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中班科學教案匯編八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學教案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培養細致觀察事物的能力。
2、了解昆蟲眼睛的有關常識。
3、能比較不同眼睛的特征。
活動準備:
1、名畫欣賞《大眼瞪小眼》
2、畫家介紹、畫作欣賞
3、各種昆蟲眼睛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欣賞幼兒用書封底的畫面,說說自己的感受。
t:畫面里有什么昆蟲?
t:小朋友來看看他們是長什么樣子的啊?
t:一般在什么季節能看到它們?
t:動動小腦筋來猜一猜他們在干什么?
幼兒集體討論。
二、參考幼兒用書后的(附1)(附2)。介紹畫家的特色,引導幼兒細致的'觀察畫家。
t:小朋友來仔細看看圖片,看看它們的眼睛長在哪里?
t:是什么樣子的?
t:它們的翅膀是什么顏色的?
t:你還看到了什么?
幼兒集體討論。
三、出示各種昆蟲的眼睛的圖片,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并討論:昆蟲的眼睛和人的眼睛有什么不一樣。
t:小朋友來看看這些昆蟲的眼睛是什么樣子的,他們和人的眼睛有什么不一樣?
t:蒼蠅和蜻蜓的眼睛很大,占據了頭的大部分。如果我們人的眼睛也占了頭的大部分的話,那該是個什么樣子啊?(教師可以在黑板上畫出來給幼兒一個直觀形象)
t:昆蟲的眼睛顏色,形狀一樣嗎?
t:眼睛上有睫毛、眼皮嗎?會眨眼睛嗎?
t:眼睛的位置和我們一樣嗎?
t:昆蟲的眼睛都是兩個嗎?
教師總結:昆蟲的眼睛是復眼,不是一個單個的眼睛,而是許許多多的小眼組成的,視力特別好,但看東西是一格一格的。(教師可以在黑板上畫出來)
四、活動結束。
中班科學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了解淀粉遇到碘水會變成藍紫色這一神奇的現象。
2、在玩一玩、試一試的過程中找出含有淀粉的物體。
3、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和好奇心,體驗發現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碘水、用淀粉水畫好的“神秘書”、棉球。
2、PPT課件。
3、蘋果水、橙汁、玉米粉水、米粉水;記錄表。
4、錄音片段。
三、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美猴王送“無字天書”。
1、師:今天老師請了一位神秘的客人,我們來看看是誰。
2、孫悟空送禮物。
3、師:讓我來看看孫悟空到底送了什么給我,咦,我怎么看不到呢?
(二)探索活動:讀“無字天書”。
1、幼兒用碘水動手發現“無字天書”上的內容。
2、播放PPT。孫:我在無字天書上用白色的淀粉畫了小動物,碘水和淀粉是一對好朋友,當它們擁抱在一起的時候就會出現藍紫色。
3、你們看過淀粉嘛(出示袋裝淀粉)它是什么樣子的呢?(白色的、粉狀的)
(三)探索活動:淀粉在哪里。
1、師:你們知道淀粉是從哪里來的.嗎?我們來聽聽孫悟空是怎么說的。
2、老師這里有一些植物水。(出示準備的物品)幼兒探索發現,并做記錄。
3、師:都找到啦!誰來說說你選的是什么水?發生了什么變化?師:還有什么植物中也有淀粉呢?我們來看看(圖片)。
(四)結束活動:激起幼兒去生活中探索和發現的欲望。師:生活中還藏了很多植物,它們也有淀粉,我們可以用什么來發現它們呢?那么下次請你們都來告訴我你們都發現了那些植物好嗎!
中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了解彈性的基本特性,獲取有關彈性的科學經驗。
(2)能積極參加科學探索活動,培養關心周圍事物的習慣。
活動準備:
彈性及彈簧的玩具.用具等,有彈性的物體(如松緊帶.海綿.彈力布..皮筋)。
活動過程:
(1)幼兒自由操作材料,初步感知彈性。
A.幼兒操作,觀察用力拉或壓彈簧及有彈性的物體時它們的外形變化。
B.幼兒講述自己的探索發現,了解彈性的基本特征。
提問:在玩的時候發現了什么?你是怎樣發現的?
小結:當用力拉或壓時,彈簧.松緊帶.海綿等都發生了變化,有的'變長,有的變短,有的變形;不再壓時,這些物體都能恢復原來的形狀。這就是彈性。
(2)幼兒再次操作材料,發現許多物體都有彈性,但彈性大小不一樣。
提問:還有哪些物體有彈性?這些物體的彈性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小結:許多物體都有彈性,但彈性的大小不一樣。
(3)說一說:有彈性的物體。
提問:還有哪些物體有彈性?這些物體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什么方便?
