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中班科學教案模板匯編六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班科學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知半圓形、橢圓形的基本特征,能區分半圓形、橢圓形與圓形的異同。
2、能在周圍環境中找出像橢圓形、半圓形的物體。
活動準備:
圓形、半圓形、橢圓形若干,剪刀每人一把。
活動過程:
一、通過半圓形與圓形的比較認識半圓形。
1、圓形寶寶的第一個朋友。教師出示半圓形,請幼兒比較圓形與半圓形的不同?
2、用什么辦法可以將圓形變成兩個半圓形?(先對折,再沿折痕剪開)幼兒動手操作,知道一個圓可以分成兩個半圓,兩個半圓合起來是一個圓。
二、通過橢圓形與圓形的比較認識橢圓形。
1、圓形寶寶的另一個朋友叫橢圓形,橢圓形與圓形長得有什么不一樣和一樣的地方?
2、幼兒將圓形和橢圓形進行比較,總結相同點:都沒有角,邊緣很光滑。不同點:橢圓形有點扁。
三、觀察尋找生活中像橢圓形和半圓形的.物品,并用繪畫的方法進行統計。(分小組進行)
三、利用圓形半圓形的卡片進行創意拼擺,鞏固對圖形的認識。
活動效果與反思:本次教育活動幼兒通過比較認識半圓、橢圓——發散思維尋找生活中橢圓形、圓形的物品——利用大小不同的圓形、橢圓形、半圓形的圖形創意拼擺層層遞進使幼兒對橢圓形、半圓形有了全面的了解。在活動中,幼兒操作材料運用比較的方法,感知認識半圓形、橢圓形的特征更直觀具體,也更容易理解掌握。
中班科學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這是一個典型的做中學的活動,讓幼兒在操作中探索不同結構的橋面的承重力。我班幼兒已有過做各種紙橋的經驗,知道橋面可以設計成各種各樣的,而不同的紙橋承重力是不一樣的,那么什么樣的橋面比較牢固呢?在這里,我有針對性地選擇了兩種橋面,水槽橋和波浪橋,通過質疑、猜想、操作實踐、最后得出結論。讓幼兒在操作中發現紙橋的秘密。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實驗,親身感知不同的紙橋與承受力之間的變化。了解紙折疊后能增加紙的承重力。不同的折疊方法紙橋的承重力也不一樣。
2、指導幼兒嘗試用繪畫的方法把實驗過程記錄下來。
3、激發幼兒探索紙橋的承重力的興趣。
活動準備:
有過做紙橋的經驗、紙條,墊板,積木,記錄表,筆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小朋友們已經做過各種各樣的紙橋,都有些什么橋呢?今天我們先來研究波浪橋和水槽橋,你們覺得這兩座橋哪座最牢固(幼兒猜想。)
(在這之前,幼兒已設計過各種各樣的橋面,對于橋面有了初步的認識,但還只停留在形狀的不同上,這次通過選擇了兩種橋面來讓幼兒探索它們的承重力,這樣更有針對性和目的性。)
二、、探索比較水槽橋和波浪橋的承重力大小;
(1)、討論應該怎樣做承重比較實驗;(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通過討論,幼兒得出了哪個橋面上放的東西越重,說明橋就越牢固。)
結論:我們只有放同樣的東西才能比較出哪一座橋牢固,而且東西要放在橋的中間。
(2)、交代實驗要求和記錄要求。
(3)、出示記錄表討論如何記錄。
(在這里記錄也是一個重要部分,主要讓幼兒以自己的方式來記錄,幼兒大體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以繪畫的方式,還有一種是以符號來表示,相對于以前以選擇的方式來記錄這次幼兒的記錄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4)、幼兒實驗并記錄,教師重點指導他們正確實驗。
(雖然實驗要求已說明,但幼兒在實驗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對實驗不利的因素,因此,老師重點觀察幼兒的實驗方法是否正確,以保證實驗的準確性)
三、展示記錄單,交流實驗結果;
1、哪座橋最牢固?可以放多少塊積木。
2、為什么波浪橋最牢固?
