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學開學季“暫獨家庭”受關注 家長是否太脆弱
今日議題
大學開學季,“暫獨家庭”的情緒受到社會的關注。兒女考上大學本是夢寐以求的好事,可面對他們漸行漸遠的背影,面對家里空空如也的房間,這些為人父母的hold不住了。
一位高校教授向記者講述了他經歷的一幕:“開學初,兩夫妻把唯一的孩子送到了大學,母親當場就哭了,父親當時還很淡定。但是當老兩口回到家看到,孩子生活了十幾年的房間突然安靜下來,父親的淚水也忍不住了。以前他們生活的中心是孩子,孩子的離去改變了他們多年的生活方式。”
近日,這些“暫獨家庭”的家長們主動走到一起交流。有家長偷偷地說,其實一些表現得“無所謂”的家長實際上晚上還哭過好幾回。(9月11日《羊城晚報》)
三員議事
說說我內心的愧疚
特邀議員
林琴西
我也有此經歷。舐犢之情,原無可厚非。只是我每于此際,捫心自問,心生愧疚:愛兒女之心有余,而相形之下,孝父母之心不足;幼吾幼,則唯恐不周;老吾老,則未免粗疏。
難道是人的感情自有定數,此長則彼消?記得大同酒家的名聯,其中下聯是對飲茶客人的描述:“同父來少,同子來多,檐前滴水,幾曾見過倒流?”這更是對一種世道人心的描述,其中自有悲涼啊!如今我也半老了。
家庭關系反映社會結構
特邀議員
何龍
農業社會的社會結構是,血緣關系是人際關系的最可靠的基礎,家庭是一個核心構件。離開家庭,疏離血緣關系,人就會覺得無所依傍,就會有空心感。工業社會的社會結構則以契約為框架,建立在契約關系上的人們主要依靠社會保障體系,因此弱化了生子生女養老送終的血緣依賴。
我們的父母還像母雞一樣罩著子雞,希望子女永遠活動在自己的視野里,說明我們的契約關系尚未確立,保障系統還不可靠,我們的社會還得以家庭為軸心,我們的家長還生活在血緣依賴的社會結構里。
人為何越活越脆弱?
特邀議員
小喬
從前女子出嫁,例有“哭嫁”之俗。嫁出去的女潑出去的水,母女、父女抱頭痛哭,“兩別泣不休”,是可以理解的。如今,獨生子女遠走高飛去,傷情或更甚于嫁女,掩面而泣吞聲而哭亦不為奇。
對獨生子女的擔憂,起初多為子女計,以為嬌寵、溺愛,可隨著子女的成長,父母的成長反而跟不上了,父母家庭的問題日益凸顯,比如“暫獨”、“失獨”。社會在進步,人為何卻越活越脆弱?(林圳)
(來源:羊城晚報)
【大學開學季“暫獨家庭”受關注 家長是否太脆弱】相關文章:
孩子太“獨”,家長有責任04-29
別太關注她04-29
生命太脆弱了好好珍惜的說說280句03-20
生命太脆弱了好好珍惜的說說4篇04-18
生命太脆弱了好好珍惜的真誠說說通用05-17
家庭隱秘是否要外揚?04-27
代位權人是否享有優先受償權05-01
工薪留學項目受關注留學選擇更加多元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