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案[精選7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美術教案7篇,歡迎大家分享。
美術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了解有關吃蟲草的自然知識,并選用多種方法來表現吃蟲草捕蟲的情景。
2、通過欣賞、觀察、表演等形式了解吃蟲草捕蟲的經過。
3、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課前準備
彩紙、彩筆、橡皮泥、綜合材料
教 學 流 程
一、導入
1、大自然中的動物、昆蟲和植物最多了,你知道哪些蟲子喜歡吃植物?
2、吃植物的蟲子很多,但有些植物能把蟲子吃掉,你相信嗎?
3、你知道有哪些植物呢?
二、新授
1、展示吃蟲草圖片:
(1)瓶子草1
(2)瓶子草2
(3)捕蠅菜
(4)豬籠草
(5)茅膏菜
你們知道這些草是怎么吃蟲的呢?
2、課件介紹一種植物吃蟲的過程。
3、通過幾個畫面播放吃蟲草吃蟲的經過。
4、吃蟲草們有各種捕蟲的本領,有的靠香味,有的靠圈套,有的靠色彩……如果你是吃蟲草,你會用什么辦法吸引蟲子,來把它吃掉呢?
5、每小組商量討論,然后上來表演。
你們表演的`是什么草?誰做什么?誰做什么?
三、欣賞
1、剛才,我們了解了很多吃蟲草的知識,對吃蟲草有了許多認識,但誰多沒見過。不過我們可以充分發揮想象。一些小朋友,就通過想象,把吃蟲草吃蟲的情景畫了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
2、出示學生作品:
(1)討論、研究是用什么方法,什么材料來做的?
畫
剪貼
泥塑
(2)指其中一幅:猜猜它是怎么吃蟲的?
四、學生作業
1、小組討論:
(1)給你們想象的吃蟲草起個怎樣的名字?
(2)用什么材料制作?
(3)說說它是怎樣吃蟲的?
2、學生合作創作,師巡視輔導。
五、作品展示
相互提出改進意見,取長補短。
課后總結:
美術教案 篇2
課時:2課時
課堂類型:造型 表現
教學目標:
1、重點地觀察蜻蜓,了解對稱對于飛翔的重要性。
2、學會用不同的線條和色彩來表現蜻蜓的美。
3、掌握創作的基本方法并以蜻蜓為主題創作一幅作品。
教學重、難點:
1、蜻蜓的結構及繪畫方法。
2、結合不同的材料,大膽的.表現畫面。
教具學具:蜻蜓觀賞VCD、標本、有關蜻蜓的繪畫作品、彩色筆、油畫棒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一)導入新知
導入語:“今天老師要帶小朋友到昆蟲世界去認識一個朋友。”播放蜻蜓觀賞VCD。
小朋友來說說這個朋友長著什么樣?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嗎?
小朋友想不想了解這個新朋友的更多秘密啊,那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蜻蜓的家吧!揭示課題:蜻蜓飛飛
(二)探索新知
1、展示蜻蜓標本。教師引導學生觀察,了解蜻蜓的身體結構。(蜻蜓分為:頭、胸、腹。胸部有三對足,這是昆蟲特有的特征,還有兩對透明的對稱的大翅膀,上面有很多翅脈。頭部有一對觸角,還有一雙復眼,占據頭的大部。腹部較長,上面有很多不同的花紋。)
2、讓學生自由提問,還想了解蜻蜓的哪些問題。師引導作答。并通過圖片讓學生了解蜻蜓生活習性,如:蜻蜓好濕、下雨天飛得很低,捕捉蟲子等。)
3、請小朋友一起來討論:蜻蜓是美麗的,那你們覺得它美在哪呢?
4、思考:“你想用什么方法來表現它的美呢?”并請幾位同學到黑板進行現場繪畫。
5、欣賞書本范圖及線描的蜻蜓繪畫作品,自由討論:“看看其他小朋友跟你們的想法有什么不一樣,你覺得他們好在哪,我們應該學習他們的哪些優點?”
