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美術教案(通用20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七年級美術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七年級美術教案 1
一、教學目標
(一)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對印原理和制作方法。嘗試多種對印方法,用自己喜愛的方法制作抽象或具象的對印作品。并通過分小組制作,體驗集體制作的樂趣,學會交流,懂得合作與分工,分享成功的快樂。
教學重點和難點:
(二)教學的重點:掌握涂色方法和壓印的方法。
(三)教學的難點:如何充分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利用不同媒材和方法制作有個性特色的作品。
(四)課前準備:
學習材料:底版(玻璃、木板、布料、塑料板、不易吸水的紙板、墊板)、顏料(水粉、水彩、油墨、油畫顏料、調色油)、漿糊或膠水、涂色工具、作業紙(不吸水的掛歷紙背面,光滑的名信片或賀卡等)。
(五)教學設計:
學習內容學生活動教師活動
通過畫、印等方法,制作對印版畫。對印是獨幅版畫的一種制作方法。通過在底版上涂色、壓印得到豐富而奇妙的肌理效果。 使學生了解對印原理和制作方法。嘗試多種對印方法,用自己喜愛的方法制作抽象或具象的對印作品。并通過分小組制作,體驗集體制作的樂趣,學會交流,懂得合作與分工,分享成功的快樂。 教師要注重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與創造愿望。引導學生在對印表現活動大膽、綜合地運用色彩。嘗試多種對印方法,表達興趣與情感。對印中最大的問題是水與色的關系問題,教師針對不同的情況給予不同的指導:水多時引導學生壓印再疊印效果較理想。水少時便于一次壓印同時旋轉。多種顏色印紋涂色時盡可能不混合,使其自然混色。
二、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活動的方式與教學方法:
(一)設疑導入:
教師在玻璃板上涂色,放紙壓印,讓學生猜猜:紙上會出現什么呢?教師揭紙展示,學生愕然,原來是一個怪怪的人臉,學生在哄笑中激發了興趣。也可將自然界形成的石紋、石形、木紋、葉紋等變化萬千的圖形造型做成課件讓學生觀賞,同樣可以起到誘發學生從自然形成的紋、形中發現美的欲望。
(二)自主探究:
請學生仔細閱讀書上講授的兩種制作方法,抓住關鍵點,自己動手嘗試對印制作方法,針對可能出現的困惑和技法上可能出現的問題,事先提幾個問題起提示和思考作用:不同厚薄的色彩產生怎樣的效果?不同輕重的壓印產生怎樣的效果?不同的底版產生怎樣的效果?先涂深色再涂淺色或先涂淺色再涂深色會產生怎樣的效果?怎樣得到自己想要的圖形?通過思考和嘗試,充分發揮學生自主性學習,提升學生的感悟和認識。
(三)拓展創新:
教師在玻璃底版上從冷到暖地有序涂色,覆蓋上比涂色大一倍的紙,用右手掌按住紙面中央,左手拉住靠近身邊的紙角一起旋轉45度左右。產生變化豐富并具動感的肌理。請學生也來試試看,能不能發明一種新的對印方法,要做到別具一格。完成后請學生大膽地到臺前介紹自己的制作方法和獨特處,以及畫面的色彩層次和肌理變化給人的感受。其他的學生也可談談對他人作品的視覺感受。
(四)作品展示:
對本小組的作品匯總進行集體討論,看看某些具有自然景觀效果的`或某些類似于人物、動物的對印作品,能否經添加形成一張具象作品。對于某些不能添加的作品,能否結合其他同學的作品經過剪裁,組合成一張抽象作品。討論之后或集體創作或指派一人主筆,完成本組作業。凡有創意的作品給予展示,全班評出最有創意獎。
學習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一)對印中最大的問題是水與色的關系問題,教師針對不同的情況給予不同的指導:水多時引導學生壓印再疊印效果較理想。水少時便于一次壓印同時旋轉。多種顏色印紋涂色時盡可能不混合,使其自然混色。
(二)壓印時紙張不可移動,可用小夾子或雙面膠固定。(加說明圖例)
(三)當采用吸水性強的材質做底板時。顏色要水少色濃。
三、教學評價
評價方式:采用2個步驟進行,首先觀察學生對制作與拓展創新教學活動方式的參與熱情,其次觀看學生的對印作品。
評價點:
(一)學生是否對對印制作有興趣?是否體驗到快樂?
(二)能否在美術活動中大膽地運用色彩壓印,得到各具特色的對印效果?
(三)能否憑借不同的工具材料制作自己理想中的作品?
(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否提高?
(五)有沒有發明出新穎的對印方法?
(六)能否進行自主學習和發揮合作精神?
(七)是否與同學密切配合,積極參與對印的創作活動?
(八)能否運用各種技法,有創意地進行創作活動?
(九)按下表評價自己的作品(用短語自評)。
自然天趣肌理效果色彩搭配獨創性制作方法師生評價
四、教學點評(教學反思)
本課程屬于[造型。表現]課。在教學設計上更注重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與創造愿望。引導學生在對印表現活動大膽、綜合地運用色彩。嘗試多種對印方法,表達學生的興趣與情感。由于本課的難度較低,教師應該注重引導學生的拓展創新,同時還能用語言文字表達和深化創作主題。
七年級美術教案 2
教學目標:
1、了解面具的由來和演變發展的過程,了解不同國家、地域、民族對面具的不同理解。
2、了解面具的造型特點及表現形式和方法。
3、了解現代面具的功能和作用。
教學難點:
設計出具有新意、藝術效果獨特并符合表演角色性格特征的面具。
課前準備
(1)多媒體課件、圖表、面具光盤。
(2)面具相關文字資料及圖片資料。
(3)學生制作面具的海綿紙,膠水等。
(4)學生表演節目用的道具和音樂。
教學設計
學習內容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第一課時激發興趣與合作探究第二課時學習與制作第三課時展示、體驗、交流。分組合作,討論節目,分配角色。搜集面具資料(圖片、實物、文字資料等)與同學交流自己對面具文化的了解。欣賞中外面具作品。學習面具的設計制作方法。設計有創意的面具以小組為單位表演節目,評價自己與他人的面具及節目的設計。引導學生觀看錄像。組織學生分組,討論每位要演節目及角色,引導學生查找資料。講解面具知識,面具的歷史、面具的制作方法。重點講面具對人物性格的刻畫。指導學生設計出有個性、有創意的面具。正確引導學生評價
教學過程設計
(一)第一課時激發興趣與合作探索
1、影片欣賞:播放童話劇《馬蘭花》錄像資料
2、教師總結:看了錄像中戴面具表演的節目。我們也要開一場聯歡會。要以小組的形式每個同學戴上面具,表演你喜歡的節目。
3、教師提出問題請同學思考:a、你和誰一組?b、表演什么節目?c、我演誰?d、角色的性格是什么樣的?e、你如何給角色設計面具?
4、請你用形象或語言描繪出你所演角色的.特征。
5、請同學查閱有關面具的文字資料、圖片資料、實物等。(通過書籍、網絡、電影、錄像等)
(二)第二課時:面具知識的講解與面具設計與制作
1、面具知識的介紹
引導學生把搜集的圖片、文字資料,以小組為單位向全班同學展示。交流對面具文化的了解。
交流內容應包括:
(1)古代面具的由來、意義、功能。
(2)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國家面具的造型特點及風格。
(3)面具的材料及色彩特點。
(4)現在面具的功能:隨著社會的發展,面具的功能已不再是祭祀,驅鬼怪,除病魔。
提問:現在社會中面具都運用在哪些方面?
