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案6篇(集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美術教案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美術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引導學生欣賞民居和家具的造型美,了解家具的樣式、結構,學習簡單的模型制作方法,了解居室的布置、美化方法。
過程與方法:在運用設計、工藝等方法進行娃娃家創作的活動中,感受材料的特性,能夠靈活運用身邊的材料,進行廢舊物品再創造,提高動手能力,發展創新意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進一步提高審美表現力和合作意識,在小組學習的氛圍中,相互交流、互相學習、資源共享,培養學生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
教學重點:
能夠對紙材和廢舊紙盒進行創造性的使用,動手設計和制作娃娃家。
教學難點:
巧用紙材,制作出新穎、美觀、造型多樣的娃娃家。
教學策略:
本課通過對娃娃家的欣賞,以及生活中廢棄紙盒的再利用再創造,運用簡單的加、減法及適當的美化裝飾,變廢棄紙盒和彩色紙張為可愛的娃娃家,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在教學中可以采用“觀察感悟——嘗試發現——體驗探究——交流合作”的教學策略。首先通過對生活中家居物品的觀察,了解娃娃家的.家居設計及色彩搭配,拓寬學生視野;引導學生嘗試對娃娃家中的家具模型拆一拆、拼一拼,在拆拼中發現并探索紙盒的巧妙變化;通過簡單的紙造型游戲,引導學生發現紙材的趣味變化,探索紙造型的多種方法,感受親手制作、創造的興趣;在交流中共同探究,通過簡單的添加、組合、變化及裝飾,合作完成作品,展開游戲。
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觀看動畫片《怪物大學》,了解各種怪物的夸張形象。
2、使用棉簽、吸管,通過滴、吹、貼等技能表現小怪物的各種造型。
3、體驗玩色活動帶來的樂趣。
4、感受作品的美感。
5、感受色彩對比。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相關的動畫視頻、黑色卡紙、顏料、吸管、棉簽、小眼珠貼片。
經驗準備:有一定的玩色經驗。
【活動過程】
一、觀察造型,萌發創作愿望。
1、師:剛才我們看到動畫片里有許多的小怪物,你們喜歡嗎?他們長得什么樣?
2、小結:小怪物的樣子有很多種,有高矮的、胖瘦的.、有單眼的、還有長得都很滑稽。
二、展示圖片,探索制作方法。
1、出示圖片,觀察形象。
師:小怪物來到咱們班啦,小朋友看看,他們長得什么樣。(引導幼兒觀察小怪物的各種形象和動態)
2、探索方法,了解制作過程。
師:想知道小怪物是怎么來的嗎?首先用蘸滿顏料的棉簽在紙上用力一點,然后使用吸管對著有顏料的地方向各個方向吹,貼上眼睛貼片,這樣搞笑的小怪物就出現了,小怪物就很神氣了。
3、幼兒大膽嘗試,教師巡回指導。
三、展示作品,分享成功樂趣。
1、教師展示幼兒作品并請小朋友介紹自己的成果。
2、教師點評幼兒成果。
美術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魚是日常生活中較常見的動物,不光通過電視、圖片或者去動物園,生活中處處可見,我們吃的食物中也有魚類,所以我設計了本次活動《各種各樣的魚》。收集大量的廢舊材料,也讓他們了解到廢物利用,不浪費。平時都是以畫畫為主,今天讓孩子動作操作這些廢舊材料,使得它們變成一條條美麗的魚,提升幼兒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目標:
1.利用各種廢舊材料,設計制作自己喜歡的小魚,體驗動手操作的樂趣
2.樂于大膽嘗試,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1.廢舊材料、魚的圖片、操作工具。
