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設計集合15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設計1
一、看圖激趣,導入課題
1、看圖引入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副圖畫。小朋友們趕快瞪大你的小眼睛課件出示圖片“池塘”圖片
問:你看到什么了?
2、揭題“小池”
(1)讀題,注意讀好“池”是翹舌音
(2)隨機識字:你有什么好方法記住這個“池”字?
3、課題拓展:你喜歡這個小池嗎?為什么?
4、引導再次讀題:那咱們就用喜歡的語氣來讀讀課題
二、欣賞圖畫,引學古詩(1、2兩行)
1、請小朋友猜一猜,這小池的水可能是從哪里來的?
學生猜想完畢后,課件展示“細小的泉水從泉眼里流出來”
小朋友猜想的都有可能,但是老師告訴你,這個池塘的水是從這個泉眼里(課件指著泉眼)流出來的。練讀“泉眼”
2、請仔細觀察觀察,泉眼的水是怎樣流的?
(1)同桌討論
(2)個別匯報
教師作適當的引導細細聽聽,有聲音嗎?(引出無聲)
好好看看,泉水流出的樣子?(引出惜細流)
3、教學生字“惜”
(1)指名讀
(2)誰能給他找找好朋友
(3)看看圖,讀讀詩,是誰舍不得誰呀?
4、引導朗讀第一行
你能用上舍不得的語氣讀讀嗎?
自由練讀個別讀齊讀
過渡:讀得那么好,你瞧,太陽公公都放射出了柔和的陽光表揚你們了。(課件展示柔和的陽光)
5、出示“晴柔”引導讀準“柔”字
6、課件展示“樹陰”
(1)你知道這是什么嗎?學習生字“陰”
(2)樹陰在哪兒呢?對呀,它都映到水面上了!
學習生字“照”(注意翹舌音),你在哪里見到過這個字?
7、出示第二行古詩
(1)個別讀
(2)學習生字“愛”
①個別讀
②你能用它來說一句話嗎?
③在這里,是誰喜歡晴天里柔和的陽光?
(3)那你就帶上高興的心情,喜歡的語氣讀讀吧!
三、出示古詩,繪圖體會(3、4兩行)
1、出示詩句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
(1)自由讀讀這兩句古詩(讀正確)
(2)指句讀
(3)電腦老師范讀,請小朋友們在頭腦中想象畫圖
(4)指名反饋
2、組織學生看詩畫圖(可以獨立完成,也可找幾個小伙伴合作完成)
3、組織評畫,在評議中隨機教學生字“露”“立”
“露”:(1)誰有好方法記住它?
(2)你能給它找朋友嗎?
(3)借圖體會意思“長出來了、冒出來了”
“立”:(1)小晴蜓飛過來了,立在了荷葉上,你能給立換個詞嗎?
(2)指名表演:誰會做做“立”的動作?
(3)引導書寫:仔細看看,怎樣才能把它寫漂亮?
范寫描紅自由練習
四、情感誦讀,內化意境
1、引導采用多種方式進行賞讀
(1)自由練讀(讀出個性)
(2)個別讀(集體評議)
(3)教師范讀(牽引示范)
(4)再次個別朗讀(嘗試品讀)
(5)同桌互讀(擴大朗讀訓練面)
(6)全班齊讀(情感共鳴)
2、組織背誦
五、總結延伸,升華情感
1、池塘了除了有清清的泉水,茂密的大樹,嫩嫩的荷葉,可愛的小蜻蜓,還會有什么?
2、換位體驗,說話訓練
你就是只可愛的小晴蜓,你就是條活潑的小魚兒,你就是這嫩嫩的荷葉……看到這美麗的景色,會說些什么?
3、多可愛的小池!多美的小池呀!難怪大詩人楊萬里看到后會情不自禁地寫下這首古詩
引讀“楊萬里”
4、讓我們用最美的聲音來感謝一下楊叔叔齊讀古詩
板書設計:
小池(楊萬里)
泉眼惜
樹陰愛
小荷露
蜻蜓立
〖設計理念〗
《小池》是人教版六年制第二冊里的一首古詩。對于一年級的小朋友來說,這么情趣盎然的畫面,詩人對自然景物的這份熱愛之心,以及古詩用詞的精妙(尤其是“惜、愛、露、立”),都是比較難體會的。因此,在教學中,如何化難為易,化繁為簡,引導學生更好的體會古詩的意境,詩人的.情愿?就成了重中之重。在設計中,主要體現以下幾個新理念:
1、聽、說、讀、寫融為一體
語文教學,歸納起來,無非四個字“聽說讀寫”。同時,聽說讀寫的能力是語文綜合能力的真實反映和體現,這四者缺一不可,互為補充。引導學生聽電腦老師誦讀,教師示范朗讀古詩,讓他們感受古詩的韻味;組織學生討論這泉水可能會從哪里來?這個池塘里還會有什么?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種,看到這么美麗的景色,你會說些什么?……一系列問題的設計,讓學生大膽地猜,大膽地說,提供給學生足夠的感悟空間,把古詩的意境體會的有滋有味,把詩人的情懷內化成自己的語言;引領學生多層次、多方位的誦讀古詩,俗話說“好詩不厭百回讀”,給學生以美的享受,陶冶他們的情操;最后帶領學生把“立”字寫得端端正正,像立正一樣有精神。不知不覺中,就把“聽說讀寫”巧妙的融合在一起了。
2、教師、學生、編者、作者融為一體
閱讀是讀者和作者文本的對話,是一場無聲無形的對話。閱讀教
學則是教師、學生、編者、作者間的對話,在這,我們稱之為“四方對話”。在語文教學中,我們應樹立“閱讀合群”“閱讀交友”的理念,俗話說“讀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也”。在設計中,教師逐步引領學生品詞琢句,體會作者的情,編者的意,與詩中的及詩外的景物為伴,用心交流。
3、古詩的體會、生字的教學融為一體
識字教學提倡在情境中識字,在生活中識字,利用兒童的已有經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在本設計中,我注重引導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學習生字,理解生字。課堂中,我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進行生字教學的處理。如“惜”字的教學,先引導學生看圖引出“惜”,再組織學生讀準字音、找朋友學會“惜”,最后再引導學生看圖讀詩,體會“惜”。又如“立”字的教學,首先引導結合圖畫換詞體會,再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做做動作,最后引導學生規范地書寫“立”字,寫得像你們剛才站得一樣有精神。相信,這樣的訓練多了,學生對祖國的語言文字會體會的更精,語感會更強。
4、圖畫閱讀、文字閱讀融為一體
中國閱讀教學研究會會長曾祥芹曾說:我們已經走進了“讀圖時代”,畫面閱讀正與文字閱讀互競雄長,它們共同開辟出一條“全腦閱讀”的新路。我們要充分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使他們能夠從文字中讀出圖畫來,從圖畫中看出文字來。本著追求這一理念,于是,我在這節課中做了大膽的嘗試。由欣賞圖畫,逐步引入學習古詩(1、2兩行),再由賞讀古詩(3、4兩行),引導學生頭腦畫圖、手工畫圖,體會重點詞(露、立)的意思。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設計2
教學目標:
1.理解詩的內容,感受詩中描寫的情景,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情趣。
2.認識6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朗讀并背誦古詩。
3.理解重點詞語和詩句,并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
教學重難點:理解重點詞語和詩句的大意。
讀詩聯想畫面,感受詩歌清新自然的寫作特點。
教學程序
一、激趣引入。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清代詩人袁枚寫的一首詩。一起來背背吧。生齊背《所見》
這首詩寫的是什么季節的事情?(生:夏季)
你從哪兒看出來是夏季?(意欲捕鳴蟬)
2、這節課我們再來學習一首描寫夏天的古詩。和老師一起寫題目。板書:小池齊讀課題。
3、.介紹作者:這首詩是我國南宋詩人楊萬里寫的。那么,詩人楊萬里寫了一個什么樣的小池呢?
二、觀圖知意初讀識字
1.課件出示小荷塘畫面,說說圖上畫了什么景物。(池塘、樹蔭、荷葉、蜻蜓、水草)。試著夸一夸小荷花池的美麗景色。
2、小池的風景美,楊萬里的詩更美。自己去讀讀吧。不認識的字,請拼音朋友幫幫忙.
3、指名讀詩,正音。
4、檢查識字
(1)課件出示注音的生字組成的詞:
shuyin kexi shuyin qingtian wenrou luchu
小池可惜樹陰晴天溫柔露出
指名讀、齊讀、去掉拼音讀
(2)說說你用什么辦法記住加星的生字。讓學生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說說生字。
池:三點水說明與水有關,換偏旁可組成“地、她、他”等字。
惜:豎心旁表示心里舍不得。換偏旁組成:借、錯等字。
陰:耳朵朝著月亮。
晴:太陽照在青草上。形聲字。有太陽是晴天,陰對晴。
露:雨滴灑在馬路上。形聲字。
(3)開火車讀生字詞。
三、自讀自悟指導方法
1、把生字放在詩句中,讀一讀。
2、聽老師讀,用“/”畫出詩中的停頓。
3、一句一句地讀,看看你能讀懂哪一句?和同桌說說。不懂的詞圈出來。
4、匯報你讀懂了哪一句。
小荷才露尖尖角:剛長出的荷葉卷著,在水面上剛剛露出尖尖的小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早早就有一只蜻蜓站在荷葉尖上。
你是怎么讀懂這一句的。(看圖、讀讀詩句、想象、問同桌)
5、還有不懂的地方嗎?解決學生的疑問。晴柔:剛剛進入夏天,晴天柔和的陽光讓人很舒服。惜細流:舍不得細細的水流。
6、小結讀懂詩意的方法:小朋友都用哪些方法讀懂了詩句?
