來的,是用我們平時吃的雞蛋嗎?熟雞蛋能孵出小雞嗎?
2.嘗試探索
大班科學教案 篇2
設計思路
放大鏡是生活中常見的用品,是科學探索活動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工具。如果以“放大鏡”開展一個探索活動,可以“放大”的是什么呢?這是我在設計之初聚焦的問題。
用放大鏡看物體,除了“放大”還會有什么奇妙的發(fā)現(xiàn)?這個問題能夠萌發(fā)幼兒對生活中放大現(xiàn)象的好奇和猜想,而“好奇”正是引導幼兒喜歡探究的最佳途徑。因此,我決定活動中要放大的是“放大鏡看物體后的奇妙現(xiàn)象”,激活中班幼兒的好奇心、探索心。
從功用來看,“放大鏡”是用來“看”的,所以,我順理成章地將活動目標設計為引導幼兒建構“觀察的經驗”,拓展他們的觀察視角。
活動目標
1.觀察、比較,想象常見物體在放大鏡下奇妙的視覺效果。
2.嘗試使用放大鏡進行細致的觀察。
對照《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科學探究”部分,可以發(fā)現(xiàn)探究的目標有三個維度:情感態(tài)度——喜歡探究是前提;方法能力——探究,是關鍵性目標;在探究中,周圍事物和現(xiàn)象是載體目標。本活動的環(huán)節(jié)設計緊扣這三個維度,用想象激活幼兒的好奇;用使用工具、嘗試操作、積累探索能力之一的“觀察”經驗,伴隨前兩個環(huán)節(jié)和第三個環(huán)節(jié),讓幼兒對周圍事物和對放大鏡等有了新的經驗。應該說,這也是我對《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的一種解讀和表達。
活動準備
1.幼兒有正確使用放大鏡的經驗。
2.每人一份觀察用的圖片。
3.欣賞用的PPT。
活動過程
一、觀察和猜想
關鍵提問:
1.看,想象一下,這像什么?
它是一種動物所擁有的,猜想一下,可能是誰擁有的呢?
【設計意圖:先觀察然后想象,想象不僅能夠促進幼兒再次觀察,而且能夠讓幼兒進一步感受到放大鏡下物體的奇妙視覺效果。】
總結要素:
*教師肯定幼兒的想象,如:這像某某,某某很漂亮,它是蝴蝶的翅膀。
*引出產生奇妙視覺效果的工具:放大鏡。如:這是高倍放大鏡,它能放大蝴蝶美麗的翅膀,讓人看得更清晰。
關鍵提問:
2.聽,這是誰的`聲音?(先放一段鳥鳴聲)
想象一下,小鳥的羽毛在高倍放大鏡下會是怎樣的呢?
【設計意圖:設計先聽后想象有兩個作用:其一,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多種感官的運用;其二,幼兒這一次的想象基于上一次奇妙視覺效果,幼兒會更加期待看到放大后的效果,對放大鏡放大物體后的現(xiàn)象有更深的印象。】
總結要素:
*再次引出放大鏡。如:小鳥的羽毛在高倍放大鏡下看上去輕輕的、柔柔的,像某某,像某某。
二、想象和比較
關鍵提問:
1.再看看,這像什么?
【設計意圖:比較,讓觀察更具有目的性。隨著環(huán)節(jié)的展開,幼兒的觀察從無意觀察慢慢向有目的的觀察前行,當然,比較也讓幼兒進一步體驗到了放大鏡帶來的奇妙感受。】
輔助猜謎語:不是冰塊,不是寶石,味道很甜,不酸不成,螞蟻愛吃,我也喜歡。
2.這是生活中常見的白砂糖,比較一下有什么不同?