2.幼兒在活動前觀看魚的視頻和魚的實物。
活動過程:
環節一,出示圖片,讓幼兒欣賞,在欣賞的過程中并讓幼兒著重觀察魚的外形特征,每條魚都是不一樣的,要仔細觀察,從魚的頭部、身體、身體兩側、尾巴等來觀察魚。
反思:幼兒看到魚后都很興奮,在講解時也表達的很清楚,正對自己喜歡的魚在那不停的說,我在看的過程中也加以講解魚的不同點,和他們的形狀,讓幼兒更好的記住自己喜歡的魚。
環節二,觀看好圖片后,出示廢舊材料,直接主題,用廢舊材料制作各種各樣的魚,教師用兩個不同形狀的盒子問小朋友可以做什么魚,幼兒說出了很多種類,根據盒子的形狀差異,教師做出了兩條不一樣的魚,再請幼兒說一說自己手上的材料是什么形狀的,能做什么魚,了解后再請幼兒動手做。
反思:這一環節,我在制作上還是講解的比較仔細的,但在讓幼兒發言時,請的.幼兒不是很多,而且幼兒說出來的種類并不是很多,我就這樣一帶而過了。
環節三,幼兒自己動手操作,教師巡視指導,完成自己的作品。
反思:此環節,幼兒操作很認真,教師在一旁自己觀察,讓孩子做的更好。
最后的環節是幫幼兒的作品進行修改,使得作品更美觀,最后上墻進行展示。
反思:幼兒對于自己的作品展示表示的非常興奮,也更努力的讓自己的作品制作的更好。
活動反思:
幼兒對于美工活動都是比較感興趣的,在操作中每個孩子都很認真,沒有以往的吵鬧,在操作中,部分幼兒的能力很強,制作的很漂亮,個別幼兒要繼續努力。我在操作講解上還是比較仔細的,也讓幼兒和我一樣來說一說自己的材料根據形狀可以做什么魚,通過欣賞,夸大幼兒的知識面,做出更多漂亮的魚,在作品展示的時候,幼兒更是興奮,它們也時不時的改動自己的作品,希望自己制作出更漂亮的魚。
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在踩腳印、找色塊的游戲中,對玩色感興趣。
2.能根據色塊的形狀大膽想象,嘗試創意想象畫,感知變化的樂趣。
3.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4.在創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準備:
1.紅、黃、藍、黑、白,水粉顏料。
2.水粉筆30支。
3.畫紙、kt板若干。
4.鞋套每人1付。
5.游戲音樂2首。
活動過程:
一、踩色游戲,激發興趣。
師:來了好多的顏色朋友,有哪些顏色呢?
今天,我們要用小腳玩個踩顏色的游戲,請你找一個喜歡的顏色,隨意的跳一跳、蹦一蹦。
二、色塊創意想象畫。
(一)觀察畫面,感知色彩的變化。
提問:你看到了那些顏色?
小結:紅色、黃色、藍色碰在一起,還會變出其他的顏色。
(二)根據色塊,鼓勵幼兒大膽想象。
提問:在這些一塊一塊的顏色里,會藏著誰?像什么?
(三)小組合作,創作想象畫。
在這些一塊一塊的.顏色里還會有什么有趣的東西,用你的亮眼睛把他找出來,和小伙伴說一說、畫一畫、變一變。
三、欣賞、評價、提升。
展示作品,幼兒相互欣賞,提問:你找到了什么?你覺得它在干什么?
活動反思:
美術的核心價值是提高審美能力,讓孩子學會欣賞美、感受美、表現美。本次活動,我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節奏歡快的音樂,將游戲融入到美術活動中,讓孩子在玩中暢想、在玩中大膽表達、在玩中愛上畫畫!縱觀全過程,我做如下反思與小結:
1.趣味踩色。在“踩色游戲”這一環節中,我充分尊重幼兒意愿,讓其自主選擇喜歡的顏色,用小腳代替畫筆隨意的蹦、跳、踏,在畫紙上留下五彩的色塊,通過與色彩的自由接觸感受色變的快樂,體現游戲的自主、愉悅。
2.自由想象。在此過程中,只是給予適當的點撥與啟發,盡情地讓他們的想象,產生強烈的創作欲望。對作畫的要求沒有過多的局限,幼兒在作畫過程中可以自由結伴,在大大的畫紙上創想、添畫,體現活動形式的自由、開放。
3.自主表達。老師以多種形式,多個維度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創意,滿足每個孩子表達與表現的欲望和需求,體現評價的互動、有效。當然,活動中還存在一些不足,每個環節之間的時間把握可以再緊湊一些,突出后面幼兒操作的重點部分,教師盡可能的要少講,精講,做好有效的引導,使幼兒有更充足的時間來進行繪畫活動。
