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綜合實踐活動課方案

時間:2024-10-12 18:11:44 活動方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綜合實踐活動課方案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能無誤進行,往往需要預先制定好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計劃。那要怎么制定科學的方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綜合實踐活動課方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綜合實踐活動課方案

綜合實踐活動課方案1

  一、指導思想

  為了切實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精神,依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要求,結合我校實際,特制江都區第一中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

  二、課程實施目標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目的是讓學生聯系自然和社會實際,通過親身體驗和相關內容的學習,積累和豐富直接經驗,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和提高,培養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終身學習的能力。通過本課程學習,使學生獲得參與專題研究、社會實踐與社區服務的切身體驗,掌握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與實踐技能,培養服務意識與奉獻精神,學會合作與分享、尊重與欣賞,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良好的生活態度,關注自然、關注社會、關注未來,形成良好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三、課程的內容和實施辦法 第一部分:研究性學習課程內容

  研究性課程在內容上要注重聯系學生的學習生活實際,聯系自然界、社會和人自身發展的實際問題,要有效地利用各種社會資源和自然資源,緊密結合各地區和學校的實際開展學習、研究。無論學生確立的探究課題是自然問題、社會問題還是自我問題,在研究性學習開展中都應對自然、社會、自我三者作整體關注,充分挖掘研究課題所具備的自然因素、社會因素和自我因素,努力實現自然、社會和自我的內在整合。大概分類如下:

  (1)自然環境類:主要是從研究人與自然關系的角度提出的課題,如環境保護、生態建設、能源利用、農作物改良、動物保護、天文研究等方面與人人生活背景相關的課題。

  (2)社會生活類:主要是從保護人與社會關系的角度提出的課題,如學校規章制度研究、社會關系研究、企業研究、社會管理、社團活動、人群心理、人口研究、城市規劃、交通建設、法制建設、政治制度、社會經濟發展、宗教研究、貿易與市場研究等與人生活背景相關的課題。

  (3)歷史文化類:主要是從研究歷史與人的發展角度提出的課題,如鄉土文化研究、民俗文化研究、,歷史蹤跡研究、名人思想與文化研究、校園文化研究、傳統道德研究、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研究、東西文化比較研究、民間文學、藝術研究、影視文化研究、時尚研究等與個人生活背景相關的課題。

  (4)個人發展類:主要是從關注個體成長的角度提出的課題,如學生社團研究、學生群體研究、學生消費研究、學校制度與學生成長、班級制度與文化、流行文化、時尚文化、行為方式研究、同學關系研究等與學生生活直接相關的課題。

  (5)跨學科綜合類:主要是從科學技術與時代發展角度提出的,與中學的學科知識有一定的聯系,但主要是需要多學科參與的、有助于了解當代前沿科學的綜合學習課題,如遺

  傳與化學、納米技術、計算機與多媒體技術、基因工程與克隆技術、產權經濟、組織行為等與現代生活息息相關的新事物的研究課題。

  2、課程特點

  (1)開放性

  實施主體開放(師生、專家、家長); 活動時間開放(分散與集中課時雙結合);

  活動空間開放(教室、學校功能室、校外廠企、街道、景觀等); 學習內容開放(學科、社會、生活、課題、活動設計……); 學習手段開放(讀書、上網、社會調查、實地考察、討論等); 研究方式開放(參觀、訪問、觀察、調查、實驗、資料收集); 成果表達開放(論文、報告、方案、展品……)。

  (2)自主性

  研究性學習活動應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體驗。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幫助者、促進者,教師的教學應有利于學生自主活動的開展和深化。在學習方式上表現為:學生“自由結合、自主選題、自主探究、自我評價”。

  (3)探索性

  研究性學習從研究范圍的確定、研究目標的定位、研究過程的安排、研究方法的采用、研究成果的表現,都由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探究”完成。

  (4)實踐性

  “研究性學習”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板塊之一,說明它的特征是實踐性,而且在學習內容上看,研究性學習強調理論與社會實踐、科學和生活體驗的聯系。因此,要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生活,親身參與社會實踐活動。

  研究學習的實施步驟

  1、培訓教育。特別是對于七年級學生,由于很多都是第一次進行研究性學習,學校可通過講座,課堂教學,網站,板報等多種形式,就如何進行研究性學習進行培訓。在每次開展活動前進行安全、禮儀、法制等方面的教育。

  2、選擇課題。由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在老師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和學生自身生活中自主選擇和確定研究專題。提倡課題的綜合性、社會性、探究性、開放性、獨特性;強調課題的需求性、創造性、科學性、可行性。鼓勵課題形式的多樣性,可以是文獻研究、觀察報告、項目設計、科學實驗、社會調查、問題追蹤等。

  3、制訂計劃。課題小組確實研究課題后要填寫課題實施方案表格,內容包括課題名稱、課題背景說明、課題的意義與價值、小組成員及分工、指導老師、研究目的與計劃、活動步驟、活動場地與器材申報、預期成果等。

  4、搜索資料。根據計劃,各成員承擔自己的職責,通過圖書查詢、網絡搜索、參觀訪問、問卷調查、實驗記錄等多種途徑和渠道廣泛搜集資料,建議學生做好記錄,有條件的可進行錄像、攝像、錄音、下載等。

  5、整理總結。對搜集到的各種資料,研究小組一定要進行討論和分析,各成員都要表達自己對問題的認識與理解,然后對資料做出處理,如發現缺少材料,可繼續進行搜集,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可通過不斷的整理、分析、驗證、提煉等,形成課題成果。課題成果的形式可以是研究報告、小論文、項目設計、實驗報告、科技作品等。

  6、交流評價。

  各班每個課題組把自己的成果以各種方式在班中進行展示,同時學生小組展開互評和指導老師進行評定,并推薦出優秀課題參加級的優秀成果展示。

  第二部分:社區服務課程內容

  社區服務屬義工或志愿活動性質,要求學生以服務者的身份參與到服務社區的各項活動領域中,多方面體驗并認識服務對象,應用所學的知識,提供各種對社區有意義的服務,不斷增強對他人、社區乃至整個社會的服務意識和奉獻精神。包括:

  1、社區宣傳教育活動,如

  (1)法制宣傳、人口與保健宣傳、環保與衛生宣傳活動及系列主題宣傳日活動;

  (2)所在鄉鎮、街道居委(村委)文化管理、文化宣傳,布置文化宣傳長廊、展版,進行文化咨詢;

  (3)進行城鄉科技、科普宣傳活動;開展城鄉文體活動;

  (4)組織同學在所在鄉鎮、街道開展文化宣傳,傳播科學技術知識、破除迷信。

  2、社區環境建設活動,如

  (1)城鄉環境衛生,城鄉綠化、美化工作;

  (2)負責所在鄉鎮、街道、村委、公園、學校等公共區域的清潔衛生管理;

  (3)負責所在鄉鎮、街道、村委某一道路、廁所公共清潔衛生管理;

  (4)擔任所在鄉鎮、街道居委政管理助理,幫助維護街道衛生、清理牛皮癬;

  (5)城市交通秩序維護活動;

  (6)擔任所在鄉鎮、街道居委街道交通管理助理,協作交通管理。

  3、幫貧助困活動,如

  (1)進行社會福利院的`“愛心接力”,為所在鄉鎮敬老院孤寡老人提供服務;

  (2)開展扶貧捐贈活動,為所在鄉鎮需要幫助的老弱病殘提供服務;

  (3)中小學生假期學習或活動輔導,幫組有困難的低年級學生;

  (4)擔任所在鄉鎮、街道學習困難學生校外輔導員。

  4、行業輔助性活動,如

  (1)為社區大型活動提供志愿者服務;

  (2)在公共活動場所(如公園、圖書館)參與管理服務;

  (3)擔任所在鄉鎮、街道某一企業管理助理或義務監督員;

  (4)在廠家或商家的產銷旺季進行幫忙;

  (5)支援農忙等。

  社區服務的實施程序

  1、活動前教育。學校在活動前都安排一定時間進行安全、法制、禮儀教育。教育學生預防事故,注意自我保護;教育學生必須遵紀守法,遵守實踐地和社區的規章制度;教育學生禮貌待人,體現我校學生良好的精神風貌。

  2、內容選擇。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從接觸的生活世界出發、從熟悉和關注的社會實際中選取活動主題和內容。活動要堅持“就近”原則,注意活動的主體性、可行性、經濟性和安全性等。

  3、精心規劃。學生必須首先聯系好將要前去服務的地點或單位,制定活動計劃,報告家長、班主任或指導教師,填在《江都區第一中學學生社區服務活動記錄卡》。家長、班主任或指導教師要對活動的計劃與地點進行考察分析,并對服務活動的可行性和安全性進行評估。社區服務活動要在家長、班主任或指導教師認可并簽字表示同意的情況下方可實施。

  4、活動實施。學生必須按計劃進行活動,接受服務區負責人的領導。班主任或指導教師要隨時關注活動的開展。在活動中組長要協調好小組成員及各方面的關系,各成員要發揮團隊精神,相互協作,確保活動的順利進行。每項服務活動實施過程中,學生必須認真填寫《江都區第一中學學生社區服務活動記錄卡》,可收集一些活動相片,還應該撰寫一些有關活動的經歷、收獲、感受或體會等內容的文章。

  5、總結交流。每學年各班級安排一次社區服務活動的總結交流。交流的內容應有《江都區第一中學學生社區服務活動記錄卡》、相關材料證明如一些介紹活動過程和體會的文章、活動相片或視頻等。交流形式由班級自定,可以是主題班會、班級網頁、墻報展覽等。

  6、學生匯總。每項社區服務活動的原始材料,把填寫的《江都區第一中學學生社區服務活動記錄卡》及相關材料證明(如一些介紹活動過程和體會的文章、活動相片)粘貼在一起裝訂成《江都區第一中學社區服務登記手冊》上交,由學校組織考核評分。

  第三部分:社會實踐的內容

  1、軍訓:這是一個必修項目,也是社會實踐課程的一項重要內容,主要進行軍事知識教育、軍事技能訓練和紀律的養成教育。

  2、參觀、訪問和調查活動、社團活動:可以郊游,參觀人文景觀等;可以到德育教育基地參觀考察,接受思想教育(例如清明節祭掃革命烈士墓)等;可以抓住社區焦點、熱點問題,進行環保、國情民情調查等活動;可以結合教學內容進行驗證性的調查;訪問則一般以國家或地方政府機構、政府官員、特殊人物、特殊群體等為訪問對象。

  3、班級值周活動和校內勞動。

  活動實施的過程

  1、活動前教育。學校在活動前都安排一定時間進行安全、法制、禮儀教育。教育學生預防事故,注意自我保護;教育學生必須遵守法規,遵守實踐地和社區的規章制度;教育學生禮貌待人,體現中學生良好的精神風貌。