師小結:通過實驗,我們發現波浪橋比水槽橋牢固,每一個小波浪就像一個小巨人,許多小巨人連在一起力氣就大了,所以這種橋最牢固。
(將橋面的波浪比作一個個的小巨人,可以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橋的承重力的大小,也為再次實驗感知波浪多少與承重的'關系作好鋪墊。)
四、第二次實驗:感知波浪(巨人)多少與承重的關系;
1、通過觀察發現問題:都是波浪橋,承重力卻不一樣。
師:(1)為什么同樣都是波浪橋,放的積木卻不一樣多呢?
(2)幼兒觀察比較兩座波浪橋,發現兩座橋的波浪不一樣多。
(在這里由于都是波浪橋可能幼兒對波浪多少的敏感性不強,幼兒一時說不上來,可以讓幼兒一起來數數大家分別有多少波浪,這樣幼兒可以很清晰地感知到波浪的多少和承重力的不同。)
2、交代實驗要求,并討論折的不一樣的波浪橋的記錄方法。
3、幼兒實驗,教師指導。
(第二次實驗中,幼兒的實驗方法基本上都很到位,第一次中所出現的實驗錯誤已沒有,說明幼兒已有了一定的實驗經驗。)
4、集體討論,剛才在實驗中,你們發現了什么?
結論:波浪越多,放的積木越多,橋越牢固。
總結:小朋友們真聰明,通過實驗不僅知道波浪橋比水槽橋牢固,而且還發現波浪越多橋越牢固。
(整個實驗過程中,幼兒表現的很有興趣,實驗的積極性也很高,通過通過質疑、猜想、操作實踐、最后得出結論。幼兒在操作中發現了紙橋的秘密。知道了不同的橋面其承重力也不同。)
中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 體驗腳踩在不同材質的物體上不同感受,探索腳的觸覺。
. 用繪畫的形式表達腳踩在不同物體上的.感受。
活動準備
. 小羽毛。
. 圖畫紙、彩筆。
活動內容
學習領域:
形式:集體
1. 幼兒兩人一組,脫去鞋襪,互相觀察腳的形狀,說說有什么發現。
2. 兩人互相用羽毛觸碰腳底,探索腳的觸覺。
3. 向幼兒提問:
用羽毛碰腳底,有什么感覺?
什么時候腳會感到疼?
4. 讓幼兒光著腳在不同質感的地面上走走,然后說說感覺。例如塑膠地板、木地板和地磚有什么不同。
5. 請幼兒在圖畫紙上畫自己的腳印,然后引導幼兒回憶:“你以前曾光著腳踩在什么東西上,是什么感受?”引導幼兒發揮想象力,畫出羽毛碰腳底時,或腳感到疼痛時,或站在軟綿綿的東西上時的表情。
6. 完成后,請幼兒介紹作品。
評價
喜歡探索腳的觸覺。
能用圖畫表達腳的觸覺。
備注
活動建議
引導幼兒在用腳感受各種物體時,要注意安全,保護好腳。
中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幼兒自身的活動,感知“不倒翁”的秘密,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
2、通過幼兒的動手操作,讓幼兒了解“不倒翁”的原理。
3、在實踐活動中培養幼兒觀察比較,動手操作及發現問題獨立解決問題的。
4、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并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5、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教學重點、難點
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激發幼兒探索興趣。
活動準備
1、布置場景“玩具城”:用乒乓球、蛋殼、廢舊皮球制作各種玩具擺放在活
動室的四周(其中部分會倒,部分不會倒)。
2、幼兒操作材料:紙片、玻璃球、豆粒、沙子、塑料球、橡皮泥、小石頭。
3、錄音機,歌曲“不倒翁”錄音磁帶。
活動過程:
導入:以到“神秘的`玩具城”去玩的形式引題,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配班老師扮“藍貓”說:“小朋友,你們好,我是藍貓,歡迎你們到神秘的玩具城來,這里的玩具藏著許多的秘密,等著你們去邊玩邊發現,看誰發現得最多。”
一、自由探索
1、交代任務:你們玩時可要仔細的看一看,比一比,搖一搖,看看
發現了什么?(發現倒和不倒)
2、幼兒自由玩。
3、提問:“你們是怎么玩的,發現了什么?這些玩具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和不同的地方?”引導幼兒摸一摸底部,發現底部都是半球體,有的玩具會倒有的不會倒。
小結:小朋友在“玩具城”里玩的很認真,還能動腦筋,發現了“玩具城”里的玩具都是半球體的,再比一比中,小朋友們發現了玩具有的會倒,有的不會倒。
二、嘗試操作制作不倒玩具
幼兒交流體驗“不倒翁”不倒的秘密:上輕下重,固定底部物體。
1、教師放歌曲《不倒翁》,進一步引發幼兒去發現“不倒翁”的秘密,不倒翁里裝有東西。
2、幼兒操作:將會倒下的玩具也裝進東西
(1) 提示: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紙團、塑料球、玻璃球、沙子、豆子、橡皮泥、小石頭等東西,你們可以自由的把每一種東西分別裝進玩具里試一試,看玩具能不能站起來。
(2) 組織幼兒討論:
你們在玩具里裝進了什么,發現了什么現象?
