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科學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科學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科學教案1
一、實驗課題名稱
小學科學五年級上冊
《光是怎樣傳播的》
二、參賽教師所在單位及姓名
桑棗一小:周健
三、正文
1、實驗在教材中所處的地位與作用
《光是怎樣傳播的》這一實驗課題,選自小學科學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光》的第三課時。光的直線傳播是光學的基礎,學習光的反射規律、折射規律都要用到光的傳播知識,同時也可利用光的直線傳播來解釋影子、日食、月食等生活中和自然界的重要現象。因此,本課的實驗有助于對以后科學知識的學習,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2、實驗原型及不足之處
實驗原型
教材中原有的實驗是:在三張長方形卡紙的同一位置打一個大小約為一枚硬幣的小孔,然后把這三張卡紙分別用夾子夾住橫立在桌上,每張卡紙之間間隔15厘米,排成整齊的一列,使卡紙的小孔在同一直線上。在最后一張卡紙之后約15厘米的地方,再放一張沒有打孔的卡紙作為屏。把手電筒放置在離自己最近的卡紙前,讓手電筒的光射進小孔,學生就可以在紙屏上觀察到光斑。這時,如果將第二或第三張卡紙向左或向右移動5厘米,同樣用手電筒的光對準離自己最近的卡紙的小孔,學生就不能在紙屏上觀察到光斑。實驗旨在讓學生明白光的傳播路線是直線。
實驗的不足之處
A、不直觀。白天光線強烈,學生不能直觀地看到光的傳播路線。
B、難操作。實驗道具難做精確,三孔難以對齊。
C、不全面。該實驗只證明了光在空氣中沿直線傳播,沒有證明其在液體、固體倆種物質形態中的傳播路徑。
D、實驗器材比較常見,學生對這些天天見到的物體提不起興趣,不能激發探究熱情。
3、實驗創新與改進之處
A、讓學生分別探究光在氣體,液體,固體中的傳播路線,經過反復實驗,學生能在這三種物態中直觀地看到光的傳播路徑。
B、變單一的器材為學生感興趣的多樣性器材,吸引他們的眼球,抓住學生的心理,引起他們的興趣。
C、把學過的科學知識應用于生活,讓他們解釋影子的形成以及玩做手影的游戲,讓他們感到科學是一門十分有趣的學科。
4、實驗器材
裝水的燒杯、黑墨水、吸管、小棒、墊棉紙的空燒杯、蚊香、打火機、果凍、玻璃磚、激光筆
5、實驗原理
讓激光筆照射液體、氣體、固體,讓學生直觀地看到光的路徑,得出光在三種物質形態中都沿直線傳播。
6、實驗過程
實驗一:探究光在液體中的傳播
器材:裝水的燒杯、黑墨水、吸管、小棒、激光筆
步驟:先在水中滴入幾滴黑墨水,再用激光燈射向水中,然后觀察光的傳播路徑。
結論:光在液體中沿直線傳播。
實驗二:探究光在氣體中的傳播
器材:墊棉紙的燒杯,蚊香,打火機,激光筆
步驟:點燃蚊香,用燒杯收集煙霧,激光穿過煙霧,觀察現象。
結論:光在氣體中沿直線傳播。
實驗三:光在固體中的傳播
器材:果凍、玻璃磚、激光筆
步驟:用激光筆直接照射果凍和玻璃磚,觀察現象。
結論:光在固體中沿直線傳播。
總結:光在氣體,液體,固體中沿直線傳播。
7、實驗效果
A、趣味性強。器材多樣,整個實驗過程新穎,吸引了學生的眼球,抓住了學生的心理。
B、知識性強。讓學生明白了光在氣體,液體,固體中都是沿直線傳播的。
C、可操作性強。實驗器材簡單,在平常生活中很容易找到,可代替的東西也很多。實驗過程易于操作。
8、自我評價
這堂課對實驗器材和實驗方法進行了創新,整個實驗過程學生的興趣很高,實驗效果良好,學生感受到科學其實是一門很有趣味的學科。教學無止境,我要提升的空間還很大,還希望向各位專家與同仁學習。
小學科學教案2
教學目標:
1、在制定研究方案的基礎上,搜集數據并進行整理分析。
2、利用自己擅長的形式解釋本組研究內容的過程和結果。
3、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意識,讓學生共同參與探究活動。
教學重點:
在制定研究方案的基礎上,搜集數據并進行整理分析。
教學難點:
利用自己擅長的形式解釋本組研究內容的過程和結果。
教學準備:
實驗記錄表、手表、跳繩、神經系統課件、血液循環系統課件。
教學課時: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在上一節課的學習中,我們已經初步了解了什么是健康,那怎樣才能做到健康生活呢?就讓我們一起《登上健康快車》。
二、探究活動。
1、計劃于組織。
(1)學生完成“脈搏頻率與各種運動的關系”實驗,并填寫好實驗記錄表。
(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共同制定“情緒與脈搏快慢的關系實驗設計”研究方案。
(3)學生自讀“小資料”,了解人體神經系統的組成及功能,教師加以講解引導。
2、事實與證據。
(1)學生搜集證據,對“情緒與脈搏快慢的關系”的實驗加以研究。
(2)學生用自己的方式對研究情況進行交流。
(3)學生自讀“資料卡”,了解人體血液循環系統的組成及作用。
三、總結。
第二課時
一、計劃與組織階段。
教材在此環節提供了“健康從‘心’開始研究小組”、“捍衛‘人體司令部’研究小組”、“探究‘心理奧秘’研究小組”、“‘青春期知識知多少’研究小組”四個小組的研究情況。著重提供了“健康從‘心’開始研究小組”的.樣張,特別注重數據的積累。教學中,教師不要限制學生研究內容,即使同樣在“心”小組的研究,學生研究內容也可能不盡相同,有的想研究心臟的作用,有的想研究心臟的保健,有的想研究心臟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等等。教師應鼓勵學生,既以小組為單位共同制定研究方案,又可以在研究中分頭進行,以便搜集證據時相互補充完善。同樣,“青春期知識知多少”的研究也會因學生興趣的不同而出現具體的研究內容與研究方案制定的不同。
二、事實與證據階段。
教材在此環節重點介紹“青春期知識知多少”研究小組的樣張,側重學生搜集到的各種數據,并采用統計表、折線圖、資料圖卡等多種表達形式進行分析和表達。同時,考慮到學生在本小組內容的探究中也會發現其他小組研究的內容,因而教材也設計了小組之間相互補充數據、相互合作解疑的內容,旨在培養學生互助合作的團隊精神。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選擇相應的研究方式、方法尋找證據,并及時交流方案。
【教學后記】
事實與證據的探究階段,不拘于時間和場所的限制,教師可采取課上與課下,分散追蹤與適時集中短暫交流等多種形式進行教學。提醒學生及時修改方案,注重對數據資料的分析與整理,找到相應的表達形式,以便進行全班范圍的交流與匯報。
小學科學教案3
教學目標:
1、能夠根據一些自然現象推測地球的內部構造。
2、能夠制作一個地球結構的模型。
3、知道地球的內部結構。
4、小學科學《地球的內部》教案:讓學生在活動中樹立科學的自然觀。
教學重難點:
重點:知道地球內部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能夠選擇制作地球構造的模型并準確地表述對地球構造的探究結果;
難點:體會科學研究中建立地球模型的意義。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煮熟的雞蛋一個;分別裝有水、細沙、小石頭的黑色膠卷盒三個。
學生準備:不同顏色的橡皮泥、小刀。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上一節科學課。(師指地球儀)問:這是什么?
生:地球儀。
師:通過前兩課的學習,我們對地球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告訴大家你們了解到地球哪些方面的知識嗎?
生1:我了解到地球是球形的。
生2:我了解到地球的表面是千姿百態的。
生3:我了解到地球上有高山,有峽谷,有平原。
生4:……
師:同學們了解的還真不少。關于地球,你們還想了解什么?(學生回答)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重點了解地球的`內部。(板書課題)
二、了解地球內部結構
師:地球的內部結構是怎樣的呢?你們知道嗎?
生猜測。
師:關于地球內部的結構,教材告訴了我們一些信息,老師也為大家搜集了相關的資料。請大家仔細閱讀教材21頁和老師發給大家的資料,讀后用一段最簡潔的話概括出你了解到的地球內部的信息,把它寫到資料紙上。
學生閱讀,概括信息。
師生交流信息。
根據交流的情況,教師大屏幕出示地球內部結構圖,觀察。
在交流過程中板書:地殼地幔地核
師:看到這個地球內部的構造示意圖,你覺得像什么?
生:雞蛋。
師:我們切開雞蛋觀察一下,對照你所觀察到的,說說地核、地幔、地核與蛋殼、蛋白、蛋黃之間有何相似之處。
教師剖開雞蛋,指導學生弄懂二者的相似之處。
三、指導學生探究
師:這些信息是科學家得出的。那么,科學家是通過什么方法知道地球的內部結構的呢?我們先來看一組有關地表現象的圖片。請看大屏幕。
教師課件出示火山、地震、地熱、海嘯等圖片,讓學生進行觀看。
師:從這幾幅圖中你了解了地球內部的哪些信息?
生1:我知道地球的內部有熾熱的巖漿。
生2:我知道地球內部蘊藏著巨大的力量。
生3:我知道了地球的內部是活動的。
師:同學們說得很好?茖W家們從這些表象中推測出地球內部的許多信息,其實,他們還運用了實驗的方法來探索地球內部的秘密。我們來做個小游戲:老師講桌上有三個密封的膠卷盒,里面裝有不同的物品。在不打開蓋子的前提下,你們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盒子里裝的是什么?你準備怎樣做?
學生討論準備如何做,得出方法:搖,鉆等。
學生動手操作。
學生匯報交流。(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并提示學生完整的表達)
師:剛才的游戲我們進行得很成功。我們都當了一次小科學家,因為科學家們也是通過這樣的辦法揭開地球內部的結構秘密的。
四、制作地球構造模型
師:同學們現在對地球的內部構造有了一定的了解,大家有興趣用橡皮泥做一個地球構造模型嗎?
小組討論制作的方法和順序,師在討論交流的過程中相機課件展示制作步驟:
(1)先捏成一個直徑約1厘米的紅色橡皮泥小球做內核。
(2)再捏一個直徑約1.7厘米的黃色橡皮泥小球,壓成一個薄餅做外核。
(3)然后捏一個直徑約2.2厘米的白色橡皮泥小球,壓成一個薄餅做地幔。
(4)用一層薄薄的灰色橡皮泥做地殼。
(5)最后小組合作進行組裝。
小組活動。合作動手做地球模型。教師巡回指導。(播放音樂,制作完成后,提醒學生把桌面整理干凈)
學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地球構造模型,師生共同評價。
五、拓展引伸。
師:對于地球內部的構造,現在仍然還有許多迷團,許多信息科學家也是一種預測。老師希望你們課后能多搜集一些有關地球內部的資料進行整理,并與大家一起進行交流,好嗎?下課!