  2、內容選擇與活動規劃。除軍訓項目外,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已有的知識水平,從生活實際出發,從熟悉和關注的社會中選取活動主題和內容,并形成社會實踐小組,聘請指導老師,聯系好將要前去實踐的地點或單位,制定小組活動計劃,并在小組活動計劃的基礎上制訂個人活動計劃。將小組活動計劃和個人活動計劃報告班主任和指導教師并征得他們的同意。

  3、活動實施。新學期開學的第三周召開開題報告會,組成活動小組,確定活動主題,明確成員職責,制訂活動計劃。學生必須按計劃進行活動,服從實踐地負責人領導,班主任和指導老師要隨時關注活動的正常開展。在活動中組長要協調好小組成員及各方面的關系,各成員發揮團隊精神,相互協作,確保活動的順利進行。要記錄活動過程和活動心得。

  4、總結交流。活動結束后,小組完成社會實踐的報告。個人寫出活動小結及活動過程中的體會、感受等,先在小組內交流,然后組織小組間的交流。形式由班級自定,可以是主題班會、班級網頁、墻報展覽等。每班推薦最好的一個活動小組參加級組的社會實踐活動成果匯報,評選出10個活動小組參加學校舉辦的社會實踐活動成果匯報交流大會,評選出優秀活動組一等獎2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5名。 時間安排在初二第二學期期中考后(5月上旬)。

  5、評價考核。小組和個人提供相應的材料,由班主任和指導老師進行初步評,然后由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領導小組進行終評,學校學分認定委員會進行學分認定,教務處完成學分登記。

  四、課程實施領導小組

  組長:喬志軍校長

  組員:教務處、教科室、政教處、團委、總務處負責人及年級組長

  綜合實踐活動由下列部門和機構進行管理:教務處、教科室、政教處、團委、總務處、備課組、班主任、科任教師,由以上相關人員或代表組成的課程學習指導中心,對學生進行指導。各部門必須相互協調、相互配合,使課程實施規范化、科學化,使之具有可操作性,力求使課程順利進行。

  五、教學的基本原則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在實施中除應遵循一般的教學原則外,還應根據綜合實踐活動的特點和學生的身心發展的規律,遵循以下原則:

  1、自主性原則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應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體驗。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幫助者、促進者,教師的教學應有利于學生自主活動的開展和深化。

  2、開放性原則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應創設十分寬松的學習環境,讓學生享有充分的心理安全,在時間的安排、主題的確定、方法的運用和成果的表達方面有相當大的靈活性,為學習者發揮個性特長和才能提供廣闊的空間,從而形成一個開放的學習過程。

  3、實踐性原則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強調有豐富材料和真實的情景,主張學生在”做中學”。學生在與環境的互動中獲得直接經驗和情感體驗,這些新經驗與原有的概念和技能相互作用,最終形成可應用的個性化理論、模型和技能。

  4、綜合性原則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應從學生身邊的事物或問題出發,形成跨越諸多學習領域的活動,以利于知識的融會貫通和多角度、多層面地思考問題能力的形成。通過親身的實踐,使學生了解和關心社會,了解和探索自然的奧秘并形成綜合看待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全員性原則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并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和選擇,力求使每位學生都能得到發展。

綜合實踐活動課方案2

  一、指導思想

  根據教育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南”的有關要求,認真開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各年級、各班要按對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以認真的態度、務實的措施,規劃和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大膽實踐、積極探索、積累經驗。在實施過程中強調“整合”,注重“實踐”,突出“開放”,關注“過程”,提倡“自主”;反對“教”綜合實踐活動課、反對反復排練的“表演式”綜合實踐活動。從而更好地推進我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有效實施,提高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水平

  二、具體工作及措施:

  1、加大學習與培訓,提高課程意識

  繼續重視組織全體教師認真學習有關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論和經驗,學習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3—6年級)(征求意見稿),相關“綜合實踐活動”的論述及其它有關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論和經驗文章,進一步提高認識,增強課程意識。強化校本培訓,認真抓好每月2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驗教師的集中專題培訓,增強培訓和學習的實效性。使全體教師、特別是本學期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驗教師明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在促進學生發展、教師專業成長、學校特色建設中的獨特作用;明確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策略和操作要點。

  2、抓好課程實施

  (1)各教師根據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及本學期實施計劃,明確本學期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目標和基本思路,認真制訂好“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計劃”,作為課程實施以及學校管理和檢查課程實施情況的依據。

  (2)努力組織好學生的綜合實踐活動。在過程中做到獨立選題、自主活動;展開過程、深度探究;重視交流、豐富體驗。

  (3)積極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研究。本學期,要在活動過程的評價及評價指標的確立方面作探究,各教師要注重研究過程資料的.收集、整理與積累。教育學生使用好“綜合實踐活動記錄卡。

  (4)要認真及時積累有關資料。對于學校來說,主要是計劃、教師管理、課時管理、檢查調研等過程管理方面的資料;對于教師來說,主要是實施方案、活動設計、活動案例和專題性總結等實施過程以及反思成果方面的資料;對于學生來說,主要是做好綜合實踐活動設計記錄。

  3、加強課程管理

  通過多種途徑檢查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情況,督促和幫助各教師真正落實本課程。并通過問卷、抽查等形式,了解各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情況,學校舉行的調研,要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情況,作為一項內容。檢查的重點是:課程實施的基本保證(課時、計劃等的落實情況);活動過程(活動設計、展開、總結等基本環節的落實情況);活動實效(有關活動成果、教師反思和學生反映)等。要將平時了解和專題檢查結合,督促教師認真開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4、加強研究和交流。

  要通過案例分析式”、“對話研討式”等多種形式,交流如何組織和指導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經驗,討論、研究解決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認真開展好公開課研討活動,利用好網絡,加強校內外的橫向交流,不斷提高課程的實施水平。

  5、開發利用資源,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保障

  首先,校內圖書室、網絡教室、標本室、美術陳列室等,是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資源,要進一步改進開放辦法,使學生能更加主動和便捷地利用這些資源開展活動。其次,各教師要充分利用鄉土資源,進行有選擇地運用和開發。再者,要調動家長的積極性,采用多種形式和途徑向家長進行宣傳,使廣大家長認識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支持和正確輔導孩子參加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綜合實踐活動課方案3

  本教學案例《生活中的食品安全》的活動對象是小學五年級的學生,我主要從活動背景、活動目標、活動過程、活動反思四個方面加以展開:

  一、活動背景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受到全社會的關注和重視。隨著社會的發展,科學技術日益滲透到了我們的食品領域中,問題食品嚴重損害了社會的穩定,損害了人們的健康。食物是我們人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但食物的質量問題會導致一些疾病甚至食物中毒,小學生年齡小,社會經驗較少,辨別是非能力不強,可能是最大的受害者。再加上一些家長怕孩子不到吃飯時間就餓,往往每天都給一些零用錢,讓學生在校期間買零食吃,以補充正餐的不足,但是這樣往往適得其反,導致一些同學身體發育不正常,有的身體逐漸消瘦,有的過于肥胖,究其原因目前市場上的食品種類越來越多,口味各異,非常受青少年的青睞,但是許多食品如餅干、漢堡、香腸、飲料等食品中存在著對身體健康不利甚至有害的成份,有些已被世界公認為垃圾食品。并且有些學生從路邊的小攤隨意買一些“三無”產品:過期食品、含有色素和防腐劑的食品,甚至是地下工廠生產的食品。一些同學因買了這一類食品,吃后輕則腹痛,重則嘔吐、腹瀉、以至食物中毒,嚴重危害孩子們的健康,面對這種局面,我們開展《生活中的食品安全》的綜合實踐活動,旨在讓學生明白垃圾食品及其危害,從而遠離垃圾食品,造就健康體魄!二、活動目標

  知識目標:

  1.通過問卷調查、查閱資料等方式,明確垃圾食品的定義、類型和危害。

  2.學習了解有關食品安全的知識,關注食品安全,遠離垃圾食品。

  能力目標:

  1.通過在活動中親歷采訪調查、資料收集的活動歷程,培養搜集資料、處理資料的能力,鍛煉動手實踐、收集、分析、處理、利用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合作意識和與人交往的能力。

  2.通過辦板報、手抄報,寫標語等形式對全班及全校同學進行“講究食品安全”的宣傳活動,提升同學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

  1.通過體驗式學習活動,了解垃圾食品危害,切身體會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從而提高食品安全意識,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飲食習慣,遠離垃圾食品。

  2.通過這次活動,了解食品安全現狀及食品安全的知識,了解與食品安全相關的法律法規。懂得用法律維護消費者合法的權益,增強社會責任感。

  三、活動流程:

  此次活動分五個階段進行,它們分別是:

  第一階段:選擇確立主題,制定活動方案

  第二階段:依據活動方案,展開調查研究

  第三階段:搜集整理資料,應用深化活動

  第四階段:成果交流匯報,展示評價活動

  在整個活動過程中,特別關注學生的生成性問題,及時提供指導和解決方案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

  1、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學生的發展水平決定了教師要創設問題的情景,激發內在的動機,幫助學生確定體驗的活動和探究的方向。開始上課了,老師問:民以食為天,我們每天都離不開吃的、喝的,老是想問一下,你們都吃些什么?聽到說吃的,孩子們七嘴八舌的說開了。老師適時的把學生的食物名稱寫在黑板上。老師接著說,這些食品不僅好吃,還給我們提供了營養,提供了能量,我們的生存離不開食品,我們的健康離不開食品,食品對我們來說太重要了,可是不會的食品也會影響我們的健康,請同學們看一段視頻

  學生通過觀察,思考提出食品安全問題,同學們根據飲食安全資料自由交流,根據學生已有的事例,感受。在老師指導下歸納出一下有價值的選題;整理如下:

  ①生活中都有哪些不安全食品。

  ②不安全食品會對身體造成什么傷害。

  ③怎樣辨別不安全食品

  ④食品安全知識、

  2、選擇內容,設計方案

  我們提出了這幾個問題,該怎樣研究呢?我們來設計一下活動方案。我由一個問題引入:你對這幾個問題哪一個更感興趣,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選擇,但重要的要知道到底要研究什么,該怎樣研究。

  學生根據所選問題,在老師的指導下分成了四個小組,組名內容研究方法

  飛龍組食品安全意識問卷調查

  福娃組不安全食品的危害問卷法訪談法

  飛虎隊怎樣辨別不安全食品資料收集

  喜洋洋搜集食品安全知識資料收集

  在這一階段,教師側重于策略上的指導,每一組研究那方面內容,怎樣研究,如何分工等。由學生自己決定,我給與適當的點撥和指導,我要求小組長根據每個人的特點進行恰當的安排,使每個人各盡所能,各盡其責,揚長避短。但同時又強調,每小組,每成員之間既要有分工,又要有合作。要體現團隊精神。

