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校園傳統文化建設活動方案(通用13篇)
為保障活動順利開展,常常需要預先準備活動方案,活動方案是闡明活動時間,地點,目的,預期效果,預算及活動方法等的企劃案。那要怎么制定科學的活動方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校園傳統文化建設活動方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校園傳統文化建設活動方案 篇1
為進一步加強中華傳統文化教育,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培養學生的民族精神、傳統和美德,更好的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生發展奠定基礎。根據省教育廳《關于在全省職業院校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主題教育活動的通知》文件精神,結合學院工作的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目標
從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主題教育活動與加強學院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結合起來,與學院教育教學改革及長遠發展結合起來,與校園文化建設結合起來,認真落實立德樹人的目標,培養既有職業技能、又有文化知識的技術技能人才。
二、活動時間及內容
(一)活動時間
20xx年12月至20XX年5月
(二)內容形式
1.開展誦讀經典活動,營造書香校園
每學期開展一次主題為“我讀書,我快樂,我成長”的“人人誦讀中華經典活動”。充分利用學院圖書館、班級圖書角,有計劃、有組織地向學生推薦讀物、讀本,開展“我與好書同行”活動,營造濃厚的讀書氛圍,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提高讀寫能力,夯實文化底蘊,陶冶情操。(由教務處、宣傳部、團委負責)
2.組織主題班會,出一期主題黑板報,開展傳統節日教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組織開展“明禮知恥·崇德向善”主題班會。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4字”、省委“五禮五恥”10字和孝老愛親、誠實守信、愛崗敬業、團結友愛等開展討論。每學期各班出一期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作品”為主要內容的黑板報,并進行評比。利用傳統節日在學生中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活動。開展禮儀培訓。在校園營造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氛圍。(由學工部、各系負責)
3.利用道德講堂,舉辦系列講座,上好一堂傳統文化課,發揮文化育人功能。
利用道德講堂,開展系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題的講座。發揮道德講堂文化育人的功能。上好一堂傳統文化課,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由宣傳部、團委、教務處負責)
三、保障措施
(一)營造良好氛圍。切實做好宣傳發動工作,引領廣大師生自覺和主動參與活動中來,充分利用宣傳欄、展板、校園網、校園廣播等媒介做好活動宣傳報道工作,加深學習中華優秀傳統知識的力度,不斷提升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大力營造人人參與的氛圍,廣泛宣傳學院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主題教育活動的情況。
(二)做好幾個相結合。以優秀傳統文化課題為切入點,做好傳統文化與校園特色文化的相結合;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與學生養成教育相結合;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與常規教育教學活動相結合。抓節點活動,充分利用好重要傳統節日,突出傳統文化的內涵,講解傳統文化知識,舉行特色活動,讓廣大學生在參與中親身體驗節日習俗,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三)抓師生互動,做好示范。學院全體教師,特別是班主任、學生干部要積極主動參與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帶頭研讀經典,帶頭踐行中華傳統文明,認真組織學生參加各類傳統文化進校園的學習、宣傳、實踐活動,努力形成師生互動、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
通過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全體師生進一步了解祖國的悠久歷史,增強民族自豪感,形成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
校園傳統文化建設活動方案 篇2
一、指導思想
以提高校園文化品味、建設精品校園、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為宗旨,構建和諧育人氛圍和鮮明辦學特色的校園文化體系,創造優良的人文環境,使學校成為師生身心愉悅的成長樂園,從而提高學校綜合辦學水平,全面推動學生、教師和學校三位一體的和諧發展,形成能夠充分展示學校個性魅力和辦學特色的校園文化,推動我校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二、建設目標
校園文化體系建設要以培養優良校風、學風為目標,努力將“尊師、愛生、文明、守紀”的校風和“勤奮、踏實、認真”的學風鑄就成校園精神,加強學校精神文化、形象文化、制度文化的建設工作,通過多彩的校園文化陣地和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營造有利于學生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質提高的文明育人的環境。
1、正確把握校園文化建設的科學內涵及其意義
通過校園文化建設,改變師生把學校簡單地看成是一個傳授知識的地方,改變大家一談校園文化就是唱歌、跳舞、參加體育活動等片面認識,而是要通過提升校園文化品位、構建新的校園文化體系,通過深入挖掘校園文化精神,提高師生對校園文化的認識和看法,使師生通過對校園文化的重新認識來進一步認識學校的價值觀念、辦學理念、精神風貌、辦學特色以及學校與社會發展的關系,并通過校園文化建設來實現學校硬件設施為載體的物質文化和以師生精神為核心的精神文化的統一。
2、以校園文化建設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以幽雅的校園環境,多彩的文化生活,高雅的藝術情趣,濃厚的學習氛圍,科學的人文精神,優良的學風校風,帶動和促進催人奮進的學校精神、科學進步的價值觀和導向正確的輿論氛圍,引導廣大師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3、落實科學,以校園文化建設來促進學校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通過校園文化建設形成強大的文化場,在緊抓教學主渠道的同時,豐富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經潛移默化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及道德規范教育,培養學生的個性特長和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校園文化真正發揮育人功能,從而造就社會發展的有理想、有抱負、有特色的人才,使學校發展進入良性循環的高層境界,也通過校園文化建設從本質上實現學校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三、遵循原則
1、以人為本的原則:高度重視人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重視人的積極性的充分發揮,構建和諧校園文化陣地。
2、性原則:校園文化重在建設,重在,要開展符合學生特點、引導學生全面成才、形式喜聞樂見、同學參與性強、身受廣大同學喜愛和支持的校園文化活動。
3、整體性原則:校園文化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具有層次性、具體性、全面性等特點,所以要統籌兼顧,全員參與,持之以恒。
4、發展性原則:校園文化具有發展性、動態性等特點,所以要與時俱進,堅持弘揚時代主旋律,體現發展主題,培育時代精神。
5、參與性原則:校園文化建設的過程就是教育的過程,注意發揮學校、班級、學生、家長及社區各方面的積極性,通過活動,逐步形成規范、和諧的校風,科學務實的教風,興趣濃厚的學風,積極向上的班風。
四、具體內容
校園文化是學校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稱,它包括精神文化、物質文化和制度文化。結合我校實際,建設校園文化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加強建設物質文化,營造健康優美的校園文化環境: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我們的教育應當使每一堵墻都說話”。物質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健康優美的校園環境就象是一部立體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書,它有利于陶冶學生的情操,美化學生的心靈,激發學生的靈感,啟迪學生的智慧,也有利于學生素質的提高。所以在校園環境建設上,我們要打破常規的一成不變的、靜止的模式,賦予它豐富的生命力,在我們熟知的領域內挖掘出新的教育資源,為學生的發展提供更為寬闊的空間,使每一個角落都成為學生進行學習,探究,的園地。讓墻壁、板報、櫥窗、報欄說話,讓花園、道路、教室育人,用文化優化環境。(環境文化包括:教室文化、宿舍文化、辦公室文化、各專用教室文化、黑板文化、櫥窗文化、食堂文化、墻壁文化、走廊文化等)
設計和規劃校園硬件環境建設,整體規劃好學校的文化環境,讓校園充滿教育性,體現文化特質。
從凈化,綠化,美化入手整治校容校貌,按學校規劃分批完成學校的凈化,綠化,美化,使校園環境達到花園式學校的要求。首先做好校園道路硬化工作、做好學校小花園建設工作。和宿舍樓前綠化工作。
