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初中化學教案

時間:2024-05-28 16:08:37 化學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初中化學教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初中化學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選]初中化學教案

初中化學教案1

  課題:水

  重點:水對人類的影響及水的組成

  教學設計過程

  本節課按一課時安排。但應在上課前一周給學生布置任務,由學生通過查閱文獻,瀏覽相關網站,在充分準備的基礎上實行展示活動,能夠由學生采用自由組合的形式分成若干小組,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

  1.課前任務布置:

  (1)閱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

  ①從外層空間看地球,看到地球表面絕大部分地區被水覆蓋著,是一個名符其實的水球,水資源如此豐富,為什么還要加以規劃和保護?

  ②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身邊有浪費水的現象嗎?結合自己的實際,我們生活中克服哪些不良行為,能夠達到節約用水的目的?

  ③在我們周圍,水資源保護的狀況好嗎?你認為哪些行為會使水質受到不良影響?

  ④從當前來看,淡水缺乏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特別是有些地區,干旱嚴重威脅著人類的生存,而地球上海水是豐富的,你有什么好設想,使海水得以充分利用?(必須是自己的設想,不一定準確,不必追求科學性,但需從可行性和經濟角度出發)。

  ⑤你認為日常生活中改變人的哪些生活習慣能夠做到節省淡水?舉具體措施或歸納一些節水的小竅門。

  (2)查閱相關網站,從網上獲取相關信息,結合自己的觀點,對這些信息實行加工,證明自己的觀點是準確的或措施是可實施的。

  (3)2-3人一組(自由組合),將自己的學習成果制作成Powerpoint演示文稿或制作成小展板,供課堂交流用。

  2.課前準備工作:

  教師課前能夠將學生收集到的各種素材瀏覽,對觀點(或措施)相近的小組的方案加以整理,有助于討論實行得全面。對有創意、有價值的的設想,不考慮其可行性或嚴謹性,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使教學過程變得活潑。

  3.課堂教學:

  分為兩個階段。

  (1)教師將課題引入后,由學生將學習成果實行展示,師生之間相互質疑、相互釋疑,此過程大約用時25分鐘。教師可將已收集的`資料片當堂播放,加深學生對水資源保護、水資源合理開發利用的理解。

  (2)由教師以實驗為突破口,演示電解水的實驗,根據電解過程中兩極產生氣體的性質檢驗,得出水的元素組成,再根據氣體的體積、,兩種氣體的密度,推導水的組成。

  (完成電解水的實驗使用霍夫曼水電解器,若沒有,可根據教學參考書P89的裝置自行制作,所用試管選用帶刻度的,以便于尋找電解產物量的關系。為增強水的導電水平,實驗前應在水中加少量稀硫酸,但這個點一定事先向學生做交待。避免與初中物理可的相關知識矛盾。)

  4.課后小結:

  對本節知識內容實行小結,簡要介紹建國以來興建的水利工程,將搜集到的圖片、視頻資料做展示,增強對學生實行節約用水的教育。最后將制作精美的展板放于墻報展覽。

  探究活動1.洗衣間內自制節水裝置。

  2.用簡單的易得的材料改造衛生間抽水馬桶,使之節約用水。

  3.廚房內自制凈水裝置。

  4.展開你豐富的想象,撰寫一篇題為《假如地球上沒有水,世界將……》

  要求文體不限,語言流暢,想象豐富,字數為800-1200字。

  課后討論:

  中國的“西部大開發”已經啟動,為了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彎路,環保觀點和措施應貫徹于西部開發的始終。請你根據課本知識談談:在西部開發過程中,為避免水被污染應注意哪些方面的問題?

初中化學教案2

  一、說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離子反應》是人教版高一化學必修一第二章第二節內容,本節課著重介紹“酸、堿、鹽在水中的電離”。這在中學階段基礎理論知識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貫穿于中學化學教材的始終,是中學化學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之一。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物質的分類,這為過渡到本節課的學習起到了鋪墊作用。本節內容是后面《氧化還原反應》內容學習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本節內容在整個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學習了解電離,電解質的概念;能用電離方程式表達常見、典型的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電離,并從電離理論的角度認識酸、堿、鹽;通過酸、堿、鹽的本質探究,感悟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學探究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培養學生通過實驗探究問題,分析問題,歸納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從更深的層面研究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的意義,培養學生透過現象認識事物本質的'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電解質的判斷、電離及電離方程式的書寫

  二、說學情

  對于高一年級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雖然對化學基礎知識有了一定積累,但程度參差不齊,差別較大,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高。這一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欲強,有強烈的好奇心,雖然處于抽象思維階段,但本節概念比較抽象,應適當增加實驗和電腦動畫以使微觀離子的活動變得直觀。

  三、說教法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本節課實際內容,我確定本節課的教法為指導發現法、微觀演示法。

  四、說學法

  根據本節課實際內容,我確定本節課的學法為分組討論法、實驗探究法

  五、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

  將學生分組,進行小組探究。探究活動為:讓每組學生根據所提供的物質(銅片、石墨、氯化鈉固體、氯化鈉溶液、無水酒精、蔗糖、蔗糖溶液、蒸餾水、自來水、硫酸溶液)進行思考并動手操作,怎樣才能使燈泡亮起來?通過小組內統一分工、互相協作,使學生學會與他人合作、學會探究、學會組內交流評價,參與評價。

  探究結束之后,各組推薦一位語言表達能力較強的學生,把本組的做法邊用實物投影展示,邊進行介紹。動員全班同學在小組內進行討論,對每小組展示的成果進行綜合評價,找出本組的優缺點,確定最佳小組,并說出最佳的理由。通過此種方式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讓學生學會交流,學會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成果。

  (二)新授

  引導學生利用上節課所學的分類方法,對導電材料進行分類。然后引導學生從純凈物和混和物、單質與化合物等分類標準對能導電的物質進行分類,從而引出電解質概念。在此過程中,使學生掌握分類的標準,學會分類。

  之后,讓每組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來理解電解質的定義,把自己的理解與其它組員交流,

  組內形成統一意見,舉手發言。我引導學生總結,并對學生的說法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與學生交流。同時為了加深對電解質定義的理解,讓學生說出開始呈現的物質哪些是電解質。結合學生回答中出現的問題,引導學生對學生開展評價,讓學生進一步理解電解質概念。(電解質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狀態下能夠導電的化合物。如,酸、堿、鹽等。)

  提出梯度問題引發學生思考,讓學生帶著問題自主學習課本相關內容。問題1:氯化鈉是電解質,為什么氯化鈉固體不導電,而它在水溶液中或者在熔化狀態下能導電呢?利用flash課件展示氯化鈉固體不導電,在水溶液中或者在熔化狀態下能導電的本質。從而引出電離的概念,像NaCl這樣溶解于水或受熱熔化時,離解成能夠自由移動離子的過程稱為電離。同時強調電離的條件有2個:溶于水或受熱熔化,酸、堿、鹽在溶解于水或受熱熔化時都能發生電離。)