  第二階段:調查活動階段

  綜合實踐是具有生成性的,隨著活動的不斷展開,新的目標不斷生成,新的問題也不斷產生。因此,在這一階段,除了面對全體上好方法指導課,更要根據學生一對一的解決。

  在教師的帶領下,學生分組開展有效的活動,采訪小攤小販;上網查閱資料;歸類整理資料;制定班級問卷調查表

  1、深入學生生活,搜集并交流調查情況,分析數據。

  2、搜集資料,采訪調查,實地體驗。設計四個綜合活動,如下:

  綜合活動一:調查班內同學喜歡吃的小食品價格,及購買地點。調查生活中常見的有害食品,知道他們對人體的危害。

  綜合活動二:網上查找資料,了解“三無食品”、“垃圾食品”的含義,食品添加劑的種類、“膨化食品”、“洋快餐”等危害著人們的健康。

  綜合活動三:社會實踐活動,拍攝街頭攤點食品,采訪學生喜歡吃小食品的原因。

  綜合活動四:借助多媒體、情景劇等,了解當前食品安全現狀,懂得正確選購安全食品,維護合法的消費者權益。

  第三階段:整理收集材料階段

  綜合實踐活動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一段時間后不,學生那一份份調查資料、現場拍攝的圖片,手抄報,宣傳標語呈現出來。有了這些依據,我們怎樣更進一步的應用、深化活動,達到讓學生認識到不安全食品的危害。提高食品安全意識。

  1、整理資料,完成活動階段性小結。

  2、跨組進行交流,實現“雙贏”。

  3、在學校張貼標語向全校學生呼吁:為了我們的健康,購買安全食品。

  第四階段:匯報展示階段

  在這個階段,我安排了“食品安全伴我行”主題班會,通過班會課的形式完成了匯報、交流和展示。

  在各小組利用課余時間準備的同時,我是他們的.合作者,給他們出主意,提意見。集體匯報是一個信息交流的良好環境。一方面通過成果的展示和交流來體現課題的研究價值,產生輻射作用。另一方面為學生再次提供了創造機會和學會欣賞別人的機會。在一方面匯報的同學從精心準備到展示,大大提高了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心理滿足感。

  回報結束后,對學生的評價采用設獎形式,并將“優秀組織獎”,“積極參與獎”,“最佳訪問獎”、“最佳記錄獎”等獎項授權交給每個小組成員,在他們的討論和評議中產生獲獎者。

  四、反思

  教師及時有效的指導,是綜合實踐活動成功實施的基本條件。在《生活中的食品安全》這一主題活動實施過程中,我感受最深的是綜合實踐這門課的生成性,不論在哪個階段,都有許許多多意想不到的問題產生。有的學生半路興趣改變,提出改組;有的小組活動活動方法不得要領,屢屢受挫;在最后發獎階段的爭論…這些,都要求我們必須時時刻刻關注學生的每一個活動環節,及時的針對這些問題加以指導,讓活動順利的開展。

  當然,學生的綜合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在這一活動中,孩子們的問題意識,探究能力正逐步提高。點點滴滴的進步,讓我意識到:相信他們也能撐起屬于他們的一片藍天、

綜合實踐活動課方案4

  一、實施背景

  我國基礎教育領域第八次課程改革順應了時代發展,出現以下特點:加強課程綜合性,軟化學科界限,重視跨學科的整合,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倡導學生進行探索及體驗學習。于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應運而生。

  20xx年6月,經國務院批準,由教育部頒布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在“課程結構”部分明確指出:從小學至高中設置綜合實踐活動并作為必修課程,其內容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這是課程體系的結構性突破。此次課程改革設立的綜合實踐活動是對活動課程的繼承、發展與規范。當前舉國上下積極推進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基礎教育的課程體系亟待改革與創新,設置綜合實踐活動是應對這一需求的重要舉措。

  綜合實踐活動是課程改革中的一個亮點,是落實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大舉措,是新的教育教學觀、課程價值觀在課程教學領域的具體體現,對于有效改善中小學課程結構,豐富課程類型,切實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和教師教學觀、課程觀的更新,將發揮獨特的作用。

  我校作為省知名實驗小學,歷來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發展學生個性,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為宗旨,具有“輕負擔、高質量、五育和諧”的辦學特色。面對21世紀社會發展的新形勢和新要求,我校根據學生不同年齡的需求,將在3-6年級中認真貫徹執行國家教育部頒發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的要求,緊密結合我校學生特點,我市人文、環境、社會經濟發展等實際,借助社區為網,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全面鋪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驗工作。

  二、指導思想

  本著為學生終身發展服務這一理念及創建一流學校的信念,我校積極投入到校本課程的開發、探索與實踐中去,在全校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我們努力打破學校的封閉性,引導學生綜合運用社會、生活和學科知識,開展以學生為主體的自主動手動腦的實踐活動。通過實踐,增強學生的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形成對自然、社會、自我的整體認識,培養作為一個社會人、現代人的各種能力和素質,讓學生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創造,從而促進學生的終身學習和可持續發展。

  通過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讓教師牢固樹立和全面落實xxxx,貫徹新課程標準,努力開發課程資源,扎實開展實踐活動,不斷完善評價體系,提升教師專業水平,努力形成學校特色。

  三、實施目標

  綜合實踐活動的總目標是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系,推進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內在聯系的整體認識與體驗,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3-6年級綜合實踐活動的具體目標是:

  (一)親近周圍的自然環境,熱愛自然,初步形成自覺保護周圍自然環境的意識和能力

  接觸自然,豐富對自然的認識

  欣賞自然世界,發展對自然的熱愛情懷

  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理解人與自然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系

  知道如何保護和改善自然環境,并身體力行

  (二)考察周圍的社會環境,自覺遵守社會行為規范,增長社會溝通能力,養成初步的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對社會負責的態度

  認識社會資源,并能有效運用

  走入社會,熟悉并遵守社會行為規范

  發展人際交往,養成合作品質,融入集體

  力所能及地參與社區服務活動,體會參與社區服務的意義

  (三)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習慣,初步具有認識自我的能力,養成勤奮、積極的生活態度

  注重生活衛生,料理自己的日常起居

  認識各種災害及危險情境,學會自我保護

  端正勞動態度,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

  認識和了解自己,樹立人生理想,積極進取

  (四)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養成從事探究活動的正確態度,發展探究問題的初步能力

  關注日常生活及周圍環境中的問題,激發探究的熱情

  考察科學發現的歷程,感受并初步養成從事探究活動所必備的精神和品格

  親身實踐,學會使用一些最基本的工具和儀器

  嘗試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初步掌握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四、實施理念

  (一)堅持學生的自主選擇和主動參與,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二)面向學生完整的生活領域,為學生提供開放的.個性發展空間。

  (三)注重學生的親身體驗和積極實踐,促進學習方式的變革。

  五、實施構想

  1.健全組織務實管理

  學校成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領導小組。校長室負責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整體工作,教務處制定學校綜合實踐活動實施方案,并協同教科室負責培訓、鑒定教師的工作、課程的組織與落實,課程研究的資料積累和檔案管理工作。政教處、大隊部圍繞《小學社會實踐的深化研究》國家級子課題要求,認真制訂好實施方案,開展活動。

  建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心活動組,以年級為單位,加強合作與研討。各年級組教師認真制訂“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計劃”、“班級綜合實踐活動計劃”。

  在此基礎上,各年級組應加強平時的研討,每周開展集體備課,研究年級主題活動方案的制訂、活動資源的開發、活動過程的組織、活動成果的展示等。

  配備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指導教師,在具體活動中實施協同教學。全校各學科教師都應承擔進行綜合實踐活動的指導任務,按學科性質和學校課程安排,落實到人、到班,但考慮到一些綜合課題研究的進程,也可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領導小組的協調下進行彈性安排。

  課題研究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中心活動組成員:年級組長、班主任、藝術自然等學科教師。

  2.加強學習更新觀念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一門新的課程,也是課改中的一個難點,如何突破,首先組織教師認真學習理論,從思想上提高認識,了解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念、性質、特點、目標、內容、原則、評價及管理。

  3.保證時間開足課程

  按照《九年制義務教育課程計劃(試驗稿)》的規定,綜合實踐活動是小學3-6年級的一門必修課程,每周平均3課時。

  學校為了學生對課題的自主選擇與主動探究,確保3-6年級平均每周3課時排進課表,采取彈性課時制,做到集中使用與分散使用相結合。例如,可以將每周的時間集中在一個單位時間使用,也可將幾周的時間集中在一天使用,或根據需要將綜合實踐活動時間與某學科打通使用。學校在保證基本課時(每周3課時)總數的前提下給予學生彈性的時空環境,允許不同的學習小組或個體有不同的學習進度,保證活動的連續性、長期性。同時注意開發利用周末、節假日等課外時間,保證綜合實踐活動充分的展開。

  考慮到小學生的年齡特征,為保證綜合實踐活動安全、有效地開展,學校鼓勵以小組為單位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小組由學生自己協商確定,教師不過多介入選擇。小組成員的組成不限于班級內,為使實踐與探究走向深入,允許并鼓勵各班之間、不同年級之間、甚至不同學校、不同地域之間小學生的組合。各人獨立進行的活動與探究也可以。

  4.多元開發努力探索

  學校圍繞人與自然的關系、與他人和社會的關系、與自我的關系這三條綜合實踐活動線索,把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這四個指定領域,與班隊活動、興趣小組活動、節日活動以及學校的德育活動、某些傳統活動、學生的心理健康活動等非指定領域相融合,充分發掘學校課程資源(學科課程和自行開發的校本課程)和校外資源(六個“校外綜合實踐基地”:市交巡警一大隊、市東辛乳業有限公司海南分場、市消防支隊、市中級法院刑一庭、市雙寶乳業有限公司、市農科所,一個“校外德育實踐基地”:路南街道辦事處賈瑋社區,一個市德育活動基地),確定學校的綜合實踐活動主題如下:

  三、四年級:主題了解自我、了解自然、了解社會。

  (1)“海連中路少年交警”:20xx年學校成立了“解放路小學海連中路少年交警隊”,這是z市第一支少年交警隊。隊員們在學生中宣傳交通法則,積極協助交巡警叔叔維持學校門前的海連中路交通秩序,營造知法、懂法、用法的良好氛圍,小交警們為港城建設增光添彩。

