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六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時間:2023-07-08 06:51:08 美術教案 我要投稿

六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六年級下冊美術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六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六年級下冊美術教案1

  教材分析

  一、教學內容與目標

  1、通過本課學習,了解裝飾畫的特點,感悟裝飾畫帶給人的美感。

  2、通過學習,能用富于變化的線條創作一幅裝飾畫。

  3、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情感及對美術學習活動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裝飾畫的特點及表現方法。

  教學難點:如何表現出裝飾畫的特點。

  教學準備:圖畫紙或刮畫紙,水粉工具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種新的畫種,它的名字叫裝飾畫。

  板書課題:裝飾畫

  二、新授新課

  1.什么是裝飾畫?你能說一說你聽了它的名字后對它的理解嗎?(學生小組討論回答)

  小結:裝飾畫一般是指具有裝飾意義的繪畫,是一種獨立的藝術形式。它與一般的圖案、圖畫的區別,在于它具有欣賞性和裝飾性,其價值在于滿足人們裝飾的需要。

  2.介紹裝飾畫的`種類:

  以適用環境劃分,可分有人物裝飾畫、家居裝飾畫等等;以性質劃分,可分有抽象裝飾畫、現代裝飾畫等等;以制作材質劃分,可分有油畫、動感畫、木制畫、攝影畫等等;以制作方法劃分,又可分有印刷品裝飾畫、實物裝裱裝飾畫和手繪作品裝飾畫等等。此外,裝飾畫作為一種工藝美術作品,它涉及到美術、鑒賞、工藝等的多個范疇,因而可以說它是一種聚集多元化的專業性產品。

  3.欣賞書本作品

  (1)丁紹光的《樂園之夢》你能說一說作者在這張裝飾畫中表現了些什么內容嗎?

  靜謐的藍色密林中,潔白的飛鳥與婀娜的少女相依想戲,引發人們無限美的聯想。疏疏密密地交織在一起的金色線條,帶給畫面一種月色融融的感覺。

  (2)平時我們經常畫的畫叫寫實繪畫,今天欣賞了裝飾畫后,你覺得裝飾畫和寫實性繪畫在表現手法上有什么不同?

  裝飾畫與寫實繪畫的不同之處在于,它偏重表現形式的裝飾

  性,不強調真實光影和透視關系,注重色彩的象征性及整體的和諧,多以夸張、變形的手法,給人以簡潔、明快、強烈的藝術美感。

  4.裝飾畫繪畫方法

  (1)裝飾畫構圖,是我們不斷刻苦錘煉的首要課題。裝飾畫的構圖較一般繪畫更具鮮明的視覺特點,要求簡單明了。一句話,裝飾畫的構圖是體現裝飾畫特點的最為重要的因素。當然也是裝飾畫觀點的集中反映。

  裝飾畫的構圖最大的特點是自由性較強。它完全打破了時空的限制,是根據作者的觀念自由發揮組織畫面的。由于裝飾畫是通過鮮明強烈的視覺語言的傳達給人以美好的視覺感受,因而裝飾畫的構圖一般是比較鮮明的。也就是說,畫面大的結構應當清楚鮮明,這樣,才能達到強烈的視覺效果,感受深刻。(邊欣賞書本范作邊體會)

  (2)裝飾畫的色彩,以固有色為基礎,排除自然界中光源色與環境色的影響,把自然界中的色彩關系綜合、概括、抽象出來,利用色彩的濃淡、冷暖、明暗、互補等對比手法進行色彩藝術創造。這些知識我們會在第6課《裝飾色彩》一課著重學習。

  三、布置作業:

  請用富于變化的線條創作一幅風格別致的裝飾畫。學生練習,

  師巡回指導

六年級下冊美術教案2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書中圖片的欣賞,讓學生了解歷史遺留給我們的文化遺產,感受另一種凄慘的美,古風古韻的美。

  2、技能目標:通過資料的收集,讓學生更加珍惜歷史遺留給我們的巨大的財富—歷史建筑。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們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的意識。

  教學重點: 通過資料的收集了解文化遺產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保護文化遺產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地球上有許多優秀的文化遺產,這是前人留給全人類的財富,今天,就讓我們走近它們,了解它們,感受歷史帶給我們的震撼。

  板書課題:追尋文明的足跡

  二、新授

  教師播放課件《古代文明異國風光》

  1、請同學們說一說,你對剛才電腦播放的哪些圖片有的了解,學生根據自己在課前收集的資料點擊電腦上的圖片為同學們做解釋。

  2、你還收集到了哪些圖片資料展示給大家看一看!

  3、除了課件中提到的歷史文化遺產,你還知道哪些? 有圖片嗎?展示一下!

  同學們收集到的資料很全面,通過這些圖片資料,我們可以感受到歷史留給我們一筆不小的財富,同時我們通過它們也能看到過去的歷史中的人們是如何生活的。

  4、我們今天看到的是存在于現實的,那么還有很多已經遺失的古跡,它已成為了一個跡,比如巴特農神殿,在公元1687年被威尼斯軍隊炮轟致毀;還有巴比倫的空中花園,它是人們夢想中的花園,但它是否真正的存在,人們仍無法尋得根源;還有羅德港巨人雕像,摩梭拉斯陵墓,都因為年代的久遠無從考證。

  5、為了保護歷史留給我們的遺產,我們應該為它做些什么呢?如果你以一個旅游者的身份到此貴地,你會如何做才能保護這些文化遺產呢?

