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初中地理教案

時間:2023-05-06 19:39:16 地理教案 我要投稿

初中地理教案集錦10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初中地理教案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初中地理教案集錦10篇

初中地理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1.了解地勢的概念,掌握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的基本特點。了解地勢對我國氣候、河流的影響。

  掌握三級階梯的界線。了解我國近海大陸架的分布。

  掌握我國地形多種多樣、山區面積廣大的特點及其對我國農業生產的影響。

  2.通過對地勢特征的學習,進一步提高學生閱讀并運用分層設色地形圖、地形剖面圖的能力。

  3.通過對我國地勢及地形等知識的學習加深學生對祖國面貌的了解,進而激發他們學習中國地形的興趣和自覺性。

  教學重點和難點

本節重點是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的特點。本節難點是使學生理解和掌握中國地形多種多樣的特點。

  教學方法

講解法為主。

  教具

中國地形圖,中國階梯狀示意圖的投影片,中國地圖冊。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當我們了解了我國疆域和行政區劃之后,為進一步認識我們的祖國,就該學習我國的自然地理特征。請問,一個地區自然環境由哪些要素組成?(地形、氣候、水文、生物、土壤等。)根據大家在世界地理學習中的經驗,說說應該先學習哪個地理要素呢?(地形)今天我們首先來學習我國的地形情況。

  學習新教材

  第二章 中國的地形 [板書]

  第一節 地形概況 [板書]

  [讀圖練習] 觀察分析“中國地形圖”,然后沿北緯32°緯線畫一幅東西方向的地形剖面示意圖。請一同學到前面在黑板上畫一幅示意圖。

  [提問] 通過對地形剖面示意圖的分析,說出我國地形高低起伏變化有什么特點?(西部高,東部低,由西向東像階梯似的.一階一階地降低的。)

  一、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 [板書]

  1.地勢的定義:地勢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的總趨勢。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大致呈三級階梯狀分布。 [板書]

  [讀圖練習] 讀“我國地勢階梯分布示意圖”,結合“中國地形圖”說出三級階梯各自的海拔高度、主要地貌類型及階梯間分界線的山脈名稱。(學生回答后,教師將正確答案填入下表內)。

  2.三級階涕的概況 [板書]

  注:括號內為要填寫的內容。

  [教師講解] 我國大陸上的第三級階梯,繼續向東延伸就進人了海洋。這部分被稱為大陸架。在分層設色地形圖上,用較淺的藍色表示大陸架。

  [讀圖練習] 讀“中國地形圖”說出我國大陸架的分布狀況。

  3.我國近海大陸架的分布[板書]

  主要分布在:渤海和黃海的全部海底,東海海底的大部分和南海海底的一部分。

  [過渡] 前面我們從整體上分析了我國地勢的總體趨勢,下面我們來具體地分析一下我國地形的特點。

  二、地形多種多樣,山區面積廣大 [板書]

  [提問] 什么叫地形?地形的主要類型有哪些?(學生回答)

  [教師歸納] 地形是指陸地表面各種各樣的具體形態。根據海拔高度和形態大致分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等五種類型。

  [讀圖練習] 指導學生看“中國地形圖”分析我國都有哪些地形類型?(山地、丘陵、盆地、高原、平原等各種類型都有。)

  1.五種地形齊全 [板書]

  [分析示意圖] 讓學生看課本第12頁“各類地形面積比例示意圖”,說出哪種地形最多,哪種最少?(山地最多,丘陵最少。)

  [教師講解] 人們習慣上把山地、丘陵、連同比較崎嶇的高原統稱為山區。那么大家再根據“各類地形面積比例示意圖”來分析我國地形類型的組成時,就可以看出,我國山區面積約占全國總面積的2/3。說明我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

  2.山區面積廣大 [板書]

  [小結] 地形種類齊全和山區面積廣大,是我國地形的主要特點,這種地形特點對我國農業生產有著重要的影響。

  3.地形對我國農業生產的影響 [板書]

  [討論] 我國地形多種多樣,山區面積廣大,對農業生產會產生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影響?

  [教師歸納] 多種多樣的地形,為我國發展農、林、牧、副等多種經營形式提供了有利條件:廣大的山區為我國發展旅游業和采礦業提供了條件。不利方面:平原面積少不利于耕作業和糧食生產的發展;崎嶇的山區又使交通不便。

  復習鞏固

  [填圖練習] 在“我國地勢階梯分布示意圖”的空白圖上,填注三級階梯、主要地形區、階梯間分界的山脈。

  [思考] 根據我國地勢的特點,說明我國哪些地區水能資源可能最為豐富,其原因是什么?

  教案說明

  地形概況一節主要從整體講述我國地形的主要特點,揭示我國地形分布的基本規律,在全章起著重要整體控制的作用。但是全節知識內容淺顯易懂,所以本教案主要采用了指導學生自己動腦動手獲取知識、分析問題和掌握知識的方法。具體的做法例舉說明如下。

  1.讓學生畫出地形剖面圖的簡化示意圖。初看起來,讓學生畫地形剖面示意圖好像過于簡單,也不必要。但是真的讓學生畫時,他還必須花費一定的精力、認真思索才能完成。因為這里需要學生對原剖面圖作一次仔細的分析,還要他考慮簡化示意圖的繪圖的方法。通過這樣一畫,學生對我國三級階梯的地勢分布特點認識更加深刻;同時還提高了他們抽象、概括圖象知識的能力,進而有益于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

  2.讀圖、填表。在學習我國三級階梯具體特征時,教案中使用了讀“我國地勢階梯分布示意圖”與“中國地形圖”并填注表格的方法。這一方法除能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獨立學習能力的作用外,還有兩個突出的特點。其一,將示意圖與地圖結合使用,既能使學生從中獲得更多知識,又拓寬和提高了學生讀圖用圖的能力;其二,用表格概括、總結學生口述的知識,有利于學生掌握重點知識,并提高總結概括知識的能力。

  3. 組織學生討論問題。對于地形對生產生活的影響這一類知識,學生已在世界地理的學習中接觸過。所以通過討論的方法,讓他們相互啟發、相互補充,是可以獲得完整的知識的。

  板書設計

  一、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

  1.地勢的概念

  2.三級階梯的概況

  3.我國近海大陸架的分布

  4.我國地勢對降水、河流的影響

  二、地形多種多樣,山區面積廣大

  1.五種地形齊全

  2.山區面積廣大

  3.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初中地理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了解黃土高原的位置范圍,形成原因,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嚴峻現實.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分析歸納能力及表達能力.

  2、過程與方法:通過引導學生觀察和搜集分析資料得出結論,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能力以及觀察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索精神,環保意識及可持續發展觀念.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黃土高原的位置、范圍及千溝萬壑的地形特征

  難點: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原因

  【教學方法】討論法、歸納法、對比法、啟發引導法

  【教學準備】

  教師:

  1.關于反映黃土高原地表特征的圖片和資料等.

  2.黃土高原水土流失與地表植被的關系演示實驗器材.

  3、課前把全班同學分成六個小組.

  學生:提前收集有關黃土高原的圖片、資料文字等信息.

  【課件設計思路】

  課件內容主要包括黃土高原的概況視頻,黃土高原的位置、范圍圖,黃土高原景觀圖片,黃土形成的原因材料,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以及我國水土流失嚴重地區圖及原因分析.課件設計原則是簡單、精要、實用.力圖通過直觀形象生動的畫面讓學生在獲得感性知識的同時引導學生上升到理性認識.重在重點知識和重點圖片的分析和歸納.在應用時根據學情靈活、有選擇性的利用.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多媒體屏幕上依次出現四段描述,都是關于我國的一個著名地形單元,大家一起猜一猜.(可以隨時搶答)

  1、從飛機上看下去,褐黃色的原野,幾乎看不到一絲綠色.

  2、從出發地看目的地并不遠,但車子上坡下坡,繞了好幾道梁子才到. 3、這里的人們因地制宜,挖了窯洞居住,冬暖夏涼.