  (2)“生日,我是這樣度過的”:通過調查請客人數、整個生日的消費額等,再通過網絡調查一些貧困地區的孩子過生日的情況,在自主探究、比較中形成合理消費的意識。

  (3)選題有水生植物調查,愛的天使在行動,參觀圖書館,過個中國年,爭當文明小住戶,制作書簽,走進田野,養金魚,課件十分鐘等

  五、六年級:主題為親近社會,發展自我,探索自然

  (1)“學校的午餐”:學校中午就餐的學生很多,針對就餐情況組織學生調查、采訪、分析學校午餐菜譜,繪制統計表,配置合理菜譜。

  (2)“紅領巾書市”:學生通過相互交換、買賣家中閑置的書籍,學會了選擇、掌握一定的銷售技巧,分析、應變能力,體驗了成功。活動所得,學校有目的的組織獻愛心活動,捐助給貧困生和希望工程,升華活動的主題。

  (3)“親歷生活嘗試成功親近自然和諧發展”:以宿城和連島這兩個教育基地,因地制宜,安排活動的內容。通過生活技能培訓和家政訓練,來提高學生獨立生活的能力;通過生態調查和漁家風景調查,將勞動與社會實踐整合;通過隊列訓練和體能訓練,磨練學生的意志。

  (4)“關心校園呵護綠色”:調查學校的綠色植物,研究植物的名稱、對環境的作用以及保護的措施。

  (5)“爭做環保小衛士”:進行環境污染情況調查,研究整治環境的舉措與建議。

  (6)“走進鄉村”:在幾個農忙時間,組織學生走進田頭,親自實踐,由此懂得一些農作物的生長過程,體會到農民的辛苦。

  (7)“苗苗菜圃”:學校開發一塊綠地,由大隊委為主要成員,吸收種植愛好者組成研究小組,進行農作物的研究。同時他們積極和農科所聯系,讓專家從科學種植的角度指導學生實踐。

  (8)“小小星座我的家”:學校擁有全套的閉路電視及廣播系統,組織學生分批、分期制作電視節目和廣播內容,每周三播出,所有節目全由學生自主選材、供稿、攝像、剪輯、錄音、后期制作以及主持。

  (9)“探究性研讀”:結合家鄉的風土人情、自然景觀,研讀了長篇小說《西游記》,自主開展了活動。

  (10)“走進社區愛心行動”:學校在賈圩社區“成立紅領巾書社”,“認養紅領巾綠地”,“開辟紅領巾報欄”,“建立紅領巾助殘養老小分隊”,各年級自主選擇主題,切實開展活動,以此增強學生對社區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關心和支持社區建設。

  (11)“創新與設計”:學生自主進行科技小發明、小創造的探究,如廢紙的利用、巧用易拉罐、酒瓶的妙用、碎木塊的利用等。

  (12)“科技與生活”:結合社會、科學課的有關內容,聯系身邊的生活,開展活動。

  (13)“小小藝術家”:結合學校及班級的興趣小組活動,從美術、音樂、  (14)“我是媽媽好幫手”:五一前,學校舉辦“家務小能手比賽”,分年級由學生自主確定內容(穿衣服、釘紐扣、包餃子、做冷盤、摘菜等),學生通過探究、掌握、操作,形成了能力,培養了習慣。

  (15)“快樂童話節”:通過征文、繪畫、講故事、編排童話劇、布置教室等活動方式,促進分工合作,學會咨詢,提高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

  (16)“學雷鋒活動”:學生自主設計學雷鋒行動方案,通過多種形式的實踐活動,感受雷鋒精神的實質,以此培養關心集體,關心他人的優良品質。

  這些活動按兩種類型設計:一類是短線活動,即利用一次集中活動時間(或2-3課時)基本可以完成的活動;一類是長線活動,即需要多次活動甚至幾個月才能完成。在組織活動時,教師要根據實際需要,把長、短線活動穿插結合,靈活安排。

  各年級、各班根據學校提供的主課題外,再依據實際,指導學生自主開發活動子主題,制定活動方案,綜合開展活動。

  5.重視評價強調過程

  (1)評價主體的多元化。

  主要通過學生自評、小組互評、家長評價和教師評價幾種評價方法,最終由指導老師根據學生自評與小組互評的結果,分年級給出每個學生的學分與等級。

  學生自評主要根據自己所在年級評價重點的不同,就學校或教師所給出的幾項指標對自己做出中肯的評價;小組互評主要是參評的同學真實客觀地對小組中其他的同學給予評價,評價的內容可以結合各年級評價的重點來進行;家長評價是家長根據學生的表現給予的評價;教師評價是教師按照有關的要求與項目,結合學生自評與小組互評的結果,給學生做出一個客觀、公正的評價,評價要以激勵評價為主。

  (2)評價方法的多樣化。

  評價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所研究的主題,采取多樣的、有趣味的評價方式。行為觀察記錄:對學生一學期來每次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學習態度、學習情感、學習習慣、活動情況、活動能力等進行及時的評價與記錄;成長記錄袋評價。為學生建立成長記錄袋,袋內有學生研究的主題、活動記錄、活動日記、調查報告、項目作業、個人作品等參加活動的過程性記錄和成果,還有學生、教師、家長給予的評價。

  (3)評價形式的趣味化。對于學生評價,可以采取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評價方式。如大紅花、大拇指、笑臉等;通過作業本、家校聯系卡、學生評語卡等,用富有激勵性和指導性的評語;將學生好的作品展示在教室內外富有個性和創意的園地里;請學生展示方法、技能等。

  六、實施步驟

  1.準備、嘗試階段:20xx年1月--20xx年12月

  (1)制定并完善《解放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驗行動方案》。

  (2)成立課題研究的組織機構。

  (3)分層次學習課程改革的相關理論,做好教師培訓;解讀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理解綜合實踐課程的基本理念,明確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意義。

  (4)召開課題中心組成員會議,確定各年級綜合實踐活動的校本課程內容。

  (5)成立、落實社區綜合實踐活動基地。

  2、實施、改進階段:20xx年1月~20xx年12月

  (1)分年級段按計劃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2)邊計劃,邊論證;邊學習,邊實施;邊研究,邊小結。

  (3)在實施過程中組織教師動態培訓,外出參觀學習。

  3、完成、總結階段:20xx年1月~20xx年12月

  (1)總結、交流。

  (2)評選綜合實踐活動積極分子(師生)。

綜合實踐活動課方案5

  主題:xx

  活動實施對象:xx

  活動實施者:xx

  活動時間:xx年xx月——xx年xx月

  一、問題的提出

  法國藝術大師羅丹說:“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在漫長的歲月里,人們除了在自然界、社會生活和藝術領域中進行著多種多樣的創造之外,還要通過美育,實現自身的美化。席勒把美稱為“我們的第二造物主”,肯定審美教育對人的塑造的積極意義。教育的終極目的,是為了讓學生過上美的生活,度過美的一生。然而因為兩點一線的生活,因為繁重的學業,學生的眼睛很少能看到美,學生的心靈很少能感受到美!美,對于學生來說,成了一個熟悉而又陌生的字眼。對美的理解,過于簡單狹隘。七年級第三單元中的《春》、《濟南的冬天》等幾篇美文學習后,我忽然想,何不讓學生用審美的眼光看待世界,自己去尋找美、發現美、欣賞美和創造美呢?在尋訪中感受美的魅力!

  二、活動的具體目標

  知識目標:

  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引導學生有意識地觀察大自然,感悟社會生活,欣賞文學藝術作品,從而獲得對美的認識與理解。

  情感目標:

  讓學生用審美的眼光看待世界,在尋找美、發現美、欣賞美和創造美的過程中感受到美的魅力,使學生內心自然產生對美的向往和追求。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資料搜集能力、動手實踐、綜合運用、開拓創新等各方面的能力。

  三、活動實施的具體過程、方式

  (一)、活動階段構想:

  第一階段:學習《春》、《濟南的冬天》等文章后讓學生談談什么是美?學生的回答可能較簡單狹隘,教師可以提出一些疑問,開闊學生的眼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如:教師可問學生《巴黎圣母院》中的卡席莫多美不美?一個長相一般的人,當他在花樣滑冰時動作優美自然舒展,這時你覺得他美不美?一個殘疾的人美不美?為什么斷臂的維納斯讓人不能不驚嘆她的美麗和端莊?夢娜麗莎的微笑又美在哪里,讓人那么著迷?學生的眼界打開后,求知欲被激發后,再讓學生搜集資料,談談對美的新的認識;

  第二階段:準備階段——人生天地之間,大致說來,主要有三種不同形態的美,那就是自然美、社會美和文學藝術美。讓學生按照研究興趣尋找合作伙伴,確定研究方向,制定計劃方案,部署好各自的任務。

  第三階段:實踐尋訪階段——通過搜集、觀察、采訪等方式,用眼睛發現美,用心靈感受美,用畫筆描繪美,用文字描述美,還可借助相機等工具,將美的瞬間定格。擁有大量的圖片資料后,小組再進行資料的整理加工,進行獨具特色的成果設計(采用制作幻燈片、錄象帶或編雜志、畫冊等形式)。讓每個學生都充分地表現自己,充分地發展自己。

  第四階段:成果匯報:讓學生代表主持班會,分組展示作品,交流在尋訪“美”的過程中的心得體會。

  第五階段:評價總結:請學生寫下對自己的評價(自己有哪些收獲,有待改進的地方在哪里),對小組成員的評價。

  (二)、活動操作流程:

  第一階段:確定研究主題

  目的:美的形態,大致說來,有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確定自己的研究主題。這樣才能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研究。

  時間:1周

  過程:

  一、學習課文《春》《濟南的冬天》后,引出“尋訪感受美”這個主題。請學生談談自己對“美”的認識。教師只需作簡單的引導,目的只在于開闊學生眼界,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可介紹學生閱讀朱光潛的《談美書簡》。)

  二、學生帶著疑問上網,到圖書館查閱資料或請教有關方面的專家后再請學生談談對美的新的認識。

  三、找到自己感興趣的研究方向,并尋找合作伙伴。

  四、小組確定研究方向,制定計劃方案,部署好各自的任務。

  如尋訪感受的是文學藝術的美的學生,可以分工合作,可分為美的散文,美的詩歌,美的戲劇,美的小說;美的繪畫作品,美的音樂作品等。可以整體把握,也可以專攻一個小主題,例如專門查找一些美的繪畫作品進行分類研究。由學生自己定向,自己制定,自己把握。教師只是適當時候給予指導。

  第二階段:實踐尋訪階段

  目的:通過親身實踐發現美、欣賞美,使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感受到“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學生在尋訪美的過程中,也會發現一些不美的現象,這會引起他們深深的思索。美與丑的對比,更能激發學生對美的向往與追求。

  時間:3~4周

  過程:

  一、小組成員按照制定的方案或單獨行動,或集體行動,開展實踐活動。

  二、擁有大量的圖片資料后,小組再進行資料的整理加工,進行獨具特色的.成果設計(可采用制作幻燈片、錄象帶或編雜志、畫冊等形式)。學生用語言描述自己心中感受到的美,用畫筆描繪自己眼中看到的美,將各種美的圖片進行剪輯,配上說明文字,裝訂成冊,用FLASH或PPT等形式來展示自己的成果,這不也是一個創造美的過程?

