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通用20篇)
當認真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后感吧。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觀后感頭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 1
今天,我觀看了一部叫作《典籍里的中國》的電視,它是一部講述中國古代典籍的綜藝。
首先,會播放一個由中國國家戲劇院院長田沁鑫組織的典讀會,以此來知道演員們吃飯于這本書的理解。典讀會過后,便是話劇正式開演,撒貝寧以穿越的方式與古人相見,共同探討經書、古典的奧妙,其中,有英勇無畏、“三過家門而不回”的大禹、滿腹經綸、周游列國的司馬懿,中間,還會穿插著專家們的講解,節目最后,還會對此做出總結,《典籍里的'中國》記載著中華上下五千年的輝煌歷史,以穿越的形式表達了當代讀書人對前人的敬佩之情,我相信,每個人觀看時,心中都會有一股驕傲、自豪之情油然而生,或許是對祖國的驕傲,或許是古人遠大理想而自豪,總之,都是因為中國。
《典籍里的中國》是一檔特別的綜藝節目,它帶給我們的不僅有趣有味,有知識,更多的是對古人的尊重,既讓我們覺得莊重無比,又并非嚴格。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 2
以前,我在書上看到過“徐霞客”這個名字,知道他的故鄉在江陰,但對他的生平事跡了解甚少。這次有機會在電視上看到《典籍里的中國》這部記錄片,才對徐霞客有了更深的了解。
“丈夫當朝碧海而暮蒼梧!”大丈夫早上在大海邊,晚上便去往蒼梧之山。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是多么豪邁灑脫呀!而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便是用他的雙腳,走遍了祖國的錦繡河山,用生命履行了這句話。
徐霞客小時候受父母的影響,立志要踏遍祖國各地,尋訪長江源頭。徐霞客長大后,初心未變,便開始游歷各地。沒有先進的儀器,他就用腳丈量,用眼觀測。腿疾復發時,即使爬他也要爬到長江源頭。路上遇到強盜搶劫,他寧可犧牲自己,也不愿損失辛苦得來的數據。徐霞客生命最后幾年的西南“萬里遐征”,糾正了“長江源頭是岷江”的說法,為中國現代地理學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此外,徐霞客還為后世留下了許多文章,如《游天臺山日記》、《游黃山日記》......
看完這部紀錄片,我被徐霞客熱愛祖國每一寸山河的精神深深打動了。他幾十年如一日,堅持不懈地奔走于中華大地,途中的艱難險阻沒有嚇到他,反而使他愈加堅定。徐霞客的事跡讓我明白:堅持鑄就成功之路,成功由堅持誕生!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 3
看《國家寶藏》,有句話非常經典:我們還年輕,我們只有5000歲。這說的就是我們偉大的祖國—中國。它有著悠久的歷史,古老的文化,富饒的土地,智慧的先民。
看《半小時漫畫唐詩》,我知道了詩詞的源頭是古代先賢孔子整理的一本詩歌總集《詩經》。由此,我了解了孔子在晚年整理了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
看《典籍里的中國》,我知道了六經里的“書”指的就是《尚書》,它是政書之祖,史書之源。從節目中,我知道了《尚書》是從敦煌莫高窟的藏經洞破壁而得到的;知道了守護《尚書》第一人伏生,他冒死將《書》從咸陽轉移到山東老家,藏于墻壁中,沿途坎坷,他的兒子為護《書》死于兵劫,妻子為護《書》病逝;知道了讀《書》可知先賢治政之本,知朝代興廢之由,知個人修身之要……知道了三國時期提到的.九州,原來是大禹平定的;知道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知道了唐代詩人王維還曾有幅畫作叫做《伏生授經圖》。
當我在節目結束時,不由自主地對著媽媽吟誦起《禹貢》:禹覆土,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我就知道,這部書已經深深地印刻在我的心里。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 4
“天下雖安,忘戰必危!睂O武所著的《孫子兵法》奠定了中國古代軍事理論的框架。
《孫子兵法》的作者孫武被譽為“百世兵家之師”。他從小飽受戰爭之苦,所以形成了“重戰,慎戰,安國,全軍”的思想。其祖父孫書立下過赫赫戰功,教育孫武“止戈為武”。戰爭是為了讓人民過上太平日子,而不是為了爭名奪利。
孫武成人后,叔父為保護他,將他送去吳國。孫武曾輔佐吳王闔閭稱王,在著名的柏舉之戰獲勝。后因吳王沉迷享樂,孫武十分失望,于是歸隱山林,安心修著兵書,便有了今日之《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流傳千年,時至今日依然熠熠生輝。中華民族不是好戰的民族,但我們知兵,善于用兵。孫武曾言:“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蔽覀冎,重戰,慎戰,但我們認為“戰”是為了“不戰”,戰爭不是爭權奪利的籌碼,而是守一方平安的武器。中華民族熱愛和平,堅信止戈為武,踐行“鑄劍為犁”。這一思想已融入了我們的'文化基因里,流淌在每個中華兒女的血液中。
展望新時代,一批批志在四方的“新孫武”,正以自己的力量保衛著家國,使兵家思想代代相傳,流芳千古。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 5