中班科學教案 篇4
一、設計意圖:
現在中班的孩子對顏色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為了讓小班的幼兒成為色彩世界的探索者,學會發現哪里有顏色,從而使幼兒認識色彩不僅存在于顏料中,更存在于大自然和我們身邊的事物中,因此我設計了本節課的內容,本節課是一節對顏色的鞏固課,目的是為了讓幼兒對顏色有一個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
二、活動目標:
1、主要對紅、黃、藍、綠四種顏色的認識和鞏固。
2、引導幼兒探索周圍事物的顏色、對顏色進行分類。
3、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
三、活動重點:
引導幼兒探索周圍事物的顏色,讓幼兒認識紅、黃、藍、綠四種顏色。
四、活動難點:
讓幼兒感受色彩的美麗與美好。
五、活動準備:
1、紅、黃、藍、綠色的小魚各一只,各種顏色的卡片。
2、紅、黃、藍、綠色的地墊若干。
3、四種顏色的卡片框。
六、活動過程:
一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教室里來了幾位客人,大家想認識他們嗎?(想)好,那就讓我們用熱情的掌聲請出他們吧。(出示四種顏色的小魚)哦,原來是小魚呀,大家喜歡他們嗎?(喜歡)是呀,看到小班的小朋友這樣熱情,小魚們也很高興,你們瞧,他們特地穿上了漂亮的衣服來和你們見面,你們都知道他們穿的是什么顏色的衣服嗎?(紅、黃、藍、綠)是的,他們分別穿上了四種顏色的衣服,今天呢,他們就和我們一起來走進顏色的美麗世界里,讓我們和他們一起開心的玩吧。
二、認識顏色、進行游戲。
(1)顏色找朋友
1、小魚喜歡小班的小朋友,想和你們交朋友,但是它們只會交和他們衣服顏色相同的.朋友,所以今天呢?紅色的小魚它會選擇這些小朋友做他的朋友。老師出示紅色的小魚,然后邀請穿紅色衣服的小朋友和小魚站在一起,并請小朋友們說說,為什么紅色的小魚會邀請這些小朋友來到一起呢?(因為他們衣服的顏色相同。)
2、老師又請出一位穿藍色衣服的幼兒和藍色的小魚交朋友,并問一問其他幼兒為什么老師會讓他們交朋友呢?
3、 其他顏色的小魚也同樣的進行游戲。
4、 也可請幼兒來選擇小魚。
(2)顏色找家
1、小朋友們和小魚都成為了朋友,那就讓我們也為小魚做點事吧,幫小魚找到他的家。
2、將四種顏色的地墊隨意鋪在地上,請幼兒跟隨老師邊做動作邊說:“一個娃娃一個家,小魚小魚沒有家,小朋友們幫幫他,幫他找到家。”老師出示黃色的魚,然后說:“到黃色的家”,小朋友要立刻找到黃色的墊子,然后站在上面。
3、大家幫黃色的小魚找到了家,小魚很開心,可是還有小魚沒有家,我們又繼續幫他們找吧。
4、律動開始又重新進行游戲。
三、給顏色分類,送卡片回家
1、小魚和小朋友們交上了朋友,他們特意給小朋友們帶來了禮物,現在老師分發給你們。(將卡片框里的卡片分發給幼兒)
2、老師手里也有禮物,老師舉起紅色的卡片,請小朋友找出和老師手中顏色相同的卡片。(幼兒找出卡片,然后老師要求將卡片送回卡片框)
3、其他顏色都這樣進行分類。
四、拓展
小朋友們手中還有一些卡片是什么顏色的呢?是呀,在我們的生活中,不僅僅只有紅黃藍綠四種顏色,還有更多美麗的顏色等著我們去發現呢。請小朋友們看看我們的活動室,在我們的活動室里還有很多顏色呢,能找找嗎?(幼兒在活動室里尋找顏色)是啊,只要我們平時多觀察,我們就會發現更多的顏色,欣賞這些顏色的美好。小朋友們,感謝小魚陪我們度過了美好的時光,我們和他們說再見吧,也和聽課的老師說聲再見吧。
中班科學教案 篇5
設計思路:
佳佳在家玩時,不小心把碘酒滴在了土豆片上,結果土豆片變顏色了,她很好奇,就把這個問題帶到了幼兒園。根據孩子的好奇心我設計了“好玩的淀粉”這個活動,讓幼兒親自找淀粉,并在做做玩玩中感知它的變化,增加了他們對實驗活動的興趣。
活動目標:
通過實驗感知淀粉遇碘會變顏色,從而激發學習的欲望,提高觀察的全面性,思維的發散性及操作的協調性。
活動準備:
淀粉水、碘酒、糖水、醋水、鹽水、水、酒、針管、噴壺若干,各種蔬菜水果切片若干。
活動過程:
1、猜一猜
小朋友們看,我這有一張畫,你們看到了什么?(什么也沒有)這里有一種神奇的藥水,現在我把它噴上去,這次你們看到了嗎?(看到了)這是怎么回事呢?(幼兒自己猜)到底是怎么回事?等一會我們就會找到答案了。
2、做一做
( 1 )我今天還給小朋友們帶來一瓶水,你們看,它和以前的水有什么不一樣呢?(白色)我們叫這種水為淀粉水。我還給小朋友準備了許多東西,在這些東西里有一種能使淀粉水變顏色的,是哪一樣呢?我們一起來試試。順便把觀察到的記錄下來。
( 2 )教師巡回指導。
( 3 )請小朋友們說一說自己的發現。
3、 找一找
( 1 )剛才我們發現淀粉水遇碘變藍,那哪些東西 里有淀粉呢?(幼兒自己猜)你們說了這么多,到底哪里有淀粉呢,我們一起來找一找。
( 2 )教師巡回指導。
( 3 )誰找到了淀粉,你是怎樣找到的?
4、實驗我們做完了,你們知道這幅畫中的秘密嗎?(用淀粉水畫的,碘酒噴上去,就看到了)淀粉不僅僅有這一種玩法,還有許多好玩的玩法,以后我們再一起來研究。
5、活動延伸
結合美術活動“奇妙的畫家”,讓幼兒用淀粉水繪出圖畫,再用碘酒噴出來。
活動反思:
生活中存在許多神奇的現象,碘和淀粉在一起發生的顯而易見的反應,引起了孩子足夠的好奇心。《好玩的淀粉》活動方案是利用淀粉遇碘變色的化學原理設計的。碘和淀粉是兩種安全實驗物品,便于孩子操作。雖然對孩子來說,“淀粉”這一詞是陌生的,但孩子們對面包、饅頭等面食卻是再熟悉不過了。發現科學,并在生活中利用科學,是孩子們學習科學的最好途徑。利用碘酒和淀粉的神奇反應,尋找食物中的`“淀粉”,進一步激發孩子的探索欲望。
本次科學課《好玩的淀粉》是平時幼兒都沒接觸到的課題,所以比較要有吸引力,幼兒對碘酒和淀粉都比較陌生與好奇,所以,整節課都是圍繞著感知淀粉遇碘酒變色的現象,激發幼兒在科學小實驗中操作探索的興趣,并學習簡單的記錄,樂意表述自己的發現。
活動中做的不足的是應該讓幼兒用清水和淀粉水來畫笑臉操作,讓幼兒清楚的明白,用碘酒噴過這兩幅畫,發生的不同變化。讓幼兒操作前,應事先把操作的材料放好,并說明怎么做記錄表。記錄表也必須做的規范。在操作時,應該讓幼兒們體現合作的樂趣,所以應該分配好。
中班科學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選自《多元智能創意課程》中班第一主題活動《快樂小天地》中的一節科學領域活動課《神奇的發現》;放大鏡的鏡片是凸透鏡,凸透鏡的鏡片中間厚、邊緣薄,是透明的。凸透鏡具有放大物體圖像的功能。放大鏡有兩種使用方法。分別是:1、放大鏡對準觀察的實物上下移動或前后移動,直到看清楚為止。2、把放大鏡放到眼前,慢慢的移向所觀察實物的上方,直到看清楚為止。
在區域活動中孩子們對于使用放大鏡去探索事物的變化很感興趣;他們在探索過程中能夠發現事物的明顯變化,但是,對于如何正確使用放大鏡把自己所觀察的物體看清楚并不清楚,所以,我依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在本次活動中采用了多種形式,讓幼兒自己去探索,讓他們在自己的探索中了解放大鏡的特點,知道如何在探索中正確使用放大鏡。
本節課我將了解放大鏡的特點設為重點;探索如何正確使用放大鏡設置為本節活動的難點。
設計思路:
孩子們對于使用放大鏡探索事物很感興趣,但是,在孩子的活動中發現他們對于如何使用放大鏡,如何看清物體操作的并不準確。于是,我在本節活動中設計了說——聽——看——用——展等形式。讓幼兒了解放大鏡的特點,學習使用放大鏡的正確方法。
活動目標:
1、了解放大鏡的特點。
2、認識放大鏡,初步學習使用放大鏡。
3、學習觀察,體驗探索事物的變化并進行記錄。
活動準備:
1、故事《神奇的鏡子》。
2、視頻《 放大鏡的正確使用方法》、放大鏡人手一個。
3、觀察記錄表人手一份、水果、動物、交通工具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師幼交談,說說放大鏡的神奇
1、出示實物
師:“孩子們,看看我給大家帶來了什么?