  4、我國科學家劉東生因畢生研究黃土成因取得巨大成效而獲得20xx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被稱為“黃土之父”——(黃土高原)

  教師:黃土高原是教材中涉及到的第一個跨省區域,同時也是教材重點分析的我國唯一一個地形區.(幫助同學復習一下中國的地形區)

  活動一:信息交流―――黃土高原知多少

  學生:一一說出涉及到黃土高原的知識(學生個人以及小組之間回答,對表現好的給以表揚鼓勵.)

  教師講解:黃土高原概況 展示圖片:黃土高原景觀圖.

  學生:根據講解和圖片組內討論交流形成對黃土高原的整體認識.

  教師引導:積極鼓勵思考快而正確的同學在班內展示成果.(倡導以強帶弱,追求課堂效率.) 教師:難怪美國記者斯諾在《西行漫記》中寫到:“有的山丘像巨大的城堡,有的像成隊的猛犸,有的像滾圓的大饅頭,有的像被巨手撕裂的崗巒,上面還留著粗暴的指痕??”

  學生:根據課件內容簡單說明世界最大的黃土堆積區的特點.

  (增強印象,培養學生的數據整理能力,以檢驗課堂學習效果.)

  教師:(首先贊揚學生認真觀察和思考的學習態度).有人曾經形容如果將黃土高原上的黃土做成1米寬和1米厚的黃土墻,則能從地球到月球一個來回.

  課件:展示中國地形圖、黃土高原在全國的位置圖和跨越的省區圖

  活動二:學生分小組找出黃土高原的位置和具體分布范圍?(培養學生概括和總結的能力.)

  學生:

  1、黃土高原東起太行山,西至烏鞘嶺,南至秦嶺,北抵長城.(落實到地形圖上) 2、包括:陜西、山西、甘肅東部和寧夏大部分地區(落實到政區圖上)

  活動三:分小組討論黃土高原的成因.

  教師:關于黃土高原的成因,許多科學家已經在我們前面做了很多研究工作,其中“風成說”是得到廣泛支持的觀點.我們可以客觀地對這一學說進行分析.

  學生:從圖8.3“黃土形成過程示意圖”中可以看出,黃土的形成與我國的戈壁、沙漠、黃土的分布是一致的.

  (理由)

  (黃土高原是從中亞、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來的.)

  學生:從教材P27找出哪些“風成說”的證據,并思考說明的問題.

  (學生小組分析討論;教師穿插其中,及時解難答疑并了解學情.培養學生依據資料分析問題和歸納總結的能力.)

  學生:個人或小組發表不同的意見或見解.(教師對學生發表的見解給以正確的評判,對有創新性的見解加以表揚、鼓勵和推廣.)

  1.“黃土的厚度均勻”說明黃土是從上空吹來的,而不是流水沖來的.

  2.“從西北向東南顆粒越來越細”說明帶來黃土的方向是自西北向東南.

  3.“黃土高原黃土的礦物質成分與堆積地方的基巖的礦物種類極不相同,卻與中亞、蒙古等地戈壁、沙荒的礦物成分相同.”說明黃土不是本地產生,有可能是從中亞、蒙古一帶而來.

  4.“黃土中有隨地形起伏的多層古土壤”說明黃土不是當地巖石風化逐漸形成的,而是外來的.

  教師:介紹獲得20xx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黃土之父”——劉東生院士的研究黃土成因的感人事跡.(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

  課件:投放關于黃土地貌的圖片和資料.(塬、梁、峁、林、柱等)

  教師:既然“風成說”認為是黃土高原的形成原因,那么黃土應該是均勻覆蓋在現在的黃土高原地區,為什么形成溝壑縱橫的.景象呢?

  學生:嚴重的水土流失.

  活動四:分小組討論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原因

  學生:據圖6.32歸納

  1、自然原因(地形、氣候、土壤、河流、植被等)

  2、人為原因(毀林、開荒、開礦)

  教師引導:思考并討論各因素對水土流失的影響,對困難問題逐一通過分析和結合實驗,幫助學生理解,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

  (1)地形:地面破碎平地少,斜坡多易造成水土流失.(結合物理知識)

  (2)氣候: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易造成水土流失.

  (3)土壤:土質疏松易溶于水.(對比黃土和巖石的溶解性)

  (4)植被:數量多少影響水土流失的強弱.(P29活動題1的實驗)

  總結:看來黃土高原溝壑縱橫的地形特點與自然要素密切相關,同時人類活動也會產生

  很大的影響,并且使區域的特點發生變化.

  活動五:結合P69活動題2的對話,談談你的看法.

  學生:植被的減少會造成水土流失,形成千溝萬壑,而地表的破壞又會加劇水土流失. 關系如下所示:

  課件:中國水土流失嚴重地區的分布圖

  教師總結:發生水土流失嚴重的地區具備的條件:A、地形條件:地表坡度較大的山區 B、降水條件:降水量大或是降水的季節性差異大

  小結:因為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的影響,使黃土高原成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之一.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如此嚴重,會帶來什么后果呢?我們下節課再學習.

  【課后作業】完成學習探究P90—91

  【教學反思】

  授課詳略得當,注重了“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分析”這一難點的突破.效果很好.在授課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牢牢抓住了學生的能力培養,通過合作、探究學習,在觀察中、討論中、展示中、合作中逐步顯示和培養學生的能力.學生的知識掌握扎實,能力得到了提升.但總覺得在時間允許的前提下可適當拓展知識.

初中地理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探究日本的位置和范圍,知道日本主要自然地理特征及自然資源;

  探究日本經濟發達的主要原因及水平,了解中日貿易聯系狀況,記住日本主要工業區的分布及重要城市和海港;

  初步掌握學習國家地理的方法,提高學生運用地圖的能力和地理學習能力;

  從日本經濟發展過程中,使學生認識科學技術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有助于理解我國“科教興國”策略的重大意義

  教學重點:

  日本自然地理特征;

  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

  發達的加工貿易經濟

  教學難點

  日本自然地理特征;

  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

  發達的加工貿易經濟

  教學準備:課件《櫻花》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屏幕顯示日本富士山圖(帶櫻花的一幅),名曲《北國之春》,用于課前播放,營造氣氛。

  [提問]:同學們,通過看和聽,你有什么要說的?學生發言,把學生引入日本話題。

  一、多火山、地震的島國

  學校組織一批學生到日本修學旅行,下面幾種運輸方式都能到日本嗎?為什么?

  1、汽車 2、火車 3、飛機 4、輪船

  (讓學生去知道日本是一個島國。)

  [活動]:

  四人一小組,根據下面提供的四個問題, 采取合作學習的方式,選擇其中的一題展開探究討論,然后用你最喜歡的方式向大家展示討論結果。

  合作完成1、日本的領土主要由哪幾個大島組成?

  2、地圖冊上的比例尺量算上海——東京的距離

  3、日本有那幾個著名的城市?并能在地圖上找出所在的位置

  4、日本是一個島國,英國也是一個島國,比較這兩個國家跨越的經度和緯度,那個國家大,這對地理環境的復雜程度有影響嗎?

  (讓學生帶著問題探究討論,畫面切入到“世界政區圖”、“日本圖”)

  教師此時指導學生閱讀“世界政區圖”、“日本圖”和“富士山圖”,結束后重新顯示版面2,讓學生回答問題,講出日本的位置和領土組成,主要港口和自然特征。教師予以必要的補充和強調有關內容。

  顯示“日本圖”,教師邊講邊指圖,圖中北海道、本州、九州和四國四個大島的名稱用紅色顯示,并由小放到大再縮小定格,讓學生掌握這四大島的相關位置, 接著屏幕左側顯示富士山的圖,在屏幕右側教師要告訴學生富士山是座活火山,200多年前還曾噴發過,它被日本奉為“圣岳”,是日本的象征,也是日本著名的旅游勝地

  探究題活動:

  1、看看日本工業主要分布在那里?

  2、 綜合分析日本工業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的主要原因

  3、日本經濟對外依賴嚴重,會對日本經濟帶來那些影響?談談你的看法

  4、閱讀課本24頁有關資料,回答問題

  閱讀 “日本主要工業區的分布”圖,把圖中的主要工業區用紅色塊顯示圖中的.東京、橫濱、名古屋、大阪、神戶和九州等城市名用藍色顯示,加深學生對主要工業城市和港口位置的了解。然后提問:日本工業為什么分布在這里?