今天,我看了節目——《典籍里的中國》,這部節目說的是《尚書》這冊書里的記載和它的'經歷。
《尚書》里記載了堯、舜、禹時期到東周的事件,歷時約1500年,書上寫了《大禹定九州》,還寫了《牧誓》等。其中《牧誓》寫道:后羿為了不讓百姓受苦,親自跟紂王對戰,百姓知道后紛紛前來助陣。這就是《尚書》的其中一章。
一位東周的書生——伏勝,他家一直在保護《尚書》。如果伏勝來到現代的話,那他就能教歷史了,而且他還可以做歷史節目的主持人。伏勝的家還會變成記者采訪他的地點。
為什么伏勝愛《尚書》呢?我想是因為伏勝從小學習《尚書》,他還把《尚書》傳承給了兒子。項羽攻入咸陽燒毀了許多書籍,包括一部分《尚書》。伏勝一家也逃難去了,不過在回老家青州——山東時,他們被亂兵所截獲,伏勝的兒子想保護《尚書》,他跟亂兵搏斗被殺,他的母親后來將《尚書》看作兒子來保護。
現在《尚書》只剩下28集,我們要保護好它們!渡袝凡粌H寫了歷史和修身的要點,更多的是歷史的輝煌。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 6
《典籍里的中國》是一部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與央視創造傳媒聯合推出的文化節目,由撒貝寧擔任當代讀書人,王嘉寧擔任節目主持人,田沁鑫擔任藝術總監,經由糜老師的推薦才得以了解這部節目。
暫時該節目才推出一期,選擇的是“政書之祖,史書之源”的《尚書》。講述了以秦朝博士伏生為代表的“護書人”傳承、守護《尚書》的故事和以“大禹治水定九州”、“牧野之戰”為代表的書中內容。
以晁錯向伏生學習《尚書》歷史故事為主線,現代讀書人撒貝寧穿越兩千多年與伏生交談,在《禹貢》這篇中記載了大禹治水使用疏導法取得成功的故事,并在其中多次強調了華夏九州從何而來,而在“牧野誓師”中吳樾飾演的周武王面對各種困境,如:手下通過各種占卜都預示了不幸、兵車陷入泥潭中、兵力懸殊……就在他盡力維持時,商民求見,送來了很多幫助,兵車可以順利到達,甚至在商軍中都有愿意倒戈加入周武王的`軍隊,深刻證明了“得民心者得天下”。最令人震驚的是武王與眾人共同宣誓:“稱爾戈,比爾干,立爾矛,”最終,一舉誓之。
這部節目吸引人的不僅是其內容,同時還有其科技方面,運用了環幕投屏實時跟蹤等技術,來輔佐舞臺分區的形式,從而達到視覺情感沖擊直觀化的表現形式。
在這么多的形象中,最令人欽佩的還是伏生,伏生一家為了保護《尚書》從咸陽逃出,準備回山東,僅帶了數車《書》,財產幾乎全部都拋棄了。妻子因天寒不舍燒書取暖而凍死,兒子為保護《書》而與亂兵拼命,最終獻出了自己的生命,最后,他終于回到了山東。后人曾這樣評價他的功績:“漢無伏生,則《尚書》不傳;有《尚書》而無伏生,人亦不能曉其意。”歷代學者稱其為“尚書再造”。這部節目通過與歷史人物對話的新方式向人們重新介紹了《尚書》,讓人們能夠更加深入地體會到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和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 7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贝司涑鲎浴秾O子兵法·始計篇》,簡意為“戰爭,關乎國家的緊要之處,系及千萬生民的存亡,不能不仔細探究。”孫武先是著成了《孫子兵法》這一被后世誦為“兵家圣典”的大作,后又為吳王闔閭獻計近十載。最終,卻也抱著無窮的失望遠離戰爭,歸隱山林。
“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由此可見,包括戰爭的一切行為,大多都是為了最終的`目的。在這個過程中,要盡量找到最正確便捷的道路,真正做到“善之善者也”。往后延伸,我們便可以知道要“慎戰”,“重戰”。慎戰,即為量力而行。倘若《長津湖》中部隊在行軍遭阻時殺敵心切,又豈能安全地隱蔽起來?而重戰,就是在必要時傾盡全力,不辭勞怨達到目標。
孫武,童年時祖父立功,被賜姓孫。后在少年時期,歷經“四姓之亂”,叔父被構計陷害,因而立下傳孫氏兵法之大計。逃往吳國著書期間,偶遇并救下伍子胥。伍子胥父兄本為楚國忠臣,卻慘遭奸臣陷害,死無葬身之地。伍子胥報仇心切,逃往其對立國吳國,在與孫武結下刎頸之交后,互相別離。
功夫不負有心人,一番奔波之后,伍子胥助闔閭上位,得到重用。伍子胥不忘大恩,一日七次向闔閭舉薦孫武,吳王熬不住勸,接見了孫武。
孫武是何許人也,其才干一下被闔閭看中。念吳國大業,闔閭積極向孫伍兩人詢問計策。兩人齊道曰:“要想滅楚,先需強吳,而后肄楚,最后決戰!睆妳,就是要做好充分的自我準備,提升自己的才干,從實質出發;而肄楚,就是要探清目標虛實,不打沒有信心的仗!爸褐,百戰不殆”便可很好地說明這一點。而最后的“決戰”,往往是最關鍵的!氨鵁o常勢,水無常形”,到了真正的最關鍵的時機,往往學會變通者才可取勝。
在孫武的建議下,闔閭下令廣積糧倉,高筑城墻,此是為第一步。而后,派兵騷擾楚國邊界,而又不動干戈。幾年的準備下,楚國終于按捺不住了,派兵伐唐。此乃兵家之大忌,十三連勝國內象棋冠王有云:“子不在多,關鍵在于戰術的得當,兩翼空虛,便給了敵軍可乘之機!边@一伐唐,給了吳國一個機會,便一舉在柏舉給了楚國當頭一棒。眼看大捷在望,吳軍卻開始就地燒殺作樂。盡管孫武百般勸告,依然不被闔閭所聽。孫武念想已經完成使命,自己也不再受用,干脆又退了山林,與伍子胥再次相別。
不久,夫差繼位。昔日的大捷士氣早已被打得消散,碰巧又受權臣蠱惑,賜死了伍子胥,可憐一代賢士,還是落得其父兄的下場。話說,沒有了賢臣的輔佐,夫差很快被勾踐臥薪嘗膽,滅了國。唉,驕兵必敗,武圣關二爺也正好是被呂蒙算計,敗走麥城。我們之中,又何嘗沒有第二個夫差呢?
