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南京中秋節習俗
南京人稱中秋節為“八月節”,那么南京的中秋節有什么習俗呢,
南京中秋節習俗
。下面YJBYS小編為大家搜集的一篇“南京中秋節習俗”,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一·圓月
據《正德江寧縣志》記載,中秋之夜,合家賞月稱“慶團圓”,團坐聚飲叫“圓月”。八月十五夜,全家聚飲同吃團圓飯,如有親屬未歸,席上必置杯。菜肴中以桂花鴨、毛豆燒仔雞、老菱燒肉等為主,酒后還須食澆以糖桂花糖芋艿助興。同時家家陳以菱、藕、芡、栗、柿之類供于中庭。祀月之余,全家再吃月餅,俗稱"團圓餅",意為團聚。將“圓月”之儀推向最高潮。月餅以瓜埠的“賴月月餅”為上。傳說六合瓜埠寺住持和尚賴月曾于中秋節,精心制作月餅供奉下江南的駐蹕此廟的乾隆皇帝。乾隆品之龍顏大悅,遂命名為“賴月月餅”。還有“金陵套餅”也為上乘。“金陵套餅”將大小不同的月餅分層堆疊,頂部以一只壽桃作點綴,狀如寶塔且滋味尤佳。
老南京中秋節期間,通常要吃月餅、葡萄、石榴、柿子、梨子、香藕、熟菱、芋頭、栗子、桂花鴨,飲酒助興,當晚闔家團聚宴飲。
晚宴之后,南京百姓便于自家庭院、露臺或門前空地上設案,供奉月餅、鮮果,燒斗香(扎香如寶塔、樓閣形,“或剪彩作月宮狀黏之”,上加紙斗)祭拜月神。也許是嫦娥害羞怕見男子,抑或傳統觀念認為月乃太陰,而女性素來屬陰,故昔有“男不拜月”諺俗。
傳統食俗中月餅具有“團圓”韻味,相傳早先還與朱元璋組織起義軍反對元朝統治、在餅中暗藏“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有關;石榴象征“多子多福”,柿子蘊含著“柿(事)柿(事)如意”的口彩……
二·走月
婦女夜游街市稱“走月”,俗稱“蹈月”。中秋之夜,南京女子三五成群相約夜游,走街串巷,互拜親朋,賞月看花,此來彼往,以寓月圓人亦圓之意,直至深夜方散,
資料共享平臺
《南京中秋節習俗》(http://salifelink.com)。有人也借月幽會,與心上人傾訴衷腸;有的結伴而聚,托月寄情,抒發對美好未來的憧憬。《中華全國風俗志》記載“望子者至夫子廟游后,過橋一行,可得子。”講的是中華門外窯灣街的上“澗子橋”,中秋之夜,未有子嗣的人來此往橋下摔瓦罐,能得子,久而久之,這座橋后被訛稱為“見子橋”。三·摸秋
南京婦女舊有“摸秋”習俗。據清人潘宗鼎《金陵歲時記》載,金陵民俗有南京女子中秋月夜摸秋之戲。《中華全國風俗志》亦云:“有夜分私取園瓜,謂之‘摸秋’,以兆生子”。中秋月夜,她們三五結伴,偷偷往果園中摸取瓜果,摸到南瓜,預示可生男孩,摸到扁豆則預示生女孩。而未婚女子的小姊妹們,三五結伴,往果園中摸取瓜果,以瓜果優劣,預示能否覓得如意夫婿。舊時南京婦女“摸秋”還有一去處,即信府河畔真武廟,廟門外豎長桿,上立鐵鸛,其大如驢,俗呼為鐵老鸛。因其立身的長桿也能給婦女帶來福音,遂成為摸秋的主要對象。清中期后此物不存,摸秋內容遂改為在園中了。
四·斗香
《金陵歲時記》記載:“中秋祀月陳列果實,如菱藕栗柿之屬,扎香如寶塔形,上加紙斗,名曰‘斗香’。”所謂焚斗香,亦曰“點天香”,壘瓦片為寶塔形狀,周邊長寬約一尺余,高四、五層至六、七層。越往上越小,形狀如塔尖。最上一層裁紙疊做量米的斗狀,謂之香斗,中燃以線香,斗旁插著紙扎的龍門、旗斗、魁星和彩旗之類。敲鑼打鼓,繞塔以戲。
五·玩月
南京人玩月之舉由來已久,自東晉高士謝尚、袁宏于中秋之夜泛舟江上吟詩賞月,留下了“牛渚玩月”佳話,到詩人李白登城西孫楚酒樓“玩月達曙”并賦詩:“昔聞牛渚泳五章,今來何謝袁家郎?”,于是泛舟、登樓玩月者連綿不絕。以至演化為后來南京人歡度的中秋節的必有節目。南京舊有“玩月橋”,其在夫子廟秦淮河南,后來的“長板橋”,即原先的“玩月橋”。它從現在的江南貢院一直延伸到白鷺洲公園北門,康熙年間,長板橋被毀,但中秋玩月之俗綿延至今。
【南京中秋節習俗】相關文章:
中秋節的來歷及習俗08-07
中秋節來歷和習俗09-20
關于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08-07
英語作文中秋節習俗(通用15篇)09-18
南京高溫費標準201603-13
南京青奧會口號03-13
端午的風水習俗06-11
端午節習俗11-13
夏至習俗吃什么06-24
北方過小年的習俗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