讀一讀、想一想、看看圖、不懂就問。
四:理詩品讀詩情展讀
1、請小朋友在詩句中找找,看看詩中寫了哪些景物?用“——”畫出來。生回答,貼相應的詞語:泉眼樹陰小荷蜻蜓
2、詩中寫到了“泉眼”,這是個什么樣的泉眼呢?
(1)指名讀“泉眼無聲惜細流”。
(2)看看這個“惜”字,(貼上“惜”字)從這個惜字,你能體會到什么?(心里舍不得)
(3)小結:這是個靜靜地舍不得水流的泉眼。
(4)指導讀出舍不得的語氣。可以用動作表示。
3、詩中寫到了什么樣的樹陰?
讀第二行“樹陰照水愛晴柔”。
從這個“愛”字,(貼“愛”字)你知道這是什么樣的“樹陰”?(愛陽光、愛晴天、愛泉水、愛影子。)
讓我們讀出樹陰愛陽光、愛晴天、愛泉水、愛自己。
4、請同學們把兩行詩連起來讀一讀,讀出舍不得和喜愛的語氣。
5、詩中的“小荷”怎么樣呢?抓住“露”字品讀。做出小荷露出尖尖角的動作來讀。(貼“露”字)
6、誰來讀讀“蜻蜓”?(貼“早”字)從這個“早”字你能看出什么?感受蜻蜓急不可耐的心情。做動作讀“早有蜻蜓立上頭”。
五、想象詩境背誦古詩
1、這四行詩連起來就是一幅寧靜美麗的池塘風景畫。閉上眼,靜靜聽,看你眼前會出現什么樣的`畫面。
師配樂《綠袖子》描述。夏天來了,一個晴朗的好天氣。在一個幽靜的小池里,泉水正靜靜地從泉眼流淌出來,岸邊的綠樹在水里照著自己的影子。似乎是喜愛那一池晴和柔美的泉水。新長出的荷葉還卷著,剛剛在水面露出一個尖尖角,早就有一只蜻蜓輕盈地立在上面,展開透明的翅膀。
2、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3、配樂有感情的朗讀小詩,把你看到的風景畫下來。
4、看板書背誦古詩。
五、拓展閱讀荷塘景美
1、詩人楊萬里還寫了一首池塘美景的古詩。來看看吧。課件出示楊萬里的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及荷塘風景。
2、師生一起讀。說說你喜歡哪一句?讀出來。
3、在這首詩里,荷花已經開了,因為最后一句寫到“映日荷花別樣紅”。
六、指導寫字。
1、指導觀察田字格中的“黃”“閉”“立”字。
2、師范寫,生書空。
板書設計
小池
泉眼惜
樹陰愛
小荷露
蜻蜓立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設計3
教材分析:
中班新教材《周圍的人》主題中,其主題核心經驗是:關心周圍人們的活動,了解常見社會成員的工作與我們的關系,并尊重他們的勞動。由于不知道孩子的經驗,將活動定位在主題開展的萌發興趣階段。激發幼兒了解不同工作的興趣,為幼兒進一步了解不同工作與我們生活關系做經驗鋪墊。《小象消防員》這個故事講述小象找工作過程中小象遇到的動物朋友做的不同工作,小象也想做卻沒有做好,最后找到消防員的`工作而皆大歡喜。借助這一故事載體,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也能激發幼兒了解不同工作的興趣。
幼兒分析:
中班孩子對周圍人的工作不是很關注,了解甚少,但是初步了解常見社會成員的工作與我們的關系,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必備經驗。
中班孩子觀察畫面的特點內容與要求提出:仔細觀察圖畫書畫面的人物情節、看懂單頁多幅的兒童圖畫書的內容,增強預知故事情節發展和結局的能力。同時,在觀察中要讓孩子養成先仔細觀察,后表達講述的習慣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本次活動中,我嘗試觀察分析法、運用媒體觀察與大圖書結合等方法幫助孩子仔細觀察畫面,愿意完整講述波波尋找工作的經歷。
環節架構的思考:
目前我們正在研究文學活動中提問的設計,有助活動目標的達成和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根據本人在設計提問時容易出現封閉式問題多、問題數量多及層次性不夠明顯等問題。我一直在努力嘗試設計有效提問促進教學活動的開展。因此在本次活動的提問設計上,我根據中班年齡特點以及班級孩子的實際情況設計提問,考慮基礎性、深化性、實踐性和生活性提問。
活動目標:
仔細觀察畫面,理解小象找不同工作的故事情節,樂意用完整的語言表達畫面中的內容,萌發了解各種工作的興趣。
活動重難點:
重點:仔細觀察畫面,理解小象找不同工作的故事情節
難點:樂意用完整的語言表達畫面中的內容,萌發了解各種工作的興趣。
活動準備:繪本《小象消防員》及自制PPT
活動流程:
角色導入,引發興趣→觀察畫面,理解故事→完整欣賞,問題討論
活動過程:
一、說工作,回憶爸爸媽媽的工作
你的爸爸媽媽做什么工作的?
二、找工作,感受小象找工作的有趣經歷
1、觀察小象第一次找工作
l小象幫長頸鹿清潔工時,發生什么事情了?
l小象做這份工作合適嗎?
2、觀察小象第二次找工作
l小象走進農田后,出什么狀況了?
l農民的工作合適嗎?
3、觀察小象第三次找工作
l小象幫袋鼠郵遞員成功了嗎?
l為什么袋鼠比小象更合適做郵遞員?
4、觀察小象第四次找工作
l小象抓小偷,結果怎么樣?
l獵豹警察和小象波波誰更合適警察這份工作?為什么?
5、討論小象繼續找什么工作
你覺得小象適合做什么工作呢?
6、觀察小象找到工作
l接著又發生了什么事?
l小象找到什么工作?合適嗎?為什么?
三、完整欣賞,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1、回憶一下故事中的小動物他們做什么工作的?
2、除了故事中的工作,你還知道哪些工作的名字?
四、經驗遷移
教室里也有許多工作等著小朋友去找,你有那些本領?你覺得自己能做哪些工作,我們去選一選?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設計4
一、教學思路:
《小池》是一首描寫初夏池塘美麗景色的古詩,作者(宋朝)楊萬里運用豐富的想象展開聯想,使詩中的景物生機勃勃。本課利用校園虛擬網的構建,提供學生自主學習的資源,并充分調動課堂的一切“人力”及“非人力”資源,在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多維互動的教學民主中,讓孩子主動參與、平等參與、自信參與、合作參與、全程參與,在參與中走近古詩,體會詩意,感悟詩意,運用語言。本課教學設計力圖打破傳統逐字,逐詞、逐句來講析古詩的模式,從教教材轉變為用教材,努力探索充滿生命與活力的課堂教學新模式。
二、學生分析:
在平時的學習中,學生通過“古詩角”、“課前一首詩”等形式對古詩已有一定的積累,而且作為“四結合”的實驗班級,三年的計算機知識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window98、powerpoint、ie瀏覽器、frontpage等的.使用方法,為本課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三、教學目標分析:
能利用虛擬網學全本課生字詞,理解詩句,用自已的話描述詩的意思。
誦讀古詩,根據詩句想象出荷池的美景,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創造能力,表達能力,激發其熱愛美好事物的情趣。
課堂注重學生的參與過程,讓學生掌握:利用網上資源和相關軟件來篩選和獲取信息、創造性地加工和處理信息、富有個性地運用信息的學習方法。
加強民主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培養學生間良好的合作精神;讓學生學會評價,并且能正確地對待評價。
四、教學過程設計:
步驟教師行為學生行為
課前自行組織以各種形式誦讀學過的古詩。
引導自學1、利用課本,讓學生誦讀古詩;
2、讓學生質疑,查閱網上資料自行解疑,初步理解詩意;
3、引導學生根據詩句處理網上資料,制作“小池”的幻燈片,通過描述詩意,加深對詩整體的理解,感悟詩境。1、自由誦讀古詩,匯報交流,進行評價;
2、學生質疑;通過查閱網上的資料自讀、自悟,并交流匯報;
3、獲取、處理網上的各種資料,制作幻燈片;交流作品,互相評價。
擴展學習1、讓學生構建自已心中“小池”的景色,制作幻燈片,寫下感受;
2、組織交流評價。1、學生自由合作,運用網上的資料,繼續制作幻燈片,構建自已心中“小池”的景色;運用不同的文體,不拘形式地寫下感受;
2、師生互動交流評價。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設計5
一、小山羊蓋新房
知識與技能:
1、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學習字詞:蓋、立柱、砌墻、安窗。
2、提高幼兒的朗誦水平和準確的發音能力。
過程與方法:
上課前帶幼兒觀察蓋房的現場,上課時觀察教室的結構,然后看圖教學兒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感受兒歌的節奏美,學習生動而有表情地朗誦兒歌。
2、有團結互助意識,樂意幫助別人。
教學過程:
一、集體交流。
1、教師提問:小朋友喜歡新房子嗎?蓋新房需要哪些材料呢?一個人蓋新房行嗎?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教室,啟發幼兒用簡潔的語言表述教室的`結構。
二、閱讀圖書,導入新課。
1、讓幼兒一邊觀看畫面,一邊自由講述畫面內容。
2、教師引導幼兒理解畫面的內容。
(1)圖上畫的有些什么?整個畫面告訴我們一件什么事?