美術教案 篇5
課題:外國雕塑
課時:1課時
課堂類型:欣賞 評述
教學目標:通過欣賞教材中外國著名雕塑作品,使學生對世界各國不同歷史時期雕塑藝術有所了解和認識,達到開闊眼界,增長知識,陶冶情操,提高藝術鑒賞力的目的。
教學重難點:認識雕塑藝術的特點以及雕塑藝術表現手法的多樣性。
教具學具:課本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用具準備情況
二、講授新課:
1、導入:外國雕塑作品浩如煙海,題材內容十分廣泛,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其雕塑作品風格也各不相同。我們這節課選擇了幾件有代表性的作品進行欣賞。
2、新授:
欣賞雕塑要從以下幾個方面:
(1)雕塑的主題:藝術創作源于生活,生活也是雕塑創作的源泉。一件優秀的雕塑作品應反映生活中的真、善、美。除此之外,雕塑創作和其他藝術一樣還應高于生活,在主題上扣緊時代脈搏,弘揚時代主旋律,這樣的作品才能得到人民的喜愛和認可,才能對社會產生積極的影響和作用。
(2)雕塑的語言和形式美:雕塑藝術有其特有的藝術語言。首先,它具有三維空間的體量感,不同于平面的繪畫,它是以實在的體積占有空間,通過立體的形象來表現藝術主題。其次,雕塑的藝術形象具有凝練性。雕塑的特點是把豐富的內涵凝縮為一個具體的形象。
(3)雕塑的材質美:雕塑作品由于題材的不同,所選用的材料也不同,材料以其自身的材質美感為主題服務,如歷史題材的作品宜選用石材或鑄銅等材料,現代造型作品可選用不銹鋼材料等。隨著時代的發展,新的雕塑材料不斷涌現,如玻璃鋼、鈦鋁合金等,為雕塑藝術增添了新的風采。
3、作品賞析:
《思想者》(青銅,高186厘米)這是十九世紀法國雕塑家羅丹的作品,在這一作品中,羅丹使整個雕像縮成一團,讓人感到他仿佛不僅是用腦袋在思考,而且全身的每塊肌肉,每條神經都處在緊張的`思索之中,羅丹有意識的把支著下頦的右胳膊肘放在左膝上,形成一種富于表現力的扭轉,腳趾深深的摳在臺座上,使思考的運動從肩背一直貫穿到腳尖,從而體現出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人們從這一藝術形象中產生豐富的聯想,受到啟迪和鼓舞。
《工人與集體農莊女社員》(不銹鋼,高24米)這一雕像是前蘇聯最優秀的女雕塑家穆西娜的作品,這一雕塑之所以著名,不僅是由于它所體現的重大而深刻的思想意義,還在于它在藝術構思,特別是雕塑的構圖上和新材料不銹鋼的使用上所作的種種努力。青年工人和集體農莊女社員兩個巨大的人像勇猛前進的動勢通過向上高舉的手勢,使構圖取得了平衡,共同向著一個目標前進的意義和統一步伐,是蘇維埃國家的偉大象征。至于雕像所用的材料不銹鋼,這在當時還是首創,不銹鋼本身所呈現的銀亮色,可以反射太陽光和燈光,當晨曦和晚霞照射到雕像上時,就閃耀出更加明亮的光輝,使雕像更有表現力。
《柏林城市雕塑》在歐洲,林立的高層建筑和遍布城市的雕塑仿佛是一首巧妙的樂章和諧而生動,這些造型各異的雕塑能折射出當代異域文化的一個斷面。當我們置身于一種與發達的現代社會生活緊密相關的現代藝術的氛圍中時,就會強烈的感受到人們對于自己生活空間的悉心關懷和愛。時代的節奏要求藝術家創造出與之協調的雕塑作品,課本中的西柏林街頭的抽象雕塑,與具象雕塑不同,雖沒有明確告訴我們表現得是什么內容,但那堅硬光亮的不銹鋼質材、龐大高聳的四個圓柱,彎曲纏繞而挺立向上的造型,都給我們一種不屈不撓,強悍有力地感受,一種精神力量,一個美好的想象空間,因而有著強烈的時代感。
《家庭》看了這座雕塑,相信你一定會很快地認出這是有爸爸、媽媽和孩子組成的家庭。雖然,藝術家并沒有對人物的五官和服裝進行細致的刻畫,但是生動簡明的造型,仍然是我們感受到一家人的親情。這是一件具有現代風格的作品,它不追求逼真的人物形象,而是受取“寫意”的手法,抓住三口人體形上的特征,用光滑圓潤的外形,組成了一個整體。亨利·摩爾是英國著名的雕塑家,是現代雕塑藝術的杰出代表人物。他善于對雕塑做全面地思考,不受具體形象的限制,而且充分考慮雕塑與環境的關系,從而創造出一種獨特的雕塑語言。