總結要素:
*肯定并歸納幼兒在比較中的發(fā)現(xiàn)。
*出示放大鏡,簡單介紹:這就是能讓物品看起來變得清晰的放大鏡。使用放大鏡的時候,不用太靠近眼晴,也不用太靠近物品,只要對準物品,調整最佳距離就行了。
【設計意圖:在前面奇妙視覺感受的鋪墊下,出示放大鏡,讓幼兒對使用放大鏡產生期待,并且通過語言幫助幼兒再現(xiàn)正確使用放大鏡的方法。為后續(xù)使用做準備。】
3.接下去展示的圖片和我們的身體有關,仔細觀察,再認真找找,它放大了我們身上的哪一部分?(給每位幼兒發(fā)一個放大鏡,同時出示兩張圖片)
【設計意圖:這個部分承上啟下。既延續(xù)了上個環(huán)節(jié)的想象、猜想和比較,又讓幼兒在期待中拿著放大鏡觀察。】
輔助提問:
*找到了嗎?觀察一下,再比比圖片。
*教師巡回指導,觀察幼兒使用放大鏡的方法是否正確,及時指導。
總結要素:
*(出示照片)出示舌頭的全貌,總結幼兒的發(fā)現(xiàn)。如:舌頭上的小泡泡能幫我們分辨酸甜苦辣。
*了解和肯定幼兒使用放大鏡后的發(fā)現(xiàn):用了放大鏡,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幼兒:看得暈暈的,放得好大等)
三、使用放大鏡
關鍵提問:
1.請你用放大鏡看一看,圖片上是誰?能學做一下1號的動作嗎?2號的方向是怎么樣的?4號手里拿著什么?(讓幼兒的觀察有非常具體明確的目的,讓幼兒傾聽,嘗試帶著目的去觀察。)
【設計意圖:引導幼兒從無目的觀察到借助放大鏡,通過傾聽,嘗試帶著目的去觀察,進一步積累有意觀察的經驗。】
2.操作
觀察要素:
*幼兒使用放大鏡的方法。
*鼓勵專注觀察的幼兒。
3.討論:
*誰愿意回答第一個問題?請上臺。
*2號的方向是怎么樣的?大家用手勢回答!
*4號手里拿著什么?一起回答——放大鏡。
【設計意圖:通過點擊電腦上的放大功能,驗證幼兒的觀察,這也是對幼兒的觀察行為的一種肯定和鼓勵。】
四、拓展和延伸
孩子們,請看——放大鏡放大東西后,也會有丑丑的感覺。這是一個引起世界轟動的科學實驗,日本的江本勝博士做了這樣的實驗,當人們對著水,說難聽和兇狠的粗話,在比放大鏡更清晰的顯微鏡下,水分子形成了丑陋的結晶。請看——
【設計意圖:嘗試把科學探究和真善美鏈接,并且拓展放大鏡的另一個種類——顯微鏡。】
當對著水表達不同的愛和感謝時,水結晶就會顯得美麗異常。
五、結束
孩子們,我們也來做放大鏡,把微笑和友好傳給一個人、兩個人、傳給全班,原本小小的微笑和愛就會越放越大,世界也會越來越美好。(播放圖片的同時插入音樂)
大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找一找、說一說、玩一玩中,感知光的直射、反射的傳播特征。
2.尋找方法逃脫“密室”,體驗與同伴合作“逃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幼兒知道光在空氣中沿直線傳播;用鏡子玩過光的反射。
2.物質準備:光線較暗的“密室”;PPT課件;手電筒5個,鐳射手電筒1個;玻璃鏡子(固定于架子上)6面;小鏡子鏡子16面;投影墻;兔子圖畫一幅;兔子玩偶一個。
活動過程:
一、傾聽規(guī)則,進入密室。
1.密室外引導,了解游戲的要求。
2.傾聽“密室主人”的敘述,熟悉周圍環(huán)境。
3、討論:要怎樣才能逃出去呢?
強調活動室的規(guī)則:聽清密室主人的每一句話;開動聰明的大腦;請光來幫忙。(提醒幼兒活動中注意保護自己的眼睛,避免光的直射。)
二、數(shù)字解密,尋找密碼。
1. 出示密碼鎖,引導幼兒尋找密碼。
第一次探索:幼兒觀察周圍,尋找密碼。
第二次探索:請手電光幫忙,觀察5個數(shù)字及“投影墻”,嘗試獲得新密碼。(數(shù)字板上預留了數(shù)字小孔)
2. 討論得到密碼的方法。
師:你們是如何得到密碼的?
小結:光從有空隙的地方直直地射到投影板上,形成了光斑。這些光斑組成
了數(shù)字。
3. 輸入密碼,打開密碼鎖。
三、收集光線,點亮屏幕。
1.出示電池。引導幼兒將聚光燈的燈光收集到屏幕上的電池里,完成充電,點亮屏幕。
討論:光直直地射下來,怎么才能改變光的方向,讓它射到屏幕上去呢?