三、作業設計
1、作業:請小朋友來為蜻蜓畫一個故事,看看誰畫的故事最特別,最好。
2、要求:仔細觀察蜻蜓的結構,大膽發揮想象力,結合不同的材料把蜻蜓的美表現出來。
四、學生繪畫,師巡視并進行輔導
五、總結:展示學生完成的繪畫作品。大家都來說說,最成功的畫和還需努力的地方。(師生互議)
六、課后拓展:提倡小朋友要保護蜻蜓,因為蜻蜓是專吃害蟲的益蟲,所以不能隨意捕捉它!
美術教案 篇3
目標:
1、建立素描的完整概念、明確素描學習的方法、步驟和要求,通過訓練基本技法的途徑,提高素描造型能力。
2、本學期時間較短,要求學生強化課后訓練,鞏固課堂知識點,做到熟能生巧。
3、通過學習基礎的美術知識,提高學生審美水平。
任務:
1教學內容:錐體及多邊形 5課時
2教學內容:幾何體組合寫生 5課時
① 教學目的:通過對不同形體的理解和描繪,可以培養表現自然界復雜形體的概括能力,
為進入石膏像寫生打下良好基礎;
② 教學要求: 能分析形體間的空間關系及明暗變化。
3教學內容:明暗關系5課時
① 教學目的:理解光照下的狀態;
② 教學要求:科學地把理性與感性相結合
4教學內容:空間感的表現 5課時
教學要求:掌握表現空間感的三大關鍵點
5教學內容:空間感表現技法 5課時
6教學內容:繪畫的整體性 5課時
① 教學目的: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及點評作業的能力;
② 教學要求:理解畫面的完整性,掌握作畫的整體感
7教學內容:畫面中的對比 5課時
8教學內容:質感的表現 5課時
① 教學目的:通過觸摸觀察,讓學生感受不同材質物,在畫面中極力表現;
② 教學要求:運用不同的表現方法體現多種材質物的視覺效果
9教學內容:背靜處理5課時
① 教學目的:用藝術的手法處理畫面,使畫面更具空間感;
② 教學要求:掌握不同的表現方法
10教學內容:襯布與空間的關系 5課時
① 教學目的:理解襯布在體現畫面空間感中的作用;
② 教學要求:掌握表現襯布的關鍵點
11教學內容:常見問題分析 5課時
教學要求:了解幾種素描中花、灰、膩、臟等的常見問題,并且學會修改方法
12教學內容:石膏五官練習5課時
① 教學目的:培養學生對石膏像的美的感受;理解五官在顏面的組織關系;
② 教學要求:感受藝術家造型的.藝術魅力;對五官的結構有明確的了解;能分析五官的形
體,以明暗色調為造型手段,準確有序地塑造五官形象
13教學內容:耳朵 5課時
① 教學目的:學生對石膏耳朵的造型能力;
② 教學重點:耳朵的結構及明暗規律
14教學內容:鼻子 5課時
① 教學目的:理解鼻子的結構,明暗它由哪三種組成;
② 教學難點:鼻孔、反光,明暗交界線的表現
15教學內容:石膏嘴的寫生 5課時
① 教學目的:理解嘴部結構及在顏面的位置與其他器官的組織關系;培養嘴部造型能力; ② 教學重點:嘴的結構;嘴的明暗規律;
③ 教學難點:嘴的基本結構幾特征
16教學內容:石膏眼睛寫生 5課時
① 教學目的、要求:理解眼睛的結構、及與周邊肌肉的組織關系;
② 教學重點,難點:眼的結構;明暗規律。
17教學內容:石膏五官練習5課時
① 教學目的:培養學生對石膏像的美的感受;理解五官在顏面的組織關系;
② 教學要求:感受藝術家造型的藝術魅力;對五官的結構有明確的了解;能分析五官的形
體,以明暗色調為造型手段,準確有序地塑造五官形象;
③ 教學重點:五官周圍肌肉的變化及其相互關系
美術教案 篇4
(一)課時結構:2課時