(2)小山羊要蓋新房子,有哪些動物來幫忙?他們分別在干什么?
(3)教幼兒練習發準字音:“蓋、立柱、砌墻、安窗”。
(4)請幼兒指認教室的門、窗、墻、柱子。
三、朗誦兒歌。
1、教師示范朗誦兒歌,讓幼兒感受兒歌的節奏美。
2、教師教幼兒朗誦兒歌。
(1)采用分句教和整首教相結合的方式教幼兒朗誦兒歌。
(2)幼兒一邊朗誦兒歌一邊做動作。
(3)注意糾正個別幼兒不準確的發音。
四、編講故事。
1、鼓勵幼兒看圖互相講述《小山羊蓋新房》的故事。
2、引導幼兒講一講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幫助別人的事。
3、表揚幼兒助人為樂的行為,讓他們明白有些事情大家一起干,才會做的又快又好。
資料
小山羊蓋新房
小山羊,蓋新房,
一人有事大家幫。
熊立柱,兔砌墻,
猴做門,鹿安窗,
新房蓋得真漂亮。
二、微笑(散文欣賞)
活動目標:
1、喜歡傾聽散文,感受散文的美。
2、理解并掌握散文情節,豐富詞語“愿意”、“微笑”。
3、能分角色朗誦散文,學會一句接一句的朗誦方法。
活動準備:
1、教具:(頭飾)小鳥、大象、小兔、小蝸牛、一群小螞蟻。
2、散文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相互觀察同伴的微笑,激發幼兒的快樂情緒。
(1)請幼兒相互觀看同伴的微笑。
(2)集體討論。當你看到同伴微笑的時候,你覺得開心嗎?
(3)教師小結。
2、教師邊演示教具邊朗誦散文《微笑》的前四句,并提出問題。
(1)教師演示教具,朗誦散文前四句。
(2)教師根據詩歌內容提問如:“小鳥想出了什么辦法給別人帶來快樂”。引導幼兒回答時用散文中的語句:“我愿意……”。
(3)引導幼兒討論,幫助小蝸牛想出各種能給別人帶來快樂的辦法。
3、教師朗誦散文的最后兩句。
(1)教師朗誦散文最后兩句。
(2)教師根據散文內容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散文。
(3)鼓勵幼兒根據故事情節展開想象,設想各種不同的方法,并學。
4、完整欣賞及朗誦散文,感受散文中美好的意境。
(1)在背景輕音樂中,教師有感情地完整朗誦散文,并用眼神和表情與幼兒進行交流互動。
(2)幼兒分角色扮演小鳥、大象、小兔、小螞蟻,并學習散文中小動物的對話和動作表情。
5、幼兒表演朗誦散文。
(1)分角色朗誦。
(2)集體朗誦。
6、討論:你喜歡散文中的“微笑”嗎?生活中你會經常“微笑”嗎?生活中你最喜歡誰的“微笑”?為什么?
活動延伸:
請幼兒在幼兒園做一件讓他人高興的事,把快樂送給其他的小朋友。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設計6
一、活動目標
1.學習兒歌,體會兒歌短小精練、詞匯豐富的特點。
2.在理解兒歌內容的基礎上,學習按照兒歌的重復結構結合已有的經驗續編兒歌的后半部分,并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
3.培養幼兒愛動腦筋的習慣,培養幼兒的想像力和創造能力。
二、活動準備 布置“圓圓”的家,里面有各種圓形的物體。兒歌范文、投影儀、畫紙、彩筆。
三、活動過程
(一)以玩游戲的形式,幫助幼兒積累豐富的經驗。邀請幼兒到“圓圓”家玩,讓幼兒自由選擇各種活動,體會圓的特點和用途。可以看有關圓形物體的圖書和圖片,和同伴玩球,玩車輪,玩其他圓形玩具。
(二)集體講述,交流玩法和經驗。“圓圓”請小朋友說說,剛才玩了什么,它是什么樣子的,怎樣玩的,“圓圓”家里有些什么東西,這些東西有些什么特點。
(三)欣賞兒歌,談談自己的體會。指導語:“兒歌里說了幾樣圓的東西?他們是什么?圓的車輪怎樣動?兒歌里用了哪些動詞來形容它的動作?我們還可以用什么動詞形容車輪的動作。”通過提問幫助幼兒分析,理解兒歌里新運用的動詞,進一步認識兒歌的結構特點。
(四)學習朗讀兒歌,加深對兒歌的理解與記憶。
(五)續編兒歌,擴展想像力,發展創造力。
1.請幼兒把所看、所想到的有關圓形的物體畫出來。指導語:“還有什么物體是圓的',兒歌沒有提到的?我們把它畫下來,編成一首兒歌,看誰想得多,編得好!”
2.請幼兒依據自己觀察得來的經驗和畫好的作品嘗試續編兒歌的后半段。鼓勵幼兒用形象、生動、貼切的動詞來描述這些圖形的物體,掌握兒歌的句式特點,要講清楚:圓的什么,它能怎樣動起來。老師可以利用一些小物體做仿編的示范。
3.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大膽創編。
鼓勵幼兒不把眼光局限在室內或“圓圓”的家,根據自己以往的經驗大膽想像,創編出與眾不同的獨特的詩句。
(六)結束 讓幼兒把自己續編的部分大聲地在集體面前朗讀出來,讓每個幼兒都有發言的機會。老師把幼兒的朗讀錄下來,最后放出來讓幼兒完整地欣賞一遍,激發幼兒的興趣和增強自信心。
四、各領域滲透
科學:教幼兒認識圓柱體和球體,了解圓形物體的用途。
藝術:用圓形的色紙拼貼各種物體,發揮幼兒的想像力及創造性思維。
語言:進行動詞歸類,看看在這首兒歌里我們用了哪些動詞,還可以怎樣運用。聽故事《圓圓和方方》,了解圓形和方形的作用,懂得驕傲、居功是不可取的。
健康:開展“我和圓圓做朋友”的主題活動,鼓勵幼兒利用各種圓形的體育器械創造各種玩法。
五、生活中滲透 在乎時注意引導幼兒觀察和區分圓形、球體、圓柱體、半圓形、橢圓形,并學習歸類,增長知識,積累經驗。
六、環境中滲透 在室內墻面提供各種圓形紙片,供幼兒拼貼圖畫和續編兒歌。
七、家庭中滲透 要求家長和孩子一起觀察周圍的事物,繼續創編兒歌。
八、活動評價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設計7
《小池》系新課標教科書一年級下冊的一首古詩,下面我就一年級學生學古詩的特征,古詩教學所應遵循的規律,來講述自己對這首古詩處理、研究、設計的過程及體會。
一、說教材
古詩《小池》是南宋詩人楊萬里的作品,描述了初夏小池的美麗、和諧、充滿“愛”的景象。它以泉眼、樹陰、小荷、蜻蜓為意象,一動一靜,動靜結合,勾勒了一幅充滿活力與和諧的畫卷,表現了初夏的情趣,表達詩人喜愛小池,熱愛大自然的感情。除了“晴柔”這個詞以外,本文淺顯易懂,短小精悍,特別是“愛、惜、立”十分有趣,比較適合低年級學生的閱讀,也是培養學生吟誦古詩,激發學生學習古詩興趣的好材料,更是能在學生幼小的心田里播下民族文化的憑借。這首詩應該讓他們學什么呢?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學生學會誦讀古詩,正確吟誦古詩,有學習古詩的興趣才是最主要的。
所以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理解詩的內容,感受詩中描寫的情景,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情趣。
2.認識4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朗讀并背誦古詩。
3.理解重點詞語和詩句,并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
教學重點:理解重點詞語和詩句的大意。
教學難點:讀詩聯想畫面,感受詩歌清新自然的寫作特點。
二、說教法、學法
對于一首古詩,在一年級學生的教學,如果只停留在對學生進行繁冗枯燥的解說,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這種把詩的言語肢解為有關言語,捎帶情理的空洞說教的教學,讓學生對詩通過其特殊形式表現出的形趣、意趣、理趣、志趣等就始終缺乏真切的感受。所以,本詩在教師的引導下,應該這樣學:
1、強調吟誦傳情法。前面已經講述,詩歌學習缺少吟誦,就等于是魚離開水一樣。詩歌應有的意境就會喪失全無。所以教學中的朗讀指導,以正確讀—熟練讀—感情讀為途徑,體會情趣讀,從而使學生在吟誦中受到美的感染。
2、玩索養趣法。古代詩人在字詞的使用上十分講究,力求完美。本詩也不例外,抓住古詩中“惜、愛、立”,品味玩索,深挖細酎,讓學生走進詩境,體驗小池的情與愛,才能讓學生走進作者的情感世界,體會詩味詩情,感受作者對小池的喜愛。
3、想象展情法。想象是審美的翅膀,凡是我們在藝術作品里發現為實的東西,并不是直接由眼睛,而是由想象力通過眼睛去發現美的。因此,古詩教學中,我讓學生想象還有哪些動物立上頭。不僅可以使學生積淀了語言,更重要能使學生獲得小池不僅景色美,而且和諧美,也可以激發學生學古詩的興趣。
相信學生在我的引領下,肯定會做到低聲慢吟,欣賞入境,感悟美感,體會詩情,表達自己對詩韻的理解。教室里也肯定會書聲朗朗,詩聲揚揚,情聲激蕩。
三、說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1.同學們我們以前學過一首古詩《池上》誰還記得,指名背出,這首詩主要寫了什么?在池塘里小孩偷采蓮花的事情。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和小池塘有關的古詩,題目叫《小池》,板書題目。
2.介紹作者:這首詩是唐朝的楊萬里寫的。
二、指導看圖,初讀課文
1、同學們小池指的是小荷花池,也叫小荷塘。那么你們想象一下夏日的小荷塘都會有什么美麗的景象呢?學生自由想象并用語言描繪。
2、我們一起看看課本插圖,看看課文里的小池塘里都有什么?說一說圖上畫了什么景物。試著夸一夸小荷花池的美麗景色。那么詩人是怎么描寫這么美的小池的呢?大家自己去讀讀吧。不認識的字,請拼音朋友幫幫忙。
3、學生自由讀詩,學習生字。
4、檢查自讀情況。
(1)出示生字:“昔”認讀那么老師給它加個豎心旁“惜”你還認識它嗎?你還能給“昔”加什么偏旁?