  顯示幾幅圖片:“日本富士山和高速鐵路”圖片、“填海造陸”圖片、有關大阪的鳥瞰圖片。教師邊講課邊播放有關內容。

  在教師講解的同時,可接連播放較多的動靜態畫面。如“穿和服的日本婦女”、“日本茶道”圖片

  顯示“日本工業區分布空白圖”,讓學生回答圖中英文字母所代表的工業中心名稱,并思考回答日本工業分布在這里的原因。(學生探究學習,合作完成,同時借助于多媒體,通過這多個版面的播放,輔之以教師的講解,學生普遍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學習興趣很濃,教學效果很好。)

初中地理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設計

  1.了解農業的主要部門、農業的重要性、我國農業分布的差異。

  2.學會用網絡查閱資料,能夠進行信息的分析與綜合。3.培養識圖能力。明確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的重要性,增強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識,同時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二、教學內容及重難點分析

  八年級學生對地理知識已有所了解,有一定的讀圖能力,在教學中,應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其“自主-協作”的學習習慣。農業是很重要的生產部門,但要受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條件等因素的影響,通過本課學習讓學生了解我國的農業分布情況,更重要的是要樹立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的觀念。

  重點:農業在我國地理分布上的差異。

  難點:理解農業分布差異的原因。

  三、教學模式

  這節課是基于局域網絡下的“學”與“教”,上網查閱著力于培養學生自主協作學習和動手動腦的能力。教學過程中通過人機交互、生生交互、師生交互開展教學活動。《因地制宜發展農業》“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如下。

  四、教法設計

  本節課利用網絡,采取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方式,讓學生動手動腦,實現知識的落實。

  五、教學過程設計

  授課程序教 師 活 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網絡應用分析導課“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都和農業有關,說明自古以來,人們都非常重視農業。回憶。復述。創設情境,引起興趣。新課探究(過渡:農業與我們有怎樣的關系呢?板書課題)我們先來談談農業與我們的關系。

  (一)農業與我們〖明確〗我們的吃、穿、用都來自農業。什么是農業?農業的主要部門有哪些?發展農業有什么意義?(教師小結)學生閱讀課文后舉手回答。發揮學生的觀察力,培養表達力。過渡:我國的農業是怎樣分布的呢?

  (二)我國農業的地區分布1.我國的種植業分布在哪里?以種植什么作物為主?為什么這樣分布,與什么有關系?2.畜牧業主要分布在哪里?畜牧業的分布與降水有怎樣關系?我國有幾大牧區?都有什么著名的畜牧品種?3.我國的林業主要分布在哪里?屬于什么地形區?降水情況怎樣?屬于什么干濕地區?4.我國漁業是怎樣分布的`?我國淡水漁業最發達的地區是哪里?(教師評價、小結)〖明確〗表現為東部與西部、南方與北方的差異。

  上網查詢,把全班分成四個大組,每組查一個問題。師生互動。在教師指導下,進行自主學習,培養合作、交流的精神。培養學生歸納問題的能力。把范圍大的事物縮小化。創設視覺平臺。分析我國的農業為什么這樣分布。(師生互動共同完成)學生思考、回答。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反饋練習

  課本活動1(教師指導并評價) 學生讀圖分析、填圖。訓練讀圖能力。

  課本活動2(教師指導并評價)學生思考、分析、作答。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了解影響農業的因素除了氣候、地形之外還有海拔。小結師生共同回顧。查漏補缺,重申重點,進行愛國教育課外作業設計十年后理想農村的圖畫。創設學生大膽設想的平臺。

  六、板書設計

  因地制宜發展農業(一)

  農業與我們 (二)

  農業的地區分布1.農業 1.種植業、畜牧業、林業和漁業的分布

  2.農業的主要部門 2.分布特點

  3.農業的重要性

初中地理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1、知道天氣與氣候的區別,并能在生產、生活中正確使用這兩個術語;識別常用天氣符號,看懂簡單的天氣圖;認識氣候與人類生產、生活的相互關系,形成保護大氣環境的意識。

  2、通過閱讀地圖,小組討論的方式,學生能夠正確的區分天氣與氣候的概念,認識基本的天氣符號,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和信息提取的能力。

  3、形成對生活有用的地理這一思想觀念,同時樹立人地協調的理念。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理解天氣和氣候的概念、區別,學會閱讀簡單的衛星云圖和天氣預報圖。

  【難點】

  理解天氣和氣候的概念、區別。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新課導入

  生活實例導入。通過提問學生“今天你們覺得外面怎么樣?陰?晴?冷?暖?這些都是描寫哪些方面的知識?”并與學生互動,引導學生思考“我們常說的天氣與氣候到底是什么?有什么特點?它們有區別嗎?”導入新課。

  環節二:講授新課

  1、天氣和氣候

  結合教材,小組合作、自主探究學習,教師講解補充共同完成下列表格。

  【練一練】下列詞語哪些描述的是天氣,哪些描述的.是氣候?

  “風和日麗”—天氣、“四季如春”—氣候、“東邊日出西邊雨”—天氣

  2、天氣預報和常見天氣符號

  【過渡】那么怎樣才能準確知道每天的天氣狀況呢?(多媒體播放收看天氣預報)

  【問題】

  (1)通過什么來知道天氣狀況呢?

  (2)衛星云圖上的藍色、綠色、白色分別代表什么?

  (3)在天氣預報圖上怎樣識別天氣情況呢?

  【學生活動】

  (1)看衛星云圖。

  (2)藍色表示海洋,綠色表示陸地,白色表示云區。

  (3)根據天氣符號識別天氣情況。

  【教師活動】投影“常見天氣符號”圖,指導學生逐一識別常用的天氣符號。

  【學生活動】

  (1)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記憶天氣符號的比賽,看哪一組記得又對又快。

  (2)選擇幾個天氣符號,看誰畫得好。

  【教師活動】展示“沙塵暴”、“風”的符號。

  【提問】

  (1)結合“沙塵暴”的符號,思考我國西北地區為什么經常發生沙塵暴?應采取什么措施?

  (2)如何識別不同的風呢?

  【學生活動】

  (1)干旱、風力大、植被稀疏;防風固沙。

  (2)第一,風桿、風尾、風旗。第二,風向的判斷。第三,風級的表示方法。

  環節三:鞏固提高

  展示“世界主要城市天氣預報圖”,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城市,充當播報員,發布天氣預報。

  環節四:小結作業

  【小結】

  【作業】

  思考問題:氣候是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的?我們和氣候變暖有關系嗎?如何保護我們的生態環境?

  四、板書設計

初中地理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①通過對海陸變遷及大陸分離的若干證據的分析,培養學生觀察、感知、分析、歸納、表達等認知能力;

  ②通過對相連證據的找尋方向的探究,提高學生研究手段的科學性、指向性,形成科學的思維方法。

  ③通過從現象到本質的研究,提高學生對探究事物本質的科研興趣;通過魏格納的故事,激發學生勇于創新的精神。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利用大陸漂移假說解釋一些現象。

  難點:尋找大陸源移的證據。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設計

  一、 海陸是變遷的

  導入:歌曲<東方之珠>引出“滄海桑田”這個成語。

  提問:“滄海桑田”是什么意思?

  生:大海變成農田,農田變成大海。比喻世事變化很大。

  師:其實它的原意就是指海陸的變遷。其實古人早就覺察到海陸是變遷的,因而在我國就有了“滄海桑田”的成語。

  二、海陸變遷的`方式

  師:海陸變遷的原因是什么呢?出示海陸變遷的動態/Soft/Index.html>課件。(可以出示喜馬拉雅山、我國東部海底、荷蘭圍海造田圖片。)

  活動:(觀察、分析、討論)

  提示:

  1)喜馬拉雅山上的巖石中發現了海洋生物的化石說明了什么問題?

  2)我國東部海底發現古河道及水井等人類活動的遺跡反映了該海域過去是狀況?

  3)荷蘭的國土面積在過去的百年中為什么在不斷擴大?