  問題2:如何來表示電解質在水溶液中電離生成了自由移動的離子呢?從而引出電離方程式的書寫。學生先自主學習,然后開展組內討論,提出預設。讓學生走上講臺試著書寫電離方程式,教師對學生書寫中出現的問題給予糾正。學生閱讀課本,學習電離方程式的書寫方法和注意點(寫電離方程式,要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和電荷守恒定律)。通過自主學習、不斷探究,培養學生熱愛化學的積極情感,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分析鹽酸、硫酸、硝酸的電離的特點,推導出酸的概念。在此基礎上,請學生寫出NaOH、KOH、Ba(OH)2的電離方程式。

  NaOH=Na++OH-

  KOH=K++OH-

  Ba(OH)2=Ba2++2OH-

  學生通過分析上述電離的特點,總結出堿的概念。電離時生成的陰離子全部都是OH-的化合物。

  接著進行探究學習,請學生寫出Na2SO4、KNO3、NH4Cl的電離方程式。

  Na2SO4=2Na++SO42-

  KNO3=K++NO3-

  NH4Cl=NH4++Cl-

  引導學生分析上述電離的特點,總結出鹽的定義,即,電離時能生成金屬陽離子(包括NH4+)和酸根陰離子的化合物。

  (三)小結

  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學生發言,自主概括本節課內容(電解質、電離的概念,需要掌握電離方程式的書寫,知道酸、堿、鹽的定義)。通過學生的回答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并調整教學策略。

  (四)布置作業

  1.完成課后練習1-4題

  2.書寫下列物質在水溶液中的電離方程式

  (1)硫酸鈉溶液(2)氯化鐵溶液(3)硫酸鋁溶液(4)氫氧化鋇溶液

  六、說板書設計

  一、酸、堿、鹽在水溶液中的電離

  1.電解質:水溶液、熔融狀態

  2.電解質的電離

  酸: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全部都是H+的化合物叫做酸。

  堿:電離時生成的陰離子全部都是OH-的化合物叫做堿。

  鹽:電離時能生成金屬陽離子(包括NH4+)和酸根陰離子的化合物叫做鹽。

初中化學教案3

  一、教學目標:

  1、理解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含義,及兩種狀態的相互轉化;

  2、簡單認識溶解度曲線。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含義;

  難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之間的轉化

  三、教學用品:

  教學設備:投影儀

  儀器及用品:燒杯、玻璃棒、天平、藥匙、酒精燈、量筒、膠頭滴管

  藥品:氯化鈉、硝酸鉀

  四、教學過程:

  【回顧舊知】

  1、什么是溶液?

  2、溶液的三大特征?

  解釋溶液形成的微觀過程,加入的氯化鈉越多,溶液越咸。

  【提問1】那么氯化鈉能不能無限溶解呢?

  【提問2】如果不能,能溶解多少呢?

  【實驗】

  分組實驗:教師與學生對比做實驗。

  教師組:20mL水中加入5g氯化鈉,(溶解),再加入5g氯化鈉,(未全部溶解)【導出少量飽和氯化鈉溶液備用】

  學生組:20mL水中加入5g硝酸鉀,(溶解),再加入5g硝酸鉀,(未全部溶解)

  【提問1】你能得到什么結論呢?

  【回答】物質不能無限溶解在水中

  【解釋】類比解釋:同學們吃到不能再吃的.時候,會說自己“吃飽了”,這兩杯水中都不能再繼續溶解,我們就說現在的溶液狀態是“飽和溶液”

  【板書】飽和溶液的定義

  【提問2】那么物質的溶解受什么因素的影響呢?或者說,你能想出什么辦法使未完全溶解的固體繼續溶解呢?

  【回答】加水;加熱

  【實驗】氯化鈉的燒杯:加水攪拌,剩余固體全部溶解。

  硝酸鉀的燒杯:加熱,剩余固體全部溶解。

  【結論】溶液的狀態受到溫度和溶劑的量的影響,因此,我們再來回顧一遍飽和溶液的定義,看看我標出重點的地方“一定溫度”“一定量的溶劑”

  【提問】那么沒有溶解的部分屬不屬于飽和溶液的組份呢?

  【回答】不屬于。

  同理概括不飽和溶液的概念。

  【練習】

  【技巧提取】當有固體未溶解時,溶液一定是飽和狀態。

  【提問】氯化鈉的飽和溶液能否溶解其他物質呢?

  【實驗】向之前取出的氯化鈉飽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硫酸銅固體,溶液變成藍色。

  【結論】氯化鈉的飽和溶液還能溶解其他物質。

  【提示】一個溶液中可能出現多種溶質,且針對某些溶質可能是飽和,針對其他溶質可能不飽和,因此我們應當說清楚,一杯溶液到底是什么溶質的飽和溶液。

  【過渡】學習了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概念,那么這兩種狀態之間能否相互轉化呢?

  【引導】回顧剛剛氯化鈉和硝酸鉀的飽和溶液是如何將未溶解的固體溶解的?得出以下轉化關系圖。

  簡單認識溶解度曲線,橫縱坐標的講解,點的意義的講解。

  以硝酸鉀的溶解度曲線為例,借助溶解度曲線再次講解兩種溶液狀態之間的轉化方法。

  概括總結最可靠的方法:增加溶質或增加溶劑。

  【小結】

初中化學教案4

  一、課標要求

  1、知識與技能:知道空氣的組成及各成分的用途,空氣污染及環境保護的有關知識。

  2、過程與方法:通過實驗探究空氣的組成,了解探究的一般過程;聯系生活經驗,認識純凈物和混合物,初步了解對物質進行分類是化學學習方法之一。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空氣的組成的實驗研究,激發學習和探究的興趣,培養合作和勤于思考的.科學作風,體驗探究成功的樂趣。

  二、實驗準備

  1、帶雙孔膠塞的集氣瓶、導管、膠管、彈簧夾、燒杯、燃燒匙、酒精燈、火柴。2、紅磷

  三、課堂程序

  (一)空氣是由什么組成的?

  1、思考并回答⑴你能用一個簡單的實驗或列舉實例說明空氣確實存在嗎?

  ⑵空氣中含有哪些成分?如何證明這些氣體的存在?

  2、實驗探究2-1: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

  學生猜想:

  教師演示:

  現象:

  文字表達式:

  學生閱讀教材第22頁-23頁,交流對空氣組成及成分的了解。

  討論(第23頁及25頁):

  識記:空氣的成分(計算)

  (二)根據空氣的組成特點談談你對純凈物和混合物的認識。你能夠聯系生活經驗舉例說明嗎?

  純凈物:定義舉例

  混合物:定義舉例

  (三)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資源。

  閱讀教材第24頁-26頁,列表說明氧氣、氮氣、稀有氣體的用途。

  氧氣

  氮氣

  稀有氣體

  用途

  (四)還記得化學學習的特點嗎?物質的性質有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物理性質:

  試一試:描述氮氣的物理性質。

  (五)保護空氣。

  b閱讀《資料》,了解空氣污染物的主要成分。

  b、觀察圖2-8,小組討論:

  ⑴在你身邊發生過哪些污染空氣的事?

  ⑵大氣污染造成哪些危害?

  ⑶為了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空氣,你能做些什么?