小學科學教案4
水和水蒸氣小學科學教案
各位評委各位專家,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六課《水和水蒸氣》。教材內容主要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首先是一個實驗:往淺碟子里放入水然后放在陽光下,觀察碟子里的水量變化。通過這個實驗引出水蒸發成水蒸氣的概念。第二部分先是分析水在什么情況下會蒸發得更快些。然后選擇其中一種方法:蠟燭加熱湯勺中的水來進行實驗。第三部分是講水蒸氣又會重新凝結成水,并通過實驗“把冷燒杯倒扣在熱水上”進行證明。最后根據這個知識點來解決上一節課的遺留問題:盛冰的玻璃杯外壁上的水珠形成的原因。根據教材內容和三年級學生實際情況,我精心設計了這樣幾個教學環節:環節一:動態觀察,引出蒸發,環節二:實驗探究,加快蒸發,環節三:靜態觀察,發現凝結,環節四:深入思考,解析白汽;環節五:課外延伸,回歸生活。下面我進行具體的展開介紹。
一、動態觀察,引出“蒸發”
為什么說是“動態觀察”呢?因為在上這一堂課之前我讓學生回家做了這樣一個實驗:觀察一塊濕手帕上的水的變化,分時間段進行記錄:5分鐘、30分鐘、2小時、第2天早上,讓每位學生親身體驗一次水蒸發成水蒸氣的過程。通過這樣的觀察學生收獲一定很多,所以一上課,我首先請學生匯報他們的實驗結果,許多學生說手帕慢慢變干了。然后我接著提問那么手帕里的水到哪里去了呢?我請你們說說自己的看法,有些學生說水變成了水蒸氣跑到空氣中去了,這時我順勢引出蒸發的概念:水變成水蒸氣的過程我們叫蒸發。
學生對于水蒸氣肯定很好奇,這時候我再請學生把這塊手帕重新打濕,觀察一下濕手帕上的水蒸氣,可以用聞一聞、看一看、摸一摸等方法?墒菫槭裁瓷抖紱]有觀察到呢?這個時候我再請學生比較一下水和水蒸氣,這樣就可以直接地把水蒸氣的特點總結出來了:水蒸氣是看不見、摸不著、無色無味的氣體。這個環節是我在課本內容的基礎上進行添加的,通過這個環節可以使學生明確水和水蒸氣的區別,深入的了解水蒸氣。
然后請學生舉舉生活中水蒸發成水蒸氣的現象,學生說濕衣服慢慢變干,下雨過后水洼里的水會慢慢變干,洗了的頭發會變干等等,讓他們從中感受到科學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二、實驗探究,加快“蒸發”
水會蒸發成水蒸氣,那怎樣能讓它蒸發得快些呢?學生根據自己的生
活經驗會想到可以用風吹,用太陽曬,用火燒等方法,那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我們來做一個實驗讓湯勺里的'水在短時間內蒸發,我們選擇用“酒精燈加熱”的方法。課本中是用蠟燭進行加熱,但是我覺得這個方法有三個問題:第一,點燃蠟燭會浪費很多時間;第二,蠟燭不容易固定在桌子上;第三,蠟燭加熱會產出很多黑煙,影響實驗效果。所以我們選擇酒精燈,方便而且可以保證實驗效果。實驗記錄單我也進行了精心的設計,讓學生觀察的更仔細,分成三步記錄:剛開始我們發現水中有很多小泡泡,水面沒什么明顯的變化;過一段時間后發現水中有很多大泡泡冒出,水變少了;最后我們發現湯勺里的水沒有了,都蒸發成了水蒸氣。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加熱可以加快水蒸發成水蒸氣。
并且表格最后我加入了一欄“加熱中我們還發現了湯勺中的水面上方出現了什么”,引導學生親眼目睹“白汽”現象。
三、靜態觀察,發現“凝結”
水會蒸發成水蒸氣跑到空氣中,空氣中充滿了看不見的水蒸氣。那水蒸氣會重新變成水嗎?許
學生會說可以重新變成水!澳峭瑢W們想不想親眼看看水蒸氣變成水?我們今天就來做一個實驗試試看。”然后進行小組實驗:將一只冷燒杯倒扣在熱水上,觀察燒杯底部的變化。學生從實驗現象中可以發現燒瓶底部出現了小水珠,得出水蒸氣可以重新變成水。
那水變成水蒸氣的條件是什么?先不急著回答,我拿出準備好的熱燒杯放在熱水上,請學生觀察,發現熱燒杯底部沒有水珠。通過這樣的對比,再請學生來思考這個問題,學生比較容易得到答案:水蒸氣變成水的條件是遇冷。這樣本課的教學難點也相應的突破了。
這個時候再來解決上一節課遺留的問題:盛冰的玻璃杯外壁上的水珠是由于周圍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冷的玻璃杯外壁形成的小水滴。
四、深入思考,解析“白汽”
該環節重點分析第二個實驗中湯勺水面出現的“白汽”現象。在日常生活中燒水時水壺口也會出現這種現象,那么這種“白汽”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
首先,這個“白汽”是看得見的,說明它不是水蒸氣,因為在前面的知識點中講過水蒸氣是看不見的,所以這個“白汽”應該是水。那這個水是怎么來的呢?我們再來分析下,水蒸氣變成水的條件是遇冷,水壺口中的水在加熱后會有很多水蒸氣跑出來,這些水蒸氣溫度很高,遇到的外面冷的空氣后變成了小水珠,這就是我們看到的“白汽”。這樣有了前面知識的鋪墊,再加上深入的分析,這樣本課的另一個教學難點也突破了。
五、課外延伸,回歸“生活”
本課最后我出示一個生活中的小問題:
有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家里的墻壁上、地面上會有很多“汗”,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
對于這個問題還可以請學生課后繼續查資料研究,讓他們意識到科學源于生活,生活展現科學!
小學科學教案5
一、 設計思路:
《科學課程標準》指出: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為宗旨的,學生是科學探究的主體,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課堂教學要“重學生發展”,輕“知識傳授”;重學生“研”,輕教師“教”;重“探究過程”,輕“探究結果”。擺脫以知識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關注學生的發展。本節課的教學設計,著重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問題作為探究的主線,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探究,力圖貫徹新課程的教學思路,充分體現新課程標準的特點,把知識的獲取過程看作比知識本身更為重要。重視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過程,結合小學生認識事物的特點和規律,把知識教學伴隨在培養能力、情感、態度的過程中,圍繞“以探究為核心”的理念進行教學設計和組織教學活動。
二、 教學目標
1、 認知目標:
認識紙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系。了解古代造紙技術和現代造紙工藝一般流程。知道造紙術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
2、 技能目標:
引導學生經歷“制漿——灌漿——濾水——壓干成紙”的簡單手工造紙過程。讓學生體驗簡單的.造紙活動,體驗紙張的來之不易。
3、 情感目標:
在探究的過程中,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保持和發展探究周圍事物的興趣和好奇心,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勤儉節約的思想。
三、 教學重點:
讓學生體驗簡單的“造紙”過程,進一步理解紙是由各種纖維經過加工而成的。
四、教學難點:
小組成員分工合作,共同經歷造一張紙的完整過程,并探究解決有關紙的相關研究問題。
五、教學準備:
1、 紙巾、玻璃杯、清水、攪拌棒、棉布、毛巾等每小組一份。
2、 古代和現代造紙工藝的影像、圖片或文字資料。
3、 民豐造紙工廠的造紙工藝流程的錄像。
六、教學活動過程
教學步驟
。ㄒ唬┱勗捯
。ǘ⿲嶒炋骄
。ㄈ┙涣鞒晒
。ㄋ模┩卣寡由
教師活動設計
師:上節課,我們研究了許多紙的性質。你們還記得嗎?
師:那么誰能告訴大家,造紙術是哪個國家最早發明的,又是怎樣造出來的?
師:(出示課件)我們一起來觀看古代造紙的過程。
師:(課件演示)
師:看了這些圖片與資料,老師有一個強烈的愿望,你們猜猜看是什么?你們又有什么想法?
師:對,造紙,今天我們也來造一張紙。
師:看到桌上的材料,小組成員討論一下,我們小組打算采用怎樣的方法,選用哪些材料,按照怎樣的方法來造紙?
師:請各小組發表自己的設計方案。
師:請大家選擇合適的方案進行分組實驗。
師:一邊巡視指導,一邊以一個大朋友的身份參與到學生的探究實驗中。
師:剛才大家的探究很投入,研究的成果也出來了,F在誰能告訴大家,紙是怎樣一步一步造出來的?
師:以小組為單位,分別匯報自己的研究成果。
教師在學生匯報的基礎上,共同歸納造紙工藝的一般過程。
師:(板書)造紙的過程:
(1) 調制紙漿。
。2) 濾水壓平成“紙”。
。3) 從棉布上把“紙”揭下來。
師:召開造紙工藝成果發布會。請各小組展示自己的勞動成果。
師:誰還愿意說出自己的發現?
師:比較一下,我們造的紙的厚薄一樣嗎?紙面平整嗎?怎樣才能造一張厚薄均勻的紙?
師:我們現代的造紙工廠,是不是也像我們這樣造紙的嗎?
師:(出示錄像片)觀看嘉興民豐造紙廠的造紙工藝流程,教師略加解釋、補充、說明。
師:本節課你的最大收獲有哪些?還有什么疑問?還有什么想法?
師:(總結)。
小小一張紙,涉及到那么多的科學知識,請大家在課外搜集一些紙品材料,準備下一節課繼續探究有關紙的相關問題。
學生活動設計
生:紙由各種纖維組成的。不同的紙在顏色、光潔度、厚薄程度等方面都不相同。
生:學生各抒己見,紛紛發表自己的發現。講述古代造紙的工藝流程。
生:觀看課件。
生:造紙,自己親手造一張紙。
生:各小組成員,紛紛商量自己的活動方案。
生:各小組發表自己的實驗研究方案。其他小組的學生認真傾聽他人的方案。
生:學生實驗操作開始。
生:各小組匯報自己的研究情況。
生:各小組紛紛推出自己的作品。
生:發表自己的看法,其他小組給予補充、完善。
生:學生根據查閱的有關資料,發表自己的意見與看法。
生:觀看有關錄像。
生:學生說出自己的收獲與困惑。
生:整理器材,離開教室。
小學科學教案6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能用查閱資料與模擬實驗的方法來探究晝夜交替的成因。
培養學生的空間想像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能尊重不同的意見的存在,并能進行去偽存真的分析與選擇。
科學知識了解古人對晝夜成因的猜想。知道地球在不停地自轉,自轉一周為一天,需24小時。
知道晝夜交替是因為地球的自轉形成的。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用查閱資料與模擬實驗的方法來探究晝夜交替的成因。
教學難點:體驗地球的不同轉法,會初步解釋地球產生晝夜交替的現象。
【教學準備】
1.學生用:地球儀(從支架上取下來,貼小人兒)、手電筒(或蠟燭)、實驗記錄表。
2.教師用:模擬傅科擺器木才一套。
【教學設計】第一課時(地球自轉形成晝夜交替)
一、導入課題太陽東升,白天到來;太陽西落,黑夜降臨。
為什么地球上晝夜會不斷地交替?晝夜是怎樣形成的?今天我們一起研究這個問題。
二、新授:
(一)晝夜形成的猜想與驗證
1.前人說法與自己的猜想。
⑴.對于這個問題,人們很早就開始研究,有兩種不同的說法:請同學們閱讀P24的資料,了解一下前人對這一現象的研究。(有條件的可以先播放相關視頻資料)
、.關于晝夜的形成,你贊成哪一種說法?說一說自己的理由。也可以提出不同的猜測哦!
、.學生思考后回答。同學們經過了認真的思考,作出了你們的回答,老師梳理一下以后,主要有這幾類猜測,我們一起來看。
(1)地球自轉。
(2)地球自轉,又繞著太陽轉。
(3)地球繞著太陽轉。
。4)太陽繞著地球轉!
2.模擬晝夜的形成
⑴.對于為什么地球上晝夜會不斷交替,同學們做出了自己的猜測,這些猜測會不會出現晝夜交替?我們有什么辦法進一步證明呢?
⑵.共同討論,引入模擬實驗,體會實驗材料與模擬對象的相似性。地球————乒乓球(不透明球體)太陽————手電筒(或蠟燭光源)把乒乓球當作地球,手電筒當作太陽,被“太陽”照亮的一面相當于一天中的什么時間?(白晝),背著太陽的一面呢?(黑夜)
、.分組實驗,模擬驗證:在“地球”上貼(或畫)一個小紙人,怎樣才能讓小人在同一地點(例如貼小紙人的地方)出現晝夜交替現象?用實驗的方法檢驗每一種假設。把你的判斷記在科學文件夾中。
3.匯報交流作標記的地方晝夜會不會變化?能不能解釋晝夜交替?