孫武聽說此事,悲傷逆流成河。只嘆“死人不可以復生,亡國不可以復存”。孫伍兩人一世之交,還是不能在最后一刻相見;叵氘敵鯇O武為子胥熬的第一碗粥,我不禁思緒萬千:我們,也會有幾個至親的朋友吧……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 8
《典籍里的中國》這檔萬眾期待的節目,以《尚書》開篇,以主題立意上的交相輝映為核,以戲劇化結構、影視化表達為形,在相對有限的時間篇幅里,傳遞出極強的信息濃度和極高的精神亮度。
追尋華夏文明之源,挖掘中華傳統文化,戲劇和影視相結合的創新形式令人拍案叫絕。正所謂“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它帶領觀眾回到思想的源頭,體悟發端于《尚書》“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的民本思想的奧義,了解九州從何而來、華夏自古一體,思考到底什么是中國,又是什么成就和塑造了中國。
《典籍里的中國》中,伏生向晁錯傳《書》的情景讓人十分感動。年逾九十的伏生緩緩道來藏書不易,講解其中篇章,聽者晁錯一臉敬佩之情,眼中飽含淚水。
堪稱神來之筆的,是伏生向“當代讀書人”撒貝寧發問“兩千多年后的人還讀《書》嗎”后,撒貝寧帶他穿越到了現代。伏生與今天的孩子們一起背誦《禹貢》,此情此景,和戰國時期的童年伏生搖頭晃腦背誦《禹貢》的樣子形成了奇妙呼應,時間被高度濃縮,觀眾甚至能感受到先賢穿透時光而來的殷切的目光。
尤其是伏生最后的回眸,在一眼千年之間,道出了此時無聲勝有聲的無限希冀。他仿佛在問今天的每一個人——當《書》的命運不用再流離失所,當讀書已經如此觸手可及,你們珍惜當下了嗎?《書》的未來還會更好嗎?
我們不禁要問,為何讀《尚書》?答曰:“知先賢治政之本,知朝代興廢之由,知個人修身之要,也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我們巴音孟克的.企業文化里,也有一條“修身持家治企業,為己為家為企為社會”。可見,小愛即是大愛,大愛也是小愛。所謂的修煉自身、經營家庭、管理企業、大愛天下,彼此間的關系都是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的,如果失去某一個,企業就會像一個人失去身體的一部分一樣,殘缺不完美。
說到這,就要提到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文化自信,乃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更基本、更深沉和更持久的力量。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如今浮躁的社會,好像已經越來越難以靜心研讀一本典籍,這值得我們每個人深思。
《典籍里的中國》不是一場古文電視科普課,而是思想交流和文化碰撞的“時代之河”,它既能追溯到山高水長的源頭,又能盡情流向遼闊自由的大海,其思想價值和藝術價值都得到了升華。
《典籍里的`中國》之所以有意義,在于它對沉睡了的公共記憶是一次有力喚醒,也是對一段歷史表達的有力見證。
感恩巴音孟克企業文化,順自然,行大道,陽謀愛,育化生,讓我們不斷修心、精進!
