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九年級下冊化學教案:溶解度
溶解度(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通過實驗探究,建立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概念,了解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相互轉化的方法,了解結晶現象。
初步培養活動與探究的一般程序:提出問題→建立假設→設計方案(畫出實驗簡圖)→動手實驗→觀察記錄→分析現象→得出結論。
通過實驗條件的改變,讓學生感受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存在和轉化是有條件的,逐步建立用辯證的、發展的思想觀點來看待事物的變化,和逐步培養由具體到一般認識事物過程的能力,并培養學生互相協作、友好相處的健康心態。
重點和難點
飽和溶液的涵義及“活動與探究”。
實驗準備
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小組不超過5人。
每組準備器材:燒杯2個(各裝20 mL水)、玻璃棒1根、5 g NaCl(預先稱好)、5 g KNO3 4包(預先稱好)、酒精燈、鐵架臺(帶鐵圈)、石棉網、火柴、量筒、膠頭滴管。
CAI課件、實物投影儀。
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點評
激趣設境,問題導入
師生互動:俗話說:“飯前喝湯,苗條漂亮;飯后喝湯,肥胖晃晃!眿寢屧诩覟樾』蓖瑢W準備了一碗湯,小槐一嘗淡了,要媽媽加 (鹽);小槐一嘗還說淡了,又要媽媽加 (鹽);小槐一嘗還是說淡了,再要媽媽加 (鹽)……食鹽是我們熟悉的物質,它是否無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呢?
以俗語作導語,由生活經驗作鋪墊,學生感到自然親切,著力創設快樂課堂。
問題探究,得出結論
小組討論,提出假設。
NaCl能(不能)無限制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閱讀P33,確定方案(畫出實驗簡圖)。
投影方案,交流共享。
動手實驗,觀察記錄。
上臺展示,投影結論。
①5 g NaCl能溶解在20 mL水中;②10 g NaCl不能溶解在20 mL水中,杯底有少許固體NaCl。
即NaCl不能無限制溶解在一定量水中。
誤導結論,延伸探究。
“NaCl不能無限制溶解在水中”這句話是否正確?教師有意漏讀“一定量”三個字,引起學生質疑猜想。
增補方案,實驗發現(畫出實驗簡圖)。
觀察記錄,感悟要素“一定量”。
課件演示,動畫要素(“一定量”飛入片中)。
NaCl不能無限制溶解在一定量水中(師生互動,齊聲朗讀)。
方案源于教材,形式卻別于教材,更顯直觀、生動。
注重交流合作,掌握直觀區分“溶”與“不溶”的依據──杯底是否有未溶固體溶質。
通過追究教師“疏忽”增補方案,動手實驗,使學生關注、重視“一定量”這個要素。充分發揮教師“引”的作用
陌生物質,引發探究
KNO3為實驗室里化學藥品,它能不能無限制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如法炮制,小組探究。
全班展示,投影結論。
KNO3不能無限制溶解在一定量水中。
將熟悉物質轉向陌生物質,培養學生從不同角度探究發現的能力,提高學生思維的發散性。
話鋒一轉,激發探究
溫度改變,杯底沒溶的KNO3固體能否繼續溶解?
加熱攪拌,實驗發現,杯底未見KNO3固體。
再設疑問,趣味探究,此溫下再加5 g KNO3,能否再溶?
實驗發現,過一會兒,杯底未見KNO3固體,即全溶。
回歸原溫,靜觀其變。
課件演示,動畫要素(“一定溫度”飛入片中)。一定溫度下,KNO3不能無限制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跳出束縛,另起爐灶,激起學生更高的探究熱情。
閱讀理解,形成概念
在一定溫度下,向一定量溶劑里加入某種溶質,當溶質不能繼續溶解時,所得的溶液叫做飽和溶液,還能繼續溶解的溶液叫做不飽和溶液。
在活動與探究得出結論上作文章,為輕松寫出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轉化的方法做了很好過渡。
增補結論,領悟涵義
室溫,5 g NaCl在20 mL水中得不飽和溶液
↓+5 g NaCl
室溫,10 g NaCl在20 mL水中得到飽和溶液和少許NaCl固體
↓+5 mL水
室溫,10 g NaCl在25 mL水中得到不飽和溶液
室溫,5 g KNO3在20 mL水中得不飽和溶液
↓+5 g KNO3
室溫,10 g KNO3在20 mL水中得到飽和溶液和少許KNO3固體
↓升高溫度
升高溫度下,10 g KNO3在20 mL水中得到不飽和溶液
分析歸納,課件演示
飽和溶液二要素:“一定溫度下”“一定量的溶劑”。
提煉升華,促進類化,構建體系。
深化探究,激活思維
室溫下,10 g KNO3在20 mL水中溶液達到飽和,升高溫度,杯底KNO3固體繼續溶解,且又溶解了5 g KNO3;冷卻到室溫,20 mL水溶解KNO3的質量不超過10 g,此時多余的KNO3會怎樣?