(2)同樣方法學習“廷”和“蜓”。
(3)指名讀全詩,教師正音。
5.全班齊讀。
三、指導朗讀,體會詩意
1、請一個同學朗讀全詩,其他同學邊聽邊看圖,想想這首詩寫了哪些景物?
2、寫泉眼詩人是怎樣寫的?泉眼的水是怎樣流的?“惜”是什么意思?誰舍不得誰?誰能說說這行詩的意思?
(1)指導讀出舍不得的語氣。
(2)學生自由練讀。
(3)指名讀。
3、作者又是怎樣寫樹陰的呢?讀第二行,“樹陰照水”怎樣理解?晴柔剛才同學們學生字已經理解了,“愛晴柔”又怎樣理解?誰喜歡晴天里柔和的風光呢?這行詩是什么意思?
(1)指導讀出喜歡的語氣。
(2)學生練讀,男女比賽讀。
4、小結:這兩行詩寫了小池周圍的景物--泉眼和樹陰。作者把泉眼和樹陰寫得像人一樣懂得感情,其實是融進了作者自己的感情,知不知道表達了作者什么感情?
(喜愛)請同學們把兩行詩連起來讀一讀,讀出舍不得和喜愛的語氣。
指名讀,賽讀。
5、寫"小荷"和"蜻蜓"作者又是怎樣寫的呢?
讀三、四行。這兩行詩寫的是小池里的景物。“小荷”指什么?“才”在這兒是什么意思?嫩和荷葉剛露出什么?蜻蜓就怎樣?哪為同學知道這是描寫什么季節的池塘?為什么?(初夏,因為只有夏季才有荷葉和蜻蜓,而荷葉剛剛露出尖尖的角,說明這是剛到夏天的時候) “早”和“才”詩人用得非常準確、生動。有了這兩個字我們讀起來這兩行詩眼前仿佛看見了什么?把這兩行詩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怎樣讀才能表達出生動、有趣的.情景呢?
指導朗讀。
6、把四行詩的意思連貫起來說一說,注意詩句中內容之間的聯系。(自己說,互相說,當眾說)
7、總結:是啊,清清的泉水,茂密的大樹,嬌嫩的荷葉,可愛的蜻蜓夠成了小池優美的風景。難怪詩人要把這小池寫下來,這里真是太美啦!
8、指名反復朗讀,指導讀出語氣
9、全班朗讀。
10、有感情的朗讀小詩。
四、總結:
小池只是大自然中的一個非常非常小的部分,大自然中還有更多美麗的景色呢。這些美景正等待著小朋友去發現,去觀賞,去贊美。當然,大自然更期待你們去愛護萬物,保護環境。這樣,美景才會越來越美,越來越多。
五、小結:你學會了什么?
六、布置作業:
1、默寫古詩。
2、找一找楊萬里的詩背一背。
四、說課后反思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課程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考察學生達到學習目標的程度,更是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改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因此運用各種有效的評價手段,能夠達到激勵、導向、調控作用。在這節以詩歌誦讀的古詩教學課堂,我努力以真誠的語言,溫和的表情、期待的目光,寬容的態度,來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欲望,當學生朗誦出現誤差時我給予糾正安慰,當學生了解找不到方向時我給予尊重引導,當學生理解感悟呈現連珠妙語我給予表揚放大。這樣及時關注不同層次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及時予以鼓勵、評價,以建構民主、互動、和諧的課堂,讓課堂詩情飛揚!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設計8
活動由來及設計思路:
幼兒園建立了圖書館,但我發現本班幼兒對圖畫書閱讀的興趣并不濃,報名辦理“幼兒園圖書館借閱證”的孩子也只有11名。分析孩子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南于他們體驗閱讀樂趣的機會不多,對閱讀沒有深刻的認識。基于此,我認為借幼兒同圖書館開館之際,帶領孩子們到圖書館看書,將是一個引導他們感受閱讀樂趣的契機。于是,我通過帶領幼兒參觀圖書館,讓幼兒感受閱讀的樂趣,激發他們進入圖書館閱讀的愿望和初步培養幼兒遵守圖書館各種規則的意識。
活動目標:
1、體驗閱讀圖畫書《維利床下的鬼》的樂趣,激發來圖書館閱讀的愿望和興趣。
2、初步了解幼兒同圖書館是藏書、看書、借書的地方。
3、初步了解在圖書館閱讀的規則。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在圖書館準備圖畫書《維利床下的鬼》《好安靜的蟋蟀》和已經閱讀完畢的《三個強盜》。
2、經驗準備:借幼兒園圖書館開館之際,教師從圖書館借閱《貓太噼哩噗嚕在海里》《三個強盜》等幾本充滿趣味的圖畫書,與幼兒一起分享,激發幼兒閱讀圖畫書的興趣和參觀幼兒園圖書館的愿望。
重點、難點:
重點:培養幼兒對圖書的閱讀興趣。
難點:初步了解閱讀的規則并嘗試遵守。
活動過程:
一、走進圖書館之前的準備活動
1、引導幼兒發現圖書館的指向標。
教師:哪個小朋友能發現去圖書館怎么走?
幼兒:(指著箭頭說)走這里。
幼兒:這上邊寫著“圖書館”。
隨后幼兒順著箭頭指向來到幼兒園圖書館門口。
2、討論圖書館的作用及閱讀規則。
教師:你們知道圖書館是做什么用的嗎?
幼兒:是用來看書的。
教師:在圖書館看書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呢?
幼兒:安靜,要一頁一頁地翻閱,看完后書要放回原處。
二、圖書館里的活動
1、認識圖書館的兩位老師。
介紹圖書館的兩位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向他們問好,告訴幼兒如果有什么需要幫忙的,可以請這兩位老師幫忙。
2、認識不同類型的書。
(1)認識大書:出示大書《白羊村的美容院》,讓幼兒感知大書的特點。
教師:你們覺得這本書和我們平時看的書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幼兒:很大,就是站在最后的小朋友也能看到書的畫面。
教師:看看這本書的封面上有什么?
幼兒:有不同顏色的小羊,有小河。
幼兒:老師,我們家有這本書,是《白羊村的美容院》。
教師:是《白羊村的美容院》,可以讓爸爸媽媽帶你們來這里借閱。
(2)認識帶聲音的書:出示《好安靜的蟋蟀》。
教師:請幼兒猜一猜這本書會講什么樣的內容。
幼兒:“蟈蟈”“蛐蛐”……
教師:翻閱到書中的最后一頁,讓幼兒聽一聽書中發出的叫聲。幼兒非常安靜,專注地聽著從書中發出的聲音。
教師:我忘了這本書是從哪里拿的?
教師帶幼兒認識熟悉一下書的標志與柜格的對應:這本書應該放在這里,你是怎樣知道的?你看到了什么?
(3)認識英文及日文書。
(4)介紹正常大小的圖畫書。
教師拿出《維利床下的鬼》與幼兒共同閱讀。
教師:看看這個小朋友在干什么?他睡著了嗎?你們想一想他為什么沒有睡著?
幼兒:他在睡覺,可是沒有睡著!
幼兒:他害怕!
幼兒:他后邊有鬼!
教師:那你們知道什么是鬼?你們怕鬼嗎?我們看看這個叫維利的小朋友怕不怕鬼,同時介紹作者及出版社。
教師翻到在有眼睛的一頁時,孩子們神情緊張地盯著畫面,屏住呼吸,紛紛來猜測媽媽是否看到鬼了。當幼兒發現媽媽看到的是老鼠時,都笑了。
3、幼兒自主閱讀,體驗閱讀的快樂。
(1)分散閱讀。
孩子們自由選擇圖畫書閱讀大約10分鐘,觀察孩子選書并給予相應的閱讀指導。
(2)分享——我看了什么書?
