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優秀教案(精選20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中歷史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初中歷史優秀教案 篇1
一、目標導引:
1、理清文章的脈絡,把握文章的內容。學習小說圍繞看戲這件事,記敘詳略有致,疏密相間的寫法。
2、理解本文景物描寫優美,心理描寫細膩,語言流暢自然的特點。
3、了解本文詞語使用的準確性,掌握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來刻畫人物。
4、認識農家小友高尚、淳樸的優秀品質,體會文中所表現的對勞動人民的真摯而深厚的感情。
二、自主預習:
1、童年對許多人來說,都是美好快樂的。在成人后回憶往事,對當時的人和事,更是充滿一種浪漫的理想色彩,是一段永生難忘的體驗。
2、作者介紹及題解:
3、正音:
(歸)省:xǐng行輩:háng憚:dàn絮叨:xùdāo怠(慢):dài攛掇:cuānduō鳧(水):fú潺潺:chán(歌)吹:chūi蘊藻:yùnzǎo(家)眷:juàn漂渺:piāomiǎo糾葛:jiūgé
4、補充注釋。
(1)、社戲: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廟。在紹興,“社”是相當于“村莊”的區域名稱;社戲就是社里每年在一定的時間所演的戲。
(2)、神棚:供神名牌位的涼棚,演社戲時,搭在戲臺正對面,意思是請這些神看戲。
三、誦讀積累,整體感知:
(一)、范讀課文(或聽磁帶錄音):
1、畫記自己難以讀準、難以理解的字詞。
2、用圈點勾畫法標出自己最欣賞的詞、句、段。
3、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學生自由誦讀課文,理清文章結構。
(教師可適當提示:本文的線索是什么?根據線索劃分課文部分。)本文的線索是到趙莊看戲。
看戲前(1—4段)——看戲中(5—30段)——看戲后(3l一40段)
四、合作探究,平橋“樂”事:
1、“我”是在什么時令隨母歸省小住平橋村的?
討論明確:清明掃墓完畢之后的天數,可能多,也可能少,“我”隨母歸省小住平橋村,當在春末夏初的時令,所以能夠看到“春賽”、社戲,吃到羅漢豆。
2、平橋村是怎樣一個村莊?“我”在平橋村得到了什么樣的優待?表明了村民的什么特點?
討論明確:平橋村近海臨河,“住戶不滿三十家,都種田,打魚”,是一個勞動人民住居的環境優美的小村莊。“在小村里一家的客,幾乎也就是公共的”,村民們因為“我”的到來,特地“許可”自己的孩子“減少工作”,“伴我來游戲”,熱情好客,十分優待“我”這個小客人。而且他們不拘禮教,“我們”偶爾吵鬧起來,打了輩份很高、應該稱之為“太公”的小朋友,也沒有人想到這是“犯上”,民風淳樸。
3、“我”在平橋村有哪些樂事?
討論明確:“我們”每天大都掘蚯蚓,穿釣鉤,“伏在河沿上去釣蝦”,“不半天便可以釣到一大碗。這蝦照例是歸我吃的”。“照例”,表明釣得的蝦總歸“我”吃,已成定例,小朋友們也都熱情好客,十分優待“我”這個小客人。“我們”還常一同去放牛。黃牛水牛都“敢于欺侮我,因此我也總不敢走近身,只好遠遠地跟著,站著”;小朋友們便不再原諒“我”會讀詩經,“全都嘲笑起來了”。這嘲笑是善意的,實際是鼓勵“我”大膽些,勇敢些。“我”怕牛,還因此而被嘲笑,卻還跟著去放牛,哪怕去了也只是“遠遠地跟著,站著”,是多么愿意和這些小朋友在一起,在這放牛被嘲當中,更表現出彼此的親密。“我”跟著小朋友放牛,也自有一種很濃的樂趣。
4、本篇題為“社戲”,重在敘寫去看戲,寫這些在平橋村的一般樂事又有什么樣的作用?
討論明確:寫這些小住平橋村的一般樂事,既多方面地表現出那段生活的樂趣,使作品內容豐富,具有生活實感;更由于這里寫了釣蝦、放牛這兩件樂事,第二部分開頭的“至于我在那里的第一盼望的`,卻在到趙莊去看戲”,就與之構成遞進兼有轉折的關系。釣蝦、放牛已是樂趣甚濃,“第一盼望”的“看戲”自更樂趣無窮。這樣,就為寫最大樂事――看戲作了鋪墊,吸引讀者讀下去。
(這一部分寫“我”隨母親歸省在平橋村的生活,意在突出人物活動的環境,同時簡寫一些“趣事”,為下文詳寫“看戲”中的趣事作鋪墊。)
五、導撥提煉:
總結存儲:這樣一個偏僻的小村莊,卻是“我”的“樂土”。那是因為:
(1)“我”可以免讀“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一類難懂的書,可以自由歡樂地生活。
(2)這里有許多年齡相仿的小朋友陪著“我”玩,彼此平等,沒有封建禮教的約束。
(3)每天可以釣蝦,放牛,生活豐富多彩,并充滿了友愛和情趣。
六、檢測反饋:
(1)朗讀課文第一部分,在體味中說說自己的童年趣事。
(2)預習第二部分,初步體會夏夜航船去看戲途中的景物描寫和表現作用。
初中歷史優秀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要求學生掌握秦朝暴政;大澤鄉起義的過程;張楚政權的建立;項羽的巨鹿之戰;劉邦進逼咸陽和秦的滅亡;楚漢之爭及其后果。
2.能力與過程:從眾多的史實中分析戰爭發生的原因以及分析戰爭勝敗的`原因。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進行愛國、愛民的教育,體會到“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教學重點:陳勝、吳廣起義和秦末農民戰爭推翻秦統治的經過。
教學難點:秦亡前后項羽、劉邦所領導的戰爭性質的變化。
教法:閱讀指導法
學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公元前209年7月的淮北平原,突然下了一場罕見的大暴雨,這場雨一連下了十幾天,淹沒了道路,雨剛停歇,就有許多人聚集在大澤鄉的山坡上,因為這場雨延誤了他們去漁陽守邊的行期,按秦法規定,誤期當斬,面對著死亡的威脅……(他們最終做出了怎樣的抉擇?結果如何?同學們想知道嗎?)下面我們就一起去研究秦朝末期的那段歷史。
二、新課探究:
1、引導同學們自主閱讀導入框的文字和圖片。(媒體顯示圖片)
學生思考:這些都說明了什么?學生們自然會想起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在古代修建這樣龐大豪華的宮殿群,需要怎樣的艱辛勞動?
2、分組討論(四人為一組)
話題:秦的暴政表現在哪些方面?
各小組討論后派一名代表發言,(教師引導)收集歸納整理。(媒體顯示)
秦的暴政表現在:徭役和賦稅很重,刑法殘酷,秦始皇死后,秦二世的統治更加殘暴。(舉例說明)不僅如此,宦官趙高掌權,政治變得更加黑暗。秦朝暴政在人民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種子。
3、學生自主思索:
在這種情況下,你知道人民會怎么樣?最初點燃戰爭的“導火線”呢?
(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媒體顯示)
戰爭的直接原因:(遇雨誤期)
戰爭的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4、分組學習:“陳勝、吳廣起義“
初中歷史優秀教案 篇3
【三維目標】
1.了解羅馬的興起、由共和國向帝國的轉變、羅馬帝國衰落的基本脈絡;描述羅馬共和國時期的對外擴張和版圖范圍;概述古羅馬的政治體制;掌握《十二銅表法》的內容和意義。
2.通過羅馬共和國向羅馬帝國的轉化,分析羅馬共和制崩潰、君主制建立的原因,培養學生用變化發展的觀點分析歷史現象的能力;通過認識古代羅馬共和國和羅馬帝國的奴隸制性質,培養學生通過歷史現象看本質的能力;通過制作年代尺,進一步梳理羅馬的.興衰史。
3.認識國家實行民主政治的意義,認識戰爭的本質,樹立熱愛和平的意識。
【重、難點】
重點:《十二銅表法》;羅馬的興衰過程
難點:古代羅馬的政治體制演變及原因;
【教學方法】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自主學習;
2.建構知識──合作探究;
3.深化主題──反思總結。
【課時數】
1課時
【導入新課】
教師:同學們,我們都知道有一句俗語叫“條條大路通羅馬”。這是什么意思呢?你知道羅馬是怎樣興起和發展的嗎?
