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鎮東柵導游詞
烏鎮最佳旅游時間:烏鎮的氣候與嘉興、西塘無多大區別,
烏鎮東柵導游詞
。一年中最美的季節是春天與秋天。下面是關于烏鎮東柵導游詞范文,希望大家喜歡!烏鎮東柵導游詞
講解要點:歡迎詞,自我介紹,門票提醒。
各位朋友(嘉賓、領導),大家好!歡迎來到我們水鄉古鎮---烏鎮,古老而又美麗的烏鎮歡迎大家的到來。我姓*,下面就由我帶領大家參觀烏鎮的東柵景區,希望通過我的講解,使大家能更好的了解烏鎮。現在請大家拿好手中的門票跟我檢票進入,景區內每個景點都需要檢票,所以請大家保管好自己的門票,門票是當天一次有效并打孔注銷的。好,現在跟著往里面走。
講解地點:兩幅地圖中間。
講解要點:烏鎮概況,東西柵區別,東柵地圖。
烏鎮現在開發了兩個景區,東柵景區和西柵景區:東柵景區是觀光游覽型景區,西柵景區是集休閑、度假、商務、娛樂為一體的綜合型體驗景區;右手邊就是西柵景區的地圖,西柵景區有12個小島72座古橋組成,比東柵景區大3倍,有3.4平方公里,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到我們西柵景區去感受一下烏鎮不同的風景,今天我們參觀游覽的是東柵景區。
注意事項:針對散客需做好路線指示,團隊需強調回程路線、集合時間和地點。
我們現在所在的是東柵景區的入口,等會我們會先去參觀拳船,然后會看到一條東市河,過了橋是一條老街,主要景點都集中在這條東大街上。
烏鎮地處浙江省桐鄉市北端,西臨湖州,北接江蘇吳江,為二省三府七縣交界之處。烏鎮是個具有六千多年悠久文明史的古鎮,據烏鎮鎮郊1.5公里外的譚家灣文化遺址考證,早在六千多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那個時期屬于新石器時代的馬家浜文化。春秋戰國時期,烏鎮是吳越邊境,吳國在此駐兵防備越國,史稱“烏戍”。烏鎮真正稱鎮是從唐朝開始的,在唐咸通十三年的《索靖明王廟碑》上首次出現“烏鎮”的稱呼。在宋元豐年間有烏墩鎮和青墩鎮的記載,后為避皇帝趙惇諱,就稱為烏鎮和青鎮。1950年,烏、青兩鎮合并后稱烏鎮至今。
烏鎮之名的由來,相傳和唐代時一位名叫烏贊的將軍有關,唐憲宗元和年間(806-820),浙江刺史李琦妄想割據稱王,舉兵叛亂。朝廷命烏贊將軍同副將吳起率兵討伐,一路打得叛軍節節敗退,退至烏鎮的北柵時,烏贊將軍不幸中了叛臣的詭計,陷入埋伏,被叛軍亂箭射死。他的部將吳起,把烏將軍和他的戰馬青龍駒葬在車溪河西畔,并按民間的風俗,在墳邊種了一棵銀杏樹。從此,這株象征著精忠報國的銀杏樹在烏鎮根深葉茂地茁壯成長,后人為了紀念烏將軍和他的戰馬,就將此地取名為烏鎮。
烏鎮是水鄉,京杭大運河繞鎮而過,十字交叉型的水系將烏鎮劃分成四塊區域,即東西南北四個柵,現在我們所在的是東柵景區,至于為什么稱為“柵”,等一下我們就會明白的。
一、 商鋪區
整個東柵景區面積為0.9平方公里,分為6大區域,分別是傳統商鋪區、水鄉風情區、傳統居民區、傳統文化區、傳統餐飲區、傳統作坊區,
資料共享平臺