(二)地球自傳的實證————傅科擺
1.導入:通過模擬實驗,幾種猜測都是能解釋晝夜交替現象的,那么究竟哪一種是符合生活中的真實情況呢?我們來閱讀一則科學資料。
2.學生獨立閱讀后集體交流。
3.老師利用實驗器木才模擬演示講解,加深理解。
演示:擺具有保持擺動方向不變的特點。講解:“傅科擺”擺動后,地面的刻度盤會與擺的擺動方向發生偏移,這可以證明地球在自轉。
4.形成共識:晝夜交替是由于地球的自傳形成的。
三、拓展延伸:地球是怎樣自傳的?自傳一周需要多長時間?查閱收集有關資料。
第二課時(地球繞地軸自轉,地軸始終傾斜)
【教學準備】地球儀(或大的中國地圖);寫有“北京”、“烏魯木齊”的`小卡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上節課我們學習知道了晝夜交替是由于地球的自傳形成的。今天我們繼續討論關于地球自轉的話題。
二、新授:
。ㄒ唬┑厍蛟鯓幼詡
1.地球是怎樣自傳的?自傳一周需要多長時間?同學們收集到哪些有關資料?
2.同組交流后集體交流(注意傾聽,避免重復發言)
3.教師引導加深理解
、鸥鶕䦟W生生活經歷,簡單牽引,理解自轉方向自西向東。以上這些事實可幫助學生初步體會相對運動的概念————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在運動的物體上觀察其他靜止的物體時,靜止的物體朝相反的方向運動。
太陽東升西落————地球運動的方向:自西向東或逆時針方向。
⑵引導理解:地球繞地軸自轉。
、僖龑ч喿x指南車信箱資料————極晝和極夜
、谘a充資料:“不動”的北極星
、蹖W生猜想解釋這些現象產生的原因,教師演示:“不動”的北極星說明地球的自轉是圍繞地軸自西向東運動的。什么情形才會出現極晝和極夜呢?(地軸始終是向一個方向傾斜的。為后面理解四季形成作點鋪墊)
⑶地球自傳一周約需要24小時。
(二)探究誰先看到日出
1.同一天里,是北京的小朋友和烏魯木齊的小朋友誰先看到日出?請同學們先在地球儀上找出這兩個地區,確定它們的地理位置關系,再進行預測。
2.設計好實驗方案,填寫在P27面,分小組探究。
3.匯報:哪個地方的人先見到日出?為什么?根據學生匯報情況,可以引導學生進行一個演示游戲,加深印象:請幾個同學背向手拉手圍成一個圓圈(代表地球),其中兩人分別代表北京和烏魯木齊,另請一名同學代表太陽。所有同學一起逆時針轉動,“北京”和“烏魯木齊”見到太陽就叫一聲“亮”。
4.讓學生自己在地球儀上找出更多的地點,判斷不同地點看到日出前后情況的比較。
三、課外延伸地球是不是只有自轉這種運動方式呢?請同學們課外查閱資料了解。
小學科學教案7
一、教學目標
1、科學知識
。1)知道有不同的月相(蛾眉月、上弦月、滿月、下弦月、新月)。
。2)知道月相有每月經過蛾眉月、上弦月、滿月、下弦月再到新月的變化規律。
。3)了解月相變化的成因。
2、科學探究
(1)能持續觀察、記錄一段時間內月相,找出月相變化的規律。
(2)能依據模擬實驗的現象推理、分析并得出月相變化的成因。
3、科學態度
具有長期堅持觀察的學習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知道有不同的月相,堅持持續觀察、記錄一段時間內的月相,了解月相變化的規律及成因。
三、教學準備
課件、月相變化動態gif、乒乓球、手電筒
四、教學過程
1、情境導入
生活情景:在電影院,影片中的嫌疑犯辯解道,“我昨晚借著月光,看見他從牛棚中偷走了牛”。但警察卻說,“那天根本不可能有月光!”看電影的小朋友就有了疑問,“為什么那天沒有月光呢?”
產生問題:對于學生來說月相是很常見的自然現象,學生一般都知道有幾種不同的月相,間接的會認為每天都可以看得見月亮(除了天氣原因外)。而且學生不會每天去觀察月亮,因此極少會有學生知道新月的存在,自然也就不了解在新月的時候是沒有月光的。于是就會產生疑惑,“為什么警察這么肯定沒有月光?”
驅動任務:什么時候月亮沒有月光呢?
活動1:月有圓缺變化
教師提問:同學們,你們都見過月亮哪些樣子?
學生經過交流,他們會發現月亮有多種形狀,有的時候像圓盤,有的時候像鐮刀……這時,教師提出月相的概念,月相是對從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陽照亮部分的狀態的稱呼,并通過圖片讓學生認識幾個典型的月相及其名稱:滿月、上弦月、下弦月、蛾眉月。
在認識月相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彎彎的蛾眉月怎么就變成了圓月?”引導學生思考月相是如何變化的。
活動2:月相變化有規律
月相是有變化的,經常在農歷十五的時候能見到滿月,月相的變化有沒有規律呢?教科書上的表格是妍妍從滿月開始,在一個月內每天觀測月亮,記錄下來的月相,同學們分析妍妍的月線觀測記錄,你發現月相變化的規律了嗎?
學生在觀察和分析的基礎上能發現,月相呈現“滿月——下弦月——蛾眉月——看不見月亮——蛾眉月——上弦月——滿月”的規律。此時,教師再指出“看不見月亮”的時候的月相稱為新月,然后再回應驅動頁的問題,學生就能明白是真的有看不見月亮的時候。
活動3:月相變化成因
月相有規律的變化是如何形成的呢?下面請同學們一起做模擬月相變化成因的實驗來探究吧!
用電筒光模擬太陽光,用涂黑的乒乓球模擬月球,觀測者的眼睛模擬地球上的觀測點。
以觀測者為中心,乒乓球分別放在八個方向,電筒光一直平行一個方向直射乒乓球,觀測者觀察并記錄不同方向的乒乓球亮面的形狀。
結論:綜合模擬實驗的現象,發現由于月球繞地球運動,使太陽、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對位置在一個月內發生有規律的變化,導致從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陽照射到的亮面形狀也隨之發生有規律的變化,從而產生月相變化。
五:課堂小結及交流分享
同學們小結出本節課了解的內容,月亮不同形狀的名稱,月相變化的規律及其成因。并嘗試在生活中堅持長時間地觀察月亮,了解其真正的月相變化。
小學科學教案8
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一些物質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質不能溶解在水中;不能用過濾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質從水中分離出來。
2、過程與方法:觀察和描述幾種固體物質在水中的溶解和不溶解現象;使用過濾裝置分離幾種固體與水的混合物。
3、情感態度價值觀:體驗研究溶解與不溶解現象的樂趣,激發進一步探究溶解問題的興趣;嚴格按規范利用溶解裝置進行實驗。
教學重點
觀察、比較、描述食鹽、沙和面粉三種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與不溶解。
教學難點
1、比較食鹽、沙和面粉在水中的變化有哪些異同。
2、過濾實驗的規范操作。
3、給小學生上科學課應該準備哪些內容
一、做到“三了解”。
1、了解大綱:了解大綱可以對整冊教材、整個單元直至每節課做一個綱目性的了解,這樣教師做好課前準備就多了一把入門的鑰匙。
粵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科學在我們身邊》,就是以“學生對身邊事物已有的觀察認識的生活經驗為引領,引導學生進一步認識身邊的事物,解釋觀察到的現象,探索其中的奧秘”。每節課、每個單元、整冊教材都是這樣,做到“胸中有大綱、腹中有教材”。
2、了解教材:要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必須建立在對教材全面理解把握上。俗話說“熟讀百遍,其意自現”要反復閱讀,細細品味,深刻挖掘教材內容,才能做到對教材的舉重若輕。
3、了解學生:學生是學習主體,了解學生特點可以選擇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學生在一、二年級很少系統接觸科學,有的只是對科學現象的感性認識。學習科學就是要啟發學生天性的好奇心,這是科學學習的起點,把他們對花鳥蟲魚、日月星辰的好奇心轉化成強烈的求知欲和學習行為,只要教師給予充分的活動機會、運用直觀的教具,學生學好科學是不成問題的'。
二、課堂上要有的放矢,給學生準備充分的有結構的材料
選擇有結構的材料供學生探究活動,是提高科學探究活動效率的前提。所謂有結構的材料就是教師經過精心設計的典型教學材料的組合。這種材料的組合,既要揭示教學內容有關的一系列現象,體現教材的科學性,又要符合學生年齡特征和認知規律,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具有趣味性,使學生喜歡并有能力通過對材料的探索,形成完整形象,進而獲取對事物的正確認識。在《使沉在水里的物體浮起來》這課,我選擇了土豆、泡沫、木頭、橡皮泥、鐵塊、裝滿水的玻璃瓶六種典型的物體,它們放入水中有沉的,有浮的。而沉在水里的物體要使它浮起來辦法更多了,選擇的這些典型的物體,有的可以借助漂浮物,有的可以減輕它的重量,有的可以改變它的形狀,有的可以增加水的密度,當然有的也可以幾種方法并用。這些材料的選擇既貼近了學生的生活,又注重了學科與生活的緊密聯系,使學生的思維火花得以迸發,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廣度,激發了學生探究的欲望。學生利用這些典型的材料,依據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去實驗,在操作中驗證假設,在探究中獲取知識,在實踐中感受快樂,提高了課堂探究的效率。
小學科學教案9
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是教科版《科學》教材四年級下冊“食物”單元的第二課,是在學生觀察、記錄了一天吃過的食物的基礎上展開探究活動的。“我們的身體從食物中獲得什么”這一內容與學生日常生活聯系密切,對他們來說,吃東西是件感興趣的事,觀察食物也是很樂意做的事情。所以我采用了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和搜集有關食物營養成份的資料,通過討論交流以加深對食物中含有的營養成份及其作用的理解,再引導學生共同實驗、分析、記錄、描述、交流、各自觀察到的結果,鼓勵他們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讓學生始終處于一種探究、研討的氣氛中,學會用探究的方法去進一步認識食物中含有的營養成份,知道它們的作用,體驗探究的樂趣。同時意識到人的身體從不同食物中吸收豐富的'營養,促進我們健康生活。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說出食物里含有蛋白質、糖類、脂肪、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
。2)說出蛋白質、糖類、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主要作用。
2、探究過程和方法:
。1)小組合作完成檢驗食物中含有糖類、脂肪、蛋白質的實驗。
(2)自行搜集有關食物營養的資料。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對研究食物營養成分感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1、認識食物里含有的各種營養成分及其作用。
2、培養學生細致的觀察能力和準確的表述能力。
教學準備:
1、分組實驗材料:豬肉、核桃、饅頭片、馬鈴薯片、碘酒、小瓶子、滴管、培養皿、白紙、記錄表。
2、課前布置學生搜集有關食物營養成分的資料。
3、相關課件。
教學過程預設
教學環節
小學科學教案10
1.《溶解》單元
一些物質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質不能夠溶解在水中。
溶解是指物質均勻地穩定地分散在水中,不會自行沉降,不能用過濾的方法把物質從水中分離出來。
可溶性固體物質在水中溶解的快慢與物體的顆粒大小(即表面積的大小)、水的溫度、液體是否被攪動等因素有關。
不同的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物質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
食鹽溶解于水的變化過程是一種可逆的過程。
1.1《水能溶解一些物質》
一些物質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質不能溶解在水中。
不能用過濾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質從水中分離出來。
1.2《水是怎樣溶解物質的》
溶解是指物質均勻地、穩定地分散在水中,不會自行沉降,也不能用過濾的方法把物質從水中分離出來。
1.3《液體之間的溶解現象》
一些液體能均勻地、穩定地分散在水中,溶解于水,另一些液體則不能。
1.4《不同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不同的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一些氣體也能溶解于水。
1.5《溶解的快與慢》