(觀察杯中KNO3晶體和課本上圖9-11,閱讀感悟,請生上臺投影KNO3晶體)
探究發現,聯想頓悟
觀察玻璃片上的白色斑跡。
觀察教材上從海水中提取食鹽過程圖。
聯想:炒菜時,菜湯在鍋里蒸發,鍋底上有白色斑跡;運動出汗衣服上會出現白色斑跡……
學以致用,趣味延伸
練習:教材P40,習題1、5、6。
家庭小實驗:制取明礬晶體(P40)。
創設新的問題情境,培養學生求異思維,提升學生質疑能力。
第九單元 溶液
課題2 溶解度(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了解固體物質溶解度的涵義。
會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線,查閱相關物質的溶解性或溶解度,能依據給定的數據繪制溶解度曲線。
知道影響氣體溶解度的一些因素。會利用有關氣體溶解度的知識解釋身邊的一些現象。重點和難點
重點:利用溶解度曲線獲得相關信息。
難點:固體物質溶解度的涵義;利用溶解度曲線獲得相關信息。
實驗準備
投影儀、坐標紙、汽水兩瓶、火柴、帶導管的橡皮塞、試管、澄清的石灰水。
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點評
教師:我國有許多鹽堿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鈉和純堿,那里的農民冬天撈堿,夏天曬鹽,你知道為什么嗎?
學生:(議論紛紛)
教師:你可能暫時還不知道為什么。
學習了今天的知識后,你就會從中找到答案。
在前面的活動與探究中,所用的水均為20 mL,其中溶解NaCl與KNO3的質量是否相同?
學生甲:不相同。
乙:不加熱時,二者相近。
丙:加熱后,等量水中溶解的KNO3要多。
教師:大家回答得都很好。我們如何來定量地描述KNO3與NaCl在水中的溶解性強弱呢?
學生:溶解度。
教師:這位同學回答得不錯。什么叫溶解度呢?請同學們閱讀教材。找出溶解度的概念。
學生:(大聲朗讀)(教師板書)
溶解度:在一定溫度下,某固態物質在100 g溶劑(通常溶劑為水)里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
教師:在教材P36,表9-1,給出了幾種物質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請大家查一查20 ℃時NaCl的溶解度。
學生甲:(很快找出答案)36.0。
乙:不對,應該是36.0 g,溶解度有單位,單位是g。
設置懸念,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教師:(表揚乙,肯定甲)乙同學回答得很準確,溶解度有單位。“在20 ℃時,NaCl的溶解度為36.0 g。”這句話所表達的含義是什么呢?
學生:(踴躍發言)
甲:在20 ℃時,36.0 gNaCl在100 g水中溶解達到飽和狀態。
乙:在20 ℃時,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36.0 g NaCl。
讓學生體驗成功后的喜悅。
教師:同學們回答得都不錯,溶解度的概念包括四個要素:
、僦该饕欢囟;②溶劑為100 g;③必須達到飽和狀態;④單位為g。
及時小結,糾正偏差。
學習了溶解度的概念,下面我們一起來做一個練習,相信你會做!