《烏鎮東柵導游詞》(http://salifelink.com)。接下來我們即將要進入的就是傳統商鋪區,商鋪區主要出售的就是當地的一些特產,如姑嫂餅、杭白菊、藍印花布、三白酒等。為什么要從這邊走呢,因為前面有一個特色表演:拳船。二、 拳船
講解要點:歷史、現狀、蠶桑文化。
現在看到的這艘船就是我們烏鎮的拳船,拳船又稱船拳,起源于南宋時期。烏鎮水系屬太湖流域,太湖湖匪盛行,而烏鎮處于兩省三府七縣的交界處,屬于三不管地段,所以老百姓會在船上練練拳腳功夫,一方面抵御湖匪保衛家園,另一方面強身健體。現在拳船雖然已經不是防匪之用,但在船上習武健身,卻作為一項傳統活動流傳至今,拳船每半點表演一次。因烏鎮當地的居民都靠種桑養蠶為生,“船”和“蠶”在我們當地的土話中是諧音的,所以拳船表演也是為了慶祝蠶桑豐收的。
江南地區自古以來就被稱為“魚米之鄉,絲綢之府”,當地老百姓都是靠種桑養蠶為生的'。老百姓會把收好的繭子留一部分做蠶絲被或衣服,其余全部賣給繭站。有專門的絲綢加工廠則會對繭子進行加工做成絲綢制品。在我們西柵景區有一個益大絲號,就是烏鎮當年最大的蠶絲作坊,有機會大家可以去參觀一下。
講解要點:1、廊棚構造 2、由來 3、美人靠。
在幫岸上常有一些廊棚,我們現在眼前所看到的就是我們江南的一大特色——廊棚,其實就是帶屋頂的街,廊棚下面為木結構的柱子,柱下往往還墊個鼓形的石墩,以防止木料腐朽,廊棚一色的魚鱗黑瓦蓋頂,下面則是一條石板道,綿延不斷,廊棚一般坐落在面北的街,因為這樣的街太陽照射較少,尤其到了冬天,開門就迎西北風,嚴寒三九天,常是冰雪不化,居、行十分不方便,因此大凡面向北的房屋前面,都建有廊棚以利通行。
廊棚大多臨河,舊時廊棚里側又是商店,加上當時的交通工具主要以船為主,所以一些出市的老百姓喜歡把船停在有遮陽擋雨的廊棚下購買物品,無形中,廊棚給商店帶來了商機,別的店家也開始模仿建起了廊棚。
廊棚往往在沿河一側還設有靠背長凳,供人休息,稱之為“美人靠”,越靠越年輕,越靠越美麗,倚在美人靠上,看老街的房子倒映在河面水波中也是一件十分愜意的事情。為什么叫“美人靠”呢?是因為烏鎮在春秋戰國時期是吳越邊境,美女西施是越國人,被送到吳國后思念家鄉,吳王就建造了這樣的設施供她休息,所以叫美人靠。
講解地點:廊棚左側臨水區域。
講解要點: 1、“柵”的由來 2、財神灣 3、以前百姓的交易。
一路過來,東市河都不是很寬闊,但是各位站在這邊可以發現前面的水域非常寬闊,這個就是烏鎮的轉船灣———財神灣。烏鎮的水系是十字交叉型的,河道并不寬,為了能讓大型船只調轉船頭,當地老百姓在河道的盡頭挖了轉船灣,而對岸有個財神堂,所以命名為財神灣,也是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我們往前看,前面兩座橋的中間有一道水柵欄,相當于一個水城門的作用,以前都是晚上12點鐘關閉,早上4點鐘開放以抵御胡匪的。這也就是“柵”的由來了。我們烏鎮的水系非常特殊,它呈一個十字交叉型,每個盡頭都會有這么一個水柵欄,因此就有了東南西北四個柵。目前我們開發了東西兩個柵。
【烏鎮東柵導游詞】相關文章:
1.烏鎮東柵導游詞
2.烏鎮導游詞作文
3.浙江烏鎮導游詞
4.烏鎮英文導游詞
5.關于烏鎮導游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