  第三階段:成果匯報階段

  目的:讓學生通過成果的展示,互相欣賞。相互交流實踐活動中的心得體會,也有利于學生經驗的積累。

  時間:兩節課

  過程:

  一、選出班會小主持人四名,到各組了解情況后,將班會的流程設計好。準備好幾盒優美的古典曲子磁帶在班會時播放,營造良好的藝術欣賞氛圍。

  二、邀請部分家長、任課教師參與班會活動。有條件的話還可以邀請大學里教美學的教授參加,對學生的研究成果進行評價。

  三、班會上學生用自己的方式展示成果。

  四、請學生自由上臺發言,談自己參加此次活動后的感受。

  五、家長自由發言。

  六、師小結寄語。

  第四階段評價總結階段

  1、個人評價。

  2、小組評價。

  五、活動結束后教師的自我反思

  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職業活動為思考對象,對自己在職業中所做出的行為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活動前的準備重要,某種意義上說,活動后的反思更為重要。將開展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的得失記載下來,教師的組織能力也就能在認真的總結反思中得到提高。

綜合實踐活動課方案6

  綜合實踐活動作為高中課程結構八大學習領域之一,是國家規定的每個高中學生必修的一門獨立的課程,必須堅決執行。它包括研究性學習活動、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三方面的內容,共23個必修學分,占最低必修學分的20%,占最低畢業學分的'16%。

  一、研究性學習活動

  高中三年共15學分,屬計劃內每個學生的必修課程,采用集中學習和分組研究的方式開展。高一(上)為準備階段;高一(下)、高二、各安排1個課題,高三(上)為反思、總結階段。

  二、社會實踐

  三年共6學分,每學年一周時間。高一集中進行國防教育,高二、高三安排以勞動實踐活動為主要內容。

  三、社區服務

  高一、高二年級學生必須分別參加不少于5個(共計10個)工作日社區服務,獲得2學分。

  在學校或家庭所在社區范圍內,以志愿者活動形式開展。


綜合實踐活動課方案7

  一、活動由來:

  在我們周圍浪費的現象是很多的:水龍頭人走水空流;晚上空教室里燈火徹夜通明,食堂里吃了一口的飯就倒掉了......嚴重的浪費讓人觸目驚心。很多人把節約掛在嘴邊,但內心深處的節約意識卻非常單薄。于是明明可以避免的浪費現象就產生了。其實減少浪費并不需要花很多的時間,隨手關燈、節約用紙等等,都是關鍵在于:

  人們對這個問題的重視程度。

  二、活動目的:

  (1)通過尋找生活中的浪費現象,知道浪費帶來的嚴重后果,從而增強節約意識,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2)了解浪費現象對生活的影響和危害,培養環保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

  (3)了解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獲得探究的體驗。

  三、準備活動:

  1.提出主題、確定對象:

  無論是在家庭生活中,還是在學校生活或社會生活中,我們都會看到很多浪費現象,造成浪費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解決的方法也是多種多樣。今天讓我們走進生活,走進社會,看看生活中的浪費現象。那么,你準備選擇哪個方面來開展自己的活動呢?讓我們來開展一下討論:提出自己想研究、調查的問題,與老師、同學協調好,組成自己的研究、調查活動小組。

  2.制定活動方案:

  開展活動可要有明確的活動計劃、方案,與小組同學一起圍繞感興趣的主題,制定活動方案吧。

  表1:“尋找生活中的浪費現象”調查、研究活動計劃

  尋找

  本子只用一面,水龍頭空流幾小時,沒人的房間里臺燈開一宿......

  活動地點

  飯堂(飯館)、自己家、洗手間、學校......

  活動方式

  發現浪費現象及時制止,并將它們整理好......

  時間安排

  課余時間。

  小組人員與分工

  第一組的同學:制止對食物的浪費。第二組的同學:制止對水的`浪費。第三組的同學:制止對電的浪費。第四組的同學:制止對用品的浪費。

  活動準備

  多收集一些關于節約的資料,并多做一些告訴大家節約對自己的好處的宣傳,以減少浪費現象。

  備注

  自己先做好節約工作,才有資格管別人。

  表2:“尋找生活中的浪費現象”調查、研究活動紀錄

  我們收集了許多節約的資料,將一些只畫了兩筆就不要的紙張回收了起來,送到造紙廠,經過那的職員加工后,又可以重新使用。

  3.活動經歷:

  (1)收集文字資料:

  根據自己尋找的內容,在網絡上、圖書館里尋找有關浪費對人類社會帶來嚴重影響的資料。

  (2)收集圖片資料:

  在學校和家庭拍攝一些同學家長浪費的照片,如中午吃完飯后的餐盆,教室里的廢紙簍等。

  (3)統計與調查:

  知道自己家、學校等的用水情況、用電情況;了解班級同學使用文具的情況......

  (4)采訪:

  向父母了解家庭的開銷狀況,知道哪些開銷是可以節約的。向同學了解平常的學習開銷狀況等。

  四、活動總結、匯報展示:

  1交流、匯報社會上,學校里,家庭里的浪費現象帶來的嚴重后果費。

  (教師補充相關圖文資料,擴展學生的視野。)

  2交流、匯報人們在衣、食、住、行、玩各方面的浪費現象。

  教師補充相關情況,便于學生對比了解。

  3交流、匯報調查浪費現象后自己的感受,談談自己的節約感受。

  教師補充學生認識的不足之處。

  4展示學校“手拉手地球村”活動的過程及活動成果,讓學生知道節約應該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5節約技能大擂臺:節約技能比賽、節約“金點子”設計、節約口號宣傳。

  教師出示一些節約“金點子”、節約口號,拓寬學生的思路

  6收獲體會:

  談談自己的親身體驗、收獲與體會。

  7教師補充、小結:

  教師肯定學生的調查研究中的表現,指出學生進一步行動的方向。

綜合實踐活動課方案8

  一、活動目的:

  1、通過課下調查、統計活動,讓學生學會給垃圾分類,了解垃圾的危害,樹立環保意識。

  2、通過統計、計算活動,讓學生感受生活垃圾回收的重要性,增強學生參與社會環保的意識。

  3、通過垃圾怎樣變廢為寶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想象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

  二、活動準備:

  1、讓學生課前調查搜集生活垃圾的名稱、種類、用途,家庭中一周產生的垃圾數量是多少?

  2、讓學生課前觀察周圍環境,說說環境的變化,并了解當今社會人們是如何處理垃圾的,怎樣變廢為寶?

  3、教師收集有關的圖片、數據、文字資料和錄象帶,廢舊的垃圾物品。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

  1、“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上一堂實踐活動課。課前讓你們調查、搜集了生活垃圾的名稱、種類、用途,家庭中一周產生的垃圾數量是多少?

  2、老師在上課前做了統計,課件展示內容如下:

  3、廢舊電池

  4、過期藥品

  5、廢塑料

  6、廢金屬

  7、剩飯

  8、廢易拉罐

  9、廢紙

  10、廢玻璃

  11、果皮、菜皮

  12、廢油漆??

  13、讓學生根據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分一分?填在統計表中。

  14、學生借助統計表,完成統計圖后仔細觀察發現了什么?得出結論:可回收垃圾比較多。緊接著教師出示一組調查數據:

  平均每人每天產生200克到250克垃圾,全球約60億人共有10億到15億千克的垃圾。但至少有億千克以上的垃圾被回收。比爾蓋茨說:“沒有不能利用的垃圾,只有放錯位置的資源,即,廢棄物,它可以作為一種資源,變廢為寶。揭示課題:變廢為寶

  二、探究新知

  1、

  (1)教師借助夏天同學們喝飲料比較多引出夏天可回收垃圾飲料瓶比較多,出示回收飲料瓶的數學題:

  一個學生一天回收2個飲料瓶,這個同學30天可以回收多少個飲料瓶?

  9個同學30天可以回收多少個飲料瓶?一名學生板演,其他同學做在練習本上。

  (2)學生通過做題體會回收飲料瓶的重要性。

  (3)教師引出這只是9個同學30天可以回收的`飲料瓶數量。那么一個年級、一個班級、一所學校、全市、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學生呢?由于三年級同學年齡小不會計算大的數據,但是讓他們感悟到回收的飲料瓶很多很多。感受到可回收垃圾的重要性。

  (4)課件展示:每回收1噸塑料飲料瓶可獲得噸二級原料。學生感悟到廢飲料瓶是一種資源。

  2、

  (1)教師借助學生天天做作業,引出回收廢紙的題目:一位同學一個月回收2千克的廢紙,我們臨城實驗小學三年級有5個班級,每個班級45名學生,三年級一個月能回收多少千克的廢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一生板演。

  (2)學生通過做題體會回收廢紙的重要性。

  (3)教師引出這只是我們臨城實驗小學三年級一個月能回收廢紙的數量。那么一所學校、全區、全市、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學校呢?由于三年級同學年齡小不會計算大的數據,但是讓他們感悟到回收的廢紙很多很多,再次感受到可回收垃圾的重要性。

  (4)課件展示:回收100千克廢紙能生產再生紙80千克,大約可以少砍2棵大樹,所以同學們保護環境從節約每一張紙開始。

  3、同學們了解了塑料飲料瓶可獲得二級原料,廢紙能生產再生紙,少砍大樹、節約資源,你還知道生活中這些可回收垃圾有何用途嗎?學生交流探討得出結論有的可以直接利用,有的經過簡單改造后變成美麗的裝飾品、科技小制作。還有的回收后再利用?