學生思考:家居裝飾、表演道具、狂歡節、物品的設計等。現代面具是人們除舊迎新、歡歌勁舞、交流情感不可缺少的裝飾。
教師用多媒體課件演示現代面具圖片,加深對現代面具的了解。
2、教師講解面具的設計制作方法,步驟。
3、學生制作面具
在教師介紹面具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礎上。學生展開設計與制作。
學生思考:
(1)設計什么風格的面具?(粗獷、奔放或細膩。寫實或抽象)
(2)運用什么樣的色彩表現人物的個性?(色調統一、色彩對比強烈)
(3)采用什么樣的制作方法?(平面或立體)
要求:面具造型色彩夸張獨特,符合節目的角色。
(三)第三課時展示、體驗、交流
根據上節課制作好的面具向全班同學展示、體驗、交流。
1、分別以組為單位,上臺表演本組設計好的節目。同時,體驗角色的內心情感。為了使節目更生動,可以考慮音樂、旁白、服裝、道具等。
2、發給每人一張評價表。每組表演完節目后,給以評價。
3、全班同學的面具貼在黑板上。教師引導同學評價。(從面具及表演兩方面評價)
教師提出問題:你最喜歡哪組同學設計的面具?為什么?
你最喜歡哪組同學表演的節目?為什么?
4、學生交流體會,贊美他人的優點,欣賞他人的成功。
5、教師總結評價
附:
評價表
第一組第二組第三組第四組第五組第六組
面具造型30分
色彩30分
節目創意20分
表演20分
教學反思
本課程屬于設計應用課。在教學設計上更注重學生的體驗,由于學生知識、能力不同,在設計面具和表演節目上,教師要尊重學生自主興趣,情感的表達。節目的選擇應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充分展示學生的所思所想,是學生內心世界的一種真情流露。
七年級美術教案 3
教學目標:
1、學會捏小泥人的一般方法。
2、培養動手能力與合作精神。
3、體驗學習活動的快樂,陶冶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操。
教學重點:
在活動中掌握捏小泥人的方法。
教學難點:
想象一定的情境,并根據情境做出各種造型有趣的小泥人。
教學準備:
課件陶泥
教學過程:
一、走進教室看一看
1、課件展示在教室里玩耍的小泥人的圖片,提醒學生仔細觀察。
教師提問:你看到了什么?
2、學生回答(引導學主回答出“什么人”、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教師小結并揭示課題。
二、做個泥人試一試
1、師生一起隨意捏個外形。
教師在視頻展示臺示范講解。(強調“隨意捏”,要大膽,可夸張一點)
2、指名展示,師主共同調整。
三、捏捏泥人動一動
1、課件展示小泥人的.不同動作,配歡快的音樂。
2、師主同做“小泥人的體操”。
3、教師提問:你是怎樣讓你的小泥人做不同的動作呢?
教師小結捏泥人動態的要求。
四、美化泥人樂一樂
1、課件展示5張制作完整的小泥人圖片。
提問:你覺得他們美嗎?美在哪里?你能看出是用什么方法做的?
師生共同總結美化小泥人的方法。并用課件展示。
2、師主共同美化自己的小泥人。
3、指名展示,師主共同點評、調整。
五、合做泥人玩一玩
1、課件展示一組小泥人的圖片。
教師引導學生從泥人的動態、細節的美化以及組合幾方面來欣賞。
2、分組討論:我們的小泥人在教室的哪個位置做游戲,做什么游戲。
3、小組合作表現。
六、展示泥人評一評
七年級美術教案 4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規范實驗教科書,美術四年級上冊,第2課花手帕的教學活動一。
教學目標:
1、了解制作花手帕的基本方法與要領,在實際操作中感受色彩的變化與韻味。
2、培養同學耐心、細致的學習態度和對民間藝術的熱愛。
3、同學自主完成一張花手帕。
教學重點:
讓同學學會手帕的制作方法與步驟。
教學難點;
同學耐心、細致的學習態度的培養。
教學準備
1、同學:水彩顏料和生宣紙。
2、教具和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請大家觀察老師手中的手帕與我們平時的手帕有什么不同?然后說一說你有什么感受?
生:述自身的想法與感受。
師:既然同學們都覺得老師手重的手帕非常的漂亮,那你們想制作一張這樣的手帕嗎?(想)我們今天就一起來制作一張這樣的手帕吧!
老師板書:花手帕
二、欣賞感受
1、在同學們制作話手帕以前,首先請同學們欣賞以下其他同學制作的手帕吧!并邊看邊想怎樣才制作成這樣的話手帕?
2、同學們欣賞。
3、抽同學說一說制作話手帕的步驟。
教師小結:制作花手帕需要兩個步驟,一是折紙,二是染色。
三、方法指導
1、教師: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折紙,看一下這里邊有那些學問。
我想知道同學們能用幾種方法把這張紙折起來。每個同學試一試,然后老師抽同學起來折給大家看看,希望同學們想到的方法不一樣。
2、同學展示自身的折法。
3、教師小結:從同學們剛才的折法中我們可以看出,折紙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等會兒同學們在制作花手帕時,請同學們根據當時的`情況,選擇合適的折法。
4、教師:現在我們來學習染法。
染法的種類很多,根據教材,我們今天著重介紹兩種,一種是浸染,一種為點染。
(1)我先為同學們介紹浸染。浸染就是把折好的紙放入調好的顏料中浸一下,其具體的操作方法請同學們看課件。(課件展示)
老師:現在同學們明白什么是浸染了吧?(明白了)那我們就來學習另一種染法,點染吧!
(2)點染就是把水彩顏料直接滴在折好的紙上,其具體的操作方法請同學們看課件。(課件展示)
5、老師小結并提出制作中的注意事項。
現在同學們已經學會了花手帕的制作,但老師還要提醒同學們注意以下一些事。
(1)顏料自身要先調好,畫面應以一種顏色為主,色度要有深淺變化。
(2)染色時要注意時間的控制,浸在彩色水中的時間越長則紙帕吸收的顏料越多,面積越大。反之則少,面積越小。
(3)最后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紙在吸收水分后會十分的脆弱,稍不小心就會接破前功盡棄,希望同學們盡量控制水分的吸收和展開時小心一些。
四、自主表示
1、同學分小組制作花手帕,將作業紙采用不同的的方法折疊,然后在彩色水中浸染或點染,制作2---4張美麗奇特的花手帕。
2、教師巡視指導,即使發現問題和糾正。染得好的叫同學適可而止。
五、研討交流
1、將同學作品進行展示。
2、提問,你喜歡那一張,為什么?
六、課堂小結:
1、這節課同學們有什么收獲?
2、老師小結結束課堂。
七年級美術教案 5
教材分析:
使學生初步了解篆刻從實用走向藝術的發展過程,以及在各個歷史時期所形成的風格、審美取向,培養學生的藝術情趣,提高對中華民族傳統藝術的鑒賞、陶冶性靈、增進綜合素質。
學情分析:
教學對象是初中年級的學生,這個階段的學生思維比較活躍,精力充沛,教師應以鼓勵和支持為主進行教學活動。學生平時對印章并無多大的了解,通過這一單元的學習,可以增添學生對傳統藝術興趣,還可以自己創作作品,使學生有成就感。
教學重點:
篆刻的治印步驟及方法。
教學難點:
篆刻時如何把運刀的方向、角度與力度。
教師準備:
篆刻刀,印床,砂紙,印譜,印尼,毛筆,小刀,橡皮,白紙,印章數枚。
學生準備:
1、課前了解篆刻的基礎知識,收集資料并于同學交流探討。
2、用篆體練習自己名字的書寫。
3、小刀,橡皮,鉛筆,白紙
教學步驟:
一、檢查課前學生準備,請兩位同學到黑板上用篆體書寫自己的名字;
二、引入課題,通過講解兩位同學的書寫—引入課題篆刻藝術趣味;
三、思考討論:古代有些字畫上鈐有很多枚印章,這些印章是不是同個人的?用途分別是什么?
四、篆刻的定義:篆刻即是用篆書刻成的印章,是一種實用藝術品,它又稱為“璽印”、“印”或“印章”等;
五、秦漢印章藝術—審美特征:秦印帶有田字格風格優美秀雅漢印,是印章藝術上的繁榮時期風格雄渾;
六、古代印章與我們今天的普通印章有什么不同?
