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有關秋的常識
秋季是收獲的季節,秋風送爽、炎暑頓消、碩果滿枝、田野金黃。在立秋至立冬的秋三月里,包含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這六個節氣,節氣的變化對應著氣候的變化:初秋濕熱較甚,仍有長夏的悶熱;白露后雨水減少,氣候干燥,日熱夜涼;寒露后天氣很快變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有關秋的常識。
有關秋的常識
到了立秋,梧桐樹必定開始落葉,因此才有“落一葉而知秋”的成語。“秋”字由禾與火字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立秋一般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天即將來臨。立秋后雖然一時暑氣難消,還有“秋老虎”的余威,但總的趨勢是天氣逐漸涼爽。古人把立秋當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時刻,一直很重視這個節氣。
我國古代將立秋分為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是說立秋過后,刮風時人們會感覺到涼爽,此時的風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熱風;接著,大地上早晨會有霧氣產生;并且秋天感陰而鳴的寒蟬也開始鳴叫。
據記載,宋時立秋這天宮內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內,等到“立秋”時辰一到,太史官便高聲奏道:“秋來了。”奏畢,梧桐應聲落下一兩片葉子,以寓報秋之意。其實,按氣候學劃分季節的標準,下半年日平均氣溫穩定降至22℃以下為秋季的開始,除長年皆冬和春秋相連無夏區外,我國很少有在“立秋”就進入秋季的地區。
8月8日迎來今年的立秋節氣。民俗專家表示,在我國,立秋不僅是一個重要節氣,也是我國重要的歲時節日,民間至今流行著“貼秋膘”“啃秋”等習俗。
古人把“立秋”當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時刻,一直非常重視這個節氣。早在周代,逢立秋日,天子要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舉行祭祀儀式。
數千年的文化傳承使立秋的民俗相當豐富,天津社科院教授王來華介紹說,我國很多地方有在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的習俗,將此時的體重與立夏時對比。因為在炎熱的夏天,人本就沒有什么食欲,飯食清淡簡單,兩三個月下來,體重大都要減少一點。
秋風一起,胃口大開,想吃點好的,增加一點營養,補償夏天的損失,補的辦法就“貼秋膘”,也就是在立秋這天吃各種各樣的肉,如燉肉、烤肉、紅燜肉、紅燒肉等,“以肉貼膘”。“適當的‘貼秋膘’有益于恢復體力,但是若貼補過分,相對運動不足,消耗的熱量過低,則易導致‘秋胖’”。
立秋除了“貼秋膘”,在一些地方還流行“啃秋”習俗。和“咬春”一樣,人們相信立秋時吃西瓜可免除冬天和來春的腹瀉,整個秋天不生病。城里人在立秋日買個西瓜回家,全家圍著啃,就是“啃秋”了,而農村人的“啃秋”則豪放得多,他們在瓜棚下、樹蔭里,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著西瓜啃,抱著山芋啃,抱著玉米棒子啃。“啃秋”抒發的,實際上是一種豐收的喜悅。
“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稱為“咬秋”。天津講究在立秋這天吃西瓜或香瓜,稱“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熱難熬,時逢立秋,將其咬住。江蘇等地也在立秋這天吃西瓜以“咬秋”,據說可以不生秋痱子。在浙江等地,立秋日取西瓜和燒酒同食,民間認為可以防瘧疾。
除了“貼秋膘”和“啃秋”之外,我國民間還有吃水餃、面條、飲水清暑、祭祀土地神、插戴楸葉等習俗。民俗專家表示,種種趣味盎然的立秋習俗,體現了人們追求幸福生活的樸素情感,也給我國的民間節日增添了豐富多樣的色彩。
預防秋乏小常識
多曬太陽
充足的陽光可以抑制褪黑色素的分泌,然而,當秋季來臨,陽光的照射便不再像夏日那樣強烈,雨天也會增多,這樣人體的褪黑色素就會增多,從而抑制甲狀腺素、腎上腺素的分泌,使人感覺心情低落。所以,適當的多曬太陽可以讓人心情變得開闊,顯得更精神。如果是在陰雨天,可以將屋內的照明設施打開,同樣可以提高人的興奮度。多曬太陽不僅可以趕走黑色素的影響,而且還可以舒緩心情,對于保護腎臟緩解秋季也有一定的效果。
