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耕地撂荒現狀調研報告
以下提供一篇調研報告給大家參考!
一、全省耕地撂荒現狀
全省實有耕地面積813萬畝,其中水澆地占33%,山旱地占67%,
耕地撂荒現狀調研報告
。根據省農牧部門去年調查,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為774.5萬畝,耕地撂荒面積16萬畝。剖析耕地撂荒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因自然條件嚴酷、農村生產基礎條件差導致撂荒。我省三分之二的耕地為山旱地,自然條件嚴酷,生態植被稀疏,水土流失嚴重,降水稀少,“十年九旱”,交通不便,一部分坡耕地遠離村莊,耕種條件差,產量低而不穩,從而導致撂荒。二是因農村人口外遷、勞動力不足導致撂荒。種田不再是農民的唯一選擇,“棄耕務工”、“棄田經商”成為農民的理性選擇,農村一些年輕力壯的主要勞動力紛紛外出務工或經商,賺取勞務收入或其它收入,向城鎮遷移的人數急劇增多,耕作方便的田地由親戚朋友代種,一些離家遠、耕作不便的田地只好任其荒蕪。此外,一些人為了躲避計劃生育、方便子女上學舉家外出,撂荒現象日趨明顯。三是因種植效益差導致撂荒。隨著物價上漲,種子、化肥、農藥等農用生產資料不同程度上漲,農民種地成本急劇上升,從事農業不如從事非農產業效益高。特別是一些瘠薄地、邊遠零星地更是入不敷出,是農牧區耕地撂荒的根本原因。四是因土地流轉機制不健全導致撂荒。由于我國土地流轉制度還不健全,農村土地流轉存在“不愿流轉”和“不能流轉”的現象,進城農民寧荒不轉,導致農民身份改變,土地經營權不變的現象。除上述主要因素外,水源斷流、難以灌溉,水電成本過高、種植不劃算,土地鹽堿化、無法耕種等也是導致耕地撂荒的原因之一。二、耕地撂荒對農村經濟發展的影響
耕地撂荒對我省農村經濟發展最主要的影響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造成資源浪費。耕地撂荒加速了土地干旱、瘠薄、鹽堿的進程,在影響耕地質量的同時,也嚴重威脅到耕地數量的穩定。二是影響農產品供給。耕地撂荒面積擴大,隨之農作物種植面積減少,農產品產量減少。按照2011年糧食平均單產247公斤計算,全省16萬畝撂荒地減少糧食產量近4萬噸。三是阻礙農村經濟發展。我省農業收入在農民家庭收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耕地撂荒問題如不及時加以解決,農村經濟的加速發展就會缺乏有力支撐。
三、減少耕地撂荒的意見及建議
一是要進一步深入開展法律法規宣傳教育,
資料共享平臺
《耕地撂荒現狀調研報告》(http://salifelink.com)。要進一步加大法律法規和政策宣傳力度,使廣大農民充分認識到保護耕地、恢復撂荒地耕種是自己應盡的義務,增強愛惜土地、種好土地的自覺性。把解決農村耕地撂荒問題擺在當前農業農村工作的突出位置,作為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舉措,采取有力措施,切實解決農村耕地撂荒問題。二是要進一步激發農民群眾的種地熱情。要全面落實惠農政策措施,確保各項補貼資金不折不扣發放到種糧農戶手中,做到“多種多補、少種少補,誰種補誰”,撂荒農戶決不允許享受各種種糧補貼。調整和完善耕地保護策略,嚴格控制非農占用耕地,提高耕地利用率和效益,確保撂荒地盡快恢復耕種。進一步規范農資市場,切實加大農資監管力度,防止因農資價格上漲過快,導致種地成本上升而出現撂荒。
三是要進一步加大土地流轉力度。要鼓勵推廣現有經驗,探索新的辦法,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轉機制,按照“依法、有償、自愿”的原則,鼓勵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序流轉。積極引導農村土地流轉服務機構,開展土地流轉服務,從根本上解決農戶的后顧之憂。
四是要進一步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應安排一定比例的資金用于撂荒地突出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對各種涉農項目和資金進行整合,打捆使用,逐步改善整個農村的生產生活條件。特別是要多渠道、多方位籌集資金,興修農田水利,增強抗災能力,防止出現新的撂荒。
五是要進一步調整優化農業結構。應按照“因地制宜、宜糧則糧、宜經則經”的原則,積極引導農民改變傳統生產經營模式,調整和優化農業結構,培育優勢產業,鼓勵走多種產業綜合經營的路子,將農民的種植風險降到最低限度,提高和穩定土地的收益。將減少或避免撂荒與鞏固退耕還林草的成果結合起來,達到合理解決和充分利用撂荒地的目的。
六是要進一步加大農業科技推廣力度。要加大對農技服務體系建設的資金投入,調動農技人員服務“三農”、推廣良種良法和農機農藝的積極性。要大力開展針對撂荒地區的農業技術培訓,抓好良種良法推廣,使之擴大種植面積,解決廣種薄收和增產不增收的問題,增強解決撂荒地的科技支撐力量,減少農村隱形撂荒。
【耕地撂荒現狀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工業發展制約因素現狀調研報告12-15
教育學習調研報告04-07
商品市場調研報告06-01
中學最佳辦學規模調研報告04-16
服裝市場調研報告05-25
走訪企業調研報告(精選10篇)03-12
調研報告的寫作方法及技巧01-15
小學科學教學現狀調查報告05-25
家長滿意度調研報告01-15
街道社區工作調研報告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