  學生再次重溫比爾蓋茨的話語:“沒有不能利用的垃圾,只有放錯位置的資源,即,廢棄物,它可以作為一種資源,變廢為寶。”

  三、鞏固拓展:

  欣賞圖片感受廢物利用的價值,激起學生廢物利用創造的熱情。

  四、課堂總結

  學生談感悟、談這節課的收獲。教師出示: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垃圾回收、舉手之勞、節約資源、變廢為寶。

  板書設計:

  變廢為寶

  1、有害垃圾

  2、可回收垃圾

  3、廚余垃圾

  學生板演:2×30×9 2×5×45﹦60×9﹦10×45﹦540(個)﹦450(千克)

綜合實踐活動課方案9

  一、課程背景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20xx——20xx年)》指出,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教育改革發展的戰略主題,是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時代要求,其核心是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的重大問題,重點是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著力提高學生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和善于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從小學至高中設置綜合實踐活動并作為必修課程”,每周3課時。在我國基礎教育新課程體系中,“綜合實踐活動”是與學科課程有著本質的區別,是我國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結構性突破。這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面向學生的未來的課程。

  作為初中學生,正是在生理和心理上處于迅速發展的時期,可塑性強,他們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思維活躍,具有強烈的探究欲望,不滿足于對書本知識的簡單死記硬背,他們對什么都表示驚奇,什么都想動手做一做,對知識與問題有一種“刨根究底”的欲望。初中階段也是培養青少年良好習慣、培養有責任感的生活和有創意的生活方式的關鍵階段,是培養動手能力和探究興趣最重要的階段,也是人生觀教育、價值觀和品德教育的關鍵階段。作為學校,應為學生提供探索問題更廣闊的背景和條件,充分拓展教學活動空間,引導他們在活動中學,在實踐中用。

  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倡導學生主動參與、交流、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塑造學生完美人格。

  二、課程目標

  1、通過綜合實踐活動,使學生初步具有發現問題、自主學習、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素質和探究能力。在實踐活動中,使學生能主動去探索和研究,激發好奇性和觀察力,主動探索和發現問題,逐步掌握探究問題的方法,養成主動地、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習慣和態度,初步掌握觀察、調查、實驗等科學研究的方法和技術,培養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成為好的學習者和創造者。

  2、通過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發展查詢、分析、加工和應用新知識的能力,具有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學會通過多種途徑和形式收集資料和信息,加工和處理各種資料和信息,養成主動積極地獲取信息的`學習習慣,發展處理信息的能力,能有效地利用先進的現代化信息工具,表達個人的思想和觀念,善于與他人合作、溝通,并能與他人分享見解和信息,成為好的交流者。

  3、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能積極主動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形成實際操作技能,培養動手能力。養成熱愛勞動的思想感情,具有參與基本的生產勞動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勞動技術,體驗勞動過程,發展創新能力、審美能力,在勞動中培養關懷他人、團結協作、尊重勞動成果等精神品質。

  4、通過綜合實踐活動,使學生養成關心自然、關心社會、關心他人的思想意識,能主動積極地參與家庭、社會生活,密切與自然、社會和生活的聯系,體驗自我對自然、對他人和社會的意義,形成負責的生活態度和生活習慣,養成良好的思想品質。

  5、通過綜合實踐活動,促進教師教育觀、課程觀的更新,改善學校的課程結構,結合學校及地方資源,完善和豐富本校課程。

  三、課程內容

  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知識基礎、心理發展特點以及新課程標準,設計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容,具體如下。

  七年級:

  ①信息技術教育,主要內容是電腦基礎知識、文字處理等。

  ②勞動技術教育,主要內容是手工制作。

  ③社區服務與實踐,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對區內水污染進行調查。

  八年級:

  ①信息技術教育,主要內容是簡單的網頁制作和網絡訪談等。

  ②勞動技術教育,主要內容是手工制作等。

  ③校園文化藝術節、一二、九長跑比賽。

  ④社區服務與實踐,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去白清、馬耳山、可口可樂公司調查。

  四、課程的管理與實施

  1、課程的管理

  ①組織建設。為使課程開設有序、高效,學校成立了由校長室、教務處、德育室、團隊、信息技術、總務后勤部門人員組成的實驗領導小組。小組各成員按照本校實驗課題、項目適當分工,分別負責校內外指導力量的組織協調和設備使用、過程落實、實驗檢查等各項工作的統籌安排,保證實驗工作有效實施。

  ②課程的開發。根據本校所在新區的特點,制定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驗方案,每次實踐活動必須要有詳盡的計劃、安排,根據計劃組織實施,并在實施中不斷完善,以避免實驗的盲目性、隨意性。

  ③課程資源。學校現有的計算機及網絡設備,祖國的大好河山、美麗的江川等自然資源。

  2、課程的實施

  ①準備階段

  a、召開教師會議,通過學校綜合實踐方案;b、以年級為單位,選擇子課題內容,撰寫年級、班級活動計劃;c、對教師進行案例撰寫和實踐操作等方面的培訓;d、分析學情,設計教案;e、分班活動、組織學生做好活動前的準備工作。

  ②實施階段

  a、確立主題;b、制定學校實施計劃,建立課程管理制度;c、分班或年級組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記錄活動過程,建立綜合實踐活動過程檔案,收集記錄學生體驗、反應;d、定期召開綜合實踐老師碰頭會,對活動進行交流、探討,對案例進行反思和評價;e、課題組對各班的綜合實踐情況進行關注性測評,對活動中出現的問題、困難及時采取措施并加以引導、調整,促使活動順利進行;f、開展學生評價指導、探索并制定具有學校特色的綜合實踐評價指導體系。

  五、課程評價

  1、評價理念

  堅持量化與質性相結合的評價方式,采用“自我參照”標準,引導學生對自己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各種表現進行“自我反思性評價”。強調師生之間、學生同伴之間對彼此的個性化表現進行評定、鑒賞。具體策略如下:

  ①整體觀。一方面將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各種表現和活動產品,如主題演講表現、研究報告、模型等作為評價他們學習情況的依據;另一方面,注重把評價作為師生共同學習的機會,提供對課程修改有用的信息,并實踐于教學。

  ②多元化。評價強調多元價值取向和多元標準。不僅允許對問題的解決可以有不同的方案,而且表現自己所學的形式也可以豐富多樣。此外評價主體的多元化也是被積極提倡的,在共同評價過程中,共同提高,共同獲得實驗活動的樂趣。

  ③過程性。評價要重視學生活動過程的評價,對學生作業評定,應該揭示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表現以及他們是如何解決問題的,而不只是針對他們得出的結論。

  2、對學生的評價

  ①作品評價式;②展示與交流式;③成果匯報式;④技能比賽式;⑤檔案袋式;⑥協商研討式。

  3、對教師的評價

  側重于對教師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組織、規劃、管理、指導方面的能力和實效。

綜合實踐活動課方案10

  為進一步貫徹《北京市教育委員會關于加強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意見(試行)》(京教基[20xx]16號附件8)精神,有效落實《北京市義務教育階段3—9年級學生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要點》,落實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目標和任務,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制定此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國家規定、地方指導、學校自主開發與實施的必修課程。包括勞動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等四部分內容。

  我校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過程中,以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貫徹國家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精神為指導,以建設具有鮮明學校特色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文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及良好的個性品質為目標,以形成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資源充足的課程體系和培養專兼職相結合的具有專業素養的課程教師隊伍為重點,規范課程實施與管理,全面落實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設要求。

  我校在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時努力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實踐性原則: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要特別關注實踐過程的充分程度、豐富程度、深刻程度,學生的親身體驗和主觀感受應成為學習的重要方法和途徑。

  綜合性原則: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所面對的是完整的生活世界,是各學段學生文化課學習與非智力品質發展的綜合表現與應用,應切合該學段學生綜合發展水平。同時,課程的設計和實施強調其主題性,主題的確定應充分考慮時代性、生活性、真實性。

  開放性原則:綜合實踐活動是一個開放的課程領域,其課程目標、課程內容、活動方式等都具有開放性。它面向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發展,尊重每一個學生發展的特殊需要,應在活動方式的選擇和課程資源的開發上充分體現開放性。

  發展性原則: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性質與學習方式立足于學生獨立自主、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綜合實踐實施應根據學生活動主體意識與能力的發展程度,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注重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在教師指導下,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發展的主體。

  二、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目標任務

  綜合實踐活動的`總體目標是:通過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系、與社會的聯系,幫助學生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經驗;提高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間內在聯系的整體認識,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社會責任感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

  小學3-6年級的學生認識發展上呈現出具體性和形象性,社會性發展上具有協調性、開放性和可塑性等特點。這個階段的綜合實踐活動,可以以教師組織的集體活動為主,以學生直接感受生活周圍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為主,并逐步增加對學生學習內容和活動方式的選擇機會。保持和發展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發展探究問題的初步能力,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養成初步的社會服務意識和責任意識。

  小學3-6年級的學段目標:

  1、了解周圍的社會環境,自覺遵守社會行為規范,養成初步的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對社會責任的態度;

  2、了解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習慣,養成勤奮、積極的生活態度;

  3、發展人際交往,增強人際溝通能力,養成合作的品質,融入集體;

  4、保持和發展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養成實事求是的正確態度,初步了解科學的基本方法,發展探索問題的初步能力;

  5、親近周圍的自然環境,熱愛自然,初步形成自覺保護自然環境的意識和能力。

  三、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措施及要求

  (一)加強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管理

  學校要建立綜合實踐活動領導小組,校長任組長,明確職責、健全管理制度、并以必要的經費為保障,要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進行統籌規劃、總體設計,在師資配備、資源統籌、課程實施、目標落實等方面嚴格管理。

  學校成立綜合實踐活動實施小組,由教學干部、骨干教師參加,加強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研究與實施。要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整體安排和統籌考慮,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學校及時掌握教師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情況,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進行有效的評價,督促教師按課程計劃的要求實施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定期組織經驗交流及研討活動,總結典型經驗、以點帶面推進此項工作。

  (二)全面落實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教學要求

  學校要按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設的要求開齊、開足所規定的課時。勞動技術教育在3-6年級為110課時,信息技術教育在3-6年級為70課時,研究性學習、社會實踐和社區服務在3-6年級為140學時。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課時應根據學校和學生的具體情況,采用彈性課時制,由學校集中安排或分散使用。在內容安排上可與地方課程、校本課程有機結合。

  學年初,學校要制定“年度課程實施計劃”,對全校綜合實踐活動進行通盤考慮、整體安排。學校干部要指導教師做好各年級綜合實踐課程實施計劃,以“周”為單位落實綜合實踐的活動內容,及時監督、檢查課程實施與計劃執行情況,做到專時專用,確保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目標的落實。

  (三)做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師的培養和培訓工作

  要建立一支專兼職相結合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師隊伍。加強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師的指導與培訓,指導教師把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目標和原則,設計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方案,掌握課程實施中的各種方法,按照課程要求規范、有效地開展教學及教學研究活動,不斷提升教師的專業技能,要注重骨干教師的培養,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中的優秀課例、典型經驗及時向全校傳播、推廣。

  (四)開發利用資源,創新教學方式

  深入了解學生的需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充分開發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建立比較系統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體系。要積極發揮教師在課程建設上的積極作用,廣泛開展校本教研活動,鼓勵和幫助教師不斷創新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教學方式。發揮市、區“中小學生社會大課堂資源”的作用,學校確立1-2個綜合實踐活動基地,滿足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需要。

