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的習俗作文600
中秋,是讓人思鄉的日子,
中秋節的習俗作文600
。望著皎潔的明月,不由地感嘆。想起了蘇軾的千古名篇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下面是應屆畢業生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中秋節的習俗作文600,希望大家喜歡!中秋節的習俗作文600一
今天是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是我國最重要的節日之一。
“中秋”一詞,最早見于《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歷法,農歷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嫦娥傳說稱“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此秋中第二月叫仲秋,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新唐書·卷十五志第五·禮樂五》載“其中春、中秋釋奠于文宣王、武成王”,及“開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廟,以留侯張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樂之制如文”。中秋節也稱為仲秋節,團圓節,八月節等,也是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中秋節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舞火龍,是香港中秋節最富傳統特色的習俗。從每年農歷八月十四晚起,銅鑼灣大坑地區就一連三晚舉行盛大的舞火龍活動。這火龍長達70多米,用珍珠草扎成32節的龍身,插滿了長壽香。盛會之夜,這個區的大街小巷,一條條蜿蜒起伏的火龍在燈光與龍鼓音樂下歡騰起舞,很是熱鬧。
香港中秋舞火龍的起源還有過一段傳說:很早以前,大坑區在一次風災襲擊后,出現了一條蟒蛇,四處作惡,村民們四出搜捕,終于把它擊斃。不料次日蟒蛇不翼而飛。數天后,大坑便發生瘟疫。這時,村中父老忽獲菩薩托夢,說是只要在中秋佳節舞動火龍,便可將瘟疫驅除。事有巧合,此舉竟然奏效。從此,舞火龍就流傳至今。
所以,中秋節是最重要的節日之一。
中秋節的習俗作文600二
中國有五十六個民族過中秋都有不同的習俗,都有著自己獨具特色的地域特色,無不展示著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追月節、拜月節、女兒節和團圓節。中秋節夜晚的月亮比平時的更美,更別有特色,每到8月15日,月亮那彎刀似得身子不知何時變的這么圓滑,就像披上了一層冰薄似的輕紗。皎潔的月光,照射在大地上,給大地灑滿銀光,優美的姿態襯托這她那婀娜多姿的身子,真是美極了!
中秋節雖然只有這一天的時間,但是,家家歡樂。在那一天,白天倒沒有什么,逛逛街,去買月餅,有些人恨不得幾天前買好了月餅,就等著晚上吃呢!到了夜晚,家家戶戶都早早的洗完澡,隨隨便便吃完飯,就立馬跑到樓頂上去觀賞月亮,大家聊聊天,喝喝茶。年齡差不多的大一點兒的孩子便坐在地上,抬頭仰望著天空,用手指數數星星,觀察月亮的變動。小一點的孩子就哭哭鬧鬧著要媽媽給他們講關于月亮的故事,他們的媽媽就這樣講述起嫦娥奔月的`故事。
中秋節,吃月餅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賞月時,婦女們就端上一盒盒香甜可口的月餅,大家一邊吃月餅,一邊觀賞月亮,別提有多高興了。
月餅有許多種類:冰皮月餅、雪皮月餅。里面的餡更是美味,有豆沙、五仁、蛋黃還有水果……真是應有盡有。而且口味獨特,吃起來香,嘗起來甜,色味雙美,真不愧是我國有特色的食物啊!
中秋節表現了中國的地域特色和傳統文化,象征著團圓美好的意義。中秋節,吃月餅,觀賞月,好團圓,合家歡。
中秋節的習俗作文600三
中秋節的來歷:中秋節美食首推月餅,其起源說法多種。一說元代末年,江蘇泰州的反元起義領袖張士誠(或說是朱元璋的謀士劉伯溫)利用中秋民眾互贈圓餅之際,在餅中夾帶“八月十五夜殺韃子”的字條,大家見了餅中字條,一傳十,十傳百,如約于這天夜里一起手刃無惡不作的“韃子”(元兵),過后家家吃餅慶祝起義勝利,并正式稱中秋節的圓餅為月餅。在后來很長歷史時期,甚至在上世紀末,許多月餅上還貼有一方小紙片!只可惜,近年所產月餅已不見小紙片蹤影,月餅所含代代相傳的“文化密碼”蕩然無存。另有一說為,明洪武初年,大將徐達攻下元朝殘余勢力盤踞的元大都北京,捷報傳到首都南京,正在下棋的明太祖朱元璋欣喜若狂,即傳諭中秋節普天同慶,并將當初反元大起義時傳遞信息的月餅賞賜臣民,
資料共享平臺
《中秋節的習俗作文600》(http://salifelink.com)。月餅從此成為中秋節“法定”的食品,非食不可了。月餅,最初起源于唐朝軍隊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突厥靠月餅隱蔽的傳話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此后,吃月餅成為每年的習俗。當時有經商的吐魯番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捷。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說完把餅分給群臣一起吃。
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一書,已有“月餅”一詞,但對中秋賞月,吃月餅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覽志會》才有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到了清代,關于月餅的記載就多起來了,而且制作越來越精細。
中秋節的習俗作文600四
話說每年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節。在中國的農歷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話說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有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對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為團圓節!
在我國古代的時候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節都要舉行印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西瓜,月餅,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在這些東西中,其中月餅和西瓜是必不可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必須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都要一樣。
在古代齊國,有一位丑女無鹽女,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后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
在唐代中秋賞月,頗為盛行玩月。在北宋京師。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少。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在南宋,明間從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
在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活動。
在中秋的活動可真豐富啊!
中秋節的習俗作文600五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要到了,超市里月餅陸陸續續上架了,大街上的巨幅廣告也在向我們招呼著這一節日的到來。
中秋節,農歷的八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對于中國人來說,中秋節是僅次于春節的重大節日。這天,天上的明月如玉如盤般圓滿,人們自然想到了家人的團聚,遠在異鄉的游子也借此寄托對家鄉和親人的思念。所以,中秋節也叫團圓節。
一說到中秋節,我們立馬會想到月餅,月餅就像是中秋節的代言品。中國人吃月餅的習俗由來已久,最初,月餅是古時候人們用來祭拜月神的,后來人們在中秋節吃月餅,月餅也逐漸成為中秋節必備的食品。“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人們吃月餅的習俗。
這一天,親朋好友聚集一堂,好不熱鬧!大人們圍在一起分享今年豐收的成果,對著朗朗明月憶苦思甜、暢想未來、享受親情的溫暖。小朋友們的節目就更多了!他們呼朋結伴地出去放煙花、戲耍、賞月、爭論月亮上的故事……當然,同樣令他們開心的是——這一天可以吃到很多好吃的東西。琳瑯滿目、口味多樣可口的月餅是必不可少的,平日里不常吃到的其他佳肴在這一天也都可以一飽口福。總之,中秋節對他們來說是個充滿歡樂而溫暖的日子!
然而,幾家歡喜幾家愁。對于在異鄉的游子來說,真是“每逢佳節倍思親”!從古至今,這種鄉愁一直縈繞在人們心間。游子們看到萬家燈火通明、親人團聚、圓滿的月亮時會忍不住睹物思情。人們把酒問月,將祝福寄托給遠方的親人,愿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傳統的中秋節呼喚著人們回歸親情,拾起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秋節的習俗作文600】相關文章:
1.中秋節習俗作文
7.南京中秋節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