為什么放進紙團玩具倒了而放進沙子等物玩具能站住?(沙子等比紙團重)
小結:原來,在玩具底部裝進重的東西,這樣下重上輕,玩具就能站住。當操作搖晃裝有沙子的玩具時,發現了什么?
(站住的玩具又倒了)裝進什么不倒?(橡皮泥)為什么?
三、演示對比實驗
引導幼兒邊觀察邊分析原因,搖動裝有玻璃球的玩具里重的東西也隨著滾到旁邊,旁邊重,玩具就倒向重的一邊。把橡皮泥固定在底部中間,它不會滾來滾去,那玩具的重心就穩了,不倒翁就作成了。
四、完成制作,玩一玩,體驗樂趣成就感
1、在“不倒翁”的音樂中,讓幼兒制作不倒翁。
2、沒有完成的小朋友繼續制作不倒翁玩具,做好不倒玩具的小朋友拿著玩具到玩具城里去玩一玩吧。
五、結束
小朋友今天真聰明,發現了“不倒翁”玩具中的科學秘密,還自己動手做了一個“不倒翁”。現在,我們拿給中、小班的小朋友玩一玩好不好?
活動延伸:
1、區角活動中,可在科學角中投放各種材料讓孩子嘗試制作不倒翁。
2、戶外活動時,可和孩子們一起玩一玩“搖擺不倒翁”“金雞獨立”等感受力的平衡的體育游戲。
中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知道陽光有紅色、橙色、黃色、綠色、青色、藍色、紫色七種顏色。
2.產生探索顏色的興趣,并通過涂色表現自己的發現。
活動準備
1.圖片-七彩精靈
2.水盆,玻璃。
3.幼兒用畫紙和油畫棒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看陽光,引起幼兒的興趣。
1.教師:小朋友,你們知道陽光是什么顏色嗎?我們一起看一看窗外的陽光吧!
2.教師:你們看到的`陽光是什么顏色的?(個別幼兒說一說)陽光真的像你們說的是這種顏色嗎?
二、了解探索陽光的材料。
1.老師這里有很多的材料,看看有些什么?
(幼兒說說材料的名稱)
2.用這些材料可以干什么呢?
(幼兒自由交流)
三、利用材料探索陽光的顏色。
1.教師引導幼兒利用多種材料親自動手探索發現七彩的陽光。
(1)將水盆放在陽光下,請幼兒觀察水面,看看能發現什么?
隨即交流自己的發現。
(2)讓幼兒看一看陽光下的玻璃瓶,還能發現什么?
幼兒自由交流后在集中交流。
(3)引導幼兒利用彩色透明紙觀察陽光,看一看有什么新發現?
引導幼兒繼續交流自己的發現。
2.教師與幼兒一起得出結論
陽光是有紅色、橙色、黃色、綠色、青色、藍色、紫色七種顏色組成的。
3.出示圖片-彩虹精靈
通過觀察圖片,鞏固對七種顏色是認識。
四、用油畫棒記錄陽光的顏色。
1.教師:小朋友真能干,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發現了太陽的光芒是七彩的,
你們想不想畫一個七彩的太陽寶寶呢?