2.幼兒個別示范。
小結:將鏡面對準光源,找到反射出去的.光斑,再調整鏡子的方向,使光斑
保持在電池格里,給電池充電。
3.集體操作。
幼兒操作手中的鏡子,將光斑射到屏幕上,完成“密室主人”的要求,給電池充足夠的電。
4.完成收集,點亮屏幕。
小結:利用鏡子,將其調整到一個合適的角度,就可以改變光原本的方向。
四、傳遞光線,找到鑰匙
1.最后一關:尋找鑰匙。
引導幼兒合作,利用鏡子傳遞鐳射光的方法找到隱藏鑰匙的地方。在遵守游戲規(guī)則的前提下,改變固定在架子上的鏡子的角度,完成多次光線的傳遞,直至光線傳遞至6號鏡子(墻壁上)。
2.討論:光線射到哪里了?有什么秘密呢?
利用兔子圖畫的線索找到兔子手里的鑰匙。
五、逃出密室,結束活動。
帶領幼兒“逃出密室”,體驗成功的快樂,激發(fā)幼兒再探索的熱情。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一共分為2大環(huán)節(jié)。導入環(huán)節(jié)確定了整個活動的基調和氛圍,讓幼兒感知“密室逃脫”的基本規(guī)則,為后續(xù)的活動環(huán)節(jié)和解謎做好鋪墊。同時烘托活動的神秘氣氛為幼兒制造緊張感,激發(fā)幼兒積極逃出“密室”的情緒。
第二環(huán)節(jié)環(huán)節(jié)是游戲,有三個關卡等待孩子們去挑戰(zhàn)。第一關目的在于進一步鞏固幼兒的前期經驗:光線是直線傳播的。并通過失敗――嘗試――成功的過程,激發(fā)幼兒的成功感和自信心,為后續(xù)活動的進行做好情緒上的鋪墊。第二關讓幼兒在游戲過程中充分體驗和感受光線改變方向的過程。通過提供鏡子,讓幼兒嘗試改變光的方向,以提升幼兒關于光的反射的經驗。第三關是活動的高潮部分,通過改變固定架子上的6張鏡子的位置、角度來傳遞光線,完成解謎。經由“密室主人和教師的語言引導,提醒幼兒注意游戲規(guī)則,要通過合作才能完成任務。最后通過找到的兔子圖畫,找到鑰匙,最終完成逃離密室的任務。
活動符合大班下學期幼兒年齡特點,主要讓幼兒感受光的2大特性:直射和反射,而活動中出現(xiàn)的時鐘、規(guī)則要求等也可以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科學探究品質、規(guī)則意識和任務意識。
大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積極參與探索活動和關心周圍生活中的小科技產品,培養(yǎng)幼兒勇于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精神。
2、了解紙吸水后易變形的特點,比較發(fā)現(xiàn)經特殊加工后的紙杯為什么能盛水的原理,并能用蠟和紙來制作能盛水的杯子。
3、在操作活動中,能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有初步的比較、分析的能力。
活動準備
紙折的杯子(圖畫紙和白卡紙兩種)、一次性紙杯若干、水、水盆、舀水器皿適量,毛筆、蠟燭若干,白色紙條(上有蘋果圖案)、正方形白紙若干、杯套若干、音樂磁帶、布置好場地。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你們到“紙杯王國”里去玩一玩,好不好?
(二)基本部分
1、看!紙杯王國到了。瞧!這里有我們平時盛水用的一次性紙杯,也有老師用各種紙折出的杯子,他們都是紙做的。
2、(教師邊講示范)一會兒,請小朋友把水分別倒入一次性紙杯和用紙折的杯子里,注意不要撒在杯子的外面,然后觀察一下,這兩個杯子分別有什么變化?
3、幼兒用紙折的杯子和一次性紙杯分別盛水,觀察它們的變化。
提問:(1)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問題?
(2)我們發(fā)現(xiàn)紙折的杯子變濕、變軟、還漏水,誰知道為什么會這樣?
(3)教師小結:不管是厚紙還是薄紙遇到水后都會吸水,這樣紙就會變軟、慢慢的滲水、變形,用紙折出的杯子也就漏水了。
(4)一次性紙杯也是紙做的,而我們發(fā)現(xiàn)它卻不漏水,這是為什么呢?它的身體里到底有什么秘密呢?請小朋友每人拿一個一次性紙杯來仔細研究一下。
、幼兒探索,教師巡回指導,可啟發(fā)幼兒采用多種方法,如:刮一刮、撕一撕等。
提問:(1)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你認為這層白白的、粘粘的東西是什么?