七、篆刻如何布局;
八、篆刻的制作步驟;
九、學生練習:
十、教師總結、
板書設計:
一、思考與討論;
二、篆刻的定義;
三、印章在歷史各個時期的名稱;
四、古今印章的用途;
五、制作步驟。
教學反思:
在初中階段進行篆刻學習有助于倡導民族精神,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以篆刻拓展課教學為平臺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的'發展。經過本堂課的教學,發現學生對印章很有興趣,課堂氣氛很活躍,對印章的作用也有一個系統的了解。印章的作用和發展的課程對于豐富學生的知識面,拓寬學生的眼見有很大的幫助,但是由于課堂的內容較多,有一定的深度,所以學生的認知,接受過程還得需要一段時間。
七年級美術教案 6
教材分析:
人美版美術教科書第十六冊以《敦煌莫高窟》為教學的出發點,并聯系我國其他的著名石窟,從石窟藝術追溯佛教的起源,對雕塑、壁畫藝術的欣賞,引申到對當時社會歷史、文化的了解,對宗教文化的了解。在本課教學中,教師可以打破了以往單純介紹作品的美術特征的局限,把敦煌藝術放在特定的文化和歷史情境中,以便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敦煌藝術,升華學生的愛國情感。同時通過敦煌石窟藏經洞遭遇外國所謂探險家的掠奪,致使大批國寶四處流散的事實,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懂得藝術珍品的價值。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敦煌藝術所處的地理位置,初步認識敦煌藝術是由石窟建筑、彩塑藝術和壁畫藝術共同組成的佛教藝術的寶庫。
2、能力目標:通過查找資料,了解佛教傳入與敦煌石窟的興建。能對敦煌石窟有代表性的形象塑造與藝術效果進行分析。
3、情感目標:充分感受我國石窟藝術的偉大成就及傳統藝術的'博大精深和藝術價值。同時滲透德育教育,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
教學重點:
認識敦煌藝術中彩塑、壁畫的藝術特點,激發學生學習探索興致和愛國熱忱。
教學難點:
感悟石窟藝術作品所傳達的審美、理想與情感。
教學手段采用:
1、倡導“表現性學習”,以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2、多媒體輔助教學豐富課堂容量,加強課堂的直觀性與趣味性。
3、采用欣賞優秀作品與德育滲透相結合的教學策略來組織教學。
教學過程設計:
一、引入
1、組織教學,誘導提問學生是否知道中國的四大石窟藝術。
2、學生回答后播放幻燈片,讓學生對石窟中彩塑和壁畫作品有一個初步的直觀感受。
教師提問:你看了以上作品后談談你對它們初步感受(考查直觀感悟的能力)、欣賞、評述。學生回答:紛紛對彩塑的外在形象談看法。如身姿顯得較豐腴。耳垂都較大,神色都較慈祥等,壁畫色彩鮮艷,線條比較流暢。
3、幻燈出示課題——敦煌莫高窟
二、新授
1、學生自主探究敦煌莫高窟的地理位置、發展過程和藝術特色。
(通過學生自主的整理歸納,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感悟佛教與石窟藝術的關系,以及石窟藝術的時代背景及發展過程。)
此環節學生掌握敦煌莫高窟如下知識信息:
A、地理位置:敦煌在今甘肅省西北角,莫高窟位于敦煌市東南25公里處鳴沙山東麓斷崖上,前臨宕泉河,南北長1680米,高50米。
B、發展過程:始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引入樂傅和尚的故事),莫高窟現存有壁畫和雕塑的492個,石窟大體可分為四個時期:北朝、隋唐、五代和宋、西夏和元。
C、藝術特色:莫高窟是一座融繪畫、雕塑和建筑藝術于一體,以壁畫為主、塑像為輔的大型石窟寺。
學生活動:結合教材與準備材料,進行探討交流和總結。
教師活動: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驗證學生們的探究結果。
2、分析討論:敦煌藝術中建筑、壁畫、雕塑的整體特點,升華對傳統藝術的情感。(師生互動完成)
【幻燈鏈接】:(輔助資料)
建筑:它的石窟形制主要有禪窟、中心塔柱窟、殿堂窟、中心佛壇窟、四壁三龕窟、大像窟、涅磐窟等。
壁畫:莫高窟壁畫繪于洞窟的四壁、窟頂和佛龕內,內容博大精深,主要有佛像、佛教故事、佛教史跡、經變、神怪、供養人、裝飾圖案等七類題材。這些畫有的雄渾寬廣,有的瑰麗華艷,體現了不同時期的藝術風格和特色。
雕塑:莫高窟的造像除四座大佛為石胎泥塑外,其余均為木骨泥塑。塑像都為佛教的神佛人物。彩塑形式有圓塑、浮塑、影塑、善業塑等。這些塑像精巧逼真、想象力豐富、造詣高深,而且與壁畫相融相襯,相得益彰。
學生活動:結合課前預習,進一步認識和研究敦煌藝術特點,談出自己認識和感受。
教師活動:結合學生的談話,進行補充講解。同時滲透和強化我國優秀美術傳統的歷史淵源和成就,激發學生的自豪感。
3、結合欣賞歸納幾個重要時期的主要藝術特色,理解敦煌藝術,全面認識和學習石窟藝術。(強化對祖國優秀傳統美術作品的熱愛,深化愛國思想。)
教師活動:用幻燈片出示不同歷史時期的同一類敦煌藝術形式(以壁畫、雕塑為主),引導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并嘗試歸納其藝術特色。
學生活動:討論、探究不同時期敦煌藝術的特色。
【幻燈鏈接】:(輔助資料)
a、北朝時期:共有36個,窟形主要是禪窟、中心塔柱窟和殿堂窟,彩塑有圓塑和影塑兩種,壁畫內容有佛像、佛經故事、神怪、供養人等。塑像體態健碩,神情端莊寧靜,風格樸實厚重。
b、隋唐時期(重點探究分析):現存洞窟有300多個。塑像都為圓塑,造型濃麗豐肥,風格更加中原化,并出現了前代所沒有的高大塑像。群像組合多為七尊或者九尊,壁畫題材豐富、場面宏偉、色彩瑰麗,美術技巧達到空前的水平,內容主要有佛像、經變、佛教史跡、佛教故事和供養人等。
c、五代和宋:這一時期的洞窟現存有100多個,多為改建、重繪的前朝窟室,形制主要是佛壇窟和殿堂窟。
d、西夏和元代:莫高窟現存西夏和元代的洞窟有85個。西夏修窟77個,多為改造和修繕的前朝洞窟,洞窟形制和壁畫雕塑基本都沿襲了前朝的風格。
教師活動:結合以上內容對學生討論進行點評和補充。
學生活動:分組探究,交流成果。
4、敦煌藝術中彩塑藝術及壁畫藝術的賞析。
(豐富學生認識,進一步加強對美術傳統的藝術特色的理解。結合講解有關故事,創設互動機制,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如“九色鹿”“尸毗王”、“經變”、“本身”“佛傳”故事。)教師可通過課堂調查的形式引導個別學生給大家將與之相關的故事,但要注意把握時間。教師在講述中要注意選擇造型生動、故事性、趣味性較強的作品,使學生易于接受,且易于比較,避免面面具到。
教師活動:幻燈展示典型圖片,講解升華。答惑。
學生活動:講自己知道的相關故事或聆聽他人講故事,并把自己不懂得或者不理解的地方與大家分享。
5、藏經閣的發現和失竊歷程。
(激發學生愛國主義熱情和傳承美術文化的責任感。)
教師活動:幻燈展示以上內容,引導學生列舉與之相似的例子,同時進行德育滲透:愛國愛傳統。
學生活動:例舉、談感受,并談一談自己今后應該怎樣做。
七年級美術教案 7
教學目標
了解如何策劃校園活動。
了解怎樣結合校園活動進行調查研究。
通過調查了解活動所涉及的部門與學科。
跨學科全面的思考與設計創作出好的策劃。
教學重點
如何應用美術的形式把校園生活中設計的方方面面表現出來。
教學難點
找準美術表現形式與活動策劃的結合點培養綜合解決問題和整體藝術策劃的能力。
教學準備
紙板、聚苯黏合劑、束扎用鐵絲、繩子、水彩、水粉顏色、水彩筆、油畫棒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每一年,我們學校都會組織很多活動,如藝術節、繪畫展、科技周等等。它們是一次歡樂的盛會,展示自己的舞臺。如果讓我們班來策劃一次活動,我們有這個信心和能力嗎?板書課題:策劃一次校園活動。
二、新授
在課前我們已經以藝術節為例,請同學們調查了關于藝術節的策劃知識,你是通過哪種途徑了解的?生答:專業書、網上的信息、報紙、雜志、訪談。現在我們以組為單位共同獻計獻策,以出示題板的方式回答問題,比比誰的方案最優秀:
(一)藝術節策劃方案將涉及哪些的環節?