師:誰知道放大鏡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呢?
2、師幼交談
二、傾聽故事,了解放大鏡的作用
1、提出要求
師:那咱們一起來聽個故事,故事的名字是《神奇鏡子》,在聽故事的時候你們要認真看,仔細聽!聽一聽故事中的放大鏡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呢?
2、傾聽故事
3、教師提問
師:誰來說一說故事中的放大鏡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呢?
4、個幼回答
5、教師小結
師:放大鏡能把物體的圖像變大,讓我們看清肉眼看不清的細微之處。
三、觀察放大鏡,了解放大鏡的特點
1、觀察放大鏡
師:放大鏡為什么這么神奇呢!快從你們的小凳子底下拿出放大鏡。看一看放大鏡的鏡片,摸一摸鏡片的中間和旁邊有什么不一樣,把你的發現和你旁邊的好朋友說一說。
2、幼兒討論
3、教師提問
師:放大鏡的鏡片是什么樣子的?
4、個幼回答
5、教師小結
師:放大鏡的鏡片中間厚、邊緣薄、是透明的,放大鏡鏡片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做凸透鏡,凸透鏡具有放大物體圖像的功能。所以,放大鏡能夠把物體放大。
四、嘗試使用,探索放大鏡的用法
1、清潔鏡片
師:現在請大家從盒內拿出鏡片布,把放大鏡的鏡片擦一擦;在平時使用放大鏡時要保持鏡片的干凈,以便于看清我們所要觀察的圖像內容,擦好以后把鏡片布放回盒內。
2、提出要求
師:在我們的活動室里有一些很小的圖片,用眼睛是看不清楚的,請你找到它。那怎樣才能看清楚呢?就要用手中的放大鏡去仔細觀察,注意你是怎樣使用放大鏡才看清圖片的,一會兒,把你使用放大鏡看清圖片的方法和大家分享。現在開始行動吧!
3、幼兒操作
4、教師提問
師:剛才你看到了什么?你是怎樣使用放大鏡把你所觀察的圖片看清楚的?
5、個幼回答
五、觀看視頻,學習正確使用方法
1、播放視頻
師:我們應怎樣正確使用放大鏡呢?咱們一起看一段視頻吧!
2、師幼交談
師:怎樣正確使用放大鏡,誰來說一說?
3、教師小結
師:放大鏡正確的使用方法是:物體是像這樣放置的時候,放大鏡對準所要觀察的圖片上方,上下移動,直到看清楚圖片內容;像剛剛我們所觀察的圖像是在墻面上的,那我們就要將放大鏡對準圖片前后移動,直到看清楚圖片內容。
六、操作體驗,嘗試記錄探索結果
1、出示記錄表
師:這有一張記錄表,上面有一些很小的圖片,一會兒要用你們手中的放大鏡去觀察圖片上的內容,找到相同的大圖片插在對應的空格內;在桌子上我也為大家準備了這樣的記錄表,它們分別是水果類、動物類和交通工具類。請你選擇自己喜歡類別的記錄表,并完成上面的內容;完成好以后,把你的記錄表粘貼在相應類別的展板上。注意:要正確使用放大鏡,在活動中一定要注意安全,開始行動吧!
2、幼兒操作
3、幼兒完成后把記錄表貼在操作板上,師幼共同欣賞。
七、成果展示,區域中進一步探索
師:放大鏡可以幫助我們觀察到很多我們用眼睛看不清的物體,在區域材料中有很多細小物體的圖片。區域活動時,大家可以拿著放大鏡去探索更多的有趣事情。
中班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區分認識洋蔥、大蒜、蒜苗這類的蔬菜,通過觀察比較分辨它們之間的異同。
2、了解這類蔬菜的營養和功能,并且學習養成不挑食的好習慣。
活動重點
觀察認識這類蔬菜
活動難點
分辨這類蔬菜的異同
活動準備
1、蔬菜若干
2、洋蔥頭形象
3、大表格一張
活動過程
一、初賞故事,設疑懸念
1、教師講述故事前半段,提問:為什么洋蔥頭沒人愿意跟它做好朋友?