(3)教師小結:這里面含有一種石蠟,它無色無味無污染,對我們的身體沒有害處。
(4)紙杯上為什么要涂上這層蠟呢?
小實驗:幼兒每人一張白紙(上有蘋果的輪廓),請幼兒用蠟燭或蠟筆將蘋果涂色,再用毛筆蘸水分別滴在蘋果上和蘋果的外面。請幼兒分別觀察,小水珠在哪里?
提問:(1)為什么蘋果上還有小水珠而蘋果外面的紙卻濕了呢?
(2)這說明蠟有什么作用?
(3)教師小結:蠟不吸水,蠟涂在紙上就象給紙穿上了一件雨衣,紙在蠟的保護下遇不到水,也就不會變形漏水了。
[page_break]
(4)現(xiàn)在,誰能告訴我紙杯不漏水的秘密是什么?
5、激發(fā)幼兒制作紙杯的興趣。
既然我們知道了紙杯不漏水的秘密,現(xiàn)在就讓我們也用蠟和紙來做一個能盛水的`紙杯,好不好?
6、幼兒制作紙杯,教師巡回指導,啟發(fā)幼兒制作出各種形狀、各種圖案的紙杯。
7、請幼兒嘗試用作好的紙杯盛水,鼓勵成功的幼兒,激發(fā)其他幼兒參與創(chuàng)造的積極性,如果失敗了,鼓勵幼兒尋找其中的原因,進行再次制作。
8、請幼兒將制作好的紙杯放到“紙杯王國”里來,組織幼兒互相參觀。表揚他們的探索精神,共同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結束
請幼兒將自己作好的能盛水的紙杯送給客人老師,和他們一起分享成功的快樂!
大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比較概括出蠶豆和豌豆植株的不同點。
2、能用語言和記錄表達自己的觀察與發(fā)現(xiàn),初步了解兩種植物的相同點。
3、積極與同伴交流,感受觀察探究的樂趣。
4、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活動準備】
孩子收獲的蠶豆和豌豆植株蠶豆生長PPT幼兒記錄單(幼兒園PPT課件制作)
【活動過程】
1.觀察蠶豆,感知蠶豆的特征。
師:蠶豆是什么樣的?我們仔細看一看,還可以摸一摸,和好朋友互相說一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
2.觀察比較蠶豆和豌豆,感知它們的不同。
(1)幼兒自主觀察比較蠶豆和豌豆的`不同點。
師:蠶豆和豌豆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仔細的看一看,比一比。
(2)幼兒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幼兒有序的觀察并記錄。
(4)師生交流并共同小結。
3.打開蠶豆莢和豌豆莢,進一步了解它們的特征。
4.觀看PPT,了解感受蠶豆和豌豆的生長過程。(幼兒教育)
【活動反思】
結合大班幼兒發(fā)展手部小肌肉的目標和要求,我們通過認一認、聞一聞、比一比等各種感知覺讓幼兒全面認識各種豆子。我們還增加新鮮的蠶豆、豌豆請幼兒剝豆,讓幼兒體驗豆子的各種特點,豐富幼兒的感性經驗。
大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要求:
1.讓幼兒在認識圓的基礎上,通過做做、玩玩,讓幼兒知道圓形的物體會滾動。
2.知道用輪子能省力。
3.發(fā)展幼兒的發(fā)散性思維。
活動準備:
1.室外:
裝有圓形輪胎的小三輪車、四輪車、手推車;
裝有除圓形以外的各種形狀的小三輪車、四輪車、手推車。
2.室內:
各種形狀的積木,幼兒人手一套;裝有書籍的箱子一只;圓形的輪子兩個;小推車一輛;大積木一塊;每組一只盒子(裝有橡皮泥、硬卡紙、彩色紙、剪刀、牙簽、膠水、蠟筆)
活動過程:
一、第一次嘗試:滾動圓形和其他形狀構成的物體
在室外供給幼兒裝有圓形輪胎的小三輪車、四輪車、手推車,以及裝有除圓形以外的各種形狀的小三輪車、四輪車、手推車。教師:這里有許多車子,我們一起來玩一玩,看一看哪些車子的輪子會滾動?
二、第二次嘗試:圓形的東西會滾動
1.在室內供給每位幼兒各種形狀的積木玩
(1)你們的桌子上有什么形狀的積木?