可溶性的固體物質在水中溶解的快慢與物體顆粒大小(即表面積的大。、水的溫度、液體是否被攪動等因素有關。
1.6《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鹽》
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鹽。
1.7《分離食鹽與水的方法》
食鹽溶解于水的變化過程是一個可逆的過程。
2.《聲音》單元
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音高和音量是描述聲音的兩個基本指標。
改變物體振動的方式可以改變它產生的音高和音量。
音高是由振動的頻率決定的;音量是由振動的振幅決定的。
人的耳朵有一個膜,當聲音碰到它時它會振動;耳朵和大腦會把這些振動轉換成聲音的感覺。
2.1《聽聽聲音》
我們周圍充滿著各種不同的聲音,我們也可以利用物體來制造出不同的聲音。
2.2《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2.3《聲音的變化》
音量是由物體振動的幅度決定的,振動幅度越大,聲音就越強;振動幅度越小,聲音就越弱。音高是由物體振動的頻率決定的,振動的頻率越快,聲音就越高;振動的頻率越慢,聲音就越低。
2.4《探索尺子的音高變化》
尺子振動的頻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長度的影響。這部分的長度會引起音高的變化:越長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
2.5《聲音是怎樣傳播的》
聲音是通過物體以波的形式,從一個地方傳到另一個地方的。
2.6《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
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內耳構成的,外耳的耳廓把收集到的聲音通過耳道傳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動,這種振動信號傳遞給大腦,通過大腦的加工,我們就能聽到各種各樣的聲音了。
2.7《保護我們的聽力》
過高或過強的聲音會對我們的聽力產生傷害,保護聽力就是要避免我們的耳朵聽到過高或過強的聲音并控制噪聲。
3.《天氣》單元
天氣每天都在發生著變化。
天氣特征主要包括云量、降水量、風和氣溫。
溫度計、雨量器、風向標和風速儀是測量天氣的工具。
氣象學家是研究、觀察和記錄關于天氣信息以及應用這些信息預報天氣的科學家。
天氣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3.1《我們關心天氣》
通常通過云量、降雨量、氣溫、風向和風速等天氣特征來描述天氣。
3.2《天氣日歷》
天氣每天都在發生變化。
3.3《溫度與氣溫》
氣溫是指室外陰涼、通風地方的溫度,每天應選擇同一時間來測量氣溫。
3.4《風向和風速》
風可以通過自然界中事物的變化來感知,可以用風向和風速來描述。
3.5《降水量的測量》
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來測量。
3.6《云的觀測》
根據云量的多少,天氣可分為晴天、多云天和陰天;云在天空中是會變化的,不同的云預示著不同天氣的來臨。
3.7《總結我們的天氣觀察》
天氣是不斷變化的,對長時間觀察記錄的天氣信息進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幫助我們認識天氣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氣變化的一些規律。
4.《我們的身體》單元
我們的身體的.每一個部分都有特殊的功能。在進行各種生命活動的時候,各個不同的部分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協同工作的。
理解身體各部分的協調工作,有利于我們健康的生活。
我們的身體根據外觀可以分為頭、頸、軀干、四肢四部分。根據功能的不同,我們的身體還有不同的結構劃分方法。
身體的肢體運動由骨骼、關節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運動形式會涉及不同的骨骼、關節和肌肉。
我們的身體的運動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氣,肺的氣體交換作用和心臟的血液輸送作用十分重要。
我們的身體運動需要的能量來自于消化器官對食物中營養的吸收,食物在口腔里的良好初步消化過程,有利于食物營養的吸收。
4.1《身體的結構》
身體的結構根據外觀特征可以分為頭、頸、軀干、四肢四部分,如果根據功能的不同身體的結構還會有不同的結構劃分方法。
身體的結構的外部特點可以直接觀察,內部的特點可以借助一些工具觀察。
4.2《骨骼、關節和肌肉》
身體的肢體活動由骨骼、關節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運動形式,骨骼、關節和肌肉的組合結構也會有所不同。
4.3《跳動起來會怎樣(一)》
運動需要氧氣,肺的氣體交換作用將氧氣吸收進血液,將二氧化碳排出體外。
運動量越大,消耗的氧氣也就越多,就需要加快肺的呼吸,以吸進更多的氧氣。
經常鍛煉身體,可以加大身體的肺活量,這樣有利于身體健康。
4.4《跳動起來會怎樣(二)》
需要的氧氣由肺吸入后進入血液,再由心臟通過血管輸送到身體的各個部位,同時收集二氧化碳等廢物,排出體外。
運動量的增加,需要血液運輸更多的氧氣,心臟跳動速度的增加可以加大運輸血液的數量。
鍛煉身體可以增強心臟的力量,有利于身體健康。
4.5《食物在體內的旅行》
活動需要的能量來自于消化器官對食物中營養的吸收。
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腸和大腸,每個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食物在內會按順序進入這些消化器官,被消化吸收。
4.6《口腔里的變化》
運動需要的能量來自于消化器官對食物中營養的吸收。食物在口腔里會經歷初步的消化過程。
牙齒、舌和唾液共同參與了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它們的功能各不相同。
牙齒有三種,不同的牙齒有不同的功能,保護好牙齒,有利于我們的身體健康。
4.7《呵護我們的身體》
身體的各個不同部分在進行各種生命活動的時候,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協同工作的。
小學科學教案11
學習目標
1.通過給小兔子喂食物,觀察了解小兔子的食性。
2.學習照顧、愛護小兔子。
活動準備
1.在飼養角飼養幾只小兔子。各種食物的卡片,兔子卡片。小兔子喜歡吃什么的墻飾背景。
活動過程
形式:集體/小組
1。創設情境:小兔子餓了,需要小朋友給小兔子準備食物。
2。猜一猜:小兔子喜歡吃什么?選擇相應的'實物卡片貼在墻飾上“猜一猜小兔子喜歡吃什么”部分。
3。帶小朋友到食堂為小兔子找食物,喂養兔子,觀察小兔子吃嗎?并根據觀察結果,將相應的食物卡片布置在墻飾上“小兔子喜歡吃”或“小兔子不喜歡吃”部分。
4。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猜想每天帶食物來喂小兔子,觀察小兔子的食性,并做記錄和相互交流。
活動評價
1.在教師的支持引導下,能夠持續喂養和觀察小兔子。
2.能夠了解兔子的食性,并樂于與教師、小朋友交流自己的活動和發現。
3活動建議:
4.請家長注意引導、提醒、鼓勵幼兒有禮貌地與人交往。
5.將禮貌寶寶的圖片張貼在圖書區中,引導幼兒經常觀察和講述,以豐富幼兒的表達能力,養成禮貌行為。
小學科學教案12
1、骨骼
教學資源開發
本課是蘇教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教材第1單元《骨骼與肌肉》中的第1課。人們能夠進行各種各樣的運動,例如壘球運動員能用棒擊球,廚師能揉捏生面團,藝術家能用泥塑造出一尊雕像。人體所進行的每一項運動,都是骨骼、肌肉以及身體其他部分相互作用的結果。
建筑工地是一個忙碌的地方,建筑工人筑好地基后,開始搭建鋼筋骨架。人們發現,由于鋼筋框架的搭建,大樓有了一個堅固的框架,這樣才能安全地建造。大樓竣工了,但是建筑物的框架卻看不見了。
與鋼筋框架一樣,人體內部也有一個框架,但不是由鋼鐵建成的,而是由骨骼構成的。人體內骨骼系統中的數量由年齡決定。一個剛出生的嬰兒有275塊骨,而一個成年人的身體里卻只有206塊骨。因為,嬰兒在成長的過程中,一些骨會合并在一起。例如,嬰兒剛出生時,其頭蓋骨分為許多塊獨立的骨,隨著人體不斷地生長發育,獨立的骨合并在一起,形成了較大的頭蓋骨。
就像一棟大樓沒有鋼筋框架就不能安全地建造一樣,如果人體沒有骨骼,就會站不起來。骨骼有五個主要的功能:塑造體形、支持軀干、運動、保護內臟器官、制造血細胞、儲存身體所需的某些物質。
人體的骨骼由顱骨、軀干骨和四肢骨組成。顱骨包括腦顱骨8塊,面顱骨15塊,聽骨6塊。軀干骨包括脊柱骨26塊,肋骨24塊,胸骨1塊。這些骨互相連接構成脊柱和胸廓。脊柱由二十四塊椎骨(其中頸椎七快,胸椎十二塊,腰椎五塊)一塊骶骨和一塊尾骨相迭而成。胸廓由胸椎、肋骨、肋軟骨和胸骨組成。肋骨共十對,左右對稱,肋骨前端借肋軟骨與胸骨連結構成胸肋關節,后端與胸椎連結構成肋椎關節,第八至第十肋的前端不接胸骨,各與上位的肋軟骨連結形成肋弓。第十一、十二肋骨的前端不與上位肋軟骨相連,稱為浮肋。胸骨居胸前正中部。四肢骨包括上肢骨64塊,下肢骨62塊。
軟骨與骨是構成身體支架的器官,它們分別以軟骨組織和骨組織為主要結構成分。在人的一生中,這兩種組織尤其是骨組織能不斷更新和改建,從而適應成年前機體的生長發育和成年后機體支持功能的變化需求。人體99%以上的鈣和85%的磷以羥基磷灰石的形式貯于骨組織中,因而骨又是人體的鈣、磷貯存庫。
本課的設計意圖是通過一系列實踐、體驗活動,指導學生熟悉人體內骨骼的分布和數量,知道骨的結構與特點,了解人體的骨骼系統的構成與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學生經常自由地做著各種各樣的運動,但他們并沒有意識到在隱藏于身體內部的骨骼在人體的活動中所發揮的巨大作用。人體骨骼的存在可感卻并不可見,屬于一個暗盒結構,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更加需要借助于X光照片、人體骨骼教學掛圖以及一些教學資料片來幫助學生了解人體骨骼系統的結構與組成。
本課由以下三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首先通過組織學生分組摸一摸、記一記并比一比的實踐活動,引導學生探究人體內有多少塊骨頭。成年人的體內共有206塊骨頭,這些不同部位的骨頭有不同的名稱,但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說,掌握它們具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只需要把全身的骨頭按照部位分成四個部分——頭、軀干、手臂、大腿,大致了解人體骨骼的組成就可以了。
第二部分是在學生了解了人體的骨骼系統組成后,引導他們觀察、比較動物的骨頭和石頭的異同點,研究動物骨頭的特點,然后再借助文字及圖片資料認識人的骨骼的結構與作用,意識到骨骼在人體生命活動中的主要作用。
第三部分,組織學生觀察圖片并開展各種實踐活動,引導他們在活動中發現人體骨骼的多種作用:運動、支持軀體、塑造體形、保護內臟器官并在活動中體驗人們日常所做的一些活動中有哪些骨骼參與了運動。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過程與方法
●能夠借助于直接摸、看圖片、對照模型等多種方法了解人體內骨骼的分布與構成,會拼裝一個完整的人體骨骼模型;
●能夠通過看、摸、敲、掂等多種方法觀察動物的骨頭,進而了解人體骨頭的內部結構。
知識與技能
●知道骨骼是人體的支架,成年人的體內一共有206塊骨頭;
●知道組成骨骼的骨是有生命的,骨可以生長,骨中間的軟物質叫骨髓,骨髓能夠制造血細胞;
●知道人體的骨骼具有塑造體形、支持軀干、運動、保護內臟器官、制造血細胞、儲存身體所需的某些物質等多方面的作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自己制作人體骨骼模型,激發學生關注人體結構、研究人體的興趣;
●通過多種活動體驗到人體骨骼對于人體的重要作用;
●意識到借助于合適的工具和技術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人體內部的結構與組成。
教學準備:
1.課前學生把活動記錄上的人體骨骼圖貼在硬紙板上,剪下來,上課時帶到科學教室。
2.利用學校食堂安排吃雞腿的時候收集煮熟的、結構比較完整的雞腿骨,清洗后以備上課觀察之用;另外找一些形體較小的石塊,準備放大鏡、錘子等觀察工具;
3.課前去菜場購買一些無肉的豬骨頭供學生觀察用;
4.放大的人體骨骼的教學掛圖;
5.人體各部分的X光圖片;
6.人體骨骼的相關電教資料片。
教學過程設計
第一課時
一、觀察圖片,揭示課題
1.提問:同學們見過建筑工人是如何造房子的嗎?建筑工人為什么預先要搭建鋼筋框架呢?(電子幻燈片出示建筑工地的鋼筋框架)
2.(電子幻燈片出示竣工后的大樓)提問:大樓建成了,原來的鋼筋框架怎么不見了?