(二)教學目的:初中美術教案7年級上冊07課燈與光
1.學生能選擇合適的紙質材料制作簡單的圓筒形、三角形、正方形及其變式
2.學生愿意嘗試借鑒某種形式,運用適當的裝飾手法美化燈與光。
3.學生能有興趣地表述對于燈光的情感,體驗,嘗試分析燈飾的材質、造型及裝飾對于燈光的影響。
(三)教學重點:
1.手工制作與民間工藝相結合的素質培養。
2.制作方法步驟及外觀造型設計。
3.燈飾制作與人們生活的密切聯系性。
(四)教學難點:
1.燈飾制作在表現內容上也有一定的難度,在教學中保證結構的正確性系統性。
2.在造型設計上受哪些因素制約,在制約中又如何去拓展。
3.好的制作如何去欣賞,分析好在哪里?它需要學生去發揮想象和創造,對于初中的學生,其作業的難度和要求要有一個定位。
(五)教學設計:
1.用一定的欣賞情景導入,教師利用紙質燈飾設計與制作中出現的現象,提出合理的設計與制作要求。
2.在班級教學中分組進行竟賽活動,激活教學氣氛,營造一個自由的氣氛和空間。
3.結合燈光欣賞圓筒基本形的`紙質燈飾引入情景,學習基本形的變化要點,鼓勵從大自然、優秀造型藝術及民間美術造型中獲取啟示,教師總結在造型裝飾設計及制作中關于材料、工藝的經驗體會。
4.變化出富有特點并適于燈飾結構要求的造型,滿足透光要求的紙質材料,發現適于設計制作燈飾的裝飾形式。
5.選擇、整理、綜合、變化更多造型與裝飾的形式,嘗試燈飾設計與制作。
(六)教學要求:
1)在紙材的選擇上提供選擇范圍給予必要的提示。
2)充分考慮燈飾造型、空間大小、形狀、高低、結構及發光之后的效果等要素。
3)學生燈飾作品有在變幻燈光下進行實物展示是本課中的一個重要環節,要特別注意用電的安全教育。
4)強化燈與人們的生活、感情的關系、感情的關系應注意光的不同效果給人的心理暗示。
(七)教學準備:
1)學生:課前收集燈光圖片(城市夜景)、簡單紙制手工(小制作)、彩色硬紙板、剪刀、刻刀、鉛筆及各種粘合劑。
2)教師:關于燈光的一些照片、燈罩圖片、燈飾實物、多媒體課件。
(八)教學過程:
第一階段,學習階段:
1)請同學們相互交流關于燈飾制作的相關圖片,簡單談談對制飾制作的感想。
2)欣賞掛圖、照片、幻燈片、多媒體課件等方式,激發學生興趣,引起共鳴。
3)根據掛圖、圖片、以四人為一小組,暢談燈飾作品的形、色、質感,進行簡單的形式分析,便于理解掌握。
4)融以游戲的方式,觀摩和觸摸各種燈飾實物進行感官體驗,獲得關于材料、造型、制作工藝的經驗性認識。
第二階段,指導階段:
1)提醒同學們注意觀察你生活周圍的
燈,如:路燈、吊燈、壁燈等等,說出它們的造型、形式及材料有哪些美學及實用價值,跟你要制作的燈飾有哪些區別與聯系。
2)介紹紙制作燈飾的材料運用及多種造型選擇,燈飾設計的主要形式:圓形、正方形、三角形及多變組合形等,每個形狀的燈飾適合于不同的環境,引導學生主動關注自然界、民間美術及優秀造型中的形與色,從中借鑒、發現、綜合、整理、轉化出適于設計制作紙制燈飾的形式語言。
3)紙制燈飾的主要特點:造型冼煉、生動、簡潔明快、適易掌握、美化環境。
第三階段,制作階段:
1)了解燈飾的藝術特點與功能,借鑒優秀建筑和民間美術相聯系,分析造型藝術可以進行幾個形體組合、充分發揮聯想。
2)善于師生交流制作燈飾的感受,調查生活中與燈有關的內容。
3)用自然硬質媒材或人工硬質紙材,通過折壓造型、切割變化、粘合成型、折起調整、整理組合等技法進行立體造型游戲。
4)用單色和彩色紙材,采用折、剪、刻、拼、帖等方法進行以立體構成為主的練習。