鼓勵學生大膽嘗試。
鞏固練習(投影)。
查表9-1,完成下列練習。
1?20 ℃時,KNO3的溶解度為 ,60 ℃時KNO3飽和溶液中,溶質與溶劑的質量比為 。
2?下列有關NaCl的溶解度,說法正確的是( )
A?20 ℃時,18.0 g NaCl溶解在50 g水中達到飽和狀態,20 ℃時,NaCl的溶解度為18.0 g。
B?36.0 g NaCl溶解在100 g水中達到飽和狀態,NaCl的溶解度為36.0 g
C?20 ℃時,36.0 g NaCl溶解在100 g水中,20 ℃時,NaCl的溶解度為36.0 g
D?20 ℃時,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36.0 g NaCl,20 ℃時,NaCl的溶解度為36.0 g。
。ń處熝不刂笇Ш螅垖W生代表說出答案,簡單點評)
通過習題,及時鞏固新知。
教師:我們在學習過程中,往往會遇到“易溶”“微溶”“難溶”等一些概念,它表示什么意思呢?學生通過閱讀P36“資料”尋找答案。
我們知道,影響固體物質溶解度大小的因素主要是溫度,同一物質在水中的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這種變化關系可以用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來表示。
鼓勵學生自主學習。
活動與探究:學習繪制物質溶解度曲線的方法。
教師簡單介紹方法,學生結合表9-1分組繪制NaCl、KCl、KNO3的溶解度曲線,教師巡回指導,然后展示交流,分享快樂,結合學生繪制的溶解度曲線及教材中圖9-12,分組討論、交流。
(投影)
、倌闼L制的溶解度曲線有何特點,為什么?
、趶哪憷L制的溶解度曲線圖上能否找出上述幾種物質在25 ℃、85 ℃時的溶解度?如果能,請找出,你是怎樣查找的?
、蹚膱D9-12中,你能比較出45 ℃時KCl、KNO3的溶解度大小嗎?
、軓娜芙舛惹中,你能獲得哪些信息?
(學生匯報展示,教師小結歸納)
教師:通過溶解度曲線,可以判斷固體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的變化情況,可以比較不同物質在同一溫度時溶解度的.大小,也可以查出同一種物質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
鞏固練習(投影)
親自動手,自主參與,樂于探究。
教師:除了固體物質能溶解在水中外,生活中氣體溶解在水中的現象也很多,你能舉出一些實例嗎?
學生甲:魚兒能在水中生存,說明水中有O2。
乙:燒開水時,水未沸騰時也冒氣泡。
丙:把汽水瓶打開,有大量氣泡產生。
教師:同學們都很善于思考,以上現象均說明了氣體能溶解在水中的事實。(展示兩瓶汽水,取其中一瓶不打開,搖晃,然后打開,學生觀察現象)
教師:你能觀察到什么現象?
學生:不打開時,無明顯現象,打開后有大量氣泡產生。
教師:為什么打開后產生氣泡,而不打開時沒有。
學生:打開后,壓強減小,CO2在水中的溶解度減小。
教師:這說明氣體的溶解度受壓強的影響。壓強增大,氣體溶解度增大;壓強減小,溶解度減小。
剛才一位同學說汽水中冒出的氣體為CO2,你能用實驗方法將其檢驗出來嗎?
聯系生活實際,引出新知,氣氛活躍。
學生:(上臺演示)
教師:(加以肯定,給予激勵性評價)燒開水時,水未開時就看到水中冒氣泡,這些氣泡是什么?(貼近生活)
學生:水中溶解的空氣。
教師:這說明氣體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溫度升高,氣體的溶解度變小。
教師小結:氣體的溶解度受溫度與壓強的影響。
教師:我們學習化學知識的目的就是為了利用,解決我們所遇到的一些實際問題,F在問題來了!
鼓勵學生動手實踐。
鞏固練習:(投影)夏天,陣雨來臨之前,魚塘里的魚常會出現“浮頭”現象,你知道為什么嗎?假如你承包了這個魚塘,你將采取哪些措施?
教師:(肯定學生的種種措施)
整理與歸納:(師生共同進行)
怎樣表示固體物質溶解性的大小?如何表示溶解度與溫度的關系?通過溶解度曲線我們可獲得哪些信息?影響氣體的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
課后練習:教科書40頁第2、3、4題及41頁第9題。
利用所學,解決問題,關注生活。
【九年級下冊化學教案:溶解度】相關文章:
化學教案-溶解度01-21
九年級下冊化學教案溶解度11-01
溶解度初三化學教案08-25
溶解度01-21
九年級下冊化學《溶解度》教案12-02
人教版九年級下冊化學教案11-01
九年級化學下冊《溶解度(二)》試題10-20
溶解度教案11-19
溶解度 習題精選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