  四:做一做調查與研究(第28頁)

初中化學教案5

  【教學目標】

  1、認識學習化學的一個重要途徑是實驗,初步學會對實驗現象進行觀察和描述的方法,初步學習書寫探究活動(或實驗)報告的方法。

  2質的性質、變化、變化過程及其現象。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激發學生探究的情趣。

  【實驗準備】

  教師準備:燒杯、澄清的石灰水、火柴、蠟燭、水等。

  學生準備:蠟燭、火柴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設計】

  引入燭及其燃燒的'探究來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

  實驗探究:

  點燃蠟燭“前”

  入水里看是否沉入水底

  點燃蠟燭“中”

  教師巡回指導

  11s后取出,觀察火柴梗燃燒的情況。

  外焰最先碳化,內焰燃燒不充分,說明外焰溫度最高,內焰溫度較

  學生觀察

  結論:石蠟可以氣化〔可觀察到的現象〕

  熄滅蠟燭“后”

  教師指導

  學生觀察發生的現象。

  學生合作去點燃剛熄滅時的白煙,看能否燃燒。

初中化學教案6

  一、教學設計思路

  如果把掌握知識的過程比喻為建筑一幢大樓,那么教師應當提供給學生的只是建筑材料,真正的建筑師應該是學生自己,而不是教師。為此,我從學生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把教學活動設計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課前,師生利用生活廢品自制教具,使學生對本節知識有了初步的認識,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解決大額班實驗儀器不足的問題,促進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課堂中,讓學生收集、整合實驗室制取O2的有關信息,推理出實驗室制取氣體的一般設計思路,再結合思路設計CO2的實驗室制法,然后讓學生用自己設計的裝置制取、驗證、驗滿CO2,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探究知識,享受成功的喜悅;課后,讓學生利用本節所學知識再設計一套實驗室制取CO2的裝置,參加班級展覽,將探究由課內延伸到課外,達到學以致用的學習效果。這樣才能真正使教師成為學生掌握獲取知識的引導者,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者,教學過程的參與者。

  二、教案

  課 題 CO2制取的研究

  授課人

  學 校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討論實驗室制取氣體的一般設計思路,進行CO2制取的探究實驗;

  2、通過探究,初步掌握實驗室制取CO2的藥品、原理、裝置和操作;

  3、了解CO2的部分物理性質,學會收集、檢驗和驗滿CO2的方法。

  過程和方法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科學探究的意義和基本過程,學會用科學的方法分析、推理、解決問題;

  2、通過分組實驗,培養學生合作、表達與探究的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1、增強學生對自然界中化學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從探究活動中獲得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2、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及勤于思考、嚴謹求實、勇于實踐創新的科學品質。

  重點

  1、討論和歸納實驗室制取氣體的一般設計思路;

  2、實驗室制取CO2的化學反應原理、裝置及收集、檢驗CO2的方法。

  難點

  根據實驗室制取氣體的一般思路設計CO2的實驗室制取方法。

  教法

  對比法、分組實驗法、實驗探究法。

  儀器藥品

  儀器:錐形瓶(或廣口瓶、大試管)、長頸漏斗,帶導管的雙孔橡皮塞、集氣瓶、玻璃片、導氣管、注射器、膠頭滴管、火柴等。

  藥品:大理石(或石灰石)、碳酸鈉、稀鹽酸、稀硫酸、澄清石灰水。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創設情境

“大家從空氣中吸進了人體生命活動所必需的O2,請問:能否以空氣為原料制取O2?為什么?實驗室制取O2的方法有哪些?”


做一次深呼吸。


【回答】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1/5。


調整學生的精神狀態,激活思維,為問題的引出做好鋪墊。

整理舊知,引領思路,獲取新知


【請填表】



反應原理反應物的狀態反應條件密度比空氣的大小是否與水反應氧氣

【請選擇】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發生裝置為,用雙氧水在二氧化錳作催化劑的條件下制取氧氣的發生裝置為;收集裝置為。





【問】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裝置適合于用雙氧水在二氧化錳作催化劑的條件下制取氧氣嗎?為什么?能改嗎?怎樣改?


【問】實驗室制取氣體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過渡


“吸進O2,呼出了CO2,如果需要一定量的`CO2,能否以空氣為原料制得?”


【設問】在實驗室如何制取CO2呢?(揭開本節課的探究主題: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學生練習、討論、回答。








推理實驗室制取氣體的一般思路和方法:1、選擇理想藥品;2、確定合適的實驗裝置;3、驗證氣體。





再做一次深呼吸。


讓學生在鞏固舊知的基礎上分析、推理、引發出實驗室制取氣體的一般設計思路。達到輕松突破難點的學習效果。












提出問題,激發學生的探究欲。


分組實驗,探究理想藥品


【提供給學生藥品】石灰石(或大理石)、碳酸鈉、稀鹽酸、稀硫酸。


【說明】從反應速率,生成的氣體是否易于收集等方面考慮。


【小結】 實驗室制取CO2的化學反應


原理:


CaCO3+2HCl=CaCl2+H2O+CO2


分組試驗:觀察、記錄。




通過比較,選出實驗室制取CO2的理想藥品: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鹽酸。


讓學生通過操作,更直觀地理解實驗室制取CO2應選擇的理想藥品。初步認識實驗室制取氣體時理想藥品的選擇依據。
開動腦筋,設計實驗裝置

【問】用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做催化劑的條件下制取氧氣的實驗裝置適合于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嗎?


【激勵】相信你能當一個小設計師,根據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反應原理設計出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實驗裝置。


【屏幕顯示】可供設計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裝置的儀器(也可另選或自制儀器,還可利用代用品)。


【展示學生作品】實驗裝置。請學生說出每種裝置的優缺點,選出最佳方案。


【小結】實驗室制取CO2的實驗裝置。


1、制取;2、收集。


分析、討論、設計實驗室制取CO2的實驗裝置,然后向同伴展示自己的作品。




發生裝置:固液反應不需加熱;收集:向上排空氣法。


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及運用已有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加強同伴間的合作、交流與表達。



使學生對本知識點有一個完整、系統的認識。


展示自我

【請你告訴大家】用自己設計的裝置如何制取CO2


【動畫】實驗室制取、驗證、驗滿CO2


表達、交流、自查。培養學生自我表達、自查自糾的能力。
自制二氧化碳

請用自制儀器制取、驗證、驗滿CO2,并記錄實驗現象。


分組實驗。匯報實驗結果:1、現象;2、驗證方法;3驗滿方法。


讓學生從探究中獲取成功的喜悅,增強環保意識,培養創新能力。


鞏固新知,自我檢測,拓展思維


【請讓我來告訴你】1、根據下圖所示實驗裝置回答:(填代號)


⑴寫出標有編號儀器的名稱:


①;② ;③ ;④ 。





⑵實驗室制取氧氣時,應選用的發生裝置是,收集裝置是。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時,可選用的收集裝置是。


⑶實驗室用固體氯化銨(NH4Cl)與固體氫氧化鈉在加熱的條件下制取氨氣(NH3),化學方程式為NH4Cl+NaOH





NaCl+NH3↑+H2O,氨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小,能溶于水形成氨水。根據以上知識推斷:實驗室制取NH3應選用的發生裝置是,收集裝置是。


2、【趣味實驗】雞蛋在醋酸中潛水。


問:你能解釋其中的奧秘嗎?


學生搶答。









觀察,討論。


當堂訓練,及時反饋,檢測學生掌握及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激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使化學教學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真正從生活走向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


談收獲體會


1、本課題研究什么內容?