請各小組討論后出示題板,看哪一組同學想到的詳細:(活動時間、地點、目的、各種宣傳和準備、內容安排、活動進程、部門分工、費用預算、負責組織人員等等)
(二)藝術節的內容有哪些?
開幕式、集體表演、歌舞晚會、朗誦會、猜謎大賽、繪畫比賽、演講天地、游戲比賽、圖書大餐、頒獎晚會……
(三)這么多的活動,應該有哪方面的準備?
同學們出示:場地的租用、人員的'安排、舞臺的設計、服裝、道具、器材、宣傳品、美術材料、獎品等等。
(四)要與哪些部門進行溝通?
學校后勤部、器材室、團委、歌舞團、演出公司、美術公司、贊助單位等。策劃活動的確是一個即復雜又綜合的過程。
(五)哪些內容可以借助美術這種視覺形式來傳達?
學生討論:策劃圖、策劃方案、舞臺布置、宣傳品:如海報、吉祥物、會標、紀念冊、請柬、節目單、面具、簽到冊、標語等等。老師總結:看來,美術的作用可真不少,形式也是多種多樣。好的藝術設計將使主題更加一目了然,獲得更隆重、成功的效果。
(六)以上我們把校園活動涉及的各方面進行了全方位的討論研究,我們如何用美術的形式表達策劃的內容?
用大屏幕顯示策劃圖的繪制方法、流程圖、路線圖、鳥瞰圖、卡通圖、圖表加說明的幾種方法,并加以解釋說明各自的特點。
如流程圖主要顯示機構設置或表達活動流程;路線圖主要顯示各地點的順序;鳥瞰圖是俯視的直觀效果;圖表加說明更使策劃圖文并茂,清楚明了。
值得注意的如何使各圖統一和諧:可利用幾個明度相近的色塊作背景或用線條、文字或圖標分割或組織成組。做到有主有次,多而不亂。
三、作業
以組為單位,用所學的美術知識為學校設計一個最佳方案,可用手繪或電腦等方法。評選標準:緊扣主題;設計整體、新穎、多樣;色彩和諧;圖文并茂。
四、總結
各組展示作品,集體評價,按標準選出最優秀的方案。
老師總結:本節課我們了解了策劃活動及策劃的環節,通過集體的力量完成了一次有意義的探索,使我們對美術與生活有了更全新、全面的了解。希望同學們多運用美術的方式表達思想,創造生活。
五、評價
這是一節與同學們生活密切相關的探索學習,是同學們主動把美術學習變成文化實踐的過程。老師要使學生在具體情景中把創新觀念轉化為具體成果,跨學科學習,理解共通的原理,發展綜合實踐的能力。
七年級美術教案 8
學習目標
讓同學們了解宣傳品的作用以及平面設計的方法,使學生形成初步的設計意識。通過調查,了解宣傳品所體現的文化內涵,在設計制作宣傳品的過程中,培養團隊協作和整體意識,并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探究知識,提高審美意識和創造能力。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在圖案、文字、色彩、材料上放開手腳,大膽創意,做出符合
功能要求的宣傳品。
教學難點:
宣傳品的設計風格要做到統一化、系列化
課堂學習過程與方法
教師在課前布置準備題,讓學生準備與本課有關的宣傳品圖片材料,并出示學習提綱。
一、導言:同學們,在我們的校園活動中,藝術宣傳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它不僅能強化主題,烘托氣氛,體現文化內涵,而且可以使藝術節給人們留下美好的印象。引出正題
宣傳品的設計制作。
二、以競標的形式組織教學。
師:今天我們采用一種特別的方式上這一堂課,以一次校園活動宣傳品的`設計制作為例,舉辦投標會。同學們同意嗎?
1、了解宣傳品的作用及內容
a、宣傳品的作用:強化主題、烘托氣氛、體現文化內
b、宣傳品的內容:海報、請柬、節目單、紀念冊等)
2、活動開始,師述競標形式及規則
師:我們這次競標活動的內容就是:金秋藝術節宣傳品的設計制作。
選三個項目:
1、海報、節目單。
2、請柬、紀念冊、
3、紙杯、手提袋。
先分組,你們每組代表一個公司,兩個公司一個項目。
(師分組,六人一組,并按組就坐,指定每組組長,并明確職責。老師為主辦方,各小組組長為項目經理,組員為主管)。
師:對于各自的具體分工,我可以給同學們提個建議。比如經理也就是你們的組長,可以負責競標語,介紹本公司的員工,樹立公司的形象,并對公司的作品進行闡述。各公司的主管可分為:計劃主管(調查搜集資料、素材)、總務主管(準備設計所需的用品用具)技術主管(主筆設計制作競標作品)、公共主管(競標文稿的擬定、作品設計的分析、闡述文字)。
師出示課件中關于競標的標準
a、宣傳品要緊扣活動的主題
b、設計要活潑、新穎、多樣、色彩和諧明快
c、各項宣傳作品要體現它的功能
競標陳述時要求語句通順、流暢、生動的表達設計思路及意圖理念,符合以上標準的為中標公司,成績為優秀。
3、項目展示,競標陳述
4、主辦方宣傳競標結果,評定成績
5、課堂:
師:通過這場競標活動的演示,不知同學們對于宣傳品的設計制作需要了解和把握的問題是否明確,現在請同學們根據大屏幕上這個表的內容一下自己的作品。
師出示課件中的表格
主題突出形式活潑體現功能色彩和諧創新意識
(生,師)
6、課堂
同學們,經過這一節課的實際模擬工作,我再次發現了大家的許多優秀的品質,你們的合作,創新意識,從你們優秀的作品以及流暢的文字敘述中,得到了一一體現,雖然有的組沒有中標,但并不是說你們的作品不好,你們積極的參與,認真的態度以及獨特的創意就是你們最大的勝利!
(掌聲起,師宣布下課)。
搜集相關宣傳品圖片資料,激發同學們對本課內容的學習興趣。
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與好奇心
從如何讓學生學得更好的角度安排教學內容,強化學生的主題地位,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掌握方法、提高學習能力。
生討論后,開始各自競標項目的設計制作
本課采用競標的形式,使學生在學習制作宣傳品的同時,鍛煉了實際工作的能力,一舉兩得,使學生的潛能得到最大發揮)
教后反思
這節課采用競標的形式進行,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讓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鍛煉了實際工作能力。整個教學過程氣氛活躍、學生積極表現,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七年級美術教案 9
【教學目標】
1、通過校服設計活動,了解服裝設計的基本常識。
2、提高學生對著裝美的鑒賞能力和審美情趣。
3、激發創新意識。
4、讓學生建立健康的`、積極向上的著裝觀。
【教學重點】
1、掌握服裝設計的基本常識。
2、提高學生對著裝美的鑒賞能力和審美情趣。
【教學難點】
能否恰當地運用所學的服裝設計知識進行設計練習。
【教學方法】
欣賞、討論、講解、示范、練習
【教學準備】
習作若干張、服裝圖片若干
白紙、透明膠、鉛筆、水彩畫工具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教具+圖片欣賞
二、新課:
1、學生試穿幾套衣服
討論:“學生校服應該具有什么特色?”
學生分組討論后,發表組內見解;
說明校服一般特點常識:款式、色彩、年齡特點與著裝符合人體比例與結構。
請一名學生概括校服的特點,教師板書,做補充或解釋說明
2、展示一些圖片、以前學生設計習作讓同學們欣賞激發學生創作熱情
欣賞后討論:
a、評述比較喜歡的校服設計作品。
b、你覺得這些服裝合適校園環境嗎?
c、如果你是設計師,你覺得設計校服有哪些注意點?