感恩在中央電視臺這個國家級大眾傳媒上,用最大眾的方式傳播我國最古老、最難讀的經典,這是可喜可賀的事情!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 9
“身如逆流船,心比鐵石堅,望父全兒志,至死不怕難!薄}記
穿越時空,觀先人李時珍之經歷,看完《典籍里的中國》,受益頗豐,寫下心中所想。
學醫難,行醫更難。少時的李時珍便有一個行醫夢,可作為醫者的父親李言聞自是清楚醫者之難,一再反對他。長大后的李時珍鄉試三次未中,他心中的夢想便愈加堅定。他為從醫曾求父親三次,終與父親共為“逆行舟”。為鄉民看病,不辭勞苦,成了李時珍的日常。盡管他深知從醫的艱辛,但他依舊帶著“壽國以壽萬民”的志向坦然地踏上了征程。
學醫難,行醫難,修本草書更難。在行醫救民的`過程中,李時珍目睹了不識藥、用錯藥的案例,心中由此萌發利了重修本草的種子。”天下醫書,利益天下”,李時珍集古代醫書之大成,又通過自身實踐,三十年飽經風霜,三十年嘔心瀝血,著成《本草綱目》。
可誰能想到,出書更難。當時竟無一書商想要刊印。從書商口中得知,得到王世貞作的序,《本草綱目》便可發行,李時珍跋山涉水去求王世貞作序,對于李時珍而言,彎下腰求序比挺直腰著書更難,可為了造福百姓,他甘愿奉獻。幸而《本草綱目》得到了王世貞的賞識。
然而李時珍又擔心《本草綱目》存在錯誤,誤導后世子孫,在流去的十年光陰里,李時珍重修本草,不負所愿,《本草綱目》得以印發。令人噓不已的是,年過七旬的李時珍沒能看到出版的《本草綱目》,這也是他留下的遺憾。穿越百年,讓李時珍看到被后人所珍藏的《本草綱目》,了卻了他的夙愿。
李時珍的一生,用“難”形容再合適不過,他用“身如逆流船,心比鐵石堅”的行醫精神克服種種磨難,他是一個不怕難的人,一個迎難而上的人,李時珍艱苦奮斗了半生,彰顯的是實事求是、格物明理的大醫精神,醫者仁心、懸壺濟世的大醫情懷。就是這樣一個人,完成了需百人整理撰寫的浩大工程,造就了醫藥學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救死扶傷,一心為民;艱難卓絕,著成本草;鍥而不舍,求序刊印。這是李時珍一生的寫照,我們永遠懷念他!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 10
今天,我觀看了一部叫作《典籍里的中國》的電視,它是一部講述中國古代典籍的綜藝。
首先,會播放一個由中國國家戲劇院院長田沁鑫組織的典讀會,以此來知道演員們吃飯于這本書的理解。典讀會過后,便是話劇正式開演,撒貝寧以穿越的方式與古人相見,共同探討經書、古典的奧妙,其中,有英勇無畏、“三過家門而不回”的大禹、滿腹經綸、周游列國的司馬懿,中間,還會穿插著專家們的講解,節目最后,還會對此做出總結,《典籍里的'中國》記載著中華上下五千年的輝煌歷史,以穿越的形式表達了當代讀書人對前人的敬佩之情,我相信,每個人觀看時,心中都會有一股驕傲、自豪之情油然而生,或許是對祖國的驕傲,或許是古人遠大理想而自豪,總之,都是因為中國。
《典籍里的中國》是一檔特別的綜藝節目,它帶給我們的不僅有趣有味,有知識,更多的是對古人的尊重,既讓我們覺得莊重無比,又并非嚴格。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 11
大年初二晚上,無聊之余翻看手機網頁時,看到頭條上對倪大紅老師飾演的伏生贊不絕口,雖不知伏生是何人,但看著網頁上的圖片,不覺便被吸引,認真閱讀完才知道是央視新出的春節檔大型綜藝節目《典籍里的中國》,一時興起,便想看看演了什么,打開愛奇藝app搜索出來,點開看了幾分鐘,不覺就被節目開篇的精彩解說所吸引。
惟殷先人,有冊有典。典的古體字為:上邊是“冊”,下邊是“幾”即為幾上放著書。這樣的解說很明朗的說明了何為“典”,讓人印象深刻!
開篇講述了《尚書》傳承至今的艱難不易,講述了古代文人先賢們愛書、護書、傳書的故事!渡袝窞檎䲡,史書之源。
節目通過古代讀書人伏生與現代讀書人撒貝寧的'古今對話,通過古代場景伏生護書、講書的事跡,大禹治水患定九州、周武王牧野盟誓的演繹與現代圖書館孩子們背誦禹貢場景的相互切換,將護書講書傳書的故事有序的講述出來,讓人看懂故事的同時不免產生共情。同時也對曾經學習過得故事、看過的書籍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不再只是存在于腦海中的故事或者看過的只知其字不知其義的文字了。
以前只知大禹是有名的賢君,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通過觀看《典籍里的中國》,還知道了他劃定九州(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
如節目中古時護書人伏生所問:華夏為何是一體?現代讀書人撒貝寧所答:自古是一體。讓人淚目,是啊,華夏自古是一體。
只知武王伐紂建立周朝,不知商紂決戰的牧野盟誓,通過演員們鏗鏘有力的宣誓,對那些簡單的字句有了直觀的認知,原來是這樣的熱血沸騰啊:稱爾戈,比爾干,立爾矛,予其誓!
今人為何要讀典?知先賢治政之本,知朝代興廢之由,知個人修身之要。所以讀典是多么重要啊,作為當代的年輕人,我們不僅要讀典、學典、還要傳典。
記得小時候,都是媽媽邊干活邊教我學習詩歌。從簡單的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窗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到復雜的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再到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等等,通過這樣長期的耳濡目染和媽媽有意無意的言傳身教,使我對這些詩歌印象深刻,記憶猶新外,更對詩歌有了一種本能的喜歡,現在閑來無事時也會翻上一兩篇。
我想小時候的言傳身教、耳濡目染應該是很重要的,所以現在偶爾會和家里的小侄子一起互相提醒著背背詩歌,以激發他對詩歌的喜歡。我想這也是對于經典的一種傳輸吧!
所以我們在學習經典的同時,向周圍的親人、朋友、同事去傳播,邀請他們中感興趣的一起學習,從而有更多的人來讀典、學典、傳典,應該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吧!如節目中伏生隨著現代讀書人來到現代圖書館看著小孩子們在背誦禹貢:禹敷土,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時淚目的那一幕,他應該是欣慰的吧,因為他及家人歷經艱難保護的書,傳承的書很好的流傳了下來,并且為后人所學習。而且是人人都可以在云端下載《書》來看了,人人都可以學書、傳書了!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 12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史記》被稱為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位列“二十四史”之首,司馬遷所創立的紀傳體也為后來歷代“正史”所傳承。
觀看《典籍里的中國》,當代讀書人撒貝寧穿越時空到兩千多年前,與司馬遷“千年一拜”。幾度哽咽,熱淚盈眶。
司馬遷出身史官之家,少時便跟著父親司馬談飽讀詩書。對他來說,修史、做史官不僅是家族傳承,更是與生俱來的責任與使命,完成與否是忠孝的體現。
他二十歲便隨父暢游祖國大好河山,歷覽文明之旅:在九嶷山追懷舜帝的美德;在會稽山感懷大禹的無私;在箭樓體悟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隱忍;在孔子故里追慕先賢;在汨羅河邊感受屈原的家國情懷;在烏江畔沉思項羽的敗亡……
隨著一幕幕畫面的展開,蒙曼老師不禁贊嘆:一個個三千年的群像,就這么栩栩如生地展現在我們面前了!”