制作過程演示:
第一步:用鉛筆在彩色紙制板上輕輕畫出你所要折疊的圖案。
第二步:用刀刻出所要折起的部位,刻掉透光部分的圖案紋樣。
第三步:用透光紙(白色、彩色均可)在里邊粘帖整理。
第四步:按開始時刻出的部位折起調整、整理成型。
第五步:把備用燈具準備好,接通電源(注意安全)把制作好的燈飾放在上面,照明使用。
(九)教學評價:
1)在尋找紙質材料時注意了哪些材料特性及實際使用中的效果如何?是否積極參與立體造型游戲活動。
2)是否對媒材的形與色感興趣,發現并收集身邊可以用于立體造型活動的廢舊材料及對材料的聯想。
3)你在設計制作燈飾過程中能否及時調整與完善原有的構想,能否大膽地發表自己的創作意圖,
4)你認為自己制作的燈飾在什么樣的條件、環境下使用更合適。
(十)課后小結:
1)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同時展開自評和互評、教師綜合評價。
2)師生共同總結設計與制作的新知識、新結論。
3)選出好的燈飾作品進行燈光演示,同學觀摩教師給予肯定。
美術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平行透視與成角透視》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美術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多彩的學習生活”中的第一個活動。
本課屬于“造型表現”學習領域,教學內容知識量大,邏輯性強,在教材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學習本課有益于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審美能力、造型能力,是美術教學重點。
學生分析
考慮到初一學生的知識特點,學生已經有了一定基礎的造型能力和表現能力,好奇心強。為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鍛煉學生感性和理性思維的能力,培養創新精神,形成勇于探索與實踐的良好學風,我帶領學生到室外觀察校園場景,讓學生自制取景框,學生間相互合作、相互學習、相互評價,進一步加深對知識的鞏固和應用。
設計理念
“優美的校園”中將《平行透視和成角透視》知識與學生學習生活空間──校園造型結合起來,多角度、多方位、多視點地去發現、尋找、理解、表現校園建筑的美感。培養學生的空間意識和表現能力。
為了更有利于學生學習,我采用多媒體和示范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輕松地學習視覺元素和透視法則,并在實踐中加以運用。
活動方式
采用小組自主合作學習的'活動方式。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通過細致的觀察,理解掌握透視規律。
2.結合校園建筑物,學習方形物體的透視現象和規律,了解平行透視和成角透視的基本知識。
教學流程
一.導入主題
用投影放出校園甬道、教學樓線描圖(有透視錯誤、無立體感),分析近大遠小、近寬遠窄、近高遠低。
引導:我們在繪畫時,畫出的物體常常沒有立體感,原因是透視錯誤造成的,所以我們需要了解透視,運用透視規律來畫,糾正畫面中不符合透視規律的方法。你想知道什么是透視嗎?
