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后妃服飾制度
清朝后妃服飾制度
1.朝褂:(1)皇后、太皇太后、皇太后、皇貴妃朝褂,按《大清會典》規定,有三種款式,均石青色,織金緞或織金綢鑲邊,
清朝后妃服飾制度
。這三種朝褂領后均垂明黃色絳,絳上綴飾珠寶。朝褂是穿在朝袍外面,穿時胸前掛彩帨、領部有鏤金飾寶的領約、頸掛朝珠三盤、頭戴朝冠,腳踏高底鞋,華美絕倫。①圓領對襟,有后開裾,缺袖的'長背心,自胸圍線以下作襞積(褶裥),其紋飾在胸圍線以上前后繡立龍各二條,胸圍線以下則橫分為4層,第1第3兩層分別織繡行龍前后各2條,第2第4兩層分別織繡萬福(蝙蝠)萬壽(團壽字),各層均以彩云相間。②圓領對襟、缺袖、后開裾、腰下有襞積(褶裥)的長背心,紋飾前胸后背各織繡正龍一條,腰帷織繡行龍4條(前后各2條),下幅織繡行龍8條(前后各4條)。三個裝飾部位下面均有壽山紋,平水江牙。③為圓領、對襟、缺袖,無襞積左右開裾至腋下的長背心,前后身各織繡大立龍各二條相向戲珠。下幅為八寶壽山江牙立水、立龍之間彩云相間。假如說前兩式朝褂的裝飾風格是橫分割,精美奇麗,則這第三種款式為豎分割,豪放富麗。(2)貴妃、妃、嬪朝褂,與皇貴妃相同,但領后的絳為金黃色。2.朝袍:(1)皇太后、皇后朝袍,分冬夏兩類,均為明黃色,其基本款式均由披領、護肩與袍身組合。開領和袖子另有特點,開領是從領口右緣向右方折斜,故與斜領或圓領右衽的一般款式不同。袖子是由袖身與接袖(約12厘米寬)、綜袖(又稱中接袖)、袖端(即馬蹄袖)相接而成,并在腋下至肩部加縫一段上寬下窄的裝飾性護肩,領后垂明黃絳,上綴珠寶。穿時朝袍必與朝褂配套。
3.龍褂:龍褂為圓領、對襟、左右開氣、平袖端、長與袍相應的服裝。龍褂只能由皇后、皇太后、皇貴妃、貴妃、妃、嬪服用;首痈x、親王福晉、郡王福晉、固倫公主所穿就叫吉服褂而不叫龍褂;屎簖埞蛹y飾,據文獻記載有兩種類型,北京故宮所藏實物,則有三種類型,均石青色,
資料共享平臺
《清朝后妃服飾制度》(http://salifelink.com)。一種飾五爪金龍八團,兩肩、前胸后背各一團為正龍,前后襟行龍各二團;下幅八寶、壽山水浪江牙及立水紋;袖端行龍各二及水浪紋。第二種只飾五爪金龍八團,下幅及袖端不施紋彩。第三種飾五爪金龍八團,下擺加水浪江牙、壽山、立水紋。太皇太后、皇太后、皇貴妃、貴妃、妃龍褂與此相同。嬪所穿龍褂,兩肩前后正龍各一,襟夔龍四,余同妃。4.吉服褂:吉服褂形式與龍褂相同,皇子福晉吉服褂石青色,飾五爪正龍團紋四,兩肩前后各一,親王福晉、世子福晉織繡五爪金龍四團,前胸后背正龍各一團,兩肩行龍各一團。固倫公主、和碩公主吉服褂同此。郡王福晉五爪行龍四團兩肩前后各一團。貝勒夫人吉服褂,前后織繡正蟒各一團。貝子夫人吉服褂前胸后背飾四爪行蟒各一。鎮國公夫人、民公夫人、輔國公夫人、郡主至三品夫人吉服褂,均飾花卉八團,石青色。
5.龍袍:皇后、皇太后龍袍為圓領、右衽大襟、左右開裾、袖有袖身、接袖、綜袖、馬蹄袖端的長袍,明黃色。領與接袖、中接袖、袖端石青色。紋飾有三種類型。①型:飾金龍九條,間以五色云及福、壽紋,下幅飾八寶立水,領托前后飾正龍各一,左右及交襟處飾行龍各一,袖端飾正龍各一,袖相接處飾行龍各二。綿、夾、裘根據季節而定。②型:織繡五爪金龍八團,兩肩、前胸、后背飾正龍各一。襟飾行龍四。下幅飾八寶立水,余如①型龍袍。③型:下幅無紋飾,余如②型龍袍。
6.朝裙:皇后、皇太后、皇貴妃朝裙,款式為右衽背心與大擺斜褶裙相連的連衣裙,在腰線有襞積,后腰綴有系帶兩根可以系扎腰部。冬用片金加海龍緣邊,膝以上用紅織金壽字緞面料,膝以下用石青行龍妝花緞面料,均以正幅裁制。夏用紗為之。貴妃、妃、嬪均相同,
7、朝珠:清代皇后穿朝服時,要身掛三盤朝珠,中掛東珠朝珠,兩側為珊瑚朝珠;穿吉服時則掛一盤,珠寶雜飾隨意。而皇貴妃、貴妃、妃等人身穿朝服時,中間佩戴一盤蜜蠟或琥珀朝珠,左右斜挎肩掛兩盤紅珊瑚朝珠;嬪以下乃至貝勒夫人、輔國公夫人、鄉君等人,身穿朝服中間佩戴一盤珊瑚朝珠,另兩盤為蜜蠟或琥珀朝珠
【清朝后妃服飾制度】相關文章:
1.清朝后妃制度
2.清朝后妃侍寢制度
3.服飾禮儀
4.儀表禮儀--服飾
5.服飾與禮儀
6.服飾禮儀常識
7.服飾禮儀點滴
8.面試服飾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