  三、課外拓展

  其實我們就近來看,在我們中國就有很多的文明古跡,九寨溝,故宮,蘇杭二州,還有很多很多,我們要更好的保護它們,讓他們繼續存留下去,把它留給未來。

  四、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書中圖片的欣賞,讓學生了解歷史遺留給我們的文化遺產,感受另一種凄慘的美,古風古韻的美。

  2、技能目標:通過資料的收集,讓學生更加珍惜歷史遺留給我們的巨大的'財富—歷史建筑。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們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的意識。

  教學重點: 通過資料的收集了解文化遺產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保護文化遺產的意識

  教具準備: 幻燈片,世界地圖及各種材料

  教學方法:提問法激活方法探究法激活行為展評法激活靈性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引導學生談一談對文化遺產的認識。

  二、新授

  1、引導學生根據自己在課前收集的資料談一談熟悉的各種文化遺產。

  2、出示收集到的其它圖片資料展示給大家看一看!

  3、教師介紹一些其它的文化遺產。

  三、課外拓展

  教師播放課件,展示更多的文化遺產,讓學生們說一說對播放的圖片有有哪了解,學生根據自己在課前收集的資料點擊電腦上的圖片進行探索。

  四、教師總結。

六年級下冊美術教案3

  教學目的:

  1、培養審美情趣,激發創作熱情。

  2、學習詩配畫的基本知識。

  3、掌握水墨畫的表現方法。

  教學重點及難點:

  掌握水墨畫的表現方法

  電教、教具、學具準備:

  詩配畫范畫、墨、水、毛筆、宣紙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回憶學習過的古詩

  2、請學生用自已的語言說一說自己熟悉的古詩的含義

  3、揭示課題:詩配畫

  二、講授新課

  1、什么是詩配畫?

  我們所學習的.詩配畫,是根據詩的內容和意境,用水墨畫表現出來,抒發自己的感受。

  2、復習水墨畫的工具、材料

  生宣、毛筆、墨、中國畫顏料。

  3、講解作畫步驟。

  (1)體味詩意

  (2)構思構圖

  (3)墨線勾勒

  (4)上色、落款

  4、欣賞范畫

  師:蘇東坡曾經稱贊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好畫常常洋溢著詩情,好詩總是充滿了畫意。

  (1)出示其他小朋友的畫

  (2)討論

  5、學生創作

  師:當你讀到一首好詩時,眼前往往浮現出動人的畫面,那就是你感受到詩的意境。選一首你喜歡的詩來配上水墨畫,既顯示你對詩意的理解,也展示你繪畫的表現力。

  老師巡回指導

  6、作業評價

六年級下冊美術教案4

  教學目的:

  1、培養熱愛雕刻藝術的情感,以及創造力

  2、學習泥柱雕刻知識

  教學重點及難點:

  掌握泥柱雕刻的方法

  電教、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片、投影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泥柱雕刻(一)

  二、講授新課

  1、說一說你知道的雕刻(柱形雕刻)

  (1)小組討論

  (2)交流發言

  2、欣賞范作

  師:從原始人的圖騰柱開始,柱形雕刻就是各民族常見的裝飾藝術。

  (1)裝飾大門的浮雕柱

  (2)北美印第安人木屋上的圖騰柱

  (3)公園里的卡通柱

  (4)中國黎族的圖騰柱

  (5)非洲古代木雕柱飾

  (6)《彩陶器皿》畢加索

  3、欣賞并討論例圖中的'各類柱形雕刻作品,研究它們的表現形式,創作特色和不同風格。

  (1)小組討論

  (2)交流發言

  4、學習制作泥柱雕刻

  (1)用黏土做成空心或實心的泥柱

  (2)參考例圖,在上面雕刻花紋和其他圖形,也可用泥條在泥柱上添加各種形象。

  5、學生創作,教師巡回指導

  可以小組進行合作

  6、作業評價

六年級下冊美術教案5

  教學目的:

  1、培養學生熱愛環境的意識

  2、從不同的視角表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主題

  教學生點及難點:

  1、構思構圖

  2、色彩和諧,主題鮮明

  電教、教具、學具準備:圖片、VCD

  教學過程:

  一、分析地球現狀

  1、談話

  人類是自然的兒子,自然是人類的.搖籃,只有和諧相處,人類才有美好的未來。

  2、欣賞VCD,分析地球現狀

  現狀:森林面積縮小,

  全球氣候變暖,

  物種迅速減少,

  空氣嚴重污染。

  3、提問:

  如何改變這種情況呢?你希望人類和自然和諧相處嗎?

  二、欣賞范畫

  看看其他小朋友是如何表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一主題的。

  如何構思,如何表現的?

  三、學生創作

  為學生素材,啟發這生思維:

  你打算如何做?又如何表現?

  學生創作,教師巡回指導。

  注意:

  構圖要飽滿,色彩要和諧。

  四、作業

  1、作業展示

  2、學生自評、互評,教師綜合。

六年級下冊美術教案6

  第一課 俯仰之間

  一、教學目標

  1、了解并掌握怎樣欣賞抽象畫

  2、掌握簡單的繪畫語言,并通過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把自然風景變成藝術作品。

  二、教學重點

  欣賞并領會自然美與意境美的變化,掌握在似與不似間怎樣去表現繪畫作品。

  三、教學難點

  在意境上領會作品,并掌握一定的方法在意境上去表現繪畫作品。

  四、教學程序

  (一)情境導入

  1、音樂導入:老師喜歡邊聽音樂邊畫畫,畫畫的感覺油然而生,老師邀請大家來聆聽一首音樂,感受藝術的旋律意境。

  2、揭示課題:聽到這首樂曲,你的腦海浮現出什么樣的畫面?音樂和繪畫從來都是一家人,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領略“形色協奏曲”。

  (二)形式初探

  1、欣賞畫家作品:在這三幅畫中,樹的形象構成發生了什么變化?

  2、小結:藝術家在創作中,常常在似與不似之間尋找新的表現形式。畫家抓住樹的特點,用簡化概括的弧線交織出形象,形式由寫實變得抽象。

  (三)提煉元素

  1、感受發覺:看看這張攝影的《山川》,能提取什么美術語言?