提示:條條大路通羅馬:是指做成一件事的方法不只一種,人生的路也不止一條等著我們發現。條條大路通羅馬是著名的英語諺語。出自羅馬典故。古羅馬原是意大利的一個小城邦。公元前3世紀羅馬統一了整個亞平寧半島。公元前1世紀,羅馬城成為地跨歐、亞、非三洲的羅馬帝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羅馬帝國為了加強其統治,修建了以羅馬為中心,通向四面八方的大道。今天我就一起學習第5課:《羅馬城邦和羅馬帝國》,一起領略古羅馬的魅力。
設計意圖:介結合熟知的諺語引出所學內容,引起學生好奇心,也為之后學習羅馬帝國的發展做鋪墊。
【教學過程】
一、羅馬城邦
1.羅馬的興起、征服與擴張
學生自主學習:指導學生閱讀教材,分析歸納古羅馬興衰時間,理清本課脈絡。
提示:公元8世紀——羅馬文明興起
公元前509年——羅馬共和國建立;
公元前450年左右——羅馬頒布成文法;
公元前3世紀初——征服意大利半島、戰勝迦太基;
公元前2世紀——征服東地中海地區;
公元前73年——斯巴達克奴隸起義;
公元前49年——凱撒控制元老院;
公元前31年——屋大維掌握最高統治實權;
公元前27年——羅馬共和國演變為羅馬帝國;
2世紀——羅馬帝國進去黃金時期;
3世紀——羅馬帝國陷入政治、經濟大危機;
4世紀——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個帝國;
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
1453年——東羅馬帝國滅亡
教師講述:自公元前1000年,眾多民族遷移到這里,聚居生活,形成了許多城邦。羅馬城邦便是在這個時期逐漸從意大利半島中部的臺伯河畔興起。公元前509年,羅馬人建立起奴隸制共和國。羅馬共和國建立之后,不斷對外擴張,迅速統一意大利半島,并最終稱霸于地中海。
學生自主學習:指導學生閱讀“相關史事”,了解共和國建立后對外擴張的情況,重點了解三次布匿戰爭。
提示:
第一次——公元前264——公元前241年——迦太基敗
第二次——公元前218——公元前201年——迦太基喪失了獨立地位
第三次——公元前149——公元前146年——迦太基城被夷為平地[
4.教師講述:布匿戰爭是羅馬對外擴張中發生的重大戰役。迦太基是非洲北部腓尼基人建立的重要奴隸制國家,它壟斷了地中海西部的運輸貿易,逐漸富裕強大起來。當羅馬人征服意大利南部后,一場與迦太基的殘酷戰爭不可避免地爆發了。因羅馬人稱腓尼基人為“布匿人”,所以這場戰爭稱“布匿戰爭”。
初中歷史優秀教案 篇4
【課程標準】
1、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鄭和下西洋、戚繼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門的居住權等基本史實,掌握明朝對外關系的概況。
2、通過本課學習,培養學生的試圖能力、觀察和分析圖片及史料的能力。通過分析戚繼光抗倭取得成功的原因,培養學生綜合分析的能力。引導學生綜合評價戚繼光為民族英雄,以提高學生評價的歷史人物的能力。
3、通過鄭和遠航的盛況所體現的我國古代造船業和航海技術在世界的先進地位,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
[課型]新授課
[教材分析]
本課位于《中國歷史》七年級下P93——98,明朝建立后,明初的統治者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強了中央集權。明前期,是當時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之一,鄭和七下西洋,同亞非各國的經濟和文化交流頻繁,屬于友好交往;明中后期,國勢日漸衰落,倭寇入侵、倭患猖獗,戚繼光領導了反侵略的抗倭斗爭,并取得了勝利,然而中國與外來侵略勢力的矛盾卻日益尖銳,于是就有葡萄牙殖民者的入侵,攫取在我國澳門的居住權,并在那里開始了殖民活動。
[學情分析]
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對明朝的政治、經濟狀況有了大致的了解,有利于本課內容的把握。但是學生對于鄭和下西洋、戚繼光抗倭等史實,學生并不十分了解,甚至是一知半解,對歐洲航海家的遠洋航行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在此基礎上,要盡可能地貼近學生的經驗去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學習探究。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通過引導學生探究鄭和下西洋的條件、目的、經過、意義等,使學生了解鄭和下西洋的史實,和戚繼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門的居住權等基本史實,掌握明朝對外關系的概況。
過程與方法:
通過分析戚繼光抗倭取得成功的原因,培養學生綜合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通過對戚繼光抗倭背景、功績和取勝原因的學習和分析,引導學生綜合評價戚繼光為民族英雄,以提高學生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鄭和下西洋、戚繼光抗倭等事件的學習,除可向學生進行傳統的愛國主義教育外,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健全的人格。
【重點和難點】
1.重點:
(1)本課重點之一是鄭和下西洋。鄭和下西洋標志著我國古代航海事業發展達到了頂峰,是我國古代經濟發達的體現,同時也表現了中國人民英勇無畏的精神。學習這一內容,對于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有重要作用。另外,鄭和下西洋后,中國文化進一步影響到亞非地區,鄭和遠航架起了中國同亞非各國友誼的橋梁,在鄭和船隊到達的很多地方,都有紀念他的遺跡,影響至今,意義深遠,需重點掌握。
(2)戚繼光抗倭是另一重點。民族英雄戚繼光在人民的支持下,肅清侵擾我國東南沿海的倭寇,這是歷史上我國人民抵御外侮的第一次勝利,捍衛了中國的.主權,保障了我國沿海地區人民的生命和財產的安全。學習這一內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愛國熱情,體會到“得道多助”、正義必定會戰勝邪惡的道理。特別是戚繼光不為名利,以國家和民族安危為己任的強烈愛國主義精神,贏得了后世的尊敬,在民間具有強烈而深遠的影響。在我國歷史上,每當遭受外敵侵略之際,戚繼光都會成為一面激勵人民斗志的旗幟。學習這一內容,對于培養學生崇高的歷史責任感,將個人命運與民族和國家的命運緊密相連,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同時,學習這一內容,還有助于學生正確地識別善惡美丑,對端正他們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產生積極的作用。
2.難點:
本課涉及的空間概念較多,學生在世界歷史方面的知識儲備不足,加上古今地名的叫法不一致,會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不便。教師可將《鄭和下西洋路線》等做成多媒體教學軟件,將航行路線動態地顯示出來,這樣能調動學生多種感官的活動,并把歷史事件與時間、空間緊密地聯系起來,從而形成準確的時空概念。
教學過程:
教學
步驟教學過程設計意圖導入
新課一副照片,一張票證,就是一段凝結的歷史。出示一套郵票,問紀念什么歷史事件?
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初中歷史優秀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鄭和下西洋、戚繼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門的居住權等基本史實,掌握明朝對外關系的概況。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對戚繼光抗倭背景、功績和取勝原因的學習和分析,引導學生綜合評價戚繼光為民族英雄,以提高學生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
[教法、學法]應用多媒體課件,運用啟發式和問題目標教學法。
[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
[課時]1課時
[課型]新授課
[重點和難點]
重點:是鄭和下西洋。
難點:本課涉及的空間概念較多,學生在世界歷史方面的知識儲備不足,加上古今地名的叫法不一致,會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不便。教師可將《鄭和下西洋路線》等做成多媒體教學軟件,將航行路線動態地顯示出來,這樣能調動學生多種感官的活動,并把歷史事件與時間、空間緊密地聯系起來,從而形成準確的時空概念。
[教學過程]
1)復習提問上節內容。
2)導入新課:教師可利用教材“導入框”中的內容及提出的問題導入新課。
3)講授新課:
一、鄭和下西洋:
明成祖派遣鄭和出使西洋;1405、1433年,鄭和七下西洋,最遠到達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鄭和是我國也是世界上的偉大航海家。(教師應充分利用《鄭和下西洋路線》計算機課件等,明確地講解出“西洋”的歷史范圍。
鄭和下西洋的概況:教師結合《鄭和下西洋路線》圖,講明鄭和第一次航海的經過,和七次遠航到達的地區,隨后,師生共同完成《鄭和下西洋盛況》表。)
二、戚繼光抗倭:
1、元末明初,日本的海盜經常侵襲中國沿海地區,稱它們為倭寇;
2、明朝派戚繼光抗擊倭寇的進攻,戚繼光是我國著名的民族英雄。
“封侯非我薏,但愿海波平”
(1)這是戚繼光的話,大意是:作官不是我的愿望,我的愿望是平定倭寇
(2)主要事跡是:1561年在臺州抗倭(先明確交待抗倭的'歷史背景,可結合《戚家軍抗倭形勢》掛圖(或投影、計算機課件等),首先闡明“倭寇”的概念,再讓學生搞清楚明朝中期倭患嚴重的原因,指導學生觀看《戚家軍抗倭形勢》圖,以對倭寇的騷擾范圍之廣、危害之深有一個形象的認識。教師還可以出示有關材料,啟發學生思考:倭寇對我國東南沿海的騷擾造成了什么嚴重的后果?明確了以上幾方面的問題,就為正確認識戚繼光的抗倭斗爭,以及更好地評價抗倭斗爭的性質做好了鋪墊。)
三、西方殖民者和傳教士的東來;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占據了我國的澳門,歐洲最著名的傳教士是:利瑪竇。
4)鞏固小結:引導學生總結明朝對外關系中的幾件大事,聯系這些事件發生的時間,對明朝對外關系的走勢加以分析。明前期,是當時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之一,鄭和七下西洋,同亞非各國的經濟和文化交流頻繁,屬于友好交往;明中后期,國勢日漸衰落,倭寇入侵、倭患猖獗,戚繼光領導了反侵略的抗倭斗爭,并取得了勝利,然而中國與外來侵略勢力的矛盾卻日益尖銳,于是就有葡萄牙殖民者的入侵,攫取在我國澳門的居住權,并在那里開始了殖民活動。后兩者表現為沖突和戰爭。明代對外交往的特點的演變,非常直觀地反映了當時處于封建社會的中國,在世界范圍內已經落后了。
條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鄭和時間:從_______年到_________年。
七次下出發點:_____________。
西洋經過規模:率領___________人。
初中歷史優秀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知道唐朝建立的時間、都城、建立者;
2.了解唐太宗李世民的基本史實,掌握唐太宗的治國方法,了解他對唐朝的貢獻,知道他是中國歷史上很有作為的皇帝。
(二)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能初步掌握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對唐太宗進行簡單的評價。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正確評價唐太宗作為我國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所發揮的作用,使學生從學習中感受到唐太宗這一歷史人物的人格品質。
2.了解“貞觀之治”時期政治的`穩定,離不開忠臣良將的輔佐和廣大人民的勤勞,當然也離不開唐太宗的個人政治才干。
3.符合歷史發展規律的進步性改良措施,將促進社會的發展;讓學生體會,今天祖國繁榮發展的盛世景象離不開改革開放的實行,培養學生正確的情感體驗和價值觀。
教學重點
貞觀之治;科舉制度
教學難點
對唐太宗的評價
教學方法
指導學生閱讀教科書,從教科書提供的材料中,有針對性地提取有效信息。采用合作交流、小組討論的方法,讓學生掌握唐太宗的統治方式等基本知識。采用自學討論,老師歸納的方式,讓學生正確評價歷史人物。
重點突出、難點突破
本課的主題是唐朝初步繁榮的“貞觀之治”。本課的重點是“貞觀之治”,難點是評價唐太宗。課前讓學生搜集資料,了解唐太宗的治世方針、一系列統治政策和出現的社會安定、經濟繁榮的局面。通過預習能說出“貞觀之治”的含義及內容,能夠準確的表達,及提問“為什么會出現貞觀之治”,既突出了重點,從而也了解決難點。