2、有哪些收獲?


3、從這些知識中你想到了什么?


4、運用這些知識你想做點什么?


自由發言,相互補充。澄清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模糊點、疏漏點。

【課外探究】


1、小發明:就地取材,選用你家中現有的物品(墨水瓶、塑料瓶、圓珠筆芯等),自制一套制取CO2的裝置,參加班級展覽、討論,并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試驗。


2、社會實踐:通過社會調查或查閱資料,了解工業制取CO2的原理和方法。


學生自制儀器,開展社會調查。培養學生精益求精、勇攀高峰的科學品質;強化收集、整理、處理信息的能力。

初中化學教案7

  一、教學目的:

  ⒈了解單質碳在常溫下的化學穩定性和升高溫度時化學活動性;

  ⒉了解碳各種單質物理性質差異雖大卻具有相同化學性質;

  ⒊初步了解化學反應伴隨的能量變化;

  ⒋通過實驗和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分析,掌握單質碳可燃性和還原性。

  二、教學重點:

  碳單質的可燃性和還原性。

  教學難點:碳單質與氧化銅、二氧化碳發生的化學反應。

  三、教學用具:

  小黑板、投影機。

  四、教學過程:

  ㈠復習導入

  在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碳的幾種單質,碳的單質有哪一些呢?其中炭黑可用于制造墨水,如我們使用的碳素墨水,用碳素墨水書寫的'字長時間不變色,而藍色墨水易變色?為什么呢?這個原因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關于單質碳的化學性質。

  ㈡揭示課題、出示學習目標

  附學習目標:

  ⒈了解單質碳在常溫下的化學穩定性和升高溫度時化學活動性;

  ⒉了解碳各種單質物理性質差異雖大卻具有相同化學性質;

  ⒊初步了解化學反應伴隨的能量變化;

  ⒋通過實驗和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分析,掌握單質碳可燃性和還原性。

  ㈢學生自學、教師巡堂指導

  附自學提綱:

  ⒈我國古代用墨書寫的字畫,年深日久為什么不變色?

  ⒉回憶碳在氧氣中燃燒現象,是不是碳與氧氣反應都生成二氧化碳?

  ⒊怎樣證明金剛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

  ⒋觀察實驗5-4,說出實驗現象,歸納實驗結論。

  ⒌碳能與二氧化碳反應嗎?如果能,會生成什么?

  ⒍沒有化學反應熱,這個世界會變成什么樣子?

  具體做法:

  ⑴學生根據自學提綱閱讀課文,閱讀時注意看不懂的內容,并對看不懂的內容作好標記;

  ⑵老師巡堂分類指導,同時觀察、了解學情;

  ⑶師生共同研討自學提綱,對自學知識進行強化。

  ㈣鞏固練習,強化知識

  練習:

  A.單項選擇:

  ⒈ 北宋黃庭堅用墨書寫的字“筆意”二字至今仍完好如初這是因為

  ( )。

  A墨不易褪色 B.碳不溶于水

  C.碳有還原性 D.碳在常溫下性質穩定

  ⒉ 某黑色固體加熱后變成紅色物質,同時生成能使石灰水變渾濁的氣

  體, 這種黑色固體是( )。

  A.氧化硐 B.木炭C.銅、木炭混合物 D.氧化銅木炭混和物

  ⒊ 碳與氧氣化學性質相似之處是( )

  ①可燃性②還原性 ③氧化性 ④都是單質⑤都難溶于水

  A.①②③ B.①② C.③ D.①②③④

  B填空:

  ⒈ 寫出由碳生成一氧化碳的兩個化學方程式,前者說明碳有性,后者說明碳具有 性。

  ⒉ 黑火藥由木炭、硫粉、火硝(KNO3)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點燃爆炸后生成硫化鉀、氮氣和二氧化碳,寫出化學方程式 。

  C.選做題:

  ⒈ 下列變化中單質碳作還原劑的是 ( )。

  A. C CO B. C CO2 C. CH4 C D. CO2 CO

  ⒉ 用木材做樁,常將埋入地下部分燒焦 ,目的是 ( )。

  A.烘干木材 B.使木材變更結實 C. 燒死蟲子 D. 形成化學性質穩定的炭層

  ⒊相同質量的碳完全燃燒生成CO2和生成CO所消耗氧氣質量的比為( )。

  A. 2 : 1 B. 1 : 2 C. 14 : 11 D. 11 : 14

  ⒋有A、B、C、D四種單質,通常情況下A、D是無色氣體,B為紅色固體,C是灰黑色固體,進行實驗:

  ⑴在D中加熱B,生成一種黑色固體物質E。

  ⑵C與E混合高溫下得到B和一種無色氣體。

  ⑶氣體A與E加熱反應得到B和一種常溫下是元色液體物質。

  推斷A、B、C、D并寫出有關反應化學方程式。

  ㈤小結:

  ①單質碳在常溫下的化學穩定性和升高溫度時化學活動性;

  ②碳各種單質物理性質差異雖大卻具有相同化學性質;

  ③碳單質的可燃性和還原性。

  ㈥布置作業。

初中化學教案8

  教學目標

  1、 初步學會制取氧氣的方法。

  2、 認識氧氣的化學性質。

  3、 學習探究氣體性質的方法。

  4、 增強對化學現象的探究欲,培養學習化學的興趣。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氧氣的化學性質及制法

  教學難點:有關氧氣性質的實驗設計

  教學內容分析

  實驗用品

  教學過程

  探究目標:

  1、探究最適合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方法

  2、明確實驗室制取氧氣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

  提出問題:

  1、如何選擇最適合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方法?依據是什么?

  2、如何收集一瓶氧氣?

  3、如何檢驗一瓶氧氣已收集滿?

  收集資料:

  1、回顧一下,寫出你所知道的制氧氣的一種方法。

  2、自然界中氧氣的主要來源

  情境創設:下列謎語是什么物質呢?

  無影無形摸不著,火焰見它跳的高。

  呼吸作用它參加,動物生長離不了。

  你一定猜到了是氧氣。氧氣如此重要,你一定想自己動手制取氧氣吧?

  設計實驗并進行驗證:

  步驟和方法 現象 分析和結論

  取A、B、C三支試管,分別加入3-5ml的過氧化氫溶液。

  1、 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A試管口,觀察現象。

  2、 在B試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錳,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B試管口,觀察現象。

  3、 在C試管中加入幾塊沸石(或瓷片),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C試管口,觀察現象。

  是否明顯有氣泡產生?

  速度快還是慢?

  木條

  是否明顯有氣泡產生?

  速度快還是慢?

  木條

  是否明顯有氣泡產生?

  速度快還是慢?