  (總結)生:變遷方式有三種:

  1.地殼變動;

  2.海平面升降;

  3.人類活動。

  師:海陸是變遷的,七大洲四大洋是否就是固定不變的呢?20世紀地理科學史上發生了激烈的爭論。機會總是垂青善于觀察、思考的人。正像牛頓坐在樹下看到蘋果落下建立了自由落體運動定律一樣,這一次是一個躺在病床上的氣象學家解決了這個問題。

  下面我們來閱讀一下《偶然的發現,偉大的假說》。

  生:閱讀。(最好出示資料片)

  三、魏格納創立大陸漂移假說過程

  師:魏格納發現非洲大陸、美洲大陸輪廓吻合后能不能直接提出它們原先是連在一起的?為什么?同學們都學過剪紙能否用這種剪紙的辦法證明一下你的觀點。

  生:討論,用剪刀、白紙活動。

  師:巡視,指導。

  師:誰能把你們討論的方法演示一下呢?

  生:上前演示。

  師:結合學生演示評價。事實表明不能看到輪廓吻合就主觀認為二者是連接在一起的。咱們同學做事也是一樣,要注意認真求證,不能想當然。誰來介紹一個魏格納尋找證據的過程?

  生:(簡單介紹)魏格納最終為科學而獻身。

  師:從魏格納發現并創立大陸漂移假說的過程,你能得到什么啟發呢?

  生:認真觀察,大膽質疑,敢于創新,勇于實踐。

  四、大陸漂移假說觀點

  師:魏格納用生命的代價換來了大陸漂移假說的建立,現在我們就來看一看大陸漂移假說。(出示大陸漂移課件)它的基本觀點是什么?

  生:兩億年前,各大洲是連在一起的,它的周圍是一片汪洋。后來才分裂為幾塊,(南北美洲向西漂移,非洲向北漂移,大洋洲向東北漂移,南極洲向南漂移。)緩慢漂移逐漸形成今天的布局。

初中地理教案 篇7

  教學要求

  1.通過閱讀等溫線、等降水量線分布圖,了解我國冬、夏氣溫分布特點以及降水分布特點,培養學生判讀、分析等值線分布圖的技能。初步學會分析氣溫和降水特點的形成原因。

  2.了解我國溫度帶及干濕地區的劃分依據及劃分地區等,使學生進一步明確我國地理環境的巨大差異性。

  3.了解我國的氣候特征,培養學生分析氣候特征的技能。使學生明確氣候也是一種資源,而且是我國非常豐富的自然資源,但同時我國也是災害性天氣頻發的國家,所以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資源、使人和環境相互協調發展是至關重要的。

  結構分析

  本章教材主要介紹中國的自然環境特征,各節內容都是圍繞這一主線展開,本節主要介紹中國的氣候,教材在編排上也注意突出中國的氣候特征。氣候特征可以通過其基本要素──氣溫和降水的特點反映出來,要了解氣候特征首先應了解氣溫和降水,而且氣溫和降水的分布及特點是學習中國地理的基礎知識,掌握這些知識,有利于理解各區域地理環境和農業生產上的差異。基于以上考慮,本節教材在結構上主要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闡述我國南北氣溫的差異,以及結合這種差異和農業生產實際劃分的溫度帶。對于氣溫和溫度帶這兩部分知識,教材通過閱讀等溫線圖和溫度帶分布圖,并配以閱讀材料和活動題的形式呈現。教材正文部分給出的結論比較簡單,而在分析冬季氣溫分布時,卻詳細描述了等溫線分布特點,以引導學生閱讀1月等溫線分布圖。教材的這種編排體現了對學生學法的指導,也體現了教材對學習過程的重視。分析夏季氣溫分布特點,則突出了學習的遞進,教材正文部分的描述比較簡單,主要是通過在活動教材中給出思考題,引導學生讀圖,從而總結我國夏季氣溫分布的特點。對于溫度帶的學習,教材是通過讀圖指導和活動題的形式來引導學生學習的。

  第二部分,主要闡述我國東西部干濕狀況的差異以及我國干濕地區的劃分。這部分內容延續第一部分教材的編寫特點,用等降水量線和干濕地區分布圖,配以閱讀材料和活動題的形式表現出來,并用正文簡單描述結論。與第一部分教材有所不同的是,干濕地區的差異可以通過植被的特點,甚至建筑形式的不同反映出來,因此教材在干濕地區分布圖和活動題中配有我國不同地區植被和民居的景觀圖片,反映不同的干濕地區特點,旨在給學生感性的認識和與生活實際相聯系的知識。

  第三部分,主要描述我國氣候的基本特征。教材首先安排“季風氣候顯著”這一知識點,這部分知識是難點最為集中的,學生理解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教材采用以不同形式呈現的方式來分散難點,力求使學生能夠由淺入深逐步完成學習過程。關于季風的成因及冬、夏季風的特點,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分布等知識,教材以圖像配以正文的形式出現;關于鋒面雨的形成及鋒面雨帶的推移,教材以閱讀材料的形式出現,從而降低了學習難度,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有選擇的進行學習;關于季風氣候的特點以及給我國帶來的有利和不利的影響,教材則以活動題的形式出現,學生在前面學習冬、夏季季風特點的基礎上,通過閱讀氣溫曲線、降水柱狀圖,總結季風氣候的特點,這樣可以達到學以致用、溫故知新的目的,而且可以培養學生讀圖分析圖的能力。教材將“氣候復雜多樣”安排在本節教材的最后,這樣的編排有利于前面知識的遷移、總結、運用和提高。

  從整節教材的編排看,前兩部分重在對單一要素──氣溫和降水特點的介紹,第三部分是使學生通過分析總結,綜合了解我國氣候的總體特征。本節教材在知識結構上聯系緊密,邏輯嚴謹,知識的學習,技能和能力的培養都以遞進的形式呈現,在不增加難度的前提下,使學生學到了知識,能力也得以提高,同時能夠將所學知識與生產生活實際相聯系,體現了“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這一教材編寫的理念。

  內容點析

  1.關于我國氣溫的特點,教材從季節變化和空間分布特點兩個方面介紹,特別突出了空間分布上的南北差異,這部分內容是本節教學的一個重點。教材正文部分主要包括三個內容。(1)南北氣溫差異產生的原因。教材在開始對此就加以描述,即造成我國南北氣溫差異的主要原因是緯度因素。如果籠統說明我國氣溫南北差異,可以從緯度因素入手,但要單獨分析冬季氣溫南北差異大的因素,還要考慮冬季風的影響,這部分知識教材安排在季風氣候中講述。(2)冬季氣溫特點。教材詳細描述了如何從1月等溫線圖上閱讀“0 °C等溫線、氣溫分布特點、我國最北和最南地區的氣溫分布差異”等。0 °C等溫線的分布位置應該是重點,明確這條線的意義在于,這是我國一條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線,此線南北河流水文特征有較大差異,特別是此線以北冬季河流會有結冰現象,而且界線南北的植被、耕地類型、農作物種類等都有較大差異。明確了0 °C等溫線的位置,對了解冬季氣溫分布有較大幫助。(3)夏季氣溫特點。教材對此敘述比較簡單,但其中的內涵仍然比較豐富,特別是夏季我國大多數地區普遍高溫,而青藏高原地區氣溫相對較低,這一結論教師不能忽視,這可以為后面活動題中分析地勢對我國冬夏氣溫的影響奠定基礎。

  這部分教材有兩幅圖像,它們是教材正文的重要組成部分。訓練閱讀等值線地圖的技能是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特別是在閱讀1月等溫線分布圖時,教師應詳細指導學生了解閱讀等溫線圖的步驟和方法,指導學生學會從等溫線圖中獲取有用信息,從而分析解決問題。掌握了等溫線圖的判讀,可以遷移到等降水量圖的判讀以及其他等值線圖的判讀過程中。閱讀等值線圖的步驟是:(1)根據圖例,讀數值,了解氣溫遞變規律,概括總結氣溫的空間分布規律;(2)觀察等溫線的`延伸方向及突變部分,了解、分析氣溫空間分布的變化趨勢及影響其分布的因素;(3)根據等溫線的疏密了解氣溫空間變化的梯度或變化幅度;(4)閱讀南北氣溫極端數值,了解氣溫空間分布的具體差異。1月等溫線圖閱讀熟練后,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根據以上方法閱讀7月等溫線圖,總結7月氣溫分布特點,從而達到技能訓練的目的。