(2)請你推動各種積木,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為什么圓形的積木輕輕一推會滾動,而其他形狀的積木不會滾動呢?
小結:圓形的東西會滾動,因為它沒有角。
2.圓形輪子會滾動嗎?
師:人是很聰明的,人們利用圓形會滾動的特點,制造出許多圓形東西,你們見過嗎?
出示圓形輪子提問:
(1)這是什么?它是什么形狀的?
(2)輕輕推它會怎樣?
三、了解輪子的功用(第一次嘗試:利用圓形輪做事,又快又省力)
1.請兩名幼兒把一箱書從a處搬到b處,問:你們搬得動嗎?
2.教師在箱子下,放置了4只萬向輪,再請兩名幼兒推動。問:現(xiàn)在能推動嗎?為什么?
3.請兩名幼兒將兩堆大積木從a處運到b處,一名幼兒用手推車搬,另一名幼兒用手搬,看一看,誰運得又快又省力?
師小結:使用輪子做事,又快又省力。
4.了解輪子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
師問:除了這些輪子外,你們在幼兒園和家里還看到過哪些地方有輪子?
四、幼兒自己動手制作輪子
1.教師介紹手工盤里材料,請幼兒給汽車的車廂制作輪子(幼兒每人一只紙盒做車廂,車廂下部打好穿牙簽的洞)幼兒將兩根牙簽穿入洞內。
2.請幼兒利用硬紙、橡皮泥等材料做成輪子裝在牙簽上,即成一輛汽車。
五、幼兒帶自制小汽車到室外自由玩耍。
活動反思:
在這個活動中,由于準備的材料充分,合適,吸引了幼兒的興趣,所以后面的環(huán)節(jié)進行得比較順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了解輪子的特點時,我通過操作、比較,引導幼兒理解了輪子做成圓形更省力的原因。
在回憶日常活動中還看哪些地方有輪子時,開始幼兒思維比較緊,大都說是各種各樣的車,直到后來在教師的啟發(fā)下,幼兒思維更加開闊,說了黑板、鋼琴、行李箱、窗簾、推拉門等。
整個活動對于大班幼兒來說,難度不是很大,旨在引導幼兒總結生活經驗,發(fā)現(xiàn)生活中更多的奧秘。
大班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對不同顏色的分辨去區(qū)分不同的星球;以及相對太陽從近到遠排列的位置。
2.能大膽、主見的表達出自己喜歡哪個星球,想去哪個星球玩。
3.孩子們動手用粉筆將飛船和想去旅行的星球連線。
4.培養(yǎng)幼兒的對宇宙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的大膽嘗試的精神。
5.初步了解宇宙的小常識。
重點難點
1.幼兒認識“地球”在宇宙是一顆星球的概念。
2.幼兒能記住行星的名字,哪個星離太陽最近。
活動準備
1.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月球的圖片,以顏色區(qū)分為主。
2.一只紙制的飛船模型玩具。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huán)節(jié)
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和興趣
1、讓小朋友知道自己生活在“地球”上的一概念,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星球,有比地球大的,也有比地球小的。看圖上不同顏色來辨別星球并叫出名字。
2、帶出一架小飛船,讓小朋友“乘飛船”想好準備要去旅行的星球。
二、基本環(huán)節(jié)
通過探索活動,引導讓幼兒學會運用辨別顏色的方法來分析物體特點。
1、通過提問引導幼兒表達出看到的每個星球的顏色、相對地球大小、基本特點。
2、一起談論各“星球”相對太陽排列順序;哪顆星離太陽最近,地球位于哪里?