初中歷史優秀教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了解“一五”期間經濟建設取得的主要成就和新中國第一部憲法的頒布掌握“一五”的主要任務(從背景、目的分析其合理性)
2、過程方法目標:閱讀資料聯系理解利用《第一個五年計劃工業交通建設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圖》,說明“一五”期間我國交通運輸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分布特點歸納分析共和國第一部憲法的性質
3、情感態度價值觀愛黨情感“一五”計劃的提前超額完成,使我國改變了工業落后的面貌,證明了中共在經濟建設方面“進京趕考”的成績斐然唯物史觀,全國人大的召開和新中國第一部憲法的頒布,標志著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體制已經基本形成
二、教學重點
“一五”計劃的主要任務和1954年憲法的頒布
教學難點
1954年憲法的性質
三、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組織學生回顧前一單元學過的線索。
教師講授:毛澤東和周恩來從西柏坡前往北京“趕考”,已經向全國人民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但是,由于國民黨的黑暗統治,舊中國的國民經濟處于崩潰邊緣。中國共產黨接過來的是一副爛攤子,經濟底子太薄了。雖然經過三年努力,我們的國民經濟已經超過歷史水平,但跟其他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這差距有多大如何趕上去請同學們閱讀第4課。
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課
第一個五年計劃
1計劃編制前夕,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有什么特點(仍然屬于落后的農業國,工業水平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而且不如印度。)
教師過渡講解:為了迅速改變這種狀態,黨中央依據我們國家的實際條件,決定通過政府制定計劃,從1953年到1957年集中力量發展重點項目,帶動各行各業全面發展。這就叫做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簡稱“一五”計劃。
2“一五”計劃的基本任務是什么(指導學生閱讀15頁課文,找到相關內容作好標記,然后加以理解記憶:
a.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基礎;
b.相應地發展交通運輸業、輕工業、農業和商業→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
c.相應地培養建設人才→科技是發展工業的第一生產力,要靠人才來掌握。)
教師小結、過渡:由于“一五”計劃的基本任務符合當時我國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得到了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還得到了當時友好國家蘇聯的援助,所以取得了巨大成就。[及時組織學生根據教師的講解,完成《填圖冊》第7頁第2題的答案。]
3“一五”計劃取得哪些重大成就(組織學生完成《填圖冊》第6頁第1題第1個小題的答案:
a.先在課本第17頁或地圖冊第8頁上標注出重要企業、新建鐵路和公路的位置,接著在填圖冊上完成答案。
b.教師在黑板上畫出示意圖,組織學生“對號入座”進行“接龍”活動。)
共和國第一部憲法的頒布
1這部憲法是什么時候由什么機構頒布的(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2憲法的主要規定是什么(我國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社會主義道路,一切權利屬于人民。)
3它的頒布有什么歷史意義(由于事先廣泛征求意見,經過1.5億人民討論,還經過人民代表認真的修改,充分表達了人民的意志,成為我國有史以來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憲法,也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性質的憲法。)
初中歷史優秀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兩漢興衰的基本脈絡,掌握文景之治、漢武帝的大一統、光武中興、東漢后期外戚和宦官交替專權等基本史實。
過程與方法:
本課以多媒體課件為載體,通過問題設置、歷史情景再現、自學概括等多種方式啟發學生獨立思考;培養學生在小組活動中的合作學習的能力和良好習慣;培養學生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分析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漢武帝的大一統不僅是西漢強盛的頂點,也是中國封建時代的第一個鼎盛局面;他對于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對中華民族的形成過程,對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的形成與發展過程具備初步的認識。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漢武帝的大一統。
教學難點: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課件在以《大漢天子》主題曲《守業更比創業難》為背景音樂中開始。
師:為什么我們的華夏族會改稱“漢族”?為什么我們中國人被稱為“漢人”?我們的語言被稱作“漢語”?中國文字又被稱為“漢字”。
教師適當引導,學生各抒己見。教師總結:(實際上這一切都跟漢朝有密切關系,漢朝是我國封建社會的第一個高速發展期,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國際威望高。正因為漢朝的強大,不僅影響到世界,而且對中國后來的發展同樣影響深遠,因此,很多同中國有關的稱呼被冠以“漢”字而固定下來。)本節課讓我們一起來了解漢朝的強盛情況。
(三)講授新課:
1.漢武帝大一統的措施:
展示史料:
材料一:“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也。”徐彥疏:“王者受命﹐制正月以統天下﹐令萬物無不一一皆奉之以為始﹐故言大一統也。”――《公羊傳·隱公元年》
材料二:“《春秋》所以大一統者,六合同風,九州共貫也。”――《漢書·王吉傳》
材料二:“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董仲舒《天人三策》。
引出探究問題一:
你認為“大一統”的含義是什么?漢武帝在位時期如何實現漢朝的大一統的?
學生討論后發言,教師總結:
這里所說的“大一統”不僅僅指領土的統一,它還包括政治的清明、社會的安定、經濟的.繁榮。
展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視頻資料
引導學生回答工“漢武帝在位時期如何實現漢朝的大一統的?”并理解什么叫“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最后教師可歸納以下幾點并板書:
(1)思想: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2)政治:加強中央集權,削弱諸侯國勢力
(3)軍事:北擊匈奴,鞏固邊疆
(4)經濟:統一鑄幣,鹽鐵經營權收歸中央。(第3、第4點在后面的第13、第14課會祥細學習)
課堂練習1、2題,由一個小組作答,分值可由教師決定。
教師小結:
這種大一統局面是在漢武帝時期實現的,我們一起通過一個片斷了解一些漢武帝。
2.漢武帝實現大一統的原因:
展示“漢武帝”視頻材料引出。
探究問題二:為什么漢武帝在位時能實現這個大一統局面?(對于本問題估計同學們發言會比較踴躍,可讓同學們暢所欲言,最后引導學生將實現大一統的條件歸納為兩大類:主觀條件和客觀條件。)
主觀條件:漢武帝本身的雄才大略,善于用人。
客觀條件、物質基礎:漢朝初年六七十年的休養生息為漢朝帶來了經濟繁榮的局面;
小結:這人問題提醒我們,分析問題要注意全面,要注意多角度思考問題。下面我們繼續探究漢朝初年六七十年的休養生息為漢朝帶來了經濟繁榮的局面的具體情況。
3.文景之治:
展示史料:
材料一:民失作業,而大飽饑饉。……人相食,死者過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駟,而將相或乘牛車。 ──《漢書·食貨志》
材料二:海內安寧,家給人足。 ――《資治通鑒》卷15
材料三:都鄙廩庾盡滿,而府庫余財。 ――《漢書·食貨志》
引出探究問題三:材料二、三描述的是怎樣的社會狀況,這種狀況與材料一所描述的社會狀況相比,有何變化?出現這種變化的原因是什么(這種變化是由漢朝政府推行的哪些具體措施來實現的)?學生討論活動后各抒己見,教師總結:
良好局面出現的主要原因是:文帝景帝時期政府推行輕徭薄賦、注重發展農業生產的措施,具體措施有:(1)輕徭薄賦;
(2)獎勵農桑;
(3)提倡節儉;
(4)重視以德化民。
課堂練習3、4題(由沒能選題的小組作答,分值由教師決定)
課堂小結:
本節課是我們身邊的一些縮影把我們帶到了幾千年前的繁榮安定的社會,圍繞“繁榮安定的社會局面”這個中心,我們也知道了:這個繁榮安定的社會是怎樣實現的?為什么在漢武帝時期能夠實現?這個繁榮安定的社會不僅僅影響到當時的中國社會、影響到當時的中國普通老百姓,它同樣影響到中國社會未來發展,影響到我們今天。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也學如何會全面分析問題,客觀辯證地評價一個歷史人物。
初中歷史優秀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知道在改革開放前后,人們在衣、食、住、行方面的不同,以及在就業制度、社會保障體系方面的變化。
【過程與方法】
通過本課學習認識到改革開放前后,人們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顯著對比中知道是改革使人們在社會生活方式上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變化,提高用數字、數據、圖片、圖像等資料分析對比的能力,通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本課學習認識:改革開放后,人們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都發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變化,從中理解這是社會的進步,也是改革開放政策的勝利。實行能者上崗,就業制度的改革,打破“鐵飯碗”并不是社會就業制度的倒退,而是社會進步的要求,是人才競爭的需要。
教學重難點
【重點】在改革開放后,人們在衣、食、住、行方面的變化。
【難點】對改革開放后就業制度和社會保障體系的把握。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多媒體放成龍從小到大照片,請學生發現照片之間的區別和變化。
教師小結:你們想了解成龍小時候到現在這期間人們生活的變化和變遷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
(二)講授新課
1、服飾的變化
幻燈片放映改革開放前后的服飾圖片,讓學生發現并總結改革開放前后的服飾特點,并進行對比。
教師總結:改革開放前顏色非常單調、單一,改革開放后名牌服裝爭奇斗艷,而且服裝不但成為人們穿著、用的東西,還是顯示人們個性、風格的一種亮麗的風景線。
2、飲食的變化
幻燈片放映改革開放前糧票、油票和廚房的圖片,教師講解糧票、油票的用途:油票和糧票就是當時改革開放前的那段時間的錢,只有用這個才能買到吃的、喝的,實行著統分統配的政策,規定了你一個人一個月能有多少規定量,油有多少斤,糧食有多少斤。學生總結改革開放前物資非常緊缺。
幻燈片放映改革開放后人們飲食的圖片,讓學生結合自己生活經驗談談現在飲食的特點。
教師總結:改革開放之前匱乏單調,甚至溫飽都困難,之后講究營養均衡、綠色食品、粗細搭配。
3、居住條件的變化
幻燈片放映改革開放前、改革開放初和現在的居住條件圖片,學生觀察居住條件循序漸進的變化。教師引導學生從內部和外部兩個角度進行對比。并引入“四大件”的知識。
教師總結:外部:改革開放前就是看看哪邊的風水好就在哪邊建,現在要整齊規劃,粉刷漂亮。內部:從舊“四大件”(縫紉機、自行車、手表、收音機)到新“四大件”(汽車、手機、電腦、數碼相機)。
4、出行方式的變化
詢問學生的出行方式,引入改革開放前,人們是怎樣出行的。幻燈片放改革開放前后交通工具的'圖片,通過蒸汽火車使學生聯系已學過知識。對比改革開放前、改革開放初和現在的出行圖片,學生總結變化趨勢。教師總結:道路設施逐漸完善,出行方式多樣化。
教師提問:從這些圖片中能發現什么問題?應如何解決?