通過分享,使幼兒感受到圖書館的書非常多,是一個藏書的地方。
4、解還書、借書。
一位教師來還《三個強盜》一書,并請圖書館的老師再推薦一本有意思的書書,宋老師推薦了一本《魔法師爸爸》。通過老師的還書、借書使幼兒了解借閱規則。
個人反思:
1、活動中的優點:
(1)初次帶幼兒參觀圖書館,陌生的環境對他們來說是一個新鮮的`刺激;由于選擇的圖書故事情節比較曲折,因此幼兒在活動中情緒比較愉悅,參與熱情也比較高。
(2)在活動過程中,幼兒能夠感受圖書館的氛同,體會到閱讀的樂趣,同時初步了解一些基本的閱讀規則,活動的目標基本達到。
(3)對幼兒一些意外而迫切的需求的滿足(如幫幼兒找到《哪吒鬧海》這本書),更加強化了他們的閱讀興趣。
2、活動中的不足:
幼兒在圖書館閱讀的過程中,表現出一些不良的閱讀習慣,如交談、跑跳等。這些可能和幼兒關于閱讀規則的前期經驗不足有關,如果能夠在參觀圖書館之前讓幼兒去參觀真實的圖書館,或者看一些圖書館閱讀的錄像,強調圖書館的規則,也許他們會有比較直觀的感受。幼兒閱讀習慣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可以在以后的活動中,通過各種途徑進行培養。在活動中,當幼兒爭著在地毯上看書的時候,可以讓他們體驗一下很多人在地毯上擠著看書時的感覺,也許能夠幫助孩子們更好地理解規則的作用。
主要內容:
1、活動中教師對圖書的選擇與講述到位。從類別及內容上講,教師選擇的圖書適宜,能夠吸引幼兒注意力,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教師對所選擇的圖書了解深入,如在講《維利床下的鬼》一書時,有些內容的節奏非常快,有些節奏則非常慢,速度契合故事的情節發展,幼兒完全被吸引到故事當中去了。
2、教師應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以確定下一步活動。觀察幼兒看書時的表現,可知他們對圖書館的閱讀規則并不了解,應在閱讀后組織幼兒對圖書館的規則進行討論,會更為有效。
3、教師的教態以及與幼兒的互動自然順暢。去圖書館的路上,教師拉著幼兒走過去,輕聲介紹,給人以溫馨之感;幼兒對老師的提問積極應答,雜而不亂。
4、在圖書館要遵守安靜閱讀的規則,而在圖書館和幼兒一起大聲閱讀圖書是否適宜還需探討。
綜合評析:
1、教師目光敏銳,抓住適宜的時機生成活動。活動來源于教師對本園特有的“幼兒圖書館”這一教育資源的關注,以及圖書館開放后本班幼兒興趣不大、熱情不高的現狀分析,教師敏銳地抓住這一問題,進行了認真的分析和思考,進而設計了一次生動、自然、流暢、富有意義的教育活動。這樣的活動是幼兒需要的,是基于幼兒已有經驗的,是有發展性的。
2、靈活的教育策略使活動流暢開展。親切的談話讓幼兒輕松地了解了圖書館的內容;圖畫書的共同閱讀讓幼兒感受在網書館閱讀的快樂;集體的討論與教師的示范讓幼兒初步了解了圖書館的閱讀與借閱規則……各個環節的策略運用適宜,教師的提問引導簡潔,使活動自然而有序地開展,身臨其境的真實觀察與閱讀體驗讓幼兒喜歡上了圖書館,有效地達到了活動目標。
3、教師個人反思中對于活動中出現的“幼兒表現出不遵守圖書館規則”的現象進行了反思,并對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進行了分析。教師的這種發現問題與尋找原因,從原因出發解決問題的反思方式值得學習。但教師僅從自己的認識水平出發來分析可能存在一定局限性,若教師反思小組就這個關鍵問題來共同反思,從多角度、多層次進行分析則能更加客觀深人地幫助教師找到問題的根本與解決問題的適宜途徑。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設計9
活動流程:激發興趣—→自由探索—→交流討論—→創作表現
1、激發興趣
(1)在每張桌子上放置黃豆、綠豆、赤豆各一的三瓶豆罐
請幼兒搖一搖、聽一聽、猜一猜里面藏了哪位豆寶寶。
(幼兒操作后自由交流)
(2)幼兒打開罐子,看一看里面到底藏了哪種豆豆。
2、自由探索
(1)、師:這些豆豆為什么會發出不同聲音呢?請你們從每個豆罐里取一粒都寶寶,放在手心里看一看,和朋友說一說,它們長的怎么樣?(顏色、大小、形狀不一,但它們都有豆萁)
(2)、師:在這些豆豆里,你喜歡哪種呢?為什么?
(幼兒相互討論)
(3)、師:對,豆寶寶的本領可大了,它能做成很多好吃的食品。現在,我們就去參觀一個豆制品展覽會,看看我們喜歡的`豆寶寶在那里變成了什么?(幼兒間交流,教師巡回指導)
3、交流討論
(1)、師:你們在展覽會上看到了什么?是由哪種豆寶寶做成的?
幼:我看到了豆沙、棒冰……它們是用赤豆做成的;
我看到了豆腐、腐竹……它們是用黃豆做成的;
我看到了綠豆糕……是用綠豆做成的;
小結:豆寶寶不僅可以做這么多好吃的食品,而且都有豐富的營養價值。所以,我們小朋友要多吃、常吃豆類食品,使我們的身體長的棒棒的。
(2)、師:除了這三種豆豆外,你們還認識哪些豆豆呢?
幼:青豆、黑豆、蠶豆、豌豆……
4、創作表現:
(1)、師:這些豆豆都穿著漂亮衣裳、五顏六色,我們能不能用它們裝飾圖畫呢!請你們來試一試,用五彩豆來裝飾自己的繪畫作品。
(2)、幼兒自由結伴創作,教師巡回指導。
活動目標:
1、在感知各種豆類的基礎上,引導幼兒大膽表述豆類的特征及用途。
2、了解、認識各種豆類食品,激發幼兒喜歡吃豆類食品。
3、聯系已有經驗,大膽創作。
活動準備:1、每張桌子放置黃豆、綠豆、赤豆各一的三瓶豆罐2、各色各類豆子(青豆、黑豆、蠶豆、豌豆……)2、相關豆類食品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設計10
背景知識:
《所見》和《小池》是兩首從不同側面表現夏天情趣的古詩,分別由袁枚和楊萬里所作。這兩首詩充滿著童趣、情趣,語言清新活潑,充滿兒童的觀察力和想象力。《所見》著力刻畫的是孩子們喜聞樂見的牧童夏日捕蟬的情趣;《小池》悉心渲染的是孩子們欣賞迷戀的蜻蜓輕落荷葉尖角的動人畫面。古詩的韻味、想象的空間,勾勒出了夏季獨有的童真世界。
學情分析:
每一個孩子就是一名充滿詩性的詩人。兒童與古詩的對話,就是建立在這樣詩性的兒童世界里的。細細研讀這兩首古詩,生字不少,但是對于已經具備一定識字能力的基礎較好學生來說并不難。因此,生字教學主要以自學為主,采用先學后教、互教互學的形式。教師把教學的著力點放在引導學生通過各種形象的途徑去理解古詩中難以直接領悟的詞語上。同時,這兩首詩語言清新活潑,充滿兒童的想象力,詩歌的內容接近孩子的現實生活,充分利用孩子已有的生活經驗和感悟促成孩子與古詩的詩性對話,通過各種形式的反復朗誦、吟誦加強孩子對古詩的體會咀嚼,是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認識12個生字,會寫“詩、林、童、黃、閉、立”8個字。
2、過程和方法。在朗讀和背誦中理解古詩內容,體會夏日的情趣。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喜歡朗讀古詩,愿意主動背誦。激發學生關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1、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欣賞一組配樂的夏日情境圖(課件),勾勒出對夏日童年生活的回憶。
2、學生交流:夏天,我最喜歡(干什么)。
3、教師出示課件(課文的插圖:牧童欲捕蟬),引導學生猜想:這個古時候的小朋友喜歡在夏天干什么呢?讓我們一起來聽聽袁枚大詩人是怎么說的吧!(課件配樂朗誦,詩問逐行出現。)
二、學生自學,通讀全詩。
1、學生嘗試自己反復地朗讀《所見》,特別注意讀準每一個字音,讀通每一行詩句。(特別關注平時朗讀比較困難的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幫助)
2、學生互助學習,自主認識古詩中的新漢字。
(1)抽查幾位學生(特別關注不同層次的.學生)朗讀全詩,其余學生仔細聆聽并在書本上做好正音標記(在別人讀錯的漢字下點上重點記號并注出正確讀音,這個習慣需要長期培養。),而后集體交流糾正字音。
(2)游戲:“漢字生活大搜捕”(請學生交流在生活中曾見到或聽到的漢字實用例子)
課件出示“漢字生活大搜捕”的所有漢字“所牧捕蟬閉立”,請學生獨立搜索。
學生互動小組交流后由學生自主推薦典型的例子——
例如:在他爸爸派出所的大門口見過“所”。
聽過一首《牧羊曲》,里面有個“牧”。
說古時候的警察不叫警察,而叫捕快,捕快的“捕”就是今天的這個新字。
(這個搜捕游戲要經常結合認字教學不斷進行,才能開拓學生的生活時空,激活他們的生活回憶,從而構建孩子生活和學習的橋梁。)
3、漢字重回古詩,學生看文朗誦。
三、研讀詩文,充分想象。
1、再次課件出示“牧童欲捕蟬”的畫面,請學生通過在多次朗讀《所見》的基礎上說話訓練:
“小牧童喜歡在夏天()。”
2、根據學生的不同回答引入詩句的研讀——
(1)一些學生認為:“小牧童喜歡在夏天騎牛放牧。”(類似于這樣的觀點)
*引導學生找出相關的詩句:你是從哪兒體會到小牧童喜歡在夏天騎牛放牧的?