幾經周折,他回朝任職太史公,卻遭“李陵之禍”,無故被貶入獄,遭受腐刑。身體乃至心靈上的折磨,以及世人的諷刺冷眼,都沒有打敗他,在孤獨、痛苦與憤概中他堅定地完成了《史記》這部不朽的歷史巨著。與其說這是命運對司馬遷開的.玩笑,不如說是上天賜予他的禮物,司馬遷在厄運和磨難中涅槃重生了,這不僅堅定了他書寫歷史的信念,更讓他悟出了人生的意義——“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以《五帝本紀》開篇,炎黃聯盟、開啟統一的上古時代結尾。首尾呼應,突顯了司馬遷大一統的歷史觀和家國情懷。字里行間家國情懷的真情流露,對歷史人物的敬仰,他不負時代的寄托,奮筆疾書,成就了“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這是中華文明史歷久彌新的震撼,這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發自肺腑的驕傲。
激動、震撼、感動、景仰,夾雜其中,五味雜陳!兜浼锏闹袊纷屓伺陌附薪^,觀來酣暢淋漓,令人受益匪淺。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 13
每期必追的《典籍里的中國》,第四期《本草綱目》敘述了身如逆流船,心比鐵石堅,望父全兒志,至死不怕難的先人李時珍歷經四十年踏萬水千山,穿風霜雨雪,歷寒來暑往,守一盞孤燈,完成一部劃時代的巨作,被世界稱作《中國古代百科全書》。
李時珍的父親李言聞行醫一生,告誡李時珍:學醫難,行醫難,修本草書更難。但李時珍說:百姓需要,總得有人要做呀……李時珍考證本草,猶為注重實地考察,集成歷代本草,以綱目分之,總標正名為綱,附釋名為目,次以集解、辨疑,正誤為輔,列出各種藥物的形狀,附以氣味、主治、還有藥方,甚為實用,完成了一部利益天下的天下醫書。
當看到先人李時珍耗盡畢生心血完成的'皇皇五十二卷巨作無法刊刻,他滿頭銀發還要千里奔波去求序時,禁不住熱淚奪眶而出。節目最新穎也是最讓人拍手叫好的是現代讀書人撒貝寧帶領先人李時珍穿越到現代,他恭捧著自己修撰的《本草綱目》時,好像真的是圓了先人沒親眼目睹巨作刊刻的遺愿。
每一部典籍都凝聚著前人的心血和智慧,人們世代守護薪火相傳。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 14
書可以干什么,是什么?我在期中考試中回答道:豐富自身學識,提升人際交往能力,或是造福國家社會。在觀看了《典籍里的中國》后,我明白:我對書乃至典籍的看法都太過膚淺幼稚,忽略了他們到底是怎么傳承的。
典籍里的中國介紹的是“五經”中的《尚書》,通過伏生這個人物介紹了《禹貢》、《牧誓》這兩篇文章。伏生護書動人不已,兒子舍命護一車書簡,妻也在流亡中喪命。他自己一生都在讀《書》、研究《書》。放在現在,或許再沒有人愿為書丟命,古代的伏生做到了。
歷史課老師講文明的起源從哪里開始?國家的形成。《尚書》在當時信息不發達的社會,如果丟失,那就是積蓄了中華民族智慧的文明丟失了。所以《尚書》的流傳是讀書人對中華文化的守護,這也是最打動我的地方。
舉起手中的.中國典籍,那些在你看來枯燥乏味的文言文,你能想到背后是有鮮活的故事和很有生氣的人嗎?你能想象中華文明,華夏文明是由一個個伏生用命搏來,用血換來的嗎?中華文明五千年從未斷絕,你以為是天意嗎?我驕傲我自豪,因為這恰恰說明千千萬萬的中國人守護歷史文明的真相。
最后伏生見到現代圖書館里珍藏的圖書,見了手機上的《尚書》,見到口中誦讀《禹貢》的孩童,他深感欣慰:因為書人人可讀。他是安心了,《尚書》不會丟失了。
有時候當我們習慣了某種東西時,一定不要忘記它是怎么來的?茖W如此,書亦如此。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 15
青石刻經,青史永存。就像“正書之祖,史書之源”的《尚書》一樣,中華五千年文明不絕如縷,薪火詠相傳。
《典籍里的中國》用全新的方式為我們解讀尚書之妙,牧野宣誓,大禹定九州,伏生授經,中華民族蘊藏的深厚文化底蘊,偉大民族精神慢慢地滲透了我們的心。
“禹敷土,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從小耳熟能詳的大禹治水故事被重新演繹,剛毅堅卓的精神震撼人心。常說華夏九州,卻不知大禹的足跡遍布九州,禹跡又量九州,十三年的艱辛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都是他背后是敬仰的底氣。為國為民,大禹放棄了許多但換來了洪水消退、民生安定的回報,換來了華夏九州大地的版圖,其定九州之精神不絕如縷,薪火相傳?稍浀媚莻偉人,為研究核武器他三十年未曾歸家,舍棄小家只為護國家遠航,功成之時便是他名留青史之日。他是黃旭華,中國核武器之父,三十年隱姓埋名從一無所有到全盤勝利,這其中的苦與難不親身經歷怎能感同身受?剛毅堅卓是他的'側寫,如同大禹定九州,沒有辦法那便踏遍華夏研究每處險情,沒有研究條件那便創造條件,沒有援助那便自己拼出一條血路!泱泱大國,先人之賢不絕如縷,華夏文明薪火相傳。