  2、嘗試訓練:你能用怎樣的線條表現這張山川景色給你的感受呢?請一位學生上臺快速畫出,老師進行修整與總結。

  3、欣賞提升:出示《山川》作品賞析,畫家用流暢、疏密的線條抓住了山體的形和山體的質感。

  4、提煉元素:這幾處風景能提煉什么造型元素進行創作呢?

  板書:提煉元素:線、點、面??

  (四)形式探討

  1、作品參照對比:看一看,畫與實景哪些地方相似,哪些地方不相似呢?相似的有整個的角度,東西沒變,不相似的有屋頂變成了一塊塊近似長方形,窗戶變成了小塊的近似正方形,整個房子的輪廓變得更簡潔了。

  2、小結:吳冠中先生忽略細節,抓住民居的特征,用平穩簡練的線條和塊面構成景致,色彩簡單明凈,表現出江南水鄉寧靜,淡雅的意境。板書:表現形式:概括,簡練。

  (五)主觀表達

  1、感受色彩:這兩幅作品給你什么不同的感覺?為什么? 課件出示同一畫 面不同顏色的兩

  2、賞析畫作:吳冠中先生《窗外無月》,顏色的處理如何?吳冠中先生把房子的墻主觀地畫成了綠色和紅色,中間穿插了大塊的白和黑,使畫面色彩能夠和諧響亮,正是形色的協奏。

  板書:主觀設計

  (六)欣賞提升

  1、老師示范:以梯田為例,先用曲線畫田埂,再用扁筆去畫田地的色彩,田埂和田地簡單、概括。提醒注意勾線的輕重快慢,顏料的干濕濃淡。描繪一幅形與色的協奏曲。

  2、作品欣賞:看看不同畫家是如何處理形色,譜寫出一幅幅“形色協奏曲”。

  (七)學生作業

  1、作業要求:選擇一張你喜歡的風景圖片,運用形色描繪一幅風景,注意把握色塊的變化和物體主要特征。

  2、教師巡行指導。

  (八)展評拓展

  1、典型展評:把學生繪畫作品和照片進行對比欣賞,分析繪畫是不是抽取了照片中的形與色,主觀概括地表現了主要特征。還有哪些可以改進的地方?

  2、拓展延伸:抽取事物主要特征的繪畫,有時也可以把它叫做抽象畫。抽象是相對的,由這三幅畫你覺得抽象的發展方向是怎樣的?你能利用課余時間了解抽象藝術嗎?

  第二課 俯仰之間(1)

  一、教學目標

  培養發現的眼光,讓學生體驗視覺位置變化產生的不同效果,掌握俯視的特點。 增強表現的能力,讓學生在臨圖改畫的過程中豐富自己的表現手段。 激發愛國主義情感,讓學生從新的視角出發,看美好山川。抒熱烈情懷。

  二、教學重點

  增強表現的能力,讓學生在臨圖改畫的過程中豐富自己的表現手段。理解從不同視角去觀察同一物體會產生不同效果。

  三、教學難點

  靈活自如的表現俯視角度下的景物

  四、教學程序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今天是植樹節,這意味著春天已經來臨了,3月是登山賞花的好季節,同學們登過泰山嗎?誰來說一說泰山的風景是什么樣的? 學生自由發表見解。

  2.老師也爬過泰山,這是前幾年老師在泰山上拍的風景照片,課件展示泰山圖片 大家邊欣賞邊思考:這

  些風景圖片從視覺角度來說有什么不同嗎?

  教師小結:平視、仰視、俯視。課件展示各自定義。

  3.今天我們就重點研究下俯視,讓我們用這

  種獨特的視角一起來《俯瞰山川》。出示課題。

  (二)、欣賞感受

  (1)欣賞俯視圖片,初步感受俯視視角帶給我們的嶄新體驗。

  1.老師課前收集了很多俯視角度拍攝的風景圖片,我們國家山川遼闊壯美,南北差異很大。比較一下江南與塞北山川的不同,并談談自己的想法

  小結:江南地勢平緩,山巒不大也不夠連貫,因此屬于丘陵地帶;而塞北山巒壯闊,連綿不斷,給人以氣勢宏大之感

  課件:比較西北兩處自然地貌與人文地貌的不同,并談談自己的想法

  小結:自然地貌給人以自然、、荒涼之感,線條隨意、夸張,完全隨心所欲;而人文地貌——農用網絡,則給人以清新、整齊之感,讓人覺得人類與自然之間的斗爭以及人類改造自然的偉大。但人類也要警惕再造過頭造成的危害! 2、同學們在欣賞的同時思考:俯視角度下的景物及畫面有什么特征? 學生回答。

  3、教師小結:

  a. 景物整體縮小了,單個物體出現“頭大腳小”的現象。

  b. 整個畫面以地面景物為主,天空所占畫面位置很少或沒有。

  (2)對比分析平視與俯視的區別。

  1.那么俯視角度與平視角度有什么區別呢?請大家看這兩張圖片,它們是同一個荷花。但是,給你們的感覺相同嗎?

  2.它們分別展現的物體的哪一個面呢?(平視角度展現的'以側面為主,而俯視角度展現的以物體的頂部為主。)

  3.從畫面來看又有什么區別呢?(平視角度會呈現前后遮擋的關系,而俯視角度

  視野更加廣闊一些,呈現的是景物的整體布局。)

  (3)示范引導

  1.今天我們用俯視的角度欣賞了祖國大好河山的美景,那么我們如何把這些美麗的景色轉換的畫紙上呢?首先看看老師是怎么做的。 教師示范創作。邊創作邊講解。

  2.誰能把老師剛才繪畫的步驟總結一下? 教師板書。 a.構圖 b.景物的擺放。 c.細節的刻畫。 3.欣賞線描風景作品。

  (三)、自由創作

  1.上課前老師讓大家收集了俯視角度的風景圖片,請大家根據自己的圖片或者老師的圖片畫一幅俯視角度下的風景畫。

  出示作業要求:

  a.根據圖片畫一幅俯視角度下的景物。

  b.注意線條要疏密得當,畫面要有層次。

  2.學生自由創作,教師巡視輔導。

  (四)、評價小結

  1.展示學生作品,評議。

  2.教師總結:今天,我們用俯視視角重新認識了世界,這個角度帶給我們一種前所未有的獨特體驗。在我們的生活學習中也一樣,有時也要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