2、通過觀察討論,總結洋蔥頭的外形及特點。
二、觀察操作,找出朋友
1、教師提問,那我們小朋友來幫洋蔥頭找朋友吧,請幼兒去后面的操作區幫洋蔥頭找朋友。
2、通過觀察,認識各種蔬菜的'名稱并了解他們的外形特征。
三、表格列舉,說明原因
1、請幼兒說說找到了誰做洋蔥頭的好朋友,并說明原因
2、教師根據洋蔥頭的特點和各種蔬菜的特點,列表對比
3、教師小結,為什么這些蔬菜能夠成為洋蔥頭的好朋友,說明這些刺鼻味道的蔬菜的營養和好處。
四、續賞故事,驗證結果
1、教師根據幼兒的試驗結果,繼續講故事的后半段。
2、驗證結果,是不是跟我們找出來的朋友一樣。
五、延伸活動
制作食品
將這些有營養的好東西帶到寶貝廚房去做成美味的事物吧。
設計意圖
洋蔥頭是我們生活中經常見到的一種蔬菜,我們在幼兒園的午餐中經常有它的聲影出現,可是,在午餐活動中,我發現很多孩子不愿意吃這有著刺鼻味道的蔬菜,都不愿意吃。而這個有趣的故事,使我覺得,我可以借這個故事,引導孩子們發現洋蔥頭的秘密和它的用處,更好的讓孩子接受洋蔥頭這類的蔬菜。
中班科學教案 篇8
設計思路:
春天來了,小河里也出現了小動物——小蝌蚪。這一切吸引著孩子們總是談論不完的的話題:“小蝌蚪真好玩”“小蝌蚪什么時候長腿呢?”“它的媽媽是青蛙嗎?為什么和它的媽媽長的不像呢?……”我根據孩子們的'興趣,結合中班下冊教材主題五《奇妙的動物》中的發現區《小動物怎樣長大》,設計了《蝌蚪與青蛙》的活動。在活動中,通過讓幼兒觀察、討論和操作等活動,讓幼兒初步了解了小蝌蚪的生長變化過程,培養幼兒熱愛科學的興趣,也進一步激發了幼兒關心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活動名稱:蝌蚪與青蛙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初步了解蝌蚪的出生和生長過程。
2、激發幼兒關心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操作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小蝌蚪找媽媽》故事磁帶;
2、小蝌蚪生長變化圖片;
3、素描紙、彩筆、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詩畫導入,引起幼兒興趣: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兩個好朋友,你們想不想認識它們?
1、詩畫:
大腦袋,長尾巴,
變成蝌蚪小娃娃,
游來游去找媽媽。
一個桃子裂開口,
兩片葉子綠油油。
再畫兩個小喇叭,
變只青蛙呱呱呱。
2、提問:小蝌蚪長得什么樣子?小蝌蚪的媽媽是誰?它和媽媽長得像不像?它是怎樣變成青蛙的?
二、欣賞錄音故事《小蝌蚪找媽媽》,了解青蛙的生長變化過程。
提問:故事里面都有誰?青蛙媽媽在水里產下的是什么?青蛙媽媽在哪個季節產卵?卵變成什么?小蝌蚪先長出什么?后長出什么?最后變成了什么?
三、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蝌蚪變青蛙的生長變化過程。
(1)卵——蝌蚪——長出后腿——長出前腿(尾巴變短)——青蛙
小結:蝌蚪變成青蛙要以上四個過程,從卵變成青蛙要70多天。
(2)青蛙生活在哪里?(既可以生活在水里,也可以生活在陸地上,是兩棲動物。)
(3)青蛙吃什么?(蚊子、蒼蠅、蝸牛和田野里的許多害蟲)
四、教育幼兒要愛護小青蛙。
(它是捉害蟲的能手,莊稼的好朋友,對我們人類來說是有益的,所以要愛護它、保護它)
五、幼兒繪畫《蝌蚪》、《青蛙》
幼兒自由選蝌蚪或青蛙進行繪畫活動。
六、結束部分:
小青蛙餓了,我們送它們去捉害蟲吧。
活動延伸:在活動區養殖蝌蚪供幼兒觀察。
【中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科學教案:認識水_中班科學教案07-05
中班科學教案:會唱歌的杯子_中班科學教案07-19
中班《夏天》科學教案03-29
中班動物科學教案04-01
中班科學教案11-23
中班科學教案08-19
中班優秀科學教案02-16
昆蟲的中班科學教案10-05
《竹》中班科學教案10-05
《恐龍》的中班科學教案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