  為配合這部分教材,活動教材中的第一題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除緯度因素外,影響氣溫分布的因素還有地形。從1月和7月等溫線圖上可以看出,青藏高原地區總是比同緯度的長江中下游地區和四川盆地的氣溫低,特別是7月等溫線圖上更是清晰地表示出青藏高原地區是全國的低溫區,通過閱讀地圖學生很容易解答本題。

  閱讀材料一方面對正文進行補充,同時可以拓展教材正文部分的內容,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擴充學生的知識面。

  2.關于溫度帶的劃分和分布,教材正文部分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第一,溫度帶的劃分依據,即氣溫的南北差異和農業生產狀況。農業生產實際包括哪些內容,教材正文沒有進一步描述,而是在圖上的補充資料中較為詳細地介紹了劃分溫度帶的主要農業指標。這樣編排的目的是降低難度,教師在處理這部分內容時,可以針對自己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層次靈活掌握。第二,溫度帶的分布,這是本節教材的重點內容,應該通過讀圖使學生掌握我國溫度帶的地區分布。

  閱讀我國溫度帶分布圖,需要指導學生根據圖例,了解六個溫度帶的主要分布地區。可以結合省級行政區、地形區、1月0 °C等溫線分布等地理要素進行了解和記憶,特別應該指出的是,熱帶地區與北回歸線的關系、暖溫帶在西北地區的分布范圍等比較特殊的地方。

  活動教材的第二題,強調了溫度帶與我們生產和生活的關系,這是對教材正文很好的補充。從題目設計的表層看,解答此題非常容易,學生可以很直觀地了解溫度帶與水果生長的關系,與農作物熟制的關系,與民居的關系等。但題目并沒有停留在對資料的簡單了解這一層面,而是進一步提出發散性的要求,讓學生補充更多資料。從表面看,似乎是讓學生做資料的收集者,其實引申理解,這正是編者設計此題的巧妙之處,如果學生對前面三個資料表示的內容理解了,那么進行知識的遷移應該很容易。例如,能夠由不同溫度帶水果的不同,遷移到不同溫度帶植被的不同,由不同溫度帶作物熟制的不同,可以聯想到農作物的差異等。

  3.關于我國降水的特點,教材正文部分較為詳細的介紹了我國降水空間分布的總規律,以及降水豐富和稀少的地區,并通過閱讀材料補充了我國降水極端最多和最少的地區,以加深學生的印象。正文敘述中有一點應該引起注意,以往分析我國降水空間分布時主要強調東西差異,對于南北的差異多側重在時間上,而這部分教材不僅強調了空間上的東西差異,同時也強調了南北差異。

  閱讀我國年降水量分布圖時,應該延續等溫線分布圖的判讀方法,對學生進行閱讀等值線分布圖的技能訓練。另外針對此圖,應該引導學生查找800毫米、400毫米、200毫米等降水量線穿過的地區,并與1月0 °C等溫線、溫度帶等的分布進行對比,從而加深對三條等降水量線所穿過地區的印象。

  活動教材的第一題,主要體現降水特點與人們生產生活之間的關系,加強所學知識與日常生活之間的聯系。解答此題,需要學生將景觀圖與年降水量、干濕地區分布圖聯系起來,在年降水量和干濕地區分布圖上找出活動題中提到的四個地區,對應年降水量的多少和干濕狀況,說明民居的不同風格。甘肅年降水量較少,蒸發大于降水,房屋修建成平頂,可以用來晾曬糧食或其他農作物;吐魯番年降水量很少,蒸發很大,晾房通風效果較好,通風可以加速水分的蒸發,利于水果的晾曬;紹興年降水量較大,斜頂房利于排水;黃土高原年降水量較少,氣候較為干旱,人們利用黃土的直立性修建窯洞,窯洞冬暖夏涼,較為干燥。

  4.關于我國干濕地區的劃分和分布,教材正文部分明確提出了干濕地區劃分的標準是降水量與蒸發量的對比關系。教師對此應該特別提醒學生注意,劃分干濕地區不能單純分析降水量的多少,而應該同時分析這一地區的蒸發狀況。

  閱讀我國干濕地區分布圖時,應該疊加年降水量分布圖,特別是對應800毫米、400毫米、200毫米等降水量線之間的關系。同時對應地形區、溫度帶分布等,以加深印象,此圖中還有一個特別應該注意的地方,東北地區大興安嶺北部、小興安嶺、長白山以東地區屬于濕潤區,其原因是由于氣溫相對較低,蒸發量小,因此較為濕潤,這是干濕地區劃分標準的最好佐證。由于干濕狀況可以通過植被的分布反映出來,因此配合干濕地區分布圖,教材編排了相對應的植被景觀圖,其目的是給學生直觀感受,加深對干濕地區地表狀況的理解,同時也幫助學生建立地理事物彼此之間的聯系性。

  活動教材第二題,延續“溫度帶”部分活動題編排的特點,解答此題時注意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遷移,例如題目中給出干濕狀況影響植被,由此可聯想到與水果的關系,與經濟作物的關系等。

  5.季風氣候顯著這部分內容是本節教材的重點,同時也是難點。對于初中學生來說,涉及成因的內容學生不易理解,因此對這部分教材的處理要把握難易程度,不應該盲目地加深和擴充內容。教材正文主要包括三部分內容。第一,季風氣候及成因。教材對于成因的描述較為簡單,其目的是降低難度,并且將海陸位置的影響安排在冬、夏季風的形成部分進行敘述,這里重點使學生明白什么是季風。第二,冬、夏季風的特點以及對其他氣候要素的影響。“冬季風”部分,教材既介紹其特點,又著重說明冬季風是造成我國冬季南北溫差大的主要原因之一,補充了本節教材開始部分的內容;“夏季風”主要強調其到來對降水的影響。第三,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劃分及降水的差異性。劃分的界線應該知道,劃分的標準也必須明確,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劃分以夏季風能夠影響的地區為標準,我國西部地區距海較遠,又有地形的阻擋,夏季風很難到達,因此屬于非季風區。只有明確了劃分標準,學生才能更容易理解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降水差異。

  冬、夏季風的形成源地及成因,是通過圖像教材體現的。從冬、夏季風的圖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季節亞歐大陸氣壓分布狀況以及冬、夏季風的風向指示箭頭,對應文字說明,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冬、夏季風的性質和特點。了解了冬、夏季風的源地及特點,對于學生了解季風區和非季風區降水差異有一定的幫助。

  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分布圖,應該與溫度帶的分布、干濕地區的分布及地形的分布等疊加,有助于學生了解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不同氣候特點。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分布界線,借助山脈、城市的分布來學習。

  閱讀材料通過圖像和文字部分介紹了夏季風到來形成的鋒面雨及鋒面雨帶的推移規律等知識。將這部分知識安排在閱讀材料中,主要是降低本節教材的難度,同時給教師和學生最大的自主權,不同層次的學生或學校可以有選擇地進行學習。有些學生只要閱讀了解鋒面雨帶的到來會帶來降水即可,而有些學生可能更愿意了解夏季風的形成與鋒面雨帶推移的關系。教師可以有選擇的安排教學內容,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

  關于季風氣候的特征及季風氣候對農業生產的有利影響,教材正文部分并未敘述,而是將這一內容安排在活動教材部分。這種編排既分散了難點和重點,同時對學生讀圖技能和能力的培養有較大的幫助。

  活動題1:選擇了我國由北到南三個城市的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讓學生分析降水和氣溫在時間上的配合特點。第1項,學生應該按緯向比較,總結出季風區降水量較多的月份自南向北逐漸減少,廣州降水量較多的月份是4月至10月,上海降水量較多的月份是4月至9月,北京降水量較多的月份則是七八月份,三個城市氣溫最高的月份都是7月。通過回答使學生進一步明確季風區內氣溫最高的時候,也是降水量最多的時候,因此季風區最突出的氣候特征是雨熱同期。第2項分析季風氣候特征對農業生產的好處:降水量最多的時候,也是氣溫最高的時候,這時也正是農作物生長時期,雨熱搭配為農作物生長提供了有利條件。