  第二課 俯仰之間(2)

  一、教學目標

  培養發現的眼光,讓學生體驗視覺位置變化產生的不同效果,掌握俯視的特點。 增強表現的能力,讓學生在臨圖改畫的過程中豐富自己的表現手段。 激發愛國主義情感,讓學生從新的視角出發,看美好山川。抒熱烈情懷。

  二、教學重點

  增強表現的能力,讓學生在臨圖改畫的過程中豐富自己的表現手段。理解從不同視角去觀察同一物體會產生不同效果。

  三、教學難點

  靈活自如的表現俯視角度下的景物

  四、教學程序

  一)、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繪畫的步驟,哪位同學能給我們再說一下繪畫步驟呢? a.構圖 b.景物的擺放。 c.細節的刻畫。

  二)、欣賞線描風景作品,同時思考如何創作。

  三)自由創作

  1.上課前老師讓大家收集了俯視角度的風景圖片,請大家根據自己的圖片或者老師的圖片畫一幅俯視角度下的風景畫。

  出示作業要求:

  a.根據圖片畫一幅俯視角度下的景物。

  b.注意線條疏密得當,畫面要有層次。

  2.學生自由創作,教師巡視輔導。

  四)、評價小結

  1.展示學生作品,評議。

  2.教師總結:今天,我們用俯視視角重新認識了世界,這個角度帶給我們一種前所未有的獨特體驗。在我們的生活學習中也一樣,有時也要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

六年級下冊美術教案7

  課題:活動玩具

  課時:1課時

  課堂類型:造型 表現 設計 應用

  教學目標:

  1、開發學生思維,提高學生智力,陶冶學生的情操。

  2、提高學生動手動腦能力。

  教學重難點:形象的設計要生動。

  教具學具:硬紙片、彩紙、細線、皮筋、、剪子、膠、一小截鐵絲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用具準備情況

  二、講授新課:

  1、導入:在我省民間流行著很多非常有趣的活動玩具,如會翻筋斗的`小猴,會摔跤的雙人(又叫二鬼摔跤)等。這些玩具巧妙的利用皮筋、竹弓的彈性,使形象活動起來,加上滑稽可愛的動作,不僅深得孩子們的歡迎,就是成年人也愛不釋手。

  2、新授:

  講解及示范:

  (1)先用硬紙片卷兩個圓筒,長約7公分,直徑為2公分。

  (2)將圓筒用彩紙封起來,上下用紙團塞住,并用彩紙糊實。

  (3)將圓筒粘貼或彩畫成兩個人物形象。

  (4)用較硬的卡紙剪出兩個上臂和四個下肢。

  (5)上臂是兩個人物共同的,要用細鐵絲穿在兩個人物身上,細鐵絲的兩端彎個圈,使上臂能自如活動,又不會脫落。

  (6)將四個下肢分別裝在兩個人物身上,連接方法和上臂一樣。

  (7)用一根細線,最好是尼龍線,從上臂中間穿過,線的一端栓個小鐵絲鉤,另一端栓一根皮筋。

  (8)玩的時候,把玩具一端的鐵絲鉤掛在一個固定的物品上,另一端的皮筋拿在手中,靠皮筋的彈性一拉一放,就會使兩個玩具人摔起跤來。

  三、學生作業,教師輔導

  四、小結:表揚優秀作業

六年級下冊美術教案8

  1、 形色協奏曲

  教學目標:

  1、了解并掌握怎樣欣賞抽象畫

  2、掌握簡單的繪畫語言,并通過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把自然風景變成藝術作品。

  教學重點:欣賞并領會自然美與意境美的變化,掌握在似與不似間怎樣去表現繪畫作品。教學難點:在意境上領會作品,并掌握一定的方法在意境上去表現繪畫作品。

  教學準備:鉛筆、水彩筆、油畫棒、教材、圖畫本

  課時計劃: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情境導入

  1、音樂導入:老師喜歡邊聽音樂邊畫畫,畫畫的感覺油然而生,老師邀請大家來聆聽一首音樂,感受藝術的旋律意境。

  2、揭示課題:聽到這首樂曲,你的腦海浮現出什么樣的畫面?音樂和繪畫從來都是一家人,今天讓我們一起來領略“形色協奏曲”。

  二、形式初探

  1、欣賞畫家作品:在這三幅畫中,樹的形象構成發生了什么變化?

  2、小結:藝術家在創作中,常常在似與不似之間尋找新的表現形式。畫家抓住樹的特點,用簡化概括的弧線交織出形象,形式由寫實變得抽象。

  三、提煉元素

  1、感受發覺:看看這張攝影的《山川》,能提取什么美術語言?

  2、嘗試訓練:你能用怎樣的線條表現這張山川景色給你的感受呢?請一位 學生上臺快速畫出,老師進行修整與總結。

  3、欣賞提升:出示《山川》作品賞析,畫家用流暢、疏密的線條抓住了山體的形和山體的質感。

  4、提煉元素:這幾處風景能提煉什么造型元素進行創作呢?

  板書:提煉元素:線、點、面??