3、教師歸納總結:
設計校服注意點:
a、校服設計的原則:實用與美觀相結合。
b、款式:簡潔流暢。如、運動服、休閑裝等。
c、色彩:穩重明快、清新柔和。
d、面料:透氣性好、易洗易干、價廉物美。
4、教師講授校服設計有關知識
設計步驟
①、構思
②、鉛筆畫草圖
③、彩筆著色完成
三、教師示范設計稿
四、你來試一試(課堂練習)
請你用準備的工具,設計一套你心目中喜歡的常寧八中的男生或夏季校服一套。
五、展示學生設計作習,進行自評、互評。
六、課堂小結(略)
【板書設計】
我為校園添色彩——服裝設計
1.學生校服應該具有什么特色?
3、設計步驟
①構思
②鉛筆畫草圖
2.在服裝設計過程中我們應注意:
③彩筆著色完成a、校服設計的原則:實用與美觀相結合。
4、課堂練習
b、款式:簡潔流暢。如運動服、休閑裝等。嘗試設計男生或夏裝一套。
c、色彩:穩重明快、清新柔和。
d、面料:透氣性好、易洗易干、價廉物美。
5、習作展評:
七年級美術教案 10
[課型]
新授制作課
[課時]
1課時
[授課對象]
七年級學生
[教材分析]
本課要求學生采用易于處理的底版,通過畫、印等方法,制作對印版畫。對印是獨幅版畫的一種制作方法,通過在底版上涂色、壓印得到豐富而奇妙的肌理效果,在對印造型的基礎上可適當添畫,把無意識創造平面肌理效果與有意識的創造形象有機的結合起來。
[教學目標]
應知:了解對印原理和制作方法。
應會:嘗試多種對印方法,用自己喜愛的方法制作抽象或具象的對印作品。
隱形內容和目標:通過分組制作,體驗集體制作的樂趣,學會交流,懂得合作分工,分享成功的快樂。
[教學重點]
掌握涂色方法和壓印方法。
[教學難點]
如何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利用不同媒材和方法制作有個性特色的作品。
[工具與材料]
底版(玻璃木板布料塑料板不易吸水的紙版)、顏料(水粉、水彩、油墨、油畫顏料、調色油)、漿糊或膠水,涂色工具,作業紙(不吸水的掛歷紙背面、光滑的名信片或賀卡等)。
[課室安排]
全班60人,每4人一組,分成15組。
[教學過程]
設疑提問,導入新課。
師:在玻璃板上涂色,放紙壓印,讓學生猜:紙上會出現什么呢?
生:西瓜、蘋果——————
師:揭紙展示。生愕然,原來是一個怪怪的'人臉。引入新課,板書課題。
師:利用多媒體展示自己把自然界形成的石紋、石形、木紋、葉紋等變化萬千的圖形造型做成的課件。
生:觀賞圖形造型。
(猜問題,易引學生進入角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課件的直觀作用,可以起
到誘發學生從中發現美的欲望。)
學生自主探究。
生:仔細閱讀書上講授的兩種制作方法,抓住關鍵點,自己動手嘗試對印制作方法。
師:利用多媒體出示幾個問題,起提示和思考作用。
不同厚薄的色彩產生怎樣的效果?
不同輕重的壓印產生怎樣的效果?
不同的底版產生怎樣的效果?
先涂深色再涂淺色或先涂淺色再涂深色會產生怎樣的效果?
怎樣得到自己想要的圖形?
(通過思考和嘗試,充分發揮學生自主性學習,提升學生的感悟和認識。)
教師示范,學生實踐并進行創作。
師:在玻璃底版上從冷到暖的有序涂色,覆蓋上比涂色大一倍的紙,用右手掌按住紙面中央,左手拉住靠近身邊的紙角一起旋轉45度左右,產生變化豐富而具動感的肌理,請學生也來試試看,能不能創造一種新的對印方法,要做到別具一格。
生:嘗試制作,并大膽上臺介紹自己的制作方法和獨特處,以及畫面的色彩層次和肌理變化給人的感受。其他學生也可談談對他人作品的視覺感受。
(通過學生大膽嘗試,培養了他們的創新能力。)
對學生作品進行展評。
生:分組制作,要求制作一幅構圖新穎,有個性特色,不失現代肌理藝術效果的版畫作品,要講究用色、用水、構圖等要素。
不混合,使其自然混色。鼓勵學生大膽創作,藝術貴在創新。
生:對本組作品匯總,進行集體討論,看某些具有自然景觀效果的或某些類似于人物、動物的對印作品,能否經添加形成一幅具象作品。對于某些不能添加的作品,能否結合其他同學的作品經過剪裁,組合成一幅抽象作品。討論后或集體創作或指派一人主筆,完成本組作業。凡有創意的作品給予展示,全班評出最有創意獎。
(通過小組合作,培養了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采用自評、互評、師生共評的方式,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
師生共同參與活動。
生:將本組作品自由張貼于黑板上,組合成一幅大的抽象壁畫作品。
(通過這一活動,把整堂課的氣氛推向了高潮,激發了學生的參與精神,培養了學生的自主性學習。)
下課禮儀
師生再見
[教學反思]
通過現場示范實踐,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學生積極性空前高漲,課堂教學質量明顯提高。同時傳授理論知識,示范作品,都較為系統,正確的輔導,使學生的作品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多樣性。
整堂課的設計緊緊圍繞著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與積極的參與精神展開,體現了“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思想,符合《新課標》精神。
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證明:
該課題生動有趣,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有效促進學生的創造思維和實踐能力的發展;
有效的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他們成為學習的主動者。
七年級美術教案 11
【課型】
造型·表現
【課時】
二課時
【教材分析】
“美術學科要給學生奠定適應未來社會生存、繼續學習和發展之基礎的美術能力”,“手繪線條圖像”是最常見的繪畫表達方式,是美術中的“白話文”,是21世紀公民必備的能力,是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有效切入點,有助于發展學生的多種能力。手繪線條圖像的表達重視基礎,面向全體,承認差異,將會使更多的學生熱愛美術,走近美術。同時,它還使學生在充滿情意性的學生中,增強自信、發展個性、培養創新精神。本課是新教材精神和理念改革的一種體現,有別于以往素描等過于專業的美術基礎知識傳授為主的教學。通過對手繪線條圖像知識的介紹,使學生了解了手繪線條圖像在敘事、說明交流以及記錄生活、表達情感等方面的功能和用途,既重視了學科間的綜合,又不失美術學科特征。
【教學內容和目標】
1、顯性內容和目標:通過本課的學習應使學生能夠運用線條大膽、果斷、自信而有個性地去表達物象,并能抓住物象的基本特征。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形象思維能力。
2、隱性內容和目標: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發展終身學習的能力,自主學習及獨立思考的能力,運用知識的能力。培養創新精神,發展個性,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重點】
對手繪線條圖像表達的意義、功能的理解。體會手繪線條圖像表達的樂趣,培養、發展觀察力、想象力、表現力。
【難點】
能迅速、大膽有個性地對物象特征的把握和表達。能運用豐富的想象和手法,對復雜的物象綜合處理,抓住關鍵,創造性的表達。
【教具準備】
課件,范作,常見產品安裝說明圖,茶杯等實物。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第二課)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教師以電影《李雙雙》中,李雙雙在門上畫圖,說明鑰匙、孩子寄存處的事例為例,引起學生興趣,說明手繪線條圖像的存在性、實效性和大眾性,解除學生思想壓力。或創設某一情境,提出問題,引導學生用手繪線條圖像的方法解決,并找一學生上臺板畫,師生評析后,教師說明“作用”,得出“第三語言”的結論,引入新課。
二、教學活動
●設問思索:
師:提問,哪些地方接觸過手繪線條圖像?