  木條

  比較三種方法,你認為最適合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方法是

  依據是

  用下圖所示裝置制取一瓶氧氣。

  1、 組裝一套實驗室制取氧氣的裝置。在廣口瓶內先加入少量二氧化錳,再通過長頸漏斗添加過氧化氫溶液。

  2、 收集氧氣。

  先將集氣瓶中盛滿水,用玻璃片蓋住瓶口,然后倒立在水槽中。當導管口有氣泡連續、均勻地放出時,再把導管口伸入盛滿水的集氣瓶里,等瓶里的水排完以后,在水里用玻璃片蓋住瓶口,把集氣瓶移出水面,正放在桌面上。

  實驗時 (有或沒有)氣泡冒出

  收集到的氧氣是 色 的氣體

  判斷一瓶氧氣已收集滿的'依據是

  實驗時,填加長頸漏斗的優點是

  實驗過程中,長頸漏斗的底部必須液封在液面以下的原因

  當導管口剛開始有氣泡地放出時,不宜立即收集,這是因為

  分析歸納:在過氧化氫制氧氣的實驗中,加入二氧化錳(或沸石),能加快過氧化氫的分解速率,那么二氧化錳(或沸石)在此實驗中起什么作用呢?

  交流與反思: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制取O2 :

  反應物 ,狀態 ,條件 ,

  收集方法 , 。

  知識應用:

  1、常溫下,某氣體難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大,收集該氣體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向上排空氣法 (B)排水法(C)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氣法(D)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氣法

  2、過氧化氫溶液在二氧化錳作催化劑的條件下能迅速分解產生氧氣,分液漏斗可以通過調節活塞控制液體的滴加速度。根據下圖所示回答問題:

  (1)分液漏斗中放入的物質是 ,錐形瓶中放入的物質是 ;

  (2)寫出該方法制取氧氣的文字表達式 ;

  要收集一瓶純凈的氧氣,應選擇裝置 (填字母);

  (3)某同學在觀察到錐形瓶內有大量氣泡時,開始用B裝置收集氧氣,過一段時間后,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見木條復燃。原因是 。

  探究課題:氧氣的性質

  探究目標:

  1、探究氧氣的物理性質

  2、探究氧氣的化學性質

  提出問題:

  1、充滿氧氣的集氣瓶為什么應瓶口向上放在桌面上?

  2、 中魚兒能生存,說明水中氧氣的溶解性是不溶于水還是不易溶于水?

  3、 如何證明一瓶氣體是氧氣?

  收集資料:

  1、搶救病人的時候要用到氧氣,說明氧氣具有 性質。

  2、家里生爐子時,用扇子煽,爐火越扇越旺,說明氧氣具有性質。

  做出假設:氧氣是一種化學性質的氣體。

初中化學教案9

  教學工具

  多媒體、儀器(試管、藥匙、膠頭滴管)、藥品(碘、高錳酸鉀、水、汽油、酒精、紅墨水)

  教學資源

  PPT課件,動畫

  教學目標

  (1)認識溶解現象,知道水是重要的溶劑,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見的溶劑。

  (2)理解溶液、溶質、溶劑的概念。

  (3)認識溶液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穩定性。

  (4)了解溶液在生產、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學重難點

  重點:溶液的概念以及溶液、溶質、溶劑三者的關系

  難點:從微觀角度理解溶液的形成

  教學方法

  實驗探究和講授相結合

  教學過程

  環節一:引入新課

  【引入】每個學生面前都有兩瓶水,一瓶是糖水,另外一瓶是鹽水。

  【投影】展示飲料圖片

  【講述】這些液體其實都是溶液,那到底什么是溶液,溶液又是如何形成的?這節課我們來學習《溶液的形成》。 【家庭小實驗】課前學生準備好糖水和鹽水。

  由學生的生活經驗設置懸念,引入,學生親身體驗,激發學生學習新知識的熱情。

  環節二:探究溶液的形成、定義和特征

  【提問】你們的糖水溶液是怎么得到的?

  【提問】在攪拌的過程中,你觀察到了什么現象?

  【提問】哦,蔗糖“消失”了,那是不是說蔗糖“不翼而飛”了?

  【提問】你怎么證明蔗糖的存在?

  【提問】非常好,蔗糖既然溶解在水里,那為什么我們肉眼看不到了?

  【過渡】那如何從微觀的角度來理解蔗糖溶解于水的過程呢?

  【動畫】蔗糖在水中的溶解

  【講述】鹽水的形成過程是類似的,但稍有不同。請大家觀看動畫,來總結一下區別在哪里?

  【動畫】氯化鈉在水中的溶解

  【指導】學生閱讀教材26頁

  【回答】將糖放入水中,然后用筷子攪拌,就形成了糖水。

  【回答】蔗糖顆粒逐漸減小最后消失。

  【回答】不是的,糖還在水中。

  【回答】我可以喝一口(學生打開瓶蓋,喝了一口糖水),這瓶水是甜的.,說明蔗糖還在水里。

  【回答】之所以看不到蔗糖顆粒,是因為它在水中分散開來了。

  【回答】蔗糖溶于水后以分子形式均勻地分散在水中,而氯化鈉以鈉離子和氯離子形式均勻地分散在水中。

  【過渡】我們已經知道了溶液形成的微觀本質,接下來請思考以下問題:

  (1)糖水是純凈物還是混合物?瓶子里都有什么物質?各自起到了什么作用?

  (2)糖水每一部分的甜度一樣嗎?

  (3)配置好的糖水,外界條件不變時,蔗糖和水能分開嗎?

  【提問】根據以上問題,請討論總結出溶液的概念。

  【板書】概念: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形成均一的、穩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提問】這個定義中的關鍵詞有哪些?

  【講解】從類別上講,溶液是混合物。

  溶液不能從字面上來理解,它不一定是液體,可以是氣體或固體。

  【提問】溶液具有什么樣的特征?

  【講解】均一性:溶液中任意一部分的組成和性質完全相同。

  穩定性:外界條件 (溫度、氣體壓強等)不變時,溶質不會從溶劑中分離出來。

  【提問】溶液由幾部分組成?

  【講解】溶液由溶質和溶劑組成。

  溶質:被溶解的物質(可以有多種)

  溶劑:能溶解其他物質的物質(只能是一種)

  溶液的質量=溶質的的質量+溶劑的質量

  【提問】在蔗糖溶液和氯化鈉溶液中,溶質是什么?溶劑是什么?

  環節三:探究影響物質溶解性的因素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過渡】除了水以外,汽油、酒精也可以做溶劑。

  【演示實驗】高錳酸鉀和碘分別溶于在水和汽油中

  【提問】根據以上實驗,你可以得出什么結論?

  【討論,總結】

  1、不同物質在同一溶劑中溶解性不同。

  2、同種物質在不同溶劑中溶解性也不同。

  環節四:探究乙醇是否溶于水

  【過渡】以上接觸的溶液,溶質幾乎都是固體,那溶質可以為液體或者氣體嗎?

  【演示實驗】乙醇溶解在水中

  【提問】乙醇溶液中,溶質是乙醇,是液體。請舉出溶質為氣體的溶液。

  【回答】稀鹽酸,溶質是氣體氯化氫。

  環節五: 溶液中溶質和溶劑的確定

  【過渡】對于溶液,我們如何確認誰是溶質,誰是溶劑呢?