學生自由討論回答。
教師提問:人們生活方式變化有哪些原因?給學生2分鐘討論。
學生回答。
教師總結:改革開放前是由于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商品供應嚴重匱乏。改革開放后是由于經濟迅速發展、物資豐富、城鄉居民收入極大增加和人們思想觀念的解放。
5.就業和社會保障制度
學生自主探究,看教材、互相討論,完成改革開放前后就業和社會保障制度對比的表格。
教師最后總結。
教師提問:就業制度的變化給大家帶來了什么變化?
學生回答。
教師提問:自主擇業帶來個問題是弱勢群體,我們應該怎樣幫助弱勢群體呢?
學生思考,互相討論回答。
(三)鞏固提升
通過隨堂練習,學生對本課的重難點尤其是就業和社會保障體系加深理解。
(四)小結作業
請學生總結本節課學到的知識,教師引導小結,感受改革開放給我們生活帶來的變化。改革開放的實質就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
學生完成練習作業。
板書設計
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
1.衣食住行的變化
服飾;飲食;居住條件;出行方式。
2.就業和社會保障制度
教學反思
初中歷史優秀教案 篇10
[課標內容]
①列舉宋代南方生產發展和商業繁榮的史實,了解中國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
②了解宋代的社會生活。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經濟重心南移的原因、時間及表現;宋代農業的發展;宋代手工業的發展;宋代商業的繁榮;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宋代的海外貿易;宋代豐富多彩社會生活。
①概括宋朝南方經濟發展的主要成就,分析經濟發展的原因,提高學生理解分析問題的能力。
②分析宋朝社會生產手進步促使人們日常生活發生變化的種種現象,使學生認識到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之間的關系。
③通過比較唐都長安和北宋都城東京的商業發展狀況,培養學生提取信息和比較分析的能力。
④分析宋代農工商業發展狀況,使學生形象 地認識到兩宋時期經濟 重心已南移到長江流域,培養學生論從史出的歷史思維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①組織學生以口頭或文字方式描繪宋代城市生活,培養學生豐富的歷史想象力。
②指導學生設計制作“宋代農工商業發展簡表 ”,培養學生用圖表形式陳述歷史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通過了解宋代在農工商業領域的領先成就,感知人類文明演進中的艱辛歷程,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②通過了解宋代的日常生活,拉近學生與歷史之間的距離,加深學生對中華民族歷史和文化的親和力。
③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科學技術促進了生產力的極大發展,培養學生崇高科學的意識,確立求真、求實和創新的科學態 度。
[重點和難點]
重點 :宋代南方生產發展和商業繁榮的原因及其表現。
難點:中國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的'原因。
[教學綱要]
一、經濟重心南移
1、原因
2、概況
二、農工商 業的發展
1、宋代農業的發展
2、宋代手工業的興盛
3、宋代商業的繁榮
三、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
[課堂練習]
學生獨立完成課內習題,教師輔導。
第11課 宋代的經濟和社會生活
1、( )時期,南北經濟差距縮小;( )時期,經濟重心已從( )流域轉移到( )流域。( )時,流傳“蘇湖足,天下足”的諺語,( )流域已成為全國重要糧倉。
2、宋朝時,發明了新農具“ ”, 還出現了( )。原產越南的( )由 福建推廣到江淮 一帶。南方已普遍種植( ),( )的種植由兩廣、福建推廣到淮河流域。
3、宋朝時,( )在南方逐漸普及,( )成為著名的瓷都。( )在當時世界上首屈一指,海船上已裝有( )。
4、( )時,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 ”。
5、宋朝時,海外貿易興盛,( )、( )、( )等是對外貿易的主要港口。
6、宋代的城市中已打破( )和( )的界限,出現了眾多的( )行業,有專門的娛樂場所“ ”。( )身份相對自由,( ) 文化生 活也豐富起來。( )、( )成為普遍的社會風氣。
初中歷史優秀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知道古印度的地理位置自然環境、文明歷程;印度種姓制度;佛教的興起和傳播。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閱讀有關印度的種姓制度和佛教教義的相關材料,培養學生辨證看問題和全面評價歷史事件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印度的初步了解,使學生認識印度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發祥地,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印度的種姓制度和佛教的興起。
教學難點:
如何看待佛教的教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印度這一名稱起源于印度河,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在《歷史》中最早把印度河以東的廣大地區稱為印度,后來西方人沿用了這一名稱。在我國的《史記》中把印度稱為“身毒”,《漢書》中把它稱為“天竺”,《大唐西域記》中才把它成為印度。現在印度共和國的印地語的國名為“婆羅多”,起源于古代婆羅多族。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第3課:古代印度。
二、新課講授
目標導學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教師提問:古代印度河上游兩岸土地肥沃。造成這里土地肥沃的`原因和我們前面講過的哪個國家相似?
提示:非常準確,就是埃及。
2.教師講述:大約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來自中亞的一支游牧部落侵入印度。他們自稱雅利安人,陸續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來,從事農業生產。印度河北部建立起許多小國。到公元前三世紀,恒河下游的摩揭陀國經濟發展較快,力量強大,國王阿育王統一了除南端以外的印度。但是,這種統一是不鞏固的。不久,印度又陷入分裂的狀態。同學們還記得中國歷史元朝史中,元朝統治者的民族分化政策嗎?
元朝為了鞏固它的統治,把全國各族分為四等。而印度的雅利安人。在征服過程中也產生了不同的等級形成了嚴格的等級制度。
目標導學二:森嚴的種姓制度
1.學生自主學習:指導學生閱讀教材,歸納古代印度有幾個等級,他們的名稱是什么,各等級有哪些社會階層,各等級的職責或義務如何?
提示:印度的等級制度,也叫種姓制度。種姓在印度的梵文中稱“瓦爾那”,意為“膚色,品質”;第一等級婆羅門,即僧侶。第二等級剎帝利,包括國王武士和官吏,掌握軍政大權。前者是人民的精神生活的統治者,后者是國家的世俗統治者。第三等級是吠舍包括農牧民、手工業者,要向國家納稅,供養前兩個等級。第四等級是首陀羅,以奴隸為主。隨著主產和分工的發展,在種姓之外又出現了大批的不可接觸者,即最受歧視和壓迫的賤民,各個等級間職業世襲,互不通婚,界限森嚴甚至不能共食、共住。
2.教師提問:引導學生分析婆羅門祭司將種姓制度賦予神秘色彩的目的何在?種姓制度的實質又是什么?
提示:為了維護反動的等級制度,婆婆羅門祭司把等級制蒙上了一層神圣的色彩。統治者利用婆羅門教的說法,目的是為了保護奴隸主貴族的特權,特別是婆羅門的特殊地位。
3.問題思考:它對后來印度的發展會產生哪些不利影響?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鼓勵學生聯系印度現在的發展,談出自己的觀點。
提示:等級制度滲透到印度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阻礙了印度社會的發展、在奴隸制的發展中,等級制度越來越引起人民的不滿、婆羅門教日益遭到反對,社會矛盾愈演愈烈在這種形勢下產生了佛教。
目標導學三:喬達摩悉達多創立佛教
1.教師提問:同學們都看過《西游記》齊天大圣孫悟空輔佐他的師父唐僧到西天取經,實際上就是到印度研究佛經。那么,佛教的創始人是誰?概括一下佛教的教義。
提示:佛教產生于公元前6世紀。創始人喬達摩·悉達多。
佛教教義上要是“眾生平等”、“自已修行以求來世”,所有這些在當時充滿不平等的奴隸制國家里對于廣人的群眾是有誘惑力的。但是,佛教宣楊的平等是靈魂上的而不是現實中的,佛教并不反對奴隸制,并且把剎帝利擺在第一位。
2.拓展延伸:國王為什么要扶植佛教?到底該如何評價佛教呢?想想為什么佛教能廣泛傳播?