*課件出示“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請學生反復讀讀并談談自己的體會。
*充分運用課件中一段牧童放牧時的歌謠欣賞,理解體悟“振林樾”的意思。
*朗讀體會當時牧童的歡快心情。
(2)一些學生則認為:“小牧童喜歡在夏天捕蟬。”(類似于這樣的觀點)
*引導學生找出相關的詩句:你是從哪兒體會到小牧童喜歡在夏天捕蟬的?
*課件出示“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請學生反復讀讀并談談自己的體會。
*充分想象:小牧童閉上嘴巴停止歌聲是為了什么?“
*朗讀體會當時牧童很想捕蟬卻又怕驚動了蟬的心情。
3、教師引導學生進一步咀嚼詩句,體味小牧童究竟喜歡什么,并充分通過朗誦來表達自己的理解。
四、自主選擇,快樂積累。
*教師引導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學習方法積累這首古詩。(強調要求)
課件出示三種方法:
1、請你用最喜歡的表演形式選擇好伙伴一起來背誦《所見》。
2、請你扮演小牧童,告訴大家自己在一個夏天捕蟬的故事。
3、請你為課文中的插圖配寫《所見》的古詩,書寫一定要漂亮哦!(另發古詩題寫畫紙)
*學生充分準備、訓練。
*學生學習成果展示,重點放在第3個內容(書寫)。
——請順利完成題寫古詩的小朋友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當小老師提醒大家六個新漢字的寫字要領,學生嘗試書寫。
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一、情境導入,再掀情趣。
1、教師引導學生從古詩《所見》的朗誦中轉入另一首體現夏日情趣的古詩《小池》:
——夏日,可愛的小牧童喜歡去捕捉樹上鳴叫的蟬兒。而楊萬里這位大詩人卻對夏日的荷花池情有獨鐘呢!不信,一起去瞧瞧!
2、課件出示畫面(與課文中插圖相似的更美的荷池圖),引導學生看圖說話:
——“我看見了(),聽見了()。
3、引出古詩《小池》:詩人楊萬里可別有一番獨特的發現——讓我們一起來欣賞。
(課件出現詩文,配樂朗誦。)
二、自主設疑,通讀全詩。
1、學生反復朗讀古詩,特別注意讀準字音,讀通每一行詩句。
2、學生自主提出朗讀中不懂的漢字和詞語。(諸如:泉眼惜細流愛晴柔)
借助提出問題的同時糾正重點讀音。
3、教師引導學生“詩讀百遍,其義自現。”,再次反復咀嚼詩句,遇到不懂的字詞停下來反復讀讀。
4、抽查朗讀,特別注意學生朗讀時的節奏和停頓,并相機做重點指導。
三、品讀欣賞,體味美感。
1、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在多次朗讀的基礎上開始步入詩句的想象體會,話題交流:讀了詩,我覺得這方小池。
——學生總體感悟:夏季菏池的美麗和恬靜。
2、教師配樂范讀,學生閉上眼睛想象:如果你有一只畫筆,你會畫上什么?
3、師生合作:“妙筆生輝”
老師根據學生所想象到的在黑板上盡情畫下菏池的景色,學生根據詩句的反復推敲咀嚼評價老師的畫是否符合古詩的意境。(在此互動的過程中充分理解學生先前提出的不同詞語的意思)
4、美麗的畫,需要同學們動情的朗誦來襯托,讓我們一起盡情朗誦吧!
——學生自由組合用不同的形式來誦讀這首古詩并現場交流賞評。
四、拓展積累
1、教師引導學生積累更多的描寫夏日風情的小詩,一起欣賞另兩首古詩:《池上》《江南》。
2、結合《古詩80首》,找尋更多的描寫夏日的古詩,互相品讀。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設計11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故事內容,體驗閱讀的樂趣。
2.能夠大膽與他人交流故事的內容和情節。
重點: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難點:能夠大膽與他人交流故事內容和情節。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知道螞蟻的生活習性、會唱《螞蟻搬豆》的歌。
2.物質準備:螞蟻圖片、多媒體課件、大圖書、故事圖片人手1張。
活動過程
一、歌曲導入,激發興趣
1.教師和幼兒一起唱《螞蟻搬豆》的歌,激發幼兒的興趣。
2.提問:小螞蟻是怎樣把豆子搬回去的?請幼兒簡單說一說,教師及時鼓勵。
3.小結:小螞蟻一起把豆子搬回了家。有一天它們又出去找食物,它們會發現什么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二、欣賞故事課件,理解畫面內容
1.師幼共同欣賞故事課件,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教師操作PPT,逐頁為幼兒講述畫面內容。
重點提問:它們發現了什么?它們是怎樣做的'?你是怎樣看出來的?
鼓勵幼兒大膽表達,教師重點引導。
2.集體閱讀繪本圖書,再次理解畫面內容。
教師和幼兒利用大的繪本圖書再次閱讀,進一步理解故事的內容。
重點提問:小螞蟻自己搬不動西瓜的時候是怎樣做的?有哪些好辦法?
鼓勵幼兒大膽交流自己的想法。
三、結合圖片講述,體驗交流樂趣
1.幼兒自選故事圖片和同伴進行交流,講述故事情節。
2.教師及時肯定幼兒的表達和講述,用動作或語言支持幼兒的表達。
活動延伸
將繪本放在圖書區,幼兒可以自己閱讀,逐步理解故事內容。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設計12
一、 活動目標:
1. 能理解故事,并清楚地說出故事的內容。
2. 能說出運動的好處,樂意參加各項體育鍛煉。
二、 活動準備:故事掛圖,胖胖的單張圖片。
三、 活動過程:
1.出示胖胖的單張照片。
提問:這個男孩子叫胖胖,你知道他為什么叫胖胖嗎?為什么他會這么胖呢?
2.講故事的前半部分。
提問:你有什么好辦法可以幫胖胖減肥嗎?
3.講故事的后半部分。
提問:胖胖減肥成功了嗎?他用的是什么辦法?
4.看掛圖完整聽故事。
提問:胖胖為什么會長得那么胖?肥胖給他帶來了哪些麻煩?
小結:胖胖經過自己的努力,堅持運動、鍛煉,最后終于減肥成功了。
5.幼兒邊看掛圖,邊和教師一起講故事。
6.討論運動的好處。提問:胖胖通過堅持運動成功地減肥了,運動除了可以幫助我們減肥,還有哪些好處呢?
四、 活動建議:
1. 在語言區繼續提供掛圖及幼兒用書,供幼兒講述。
2. 利用該活動可以對班上的.肥胖兒進行教育,鼓勵他們多多參加運動,改變他們的身體狀況。
3. 在日常活動中,鼓勵幼兒多鍛煉,讓身體更健康。
故事胖胖減肥
胖胖今年5歲了,他特別愛吃肉,而且每天都要吃肯德基、麥當勞。胖胖最討厭運動了,他覺得又累又不好玩。結果他變成了個小胖墩!胖胖有多胖呢?讓我來告訴你吧。胖胖的班級在幼兒園的三樓,他要是想從樓下走到樓上,得花半個小時的時間,因為他太胖了,爬不動,每上一層樓梯,都要休息好一會兒。小朋友都去玩滑滑梯了,胖胖也想玩,可是他太胖了,爬不上去。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幫助他,推的推,拉的拉,好不容易上去了。可是誰知道他從滑梯上滑下來的時候,被卡在了滑梯中間,上又上不去,下又下不來,急得胖胖直哭。最危險的是有一次,胖胖和媽媽上街玩。媽媽看到是綠燈就牽著胖胖過馬路,誰知胖胖太胖了,走起路來就特別慢,綠燈都變成紅燈了,他們才過了一半馬路。要不是警察叔叔及時讓所有的車子停下來,胖胖和媽媽就要被車撞了!肥胖給胖胖帶來了太多的麻煩,于是他決定減肥。他到醫院去看醫生,醫生爺爺告訴他得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什么肯德基、麥當勞都不能再吃了。最重要的是每天都要運動,堅持鍛煉身體,這樣才能成功的減肥。于是胖胖每天都堅持早早起床,跑步、跳繩鍛煉身體,在幼兒園也積極地參加各項運動,不再偷懶了。現在已經沒有人再叫他胖胖了,你猜,他減肥成功了嗎?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設計13
活動目標:
1、復習已學小動物的名稱及有關服飾的名詞。
2、正確運用句子"我來到……"。
3、學會看圖拼句子,加強語言組織能力并鞏固詞匯量。
活動準備:
1、各種小動物頭飾、去游玩的大圖片及音樂《郊游》。
2、已學漢字及動物名稱及有關服飾的'大字卡。
3、拼句字卡及圖片。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小動物藏在哪》
1、老師:今天有好多小動物要帶我們去游玩,(出示各種動物頭飾)可是它們的名字來了卻沒有出來,跟我們玩起了捉迷藏,我們一起來找找看它們都藏在哪了?