二.學習透視與練習
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點、了解透視術語。
1.視點:觀察者眼睛的位置。
2.視平線:目光平視前方,在假想畫面上與視點等高的一條水平線。在開闊的野外,視平線是與地平線重合的。
3.主點:由視點向正前方延伸一條視中線,與視平線相交的一個點(亦稱“心點”)。
4.余點:方形物體的兩組水平平行線向左右兩邊分別聚集并在視平線上消失的兩個點。 請兩名學生,一站一坐,觀察石膏立方體和講桌對自己所處位置的視點、心點、視平線,并用取景框畫出來。
學生用取景框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使學生了解透視現象,掌握透視規律,拓寬審美視野,引導學生的繪畫思路]
教師小結:在日常生活活中,我們看同樣大小的物體,近處的大,遠處的小;同樣高的物體,近處的高,遠處的低。這種現象就是透視變化,而“近大遠小”就是透視變化中最基本的規律。
三.探究與表現
1.觀看石膏正方體、長方體線描圖,在不同的位置、角度所呈現出的透視變化。(多媒體展示分析,引導學生觀察)
[師生討論、觀察透視現象,強化學生空間思維的形成]
2.平行透視;把物體放平,正面面對學生。
小組討論:選舉學生代表回答問題。
生:上下線和視平線保持著平行關系,平行透視有1個消失點。
生:兩邊的豎線與視平線垂直,兩側的邊線呈傾斜狀,慢慢延長向心點集中,消失于心點。
教師小結:兩位同學回答都正確;方形物體的一組邊,如果與我們成平行狀,那么它的另一組邊則逐漸消失于心點,離我們近的線段就長,離我們遠的線段就短,這種現象就是平行透視。
用投影儀放出一幅正確的平行透視線描圖,請一同學上臺,驗證透視是否正確。 學生學習興趣濃厚,爭先恐后地上臺驗證,學生上臺將斜線延長,延長線集中于心點,線描圖正確。
3.成角透視;物體的一角對著學生。
生:上下邊和左右邊的線變的傾斜了,延長線分別向視平線左右兩點集中,成角透視有2個消失點。
生:沒有平行線,都垂直于水平面。
教師小結:回答的很正確;物體的一角與我們正對,傾斜線延長并向視平線上的左右兩點消失,這種透視現象叫成角透視。
請一同學上臺驗證一幅成角透視線描圖,是否正確。
四.知識擴展與小組競賽:
1.你熱愛我們的校園嗎?我們的校園美嗎?(播放建筑錄像,渲染氣氛)
學習興趣高漲,表現欲望強烈。
2.帶著取景框,走,我們到校園一起去看看!分成四小組做透視練習。
[把學生帶入校園環境中,了解場景構圖的特點]
3.學生作業,教師輔導。(通過學習透視,思路清晰,學生躍躍欲試。此時安排作業恰到好處)
教師:要求同學參照學校建筑,畫出一幅平行透視、成角透視的線描圖。
教師輔導:針對有繪畫困難的學生,提醒他們透視要正確,重點輔導。
[學生自己動手練習,創造能力得到發揮,有利于學生個性的發展,鞏固了所學知識]
五.課堂小結:
把自己畫好的作品同學之間相互評論,每個小組找一幅有代表性的透視作品拿到前面展示,講一下透視步驟。
教學反思
在美術教學中,我們不僅要教會學生一些必要的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學生學習主動、積極,內在自我與外在環境實現了有效溝通,創新能力在評價交流過程中得到充分的肯定,并從中得到了自信心。為使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活動中來,學生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凸顯了學生的主體性;而在學生發表意見時老師認真傾聽,在學生產生困惑時,老師適時點撥、指導,實現了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在這堂課當中我運用邊講邊問、啟發思考、集中注意、師生共同參與,強化了師生互動教學過程;精心組織訓練,小步快進,當堂反饋,力爭把問題解決在課內。
美術教案 篇6
一、教材分析
本課屬于“設計.運用”領域。通過本課教學讓沉重了解吊飾在生活中的應用;在制作吊飾過程中體驗生活的快樂;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的習慣和熱愛生活的情感;讓學生在美術活動中充分地展現自己的才能,培養創新精神。
二、教學目標
知道吊飾與生活的關系,了解吊飾的結構和基本制作方法;學習吊飾的裝飾方法,能利用紙材制作平面或立體的吊飾。
三、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觀察、記憶生活中吊飾的種類,了解吊飾的結構,掌握制作方法設計吊飾。
難點:造型的新穎美觀。
四、課時安排:2課時
五、德育滲透
培養觀察生活的習慣和熱愛生活的情感,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學習美術,通過各種教學手段激發和培養創新精神。
六、材料準備
彩色紙、剪子、刻刀、膠水。
七、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
組織學生觀察吊飾作品,激發制作興趣。
2、講授新課
(1) 出示課題,講授新課。
問題:
①你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見到過吊飾?