  活動題2:設計此題的主要目的是促使學生建立知識的橫向聯系,運用已有知識解決新的問題,達到溫故知新的目的。為避免遺忘世界地理所學知識,教材以對話的形式將阿拉伯半島的氣候特征表述出來,同時提出長江中下游地區與阿拉伯半島的緯度位置大體相同,說明影響二者氣候差異的因素不是緯度位置。根據本節所學知識可知,我國東部地區地處季風氣候區,受夏季風影響,夏季降水較為豐富。由此可知,造成兩個地區氣候差異的主導因素應該是海陸位置。

  活動題3:本題是對教材正文部分的補充、加深和拓展。關于季風影響下的災害性天氣,教材正文部分沒有涉及,而是以活動題的形式出現,并配有景觀圖片和文字,再現災害發生時的情景。解答災害發生的原因時,可以與前面鋒面的形成、鋒面雨帶的推移等知識聯系起來,強調冬季風的勢力特別強大,形成的鋒面移動速度很快,就會造成大風降溫天氣,嚴重時會爆發寒潮;夏季,鋒面雨帶登陸時間的早晚或推移速度的快慢,會造成各地降水時間分配不均,嚴重時會導致水旱災害的發生。將災害性天氣這部分知識,進一步拓展,教材補充了有關臺風的知識,對于臺風帶來的大量降水,應該一分為二地看待,有利的是解除或緩和旱情,不利的是可能造成大風、洪水災害。

  6.氣候復雜多樣,教材正文部分介紹了我國主要的氣候類型,并且指出地形因素加劇了氣候的復雜多樣性。為了說明青藏高原地區氣候的變化,教材安排了一段閱讀材料,以藏民的服飾特點說明這一變化,安排這樣一段閱讀材料,可以提示學生注意氣候與人們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系。

  氣候類型分布圖和不同地區氣溫曲線、降水柱狀圖能夠形象直觀地說明我國氣候復雜多樣的特征以及不同氣候類型的分布地區。閱讀四幅氣溫曲線、降水柱狀圖能夠說明氣溫和降水的特點,將教材中文字說明部分不全面的地方補充完整,同時對照氣候類型圖中四地的分布,了解四個地區所屬氣候類型。

  活動題1:通過解答此題使學生明確農業的發展與氣候的關系極為密切,充分利用氣候資源,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生產,改善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人們生活質量,是農業發展的方向。我國海南、廣東、廣西等地積溫較高,生長期較長,可以種植各種果菜,成為我國主要的果菜生產基地,而北方地區冬季不適宜果菜的生長,過去冬季蔬菜品種非常單調,隨著鐵路運輸的發展,南方地區的果菜可以運到北方,豐富了北方地區冬季的“菜籃子”,使人們生活得以改善。

  活動題2:此題延續氣溫和降水部分的活動題特點,既是對知識的復習鞏固,又帶有知識的拓展,通過學生的發散性思考,起到落實知識、培養能力的作用。氣候對動植物資源及農作物的影響,可以請學生列舉出不同氣候條件下的動植物和農作物種類。不同氣候條件下形成的旅游資源,例如黃山的云海,冬季松花江沿岸的霧凇,哈爾濱的冰雕等。不同的氣候條件對人們生活的影響,例如房屋建筑朝向與采光問題,人們的服裝與當地氣候的關系等。

  教學建議

  【課時安排】

  建議本節安排2~3課時。

  【南北氣溫的差異】

  本段教材最重要的內容是閱讀等值線地圖,知識的獲取應該通過讀圖得來,因此在教學中,訓練學生讀圖方法和技能是教學的重點內容。學習冬季氣溫分布特點時,教師首先引導學生閱讀1月等溫線圖中的圖例和氣溫數值,了解氣溫遞變規律,概括總結冬季氣溫的空間分布規律即由南向北遞減。第二步,引導學生觀察等溫線的延伸方向及突變部分,了解、分析氣溫空間分布的變化趨勢及影響其分布的因素,例如引導學生在圖中找到0 °C等溫線,用彩色筆描下來,觀察此線穿過哪些地形區、河流等,在哪些地區發生突然變化,為什么發生變化。從圖中可以看出,0 °C等溫線穿過秦嶺—淮河一線,在青藏高原的東部邊緣向南彎折,主要是因為地形的影響。第三步,引導學生觀察等溫線的疏密,了解氣溫空間變化的梯度或變化幅度,如果等溫線分布密集,說明氣溫的差異較大。第四步,引導學生查找最南、最北氣溫極端數值,了解氣溫空間分布的具體差異,進一步明確我國冬季氣溫南北差異大的特點。為了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閱讀相關的材料,有條件的學校可以為學生播放錄像或影碟(VCD)。例如北國冰天雪地,那里的人們在觀賞冰燈,海南的人們正在大海中嬉戲,廣州的花市鮮花盛開等內容,使學生真切感受到我國冬季南北氣溫的巨大差異。

  當學生對1月等溫線圖閱讀的方法較為熟練后,教師可以提出問題:與1月氣溫分布特點相比,7月等溫線分布的疏密程度如何?等溫線在何處出現明顯彎曲?為什么?南北氣溫的極值是多少?引導學生根據這些問題閱讀7月等溫線圖,并總結7月氣溫分布特點。從圖中可以看出,7月等溫線分布比1月等溫線分布稀疏,說明氣溫的南北差值較小;等溫線在四川盆地的西部出現向南的彎曲,并且青藏高原的氣溫明顯低于全國其他地區,這主要是受地形、地勢的影響。掌握了這部分知識,可以幫助學生解答活動題1的問題:夏季最北的氣溫在20 °C以下,最南的氣溫在28 °C以上,通過數據說明南北氣溫有差異,但與冬季南北氣溫的差異相比,夏季的南北溫差比較小。

  學習溫度帶時,建議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我國溫度帶的分布圖,并將溫度帶的分布與地形區、行政區相對應,特別應該指導學生觀察亞熱帶與暖溫帶的分界線,并將其與0 °C等溫線的分布相對應,幫助學生建立知識之間的聯系,同時使學生明確秦嶺—淮河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活動題2可以幫助學生了解溫度帶與人們生產和生活之間的關系,教師在引導學生解答此題時,最好可以出示一些相關的圖片或錄像等,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有助于學生對此題的理解。

  【東西干濕的差異】

  關于我國降水的空間分布總趨勢,建議教師引導學生讀圖總結。讀圖時,首先要求學生在我國年降水量分布圖上找出1600毫米、800毫米、400毫米、200毫米等降水量線,觀察四條線分別穿過我國哪些地形區、行政區,引導學生將800毫米、400毫米等降水量線用彩色筆描出,觀察800毫米線與哪條等溫線幾乎重合,加深對秦嶺—淮河自然地理界線的印象。學生完成以上讀圖過程后,可以閱讀教材中提供的相關閱讀材料,了解我國降水量極值地區,最后總結我國降水空間分布特點。

  學習干濕地區劃分時,教師可以首先出示不同干濕地區植被特點的圖片、幻燈片,或播放相關的錄像等,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嘗試說明這個地區氣候的特點,特別是降水的特點。第二步引導學生閱讀年降水量分布圖,驗證自己的想象與圖像中反映的降水量特點是否吻合。第三步引導學生閱讀干濕地區分布圖,將植被與干濕地區對應,進一步驗證自己的想象是否與干濕地區的劃分吻合,是否有不吻合的地區。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有可能對東北地區的濕潤區產生疑問,教師可以針對這一疑惑,解釋干濕地區劃分的依據是降水量與蒸發量的對比關系,而不是單純用降水量多少進行衡量。