  (五)探索并建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機制

  結合“中小學生社會大課堂”的實施,參照“北京市中小學生社會大課堂管理監控平臺”提供的數據,對綜合實踐活動進行有效評價。評價應側重于教師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組織、規劃、設計、指導、管理、工作態度等方面的能力、實效的評價。通過檢查學期活動計劃、系列活動方案設計情況,考察活動準備情況、活動開展情況進行綜合考核評定,參照“北京市中小學生社會大課堂管理監控平臺”提供的數據,以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并體現激勵機制。

  綜合實踐活動評價辦法和小學生質量綜合素質評價相結合,學生可以通過小論文、專題報告、實踐日志,以及電子書刊、網頁、網站等多種形式,并通過活動積累和收獲成果,展示主體發展過程。學生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結果,可通過記錄卡、檔案袋等進行認定和考核,將考核的結果納入小學生質量綜合評價手冊。

  (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與德育相結合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也是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載體。

  教師要深入挖掘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蘊涵的德育價值。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作為學生德育活動的重要領域,使學生在獲得知識和技能、過程與方法的同時,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每一個學生在實踐體驗中不斷提升精神境界、道德意識和行為能力,完善人格,最終促進個性健康發展。

綜合實踐活動課方案11

  活動目標:

  《圓的秘密》

  活動內容:

  根據人教版版教材六年級數學課本第四單元

  1、通過活動使學生鞏固圓的一些簡單的.知識,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過的知識的能力。

  2、通過活動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和現實生活的聯系。

  3、通過活動滲透美的教育,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活動準備:

  1、讓學生通過網絡、雜志等途徑收集圓周率的歷史。

  2、分成若干小組。

  活動學具:

  檔案夾、鉛筆、彩筆、A4紙、橡皮、直尺。活動過程:

  1、學生優化組合,確定分組。

  2、小組分工,明確任務,收集資料。

  3、小組代表匯報交流。(可選用日記、繪畫、介紹、表演等方式匯報。)(引導學生思考:在交流過程中,你知道了什么?你發現了什么?你有何感想?)

綜合實踐活動課方案12

  一、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意義

  隨著課改工作的深入,使我們越來越意識到培養學生創新與實踐能力的重要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以其嶄新的、指向性極強的面目,出現在我們面前。此項新課程,是國家規定的九年義務教育必修課程,包括“信息技術”、“勞動與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等,旨在使學生通過親身實踐,關注社會生活和社會問題,增強社會責任感,提高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創新與實踐能力。

  二、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安排:

  1、區安排:我區采取統一與自主相結合的原則,其中“信息技術”、“勞動與技術教育”統一安排,每周一課時;“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三至六年級共140課時,這給了學校極大的自主權。

  2、學校自主安排:為更好的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落到實處,真正體現其綜合型、實踐性、校本性的特點,我校決定從本學期嘗試打破每周固定課時的傳統安排,充分利用我校地區優勢,及現有教育教學資源,準備將綜合實踐課課程的實施,與EPD教育(環境人口與可持續發展)項目相結合,與學科教學相結合,在三至五年級,每學期開展6次綜合實踐活動,可涉及語文、數學、英語、品德與生活、社會、自然(科學)、音樂、美術等學科相融合,開展主題性綜合實踐活動,使之能真正為開發師生內在潛力服務。

  我校因環境建設績效突出,連續五年被評為通州區全面育人特色學校、北京市綠色學校等,于20xx年被批準為通州區EPD教育項目成員校。項現在正值聯合國可持續發展教育十年(簡稱DESD)之際,其總體目標就是將可持續發展的內在價值觀,全方位滲透到學習之中,促進公民的行為轉變,以實現面向所有人的更加可持續發展、公正的社會。教育是提升與樹立可持續發展潛在價值觀與行為方式的最好途徑。EPD教育項目涵蓋面很廣,綜合性極強,這與綜合實踐課程的設置具有相通之處,二者結合,可謂相輔相成,為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奠定堅實基礎。

  再者,只有全學科均衡實施,師生全員參與,深入開展主題性教育實踐活動,才能夠使“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深深植入師生腦海,才能逐步提高教師的EPD教育意識,繼而使學生的公民責任意識、創新與實踐能力得到進一步增強。

  可持續發展教育涉及四個關鍵領域——社會、環境、經濟和文化。它以尊重人為核心,尊重所有人,尊重未來一代人,尊重地球生態系統,尊重文化多樣性。我校決定以關注環境為研究與實踐的切入點,多學科參與,組織學生開展主題性實踐活動。

綜合實踐活動課方案13

  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讓學生認識更多的蔬菜,并了解它們的生長過程,營養價值,食用方法,以及栽培方法等。

  2、讓學生親近自然,熱愛大自然,并動手實踐,親身探索大自然的奧秘。

  3、培養動手實踐能力,以及運用統計知識來解決問題的能力。活動方法:觀察法,詢問法,上網查詢,實驗法等。

  活動對象:

  二年級2班全體學生

  活動過程:

  一大自然的饋贈——認識各種蔬菜(分組進行)

  1、讓學生走近大自然,搜尋身邊有哪些蔬菜?(包括名稱及基本形狀)

  2、收集各種蔬菜的圖片(也可以畫下來),并向有經驗的老農詢問其生長過程(最好是自己能從始至終觀察一種蔬菜的'生長),寫下觀察日記或了解到的內容。二我和蔬菜交朋友——了解各種蔬菜的營養價值,統計大家最喜歡的蔬菜。

  1、各小組根據收集到的蔬菜的情況進行匯報,交流,讓同學們能認識更多的蔬菜,了解關于蔬菜更多的知識。

  2、游戲:猜一猜出示一些蔬菜的圖片或特征,讓同學認一認,猜一猜。

  3、統計”最喜歡吃的蔬菜”性別茄子黃瓜白菜番茄紅蘿卜冬瓜南瓜扁豆空心菜土豆生菜男生女生

  4、上網查詢:它們的營養價值(分組查詢→匯報,交流)提示:要多吃蔬菜,促進健康!

  實踐活動:

  今日我當家

  1、根據蔬菜的食用方法,選擇一樣或幾樣蔬菜來烹飪一種食品(主要是拼盤等簡單的菜,要在父母幫助下進行)

  2、品嘗并請父母指導評分

  3、向同學介紹自己的烹飪經過和自己做菜的感受。

  活動總結反思

  1、是否積極去參與實踐(觀察,詢問,查詢)。

  2、是否能積極與人合作交流,體驗合作的樂趣。

綜合實踐活動課方案14

  綜合實踐活動是新一輪課程改革設立的一門必修課程,是基礎教育新課程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幾年的實踐中,我區各小學以活動為載體,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方面積累了較為豐富的實踐經驗。為了進一步推動我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向縱深發展,推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有效實施,現就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方案:

  一、組織機構。

  1、成立區“綜合實踐活動”中心研究組:由校長、教導主任和教研組長組成,由校教導主任劉麗軍同志任組長,由教研組長劉旭平同志任副組長。

  2、各學校成立校“綜合實踐活動”教研組:由教導處、教科處有關人員、任課教師組成,由校長任組長。

  3、建議成立校級“導師團”:由學校教師、家長代表、社區代表、外聘人才等人員組成。

  二、課時安排。

  1、根據《課程改革綱要》的要求,綜合實踐活動是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設置的必修課程,全縣20xx學年小學3—6年級開設,每周平均2課時。

  2、每周2課時可采取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彈性安排。

  三、實施過程安排。

  1、準備階段:20xx年9月1日——9月15日。

  (1)各學校認真學習《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征求意見稿),學習省、市有關文件精神;

  (2)各學校總結反思20xx學年課程實施情況,結合學校特點,研討并制定20xx學年課程實施方案;

  (3)各學校交流課程實施方案(9月15日);

  2、實施階段:20xx年9月15日——12月31日。

  (1)各學校按照課表,認真組織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

  (2)進行實施階段的.校本教研:原則上兩周一次,以沙龍式研討為主;

  (3)組織區級現場觀摩教學和研討活動;

  (4)參加大市范圍內的教學交流活動(光盤)(12月份)。

  3、總結階段:20xx年1月。

  (1)各學校對課程實施情況進行專題總結;

  (2)推薦參加大市范圍的評先活動。

  四、工作措施。

  1、認真學習,全面把握綜合實踐活動的內涵。

  (1)學習內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征求意見稿)》;常州市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驗研究方案;

  (2)學習形式:學習與研討相結合、自主與合作相結合;重體會、重感悟、重反思。

  2、積極探索,多方開發和活用課程資源。

  (1)通過系統性的講座、組織參觀、校際研討等形式有效開發和活用校內人才資源。

  (2)面向社會、家長宣傳學校的教育目標,嘗試建立家長人才資源檔案庫,有效開發地域、人才資源。

  (3)有效開發和利用社區和社會的物質資源:自然體驗活動的設施設備,如綠地、花草、江河湖海等;社會體驗活動的設施設備,如博物館、福利院等。以此彌補學校教育資源的不足。

  3、大膽實踐,嘗試在四個方面進行研究。

  (1)課程目標:圍繞知識、態度、能力三個基本維度研究;

  (2)課程內容:圍繞三條線索:學生與自然的關系;學生與他人、社會的關系;學生與自我的關系進行選擇與組織,實現三者的均衡與整合。

  (3)課程實施:重視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信息技術教育、勞動與技術教育四大領域的融合研究;重視課題發現——課題探究——成果發表的單元活動流程研究。

  (4)課程評價:結合“成長記錄袋”的評價方式,進一步探索自我評價、相互評價、教師評價的有機結合。

綜合實踐活動課方案15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規定的小學到高中的必修課程。自20xx年,張家港市進入新課程改革實驗以來,在區域推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過程中,圍繞課程管理、師資培訓、資源開發、教學研究和載體建設,進行了一系列實踐與探索,采取了相應的策略與措施,積累了一些基本經驗,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強化課程管理,營造課程實施環境

  加強課程管理,是順利推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前提和保障。我們建立了一系列的檢查、調研和評價制度,通過有效的管理、檢查和督促,使我們從上到下形成了一種對學生發展負責、全面規范地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共識,營造了課程實施的良好環境。

  加強檢查督導。市教研室配合市教育局基教科和督導室對學校課程課時計劃執行情況進行不定期的督導和檢查,了解學校是否按規定開全、開足有關課程,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問題嚴重的,通過《素質教育簡報》向全市通報批評,并在年度綜合質量評估中扣分。

  開展隨機調研。市教研室建立和落實了課改工作隨機調研制度,每學期都要對全市初中進行大規模隨機調研。其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被列為必聽、必查項目,通過隨堂聽課、隨機檢查,指出存在問題,指導課程實施,有效地促進了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與管理。

  實施綜合評估。市教育局每學年都要對全市中小學進行教育質量綜合評估,其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情況占有較高的分值,主要圍繞資源開發、課程管理、師生狀態、活動質量以及課程特色等方面進行評價。通過綜合質量評估,充分發揮了評價機制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中的導向、調控和激勵功能。