創設各種文化設施,班級圖書角、閱報欄、宣傳欄、黑板報、圖書室、閱覽室等思想、文化教育陣地;辦好每月一期的黑板報,組織板報評比。
及時展出學生書畫作品。開辟作品欄、精品屋、特長展示等,張掛學生的美術作品、書法作品,展示學生的小制作、小發明,讓學生在特長展示中充分表現自己的思維和想象,為他們提供展現才華,張揚個性,創新的平臺。(通過教室墻壁、走廊等)
組建學校廣播站,利用學校完善的校園廣播系統及時播發校園新聞和優秀。并與時俱進地播放一些優秀歌曲、英語節目,促進學生的發展。
在學校主要部位懸掛名人字畫,展示學校的校訓和教書育人理念,把教師格言、學生格言放大張貼,提升校園文化層次。把校園長廊構筑成文化長廊,形成一道亮麗的育人風景。
修建從校大門到操場的文化長廊一條;在兩幢綜合樓甬道各建30米長文化墻一面,張貼當天報紙重要新聞和文章,展示國家和地區重大成就、成果,宣傳科技文化,進行健康安全教育,為師生的文學、書法、繪畫、攝影等提供更大的展示平臺。
籌建田付村中學網站,加強學校網站、專題網站、教師個人網站和班級網站建設,通過網絡加強師生文化教育,提高文化修養。
并通過網絡加強師生文化教育,溝通與外界聯系。
做好文明辦公室、文明班級的評比。
2、加強建設制度文化,強化學校管理機制。
制度是校園文化建設初級階段的產物,是為了達到無意境界而采取的一種有意識手段,是為了保障學校教育的有章、有序和有效。目的是先用制度來強化,而后用情境來內化。俗話說:“不依規矩,無以成方圓”。建立規范有序的管理機制,是維系學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機制,是搞好校園文化建設實現其最終目標的必要保障。在健全校園文化建設上,成立由校長、各部門負責人等組成的領導小組,專門研究制定校園文化建設規劃,并就校園文化陣地、環境衛生、綠化美化、校園保衛等進行明確分工,責任到人。
3、加強建設課余文化,組織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
結合慶祝“慶祝兒童節”活動,舉辦好校園文化藝術節,倡導學生參加,使廣大學生的藝術素質得到普遍提高,引導校園文化向健康高雅的方向發展。
建設良好的校風。要結合我校實際,通過各種形式,弘揚校風,形成自己的特色,引導學生養成文明、守紀、勤學、上進的良好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
積極開展主題化傳統性教育活動,諸如以“感恩”和“節日慶典”為主題的系列活動,促進學生身心發展。
經常性開展學校傳統活動。開展好體育運動會、學習《弟子規》等活動以及作文、歌詠、寫字、、手抄報等比賽。
開展好興趣小組活動:英語興趣小組、美術興趣小組和乒乓球、棋社、球類、體操隊等體育、藝術類興趣小組。
開展主題化的教育促德育建設: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及愛國主義、社會主義、集體主義的教育。運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教育。組織學生觀看愛國主義教育片或優秀影視片;利用各種紀念日,組織開展讀書宣傳活動;舉辦各種知識競賽或等活動,使學生從中受到直觀熏陶和潛移默化的教育。
抓好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教育和法制教育:制定規章制度,建立健全學生行為評價和反饋體系,不斷促進學生行為的養成;開展評選先進班集體等爭先創優活動,用先進激勵學生健康發展;注重法制教育,開設法律教育課,增強學生法律意識、法制觀念;開展學生值周活動,建立學生行為監督小組,增強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約束能力,從而養成自覺遵法守紀的良好行為。
開展班級形象設計、宿舍美化等活動:首先根據班級實際情況安排主題,如“我的人生設計”、“文明與素質”、“勤學與巧學”、“我贊賞,我希望”、“健康心理,美好人生”、“讓友誼之樹茁壯成長”等。其次上好“閱讀課”,養成讀書習慣,多寫讀書筆記,掌握正確的讀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聰明智慧,調動學生自主性和積極性,讓學生參與到班級文化建設中來,放手讓學生去做,教師只作點撥與指導。
4、優化校園人際環境,創造和諧關系。
從某種意義上講,人際關系是一種高級形式的校園文化,直接影響校園文化建設,影響教育效果和教學質量。良好的人際關系不僅可以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學習,促進學生奮發向上,健康成長,還可以形成良好的集體意識。因此,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應該有目的地引導學生克服嫉妒、自卑、自傲、自私的不良心理,提倡同學間團結友愛,互相尊重,互相幫助,互相督促,共同提高,同時籌建田付村中學心理咨詢室和家長學校,重視學生的心理疏導,引導學生建立寬松健康的人際關系。
建設一支廉潔自律,團結奮進,學習開拓、服務型的領導班子。
建設一支勤學習、善反思、苦鉆研、心態綠色的學習型教師隊伍。
形成良好的校風、教風、學風、考風。
與兄弟學校開展豐富多彩的聯誼活動,建立和諧的外部氛圍。
五、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各班班主任、教研組長和各辦公室主任
六、強化管理
(一)學校校園文化建設小組具體負責組織開展全校性校園文化建設活動。
(二)堅持四全即全面部署,全員參與,全程運行,全面落實。校園文化建設小組定期進行計劃、部署、評估和,保證工作的落實。
(三)學校加大經費的投入力度,保證建設的正常進行。
(四)在學校制定教學目標責任書時,將校園文化建設的成績列入各辦公室、各教研組、各教師工作業績考核的范圍,促進教師的主體參與。
六)培訓
對學校來說,內部教育體系的方方面面是比較完備的,另一方面,快速變化的社會形態也需要來自學校外部的溝通與交流。中國校園文化建設網專家組結合企業和非營利組織的咨詢成果,精心設計了上述培訓課程,以幫助改善教育和學習的效率,并作為教師和學生的一個有益的參考。
校園傳統文化建設活動方案 篇3
為提高我校學生的綜合素質、豐富我校學生的文化生活、展現我校學生的風采,進一步教育和引導學生增強學習知識的興趣,并在實際應用中加以掌握和運用,我校團委、學生會及學生社團特擬定本方案,校園文化活動方案。具體如下:
一、活動主題:
文才飛揚,舞動青春
二、活動時間:
xx
三、主體活動:
(一)“詩會”“校園文化活動月”啟動儀式
承辦部門:社團聯合會
活動時間:11月15日
活動方式:學生們通過原創詩歌的創作和朗誦(可不為同一個人)的形式交流文學。所作詩歌及作者11月10日交到學生會。詩會當天選手對所作詩歌進行朗誦和解說由專業老師組成的`評委團進行評選。詩歌要求思想積極上進,內容不限。最終評出一等獎一名、二等獎二名、三等獎三名,并頒發證書。
(二)經典文化知識大賽
承辦部門:校學生會學習部
活動時間:11月16日—11月18日
活動方式:體現本校特色、促進學校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的綜合知識技能。邀請本校老師對學生進行考核,每院由一名老師監考,根據學生們表現情況給出相映成績,最后考核成績由各院導員錄入電腦形成電子版上交我校存檔。
(三)校園電影周活動
承辦部門:校學生會文藝部
活動時間:11月19日—26日
活動方式:以“電影百年魅力文學百年風采”為主題,從眾多電影中選出十部佳片,在全院同學中征集影評稿件,集中公平的評選出獲獎作品。獲獎作品將以宣傳板的形式在校園內展出,向全校展現我校風采。
(四)第二故鄉攝影及繪畫大賽
承辦部門:攝影協會及繪畫協會
活動時間:11月27—30日
活動方式:
(五)讀一本好書書評征文活動
承辦部門:社團聯合會及書友會
活動時間:12月2—4日
活動方式:鼓勵廣大師生多讀書,讀好書,開展讀一本好書書評征文活動。各學院在院內征集優秀作品,1日前上交至校書友會,由書友會和社團聯合會評選后,4日評選出獲獎作品,并展示在展示窗內。
(六)校園歌手大獎賽
承辦部門:校文藝部
活動時間:12月5—12日
活動方式:“青春充滿活力盡顯年輕風采”由我校文藝部組織的校園歌手大獎賽,這里給你一個施展你才華的舞臺,用你的歌聲打動所有人。有意者即可參加,有初賽,復賽和決賽組成。
最后優勝者可代表我校參加我市的XX杯大學生校園歌曲大賽。
(七)“校園文化活動月”閉幕頒獎晚會
承辦部門:校團委,學生會,社團聯合會
活動時間:12月15日
活動方式:通過文藝演出,向全校師生展示我校學生風貌,豐富同學們的課余文化生活。活動分為上報節目、篩選節目、預演彩排和正式演出四個部分。(活動月閉幕式具體流程見附表。)
四、具體要求:
(一)突出主題、形成合力:
1、通過在活動中的緊密配合與協調工作,調動學生會成員的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率、加強團隊意識。
2、在活動中挖掘新成員的潛力、引入競爭機制培養后備力量,提高學生會的整體能力,使學生工作具有更好的創新性和延續性。
3、各院相關負責人要積極參與并配合好此項工作。
(二)加強宣傳、營造氛圍:
1、宣傳部主要負責,團委宣傳部積極配合,以各種方式進行宣傳,擴大影響力。
2、各部根據自己擬訂的活動方案進行自我宣傳,由宣傳部配合。體現活動主題,顯出我校特色,營造良好活動氛圍。
3、網絡信息部全程將各項活動情況及時上傳到我校網站,進行宣傳,擴大我校的影響力
校園傳統文化建設活動方案 篇4
一、指導思想
為了推動愛國主義教育和中華優秀文化傳統教育,根據學校及各班實際,結合時代特點和形勢需要,本學期側重“校園文化”建設,有效豐富校園文化,以便開闊同學們的視野,鍛煉提高他們,讓他們在濃厚的文化氛圍中快樂地成長.以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修養和整體素質.
二、領導機構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三、具體內容
一個充滿青春活力,充滿人情味,充滿昂揚向上,積極進取的校園對于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本學期著重搞好校園文化。
1、打造靜態文化
師生合力打造墻壁文化,構建書香校園氛圍。讀書,是需要環境與氛圍的。學校通過張貼標語口號,布置文化墻等形式,讓每一面墻、每一個角落都會“說話”,營造濃郁的文化氛圍,引導和激勵學生與好書相伴。如:
a.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b.獲取知識,三分在課內,七分在課外。
c.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d.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
e.營造書香校園,打造人文飛中。
f.愛讀書,會讀書,讀好書。
g.讓讀書成為習慣,使書香彌漫校園。
h.我和祖國同成長,書香一路伴我行。
真正讓墻壁會說話.各班級用好班務公開欄,主要用于課程表,作息時間表及值日表等內容.教室后墻黑板,用作黑板報,按學校或年級組的布置實施,其余時間班級安排,定期出專欄.