三、結束環(huán)節(jié)
乘“小飛船”去星球旅行(給幼兒粉筆將飛船與想去的星球連線)
1、 老師引導幼兒回顧一開始說的:“讓小朋友‘乘飛船’想好準備要去旅行的星球”這個問題,讓幼兒自由發(fā)揮并動手參與課堂活動。
2、 提問幼兒回答想和誰一起去。
教師小結:宇宙是很浩瀚的,充滿奧秘。一下子讓小朋友了解是很抽象的,像太陽、地球、月球這些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看得見的東西,但又無法“拿出來”給小朋友看,希望通過課堂游戲互動將此類物體由抽象轉化成一個概念,令小朋友有一個好的初步認識。
四、活動延伸
告訴小朋友,宇宙很大,有好多星星,就像我們今天上課所說的內容,但是像地球那樣能有美麗的花,漂亮的蝴蝶,高高的樹木,涓涓的溪水卻只有“地球”。從現(xiàn)在開始就要愛護一花一樹,珍惜每一滴水,拒絕使用“白色垃圾”等等來環(huán)保地球。
教學反思
1、反思備課:大班幼兒的年齡段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時期,自我表達能力已經有了一定的發(fā)展,個性特征、思想有了較明顯的表現(xiàn),所以教師在課堂上的活動內容和教學理論對大班的幼兒起到一個啟蒙引導,而教師所要做的就是將這個“啟蒙”既簡單明了又向良性發(fā)展。
2、對活動過程的反思:
(1)對幼兒發(fā)展的反思: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將抽象的事物轉成概念,讓班上的幼兒都能參與到活動中來,并能以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思,得到幼兒的接納,也讓幼兒有了情感發(fā)揮的自由空間。
(2)對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反思:畢竟教學活動的內容都是一些“看得見,卻拿不上來”的物體。二維空間的教材,可能給幼兒思維發(fā)展帶來一定限制。還需要在教育內容及其發(fā)展線索上改進。
(3)師幼互動的反思:在教學活動中,定會存在個別的幼兒對教師的教學活動不能清楚的理解,比如教師表示贊同時伸出手與幼兒擊掌,幼兒反應不過來。這時教師要在活動參與內容上多進行解釋和示范。用鼓勵方式多與該幼兒互動。
3、對活動效果的評析:整個主題活動語言連貫,主要引導幼兒自主參與,在玩樂中學習知識;在互動中是讓幼兒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圍中蒙發(fā)對宇宙的興趣,更加完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
4、如果重新上這節(jié)課:在教材上把圖片換成玩具實體,并懸空按天體位置來擺放。多維空間的實物教學會讓幼兒更感興趣、更加容易接受。
小百科:廣義的宇宙定義是萬物的總稱,是時間和空間的統(tǒng)一。狹義的宇宙定義是地球大氣層以外的空間和物質。“宇宙航行”的“宇宙”定義就是狹義的“宇宙”的定義,宇宙航行意思就是在大氣層以外的空間航行。
大班科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知道有各種聲音,不同的聲音能告訴我們不同的事情。
2、初步懂得東西振動就產生了聲音。
3、發(fā)展注意力和聽辨聲音的能力。
活動準備
1、課件-聲音
2、小鈴、小鼓鼓、木魚等玩具。
活動過程
一、聽聲音引入課題,激發(fā)幼兒興趣
課件:聲音
1、請小朋友閉上眼睛聽一聽這是什么聲音?
(1)笑聲
(2)哭聲
(3)打呼嚕聲
請小朋友睜開眼睛
2、剛才,你聽到了什么聲音?
讓幼兒說一說聽到的聲音,引起幼兒聽辨的興趣。
3、你們還想聽其他的聲音嗎?
請小朋友再閉上眼睛
(1)吃東西的聲音
(2)打噴嚏
(3)鐘表的秒針
回答老師,聽到了什么聲音?(幼兒自由發(fā)言)
二、認識聲音
1、你們知道聲音是怎樣產生的嗎?
(讓幼兒根據(jù)自己的理解說一說)
(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實驗:敲鼓
(通過實驗讓幼兒理解物體的震動)
讓幼兒把小手放在小鼓上,老師用鼓槌敲幾下,讓幼兒通過
耳聽、手模、眼看、感知物體發(fā)出聲音時在不停地振動。
(2)小朋友用什么能聽到聲音?耳朵是怎樣聽到聲音的?
耳朵具有辨別振動的功能,能將振動發(fā)出的聲音轉換成神經信號,然后傳給大腦。
(3)你們知道耳朵除了能聽聲音,還有什么作用嗎?
告訴幼兒,我們的耳朵還能幫助我們保持平衡。
耳朵很重要,我們一定要保護耳朵!
【大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科學教案:浮起的雞蛋_大班科學教案06-29
大班科學教案:談感覺_大班科學教案07-07
大班科學教案:有趣的蛋_大班科學教案07-11
大班科學教案:學吹泡泡_大班科學教案06-29
大班科學教案:牽牛花_大班科學教案07-06
大班科學教案:物體間的空隙_大班科學教案07-07
大班科學教案:大力紙橋_大班科學教案07-13
大班科學教案10-13
大班優(yōu)秀科學教案01-22
大班神奇的科學教案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