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宏觀把握 微觀入手-高考古詩鑒賞有訣竅
宏觀把握 微觀入手---高考古詩鑒賞有訣竅
福建省福州市閩清一中 程必榮
從2002年開始,高考古詩鑒賞題由客觀題改作主觀題,進一步加強了對學生思維能力的考查。近三年,學生這首題的得分均偏低,失誤的原因,主要是無從下手作答。筆者根據(jù)多年高三教學的經(jīng)驗和高考古詩鑒賞閱卷的感受,認為高考古詩鑒賞還是有章可循的。
一、宏觀把握,大處著眼。
高考古詩鑒賞,應在反復誦讀的基礎上,首先讀懂并概括出該詩創(chuàng)造了怎樣的意境(或景、事)抒發(fā)了怎樣的感情(主題)。要做到這一步,就必須從宏觀上把握古詩的內(nèi)容。
我們知道,古代詩歌雖然浩如煙海,但從內(nèi)容上大致可以分為下面幾種類型:
①送別詩。一般是叮嚀對方,贊頌對方,或者表達一種依依不舍之情,或者表達別后的思念。
②懷古詩。一般有兩類:一類是通過昔盛今衰,古今變化,來借古諷今;一類是通過贊揚古人建功立業(yè)的事跡,表達自己建功 立業(yè)的心情,同時,委婉地對現(xiàn)實進行批評。
③邊塞詩。大都以描寫戰(zhàn)爭為主題,表現(xiàn)戰(zhàn)士們奮勇殺敵、保家衛(wèi)國的精神,或者表現(xiàn)戰(zhàn)士們在戍邊時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思念,或者表現(xiàn)對戰(zhàn)爭的厭惡。
④寫景詠物詩。它是通過描寫山水田園景物來抒發(fā)自己的情感和遠大抱負;蛘咄ㄟ^借景來表達自己的志向,或通過借景借物表達自己的品質(zhì)。
⑤羈旅(思鄉(xiāng))詩。主要寫客居他鄉(xiāng)的游子漂泊凄苦孤寂的心境以及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思念。
鑒賞古詩一定要先從內(nèi)容上掌握、區(qū)別好這幾種類型。因為不同類型的詩在題目的本身、語言的使用、描寫的敘述上都各有自己的特點。比如送別詩的題目往往有“贈、別、送”等字眼,懷古詩則多用“感、懷、憶”等字眼,這些字眼直接點明了詩歌的性質(zhì)、題材。送別詩寫景物是為了渲染離情別緒,懷古詩寫景物是為了形成對比,表達昔盛今衰之情……。不同類型的詩,有不同的特點,如果把握住這些不同類型詩的特點,也就基本上把握了詩的思想感情以及詩歌的主題,就為鑒賞領悟全詩打開了一扇大門。
二、微觀入手,從“點”突破。
國家考試中心命題人張偉明曾撰文解釋:古代詩歌的考查主要包括對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進行初步的鑒賞,對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進行評論。高考以主觀題形式出現(xiàn)的古詩鑒賞,更接近文學鑒賞規(guī)律,無疑是抓住了古詩鑒賞的真諦,但是高考命題畢竟有其自身的特點,尤其是古詩鑒賞的考查“不可能是完全開放的”,它必須是“帶著鐐銬跳舞”,即在放開手腳的同時對試題加以必要的限制,答題切入點不宜太大,只能聚焦于詩中最為出彩之點,就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某一方面加以設問。譬如2003年的考查是從“詩眼”的辨析把握詩歌的意象,2004年各省題的古詩鑒賞的考查形式仍跳不出這一窠臼。因此,微觀入手,從“點”突破,即通過對“點”的挖掘、突破,進而把握全詩的主旨,是鑒賞古詩的訣竅。
那么,如何微觀入手,從“點”突破呢?
1、從意象入手。意象是融入作者情感的形象。如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中抓住“枯藤”、“老樹”、“昏鴉”、“夕陽”、“斷腸人”等意象,就可悟出全詩主旨是揭示游子寂寞而凄苦的情懷。
2、從詩眼入手。所謂“詩眼”往往是指一句詩中最精練傳神的一個字。如王維的《過香積寺》中“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抓住“咽”、“冷”這兩個傳神的字加以分析,就可以領悟所顯示的是山中幽靜孤寂的景象。
3、從修辭入手。古人寫的詩歌,一般很少把自己的意思平鋪直敘地說出來,總是借助一些修辭方法,委婉地把自己的意思表達出來。要鑒賞詩詞,就必須抓住并深究這些修辭方法所表現(xiàn)的含義,就可悟出作者的真情實感。
4、從表達技巧入手。表達技巧是一個廣泛的概念,在詩歌鑒賞中,主要應抓住詩歌的抒情方式(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直抒胸臆)、表現(xiàn)手法(用典、虛實結(jié)合、白描與工筆等)進行鑒賞。
三、示例
閱讀下面古詩,回答有關問題。
夜上受降城①聞笛
李益
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笛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
注:①受降城,指靈州城,貞觀年間唐太宗曾于此受突厥降,故史家稱之為受降城。
(1)這首詩抒發(fā)了什么感情?
(2)這首詩是如何表現(xiàn)這種感情的?
解題步驟:第一步:縱觀全詩,可以從詩中特別是末句“征人”看出這是一首邊塞詩。
第二步:根據(jù)邊塞詩的特點就能回答第一問:這首詩抒寫了戍邊將士思念家鄉(xiāng)、懷念親人的感情。
第二問主要是考查表達技巧。全詩前兩句寫色(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般的沙漠),第三句寫聲(夜風送來凄涼幽怨的蘆笛聲),用的是烘托、鋪墊的寫法,即通過前三句的層層烘托、鋪墊,末句直抒胸臆,表達了將士們對家鄉(xiāng)親人思念的感情。
南鄉(xiāng)子
唐?李王旬
煙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鷓鴣啼。遠客扁舟臨野渡,思鄉(xiāng)處,潮退水平春色暮。
(1)這首詞所表現(xiàn)的主旨是什么?
(2)詞的前三句主要是寫景,請簡述寫景的作用。
(3)“思鄉(xiāng)處,潮退水平春色暮”在本詞中的含義和作用是什么?請作簡要回答。
解題步驟:第一步:宏觀把握:從詞的字里行間,我們可以判斷這是一首思鄉(xiāng)詩。
第二步:微觀入手,從“意象”方面突破。詞中用“煙、雨、落花以及鷓鴣”等意象,勾勒出了一幅凄清孤寂的畫面,渲染了離愁別恨、思鄉(xiāng)之情用的是借景抒情。這樣就回答了(1)(2)兩個問題。
第(3)問,實際上是用了反襯的修辭,“潮退了,天晚了,然而思鄉(xiāng)卻不得返鄉(xiāng),通過反襯,更突出了強化了思鄉(xiāng)之情。
四、強化訓練。
閱讀下面兩首詩,回答有關問題:
山 中
王勃
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
況屬高飛晚,山山黃葉飛。
&
【宏觀把握 微觀入手-高考古詩鑒賞有訣竅】相關文章:
09年高考語文作文審題需有宏觀的把握04-30
2007級高考古詩鑒賞秘籍04-30
09屆高考語文古詩鑒賞要領04-30
高考語文古詩鑒賞的解題技巧04-30
中考語文詩歌鑒賞訣竅04-30
古詩鑒賞04-30
09高考語文古詩文閱讀與鑒賞04-30
高等教育宏觀和微觀管理的哲學新視點04-27
高考古詩詞語言鑒賞方法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