《挑刺的少年》(青銅,高76米)這是一件公元前四世紀左右的古希臘雕塑,它的顯著特點是高度的寫實和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并且還帶有一點幽默感。從造型上看,少年的形象基本處于靜止狀態,但靜中有動。一個少年坐著挑腳刺這樣一個似乎微不足道的生活細節,雕塑家也懷著極大的興趣去表現它,體現了藝術家對現實生活的熱愛。
《彼得大帝紀念碑》(青銅,黃岡石)這是十八世紀法國著名雕塑加法爾柯涅的作品,彼得大帝是俄國偉大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他領導俄國逐漸強大起來。法爾柯涅把彼得大帝塑造成一個叱咤風云的英雄人物,它騎著駿馬在奔馳中突然勒住馬頭,作品充滿了豪邁的氣概。雕像的底座由巨大的整塊花崗巖雕成,猶如波濤洶涌的浪潮,它象征著彼得大帝的改革是在沖破重重驚濤駭浪中進行的。俄羅斯許多進步思想家、作家都贊美過這座紀念碑。例如:普希金為此寫了長詩《青銅騎士》。
《美國國家紀念碑》這座紀念碑位于美國中西部的南達科他州的拉計莫爾山,利用海拔1800米的山峰,依據天然巖石,雕刻了自美國獨立以來享有盛譽的四位總統的胸像(自左至右:華盛頓、姐弗遜、林肯、羅斯福)。利用拉計莫爾山峰雕刻偉人像,這是南達科他州的歷史學家多恩、魯賓遜于1923年倡議的。1924年,當年已經58歲的雕刻家加特森·鮑格勒姆(1807-1941)勇敢地接受了這項創作任務。從1927年正式動工,到他74歲時逝世還未全部完成。他逝世后八個月由他的兒子完成了父親未完成的事業。四座巨像面部平均高度約20米,鼻長7米,嘴寬2.6米,眼寬1.5米,依山勢的變化,姿態生動自然,成為美國現代著名的紀念碑雕刻之一。
三、小結:學生談談感受
美術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感受因季節而生機盎然的植物世界,培養學生愛護自然愛護綠化的意識2認知目標:掌握用超輕黏土制作植物和花瓶花盆的方法
3實踐目標:讓學生學會不同植物搭配不同花瓶花盆.
教學準備:
課件超輕黏土
一激趣導入
仙人球四季常青,其形狀奇特,具有觀賞價值;它的生命力極強,能夠克服惡劣的環境在沙漠里生長,因而深受人們的喜愛。你見過這種植物嗎?下面我們用泥巴做一個仙人球吧!
2觀察思考觀察仙人球,說說它的形狀和結構特點。
二實踐探索學習用徒手成型的方法做一個仙人球。
介紹方法:
A捏球身先將一塊泥巴搓成橢圓形。
B粘上泥條捏出棱角邊
先將泥條從上到下粘接在橢圓形上,然后用拇指和食指擠捏泥條外側,使其成棱角邊,上部頂點可用工具整理好。
C添加劑
將泥巴搓成小錐形,涂上泥漿,粘接在棱角邊上。
D組合整理完成
可以用牙簽將幾個大小不同的仙人球插接在一起。除了用泥條做刺以外,還有其他方法嗎?
1)怎樣制作的仙人掌?你還能做哪些有趣的造型呢?
學生嘗試用超輕黏土制作一個仙人掌.
2)春天有很多花盛開,你喜歡哪些花?這些花在造型上有什么提點?
3)學生根據課前收集的圖片資料,制作一朵自己喜歡的花.
四制作花瓶或花盆
美麗的鮮花需要漂亮的花瓶或花盆來擺放,你看見過什么樣的'花瓶或花盆呢?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可出示幾幅不同的花瓶花盆圖片。學生發揮想象,創新構思,動手裝飾自己的花瓶或花盆,組織學生四人一組,討論各自的設計方案和制作步驟,相互設計,取長補短,并根據需要作出適當的改進。
1、學生按照自己的設計方案和制作步驟,動手操作。
2、教師巡視,引導同組學生協作,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3學生制作完成,問學生:你做的花瓶好看嗎?能不能再把它裝飾一下,讓它更漂亮呢?進行制作。
五評價
比一比,誰制作的植物與花盆(花瓶)最配。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美術教案美術中班教案01-07
大班美術教案大班美術教案02-17
美術教案-美術:螃蟹09-29
精品美術教案美術作品教案08-23
美術教案12-16
美術的教案01-04
美術教案01-26
(精選)美術教案07-28
美術教案【精選】07-29
《美術》教案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