提示:佛教主張人民應忍耐、順從、放棄斗爭,所以歷代統治階級便利用佛教宣揚的“眾生平等”的假平等,掩蓋階級社會中真正的不平等,從而達到維護剝削制度的目的。后來,阿育王也信了佛教,并把它定為國教。大建佛塔、寺院、也正是在阿育王統治時佛教開始向外傳播。
三、課堂總結
古代印度是亞洲南部統一的奴隸制國家,公元前2500年左右開始出現奴隸制小國。后來在雅利安人進入古印度后,在公元前3世紀,印度半島除南端外一度統一。在印度奴隸制國家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嚴格的等級制度(種姓制度),體現了鮮明的階級性,成為印度奴隸社會的重要特點。隨著印度社會經濟的發展,婆羅門和其他等級的矛盾激化,在這種形勢下產生了佛教,逐漸發展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初中歷史優秀教案 篇12
1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掌握農村土地改革后的情況和在農村走集體化道路的必要性。
2. 掌握對農業和手工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過程和意義。
3. 掌握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改造的方式、方法并分析其原因。
4.通過本課的學習,培養綜合分析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比較能力。
過程與方法:
1. 按照“知、疑、學、解、創”的教學模式,走進歷史,通過整合走出歷史,達到學習歷史的目的。
2. 搜集有關三大改造的資料,作為課堂教學內容的補充。
3. 實施探究性學習,掌握合作、交流學習的方法。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 在思想上知道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國實現了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改變,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同時認識到社會的優越性。
2. 了解三大改造完成,使我國初步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認識在過渡時期我重創造性地開辟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改造的'道路。
2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三大改造的形成,農業、手工業走合作化道路,建立生產合作社,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是實行公私合營和全行業公私合營。
教學難點:
三大改造的實質,是生產資料所有制的深刻社會變革,因它涉及到政治經濟學,不好理解。
舉例說明公私合營的定義及操作方法。
3教學過程
3.1第一學時
4教學活動
活動1【講授】講授
多媒體課件及相關圖片資料。
一、農業、手工業合作化
1. 土地改革后我國農村經濟
(請同學們看課文第一段文字)
2. 農業合作化運動的展開
同學們,在農業、手工業改造的同時,黨和政府對國民經濟中的資本主義經濟成分也采取措施進行改造。
二、公私合營
1. 對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的必要性。
2. 公私合營
解釋含義(體會事例)
3. 三大改造的意義
師:請同學們根據我們的學習過程,歸納總結三大改造的結果和意義。
活動2【練習】練習
鞏固小結:
1. 完成教材P25練一練(選C)
2. 根據P25“活動與探究”,鼓勵學生選擇一個方面進行調查。
初中歷史優秀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1、八國聯軍侵華是帝國主義發動的空前野蠻殘暴的殖民戰爭,加深對帝國主義本質的認識。
2、義和團抗擊八國聯軍,說明中華民族有著反抗外來侵略的光榮傳統。
教學重難點
重點 八國聯軍侵華和《辛丑條約》
難點 為什么說《辛丑條約》是空前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
教學工具
多媒體工具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師:1860年英法聯軍在北京犯下什么滔天罪行?
生:火燒圓明園
師:可是中國的劫難并沒有停止,就在英法聯軍占領北京40年后,北京又一次被列強占領。這是什么戰爭?
【講授新課】
一、原因:為鎮壓義和國運動
師:看P24小字,找出義和國運動的興起時間、地點、、領導階級、口號。
生:1899年,山東,農民階級、“扶清滅洋”
師:從口號和P24“閱讀廣場”中,可以看出義和國運動的性質是什么?
生:反帝愛國運動
師:義和國運動和太平天國運動的性質有什么異同
生:義和國運動只反帝不反清,是反帝愛國運動。太平天國運動既反帝又反清,是反帝反封運動。
師:1900年,義和國運動發展到京津地區。看P24插圖,圖中寫著什么?董軍門是指清甘軍首領董福祥。義和團運動的迅速發展,引起誰的恐慌和仇視?
生:帝國主義
師:由此可見,帝國主義發動這場戰爭的原因是什么?
生:為了鎮壓義和國運動
二、經過(1900.6~8.)
師:找出時間和侵略國家
生:1900年6月,英、法、美、德、意、日、俄、奧
1、侵略國:英、法、美、德、意、日、俄、奧
師:1900年6月,八國聯軍20xx多人,從天津乘火車向北京進犯,統帥是誰?
生:英國海軍中將西摩
2、統帥:西摩、瓦德西
師:戰斗在京津鐵路線上打響,義和國和清軍在廊坊、楊村狙擊敵人。義和團在廊坊大敗侵略軍說明什么?
生:中國人民具有反抗外國侵略的斗爭精
3、廊坊大捷
師: 西摩率殘部狼狽退回天津。與此同時,聚集在大沽口外的各國軍艦攻陷了大沽炮臺。看25插圖,八國聯軍大沽口登陸。大沽口在天津市塘沽區東大沽海河入海口。八國聯軍隨后向天津進犯。義和團和清軍開始了保衛天津的戰斗。7月14日,天津陷落。八國聯軍從天津出發,沿運河兩岸向北京進犯。8月14日,北京陷落。
4、攻占北京
師:慈禧太后帶著光緒帝倉皇出逃。在逃往西安的路上,她下令剿滅義和團。八國聯軍攻占北京后,聯軍的統帥是誰?
生:瓦德西
師:瓦德西是德國陸軍元帥。他特許侵略者公開搶劫三天。看P26小字,看看他們在北京的滔天罪行。他們燒殺搶劫,無惡不作,圓明園第二次被毀。看插圖《八國聯軍屠殺義和團》,上面寫著什么?齊化門就是今天的朝陽門。義和團運動在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鎮壓下失敗了。義和團運動雖然失敗了,但是他們的英勇斗爭粉碎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迷夢。看P24導入框。
三、結果:《辛丑條約》
師:1901年,農歷辛丑年,英、法、美、德、意、日、俄、奧、比、西、荷11國與清政府簽訂了《辛丑條約》。看插圖,左邊是11國公使,右邊是清政府代表慶親王奕劻(前)、李鴻章(后。)條約的內容是什么?
生:①清政府向各國賠款白銀4.5億兩,分39年還清,本息共計9.8億兩。②北京的東交民巷劃為使館區,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居住;③清政府向各國認錯道歉,并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④拆毀北京至大沽的`炮臺,允許外國軍隊駐扎在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戰略要地。
師:①是哪方面的規定?
生:經濟
師:賠款本息共計9.8億兩,加上各省各地方的教案賠款(約3000萬兩),總數超過白銀10億兩。當時清政府每年財政收入只有8千多萬兩,這相當于清政府12年的總收。特別應該指出的是,當時中國人口4億5千萬,賠款4億5千萬兩,用意在要每個中國人都要向他們交1兩白銀的“罰金”。這是侵略者要通過賠款來懲罰、污辱所有的中國人。②是哪方面的規定?
生:外交
師:危害是什么?
生:使館區成為國中之國,各國公使成為清政府的太上皇,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
師:③是哪方面的規定?
生:政治
師:危害是什么?
生:清政府成為洋人的朝廷。
師:④是哪方面的規定?
生:軍事
師:危害是什么?
生:便利侵略者對清政府進行軍事控制和直接鎮壓中國人民的反帝活動。
四、影響
師:《辛丑條約》是一個空前喪權辱國的條約。從此,清政府成了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得出這一結論的主要依據是什么?
生: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
板書
一、原因:為鎮壓義和國運動
二、經過(1900.6~8.)