“稱爾戈,比爾干,立爾矛,予其誓!倍潭12字,鏗鏘有力擲地有聲,周武王在牧野宣誓,誓要討伐紂王還天下太平,他實現了他的誓言。周武王何以5萬軍隊抵抗紂王70萬大軍?因為他順應天意;何為天意?民心所向!“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紂王視黎民百姓如草芥,而武王卻心系百姓以民生為本,正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武王贏得了萬千百姓的心,其力量之浩大磅礴,非你我所能想象。牧野之戰后,武王的仁善之義不絕如縷,薪火相傳,直至今時今日。2020我們雖歷經重創,但在十三五收官之際,我們仍可以自豪地宣布:中國已全面脫貧,步入小康社會。“為了人民的生命安全,我們什么都可以豁得出來!”無數個日夜醫療人員仍奮戰在一線;無數條崎嶇的道路都留下扶貧干部深深的腳印,我們的黨不放棄每個患者,不放棄每家貧困戶,同死神強搶人,為人民開辟通往幸福的道路。人民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的最大底氣,更是黨心中最深沉的愛與牽掛。泱泱大國,先人之賢不絕如縷,華夏文明薪火相傳。
“舍命護《書》第一人”,伏生是個傳奇人物,他畢生習《書》護《書》傳《書》,愛子妻子相繼離他而去,而他終于完成了畢生執念,當漢武帝派來晁錯時,伏生知道他的愿望化作了現實。一生的擔憂與苦難,伏生從未放棄,他對文化的珍視與熱愛不絕如縷,薪火相傳。你可曾記得懷抱30毫克鐳千里走單騎的趙忠堯?當他潛入清華將鐳偷出時,他就是民族最偉大的英雄!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無數像趙忠堯一樣的學子默默擔負起了將教育之火傳承下去的重任,教育的種子在昆明發芽,在西南聯大長成了一棵舉世矚目的參天大樹,中國教育事業被無數學者守護,茁壯成長。泱泱大國,先人之賢不絕如縷,華夏文明薪火相傳。
《典籍里的中國》,有典籍才有中國。愿華夏文明生生不息,薪火詠相傳。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 16
“中華文化五千年,煌煌巨著隨處見,春秋戰國有孔孟,百花爭鳴巨人間,漢賦唐詩廣流傳,宋詞元曲非等閑,明清小說人知曉,現代文藝領風騷!”這就是中華文化的寫照。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很多人對傳統文化缺不甚了解,文化的傳承岌岌可危。
但《典籍里的中國》的出現卻解決了這個問題。出色的選角,獨特的演繹方式,有趣的故事……都在增添趣味的同時,給予我們以文化的滋養。在第一期,節目以古今對話、時空轉換的方式,讓《尚書》這部傳統文化經典進入大眾視野。
從前我只是知道禹是夏朝的第一個王,知道大禹治水,知道三過家門而不入。卻不知他還劃定了九州。
從前我只知道周武王伐紂建立夏朝,卻不知周武王與紂王的牧野之戰,不知稱爾戈,比爾干,立爾矛,予其誓。
從前我只知道中國是中國,卻不知“中國”這個詞是從《尚書》中來,不知伏生一生護書傳書,以不負先人。
在節目中,主持人撒貝寧與伏生這樣一番對話,讓觀眾們心潮澎湃:“華夏為何一體?”“自古就是一體!蔽也唤麥I目,是啊,華夏自古就是一體。中國的大地和中華民族的.靈魂早已緊密的結合,山、河、平原、湖泊,都不再只是原來的模樣,而有著歷史的意蘊和先人的足跡。悠悠千年,無論世事如何變遷、朝代如何更迭,對于“根”的追尋都不會改變,它們牢牢地刻印在中華民族的血肉之中,不會改變。
讀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鑒今。古有“漢無伏生,則尚書不傳。傳而無伏生,亦不明其意”。這個節目將經典與戲劇表演相結合,使每一個場面都感人淚下,使典籍人人可讀,使每一個人都能知道,了解中華文化,傳承中華文化,而不再只是囫圇吞棗。
“傳統文化播神州,華夏文明永流傳。”傳承中華文化,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要做到像屈原所說的那樣“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 17
《典籍里的中國》,讓書寫在古籍里的故事活起來。每一部典籍,都凝聚著前人的心血和智慧,值得我們世代守護,薪火相傳。打開典籍,對話先賢,我來到李時珍身邊。
李時珍,生于1518年,明朝正德年間,他的《本草綱目》集明朝以前醫學之大成,首次采用綱目體系為藥物分類,開創了歷代本草著作之先河。
“身如逆流船,心比鐵石堅,望父全兒志,至死不怕難!