生:回答。
師:出示各種圖片,
生:分析各自內容和作用。
師:總結手繪線條圖像“可視性強”,“快速方便”等特點。
●欣賞、明確知識
師:引導學生觀賞教材中和課件中的圖例,初步認識手繪線條圖像的普遍存在。出示《賀蘭山巖畫》、“兒童畫”作品,讓學生欣賞,并讓一生讀教材中的第一段文字,知其伴隨人類的成長而發展,且早于文字的產生,各行各業、方方面面都能用到。
生:讀教材第二段,討論回答,
師:板書小標題。
功能:敘事、說明、交流、抒情、記事等。
地位:人類的第三語言(除口語、文字外的)
實用性:不受時間、地點限制,不受工具技法約束。
應用范圍廣:示意圖、路線圖、交流圖,教學板畫圖、地質地貌圖、偵察圖、布置圖、敘事圖、說明圖、美術專業創作等。
教師出示生活中常見的產品安裝說明圖、使用說明圖等實例,讓學生觀賞,進一步認識其重要性,加深學習興趣。
●熱身練習
讓學生根據個人程度,按“建議”中要求,或自選內容,也可臨摹,感受手繪線條圖像的'樂趣。
評價
展示觀賞優秀學生作品,先由學生評價,再由教師總結,指出不足的地方,并即時示范,或與范作對比。
三、學生練習,作業
根據“學習建議”要求或以上熱身練習中遇到的問題,讓學習有針對性的練習。教師可根據學習的程度提出不同的要求,并創設情境,規定時間,并讓學生彩用游戲、競賽等多種手段進行。
四、作業評析
選擇較典型的作業收交。從表達明確、大膽果斷、生動流暢、有創造力、新穎獨特等方面進行評析。適時鼓勵,少作橫向比較。
五、小結
通過學習本課,使我們了解了手繪線條圖像的功能和用途,知其是人類除語言、文字之外的“第三語言”,簡便易行,用途十分廣泛。
已能用手繪線條圖像的形式對事物進行簡練的描繪,為下一節課的學習及今后的學習、生活、工作打下了基礎。
六、布置下節任務,師生問好,下課。
第二課時(第三課)
一、導入新課
回顧上節所學內容,教師提出幾個生活中常見的物品,找幾個同學到黑板上描繪,師生評議,教師概括總結,指出不足,并修改指正,說明手繪線條圖像的表達雖簡單自由,但也是有一定方法可循的。引入新課。
二、教學活動:
●明知識法
1、特征的表達
師:隨手在黑板上畫出一個暖水瓶,同時展示一個暖水瓶實物,同學生一起觀察分析其結構,用幾何分解的方法,概括其基本結構,說出組成要件,分析哪是必需有的,哪是可有可無的(如提系),
生:欣賞教材中的范作。
師:說明,在對物像觀察分析的基礎上,找出能表現基本特征的形狀,然后再去明確地表達。隨即板書表達步驟:
“觀察——理解——表現”
2、動感的表達
師:創設幾個情境讓學生去討論。如流水該如何表現?靜止的汽車和行弛的汽車應怎樣用不同的方法表現?
生:幾個學生到黑板試畫。
師:帶動學生一起評價分析。
師:畫“一杯熱水”,說明表達的關鍵是強調“熱”這一概念,但線條的形式可是多樣的。引導學生賞析教材中范作,明確這一問題。
師:展示有關范作,邊演示邊總結:
在表現人的情緒、流水、閃電、光、雨、火等有動感的物象時,要使用有象征意義的線條,運用一些特定的技法去表現。
3、過程的表達
觀賞教材中“尺蠖幼蟲的爬行”示意圖,并展示有關“過程表達的圖片。
師:說明動物的爬行、運動,機器的運轉等都有一個周期性循環的過程。路線圖、過程圖等都有其獨特規律,可用指導線、箭頭、排列等方法表現,只有認真觀察、分析才能得到理想的效果。
4、內容的表達
回看上節教材中《小客廳布置圖》等。
七年級美術教案 12
【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提高學生認識、運用色彩表達的能力,培養學生學習運用色彩表達情感的方法能力。
2、過程與方法:學生通過參與活動過程,提高對色彩的理解,掌握從不同角度分析、運用的方法,能運用一定的色彩知識合理地安排畫面。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生活中色彩的關注與鑒賞,提高關注社會生活中的美的熱情,促進審美修養進一步提升。
【學習重難點】
運用色彩來表現不同的'情感,用色彩的情感特征進行大膽的表現。
【課堂導入】
欣賞兩幅內容一樣色調不同的圖片,感受色彩給我們的心理聯想。
【自主學習】
1、大自然中什么讓我們感覺溫暖,什么讓我們感覺寒冷?這些是什么顏色的?
2、欣賞圖片,分一分,哪些是冷色調的,哪些是暖色調的。
3、顏色還能描繪出味覺感受,在你印象中酸、甜、苦、辣分別是什么顏色的?(觀察課件中的圖片進一步分析顏色的“味道”)
4、季節的變化是不是也能用色彩體現?春、夏、秋、冬不同的季節大自然中的顏色分別是什么?
【分組探究】
1、不同的顏色能描繪不同的心情和氛圍,象征不同的主題和意義,分4個小組討論紅、黃、藍、綠、橙、紫、黑、白這些顏色,思考這些顏色首先讓你想到自然中的什么東西,這些顏色象征什么?分小組回答,其他小組有不同觀點可作補充。
2、根據所學知識,針對課本12頁中表現活力、壓抑、修養、遙遠、寒冷、溫暖的六福畫,分6個小組進行探究討論合作學習,為什么畫面的色彩給人這樣的心理感受?教師引導:畫面中有什么顏色、以什么色調為主、什么色調為輔、色調在畫面中所占的比例大小,結合所學色彩常識從這幾個方面分析。學生分組討論后,每組選出一名同學來講解(其他同學可作補充)。
3、在春夏秋冬四幅圖中找出互為類似色調、互為對比色調、互為冷暖色調的兩幅圖,學生分組討論。教師引導:首先看圖中有什么樣的顏色,根據所學色彩常識定義。
【教師精講】
1、色彩給人的聯想和象征:
紅色:讓人想到玫瑰、太陽、喜宴、紅旗;象征喜慶、熱情、危險、革命。黃色:讓人想到燈火、向日葵;象征光明、快樂、希望。
藍色:讓人想到天空、海洋、冰川;象征冷靜、理智、永恒、深遠。綠色:讓人想到樹木、草原、農田;象征和平、生機、希望、安全。
紫色:讓人想到葡萄、茄子、夜空、丁香花;象征高貴、典雅、莊重、神秘。橙色:讓人想到陽光、燈籠;象征明亮、溫暖、歡樂、輝煌。
黑色:讓人想到夜晚、煤炭、頭發、墨水;象征嚴肅、剛健、恐懼、死亡。白色:讓人想到雪山、白鴿、面粉、天使;象征神圣、飄逸、純潔、空虛。
【達標檢測】
學習了色彩知識與分析感受了不同顏色色彩效果,同學們是不是也想自己創作一幅表現情感的色彩圖片呢?