  四、形式探討

  1、作品參照對比:看一看,畫與實景哪些地方相似,哪些地方不相似呢?相似的有整個的角度,東西沒變,不相似的有屋頂變成了一塊塊近似長方形,窗戶變成了小塊的近似正方形,整個房子的輪廓變得更簡潔了。

  2、小結:吳冠中先生忽略細節,抓住民居的特征,用平穩簡練的線條和塊面構成景致,色彩簡單明凈,表現出江南水鄉寧靜,淡雅的意境。

  板書:

  表現形式:概括,簡練。

  第2課時

  一、導入:根據上節課同學們提煉出的造型元素,同學們知道了實景與畫的相似之處,這節課我們進行創作。

  1、老師示范:以梯田為例,先用曲線畫田埂,再用扁筆去畫田地的色彩,田埂和田地簡單、概括。提醒注意勾線的輕重快慢,顏料的干濕濃淡。描繪一幅形與色的協奏曲。

  2、作品欣賞:看看不同畫家是如何處理形色,譜寫出一幅幅“形色協奏曲”。

  二、欣賞提升

  1、感受色彩:這兩幅作品給你什么不同的感覺?為什么?

  2、賞析畫作:吳冠中先生《窗外無月》,顏色的處理如何?吳冠中先生把房子的墻主觀地畫成了綠色和紅色,中間穿插了大塊的白和黑,使畫面色彩能夠和諧響亮,正是形色的協奏。

  三、學生作業

  1、作業要求:選擇一張你喜歡的風景圖片,運用形色描繪一幅風景,注意把握色塊的變化和物體主要特征。2、教師巡行指導。

  四、拓展評價

  1、典型展評:把學生繪畫作品和照片進行對比欣賞,分析繪畫是不是抽取了照片中的形與色,主觀概括地表現了主要特征。還有哪些可以改進的地方?

  2、拓展延伸:抽取事物主要特征的繪畫,有時也可以把它叫做抽象畫。抽象是相對的,由這三幅畫你覺得抽象的發展方向是怎樣的?你能利用課余時間了解抽象藝術嗎?

  2、俯仰之間

  教學目標:

  1、培養發現的眼光,讓學生體驗視覺位置變化產生的不同效果,掌握俯視的特點。

  2、增強表現的能力,讓學生在臨圖改畫的過程中豐富自己表現手段。

  3、激發愛國主義情感,讓學生從新的視角出發,看美好山川。抒熱烈情懷。

  教學重點:增強表現的能力,讓學生在臨圖改畫的過程中豐富自己的`表現手段。理解從不同視角去觀察同一物體會產生不同效果。

  教學難點:靈活自如的表現俯視角度下的景物

  教學準備:課件、俯視的照片

  學具準備:圖畫本、鉛筆、彩筆、照片等

  課時計劃:2課時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3月12日是植樹節,這意味著春天已經來臨了,3月是登山賞花的好季節,同學們登過黑糜峰山嗎?誰來說一說黑糜峰山的風景是什么樣的? 學生自由發表見解。

  出示一組相片,大家邊欣賞邊思考:這些風景圖片從視覺角度來說有什么不同嗎? 教師小結:平視、仰視、俯視。課件展示各自定義。

  3.今天我們就重點研究下俯視,讓我們用這 種獨特的視角一起來《俯瞰山川》。出示課題。

  二、欣賞感受

  (一)欣賞俯視圖片,初步感受俯視視角帶給我們的嶄新體驗。

  1.老師課前收集了很多俯視角度拍攝的風景圖片,我們國家山川遼闊壯美,南北差異很大。比較一下江南與塞北山川的不同,并談談自己的想法。

  2、同學們在欣賞的同時思考:俯視角度下的景物及畫面有什么特征? 學生回答。

  3、教師小結:

  a. 景物整體縮小了,單個物體出現“頭大腳小”的現象。

  b. 整個畫面以地面景物為主,天空所占畫面位置很少或沒有。

  (二)對比分析平視與俯視的區別。

  1.那么俯視角度與平視角度有什么區別呢?請大家看這兩張圖片,它們是同一個荷花。但是,給你們的感覺相同嗎?

  2.它們分別展現的物體的哪一個面呢?(平視角度展現的以側面為主,而俯視角度展現的以物體的頂部為主。)

  3.從畫面來看又有什么區別呢?(平視角度會呈現前后遮擋的關系,而俯視角度視野更加廣闊一些,呈現的是景物的整體布局。)

  (三)示范引導

  1.今天我們用俯視的角度欣賞了祖國大好河山的美景,那么我們如何把這些美麗的景色轉換的畫紙上呢?首先看看老師是怎么做的。 教師示范創作。邊創作邊講解。

  2.誰能把老師剛才繪畫的步驟總結一下?

  教師板書。

  a.構圖

  b.景物的擺放。

  c.細節的刻畫。

  3.欣賞線描風景作品。

  第2課時

  一、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

  了繪畫的步驟,哪位同學能給我們再說一下繪畫步驟呢?

  a.構圖 b.景物的擺放。 c.細節的刻畫。

  二、欣賞線描風景作品,同時思考如何創作。

  三、自由創作

  1.上課前老師讓大家收集了俯視角度的風景圖片,請大家根據自己的圖片或者老師的圖片畫一幅俯視角度下的風景畫。

  出示作業要求:a.根據圖片畫一幅俯視角度下的景物。b.注意線條要疏密得當,畫面要有層次。

  2.學生自由創作,教師巡視輔導。

  四、評價小結

  1.展示學生作品,評議。

  2.教師總結:今天,我們用俯視視角重新認識了世界,這個角度帶給我們一種前所未有的獨特體驗。在我們的生活學習中也一樣,有時也要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