  【講解】1、根據物質狀態確定

  2、根據溶液名稱確定

  溶液的名稱一般是“溶質的+溶劑+溶液”,如碘的酒精溶液;若溶劑是水,溶劑的名稱可以省略,如蔗糖溶液。

  【作業】家庭小實驗—清洗餐具 回答,略。 讓學生體會學習溶液的現實意義。

  為下節課講解乳化現象做準備。

初中化學教案10

  【目的要求】:

  1.認識氫氣的物理性質,重點掌握氫氣的化學性質,

  并結合性質了解氫氣的用途。

  2.理解點燃氫氣前為何要先驗純的原理,掌握驗純的方法。

  3.從得失氧的角度了解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氧化劑和還原劑。

  4.培養學生觀察現象,分析、推導問題解決問題,綜合

  及歸納等思維能力。

  5.使學生初步樹立量變引起質變以及對立統一辨證唯物主義思想。

  【重、難點】:

  氫氣的.化學性質

  【教學方法】:

  實驗引導,觀察分析,結合多媒體直觀形象化,學生為主體。

  【教具準備】:

  多媒體電腦一臺;實驗室制取氫氣儀器一套;試管;鐵架臺;

  尖嘴和長玻璃管各一個;酒精燈;塑料罐;燒杯;火柴;氧化銅。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提問:一般來說,空氣中不含有的氣體有:

  A.氧氣B.氫氣C.稀有氣體D.水蒸氣

  (學生回答)

  引言:為什么空氣中一般不含有氫氣呢?因為它在自然界中以單質形式存在很少,主要存在于化合物中。為了獲得氫氣,上節課我們用什么方法制取了氫氣?(展示一瓶氫氣)它是什么顏色什么氣味的氣體?

  這屬于氫氣的什么性質?(學生回答)氫氣還有其它什么性質呢?

  氫氣又有何用途?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研究。

  演示實驗:完成氫氣吹肥皂泡的實驗。

  提問:我們看到肥皂泡迅速上升,這說明了氫氣具有什么性質?

  (學生回答)

  學生活動:閱讀課本53頁第一自然段(閱讀后由學生回答總結氫氣的物理性質)

  引言:在化學上更重要的是認識物質的化學性質,那么,氫氣有什么化學性質呢?氫氣在常溫下性質穩定,但在點燃或加熱條件下,能與許多物質發生化學反應。

  演示實驗:完成氫氣在空氣中安靜燃燒的實驗。

  投影:[觀察思考]

  氫氣在空氣中燃燒有什么現象?產生什么物質?

  如何用文字表示氫氣在空氣中燃燒的反應?

  從實驗中得出氫氣具有什么化學性質?

  播放CAI錄相:氫氣在空氣中安靜燃燒

  師生活動:結合觀察思考題及放大的實驗現象,學生回答及寫文字表達式,

  教師引導學生總結出氫氣的可燃性。

  引言:是否點燃氫氣都能安靜地燃燒呢?讓我們觀察一個實驗。

  演示實驗:完成氫氣和空氣混合引燃爆炸實驗。

  學生討論:1.對比爆炸實驗和燃燒實驗,在反應原理上有何特點?

  2.同樣是氫氣和氧氣的反應,為何產生不同的現象呢?

  請回顧第一章學習的爆炸的知識思考討論。

  (先分組討論,然后選代表回答,教師評價)

  播放CAI動畫:演示并解釋為什么純凈的氫氣與不純的氫氣點燃產生不同現象的原因。

  引言:是否只要氫氣中一旦混有空氣,點燃就一定會爆炸呢?

  講解:爆炸極限知識及使用可燃性氣體的安全知識。

  引言:在實驗室,我們在點燃氫氣前必須進行驗純工作,否則易引起爆炸。

  我們怎樣才知道氫氣是否純凈呢?請看演示實驗。

  演示實驗:邊演邊講實驗室檢驗氫氣純度的操作方法及判斷方法,并向學生說明此操作是很安全的。

  學生活動:學生用筆代替試管模擬操作,讓一位學生上臺演示驗純操作并判斷是否純凈。

  引發思考:若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氫氣,經檢驗不純而需要再檢驗時,應用拇指堵住試管口一會兒,然后才能再收集檢驗,否則易發生危險,這是為什么呢?

  演示實驗:用排空氣法收集一試管氫氣,點燃聽到尖銳爆鳴聲后,將試管橫放浸入水中,讓水從試管口緩緩流入,將管內未熄滅的火焰趕出,并用紙條置于管口點燃,紙條可燃燒。

  提問:為什么紙條會燃燒?說明了什么問題?用排水法收集時,需要這樣做嗎?(指導學生閱讀課本55頁注解①)

  小結:請學生歸納本節課學習的知識要點,教師予以補充。

  作業布置:課本58頁第2題1、2、3

  (第二課時)

  引言: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氫氣的哪些性質?點燃氫氣前為何要先驗純?

  氫氣還有什么化學性質呢?

  演示實驗:氫氣還原氧化銅實驗

  投影:[思考討論]

  1.實驗觀察到什么現象?

  2.為什么氧化銅會變成銅,而氫氣卻變成水?

  3.在反應中氫氣發生了什么反應,表現了什么性質?氧化銅又發生了什么反應,表現了什么性質?

  4.氫氣和氧化銅兩者存在什么反應關系?

  5.試管口為何向下傾斜?通過氫氣的導管為何要插到試管底部?

  6.為什么要先通人氫氣后加熱,實驗結束后要繼續通入氫氣直至試管冷卻為止?

  播放CAI錄相:氫氣還原氧化銅實驗

  (結合錄相播放,學生思考討論上述問題)

  加熱

  板書:氫氣十氧化銅銅十水(置換反應)

  (H2)(Cu0)(Cu)(H20)

  電腦CAI動畫:分析氧化還原反應(教師邊播放邊組織討論并講解)

  板書:(2)還原性(寫在文字表達式上方)----------用于冶煉金屬

  得氧,被氧化

  加熱

  氫氣十氧化銅銅十水

  失氧,被還原

  還原劑氧化劑

  (有還原性)(有氧化性)

  還原反應:含氧化含物里的氧被奪去的反應。

  小結:氫氣的化學性質主要有可燃性和還原性

  作業布置:課本58頁第4、5題

  [1]

  教學教案錄入:admin責任編輯:admin

初中化學教案1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理解物質的量的單位——摩爾的含義。

  2、了解物質的量、物質的粒子數、物質的質量、之間的關系。

  3、了解提出摩爾這一概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阿伏加德羅常數的涵義。

  [教學重點]

  物質的量及其單位

  [教學難點]

  物質的量有關計算

  [教具準備]

  多媒體

  [教學方法]

  類比法、問題引導、講授法、討論法等

  [教學過程]

  1、創設情景,引入課題

  由于本節內容對于學生來說比較陌生、抽象、難懂,根據加涅的觀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一些教學事項如引起學生注意及喚起舊有經驗,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新課一開始,給出一些圖片,生活中的計數現象,在愉悅的情緒中進入新課的學習,消除學習概念的恐懼感。

  [設計目的]類比生活中的現象,消除接受新知識的陌生感,為后續知識學習做鋪墊。

  [問題1]生活中我們要對宏觀物質進行計數,微觀粒子我們有必要進行計數嗎?

  [分析]通過2H2+O2==2H2O得到一瓶水(500ml)怎樣選取才能讓H2和O2恰好反應而不浪費呢?