  關于活動題中了解降水與生產、生活的關系,教師最好能夠多提供一些圖片。如果學校條件允許,能夠提供動態的錄像內容更好,特別是雨中的江南景色,陽光照耀下的甘肅、吐魯番和黃土高原地區等畫面。這些生動形象的畫面可以建立學生的感性認識,對解答此題會有較大的幫助。

  【季風氣候顯著】

  對于這部分教材,教師可以分為以下幾部分進行教學。第一步,說明冬、夏季風的形成,引導學生觀察教材第38頁圖2.19和圖2.20,亞歐大陸內部,冬、夏季氣壓分布有什么不同?風向有什么不同?冬季風和夏季風的源地分別是什么地方?冬、夏季風各有什么特點?由此說明季風和季風氣候的概念,冬、夏季風的特點。第二步,引導學生觀察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分布及分界線,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夏季風從海洋向陸地移動,在移動過程中性質會有什么變化?通過思考使學生明確,越向內陸地區,受海洋影響越小,夏季風很難到達內陸地區,因此內陸地區降水比較稀少,這樣的地區稱為非季風區。第三步,指導學生完成活動題1,閱讀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總結、概括季風氣候的特征。第四步,指導學生完成活動題2,并且使學生明確,與同緯度大陸西岸和內部相比,我國處于季風氣候區,雨熱同期,對農業生產極為有利,而大陸西岸和內部氣候干旱,沙漠廣布。第五步,根據冬季風形成的源地及性質,說明寒潮帶來的危害有哪些?結合教材第39頁閱讀材料的內容,說明夏季風到來早晚、持續時間長短以及勢力強弱,可能造成水旱災害的發生。有條件的學校,教師可以制作活動投影片或計算機動畫,演示鋒面雨帶推移的過程,增強直觀性,便于學生理解。關于臺風的形成及帶來的災害,可以事前布置學生收聽天氣預報,或教師為學生播放一段有關臺風的天氣預報,并播放臺風發生地區當時的錄像,以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特別是生活在北方地區或內陸地區的學生,使用這種教學手段尤為重要。

  【氣候復雜多樣】

  這部分教學的重點應該放在對氣溫曲線、降水柱狀圖和氣候類型分布圖的閱讀上,教師引導學生閱讀四幅氣溫曲線、降水柱狀圖,說明四個地區的氣候各有什么特點。在氣候類型圖中找出這四個地區,了解其氣候類型。除這四種氣候類型外,我國還有哪些氣候類型,分布在什么地區,使學生通過讀圖了解我國氣候類型的復雜多樣。可以選擇不同地區的農作物、蔬菜、動植物以及一些旅游景區的錄像或圖片、幻燈片等給學生播放,使其從感性認識入手,了解氣候與生產生活的密切聯系。

初中地理教案 篇8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認識兩極地區的位置范圍、氣候條件、自然環境、自然資源等。

  2、會用地圖、景觀圖片和相關資料,總結歸納出兩極地區的環境特點。

  3、學會在以兩極為中心的地圖上辨別方向。

  4、培養從圖片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二)能力目標

  1、掌握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說明某一地區位置特點的方法。

  2、掌握使用兩極地形圖和景觀圖片,總結歸納兩極地區氣候特點的方法。

  3、使用兩極地區氣溫圖表區分兩極氣候的特點。

  4、掌握利用經緯網在以兩極地區為中心的地圖上判斷方向的方法。

  (三)情感目標

  通過學習,讓學生感受到科學家熱愛科學、不畏艱險、勇于探索的精神,并增強他們保護兩極地區環境的意識和熱愛祖國的情感。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一)教學重點

  兩極地區的位置、氣候、自然環境、自然資源等。

  (二)教學難點

  1、判斷兩極地區的方向,辨別周圍環境。

  2、讀圖理解、區分兩極地區的自然環境的差異。

  3、讀圖分析能力與技巧的培養。

  三、教學突破

  1、分別用南極地區和北極地區的地圖,說明兩極地區的位置。

  2、在以兩極為中心的地圖上,用經緯網辨別方向和周圍的.環境

  3、利用兩極地區氣溫圖,區分兩極地區自然環境的差異。

  4.利用圖片等相關資料,總結、歸納兩極地區的自然環境特點。

  四、教學準備

  北極地區圖、南極地區圖、兩極地區氣溫比較圖、有關閱讀資料、圖片、課件等。

  師

  生

  活

  動

  教學提示與建議

  (一)冰雪覆蓋的地區

  1、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請大家看一段錄像,猜一猜片中展現的是哪兒的景象?(播放極地區的景象錄像)

  總結:這就是神秘的北極地區和南極地區,今天我們進入到這兩個特殊地區,去解開它們神秘的面紗。

  板書:兩極地區。

  2、兩極地區都是被冰雪覆蓋的地區,為什么呢?我們來揭示這一問題。

  板書:冰雪覆蓋的地區。

  展示北極地區圖和南極地區圖。

  請同學們從圖中查出兩極地區的位置范圍和周圍的大洲或大洋。(北極地區:位于北緯66.5以北,中心位置是北冰洋,周圍被亞洲、歐洲、北美洲環繞。南極地區:位于南緯66.5以南,中心位置是南極大陸,周圍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環繞。)

  3、引導:從緯度位置看,兩極地區接受的熱量多嗎?試從這個方面解釋兩極地區冰雪覆蓋的原因。(兩極地區緯度高,太陽斜射,所得的太陽光熱少,氣溫低,大部分地區冰雪終年不化,所以形成厚厚的冰雪,覆蓋著陸地和大洋。)

  總結:由于太陽斜射,兩極地區氣溫很低。都有極晝、極夜現象,這是由地球公轉引起的。

  4、南北極氣溫比較圖。

  讀圖對比一下兩極的氣溫值,結合課本102頁有關材料,探究:在兩極地區不同的氣溫影響下,氣候和自然景觀會有什么差異?(南極氣候:酷寒、干旱、大風。南極景觀:厚厚的冰層,附近海面有冰山,被稱為“白色沙漠”和“風庫”。北極氣候:氣溫高于南極,降水多于南極,風速小于南極。北極景象:終年冰封,冰雪天地。)

  板書:緯度高,氣溫低,冰天雪地,南極酷寒、干旱、大風。

  5、引導:盡管兩極自然條件惡劣,但也有生命存在,看圖10.3和圖10.4,說說最能代表兩極的動物各是什么?(南極:企鵝。北極:北極熊。)

  6、怎樣在以兩極為中心的地圖上辨別方向?(站在南極點上,前后左右都是北方。站在北極點上,前后左右都是南方。)

  7、過渡:南極遠離人類的居住地,自然條件又非常惡劣,但每年都有大批的科學家前去考察,出于什么目的?帶著這一問題,我們探究下一個問題。

  (二)科學考察的寶地

  承接過渡語,板書:科學考察的寶地。

  1、閱讀自學104—106頁教材內容,歸納總結:南極地區有哪些自然資源?((1)有煤、鐵等豐富的礦產資源。(2)儲存著大量的固體淡水資源。(3)沿岸棲息著無數的海洋生物。(4)還有原始的自然環境,成為天然實驗室。)

  板書:豐富的自然資源。

  總結:科考環境也是一種寶貴資源。為什么把南極地區稱為“天然實驗室”?

  板書:天然實驗室。

  南極大陸地下的煤是怎樣形成的?