(2)學校設計校園名片,我們給校園定名稱、校魂、公約、口號,另外,校長寫了寄語。
校園名字:追趕太陽
校 魂 : 優、雅、勤
校園形象 : 面必凈,發必理, 衣必整,紐必結;
頭容正,肩容平, 胸容寬,背容直;
氣象勿傲、勿暴、勿急,
顏色宜靜、宜莊、宜和。
學校公約 : 學風嚴謹 奮勇拼搏 優雅大方 文明守信
心胸寬廣 表里如一 尊師愛友 團結互助
自立自強 知恩圖報 靜凈敬競 永不言棄
學校口號 :揚帆擺舵 奮勇拼搏 看我某班 氣勢磅礴
校長寄語:我潛力無限,我十分聰明,我要在老師的教導下,告別三閑,靜專思主,為成功人生做準備。
(3)布置好教室衛生角。要求:衛生工具歸類擺放,整齊,垃圾存放到垃圾桶里.經常教育學生講究衛生,除每天搞好班級及公共區衛生以外,還定時清洗班級,定期擦洗桌子,以保障班級環境干凈整潔,培養學生的衛生習慣。
2、搞好動態文化
與靜態文化相對應,動態文化是指緊緊圍繞教育教學工作而適時開展的各項主題活動.措施主要有:
(一)課堂文化是校園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首先必須讓學生熱愛文化學習,經常參與課堂教學活動.鼓勵學生多參加體育,文藝,美術等課外興趣小組活動,活躍班級氛圍,促使學生全面發展.本學期將進行陽光大課間活動比賽.
(二)營造“濃郁的書香校園”,讓學生在讀書中開拓視野,感悟人生,學會思考,快樂成長。本學期我們將在全校范圍內開展以“我讀書,我成長,我快樂”為主題的.讀書活動。在讀書活動中,我們要堅持“全員參與、以班為點、輻射家庭”的思路,力爭做到“內容充實、形式多樣、積極創新、持之以恒”。大力開展“讀書節”活動,結合重大節日、紀念日,開展讀書征文、競賽、手抄報、專題講座等多種形式的主題活動,提升活動內涵,掀起讀書熱潮,引導學生好讀書,讀好書、樂讀書。以讀書活動為抓手,陶冶學生思想道德情操。
(1)每月評比“書香班級”,各班利用班會開展系列活動情況:
a、學生帶書互換讀書交流活動;
b、讀書名人名言的收集整理活動;
c、美文朗誦比賽;
d、校園手抄報設計比賽
e、學生精彩網文收集;
(2)聘請外校特級老師來校上課外閱讀指導課并作講座,啟動讀書節活動。請學校資深語文老師給同學們講經典誦讀的意義
(3)各班開展建設“書香班級”活動情況。包括各班在教室板報或墻壁開辟類似“我的推薦”“讀書之星評比”這樣的欄目,班內開展摘抄剪輯、手抄報、演講、讀書筆記展示等活動的情況。
(4)三月份學校開展“我讀書,我優秀”演講比賽
(5)四月份學校開展“好書伴我成長”征文比賽
(6)堅持一天閱讀半小時,養成讀書習慣,鼓勵寫讀書筆記,掌握正確的讀書方法.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閱讀能力,推薦本年級學生必讀書目,至少3本。(第5周周五前完成各年級語文學科組長負責)
同時進一步明確每個學生必須做到三個“一”。
①設計一張書簽。在書簽上寫讀書名言,加以美化裝飾。各班在評比的基礎上,至少推薦4份,上交政教處,統一進行展示。(各班主任負責 4月20日之前完成)
②每天讀一篇好文章,每周背一首古詩,每月讀一本好書。經常與自己的親人、老師、朋友交流讀書心得,感受讀書的快樂!(語文老師負責)
③學生每人準備一本讀書筆記本,及時剪貼、摘抄自己喜歡的篇段、整理自己的優秀習作或記載自己的讀書感想、體會和收獲。(語文老師負責)
(7)4月23日(世界讀書日)向學生家長發放“親子共讀倡議書”。
繼續開展家庭“親子共讀”活動,并逐漸將家庭引入到熱愛圖書、熱愛母語、享受閱讀的行動中來,讓閱讀成為學生一種良好的生活習慣及愛好。(語文老師負責)
“親子共讀”活動,基本要求如下:
a、家長懂得重視環境的作用,為孩子營造良好的讀書環境,使孩子在耳濡目染中,熏陶、體驗,在成長中逐漸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b、家長平時能關心孩子的課外閱讀情況,并給予一定的指導。力爭做到每天督促孩子閱讀課外書籍,時間不少于30分鐘,并督促孩子做好摘抄或讀書筆記。
c、經常為孩子購買一些適合他們閱讀的書籍。
d、家長與孩子經常“同讀一篇文章,同讀一本書”,相互交流,并寫好讀后感。
(以上活動請家長注意及時收集圖片及文字總結性資料。六月底根據學生家長提供的材料評比校級書香家庭)(班主任負責)
(8)每班選五本學生“讀書筆記”參評展覽。(第十六周周五送各語文老師負責)
(9)各年級開展愛國詩文誦讀大賽。(4月17日下午兩點,五樓會議教室)最佳節目將參加學校比賽。(具體時間待定)
(10)、總結讀書節活動情況,評選閱讀之星、書香班級、書香家庭,頒發獎項。(十七周)
學校把開展讀書活動放在加強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實施素質教育的高度來組織實施,成立了由領導、教師、團隊工作者包括圖書管理人員在內的讀書指導小組,形成了組織健全、網絡暢通、專人負責的良好局面。建立健全了圖書管理制度、學生閱覽制度、學生借閱規則、“書香教室”評比制度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確保了讀書活動的蓬勃開展。
讀書活動豐富多彩,讀書活動將長期開展,著力激發學生的讀書熱情,精讀中外名著,享受濃郁書香,活躍校園文化生活。讓學生在讀書中開拓視野,在讀書中感悟人生,在讀書中學會思考,在讀書中快樂成長,努力營造積極向上、百花齊放、格調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園文化氛圍,構建書香校園。
四、強化管理:
1、校園文化建設小組具體負責全校校園文化建設任務,組織開展全校性校園文化建設活動。
2、堅持“全面布署、全員參與、全程運行、全面落實”的“四全”制度。校園文化建設小組定期進行計劃、部署、評估和總結,保證工作的落實。
3、學校加大經費的投入力度,保證校園文化建設的順利進行。
4、在學校制定教學目標責任時,將校園文化建設的成績列入各教師工作業績考核的范圍,促進教師的主體參與。
校園傳統文化建設活動方案 篇5
一、活動主題
樹新風,展才藝
二、活動目的
為了迎接元旦的到來,感受節日的氣氛,使同學們過上一個歡慶的新年,本次活動特提供展示學生風采的舞臺,通過黑板報、書法、繪畫、歌唱等形式,進一步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活躍校園氛圍,增強學生集體榮譽感和合作精神,使同學們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合格人才。
三、活動組織與策劃
(一)籌備策劃小組
張 亮:對該次活動進行策劃和指揮工作;
唐昌舉:組織協調各方面工作和人員的安排;
段 勇:負責本次活動方案、評分細則的制定;音響設備的接輸、歌碟的收集和歌曲的播放;
童 英:指導學生參加比賽;
龍治福:負責全體老師的考勤工作;
劉 超:負責各項獎狀的書寫。
(二)活動開展小組
1、宣傳報道組:何立君――負責本次活動的新聞報道以及學生會宣傳部成員
2、安全保衛組:負責做好活動期間的'安全教育和安全工作、預案的制定。
組長:唐昌舉
組員:汪維虎、林萬清、各班主任及學生會自律部成員
3、音響場景布置組:負責組織本組人員做好場景的布置和活動結束后的設備收理工作。
組長:付 兵
組員:周前利、王成權、付登銀、劉超、劉振建及學生會體育部成員
4、后勤組:負責活動的飲用水等后勤設施
康志瑞、唐成洪以及學生會勞動部成員
四、活動內容與分值
(一)班級集體項目 共計100分
1、班級文化建設(“學習園地”為評分項目) 20分
2、班級黑板報(各班指定的黑板報專欄) 20分
3、朗誦 10分
4、班級大合唱 50分
(二)班級個人單項項目
1、書法
2、繪畫
(三)教師表演項目
五、活動程序
1、升旗儀式
2、校長致詞(宣布活動開始)
3、新團員宣誓儀式(段勇主持)
4、朗誦(演講)比賽
5、班級合唱比賽
6、現場書畫
7、教師表演(穿插進行)。
8、公布各種成績和發獎。
六、活動時間。
20XX年12月31日
七、活動安排
一、比賽日程安排
比賽項目
評 比 要 求
評比人
評比時間
備注
班級文化建設
1、內容及主題:樹新風、展才藝,展現班級良好風貌。其中內容12分,設計8分
2、“學習園地”為評分項目
(1)教師組:張亮、唐昌舉、段勇、童英及各班班主任
(2)學生組:宋毅萍、張清清、郭麗
20XX年12月14日
去掉最高和最低分取其平均
班級黑板報
1、內容及主題:樹新風、展才藝,慶元旦。其中內容12分,設計8分
2、“學習園地”為評分項目
20XX年12月17日
朗誦
1、內容及主題:切題健康,積極向上,能反映當代初中生精神風貌和時代精神;主題明確,圍繞"樹新風、展才藝";有教育性,宣傳性和感召力。
2、現場表演要求:
(1)儀態得體,立題新穎,把握主題明確;
(2)材料真實,生動鮮明,有較強的影響力;
(3)選手邏輯分明,思路清晰;參賽選手表達清楚,整體性思維強;
(4)選手按其抽簽順序上臺,一般要求脫稿;
(5)時間為5分鐘左右,可多人合作完成,可配樂、伴舞。選手不得中途退場或棄權。
張亮、何立君、李潔、龍治福、劉莉、劉振健
20XX年12月31日上午(08:30開始,視天氣情況做調整,具體時間以通知為準)
班級大合唱
1、人數要求:本班學生全員參與(工作人員除外);12月25日前將節目名稱報到段勇老師處;
2、內容要求:內容健康、格調清新,符合初中生的年齡特征,以弘揚愛國美德為主旋律,并能體現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的班級風貌。可以嘗試有創意的表演形式;
3、著裝要求:整潔大方,端莊得體;
4、表演要求:隊列整齊,精神飽滿,演唱風格鮮明,表現準確細膩,聲音優美嘹亮,伴奏配合融洽。
張亮、何立君、付兵、康志瑞、唐昌舉、童英、李潔、劉莉
書法
1、各班選送3-5件作品參選,經過初選后,作品進行展出,優異作品作者現場書寫;(待通知)
2、篇幅、風格不限,毛筆、硬筆均可,書法字體不限。
3、材料自備。
張亮、何立君、康志瑞、唐昌舉、劉超、付登銀、龍治福、段勇、童英
繪畫
1、各班選送3-5件作品參選,經過初選后,作品進行展出,優異作品作者現場繪畫;(待通知)
2、畫種不限,兒童畫、色彩畫、國畫、紙版畫皆可,最小篇幅為16開紙張;
3、材料自備。
二、書法及繪畫作品參賽要求(補充):
1、書法、繪畫內容要求表現學生生活,發揮兒童的想象空間,繪畫作品必須是反映積極向上和美好的事物。嚴禁教師代筆或幫助學生涂色,如經查實取消其參賽資格;
2、書法、繪畫作品背面右下角請務必用鉛筆注明班級和姓名,以便于評獎。
3、各班每類參賽作品不得少于3幅,參賽作品必須在12月25日之前上交到段勇老師處。
4、參賽辦法、表彰及獎勵:分別對書法和繪畫比賽進行設獎。將評選出一、二、三等獎若干名。對獲獎的選手將進行表彰,其中的優秀作品將在學校宣傳窗中展出,作者現場表演。
三、活動組織與策劃