3.談話:與鋼筋框架一樣,人體內部也有一個框架,但不是由鋼鐵建成的,而是由骨骼構成的。(揭示課題:骨骼)
4.提問:關于骨骼,你們想知道些什么?
5.歸納學生想研究的問題,布置本節課的學習任務。
【評析】利用房子的鋼筋框架與人體的骨骼作類比,不僅可以形象地揭示骨骼的結構特點,還有利于幫助學生理解骨骼在支持人體等方面的作用。
二、探究:人體骨骼系統的構成
1.談話:骨骼隱藏在我們身體的內部,難以直接用眼睛觀察,你覺得可以用什么方法來研究我們的骨骼?
2.學生交流方法。
3.實踐活動:摸一摸我們的骨頭,你可以感知到些什么?
4.學生匯報、交流。
5.提問:你知道我們的身體里有多少塊骨頭嗎?你能摸到多少塊?
6.布置任務:把我們全身的骨頭分成四部分——頭、軀干、手臂、大腿。分組各摸一個部分,看能摸出幾塊骨頭。比一比,看哪個小組分得清、摸出得多。
。▽W生分組活動:摸骨數骨)
7.匯報交流活動情況,對照活動記錄里的骨骼圖,了解骨骼的分布。
8.提問:大家摸出自己的手上共有幾塊骨頭?(觀看人體骨骼的X光照片)
9.小結:人們肉眼看不到身體內部骨骼的結構,但X光卻可以。一只手上竟然有27塊骨頭呢!
10.讀一讀:人體的骨頭共有206塊,它們共同組成了人體的支架——骨骼。
【評析】先用摸一摸的方法感知人體內骨骼的分布,再使用X光照片將人眼無法直接觀察到的骨骼分布呈現雜學生的面前,前后感知上的沖突就是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的記憶點。X光照片的利用起到了呈現人體骨骼結構、糾正錯誤感知、滿足學生探究欲望等各方面的作用。
11.補充:人體內骨骼系統中的數量由年齡決定。一個剛出生的嬰兒有275塊骨,而一個成年人的身體里卻只有206塊骨。因為,嬰兒在成長的過程中,一些骨會合并在一起。例如,嬰兒剛出生時,其頭蓋骨分為許多塊獨立的骨,隨著人體不斷地生長發育,獨立的骨合并在一起,形成了較大的頭蓋骨。
12.動手做:拼裝人體骨骼的模型圖片
13.出示人體骨骼教學掛圖,比一比:你拼對了嗎?
14.小結:骨骼是人體的支架,成年人一般共有206塊骨頭。這些骨頭是有規律的組合在一起的。
【說明】要指導學生善于利用身邊的學習資料。骨骼圖資料:見《現代漢語詞典》“骨骼”詞條。
三、體驗:人體骨骼系統的作用
1.談話:人體的骨骼具有什么作用呢?
2.學生交流討論。
3.組織活動:體驗人的骨骼有什么作用。
。1)隊列訓練——運動;
(2)站姿訓練——塑造體形、支持軀干;
。3)呵護“小娃娃”——保護內臟器官。
4.學生匯報活動體驗。
5.拓展:像肋骨一樣保護內臟器官的骨頭還有哪些?
。B骨保護著腦髓和感覺器官;胸骨和肋骨保護和支持著心、大血管、肺等重要器官;盆骨等保護和支持著消化、泌尿、生殖器官)
6.小結:人的骨骼具有運動、支持軀體、塑造體形、保護內臟器官等多種作用。
【說明】學生在不同的活動中能夠體驗到骨骼的不同作用,但他們在交流體驗時往往周旋于事實本身而缺乏一定的概括能力,教師要善于傾聽學生的發言,把握交流中的閃光點,引導學生概括出人體骨骼具有的多種作用。
7.提問:如果人體的骨骼受傷了,會給人的生活帶來哪些改變?
8.安全教育。
四、作業
1.看圖討論:在日常生活中,哪些骨骼參與了運動?
(1)跳繩時;(2)吃飯時;(3)靜坐時……
2.完成活動記錄上的作業。
3.請爸爸媽媽做一次排骨湯,吃排骨時注意觀察豬骨頭的內部是怎么樣的。選一根吃過的骨頭帶到科學課上。
【評析】科學課前的預習與搜集資料也是學習,有意識地提前布置學習任務,將更好地挖掘科學學習的社區及環境資源。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了解人體的骨骼系統
1.活動:分組組裝人體骨骼模型,說說人體的骨骼由哪幾部分組成。
2.思考:人體的骨骼系統有什么作用?
二、探索:了解骨頭的特點
1.探索活動:發現骨頭的特點。
(1)各組學生從老師處領取一根煮熟的雞腿骨和一塊石頭和相關觀察工具;
。2)用放大鏡觀察石頭和雞腿骨;
(3)用錘子輕輕敲打石頭和雞腿骨的表面;
(4)掂一掂這兩樣物品,感覺一下各自的重量;
(5)洗干凈手,把觀察的結果記錄下來。
2.學生匯報交流。
3.思考討論:根據觀察結果,你認為骨和石頭有哪些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4.活動:說說動物的骨頭是什么樣子的。(建議用多種方法描述骨頭的特點)
【評析】通過對雞腿骨和石頭的比較,將更好地發現骨頭表面結構緊密、堅硬、質量輕等特點。
三、觀察:了解骨頭的結構
1.講述:在希臘文中,“骨骼”的原意是“一個死亡了的身體”。其實,骨骼中的骨都是由活細胞構成的,骨是有生命的。
2.觀察活動:提供豬的腿骨解剖實物,觀察骨頭的結構圖,說說骨頭是由哪些部分構成的。
3.講解骨頭的結構組成:骨密質內有一些細小的導管,將骨表面的血管和神經與骨中的活細胞連接起來。骨頭中間有一種軟組織叫骨髓,它能制造血細胞。
4.提問:你還可以提供哪些證據來說明骨頭是有生命的嗎?
【評析】學生對于骨頭是有生命的這一認識缺乏相關的基礎認識,對于骨頭中間能夠制造血細胞的軟組織骨髓也比較陌生,因此必須借助于多種資料及實物讓他們在直接的感知和具體的事實面前建構正確的意義。
四、鞏固拓展
1.談話:通過兩節課的學習,你對人體的骨骼有了哪些了解?
2.補充:了解人體內的另一種骨頭——軟骨。
(1)摸一摸鼻子尖,感覺到了什么?
。2)鼻尖中含有軟骨。
(3)講述:在人的成長過程中,軟骨會發生變化。嬰兒的骨骼大部分都是軟骨,隨著人體的生長發育,大部分的軟骨會被硬骨所代替。
(觀察不同年齡的孩子的手的X光照片)
。4)講述:當人停止發育后,大部分的.軟骨被骨組織完全代替。當然,還存在少部分軟骨,除了鼻尖的軟骨外,在我們的膝蓋處還有軟骨。
【評析】拓展內容與教學內容具有比較緊密的聯系,骨骼的發展變化過程充滿趣味,可以促進學生對自己身體的認識。
附錄:X射線,看透你的身體
通過拍X光片,可以清晰地看到骨頭是否健康或者斷裂。
與可見光一樣,X射線也是一種含有能量的光波。這種光波能夠穿過一些活組織,但卻穿不過骨頭。在拍X光片時,要用一塊鉛板擋住身體的其余部分,因為鉛是一種高密度的金屬,能夠吸收X射線,這樣能使你在拍片中免受不必要的照射。
穿過皮膚和其他身體組織的X射線投射到膠片上。當光照射到骨上,X射線被骨吸收,由于被骨吸收的X射線沒有到達膠卷的底片上,當膠卷洗出來以后,上面清晰的白色部分就表示骨頭。
X射線也有缺陷。首先,X射線不能用來觀察皮膚、肌肉、結締組織和內部器官的損傷情況;其次,X射線中的能量會損傷人體細胞,而這就是讓你盡量避免照射不必要的X射線的原因。
教學反思:
2、關節
教學資源開發
本課是蘇教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教材第1單元《骨骼與肌肉》中的第2課。人體由許多塊小骨組成,而不是一塊塊的大骨,每兩塊小骨之間由關節相連。如果沒有關節,人體就會像木板一樣僵硬。有了關節,骨可以按不同的方式運動。關節可以分為固定關節和活動關節兩種。身體內的某些關節以某種方式連結后,骨的活動性較小,或是不能運動。我們把這些骨的連接稱做固定關節。頭蓋骨的骨就是由固定關節連結的,連接肋骨和胸骨的也是固定關節。可以自由活動的關節就叫活動關節。人體內的大多數關節都是活動關節;顒雨P節使人體能夠進行大幅度的運動。
本課是上一節課研究內容“骨骼”的延伸與深化。關節與人體的骨骼緊密聯系,骨頭與骨頭相連的地方叫關節。教材的設計意圖是指導學生在活動中體驗關節的重要作用,通過運動身體不同的部位比較體驗到關節的連接方式是不一樣的,并借助于文字資料及模型等多種資料認識鉸鏈關節、旋轉關節、鞍狀關節、球狀關節等四種常見的自由活動關節。同時,通過一些常見的小活動體驗到關節具有幫助緩沖等作用。
關節人人身上都有,并且也時時處處都在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使我們可以輕松自如地做著各種想做的運動。但或許因為很多學生都沒有體驗過關節受到束縛時的感覺,所以他們難以意識到平時可以輕松自如地做各種活動是因為有了關節的協助。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生活經驗,教材注重讓學生在經歷中體驗科學、學習科學,可以先選擇把各個不同的關節固定起來再去有目的地做各種小事情,通過與平常動作的對比讓學生來體驗關節在人體運動中的作用,讓學生動手做科學,在活動中自己體驗、自己發現關節的重要作用。然后在比較身體不同部位的關節可以做不同形式的運動的基礎上歸納認識幾種常見的自由活動關節。
與人體的骨骼隱藏于身體內部一樣,人體各個部位的關節也具有隱蔽性,難以直接觀察,要了解各種關節不同的連接方式及工作原理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說具有相當大的難度,為此,我們在設計教學時考慮到了借助于與人體關節具有相似性的動物的關節來直接呈現觀察對象,讓學生在直接的觸摸、實踐中增加對關節的認識,增加他們的感性經驗,并幫助他們建構關節的概念。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過程與方法
●能夠通過活動找出人體上可以自由活動的關節;
●能夠通過多種活動體驗、比較人體上各種關節的多種連接方式;
●能夠借助于模型、實物等了解幾種常見的自由活動關節的工作方式及原理。
知識與技能
●知道骨頭與骨頭相連的地方叫關節;
●知道有了關節,骨可以按不同的方式運動;
●認識鉸鏈關節、旋轉關節、鞍狀關節、球狀關節等四種常見的自由活動關節。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到關節在人體各種運動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認識到人體各部分的結構與功能是緊密聯系并相互適應的;
●感受人體關節的神奇與巧妙,激發研究人體的興趣。
教學準備:
1.學生課前準備一些方便用來固定手指、手臂、下肢等部位的木棒、膠帶等物品;
2.四種常見的自由活動關節的模型及生活中具有相似結構特點的某些物品,如鉸鏈關節——鉸鏈、旋轉關節——旋轉式門鎖等;
3.課前去菜場購買部分豬蹄、去肉排骨等作為觀察關節連接的材料;
4.學生課前吃雞、鴨、排骨等的時候注意觀察動物的骨頭與骨頭之間是如何連接的。
教學過程設計
一、交流談話,揭示課題
1.投影出示機器人行走、工作的視頻,觀察:機器人行動起來與我們有什么不同?你知道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結果?