  3、 遙遠的地平線。

六年級下冊美術教案9

  六年級下冊全冊教材分析

  (五)1946-1959年,電影藝術進入了重要的發展時期

  西周中期以后,青銅器的神秘色彩逐漸淡化,風格趨向簡樸,追求樸素、典雅之美。如《孟鼎》,造型雄偉凝重,紋飾簡樸。

  春秋中期以后,青銅器逐漸變成供統治階級享用的生活用品。青銅器的造型趨向輕靈、奇巧,裝飾手法寫實,紋飾也易于理解。如,蓮鶴方壺》,便是這方面的代表作。

  另外《曾侯乙編鐘》是最重要的出土文物,編鐘共56件,分上、中、下三層。經檢測每件編鐘不僅都能發音,而且能發兩個不同的音,可以

  演奏各種現代樂曲,而且音質純正,音色優美。這是 目前世界上僅有的保留著原有音響的一套特大型定音古樂器,也是世界上保留下來的最古老的12個半音的樂器。

  秦、漢時期,由于鐵器和漆器比青銅器更方便,從

  而逐步取代了青銅器,青銅器便向輕便、精巧、實用的生活用器和觀賞器方向發展,它們往往以實用和美觀的高度統一而引人注目。

  三、教師小結。

  第二課時

  一、新授

  1、深入學習青銅工藝品的藝術特點。

  播放和欣賞書本和資料,教師重點分析青銅器在造型和裝飾上的特征。

  (1)對稱、穩定的造型;

  (2)堅硬、冷峻的質感,光潔深沉的色澤;

  (3)神秘、獰厲的紋飾。

  2、學生將自己搜集的資料展示、交流、了解青銅器的工藝特點。

  紋飾可分為人物、動物幾何形等三類,有單獨適合和連續等式樣。

  通過互動、探究式的學習,培養學生質疑解難的好習慣。

  二、學生探討。

  1、教師從材料的選擇、造型的設計、色澤的處理、紋樣的裝飾上引導學生分析書上的學生設計作品。

  2、欣賞其他班同學好的`構思,互相激發創作靈感。

  三、學生實踐。

  1、作業要求:用線描方法表現青銅器,包括造型、裝飾等。

  2、小組討論

  各組同學提出自己的方案,交流激發新的靈感。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引導學生以感受、觀察、體驗表現、交流等學習方法、進行自主學習與合作。

  四、賞析評價。

  請同學介紹自己的作品,你的作品充分反映了你的構思了嗎?通過學習與制作,你覺得提高了自己的動手制作水平,激發了創作的興趣嗎?

  你覺得誰的設計最漂亮、最具有青銅器的特征?

  表揚、鼓勵和肯定同學們的大膽設計的作品。

  教學資料:

  1、青銅藝術:中國青銅時代約始于公元前二十一世紀,公元前十三至前十一世紀為鼎盛階段。它跨越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夏、商、周三代,延續了近兩千年。當時,青銅作為貴重的合金,主要被制成禮儀用器,多用在祭祀祖先神靈、宴請嘉賓貴客、舉行隆重典禮等盛大場合。青銅器使用的種類、數量及大小顯示了其主人的貴族身份、地位和權力。青銅器種類眾多,造型繁復,紋飾精美,鑄造技術高超。分布范圍主要集中在黃河和長江中下游地區,此外,還涵蓋了許多邊遠少數民族活動區域。中國古代的青銅藝術是中華民族最為光輝燦爛的文化遺產之一。

  2、商周青銅壁:雕塑位于銅陵市義安路、石城路口,建于一九九二年,由程勉、汪新志創作。在第二屆全國城市雕塑優秀作品展覽會上被評為參展優秀作品。“商周青銅壁”立意反映了古銅都采冶歷史。這組雕塑由在銅陵出土的商爵、春秋鑒、西周鼎組成兆壁涌泉,青銅壁紋飾圖案為銅官山采煉圖,原國務院副總理鄒家華題詞“中國古銅都銅陵”鑲嵌在中央。雕塑巧妙地將古文物、采冶歷史、噴泉、彩燈、草坪融為一體,象征著銅文化在銅都大地上源遠流長,發揚光大,給銅陵人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觀賞、游息場所,同時告示人們回顧歷史,展望未來。

六年級下冊美術教案10

  【授課內容】18、復制與傳播

  【課時建議】1課時

  【教程目標】知識與技能:簡單了解有關雕版印刷的歷史、制作過程與方法以及它的欣賞價值。了解民間傳統年畫顏色鮮艷濃烈、節日氛圍濃郁、題材廣泛豐富、畫中情趣盎然的特點。了解門神的相關知識,感受其裝飾與色彩的美感。過程與方法:能用欣賞中國傳統繪畫的方法去欣賞和解讀年畫,并能學習民間木版畫的形式,根據門神的形象特點,運用對比色鮮明的色彩,設計、繪制一對門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民族傳統繪畫藝術,熱愛生活的情感,增強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知,培養學生對本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的觀念和意識。

  【教學重點】通過調查學習、了解古老的雕版印刷技術的制作方法、過程,以及它對復制和傳播民間年畫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通過欣賞、分析,了解年畫的歷史發展及作用,感受門神帶給人們的威武、神奇的美感。提高學生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知,培養對本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觀念和意識。

  【教學難點】門神形象的構思設計。

  【突破方法及模式】

  本課運用直觀演示法、聯系生活法、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分析學生作品來突破本課采用合作學習模式、互動模式

  【媒體使用】

  師:多媒體課件、學生照片、學生作品等。

  生:課本、卡紙或素描紙、顏料、水粉或彩色筆等。

  【教學過程】

  一、課前積累

  1、收集有關門神、年畫的資料、圖片以及相關信息。

  2、把收集好的資料進行統一整理,分類。

  【設計意圖】

  通過查詢信息,使學生做到心中有數,為課程的順利奠定基礎。分類整理資料提高學生的分配能力。

  二、導入新課出示課件

  1、電腦展示圖片網頁

  提問:同學們如果你們都想得到這張美麗的圖片,你會用什么方法得到?

  1、思考、質疑并回答

  學生演示(復制——粘貼)當今社會是高科技發展的社會。我們每個人如想得到同樣美的事物并不難,只需要利用“復制”就可以得到并通過“復制”把文化得以“傳播”,既省時又方便。 2、學生互相討論、交流:

  那在古時候,人們想去傳播文化他用什么復制的方法呢?