1、請各班主任負責本班參賽節目的籌備工作,各理安排好作息時間學科教師應全力配合;
2、充分發揮學生積極性與創造性,豐富節目內容,旨在展現本班風貌。
校園傳統文化建設活動方案 篇6
一、指導思想
為進一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弘揚中華傳統美德,教育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在學校深入開展,引導學生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
二、活動主題
傳承傳統文化精粹,培育誠信厚德少年,創建和諧文明校園。
三、基本原則
與課程計劃相結合;與德育教育研發相結合;與日常行為習慣教育相結合;與學校特色創建相結合;與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
四、活動內容
(一)加強傳統美德教育。
1.開展“亮家風守家訓”活動。家風家訓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著中華傳統美德的精髓,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鮮活載體。通過開展征集家訓好格言、講述家風好故事、拍攝家庭好風氣等活動,讓每個學生在“尋家訓、講家訓、守家訓”的過程中感覺到中華傳統美德就在自己身邊,增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認同和行動自覺。同時,通過學生把中華傳統美德教育的內容帶到每個家庭和家族,帶動家長和家庭培養起良好家風,進而改進家庭教育環境,實現“用家訓育家風,用家風促校風”,推動家訓校訓兩相長,家風校風兩提升。
2、通過開展“倡美德做表率”活動,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為核心,以家國情懷教育、社會關愛教育和人格修養教育為重點,引導兒童崇德向善,學習身邊的榜樣,從自身做起,從生活點滴入手,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幫助兒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3、通過深入開展文明禮儀主題教育月等活動推進文明禮儀教育。包括升旗、就餐、課堂、尊師、同學間交往、穿戴、待人接物等禮儀習慣養成,引導學生養成謙虛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遵紀守法、言行合一的.禮儀規范。綜合運用課程教學、主題活動、道德實踐,把文明禮儀教育貫穿于學習生活全過程,讓學生感受禮儀之美,養成“講文明、懂禮貌、有道德”的良好品格和行為習慣。
(二)重視傳統節日教育
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內容融入到“開學第一課”、“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或紀念日”等形式多樣的活動中,廣泛開展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內容的形式多樣的主題教育、展演活動、團隊活動,引導學生認知傳統、尊重傳統、繼承傳統、發揚傳統,教育學生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寓教育于豐富多彩的活動之中。
1、開展“孝父母知感恩”活動。利用“三八”婦女節、母親節、父親節、教師節等節日,開展“感恩父母,踐行孝心”、“感恩師長、感恩長輩”等主題道德實踐活動,讓學生理解父母的養育之恩、師長的教誨之恩。
2、開展“賞民俗憶傳統”活動。利用元旦、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開展傳統文化經典知識、故事的普及教育。積極挖掘這些節日中的德育元素,培育學生民族感情,激發民族自豪感。
3、開展“愛祖國祭英烈”活動。以五一勞動節、七一建黨節、八一建軍節、九月三十國家公祭日、十一國慶節為契機,引導廣大師生緬懷先烈,了解黨和祖國的發展史,不斷增進愛祖國、愛家鄉、愛他人的情感。
(三)抓好經典誦讀教育。
1、構建國學經典誦讀體系。各班每學期要制定誦讀計劃,本著從易到難、從少到多、循序漸進、以點帶面的原則,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開展符合學情實際的國學教學內容,組織師生讀《三字經》、《論語》、《弟子規》等國學經典,全體師生共同參與,構建誦讀體系。
2、搭建國學經典誦讀平臺。豐富誦讀形式,開展“誦經典、寫經典、唱經典、演經典、展經典”等活動,即:每日開展“誦經典”活動,保證誦讀內容的落實;每星期開展一次“寫經典”活動,將傳統文化教育與學生寫字教學相結合;借助校園藝術節、文藝匯演等載體,圍繞孝父母、守誠信、善待人、好學習等話題,以詩文朗誦、快板、課本劇、美文說唱等新穎活潑的形式,把《弟子規》、《論語》、《禮記》、《孝經》等經典美文表現出來。
(四)開展地方文化教育。
1、充分發揮地方資源優勢,推進地方優秀傳統文化“進課堂、進校園、進師生頭腦”;將地方傳統名人名事、文化遺跡、藝術、傳播媒介等資源有效整合,構建具有鮮明時代特征和濃郁地方特色的傳統文化體系。
2、培育地方傳統文化資源德育教育基地。利用富有地方人文特色的重大紀念活動、重要歷史文化遺跡、博物陳列館、青少年愛國教育基地等載體,通過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進一步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3、做好地方國粹教育。以學校原有項目的基礎上開展相關活動,如:民間藝術、泥塑、剪紙、戲曲、棋類、書法、刺繡、武術等傳統文化精髓教育,將中華文化精華發揚光大。
五、組織保障
1、結合語文課開設書法課、利用早讀、課前進行詩文、弟子規誦讀;結合美術課開設美術欣賞繪畫課。舞蹈、習作可以結合興趣小組。
2、傳統文化融入各學科,利用語文、思品、綜合實踐課進行傳統文化教育。
3、利用國旗下的講話、校園廣播、板報進行宣傳,利用好團隊活動課,讓學生從中發現樂趣,得到贊許,獲得鼓勵,提高教育效果。
4、利用教師業務學習時間,學習傳統文化知識,提高教師知識能力。
校園傳統文化建設活動方案 篇7
為進一步加強中華傳統文化教育,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培養學生的民族精神、傳統和美德,更好的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生發展奠定基礎。根據學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主題教育的通知》文件精神,結合學院團學工作的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目標
從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主題教育與加強學院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結合起來,與學院教育教學改革及長遠發展結合起來,與校園文化建設結合起來,認真落實立德樹人的目標,培養既有職業技能、又有文化知識的技術技能人才。
二、活動時間及內容
(一)活動時間
20xx年3月至20xx年12月
(二)內容形式
1.開展誦讀經典活動,營造書香校園
每學期開展一次主題為“我讀書,我快樂,我成長”的“人人誦讀中華經典活動”。充分利用學院圖書館、班級圖書角,有計劃、有組織地向學生推薦讀物、讀本,開展“我與好書同行”活動,營造濃厚的讀書氛圍,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提高讀寫能力,夯實文化底蘊,陶冶情操。
2.組織主題班會,出一期主題黑板報,開展傳統節日教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組織開展“明禮知恥·崇德向善”主題班會。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4字”、省委“五禮五恥”10字和孝老愛親、誠實守信、愛崗敬業、團結友愛等開展討論。每學期各班出一期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作品”為主要內容的黑板報,并進行評比。利用傳統節日在學生中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活動。開展禮儀培訓。在校園營造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氛圍。(由學工部、各系負責)
三、保障措施
(一)營造良好氛圍。切實做好宣傳發動工作,引領廣大團員自覺和主動參與活動中來,充分利用板報、校園廣播等媒介做好活動宣傳報道工作,加深學習中華優秀傳統知識的力度,不斷提升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大力營造人人參與的氛圍,廣泛宣傳學院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主題教育的情況。
(二)做好幾個相結合。以優秀傳統文化課題為切入點,做好傳統文化與校園特色文化的.相結合;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與學生養成教育相結合;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與常規教育教學活動相結合。抓節點活動,充分利用好重要傳統節日,突出傳統文化的內涵,講解傳統文化知識,舉行特色活動,讓廣大學生在參與中親身體驗節日習俗,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三)抓生生互動,做好示范。學院全體團學干部,都要積極主動參與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帶頭研讀經典,帶頭踐行中華傳統文明,認真組織學生參加各類傳統文化進校園的學習、宣傳、實踐活動,努力形成生生互動、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