練習:根據色彩嘗試結合自己對色彩的分析感受,嘗試創作一幅表達自己思想情感或心理感受的圖片,如歡快、沉靜、熱烈、神秘等。
【展示評價】
學生展示,講解自己的作品,談創作思路。自評、互評,教師總結評價。
【總結反饋】
略。
七年級美術教案 13
一、教學目標:
1、掌握浮雕制作的步驟和方法學會正確使用工具,掌握磨、刻、鏟、雕等基本技能。
2、學會用草圖表達創作意圖。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是講解演示基本技法,學生嘗試練習,交流探討操作技法,在實踐過程中發現問題和操作難點,引導學生逐步掌握基本技法。
難點:教給學生雕的技法,在石膏上如何表現。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儀、石膏板、砂紙、木刻刀、牙刷。
三、技法介紹及嘗試:
1、教師講解演示基本技法,學生嘗試練習,交流探討操作技能,在實踐過程中發現問題和操作難點,引導學生逐步掌握基本技法。
2、落實“鏟”這一教學難點,刀口要放平,逐層鏟去背景,用力平穩,深淺均勻,不要停留在局部,以防背景產生高低不平的現象。
3、操作時注意安全,刻下的石膏粉倒在墊底的廢紙里,不要用嘴吹,以防飛入眼睛
3、知識要點:
1、圖案設計稿子(動物浮雕)要點:用明暗把圖形的'層次關系表現出來,低點畫暗、高點留白,這樣有助于我們在刻制浮雕前對哪些地方應去掉做到心中有數。設計時應盡量避免透視和形象的重量,以便最后制作出完整的形象。
2、刻制步驟:起形---開荒---立位---粗刻---細刻---調整與修飾
3、學生練習:
本節課完成任務:起形---開荒---立位
4、教師巡視輔導
七年級美術教案 14
教學目標:
了解用相機記錄旅行的表達方式和意義,學著用攝影表達旅行中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用攝影的手段豐富自己的生活,學習攝影欣賞和評述,形成攝影的基本素養。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用相機記錄旅行的內容和方法,
難點:用相機記錄旅行的內容和方法
教學方法:
啟示法、觀察法、講授法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出示各地旅游景點的照片,請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說出自己喜歡哪一張照片,為什么?并分析圖片中展現的自然風光和風土人情的特點,說出自己的感受。
二、相機記錄旅行的優點:
用相機記錄旅行,會留豐富的、真實的影像資料和圖片,可以幫助我們去回味山河美景與風土人情,匯集對自然和生活的獨特感悟,也可以作為進行其它類型美術創作的素材,使我們從中獲得靈感。
三、演示相機使用流程及使用方法:
四、取景要求:
1、構圖要突出主題。這就是說,一張照片要有一個明確的中心內容。取景不能過于雜亂,畫面要簡潔,主次分明,而且對主題的位置、方向,在畫面上要作合理安排。一張照片的主題,一般不能放在正中,可放在井字格兩線交叉點上的四個黑點位置上。
2、注意畫面上的平衡性。照片畫面不可一頭重、一頭輕;不要一邊大、一邊小;一邊多、一邊少。應當在人們視覺上相對平衡。
3、要注意畫面的.穩定性,我們必須給畫面下一個穩定的感覺。也就是說,在取景時必須將水平線、地平線等安排在水平位置,面對于地面垂直的物體,如建筑物、電線桿等,應該使它們垂直于照片底邊,否則照片就會不穩定,這是值得注意的。
4、直拍還是橫拍。如果你要反映畫面的寬度和遼闊感,或拍攝對象的水平線條多于垂初一全科目課件教案習題匯總語文數學英語歷史地理直的線條,例如水面、田野、街道等,最好橫拍。如果要強調高度感,或拍攝對象的垂直線條多于水平線,例如塔、高大建筑物、高山等,那么最好直拍。總之,表現高大,使用豎的取景,這樣可以使景物向上引伸,有時我們把鏡頭仰起,更能表現高大物的高峻。表現寬廣,取景時盡可能使用橫拍,這樣可使橫線條的景物向兩方延伸,更表現它寬廣的特點
五、作業布置:
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將同一主題不同視角和風景的照片分類,并說出各自表達內容的特點。然后,將已歸類分組的照片用富有變化的板式粘貼在自己個人相冊和小組展板上,配上適當的圖文,裝飾完成。
六、作業展評:讓學生相互評論和自我評論
七年級美術教案 15
一、教材分析:
教學重點及解決方法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初步掌握物象空間的描述與表達。
解決方法:應用自制教具讓學生描述教具中物品的位置,從而讓學生了解三度空間的特點及與二度空間的區別。并應用于繪畫中。
教學難點 及解決方法:
教學難點 :景物的三度空間位置在紙上的表達方法。
解決方法:學生小組討論解決及師生共同探究解決。
二、教學目標 :
德育滲透點: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和愛好,充分認識“生活中處處存在美、關鍵要靠我們的眼睛去發現” (羅丹語)。
教學知識點:引導學生通過細致的觀察,初步了解繪畫過程中景物之間的層次關系,指導學生運用繪畫知識表現自己生活的環境。
能力滲透點:鼓勵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用自己的繪畫語言去發現美、創造美。
三、教具準備:
自制教具、風景畫(數張)、茶杯、瓶子、書本等生活日用品(數件)
四、教學方法:
探究學習法
五、課時安排:
2課時
六、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室內課:
1、風景畫欣賞導入 。
教師出示一幅風景畫學生欣賞導入
2、師生初步探究物象空間的表達。
提問:誰能用語言來描述一下這些畫。里邊都有些什么,都在哪里?
學生思考
3、師生共同探討總結物象空間表達的方法。
提問:通過剛才的欣賞,誰說一下我們該如何描繪景物的.上下、左右、遠近呢?
(學生開始分小組邊議論邊發言,各抒己見。)
老師將探討結果板書到黑板。同時,每種表達方法各拿出一幅作品讓學生欣賞。
學生看作品,進一步系統的了解物象空間的表達方法
4、老師總結本科教學內容。
(老師邊總結邊板書,并給與一定的補充。進行小結。)
第二課時 室外課:
1、堂內傳遞本科目標,激發學生興趣。
提問:我們先來看幾張畫,看看畫的都是哪里。
(老師展示自己在校園內寫生的美術作品。)
2、學生分組開始校園寫生,老師組織、協調。
(學生分組開始校園寫生,師生共同活動。)
3、課堂內學生自我評析,老師點評總結。
(學生分組出示優秀作品,自我評析,共同欣賞。)
(老師組織、協調并進行總結。)
板書設計 :
手繪線條圖像——物象空間的表達
上下、左右、前后——三度空間 上下、左右、前后—————二度空間轉換到
1、前后遮擋表現法 (大多數寫生作品)前后、遠近
2、平擺是表現法 (一些裝飾畫)下邊近、上邊遠
3、透視的表現法 (《最后的晚餐》) 近大遠小
4、移動式的表現法 (《清明上河圖》) 視域廣闊
七年級美術教案 16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漫畫的特點及其社會功能、審美價值。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創新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精神和積極進取的生活態度。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漫畫的特點、漫畫的分類及漫畫的意義。
難點:漫畫的表現方法(夸張法)(對比法)(比喻法)等。
教學設計:
1、導入新課。
(1)讓學生上講臺講一個笑話,教師提出問題∶除了用語言的表現形式來表現笑話,還會有哪些形式?你喜歡漫畫嗎?你都看過哪些漫畫?(學生分組自由討論)
(2)教師小結:漫畫是一種智慧的`體現。揭示本課課題:《漫畫》。
2、講授新課。
(1)播放幻燈片,讓學生欣賞漫畫作品。
(2)讓學生分組討論漫畫的社會價值漫畫的特點及漫畫的分類。
3、課堂實踐。
(1)將學生進行分組,每組針對每題選一個代表。
(2)讓學生在黑板上分組進行夸張法、比喻法、對比法等的練習。
4、評價。
(1)學生互評。
(2)教師點評,評出優秀的合作。
(3)師生共同探討漫畫的表象方法。
5、教師示范。
(1)教師示范漫畫的創作練習。
(2)教師小結:漫畫的表現方法主要有比喻法、夸張法、對比法、誤會法等。
6、拓展。
從生活中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題材,創作一幅或一組漫畫,(可獨立完成,也可集體創作)。
七年級美術教案 17
教學目標
(一)通過本課美術教案-未來的我學習,發掘學生思想深處蘊藏的個性思維方式和藝術發展空間。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多學科整合手段,收集和處理信息資源的能力。
(二)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產生主動參與、抒發情感、樂于探究、勤于動手的學習美術的興趣。從興趣入手,削弱既往由于基礎、能力等因素形成的差異,主張學生彰顯個性,以突出自我、易于表現、快樂無限為過程體驗,感受藝術魅力。
重點
(一)教學重點在于教師要有較高水準的示范、啟發和點撥,造就學生創意思維如泉涌,只要是學生想到的內容都可以是創作之源。另外,合理地、恰如其分地選擇和搭配素材,也是獲得意想不到效果的關鍵。不過,這個過程是要循序漸進,要避免學生急于求成的焦躁心態。
難點
一方面是課前素材的收集,來自于教師和學生、照片和插圖以及網絡信息資源。
另一方面是計算機操作技法的傳授,教師必須讓學生熟練掌握最基本、最實用且效果明顯的圖像處理方法。這樣,才能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教學準備
圖像素材、網絡教室
教學方法
引導、指導等。
板書設計
未來的我
制作步驟:
1、把照片掃描進電腦
2、選擇喜歡的圖片,將自己的頭像移至適當位置
3、也可利用繪畫軟件進行加工。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我們每個人都有過美麗的夢想,你的.夢想是什么?課件演示:你夢想著有一天學業有成,頭頂博士帽、手持畢業證書站在同學們面前;你曾在夢中穿上威武的軍裝,莊重地敬上一個軍禮;或許你想駕駛屬于自己的豪華跑車周游世界;或許你想成為足球明星哪怕是和明星在一起合影留念,也會滿足你深藏心底的愿望;或許你想和“哈里·波特”一起步入美麗而神秘的童話世界;也可能穿上宇航服遨游太空,成為中國第一太空人才是你真正的夢想……
二、創作體驗:
1、分組進行
是將學生自己的頭像進行選擇剪切,然后粘貼入已經過處理的主畫面中,可自由組合、拼接。從最后作品效果說,構思巧妙、“天衣無縫”是最完美的作業。學生根據自己想象的情景,進行創意(設計方案)并尋找合適素材,以美術創作的形式回答上面的問題.