點一盞孤燈,伏案執筆,潛行修書,足遍天下。人言:學醫難,行醫難,編本草更難。李時珍卻知難而進,開啟了行醫之路,一直堅定不移地走了下去。觀李時珍歷遍天下,品讀他正心修書、實事求是的精神,我仿佛也穿越古今,遇見了李時珍堅定不移的背影,踏上了他求真務實的足跡。李時珍的精神并沒有因時間的遠去而泯滅于歷史的長河,相反,他永遠都是一顆不改顏色的孤星,閃爍著、奉獻著、光明著。
“上自墳典,下及傳奇,凡有相關,靡不備采。如入金谷之園,種色奇目;如登龍君之宮,寶藏悉陳;如對冰壺玉鑒,毛發可指數也。”
遠行萬里,俯身求序,為得一書,勘誤十年。李時珍晚年為能刊刻醫書,不遠萬里找到了明朝文學泰斗王世英。請他作序,見面后,二人皆認為此書關系重大,應謹慎勘查。為民眾而修本草的`李時珍,再次花費十年光陰,懷平生夙愿,查歷代典籍,歷寒來暑往,修訂《本草綱目》。“壽國以壽萬民,壽萬民以壽國。”李時珍開拓創新,關心民生。他不僅是古代的醫學先賢,更是當今精誠為民的楷模。
“醫者貴在格物也”,對李時珍來說,格物致知不只是窮究事物原理,獲得知識,更是為天下百姓健康探求真理,為編纂出一部能幫助人民的書籍奉獻自己的力量。
大醫精誠,精誠于國家,精誠于民族,更精誠于百姓。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 18
今晚,我與明代科學家宋應星在《典籍里的中國》相遇,隨當代讀書人一起,進行一場穿越古今的對話。“貴五谷而賤金玉!”一句話仿佛濃縮了宋應星撰寫這本書的理念。卷一《乃!罚硎恕吨橛瘛,宋應星以實際行動兌現了自己的諾言。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宋應星在6次科考失利之后,并沒有因此頹廢,而是在路途中看、學、思,在腳下的萬里路上悟到了書卷上沒有的'東西,增加了未曾聽說的見聞。功名利祿于宋應星已然變得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那份理想:五谷豐登,物阜民康。
古有《天工開物》,今人繼往開來。幾千年來,中華民族一直把“重農固本”視為安民之基,治國之要,每朝每代人殫精竭慮,極具創新精神,接力傳遞責任,只為中華。宋應星與袁隆平跨越三百年的握手,不僅是兩位科學家的握手,更是兩個時代的握手。他們找到了屬于科學家的共同夢想:求真務實、造福人民。我們有幸生于這個時代,享受先人前輩的勝利果實,我們更要將發展的主動權把握在自己手中,讓科技再發展,讓祖國再騰躍。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我們學習的目的各不相同,也許有人想當大官,有人想當企業家,有人想當科學家,但希望當我們通過學習實現各自理想后,可以繼續用我們所學知識回饋社會,讓我們的國家越來越好。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 19
繼與老子、孔子、伏生等古代圣賢相遇對話后,“當代讀書人”撒貝寧引領觀眾走進明代哲學家陽明先生的學堂,走進《傳習錄》這部立志、立言之作,立德、立身之典,解讀“知行合一”思想的真諦。
昨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大型文化節目《典籍里的中國》第一季以王陽明《傳習錄》收官。王陽明波瀾壯闊的人生、“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先賢智慧,以及傳承注重實踐、實干興邦的重要理念,在網上持續發酵。事實上,第一季11期節目期期有文化的燃點、情感的爆點,每次更新都會掀起新一輪熱議,被許多年輕人稱為“封神之作”。截至昨晚,節目微博相關話題閱讀量超33億,抖音#典籍里的中國#主話題播放量超14億,節目相關視頻全平臺播放量超20億。著名評論家饒曙光認為,《典籍里的中國》能成為現象級節目,即在于創作者深挖傳統精髓,鉤沉典籍里的中國精神之源,為當代人指引征途,實現了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以典籍為脈絡,串聯起中華文明史的文化之鏈
《典籍里的中國》通過時空對話的創新形式,以典籍為脈絡,串聯起中華文明史的文化之鏈,以期構建深刻的文化傳播、交流的歷史圖譜。圖為《傳習錄》劇照。
戲劇舞臺開啟,昨晚《典籍里的中國》采用倒敘手法,從王陽明去世前一年接到前往廣西平叛的詔令講起,回顧他從少年立志、踏上仕途,到挨廷杖貶謫貴州、龍場悟道、平寧王之亂的坎坷一生,同時也是追尋大道的求索一生。跟隨節目,觀眾跨越500年時空,得見王陽明九死一生仍心向光明,終悟得“知行合一”思想真諦的歷程;年輕人更在節目中觸摸到《傳習錄》的睿智光輝。
昨晚節目播出后,中國歷史研究院研究員、明史研究室副主任解揚的一番話被許多網友轉發——“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以知促行、以行成知,陽明思想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幫助我們培養自主意識,肯定自我價值,成為對時代有用的人。”網友在一次次接力轉發中感悟的實為“學史力行,行勝于言”的`真理。無論是對個人還是國家,都應銘記道不可坐論,德不能空談,于實處用力,從“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唯有如此,才能學以致用、實干興邦。
其實回到節目創作的初心便可知,《典籍里的中國》憑什么每一期都能成爆款。中華文明綿延數千年,有其獨特的價值體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國人內心,潛移默化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方式和行為方式。中華民族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生生不息,古老燦爛的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歷久彌新,一個重要奧秘即文以載道、以文化人。典籍,正是中華文化永不枯竭的源頭活水,能永遠給予中華兒女精神滋養。因此,《典籍里的中國》通過時空對話的創新形式,以典籍為脈絡,串聯起中華文明史的文化之鏈,以期構建深刻的文化傳播、交流的歷史圖譜。