②說一說吊飾的樣子。
③ 為什么要掛吊飾。
④ 分析結構。
⑤為什么叫吊飾?
(2)以一個吊飾為例分析:由哪些部分組成?每一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吊飾――用來裝飾環境并能懸掛的飾物。
①主體部分可以設計什么形狀?你有什么創新設計?
②在什么部位裝飾效果最好?說說裝飾內容和怎樣裝飾。
③ 你能設計幾種懸掛方法?
(主體部分:吊飾的主體形狀,有平面的、立體的。裝飾部分:吊飾的關鍵部位,使吊飾美觀漂亮。懸掛部分:吊飾的懸掛部位。)
(3)看教材第12、13頁,分析了解制作過程。
(4)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觀看展品。
討論:準備制作什么樣的吊飾,確定小組合作內容。
(5)播放課件或相關資料,啟發創新設計,學習基本制作方法。
3、學生完成作業
(1)確定制作方案:小組合作研究制定方案,落實主體、裝飾、懸掛部分的具體設計,進行分工。
(2)教師輔導要點:
主體形象設計新穎美觀;
裝飾部分特點突出;
創新使用材料。
4、展示作品
集體布置教室,請各小組將作品懸掛起來展示。
觀看作品,評價作品。
課后記
很多孩子懂得將現成的小飾物和自己親手制作的部分結合起來,作品效果非常好。
美術教案 篇7
教學目的:
1、 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和愛好,充分認識“生活中處處存在美、關鍵要靠我們的眼睛去發現”(羅丹語)。
2、 引導學生通過細致的觀察,感受校園環境及建筑的美感,指導學生運用繪畫知識表現校園環境。
3、 鼓勵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用自己的繪畫語言去發現美、創造美。
活動過程:
1、 風景畫欣賞導入。(復習構圖、透視知識)
2、 分組活動寫生、師生共同活動。
3、 課堂小結,學生自我評價、教師適當點評總結。
一、引課:
1、課堂內。
老師:同學們好,老師近日畫了一張風景畫,大家想不想看一看?
學生(齊聲):想。
(老師展示風景畫。)
(學生驚嘆,產生濃厚興趣。)
老師:請用你自己學過的美術知識對這幅畫進行評析。
(學生發言踴躍,通過發言復習了透視、構圖知識。)
(老師對學生的發言給予鼓勵、肯定。)
老師:自然界處處存在美,要靠我們自己去發現和表現。
(老師繼續展示自己在校園內寫生的美術作品。)
學生(邊議論邊發言):原來我們經常生活的校園畫出來也這么美呀!我也要畫一畫我們的校園。(此時,學生探索美的'興趣被激發了出來)
2、課堂外
學生分組開始校園寫生,師生共同活動。(教師循環指導)
3、課堂內
課堂小結——學生自我評析——老師點評總結。
二、課后簡析:
通過對校園環境、人物以及校園內各種活動的繪畫表現,加深對校園豐富多彩的學習生活的體驗以及自己與同學、老師之間的和諧關系,培養學生熱愛校園生活的情感,并了解對相關環境、人物活動的最基本的造型語言和表現方法。校園寫生課符合新課程理念,導入課題生動自然,學生興趣高漲,分組寫生活動中師生關系融洽,繪畫積極性高,課堂小結中,學生發言積極、氣氛熱烈,使我感到初一新生思維活躍,語言表達能力強,對于學生的發言,我一個個給予肯定,使每一個學生具有自信心,促進學生潛能、個性、創造力等方面全面發展。 通過這節課我感到課堂教學,課課都會有不同的情況發生,這就要求老師具有應變能力,使課堂教學收放自如,以學生為本,充分尊重學生的成長需求,體驗需求和選擇的需求。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美術教案大班美術教案02-17
中班美術教案美術中班教案01-07
精品美術教案美術作品教案08-23
美術的教案01-04
美術教案01-26
《美術》教案02-18
(精選)美術教案07-28
(精選)美術教案08-22
[精選]美術教案08-22
美術教案【精選】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