  原始的自然環境為科學家們進行氣象、冰川、地質、海洋、生物等學科的科學研究提供了便利。根據大陸漂移學說,南極大陸原來并不在南極位置,而是位于溫帶地區,生長著茂密的森林,經過地質變化形成煤層。

  2、展示我國科學家在南極地區考察的照片,看到這些圖片,我們感到很自豪。目前,已有18個國家在南極地區建立了140多個科學考察實驗站。

  從南極地圖上,找出中國的兩個科學考察站:長城站和中山站,描述它們所在的位置。(長城站在西經60,南緯60附近。中山站在東經70,南緯70附近。)

  長城站和中山站的建立時間為什么都選擇在2月?(2月是南極地區氣溫最高的季節。)

  小結:兩極地區的地理位置用經緯線來確定,南極的氣候與北極相反。

  3、自學105頁閱讀材料《穿越南極》,體會南極考察隊員勇于為科學獻身的精神。

  4、閱讀課本秦大河的描述,體會極地的科考價值。

  南極考察如火如荼,自讀課本106頁內容,說說北極科考為什么越來越頻繁?(北極與南極一樣,都有重要的科考價值。二戰之后,又在北極地區發現和開采了石油、天然氣、煤、鐵等資源。)

  5、總結: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不久的將來,兩極地區必將為人類提供寶貴的財富。

  (三)極地的保護與和平利用

  1、展示日本南極捕鯨的資料。兩極地區都有大量的生物資源,但都不同程度地遭到濫捕和濫殺,使兩極地區的鯨魚資源已陷于危機之中。該怎樣對待兩極地區的資源呢?我們以展示的資料為背景材料,分成日本方和國際社會方,兩方進行辯論,在辯論中達到探究的目的。(按照日方和國際方各分成幾個小組,然后以小組為單位,準備辯論材料。各組派代表發言、辯論,氣氛熱烈,精彩之處鼓掌歡迎。日本方的辯論中心:捕鯨是為了搞科研,鯨肉食品只是科研的副食品。國際社會方的辯論中心:進行科研并不需要每年大規模捕鯨,況且,現代科學技術并不需要殺死鯨魚來搞科研。)

  板書:極地的保護與和平利用,濫捕、濫殺。

  2、總結:人類再也不能失去最后這片凈土了,各國要引起重視,務必用條約的形式束縛各國。旨在保護南極環境的《南極條約》于1959年12月簽訂,我國于1983年正式加入。

  板書:南極條約。

  (四)本課小結

  通過本節學習,我們認識了兩極地區惡劣的自然環境和豐富的自然資源。我們了解極地地區,就是為了更合理地利用它,保護它,為人類做出應有的貢獻。

初中地理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了解四川經濟發展水平及其地區差異;了解四川旅游業的發展;了解四川省的交通發展。

  2.能力目標

  學會運用地圖、資料分析四川省經濟發展的優勢;培養學生對比、歸納和綜合分析等能力。

  3.情感目標

  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和終身學習地理知識的愿望。

  教學重點

  如何充分發揮當地優勢發展地方經濟。

  教學難點

  學會如何從社會經濟的角度描述一個地區。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引入] 四川東西差異大,自然災害頻繁。特別是20xx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給四川帶來了重創,同時也給四川帶來了更大的機遇。四川人民在20xx年以14.5%的經濟增速向全國人民遞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四川人民是如何在經濟上迅速崛起的呢?讓我們一起走進“崛起的四川”。

  [教師活動]

  1.(板書)崛起的四種。

  2.用多媒體展示圖8.7、8.8、8.9、8.10、8.11.

  3.提問:說說自己家鄉有哪些特色的.工業和高新技術產業?

  [學生活動] 回答:

  1.……

  2.……

  [教師活動]

  1.更正或補充。

  2.(板書)西部的經濟強省。

  3.家鄉人民把四川建設成了我國的西部地區工業總產值最大、工業門類齊全、優勢產品較多的省級行政單位。

  4.提問:家鄉人民發掘了哪些優勢條件來發展經濟?

  [學生活動] 回答:

  1.……

  2.……

  [教師活動]

  1.更正或補充。

  2.(板書)旅游天堂。

  3.(轉承)“天下山水之觀在蜀”。四川的旅游業,地震災后迅速復蘇。20xx年,四川人民將旅游業作為災后重建的優勢產業和先導產業,大力實施重振旅游工程,全省累計實現旅游總收入1472.48億元,同經增長34.8%.

  4.說說自己家鄉有哪些旅游景點?

  [學生活動] 回答:

  1.……

  2.……

  [教師活動]

  1.補充飲食文化及紅色旅游資源等。

  2.對旅游資源分類:

  自然旅游資源

  旅游資源

  人文旅游資源

  [學生活動] 將自己列舉的與老師補充的旅游資源分類。

  [教師活動] 作為學生,在旅游業發展中我們能做些什么?

  [學生活動] 完成P.105的活動。

  [教師活動]

  1.更正或補充。

  2.(轉承)旅游業的發展離不開交通。由于受盆地地形的影響,昔日的四川有“蜀道難,難于上青天”之說。但四川地處西南腹地的位置,使四川自古就是西南交通的要沖。在四川人民的努力下,如今的四川,早已天塹變通途,成為大西南的交通樞紐。

  [學生活動] 完成P.107的活動。

  [教師活動] 用多媒體展示四川的發展戰略,激發學生熱愛四川的情感和建設四川的責任感。

  [師生小結]

  板書設計

  西部的經濟強省

  自然旅游資源

  崛起的四川 旅游天堂

  人文旅游資源

  高速發展的現代化交通

初中地理教案 篇10

  一、教學目標

  1.能說出聚落的概念和類型;能運用圖片描述城市和鄉村的景觀差異,能結合資料分析影響聚落形成的原因。

  2.通過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分析影響聚落形成的成因,提高團結協作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3.通過了解影響聚落的形成原因,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觀念。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1.城市和鄉村的差異。

  2.影響聚落形成的原因。

  【難點】

  通過分析影響聚落的形成原因,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觀念。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圖片導入,展示城市和鄉村兩張景觀圖片,提問學生“圖片所展示的景觀是什么”,根據學生所說的城市與鄉村,進而引導到本節新課。

  環節二:新課教學

  1.聚落的概念

  【教師活動】讓學生直接進行讀書歸納總結。

  【學生活動】歸納總結。

  【教師總結】聚落就是人們聚居和活動的場所。可以分成城市和鄉村兩類。

  2.城市和鄉村

  【教師活動】展示城市和鄉村的景觀圖片。

  【問題】城市和鄉村有什么區別?

  【學生回答】城市是高樓大廈,鄉村房屋較矮;城市道路寬且長,鄉村道路窄;城市人們以工業生產活動為主,農村主要是農業生產活動。

  【教師總結】城市和鄉村雖然都是聚落,但是他們在景觀、建筑密度、道路以及生產方式等各方面都是不同的,城市和鄉村是有差異的。

  【過渡】城市和鄉村有沒有什么聯系呢?

  【教師活動】出示1913年邁阿密景觀圖和20世紀末邁阿密景觀圖,讓學生結合圖進行分析。

  【學生活動】城市是在鄉村的基礎上發展來的。

  【教師過渡】了解了城市與鄉村的關系之后,引導學生在生活中所聽到的字眼兒“農村”“牧村”“文化之城”“工業重鎮”,這樣的名字之后又說明了什么呢?

  【學生活動】說明了職能不同。

  【教師總結】不同的聚落具有不同的職能。

  【過渡】引導學生,聚落的'功能是不同的,那么聚落又是怎樣形成的呢?

  3.影響聚落形成的原因

  【教師活動】出示兩幅圖片,一幅是分布在高低的鄉村,一幅是干旱地區分布在黃河邊上的鄉村,讓學生進行分析,影響兩個聚落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學生活動】避洪、獲取水源。

  【教師總結】一般情況下,影響聚落形成的自然原因有優越的氣候條件、平坦的地形、豐沛的水源、肥沃的土壤。

  【過渡】除了自然原因外還有沒有其他的因素?緊接著出示“石家莊火車站”“硅谷”的兩張照片,讓學生結合圖片及剛才分析自然原因的方法,進行小組討論分析。

  【學生活動】小組代表討論后回答。

  【教師總結】除了自然原因之外還有人文原因,包括“交通”“科技”。

  環節三:鞏固提高

  【教師活動】讓學生分析一下北京城市聚落形成的原因。

  【師生共同總結】自然:地形、水源。人文:政策、交通。

  環節四:小結作業

  小結:請學生分享總結本節課的知識要點。

  作業:搜集一些影響聚落形成因素的相關資料。

  四、板書設計

【初中地理教案】相關文章:

初中地理教案初中區域地理教案11-03

初中地理的教案01-05

初中地理教案11-06

初中地理教案04-14

初中地理教案【推薦】12-24

【精】初中地理教案12-31

關于初中地理教案11-26

【推薦】初中地理教案01-10

初中地理備課教案05-01

有關初中地理教案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