2.學生交流介紹。
3.提問:人可以靈活地做各種動作跟我們身上的哪部分結構有很大的關系呢?(揭示課題:關節)
4.談話:關于關節,你想知道些什么?
【評析】機器人行動時的動作比較僵硬,關節處的銜接也比較便于觀察,能夠為引入“關節”這一研究主題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認識關節,體驗關節的作用
1.講解:什么是關節?(骨頭與骨頭相連的地方叫關節)
2.講述:人體的支架——骨骼是一個完整的整體。人體由許多塊小骨組成,而不是一塊塊的大骨,每兩塊小骨之間由關節相連。
3.介紹:關節可以分為固定關節和活動關節兩種。身體內的某些關節以某種方式連結后,骨的活動性較小,或是不能運動。我們把這些骨的連接叫做固定關節。頭蓋骨的骨就是由固定關節連結的,連接肋骨和胸骨的也是固定關節。人體內的大多數關節都是活動關節;顒雨P節使人體能夠進行大幅度的運動。
4.小組活動:活動一下身體,找一找身上有哪些是可以自由活動的關節,在人體圖上標出來。
5.匯報交流,實踐體驗。
【評析】科學教學需要“告訴”,也需要“發現”。告訴學生他們所發現不了的,讓他們自己去發現那些可以被發現的,科學學習就顯露出了一種活力!罢疑砩峡梢宰杂苫顒拥年P節”這一活動同時也為后面認識人體內的自由活動關節作好了準備、埋下了伏筆。
6.小結并設疑:這些可以自由活動的關節有什么作用呢?你能想辦法設計實驗驗證一下嗎?
7.談話:如果這些自由活動的關節不能夠自由活動了,會出現什么樣的情況呢?分組實驗活動,體驗一下,關節綁住之后做這些動作跟原來比較有什么不一樣?
(1)綁住食指關節——寫字、穿回形針項鏈、把豆子放進小口瓶;
。2)綁住肘關節——系鞋帶、拉拉鏈、寫字;
。3)綁住膝關節——走路、下蹲。
8.匯報實驗結果,交流試驗體驗。
9.小結:如果沒有關節,人體就會像木板一樣僵硬。
【評析】學生積極參與、親身經歷科學活動時,他們的眼、耳、身、心等多種感官協同活動,能夠豐富他們的體驗,強化他們的認識。這次體驗活動的重點在于比較“關節綁住之后做這些動作跟原來有什么不一樣”,明顯的差異、強烈的體驗必然能夠幫助學生認識到關節在運動中的主要作用。
三、體驗關節的多種連接方式
1.活動:按要求做各種動作,比較一下,身上的關節所能夠做的動作有什么不同。
2.學生交流匯報。
3.預測:里面的骨頭是怎么連接的?
4.談話:你的預測正確嗎?請閱讀資料:四種常見的自由活動關節。
5.學生交流討論。
6.出示豬蹄、排骨等實物,指導學生觀察骨與骨之間是如何連接的。
【評析】借助于動物骨骼及關節來認識人體內部的關節連接方式是可行且具有重要意義的,學生不僅可以觀察到骨頭之間不同的連接方式,還可以觀察到教材上所沒有提及的韌帶、關節窩等更豐富的結構。
7.完成下列各項活動:
(1)轉動你的胳膊;
(2)推開門;
。3)從桌子上拿起一本書;
。4)大幅度甩手;
。5)轉動你的頭;
(6)跪下。
列出完成每一項動作所涉及到的關節的類型。
8.對號入座——找一找身上還有哪些部位的關節分別是這四種常見關節類型。
9.小結:不同的活動關節使人體能以多種方式運動。
【評析】學生的生活是科學學習的源泉。人們日常所做的許多活動與身體的結構具有非常密切的關系,通過完成各項活動來讓學生進一步認識關節的不同類型是幫助學生認識自己身體的一個過程。
四、總結拓展
1.談話: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你對關節有了哪些了解?
2.思考:關節還有什么作用?
3.活動體驗:將你的腳尖踮起,然后迅速將腳跟落下。比較一下,在身體挺直和膝關節彎曲兩種狀態下,做這個活動你的感覺有什么不同?
【評析】課堂學習的時間是有限的,但學生對科學問題的探究是無限的。提一個留有思考余地的問題猶如在學生的心田播下一顆科學的種子,在合適的氣溫、環境下,這顆種子將生根、發芽、開花。
附錄:主要的四肢關節
肩關節由關節囊包圍肱骨頭與肩胛骨的關節盂而成。因肱骨頭的關節面大,呈半球形,肩胛骨關節盂小而且淺,加上關節囊松而薄,所以,肩關節活動靈活,是全身易脫位的關節之一。
肘關節是一個復關節,由三個關節共居同一關節囊而成。肱尺關節是肘關節的主關節,由肱骨滑車與尺骨滑車切跡構成?烧股140°。肱橈關節:由肱骨小頭和橈骨的關節凹構成。只能作屈伸和回旋運動。橈尺近側關節:由橈骨環狀關節面與尺骨上端的橈切跡構成。伸肱時,前臂與上臂不在一條直線上,前臂與上臂之間形成一開向外側的角度,這個角叫提攜角(男性約為165°,女性約為135°)。橈腕關節由橈骨的腕關節面與舟、月和三角骨構成,可做屈伸、內收、外展和環轉運動。橈腕關節與腕間關節共同活動的范圍是:屈最大,約90°,伸45°,內收40°,外展20°,環轉度極小。
腕掌關節由下排腕骨與掌骨構成。除拇指腕掌、小指拇掌關節能作屈伸、收展、對掌及環轉(僅拇指腕掌關節有)等運動外,余三個腕掌關節基本不動。
髖關節由髖臼和股骨頭組成。由于髖臼較深能容納股骨頭的2/3,而且髖關節囊及其周圍的肌肉又比較強厚,因此,穩固性比肩關節大。髖關節脫位也僅次于肘關節和肩關節。
膝關節由股骨下端的關節面,脛骨上端的關節面和髕骨關節面構成;で槐粌蓷l交叉韌帶分割。前、后兩條交叉韌帶尚有防止脛骨前、后移位的作用。膝關節內有月牙狀的關節盤,叫半月板,其內側大,外側小。當膝關節半屈于內旋或外旋位時,突然的強力伸膝運動,可使半月板損傷。膝關節囊堅韌,關節囊的前壁有髕骨和髕韌帶;兩側有脛、腓側副韌帶;后方有斜韌帶加強。
踝關節由脛骨下端及內踝、腓骨外踝與距骨構成,屬于滑車關節。踝關節負重最大,關節面較小,但踝關節囊有韌帶加強,內側韌帶從內側將內踝、足舟骨、距骨和跟骨連結起來;在外側有距腓前、后韌帶和跟腓韌帶連結腓骨、距骨和跟骨。因踝關節周圍韌帶強而有力,以致在踝扭傷時,即使內外踝發生了骨折,韌帶尚未受損。
教學反思:
3.肌肉
教學資源開發
本課是蘇教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教材第1單元《骨骼與肌肉》中的第3課。人體所進行的每一項運動,都是骨骼、肌肉以及身體其他部分相互作用的結果。人體維持正常運動功能的條件:1.骨骼肌肉系統——正常的關節活動度和肌力;2.神經系統—對骨骼肌肉的正常的神經支配;3.心肺血管系統—為運動提供所需的能量。
本課在學生已經了解了人體內骨骼與關節結構與功能的基礎上指導他們了解人體內肌肉的分布,通過實踐活動體驗肌肉在運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肌肉的工作方式,增進學生對自己身體的科學認識,為養成正確的運動方式、科學的生活習慣打下良好的基礎。
人的運動是很復雜的,包括簡單的移位和高級活動如語言、書寫等,都是以在神經系統支配下,肌肉收縮而實現的。即使一個簡單的運動往往也有多數肌肉參加,一些肌肉收縮,承擔完成運動預期目的角色,而另一些肌肉則予以協同配合,甚或有些處于對抗地位的肌肉此時則適度放松并保持一定的緊張度,以使動作平滑、準確,起著相反相成的作用。
人體姿勢的維持除了骨骼的支架作用外,主要靠肌肉的緊張度來維持。骨骼肌經常處于不隨意的緊張狀態中,即通過神經系統反射性地維持一定的緊張度,在靜止姿態,需要互相對抗的肌群各自保持一定的緊張度所取得的動態平衡。
每一個軀體健康的學生一般都難以意識到人們平時能夠自由地跑、跳、說、吃等都是骨骼、肌肉以及身體其他部分相互作用的結果。特別是在前面學習了骨骼和關節的作用以后,學生們更加體驗到了它們在運動中的重要性,非常容易忽視肌肉在運動中的作用。而其實,僅靠骨骼還不能夠使我們的身體動起來,要使我們的身體動起來,必須要有肌肉的參與。
人體內大約有600多塊肌肉,它們具有不同的功能。有的使心臟保持跳動,有的牽動嘴角使你微笑,有的則帶動骨骼運動。身體的一些運動,如微笑很容易控制,而另外一些運動,如心跳就完全不受你控制。那是因為有些肌肉完全不受人的意志支配,這些肌肉被稱為不隨意肌,專門負責呼吸和消化食物之類的運動。受人的意識支配的肌肉叫做隨意肌,比如微笑、讀書、聽到門鈴聲從椅子上站起來去開門等,所有這些動作都受隨意肌的控制。
人體內有三類肌肉: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骨骼肌和平滑肌在身體的許多部位都可以找到,心肌僅僅存在于心臟。每種肌肉在體內都有其特殊的功能。骨骼肌就是附著在骨骼社會的肌肉。這些肌肉提供力量,使你的骨骼產生運動。在身體一些內臟器官的內側,如胃壁和血管中包含著平滑肌。平滑肌是不隨意肌,它們自動地控制著身體內的一些運動。心肌屬于不隨意肌,永遠不會疲勞,能夠不斷地收縮,我們把這種不停的收縮稱之為心跳。
本課主要引導學生體驗、認識骨骼肌是如何工作的,了解骨骼肌的工作方式。由于肌肉隱藏于皮膚之下,難以直接觀察,因此在體驗、討論、理解過程中都存在著一定的難度,在了解骨骼肌的工作方式時借助于體驗活動、教材提供的插圖和相關的手臂活動模型可以使運動過程中肌肉的收縮、放松變化更加直觀、明顯,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突破學習的難點,促進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手臂活動模型是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肌肉的工作方式的,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提前制作。學生則可以在理解了肌肉的工作方式之后再去做模型,通過“動手做”加深他們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過程與方法
●能夠借助于直接摸、看圖片等多種方法了解人體肌肉的分布;
●能夠借助于手臂活動模型了解肌肉的工作方式。
知識與技能
●知道人體內大約有600多塊肌肉,約占體重的40%左右;
●知道人體內有三類肌肉: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它們具有不同的特點與功能;
●知道人體的各種動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縮和舒張帶動骨、關節實現的;
●了解手臂是如何運動的,附著在骨頭上的肌肉總是成對在一起工作,一個收縮,另一個就舒張。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自己制作手臂活動模型,激發學生對人體運動研究的興趣;
●通過多種活動體驗到人體肌肉在運動中的重要作用;
●了解人體內的骨骼、肌肉以及身體其他部分相互作用才能夠完成各種運動,意識到合作的重要性。
教學準備:
1.課前去菜場購買一個完整的雞翅膀解剖后供學生觀察模擬手臂肌肉的工作方式用;
2.人體肌肉的教學掛圖;
3.手臂活動模型;
4.人體肌肉的相關電教資料片。
教學過程設計
一、交流談話,揭示課題
1.談話:你們有沒有手和腳被凍麻的經歷?那個時候你能拿住東西、做出你想做的動作嗎?為什么?