  【設計意圖】運用簡單的電腦操作,使學生輕松的理解“復制”的作用是為了更好地“傳播”。學生交流、討論從而引發探究的欲望,產生學習的動力。三、傳授新課

  揭示課題——復制與傳播課件欣賞

  1、了解雕版印刷的歷史發展、制作過程。(教師做適當的補充)

  總: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雕版印刷的國家,古老的文明正是靠著他們的“復制”才得以傳播至今。

  2、欣賞雕版印刷作品并引出木版畫。

  3、欣賞并總結木版畫的制作過程、方法引出年畫。

  總:年畫的制作工藝,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演變過程。最早是全部以手工描繪的“生筆畫”,后來發展為以定型樣稿為底本,把透明白紙覆于其上,一張一張地照樣拓描,叫做“過稿活”。這種工藝生產年畫數量也很有限,不能滿足廣大人民的需求。后來木刻印刷術引入畫界。

  【設計意圖】了解雕版印刷的歷史及相關知識,激發學生民族自豪感。了解書中文字進一步感受雕版印刷的藝術價值。欣賞雕版印刷作品引出木版畫這一藝術形式。以及相關知識。

  四、賞析探究

  學習年畫相關知識。

  1、引導學生質疑。

  提問:(1)年畫有多少種形式?

  (2)年畫有什么內容?

  (3)年畫圖案中的寓意及故事?

  (4)年畫在色彩上、題材上、構圖上有哪些特點?

  2、欣賞教材中的年畫及教師課件展示的內容、不同形式年畫。

  3、了解四大年畫之鄉。(課件和實物)(1)天津楊柳青年畫。(2)山東濰坊寒亭年畫。(3)江蘇蘇州桃花坊年畫。(4)四川綿竹年畫。

  以上四大年畫之鄉,在歷史上久負盛名,被譽為中國“年畫四大家”。 4、課件欣賞并了解有關“門神”的知識。(起源和發展)(1)同學們聽說過或見過那些門神?(2)欣賞不同地區的門神。(3)門神有哪些特點?【設計意圖】經過討論,學習本課的重點。總結出年畫鮮艷濃烈、節日氣氛濃郁、題材廣泛豐富、情趣盎然的特點。并了解四大年畫之鄉感受不同地方年畫的區別與美感,了解門神的形象及特點,解決教學難點啟發學生構思。

  五、實踐體驗

  1、教師演示:

  門神的設計方法。

  2、創作實踐:

  作業要求:設計門神的`畫像,并運用對比色大膽表現。

  六、評價展示:

  1、組織學生交流作品。

  2、思想教育:

  現在,保留下來的珍貴老版年畫已經不多了,我們要懂得格外珍惜。

  【設計意圖】教師示范演示引導學生發散思維,拓展學生思路,鼓勵大膽創新。培養學生欣賞、評價的能力。感受成功的喜悅。

  七、板書設計:復制與傳播示范課件

  八、課堂反饋:

  展評通過學習本課,學生從中了解有關雕版印刷的歷史、制作過程與方法以及它的欣賞價值。了解民間傳統年畫顏色鮮艷濃烈、節日氛圍濃郁、題材廣泛豐富、畫中情趣盎然的特點。感受其裝飾與色彩的美感。

  九、分層作業:

  全體學生:根據自己搜集的信息,整理一份有關門神的調查報告,或設計制作一副門神的畫像。

  十、教學反思:

  這堂課的內容十分的新鮮、有趣。這是學生現有知識范圍內的一個盲點,在平時對課外知識的學習中,往往會漏掉這部分內容。但是,通過這次的學習,發現絕大部分學生對傳統知識的渴望還是有發展空間的。民俗的東西,流傳了千年,這種傳承本身就十分的有魅力。從學生的此次作業質量來看,不少孩子將門神的特征加以了自己的理解表現,甚至還有美化的想法展示。這說明,他們對課程本身進行了探索洗滌,并學會了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這種情感,課程效果不錯。

六年級下冊美術教案11

  教材分析

  一、教學內容與目標

  1、懂得自己的成長離不開母校及老師的培養,在今后的學習中要維護母校榮譽,為母校爭光,對母校抱以感恩之情。

  2、綜合運用已學過的美術知識、技能,用多種形式進行藝術創作,運用美術語言來表達自己對母校的懷念與感激之情。

  3、激發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相互合作意識及探究精神。

  二、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綜合運用已學過的美術知識、技能,用多種形式進行藝術創作,運用美術語言來表達自己對母校的`懷念與感激之情。

  教學難點:把握集體創作作品的整體美感。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圖片等。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二、導入新課,出示課題

  三、講授新課

  1、幫助學生確定藝術創作的題材

  2、欣賞同齡學生的優秀作品

  3、幫助學生確定藝術創作的表現形式

  4、示范木瓢畫制作步驟

  選擇材料

  先上一層白底色。

  待干后用鉛筆輕輕繪制草圖。

  著色時依據造型設計不同的色彩并進行美化。

  水粉上色,最后上透明漆,使作品色彩更艷麗、耐

  久而不褪色。

  四、學作創作

  指導學生繪畫或紙立體造型

  提示:選取小學生活中最美好的時刻畫出來留給母校作紀念。

  畫出自己想對母校說的話和自己的愿望。

  巡回輔導,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五、展示評價

  鼓勵學生大膽暢談自己的想法。

六年級下冊美術教案1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 了解三面畫構成的原理

  ② 學會運用切割與重復排列的方法制作一幅三面畫。

  2.過程與方法:

  ①在欣賞中感受作者創造美的情感;

  ②在制作中培養學生空間思維能力及增強動手表達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鍛煉學生的條理性和耐性.培養對美的追求,美的創造的行為習慣。

  教學要點

  1、教學重點

  學習運用對三幅畫面進行等份切割、依次排列的方法制作—幅三面畫的`技能技巧。

  2、教學難點

  如何將三幅畫面分別哉戊長度,寬度相同的K條,按照:頂序黏合溝成——件可以動觀賞的工藝品:

  3、興趣點:

  從三個不同的角度欣賞到三個不同的畫畫。

  作業要求

  1.基本要求:

  能制作出一幅“三面畫”作。

  2.較高要求:

  三幅畫面的色調、內容搭配和諧統一,做工精致,或三幅畫畫的內容構成一個內容相關的故事,

  3.個性探究:

  選出學生代表操作、展示優秀作品。

  二、教學活動設計建議

  活動一:分享、討淪;

  看一看: 欣賞課本中提供的三畫面。你見過去變幻的畫畫嗎?課本中的畫面是如何變換的?