每天多睡一小時
夏天晝長夜短,很多人養成了晚睡早起的習慣,當秋天來臨,這種習慣就要加以調整了。晚上爭取在10:30之前睡覺,因為11:00以后人體的各個器官功能 都開始下降,它們同樣需要休息。此外,午睡也必不可少,尤其是老年人最好養成午睡的習慣。午睡是秋季最好的養生方法,因為秋季最好做到早睡早起的習慣,所以添加午睡是很重要的。
泡花旗參
從中醫角度來講,“秋乏”是因為秋天干燥,致使人陰液不足,陽熱旺盛所致,那么養陰潤燥就是關鍵所在了。此時,泡上一杯花旗參,既可以提神抗疲勞,還可以滋陰補氣。
將花旗參切片,取5—10克開水沖泡即可。這樣的一杯茶可比咖啡或茶要好得多,因為它不但可以提神,還具有養生之效。
秋乏吃什么好
雞蛋
雞蛋中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同時雞蛋中還富含大量的維生素及高生物價值的蛋白質。一個雞蛋中所含的熱量,相當于半杯牛奶的能量。而且,雞蛋也是人們早餐必備的食物,早上吃個雞蛋會維持你半天的飽腹感。蛋黃中含有的卵磷脂被酶分解后,能夠產生出豐富的乙酰膽堿,這種物質進入血液又會很快到達大腦組織中,從而增強記憶力。
藍莓
藍莓和其它的水果一樣,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等營養成分。藍莓能夠為人體補充糖分,并且含有高纖維,同時還能夠降低膽固醇,改善消化問題。藍莓干當零食可提高大腦活力,補充腦部能量。藍莓中還含有一種物質可以緩解老年性記憶衰退。由于藍莓富含花青素,具有活化視網膜功效,可以強化視力,防止眼球疲勞而備受注目。
核桃
核桃仁含有豐富的營養素,每百克含蛋白質15~20克,脂肪較多,碳水化合物10克;并含有人體必需的鈣、磷、鐵等多種微量元素和礦物質,以及胡蘿卜素、核黃素等多種維生素。對人體有益。是深受老百姓喜愛的堅果類食品之一。
牛奶
牛奶是大自然賦予人們最有益的食品,牛奶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還有含量高且易吸收的鈣,長期飲用牛奶還可以增強體質,強健骨骼。牛奶中富含蛋白質、鈣,以及大腦所必需的氨基酸。對于一些面對高強度的工作者來說,牛奶無疑成為了最完美的首選營養品,能夠快速的為大腦補充能量,緩解疲勞感,并且睡前一杯牛奶更助于失眠的人。
花生
花生中含有豐富的熱量和多種營養成分、礦物質、維他命和抗氧化劑,是人體營養物質的重要來源,這些物質對于輸送重要的營養素進入人體,使之維持健康的狀況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吃花生能夠快速補充人體能量減少饑餓感,有助于抵抗困倦對人體的侵襲。
貼秋膘必備小常識
一、如何貼秋膘
“貼秋膘”是傳統說法,過去是為長點脂肪,以備冬天御寒用,所以以吃肉為主。而現在食物豐盛,真正要補的其實是“菜、酵、薯、拌”。
綠菜為主,補維生素。夏季飲食,人們大多以瓜果類為主,其中類胡蘿卜素和B族維生素含量不高。所以立秋 后可選擇應季綠葉菜,如菠菜、芥藍、萵筍等,來補充維生素A、維生素B族及葉酸的缺乏,以防止視力下降、眼睛干澀、皮膚粗糙、呼吸道易感染等。王雷軍說, 每天所攝入的綠葉菜的量應為三兩到半斤。
發酵食物,幫助消化。夏天人們食欲不振,又多吃寒涼,胃腸消化功能較弱。秋天不妨多吃些發酵食物,如饅 頭、醪糟、酸奶、豆豉等。
食物在發酵過程中,既消除了食物本身的抗營養物質,又利于消化吸收,還會產生維生素B12,這種物質在體內以輔酶的形式存在,能 促進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的代謝,防止毒素產生。
薯類為先,預防肥胖。薯類食物屬于粗糧,富含B族維生素,鉀、鎂等礦物質含量也豐富,另外它還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能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及由此引發的多種慢性病,如肥胖、糖尿病等。秋季是薯類出產旺季,有事沒事吃些山藥、甘薯、芋頭、馬鈴薯等,很有益處。
蒸拌菜做主打,降低熱量。秋天人們胃口大開,一不留神容易吃多。可以試試把菜蒸熟了以后熱拌,像茄子、 西蘭花、蘑菇、柿子椒等放在一起去蒸,好看好吃,熱量不高,營養還不流失。胡陵提醒,蒸拌菜不能蒸老了,三分鐘立即停火,放涼后就可以拌了。拌的時候,根 據自己的口味,加芝麻醬和蒜、亞麻籽油和香油、番茄醬等等都可以。
二、貼秋膘注意事項
1、要注意體內的酸堿平衡