通過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全體學生進一步了解祖國的悠久歷史,增強民族自豪感,形成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
校園傳統文化建設活動方案 篇8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為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完善學校德育體系,增進學生的“五個認同”意識,增強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感,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浸潤青少年成長之路,傳承文化基因,守護好中華優秀民族的“根”和“魂”,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通過開展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讓青少年學生了解祖國燦爛的文化、悠久的歷史,樹立文化自信,增進對中華民族、中華文化的認同感,打牢思想基礎根基。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從生活細節入手,注重實踐養成,不斷豐富展示弘揚中華文化載體,將優秀傳統文化貫穿學校教育始終。
二、活動主題
“傳承文化基因,守護民族根魂”
三、基本原則
與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與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教學相結合;與課堂教學相結合;與德育常規教育相結合;與“第二課堂”、“興趣小組”活動相結合。
四、活動內容
(一)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注重環境育人。設定厚德載物、大氣沉靜的校園文化建設,發揮校園文化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重要作用。利用走廊、教室、辦公室、櫥窗等場所設立中華傳統美德的圖片、警句、詩詞歌賦等,創設傳統文化環境,突出傳統文化氣息,讓學生零距離感受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把傳統教育寓于校園環境、校園文化之中,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以說一口流暢的普通話、寫一手規范的中國字為目標,推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教學扎實、有序開展。各學校結合師生實際,通過開展“讀、說、抄、寫、評”等活動形式,提高師生讀、說、寫的能力和水平,傳承中華文化,促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教學工作的有序推進。讓學生在字正腔圓、抑揚頓挫的語音中感受漢字的魅力,在橫平豎直、方正規范的書寫中得到藝術的浸染。
(三)抓好教學常規,發揮課堂主渠道作用。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以樹人為核心,以立德為根本。任課教師要充分挖掘和展示傳統文化優秀篇章中的各種道德因素,注重“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目標的實現,講好“中國故事”。語文、歷史等人文與社會學習領域的課程,應特別注重人文素養的培養;數學、物理等科學學習領域的課程,要重視嚴謹求實的治學態度和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藝體類課程中,應注意加強審美情趣的陶冶、毅力意志的磨練和完善人格的培養。
(四)和德育常規教育活動相結合。抓好學生文明禮儀教育以及感恩教育等,促進良好習慣的養成,從懂禮貌、講禮儀、尊敬師長、自覺排隊、誠實守信、遵守秩序等學習、從生活中的點滴做起,培養學生養成謙虛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遵紀守法、言行合一的禮儀規范,讓優秀傳統文化在師生的一言一行中充分展現。
(五)過好中國節日。中國節日包括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和重大紀念日。利用“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中華傳統節日,深入挖掘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內涵,增進各族師生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利用重大紀念日“7.1”“8.1”“9.3”“9.18”“10.1”“12.13”等紀念日開展愛國、愛黨和革命傳統教育,讓愛國主義教育在各族師生心中牢牢扎根。
(六)開展國學經典誦讀活動。各學校結合實際組織學生開展《弟子規》、《三字經》、《論語》、《孝經》、唐宋詩詞等經典誦讀,在朗朗上口、簡明輕快的`節奏和簡短意長的深刻內涵中,讓學生感受經典傳統文化的魅力。
(七)傳承中華傳統文化藝術。結合“第二課堂”、“興趣小組”等課外實踐活動,開辟剪紙、書法、國畫、中國象棋、傳統民樂、武術等傳統文化藝術學習園地,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滲透、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八)開展“向祖國報告”國家通用語言教育成果展演活動。運用多種多樣的藝術表現形式展示各族青少年學生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感悟和成果,增進文化認同。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視,認真組織。各學校要充分認識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意義,與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教學工作緊密結合,根據師生實際制定實施方案,設置有針對性活動內容,有效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
(二)以身作則,以上率下。“育人先達己”,各學校首先要注重提高教師傳統文化素養,積極為教職工的學習、提升創設環境和條件,鼓勵教師多讀書、讀好書,提升知識修養和文化品味,用“腹有詩書氣自華”的知識涵養和人格魅力做好學生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基因的楷模,做學生敬重的好教師。
(三)豐富形式,注重實效。各學校根據“貼近實際、貼近學生、貼近生活”的原則,采取師生喜聞樂見的形式,突出活動廣泛化、體驗化、興趣化的特點,引導學生實現從簡單誦讀到深刻理解,從領悟內涵到實踐行動逐步推進,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四)廣泛宣傳,善于總結。各學校注重活動宣傳,營造良好的宣傳氛圍。善于總結和梳理好的經驗和做法,以小結、簡報、信息等形式報送思政辦。
校園傳統文化建設活動方案 篇9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引導中小學生認知傳統、尊重傳統、弘揚傳統,增進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指導中小學開展傳統美德教育、傳統節日教育、傳統經典誦讀教育、地方名人民俗教育等系列主題活動,特制定本方案。
一、活動主題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二、活動對象
全區普通中小學在校學生
三、活動內容
(一)加強傳統美德教育
1.通過推進文明校園、文明單位創建活動,廣泛掀起學習、倡導、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熱潮。不斷加強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為重點的家國情懷教育;以仁愛共濟、立己達人為重點的社會關愛教育;以正心篤志、崇德弘毅的人格修養教育。
2.通過開展爭做“新時代好少年”“美德少年”等活動,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
3.通過深入開展“文明禮儀習慣養成教育”活動等推進文明禮儀教育。包括升旗禮儀、就餐禮儀、課堂禮儀、尊師禮儀、同學間交往禮儀、穿戴禮儀、借用物品禮儀、迎客禮儀等禮儀習慣養成,引導學生養成謙虛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遵紀守法、言行合一的禮儀規范。
4.通過推動書法教育健康和深入發展,激發培育廣大中小學生學習和欣賞書法的熱情。不斷提高審美能力和人文素養,努力增強文化自信和愛國情感。
5.通過綜合實踐活動、研學實踐教育、冬夏令營等活動,加深學生對革命傳統和革命精神的感悟,傳承紅色基因。組織中小學生到革命歷史遺址、革命歷史博物館、革命先輩紀念館、烈士陵園等場所參觀學習,引導學生了解、學習中國革命史和中國共產黨歷史。
(二)重視傳統節日教育
1.以忠孝為先,開展感恩教育。利用“三八”婦女節、母親節、父親節、教師節、重陽節等節日,開展“感恩父母,踐行孝心”、“感恩老師、感恩長輩”等關愛師長的道德實踐活動。
2.利用元旦、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開展傳統文化經典知識、故事的普及教育。積極挖掘這些節日中的德育元素,培育學生民族感情,激發民族自豪感。
3.以六一兒童節、五四青年節、勞動節、建黨節、建軍節、國家公祭日、國慶節為契機,引導廣大師生緬懷先烈,了解黨和祖國的發展史,不斷增進愛祖國、愛家鄉、愛他人的情感。
(三)抓好傳統經典誦讀教育
1.構建國學經典誦讀體系。各校每學期制定誦讀計劃,本著從易到難、從少到多、循序漸進、以點帶面的原則,在各年級開展不同的國學教學內容;組織教師讀《大學》、《道德經》等國學經典,全體師生共同參與,構建誦讀體系。