1、侵略國:英、法、美、德、意、日、俄、奧
2、統帥:西摩、瓦德西
3、廊坊大捷
4、攻占北京
三、結果:《辛丑條約》
四、影響
初中歷史優秀教案 篇14
【教案背景】
1,面向學生:初中學生2,學科:中國歷史(人教版)
3,課時:1課時
4,學生課前準備:
課前預習本課內容,收集和閱讀有關鄭和下西洋的一些材料。
5、教師課前準備:
多媒體教室及投影設備
教學的PPT課件
根據課堂教學的需要,利用百度引擎查閱有關鄭和和戚繼光的視頻資料,再現歷史讓學生直觀感受,引發學生的求知探索欲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掌握鄭和下西洋的時間、目的、概況、影響;知道戚繼光抗倭;了解葡萄牙攫取在澳門的居住權。
2、能力目標
比較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遠航,提高學生比較、理解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
①通過學習,認識到鄭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壯舉,促進了我國與亞非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增強民族自豪感,繼承和發揚我國古代人民不畏艱難、敢為人先的精神。
②學習戚繼光抗倭事跡,感受中國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爭精神,增強愛國主義情感。
【教材分析】
明朝初期統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鞏固國家,鄭和下西洋是在國家富強、科技發達的前提下進行的和平友好交往,標志著我國古代航海事業發展到了頂峰,表現了中國人民英勇無畏的精神。鄭和遠航架起了中國同亞非各國友誼的橋梁,同時為人類和諧相處提供了寶貴的歷史經驗,而且和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主題相吻合,意義深遠。明朝中后期國力衰微,倭寇猖獗,葡萄牙殖民者攫取澳門的居住權,沖突與戰爭又為近代中國的民族危機作了鋪墊。而戚繼光不為名利,以國家和民族安危為己任的強烈愛國主義精神,在我國歷史上,每當遭受外敵侵略之際,都會成為一面激勵人民的旗幟。
【重點難點分析】
重點:鄭和下西洋影響至今,意義深遠,是一個重點。戚繼光抗倭是我國歷史上反抗外來民族侵略的第一次勝利,而他的優秀品質對端正學生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有積極作用,故確定為另一個重點。
難點:正確評價鄭和下西洋。由于鄭和下西洋是為了執行明代初期的對外政策,并不是中國社會經濟長期發展的結果,所以沒有繼續發展下去,其航海活動長期以來并沒有得到西方學者的肯定和恰當的.評價,但這并不能抹殺鄭和遠航是史無前例的空前的壯舉,以及鄭和遠航中傳遞的那種和平交往、睦鄰友好的外交理念,這也為當今世界各國的和諧相處提供了寶貴的歷史經驗。所以鄭和本人作為一名偉大的航海家、中國人民的友好使者、中國人民與亞非各國人民友好往來的先驅,是當之無愧的。
利用多媒體課件,通過積極地創設歷史情境與問題情境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通過分析、歸納、比較的方法,由淺入深掌握。
【學法、教法】
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對明朝的政治經濟有了大致的了解,但對鄭和下西洋、戚繼光抗倭的史實不太熟悉,對歐洲航海家的航行更是一知半解,所以教師要盡可能的貼近學生的實際去創設情景,運用多媒體教學法、比較法等,充分調動學生興趣,讓他們在培養能力的同時獲得心靈體驗。
在本課的學法指導上我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小組合作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參與合作探究中認識鄭和的遠洋是世界的壯舉,戚繼光掃除倭患的英勇斗爭精神,感悟鄭和和戚繼光的偉大人格魅力并發揚之。
【課前導學】
1.鄭和是我國也是世界上偉大的航海家,戚繼光是我國的民族英雄。請同學們查閱資料,收集關于鄭和、戚繼光的事跡。
2.地圖在歷史課上具有重要作用,同學們要學會使用地圖。請同學們查閱地圖、古今對比,了解西洋的概念及其范圍。
【教學過程】
(一)欣賞視頻,激趣導入:
由中國海軍護航編隊打擊海盜的活動引出600年前鄭和下西洋的英勇壯舉,看鄭和下西洋的視頻:
這支隊伍經歷了哪些暴風驟雨?又是什么支撐著他們完成了這次不可思議的航行?進入本課的學習中外的交往和沖突。充分利用多媒體,讓學生切實感受當年的驚心動魄的場景,拉近了歷史與現實的距離。
(二)新知探究
一、【交往篇】——鄭和下西洋
自主學習,快樂收獲:
(1)目的(2)時間
(3)次數(4)出發地
(5)到達地區
(6)意義
小組展示:交流各組的學習成果
釋疑解惑:針對學生自學展示中出現的有爭議的問題,教師匯總后進行點撥。
在第一框題中重點通過多媒體展示鄭和下西洋路線圖,熟悉哪里是西洋,讓學生明確明朝的西洋跟現在的西洋所指范圍的變化。
合作探究:
材料一鄭和下西洋和歐洲航海家航海情況對比表
鄭和下西洋哥倫布到達美洲達·伽馬到達印度比較結果時間1405—1433年1492—1504年1497—1498年次數7次4次1次人數27000多人1000—1500人160人船數大船63艘(連小船共200多艘)17艘4艘船只大小長44丈(151.8米)
寬18丈(61.6米)長24.5米
寬6米100噸50噸到達范圍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美洲印度
材料二:鄭和下西洋期間,將中國的七大類22種產品輸入亞非各國,換回各國的貨物11大類191種,無怪乎史書形容鄭和船隊所載貨物“堆積如山”。
材料三:鄭和下西洋后,許多國家的國王回訪中國,蘇祿國王率領300多人訪問中國,歸國途中在中國病逝,即安葬于中國。
通過以上三則材料你認為如何評價鄭和下西洋?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鄭和為什么能夠成功實現遠航?
點撥提升,以教導學:本環節通過小組討論交流的形式,群策群力,各小組交流彼此觀點,最后教師總結歸納并延伸知識。
讓學生閱讀三段材料,材料一通過中外史的對比學習不難得出鄭和下西洋是壯舉,材料二和三的解讀學生也能分析出鄭和遠航促進了經濟往來和發展了友好關系,三則材料培養了學生分析提取歷史信息的能力,教師適時引導激發情感得出:鄭和是航海的先驅,貿易的伙伴,友誼的使者,增強民族自豪感。同時對鄭和遠航的負面影響稍加闡述,突出世界意義,即遠航中傳遞的那種和平交往、睦鄰友好的外交理念,這也為當今世界各國的和諧相處提供了寶貴的歷史經驗。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并突破難點。
探究鄭和遠航的原因,引導學生各抒己見,讓學生自主發展,差異發展,當學生回答有困難的時候教師可提示從物質、技術以及自身因素等方面來解答。通過這一問突出經濟發展、科技進步的重要和鄭和的偉大人格魅力。
直觀史料的使用,培養學生從史料中獲取有效信息和堅持論從史出原則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討論探究,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升華了思想,達到了以史鑒今的目的,突破了本課的難點。
過渡:隨著歷史的發展,大明王朝的和平風帆遇到了危機,有人發出了“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這樣的感慨,進入第二部分的學習。
二、【沖突篇】——戚繼光抗倭、葡萄牙攫取在澳門的居住權
自主學習,快樂收獲:
(一)戚繼光抗倭:
1.原因
2.抗倭的經過:
戚繼光率領戚家軍在九戰九捷,蕩平浙江倭寇,又進入、與當地明軍并肩作戰。
初中歷史優秀教案 篇15
一、學習目標
1、識記同盟會成立后,革命志士發動的武裝起義的名稱、領導人及影響。
2、掌握武昌起義的背景、過程,分析歸納其歷史意義。
3、感受革命黨人為國為民、敢于犧牲的奉獻精神。
二、自主預習
1、1906年冬,同盟會會員劉道一、蔡紹南在江西湖南交界的發動武裝起義。是同盟會成立后領導的第一次武裝起義。
2、1907年,孫中山親赴越南河內,與黃興共同籌劃領導,襲取鎮南關。
3、1911年,湖北革命組織與,在同盟會的推動下,積極謀劃起義。
4、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的終結。
三、合作探究
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革命把自古以來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扳倒了,人們的思想發生了很大變化。人們之間不許稱“大老爺”“老爺”“大人”,而改稱為“先生”“君”“同志”等,不許府署官員坐轎。有的從前頹廢的青年向親人表示:“中國革命成功了,我要做一個新中國的新人。”
(1)材料單元出人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什么變化?變化的原因是什么?
(2)你認為材料中“中國革命成功了”的觀點對嗎?請說明理由。
四、隨堂演練
1、在同盟會影響下爆發的第一次大規模的武裝起義是( )
A、萍瀏醴起義B、浙皖起義C、鎮南關起義D、黃花崗起義
2、武昌起義前,同盟會領導的規模最大的起義是( )
A、萍瀏澧起義B、浙皖起義C、黃花崗起義D、鎮南關起義
3、辛亥革命爆發前,同盟會所領導的一系列武裝起義所起的共同作用是( )
A、基本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
B、挫傷了資產階級革命派的積極性
C、動搖清朝的統治基礎,加速革命發展的進程
D、擴大了革命派的群眾基礎
4、20世紀初,導致同盟會發動的.一系列武裝起義失敗的根本原因是( )
A、革命黨人未發動和依靠群眾B、發動武裝起義的條件不成熟
C、革命黨人未提出明確的綱領D、武裝起義的計劃不周密
5、下列說法符合辛亥革命爆發前武漢的史實有:
①民族資本主義有了較快的發展;②出現了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群;③反帝斗爭不斷高漲;④孫中山等革命黨人進行了較長的起義準備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6、武昌起義依靠的主要力量是( )
A、資產階級B、無產階級C、湖北新軍D、農民階級
7、武昌起義的客觀有利時機是( )
A、20世紀初開展的收回利權的斗爭
B、湖北文學社和共進會的宣傳、組織工作
C、四川保路運動發展成反清的武裝起義
D、同盟會成立后革命黨人發動的武裝起義
8、下列武昌起義成功的原因中,最主要的是( )
A、清朝湖北當局無力頑抗B、革命黨人籌劃周密、完善
C、起義新軍的革命主動精神D、立憲派改變策略乘機附和
五、課后反思
【答案】
二、自主預習
1、萍鄉、瀏陽、澧陵萍瀏醴起義
2、廣西起義
3、文學社共進會
4、君主專制制度
三、合作探究
1、(l)變化:民主、平等意識增強。原因:辛亥革命。(2)觀點:不對;理由:辛亥革命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杜會的性質(或:對;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統治。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人人心)。
四、隨堂演練
1、A2、C3、C4、A5、D6、C7、C8、C
初中歷史優秀教案 篇16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使學生掌握公車上書、百日維新、戊戌變法和戊戌六君子等有關知識。
2、能力目標:
(1)引導學生思考分析和理解維新變法運動興起的背景,歸納和總結康、梁維新變法的主要活動;
(2)通過討論“變法失敗的原因”,培養學生運用歷史知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目標:
(1)通過本節課,使學生認識到戊戌變法是以康有為為代表的資產階級維新派的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的情況下,發動的一場救亡圖存的政治活動,是符合歷史發展潮流和中華民族利益的,具有愛國和進步的意義,從而對戊戌變法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康、梁為代表的中國近代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在民族危難之際,以挽救民族危亡為己任,奔走呼號,宣傳變法,投身改革,要求維新變法。應該學習他們“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主義精神,學習他們與時俱進,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公車上書和“百日維新”的主要內容。
處理方法:運用多媒體投影、圖片等直觀手段,從康、梁的活動入手,講清公車上書的情況。通過分析、理解、歸納等方法掌握“百日維新”的內容。
法的內容:哪些觸及頑固派利益,哪些有利于資本主義發展,進一步分析支持維新變法的人有哪些,搞清維新變法運動的社會基礎,引導學生從力量對比、策略得失等方面分析變法失敗的原因,理解變法的作用。
教學方法:
分組學導,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滲透點:
(1)用不同形式總結本課,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2)訓練學生根據史實,掌握論從史出的分析方法。
教學設備:
(1)多媒體教學設備。
(2)衛星接收的教學資源,中央電教資源庫資源。
(3)光盤。
教學過程:
一、課前導學:
(1)小組內學生分工收集,處理有關資料。
(2)學生預習本課,做小報、結構圖,分角色表演來總結本課。
(3)結合本課內容進行自己教育。
二、新課講授:
出示圖片《黃海激戰》,出示視頻《馬關條約》。(甲午中日戰爭后,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馬關條約》的簽訂,使全國人民感到恥辱,義憤填膺,中國的民族危機日益深重,資產階級維新派呼吁變法圖強,挽救民族危亡,實現國家富強。)
假設:我們都生活在19世紀末這個動蕩年代,我們都是熱愛祖國、關心中國前途命運的知識分子、愛國青年,你如何看待當前的時局?如何拯救中華民族于水深火熱中?談談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總結:和同學們一樣,當時中國的各界人士為挽救民族危亡進行了艱苦的探索,今天我們就學習當時最著名的資產階級改良運動
初中歷史優秀教案 篇17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①知識目標:使學生掌握公車上書及維新變法運動的展開,光緒帝變法詔書的主要內容,分析戊戌變法失敗原因。
②能力目標:a.引導學生思考分析和理解維新變法運動興起的背景,歸納和總結康、梁維新變法的主要活動。
b.通過討論“維新變法所要達到的目的”“變法失敗的原因”,培養學生運用歷史知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①運用“分組學導”的教學方法
②本課通過課前預習、小組交流、競爭搶答,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
③教學中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增加了直觀性。對戊戌變法的主要內容由學生討論、研究、分析、歸納。學生編排歷史小品,歸納總結加深了對歷史知識的理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認識戊戌變法是資產階級維新派挽救民族危亡和發展資本主義的改良運動,是愛國的、進步的。
②譚嗣同的慷慨捐軀,譜寫了維新人士變法圖強的斗爭意識和義無反顧的英勇氣概,令人敬仰。
③康、梁為代表的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在民族危亡之際,為改變現狀,救亡圖存,發展資本主義,要求變法,符合歷史發展的潮流,是中國歷史進程中的一個巨大進步。
●○教學思路
重點難點的突破與解決方法
①重點:公車上書、“百日維新”的主要內容。運用多媒體投影、圖片等直觀手段,從康、梁的活動入手,講清公車上書的情況。通過分析、理解、歸納等方法掌握百日維新的內容。
②難點:對百日維新的作用和戊戌變法失敗原因的理解與掌握。通過分析百日維新詔書的內容,哪些觸及頑固派利益,哪些有利于資本主義發展,進一步分析支持維新變法的人有哪些,搞清維新變法運動的社會基礎。引導學生從力量對比、策略得失等方面分析變法失敗原因。
課前導學
①學生分組查找戊戌變法、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的情況資料。
②學生預習本課,編寫歌謠、做小報、結構圖總結本課。
③指導學生查找資料,編排歷史小短劇。
教學滲透點
①用不同形式總結本課,編排歷史劇,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②訓練學生根據史實,掌握論從史出的分析方法。
②書籍:《中華上下五千年》
③光盤:科利華備課系統
●○教學資料
多媒體教學設備
●○板書設計
●○教學設計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預期效果
導入新課
出示投影片:甲午中日戰爭、《馬關條約》簽訂,帝國主義瓜分狂潮及情況介紹。
學生看投影
利用多媒體投影,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興趣。
現在我們做一個假設:我們都生活于19世紀末這個動蕩的年代,我們都是熱愛祖國、關心中國前途命運的知識分子、愛國青年,你如何看待當前的時局?如何拯救中華民族于水火之中?談一談你的看法、想法。
模擬:
請一位學生做記者現場采訪2—3位當時人士。
學生的回答可能有多種:
①有的認為必須改革。
②有的認為要發展科學技術,走資本主義道路。
③有的認為必須實行革命等。
學生感到新穎。
這樣的'設計目的是從學生的興趣出發,縮短歷史與現實的差距,同時引導學生在比較中體會歷史、思考歷史。
教師不要限制學生,讓學生展開聯想抒發自己的情懷,精彩的地方給以加分鼓勵,注意把握時間。
總結:和大家一樣,當時中國的各界人士為挽救民族危亡進行了不同方式不同形式的探索,今天我們就介紹當時最著名的資產階級改良運動—戊戌變法。
學習新課
板書:第7課戊戌變法辨別“戊戌”的寫法。
出示投影:康有為、梁啟超像。提問:你知道這兩位人物是誰?誰能介紹他們的情況?
康有為、梁啟超是維新變法的主要代表,他們為推動變法進行了大量的活動。提問:揭開了維新變法運動序幕的事件是什么?
學生看圖像,爭相回答。
學生回答:公車上書的內容。
利用投影增加直觀效果。學生事先準備,相信一定能介紹清楚。
學生可以根據課本回答,也可以補充資料。
公車上書由于頑固派的阻撓沒有傳到皇帝手中,但在社會上產生巨大的反響,公車上書失敗后,康、梁等人還進行了哪些維新變法活動?
這部分知識要點大家找得非常準確,對維新變法運動的興起,誰還能補充一些其他的資料?
學生看書歸納要點:
①創辦《萬國公報》
②組織強學會
②維新派團體形成
學生補充資料:
創辦《時務報》《國聞報》各地組織學會、學堂等。
知識要點較清晰,學生容易找到。
根據學生回答。酌情加分。
公車上書后,康有為又三次上書光緒帝,指出形勢危急,惟一途徑就是變法。但頑固派大臣竭力阻撓,康有為與頑固派大臣進行了論戰。
學生表演短劇:
旁白:德國強占膠州灣,內憂外患,康有為再次上書,要求變法,于是康有為被請到總理衙門“問話”,出席“問話”的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預期效果
有一個小組準備了歷史劇,請大家欣賞。
老師認真觀看學生表演,對學生的表演給以鼓勵。
有李鴻章、榮祿、翁同龢等五位大臣。
榮:(盛氣凌人):你老是變法、變法呀,你知不知道,祖宗之法是不能變的,變則背天理,必然禍亂天下。
康(反駁):世事萬物皆變化,祖宗之法為什么不能變呢?祖宗之法治國之本,只有變祖宗之法中陳腐之處,國家才能富強。
李(拍桌子叫道):住嘴,此不忠不孝之論,不可寬容。
榮:祖宗之法千真萬確,只能遵行不能變更。
康:今天祖宗留下的疆土都保不住了,還談什么祖宗之法。就拿總理衙門來說吧,祖宗法里沒有,是最近跟洋人打交道才新設立的,時代變了,祖宗之法也非變不可。
(榮祿等一時無言可答,拂袖而去。)
翁:年紀輕輕,就有如此見解,難得難得,我會盡最大努力把他引見給皇帝的。
旁白:這次問話后,光緒帝對康有為極為欣賞,下令康有為籌劃變法。
學生對歷史劇表演非常感興趣,情景比較形象,學生印象深刻,激發學習歷史興趣,提高學生綜合概括能力。
下面我們看具體的變法措施,變法從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方面有哪些內容?
學生閱讀變法法令內容,搶答。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預期效果
討論:變法有利于哪個階級的利益?得到哪些人的擁護?變法觸動了哪些人的利益?
變法結果怎么樣呢?
學生討論并回答。
①有利于資產階級利益。
②得到民族資產階級、開明地主、愛國知識分子擁護。
③觸動頑固派利益。
學生據課本內容回答。
①慈禧為首的頑固派發動政變。
②譚嗣同等六人為變法獻身。
③百日維新。
這里涉及重點內容,教師注意引導學生思考。如果回答不準確,教師應給予點撥指導。
學生一般能在書上找到答案,同組同學可補充回答。
出示譚嗣同的投影片:
引導學生討論31頁
“動腦筋”題,或處理課后“活動與探究”題。
學生介紹譚嗣同的事跡。
小組討論后,展開辯論。
辯論時,學生可充分發表意見,小組成員隨時補充,有的學生回答可能很片面,教師要引導學生一分為二看問題,學生在爭辯中提高分析問題能力。
戊戌變法的內容我們已經講完了,回顧知識要點,三分鐘快速記憶,出示測試題。
學生快速記憶。教師指導學生搶答。
及時鞏固知識,注意鼓勵學生。
戊戌變法失敗了,讓我們從當時的現實出發,來探討: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
小組討論歸納,代表發言。
①維新派力量小。
②頑固派勢力強大。
②改良道路在中國行不通。
引導學生從力量對比、策略得失等方面分析變法失敗的主要原因,提高學生分析、歸納問題能力。
總結:在當時的情況下,變法雖然失敗了,但康有為、梁啟超等資產階級維新派為挽救民族危亡和發展資本主義所進行的改良運動,是愛國的、進步的,符合歷史發展的潮流,是中國歷史發展過程中的巨大進步。
引導學生從歷史發展高度來看戊戌變法是否符合歷史發展潮流。
初中歷史優秀教案 篇18
[課程目標]
①講述我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實。
②以我國參與“亞太經合組織”的活動等史實為例,說明我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的作用。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20世紀70年代中美關系的背景和出現轉機的原因,并說出中美關系改善過程中的三件大事。
(2)掌握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和中日建交的時間。
(3)掌握上海APEC會議的時間、主題、意義等。
(4)通過了解新中國外交事業的成就使學生認識到我國綜合國力的提高及新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重要作用。
(5)列舉和分析70年代中國對外關系的重大發展的史實,培養學生概括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1)安排學生課前搜集有關資料。
(2)課上播放錄像資料,自己展示等形式,讓學生感受到中國國際地位在不斷提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70年代中國對外關系重大發展的史實表明從50年代美國孤立遏制中國所形成的外交僵局被打破,我國外交出現了新局面。
(2)新時期中國外交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國際舞臺上,中國正為世界和平與發展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重點]
1、尼克松訪華和《中美聯合公報》的發表
2、中國在聯合國合法權利的恢復
3、中國新時期的外交成就
[難點]
不同時期新中國外交方針的調整
教學思路:
[教學過程]
(導入①)
錄相《石廣生部長在中國加入WTO后的現場講話》
(導入②)
歷史照片《周恩來與尼克松的握手》教師帶感情地朗讀《尼克松回憶錄》中的一段描寫。
(導入③)
學生模擬尼克松發表計劃訪問北京的電視講話。
(導入④)
復習舊課
[講授新課]
一、中美關系正常化
[議一議]
從杜勒斯拒絕與周恩來握手,到尼克松主動與周恩來握手,中國與美國之間經歷了一段不平凡的歷程,那么從拒絕到主動握手其間的原因有哪些?