2.講述:僅靠骨骼還不能使我們的身體動起來,要使我們的身體動起來,必須有肌肉的參與。(揭示課題:肌肉)
【評析】借助于學生的生活經歷來初步感知肌肉在運動中的作用,使教材上文字的介紹不再是簡單的灌輸而是真切的體驗。
二、了解肌肉的分布及類型
1.提問:我們身上哪些地方有肌肉呢?
2.學生交流。
3.利用電教資料介紹:肌肉的類型。
人體內有三類肌肉: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三種肌肉的特點。
4.觀察人體肌肉掛圖,了解人體的骨骼肌分為頭頸肌、軀干肌、四肢肌。
【說明】科學教材上沒有涉及到肌肉的作用、肌肉的類型這幾方面知識的介紹,這是教者增添的部分內容。作為知識的介紹,本人認為這些內容對學生正確建構有關肌肉的科學概念是有幫助的。
5.小結:我們的身體上有600多塊肌肉,肌肉約占體重的40%。人體的各種動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縮和舒張帶動骨、關節而實現的。
6.活動:摸摸自己的身體,哪里的肌肉最多?哪里的肌肉最少?
【評析】使骨骼產生運動的是附著在骨骼上的肌肉。遵循“從整體到部分”的觀察順序,將學生的關注點引向本課的研究重點——骨骼肌。通過觀察掛圖、觸摸等多種方式感知的骨骼肌的存在與分布。
三、觀察體驗:肌肉是如何工作的
1.探索活動:肌肉在運動中所起的作用
。1)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一個曬衣服的彈性夾子,在2分鐘內以盡可能快的速度來回夾緊、松開夾子。數一數在肌肉疲勞之前你能夾幾下。
(2)休息一會兒,然后重復第1步的動作。
(3)思考、預測:如果你用另一只手重復第1步和第2步的動作,那么會發生怎樣的情況呢?檢驗一下你的預測。
2.預測:肌肉是如何工作的?
3.活動體驗:
。1)站直后向前彎腰。用手摸后背下部和肚子及大腿的前部,感覺肌肉有什么不同?
。2)左手掌心向上,用指敲桌面。用另外一只手摸手臂的前部和手臂的后部,感覺肌肉有什么不同?再把手翻過來使勁壓,胳膊各部分有什么感覺?
4.學生交流體驗。
【評析】對學生們從所親歷的事物中產生的一些問題進行探究,是科學教學所要采取的主要做法。教師要提供機會把在課堂上、在戶外、或者在實驗室里的探究活動大都集中在現實中的一些現象上,讓學生們去思考,去研究,去調查。
5.教師相機出示手臂活動模型,并觀察教學插圖,講解肌肉是如何工作的。
【評析】人體日常所做的許多看似平常的舉動其實是身體多部分關節和肌肉的配合,身體的“暗盒”結構使學生難以直接觀察到身體內部骨骼、關節和肌肉的運動方式。借助于一定的模型和直觀的教學插圖,可以更直接地展示肌肉在人體運動過程中的變化,幫助學生正確理解肌肉到底是如何工作的。
6.學生閱讀資料。
7.利用視頻觀察解剖好的雞翅膀,模擬手臂肌肉的工作方式。
【說明】有效的科學教學取決于學習材料、科學設備、視聽媒體以及教學技術的可以獲得與組織安排。有效的學習環境不僅要求有特定的探究題目和學習活動所需的專用設備,而且要求有范圍廣泛的基礎科學材料。通過觀察雞翅膀上的肌肉來認識骨骼肌的結構與特點,這比紙板、橡皮筋做的手臂活動模型更直觀、更生動。
8.小結:手臂上的肌肉通過收縮或者變短、變厚來完成它們的工作。當收到來自于神經系統的指令后,肌肉細胞會收縮。因為肌肉細胞只能夠收縮而不能夠伸展,所以骨骼肌必須成對地工作。當一塊肌肉收縮時,與它成對工作的那一塊肌肉會恢復到原來的長度。
五、總結拓展
1.談話: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與研究,你有哪些收獲?對人體的肌肉有了哪些新的認識?
2.游戲:誰是木頭人?
討論:當我們不運動時,身體的哪些肌肉仍在工作?
3.作業:
。1)做一個手臂活動的模型;
(2)選用其他材料做一個其他的人體運動模型。
【評析】課堂的環境很有限,學校的科學活動必須越出學校的圍墻,把科學學習延伸到生活之中對于學生了解科學、對于激勵學生把興趣進一步引向校外會起很大作用。
教學反思:
4。骨骼、肌肉的保健
教學目標為:
過程與方法
●能夠聯系實際說出體育運動和合理膳食對保持人體健康的重要作用;
●能夠根據教材指導開展合適的運動保持骨骼和肌肉的健康;
●能夠在運動過程中進行積極的預防并在出現意外受傷時進行初步的救護。
知識與技能
●知道堅持體育鍛煉和保持膳食平衡可以增進骨骼與肌肉的健康;
●知道不同的體育運動對增強體力、柔軟性和耐力的效果不一樣;
●知道穿戴適當的防護性裝備、運動前做一些準備活動等可以預防骨骼和肌肉在運動中受傷。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訓練正確的運動方式,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增進學生自我保健和自我防護的意識。
教學準備:
1.體操、游泳、健美操等各種體育運動項目比賽過程的錄像;
2.武術、太極拳等傳統體育項目的相關資料介紹;
3.“食物金字塔”等電教資料;
4.部分體育運動防護用品;
5.各種防護知識資料介紹。
教學過程設計
一、設置情境,揭示課題
1.律動:播放《健康歌》,跟著音樂跳起來。
2.討論:剛才的活動中我們主要鍛煉了身體的哪些部分?
3.談話:骨骼和肌肉執行著人體所必需的很多功能,因此保持它們的健康十分重要。(揭示課題:骨骼、肌肉的保。
4.提問:那么,怎樣才能保持骨骼、肌肉的健康呢?
二、了解體育運動對骨骼、肌肉的影響
1.談話:俗話說“生命在于運動”,要保持骨骼、肌肉的健康必須合理地參加一些運動。
2.提問:經常參加體育運動有哪些好處?(視頻資料:人們參加晨練、同學們在學校參加鍛煉的活動鏡頭)
3.學生交流介紹。
4.小結:體育運動可以增強我們的骨骼和肌肉,使人們的身體更加健康。經常運動可以改善人體的柔軟性、增強心肌和肺活量,使人更有耐力,可以使肌肉發達、體力充沛。
5.談話:各種體育運動對增強體力、柔軟性和耐力的效果不完全一樣。
。ㄗ杂砷喿x教材11頁資料)
6.思考、比較、討論:
。1)要想提高自己的耐力,你可以選擇哪些運動項目進行訓練?
。2)要增強身體的柔軟性,可以參加哪些運動?
。3)要提高體力,可以推薦參加哪些運動?
。4)哪一項體育運動對增強身體各方面能力效果比較好?
7.交流:平時你最喜歡參加哪些體育運動?你知道這些體育運動對你身體的哪一個方面有好處嗎?
8.同桌一起對做一節廣播體操,并討論:這些動作對鍛煉身體的哪一部分肌肉、關節特別有用?
9.交流、小結:做廣播體操不僅能使全身大肌肉群、大關節、韌帶等得到充分的鍛煉,還能鍛煉人體身體內部器官,改善人體心血管系統的功能,促進新陳代謝,達到增強全身健康的目的。
10.拓展:武術是我國特有的一項民族傳統體育,其內容繁多,門派林立,表現形式多樣,具有極大的健身價值。(視頻資料:武術的健身價值)
三、了解運動中的安全要求
1.談話:我們平時經?梢钥吹揭恍┤税l生骨折、扭傷、脫臼、肌肉拉傷等損傷。身邊的案例:某位學生在參加體育運動時受了傷。提問:如何在運動中注意安全、避免受傷?
2.交流運動中應該采取的安全措施:
。1)穿戴適當的防護性裝備;
(2)運動前做一下準備活動;
。3)遵守合理的運動規則;
(4)選擇安全的運動場所等。
3.活動指導:溜冰時必須穿戴哪些防護性裝備?(請一生當模特,出示相關護膝、護腕、手套、頭盔等,體會這些裝備在活動中的防護作用)
4.總結:賽前做熱身運動后,關節就會變得柔軟、靈活,這樣就可以幫助避免扭傷和脫臼。此外,在活動中穿戴適當的安全裝備也是很重要的。頭盔、護膝、墊肩、手套都可以幫助你避免受傷。同時,你還應該穿適合運動的鞋子。另外,運動前應該留意你周圍的環境,如果你在特定的馬路或者跑道上滑冰、跑步或者騎自行車,你就不大可能被一輛小汽車或其他人卷入到事故中去了。
5.拓展:一旦在運動時受了傷,應該如何處理呢?
。1)骨骼、關節受傷如何處理?
。ㄈ绻愦_實受了傷,一定要采取正確的急救措施:將一塊冰敷在受傷的部位并高高地抬起,這樣能把疼痛和腫脹降低到最低程度。當你受傷后,一定要把受傷情況告訴家長、老師或者其他長輩。如果老師、醫生或者護士給你醫療指示,你一定要配合他們,遵照他們所說的去做。若傷口沒有痊愈,不要馬上就參加運動,給骨頭和關節充分愈合的時間,這樣你就能夠避免舊傷復發。)
(2)如何避免肌肉受傷?
。ú灰尲∪膺^于疲勞,運動量不要突然增大,要循序漸進。)
。3)防護知識介紹。
四、了解營養對骨骼、肌肉的影響
1.談話:另外,食物營養對人體骨骼、肌肉的健康也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兒童的生長發育離不開四大營養素:蛋白質、礦物質(尤其是鈣及各種微量元素)、脂肪酸(尤其是必需脂肪酸)以及維生素(如維生素A、D、C)。為了使肌肉和骨骼保持正常工作,平時需要多吃些蛋白質含量高、含鈣量高的食品。
2.討論、交流:你知道哪些食物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鈣嗎?(具體見附錄)
3.拓展:營養與健康。
蛋白質是構成及修補人體肌肉、骨骼及各部位組織的基本物質,缺乏蛋白質會導致發育遲緩,骨骼和肌肉也會萎縮。肉類、海鮮和牛奶等動物性食品是完整的蛋白質,植物性則可以從豆類、谷類及核果類中獲得。鈣質則是制造骨骼的原料,可以促進生長并增加骨頭密度。所以每天喝兩杯牛奶,是累積骨本的好方法。維生素D是另一個令骨頭強健的營養素,除了可以由牛奶和魚肝油、動物肝臟等食物中獲得外,每天曬10~15分鐘太陽,人體便可以自行制造維生素D。
五、拓展延伸
1.總結:如何保持骨骼、肌肉的健康?
。ê侠礤憻、豐富營養、注意安全)
2.延伸:身邊的科學
說出你和家人鍛煉身體的五種方法,然后與家人討論對每一項活動應該采取的安全措施。把它們都列出來。思考:如何將這些安全措施付諸實踐呢?