2、找到字卡后讀己找到的是什么,并把字卡插到對應的動物頭飾下面,再集體認讀。(事先把字卡藏在活動室周圍)。
買新衣
二、出去游玩小朋友們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于是他們來到服裝店挑選自己需要的服飾(隨機出示有關服飾的字卡幼兒認讀)。
三、角色扮演"去游玩"請幼兒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動物頭飾并帶上,播放音樂《郊游》,老師作為導游帶領游客們出發(分組進行)。
依次來到景點(圖片旁),提問:"我們來到了哪里"?幼兒完整講述:"我們來到了……"。
讓幼兒自由選擇自己想去的景點,再依次提問幼兒來到了哪里?讓幼兒完整回答"我來到了…..。
四、拼句子"他們在干什么"
1、小動物們去游玩,來到一個小朋友的家里做客,我們一看,他們都在干什么?圖示圖片幼兒觀察。
2、任意抽取兩幅圖片,任選兩名幼兒出來看圖拼句子(將句子卡拼在圖片下面),誰先拼完誰先指讀。拼完后集體指讀,游戲可反復進行。
五、。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設計14
設計意圖
晴朗的天氣里,和孩子們一起坐(躺)在草地上,仰望藍天,湛藍湛藍的天空中白云飄飄忽忽,變幻無窮,孩子們喜歡極了,他們常常交流著“這朵白云變成了……”“那朵白云變成了……”有的還模仿白云變化的樣子飛來飛去。順應孩子們的興趣,我選擇了繪本《兩朵白云》,借以引導孩子們了解繪本中兩朵白云變化的情況,理解其中的關系,并在游戲情境中積極體驗變化的快樂,感知文學作品優美的語言,從而深深愛上文學作品。
活動目標
1.學會用“我變成××”“我變成××在做××”的句式表達白云的變化,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力。
2.通過游戲“白云變變變”,積極體驗、感知兩朵白云的變化規律——“關系變”,從中感受朋友間的關系。
3.完整欣賞繪本,感受散文豐富的語言和優美的意境,產生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觀察白云,了解白云變幻無窮的特性。
2.材料準備:《兩朵自云》flash課件、展板、白云記錄表每兩人一份。
3.場地創設:活動室內布置與繪本內容相關的場景。
活動過程
玩一玩
自然狀態下,師幼共同以白云的身份“飛”進活動室。玩一玩“變變變”的游戲。
1.教師邊飛邊作風吹狀,幼兒隨著風吹而變化,師:“風吹來了,白云變變變,你變成什么了?”
幼兒表述。師對幼兒的變化與表述進行回應,對孩子們創造性的表演表示鼓勵。
2.師幼再次飛呀飛,風一吹,云變了,師:“你變成什么了?在做什么?”(提高語言表達要求)
先請表達能力稍強的孩子回答,以便對后面的孩子起示范作用。
3.白云飛累了,找個地方坐下來休息吧。
聽一聽
教師以白云的身份,以講述自己的故事的方式,巧妙地引入《兩朵白云》的故事。
師:“我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白白,我的好朋友叫茫茫,我們常常在一起玩變變變的游戲,想知道我們變了些什么嗎?”
教師用flash課件完整講述故事,幼兒傾聽。講到白云變化的時候教師適當停頓,讓幼兒猜測白白和茫茫會變成什么,幼兒邊思考邊聽故事。通過傾聽感受散文豐富的語言和優美的意境,產生對文學作品的興趣。(改編后的故事內容見附件)
想一想
教師以白白的身份和幼兒一起回憶、梳理故事內容。
師:“我和茫茫玩得真開心啊,咦?我們剛才都變了些什么呢?我都不記得了。”
分三個層次進行梳理:
1.“我變成了什么?”(根據孩子的回答梳理先后順序)
2.“我的好朋友茫茫變成了什么?”
3.“我變××,茫茫變××”(梳理變化規律,從中感受關系)
變一變
教師和幼兒一起玩變變變的游戲,重點進行關系變。
師:“我的好朋友茫茫飛走了,沒有人和我玩了,可我還想玩,怎么辦呢?”(引發小朋友想玩的欲望)
師生一起玩“變變變”,分三個層次:
1.教師為中心變,幼兒應對變。
師:“白云飛呀飛,風吹來了,變變變,我變成了一朵花,你變成什么陪我呢?”幼兒想出各種與花有關的東西應對,如我變成小草,長在你旁邊陪你玩;我變成蜜蜂,采花蜜;我變成蝴蝶,圍著你飛呀飛;我變成水,給你喝,讓你快快長大;我變成肥料,給你施肥,讓你越長越壯……
2.幼兒為中心變,其他幼兒應對變。
師:“白云飛呀飛,風吹來了,變變變,他變成了一座橋,你變成什么陪他玩呢?”幼兒可以想出很多與橋相關的東西,如我變成汽車在橋上開,我變成摩托車在橋上開,我變成自行車,我變成船在河里陪著橋,我變成小魚在河里游,我變成烏龜在河邊爬……
3.幼兒兩兩結對變。
師:“我和茫茫是好朋友,我們兩人一起變真有意思,你有好朋友嗎?你愿意和好朋友一起變嗎?”
小朋友兩兩結對變。
師:“你們變得真多呀,就像我和茫茫一樣,我想把你們變的東西記下來,好嗎?”幼兒兩人共拿一張記錄表,一邊變一邊請老師幫忙將變的`內容記下來。
說一說
孩子們將記錄表全部展示到展板上,教師和幼兒一起觀察記錄表,并用散文詩中優美的語言,將這些變化串成一首長長的屬于孩子們自己的詩,激發他們的成就感。
師:“呀,自云們變了這么多,都可以串成一首長長的詩了。”
天真大,天真藍,藍藍的天空一朵云都沒有。白白來了,茫茫來了,我來了,你也來了,我們一起變變變。我變成××,你變成××,我變成××,你變成××……天黑了,白白回家了,茫茫回家了,我回家了,你也回家了。藍藍的天空一朵云也沒有了,沒有云的天空真安靜,安靜的藍天真美。
活動延伸
1.在游戲區域投放一些有關聯的物體圖片,豐富幼兒的經驗,啟發他們編出其他有關聯的詩句,如:你變成一張紙,我變成一支水彩筆;你變成小雨滴,我變成一把小花傘等。
2.美工區提供畫紙,供幼兒玩“變變變”游戲之后將自己變化的的東西畫下來。
活動評析
本節活動采取積極體驗式教學方法,努力將教師、文本、孩子融合在一起,讓師生在自然狀態下,沒有任何壓力,沒有任何雜念,沉下心來,靜靜地體會、感受,享受課堂中那種恬靜、美好的氣息。也許這樣的課堂沒有太多波瀾,看上去不是那么熱熱鬧鬧,但卻是純凈、自然、流動的,也是順暢的。附:散文故事(對原文進行了改編)
天真大,
天真藍,
藍藍的天大極了!
藍藍的天真安靜,
安靜的藍天真美!
天邊有一個小白點,
小白點兒會飛,
向這邊飛,越飛越近,越近越大。
那就是我——白白。
天邊又有一個小白點兒,
那是我的好朋友茫茫,
“茫茫,快來!快來跟我一起玩!”
我說:“我們來玩變變變。我先變,你再變。”
我變變變,變成了一輛小汽車。
茫茫說:“看我的,我也變了。變變變——”(教師雙手張開做老虎狀,并稍稍停頓,待幼兒思考、猜想、表達)
茫茫變成了一只小老虎。
我說:“不行不行,我要重新變,變成一個甜甜的、圓圓的水果。”
我變變變,變成了——(故意停頓,讓幼兒猜一猜)
我變成了一個大蘋果。
茫茫說:“我現在要變成——(教師伸出手,暗示幼兒,請他們猜一猜茫茫會變什么)一只大手。大手拿你的這個大蘋果。”
茫茫一只大手,要來拿大蘋果。
我說:“不行,不行,我不讓你拿,我要變成一只美麗的——”(請幼兒猜測之后,教師講“變成一只美麗的蝴蝶”)
茫茫說:“蝴蝶真美麗,我也要變一樣東西和你一起玩。”(講述稍慢,并強調,讓幼兒感知變化的關系)
茫茫變成了一只白鴿子。
我們倆一起飛呀飛,真開心。
這時候,風大了,我站不穩,連忙變變變,變成了一座山,穩穩地站著。
茫茫說:“你變成一座山,那我就變成一列火車,鉆山洞。”
茫茫變成了一列長長的火車。
風更大了,我站不穩了,重新變變變——
我變成了一座橋,穩穩地站著。
茫茫說:“你變成橋,我就變成一只帆船,陪著你!”
風越吹越大,把茫茫吹走了,我追呀追,沒有追上。
茫茫走了,
天上一朵云也沒有了。
沒有白云的天空真安靜,
安靜的藍天真美!