(教師歸納)
美:敵對態度——美蘇爭霸——陷入越戰泥潭
中:中蘇交惡——對外方針變化——國際地位提高
共同要求改善關系
(故事會)
乒乓外交的幾個故事(或排小品“大球帶動小球”)
基辛格訪華的故事
[練一練]
請列舉中美建交過程中的三件大事
(補充)
中美建交后中美關系的.發展并不是一帆風順的,意識形態領域的分歧、問題等都是不協調的聲音。
二、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
1、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
(提問)
(1)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時間?
(2)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阻力?如何化解的?
(3)你從喬冠華的大笑中感受到了什么?
2中日建交和新中國建交熱潮的出現
(1)中日建交
由照片《田中首相訪華》提問:這張照片反映了什么史實?
中日建交的時間?
(2)新中國建交熱潮的出現
從1971年7月到1972年底,一年多的時間里,又有28個國家同中國建交。
三、中國承辦亞太經合組織會議
[大顯身手]
學生小品:APEC會議上海籌備會現場采訪
[歸納小結]
1、APEC會議在中國召開說明了什么?具有什么意義?
2、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外交事業取得了哪些成就?
[小結]
以表格形式歸納新中國在三個時期的外交成就。
初中歷史優秀教案 篇19
一、學生分析
1、初二年段是課改的年段,學生的知識面較廣,個性普遍突出。因此,在課堂上,應當順應學生的特點,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學習。對學生的積極思維給予充分肯定,巧妙引導,從而激發學生敢想、敢說、愛說的欲望,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2、剛進入初二的學生對自主學習還不大習慣,缺乏相應的主動性;另外從學生的心理角度出發,他們對新鮮的、有趣的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因此本課要提供大量的學生感興趣的材料,從而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并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甲午戰爭是中華民族歷一次深重的民族災難,它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恥辱,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它上承兩次鴉片戰爭,但損失之慘重超過了鴉片戰爭以來歷次外禍之總和;下啟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狂潮,在這以后中國更為全方位地被迫開放,并且相繼受到大規模的軍事侵略,是民族危機最嚴重的時期。清王朝腐朽不堪、積貧積弱現象徹底暴露,亡國之禍迫在眉睫。也正是這場戰爭,促成了自鴉片戰爭以來前所未有的民族覺醒,危機也是轉機。因此本課在教材中的地位舉足輕重,讓初中生深入認識甲午戰爭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并從中吸取教訓是非常必要的。
2、教材重難點
重點:
黃海海戰中鄧世昌的主要事跡及《馬關條約》的主要內容和影響。
難點:
為什么說《馬關條約》的簽訂使中國民族危機空前加深。
三、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和教材內容及永和中學的校情和學情,圍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教學緯度,本課的目標如下:
1、基礎知識:甲午中日戰爭的起因和經過;鄧世昌與黃海海戰;《馬關條約》的.主要內容及影響;帝國主義侵略的加劇和瓜分狂潮。
2、能力培養:
(1)引導學生分析甲午戰爭清軍戰敗的原因,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2)培養學生運用資料分析歷史問題、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
(3)通過深入探討甲午戰爭的影響,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3、情感體驗:
(1)鄧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強暴、英勇作戰不怕犧牲的精神值得我們敬仰和學習。
(2)清王朝的腐敗無能是中國一次次被動挨打的主要原因。
四、教學方法:
1、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激發學生的目的出發,啟發誘導學生思考、討論,使學生參加到教學活動中來,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對學生的想法、意見給予充分肯定,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2、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在歷史學習中應提供主動建構的時間和空間,教學不是簡單的知識傳遞,而是學生主動建構的過程。根據這一理論在課堂上要提供平臺給學生展示和討論,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展示地圖、聲音、影像、動畫、文字資料,同時,讓學生參與多媒體操作,豐富教學資源,在有限的時間里達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明確概念、啟發思維的目的。力圖創造良好的教學情境,圓滿完成教學目標。
五、教學構思:
1、本課教材共分為黃海海戰、《馬關條約》、和瓜分中國的狂潮三個子目。為使學生對甲午中日戰爭的前因后果有一個完整深刻的印象,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上做了變動,教學線索安排如下:
戰爭起因經過結果影響啟示
2、根據以上線索,重新組織教材并適當加工,利用真實、形象、有說服力的感性材料加以佐證,使學生的理性認識得到升華和提高。
3、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積極思維,從多角度探討問題。
六、教學設計:
1、導入新課。展示一副富有趣味的對聯進入新課。上聯是:“內無相,外無將,不得已玉帛相將”,下聯是:“天難度,地難量,這才是帝王度量”。提出問題:“玉帛相將”是什么意思?學生回答后,教師設問:為什么甲午戰爭中,清政府落得如此殘敗,具有“帝王度量”的慷慨大方?
2、戰爭起因。提問:對日本發動這場戰爭的原因,你有什么認識?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戰爭的性質。接著用簡短的語言講清中日兩國政府對戰爭的態度,為下面的學習做好鋪墊。
3、戰爭的經過。戰爭經過包括:平壤戰役、黃海海戰、旅順大屠殺、威海衛戰役。利用多媒體演示,把靜態的教學內容轉化成動態形式,在有限的時間里展示每個戰役的特點。再現戰爭場面,讓學生明確概念,掌握要點,啟動思維,深化知識。講完經過后,提出問題:清軍為什么戰敗?讓學生去思考探討,得出教全面的結論,然后展示一副對聯:“普天同慶,萬壽無疆;三軍戰敗,割地求和”。
4、戰爭結果。簽訂中日《馬關條約》。內容可濃縮為八個字:割地、賠款、開埠、設廠。這是本課的重點。可讓學生分組討論,然后每組由一名代表闡述條約內容給中國造成的危害。
5、戰爭影響。教師引導:甲午戰爭的慘敗,除了暴露清政府的腐朽無能以外,這場戰爭對中國、對日本、對世界其他帝國主義國家還會造成什么影響?這樣,學生以問題為導向,積極思考,開拓思路,多角度深層次地認識這一問題,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
教訓與啟示。從戰爭的失敗中得到什么教訓?對今天有什么借鑒意義?這兩個問題有助于幫助學生從理論上升華認識,得出“落后就要挨打”的認識。從歷史中汲取教訓,這是本教學設計的初衷。
初中歷史優秀教案 篇20
[課標內容]
(1)講述我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外交史實。
(2)以我國參與“亞太經合組織”的活動等史實為例,說明我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的作用。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通過了解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恢復過程及中美建交的經過,分析其重大意義,提高學生分析闡釋歷史現象的能力。
(2)通過討論十屆三中全會以后,中國外交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培養學生的綜合歸納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1)指導學生閱讀課文,搜集查閱相關資料,了解另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恢復過程及中國合法席位恢復后在聯合國發揮的重要作用,從而理解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重大意義。
(2)指導學生查閱資料及閱讀課文有關內容,了解20世紀50年代以來中美關系發展的情況,認識中美建交的重大意義及中美關系發展曲折復雜的原因。
(3)閱讀課文,了解我國新時期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路線的特點及外交活動的重大成就,理解我國外交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20世紀70年代,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恢復及中美建交,是中國外交的重大勝利,表明中國國際地位的顯著提高。
(2)新時期,中國外交方針的調整適應了國際形勢的發展變化和國內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3)認識維護國家利益是外交政策的根本出發點,提高綜合國力也是對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重大貢獻,從而激發學生為人類進步做貢獻的社會責任感。
[重點和難點]
重點:中美建交和新時期外交新局面的開創。
難點:新時期外交政策的調整。
[課時] 1課時
[教學方法]
自主閱讀、教師講述及問題討論教學法
[教學過程]
課前引導:什么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它的提出有什么重大意義?學生回答后,教師指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是我國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的完整體現,標志著中國外交政策的成熟。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構成了世界各國相互了爭與生產共處的堅實基礎,獲得了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贊同,成為解決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20世紀70年代以后,隨著國際國內形勢的發展變化,我國政府進一步發展和完善了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路線,取得了許多新的外交成就,我國的國際地位顯著提高。
導入新課
一、另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1、美國阻撓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恢復
2、中國合法席位的恢復及其意義
二、中美建交
1、尼克松訪華及上海《中美聯合公報》
2、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
三、新時期的外交成就
1、新時期的外交成就
2、中國外交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小結]
20世紀70年代以來中國外交活動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和主要成就,表明中國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中國已成為國際事務中舉足輕重的力量。隨著綜合國力的不斷提高,中國必將對建立和平、穩定、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做出更大貢獻。
[作業]
指導學生完成課后習題。
[第25課時]
講評第五單元測試試卷
[教學目的]
通過分析第五單元測試試卷,引導學生訂正失誤的地方,幫助學生分析失誤的原因,指導學生掌握復習歷史的基本方法,教會學生學會查缺補漏的方法。
鼓勵成績較好的同學繼續努力,對成績較差的同學,給予樹立信心,激勵他們迎頭趕上。
[教學過程]
一、發放試卷
二、講評試卷
三、引導學生自己訂正考試失誤的知識點
【初中歷史優秀教案】相關文章:
初中歷史教案08-03
【推薦】初中歷史教案11-17
初中歷史教案【精】12-31
初中歷史教案【薦】01-01
初中歷史教案【推薦】01-02
初中歷史教案【熱】01-08
初中歷史教案【熱門】01-09
【精】初中歷史教案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