  2.活動二:嘗試、探索

  ①看一看、議一議:為什么要將課本中的三幅攝影作品切割成大小一樣、份數一樣的長條形?

  ②說一說:觀察圖中的步驟圖,想一想這些長條應按怎樣的順序黏合在一個畫面上?引導學生自主嘗試、探索三幅畫的排放順序。

  ③想一想:課本中的三幅攝影作品組合在一起后,給我們帶出了哪些環保信息?

  3.活動三:創作、表現。

  做一做:嘗試制作一幅有趣的三面畫。

  4.活動四:展示、評價。

  ①誰的三畫畫色彩搭配最美,做工最精致。

  ②誰的三面畫能構成一個有趣的故事。

六年級下冊美術教案13

  教學目的:

  1、培養想象、創造能力

  2、學會使用多種表現方法

  教學重點及難點:

  1、適當地運用夸張手法

  2、畫面完整,有意思

  電教、教具、學具預備:范畫數幅、錄像

  教學過程:

  一、觀看錄像,觀察人的成長變化

  1、人由出生到年老的過程演示,這是每個人必經的階段。

  二、啟發學生思維

  1、說一說兒時的模樣

  可參照兒時的照片,以及家人的描述。

  2、畫一畫現在的自已

  3、想像一下自已未來的.模樣。

  4、討論:

  人在成長變化中,身材、相貌會發生哪些變化?

  三、欣賞范作

  1、出示其他小朋友的作品以供欣賞

  2、說一說是如何進行創作的?用了哪些作畫工具,用了哪些作畫方法?

  (1)適當地進行夸張,大膽想象

  (2)多種材料的運用:

  彩紙、水彩筆、蠟筆……

  (3)彩紙粘貼、撕紙粘貼、紙版畫……

  四、學生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根據照片,以及想象,畫出成長過程的系列圖畫。

  五、作業

  1、作業展示

  2、學生個別講解自已的作品

六年級下冊美術教案1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進行夸張,以線描或其他形式繪制人物漫畫。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嘗試、體驗,在漫畫創作中領會漫畫的特點與表現手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描繪和探討,激發學生關注名人背舌的故事,感受名人的奮斗精神和人格魅力。

  教學要點:

  1、教學重點:

  學習運用簡練的線條手繪夸張的肖像漫畫的表現方法。

  2、教學難點:

  如何找出名人形象的突出特征并把握其夸張的程度。

  作業要求:

  1、基本要求:

  能用線條畫出一個名人的漫畫形象。

  2、較高要求:

  能較準確地表現名人的神態與性格特征。

  3、個性探究:

  用多種漫畫手法表現名人形象。

  教學活動設計:

  1、觀察與發現——人物肖像的'采訪

  ①猜一猜:他是誰?(愛因斯坦)

  ②說一說:你知道他有哪些發明創造嗎?

  ③看一看:哪些外貌特征夸張了?

  2、思考與構思——漫畫家是怎么想的。

  ①說一說:肖像漫畫的美感在哪里?漫畫家是怎么構思的?

  ②想一想:夸張哪些外貌特征是最有趣的?怎樣體現名人的個性和職業特點?

  3、嘗試與體驗——我也來當漫畫家,

  ①說一說:我要畫哪位名人?

  ②想一想:我該夸張這位名人的哪些外貌特征?

  ③畫一畫:我也來當漫畫家,運用我喜歡的表現手法,畫出有趣的名人漫畫。

  4、評價與交流——看誰畫得夸張幽默。

六年級下冊美術教案15

  教學目的:

  1、培養表現力

  2、大膽運用顏色作畫

  3、掌握風景寫生的布局方法

  教學重點及難點:

  1、全理構圖

  2、大膽用色

  電教、教具、學具準備:

  范畫數幅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風景寫和生(一)

  二、講授新課

  1、風景畫的透視

  作畫時要先用合理的.構圖,把透視關系畫準確。(近大遠小的透視)

  主要掌握近景、中景、遠景三個層次。表現空間感,一般來講,中景主要用來刻畫主體物,畫得比較實,而遠景是為了襯托中景,畫得比較虛。掌握得好,有了虛實,也就塑造了空間感。

  2、欣賞范畫

  3、講解繪畫步驟

  (1)構圖

  (2)畫鉛筆稿,用線要輕

  掌握好近景、中景、遠景

  (3)著重刻畫

  4、體會怎么樣從平凡景物中去發現美。

  城市和鄉村,都有美麗的景色。一塊草地,一片樹林,一道河灣,一條小徑……都可以吸引敏感的眼睛。

  5、學生繪制,教師巡回指導

  (1)用鋼筆、鉛筆或色彩畫一幅風景寫生

  (2)可以外出寫生,也可以臨摹

  (3)可用多種方法

  6、作業評價

  (1)作業展評

  (2)學生互評

【六年級下冊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六年級下冊教案07-03

六年級美術下冊教案01-28

六年級下冊美術教案05-17

(薦)美術六年級下冊教案07-03

湘教版美術教案 六年級下冊04-25

六年級美術下冊教案15篇01-28

六年級下冊美術教案(精選18篇)03-05

六年級下冊美術教案5篇12-05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美術教案1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