編輯:cicy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設計15
活動目標
1、了解小蚱蜢的行動方式,體驗兒歌的趣味性。
2、通過操作指偶和表演游戲表現蚱蜢的行動方式。
活動準備
1、涂色:蚱蜢
2、課件-照片:蚱蜢,聲音:蚱蜢。
3、涂色(蚱蜢)輪廓紙,彩筆、小紙圈、膠棒。
活動過程
一、出示照片:蚱蜢,幼兒觀察外形特征。
1.蚱蜢綠色或黃褐色,頭尖,呈圓錐形;
觸角短,基部有明顯的復眼。后足發達,善于跳躍,飛時可發出“札札”聲。
2.蚱蜢吃稻葉等是害蟲。
二、欣賞兒歌
1.小蚱蜢有什么本領?
(1)教師用兒歌的形式學蚱蜢跳躍的行動方式。
(一跳跳上狗尾草,腿一彈,腳一翹,哪個有我跳得高,)
(2)幼兒模仿小蚱蜢的跳躍動作。
2.小蚱蜢學跳高時發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幼兒用自己理解的語言進行講述)
三、制作指偶
1.今天我們來制作一個小蚱蜢好嗎?
(1)提供小蚱蜢輪廓的涂色紙,請幼兒涂色
(2)沿線剪下,將蚱蜢貼在小紙圈上做成指偶
2.播放蚱蜢的叫聲作為背景,指導幼兒制作。
四、兒歌表演
1.幼兒邊操作指偶,邊做蚱蜢跳躍狀。
2.跟隨兒歌錄音一起朗誦兒歌。
3.兩人一組,一幼兒操作蚱蜢指偶,一幼兒手持一根狗尾草(替代物)進行配合。
兒歌:
小蚱蜢,學跳高,
一跳跳上狗尾草。
腿一彈,腳一翹,
哪個有我跳得高,
草一溜,摔一跤,
頭上跌個大青包。
中班語言活動:蝸牛搬家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學說故事中蝸牛與朋友的對話。
2.知道蝸牛因為害怕困難,所以搬家沒有成功。
活動準備:
1.課件《蝸牛搬家》
重點:理解故事內容,學說故事中蝸牛與朋友的對話。
難點:知道蝸牛因為害怕困難,所以搬家沒有成功。
活動過程:
一、 通過提問,導入活動
提問“小朋友你們可以告訴我你們的家住哪里嗎?(請3、4名幼兒說一說)嗯,小朋友的家都住在美麗的小區里,那你們想不想知道蝸牛的家住在哪里呢?
二、分段欣賞故事,幫助幼兒理解、學說角色對話
(1)傾聽故事第一段
1.蝸牛住在哪里?他住得舒服嗎?(住在池塘邊的石縫里,周圍光禿禿的除了石頭也沒有,每天飽受風吹日曬,只有陰天下雨,他才從殼里探出身子喘口氣)
3.他聽到蜻蜓和螞蟻說小山坡是個好地方,他打定主意想干什么呢?
4.猜一猜,蝸牛搬家成功了嗎?
(2)傾聽故事第二段
1. 蜜蜂來幫蝸牛搬家,天氣怎么樣?蝸牛怎么說?教師與幼兒分別扮演蜜蜂和蝸牛,練習對話(蜜蜂:“我來幫你搬家”。蝸牛說:“今天我不能搬家,太陽會曬著我的。”)
2. 蝴蝶來幫蝸牛搬家,天氣怎么樣?蝸牛怎么說?(幼兒交換角色扮演蝴蝶和蝸牛,練習對話)
3. 青蛙來幫蝸牛搬家。天氣怎么樣?蝸牛怎么說?(讓幼兒分別扮演青蛙和蝸牛,練習對話)
(3)傾聽故事第三段
1.你們覺得蝸牛的家會搬成了嗎?(讓幼兒猜想)好,那蝸牛的家到底搬沒搬成,我接下去聽故事。
2、故事聽完了,蝸牛的家搬成沒?為什么?
三、完整傾聽故事 ,學說故事中的對話。
那我們再一起來完整的聽一遍故事,看看蝸牛到底為什么沒有搬成家?我們在聽的時候還可以一起跟著故事學說蝸牛的話。
四、討論
4.如果你是小蝸牛,你會因為太陽曬、刮風、下雨就放棄搬家嗎?你會怎么做?
5.小朋友在上幼兒園時,有沒有遇到太陽曬、刮風、下雨?你們是怎么做的'?你們都是不怕困難的好孩子。
活動反思:
本人在拿到這個教學活動,看了故事以后發現,故事中的很多語言都太過書面化,不夠通俗也不利于中班的孩子理解,所以我在故事的語言上做了一些改動,還根據故事內容自己動手做了課件。(課件、原來的故事和改動的故事附在教案后面請大家指點)在環節的設計上我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第一環節我通過提問讓幼兒來說說自己的家在哪里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引出故事題目《蝸牛搬家》,因為幼兒以無意注意為主,因此,在活動中幼兒的注意力很快的吸引過來了。然后分段理解故事內容。我把第二環節作為重點,學說故事中的對話,不僅豐富了“細皮嫩肉”這個比較有難度的新詞,還把原來故事中的“天潮地滑“改為”雨天路滑“這個比較易于幼兒理解的詞來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我是以提問后,幼兒個別回答,
再到分組角色集體學說對話,一遍又一遍的進行練習,主要運用了講述法和練習法,在集體教學中注重個別差異。第三環節進行完整地傾聽故事,學說故事中的對話。起到了復習鞏固的作用,尊重幼兒的個別差異,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練習,所以這里我采用的是集體學說對話的形式。第四環節,是一個經驗遷移的環節,通過討論,讓幼兒明白蝸牛沒搬成家是因為害怕困難,從而教育幼兒要做勇敢的、不怕困難的好孩子,堅持天天上幼兒園,從而突破本次活動的難點。我覺得本次活動的不足之處是教學材料的設計上,課件設計還有不足之處,以至于在操作上有些不方便。
原故事《蝸牛搬家》
蝸牛住在水池邊的石縫里,周圍光禿禿的連個遮攔也沒有,他每天飽受風吹日曬之苦。只有陰天下雨時,蝸牛才從殼子里探出身來喘口氣。
一天,蜻蜓、螞蟻來看蝸牛。
蜻蜓說:“前邊有個小土崗子,那兒可是個好地方:有密密的叢林,有鮮花野果,旁邊還有一條清清的小河……。”
螞蟻說: “蜜蜂、蝴蝶、青蛙、蚯蚓他們也住在那里。蜜蜂釀蜜,蝴蝶傳播花粉,青蛙捕捉害蟲,蚯蚓翻松泥士,大家快活極啦!”
蝸牛送走了蜻蜓和螞蟻的話,很高興。他沒想到前面的小山崗是個好地方,也沒想到蜻蜓他們生活的那么快樂,他打定主意,也要搬到小山崗去!
過了兩天,蜜蜂來幫助蝸牛搬家。蝸牛看看頭頂上的太陽,就有點猶豫了,他說;“只是今天不能搬家,太陽會曬著我的。”
過了兩天,蝴蝶來幫助蝸牛搬家。蝸牛看看天上刮著風,他說:
“今天不能搬家,我這細皮嫩肉,禁不住這風吹!”
又過了兩天,青蛙來幫助蝸牛搬家。這天,天空下著小雨,既沒有太陽,又沒有風沙,可是蝸牛望望那濛濛細雨,又有些猶豫了,他說:
“今天不能搬家,天潮地滑,小土崗的斜坡爬起來很吃力的。“
從此以后再也沒有人來幫蝸牛搬家了,蝸牛的家也一直沒有搬成,天氣越來越冷了,他總是望著小山坡,低聲的嘆息:“都是怕這怕那,要不我早在那邊過著愉快的生活了。”
改變過課件資料故事《蝸牛搬家》
蝸牛住在水池邊的石縫里,周圍光禿禿的除了石頭也沒有,每天飽受風吹日曬,只有陰天下雨時,蝸牛才從殼里探出身來喘口氣。
一天,蜻蜓、螞蟻來看蝸牛。
蜻蜓說:“前邊有個山坡,那兒樹林、有草地,還有一條彎彎的小河……。”
螞蟻說: “蜜蜂、蝴蝶、青蛙、蚯蚓他們也住在那里,大家在快樂極啦!”
蝸牛聽了蜻蜓和螞蟻的話,很高興。他打定主意,也要搬到小山崗去!
過了兩天,蜜蜂來幫助蝸牛搬家。蝸牛看看頭頂上的太陽,就有點猶豫了,他說;“只是今天不能搬家,太陽會曬著我的。”
過了兩天,蝴蝶來幫助蝸牛搬家。蝸牛看看天上刮著風,他說:
“今天不能搬家,我這細皮嫩肉,禁不住這風吹!”
又過了兩天,青蛙來幫助蝸牛搬家。這天,天空下著小雨,既沒有太陽,又沒有風沙,可是蝸牛望望那濛濛細雨,又有些猶豫了,他說:“今天不能搬家,雨天路滑,爬起來很吃力的。“
從此以后再也沒有人來幫蝸牛搬家了,蝸牛的家也一直沒有搬成,天氣越來越冷了,他總是望著小山坡,低聲的嘆息:“都是怕這怕那,要不我已經和朋友一起過著快樂的生活了。”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設計01-06
幼兒園中班語言《對對歌》教案設計08-26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設計15篇01-06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設計(15篇)01-06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設計22篇02-14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設計合集15篇01-06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設計(集錦15篇)01-06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設計匯編15篇02-14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設計(通用15篇)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