2、將學生劃分為實踐組,可以互相學習、討論。以組為單位發揮群體優勢,發揮一部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熟練的電腦操作技巧,帶動其他學生共同完成藝術創作。
3、展示作品
鼓勵同學介紹自己的作品,分組或全班欣賞作品.
總結自己的制作方法。
自己評價,后師生共評。
三、小結
是否與自己的夢想拉近了距離?
教學反思
部分教學設計內容由于不符合學生的情趣,如學生關注的明星是新鮮而短暫的,他們的形象和觀念是不斷受到新鮮事物沖擊的,如果我們沒有與學生的新觀念、新思維同步,這節課就很難達到預想的效果。我們在引導學生形成社會共同的價值觀的同時,還要提供給學生創造活動最適宜的環境。在引導學生形成社會共同的價值觀的同時,還要提供給學生創造活動最適宜的環境。
七年級美術教案 18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了解設計藝術的多樣性,掌握聯想的技巧。
2、過程與方法:了解生肖造型的'知識,利用生活用品進行聯想和創作。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藝術創作與生活密切相關,增強學生創作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利用不同的材料展開聯想。
難點:根據不同材料特點靈活運用,創作生肖造型。
教學設計:
1、導入新課。
(1)通過畢加索的“牛”和花瓶添加的造型展開聯想,激發學生興趣。
(2)教師提出本課課題:《生肖的聯想》。
2、新課講解。
(1)對十二生肖進行排序,排列為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2)回憶十二生肖造型。請同學說一說十二生肖中你最喜歡哪個?并簡要說說其造型特點。
3、圖片欣賞。
(1)讓學生欣賞多媒體課件中的圖片,讓學生進行觀察思考并產生聯想。
(2)請學生回答自己所聯想到的生肖,并進行討論。
4、教師展示。
(1)教師巧妙的用生活中的材料、快速做出生肖的造型。
(2)簡單向學生講解制作注意事項。
5、學生展示。
(1)要求學生試著用幾何形體(圓形、正方形、三角形)聯想出生肖的形象。
(2)請學生上講臺進行講解,師生共同進行評價。
6、課后拓展。
任選材料和方式,巧妙聯想,大膽創意,設計一件以生肖為主題的作品。
七年級美術教案 19
一、教學目的:
了解版畫的特點和制作過程,初步掌握制版與印刷的技法。嘗試自己動手設計制作一幅單色版畫。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對傳統藝術的熱愛。單色版畫
二、重點:
版畫的制版工藝和特點。
三、難點:
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
四、教學過程:
(一)檢查工具。
(二)導入新課。
1、送給同學們一份禮物,(白色卡紙剪完,貼到彩色之上,然后涂上色,印成許多份送給同學。
2、讓學生討論這種制作方法,這種先制版再印出圖畫的.方法就叫版畫
(三)作品賞析。
欣賞一些大師的作品和學生的作品,通過對作品的對比展示,介紹多種風格與特點的版畫作品。
(四)制作過程。
1、畫稿。
選擇一個你喜歡的題材設計一個畫稿。注意選擇突出凹凸特點的題材。
2、制版。
用剪刀或刻刀把造型的各部分剪下,用膠水貼在一底板上。
3、印刷。
鋪上紙后均勻的磨平。(中間可看看印刷的效果,如果不夠再涂墨印刷,注意紙的位置不能移動)
4、完成。
(五)布置作業。
選擇一個你喜歡的題材設計一幅單色版畫。
(六)展示點評。
(七)知識拓展。
七年級美術教案 20
一、教學目標:
1、 學會卡通形象設計的步驟與夸張變形的裝飾手法
2、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卡通畫;
3、領略中國漫畫和卡通畫的豐富內容與人文精神
4、提高學生審美能力、表現能力。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漫畫。卡通畫的設計步驟
2.難點
夸張,變形手法,形象特征的捕捉
3.興趣點
自由創作卡通形象,不受任何限制
三、教具準備
多媒體、錄音機……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今天老師給大家認識一個新朋友,他會領著大家一起去一些好看好玩的地方。
(二)授課:(媒體出現一卡通人物)自我介紹:“大家好!我叫小精靈,想和大家交個朋友,希望大家能喜歡我。今天我會帶著大家去一個奇妙的卡通世界,我先到帶你們到“卡通影院”看看吧!”
1、播放一動畫片段。
師:大家看了之后,覺得怎么樣/你們知道動畫片是怎么形成的`嗎?
生:好看、有趣……是由多個卡通畫面連續播放形成的。
師:對了,同學們都很聰明,大家有沒有發現每一個卡通畫面有什么特點嗎?
生:各種形象生動有趣、可愛,聲音動聽,畫面色彩鮮艷……
師:大家喜歡這樣的畫面嗎?想不想學?那我們再跟著小精靈走一走吧!
2、出現小精靈,背景是一座漂亮的宮殿建筑,門口有“知識宮”字樣。“我知道大家都非常喜歡畫畫,現在我們來到了知識宮,一起來學學怎樣畫卡通畫,好嗎?”
(動畫打開門,出現畫圖板)教師簡單介紹畫圖板中的菜單欄、工具欄和調色板。并簡單演示在畫圖軟件中畫畫。在演示過程中闡述卡通畫的特點:卡通畫就是漫畫。用簡單而夸張的手法來描繪生活或時事的圖畫,一般運用變形、比擬、象征的手法,構成幽默、詼諧的畫圖。
3、“走出知識宮,大家一定都會畫卡通畫了,現在我們一起去看看畫展吧!”(欣賞從網上下載下來的卡通圖片)切換成許多畫幅的界面,點擊某一幅進行講解、評析。
這些都是小朋友們的參賽和得獎作品,我們學習了計算機里的“畫圖”軟件,熟悉運用工具箱里的各種工具,就可以向這些同學一樣畫出精彩的畫面了。
4、老師發現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露一手了,我們讓小精靈帶我們去一個好地方,那里什么可以盡情地表現自己的才能,大家想去嗎?
1.讓學生通過欣賞漫畫作品,了解漫畫基本常識,明白漫畫是一種藝術形式,是用簡單而夸張的手法來描繪生活或時事的繪畫。一般運用變形、比擬、象征、暗示、影射的方法,構成幽默詼諧的畫面或畫面組,以取得諷刺或歌頌的效果。是一種具有強烈的諷刺性或幽默感的繪畫。常采用夸張、比喻、象征等手法,諷刺、批評或歌頌某些人和事,具有較強的社會性。
2. 漫畫特點:
有愉悅功能、表現方法多樣性、構思夸張和造型夸張。
3.教師講解諷刺和幽默構成了漫畫最基本的屬性,那么這種屬性是通過不同的表現形式來傳達的。
給出漫畫分類:根據表現形式來分:(課件展示漫畫作品)
【七年級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七年級美術教案01-05
七年級美術教案優秀04-27
七年級上美術教案12-16
七年級美術教案15篇01-06
七年級美術教案(15篇)03-02
七年級下冊美術的教案范文08-26
七年級下冊美術教案212-16
七年級美術《發現與創造》的教案01-25
七年級美術教案 第一課美術概說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