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2億多流動人口亟須納入制度關懷
2億多流動人口,是城市建設不可缺少的力量,亟須納入制度關懷的視野
“漂”在他鄉,心何以“泊”
我國正在經歷一場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鎮化進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鎮化率由18%提高到54.77%,城市建設與管理面臨著全新而艱巨的挑戰,
人民日報:2億多流動人口亟須納入制度關懷
。法治是現代城市的標志之一,也是保障之一。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提出堅持依法治市,全面貫徹依法治國方針,依法規劃、建設、治理城市,促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健全依法決策的體制機制,把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等確定為城市重大決策的`法定程序。深入推進城市管理和執法體制改革,確保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
2015年12月31日早6點整,北京火車站,天色未明,寒風瑟瑟,《東方紅》悠長的旋律流入心底,讓人備感溫暖,它似乎在提醒,“回家的車就要來了。”
雖然離春節還有些時日,但火車站的各個角落已擠滿了人。年長者三五成群,席地而坐,嗑瓜子,玩撲克,睡會兒覺。年輕人把頭埋得很深,用手機打發時間。無論大小、口音、穿著,他們都攥著一張車票,擁有一個稱謂——流動人口。這一早,記者拖家帶口,融入其中。
現狀
我國流動人口已達2.53億人,而他們卻被拒之于福利和制度關懷之外
來自湖北隨州的一對夫妻,40剛出頭,臉上卻看不出一點光澤,他們在北京做早點買賣七八年了。“北京人多,生意比家里強。壓力也大,租了一家小飯館,每月5200元。”丈夫胡貴生說。
小飯館每天只能從凌晨2點用到早上10點,其他時間房東要正常營業。為此,別人還在睡夢中,胡貴生夫婦就得起床推出小三輪,架上鍋爐、蒸籠、油鍋、餐具,去小飯館忙活。“一年能掙15萬,可這是兩口子干出來的,還是毛利潤,比不上現在一個年輕人。況且我們老了還沒退休金,只能靠現在多辛苦。”胡貴生說。
他們之所以來北京,另一個原因是女兒在這里上大學,
資料共享平臺
《人民日報:2億多流動人口亟須納入制度關懷》(http://salifelink.com)。“有時候她也過來幫忙,但我們不讓,心想她把書念出來,能在大城市過上好生活。”女兒也是這對夫妻在北京唯一的親人。“每天都在干活,沒時間出去玩。”“都是過路買賣,談不上認識誰。”在他們看來,留在北京幾乎是零概率事件,夫妻倆笑著說,“霧霾重,污染大,比不上家里大白菜新鮮。”
列車上,與記者對面而坐的是一對小夫妻。男的是北京人,女的是山西人,兩人都是“白領”。“家里有爸媽,總不能一年到頭不回去看看吧。我和老公約法三章,今年元旦去我家,春節就在他家,各家都要住幾天。”女士汪佳佳說。
夫妻倆還聊到了北京積分入戶的話題。“幸好老公是北京戶口,單憑我,那就麻煩了。”汪佳佳說,“剛畢業那會,我準備留家里。我爸一個勁地鼓搗我上北京,結果人是來了,非但買房、搖號受限制,好多事情還得回家辦。”
火車一站站地過,乘客一波波地換,正如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歷了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鎮化進程。國家衛計委發布的《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2015》顯示,我國流動人口規模到2014年增長到2.53億人。預計到2020年,我國流動人口將增長到2.91億人。
這意味著目前全國每5到 6個人中,就有1個是流動人口。并且,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故事,他們因為就業、生活、子女、家庭,選擇“漂”在異鄉,同樣也是這些因素,讓他們心卻難 “泊”。
對策
戶籍改革、公共服務均等化,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
事實上,是堅守北上廣,還是回歸新農村,這是每個人的自由選擇。是建筑工人,還是高級白領,這決定于每個人的能力素質。可無論意愿、能力如何,為了讓改革發展成果惠及每個人,我們還應有“政策”。
【人民日報:2億多流動人口亟須納入制度關懷】相關文章:
2.人民日報筆試經驗
6.立冬關懷短信
7.《關懷》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