2.搭建國學經典誦讀平臺。豐富誦讀形式,開展“誦經典、寫經典、唱經典、演經典、展經典”等活動,即:每日開展“誦讀經典一刻鐘”活動;每星期開展一次“書寫經典一刻鐘”活動;每月的黑板報和櫥窗要有一定的國學教育的內容;每年舉行一次國學情景劇展演活動等,把國學教育貫穿于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
3.深化國學經典誦讀活動。借助校園藝術節、文藝匯演等載體,圍繞孝父母、守誠信、善待人、好學習等話題,以詩文朗誦、快板、課本劇等新穎活潑的形式,把《弟子規》、《論語》等經典美文表現出來。成立國學興趣小組,將傳統體育項目、繪畫、書法、剪紙等國粹融入其中,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國學、熱愛誦讀。
(四)開展地方名人民俗教育
1.加強地方區域傳統文化挖掘整理工作。充分發揮地方資源優勢,將地方傳統名人名事、文化遺跡、等資源有效整合,推進地方優秀傳統文化進課堂、進校園。
2.培育地方傳統文化資源德育教育基地。利用富有地方人文特色的重大紀念活動、重要歷史文化遺跡、博物陳列館等載體,進一步促進中小學生的'德育工作。結合學校原有項目為基礎開展民間體育、泥塑、剪紙等國粹教育。
四、活動要求
1.加強宣傳,營造輿論氛圍。各學校要及時召開動員大會,明確本年度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指導思想、方法步驟、具體要求,制定活動實施方案,適時做好檔案建設。
通過組織廣大師生學習《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等文件,營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教育教學的思想輿論氛圍。
2.堅持因地制宜、循序漸進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是一項長期性的工作,各校要統籌安排,有序推進階段性重點目標與任務的落實,力爭到2020年,全區中小學、幼兒園都實現“一校一特色”、“一校一精品”的傳統文化品牌。
3.堅持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內容系統融入課程和教材體系。在各學段的教學要點和教學任務中,力求做到三個“全覆蓋”:學科課程全覆蓋,課時主要從綜合實踐課中安排,也要將教育內容體現到德育、語文、歷史、體育、藝術等主要課程中去;教學環節全覆蓋,包括課堂教學、課堂外教學、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教育人群全覆蓋,整體貫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
4.堅持把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與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積極總結多年來我區開展校園文化建設的成果,深化我區文明校園創建活動,將傳承優秀文化與打造辦學特色相結合。在校園文化建設中通過突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掘傳統文化資源,營造濃厚的校園人文教育氛圍,讓師生在審美中受到傳統文化熏陶。
校園傳統文化建設活動方案 篇10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這條主線,以提高市民素質為切入點,以優秀傳統文化宣傳普及活動為著力點,大力弘揚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以此帶動城市文明程度的全面提升。
二、活動內容
優秀傳統文化進學校。以開展“城鄉少年手拉手,爭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主題實踐活動為總攬,以“感恩、勵志、修德”為主題,每天利用早晨、中午課前20分鐘左右時間,廣泛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活動,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和美德,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時,開展多種形式的傳統經典競賽活動,如學生賽、小組賽、班級賽、年級賽等,還可以通過詩文配畫、小品劇、唱詩文歌曲等方式促進學生對傳統優美詩文的學習和理解。開展“五個一”活動。學生做到每天自查一次不雅行為;每周向父母(或長輩)說一句體貼性的話;每月為父母(或長輩)做一件侍奉性的事;每學期給父母(或長輩、教師、幫助過自己的人)寫一封信,向他們反映自己的學習、思想以及生活情況,交流感情;每年參加一次公益性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參與學校、班級管理,培養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和集體主義精神,提高學生自理、自立、自律能力;組織學生扶貧結對,引導他們在學習、生活中互幫互助,增進友誼,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培養學生的愛心。營造傳承中華傳統美德,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良好氛圍。
優秀傳統文化進機關。以“文明禮儀宣傳教育實踐活動”為帶動,從解決干部職工在工作生活中不文明的行為入手,以“學經典、品人生、提素質”為主題,在全市黨政機關、執法部門、窗口單位中開展“做文明公仆、創禮儀機關”活動。同時廣泛開展促進公共文明志愿服務、公務員志愿者參與交通協管活動、便民服務等各類文明禮儀踐行活動。在廣大機關干部中開展讀一本好書、參加一次社會公益活動、組織一次演講比賽等活動,大力弘揚中華民族講文明、知禮儀、熱情好客、團結友善的傳統美德,在參與和體驗中自覺成為優秀傳統文化的宣傳者、實踐者、示范者,打造文明機關、禮儀機關、書香機關、效率機關、廉潔機關。
優秀傳統文化進家庭。以家庭美德教育普及為重點,開展“與經典文化同行,與圣賢先哲為友”,“親子讀書共成長、經典文化進家庭”和“書香家庭”評選活動。通過讀書知識競賽、優秀讀后感評選、“子女和父母、同讀一本書”等特色載體活動,引導廣大市民群眾愛書、藏書、看書,自覺接受傳統美德教育。年底前,層層推薦、評選全市十大“書香家庭”。引導家長學習傳統文化,領悟傳統文化的精華,并注重言傳身教,提高家長利用傳統文化開展家庭教育的能力。
三、保障措施
(一)建立師資隊伍。師資隊伍在弘揚、繼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具有骨干作用,這是傳統文化教育重要的'保障。要盡快建立一支由各類志愿者組成,熱愛中國傳統文化、熟悉中國傳統文化歷史、熟悉教學方法的骨干教師隊伍。
(二)推薦優秀傳統文化教材。本著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古為今用、推陳出新的原則,由淺到深,由易到難,推薦出一批優秀傳統經典書目。
四、工作要求
營造濃厚氛圍。開辟傳統文化走廊、學習園地、專欄、專刊、網站、網頁等陣地。在學校墻壁、走廊、教室、櫥窗、寢室等地精心合理布置有關中華傳統美德的圖畫、警句、詩詞歌賦等,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激勵師生奮發向上。在單位進出口墻面、走廊等醒目位置張貼懸掛傳統典故成語、格言警句等。通過廣泛、深入的宣傳教育,使更多的人了解傳統文化,喜愛傳統文化,成為優秀傳統文化的承載者、傳播者。
挖掘地方資源。我市有很多文物古跡、歷史人物以及典故,要充分利用豐厚的地方文化資源,充實和豐富優秀傳統文化宣傳普及的內容。文化、民俗、文物、旅游、社科界等相關管理部門要組織專家挖掘、整理傳統文化,將傳統文化精髓歸類,形成本土化傳統教育系列讀本,以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展示傳統文化的魅力,以通俗明了的方式,如童謠、畫冊、民間故事、卡通等,將傳統文化的核心要義展現在不同年齡層次、不同受眾面前,使之得到熏陶、感染。
利用傳統節慶。春節、清明、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是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在優秀傳統文化宣傳普及活動中,要緊緊圍繞節日主題,突出傳統文化的內涵,充分展現和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并注重提升文化內涵,通過舉辦具有濃郁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民俗文化表演和民間藝術展示等活動,讓人們在參與中親身體驗節日習俗,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校園傳統文化建設活動方案 篇11
一、指導思想
隨著我國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校本課程的開發已成為我國課程改革領域內的一個重要課題。我校依據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實施計劃,根據學校的辦學目標,決定以校本課程的開發為突破口,依托古城自然人文資源,進行校本課程的研究和實踐,逐步形成基于古城風土人情和學校特色相融合的學校課程活動教育,以此帶動學校各方面的發展,全面提升學校的辦學層次。
二、課程設計的創意
(一)開發校本課程教育功能,充分挖掘古城風土人情教育活動的教育價值,弘揚民族精神,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二)校本課程能營造校園良好的研究氛圍,為每一位教師的成長搭建舞臺,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三)以古城風土人情教育特色提升學校的知名度,促進學校辦學特色的形成。
三、課程目標設計
(一)課程開發的學生發展目標
課程開發的學生發展總目標:通過校本課程古城的風土人情的設計,引導學生走進古城浚縣:用眼去觀察;用耳去聆聽;用腦去思索;用手去創作。使學生認識古城、熟悉古城、喜愛古城、保護古鎮城。從而增強古城后人的自豪感,進而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人民的思想感情。