  [學生回答]可以根據質量進行計算

  [追問]55.6克氫氣中含有的氫分子是多少呢?444.4克氧氣中含有的氧分子數又是多少呢?它們的個數比為2:1嗎?我們希望對微觀粒子進行計數。

  [設計目的]通過實際問題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究的欲望,并引出下一問題。

  [問題2]微觀粒子比較小如何數?

  [展示圖片]生活中對宏觀物體的計數方法。知道可以“一包、一包”的數。

  [激疑]選多少為“一包”呢?

  10億人數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鐘數100個,日夜不停,需要3萬多年才能數清。

  [引入]很大很大數目為“一包”————摩爾

  [設計目的]類比生活,明確化學研究和生活是聯系的,培養興趣。

  [追問]1摩爾微粒多少個?

  摩爾:0.012kg 12C中所含的原子數目為1摩爾。

  ——如果在一定量的粒子集體中所含粒子與0.012kg 12C的原子數目相同即為1摩爾。

  [計算]0.012千克12C中所含的原子數目。

  [學生代表板演]

  [引入]阿伏伽德羅常數

  [情境對話]一瓶水的質量是多少克?500克;今天的'溫度是多少?25攝氏度。

  [設計目的]通過情景對話類比學生很容易弄明白物質的量和摩爾的關系。

  [激疑]如果回答X摩爾,我們應該怎么問呢?

  [引入]物質的量

  [概念理解]判斷下列敘述是否正確

  1、摩爾是七個基本物理量之一。

  2、摩爾是物質的質量單位。

  3、摩爾是物質的數量單位。

  [討論]能否把“物質的量”說成是物質的質量或物質的數量?

  物質的量所表示的對象是什么?

  [歸納板書]

  一、物質的量

  1)物質的量是一個物理量,符號為n,單位為摩爾(mol)。

  2)1 mol粒子的數目是0.012 kg 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數目,約為6.02×1023個。

  3)1 mol粒子的數目又叫阿伏加德羅常數,符號為NA,單位mol-1。

  4)使用摩爾時,必須指明粒子的種類,可以是分子、原子、離子、電子等。

  [練習1]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

  1、1mol蘋果

  2、1mol. O

  3、1mol.花粉

  4、1molH2O

  5、1mol鈉元素

  6、1molNa2Cl

  7、1mol.氫

  [設計目的]檢測并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

  [練習2]

  1、1mol H2SO4中含有xx個硫酸分子

  2、2mol H2O中含氧原子xx個。

  3、0.5mol NaOH中含Na+ xx個。

  4、2NA個H2是mol。

  [學生歸納]物質的量(n)與微粒數(N)之間的關系

初中化學教案12

  教學目標:

  1、通過實驗探究金屬與稀鹽酸、稀硫酸的置換反應,認識金屬的化學性質和金屬的活動性順序

  2、能用金屬活動順序解釋一些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化學問題。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實驗探究認識金屬活動性順序

  運用金屬活動性順序對置換反應作出判斷

  教學方法:

  實驗探究、歸納整理

  教學用品:

  試管、鑷子、銅片、鋅粒、鐵絲、鎂條、鋁絲、稀鹽酸、稀硫酸、

  教學過程:

  復習引入新課:

  1、所有的金屬都可以和氧氣反應

  2、你知道它們和氧氣反應的條件嗎?

  金屬與氧氣的反應

  鎂、鋁在常溫下與氧氣反應

  鐵、銅在升溫時與氧氣反應

  金在高溫時也不與氧氣反應

  請依據:金屬能否與氧氣反應,以及與氧氣反應的難易和劇烈程度,判斷出金屬的活動性

  過渡:從氫氣的實驗室制法引導學生思考:

  1、是否所有的金屬都能與酸發生化學反應?

  2、金屬和酸反應的'劇烈程度一樣嗎?

  活動探究2:教師演示

  依據:

  根據金屬能否與鹽酸、稀硫酸反應產生氫氣,將金屬分為活潑和不活潑金屬。

  請學生根據實驗現象寫出化學方程式,并總結化學方程式的特點

  教師小結:

  置換反應AB+C=A+CB

  請學生進行角色扮演,進而熟悉金屬的化學性質

初中化學教案13

  教學目標

  1、了解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反應原理,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

  2、認識催化劑、催化作用和分解反應等概念.

  教學重點和難點

  1、 重點: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原理.

  2、難點:催化劑的概念和催化作用.

  教學過程

  本課采用"演示教學法"和"實驗探究法",要注意引導,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教具準備

  過氧化氫、二氧化錳、高錳酸鉀、木條、火柴;藥匙、試管、鐵架臺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運動會場上燃燒的火炬,火箭的發射,潛水員帶著氧氣瓶在潛水,搶救危急病人,光合作用,腐爛的葡萄,引導學生回答:氧氣是我們身邊熟悉的物質,它跟世間萬物如影隨形,你對它有哪些了解呢

  [學生交流]

  氧氣可供給呼吸,氧氣可支持燃燒,氧氣能使物品腐爛,氧氣能發射火箭……

  師:既然氧氣的作用這么多,那么同學們一定很想知道氧氣是如何制得的,這一節課我們就來進行學習和探究這個問題.(板書課題)

  和學生探討氧氣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運用,并提問氧氣如何制得?

  二、探究新知

  (一)探究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反應原理:

  1、演示實驗:[實驗2-5] 給學生提供合作探究機會,讓學生在討論和交流中相互啟迪,從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并提問,在上述產生氧氣的實驗中,哪一種方法比較適合實驗室制取氧氣,理由是什么?

  2、進行演示實驗:[實驗2-6],了解二氧化錳的`催化劑的作用

  (二)、學習分解反應的概念:實驗室制取氧氣屬于什么變化?這兩個反應有什么共同特征?與化合反應有什么區別別? 一、學生說出自己知道的氧氣的作用,與老師交流.學生思考、猜想,有的學生提出):空氣中存在較多的氧氣,能否從空氣中獲得氧氣

  1、學生通過觀察、對比、分析,得出后一種)并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已有的知識確定二氧化錳不是反應物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已有的知識確定二氧化錳不是反應物.

  2、學生觀察、思考,教師引導學生由現象得出:在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時,二氧化錳可以重復使用,說明在反應前后它的化學性質沒有改變

初中化學教案14

  教學目標:

  1.了解物質的分散現象。

  2.理解溶液的概念,能說出溶劑和溶質。

  3.了解物質的溶解性概念以及影響溶解性大小的因素。

  4.初步分清懸濁液和乳濁液。

  5.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作風,發展學生思維能力。

  重點難點:

  溶液的概念、特點。

  會辨認溶質和溶劑,能正確分辨溶解與熔化的不同。

  學習目標:

  1.能說出幾種生活中的分散現象。

  2.背出溶液的概念、乳濁液和溶液,并舉出常見實例各兩則。

  一、物質在水中的分散 懸濁液、乳濁液的區分:

  通過高錳酸鉀中加水,食鹽中加水,蔗糖中加水以及泥土(粉筆灰)中加入水中,食用油加入水中得到如下結論: 如果物質以細小的固體顆粒分散在水中,則形成懸濁液。 如果物質以小液滴分散在水中,則形成乳濁液。 物質的溶解:物質以分子或離子的形式均勻分散到另一種物質中的過程稱之為物質的溶解。 溶液:物質溶解后形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注】新名詞:

  乳化:把兩種互不相溶的液體形成乳濁液的現象稱為乳化。

  教學過程: 設問:海水為什么是咸的?黃河為什么是渾濁的?醫院里用的碘酒是怎樣制成的? 學生閱讀課本,歸納:上述三個例子都是一種物質(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的分散現象。 新課講授:閱讀P153活動與探究

  1.懸濁液、乳濁液、溶液。 閱讀實驗:在1~4號大試管中分別加入少量的泥土、植物油、食鹽和酒精。振蕩后觀察四種物質在水中的分散現象。 泥土 : 變渾濁 懸浮固體不顆粒 (分層) 植物油 :牛奶狀渾濁 分散著液體不止液滴 (分層) 食鹽: 透明液體 (穩定) 酒精 : 透明液體 (穩定) 繼續觀察:靜置一段時間后,試管中情況。 引出概念:1.固體小顆粒分散在液體里形成的混合物叫懸濁液。

  舉出實例:渾濁的黃河水;固體農藥(西維因);石灰漿及墻體涂料。 引出概念:2.一種液體小液滴分散在另一不相溶的'液體里形成的混合物叫乳濁液。

  舉出實例:植物油分散在水中;石油原油;橡膠樹的乳膠等。 歸納:懸濁液和乳濁液統稱濁液。 思考:通過上面實驗,你可以得出濁液有什么特點?(渾濁不透明,會分層) 引出概念:3.一個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而形成的均一,穩定的混合和溶液。

  舉出實例:生理鹽水、糖水、碘酒。 配制溶液:學生練習用碘和酒精配制碘酒溶液。 分析思考:溶液與濁液相比,有何特點? 歸納:溶液的特點是:均一、穩定的、久置不分層。 鞏固新課(方法:練習反饋)

  二、水溶液的某些性質

  當某些物質在水中溶解時生成自由移動的離子,這樣的水溶液能夠導電。例如:食鹽溶液,稀硫酸,而蔗糖水溶液則不能導電。

  學習目標:

  1、復述溶解含義,區分熔化和溶解。 2、會判斷溶質和溶劑,正確說出溶液的名稱。 3、記住溶解性的含義,說出物質溶解性的大小,首先由溶質和溶劑的性制裁決定的,溫度等外 界因素也有重要影響。 教學過程:復習引入 教師設問:什么叫溶液?主要有什么特點? 閱讀課本P160溶質和溶劑相關內容。 思考問題:

  1、什么叫溶解?與溶化是否一樣? 2、什么叫溶質和溶劑?溶液有哪兩部分組成? 講授新課:1、關于溶質、溶劑(方法:分析講解) 閱讀實驗:課本P160,藥匙取0.1克以下的高錳酸鉀晶體,放在500毫升燒杯中,注入200-300毫升水,并不斷攪拌,形成色彩鮮艷的溶液。 分析:上述實驗叫什么過程,其中溶質是什么?溶劑又是什么? 思考:是否只有固體才能當溶質,水才能當溶劑嗎? 歸納:溶質:固體、液體或氣體 (1)溶液的組成 溶劑:通常為液體

  (2)溶液的名稱 不指明溶劑叫某水溶液 水以外其他某液體作溶劑時叫某溶液。

  關于物質的溶解性:

  問題引入:

  (1)沾有機油的衣物用水往往不易洗掉污物,而用汽油洗卻很快有效,這是什么原因?

  (2)為什么蔗糖加在熱水中比加在冷水中溶解得多且快?

  引出概念:

  物質的溶解性——一種物質在另一種物質里溶解能力的大小。

  分析歸納:物質的溶解性的大小,首先是由溶制和溶劑的性質決定的,溫度等外界因素也有重要影響。

初中化學教案15

  知識目標

  使學生了解自然界中水的分布狀況;

  水與工農業生產和人民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

  水污染的后果及防止水體污染;

  了解水的組成及物理性質。

  水平目標

  培養學生發散思維及查閱媒體資料,獲取信息的水平。

  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樹立節水觀點,增強環境保護意識,為可持續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團隊意識。

  教學建議

  本節內容大致能夠分為:水對人類的影響,水的物理性質及水的組成,在處理這個節教材時,要充分以日常生活中的常見事例作為研究的線索。有條件的學校能夠在課前布置研究課題,給學生一周的時間查找相關資料,特別是突出媒體信息量大的優勢,通過互聯網輸入關鍵字詞搜索相關信息,并要求學生對獲取的信息實行加工,每2-3個學生為一個小組,通過課前準備發表自己的見解,能夠制作成powerpoint演示文稿或展板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通過這種組織形式能夠提升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特別是展示成果,無論對哪類學生來說,只要付出勞動,都會有收獲,真正體現初中義務教育的`全員性和教育的全過程性。特別對初中學生來說,強烈的表現欲 望成為其學習過程的根本動力。水資源的有限,人類對水的需求的日益增加,工業化進程對水體的污染,對學生來說,有的可能了解很多,有的學生會一無所知,教師課堂上簡單的介紹對增強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來說是遠遠不夠的。讓學生親自去體驗現實生活中,在我們生活中,水資源的浪費、水質的日益惡化等,使學生有一種危機感,自覺地從我做起是環保事業大眾化的具體體現。

  水的組成是本節課的另一個重點內容,它應包含兩方面內容:

  1.水的宏觀組成,即:定性水的元素組成。

  2.水的微觀構成,即:定量。每個水分子所含原子的數目,從而得到水的分子式。這兩個過程應有意識地加以區分,這樣有助于學生了解化學學科研究物質組成的一般方法,為今后學生實行學習打好基礎。電解水的實驗是完成上述兩個任務的經典實驗,能夠結合相關物理知識介紹實驗裝置,特別是電極的極性,兩極產生氣體的體積,兩極產生氣體的性質,然后結合相關數據協助同學實行推導,從而得出結論。在這些過程中,應注意嚴謹性。

【初中化學教案】相關文章:

初中優秀化學教案01-30

初中化學教案08-31

初中化學教案04-22

初中化學教案參考08-26

初中化學教案通用01-21

初中人教版化學教案01-30

初中化學教案范文02-01

空氣初中化學教案12-30

初中化學教案(15篇)12-07

主站蜘蛛池模板: 香港三级日本三级a视频| 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 欧美色欧美亚洲高清在线视频| 国产裸拍裸体视频在线观看| 小说区 亚洲 校园春色| 青青草原亚洲| 18成禁人视频免费网站| 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 国产放荡对白视频在线观看| 香蕉人人超人人超碰超国产| 人人草人人做人人爱| 午夜福利免费院|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中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香港三级日本三级a视频| 少妇的渴望HD高清在线播放| 日本高清视频在线www色| 高清性色生活片97| 国产大片黄在线观看|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 国产老肥熟xxxx| 青草青草久热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AⅤ天堂| 日出水了特别黄的视频| 好吊妞视频这里有精品| 欧美极品少妇性运交| 日本高清二区视频久二区| 国产97碰免费视频| 免费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首页| 337p西西人体大胆瓣开下部| 最新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综合| 300部国产真实乱| 最近播放中文版在线观看电视剧| 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 免费A级毛片高清在钱| 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理论片在线播放| 亚洲乱码AV中文一区二区| 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