自牛年新春開播,《尚書》《本草綱目》《論語》《孫子兵法》《楚辭》《史記》《道德經》《傳習錄》等享譽中外、流傳千古的典籍依次登場。伏生一生守護和傳承《尚書》的故事,“古有《天工開物》,今人繼往開來”的科學精神,李時珍“身如逆流船,心比鐵石堅”的醫者品格,司馬遷、屈原、孫武等人深切的家國情懷,周文王、老子、孔子等古代圣賢思想的精華和內涵等——典籍里蘊含的中國智慧、中國精神和中國價值,也一次次煥發新的光彩。
在新媒介與傳統文化的交互中,讓當代中國人與先賢心靈相通
曾有網友留言:“為什么每一期都能點燃我們內心那團火?因為它喚醒了我們常用而不知的傳承,它讓你驀然發現,那些經典其實就記在腦海,刻在心中,掛在嘴邊,流淌在我們的血液里!痹陴埵锕饪磥,《典籍里的中國》之所以能“喚醒”基因、沸騰我們的血液,在乎融合了“戲劇+影視+文化訪談”的創新形式,在乎節目在新媒介與傳統文化中找到了交互的契合點。
在網友心里,《典籍里的中國》留下了太多名場面。比如《孫子兵法》,其所承載的“重戰”“慎戰”的思想光輝,深遠影響后世2000多年。節目借戲劇的方式帶領觀眾推開歷史之門,“目睹”柏舉之戰大敗楚軍后,孫武勸吳王止戈為武的一幕。當孫武和伍子胥道出“這打來打去到了最后,不就是想讓百姓過上太平日子”的歷史真諦,許多觀眾讀懂了《孫子兵法》“安國全軍”的精髓要義。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原戰略教研部副主任、教授薛國安進一步闡釋:“如果我們現在面臨著對和平發展的嚴峻挑戰,一定會涌現出成千上萬個既敢戰又善戰的新一代‘孫武’,自古熱愛和平的中國人民,根本不愿意戰爭,但是也不懼怕戰爭,我們會以億萬同胞凝心之力,共筑新時代的萬里長城!”
又比如《楚辭》一期,戲劇故事圍繞屈原手中的“柑橘”展開。橘子不止是屈原和楚懷王共同成長經歷的一個見證,而且是屈原對那片土地、對那片土地上人民的一種情感隱喻,還是他對自身的一種期許。熒屏上,屈原和楚懷王從兩個愛吃橘子的孩子成長為躊躇滿志的少年,就像是并肩生長的兩棵橘樹,想為家國開花結果……可惜,一個自沉汨羅,一個客死于秦。當楚懷王“離去”,屈原大口大口吃著橘子,甚至吞下了皮,感知到人物的情緒,幾乎所有觀眾潸然淚下。也由此,屈原和“天問一號”的夢幻聯動顯得格外珍貴動人。2000多年前,屈原仰望蒼穹發出《天問》;2000多年后,依然傳承著“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精神的中國人,已經奔赴深空,將最浪漫的詩篇寫在了宇宙之中。
用時代的新介質開拓新的傳播場,節目火了,典籍“活”了。正像節目最初的推廣詞——“中華典籍浩如煙海,兼收并蓄;中華文化一脈相承,不絕如縷”。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 20
之前對王陽明的個人經歷略有了解,通過本次看《典籍里的中國》最后一期,演繹了王陽明的一生,比起看書,給人視覺的沖擊確實大一些。
王陽明,生于書香門第,父親王華是狀元,所以少時成長家境優越,除了讀書寫字,他也喜歡舞刀弄槍排兵布陣。但在朝廷供職之后,他的人生就開始變得坎坷。上書諫言,被廷杖三十,險些斃命。僥幸撐下來還被貶去貴州邊遠地區。途中宦官也派人殺他,不過未能得逞。去了貴州,又不幸染病。即便在這樣多舛的命運的折磨下,他也沒忘記少年時立志做圣賢的志向,先賢的教誨也謹記于心。他一遍遍追問自己什么是理,什么是道。最終悟出心即是理,知行合一的大道,最后繼續悟出了致良知的道理,從此一生踐行。
我們偶爾會抱怨自己起點不高,不能出生在一個家庭條件好的家庭里。在看王陽明的一生的`時候,從結果來看,無疑是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回顧其過程,極其艱難。一個狀元的兒子,自己也中進士入朝為官,卻被打個半死,還要貶去偏遠地方,這種巨大落差對一個人的身體的精神打擊是致命的。起點高,也意味著摔得重。如果是塊土,摔下來可能也就散了,變成泥。如果是個皮球,摔得越重,彈的越高。問題是,你經不經得起摔。
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不是因為他是圣賢,所以能講出大道理,能夠忍受非人的遭遇。而是因為,他經受了非人的待遇,然后把這些經歷說出來,也把自己的思考說出來,以教化眾人為己任,最終才得以成圣賢。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相關文章:
典籍里的中國的觀后感12-09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11-10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12-23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04-24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12-21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04-07
典籍里的中國的觀后感05-22
《典籍里的中國》的觀后感05-16
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11-12
(經典)《典籍里的中國》觀后感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