具體目標有:
1、了解水鄉古城濃厚的文化底蘊,感受豐富的水鄉文化,激發學生主動了解、探索家鄉風俗的意識和實際行動。
2、在活動中,引導學生學會交往與合作,在不斷的探究性學習中,批判地繼承古城民俗的優良傳統,體現立志為家鄉服務的偉大志向。
3、培養自信樂觀的生活意識,不斷地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逐漸認識本土文化資源的豐厚,激發學生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感。
三、實施目標:
1、校本課程要體現基礎性:
基礎教育要重視基礎,校本課程將立足于打好學生文化基礎、品德基礎、身心基礎為目標。全面發展學生的能力,促進學生對學科知識的綜合和運用。
2、校本課程要體現發展性:
根據學校實際狀況,兼顧到每個學生的發展需要,樹立著眼于學生發展的教育價值觀,把為學生的發展服務當作校本課程的基本價值取向。
3、校本課程要體現現實性:
校本課程是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而開設了課程,在開發過程中主要依靠學校的自身力量來完成,目標不能遠離實際。
4、校本課程要體現主體性:
校本課程的主體性體現在課程的開發和實施需要,教師的充分參與,在課程的開發和實施中要重視教師的主動精神,要發揚團結協作的精神,使校本課程得到更大的開發。同時,還要充分了解和反映學生的實際,重視學生參與,注意學生的反饋信息,不斷根據學生的需要完善優化校本課程。
四、校本課程研究內容和范圍
研究對象的總體范圍主要指千年古城——包括獨特的家鄉風光,幽靜的自然環境;也包括淳樸的民風,底蘊深厚的文化。實踐活動型校本課程主要內容具體是:
第一類環境文化
(一)民間藝術——楊紀屯的泥咕咕
(二)人間社火——主要有雜戲、雜耍、武術表演。
(三)名勝古跡——文治閣、升仙塔、天寧寺等。
第二類民俗文化
(一)概述——地理環境、名優特產。
(二)歷史故事——隋末李密。
(三)風俗習慣——祭神、祭祖、婚嫁等。
(四)古廟會——廟會習俗、廟會上的拴娃娃、廟會音樂
第三類傳承文化
(一)泥塑藝術——泥塑制作的過程、怎樣制作成泥塑的技藝以及制作的技巧。
第四類生態文化
(一)關注環境、關注環保——針對身邊的各種環境問題和生態危機,開展各種社會實踐活動(主題班隊活動、黑板報、知識競賽、社區活動等)。
(二)關注古城旅游事業——由學校少先隊帶領“雛鷹導游團”同學,利用節假日為游客做小向導;積極發動學生為古鎮旅游出謀劃策。
五、校本課程的具體實施
(一)課程的開發
校本課程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組成部分,搞好校本課程的開發是落實新課程的需要,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給學校的發展、教師專業的`發展、學生個性的發展,提供了新的舞臺。所以我校根據學校的辦學目標,充分利用學校現有的教學特色及古城浚縣的資源優勢,認真做好校本課程的開發與研究。
1、教師開發課程的過程
(1)認真學習校本課程開發的有關資料,統一認識,明確目標,加強理論學習,積極參與課程的開發。
(2)收集有關古城浚縣文化方面的資料:古城自然環境、古城的名勝古跡、古城豐厚的文化、古城的人文風情、古城風俗習慣。
(3)確定學校校本課程開發方案,確定學校的校本課程開發主題——“古城的風土人情”。古城的資源我們要好好利用,編寫教材時我們一是將用學生的習作來介紹古城,激發起學生對家鄉的熱愛;二是我們充分利用古城的資源開展教育活動,在教材編寫時融入多種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多方面興趣愛好。如攝影、小導游、環保小衛士等。教材使用對象:中學。
2、學生開發課程的過程
(1)召開學生動員大會,宣傳建設校園文化的意義和目的,讓學生對古城風土人情有初步的認識。
(2)發動學生收集有關古城文化方面的資料,以班級為單位進行整理。
(3)成立學校研究楊橋古城文化活動興趣小組,將古城文化與綜合實踐活動有機結合,增加了綜合實踐活動的研究范圍。
(二)課程的實施
1、成立校本課程開發小組。
2、成立編委會。
古城文化與學生綜合素質提高的研究——《走進古城—浚縣》
3、課程開發的規劃
①準備階段,確定校本課程開發方案,收集資料。
②擬定校本課程教材的編寫工作。
③使用編寫的教材,并征集意見。
④完善、修改校本教材,并正式定稿。
4、制定計劃,確保課時。
學校按照上級要求將校本課程的實施納入了具體的課堂教學計劃,每2周安排一課時,時間確定在周三下午的第三節課,要求課程活動與班隊活動相結合,由班主任老師擔任這門課程的教學。
5、探索課程評價機制。
(1)教師評價 。
評價內容
①對教師的備課筆記、教學研究情況進行客觀的評價。
②對教師實施過程的中動態生成性資源及其創新行為進行激勵評價
③對教師完成課程計劃的情況進行評價。
評價辦法
①教師自我評價。
②學生民主測評。
(2)學生的評價
評價內容
①學生參與活動。
②學生能力的提升情況
③情感體驗情況。
④獲得成果的情況,包括收集信息的數量、質量、創造性成果。
評價辦法
①學生自評互評。
②教師對學生評價,采用書面知識和實踐活動成果相結合
③家長助評,采用“家長助評表”,讓學生家長根據各項內容對子女各方面表現進行星級評定,最后對如何教育孩子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議或意見。
六、課程開發的初步成效和發展預想
1、構建校本課程。在充分挖掘古城資源基礎上,學校發揮全體師生的智慧,大膽實踐、探索,以“環境文化、民俗文化、傳承文化”等為主要內容的校本課程基本形成,并確立了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的基本理念、課程目標、課程結構、實施內容和評價方法。
2、教師教育觀念轉變,科研能力得到提高。
我們以“傳承優秀古城文化的教育思想”為指導,四位教師都參與了古城文化教育活動方案教材的編寫任務,每位教師都承擔了方案實踐指導任務,“以人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師的頭腦中逐步形成,教師的指導能力也在朝科學化方向發展。
3、開闊學生視野,綜合素質得到發展。
校本課程的活動帶來了學生多方面的變化:
1、它充分引導學生與社會、社區接觸,學生有了課堂上得不到的多種生活體驗,各種能力也都得到和諧的發展,每逢節假日,小導游們活躍在古城的景點、街頭,帶領游客領略水鄉的風貌神韻。他們用真誠的態度、生動的語言驕傲地向游客介紹古鎮的景點和風土人情,述說一個個動人的故事。
2、小記者的作品也充分展示了古城的自然環境.人文風情、同時學校也準備出版了全部由學生作品匯集的《走進古城—浚縣》一書。學校“小記者”、“小導游”隊伍的發展,更是增強了宣傳的古城文化的力度。
3、發展預想:規范校本課程,創建學校特色。
今后我們要進一步把校本課程融入辦學目標和工作思路,要讓我們的校本課程能成為學校的亮點、品牌,得到學校每個人,社會各界人士的認可、贊賞,逐步形成學校辦學特色。我們必須得規范課程的進一步開發,在“古城風土人情”上做足文章,讓它能健康有序地成長。同時我們也期望得到各界、各部門更多的重視扶持,以求得更多的“古城人”共同關注我們的家園——古城的發展。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校本課程只有根植于生活的土壤中,立足于反映具有地方特色的課程資源,才能開出嬌艷的花朵,散發出迷人的芳香。
校園傳統文化建設活動方案 篇12
為了繼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和區域文化精髓,進一步完善學校德育體系,培養廣大青少年學生愛祖國、愛家鄉的高尚品德,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陶然小學決定在本校開展“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落實質量立校、人才興校、創新強校、特色名校的辦學理念,全面推進質量校園、特色校園、活力校園、和諧校園的構建,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堅韌、樂觀、豁達、包容和自強、自立、敢為天下先的精神,通過開展系列化、項目化、立體化的優秀傳統文化宣教活動,使傳統精華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培育我校中小學生(幼兒)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
二、活動主題
傳承文化精粹,培育厚德人才。
三、基本原則
與課程計劃相結合;與德育教科研工作相結合;與日常行為養成教育相結合;與學校特色創建相結合;與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
四、教育目標
——全面認識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培養愛國主義情感,逐步形成積極人生態度和正確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參加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文化體驗活動,了解鐵嶺和西豐的人文歷史、地理風貌、民俗風情等地域文化,具有熱愛家鄉的情感,立志為家鄉的未來發展努力;——學習在當今生活中,以寬廣的胸懷和文化視野,尊重多樣文化,吸取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奠定和諧的人生基礎。
五、主要內容
(一)國學經典誦讀工程。全面貫徹落實西豐縣教育局《關于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活動實施方案》(西教字[20xx]13號)基本要求,工作的重點方向:一是構建誦讀體系。本著不給學生和教師增加課業和工作負擔的原則,各學校(幼兒園)每學期要制定誦讀計劃,全體師生共同參與,推進誦讀活動的制度化、規范化和常態化。二是搭建誦讀平臺。深入開展“清泉源頭讀書活動”,以《中華經典誦讀100篇》(西豐縣教育局編輯)為藍本,做到早課前誦讀20分鐘、課余時間自由誦讀、每周1節的'誦讀課、每月召開1次以誦讀為主題的班隊會,課內向課外延伸、校內向校外延伸,激勵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誦讀活動。三是深化誦讀活動。利用文化經典的各種聲像資料,將視頻講座帶進校園;根據實際需求,把名家、名師請進來,與學生進行傳統文化面對面的交流;廣泛開展如“三字經誦唱會”、“弟子規引我行”等倡導生活化、活動化、故事化、體驗化、興趣化的誦讀活動,借助校園藝術節、文藝匯演等載體,讓學生感受文化、熱愛經典。
