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三年級數學《第五單元觀察物體》教案
一、教學內容
學生在三年級(上冊)教科書中,初步學會了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物體,用圖形表示看到的形狀。本單元繼續從這些位置觀察由4個相同的正方體擺成的物體。用4個正方體能夠擺出許多形狀不同的物體,賦予本單元豐富的教學內容,既能從不同位置觀察這些物體,又能比較各個物體的視圖,還能依據提供的某個位置的視圖,對物體的形狀展開豐富的想象。這些活動都能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二、教材編寫特點和教學建議
1.擺和看是例題的基本教學活動,比較視圖使活動更具挑戰性。
例題十分清楚地要求:先擺一擺,再從正面、側面、上面看一看,安排先擺有兩個目的,一是使學生有可觀察的物體,防止以看實物圖代替看物體的現象發生,把觀察物體落到實處。二是通過擺,直觀感受物體的形狀,尤其是擺出的三個物體的形狀結構的不同。從正、側、上面觀察要讓學生獨立進行,因為他們已經具有這方面的能力。要一邊觀察,一邊描述看到的形狀。如從正面看左邊的物體,形狀是三個正方形組成的長方形;從上面看這個物體,三個正方形組成的長方形的左前方還有一個正方形;從側面看這個物體,形狀是兩個正方形拼成的長方形。這種描述可以用語言的形式,也可以畫出草圖說明。后一種描述可能更適宜大多數學生。分別比較三個物體的正視圖、側視圖和上視圖,使觀察物體的活動富有挑戰性,能激發學生認真觀察的熱情。通過比較,發現從正面看三個物體的形狀相同,從側面看形狀也相同,從上面看形狀不同,從而體會視圖能反映物體的形狀特點。
“想想做做”第1、2、4題都是擺物體、看形狀、比視圖,通過變換問題維持學生的積極性。如第1題要求指出從哪面看,三個物體的形狀相同?從哪面看,形狀不同?和例題相比,給學生扶得少了,放得多了,包容了例題的內容,又高于例題的要求。又如第4題找出具有指定視圖的物體,促使學生逐個逐個地觀察,并且邊看邊對照視圖作出正確的選擇。
2.按照視圖的要求擺出相應的物體,發展想象力。
“想想做做”第3題用4個同樣大小的正方體,按指定的視圖擺物體。依據平面圖形想象和創造立體,是培養空間觀念的教學活動。要讓學生獨立地擺出物體,經歷“研究視圖-構思擺法-擺出物體-觀察驗證”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對研究視圖和觀察驗證這兩個環節給予調控。“研究視圖”是分析視圖的形狀與結構,弄清楚它是從哪面看到的形狀,從而構思擺法。“觀察驗證”是從指定的哪個面去觀察擺成的物體,它是否具有規定的視圖,通過觀察確認或修改擺出的物體。這道題里有三個小題,第(1)小題的物體只有一種擺法,第(2)(3)小題的物體可以有多種擺法。后兩小題對發展思維的靈活性、開放性以及豐富的空間想象是十分有利的。讓學生體會擺法多樣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每人擺出一個物體,在交流中出現不同的擺法,通過相互觀察驗證,獲得擺法多樣的體驗。另一種方式是鼓勵學生擺出一個物體以后再嘗試其它擺法,觀察擺成的各個物體,體驗它的某個視圖都相同。選擇哪種方式教學,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如果把兩種方式結合起來使用,效果會更好一些。
3.對“想想做做”第5、6兩題的說明。
這兩道題是體會實物圖中那些不容易看到或者不能直接看到的正方體。第5題左圖里有一個正方體在后面,被擋著不容易看到;右圖有一個正方體在后面的下方,不能直接看到。第6題的圖中也有類似的情況。體會這些正方體的客觀存在,有利于空間想象。兩道題的教學活動是有差別的。第5題是先看圖照樣子擺,在擺的時候體會那一個正方體的存在。第6題是先數,在數的時候感受那一個正方體的位置。
【三年級數學《第五單元觀察物體》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三年級數學第五單元《觀察物體》優秀教案(通用12篇)04-25
小學數學觀察物體教案01-14
數學教案 《觀察物體》02-06
三年級數學第二單元《觀察物體》教案05-01
第五單元 第1課時 觀察物體 教學反思04-29
小學數學觀察物體教案模板05-26
關于小學數學觀察物體教案05-02
觀察物體的教案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