正常人血液的PH值應呈弱堿性,一般情況下,人體可自動調節并平衡體內的酸堿關系。但是,如果大魚大肉等酸性食物吃多了,超過了機體的耐受程度,就可使血液發生酸性偏移,容易使人患上高血壓、高血脂、痛風、脂肪肝等。
所以,忙于“貼秋膘”的時候,大家不要忘了多吃些時令蔬菜、水果,以及茶葉、豆制品、杏仁、栗子等堿性食物,以中和體內多余的酸性物質。
2、貼過了,秋后易“發福”
適當的“貼秋膘”確實有助于恢復體力,但若吃得多,動得少的話,很容易秋后“發福”。所以,“貼秋膘”應根據個人身體狀況進行。
一般人可從日常飲食中得到足夠的營養,不用刻意進補。
而且,中醫認為,立秋后是生津養陰的好時節,高脂肪并不利于養生;倒是豆芽、菠菜、胡蘿卜、芹菜、小白菜、萵筍等蔬菜,營養豐富又不容易讓人發胖,秋季可以多吃一點。
3、多吃潤肺生津食物
隨著天氣漸漸轉涼,人們往往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干燥感,故應吃些生津養陰、滋潤多汁的食品,少吃辛辣、煎炸食品。中醫認為,肺與秋氣的關系十分密切,秋季應多吃有潤肺生津作用的食品,如百合、蓮子、杏仁等。
4、超重肥胖者慎貼膘
肥胖本身就是種疾病,同時還是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危險因素。因此,對于體重屬于超重肥胖的,不要盲目貼秋膘。對于體重偏低的,可以適當貼膘。
一個人的體重是否屬于健康范圍,可以用體重指數(BMI)來評價。我國成年人健康體重的范圍為18.5-23.9千克/米2,24.0-27.9千克/米2為超重,大于等于28千克/米2為肥胖,小于18.5千克/米2為消瘦。
三、三類人群不宜貼秋膘
1、脾虛患者
脾虛的人常常表現為食少腹脹、食欲不振、肢體倦怠、乏力、時有腹瀉、面色萎黃,這類朋友進補前不妨適度吃點健脾和胃的食物,以促進脾胃功能的恢復,如茯苓餅、芡實、山藥、豇豆、小米等都是不錯的選擇。食粥能和胃、補脾、潤燥,因此,若用上述食物煮粥食用,療效更佳。
2、胃火旺盛者
平素嗜食辛辣、油膩之品的朋友,日久易化熱生火,積熱于腸胃,表現為胃中灼熱、喜食冷飲、口臭、便秘等。這類朋友進補前一定要注意清胃中之火。適度多攝入些苦瓜、黃瓜、冬瓜、苦菜、苦丁茶等,待胃火退后再進補。
3、老年人及兒童
由于消化能力較弱,胃中常有積滯宿食,表現為食欲不振或食后腹脹。因此,在進補前應注重消食和胃,不妨適量吃點山楂、白蘿卜等消食、健脾、和胃的食物。
四、適合的秋膘飲食
1、蓮子百合湯
做法及功效:蓮子15克、干百合15克、雞蛋1個、白糖適量。將蓮子去芯,與百合同放在砂鍋內,加適量清水,文火煮至蓮子肉爛,再加入雞蛋、白糖。雞蛋煮熟后即可食用。可補益脾胃、潤肺,寧心安神。
2、雪梨銀耳湯
做法及功效:雪梨1只,水發銀耳30克,貝母5克,白糖適量。將水發銀耳去根、去雜洗凈,撕成小片;將雪梨去皮、去籽,切成多塊。將銀耳片、雪梨塊、貝母、白糖同放在燉皿內上籠蒸30-40分鐘,取出,即可裝盤食。此湯滋陰清肺、消痰降火。
3、芝麻木耳湯
做法及功效:把10克左右的黑芝麻炒熟,與用溫水發泡好的木耳一起放在鍋里,加水煎煮,煎煮好可加一點白糖,分幾次食用。芝麻具有良好的潤燥作用,尤適用于大便干燥者。
日常如何防秋燥
1、多睡一小時,保持充足睡眠。增加睡眠一小時,可以讓我們保持精神,也可在冬天來臨之前保存能量,養精蓄銳。
2、合理膳食防“秋燥”。秋季天氣較為干燥,會出現諸如皮膚緊繃、起皮脫屑、毛發枯燥、嘴唇干燥等秋燥現象。多喝水、多喝粥,進食清熱安神的食物正是預防秋燥的好方法。要少吃或不吃辛辣煎炸等熱性食物,多食會助燥傷陰,加重秋燥。
3、少開電扇,關窗睡覺。秋天晝夜溫差大,肺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容易發作,吹電扇,很可能引發肩周炎、頸椎病、痛風等毛病。因此,要少受“冷刺激”。
4、保護臍部,預防疾病。天氣漸涼,肚臍部位的表皮最薄,對外部刺激特別敏感。要及時增添衣物,睡覺時蓋好腹部,還可按摩臍部,將肚臍部位的寒氣驅散。
5、堅持鍛煉,但切勿過量。秋季秋高氣爽,適合戶外運動。因此,我們應根據個人體質,進行適當得到體育鍛煉。但運動不可過量,以免加重秋乏的程度。
6、避免過早添加衣物。秋季晝夜溫差較大,天氣變化無常,過多過早地添加衣服,一旦氣溫回升,出汗后吹風,容易傷風感冒。因此衣物需逐漸添加,不可過早過急。
7、注意胃部保暖。秋天需要注意胃部保暖,睡覺時需關好門窗,腹部蓋好被子,防止秋風流通使脾胃受涼。
【秋的常識】相關文章:
歷史常識04-26
體育常識04-26
安全小常識09-28
環保小常識04-26
漢字語法常識04-26
基本禮儀常識04-26
紅酒小常識04-26
關于冬至的常識12-23
律常識大全04-26
谷雨習俗常識04-26