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科學教案實驗設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科學教案實驗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科學教案實驗設計 1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液體的性質可以改變物體的沉浮。
2、一定濃度的液體才能改變物體的沉浮,這樣的液體有許多。
過程與方法:
1、經歷一個典型的“觀察—發現—推測—驗證”的科學探究活動過程。
2、通過加熱液滴和調制液體來探索未知液體的性質。
3、學會給液滴加熱的技能。
情感、態度、價值觀:
懂得確定一種物質的性質,需要很多的證據。
【教學重點】
經歷一個典型的“觀察—發現—推測—驗證”的科學探究活動過程。
【教學難點】
懂得確定一種物質的性質,需要很多的證據。
【教學準備】
演示實驗:一個馬鈴薯,一杯清水,一杯味精水。
小組實驗:每組一個馬鈴薯、酒精燈、不銹鋼調羹2個、濃鹽水、40克食鹽、40克白糖、2只燒杯、一根筷子。
【教材處理】
考慮到學生往往已經有鹽水能讓馬鈴薯浮起來的認知,在演示實驗中教師有意識的把另外一個杯子里溶解味精,當然也可以采用糖或者幾種物質的混合,這樣就避免了讓學生一下子猜中答案,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馬鈴薯的.沉浮:
1、觀察馬鈴薯的沉浮。
(1)推測馬鈴薯放人水中是沉還是浮。
(2)把馬鈴薯輕輕放人清水中,觀察它的沉浮狀況。
(3)把馬鈴薯從清水杯中拿出、擦干,輕輕放人另一個杯子中,觀察它的沉浮。
怎樣解釋馬鈴薯在不同杯子中的沉浮?影響馬鈴薯沉浮的原因是什么?怎么解釋馬鈴薯的沉浮現象?
二、觀察比較兩種液體:
1、觀察兩杯液體有什么不同。
2、做液滴加熱實驗,教師先指導加熱的方法,然后從兩個杯子里各取幾滴液體,分別滴在不銹鋼調羹上加熱,比較液滴變干后留下的痕跡。(液滴加熱:各取一滴液體來觀察一下:把液體滴在不銹鋼調羹上,在酒精燈火焰上加熱,觀察比較液滴變干后留下的痕跡。加熱后,其中一個不銹鋼調羹上會留下比較明顯的白色顆粒物。)
3、觀察兩種留下的痕跡,有什么不一樣,兩種液體一樣嗎?能使馬鈴薯上浮的液體有什么特點?
三、調制一杯使馬鈴薯浮起來的液體:
1、提問:是不是只要水中溶解了物質就能夠使馬鈴薯浮起來呢?
2、每個小組調一杯鹽水試試,馬鈴薯在鹽水中能上浮嗎?
注意調制鹽水的要求,取100毫升水,往杯子里一次次加鹽,食鹽溶解后,放人馬鈴薯檢驗是否浮起來,并做好記錄,直到馬鈴薯浮起來為止。(提示:這里不要學生一下子把全部食鹽倒人杯中,如果這樣,學生就探索不到液體濃度與馬鈴薯沉浮的關系了。并不是只要水中溶解了物質就能夠使馬鈴薯浮起來的,濃度不夠、液體的密度不夠大,馬鈴薯是不會浮起來的學生在調制的過程中,一次次地加鹽,馬鈴薯沒有立即浮起來,當食鹽溶液的密度超過馬鈴薯的密度時,馬鈴薯才浮起來。)
實驗記錄
水的量 食鹽的量 沉浮情況
100毫升
100毫升
100毫升
100毫升
3、如果時間允許,讓學生用同樣方法,制作一杯糖水進行檢驗,或者制作更多的溶液進行檢驗。(設計目的:不局限于用食鹽做實驗,調制不同的液體來檢驗學生的猜想,這樣對學生形成嚴謹的思維有很大的幫助。)
4、思考:從實驗現象和結果分析,怎樣的液體才會使馬鈴薯浮起來。
四、閱讀資料:
閱讀本課的資料,我們從中明白了什么?