教學反思:
小學科學教案13
一、教材分析
《油菜花開了》是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新的生命”單元第一課。本課安排了三個活動:觀察一棵油菜;觀察一朵油菜花;觀察一棵油菜的花。從這三個活動內容的安排我們可以看出,這節課是按照從整體到部分的觀察順序來設計的,內容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先觀察一棵油菜,然后以最能吸引學生注意的“花”為研究載體,自然過渡到對油菜花的構造和生長過程的探究。本課內容既是本單元學習的引子,又要為后面幾課的學習奠定知識基礎和情感基礎。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開花植物花的構造組成;“十字花科”植物的特點。
能力目標:能用解剖的方法輔助觀察花的各部分組成及特點;在觀察的基礎上,能預測植物未來的生長。
情感目標:激發學生研究植物的興趣,培養學生愛護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識。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會觀察油菜花各部分的構造;難點:學會使用鑷子解剖植物,了解油菜花各部分的名稱。
四、教學策略
教法:在教學活動中,我力求把教學內容轉化成學生從內心想探究的活動,融入多種教學手段,讓學生分組合作、大膽交流,并根據實際情境和學生的特征即興發揮。
學法: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能運用的解剖的方法輔助觀察;能用分類、的方法,記錄觀察結果,掌握觀察規律。
五、教學過程
。ㄒ唬┣榫硨дn,揭示課題
為了讓學生能夠“親其師、信其道”,我會用親切的語言和學生交流春天的見聞;用美麗的圖片吸引學生,讓學生入情入境。我想:當學生眼前呈現出一幅幅美麗的圖片時,他們會被深深吸引,很想走進那一片片搖曳著的金黃,去欣賞、去觀察那一朵朵盛開的油菜花。
。ǘ┬抡n探究,凸現個性
這個過程由三個活動組成。
活動一:觀察一棵油菜
這項活動主要是讓學生了解油彩花的各個器官,內容相對簡單,我采用了比較常用的教學方法。
1、看一看:我給學生出示一張油菜花的完整植株圖片讓他們觀察,培養學生全面、有序的觀察習慣。
2、說一說:經過仔細觀察,讓學生到屏幕前面,指著屏幕上的圖片依次說明油菜花的各個器官,鍛煉學生的膽量,增強學生的自信。
3、想一想:讓學生再想想自己為什么能夠區分油菜的各個器官。經過思考,學生會發現他們的根據主要來源于對舊知的回憶。從而,讓學生明白“溫故知新”的道理。
活動二:觀察一朵油菜花
這項活動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我準備采用“分組討論”的學習方式。
1、選擇討論題目:圍繞教材內容,我給學生設計了四個討論題。分別是:想想用什么辦法觀察油菜花,為什么用這種辦法;通過觀察,分類油菜花有幾部分組成;辨認油菜花各部分的名稱;試著填寫“油菜花觀察記錄表”。
2、實施討論過程
(1)自學準備
在討論開始之前,讓學生針對題目獨立思考,進行分析判斷,初步得己的結論。
(2)分組觀察
按照“優勢互補”的原則,把全班同學分組,選出一名小組長。組長負責組織本組成員對討論題目進行逐個討論,盡量讓每個學生都有發表看法的機會。在討論結束后,組長還要負責記錄本組的觀察結果。
老師在教科桌上給學生擺放好油菜花、放大鏡、鑷子等若干。學生在觀察過程中需要什么,老師盡量什么,做好服務工作。同時,還要相機引導,給學生指引一個正確的觀察思路。當學生取走油菜花,告訴學生要珍惜這弱小的生命;當學生取走放大鏡,問問他為什么要用這種工具;當學生取走鑷子時,要教給學生正確使用的方法。然后在各組之間來回走動,可以點頭、微笑示意,也可以加入他們的活動。當觀察活動即將結束時,再給每組一張“油彩花觀察記錄表”,通過看表中列舉的五項內容,來提示學生用多種方法和感官進行觀察,學生可以試著填寫。
(3)集中討論
在分組討論的前提下,全班集中討論,各小組長匯報觀察討論的情況。由于觀察過程中,方法和態度不同,出現了不同的結果。這是在所難免的,也是我們希望看到的。我們可以及時抓住這一教育契機,充分發揮組長的作用,讓他們用辯論的方式,組際之間互評,達到充分交流的目的。我覺得當學生一各個各抒己見、據理力爭時,正是知識深化、細化、內化的關鍵時期。這時候,老師需要做的不是體現自己的權威身份,而是應把課堂交給學生,以保護學生爭論的積極性和持久性。
。4)教師
我首先對討論題目進行,用圖片展示油菜花的構造組成,通過看圖片學生能夠更直觀、立體地認識油菜花的構造,使知識點掌握更教牢固,為后面幾課的學習奠定基礎。然后,從油菜花的構造特點,抽象概括出“十字花科”概念的認識,這個內容也通過圖片來展示,學生可以邊看油菜花圖案,邊閱讀“十字花科”植物的特點,通過對照學生的認識從個別到一般。最后還須充分肯定學生在討論過程中取得的成績,增強學生學習科學、熱愛科學的情感態度。
活動三:觀察一棵油菜的花
為了讓學生能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下,進入第三個環節的學習。我先給學生播放一段關于油菜花的錄像資料,讓學生的得到適當的調節。這段錄象在教學中還能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為了達到提高學生注意力的目的,我準備采取“問題搶答”的競賽方式。
1、收集問題:讓學生自由閱讀“活動三”的內容,看看教材中提出了什么問題,自己又發現了什么問題,學生將這些問題用紙條的形式送給我,目的是保密。我將這些問題進行分類、匯總,為比賽做好準備。
2、進行比賽:將男女同學自然分成競賽雙方,我來出題,學生搶答,調動學生熱情,活躍學生思維。此時,學生的答案可能還很有創意,比如在推測花蕾未來變化時,用了畫畫的方式,省去了許多繁瑣的語言,讓人看了一目了然,新穎而且有創意。對于這樣的學生,一定要給予高度贊揚,使學生的心情更加振奮。比賽結束時,會有勝負之分,這時還需要及時做好學生的工作,教育他們要“勝不驕,敗不餒”,學會正視成功和失敗。
。ㄈ┙處燑c評,深化認識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學生對開花植物的認識更加深入,學會了用多種方法、多種感官研究植物,但是科學探究的能力的提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還需要進一步培養細致嚴謹的探索;在小組活動過程中,還要加強欣賞他人、快樂自己的團隊協作意識。
。ㄋ模┩卣怪R,延伸思維
為了讓學生在鞏固已學知識基礎上,將知識范圍延伸到了課外生活中。我準備設立了一個“十字花科報名處”,讓學生在課下尋找十字花科的其他植物,利用課余時間,扮演其中的一種到我這里報名,介紹這種植物的特點。對于表現突出的同學,贈送一張“十字花科”植物的精美圖片,作為鼓勵。
六、教學
在這節課的教學設計中,我根據教材編寫的意圖和教學實際,注意“三維目標”的整合,注意教材內容的完整性和聯系性。站在育人的角度,盡量做到尊重和超越教材的和諧統一,重視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創造符合兒童心理發展的教學特色。在這種教育理念指導下,我又采取學生自評、互評和老師的多種方式,達到增強學生探究興趣的目的。
小學科學教案14
【活動目標】
1、初步知道耳朵和鼻子的用處,了解一些簡單的保護方法。
2、能用耳朵聽辨不同聲音,學習用鼻子聞氣味的方法。
3、對聽聲音、聞氣味活動產生興趣。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活動準備】
1、玩具電話一只(有電話聲響的)或手機中的各種鈴聲。
2、密封罐,裝有沙子、鈴鐺、積木等。
3、密封但有氣孔的果奶瓶人手一只,分別裝醋、臭豆腐、風油精、麻油。
4、空氣芳香劑一瓶。
【活動過程】
一、與幼兒玩指“五官”游戲,引起興趣。
二、聞氣味,感知鼻子的.用處。
1、教師在教室噴香水,提問:你們知道這個罐子里有什么嗎?你是怎么知道的?大家都用鼻子聞一聞,香不香?
2、教師引導幼兒嘗試用鼻子聞“氣味瓶”,注意不緊貼鼻子,也可用手扇動提問:這里有很多氣味瓶,氣味瓶里是什么味?怎么才知道?
3、幼兒聞氣味,并與老師同伴交流,聞到的氣味。
三、玩“聽聽猜猜”游戲感知耳朵的用處。
1、尋找自己的耳朵,了解耳朵的用處。
2、請幼兒聽辨不同聲音:電話聲、鈴聲、并請幼兒玩玩“聲音罐”聽聽發出的聲響。
四、了解保護耳朵、鼻子的方法提問:鼻子和耳朵都是我們身上的寶貝,我們應該怎樣愛護它們?
五、閱讀幼兒用書——我有耳朵和鼻子。
1、引導幼兒看圖說說:圖上小朋友的臉上少了什么?請幼兒添畫。
2、認一認,漢字“耳朵”,說說:耳朵有什么用?
3、觀察畫面,引導幼兒說說:畫面上有什么?哪些東西能發出聲音?請幼兒學一學這些聲音,并在能發出聲音的圓圈里涂色。
4、看圖說一說:圖中小朋友用手指著什么?認一認漢字:鼻。
5、想一想,人的鼻子有什么用,動物的鼻子有什么用。
6、引導幼兒觀察畫面,說說:畫面上有哪些東西?哪些東西有香味,啟發幼兒在有香味的方格中打√。
小學科學教案15
小學科學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茖W課程應向學生提供充分的科學探究機會,使他們在像科學家那樣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科學的樂趣,增長科學探究的能力,獲取科學知識,形成尊重事實、善于質疑的科學態度,了解科學發展的歷史。探究作為學習方式,它是一種教與學的策略。很多教師在課堂上都很重視讓學生親身經歷探究活動,獲得發展。但是,怎樣的探究活動才是有價值的,這個問題很值得我們深思。
有一節三年級的科學課,教師引導學生探究液體的相同和不同。講臺兩側擺滿了各種實驗材料。有
食用油、水、牛奶、蜂蜜、蠟光紙、小燒杯、玻璃片、木板、塑料小天平等。學生開始試驗之前,老師提出的問題是:食用油、水、牛奶、蜂蜜有什么不同?學生根據平時的生活經驗說出了很多看法,比如:顏色、透明度、味道、稀稠程度、喝下去的感覺、用途等等。學生的思維頓時活躍起來。接下來,就讓學生動手做實驗。學生一下子蜂擁到講臺上領取材料,想領什么材料就領什么材料。學生頓時忙開了,課堂上很熱鬧。聽課的老師問一個同學,你們在研究什么呀?學生搖搖頭……
這節課,教師準備的大量工具和材料,是想讓學生通過實驗發現各種液體更多的不同,體會到探究的樂趣。由于教師沒有讓學生確定自己要探究的課題,致使學生盲目地忙亂了一節課,無論是在科學概念方面,還是在科學態度、方法和探究方面,得到的東西很有限。
對于小學生來說,探究絕不等于不要教師的指導,不是完全放手給學生,有人認為探究就是讓學生獨立研究,只要老師指導了,就不是探究。那種“學生想研究什么就研究什么,學生想怎樣研究就怎樣研究”的做法實際上是不符合小學生學習實際的。
新課程改革重視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在學生提出了許許多多的問題之后,該怎么辦?這些問題是否都有研究的價值,是否都能當堂研究,學生是否具備研究能力,這就需要教師指導他們整理、篩選,然后確定研究的問題,要讓學生明確自己在研究什么,并緊緊圍繞這個問題收集信息。
一個完美的科學探究活動,應該是“學生自己發現可研究的對象,提出問題,進行假設,擬定實驗計劃,收集相關資料,進行實驗,分析結果并進行匯報、交流”。每位科學課教師都希望自己的學生能夠完成這樣的科學探究活動。但是,真正做到這一步,需要一個能力形成的過程,如果只有探究的`激情,而缺乏探究的方法,漫無目的地去操作,那么,只能說是科學課教師失去了應有的指導作用,是“有量無質”的探究活動。
作為科學課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放慢“探究的腳步”。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根據學生探究能力的水平,設計由扶到放的一系列活動。不僅要引領學生經歷探究,更要注重探究活動的效果,讓學生從中在各個方面得到最大的發展。當然,在科學探究能力培養的過程中,仍然需要依賴于學生的自主參與,緊密結合科學知識的學習,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之內形成科學探究的能力,而不是簡單地通過講授教給學生。這才是我們在科學教育中所追求的“科學探究”、“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與“科學知識”三維教學目標的系統達成。
【小學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水的科學教案05-25
蘇教版小學科學教案02-05
小學人教版科學教案02-22
小學科學教案【薦】02-14
小學科學教案【熱】02-24
小學科學教案【熱門】02-24
【熱】小學科學教案02-24
【推薦】小學科學教案02-24
【精】小學科學教案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