2.幼兒進行涂色活動,活動完成后,讓幼兒自由交流欣賞。
中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使幼兒了解種子的不同傳播方式,培養幼兒的觀察力。
2、能與同伴共同探究,用適當的方式和語言表達自己的認識。
3、感受自然界的神奇,喜愛大自然,產生繼續探索大自然的興趣發展幼兒的科學認知力。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認識各種種子,實地觀察體驗,事先收集
我請家長和幼兒一起搜集關于種子的各種圖片和資料 帶領幼兒到野外實地觀察體驗,收集種子,豐富幼兒的前期經驗。
2、實物準備:蒼耳,蒲公英,蓮蓬,水盆,放大鏡
3、課件準備
【活動過程】 1 。兒歌導入,激發興趣
活動開始,以《蒲公英》這首兒歌導入,歌詞和優美的背景都是很好的切入點,同時聲像結合也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開始活動。教師引導,小朋友們,請你輕輕地拿起桌上的蒲公英,仔細觀察,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蒲公英吧。
2。蒲公英種子的傳播方式
①外形:觀察蒲公英的外形,蒲公英是什么樣子的?目的是讓幼兒對蒲公英有一個整體的感知,然后讓他們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出來,增強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②風力與遠近:做實驗,請一部分小朋友靜靜地拿好蒲公英,另一部分小朋友充當風的角色,分兩次吹動蒲公英,第一次吹的時候,用力小一點,第二次吹的時候,用力使勁大一點,讓幼兒觀察蒲公英兩次飄落的位置,在遠近上的差別。教師在充分引導觀察的`基礎上,進行總結:風越小,種子飛的越近。風越大,種子飛的越遠。幼兒在實驗中,形象的感知了蒲公英的種子是靠風傳播的,并且傳播的遠近與風力有關。
③種子特點:取一粒種子觀察,根據幼兒對種子已有的認識合作討論:蒲公英的種子有什么特別的地方,讓他可以隨風飄揚?比較交流,最后教師啟迪,幫助幼兒聯想種子靠風傳播需要的條件。
3。蒼耳的傳播方式
①蒼耳的形態:以幼兒的生活經驗為基礎,為幼兒分發一些蒼耳種子實物,讓幼兒用眼睛看,用手摸去感知蒼耳,教師提問,當你摸蒼耳時有什么感覺?讓幼兒大膽發言,對觸覺有一定感知。
②蒼耳的刺:用放大鏡仔細觀察蒼耳。放大鏡里蒼耳的刺是什么樣子的?引導幼兒主動交流,對蒼耳的形態能做總結性的描述。請小朋友利用剛才幼兒觀察蒼耳的相關經驗,討論為什么蒼耳能緊緊抓住動物的毛:蒼耳的刺像彎彎的小鉤子一樣緊緊抓在動物的毛上。以此為基礎,思維拓展,種子依靠動物傳播需要的條件。
4。蓮子的傳播方式
①漂浮的蓮蓬:教師設疑:你見過蓮蓬嗎,它生活在什么地方?啟發幼兒回憶已有的生活經驗。由小朋友動手,將蓮蓬放到水盆里,進行觀察和操作,教師設置障礙:你能讓蓮蓬沉到水底嗎?在試驗中得出結論:蓮蓬是漂浮在水中的。
②蓮子的傳播:教師與幼兒一同想象蓮子在水中漂啊漂,漂到到哪里就在那里安家。教師應鼓勵幼兒大膽發言,積極與其他小朋友合作交流。最后啟發幼兒思索:還有哪些生長在水中或水邊,植物的種子靠水傳播。可以出示課件,也可以根據幼兒經驗幫助幼兒提取知識。
5。經驗升華
《蒲公英的種子》這首兒童詩主題單純,內容淺顯易懂,語言凝練,節奏明快,讀來朗朗上口,不僅可以豐富幼兒關于種子傳播途徑的知識,而且使幼兒的心靈和情感受到良好的熏陶,更重要的是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思維能力。
【中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科學教案:認識水_中班科學教案07-05
中班科學教案:會唱歌的杯子_中班科學教案07-19
中班科學教案11-23
中班《夏天》科學教案03-29
中班動物科學教案04-01
中班優秀科學教案02-16
中班科學教案08-19
中班科學教案動物11-06
中班科學教案【薦】01-02
中班科學教案【熱門】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