板書設計:
7、馬鈴薯在液體中的沉浮
液滴加熱
調制液體
觀察—發現—推測—驗證
一定濃度的液體才能改變物體的沉浮
教學后記:
小學科學教案實驗設計 2
實驗過程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教學的成功與失敗。現就如何搞好小學科學實驗操作,談一下自己的觀點。
一、科學實驗設計要符合學科的特點
一切科學都來自實踐,都是從科學實驗和生產實踐中總結發展起來的,小學科學也不例外。科學實驗設計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教學活動是教師教、學生學的雙邊活動,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實驗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通過自己的觀察、思考、實驗。
二、 實驗操作
新課改后,有的科學課教師在實驗教學中采取了牧羊式教學法,把實驗過程完全放給學生,讓學生隨意操作,自由發揮。
1、規范化操作有助于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培養。實驗時,通過規范化操作和準確的觀察,能使學生獲得最典型,最真實的感性認識,再通過思維活動順利地形成概念。
2、規范化操作有助于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小學科學課中的實驗都是最基本、最簡單淺顯的實驗,如《使用天平稱量物體的質量》實驗。
總之,教學的實踐過程也是教學方法的探索研究過程,好的實驗方法有利于學生有效地掌握基礎知識、基本方法,培養學生的技能和能力,有利于義務教材內容的完成,也有待教師更進一步地探索研究。
[教學反思】
科學課是少年兒童了解自然現象、探索自然科學規律的啟蒙學科。怎樣能有效提高農村小學科學課的教學質量呢?我在積極的教學探索研究中認為:
1、教師要具有“扎實”的教學基本功和豐富的自然科學知識。小學科學課涉及面廣,揭示的自然現象復雜,教師必須具備淵博的自然科學知識
2、科學課堂教學要“實際”。在教學活動中要盡可能向學生展示實物,出示直觀教具。
3、科學教學演示實驗要“落實”.教師要認真做好實驗操作。一方面,要通過演示實驗,引導學生觀察、思維、主動探索大自然的奧秘,認識自然規律。
小學科學教案實驗設計 3
教學目標:
1. 在經歷測量的過程中感受毫米產生的實際意義,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明確毫米與厘米間的關系,會進行簡單的換算。
2. 在操作中會用毫米作單位進行測量。
3. 培養創新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初步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
教學準備:連接網絡、一盒自動鉛筆的筆芯;學生每人直尺一把、一角硬幣一個(或一張卡)
教學過程:
一、感受毫米產生的過程
1.用手比劃:1米 1厘米 10厘米
2.小組比賽,估計數學課本的.長、寬、厚。(記錄估計值→反饋估計值→“怎樣驗證?”)
3.分組測量,驗證估計結果。(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測量值→全班交流)
4.評議學生記錄方法,引出“當測量長度不是整厘米數時可以用毫米表示。”<課題:毫米>
二、認識“毫米”與“厘米”的關系
1.“毫米”是個多大的長度單位,你能把它介紹給大家嗎?(學生介紹)
2.1厘米=10毫米:在直尺上數給同桌瞧瞧→課件演示(可選0到刻度1,也可選其它相鄰的兩個刻度)板書刻度關系式。
3.還可以這樣介紹:2厘米=()毫米 50毫米=()厘米()厘米=()毫米
三、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
1.用手比劃出1毫米,與直尺上的1毫米對照;再與同桌比比,看誰比劃得準。
2.找找生活中什么物體的長或寬或厚度大約是1毫米?(預設:1分硬幣、電話卡的厚度等)
3.從課本中數出幾張,捏緊后的厚度約為1毫米?(先估計,再驗證)
4.測量生活中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單位?(預設:降雨量、自動鉛筆的筆芯等)
5.用手勢表示出1毫米、5毫米、10毫米、100毫米的長度。
四、小結
1.你學到了什么?
2.再次測量,準確讀出我們數學書的厚度,以及長度和寬度。(不同的記錄方法)
3.課外延伸:毫米的英文寫法——mm
在河南鄭州被發現的世界上最小的書,長約25毫米,寬約19毫米,厚9毫米。(請用手比劃,可以借數學書的一角進行比較)
五、練習鞏固:
書P3:“做一做”。
書P5:1、2。
六、作業:《課堂作業本》P1~2。
板書設計:
長 寬 厚
估計值:
測量值: 1厘米=10毫米
回家作業:找找生活中更多的用毫米作單位的物品,記錄下來。
調查今年七月份杭州地區的降水量是()毫米。
教學后記:
【小學科學教案實驗設計】相關文章:
實驗設計方案08-15
單被試實驗設計的特點與作用04-27
實驗設計方案范文(精選10篇)12-08
基于實驗設計法的工程結構優化設計04-28
淀粉與碘顯色現象探究的微型實驗設計04-29
貫通式教學對藥理實驗設計及課程認知的影響04-29
基于單純形搜索法的氣動實驗設計方法04-27
多媒體電子地圖界面視覺感受實驗設計04-27
小學科學教案01-14
小學科學教案【經典】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