  二、加強師資培訓,提供課程實施保障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不同于傳統的學科課程,也沒有傳統意義上的學科師資。作為一種全新的綜合性課程,綜合實踐活動打破了學科的界限,強調學科之間的交叉與融合,對教師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現有的師資不能完全滿足課程實施的需要,必須經過培訓才能勝任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教學指導任務。另外,綜合實踐活動空間的廣闊性和時間的延續性,需要大量的教師和其他有關人員參與,少數教師或專職教師承擔綜合實踐活動指導任務,是難以滿足全體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需要的。從目前的實際情況看,綜合實踐活動師資隊伍主要為兼職教師構成,以班主任、勞技課教師、信息技術課教師及有特長的教師為先行骨干教師,輔以其他學科教師、家長、相關社會人員等構成智力支持資源庫。為了確保綜合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我們加強了教師培訓工作,為課程實施提供了強有力的師資保障。

  開展市級培訓。為了提高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認識水平,我們邀請全國著名課程專家來我市為校長、一線教師作講座和報告,圍繞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功能價值、資源開發、組織實施、評價管理等方面對教師進行專題培訓。近年來,先后邀請了華東師范大學張華教授、華中師范大學郭元祥教授、湖南長沙開福區教研室姜平老師等講學、指導,從理論和操作層面對教師進行培訓,使教師進一步確立了課程理念。我們還邀請郭元祥教授擔任我市綜合實踐活動資源包的編寫顧問,為課程資源開發和課程實施推進作具體的規劃與指導,充分發揮了專家的'引領作用。

  落實片級培訓。在開展市級培訓的基礎上,把全市30所初中劃分為5個片,以片為單位把各校的分管領導、學科教師集中起來,進行扎扎實實、深入細致的培訓指導,進一步提高一線教師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論認識。我們還成立了片級中心教研組,定期開展片級課程研討交流活動,在操作層面上通過對課堂教學的研討、反思和總結,使一線教師對如何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有了基本的感性認識。這種培訓主要集中在操作層面,范圍比較小,便

  于集中指導,又可以相互學習和交流,效果比較好。

  強化校級培訓。學校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主體,教師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關鍵。我們充分發揮學校主陣地作用,建立和完善校本培訓機制,積極開發校本培訓活動。學校成立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領導小組和教研組,按照教研組活動要求,扎實開展校本培訓和研究,印發相關學習材料和案例,邀請教研員來校進行業務指導,認真開展教學研討交流活動,不斷提高課程實施能力和水平。

  校、片、市三級培訓網絡的建設和培訓活動的開展,使一大批教師在理論上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有了更清楚的認識,在實踐上初步掌握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一般規律和基本方法,有力推動了全市初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全面實施。

  三、注重資源開發,拓展課程實施空間

  綜合實踐活動不是教學層面的一種教學活動方式,而是課程層面的一種具有獨立形態的課程,是一種實踐性的綜合課程,它著眼于發展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和其他學科課程相比,沒有固定的模式,沒有現成的教材,也缺乏現成的可資利用的資源,需要我們自己去開發課程資源。為此,我們加大了課程資源開發力度,形成了比較完整、系統的課程資源體系,豐富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容,拓展了課程實施空間。

  建設活動基地。為了豐富課程資源,拓展活動空間,我們建設了一大批綜合實踐活動基地。市教育局規劃投資5000萬元在長江岸邊建設一個占地600余畝的現代化、綜合性的青少年社會實踐基地,一期工程于20xx年暑期建成,這一大手筆將為廣大中小學生提供強大的活動平臺,便于全市中小學更好地組織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此外,全市初中還千方百計挖掘社會資源,依托當地經濟、人文、地理資源優勢,確立了100多個綜合實踐活動基地,為組織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創造了有利條件。

  加強資源開發。在華中師范大學郭元祥教授的指導下,我們于20xx年組織全市骨干教師編寫了3至9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資源包,每冊10個主題,其中有2個地方主題,共有140個主題,由江蘇美術出版社正式出版,供全市3至9年級學生選擇使用。20xx年,我們又自主開發第二套3至9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資源包,共124個主題,由江蘇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資源包的開發,為學校提供了比較豐富和系統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提供了有力支持。

  打造校本特色。在用好活動基地和資源包的基礎上,全市廣大學校還自主開發資源,結合本市、本鎮、本校的經濟、文化、歷史特點,充分挖掘本地和本校的特色資源,進而形成自己的特色課程,如東渡文化、香山文化、河陽文化、本地方言、長江漁業、旅游資源、特色產業、民間工藝、當地名人等。校本資源、特色資源的開發,極大地豐富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使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更具校本特色和生命活力。

  目前,我市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已由當初的資源匱乏、無從下手,發展到資源配套、自主選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有了比較豐富的環境、空間和資源保障。

  四、深化教學研究,提高課程實施水平

  教學研究是推進學科發展,促進教師成長的重要環節。為進一步推進綜合實踐活動的健康開展,市教研室加強了從市級、片級到學校的三級教研網絡的建設和教研活動的開展。

  立足校本教研。校本教研是凝聚集體智慧,發揮團隊優勢,提高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整體實施水平的關鍵所在。學校成立了綜合實踐活動教研組,定期組織理論學習和集體備課,開展“一課三議、三課一評”等校本教研活動,及時討論課程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與困惑,提出解決的策略與方法,不斷改進教學方式,提高活動質量與效益。

  實現資源共享。片中心教研組經常以片為單位組織開展教學交流研討活動,最大限度實現資源、經驗共享。通過開展聽課評課、經驗介紹、資料展示、案例分析等豐富多彩的片級教研活動,有效地彌補了課程師資、資源、經驗的不足,實現校際互動、彼此借鑒、資源共享和共同進步,促進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與管理水平的整體提高。

  組織市級研討。每學期組織開展全市的教學觀摩、交流、展示、評比活動;開展課程資源開發利用專題研討活動;組織參觀、學習活動;組織專家講座培訓等活動。20xx年5月,在鳳凰中學首次組織了全市初中綜合實踐活動研討會。20xx年12月,在第八屆課改活動中,還首次組織了中小學綜合實踐系列展評活動,有900多名學生參加了展評,1000多名師生參加了現場觀摩,進一步推動了綜合實踐活動的深入開展。20xx年上半年,我們已承辦全省初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研討會。

  五、加強載體建設,增強課程實施動力

  綜合實踐活動作為一門新型課程,需要交流展示的平臺,需要各種力量的支撐。載體建設是交流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經驗,宣傳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成果的重要手段,是教師自我培訓及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徑,也是推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力量之源。我們通過加強各種有效載體建設,不斷增強課程實施的動力。

  建立專題網站。市教研室建立了專門的綜合實踐活動網站,同時,要求各校建立相應的專題網站(網頁),并對網站的形式、內容及更新提出了具體的要求。每學年進行一次綜合實踐活動專題網站評比活動,把評比結果納入到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比之中。通過網站建設,可以隨時了解全市各校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情況,綜合實踐活動有了自己的宣傳陣地、展示窗口和交流平臺。

  開展業務評比。每學期組織課堂教學評比、案例評比、教學設計評比、特色資源評比、課件評比、論文評比等活動。一年一度的經驗課改交流活動中,專門安排了綜合實踐活動課展示和評比。每兩年舉辦一次先進教研組、

  備課組評比活動。通過一系列業務評比,提高了綜合實踐活動教師的業務水平,促進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學質量的提升。

  深化課題研究。我們依托課題研究,不斷提高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科研含量。“十五”以來,市教研室牽頭承擔或參與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策略研究》、《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區域實施策略研究》等一批國家、省、市級課題,有一大批學校共同參與課題研究,定期開展活動,組織研討反思,總結提煉成果,取得了明顯成效。通過深化課題研究,實現了課程改革與教研教科的結合,增強了課程實施的動力,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提升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水平。

  六、加強總結反思,創新課程實施策略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當前深化課程改革、推進素質教育的一個熱點和難點問題。我市在區域推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過程中,通過創新工作思路,深化課程改革,扎實課程管理,取得了比較明顯的成效。認真總結課程實施所取得的經驗和成果,不斷反思研究面臨的問題與挑戰,是為了更好地創新課程實施策略,提高課程實施水平,努力開創區域推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新局面。

  取得的主要成效。近年來我市在推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過程中,主要取得了以下幾方面成效:

  一是推動了課程改革,我市新課程改革工作呈現生動活潑、百花齊放的良好局面;

  二是促進了師生成長,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所追求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合作意識等在教師和學生身上得到了比較充分的體現;

  三是培育了學校特色,涌現出一大批開發特色資源、形成校本特色、辦學特色鮮明的學校。

  形成的基本經驗。在推進課程實施的過程中,我們還收獲了一些寶貴的經驗:

  一是建立了行政、教研、教科三位一體的課程管理模式,形成了推進課程實施的合力;

  二是把課程實施與教學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始終把教學質量和學生發展視為課程實施的生命線;

  三是建立了有效的校本教研機制,成為激活教師自主發展的內在動力;

  四是建立和完善教學常規管理制度,確保課程實施的穩妥推進;五是加大科研推進力度,為課程實施注入了活力。

  幾點困惑與反思。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作為一項綜合性、實踐性、活動性很強的新型課程,我們在實施過程中還面臨很多問題與困惑,主要表現為:師資的配備問題;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問題;活動的組織開展所需要的空間、環境和安全問題;課程的評價問題;課程實施方式的創新問題等等,這些一直影響和困擾著我們。下階段,我們將積極探索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推進策略,建立相關的管理評估體系,用剛性管理和柔性引導相結合的方式,推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深化實施。

  一是努力推出一批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先進學校和優秀教師,總結他們的成功經驗,以點帶面,在全市層面上進行宣傳和推廣。鼓勵學校著力培育課程實施的校本特色,著力培養課程實施的優秀教師,出經驗、出人才、出成果。

  二是舉辦各種層次的課程實施研討觀摩活動,開展經驗交流,深化探索實踐,形成具有校本特色和區域特色的課程實施途徑。引導學校在學習吸收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課程實施亮點,并及時加以拓展和延伸,提高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水平。

  三是加強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成效評估,建立課程實施質量評估指標,把各學段的課程實施狀況均納入教學質量評估體系之中,指導學校探索符合本校特點的課程評價方式,對教師的課程指導工作以及學生的素質發展狀況,作出科學的評價,推動我市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向更高的層次發展。

【綜合實踐活動課方案】相關文章: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05-06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心得03-17

綜合實踐活動課教案05-02

綜合實踐活動課案例04-30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規劃方案(精選14篇)01-04

中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04-30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培訓心得05-15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學反思05-01

綜合實踐活動課:問題與出路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