(二)孝信雅行教育工程。一是以孝為先,開展感恩教育。以元旦、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為重點,深化“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面向全體學生(幼兒)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活動和道德體驗活動,注意凸顯教育的實踐性和生活化特征,引導其認知傳統、弘揚傳統,增進愛祖國、愛家鄉、愛他人的情感。利用“三八”婦女節、母親節、父親節等節日,開展“感恩父母,踐行孝心”的實踐活動;以勞動節、教師節、重陽節為契機,開展“感恩老師”、“感恩社會”、“關愛長輩”的教育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行孝感恩、尊重他人。二是以雅為標,開展禮儀教育。結合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活動,結合“三姿”培養與訓練要求,以“禮儀、禮貌、禮節”為主要內容,開展“校園禮儀講座”、“文明禮儀知識大賽”等系列活動;以情趣高雅、談吐儒雅、行為文雅為標準,貫穿培養青少年行為習慣以及審美情趣;著重引導學生養成謙虛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遵紀守法、言行合一的禮儀規范。三是以信為本,開展誠信教育。以發誠信倡議、講誠信故事等多種形式,將誠信教育引向家庭,引向社會,廣泛開展“爭做誠信少年”等系列活動,積極引導學生從小養成誠信美德,逐漸改變“信任危機”的社會現狀。
(三)藝體素養培育工程。一是突顯特色藝體教育。利用“體育、藝術2+1項目”和特色體育活動的有效平臺,激發學生興趣,挖掘學生潛在才能,提升學生藝術素養。培育其文化、藝術、體育等多方面愛好,在提升其信心的基礎上盡量讓不同層次學生在不同層次的平臺展示多種才能。二是“經典誦讀”與大課間操活動相結合,融為一體。大課間操活動可適時展現師生共同誦讀經典詩文的壯觀場面,編排有特色的自編操。在鍛煉身體的同時得到了經典文化的熏陶;在律動的音樂聲和優美的動作中得到心靈的凈化。三是“經典誦讀與校園文化藝術節相結合”通過形式多樣的藝術比賽,讓學生感受古典文化的魅力,受到中國傳統古典文化的熏陶,提高廣大學生文化和道德素質,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四是構建魅力藝體教學。加強藝體課程建設,重視藝體教育與相關學科的融合,充分利用“二課”活動時間,通過開設閱讀班、文學社、樂器培訓班、書畫班、體育特長班、舞蹈班等特色課程,安排專業藝體教師進行教學指導,使之逐漸形成規模,成為學校藝體教育的一個亮點。同時,重視藝體教育與相關學科的融合。五是探索特色的藝體教育。在我校繼續創設“扇跳繩、毽球、剪紙、書法、繪畫、聲樂、乒乓球”等活動,鞏固“人人有項目、班班有活動”的良好局面,真正把優秀傳統文化“種”進學生的心坎里。
(四)校園品位創建工程。進一步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完善圖書室、班級圖書角、校園廣播、校園電視臺、校園網站等文化陣地,廣泛開展校園、家庭閱讀活動;利用宣傳櫥窗定期舉辦德育長廊、詩文圖展、師生作品展;校園墻面張貼歷代名人畫像、格言警句等文化符號,綠地與樹木標牌、道路標識牌、印制《論語》等國學經典章句或自創箴言語錄,做到“讓每個景點培育人,讓每條名言激勵人”;通過校園文化建設特色學校等活動,促進形成“一校一品”的區域教育特色,營造“以文怡人、以文塑人、以文化人”的濃郁氛圍。
(五)地域文化尋根工程。一是對鐵嶺、西豐及本鄉(鎮)地方傳統文化進行挖掘整理。“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傳統文化進校園需充分發揮地方資源優勢。組織得力人員深入挖掘本地文化資源,進行課題研究,專題編寫《魅力鐵嶺》、《西豐文史資料》等類似的校本教材,推進地方優秀傳統文化“進課表、進課堂、進頭腦”;將地方傳統文化遺跡、藝術、傳播媒介等資源有效整合,發揮其文化本源、活動載體、資源寶庫的作用,構建具有鮮明時代特征和地方特色的傳統文化體系。二是將地方傳統文化資源改造成德育教育基地。利用富有地方人文特色的重大紀念活動為載體,進一步推進我校小學生的德育教育;加強平嶺村烈士陵園、少年宮、城子山、冰砬山等公共教育資源的活動力度,使其成為素質教育和德育教育校外實踐基地。三是傳承弘揚鐵嶺人文精神。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通過演講比賽、征文活動等多種形式,在學生中大力宣傳“求實創新、崇文厚德、理性平和、追求卓越”的鐵嶺城市人文精神和“活力西豐、富庶西豐、生態西豐、幸福西豐”的“四力”西豐精神,激發廣大師生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熱情。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陶然小學開展“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領導小組,由校長任組長,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教導處,負責全校活動的協調、檢查,定期組織各種教學交流和教學研討活動。
(二)確定實施對象。全縣公辦和民辦的幼兒園、小學、初中和高中(含職高),均要開展“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實現全覆蓋。
(三)強化隊伍建設。由班主任教師(或其他愛好國學、有一定國學基礎的教師)擔任主力推手;注意整合班主任(團隊輔導員)、藝術科教師等師資力量,組建切合本地、本校實際的適合國學教學的師資隊伍;采用集中和常態化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提高培訓。
(四)健全管理機制。將傳統文化教育納入課程內容,從學校(幼兒園)和學生的實際出發,結合德育科研、地方課程、校本課程、班團隊活動、語文科教學等課程實施;充分考慮參與活動教師的工作量,其工作考核要與教師晉職晉級、崗位聘用、評先選優、績效工資等直接掛鉤;并大力表彰在此項工作中表現突出的教師和學生。
(五)加大宣傳力度。大力宣傳活動的重要意義,及時反映工作進展和成效,充分發動師生和學生家長暢談體會、感受和變化,營造濃厚的活動氛圍。并把優秀稿件報送到《西豐教育》和《慧園》等雜志。
校園傳統文化建設活動方案 篇13
一、指導思想
為了繼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進一步完善學校的德育體系,培養學生愛祖國、愛家鄉的高尚品德,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繼續深入貫徹落實《耒陽市中小學德育活動實施方案》,使傳統文化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培養學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
二、活動主題
傳承文化精粹,培育厚德人才。
三、基本原則
與課程計劃相結合;與德育教育研發相結合;與日常行為教育相結合;與學校特色創建相結合;與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
四、活動內容
1、繼續深入貫徹落實《弟子規》的.學習、踐行活動。
(1)進行《弟子規》誦讀班會。
(2)舉行《弟子規》背誦比賽。
除了這兩項活動,平時加強《弟子規》的學習活動,利用學校的廣播在課間播放《弟子規》歌曲,利用班會時間誦讀、學習《弟子規》,尤其加強低年級學生的學習。
2、開展國學經典誦讀活動。
(1)利用早自習的時間誦讀國學經典。
(2)每周設一節誦讀課,每月召開一次以誦讀為主題的班隊會。
(3)利用校園多媒體網絡和各種影像資料舉行傳統文化進校園的專題講座,與學生進行傳統文化的交流。
(4)結合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計劃召開校園藝術節活動,讓傳統文化潛移默化地融入校園藝術生活,突出活動廣泛化、故事化、體驗化、興趣化的特點,讓學生感受經典文化魅力,熱愛經典。
3、推行孝信雅行教育活動
(1)以孝為先,開展感恩教育活動。
利用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等傳統節日為重點,在學生中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活動和道德體驗活動,凸顯教育的實踐性和生活化特征,一道學生認知傳統、弘揚傳統,增進愛祖國、愛家鄉、愛他人的情感。
利用“三八”婦女節、母親節、父親節等節日開展“感恩父母踐行孝心”的實踐活動。
以勞動節、教師節、重陽節為契機,組織開展“感恩老師”、“感恩社會”、“關愛長輩”的教育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行孝感恩、尊重他人,從而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2)以雅為標,開展文明禮儀教育活動。
以“禮儀、禮貌、禮節”為主要內容,開展“校園禮儀講座”、“文明禮儀知識大賽”等系列活動,培養學生養成謙虛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遵紀守法、言行合一的禮儀規范。
(3)以信為本,開展誠信教育。
以發誠信倡議、講誠信故事等多種形式,將誠信教育引向學生家庭,并廣泛開展“爭做誠信少年”系列活動,積極引導學生從小養成誠信美德。
五、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校園傳統文化建設活動方案】相關文章:
校園傳統文化建設方案(通用10篇)07-30
校園文化建設方案09-07
2022校園文化建設創意方案 校園文化建設方案設計11-08
文化建設活動方案02-20
校園文化建設方案模板10-23
學校校園文化建設方案10-23
學校校園文化建設方案10-23
校園文化建設方案最新11-01
校園文化建設規劃方案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